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情感(共12篇)
创作情感 篇1
艺术作品是表情达意的, 书法更不例外。“达其性情, 形其哀乐”、“书为心画”、“书者, 散也”等, 都是对书法抒情性的高度概括。
一、书法的发展
经过考证, 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是在距今约5000-6000年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近几十年, 又陆续有许多新的发现支撑着这一观点。
从夏商周, 经过春秋战国, 到秦汉王朝, 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内, 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 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 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 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文字发展的一大障碍差异很大。秦始皇统一国家后, 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 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 又叫小篆, 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后汉以来, 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尤以《石门颂》等被书法家视为“神品”。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 为后人称道仿效。雄丽与朴古体现了各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东汉的隶书已经登峰造极, 字型方正, 法度谨严、波磔分明。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 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 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 时代特点十分突出, 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明与清的书法, 美学主流以抒情扬理为旗帜, 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 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两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
二、书法作品中的情感
书法之所以能以简单的线条去感染人, 那是它蕴含着创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精神气质、审美感觉和人格魅力, 所以古人有「书为心画」的说法。因为如此, 我们能在《祭侄稿》里感受到颜真卿的悲愤与忠贞;《黄州寒食帖》里苏东坡的彷徨与苦闷;弘一、八大的纯净与安宁;黄庭坚、王铎的世俗与张扬……感情成书法创作中互相依存的两面, 情感的律动依靠线条的律动来表现, 而线条的运动是以情感的律动为必要而充分的心理依据, 所以, 书法中的情感美与时代美构成了“心画”, 成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书法家的个人情感除了艺术天赋外, 还包括学养、人格与道德品质等。书法作品的艺术含量与书家情感厚度、高度成正比, 书法创造的内容是情感的一种物化, 或者说是一种外化, 只有具备了丰富、高尚、深刻的情感, 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美感与生命力。可以说, 创作中各种线条造型的变化、大小、长短、粗细、浓淡, 都与作者当时主观情感有密切关系。就像欣赏《黄州寒食帖》时, 在真正体味苏轼诗句里面内容后, 再通过作品展示的用笔轻重缓急、用墨浓湿干枯、章法疏密虚实等, 欣赏者才能感受作者的彷徨与苦闷心情, 把个人情感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书法家的个人情感具有主观性, 那么书家的时代情感 (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 则具有客观性。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生活在社会里, 他的各种社会行为都受制于那个时代。就像书法史上的“秦汉尚势;晋人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一样, 书家的创作思想很难离开这个标准, 这也是所谓的共性。这就要求书法家要把个人与社会、自然融合一起, 通过体悟、观察、概括、提炼获取创作的灵感, 在共性中张扬个性。“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说书法要有时代精神, 书法家的创作思想, 必须以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先决条件, 而不是盲目跟风, 追求狂怪, 缺少品味。书法时代情感是千万人审美风尚、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倾注于作品之中汇合而得的结果, 是时代审美风尚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书法由一种纯实用性的书写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审美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 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书法艺术的成熟并定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创新, 慢慢积累而成的。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浓缩了文化的精神内涵, 又展露出独特的灵性和韵味。
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 书法尤其显出其可贵之处。书法家有了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感, 他展现的作品便是真善美的流露, 透过线条的律动, 我们可以清楚洞悉到那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和人文思想的积淀, 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摘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汉字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始于仰韶文化时期的甲骨文。它历经20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且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的奇葩。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 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书法艺术必须体现书法家个人情感与时代情感的价值趋向。
关键词:书法创作,个人情感,时代情感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李福顺著《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李福顺著《中国美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创作情感 篇2
摘要:情感表达能有效凸显摄影艺术创作的灵魂价值,推动用时创作的创新性发展。目前,摄影艺术创作应从把握好摄影角度、灵活运用摄影色彩和巧设摄影基调三方面彰显情感表达的技巧。
关键词:摄影艺术;情感表达;表达技巧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摄影艺术已逐渐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它跨越了民族、国家和文化等方面的限制,是全世界的艺术。摄影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则蕴含着创作者最深沉的情感内涵,是情与景的有机融合。同时,伴随电视、手机、iPad等载体的便利性和普及化,受众能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类摄影作品,虽然有时摄影作品就是一个简单的画面,但却彰显了摄影家的思想和情绪情感,是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和弘扬。
一、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情感,是人们对社会现象中的事物对自身需要满足程度的态度体验。摄影作品是摄影家无声的情感表达,是对自身情绪情感的完美诠释。摄影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记录、保留最真实的社会生活,通过摄影家选取的角度,展现创作者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状态。情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源泉,推动着摄影艺术创作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情感表达对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情感表达对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主要从凸显摄影艺术创作的灵魂价值和推动影视创作的.创新性发展等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凸显摄影艺术创作的灵魂价值
思想情感是艺术创作的价值内核,能有效提升作品的高度,彰显作品的精神境界。回顾摄影的发展历程,每一个作品的问世都凝聚着摄影家的思想情感,都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把握和理解,是强有力的社会发声器,深刻的揭露了社会中的假恶丑现象,弘扬了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创作者对拍摄角度的选择,表现了作者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和感悟,凸显了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有利于提升艺术作品的灵魂价值,彰显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二)推动影视创作的创新性发展
摄影艺术作品是对社会现象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记录者,记录着社会形态的阶段和时代特征,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好国家发展,促进影视创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曾经,叙利亚3岁男童面朝下趴在海滩上这幅最揪心的画面牵动着世界各国人们的心,引发欧洲和全球的广泛悲伤、沉默和反思。这一幅最简单、最真实的图片,幼小的3岁男童不幸遇难,作品背后隐藏的人道主义精神突破国界、地域和语言等方面的限制,引发世界的深思。思想情感能引发受众的共鸣,进而对作品产生认同,提高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摄影家要充分依托情感因素,实现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
三、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技巧探讨
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技巧可以围绕把握好摄影角度、灵活运用摄影色彩和巧设摄影基调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把握好摄影角度
摄影角度的选取能带给受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展现不同的风格特征。摄影家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最佳角度,以明确作品的主流思想,彰显主流价值观。拍摄角度的选择可以从拍摄方向、高度和距离三方面来把握,选取合适的镜头方向和距离,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比如,正面拍摄角度会提高作品的平整化和庄重感,但却容易带给受众呆板、机械的感觉,缺少透视感。而侧面拍摄则会带给受众更强的立体感和透视感,且会凸显作品的自由性和机动性,带给受众自由遐想的空间,更能引发受众的认同感。因此,摄影家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恰当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方向和距离,以最大程度上明确作品的情感方向,引发情感共鸣,提高艺术创作的感召力。
(二)灵活运用摄影色彩
色彩是摄影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是艺术作品的语言,是情感表达的有利武器。对于摄影艺术创作而言,每一个作品都会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摄影师要灵活运用色彩,通过色彩的差异性对比吸引受众,凸显作品的主题。同时,色彩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比如,色彩有温暖感觉的暖色系和高冷感觉的冷色系之分,浓烈的色彩带给受众成熟稳重的感受,而浅淡的色彩带给受众自由、轻松的感受。色彩是多元、丰富的,摄影师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色彩,并活用色彩因素,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力。
(三)巧设摄影基调
所谓的摄影基调,也就是影调,反映了摄影艺术作品的明暗变化、虚实对比和色彩明暗对照等情况。摄影基调能有效反映作品的构图特征、烘托氛围和表达思想情感。摄影师要巧设基调,彰显作品的表现力,传递思想情感。比如,摄影师可以依据照片的反差和过度层次活用硬调和软调:硬调的画面对比性较为强烈,因而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而软调的画面对比度较小,给受众营造了一种柔和、温暖的细腻感。因此,摄影家要在准确把握影调特征的基础上,活用影调,最恰当的向受众提供最真实、准确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四、结语和思考
情感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核心内核,总会渗透在摄影作品中。没有思想情感的摄影艺术作品,是毫无生机活力可言的,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摄影作品不只承担者记录社会现象的作用,而且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产生社会认同,传递正能量。摄影师要巧妙运用生活中的色彩,巧设影调,全方位寻找拍摄的最佳角度,以明确作品的主题,传递最真实的情感,拉近受众同作品的距离,彰显作品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尹小兵,马孝青.论摄影艺术形象的塑造与表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2]顾征宇.摄影艺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与分析[J].新闻传播,(08).
