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影响

2024-06-08

创作影响(精选11篇)

创作影响 篇1

冰心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从她十九岁发表震动文坛的诗集《繁星》以来, 其创作一直持续了大半个世纪, 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并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学财富。

从阿英提出冰心文学是一种“爱的哲学”开始, 对冰心创作作品内涵的探讨就一直在进行。人们在逐渐的探索中慢慢形成较一致的看法, 认为“爱的哲学”包括母亲之爱、儿童之爱、自然之爱。但是她创作中的这些思想和语言等是由何而生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她写出这些作品呢?针对这些问题, 学术界进行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研究, 认为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笔者发现, 这些年对冰心的研究偏重于基督教对冰心创作的影响, 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冰心的影响的文章则少之又少。笔者将尝试从中国传统人文资源对冰心创作的影响这一角度展开分析。

(一) 创作内容上“仁爱”“兼爱”的张显

儒家传统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作为儒家精神的精髓——“仁者爱人”也是融入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信念。中国传统文人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流淌着“仁爱”的血液。

冰心出身于传统文人之家。其祖父谢銮恩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 是一个典型的儒生;其父亲谢葆璋是一名海军军官, 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她的母亲出身书香世家, 世代是清朝学官。冰心是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她的信念里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烙印。冰心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学, 爱看古典名著, 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也喜欢对联文化, 对唐诗宋词极其感兴趣, 小小年纪已熟读儒家经典《论语》。虽然她14岁去了洋学堂求学, 但她童年所接受的儒家精神和传统文化一直在影响她, 在她的创作中也流露出很多中国文人的思想。王学富对冰心的“爱”的论述中就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指出是“因着在家庭环境中所耳闻目染的父亲身上那种传统的爱国思想”, “因着她所体验到母亲那深厚的天性之爱和尽头了‘温良恭俭让’的德化人格”, “父亲和其朋友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 使冰心养成了自信、自足、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乐于奉献的性格, 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 (1) 正是受家人和父亲朋友精神的感化和自己阅读传统文学的感悟, 支撑她形成了“爱的哲学”, 她的创作中散发着浓浓的“爱”意。

儒家提倡“仁者”“使人爱己”“爱人”“自爱”, 更是强调“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这些“爱”的宣言在冰心的文章中都有张显。

代表作《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本是一个冷漠对待世间万事的人, 他不同情、怜悯任何人, 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他在禄儿的呻吟中想起母亲对他的爱, 让他慢慢感受到世间爱的温暖。是“仁爱”改变了他, 并使他的“爱”得到升华, 上升到“爱他人”的层面。《超人》中有一封禄儿送花时写给何彬的信:

然而我有一个母亲, 她因着爱我的缘故, 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亲的朋友的儿子的东西。

这段话以一个小孩的口吻写的, 话语很稚嫩, 逻辑上也不严密, 流露出纯真的气息。可就是这些语言让人们清楚了禄儿想要表达的意思:天下的母亲都是好朋友, 母亲爱子女, 子女又爱母亲, 因此, 天下的子女也一定是好朋友。人们都是活在爱的空间中, 爱让原本疏离的人们紧密地联系着。禄儿的这封信让何彬想起母亲的“爱”后又强烈地感受到了身边来自他人的“爱”。这些“爱”的影响, 让何彬重新找回“爱”的存在。何彬不仅找回了“爱”的感觉, 也领悟到“爱”不是独享。在他自己感受到别人的“爱”之后, 要把更多的“爱”传递给他人, 这不就与儒家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相类似的吗?

冰心的作品还呈现出墨家“兼爱”的思想。墨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 墨子认为造成这种悲惨局面是因“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 不爱异国,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总的缘由“皆起不相爱”。 (《兼爱》) 所以墨子提出用“兼爱”来治理当时的混乱局面, 创造平安的生活。

在冰心的幼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那是一个如战国年代般混乱不堪的时代。虽然中国开展了多次爱国运动, 破碎的中国却依然是军阀混战, 战祸连年。冰心认为只有用“爱”才能解救中国。《我的学生》中的S, 心甘情愿地放弃了优越的条件而去艰难边区工作。虽然她在边区过着饱受磨难的生活, 但她无怨无悔, 乐观开朗地为建设边区奉献一切。她爱她身边所有的人, 贯彻着“兼爱”的原则, 最后她为了救人, 甘愿输血过多而死。S做到了“博爱”!

有人会提出疑问:这难道不是在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冰心自己也曾说过是在读过基督教教义里的“博爱”精神和泰戈尔的人生哲理后, 才明了要靠“爱“来拯救世人, 净化社会, 所以应该说冰心的创作的精神根源是基督教的“博爱主义”。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要从不同精神的内在联系出发来分析其内涵, 基督教的“博爱”和墨家的“兼爱”在内涵上就存在着共通。“兼爱”是指无差别的平等的爱, “博爱”是爱护世间的一切人类。但是, 我们也需看到两者的不同, “博爱”的重要诫命之一是“爱如己出”, 世上的人们都是上帝的子女, 要互相友爱;不仅要爱自己的家庭、朋友、友善之人, 还要“爱自己的敌人如兄弟”, “你们的仇敌, 要爱他!恨你们的, 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 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 要为他祷告” (《路加福音》) , 而“兼爱”的主张里没有体现要爱自己的敌人。这些“博爱”就不曾出现在冰心的创作作品中, 她的“爱的哲学”呈现给我们的是更偏向于墨家的“兼爱”。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关怀是一种聚集人道主义的以全人类为对象的人类关怀, 颇有“兼济天下”的特征, 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一贯强调终极关怀的求道弘道精神是一致的。 (2) 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基督教“博爱”对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影响, 冰心在教会学校的学习也对她“爱的哲学”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让她更进一步认识到“爱”强大的力量。

笔者认为, 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墨家思想所提倡的“兼爱”就像是在冰心的内心深处埋下的一颗“爱”的种子, 经过她从小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启发, “爱”一直是出于“蓄势”的状态, 再在基督教“博爱”理念的润化下终于破土而出, “爱的哲学”便形成了, 并随着三种不同思想的继续熏陶和她自己阅历的增长, “爱的哲学”也愈发深透。

(二) “女性” (母亲和妻子) 形象的中国化

冰心出身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 她的母亲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并且冰心自己家庭观念很重, 孝敬长辈, 关心丈夫, 爱护孩子, 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五四”新文化运动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 强烈要求把女性从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 便造成了一部分激进的作家全面否定封建女性。冰心由于对母亲温婉的爱深有体会, 她不主张抛弃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拘束下所具备的传统美德, 她说:“关于妇女运动的各种标语, 我都同意, 只有看到或听到‘打到贤妻良母’的口号时, 我就觉得有些逆耳刺眼。” (3) 冰心认为做一位“贤妻良母”是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 它不是建立在对封建妇女的压迫下产生的, 而是出于母亲和妻子内心的一种本能愿望。这些无私的付出能很好地维系家庭的和谐。倘若不能做到, 这将上演的是家庭的悲剧。如《两个家庭》中, 亚茜在家相夫教子, 为丈夫排忧解难, 丈夫得以事业有成, 家庭幸福美满;而陈太太不理家政, 整天睡眼惺忪, 不关心丈夫孩子, 导致家庭破碎。两家的孩子也是反差极大。《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在结婚后生活过的很窘迫, 但她从不抱怨, 为了丈夫和孩子甘愿付出。

冰心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 类似于“贤妻良母”型, 她们以家庭为中心, 认为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冰心对她们持褒扬态度。冰心对女性的角色定位看的很透彻, 所谓的“打倒贤妻良母”, 是把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混为一谈, 她主张要摒弃的是“怯弱依赖的软体动物”, 但是对女性的传统美德要充分肯定。母亲身上的传统女性的母性之光让冰心感悟到优秀女性应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也正是那些中国式的女性传统美德让她笔下涌现一批“贤妻良母”式的女性, 让冰心“爱的哲学”里闪耀着最淳朴的母性之光。

(三) 语言上“诗化”的渗透

语言通俗自然而又典雅精炼, 她笔下的诗句仿佛信手拈来, 却与文章中的其他白话浑然一体, 从不让人觉得矫揉生涩。王欣先生对冰心的这种“白话文言化”持高度赞赏态度, 他评论道:“她感觉细腻, 想象舒展, 谈吐生香, 举止凌风, 她用平易的白话文娓娓讲述, 却旋起了数千年古典汉语的优雅柔美的乐感”。“胡适甚至撇开了自己对文言的蓄谋攻击而又明确地褒扬了冰心在白话文中注入了古典汉语诗学的首创佳绩。” (4)

冰心善于在白话文写作中引用文言诗句。在描写景物时, 引用了黄仲则的词“晚霞一抹影池塘, 那有这般颜色作衣裳?”《我们太太的客厅》中周大夫所言“乍暖还寒时候, 最易伤风”是对李清照“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的灵活化用。冰心不仅借用古诗句, 还将一些经典的文言句式按照文章语境的需要运用进来。

《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晚餐后, 灯光如昼时, 炉火很暖, 窗户微敞, 清风徐来。”初读时, 给人一种“词”的感觉, 闲适自然, 结构上工整对称, 再细细品味, 就会联想到苏轼的“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而“这是晚餐后, 灯光如昼时”则与欧阳修的诗句“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的句式很是相像。

冰心的小说和散文中往往会出现些轻灵隽丽、飘逸婉约的诗句, 这些“诗”的化用让其创作蒙上了一股文人之气, 古典之韵。她写的小诗就更不用说, 洋溢着古典诗词的神韵, 散发着中华文化的光彩。寻其语言“诗化”之根, 必是与中华灿烂瑰丽的文化是分不开。冰心童年受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及从小对古典著作的热爱, 帮助她成就了语言的清新明丽, 婉约典雅, 诗意盎然。

(四) 意境上“中国画”的营造

在中国画的构图中常使用“白描”技法, 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 “白描”运用到文学中, 则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 不重词藻修饰和渲染烘托。鲁迅先生曾把白描特点概括为“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而已。” (5)

采用白描手法能让文章显得清新、灵动, 自然而然地营造出如“中国画”般淡雅舒心的意境。来看散文《笑》中的一段自然景物描写:

雨声渐渐的住了, 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 呀!凉云散了, 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月儿, 好似荧光千点, 闪闪烁烁的动着。

