色彩创作

2024-05-20

色彩创作(共11篇)

色彩创作 篇1

从美术教育的角度讲, 《色彩静物》是美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色彩静物》教学是以提升学生认知色彩基本规律与原理, 正确的掌握色彩观察与表现方式, 提高色彩造型能力与修养为目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写生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加强深入刻画能力, 注重深化写生技能, 并强化认识和运用色彩的能动力, 使学生最终达到较熟练的运用色彩和多种方式的作画能力, 做到感知与理解并重。为第二阶段的专业学习打下深厚的色彩造型基础。

目前, 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主要以室内静物写生为主体, 临摹、分析作品与课余外光练习为辅助的复合训练。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逐步提升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理解,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与色彩绘画素养, 但存在以下问题:

1.因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色彩基础教学思维受到禁锢, 片面地认为:盲目崇拜色彩技法训练。单一的色彩技法训练, 限制了学生的色彩感觉, 使其敏锐的色彩感觉减弱, 其审美能力及创造性思维逐渐被单一死板的训练所消磨;学生失去对作品的主观思考与鲜活感受, 只热衷于死搬硬套一些色彩变化的公式, 不能正确认识色彩的本质, 更不能能动的运用色彩。

2.盲目地把色彩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感性手段, 过分强调色彩的主观性, 将色彩教学变成为十分深奥而且难以捉摸的玄学。

3.忽视色彩基本原理, 把技法当宝典, 用技法与制作效果来掩饰学生色彩知识的不足。

笔者通过对色彩构成概念的反思与追溯, 以探索色彩造型教学改革的出路, 以追求对色彩的认识、审美和运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 将多种方式感知色彩、多材质表现色彩等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 把“感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逐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力求推动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创新。其改革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美术学专业人材培养方案的人材目标定位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课程目标, 在构成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 将《色彩静物》课程的内容分为四大模块。

模块一:名作欣赏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名家作品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手段十分丰富多彩。不同的艺术流派、风格通过各异的色彩、逼真的表现手法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作者对色彩的理解或熟练的技法, 更重要的是画面中蕴含了不同意义的美, 通过作品体现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取向。因此, 应在教学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名家名作欣赏,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作画背景、画家经历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优秀作品美的意义所在。

模块二:色彩感知训练。

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开启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 有选择的引入光、声、影、音辅助教学, 例如放一段音乐, 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色彩, 然后用适合色彩、笔触表达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觉, 利用概括的色彩、变化的笔触、图形的组合表现对事物的感知。或将教室环境的灯光布置成暖色、冷色等不同光源, 再利用不同明暗或色相, 让学生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绘制出自己的感受, 体验不同色光环境对人的身、心影响。这一模块的教学是探索色彩科学的有意义, 同时对学生的潜在能力的开发也十分有益。

模块三:色彩写生训练。

课堂内的长期写生不仅会影响学生从自然光源中获得色彩感知的能力, 还会束缚学生对色彩的创造力及个性。因此, 在写生训练中应适当加强学生对自然光与环境色的认识与理解。当学生受到一定理论知识等一些理性认知的影响, 再结合观察, 便很容易进入审美状态。所以, 较快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大量的写生训练、强化训练, 这样有助于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

模块四:色彩创作训练。

每一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特的色彩。如, 一张宣纸、一块亚麻布或者一双磨破的旧皮鞋……这些不同种类、不同材质的物体, 除了形状、肌理、质感等特性外, 其自身的色彩会首先映入每个观者的眼帘。尝试将不同的色彩与物体材料组织起来, 将各种材质不同, 色彩不同的物体进行剪切、拼贴、组合, 形成多材质、综合材料的创作。除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彩组合外, 还可以用多种绘画材材料, 如丙烯、油画颜料、水彩等各类不同性能的颜料绘制在这些结合材料拼贴的现成物上, 让学生画面的色彩构成、质感表达以及情绪的传递牢牢抓住艺术创作的方向。当然这类综合材料的运用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去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组合方式, 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用感性的、直观的体验方式去亲历色彩创造过程, 无论是否按照规律创作、结果如何, 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都会有提高和帮助的。

二、实践教学改革

1. 以写生训练为主, 并加强学生对色彩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

2. 在教学中每周开展一次国内、外名家名作欣赏, 使学生在了解作画背景、画家经历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优秀作品美的意义所在。

3. 在课堂教学中, 有选择的引入声、光、影、音等辅助教学, 加强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启发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性思维。

4. 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色彩创作, 达到较熟练的运用色彩和多种方式作画的能力。

5. 以上四个阶段围绕不同主题不断穿插循环,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并能较熟练的运用色彩和多种方式作画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

1. 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1) 明确课程内容、给出学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教师首先向学生布置本门课程每个阶段、单元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去学习。

(2) 教师启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覆盖知识点较多、内容较深的小任务, 组织讨论和启发学生。以探索问题完成任务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巡视检查。教师通过巡视课堂, 了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既考虑整体又要发现个体中的问题和优秀突出的学生。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小组交流,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

(4) 教师总结与点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促进者, 合理组织、适时引导, 进行宏观调控。讨论结束后, 将工作任务的讨论结果系统和条理, 使学生在经过讨论分析后, 对整体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 案例辅助教学法

案例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类是在课程的讲授中穿插名家名作欣赏, 强化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类是在讲授课程之前, 通过美术名家作品欣赏导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名家作品与课程主题之间的拓展讨论,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 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3. 现场互动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 有选择的引入声、光、影、音等辅助教学, 例如, 放一段音乐, 然后让学生用色彩表现的方式表达对这段音乐的感觉, 采用概括的色彩、富于变化的笔触表现对事物的感知;将教室内的灯光布置成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利用不同的色相及明暗, 让学生在不同的色光环境下绘制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让学生体会不同色彩环境对人们身、心的影响等。

四、考核方式改革

打破传统的期末70%平时30%的考核方式, 改进评分机制, 加强中间过程的观察增加教师的平时成绩分值。因该课程为7周, 考虑到平时训练均为长期作业, 故平时成绩为3次, 期末考试成绩为1次。3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 占考核50%, 平时考勤占10%, 期末成绩占40%, 这样一来, 才能预防一些平时作业不交, 只交期末作业就能合格的情况出现, 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问题做出教学调整, 这样才能充分的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

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 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

2. 针对具体的不同的设计项目进行完善的实战演练。

六、特色与创新

1. 感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2. 通过认识色彩、感知色彩到运用色彩三者结合, 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并能较熟练的运用色彩和多种方式作画的能力。

3. 将不同的色彩与物体材料组织起来进行创作。

色彩创作 篇2

摘要:艺术设计创作是具有两重的属性,一方面,是艺术设计创作属于艺术的范畴,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创作还具有实用的功能。因此,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达是表现创作者的一种对社会和对周围的感知过程。分析认为,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表现体现了创作者的风格,也架起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色彩的表达也体现了色彩的情感需要,色彩的表现更是文化需求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作;色彩表现;审美

所谓艺术设计创作其实就是用艺术表现的形式,通过审美的表现来结合社会、文化、市场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作在设计中。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创作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是具有审美的功能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其实还是具有使用功能。因此,作为艺术设计来说,是为人的精神和物质文化而服务的,是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完美的结合,也是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的产物和过程。实际上,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色彩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色彩是通过人的眼睛,脑和大众日常的生活经验综合运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在光的作用下的视觉的效应。这种视觉的效应是创作者对周围感情的认知,也是对感觉的一种向往。创作者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时候,也需要通过色彩的表达来表现自身内心的感觉和自己内心的喜好,而色彩也是最好的一种表达内心的过程。实际上,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和表现就是一种颜色的搭配,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作中,这种艺术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通过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把色彩表现出来,再通过大众用眼睛来体会周围的环境,色彩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在人类的视线中产生相应的各种各样的效果,带给大众不同的体会,也会反映大众的美感认知、情绪波动和自身的审美的情绪。因此,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一、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风格表现

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体现了创作者的风格,和把握创造的精髓。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品,在创作设计中都是用色彩来体现风格的,作为色彩设计来说,就其自身的内涵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的,比如由鲜艳、强色的暖色调的色彩配成的艺术设计创作的风格表现和由冷色调配出来的风格就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暖色调的色彩风格都是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也可以突出艺术设计创作的主题。其实,在艺术设计创作中,生动的色彩设计可以诠释创作者那一刻的心情,以及呈现给观众,观众也可以了解作者的风格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这种色彩的风格的体现是很直观的,直接在色彩的表现中表现了出来。另外,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内涵的体现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浓厚的色彩直接对创作作品的内涵显示就起到了重要的凸显作用。

二、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在现实中,人们的感知的色彩是通过现实的眼睛来直观的反映和体现的,一般情况下,视觉器官在感知色彩的时候,都是伴随着其他器官而产生的综合性的知觉和感觉的意识活动。所以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创作者使用色彩其实代表的是一个整体的形象和过程,包括了客观的创作者的印象、记忆、联想和情感的体现,只有综合的丰富这些元素和内容,才会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体现出良好的色彩的效应。比如,在实际的艺术设计创作中,同一类的色相或者色调的配色方式其实在画面相一致和颜色相一致的情况下,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但是如果色调反差很大的话,色调的落差又正好突出明显的颜色,画面是否丰富,色调是否统一其实带给观众的都是一种情感的需要,淡雅的紫色配上大雁的黄色,这样的情感需要其实就是一种色彩情感的体现。也体现了创作者当时创作阶段的心情,给观众也表达了自己的倾诉和追求。所以,色彩的`配色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要特别关注色彩设计配色的反差和魅力,善用色彩的配色来赋予颜色的内涵和丰满颜色的内涵。