书籍设计的情感创作 篇3
文字是一种情感传达的媒介,当书籍成为传播文字的载体,那么其形式也与文字一起,成为读者进入书中世界的一个五感入口。通过几个精彩的书记装桢例子来分析,设计师是如何通过书籍外衣来传递书中情感。
关键词:书籍装桢;设计;媒介;情感传达
情感存在于任何艺术活动中,自然也存在于书籍的文字内容与形式设计中。书的作者通过解剥自己来与读者交流,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断与作者的思想进行碰撞。不同的书籍带给读者不同的体验,就好像爱情小说中构建的某些场景和心里细节的描写总能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甜蜜或悲伤的共鸣和慰借,像是彼此诉说;而推理类小说则因悬疑情节的构造形成了阅读期待和想象空间,读者会情不自禁的揣测作者对故事的设定。
当书籍的内容传递不同情感时,书籍设计的形式与结构也应该随着内容或明亮或幽暗或洋溢或含蓄或热烈或淳朴……将著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装桢再现,通过纸质的媒介,通过细微的视觉与触觉,赋予其现实生活之外的精神空间,营造一种读者与著者共鸣的氛围,一个寄托情感的载体。
一、以埃里克·法伊先生的小说《长崎》的书装为例
这个小说的灵感来自一则日本新闻,讲述一名女性在另一名50多岁日本男性公寓偷居一年之久最终被发现的故事。故事开篇以悬疑布局开始,很好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主人公是一个是孤僻的中年男人,一个偷居他人家里的失业女人,相处一年没有交集,直到在法院受审,两人才真正面对面,眼神才交错。这个潜伏在别人家里的女人,窘迫而惶恐,随时担心被发现。至于这个男人,本是一潭死水。女偷居者的闯入,如一颗石子,反倒激起了他的生命波纹,尽管他感觉到了被侵犯。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一个看似自由,一个实则拘谨;一个主动孤僻,一个始终躲避。孤独,紧紧缠住这两人主人公的孤独,是小说里的精神之绳。而作者这样来自旁观者的描述,恰好是描写孤独最好的方式。那作为书籍设计师,又如何将这种孤独再现于书衣呢?
如上图,这是一本16开的仅有112页的易于携带书籍,设计师用带有微微压皱的特殊纸张作为封面,诉说这位平庸且孤僻的男主人公由这个女偷居者的潜入而激动不已却又刻意隐藏的心理波澜,作为主色调的暖黑色则暗喻了这个故事之怪诞(偷居一年多但未被发现),封面上简洁的几何形状为主的插画巧妙的阐述这部小说的精髓——孤独,画中一个身影模糊的人(人影部分用烫金处理)独自坐在中空的正方体上,观察着不远处那座静僻规矩闪烁着黄灯的楼房,似乎希望进去又害怕进去。而这样的描述正是小说男女主人公,一前一后共有的想法,女偷居者在观察长久挣扎长久之后决定偷居,而男主人在发现偷居者后加剧了他对社会、对生活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不再住到原来的房子中,但也不时想念。而插画中的暖黄色,象征着晦暗不明的灯光的色调,是故事主角的心理刻画,在生活中他们都是孤独脆弱的共同体,彼此同情甚至彼此感激,但同时又因内心的危机感而彼此隔离,彼此窥伺。
封面各种元素的运用和把握,我认为将小说微妙的心态包裹得真实而到位,唯一让我觉得不舒服的便是硬精装的形式。一本一天便可读完的,便于携带的经典小说,若做成平装或软精装岂不是更合适,况且是一个如此细腻的故事,何须到粗重的书壳。
二、伴手礼——卡片书
在送别德国朋友时,我自己做了一个小香囊,和一本可放进香囊的卡片书作为伴手礼,承载近一年来我在德国他们在中国这段时间的记忆和友情。
封面和封底的文字用三种不同的字体拼贴,代表我们三个人。封面——“We meet in a hot summer”(我们在一个炎热的夏季相遇) ”,封底——“Say goodbye in a warm winter”(在一个温暖的冬别)
打开之后是我们三人的合照,因为需要折叠,所以脚的部分用插画表现,也正符合了我们的坐姿。
再打开来便可以看到一些白色字体,这些都是平日我们积累的某些自创的夹杂着中文、德语和英语的暗语,往后想起可能有种“呓语”的感觉,所以用不是很清晰的白色字迹来纪录某些关键词。最后,将卡片书完全打开便是一首写给旅途中人的诗《The outsider》。
因此,当读者眼睛落到书衣之时,便是感受书中情感的开始;随着肢体对书籍触碰,文字的内容也慢慢由这些外在的质感随视觉触觉进入到内在的文字,读者的脑中。
激发作文情感,体验创作喜悦 篇4
一、启迪心灵, 诱发情感
鲁迅先生说的好, 即使一个伟大的天才, 他在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几乎和其他儿童没什么两样。除了个别的高智商以外, 人的智力开发关键靠后天的积累和发展。小学生开始作文时, 如幼儿学语, 关键在于启发和引导。通过开发智力-———启发心灵———开拓思维———诱发情感这样一个过程, 把学生们在儿童时期的一些生活和对事物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启发和诱发到文章上。所以, 我给小学生上作文课, 总是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通过观察事物, 激发他们进行思考, 又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从而达到启迪心灵和诱的目的发情感。
例如, 春天来了, 从农民播种、种子发芽、到地里长出小苗, 我多次地带领学生们到田间观察, 给他们讲解为什么种子会发芽, 能长出小苗, 小苗又为什么能结出果实打出粮食。青蛙繁殖后我把小蝌蚪和水装到一个小盆里, 天天让学生观察, 不多天, 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通过几次观察以后, 我让孩子们练习写心得体会, 学生们写到“一粒种子种到地里就会发芽长大, 我要像种子那样, 在老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现在我们像蝌蚪一样自由地成长, 长大了我们就会变成一只大青蛙, 蹦得老高老高的”……孩子们的心灵打开了。
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发人?没有主动情感怎么能唤醒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作文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情调, 可让学生始终被一种愉快的, 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 因此而产生亲切感与积极的情趣, 造成悬念, 让儿童因好奇而抒情;或描绘画画, 呈现形象, 产生美感, 因爱美而抒情;或揭示实物, 以观察中引起思考, 因探究而抒情;或联系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 因贴近形成关注而抒情;或触及儿童的情绪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 因情感的驱动而抒情;或鼓励学生搞一些创作和实践, 因获得成功的喜悦而抒情……
在元旦来临之际, 我引导学生自制贺卡表达深情。作文课上, 我让学生一吐为快地介绍精美的贺卡和贺卡的制作过程后, 进一步引导悟性, 这是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活动过程。“你们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贺卡准备送给谁呢?”话音刚落,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 有的说要送给老师, 有的说要送给父母, 有的说要送给同学。“除了要给身边的人, 还有远处呢?”我启发道, 沉默了一会儿, 又有人举手了“我要送给福州的大姑”, “我要送给厦门的叔叔”……“除了亲朋好友外, 还有别人的吗?”我继续启发, 略停片刻, 有的同学又举起手来, “解放军在救灾中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我要把贺卡送给他们。”“我要把贺卡送给参加奥运会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 他们为祖国争了荣誉。”“我要把贺卡送给造火箭的科学家。”……真是情动而“辞发”。四十分钟, 师生都在良好的情感气氛中“自由地呼吸”, 既认识、完善了贺卡, 又激发了敬佩、思念感激之情, 课堂就成了师生积极的感情双向交流的乐园。在整个教学中, 我始终注意学生的愉快体验、情绪的把握和感情的投入, 让学生感到“情义就是眼前”, “我即在情义中”。
三、丰富情感, 以情激情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 需要学生对写作对象产生情感体验, 必须以教师为中介。教师不仅要酝酿愉快的心境,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捕捉能产生的积极情感, 同时还要努力寻觅自己感情的立足点, 以教育对作文对象的挚爱之情感染学生, 唤起作文动机。
例如, 要指导学生完成《我的妈妈》习作, 可以先布置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件难忘之事, 怀着对母亲的无限敬意走进课堂。上课时, 先引导学生回忆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母亲的形象, 她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让学生从《麻雀》中的母麻雀, 《春蚕》中的母亲, 《穷人》中的西蒙……这一个个高尚的慈母形象中认识母爱的内涵, 心中升腾起对母亲的爱。接着饱含深情地作出如下引导:“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 为了儿女母亲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甚至生命。老师的母亲也是如此, 那是我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寒冷的傍晚……我讲述母亲拆掉自己的毛衣, 熬夜给我编织毛衣的事。教育真情实感的流露, 深深感染了学生, 使学生始终置于一种深沉而热烈的爱的情绪状态。脑海中闪过一幕幕母亲忍辱负重、关心孩子的画面, 于是下笔有情, 妈妈的形象便跃然而上。
创作情感 篇5
纳兰性德是清朝的著名词人,他的《饮水集》至今仍被广泛传唱,他的词大体可分为爱情词、恨别词、悼亡词。在他的词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真实情感,这与他的不平凡的情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1654一1685)字容若,是满清正黄旗人,其父一度为当朝宰相,可谓荣华富贵。纳兰天资英绝,聪明颖悟,满腹经纶,又善骑射,可谓文武全才。纳兰容若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31岁。但他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词的创作成就确是十分辉煌的。时人和今人,对他都有很高评价。清人说他“尤工于词,所作《饮水・侧帽词》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清史列传》)。他的词集数度被翻刻。可见在当时纳兰词的影响是很大的。近世况周颐、王国维、唐圭璋等名家也都给纳兰词以极高评价。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因此,研究纳兰容若的词还是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的。
二、情感的坎坷波折加深了其诗词的“哀感顽艳”