这些话语不由得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颜色淡淡的“中国画”。月光本身就具有神秘美, 但透过窗帘发出的“清光”则更带梦幻的色彩, 蒙上了一种柔和美丽的基调, 画面之景是如此的平静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画面中的主人公的涓涓情思, 景物与主人公达到了一种“和谐”, 一种“诗意的和谐”。

究其意境营造如此之别致, 与冰心的童年有关, 她家富裕殷实, 家中藏有些古画, 一些书籍中也有中国名画可供冰心接触, 她的这些童年记忆, 通过她的文章显露出来。

综上,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冰心曾受过基督教的洗礼, 受过泰戈尔哲学的影响, 文章中显露出了西方思想, 但不可否认的是, 冰心文学的“根”是中华传统的文化, 她希冀用“爱”来感召人类, 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 带给他们心灵的宁静和温暖, 从而进入一种心灵和谐的境界。她的童年记忆、少年记忆、文化记忆、民族记忆永远潜藏在她的内心, 中华传统的文化才是冰心创作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冰心.《冰心全集》[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2]卓如.《冰心全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创作影响 篇2

许浑、杜牧皆为晚唐名家,许浑有七十多首诗被误作杜牧之作,针对这中种现象,本文主要从杜牧、许浑两人交往的友谊、在近体诗创作方面,有着相近之旨趣两方面来探究其原因之所在。

杜牧字牧之,为晚唐一大家,出身于世族望门,家世历代仕宦,是一个清贵子弟。杜牧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八0三年),晚于许浑十四年,因此,杜牧称许浑为“先辈”。许浑与杜浑之诗有重出现象。据今人李立朴先生统计,许浑与杜牧重出之诗达58首之多,许浑有共74首诗被误为杜牧之作。

将许浑之诗误作杜牧之诗的此种现象,古人已有所注意,如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序》云:“唐去今四百岁,考《艺文志》所载,以集著录者几五百家,今仅及半,而或失真,如王涯在翰林同学士令孤楚,张仲楚所赋《宫词》诸章,乃误入于王维集,金华所刊杜牧之续、别集,皆许浑诗也。”又南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曰:“樊川有续、别集三卷,十之八九皆许诗。牧佳句自多,不必取他人诗益之,若《丁卯集》割去许多杰作,则浑诗无一篇可传矣。牧仕宦不至南海,别集乃存南海府罢之作,甚可笑。”许浑之诗其所以被误为杜诗,原因有二。第一点,许浑与杜牧当年过从甚密,从现存二人的几首赠答诗来看,许浑不但与杜牧甚有交情,且为杜牧所敬慕。下面我们来看他们的赠答诗。

长庆四年,许浑北游塞上,有《孤雁》诗寄杜牧:

“昔年双颃颉,池上霭春晖。霄动力犹怯,稻梁心已违。芦洲寒独宿,榆塞孤夜飞。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次年杜牧作《春日寄许浑先辈》: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终须接鸳鸯,霄汉共高飞。”

诗中可见二人的`知己之情。

开成四年春,杜牧自宣州赴长安作官,途经和州,作《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江南仲蔚”乃东汉高士张仲蔚,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张仲蔚》:“张仲蔚,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馆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杜牧将许浑比作张仲蔚,可见他所称誉的是许浑的人品与诗才。

是年,许浑摄当涂县令,作《酬杜补阙春雨中泛舟次横江喜裴郎中相迎见寄》一诗和之。诗云:

“江馆维舟为庾公,暖波微绿雨蒙蒙。红墙迤俪春岩下,朱旆联翩晓树中,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郢歌莫问青山吏,鱼在深池鸟在笼。”

将许、杜二人赠答诗细加比较,可窥见二人趣味见解是何其相似。杜牧在诗中颇喜咏梅吟柳,其集中颇多以柳为题之作,如《柳长句》、《隋堤柳》、《柳绝句》、《独柳》等。诗句中出现柳亦颇常见,如:“梅花落尽香缭绕”(《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无湍干树柳,更拂一条溪”、“几朵梅堪折,何人手好携。”(《不饮赠官妓》);“两华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见杜如此,许浑便在诗中以“柳滴圆波生细浪”、“ 梅含香艳吐轻风”和之。许浑在诗中喜以“蜂”对“鸟”,如“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献白尹》)”;“折惊山鸟散,携住野蜂随”(《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鸟散千岩曙,蜂来一径春”(《题宣州元处士幽居》)。杜牧心知许浑之好,在诗中便作“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以“雁”、“蜂”对之。现存杜牧寄许浑之诗尚有作于会昌四年的《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中国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学创作 相互影响

引言

文学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文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素材,但同时也制约了文学的表现以及发展,而文学则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文化特征,文学创作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以及发扬,可以说,文化与文学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但也是相互促进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很和谐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渐渐演变到现代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对我国的文学创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往往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状态,这主要是源于文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会渐渐作用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学、艺术等。因此,我国的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

一、文化传统与民族寓言的交融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深刻,我国的文学创作包含了我国的很多民族,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的各个民族文学的一种集合。文学创作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也是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体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短短的九个字给一个人的一生指明了道路,“五四”时期,我国很多作家都把旧时的家庭当做是封建思想以及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对这种封建的体制进行批判,比如鲁迅、巴金等作家,都有类似的批评性文学作品。我国社会形态的形成是几千年来的结果,三千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遭遇了很多的冲击以及震荡,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十分深刻,这些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上,对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支配作用。比如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过程中,使用各种神话故事、寓言等对文学创作主题进行展示的情况较多,很多创作者受到古代文化传统的影响,会将文学的创作当做一种对社会情境进行反映的重要手段。古文字的使用,也更加强了传统文化对文学创造的影响。比如我国古代诗人的创作,他们往往会借物抒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风光中,古文的使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诗词创作显得更有意境,表现力更强。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白话文的出现,又使得文学作品变得更加简洁、明了、主旨鲜明。比如我国清末时期的很多文学创作,都将国破家亡当做创作的主题,创作了很多以传统家族为叙述视角的文学作品,比如《京华烟云》《四世同堂》等,都将家族放在外族入侵、战事纷乱的时代,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百态,家族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文学创作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民族性是很多文学创作中表现的主旨,民族性主要依附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体现,比如包柏漪的小说《春月》,以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将两个大家族一共四代人的风风雨雨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人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个人与民族命运之间的交织体现得十分深刻,最后整个作品就得到了升华,不仅是两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一幅有关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的画卷,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对读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现代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经过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得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很多改变,文化与文学之间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困境也越来越多。具体说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文学经历了文革的压制开始,文学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工具,在文革之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以及很大的改观,也有走向世界的愿望,希望能够实现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发展。现代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写作题材通俗化

白话文的出现,使得文字的表述更加通俗、清楚,通俗化的文学创作与通俗音乐一样,有一种更加接近群众的真实感。近年来,一些纯文学的文学作品在市场上明显受到冷落,而一些比较通俗的文学读物则渐渐受到青睐,成为人们眼中的一种重要精神食粮。读者之所以会对一些纯文学的东西冷落,主要是由于当前纯文学的东西缺少当代生活中鲜活的元素,比如江苏文艺出版社历时数年出版的6大册《池莉文集》,对池莉从1988年以前的所有作品都进行了收集以及出版,池莉之所以被大眾认可,是因为她的作品很接近大众,对大众生活是一种很好的反映,对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以及日常生活都是一种很好的关注和反映,因此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好像是看到了自己,好像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共鸣,因此具有更好的社会影响力。纵观现代很多文学作品可以看出,通俗化的题材以及创作方式,都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文学创作的基础。

(二)表现对象日常化

通俗化是当前文学创造的一个重要特征,日常化也不例外,日常化逐渐成为当前发展起来的一种写作倾向,这也与当前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日常化的文学创作主要以写实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进行描写,日常生活已然成为文学叙事的主要对象和审美范畴,以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变。现代社会文化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文化,也是一种碎片形式的文化,日常化的写作则可以赋予文学一种平民主义的姿态和形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好处于一种转型阶段,这为日常化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日常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条件。在“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衰退的时候,日常化的写作表现出来的文化含义更加深刻,使得日常化写作的接受度更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日常化写作也渐渐随着世俗化进程的文化节律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十分流行的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跨越了很多的文体以及流派,同时,在叙事方式以及美学思想方面也对写作的走向进行了支配,文学中的日常化写作本质上是对日常人生庸常经验和世俗诉求的书写,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进行描述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日常化写作是文化转型时期世俗化进程及其消费主义文化思潮在文学中的回应和反映。

(三)写作个人化以及个性化

现代化的文化是一种独立性的文化,人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在独立意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也逐渐个性化、独立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并不是来自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社会以及文化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独立文化的影响下,女性的意识开始渐渐觉醒,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要为自己的价值以及存在的意义进行奋斗,因此女性个人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很多的体现。当前,创作女性主义作品的作者,并不只是女性,也有一些男性作家,但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则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旨,个人化的创作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彰显了对人性的关怀,彰显了对“形而上学”的思考。

(四)文学功能娱乐化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学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消遣娱乐为本位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于文学创作的转型有很大的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心,催生了市民阶层,也改变了文学的格局,使得现代文学创作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改变了现代文学的需求。现代文学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批具有独立意识以及独立人性的个体,为了更好地适应文学的发展,创作者会以市场的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对作品的创作方式以及创作主旨进行改变,从而使得文学创作可以更好地切合市场,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实现文学功能的娱乐化以及现代化。

结语

我国的文化发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文学创作又是文化的重要體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是从文学创造的本质和内涵上产生影响的,因此从我国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学创作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逐渐成长为适应现代文化的一种新型的创作,比如现代的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性文学,反映了大众的生活,也迎合了大众的趣味,在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现代文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语境成为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语

参考文献

[1]刘占祥.儒家人伦之“道”、道家自然之“道”与中国古代文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2]温婷.试论艺术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7).