三、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文化表现

在艺术设计创作中,不管是商业的设计还是个人的爱好创作,实际上都是一种流行和文化的反映,色彩的表现是一种模仿和流行,色彩可以带来追随和认可。实际上,艺术设计创作者在色彩表达的时候,可以把色彩和同一色调的事物明显的表达出来,比如在平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平面设计的色彩表达方式直观的反映色彩中的流行的文化,在设计过程中,在思维上就可以演绎细微和微妙的色彩感受力。众所周知,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普通的魅力的颜色再加上黑白灰颜色,不同的颜色的搭配和属性就会呈现不同的创意和表现。在艺术设计创作者创作的过程中,在对色彩的感知过程中,实际上不能忽视眼睛第一时间的即视的感觉,要从文化魅力的角度来体现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的表现。文化是一种流行,也是一种魅力,色彩的表达是文化流行的元素,也是引领设计的一种新潮,色彩给人的文化表现,给人一种文化的流行,艺术设计创作的色彩一旦拥有了文化的气息,也必将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是流行的文化的体现。综上,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力量是很强的,直接反应了创作者的风格和情感和文化力,因此,艺术设计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设计创造者最直观的视觉表达,突出了创作的表现力。在艺术设计创作者创作的时候,必须根据色彩的实际情况和创作作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色彩的搭配和分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用色彩来感知创作者的思想和空间。因此,色彩是直接联系创作者和观众的桥梁,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的表现是直观反映创作者和观众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呈现。

参考文献:

[1]侯履晖,论艺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表现,现代装饰(理论),5月

[2]吴志华,色彩通感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的价值,南昌大学,208月

[3]徐燕,论色彩在中西现代油画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4月

[4]周小娟,浅析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色彩表现,安徽文学(下半月),12月

油画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篇3

关键词:油画创作;情感表现;色彩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5-01

情感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态度。在绘画创作中,到处都充满着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活动是艺术创作的一项必要条件。没有情感的艺术创作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哲学以理服人,艺术作品以情动人,没有情感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情感因素是连接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纽带,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与灵魂。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杰出的色彩大师,他的色彩充满魅力,震撼人心。其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同情,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看似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人物。就这幅作品来看,画家注重色彩,采用了豪迈奔放的大笔触,色彩表现强烈,体现了画家的愤怒,塑造出了人间悲剧的场面。

凡·高也是因为在画作中倾注情感的色彩才使作品如此非凡。凡·高的一生充满挫折和灰暗,凄苦而短暂。但凡·高能夠巧妙地运用绚丽的色彩,将普通的常见场景以独特的色调和表达方式展现在画作中。其作品《向日葵》就是色彩与情感的完美结合,画家用奔放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激情,充满象征内涵。凡·高通过自己自由的表达方式为后人展示了色彩自身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也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大师。在户外写生的时候,他善于捕捉细微的光色和瞬间的印象,每幅作品都能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情绪。色调的合理运用是表现油画色彩的关键,也是保证色调与情感的统一的途径。油画色彩具有丰富性和力度感,艺术家在绘画时善于调配色调,既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给予观者不同的审美感受。

色彩是绘画语言重要的表现手段,对于刻画形象、抒发感情、烘托气氛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创作者要认真感悟色彩与情感,通过色彩深入表达自己的情感,为绘画作品赋予灵魂。事实上,色彩能直接、有效地表达画面的情感与氛围,能直接对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当观者欣赏一幅作品时,会产生联想和回忆,受到震撼和启发。

艺术家用独特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作出作品。油画作为能充分表现人们情感的艺术,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对于绘画者来说,色彩就是生命,没有色彩的画就像一个没有知觉的人。在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画家热情四溢,执着向前,才使自己的艺术作品灿烂多彩,载入史册。当我们感叹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品时,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象,会情不自禁地发问:是什么使这些艺术家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那么多感人的、充满个性色彩的作品?我们要亲临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思想摆脱空间的局限,努力表现自己的内心,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挑战。时间和思考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看法,我们最终对绘画创作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欣赏艺术创作。

艺术自有一份和谐,与自然并行不悖,共同为世界增光添彩。艺术创作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艺术的真正魅力也存在于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中,表达创作者内心或强烈或美好或奔放的思想感情。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画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完成内心审美需求的一种精神活动。

当我们进行油画创作时,要努力控制和把握情感与色彩的互融点,着力调整以达到最和谐的状态,从而在画面中准确表达出所要吐露的情感。一定要处理好构成关系,使富有情感的画面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张扬。艺术家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大胆创新,突破局限,尽情施展才华,创造出独具个人魅力的佳作。油画在视觉印象和表达自我方面,取决于创作者能否对情感和色彩进行准确的表达和独到的处理。艺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而油画作品更加注重利用色彩表达情感。

我们要从本质上理解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力。其一,要多看、多感受。只有依靠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对色彩的准确调配,才能真正创作出独具艺术性的作品,从而提升创作水平。其二,要体会绘画大师创作的独特视角,更要学习他们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与热爱的精神。中国油画要想迈出坚实的一步,必须结合中国情怀,把情感和技巧真正融入创作,创作出具有独特民族性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新君.德·斯塔埃尔的色彩情感.艺海,2010(2).

[2]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油画创作中主观色彩语言分析 篇4

油画创作主观色彩的作用主要是传达内心世界的情感, 而作为主观和客观的表现手段, 固然是依靠绘画色彩的主观性来进行创作情感氛围的烘托。虽说油画创作的感染力通过很多方法来体现在画面上, 但最能冲击人视觉的还是主观色彩, 由于色彩所产生的美感能很好的实现欣赏者的心理作用与画家情感表现的对接。首先, 色彩是油画艺术家情感意念的载体。

首先, 色彩是油画的重要变现形式。用色彩来塑造形体是油画的本质, 一幅好的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色彩运用。其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美的理解不同, 对色彩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油画创作中, 关于色彩的处理, 东西方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比如西方油画的表现语言是以色彩为核心的, 色彩是西方油画的重要变现手段。但不管画家怎样去看待和运用色彩, 他们在油画创作中都是绝对离不开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及情感体验。最后, 不管画家都是把色彩当成重要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

2 油画创作的主观色彩创作原则

主观色彩是很高审美价值的绘画形式, 很多作品的色彩结构很多都是创作主体对客观色彩的主观性建构, 才能更好的地表达绘画的精神和情感, 主观色彩由画家的主观性为先导, 思想、精神为表现实质, 创作大多采用象征或夸张性的色彩语言并不会拘束于结构的准确和形体的严谨。以主观色彩作为画面的主要色调的, 就属于表现性绘画的阵营, 他就有自身的作用性。用主观色彩来塑造形体是油画的本质, 如马蒂斯的作品《碧眼少女》, 马蒂斯的艺术形式追求“综合的单纯化”, 造型夸张, 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组合, 形成强烈的装饰感和形式感。正如图中的少女肖像, 他并不在意于刻画自然中的对象, 因而不作任何明暗表现, 他要表达的是其主观的感受, 他大胆地应用平涂式, 以其娴熟的黑色线条构想和塑造着形体, 将少女的形象和景物予以完全的单纯化, 画面上鲜明浓烈的红色、白色、土黄色块就如同从颜料管里直接挤出来的强烈的色彩一样, 整幅画热情饱满, 独具形式感和装饰感。像高更作品中的构图一般是简单概括的形体和均匀单一的色彩, 他的《黄色的基督》, 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 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 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起伏的曲线, 产生鲜明对比;那平直延展的形, 与圆曲封闭的形, 形成强烈的对照。所有物象都统一于一种明快而简约的图形中。色彩虽然华丽, 却显示出布列顿景色的天然质朴;妇的形象虽显得优雅, 然而其庄稼人的气质却仍是一目了然。就像塞尚用色彩的冷暖关系造型, 用色块表现描绘对象的体积和空间。而梵高用强烈奔放的色彩旋转扭曲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全部的思考和希望, 同情和悲伤。但高更更偏重主观的幻想用富于装饰意味的平面色彩, 画中充满着异国情调。所以, 画家们都把主观色彩作为最重要的绘画语言来抒发内心感情的。所以主观性色彩在油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3 油画创作中多种色彩语言的构成形式

构成形式是画家为了表现艺术作品的所呈现给欣赏者最佳的艺术形式, 强调整体意识与绘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处理安排各要素的之间点、线、面、色彩、空间等绘画形式因素进行有秩序的排列组合, 从而形成完美的视觉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色彩绘画形式因素能够遵循一定的规律, 经过颜色组合, 这样有助于欣赏者对画面形式构成的整体色彩感知。对构成形式的研究是绘画艺术的重要方面, 色彩构成形式也是油画创作直观、生动而鲜明的表现语言。首先通过色彩绘画构成的形式与基本要素及规律和法则, 如何利用规律法则使色彩更具吸引力是研究的重点。然后以色彩构成形式在西方绘画作品中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为切入点。最后提出艺术家要“师法自然”体现人文精神, 还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 与时俱进, 批判地继承和改造原有的色彩艺术形式, 使自己的思想与现代思维、科技相交融, 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观念, 才能适时的做出随应时代潮流的正确抉择, 更好的用色彩来体现。世界就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新时代, 而新时代的艺术要向多元化、现代化和个性化发展, 也是色彩多元化的体现。