从纳兰性德生平的诗词中足可看出他情感的丰富,正是由于他情场的失意,才使得他的感情更加细腻,因为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所以他厌苦鞍马扈从,鄙视宦海倾轧,转而“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的轻狂脱俗生涯。史载纳兰性德妻卢氏,妾颜氏,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病亡,复娶官氏。除原配夫人外,与纳兰性德有婚恋关系的还有一位扑朔迷离的早期恋人和一位婚外恋人沈宛。他们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影影绰绰,若明若暗,但很明显,他们对纳兰性德的创作的影响不可小觑。
关于纳兰性德那位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传说,始于无名氏的《赁庑笔记》,“纳兰容若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宿因,会遭国丧,喇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喇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一见彼姝,而宫禁森严,竟如汉武帝见李夫人故事,始终无由通一词,怅然而去。”讲的便是所谓的纳兰性德混入宫里会见恋人之事,只是宫禁森严无法语言交流,只得以玉钗相叩来传递情意,在纳兰词中隐约可以找到此事的痕迹,如《减字木兰花》中写道“相逢不语,一片晕红疑著雨。小晕潮红,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疑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廊叩玉钗。”等,似乎真如《赁庑笔记》中所记载相符。
与入宫说不同的另一种说法源于刘鸿先生的《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一书,“不赞成纳兰性德所恋女子入宫之说,但并不否认性德生前有过恋人,恰恰相反,从性德对异性情意绸缪、一往情深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写的爱情诗词来看,他是个自由婚恋的热烈追求者,可以肯定他生前有过甜蜜的初恋,并且这个恋人不是后来的发妻卢氏,而是纳兰家一个后来出家的侍女,使他饱尝了失恋的痛苦”。不过,这种说法也是从纳兰词中归纳而来。当然,由于关于纳兰性德的史料记载并不全面,所以我们要了解他的家世、他的感情就只有从他的诗词中去管窥蠡测。
但不论哪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初恋情人对纳兰性德的影响,以至于他在诗词中才会时时有“十一年前梦一场”这样的佳句,就是因为这一份牵挂化在了词中才更显得韵味十足。“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即使恋人入宫,容若对其依旧念念不忘,虽终不得见但也期望恋人可以异于其他宫女,不求承欢。
在初恋情人入宫不久,容若娶了第一任妻子卢氏,卢氏才貌双全,配与容若可谓是才子佳人。容若与卢氏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在与卢氏婚恋期间容若为康熙御前侍卫,不能与卢氏长时间相守,于是在离别的日子,容若由思念的感情牵引创作了大量的恨别词,[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烛泪,青绫被,水沉沉,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这首词上阕变现了出征之人遥望山峰,那俊秀的山色好似妻子眉间的青黛,由此来表现征人对妻子的思念,下阕妻子晚间盖着青绫被在红烛的映衬下仿佛与丈夫一起听西北的风声,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之情。若不是有这种相思的切身体会,也不会写出这种情真意切、深受深知的相思词。但好景不长,卢氏在结婚后三年便离开了容若,容若悲痛欲绝,写下了一系列悼亡词。“《青衫湿遍・悼亡》: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词的上阕字字含泪,回忆亡妻病中情形,伤心欲绝,又想起妻子胆小不敢守空房,如今只有梨花影伴,愿意为妻子的亡魂知名回家的路。而下阕最能感受到词人对妻子的深情的则是“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这一句,想到妻子在九泉之下还在为自己伤神,悲泣之感顿生。
在清朝男子三妻四妾自然是常有之事,纳兰性德也不例外,在妻子卢氏去世后,他又娶了官氏为妻,似乎是因为经历过与卢氏的生离死别,容若对官氏的感情并不入深。而让容若再次陷入情感的则是江南的艺妓沈宛,容若曾纳她为侍妾。但因种种原因两人被迫分离,这使得容若倍感歉疚,直到生命垂危,他说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依旧对沈宛念念不忘。
油画创作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篇6
关键词:油画创作;情感表现;色彩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5-01
情感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态度。在绘画创作中,到处都充满着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活动是艺术创作的一项必要条件。没有情感的艺术创作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哲学以理服人,艺术作品以情动人,没有情感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情感因素是连接生活与艺术创作的纽带,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与灵魂。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杰出的色彩大师,他的色彩充满魅力,震撼人心。其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同情,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看似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人物。就这幅作品来看,画家注重色彩,采用了豪迈奔放的大笔触,色彩表现强烈,体现了画家的愤怒,塑造出了人间悲剧的场面。
凡·高也是因为在画作中倾注情感的色彩才使作品如此非凡。凡·高的一生充满挫折和灰暗,凄苦而短暂。但凡·高能夠巧妙地运用绚丽的色彩,将普通的常见场景以独特的色调和表达方式展现在画作中。其作品《向日葵》就是色彩与情感的完美结合,画家用奔放的笔触表达内心的激情,充满象征内涵。凡·高通过自己自由的表达方式为后人展示了色彩自身所具有的强大表现力。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也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大师。在户外写生的时候,他善于捕捉细微的光色和瞬间的印象,每幅作品都能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情绪。色调的合理运用是表现油画色彩的关键,也是保证色调与情感的统一的途径。油画色彩具有丰富性和力度感,艺术家在绘画时善于调配色调,既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给予观者不同的审美感受。
色彩是绘画语言重要的表现手段,对于刻画形象、抒发感情、烘托气氛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创作者要认真感悟色彩与情感,通过色彩深入表达自己的情感,为绘画作品赋予灵魂。事实上,色彩能直接、有效地表达画面的情感与氛围,能直接对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当观者欣赏一幅作品时,会产生联想和回忆,受到震撼和启发。
艺术家用独特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作出作品。油画作为能充分表现人们情感的艺术,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对于绘画者来说,色彩就是生命,没有色彩的画就像一个没有知觉的人。在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画家热情四溢,执着向前,才使自己的艺术作品灿烂多彩,载入史册。当我们感叹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品时,我们无法抑制自己的想象,会情不自禁地发问:是什么使这些艺术家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那么多感人的、充满个性色彩的作品?我们要亲临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思想摆脱空间的局限,努力表现自己的内心,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挑战。时间和思考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看法,我们最终对绘画创作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欣赏艺术创作。
艺术自有一份和谐,与自然并行不悖,共同为世界增光添彩。艺术创作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艺术的真正魅力也存在于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中,表达创作者内心或强烈或美好或奔放的思想感情。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画家自我情感的表达、完成内心审美需求的一种精神活动。
当我们进行油画创作时,要努力控制和把握情感与色彩的互融点,着力调整以达到最和谐的状态,从而在画面中准确表达出所要吐露的情感。一定要处理好构成关系,使富有情感的画面色彩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张扬。艺术家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大胆创新,突破局限,尽情施展才华,创造出独具个人魅力的佳作。油画在视觉印象和表达自我方面,取决于创作者能否对情感和色彩进行准确的表达和独到的处理。艺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而油画作品更加注重利用色彩表达情感。
我们要从本质上理解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力。其一,要多看、多感受。只有依靠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对色彩的准确调配,才能真正创作出独具艺术性的作品,从而提升创作水平。其二,要体会绘画大师创作的独特视角,更要学习他们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与热爱的精神。中国油画要想迈出坚实的一步,必须结合中国情怀,把情感和技巧真正融入创作,创作出具有独特民族性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新君.德·斯塔埃尔的色彩情感.艺海,2010(2).