创作影响 篇4

一、分析照相本性以及呈现属性

通常来讲, 电影的基础是记录的社会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片段, 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传递, 制造相关效果的异质综合性的一种媒介手段。记录是电影当中的一个基本性功能, 在电影当中, 纪录片属于初始的形态。在一定意义上来讲, 电影基本都属于纪录片。电影有着照片的记录方面的本性, 巴赞所持有的电影本体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分别是照相性与完整电影。电影在记录上所呈现出来的独特性来源于摄影术, 属于是电影完成完整神话的媒介方面的必要保证。在电影当中所存在的木乃伊情结, 保证了摄影术有的时候会充当承载该情结的媒介。然而, 现阶段, 电影导演大量运用和合成镜头, 不能再那样进行描述。

在合成镜头当中, 动画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技术属于非常重要的两个技术手段。现阶段是电影合成镜头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影本体论需要进行一定的延展, 将电影理解成类型多样的一种广泛的现代媒介方式, 电影已经逐渐变成了能够配合声音效果同时还有着画面性质以及深度感的一种活动影响, 可以对现实表象进行记录, 对意识表象进行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媒介手段。同时还属于将自然现象片段以及社会现象作为基础, 传递信息以及制造效果的一种媒介手段。在该意义上, 电影有着记录以及呈现双重的本性。在一定意义上, 电影故事片以及纪录片仅仅是在不同程度上对电影所具有的呈现属性以及记录本性进行了侧重。

在电影当中, 纪录片与故事片是最为基本的两种形态。观众在看电影之前总会存在一个非常明确的观影期待, 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

二、分析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的故事性指的主要是是在创作纪录片的实际过程当中, 应该严格遵守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 对故事片所具有的叙事特点进行有效借鉴, 经过控制题材选择、影片的拍摄和后期编辑等各个环节, 对影片当中的情节性以及戏剧性手法进行重点突出。

纪录片所具有的故事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更加侧重古诗, 纪录片也应该进行讲故事, 尽量多的运用情节化的一种叙事方式。故事一般指的是真实或虚构的用来进行讲述对象的事情, 有着非常强的连贯性、吸引力, 能够深深打动分心, 属于文艺作品当中体现主题的相应情节。第二, 在形式方面表现在搬演重现、情景再现和数字虚拟影响技术的运用。其中, 搬演重现指的主要是利用演员来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还原, 追求生动性, 吸引观众的效果。情景再现指的主要是利用组织补拍的方式来获得现实生活当中已经逝去、不能够得到的影像画面。

三、分析纪录片出现故事性倾向的原因

1. 纪录片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于故事片, 纪录片存在着片种方面的局限性, 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具体有题材资源的局限性、创作周期的局限性和拍摄方式的局限性。

第一, 题材资源的局限性。著名的电影导演不满于将纪录片的目光投向天涯海角, 重点主张工作者拍摄家门口的那些事情, 而故事片创作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第二, 创作周期的局限性。作品若想在观众内心存在一定的作用, 创作周期属于非常关键的一个衡量标准, 创作周期的长短会直接影响艺术的质量水平以及宣传实际效果。纪录片的创作周期根本就不能与故事片进行比较。

第三, 拍摄方式的局限性。在纪录片当中, 重点讲究的是现场拍摄以及实地拍摄。然而, 现场拍摄存在着非常多的限制, 如拍摄机会存在限制。

2. 纪录片和生存环境在博弈中呈现出故事性倾向

媒介与生存环境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进行生存的重要基础以及条件。纪录片的环境和其故事化兴起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媒介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纪录片的实际产生, 特别是文化环境所发生的变化。

大众文化以及现代文化是在当代所形成的, 在文化因素当中属于严重影响纪录片的两个因素。

四、分析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1. 由纪录片引发出故事片的创作

在新生代的电影群落当中, 已经成功的故事片属于直接受到纪录片所造成的触动而引发出拍摄的一个过程。对于感染观众来讲, 形象属于是基本性的因素。电影中, 选择演员非常重要, 演员选择的合适性会直接影响影片的成败。

2. 改编真实事件的混血儿

在遗传学当中, 血型遗传规律表表明, 人类具有ABO三种基本烈性, 父母不同血型的组合, 就会对孩子形成很多的血型可能性。由真实事件来改编成电影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向真实事件进行取材, 按照回忆来进行电影拍摄等。

五、结语

总的来讲, 纪录片创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影导演故事片创作。描述了现阶段电影形态丰富的特征, 为电影导演提供了能够借鉴的方向以及内容。

参考文献

[1]冯伟.论故事片的纪录性和纪录片的故事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89-92.

[2]俞洁.在纪录与虚构之间——论当代纪录片与故事片的互动[J].当代电影, 2009, 11:126-128.

[3]黄鹏.论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互融倾向[J].电影文学, 2008, 07:39-40.

[4]许鲁平.浅谈电视纪录片的“故事化”和电影故事片的“纪录化”以《探索.发现》和《辛德勒的名单》为例[J].影视制作, 2014, 01:89-91.

论品茗对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 篇5

关键词:茶文化;苏轼;品茗;茶道精神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今诸多文人在钟情于茶的品鉴中诗兴大发,创作很多茶诗流传至今。苏轼一生也嗜茶如命,本文可体现出茶文化对于苏轼本人的思想与创作等方面的影响,可更多了解苏轼的人生和创作。

一、苏轼品茶中的以茶养生的鉴赏体现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创作了四千三百多首诗词,近百首与茶有关,苏轼嗜茶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一)苏轼品茶时注重泡茶的用水与火候

1.水乃茶之母,水质直接影响茶汤质量,品茶至高境界就是精茶与真水的结合。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讲到了沏茶的用水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苏轼的《西江月》中也同样记录:“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描绘了茶水的形态及煎茶时注重使用山泉水,泡茶时茶叶伴随着煮沸的清泉水而上下翻腾,像神仙在山谷里飘游。苏轼常把茶喻成美丽的女子,认为饮茶品茗是件享受又值得深入感受的。

2.陆羽在其著作中还详细阐述了用水火候,原文是“其沸如鱼目,微有声者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一沸、二沸至多三沸的水可以品味,四沸水沏泡无茶味不可再品。苏轼的诗词里也记录了用水火候的内容,《试院煎茶》中写道的“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就是沏茶用水火候的最佳时刻。苏轼的茶艺确实非比一般,他创作的茶诗充满了无以名状的美感。

(二)苏轼品茶时注重茶具的使用

中国的茶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制作精湛,茶具材料最佳为陶瓷,既不会夺茶香又不会有熟汤气,苏轼也讲究茶具的使用与煎茶品尝的效果,苏轼在《次韵周穜惠石铫》中写“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写出了铜壶烧水有水腥味,用铁壶会使水变得涩口,用石器烧水才会保留水质本原。后来苏轼任职于盛产紫砂壶的宜兴,苏轼对其十分钟爱,他还用紫砂泥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壶,并题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后人又将这款壶命名为“东坡壶”。

二、苏轼鉴茶对他的具体影响

(一)内心修养

1.心境更浪漫

《记梦二首》(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中描述苏轼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梦到人们用纯洁的雪水烹煮小团茶,伴着温婉女子动听的歌声,苏轼沉浸在这个美妙的情境中。他在梦中写下两首回文诗,但清醒后只依稀记得两句,便续写了两首绝句。这充分体现了苏轼是非常深入的茶迷,饮茶不仅贯穿于苏轼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睡梦中都在饮茶。

2.处事更坦然

苏轼在年轻的时候对茶的要求很是严格,但他久经波折的人生,晚年时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曾经追求典雅精细但现在一切很顺其自然。他在《和蒋夔寄茶》中写道“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苏轼的心境更加宽大,以淡然的心看待世界及周遭万物,更多的包容生活的种种。

(二)为人品质

1.正直

苏轼曾将茶比作君子,也借茶品质的好坏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写到“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苏轼用建茶来比喻品行端正的君子,也将朝廷中奸诈的小人比喻成劣质的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用惠建茶的苦味比喻汲黯和盖宽的品性,批评茶的美中不足来喻说张禹不失贤相但苟且保住自己官位的人生。

2.通达

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受到过老师的赞赏,孔子写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观点则不被韩愈认同,他觉得这没有什么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苏轼《颜乐亭诗并叙》的“我求至乐,千载无偶,执瓢从之,忽焉在后”则体现出他不赞同韩愈的观点,韩愈有严肃的文学态度,但他也是游戏诗文之人,其创作认真又险怪。苏轼较之更通达且有很大调和性,他的诗词多元且游刃自如。

(三)仕途交往

1.皇室赐茶

宋代皇帝精于茶道,多次赐茶于大臣。王巩的《随手杂录》中记载了苏轼从杭州归程中受到皇帝赐茶的经历。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常在陪酒后饮大量浓茶冲减酒力,于是爱上品茗。苏轼在当翰林学士的时候,太后赏赐给他一种名为“密云龙”的名茶,是只供皇帝和皇太后饮用的福建特产。苏轼的《行香子》中记录:“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描写饮此茶后觉全身凉爽,两腋生风,进入仙境一般闲庭漫步,飘然欲仙的清爽感觉。饮茶既解酒又助诗兴怡情,促使苏轼拥有了豁达开放的豪放派诗词风。

2.友人赠茶

宋元四年,杭州怡然和尚将宝严院垂云亭的新茶赠送给苏轼,苏轼回赠其御赐大龙团,并写诗纪念:“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垂云亭的新茶是香积厨的精致贡品,大龙团是皇帝饮用的珍品,通过互相分享精致的茶来体现怡然和苏轼深挚的友谊,品茶过程加深了朋友间心灵的沟通。

3.乐观心态

苏轼在《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中写了“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在品茗过程中变得更乐观地看待荣辱生活。他任杭州官时,一天中他游历诸多佛寺,又饮七盏浓茶,茶醉之时比自己为维摩菩萨,又比作谢康乐,说自己喝完茶后药都不用吃了。

三、结论

中国是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国丰富深厚的茶文化,从古至今茶诗一直不绝如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在中国文化长廊中也熠熠生辉。苏轼亦是爱茶痴茶之人,著有大量茶诗,茶文化融入其仕途与价值观,他品茶注重亲近自然,喜欢田园安居,一生追寻安谧静美的生活状态及安贫乐道的人生情趣。从他的茶诗中可体现在品茗中融进人生思考和高尚人格,使普通的饮茶变得更高雅,甚至可以励志的精神享受与感悟,茶道精神对苏轼的诗词创作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孔凡礼点校,2007.

[3] 王新龙.苏轼文集东坡居士[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4]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8.

[5] 余悦,周春兰.中国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特色[J].农业考古,2007(2):22~23.