4 主观色彩的情感表现

简论音乐创作中的色彩及其作用 篇5

关键词:色彩设置 色彩造型 色彩应用

色彩是一个让人听上去很愉悦的词汇,能给人很多遐想,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它完全是直觉性的。大自然赋予世界万物各种颜色,其实人们每天都在这样一个色彩的空间里面生存、生活。除了日常生活中离不了色彩,在艺术范畴内,色彩更是艺术家们赖以运用的表现手法。所谓色彩构成是指将多于一种的色彩,按照作品的需要,以及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向,并运用相关的组合原则进行搭配、用以构成富有新的审美意义的色彩关系。在音乐创作中,它更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之一,为诠释音乐形象,使其更加生动起着重要作用。

一、色彩设置

音乐写作中的色彩设置总体上是与各个乐器本身、以及乐器组别息息相关的,它们可分为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拨弦乐器组、打击乐组。在每个组别里又有不同的乐器,它们和自己所在的乐器组是协和统一的,并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有自己不可比拟的个性音色。相对来讲,木管乐器组的个性更为突出一些,每一样乐器音色差别较大,每件乐器自身的高中低音色又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因此木管组是首当其冲的色彩调色板。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意愿描绘音乐形象,并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对于铜管组乐器来讲,是整体感和力量感较为突出,由于都是铜管的质地,因此明亮辉煌是它的色彩。此外,圆号、小号、长号也可以加上弱音器来演奏,由于弱音器不同也会使其色彩发生微妙的变化。要说到整体性、纯粹性最强的就是弦乐组乐器了,从小提琴到低音提琴,从高音区到低音区的排列,音色总体上是非常统一的。其中小提琴和大提琴塑造、刻画音乐总会有独奏的一些片段出现,要么激昂炫技,要么如歌倾诉等等,使得音乐充满了人性化的特点。拨弦乐器组包括竖琴、吉他、班卓琴、齐特琴、曼陀林。由于这些乐器在音响上极具个性不失为色彩添加的好帮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竖琴,它的低音区音量大、深沉浓重,中音区温暖、高音区明亮,加之多种演奏法的润饰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极好音色效果。打击乐器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色彩乐器组,乐器较为丰富,总体上分为有确定音高和无确定音高两大类常见的乐器有定音鼓、军鼓、大鼓、马林巴、钢片琴、三角铁、钹类等等。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为音乐中的色彩添加点睛之笔,不同的乐器特质不同,色彩装饰出来的效果也各异。

除了乐器组自身的色彩配置体现外,各种旋律音阶、各类和弦的运用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带有色彩性,在音乐创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有些是明亮的,有些是暗淡的,有些是温暖的,有些是寒冷的。尤其是一些复杂性和弦的使用,色彩性体现就会更加丰富,时而写实、时而写意,有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二、色彩的造型性

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从感官到心理上的一种刺激,也就是从视觉、知觉、感情到记忆、思想、意志的充斥。在音乐创作中,所谓的色彩观念首先是来源于更为具体、直接的绘画艺术,绘画中的色彩一目了然,很容易通过视觉来辨认出它们。但对于音乐而言,就相对有些抽象、不是很具体。因此,音乐创作中的色彩是基于人们来源于直接的色彩感受之后,在音乐所能表现的范畴内所形成的源于直接色彩,既高于直接色彩之上的、它是思维性的色彩。

1.传统意义上的色彩造型:

(1)色彩造型中的色调。主要依赖于乐器本身所有的音色。例如木管组的长笛是以明亮、清新为特征。单簧管较之长笛音色就略显暗淡,音色柔软,宛如颜色中的深色系。双簧管则本身就有一种自然饱满的音色,有一定的硬度,并带有一定的厚度和浓度,体现出它所独具的典雅性和东方色彩。大管则也属于深色系,但有别于双簧管的就是音区和饱满度。铜管租的乐器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可滑奏、都可以加弱音器。这一组的色调没有木管组鲜明,却独具特色,利用这两大演奏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形成自己独有的色调,为音乐增彩。弦乐组乐器本身同质性更突出,从整体上可以形成音乐的主要背景色调。用以衬托木管组和铜管组的细微色彩变化。打击乐器组则更多的是负责更为细微的色彩变化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色彩造型中的虚实。它主要分为1)写实性色彩:主要以自然、客观为特点,不夹杂太多的修饰与强调。木管组是最擅长于这种色调应用了,具有素描性。它可以表现自然界中的色调与音响,光与影的结合,具有轻快、活泼、生动的特点。2)表现性色彩:是带有一定情感意义的色彩体现。是音乐创作者通过带有个人倾向审美意义的艺术加工化、技术处理化所获得的个性化色调。它与写实性色调是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共同为音乐刻画的深入而服务,二者缺一不可。强调色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要想把表现性色调应用好就与音乐的其它表现手段要相结合,例如混合音色的调配,乐器之间的主次作用,和声、节奏等息息相关。

2.现代音乐中带有创新性的色彩造型:

(1)首先是乐器本身的音色变化形成了新的色彩造型因素,比如预置钢琴的出现,是指在钢琴的琴弦之间加入一些小的物件,例如橡皮、钢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从而引起钢琴在演奏时的音色变化,拓展了钢琴音响,有新的色彩成分被加入;此外还有加入电声元素的乐器例如小提琴、二胡等等都开辟了音乐色彩方面创作的新领域。

(2)加入人声素材,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要属现代作曲家谭盾先生,他将中国的国粹京剧唱腔引入到了他的作品中,最近新创作的《霸王别姬》里,京剧唱腔贯穿始终无疑是该作品的亮点。还有他创作的作品《女书》也是将中国少数民族独有的唱腔引入到他的作品中,乐队写作加入独一无二的民族化的音乐唱腔,无疑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碰撞火花。从谭盾先生的作品里除了感受到了另辟蹊径的音乐色彩之外,他也将带有中国深厚浓重的文化色彩散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多的人们通过音乐的色彩来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3)常规乐队写作中加入各个国家的民族乐器、例如加入印度少数民族乐器西塔尔琴、苏格兰风笛、我国的民族乐器唢呐、笛子、笙、古筝、箫、琵琶等等。这些民族乐器犹如一缕清新的风为音乐增添了绝无仅有的色彩与造型性。这些都是现代作曲家为音乐创作开启的新视角,新立足点。是一种全球文化大融合。

(4)音乐创作中能被应用于作品中的、带有色彩意义的、具有音乐表现色彩的载体范围被扩大化。现代最为先锋的就是谭盾先生创作的《风与鸟的密语》。在此作品中,谭盾先生运用了全球社交网络,其中包括微信、Whats App 、Twitter,让观众下载到自己的手机里,在音乐的某处,一齐播放。这也许是一个新的开端,手机与社交网络成为本世纪的一种带有别样意义与色彩的新型乐器,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再次刷新了音乐中的色彩意义的定位,让人们可以通过这样新奇的色彩造型,感受到具有现代意义的新音乐音响的大集合。

三、色彩应用

如果说音乐中的旋律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那么音乐中的色彩就是诉诸于感觉的,当心灵能得到洗礼和提炼升华后,色彩则充当着导师般的角色,将整个音乐引向更具有深远意义的理性轨道上来。一个创作者要想把音乐作品中的色彩勾勒完美,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完成美丽的音乐色彩描绘。

1.音乐创作中具有色彩意义的明亮度对比。主要分为高明亮度色彩基调、中明亮度色彩基调、低明亮度色彩基调。其中高明亮度色彩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强烈冲动的,总体上是比较强势的。中明亮度色彩,是具有安全性的、可依赖性的较为平和。低明亮度色彩自然、古朴、也可以趋于平淡、消极、是弱势的。因此在音乐创作时首先要确定、勾勒出适合作品本身的色彩基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色度的渐变,从而构成作品中的明亮度对比。例如从高度的明亮色调层次开始向中明度、甚至是低明度色调递进。它可以是依次顺向递进,也可以反向递进,也可以是跳跃性突变用以带来新鲜的感觉。至于作品中各个层次的亮度色调如何在音乐中体现要就依赖于创作者本身的个性化想象力了。

2.音乐创作中具有色相之间的对比。前面已经论述了管弦乐队中各个乐器组的基本色相。它们之间很显然色相是不同的。这为音乐创作提供乐器之间、乐器组别之间的无限的色相对比的可能性。这里有相同色相的细微对比,如弦乐组内部产生的对比,这种对比是最为弱化的色相对比。还有类似色相的对比,如木管组乐器之间的内部对比,其特点是协和典雅,但又不失惊艳。色相对比最强烈的就是反差较大,可以平分秋色、不分伯仲的乐器组之间的对比了。适合刻画音乐的个性形象,彰显创作者的激情心理 ,适合于音乐中高潮处的写作。