[2]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试论艺术创作的情感历程 篇7
我们生活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成为连接我们的纽带,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也是一样的, 情感把艺术家和观众紧紧连在一起。
在对艺术创作的目的的探索中, 人们往往把艺术创作看作是一种对社会周围的责任或者说是一种被动的任务, 大家对这种定论好象也持支持或者默许的态度, 但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本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考虑好象少了一点。艺术创作对艺术家就象呼吸一样重要, 这点勿容至疑, 但这种需要不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 而是从艺术家个人角度出发, 艺术创作是为了抒发艺术家的情感需要, 任何艺术品的诞生都是艺术家向外界展示他内心的情感波动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主动行为, 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趋使的“被动的行为”。
“情感”一词的定义是“对外界的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情感产生的前提是外界刺激, 在艺术家遇到一些事情时, 这种事情对艺术家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 这时艺术家的心里自然会产生一种波动, 或者说一种压力, 不论这种压力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当外界的刺激不断加强时, 艺术家心里的压力逐渐加大, 艺术家的心里不能再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时, 他就会寻找一种发泄的方法, 对于艺术家而言发泄的最好办法就是艺术创作。创作过程的开始是情感支配创作, 随着创作的不断加深, 情感也在不断深化, 这就是创作对情感的反作用。情感没有清晰
统文化并没有过时, 反而愈加呈现出一种历久弥新的时代感。当代的艺术家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以后更应该明白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中国画继承和创新的基础。如果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放弃了中国画, 毕竟中国画是从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 或者说中国画是植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离开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画的发展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这也造成了中国画的价值取向的转变, 而这种转变造成我们中国画发展的多元局面。以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为标准的中国画无法适应当代社会新的价值观念, 艺术创新缺少核心。而当今社会多元的价值趋向没能为中国画的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画发展探索陷入泥沼。当中国画自身的发展遭遇瓶颈的时候开始将目光投向西方, 试图从西方艺术中发现可以“刺激”中国画发展的“灵丹妙药”。于是在西方古典写实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下, 中国画产生新的艺术面貌。比如, 类似今年的“百家金陵画展”中《家》的作品风貌, 以西方古典艺术评价标准为原则, 遵循一种素描透视关系。还有一种体现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实验性水墨, 多为抽象水墨或表现水墨, 其实这种实验水墨已经很难将他纳为中国画的论述范畴。当然我们绝不是反对从西方艺术艺术吸取营养, 西方艺术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 但是我们不能单纯的执行这种“拿来主义”。借鉴西方绘画的前提是我们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将中国画艺术的支脉渗入到西方艺术当中, 从中汲取有利于中国画发展的营养。
的特性, 快感和不快感可能是强烈和持久的, 但它们决不会是清晰的, 如果我们使用通俗的心理学语言来说, 在情感上不可能集中注意力, 我们越是注意感觉, 感觉就越清晰, 我们对记忆就越牢, 越明确, 但我们完全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上, 如果我们试图这样做, 快感和不快感就会立刻消失, 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观察我们并不想观察的完全无关紧要的感觉或映象。如果我们想从一首协奏曲或一幅画中得到快感, 我们就一定要注意领会我们听到或看到的东西, 但是一当我们注意到快感本身, 快感就会消失[1], 所以艺术家只有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才能使他心中的情感宣泄达到极至。这时艺术家的创作已经结束, 但情感并没有完全结束, 这只是为情感画了一个休止符, 随着观众的出现艺术家的情感通过艺术品传达给观众, 观众在欣赏艺术品时不断加深对艺术家情感的理解, 这样艺术家情感得以不断延续, 当观众和艺术家真正达到视界融合时, 情感的历程才真正宣告结束。
二、艺术家受到外界刺激到情感发泄其间的四个阶段
(一) 受到刺激
这个阶段是艺术家发现和观察对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开始感到心理压力。刺激对艺术家有两种, 一种是外界激刺艺术家, 这是一种被动的刺激;一种是艺术家主动寻找刺激, 在文学创作中前一种情况较多, 而美术品创作中则大多属于后者。据说罗丹在进行一件新的作品创作的构思时, 总是同时让几个模特在他的工作室里, 他们自由地活动, 走动, 跳跃……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 而罗丹则在一旁观察他们, 每当他发现一个能刺激起他创作欲望的姿势时, 就用速写或速塑的方法留住它以便进行下面的创作, 这就是主动寻找刺激。有了外界的刺激也就有了情感的依托, 有了创作的基础。过去我们常说艺术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现在我们的艺术家们已不仅局限于发现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对我们的情感产生冲击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题材。
(二) 感觉对象
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强调艺术理论家必须发挥应有的艺术导向作用。中国画发展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当下谁也无法断言, 这是当下中国的艺术生态环境决定的。但是我们的理论家应该要为中国画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以之作为中国画创新的导向。毕竟艺术理论家扮演的是艺术研究者和引导者的身份, 而不是简单的艺术评论者。艺术理论家要做的不仅是对当下的艺术现象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对当下艺术的发展作出判断和预见性的指导, 而不应该沦为艺术市场和艺术官僚的仆佣。
注释:
[1]顾丞峰.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可能性//乘着意象的翅膀[G].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19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3]李泽厚.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
[4]顾丞峰.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可能性//乘着意象的翅膀[G].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194.
[5]顾丞峰.水墨都市梦——论都市意识在中国水墨绘画中的表述//乘着意象的翅膀[G].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203.