亲近自然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篇6

(一) 亲近自然, 写生的必要性

学习绘画的过程是真正能够使我们掌握写生要领并不在于我们了解了多少绘画理论, 多少个构图形式, 懂得了多少绘画的一般规律, 从亲近大自然开始做起, 美术创作是在自然美激发中产生的美的冲动, 由对大自然美的感受从而通过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转换成为了画面, 这个过程中集合了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

写生更多的还是针对于传统写实绘画的群体, 写生是解决油画问题的不可替代的方式, 比如风景写生对色彩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只有真正亲身贴近大自然, 在自然中写生实践, 才能够使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富有生机, 更鲜活, 这样的作品比我们所能记得的印象, 更好看, 更纯净, 仍未丧失魅力。这是风景写生作为技术训练的非常重要的。

(二) 亲近自然, 但是完全不依赖自然

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离不开大自然, 涓涓细流、杂草土坡、奇树异石, 都给人带来一种淡泊与超脱的心境, 自然当中的人或事都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现实生活, 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在画面所变现的精致和构图不可能和对象完全一样, 需要画家的自我创作, 我们取自然当中的人或事物作为绘画的题材, 自己亲自深入大自然去深刻的体会, 通过我们自身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去创作。

二、绘画艺术中的写生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 亲近自然在东方绘画中的作用

东方绘画艺术的美感来源于对天地变化的观察, 对阴阳交替的掌握, 东方绘画艺术的生命是绘画要向天地学习, 就是所说的创造。“地”则向艺术工作者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根据。而艺术工作者若想有长足的艺术生命力, 则需要看尽天下的景色, 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也需要观察, 这样才会给画家以更多的启发, 只有亲近自然, 置身于大自然当中, 在绘画取景时, 眼界才会更宽广。

(二) 亲近自然在西方绘画中的作用

西方的艺术除了宗教对艺术思想的影响, 还来源于对科学和哲学的认知加深, 亲近自然在西方绘画之中的作用, 可表现在西方的建筑美上。建筑的空间性和结构性, 便是精确的对自然的研究和探讨。自然的丰富和伟大是人类无法研究透彻的, 因为它包括了无限的复杂性, 比较人类文化所发生的事物, 自然就宏大多了, 人类要向自然吸收、汲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画家观察捕捉到自然界的那美丽一刻, 然后经过艺术的各个局部的整体联接和艺术加工, 才可能产生美丽的自然元素极强的画面感。自然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尤其西方国家的风景本身就很美, 无论建筑或者雕塑, 都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很高的美感,

(三) 亲近自然在美术创作中的综合作用

1.改变概念的临习艺术

一位艺术家在亲近自然, 充分体会、感受自然而创作出来的作品, 比如说一幅风景画, 艺术家的本意并不是在描绘风景的表象, 只是在表达一些关于风景的知识, 以及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自我认识。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布尔曾说, “在艺术上, 人们为了取得成功经常使用两种方式。因为重复为世人所熟知的东西, 其作品会很快得到世人的认可, 但是, 这会使它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会停滞不前, 只是循规蹈矩, 难以在创造性的绘画中得以创新。

2.通过亲近自然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我们在大学期间也有过几次外出写生, 当我置身于大自然的时候, 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 抬头看看蓝天白云, 深受去触摸结实的山石, 潺潺的溪水, 就像置身于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全新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得到了充分的自由, 去感悟雄伟壮阔的山脉, 和涓涓的细流, 那一片片绿的让人兴奋的树林, 只要你善于观察自然, 善于去体会感受自然, 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自然是神秘和未知的, 需要我们去充分的去探索, 发现自然之中属于自己内心感受的那种美, 那种独特而又神秘的美。

3.可以有利于区别前人艺术创作的利弊

我们在学习绘画时, 如果一味盲目去模仿大师的作品, 大师怎么画我们就照着怎么画, 觉得画得越真实越像就越好, 这样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去分析, 去体会, 真正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 去感受当时画家创作时的气氛, 虽然不会和画家的感受一模一样, 但是我们去感受了自然, 去认真体会了自然就会发现一些超乎现实而存在于画面的东西, 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前人作品中优秀、美好的东西, 将这些美好的东西再加之于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呈现于画布上。

三、观察、了解自然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观察和了解自然不仅仅对绘画创作本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观察自然的画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美术创作中可以使人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俗辈可以乱中取利, 君子坚守宁静致远。把艺术作为生命中必须要去做的事, 那么即使再累再辛苦, 我想画家自身也很快乐, 心甘情愿。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繁荣与浮华并存的社会,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 好多人们所崇尚的自然美已经变得商业化, 模式化, 感觉非常的浮躁, 而如何克服浮躁之气则成了成就任何事业的非常重要的前提。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我们肩负的责任是很重的, 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 端正我们的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追求“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使之成为前进路上的人生信念和指路明灯。

四、结合个人的写生、创作谈谈亲近自然的作用

大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只要你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自然, 就会从中有所收获。其实一副作品在画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 因为在画的过程中我们是要去感受的, 没有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画面是很难打动观者的, 这样的创作也没有生命力。

绘画的语言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反应到作者的生活和画面上的, 作者想画出好的作品, 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绘画方面的素养, 亲近自然, 向大自然请教, 去观察自然, 感受自然, 升华自然,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感知能力, 这样才能在美术创作上有更多的灵感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富林.《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

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影响探析 篇7

中外文化对莫言的创作究竟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呢?下边结合自己对莫言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其他研究者对莫言及其创作的论述, 谈一谈中外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

探析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中外文化对莫言文学创作中题材选择的影响;中外文化对莫言文学创作中作品主题的影响;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中创作方法选择的影响。

1. 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中作品题材选择的影响

众所周知, 任何一个作家以及任何一个作家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会凭空产生。莫言也不例外。莫言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蕴含着中外文化对其影响的痕迹。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莫言对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莫言创作中对题材的选择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莫言的主要作品如下:

《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增补版》、《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战友重逢》、《蛙》等。

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仅以其《红高粱家族》为例,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莫言创作中题材选择的影响。《红高粱家族》由以下五部作品:《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红高粱》组成。

这五部作品不论是从题材的表面看, 还是从作品题材所蕴含的意义看, 都非常明显地暗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对莫言创作的影响:首先, “红高粱”既代表着莫言对家乡特产的喜爱, 又是代表作者对故乡人奋争历史的熟悉。作者以特定的“红高粱”所代表的故事作为宣传家乡, 再现故乡生活的媒介,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中热爱家乡思想的继承, 而且还是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一种继承。其次, 《红高粱家族》系列作品, 从题材来看, 所有的作品都是对抗日战争生活的再现。而中国的抗日战争与其他国家的抗日战争有着不同形式的内容和过程。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形式宣传抗日战争, 利用中国人特有的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 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题材选择的影响。如, 在《红高粱》这部作品中, 大家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中国古代的土炮、鸟枪等, 就连中国特色的农具铁耙也充当了战斗的武器。特别是作战过程中, 农民抗战的特色更能说明传统文化对莫言创作题材选择的影响了:有的人在埋伏时鼾声如雷、有人因哑巴跌倒枪走火而出师未捷……

2. 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中作品主题的影响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这部作品蕴含的主要思想意义。而对作品主题影响最深的, 或者说对作品主题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应该是作家本国的传统文化。在上边列举的莫言创作的《红高粱家族》系列作品中, 作家的主题也被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如从题材来看, 作家利用农民抗战的故事来表现作者家乡广大的人民在那场战争中抗争。但这场发生在作家故乡的抗争与其他抗日题材的作品一样, 题材深处还蕴含着中国文学传统的永恒主题——爱情。不能说所有的中国的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爱情的主题, 但却可以说爱情的主题可以渗透到所有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在小说《红高粱》中, 作者虽然选择的抗战题材, 但在小说的叙述中, 作者却表现了中国传统的爱情主题。这也就是说, 抗日战争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在主要内容中, 作者却通过具体的事迹表现出“我爷爷”与“我奶奶”那段惊世的爱情传奇。

3. 中外文化对莫言创作中创作方法的影响

中外文化都对莫言的创作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创作方法中, 外国文化中的怪诞的表现方法对莫言的创作影响最大。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怪诞的表现方法, 或者说怪诞的创作方法, 如《聊斋志异》等, 但细读莫言的作品, 外国文化对其怪诞创作方法的影响显然是最重要的。如在莫言作品《杜小雷》中,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可怕的情景:小说主人公的妻子, 因为不孝, 把一只蜣螂放在了自己婆婆的碗中, 这本来是一件生活中的琐事,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怪诞的结局:杜小雷的妻子因为自己的不孝的行为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老天爷把她变成了一个半人半猪的怪物。杜小雷妻子这种怪诞的变化, 足可以说明作者的创作受到了西方怪诞创作方法的影响。因为作者曾经对自己这样怪诞的创作说过这样的话语:“魔幻现实主义对我的小说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我们这一代作家谁能说他没有受到过马尔克斯的影响?我的小说在八六、八七、八八年这几年里面, 甚至可以明显看出对马尔克斯小说的模仿。” (见新浪网, 著名作家莫言作客新年流访谈实录, 2003.08.06)

外国文化中的怪诞对莫言创作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 外国文化中的怪诞表现在莫言利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人物形象上。在莫言的作品《檀香刑》中的主人公赵小甲就是这样一个怪诞的人物形象。赵小甲的怪诞表现在他对自己父亲的迷恋上。迷恋自己的父亲本无可多议, 也谈不上怪诞, 但赵小甲的父亲却是与众不同, 他是一位刽子手。一个正常的年轻人, 不迷恋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 却一反常态, 迷恋自己特殊行业的父子, 这不能不说是一怪诞的行为。更为怪诞的是, 赵小甲还能推断出当时官府的衙役是由大灰狼变成的, 轿夫是由驴变的, 更可笑的是县太爷是由一只白虎变来的……

再如在《红耳朵》中, 作者不仅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具有怪诞长相的主人公:王十千的耳朵大得吓人, 但其耳朵还比较灵敏。更为怪诞的是当他出生的时候, 他的父亲还梦见了一个大耳朵的乞丐, 当他出生后, 这个大耳朵的孩子还专门和长工生活在一起。在算命的先生发现了他的大耳朵后, 他的命运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上学堂、沦落为乞丐……