3.音乐创作中具有色彩纯度对比。 主要分为高纯度色彩、中纯度色彩、低纯度色彩。 其中高纯度色彩带有很强的激情性、夸张性和冲动性。它主要体现乐器的单纯音色上。音色单纯但是乐器的件数却不一定,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中纯度色彩是指在单纯音色上加入淡淡的另外一抹色彩而产生的一种文静优雅的感觉。似是而非,耐人寻味,它主要体现在乐器混合音色的运用上,不易过浓。低纯度色彩,它也属于是加入了其它色彩而形成的,只不过其它色彩的加入量大于中纯度色彩。本身纯度量被大大降低,往往更区别会消极、平淡的感觉。

4.音乐写作中具有色彩的冷暖对比。在创作开始阶段就要将作品的色彩构成设计好,先将乐器中各个乐器、各组乐器的冷暖色进行分析、分类。通常暖色调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它热情、阳光、温馨、奔放动感意义最强。冷色调则安静、内敛、寒冷、迟缓。如何在音乐作品中充分利用冷暖色的对比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是体现创作者个性审美的立足点。

上述四种对比,在具体中应用中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形成;也可以按照音乐发展的逐步深入依次出现连续的对比;也可以形成面积、比例上的对比,由于所占的比例、面积多少不等,就会引起明亮度、色相、纯度、冷暖的对比。

5.音乐创作中要具有色彩调和。在音乐创作中色彩除了对比之外,还需要色彩调和。音乐表现中有对立、有统一,色彩对比为表现个性、对立而服务,色彩调和则为和谐、统一、有秩序而服务。首先,色彩调和着重于相同、相似类色彩组合。基于这一点,同质类乐器之间的色彩搭配要多些,或者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共通的乐器可以搭配到一起。需要为表达音乐形象,有共同象征意义的乐器来叠加组合。其次,还有一种秩序意义的色彩调和,它具有逐渐性、过渡性,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调和过程。这一过程的呈示,从乐器数量上的分配可以是由少到多、或是由多到少;从乐器组上可以由单一到多重,或是由多重到单一。最后,色彩调和与音乐作品中的色彩应用面积、比例也是息息相关的。它可以分为处于占统治与支配意义的主要色调和处于被支配、被统治地位的次要色调。二者相得益彰,比较富于表现性。基于每部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意义、艺术感觉不同,以及创作者的个人审美倾向不同,色彩调和也是就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挥的。

6.音乐创作中具有补色环节。音乐创作中的补色其实质就是点缀与强调,强化立体感。目的就是增加整首作品的色彩细微性方面的变化对比,勾勒出作品的空间感与距离感。(1)点状补色 就是在相对重要的位置用少量的其它音色来点描,它是若有若无的,具有不经意性、随机性。(2)块状补色 其强调作用更为突出,以和声音块的形式出现,再加上带有音色强调意义乐器演奏使得和声音块与音色音块融为一体,用以丰富音乐内涵。(3)线状补色 是指在音乐进行的片段中加入带有复调思维意义的,呈线状流动的,与音乐主题同时运动的音色色彩线条。它为音乐作品提供了横向运动的色彩调配。(4)面状补色 色彩的浓度被提升,面积使用被扩大,属于比较浓重的补色手法,具有鲜明的个性。在音乐的某个局部,或是一个段落都可以应用。

上述这些色彩性的运用手法,最终是要体现在色彩综合感与空间感方面。其实质意义就是空间上的混合。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单单从谱面上看就会有很好地层次感,并有着外观上一目了然的空间感,也有一定的透视性。仔细再观察、聆听音乐作品时这种色彩的透视性则无处不在,整个音乐是立体的,音乐的色彩造型也是多维化的,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到远景、中景、近景甚至是特写的描绘描述。会有明暗的对比、冷暖的色差感、或浓或淡的浑然天成、或主或次的相辅相成。这些统统与作者所掌握的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乐器演奏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音乐创作者俨然是一个色彩大师在自己的理想化的音乐国度里畅快淋漓的抒发着他的情感,以音绘画。

四、音乐创作中的色彩心理

音乐创作中的色彩运用其本质就是创作者通过客观感受得以在音乐作品中体现的二次阐述。它是带有象征性的、色彩勾勒。它是客观色彩的投像、影射,是创作者心理颜色的音乐视觉呈现。又产生与之相关的一种心理,审美倾向的,从而带给听众们一种富有想象意义的色彩描绘。虽然具体的色彩意义较之绘画相对淡化,但是它冲击人们的心理及其所产生的色彩共鸣与张力性却更强,并使其增加了在精神世界意义范畴内的绵长与回味之感。这正是音乐创作中色彩勾勒的独特性体现。也是创作者表达音乐不可缺少的手段。源于生活,源于情感,丰富创造想象力,让人们置身于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使之陶醉流连忘返。其实这就是色彩的联想性与象征性,就色彩本身而言,它可以是最为具体的实色,如红、黄、蓝、白等;也可以是较为抽象的联想想象,如黑色让人能抽象的想象到严肃、恐怖、死亡等。对于诸多颜色的联想多次被重复或强调,色彩就会有了自己的专属表情,就形成了带有象征意义的表现符号。它们是自由的、惊艳的、奇特与不可思议的。使得创作者依据色彩心理,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来表达作品本身的意志精神和目的性。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随着音乐发展到当代,音乐中色彩意义一直是越来越被重视、强调。与之相关的技术手法也越来越具体。有了上述这些具有象征意义、不同角度的色彩定位区分及应用手段的提供,对于创作者来讲,就好比是在一块巨大的画布上,可以根据个人审美倾向、纵情的刻画着音乐的形、韵、魂,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并和音乐的受众们一起享受作品本身带来的美妙与遐想。

参考文献:

[1]赵国志.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2]【美】塞缪尔.阿德勒.配器法教程[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3]【苏】C.瓦西连科,张洪模.交响配器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美术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篇6

首先, 是以大面积的主色形式出现的底色。这时有可能会在白纸上满满地涂上所需的色彩, 映入眼帘的就是主色调;或者为使材质显得凹凸不平、错落有致, 增强质感, 便在纸上一层一层涂上颜色, 触手一摸便具有了立体感。这些感觉都是颜色所能带来的空间效果, 决不是纸张自身所能够达到的效果, 这是一种色彩语言, 需要人们重视起来。主色的作用不仅是色彩与色调之间的关系, 也是对画面的意境进行的理解和把握。例如《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十座不朽的丰碑, 是华夏文明史上十部伟大的巨著。它们承载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它们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它们流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这些无疑都给重彩画深深地打上了主流的烙印。

其次, 是以作画工具的形式出现。由于在中国, 传统颜色难以调和, 缺少中间色彩, 画家就会适当借用水粉、水彩来调和画面。同时, 日本还把中国的传统颜料进行了研制, 大大扩充了颜色品种, 这便给了我们借用的机会。还有就是开发可能的新型中国画颜料, 九十年代末中国画家也研制出了一种叫作“新岩”的人造石色。在此之外还有水干色、金银箔、色箔等等也可以拿来使用。例如, 我国少数民族所制作的“木雕”、“布雕”、“鱼皮画”等特色工艺画, 有时便采用了金银箔、色箔等来增加画面的色彩和立体感。再例如, 陈文光作品中, 巧妙运用多种金属箔, 再加上石色的反复制作, 画笔所到之处深深刻画出背后的一些未知的沉思与静谧。使材质与表现的物象相吻合, 产生一种神秘、宁静、微妙与凝重的风格, 这也依赖于画家对画面的整体把握和对材料特性的掌握。

最后, 是以现成物的形式出现。由于媒介材料的丰富性和它的审美精神价值, 开始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的青睐与重视, 包罗万象的综合材料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艺术家们赋予材料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把普通的材料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如今, 现代艺术中的“综合材料”包括多种多样的媒介, 有水性、油性颜料, 也有染料、泥土、钢铁、玻璃、布匹、化学试剂等等, 各种材料都可以在绘画创作中使用。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创造, 我们将传统的绘画色彩运用在现代绘画中, 转换材料的色彩表现形式推陈出新, 这样才能展现出艺术的多彩性。

此外, 美术色彩还可以通过对电影中人物性格和背景的点缀, 构造成一幅具有视觉美感的电影画面。美术作为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不仅仅是电影视觉的变现方式, 更为形成电影的动态画面创建了丰富的色彩框架和视觉美感。电影工作人员把美术艺术中的色彩、光度和构图等设计要点合理地使用到电影的创作中, 不但形成了可供人们欣赏的美图画面, 还为电影含义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电影和美术紧密结合, 缺一不可, 电影中的美术设计虽然与传统的美术含义不同, 但是它又充分地展现了传统美术的价值和特征。因此美术色彩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色彩可以使电影各个场景进行不断地感官冲击, 也可以美化演员的造型和服装, 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背景画面。在电影中使用美术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电影画面形象上的改造、美化, 使得电影的视觉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论油画创作中色彩的表现性 篇7

色彩是结构画面重要的元素和表现方法, 是在当今众多的绘画形式下更直接表达作者心情和最给观众刺激表现力的一种视觉表现, 更给人一种强烈的内心感情变化, 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王克举说:“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空间感, 只讲求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各种对比关系的层次安排。点、线、面的构成是画面形式感的基础元素, 当绘画抛开了主题性时, 画家更多关注画面形式语言的探索”。在形体与颜色的聚散与对比中无不充满着构成的变化与节奏, 进行重新组合。尽管保留了具体写生场景的一些基本的物体, 但经过他的视觉因素的处理和造型样式上的变化, 早已是重新组合成的画面了, 对原来的进行了重新的构成。具有好高水平的造型功底王克举更能熟练地提取出对画面有益的元素。他更是对色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含糊不清的色彩关系, 就像说不明白的话一样没有感染力。他善于以小面积的、笨拙的笔触、对比强烈较纯的颜色加以简单调和的色块来形成画面节奏, 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我认为这更像是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色与色的碰撞,