作者简介:
王震 (1986.7—) , 男, 山东滨州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艺术批评。
在这个阶段随着艺术家对对象的深入接触, 艺术家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的过程。
受到刺激, 有了题材, 并不等于就开始了创作。艺术创作的过程就象跑步一样, 题材就象一条跑道, 但仅仅有跑道是不够的, 驱使人们跑起来的是想跑的欲望, 也就是动力, 艺术创作中的动力来源于艺术家对对象的不断深入的了解。在一开始事物对艺术家内心的震撼一般来说不是十分猛烈的 (当然也有在刚刚接触到对象就被对象激发起强烈的创作欲望的, 这在艺术创作中所成的比例可以说很小) , 这种冲击还不足以唤起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我前面说过创作欲望是在心里压力过大需要发泄时产生的一种心里需要, 艺术家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对对象可能产生种种心态, 如喜欢、讨厌、愤怒、悲哀、爱慕甚至是好奇,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艺术家开始对对象进行认真的思考, 随着认识的加深, 艺术家心中的情感越来越强烈, 也就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这时艺术家是非常需要发泄他的内心情感的,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他如何发泄。弗洛伊德说过成人和儿童的一个区别就是“大人羞于自己的幻想, 像别人隐瞒自己的幻想, 并把它们作为最不可告人的秘密遮掩起来, 但甘愿认错, 也不愿公开自己的幻想”, 艺术家作为一种独立个性很强的人也是不愿或不屑于向别人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 作为发泄心理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创作。
(三) 创作
这是一个发泄心里压力的阶段。
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 这时艺术家需要的是寻找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 这对于抒发内心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在创作的开始一切工作对于艺术家都是艰难的, 比如找一个适当的形式, 确定正确的方法, 安排合理的步骤等等, 痛苦将随之而来, 在艺术家的努力之下所有的这些都会迎刃而解。在艺术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艺术家心中的情感因素不断加强, 这种情感又推动艺术家不断地进行创作, 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 逐步把创作推向深入。
(四) 对情感的总结和升华
这时的艺术家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心理压力而是压力释放后的快感。
创作结束了, 艺术家终于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这时艺术家的心里无疑是快乐的, 尽管这种快感来之不易。再来看看艺术家的创作, 我们会发现艺术家表现出来的东西并不完全是或者完全不是最初现实生活中的带给艺术家刺激的事物本身。艺术家把自身的东西灌注于艺术作品, 把这样或那样的情感移入艺术作品, 这些情感是从艺术家内心深处升起的, 它们当然不在艺术家感受事物的表面上, 而是同艺术家机体的最复杂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英国美学家弗农·李说:“做伟大的艺术, 如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常常表现一些结构虽美但却带有显著残缺的人体……相反, 任何一个展览会和最平常不过的收藏所都会给我们提供成打相反的例子。也就是说,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确认无疑地承认模特儿本身的美, 但作品本身却是一些平庸, 拙劣的绘画或雕塑。”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毕加索, 他的每一次爱情都使他的艺术获得一次新生, 以毕加索的情人为模特的作品《坐在椅子上拿扇子的女人》《奥尔加的画像》《玩球的浴女》《坐着的朵拉·马尔》《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戴黑头巾的雅克琳娜》, 这些画都是以大师的情人为模特的, 这些画和模特本人看上去却完全不同, 正是这些画向我们揭示了那些激发大师创作灵感的爱情故事, 通过画布上变形的线条, 我们发现毕加索才是一位真正的肖像画家, 而那几幅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画像则勾勒出大师的几个艺术时期, 这些毕加索曾热恋过的面孔使我们得以漫步于他的情感世界仿佛翻开了他的私人像册, 倾听那里边照片与画像间的交谈[5]。在对艺术品的欣赏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我将要谈到的情感历程的第二部分:观众对艺术品, 对艺术家情感的理解。
三、观众对艺术家的情感的理解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 欣赏艺术品
这是理解的必要且是首要条件。
(二) 理解艺术品的内质, 进而体会艺术家传达给观众的情感
(三) 观众的再创造
(四) 视界融洽
观众在欣赏艺术时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欣赏艺术品, 这就出现一个观众的个人审美情趣与艺术家的情感之间的冲突。艺术品对观众而言是客观的, 观众则是主观的, 艺术似乎用某些情感来感染观众, 而观众的情感又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艺术的情感不可能一下子就和观众千差万别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种情况会导致两种后果:观众在欣赏艺术品时对艺术品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评判是建立在观众的个人审美和喜好基础之上的, 每个人对自己讨厌, 反感的东西都会自然地产生排斥心理, 在观众对艺术品产生反感时, 即使艺术品即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与观众和艺术品之间有一种纽带连系, 也并不等于艺术品与观众之间能够产生共鸣。这种连系丝丝缕缕地存在于观众的感觉当中, 艺术享受不是一种纯接受, 它要求最高级的心理活动, 心灵接受艺术体验不是像口袋装粮食那样, 而是要求象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那样发芽生长。当观众的情感同艺术品传达的艺术家的情感有某中相似或相近, 观众与艺术品沟通就会很快。观众也比较容易领会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但这种理解与艺术家本人的情感是有差异的。林黛玉在看到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诛》时的心情与贾宝玉当时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贾宝玉是伤感晴雯的死, 感叹女儿薄命, 而林妹妹的心里却是在为自己的短命伤心, 她总是认为自己会短命的, 所以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免不了觉得是写给自己的。俩人心中的伤感是一致的, 但伤感的对象内容则截然不同。观众欣赏艺术品, 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一个主动地再创造的过程, 再创造的基础是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艺术的感悟, 观众在欣赏时, 再创造的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艺术品也就是艺术家的情感本身, 艺术家在创作时, 艺术品中宣泄的情感与观众的再创造是成正比的, 艺术品中的情感含量越少, 观众再创造的可能就越小, 就象机械制图任何人看了都会对它产生再创造的冲动, 而情感含量大的作品则很容易引起观众的联想。有人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演员在舞台上跳舞, 她表现的是一只飞翔的鸟, 而观众的理解则不同, 有人说是风, 有人说是八爪鱼……艺术家创作时情感的含量很大时, 他对艺术品形象内容的注意就不会过多, 而对艺术品的形式要求则会很高。观众在欣赏时感到的是形式给感官带来的刺激而不是内容本身带给观众的说明性的感受, 就象前面提到的例子, 观众感受到的是演员用肢体传达出来的那种柔软、轻盈的美感, 而她表现的到底是什么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在现代绘画中这种感受尤为强烈, 象米罗的画, 他作一些符号性的东西代替生活的原形, 在他的作品中有鸟、有人、有生活中的一切东西, 但观众看到的却不是这些,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画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而这种热爱又可以被观众用自己的种种想象去解释去重新编排, 这就是观众对艺术情感含量大的艺术品进行的再创造的结果, 这种再创造可能会很接近艺术家本人的情感, 也可能很远, 但决不会是两种情感的完全重合, 也就是说美学中所说的视界融合, 也就是理论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四、尾声
情感也象一条河, 德漠克利特说过人不可能再次迈进同一条河流, 情感也是一样, 一个人的情感严格来说每时每刻都在变, 艺术家本人的情感也在变, 情感由艺术家注射给观众时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只能在变化中试图理解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使艺术家的情感得以延伸, 事实上是艺术家和观众一同完成了这个曲折的情感历程。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36页.
[2]《罗丹传》江西美术出版社.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荆其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98年版.
[4]《审美中介论》劳承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论油画创作中自我情感的表现 篇8
人的内心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情感, 有喜, 有悲, 有苦, 有乐, 艺术家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来诉说内心的情感, 油画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可以直接抒发情感。追溯到19世纪的后印象主义, 画家最先强烈要求把自我情感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的物化形式, 饱含着艺术家的真情实感, 是更深一层的感情叠加与复杂化, 最后艺术家创作出能通过色块的堆积、翻转, 灵动的线条, 阔大有力的笔触, 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画家内心孕育着的情感通过油画创作的方式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让他们洞悉画面背后的感人故事以及画面本身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意味。
二、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情感的表现
(一) 色彩的情感表现