其次, 作者不仅利用怪诞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他还在自己的作品中, 利用怪诞的表现方式突出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在《丰乳肥臀》中, 上官领弟因为自己的爱情鸟丢失了, 而把自己幻想成一只鸟。不仅具有鸟的外形, 还有鸟儿那样轻盈的动作:“……她跳上石梅树梢, 把柔柄的树枝压得像弓一样。母亲急忙去拉她, 她却纵身一跃, 轻捷地跳到梧桐树上, 然后从梧桐树又跳到大楸树, 从大楸树又降落到我家草屋的屋脊上。她的动作轻盈得令人无法置信, 仿佛身上生着丰满的羽毛。她骑在屋脊上, 双眼发直, 脸上洋溢着黄金般的微笑……”

在这里, 作者把怪诞的创作方法可谓是发挥到了极点。主人公不仅有怪诞的想法, 而且还有怪诞的行为, 更有趣的是人物怪诞的行为还带来了怪诞的结果。即读者对作者这种怪诞创作方法的认可。

再次, 怪诞不仅是作者莫言用来创作人物形象的手段, 而且作者还利用怪诞的创作方法, 在人物形象上寄予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心, 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生活问题的关注。当然了, 这种关注是基于怪诞手法中的一种关注。在莫言的作品《球状闪电》中, 小女孩蛐蛐利用自己怪诞的“飞”不仅为家挣钱, 还引起了众多的人对她“飞”这种怪诞行为的效仿。而且还把“飞”当成了自己谋生的手段。可以说, 在这部作品里, 作者利用“飞”这种怪诞的行为方式, 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贫困”的一种关注。再有, 近亲结婚的事实, 造成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怪诞事情的发生。作者莫言利用社会生活中诸多的怪诞事实, 表现出对近亲结婚这种现实的关注。

可以这样说, 作者莫言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 他为我们创作了众多怪诞的人物形象, 再现了这样人物形象怪诞的行为和怪诞的命运与怪诞的精神世界。

总之, 中外文化都对莫言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作者对创作题材的选择上, 表现在作者对作品主题的提炼上, 同时也表现在作者对创作方法的运用上。当然了, 中外文化早就开始交流并融合在一起了, 因此, 我们很难把这两种文化对莫言创作的影响截然分开阐释, 但这两种文化对著名作家莫言的影响却值得我们深思。

摘要: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就是这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对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莫言的创作中, 中外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创作题材的选择上, 对其作品主题的提炼上, 对其创作方法的选择上。结合莫言先生的文学作品探讨这种影响, 不仅可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创作, 而且还可以提高读者阅读的水平。因此, 我们广大的理论研究者对此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

关键词:中外文化的影响,题材的影响,主题提炼的影响,创作方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广远, 王敬茹.莫言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01.30.

[2]王春林.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01.05.

大众文化对王朔创作的影响 篇8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 王朔创作经历着从创作到策划, 从作品到商品的变异过程。他的写作带有很强的市场意识, 有研究者认为:“王朔的独特价值在于, 他不仅以独树一帜的作品在文坛影视界占据着一个无法替代的地位, 更通过他的作品及大量的研究和行为, 提供了独树一帜的人生哲学、生活方式, 这比起他的作品, 甚至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构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现象。”[1]

一.“痞子”形象的塑造

王朔的作品因其塑造的人物角色大都是“非正面”、“非英雄”式的而受到欢迎。他笔下的“痞子”形象就是大众文化意志的外化。这些“痞子”们关心的是社会能给他们提供怎样的空隙, 怎样的便利以及在其中能获得多少利益。他们的出发点完全是享乐的、利己的、实用的。当人们为它所带来的传统道德价值失落而忧虑时, 他却彻底地摆脱掉这种忧虑, 并主动放弃了道德范畴的有限评价, 并以其放肆泼辣的笔墨描述了此历史背景下的特殊社会层面, 既独树一帜又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相对于传统规范, 这群都市浪子浪女的鲜为人知的放肆表演, 骚动不安的灵魂, 以及他们作为人身上显示出的那种痞气, 借着改革的滚滚潮流已经形成一种败坏的力量。王朔正面的、不掩其恶的描述, 毫无疑问提供了另一种文学映像。《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中的张明的人生哲学就是“拼命吃拼命玩拼命乐, 活着总要什么都要尝尝是不是, 每道菜都要夹一筷子”。《橡皮人》中的“我”也坦白地承认:“平庸的面孔遮不住我的非人。”[2]实际上这些玩世不恭者的生存方式和人生形态并不是作者的一种主观臆造, 它确实在我们社会中存在, 他们身上的“匪”气和“痞”气既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叛逆, 又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逃避。王朔集中展示的是他们的世俗性, 表明他们所代表的下层市民阶层的精神上的优胜。

另一方面, 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一些处于社会边缘的“边际人物”, 他们对现存文化秩序采取的是一种解构式的颠覆, 他们将宏大叙事中的术语随意使用, 借此消解掉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他们抗拒社会的中心化力量, 认同社会的破裂、无目的、无信念、偶发性等“不完整性”。他们以一种“政治pop”的方式在随意拼贴的叙述中仿拟、戏谑和嘲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神圣性和庄严感。“把嘈杂、喧闹、紊乱和最纯的诗意糅合在一起”, 以至“崇高与可笑之间的距离最终变成一个双关语, 扩展成一篇没完没了的滑稽模仿。”[3]从而具有某种后现代特征。

然而王朔在彻底颠覆极左思潮伪崇高的同时, 也拆解了一切人类社会的深度价值:崇高、知识、历史、使命、家庭、伦理等乃至自己。正是此种否定一切的价值观, 使他的嘲讽“带着粗野, 非但不回避庸俗, 还故意跌进庸俗, 它不想使人变得沉重和悲哀, 相反它要人们变得洒脱, 无忧无虑, 玩笑人生。”[4]从而使它带有了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痞子”氛围与情调, 王朔小说也就被人冠之以“痞子小说”。所谓“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流氓我怕谁?”等正是他们的人生宣言。诚如曹文轩指出:“王朔的一句调侃能毁掉一百年建立起来的神圣。”[5]

二.“痞子”语言的创造

王朔的语言充满了生龙活虎的世俗文化气息。“王朔浪得虚名重要的是靠他那批以调侃为主的‘顽主’系列”, “当代北京话, 城市流行语, 这种种所谓以‘调侃’冠之的语言风格和态度, 是全北京公共汽车售票员, 街头瞎混的小痞子, 打麻将打扑克的赌棍, 饭馆里喝酒聊天的侃爷们集体创造的”。正是得益于数年的奔波闯荡, 王朔对这种语言极其熟悉。

王朔的语言淡化了老北京市民的“胡同”文化与价值, 而融入了新北京人“大院”青年的亚文化内涵, 以一种神侃神聊的方式解构一切传统的价值与规范。例如《一点正经也没有》中“为工农兵玩文学”, 《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中国人死都不怕, 还怕活着么?”这样“反叛”、“个性”、“赤裸”的话语在当时差不多成了王朔的标志。

另外诸如“深沉”、“思想”等崇高性语汇和“卑鄙”、“无耻”等卑俗性语汇都发生了意义的偏转。如《千万别把我当人》中“高雅的古汉语书面语言、纯文学优美语言、政治术语、经典语录、俚语、俗语、行话、黑话、文革语言、封建颂圣语言和种种隐晦的或从《金瓶梅》借来的性语言”进行着天马行空般的激情表演。[6]或许正是这样一种语言的嬉戏与喧哗, 常常造成王朔小说各种语言碎片万花筒般狂欢性爆炸。王朔无限度地试验着语言的弹力, 几乎完全忽略和破坏了旧有的语法规则和习惯, 从而以日常口语的世俗性消解了知识分子书面语的深度性和批判性, 并指向一种新的时代语言向度:“主持人、播音员、歌星、通俗小说都在日常语言、日常经验、日常凡俗中调侃起来, 游戏起来, 甚至情调化起来。”[7]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了由农耕文明思维向工业文明思维的转型, 开辟了一种现代人的生存活语的话;那么同样王朔的“痞子语言”对精英分子的“书面语言”的冲击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思维转型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

三.“类型化”创作手法的使用

王朔在大众文化的强势影响下, 其文学创作被类型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渗透。由于王朔对大众文化的工业特色过于强调, 而忽视了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创造性。他的小说, 抽掉内容剩下的框架基本一样。“他们都以无业的城市青年为表现对象, 写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以及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历程。然而在他们或者在社会上寻找不到位置、或者受到法律惩罚的同时, 却在爱情上或者说在征服异性上得到了补偿, 他们在成为失败者和社会罪人的同时, 又成了情场上的获胜者。”[8]

王朔认为大众文化是商品, 因此应该走工业化的路子, 1995年他还与人合办了一个“时事公司”, 专门按他想象的工业化方式搞剧本:“这样的写作完全不需要想象力, 想象力甚至是有害的, 稍一飞扬便破坏了原来的设计。我们靠什么推动故事呢?靠套路, 一个套路接一个套路。套路有多少呢?没多少, 顶多200个, 估计观众忘了, 就从头重复。”[9]这个套路就是同一模式讲述不同的故事, 无休止地进行着大量的重复劳动。此时, 文学创作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赚钱。在此王朔作品中的这些类型化的人物成为了意念的一种符号、一种时代社会文化现象的负载者, 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穷极无聊和玩世, 他们的冲击力和消解力, 他们的逃逸以及他们的文化市场价值和意义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综上所述, 无论是从内在的文化精神, 还是从外在的语言形式来看, 王朔的行为都标示着一种深刻的时代转型。即那种宏大的启蒙叙事已被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解, 而原来居于社会文化中心位置的精英文学则走向边缘, 喜剧性和逗乐的笑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 艺术越来越放弃它所固有的诗的胸襟和视野, 把艺术与日常生活混杂起来。

当然王朔的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商业市民文化, 并使传统文化获得了一个用“他者”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新的角度, 在此意义上说王朔显然是有利于文学和文化本身的自我调整的。

参考文献

[1]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97页。

[2]王朔《我的小说》[J]《人民文学》1983年, 第3期。

[3]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M].台湾时报企业文化出版公司, 1993.第168页。

[4][5]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第192、194页。

[6]张国义.生存游戏的水圈[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第7313页。

[7]陈定家.“王朔现象”及其批评的现实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5) .