强烈视觉刺激的色块与粗犷浓重的笔触相互穿插又交相呼应, 使整幅作品的色彩关系具有交响乐般的力度, 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视觉元素。他的绘画许多画面线条用笔很笨拙, 没有潇洒流畅的笔触, 却更加突出了色彩的生命活力, 更加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色彩于沉稳之间相互跳跃, 尤其在被他称为“画眼”的位置, 形色各方面都表现出特有的精致与厚重, 细节刻画入微, 精致而吸引人的眼球, 更像是在向人们诉说。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节奏。他还有许多精彩的对同类近似色、对比色之间的相互转换, 单纯的色系却蕴涵着丰富的色彩倾向, 使画面具有薄纱般的透明质感, 层次分明, 对比强烈。“收之于天地, 发乎于心扉, 赋注于画面”, 这是王克举对自己艺术状态的解释, 更是一种自由的心态。

关于色彩的情感, 还有一人我们不能不提起。他就是凡·高。凡·高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典型地运用全部生命, 倾注色彩感情本质的画家, 是用生命在作画的艺术家。他的全部感情色彩的投入, 使得凡·高的绘画以一种扭动, 旋转, 运动的笔触, 画面的厚重堆积而大放光彩, 每一个笔触的排列都散发着拨动内心的强烈激情, 注入了全部的感情。明确地显示着色彩自身的情感力量, 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生命情感的印象。凡高是我喜欢的画家之一, 佩服他这种为生命画画的生活状态, 更是对今天的我们一种鞭策。

而对于莫奈来说他的绘画中, 他无暇顾及调配颜色, 而是快速的把颜料堆积在画布上, 加强画面的氛围感, 忽略掉细节。他认为绘画的主题并不重要, 什么东西都可以如画, 哪怕是一棵树, 一堆干草。莫奈说:“当你画画时, 你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 一棵树, 一片田野, 只是想:这是一小块蓝色, 这是一长天粉红色, 这是一条黄色, 然后准确的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与形状, 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在他的画面中很难见到具体的物体, 而是色彩斑斓的世界, 充满了空气和阳光。

这些都是我们从画面上所读到的, 色彩可以传达人的思想和感情, 明快与忧郁, 兴奋与平静。然而, 不同色彩的完美组合, 会使人寻觉到色彩的奥妙, 感受到迷人的旋律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 画者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受把自身的情感和富有诗意的想象力, 创造力一起融入绘画当中, 使色彩和画者的情绪并置在一起。

色彩虽然是构成画面的一个因素, 但是至关重要。在画面中各种色彩的空间位置上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 有秩序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左右上下相互呼应, 才能构成画面的和谐。画面的和谐不是各种色块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大小、明度的平均统一,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要说的不是单指就画面而言的平均, 是一种心理、视觉的和谐。画面中各个色块的层次、对比、呼应, 是建立在视觉平衡的基础上。在这里色彩基本的原理就不再说了, 就色彩的创作中的布局这一点聊以简短的叙述。色彩中颜色给人的心里感觉是不一样的, 各种颜色的冷暖、重量等各种变化都是不一样的。

塞尚作为现在绘画之父是名符其实的。他画面中的色彩是那样的朴实却是他智慧的体现。就色彩而言为了达到画面的平衡进行各种尝试。画面被分割成了各种色块, 尤其是他的静物画。如果一处改变那么整体就不和谐了, 画面各个空间的搭配做到了极致。《玩纸牌者》是塞尚优秀的作品之一, 整幅作品的色彩效果运用对比色, 右边玩牌者的上衣是黄色的阴影, 左边玩牌者的上衣是紫蓝色, 二者的形象对比、皮肤的颜色、桌面的颜色、背景的处理都是十分和谐的。作品通过各种色调的运用, 背景的明暗变化, 色调对视觉得影响, 形象刻画的刻画出了人物的立体感, 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画上所有远近事物都用一片片色彩组成, 并无一块妨碍作品统一整体的色块。如果说画家要再把他的边缘线给画出来, 反而会使人物形象不和谐, 破坏画面的立体感和整体的关系。塞尚用通过各个色域有节奏的变换加强形象的塑造。色块的结合主要不是取决于画面总的结构, 而是取决于各个场景的相互位置变化关系。他曾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 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关系中所产生的统一, 是精神方面, 视觉方面的统一。因此, 塞尚虽未画出这两个农民的轮廓, 却刻画出了他们彼此的性格。这幅作品是他所有画过这一主题最满意的作品, 也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然而他对色彩和造型的探索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塞尚的色彩不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 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画面的结构, 主观的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主观色彩。但也不完全抛弃真实的景色, 这样反而使色彩竞价的人性化。他自己也表明自己的观点, 塞尚说:“按照自然来画画, 并不是意味着摹写客体, 而是主观色彩的印象。”但也并不完全抛弃造型的因素。事实上, 在油画创作中, 色彩和造型永远是相互矛盾的。艺术史上, 塞尚也曾批评印象派的画造型不够结实, 无法处理好形体的变化。如何处理好色彩与造型之间的矛盾, 是每位画家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创作时根据写生对象的情况变化, 以及每一幅作品的题材和自己所需要表现的内容来对画面进行处理, 至于强化和减弱他们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在常年的练习中寻求经验。

博纳尔对色彩的微妙关系作出了大胆的探索, 大胆运用对比色。他的绘画作品传递给人的是一种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在他的画中每一个区域不同倾向的色彩组成了一个整体, 而在这个整体中每一部分的颜色都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一个小的区域中到整幅作品中对比色的相互转变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产生强烈的刺激。色彩经过博纳尔的组合之后, 整幅作品就像是一首优美的乐曲, 而每一个色彩斑斓的颜色更像是音符一样形成节奏和动听的旋律, 整幅作品和谐, 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他用自己的方式, 令人信服的把强烈的色彩与细腻的心理感受结合起来。博纳尔对色彩的变化十分敏锐, 仅凭对色彩的直觉运用和草稿就能充分描绘他记忆中的世界, 从而达到惊人的画面效果。在他的绘画中会有一种颜色的颤动感, 这是强烈对比和混合才能达到的迷人效果。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他善于以单纯而强烈的色彩作画。马蒂斯受到了高更、塞尚等人在色彩方面的影响, 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他喜欢运用不真实的色彩创造出一种最能表达内心的意境, 主观的运用自己内心的变化, 利用红绿色与蓝橙色这样的互补色相, 简化与省略的画面的细小的变化。利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法处理画面, 达到一种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论和对于色彩形式上的一种全新的理解与形式上的创新。马蒂斯认为, 即使不用色彩来再现具体的对象内容, 色彩本身的构成秩序也同样能表现主体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本身表达出来的的明暗、冷暖等不同色相表达出来的心理变化, 不同对比色之间产生的感情变化等等这些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因素本身就是一种语言。马蒂斯认为自己在艺术的创作中应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 对生活的热爱、感受, 以及在自己情感的表达的需要, 主观的处理这些因素。马蒂斯说:“奴隶式的再现自然, 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 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色彩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 我没有先入之见的运用颜色, 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他更加相信这些色彩直观的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信息, 这些色彩表现出画家自我情感的体验与对生活的见解。

色彩是绘画创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重要的绘画表现手法, 是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元素。色彩在每个画家的描绘中都有其独特的蕴意, 其笔触、线条、内容、意境等绘画语言所无法替代的。色彩是绘画创作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 色彩的变化运用可以反映画家心灵深处的感知, 同样也是为观赏者理解、接受并产生共鸣的重要手段。

色彩是绘画的灵魂的生命一点也不为过。在当今架上绘画式样几乎穷尽, 我们的视觉出现疲劳麻木之态。在对当代绘画作品的赏析或阅读似乎已变得略显尴尬:一方面, 对当今时尚与品位的追逐使人不屑于对作品再做技术层面上的介评或按传统的审美习性进行描述, 对看不懂的作品更加不敢肆意评论;另一方面, 众多策评家对作品进行更加繁多的意义阐释, 更使人变得紧张和盲目起来, 稍有不慎, 就恐有掉进艺术家和叙者共谋的策略陷阱中去的危险。说“好”似乎我们真是无法读懂画家的心理;说“不好”对于一个以画家自居的人难免显得尴尬。因此, 在当代对各种细微化的问题加以放大宣传就更加使人盲目选择, 使人们几乎丧失了辨别好画的能力。在一大堆当代的各种题意形式命名下的作品, 你已难以区分哪些作品是出于对艺术本真的探索, 哪些作品是出予利益策略编织的谎言?于是, 阅读, 已成为一种当代人的心理障碍和负担, 变得病态起来。