色彩在绘画表达中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鲜艳夺目的色彩在油画作品中是最能吸引人的眼球的,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之一, 红色代表热情, 蓝色代表忧郁, 黄色代表阳光, 不同的颜色抒发不同的自我情感。当代女油画家闫平多次强调追求艺术表达的语言便是色彩, 它的表现能力是极其强烈的, 是传达情感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闫平老师最喜欢粉红色, 因为它最吻合女人的心理, 可以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单纯饱满的颜色犹如欢快悦动的音符, 跳跃着生命的活力, 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使画面充满了激情;冷暖色和补色的大量使用, 组成了一只高亢而华丽的乐曲, 热烈灿烂的颜色仿佛给饱受压力和痛苦的人们吹来了一阵舒心而愉悦的清风, 使身心得到彻底的释放与放松。后印象主义大师梵高通过互补色的运用来传达内心复杂的情感, 对比色的运用使得氛围变得浓重富有冲击感, 《夜间咖啡馆》为了表现出咖啡馆带给他的压抑之感, 把大面积的红色和绿色组织在一起, 通过他们所产生的不和谐, 相冲突来表达当时的情感, 让艺术成为一种纯个人化的表现方式。色彩是传递人类感情世界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 颜色最能体现出人们心中的感情世界, 加之艺术的表现手法, 使之艺术作品给人以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色彩的冷暖, 补色关系, 和纯色本身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是表达人情感最有效的方式。
(二) 笔触的情感表现
笔触这种绘画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复杂而又生动的杂糅在一起, 运用的十分广泛, 一般来说古典油画家对笔触的处理比较晦涩, 转折过度没有痕迹。但是随着对绘画语言本身的不断认识与提高, 循序渐进的努力与深入研究, 对笔触的运用和掌握在不断的进步。它可以跟随画家当时的心境和具体感受来进行感性而强烈的表达, 有些笔触用笔长, 有些笔触用笔短, 有些笔触顺结构而行, 有些则逆结构而行, 有些笔触混合大量色彩, 有些笔触用色单一, 有些笔触完全是适应物体的结构, 有些笔触是厚薄结合堆积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梵高笔下旋风般的笔触最能代表他自己当时的心境了, 《向日葵》所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株普通的向日葵, 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不知不觉间可以感受到画家的强烈主观情感, 窥探到内在的深意, 也随着画家的笔触流动, 激情四射。被誉为表现艺术先驱的梵高, 用富有张力的条状笔触表达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矛盾, 强调抒发自我感受, 表达主观情绪是梵高艺术风格的显著特点。他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 给予画面象征性的意味。其实艺术家们随意的笔触都是经过感情的驱动和多次的修改完成的, 表现真实的自我一直是他们不懈的追求和尽力传达的信息, 艺术作品本质上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式。
(三) 线条的情感表现
线条作为中国绘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贯穿在中国绘画史的始终。油画可以分为写实性油画, 注重用线条来造型和塑造对象, 还可以分为表现性的油画用以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线条本身有长有短, 长线条代表一种扩大与延伸, 短线条精炼中带有简洁意味, 有粗有细, 有弯曲扭转和宽窄的线条, 实现了线条自身价值。粗壮有力的线条可以有一种力量感, 柔美灵动的线条给人以华美动情的感受。时而曳长的线条, 时而短促的线条, 形象生动的交织在画面当中叙述着艺术家的故事。西方传统绘画中的蒙得里安, 用直线组合而成的画面当中给人一种安定, 平静的心态。蒙德里安作为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之一, 拒绝任何的具象元素, 他笔下的线条不是静止呆板机械的被组织到画面上的, 而是赋予了感情的色彩, 主观性的崇拜直线所带来的美感, 认为可以透过直线观察到万事万物隐藏下的安宁与和谐感。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和条状线条, 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被赋予安宁的线条让人们产生了对其深深的思考和哲理性的探究。人们越来越重视油画创作中线条的情感表现, 也许不像色彩那样浓重, 那般触目惊心, 但是却充满了探究性的意味。著名的艺术家吴冠中, 是中西方融合的典型, 艺术理念在东西方之间, 油画和水墨之间游走, 巧妙而又真实的结合在一起。在吴冠中的艺术作品中, 直线, 弧线, 收缩, 旋转, 翻腾, 各种线条竭力展现出线条充满饱和的力量与动感, 表达了生命的充实。线条同色彩一样可以抒发艺术家们的内心情感, 把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来, 利用灵动的线条将其抒发, 主客观的完美结合, 演绎着动人的篇章。
四、自我情感的表现在油画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情感表达——公益微电影创作之核 篇9
一、公益微电影及其自身的创作难度
(一) 公益微电影的概念
公益微电影即旨在为社会公众谋利益和以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为目的而拍摄的微电影。它是微电影里一个重要的分类, 也正逐渐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公益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 可以提高公众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 使公众明确自身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提高公众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自觉性, 进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 因为其本身的社会学意义, 公益微电影也成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之一。企业投资制作公益微电影, 对提升公司形象, 塑造公司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公益微电影三大创作难度
公益微电影与其他常规的微电影相比, 有着自身的创作难度。首先表现在创作观念上, 由于自身公益性的目的以及题材限制, 公益微电影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程度上给受众以说教的感觉。如果创作者再一味地将其当作宣教工具, 采取固有的叙事逻辑和陈旧的思维惯性, 会给观众带来低层次的观感, 甚至会引发受众潜在的逆反心理。
其次, 创作的艰辛来自于创作的顺序和叙述的重心。微电影就像是短篇小说, 篇幅短小, 人物关系简单, 因此它不能像电影或电视剧那样依赖长时间的累积效应来给观众营造不一般的视听经验和情感空间。所以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自身的故事性。故事是否有创意以及其情节的好坏, 决定了微电影的质量。然而, 与其他微电影不同, 公益微电影是根据事先确定好的主题编写故事的。这样就使得创作者必须戴着镣铐跳舞, 在一个封闭式的结构中说故事。主题上的限制导致微电影的情节本身极易显得生硬, 且随着剧情的深入, 其故事结局大多不出观众的意外。同时, 在创作公益微电影时, 创作者会理所当然地把叙事的重心放在去说明所宣传的公益行为本身的必要性和意义上, 从而忽略了人物的塑造, 弱化了矛盾冲突, 这也大大降低了微电影的可看性。
第三, 公益微电影的受众有着广泛的社会性。这个特性对于公益微电影的传播来说是有利的。但回归创作层面, 没有针对性的受众使得创作者无法对受众心理进行透彻的研究。而由于缺少了解, 使影片不能针对某个主题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使得影片的主题讨论只能一直停留在问题表面, 无法触及问题核心。比如在创作环保主题的公益微电影时, “环保的核心诉求对象至少包括几个群体:一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二是破坏环境的组织或个人, 三是环境破坏行为下的受害者, 四是社会环保机构, 五是社会监督机构, 包括法律界、新闻界和其他社会团体 (比如绿色团体等) 。这些团体或个人都会以他们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理解和回应环保这一普遍但又各具特色的主题, 因此, 确定核心的表现和诉求对象便显得极为重要。”[1]
综上所述, 一部成功的公益微电影的创作难度在商业微电影之上。而同时, 笔者认为, 解决这道创作难题的关键还是得回到创作观念上。只有在观念上从定位于宣传片式的理性说教转变为关注受众情感诉求的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才能使其他后续困难迎刃而解。
二、公益微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一) 情感与情感诉求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对自身的行为以及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态度, 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反应, 是一种主观体验和主观反映。因此“情感”属于主观意识范畴, 不属于客观存在的范畴。“情感”并不等同于“情绪”, 情感强调了情绪产生过程的主观体验, 它是一种心理过程, 偏向情绪的感受方面。“情感”一般存在两种倾向:“凡是能符合需要或愿望的, 引起的体验具有肯定的或积极的性质, 表现为喜悦、喜爱、愉快等;不能满足或违背愿望的, 引起的体验具有否定的或消极的性质, 则表现为悲哀、愤怒、恐惧等。”[3]诉求是将某件事物以一定的方式告之受众, 引起受众的认同, 或是阐述并让受众知晓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诉求分三类:理性的、感性的和道义的。情感诉求就是采用感性的诉求方法, 达到劝说受众产生预期行为的效果。
人类的情感心理是公益微电影情感表现的基本依据, 笔者认为, 情感诉求应是公益微电影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诉求方式, 创作者应该充分研究受众的心理、动机、情绪, 探寻其中的内在规律, 努力让影片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提高受众的积极性, 使得受众更有意愿投入到社会导向的行为方式中来。
(二) 公益微电影中的两种情感表达
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根据不同题材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情感表达。公益微电影在情感表达上,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悲情为主, 引发受众的悲悯心理, 常伴有同情、内疚和义愤。涉及到社会问题和对弱势群体关注的很多公益微电影均属此类。如《吾爱吾师》之《退休的声音》、《身边老师的声音》和《最美的声音》三部微电影关注了教师这个群体因长期讲课造成的咽炎甚至喉癌等疾病;《妈妈的一封信》关注了当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空巢老人”现象;《寻找失去的孩子》关注了2001年发生的“微博打拐”事件, 聚焦被拐卖儿童和失去孩子家庭的痛苦, 涉及到人贩子拐卖少年儿童的黑幕。