[8]阎晶明.顽主与都市的冲突——论王朔小说的价值选择[J].文学评论1989, (6) .

信息革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篇9

1、什么是艺术创作

艺术是精神产品,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但并非所有情感的表现都是艺术。那些单纯发泄情感的活动如哭、笑、咆哮如雷或者奔走跳跃等等并不是艺术创作活动。那些是情感的自在的形式而不是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表现不仅是表现,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的活动,正因为它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才是一种创造活动,它创造的不仅是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人类自由的形式。

有意识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艺术作品存在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十分重要:是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我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同一,或者别人的情感与我的情感同一。追求这种同一的目的性是什么呢?答案也很重要:就是要在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个目的是由人的族类生活的方向性所决定的。对它的寻求是一种本能的寻求,不是任何个人的需要,也不是任何特殊的历史社会条件下都大于特定环境局部的和有限的目的性所引起的动机的强度。

作为情感的表现,所谓艺术的创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意境问题。若问艺术家创造了什么,回答就是创造了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一个由物质媒介(例如色彩、声音等等)组成的活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运动轨迹无不同艺术家的感情或心绪(我们通常称为感情)相对应,从而具有那种感情或心绪的表现性。

画布上涂满各种颜色,键盘上敲出各种乐音,稿纸上写着各种单词……如果这些颜色、乐音、单词(不论是偶然效果还是苦心的安排)是有机地互相关联而形成一个活的有生命意味的整体时,那么不论它是抽象还是具体,不论它是否合乎逻辑,它都必然地构成这种或那种意境,具有这种或那种表现性。这个有机整体,我们称之为艺术。它原先并不存在,你在客观世界里找不到它的原型,它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艺术家按照自己感情的旋律创造出来的。“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你可以说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原先就存在的。它们也的确是原先就存在的。但原先存在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石头、道路、炊烟、丛莽、老树、村落、农田……单单挑出这四样,把它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诗人的创造。这就像各种颜色是原先就存在的,但是用几个颜色构成一个活的有机整体,是画家的创造。在他创造以前,你可以找到颜色、画布等等,但却找不到那个意境,那个活的有机整体。

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生产劳动,如果不是由这样一种内部力量所推动,而是由某种外部的力量,异己的力量所推动而进行的,那么这样的一种所谓“创作”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有可能生产出一些合乎规格的工农业产品和同样合乎规格的催眠术作品或娱乐术作品,却没有可能生产任何一件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东西。因为艺术品的生产,是创造而不是制造。它是人类自由的一种形式。

2、现代科技对艺术影响

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以此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这说明作为后现代文化重要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况且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和宜人。在这样的时代趋势中,波德里亚所说的那种只与它的有限主体联系的“稀缺、珍贵、惟一的物品”,(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否还会存在?它是否会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直“朝着另一种论述(即商品与消费)滑去”,(注:[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并最终在生活艺术化的符号碎片中消解成一堆泡沫。

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我们会发现:尽管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危及到经典艺术的生存。但是,人们对经典艺术的追求仍在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应文化变迁需要的新的经典确认原则正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内容革命则将为经典艺术提供崭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网络艺术:电子商务、网上竞选、网上购物、可视会议、黑客与数字化犯罪、电子金融、虚拟技术、数字图书馆等一系列与互联风络有关的概念的普及,表明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将会把现在看报及看电视的时间,改用来上网。比尔·盖茨相信,现在政府的所有印刷资料及所有纸张表格,都将会改由互联网处理,而网上生活方式,也将演变成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2.1 新兴的媒体

网络成为人们接触、享有这些文化遗产的新兴媒体。互联网络上的文化信息同其他信息一样庞杂无比,每日更新,无奇不有。互联网络上,既有高雅艺术的圣地--有数字化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各种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书屋、画廊、展示会、音乐会,有三国水浒红楼梦围城王朔尤利西斯昆德拉等中外古典和现当代文学名著,有京剧傩戏文化人类学等各类学术研究文章;也有通俗艺术的广场-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有侯宝林的相声,有麦克尔·杰克逊辣妹演唱组的流行音乐;更有娱乐休闲的世界-有世界杯赛等热门体育比赛,有电子游戏、世界军事、邮票天地、影视长廊、时尚服装、古玩字画数不清的站点。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各类艺术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点的新的艺术样式-网络艺术悄然勃兴。

网络艺术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进入互联网络。

目前绝大多数是第一类,互联网络上世界各地的虚拟图书馆、博物馆很多,其它站点的文学艺术主页多如牛毛,中文用户能从不少网络站点免费下载唐诗、宋词、《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现当代文学名著;这些文艺作品除了网站主办者扫描输入外,有很多是网民主动输入或“粘贴”上去的。如,“新语丝电子文库”有一个“每日更新”栏目,都是各地网民将自己认为很好看的文作品输入电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到“新语丝”网站,或者网民在其他网站浏览时发现有精彩作品,便“粘贴”过来。

第二类是在网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那些经过编辑、登载在各类网络艺术刊物 (电子报刊) 的作品,电子公告栏 (BBS) 上不经编辑、个人随意发表的艺术作品,以及一些电子邮件 (E-mail) 中的艺术作品。

第三类是上网的“电脑艺术”。通过一些特殊软件,电脑已经能够自动“创作”一些艺术作品。如电脑小说《背叛》,电脑音乐作品《第42交响曲》,大量的电脑绘画作品等。还有一些专为互联网络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如部分网络电影,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

总体而言,三类网络艺术都是数字化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后两类网络艺术在创作上具有个人性,在传播上具公共性,可以无限复制,随意修改。

2.2 网络艺术的特点

网络艺术与传统艺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不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艺术作品还只是传统艺术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只是在传播方式、存在媒介上截然不同。有部分网络艺术作品则只存在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空间 (cyberspace) 之中,其他创作手法、风格、传播与接受方式是特有的。

网络艺术满足了大众的收藏欲望。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不再是离自己的居所相当距离甚至自己完全不能抵达的场所,这些场馆里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公共收藏品,而是通过个人电脑,轻点鼠标就可随时欣赏的“虚拟收藏品”。艺术世界从外在进入室内,从实在进入虚拟,从公共进入个人,从过去进入现在,从经验进入体验,从鉴赏进入浏览。概括起来,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短暂性、瞬时传播性、虚拟性、可下载性等特点。

由于网络上的艺术作品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因此它们都可以被随意复制而且易于改造。个人主观意愿能够更大程度地得以实现。有人发出下个世纪艺术家会不会失业的疑问。也有人提出,下个世纪原著会消亡。传统作家的末日不远了,事实确乎如此。

传统艺术更多体现“公共性”,艺术是为更多的人服务的,艺术创作完成之后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媒介,而网络艺术由于更为强烈的开放性、随意性,反而更具有“个人性”,个人的随感,一点点灵感,一点点艺术的火花,都可以记录下来、制作出来,放入个人主页中去,被人浏览,接受他人的反馈意见。网络释放了人们的“写作情结”,实现了人们的“发表欲望”。如尼葛罗庞帝描绘的那样,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给蒙娜丽莎脸上画两撇胡子不再是艺术大师的专利[ZW]现代艺术大师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在一张复制的《蒙娜丽莎》上为蒙娜丽莎画上了小胡子。这幅被修改了的“蒙娜丽莎”被冠以新的标题《LHOOQ》,成为杜尚的艺术“名作”,而是一种普遍的“网上涂鸦”行为。在互联网络上,将能看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随心所欲地复制、涂抹与删改。从欣赏角度看,网络艺术把电影剧场、音乐厅、图书馆等艺术鉴赏的公共场所缩小、拉近到个人计算机的“桌面”上来。

网络软件研制也正向这个方向发展。电视的特点是所有观众看到的节目能够针对特定的团体或个人播出,甚至能够把节目送到你的寻呼机或者蜂窝电话中。这种“窄范围广播”正在把互联网络变成一种个人广播系统。

网络艺术是一种交融性的综合艺术。计算机技术使信息的物理性从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存储形式同时发生改变。网络艺术的存在,使艺术的保存、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技术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达到图、文、声、像并茂。在网络上,诗歌、小说、广告、戏曲、散文、绘画、动画、流行音乐、电影 (画面) 、电视等均可相互交融,相互拼凑、剪切、粘贴在同一主页上,或者建立起从一种艺术样式到另一种艺术样式的超文本链接。由单文本转为超文本 (Hypertext) 是这种综合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

网络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另一特点是:从静态到动态。甲骨文、金文和铅字一经造就,除非毁坏,永世不变;电影电视制成拷贝、录像带,难以更改;网络上的一篇小说,一幅画,明天就有可能因为网站主人的修改而发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网络艺术作品是永远创作中的作品,随时有浏览者加以评述、修改、补充,这些评述修改意见可以被附加在文本之后,成为超文本的一个链接,也可以由制作者根据浏览者的意见对文本加以修改,使文本以新的面貌出现。这样,网络艺术就成为一种动态艺术。

艺术作品敞开了世界与大地之争执,使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一般而言,海德格尔说服了许多读者以新的方式审视艺术作品,即把作品看成是既显现又有助于设立我们关于人们所属的个人之间的世界和物质的大地的无声的感觉的要素。”在此,“艺术是一种言说方式。”设计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欲望诉求,这种欲求乃是设计艺术发生的一大动力,“在我们的时代里,基本欲望依然存在,但一些新的欲望不断产生,如虚拟世界中的种种愿望。欲望最后还会成为只是欲望,即对于欲望的欲望。”当然,在敞开世界之时,欲望也会成为对艺术的限制和遮蔽,其弊端也同样有待于克服。设计艺术作品关切的艺术世界,也是一个生存的世界,“作品自身所敞开的生存世界,是依凭科技理性、经济向度与市场价值所不能触及的。”对存在论现象学而言,设计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

只要注意到互联网当前应用日趋广泛的事实,就易于理解互联网艺术层出不穷、互联网艺术理论与时俱进的奥秘。春华秋实,贵在扶植。不难想象:互联网艺术理论在新世纪中必将产生累累硕果,拓展人们的艺术视野,更新人们对于艺术本质、艺术特性、艺术功能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 1980年5月版, 第13页

[2]汪成为, 祁颂平.灵境漫话.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第67页

[3][德]格罗比乌斯.包豪斯宣言[A].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交友对刘禹锡文学创作的影响 篇10