当代画家中陈子君自述:我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游戏式的过程。先全凭感性地让色彩、线条各自在画面中立足, 寻找自己的位置, 自由形成自己的状态, 这个过程我是先跟着它们跑的, 什么该留, 什么该盖掉重来, 又全在你的掌控之下, 当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预料的情况会再发生的时候就停下来, 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修正和发展, 直到在表达上饱满了就停笔了, 其实走到后来动笔越来越少动心越来越多。她试图用她自己的色彩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诉说人生的不可预料性, 将点滴的心理体验转换到作品中。她想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气氛的渲染, 试图将这样一种充满变数, 快速更替的不安感给人带来的一连串矛盾的心理反应传递出来。它使人在寻找着一种宣泄的逃脱方式时产生了向往幸福美好和冲向未来的念头, 这是一种夹杂着无奈的挣扎, 一种充满了对抗的平静。这就是她的创作思想, 也是对色彩表达的自由化。

当我们谈到色彩已变为表现性的时候, 它已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的色彩体系。我相信只有那些挚爱着色彩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色彩的美妙。色彩对于每一个人都展示着它不同的一面, 这就是它最打动人的一面。

摘要:色彩语言在油画创作中是不得不提到的关键。塞尚说:“只有当色彩达到和谐的时候, 画面的素描关系也就和谐了。”色彩在一幅作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绘制一幅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景物特色, 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环境气氛的作用。

色彩创作 篇8

所有的物体都是客观的,但是物体的颜色在人类眼中的视觉现象确并非完全客观的存在,它拥有很大的主观意识作用。人的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分析、归纳发生困难的时候就会造成视觉的错觉。尤其是当前的知觉与过去的经历经验产生矛盾时,就会引起幻觉的出现。色彩的错觉与幻觉就是那么难以想象的奇妙变化。视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是指,当视觉停止后,感觉不会立即消失。它分为两种现象。其中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

1、正后象

当你在黑暗的环境中,先看见一盏明亮的灯,然后闭上双眼,那么在黑暗的视觉中将会出现刚刚那盏灯的影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后像。因为日光灯的灯光闪动频率在大约100次/秒,我们的视觉神经尚未完成工作,所以眼睛的正后像作用我们有察觉出来。电影的播放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我们看到的是荧幕上物体连贯的运动。

2、负后像

负后像与正后像相反,它是由于神经疲劳过度而引起的。当我们盯着一块红色看许久时,在看向白色背景,我们的眼中就会看到红色的补色绿色,这个绿色会以同样的强度填补充溢出刚刚红色的区域图案。

这个现象的生理解释是,当人们持久的看红光时,红色视觉锥细胞产生疲劳,大量的红光刺激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的感红蛋白,确保继续维持红色印象。当人们将视线移到白色背景区域时,白纸上反映到原先区域的那些红光数量不够激起那区域红色视锥细胞产生红信息。这时原先区域一直处于抑制状态的绿色视锥细胞格外活跃,所以这个区域给人的印象就是绿色,这种印象也不会太长久,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

这种负后像的色彩错觉基本都是补色关系,在黑白之间也会产生,原理相同。在斑马奔跑时,斑马身体的亲一个视觉印象还没有消失,身体却已经飞奔出去,导致追捕它的狮子在视觉上产生错觉,无法正确的判断它的位置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正是动物们自己保护色,就如条纹斑马。

二、同时对比

英国艺术家约翰·拉金斯曾说:“整幅画上,每一处色彩都会由于你在另一个地方加上一笔而发生变化。所以,在一秒前还表现出暖的地方,会因为你在另一个地方画上色彩而变得冷了:原来画的很协调的地方,也会由于你在旁边加上另一种颜色而显得与整体画面格格不入。”

当人们同时看到两种色彩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它是指眼睛收到刺激时,色彩感觉发生了相互排斥,眼见的相邻之色改变了原来本质的视觉效果。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色相异化

相同的橙色分别放在红色和绿色背景上,产生的色彩效果却不同。在红色背景上的橙色显得偏黄,在绿色背景上的橙色就显得偏红。红绿并置,视觉后像放大了他们之间的对比。

2、明度异化

相同的灰色分别放置在白色和黑色背景上,在白色上的灰色会显得更亮,相反在黑色上的灰色显得更暗。

3、纯度异化

灰色与鲜艳的色彩放置在一起是,灰色会显得更灰,艳色会显得更鲜艳。在色彩装饰绘画创作中,为了使画面的色彩更加具有纯度,我们可以就此原理将灰色适量的相配于其中主色,使画面具有鲜活力。

色彩的各种属性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会因周围的色彩对比而发生改变。

4、光效应图形

也就是西方20世纪60年兴起的奥普艺术(Op Art)。光效应图形是用直线或是集合图案创作出来的特殊视觉效果的抽象艺术形式。这种艺术是建立在抽象派与波普艺术反叛基础上的。它利用色彩建立炫目迷惑知觉的视网膜震动,绚丽的色彩与强烈夺目的底色形成鲜明对比。光效艺术对光的运用及表现使人们将它当做视觉艺术的科研成果来看待,是色彩艺术在科学技术上的进一步开发。

三、透明错觉

水粉的透明度无法与水彩相比较,水彩的透明颜料加入水产生的真实透明非常轻薄透亮。颜色之间的透明重叠,通过不同形状的体现,不仅制造出了一种色彩错觉更是增强了而为画面设计的空间深度。透明错觉分为以下几种。

无论你是否相信,人类都是透过色彩来感知环境,了解世界的。我们选择色彩、调配色彩都是以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力为基础进行绘制的。除了色彩的视错觉,在色彩中有着如同中医的“望闻问切”,那就是色彩的联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1、中间透明

两张母色相叠,重叠区域的色相和明度准确位于两者之间。随着母色的明暗不同,中间的色彩效果也随之变换。当其中一种母色较另一种母色更淡时,重叠区域的中间色调也更加明显清晰。

2、暗透明

重叠区域的色调在明度上较两种母色都暗,母色明暗相同无法识别其中间明度,色相是两种母色的融合。暗透明比中间透明更具有包容性与灵活性。

3、其它类别

还有一种情况有别于以上两种,当两种母色都是深色且明度相同,无论是中间透明还是暗透明都无法产生的错觉。

色彩创作 篇9

1 影视艺术创作中色彩的造型功能

1.1 环境造型和造型功能

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色彩在人物塑造和性格塑造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能够引起人们最灵敏的感觉,是作品中画面塑造的重要手段。色彩辨识在艺术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重点是要有效利用色彩的形象塑造功能。例如,色彩能够突显影视剧中人物的性格,坚韧和刚毅的人物性格可以用较为沉稳的颜色来表现;文静的人物性格可以用淡蓝色等淡色表现。用色彩塑造人物形象对影视剧中人物的体型、肤色都有重要影响,应该结合环境综合考虑。

1.2 主题形象和影片风格

影视剧主体所表达的思想既是画面结构的关键,也是影视艺术作品的中心,画面的主题必需鲜明突出,才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影视剧的基调,体现作品的整体风格。影视剧可以利用色彩的面积、主题颜色及背景颜色设置来规定影片色彩明度和饱和度等,体现被拍摄物品力度和变化中的均衡点,以此达到突出人物个性的目的。

2 画面色彩的应用与处理技巧

2.1 色彩对照与和谐配置

色彩对照是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时候非常常见的方式,可以更加突显影视艺术画面色彩及其多样性,使影视作品更具有观赏性及和谐性。色彩对比方法可以通过利用互补色、色别、明亮度及饱和度等进行色彩对比;同时,要避免综合使用过于激烈的跳跃色,这样会造成不和谐的视觉感官。需要注意的是,在画面中色使用彩对比时一定要利用过渡色,映衬重点色彩,形成影视剧作品画面的和谐美感。

2.2 建立画面的重点色

在影视剧创作中建立画面重点色主要依靠色彩和面积的对比形成画面色彩的视觉冲击,最终形成换面的重色点。在作品中建立重色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色点能够突出画面主体,提高整体环境渲染;重色点利用可以保证画面色彩对比更加强烈,配置更加鲜明,能够映衬出影视作品整体主题倾向。此外,应适当地使用过渡性色彩,让画面色彩构图浑然天成,突出重点色。例如,在在远景画面中体现草原上的牧羊人,碧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原是画面的主体色,而暗褐色的蒙古包及白色的羊群就是这个画面中的过渡色,主体画面是牧羊人,牧羊人是整体画面的重点色彩和视觉中心。

2.3 获取画面特殊的色彩效果

在作品创造中,如果要达到一种特定艺术氛围,就必须适当使用能够使画面效果变特殊的色彩运用方法。例如,在摄像机白平衡中设置出色温偏低的效果,在摄影过程中,当摄像机白平衡设置色温降低,画面偏暖,白平衡设置色温更高,而画面却偏冷。色彩可以传递事物的根本,并能够反映出影视剧最主要的情感。假设影视创作中没有色彩,一切都是黑白的,在调整画面白平衡时,找出可以反映作品主题的色彩卡片,在摄像光前及镜前都添加滤光片,造成色彩出现偏差,最后呈现出作品画面在外景拍摄中出现同一光源下的不同色彩效果,作品气氛变得更加和谐。此外,还可以使用“虚实结合、以虚代替实”的方式强调平光照明下固有色的配合,对色彩进行夸张和变形的处理,形成特有的主观色彩特效。

3 结语

随着影视剧创作手段的更加繁复多样,大家对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本文主要对影视艺术创作中色彩造型功能中环境造型和造型功能及主题形象和影片风格进行介绍,色彩的有效利用使作品本身更具有感染力,不仅仅是影视剧作品展现物质本色的一种具体方法,更是结合了审美情趣的重要艺术表现方法。

摘要:在影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元素。在塑造作品画面效果时,色彩运用是十分关键的艺术塑造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色彩造型功能中的环境造型和造型功能及主题形象和影片风格进行介绍,然后对影视创作中画面色彩应用和处理技巧进行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影视创作,色彩,造型功能,运用技巧

参考文献

[1]鹿熙军.电视广告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运用技巧[J].大众文艺,2012(15).