另外一种以温情为主, 主要引发受众的感动、高兴、振奋等积极性情感体验。比如运用幽默的手法, 将严肃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通过营造轻松诙谐的气氛, 使受众在愉快开心的心情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公益微电影传播出的信息, 产生预期行为或改变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比较著名的有国内首部足球公益微电影《另一种温暖》, 以幽默的手法描述了一群孩子的足球梦, 再次燃起了公众对中国足球的热情。还有台湾大众银行《母亲的勇气》、《梦骑士》两部微电影, 曾一度在网路造成“感动狂潮”。它们讲述了最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一种精神、一个故事、几个人物,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抓住观众, 敲醒人内心的某种共鸣。从文学理论家弗莱的文学类型学来看, 以悲情的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微电影, 应属于“悲剧”或“传奇”。以温情的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微电影, 则属于“喜剧”或“反讽”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公益微电影产生的情感效果有所不同, 但生成的过程, 都依赖微电影自身的情感表达, 都有其特定的叙事语法和情感逻辑。
我们不妨以《寻找失去的孩子》这部公益微电影为例进行分析。它是由新浪视频、合润传媒、乐视网共同出品的系列微电影《梦想的力量》中的公益系列, 由“微博打拐公益基金发起人”邓飞和知名作家韩寒共同监制。该系列微电影共有九集, 单集片长约14分钟, 播出后大受网友好评, 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这部公益微电影形成的情感逻辑是悲情与愤怒, 其唤起的是受众的良知与同情, 还有对社会罪恶现象的愤慨, 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打拐行动, 给还在寻找丢失孩子的家庭以希望。
首先, 从取材来源上讲, 这部影片克服了从概念出发来编织情节的模式。该系列微电影前四部主要是以彭高峰和邓飞为主角, 讲述了他们的寻子过程的艰辛和这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后五部叙述了“疯癫母亲”叶金秀的寻子故事以及仔仔这个打拐英雄的故事。它们都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 新闻为这类题材的影片提供了大量可以通过采访获得的真实的信息。电影主要的情感表达是丢失孩子父母们的悲痛, 此外也表达了对丢失孩子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的极端忧虑。
其次, 从表达方式上讲, 创作者们直面并细致描述了失踪儿童父母这些心理上的悲痛与焦虑, 使得整部微电影处处击中观看者的泪点。以对叶金秀的刻画为例, 在拍摄寻子母亲叶金秀时, 创作者们选取了这样一组镜头:一所小学门口, 每天都有一个带着墨镜的女人在学校周围徘徊、窥探, 试图接近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虽然常年被人骂是“神经病”, 遭人冷眼指责, 甚至一路上要通过刷盘子、拾废品来继续自己的寻找, 但她从不放弃。这就是由于长期哭泣而无法直视阳光的叶金秀。她对着镜头说的那句“我经常会产生幻觉, 感觉儿子的眼睛在背后看着我, 觉得每个孩子都像是我的儿子”, 让受众感同身受, 叹息不已。
另外, 在即将见到孩子时, 面对镜头, 叶金秀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想早一秒见到我儿子就好了, 我有这样一种心情, 好像这个日子都特别慢, 晚上好像等不到天亮。”然而第二天一早, 想象了无数次与儿子相拥痛哭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我印象中的妈妈不是这样又老又丑, 你站在我身边, 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一样。”儿子的冰冷淡漠让叶金秀猝不及防, 18年来一直在脑海中不停想象的儿子在短短几十分钟后就再一次从母亲的世界中消失, 留给叶金秀的只是遥远的幸福的回忆。这种与观众预期心理上的落差, 给予受众以极大的震撼。
除了画面的感性表达, 创作者还在影片中几次重复了一首歌。“夜深了, 宝贝你怕不怕黑;天冷了, 宝贝你在哪里睡。你的脸上是否挂着无助的泪”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是一家名为宝贝回家网站的主题曲。在彭高峰和叶金秀的寻子过程中, 都被这首歌触动过。歌曲悠扬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 深深打动了观看影片的网友们。
总体来说, 这部微电影并不是将重心放在对事情的叙述上, 而是做到以人为中心。叙述的逻辑和事件的起因、发展方向都是由相关的人来决定的。这样不仅使抽象的公益主题本身变得鲜活起来, 而且也使影片本身透视出了人性的深度, 给受众以强烈的震撼。
总之, 公益微电影的情感表达是社会中的个体对公益情感诉求的外在体现, 处理好微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不仅可以直接传达有效的情感体验, 更能从情感深处获得受众的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唤醒人们心中的良善, 引导积极的行为, 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摘要:本文从微电影创作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公益微电影创作的三大难处, 认为人性化的情感表达是解决创作难题的关键, 并归纳了两种基本的情感表达模式。
关键词:公益微电影,创作观念,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何建平:《公益性主题, 人性化表达——论公益型电视电影的诉求策略》, 《电影艺术》2003年第9期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htm。
论版画创作中的技法与情感 篇10
一、技法和情感关系
版画有异于其他绘画种类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局限性:尺寸、印刷设备、技法因素等,使作者无法像素描、油画、国画那样恣意涂抹、随意发挥。它通过画稿与版子的转换,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技法是表现语言方法之一,版画的一些特殊的肌理甚至是油画与国画无法比拟的。技法运用的效果某种程度会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所以一些版画制作者为了追求完美的极致,沉溺于对版画语言的探寻之中,以至于忘了作品最重要的内容:技法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及统一性。有些作者的作品规模宏大、技法高超、印刷精美,使我们叹为观止,以至于会激发我们去探讨的冲动,但是仔细看,内容上缺少情感的叙述与表达,画面空洞,不能和观者进行交流。过分强调版画的工艺性会毁了版画艺术,反而会使版画艺术走入歧途。
冈布里希曾说:“一切艺术都起源于人的心灵,即源出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1]
从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开始,中国的版画主流便以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时弊、深刻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呐喊出人民的心声而切入社会,并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喜爱,其内在的激情与真挚情感的表达、朴实无华的制作风格至今仍依旧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一幅优秀的作品,它是有灵魂的,而这个灵魂就是作者透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包括他对这个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对生活的感悟和谅解,对文化的理解和追求。有经验的前辈对于这些感悟比我们深得多,但当我们浏览现在画展的一些作品时,简单的思想交流似乎有些障碍,他们对于技法所持有的态度不同。技法只是表达画家观点的手段之一,他们对技法无限追求、探索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但空洞的技法表现毕竟是苍白的,尤其是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语言越来越晦涩难懂,毕竟没有精神的形式总是显得无力。一些国外大师的绘画作品很沉着,不动声色地叙述,结结实实地描绘,如毕加索,他在制作版画时,技法无可非议,但是他的作品总是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震撼。《简餐》作品中,那瘦弱的肩膀与脸颊,桌子上一小块面包与一瓶清水,无奈的眼神,正好完美地把当时社会对人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技法的独特运用,加上丰富的精神内涵,完美地表达了作者饱满的情感及人文关怀。
二、技法和情感的运用
版画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腐蚀、反复印刷,制作材料的特殊性带来许多偶然性的效果,这种偶然效果是无法临摹的,而且它不受任何绘画技巧理论的支配,这些偶然性因素就是作者宝贵的经验财富。一道笔痕,一种腐蚀肌理,一次材质的变化,一遍印刷都能带来无数的惊奇和无限的灵感,让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动和陶醉。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不同的技法产生的偶然的肌理效果,是与我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充满激情、愤慨之情时做出的作品也许有视觉冲击力很强的肌理效果,而心情平静、愉悦时做出的作品可能相反。作者所要掌握的就是怎样把技法和情感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充分传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应该充分利用版画技法产生的“偶然性”来表达我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从而使版画回复到它真正的艺术意义。
版画是专业性极强的艺术门类,材料与制作过程的特殊性还要求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利用一些“非艺术”因素,如分版的顺序、腐蚀时间的长短。其中一种情况是我们可以随机控制的,这种肌理语言在实验中被找到,与我们所想吻合,进而进行主动性研究,根据个人的经验加以提炼,当与我们的画面要求相符合时恰当地置入画面,得到视觉上的张力,丰富画面层次。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这种随机效果可以产生比预期更有表现力的效果,甚至能局部或全部地动摇预期的效果图式,这种不确定正是版画生命力的延续。必然性与偶然性总是同时存在,重要的是“偶然获得,就要学会掌握”。