一、交友影响创作思想的形成

刘禹锡自叙:“始余为童儿,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视长者所止,必操觚从之。”(《刘氏集略说》)他自幼勤奋学习,喜欢与擅长诗词的文人在一起,都认为他可教。一旦发现大人的的行踪,必拿着写字板尾随在后,随时准备请教。安史之乱期间。大批文士迁居江南,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刘禹锡有机会向更多文人学习。其中,诗僧皎然和灵澈就既是刘禹锡的老师,也是他创作的引路人,而刘禹锡常与他们一起吟咏。我们不妨把刘禹锡与他们的关系称为亦师亦友。

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诗名很大。灵澈接受过皎然的指点,创作风格与皎然相近。权德舆称他是皎然的入室者,说他的诗歌如“风松相韵,水玉相扣”。刘禹锡说,灵澈“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刘禹锡对这两位诗僧十分敬仰,每当皎然与灵澈写诗的时候,他双手捧着笔砚,很恭敬地陪侍在旁边一起吟咏。刘禹锡当时年纪虽然很小,但诗已写得不错,得到了皎然和灵澈的称赞。他们风趣地学着圯上老人赞扬张良的口吻说“孺子可教”。

皎然在《诗式》中强调诗歌的创新。“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滞曰变。”“复”,是对前人的继承;“变”是变革创新。又说“复变二门,复忌太过,……夫变若造微,不忌太过,苟不失正,亦何咎哉?”显然,皎然更重视变革。这对刘禹锡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代书诗一百音韵寄微之》中写道:“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阵篇。”对诗歌创新大加赞赏。他的《杨柳枝词八首》之一中,“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更明见其传承关系。

刘禹锡的创作思想主要源于皎然,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他人对他的影响。如施士丐讲《毛诗》,一反汉代经生家的拘泥古训,完全凭自己的理解而缘词生训、自由发挥,刘禹锡对此印象很深。再如杜佑之《通典》,其宏旨在于“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而刘禹锡也有机会时常向杜佑请教,并且自称“未尝信宿而不侍坐”(《上杜司徒书》)。正是这种新的学风、文风,使得刘禹锡在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革新思想。以《天论》三篇为例,它秉承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这一命题,倡导“人能胜乎天者法也”,并作出了“生乎治者人明道”的结论。可见,刘禹锡尚“治”,并为达到“治”而力主革新。当然,这一革新思想还散见于刘禹锡所作的表状奏启、书信等文章中,如《献权舍人书目》《华伦论》等文皆是针对中唐的社会现实而指陈时弊、力主革新的。

二、交友带来了丰富的创作成果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著,在中唐独树一帜。白居易评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白唱和集解》)明代瞿佑《归田诗话》也赞曰:“英迈之气,老而不衰。”

刘禹锡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比兴体制的讽喻诗,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反映时世和个人际遇的感遇诗,模仿和改造民歌体的竹枝词、杨柳枝词等。另外,还有大量的应酬唱和诗。在此,选择其唱和诗与新乐府诗作简要分析。

对于刘禹锡的应酬唱和诗,时人认为其“显示作者纯熟的文字技巧,而思想价值较逊色”。诚然,其唱和诗的思想性与他那些讽喻时弊、反映现实的新乐府之作比起来要逊色,但也有例外,择其要者言之,有的赋诗言志,如“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有的叙写情谊,如“府公既有朝中旧,司马应客酒后狂”,“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有的劝勉朋友,如“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劝谏白居易不要热衷于黄老之术,唯有通过保养才能延年益寿。“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随高步绕池塘”。

元和年间,元稹、白居易等掀起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一新乐府运动对刘禹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刘禹锡与元稹、自居易的交友来看,三人之间很早就开始了唱和。同时,刘禹锡自己也一向认为诗友间的相互切磋是极为自然、极为重要的事,这一思想认识在太和三年所作《乐天洛下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一诗中得以明确体现:“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阳。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因而,元和时期,在刘禹锡与元稹、白居易之间频繁的唱和切磋之下,元、白功利主义诗歌理论势必对刘禹锡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刘禹锡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新乐府诗),如《泰娘歌并引》《插田歌并引》等。前者表现了对泰娘高超技艺的赞颂以及对其飘零身世的同情,后者则赞美了农民插田的辛勤劳动并讽刺了计吏的庸俗钻营。而这些与元、白新乐府运动的主张是一致的。

此外,刘禹锡在词的发展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二首,“为后来‘倚声填词’家找开了无数法门”。同时,刘禹锡的词作清新而格调自高,兹举一例: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从兰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之一)

词中藻思旖旎,而格调清高。刘禹锡在词作上取得的此等成就,亦是与交友密不可分的。其词的风格特点也是与他词中唱和的白居易的词作极其相似、相互影响。

除去诗词,刘禹锡的散文在中唐也是别具特色的。柳宗元评之曰:“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

以韩愈、柳宗元为首,为配合政治革新而发动的古文运动,是中唐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它提倡“文以明道”“不平则鸣”,并力主创新。由于刘禹锡曾与韩愈、柳宗元共事,常在一起讨论文章、一起进行创作,因而这一运动同样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刘禹锡《祭韩吏部文》对韩愈的创作成就和倡导古文运动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孔平仲《珩璜新论》卷四说:“观刘梦得《祭退之文》,有以知退之之文独步一时也。”可见刘禹锡对韩愈的了解及对其古文的激赏。同时,他曾在《祭韩吏部文》中追忆前事说:“昔遇夫子,聪明勇奋。常操利刃,开我混沌。子长在笔,予长在论。持矛举盾,卒不能困。”由此,我们知道,刘、韩之间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柳宗元对刘禹锡创作的影响更大。所谓“二十年来万事同”,足见他与刘禹锡关系之密切。刘禹锡云:“时惟子厚,窜言其问”,亦可知刘、柳之间是勤于切磋的。刘禹锡主张文章“以才丽为主”“似识度为宗”。这与柳宗元主张的“文以明道”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正是与韩愈、柳宗元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刘禹锡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古文。其中,以《天论》三篇为代表。它既是交友的产物(在为文笔法上,相互切磋;在写作缘由上,“余之支河东解人刘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云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同时又是“主才丽”“宗识度”的典范,是对古文运动在实践上的响应。

除古文外,刘禹锡的骈文也颇有成就。韩、柳不仅是古文大家,同时也是写作骈文的好手。刘禹锡与韩、柳之间切磋交流,势必会影响到刘禹锡的骈文创作。其骈文中的代表作《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文。该文音调谐美,造句精美,句式多变,对偶精工。可以这样说,这篇八十一字的短文取得的成就在整个骈文史上也是罕见的。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交友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创作成果,在诗歌、词作、散文等方面成绩斐然。另外,他还写了医学方面的著作《传信方述》二卷,便是在与柳宗元共同研习医药的基础上,在道州刺史薛景晦寄来的《古今集验方》十卷的鼓励下,刘禹锡把自己搜集到的五十余方编集而成的。其古文《大论》二篇,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也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三、交友促进了创作风格的转变

刘禹锡创作风格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即由前期的激进遒劲转为后期的冷隽闲适。

刘禹锡诗歌分为前后两个发展时期:前期自永贞元年(805)至宝历二年(826),即诗人谪居朗、连、夔、和四州时,后期自宝历二年至会昌二年(842),即诗人晚年居洛阳及三任上州刺史时。以讽刺诗为例,刘禹锡前期的诗作针对性较强,与政治斗争紧密配合,具有鲜明的爱憎。如《飞鸢操》“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辛辣地讽刺了权贵们的外表威风而内心鄙劣。刘禹锡有诗云“饱霜孤竹卢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正可看作他前期诗作的基本倾向与特征的鲜明概括。而刘禹锡后期的诗作则含蓄而内敛,正如其诗所云“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如《金陵怀古》“《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曲折而含蓄地指出唐代的统治者依然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亡国之君的后尘,其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境遇日安与国势日危是导致刘禹锡创作转向的主客观原因。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刘禹锡诗风的转变与其交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譬如,裴度曾以联句的方式规劝刘禹锡不要继续热衷仕宦:“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惟喜因我过,须知未贺君。”而白居易则说:“可怜闲气味,唯欠与君同”,希望刘禹锡赶紧解官闲居。再从刘禹锡的诗歌创作来看,他后期的作品已由写民生疾苦转为写贵族的闲情逸趣,由关注社会时弊转向叙写身边琐事。此时刘白唱和已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了。另外,刘禹锡在太和七年把他与令狐楚唱和的诗歌编为《彭阳唱和集》,并写了一篇“引”,称令狐楚“贵为元老,以篇咏佐琴壶,取适于闲宴,锵然如朱弦玉磐,故名闻于世间”。可见,刘禹锡后期的交友中,这种意在劝勉的联句和志在闲适的唱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并最终促使他完成了创作风格上的“由精锐转向含蓄”这一重大转变。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交友与创作是紧密相联的。他的交友是创作的前提,也为刘禹锡创作的不断开拓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他的创作则是交友的反映,也给刘禹锡的交友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他的一生中,交友与创作又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我们认为,正是在“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的不懈追求下,在交友与创作的双向促动中,造就了一代“诗豪”;而他交友与创作,也必然会如白居易所云“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哭刘梦得尚书二首》),永远彪炳史册!