[2]张婷.论影视作品的人物造型设计[J].电影文学,2013(5).

[3]王跃.色彩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情感传达[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4).

浅谈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主观性表达 篇10

关键词:主观性色彩;情感表达;绘画创作

一、主观性色彩的概述

(一)主观性色彩

主观性色彩是绘画色彩语言中的重要概念,油画艺术中主观性色彩首先是指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中客观事物的色彩,被其左右。主观性色彩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作动机、精神情感以及审美理想等诸多因素,将现实事物的客观性色彩加以强化、夸张或者完全改变等艺术化的主观处理后,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色彩语言。这需要艺术家对自然元素以及自我情感元素加以巧妙的融合,从而使得艺术家笔下的色彩充分表达自我内心情感。这样的色彩也才更表现力。主观性色彩其次还包括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画面的色彩构成等方面进行主观的调整和改变,从而使得画面的色彩更有利于自我内心情感表达。主观性色彩不仅是艺术家绘画创作的精神情感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同时它也深刻反映着艺术家的艺术个性。

(二)西方油画主观性色彩的发展

主观性色彩的概念是相对于客观性色彩的,在西方色彩观念中,简单来说可以划分为写实性绘画中的客观性色彩和表现性绘画中的主观性色彩。它们在西方油画艺术的色彩语言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中19世纪印象派的出现是西方绘画色彩观由客观性向主观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印象派以前的绘画基本遵循着物体的固有色进行表达。然而光色原理的发现直接影响了印象派的产生,画家开始注意到不同光线下物体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还有色彩的冷暖关系,对比关系,互补关系以及环境色等色彩原理。印象派画家们纷纷走出画室,捕捉自然光线下转瞬即逝的微妙色彩,造就了像《日出》,《大碗岛的星期天》等经典名作,他们完全超越了物体固有色的观念,但印象派的绘画色彩表现方法依然被客观自然的变化所左右,所以究其本质,印象派的色彩观仍然属于写实的客观性色彩表现手法。但自后印象派以来,艺术家逐渐冲破了客观自然色彩的束缚,按照自我主观情感的需要来调配和选择色彩,对于他们来说色彩语言只是画面情感表达的工具,而非目的。自此油画色彩观念真正走向主观性表达之路。

二、色彩的主观性表达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多姿多彩的色彩绘画语言

从后印象派开始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单纯追求自然的光色变化,而是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不再过分束缚于色彩与客观自然的关系,而是更为主动、大胆地运用色彩,通过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图、内在情感和个性特征。从后印象派开始,伴随着各种绘画流派蜂拥,主观性色彩语言开始越来越丰富,有充满激情色彩的梵高;追求向平面化以及强烈色差对比的高更;不顾现实而根据自己的主观视觉经验直接大胆应用强烈色彩的马蹄斯;还有用浓郁色彩表达内心压抑情感的蒙克;亦有为了表达心中爱与乡愁而色彩梦幻的夏加尔;再到康定斯基时,色彩摇身一变成为抽象的音乐符号,演奏着艺术家内心的喜怒哀乐。在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中,绘画色彩观念由客观写实性色彩向表现性绘画的主观性色彩转变之路愈演愈烈的同时,油画的色彩语言也走向更自由和更广阔的天空,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二)更加内心化的情感表达

色彩的主观性表达使艺术家不再受制于自然客观事物的固有色,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随意改变画面中的任意色彩。这让艺术家的情感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在画面上,因为艺术家不再受到任何束缚,只需要听从了内心的感受而表达自我,而不是纠结它与现实中那块物体的颜色像不像。梦幻主义大师夏加尔为了描绘他童年关于故乡记忆,画面中总是不可思议的出现绿色的牛,梦幻的蓝色星空,各种色彩的人脸;表现主义先驱蒙克早年亲人相继生病去世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命与死亡的感受,他的画面色彩浓郁而带有强烈的情感特征。1893年他创作了《呐喊》,画面中的色彩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画面中云彩会那样鲜红,海水又为何那般深沉,因为这些都是他深刻感受到的真实情感。

三、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主观性表达对当代绘画的意义

主观性色彩语言的成熟应用伴随了油画历史的发展还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艺术思想观念与各时期大师们的探索不断积累而成。在油画色彩语言极大丰富的当代,主观性色彩的绘画发展历史为当代绘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让绘画色彩语言走的更高更远。同时也让我对绘画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主观性色彩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情感力量,可以在绘画创作中展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但主观性色彩并不是凭空捏造出的绘画技巧,更不是一种无病呻吟的情感表达,它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诉说,如此我们的绘画作品才会有“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流畅.《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发展》.

[2]苏珊·朗格.《艺术的问题》.

[3]夏加尔.《我的画就是我的记忆》.

[4]何光政.《蒙克》.

色彩创作 篇11

同时, 色彩理论不断更新发展, 十九世纪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 艺术家们认识到即使是现实世界, 色彩也并非完美和谐, 艺术家们何不在不和谐中创造和谐。印象主义的色彩艺术是一种印象、情绪和主观的色彩艺术。这种艺术上升到情感的主观层面, 更具现实主义意义。

下面将从油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油画中的情感表达、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以及文艺复兴、印象派和中国当代油画代表作中色彩运用的发展和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展现色彩对于油画创作的作用。

一、关于油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

油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主要涉及到节奏韵律, 形式搭配, 色调运用, 对比色调和等方面的控制与把握。

1、油画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油画色彩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与绘画的笔触和作画过程息息相关, 也与创作者的喜好和偏爱相关。色彩的节奏往往会通过各种要素来表达, 如画面的笔触、肌理、线条、物象边缘线的转折虚实强弱、块面的安排等。形式中的每一次转折变化都会引起色彩上的变化。尝试运用多种节奏和韵律把握色彩的表现, 提高我们创作作品的感染力。

2、油画色彩与形式的搭配

色彩是作品形式美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形与色的搭配一定要协调适当。只有在深入的了解色彩的造型意义后, 才能自由的利用色彩, 自由的表达色彩。自由的表达色彩, 要以画面的关系和营造的氛围为基础, 要符合主体的情感内在需要, 熟练掌握色彩的表现规律, 色彩在视觉上往往会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要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 通过在自然中对光色的捕捉, 逐步增强感受性。在对物象进行色彩表现时, 创作主体要处于主动地位, 根据情感的需要强化色彩关系, 对绘画中色彩的选择要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当然色彩的表现也要配合点线面等抽象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之间的转换, 架构起带有韵律美的色彩结构。

3、油画色调的运用

由于油画色彩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力度感, 因此常被人们形容为绘画中的交响乐。的确, 善于运用好油画中的色调, 既能表现对象丰富的色彩变化及整体气氛, 又能以色抒情、以色传神, 达到形、色、神浑然一体的效果。纵观油画, 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大师成功地运用色调表现意境的例子, 如波提切利、透纳、柯罗、列维坦等。画家们对不同色调的运用, 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染力, 不仅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情感, 同时也给予了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关于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1、创作主体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超越

创作中, 实现情感自由的表达, 也需要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树立自己的观点。通过形式来表达情感, 当然要通过“感受”的方式。体验作为一种感受方式, 比较贴切的反映生活真实, 与人的情感和生命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 总是在主体的心理情感层面上产生。通过体验的方式, 感悟生命的情态和强烈的生命力, 使主体和物象交融在一起。创作主体全身心的投入到客体之中, 两者彼此融合,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实际上是主客的高度融合。这正暗合老庄的“虚静”, 内心平静专一。没有杂念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心态, 也是情感自由飞翔的一个开口。体验的特点:从创作主体自己本身的切身体会和感觉状态出发, 把主体放置到到客体对象中来领悟,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体验作为一种感受形式, 总是以现在状态的感觉存在着。在进行创作时, 需要以往经验的积累, 但开始创新的时候, 更需要对现实当下的体验。

王国维说过:“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 而后其观物也深, 而其物也切。”克罗齐也说过:“艺术家们一方面有高度的敏感和热情, 一方面又有高度的冷静, 或奥林比亚神的静穆。这两种性格并行不悖, 因为他们所指的对象不同;敏感或热情是指艺术家融汇到他心灵机构里去的丰富的素材;冷静或静穆是指艺术家控制和征服感觉与热情的骚动所用的形式。

2、创作主体要学会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创作者首先要表达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创作主体要按照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理解, 不能完全照抄物象的表面, 要根据自己的情感感受适当的进行夸张变形, 把事物的特征情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3、创作主体要学会实现自己情感表现的自由

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认识生活, 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思想观点。艺术作品的个性也是情感实现自由表达的重要表现。即艺术作品的个性化是实现情感自由表现的结果。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理个性。创作主体在表现中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兴趣、能力是不同的, 内心比较敏锐的可能喜欢表现一些细节, 有的表现的简约, 有的表现的繁复, 不同的笔触和色调, 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主体在创作时一定要有自主自觉的意识, 利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认识生活, 积极的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思想观点, 实现自己情感表现的自由。