创作影响 篇11

关键词:网络文学,他者,创作介入

网络文学已不是传统视界中界限分明的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相互作用, 创作行为及其过程因BBS、接龙小说、微博、 博客、 在线阅读等形式而使其受到了多种因素的介入, 这些因素诸如读者、市场及多重读者的整合, 构成了网络文学创作中以特殊方式参与创作的“他者”。

一、读者的迎合:网络文学“狂欢化”

网络文学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接近读者, 作者与读者在网上体现了平等的交互性, 传统的写作性质被完全改变, 写作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劳动, 而成为作者及作者眼中的他者—读者的共同劳动。 在各种文学网站里, 点击率几乎决定了一部文学作品的命运, 影视剧作的收视率更是它的生命线,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改变的影视剧、游戏所能获得多少读者、观众、玩家, 怎样笼络这些读者群, 成为创作者心照不宣的追求。 因此, 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迎合读者是作者创作的一大追求, 这一迎合, 带来了文学的“狂欢化”。 “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和普遍性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包括两个层面:既指涉人类社会生活的狂欢现象, 又指狂欢化的文学现象”[1]。 网络经常被描述为一个巴赫金式的狂欢节广场, 具备狂欢化的精神实质, 即广场狂欢的符号性、虚拟性和交互性。 网络文学作品要获得高点击率, 要迎得最广泛的读者认同, 就必须使之符合读者群的筛选标准, 即能被大众所辨识, 成为大众文学、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迎合读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以亦喜亦忧的方式呈现着。

迎合读者即满足他者, 网络文学的创作变得有预测性。 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交互性———可与读者进行多向多次的心灵沟通, 让作者寻找到网络交际圈, 让作者零距离了解到读者的心理需求, 使文学创作不再是作者孤独的“爬格子”, 而是用最“无我”的方式实现最“真我”的表达与交流。 作者与读者在交流活动中幸福指数都得到增加并尽可能狂欢。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发表后, 不断有读者给痞子蔡提出建议、设计情节, 使其越写越兴奋, 这篇小说虽然署了“痞子蔡”的名字, 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读者共同合作的产物。 可见, 读者以他者角色介入网络文学创作既是网络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 又是网络写作的需要。

迎合读者满足他者的同时, 网络文学狂欢背后又呈现出创作的缺失与困惑。 为迎合大众的口味, 文学固有的审美作用和教化功能被边缘化, 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时尚性, 这种大众“狂欢”直接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平面化、肤浅化, 使文学作品的内容显得缺乏广度和深度。 “经典写作那种可供反复阅读、欣赏的情况在网络写作中将不复存在。 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九百九十九个已经死去了, 只剩下一个还在此时此地嬉皮笑脸, 做抓耳挠腮的快乐状。 ……经典文学写作的黄昏已经来到”[2]。 我们还注意到, 在对他者的迎合中, 网络文学将话语权赠予民众, 这种大众的反叛, 导致了文学语言从传统的字斟句酌走向网络语言的大众化、生活化, 甚至世俗平庸化。 由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唇齿相依, 且更大程度上是依据读者的消费状况调节生产的, 导致广大网站把赢得读者作为第一目的。

作为作者眼中他者的读者介入网络文学的创作中, 使创作与阅读达到了主客体的狂欢, 使得文学创作比以往任何写作都更具预测性, 但这种游戏式的写作至今尚未成为人类精神栖息的天堂, 狂欢之后留给我们的是网络文学创作如何克服缺陷与困惑思考, 过于迎合读者使创作忧喜参半。

二、市场的迎合:文学麦当劳化的生产

网络写作的前期, 写作者们大多不为名利, 以一种“击键表我心”的方式自由地表达着各种想法, 但随着读者增多, 文学网站维护费用增加, 为了保障正常运营, 就需要商业资本和市场营销理念的注入, 导致网络文学的命运出现了转向。 各大网络文学网站相继推出VIP的阅读付费制度, 也就是网友在该网站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阅读制度的商业化为网络文学作者带来了福利, 他们的写作不再是“义务劳动”。 各大文学网站为吸引作者创作, 争相推出一整套的优惠措施, 比如签约有礼、月薪保底, 还有各种各样的奖金、月收入、年收入相当可观。 而且, 文学网站还与舆论媒介联手, 人气高的网络作品不仅能够出版实体书, 还能够改编为影视剧、游戏, 使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结盟, 大大增加了作者的收入。 为了更大地占有这“利润蛋糕”, 各大网站开始拼点击率, 争夺读者, 抢占市场, 导致作者被迫放弃传统文学价值立场, 以商品意识取代了启蒙意识, 自觉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市场———这一巨大的他者由此参与到了网络文学创作之中。

当前的文学网站呈现出工厂化流水作业趋势, 杭州知名网络写手孤云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 一些文学网站网罗了大量写手, 以流水线的方式批量生产文学快餐。 ”[3]精神生产开始采用类似于物质生产的方式, 这一生产方式被称为麦当劳化的生产方式, 使得“作品与其说是创作的产物, 不如说是出版商、作者与市场合谋的产物, 评价文学生产的标准不再是作品的内涵与深度, 而是与麦当劳快餐如出一辙的效率与市场原则———即如何在最短时间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利润, 如何以标准化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文化市场”[4]。文学网站麦当劳化的文学生产方式, 满足了读者的即时、追风、娱乐阅读等心理追求, 迎合了市场的需要, 带来了文学产品惊人的数量。

近几年来历次重要的网络文学活动与重要的网络文学作品都是文学网站积极运作的结果。 文学网站以强大的机制规训写手的创作, 制定与写手间利润分成方式, 规划网站与写手、写手与受众间的各种关系, 将写作的最终目的定位于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 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要, 表现出新的强权力量。 文学网站把商品生产的逻辑转化成了文学写作的逻辑, 使得网络文学的“商业注水”现象十分普遍, 网络写手“骷髅精灵”说:“干网络文学这一行, 最重要的是速度。 每个月至少20万字吧, 没有20万字上不了排行榜。 ”这样高产之下, 高质何在? 网络文学作品普遍表现出随意、冗长、拖沓的“草稿文学”形态。

有专家警告:“过于随意的写作, 高度商业化的模式, 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 并给网络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 ”[5]马季呼吁, 文学创作不应是商业的战场, 在文学创作与商业化运作的博弈中, 如何在精神上保持自我, 成为今后网络文学发展中始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多重读者的整合:网路文学产业化发展机制的逐步建立

网络文学由“免费午餐”转变为“收费阅读”后, 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 我国正向“消费社会”迈进, 网络文学从产生之初就服膺于市场, 在作为他者的媒介介入和联袂下与动漫、游戏、影视剧、出版等各行业磨合, 带来了一系列的产业化发展, 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文学也需要市场, 依靠市场销售量体现其价值, 文学生产也需要依托作为他者的消费者的向导。

“他者”就是市场, 就是网络文学存在的价值体现之一, 作为创作者眼中的他者的消费者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向导———我们之前所谈到的读者的口味, 在网络文学创作、产业化发展中, 读者都是其最关注与迎合的对象, 网络文学与商业市场相结合, 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它的整个活动指向都是以营利为目标的, 晋江原创网主编王赫男就曾公开表示:“他们对文学本身并无太大诉求, 而更注重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产业链形式所带来的盈利。 ”[6]为分到更大的“利益蛋糕”, 为自我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向着做大做强的势头迈进, 网站、制片者、出版商等更关注读者及多重读者群的需求, 关注、迎合与整合成了他们发展的标准。

怎样整合好各种媒介下的读者, 拥有更大的读者群, 用高超的手段勾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文学网站而言意味着必须构筑自己畅通的营销渠道, 以公司的集体力量把可能利益迅速转化为现实利益, 而文学网站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如“起点中文网”打造的网络文学产业链, 使得“起点中文网”的总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电子阅读, 另外一半来自版权运营和广告。 它的产业链上包含了作者、读者、书业经纪人、出版商、发行商、游戏改编者、影视改编者和手机运营商等一系列人员。 以文学网站为平台打造基于原创小说基础上的整个产业链是集团化营销吸引人气的重要方式———流行文化工业的运营模式。 对一般写手而言, 产业链只限于实体书出版, 但文学网站的平台提供了众多渠道, 为渺小的个体写手描绘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其激励作用不可低估。

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把文学网站和网络游戏、影视剧改编等他者联系在一起, 网络小说可以改编成网络游戏和影视剧, 网络游戏、影视剧同时可以配备网络小说, 二者相得益彰, 这就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在卓越网上长期居于销售部第一名的《杜拉拉升值日记》先被拍摄为电影, 影响很大后又拍为电视剧。 《诛仙》、《鬼吹灯》、《兽血沸腾》 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后均获得了成功。 再者, 文学网站与传统出版业频频联手, 利用网络文学这部“疯狂机器”运转出惊人的利润。 正是文学网站的巨大商业前景, 投资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 “起点中文网”、“榕树下”、“幻剑书盟”、“晋江原创文学网站”等有名的文学网站先后被投资公司收购。2008年7月4日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在京宣布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 “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晋江原创文学网站”成为其下属的全资公司和投资公司。 盛大总裁陈天桥说:“盛大的使命是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去改造、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 并形成新的运作机制。 ”[7]湖南卫视副主编龙丹妮为此感慨道:“网络未来的发展实在太可怕了, 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和盛大文学这样的公司, 可能以后文学就不是这样的文学碎片了, 而是一个集团军、规模化作战的集团军…… ”[8]显然, 网络文学的集团化、 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等生产的链条化已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独特特点。

四、结语

在文学网站以利益的最大化为旨归的前提下, 读者、市场及其对多重读者的整合这些“他者”都以强势姿态介入了网络文学的创作之中, 带来文学样式繁荣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注意因作者创作中“他者”的过度介入将导致文学精神希冀的落空, 或者说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只不过是促销口号而已, 网络创作者在强大他者干预下更不会以精英意识为主导的传统文学衡量标准为作品的评价标准, 而是力图把自己的文学产品销售给人数更多的大众读者, 文学作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 “当艺术行为和经济行为的区别日趋缩小时, 当艺术产品被当做一般商品来操作时, 其所带来的变化, 无论行为上的还是观念上的都是巨大的”[9]。 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亚平.论网络文学的“狂欢化”色彩[D].长春:吉林大学, 2006.

[2]敬文东.网络时代经典写作的命运[EB/OL].http:/dadao.net/htm/culture/2001/0514/1262.htm, 2011-03-01.

[3]李蕾.网络文学创作现状探看:搅动文学一池春水[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05-11/85262.html, 2011-06-11.

[4]宋晖, 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J].文艺评论, 2000 (5) :26.

[5]张贺.忙于赚钱“透支写作”网络文学功利成主流[EB/OL].http://edu.qq.com/a/20070619/000029.htm, 2011-02-26日.

[6]舒晋瑜.文学网站:左手版权右手金钱[EB/OL].http://www.gmw.cn/01ds/2009-02/11/content_886816.htm, 2012-08-25.

[7]黄坚.盛大开辟网络文学新“起点”[N].解放日报, 2008-06-09 (1) .

[8]孙冰.网络文学公司来了![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721/01075111713.shtml, 2012-08-27.

上一篇:技术与课程整合下一篇:观察烧烫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