主体在创作中, 可以尝试用非逻辑的意识, 非理性的观念, 发挥自己的直觉和本能, 是自己融会于物象之中, 忘记了自己, 通过那神秘的下意识和情绪体验来实现对物象的把握和情感的自由抒发。

三、油画创作中色彩语言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1、油画色彩是作者情感的表现符号

时代的变化带来生活的变化, 二十世纪的今天,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在色彩上如同音乐一样、所追求的东西是各式各样的。从明确色调到西方某些作品中捉摸不定的色调, 从自然色调到抽象的色调, 说明人们对绘画的色调嗜好和创造是多种多样的。但对色调的追求一般都趋向新颖、单纯、夸张和风格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思想感情以及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的变化, 色彩的形式法则也在发展, 色彩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而色调随着时代的推移也逐渐成为绘画中有力的艺术手段而被探索、创造和运用, 从而显示出它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

2、色彩的表现节奏随作者情感自由变化

绘画中色彩的表现节奏是随着情感自由变化的。在画面色彩中, 相同或相近的色彩在画面中多次出现, 便产生了色彩的节奏感。只有是绘画色彩具有了节奏韵律的美感, 才能表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色彩节奏的交替出现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色彩节奏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因素, 需要主体具备自觉地发现和操控节奏的能力。

3、色彩表现与情感表达会产生互动与共振

色彩与情感共振, 产生强烈的生命活力, 造成主体内心的激动。色彩与情感发生共振, 便产生了感情色彩。感情色彩的表现也是创作主体艺术个性的重要表现。感情色彩自由顺畅的表现, 会产生强烈的生命活力, 造成主体内心的激动。创作者往往会通过感情色彩来组织画面的结构和秩序, 自然物象给创作者提供了敏锐的色彩感觉条件, 感情色彩和色彩感觉共同塑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的创作者, 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自由的表现。

艺术作品的结构直接与创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作品的结构如何安排是由作者当时情感的状态决定的, 有什么样的情感就要表现出与之相适的结构形式。其形式结构的外在表现也是情感结构的表现, 所以对画面结构的操控能力演得尤为重要。对画面结构的安排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对立统一。也要与画面的空间联系起来, 我觉得画面结构是空间的抽象安排。对结构的把握也要像大自然一样, 使其架构起来的形式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循环不息, 活力永在。

四、油画创作中色彩发展和变化

1、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期间的油画作品也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古典主义的作品建立在一种单纯而稳定的构图之上, 追求的是平衡和对称。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古典原则需要艺术家由理智、艺术、对称、平衡、精选、坚信来引导。”在达芬奇的画中, 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 都充分表达着和谐的比例和各个形象之间的平衡感。达芬奇提出:大面积的地方应该采用柔和的色彩, 比较艳丽的高浓度的色彩只适合在小块的地方使用, 同时, 要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协调, 必须使它们在主要方面相互均衡。相对而言, 古典主义早期的画作中, 冷暖色彩变化较弱, 对比关系不强, 色彩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至于后代人们将它称作“传统的酱油色色调”。

但文艺复兴期间的威尼斯画派在色彩上的革命, 开创了近现代油画色彩应用的先河, 为以后的印象派提供了借鉴和灵感。在威尼斯画派中, 提香 (1487-1576) 是其中的接触代表。提香早期作品《人物》中, 人物的蓝袖子伸出在窗台上, 和身后的蓝色天空形成对应, 而脸和领口的强光则与须发黑圈呈鲜明的对比。蓝色的袖子夹杂着白、灰、紫、粉红、大红等色斑或彩块, 丰富艳丽, 令人眼花缭乱, 但在一定距离看来又和谐地统一于蓝色的主调中。提香的画正如瓦萨利所说“是一种印象的方式粗略地完成的。雄劲的笔触和小点, 从远处看来才收到效果。”这种使用富丽堂皇的色彩, 充满激情的笔触创作的油画, 将文艺复兴期间的油画推到新的顶峰。

2、印象主义时期

十八世纪开始, 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些艺术家开始对色彩平衡理论提出疑问, 英国著名古典主义画家托马斯·庚斯特罗 (1727~1788) , 是位充满反叛精神的艺术家, 他的《蓝衣少年》、《蓝衣女人》, 不是让柔和色彩, 而是让蓝色和紫色占主要位置, 并且大面积地使用了冷色调, 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 成为美术史上色彩使用的杰出范例, 向传统的色彩理论发起了挑战。

到印象主义时期, 艺术家们抛弃了先辈们所追求的让色彩在作品和主题精神统一, 抛弃了理想的和谐色彩。印象派绘画强调光色的表现, 把色彩从形体和明暗中解脱出来, 突出了色彩在油画艺术中的地位, 使其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印象派艺术家完成了绘画中由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的变革, 在色彩冷暖和对比方面革新了传统观念。莫奈曾说:“写生时要忘记你眼前的是什么东西, 你看到的只是色彩, 只是色彩之间的关系。”在他的《阿尔

3、后印象主义时期

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主张艺术应该强调个人的感受和经验, 进一步发展了印象派追求色彩美的技巧。保罗·高更喜欢用概括简化的轮廓线, 色彩上强调纯度和饱和度, 用强烈鲜明的大色块结合单线平涂的手法。在他的《三个窃窃私语的塔希提人》一画中, 赫红色的皮肤, 紫红色的衣饰和黄色的背景, 构成总体色调的大块颜色, 体现出土著人的风俗人情的色彩表情。于1888年画的《向日葵》、用色相轮中相隔较远的铬黄色的花与浅蓝色的背景形成色相、明度、色度三方面因素的对比, 又用茶色的轮廓线和少量绿时相对比。由于将整幅画面上的次要部分:背景、茶色线、绿时等来陪衬主要部分浓烈铬黄色的花, 取得所有部分在形体和色彩细节上相互谐调, ”统一在黄色调之中, 给人以平衡和美的感觉。《播种者》则以互为补色的黄与紫构成整幅画面的色彩基调。柠檬黄的天空和金黄色的太阳与占画面三分之二的蓝紫色地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4、中国当代油画

当代中国写实油画艺术中其风格和形式也各有特色, 这种特色是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在不自中觉形成的, 是作者内在修养的一种体现。

在当代写实油画中, 吴作人先生的《齐白石像》、《人体》等作品, 在整幅画面中, 人物的色彩语言提炼非常精到, 色彩高度概括, 用色非常讲究, 从同类色中找到不同, 作品中充分发挥了写生色彩语言经验, 统一中有变化, 色彩随着笔触在自然中柔和过度, 用色秉承了欧洲写实油画和印象派作品的优点。

丁一林先生《鹿咀风光》这幅作品中, 海景受阳光照射之后, 呈现出强烈的色彩冷暖对比关系, 作者抓住了那一刻, 用鲜明的色彩加上有力的笔触表现, 在色块的组合上作者把色彩和画面构成有机结合起来, 土黄色的海滩前面有一小块冷色的阴影, 和远处的海平面的冷色形成呼应关系。

色彩从生活中来, 只有在生活中观察、研究、表现色彩、才能孕育出新颖感人的色调并逐步形成个人的色调风格。在艺术中没有个性等于取消自己。从本质上说, 在色彩上强烈表露个性的特征, 是对生活的一种鲜明的思想和画家自身鲜明的个性在色彩中的反映。但无论是个性的展现还是风格的形成, 它们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 发挥画家主观创造性和偏爱的结果。

五、结论

当代有影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强调艺术形式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符号”这个具有理论魅力的新命题。科林伍德也直接宣称“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对于艺术的本身看的并不那么重要。佛罗伊德的表现论学说, 以他的心理分析学为基础, 专门从潜意识和情感心理学的角度阐发艺术的表现过程。西方近现代种种艺术表现论反对客观现实内容, 而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等, 把艺术的表现情感创作推向极致。凡此种种, 无一不说明艺术对于作者情感表达的重要, 而油画作品中色彩的表现语言是借以表达作者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 创作者们应当更熟练的学习运用各种色彩表现的语言, 以达到完美表达自我情感的艺术目标。

摘要:艺术作品注重于表达情感, 而注重色彩表现的油画作品更是心灵的体现和传达。油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和色彩艺术的结合, 造型和色彩, 就是油画用以表达的基本语言。油画在视觉上的印象, 产生的感情和情绪的效果强烈与否, 取决于贴切地表达作品主题的, 富有魅力和独创性的色彩应用。油画的色彩语言的形式中也渗透着作者极富个性的情感体验, 油画创作者对色彩语言的把握和运用成了油画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只有更灵活的掌握色彩语言特点与特性, 才会更充分的表达出创作者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丰富内涵。本文将首先分析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和对情感表达的作业, 然后列举和分析历史上各位大师对于不同色彩、不同调色技巧的运用, 从中体会到油画创作中如何发挥色彩的感染力, 充分表达了创作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给予了人们不同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油画创作,色彩语言,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刘安.淮南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2]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7.

[3]克罗齐.美学原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

[4] (美) 杰克·德·弗拉姆编.马蒂斯论艺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M].中华书局, 1985.

[6]翟音.色彩设计/中国美术院校教材[J].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8.

上一篇: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下一篇:行政行为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