在一次次腐蚀、雕刻过程中,作者会深深体会到版画无穷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尤其是那腐蚀液与肌理的碰撞、融合中带给画面丰富的效果,都会再次激发作者不断去尝试、探索,用自己的心、灵魂去对话,犹豫、徘徊、失败对我们来说已不是消极的因素,而是不断激励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选择题材时,如果心里想着尽善尽美,心理负担就会沉重。其实想得太多,反而会束缚想象力的充分发挥。艺术之可贵在于我行我素的锐气和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因此,作者应该带着一种业余的心态去画画。在酝酿阶段,不画太详细的放大稿,在制版时,给自己留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这简化的小稿中,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各种神色迥异的人,还有这个多彩的世界中触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抓住他们,使之生动的活跃于那不到半米的纸上,向观众吐诉它的喜怒哀乐,而作者就是它心灵的倾听者。这是最珍惜的创作状态,面对一张空白的纸,正如勃拉克所说:“任何一张画都是一个未知的旅程。”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应试图去探询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样式。大师的作品就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尤其是油画作品。国外版画有许多是由油画家手里制作出来的,油画的创作观念、灵感来源都是从生活中有感而发。大师对艺术的独特诠释,通过油墨、画笔来表现和版画借用各种工具(刻刀、砂纸、木版等)表现是一样的,都是抒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只是形式不同。铜版画由点、线、面、色彩、肌理构成,有的通过对比表现,有的直抒胸臆,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使之交叉、融合,以达到和谐的美。我们不断地寻找,尝试着可能发生的因素,制造对比,平衡协调、韵律、节奏等,根据不同的创作要求、内容及形式,变换着位置,组合画面,形成一幅幅带有个人语言样式的版画作品。
三、结语
当代新科技、新观念的冲击,给艺术家们带来无限的艺术思维空间,我们应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和成熟的艺术观念去激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才情,要明白技巧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只有当它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时才显出耀眼的生命光芒。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层次地看到艺术思想所传达的情感表现与技巧是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同一种制作方法因人而异,会产生千万种的变化效果,技巧只是一个舞台,一个承载思想的容器,它因承载的思想情感价值而决定其价值。
参考文献
[1][英]冈布里奇.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2]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
陶瓷雕塑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篇11
陶瓷雕塑为何会有如此独特的情感表达,主要因为陶瓷雕塑结合了绘画和装饰的艺术手法,更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思想内涵,以及超强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它以静态的形式表现出某个故事、某个人或者某个动物最传神、最具表现力的一瞬间,它区别于拍照的再现式表达,而是在雕塑本身灌注了情感并蕴以深刻的内涵。它用材料、色彩、形态表达着情感,使每一件陶瓷雕塑都有它各自的情感内涵和灵魂。现代陶瓷雕塑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还为之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它借鉴了西方雕塑的手法和观念,融合中国的审美,创新出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1.材料是陶瓷雕塑的语言
(1)传统陶瓷雕塑一般注重实用,在材料上讲究实用细腻温润的陶瓷。现代的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不同,它更注重观赏性,注重向观赏者表达其主体思想、价值观,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材质上的选择,更多强调的是触觉质感和视觉的质感,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现代艺术。
(2)泥料是陶瓷雕塑的原材料,泥料的创新是陶瓷雕塑创新的根本,为了将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创作者都十分看重泥料的运用。陶瓷雕塑简单的说是泥、釉、火三元素的完美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材料可供创作者们选择,不同材质的泥料也能恰当的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想要塑造的效果,经过烧制,呈现的质感也各有不同,这也大大丰富了创作者们的思路和情感。泥料的创新使得陶瓷雕塑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3)特殊的质感会使情感表达具体化,雕塑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表达形式,采用具有美感的独特质感的材料,加以精细的加工和烧制,使外形给人以特别的视觉质感和触感。粗糙以表达粗犷不羁或烦乱郁闷;细腻以表达温婉如水或光洁平静;残破以表达缺憾或遐想;坚硬以表达刚毅不屈或冷静,不同的质感表达不同的情感,特殊的质感使得陶瓷雕塑的情感表达具体形象。
(4)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陶瓷雕塑也从最初单一的最求细腻温走向了表达现实情感的方向,粗犷、自然的风貌成为表达情感中常见的风格。为表现这样的美,通常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使用颗粒较大的泥料,使用简单的烧制工艺加工成型,使作品具有原始的、自然的感触,大搞陶瓷雕塑的自然魅力和纯净的灵魂。这样的灵感在现代陶瓷雕塑中十分常见。
2.色彩是陶瓷雕塑的活力
(1)釉料的装饰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陶瓷雕塑都需要釉料为之点睛,传统的釉料,一般使用的是“青色”,类似于青花瓷,单一的釉料加之繁复的花纹使得陶瓷具有古典优雅的气质。现代的创作者思路愈加发散,他们在釉色的使用上更加丰富多元,大胆张扬,完全可以运用釉色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意志。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从前单一的釉色有了更多,更新的运用。釉色是釉中含有的金元素显色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颜色,烧制时的温度和不同的泥料相结合会使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上釉能增加陶瓷光滑的质感,使其更具光滑度和光泽,但是实际上,上釉是个十分有难度的技术,上釉时可能不均匀,也可能出现裂纹在过去,传统的陶瓷雕塑最求上釉的完美,如果出现黑斑、缩釉的情况,通常意味着作品的失败,因此,在过去一件完美的陶瓷雕塑是十分珍贵的。但现在不同,现在认为,陶瓷作品中出现的烧制留下的瑕疵是可以被接受的,就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烧制留下的瑕疵还会被当做特殊的象征。随着科技的发展,陶艺技术的进步,烧制的手段也大大提高,成功率也大大提升。除了传统的青色和类玉,新的彩釉和盐烧釉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2)不同的彩绘能反应不同的创作情怀,它比釉色的颜色种类更丰富,虽然不能增添光泽,但才细节处理上更加细腻。色彩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它通过增强视觉感,营造氛围来表现情感。红色,给人以喜庆欢乐和热情;蓝色,给人以辽阔无垠和平静;黑色,给人以敦实稳重和安定,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的渲染可以增加陶瓷雕塑的立体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具有深刻性。
(3)黄色、橙色和红色。黄色和橙色是在公共视野中较多出现的两种色彩,用于表达温暖和关爱的情感,黄色、橙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太阳,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色彩,给人以明快和与愉悦的感受。红色是热情、力量、权威的象征,这样的颜色用于表达奔放,爱情,自信的情感,这三种常见的颜色是陶瓷雕塑中的常用色。
(4)陶瓷雕塑是有灵魂的,色彩就像陶瓷雕塑活力,创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色彩就是很好的表现形式。它让陶瓷雕塑的灵魂更加鲜活,不同色系的色彩表达着不同的情感,给人不同的感觉,也个陶瓷雕塑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和灵魂。色彩本身包含的色度、彩度、明暗都是陶瓷雕塑制作时的关键点,恰到好处的色泽总是能引起陶瓷雕塑与欣赏者的共鸣,使作品的魅力和艺术观赏性得以提升。人们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使文化内涵越来越走向多样化,陶瓷雕塑作为放映现实的艺术品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题材,色彩在主观情感上的表达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实和艺术相结合,为陶瓷雕塑注入新的血液。
3.造型艺术与情感表达
(1)陶瓷起源于人类对器皿的需求,它从生活中发展而来,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其造型起初是以使用功能为主,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情感,古老的陶瓷艺术发展至今,积淀了深厚的情感体验,造型和情感表达的结合造就了一个立体的,具有艺术价值的造型艺术,陶瓷雕塑与绘画艺术不同,它是空间和造型的组合,共同塑造出立体的艺术形象,是一种具象的,三维的造型艺术。
(2)现代的陶瓷艺术已经突破传统的观念,由追求整体造型转变为对线条、细节、个点,通过这些方面来突出创作的主题,造型上对点、线、面的运用使得情感表达有了新的表现区域,创新的造型往往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意境,创作者的情感内涵也更丰富。饱满的造型让人舒适,例如常见的观音像;缺憾的造型让人遐想,例如断臂的维纳斯,每种造型都有各自的语言,创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造型充分的表达和升华。
小结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陶瓷雕塑作为其中的分支也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材料、色彩和造型来论述陶瓷雕塑中的情感表达,针对其中重要的细节加以分点论述。鉴于我个人的知识和资料有限,不能十分详尽的讨论这个课题。希望能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推动陶瓷雕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希望能有更多陶瓷雕塑的作家能创作出更多的拥有深层内涵的作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试论播音创作中的情感体验 篇12
一、情感体验的逻辑层次
首先, 播音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是播音创作的原动力。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表述:“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 这就是艺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 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 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 这就是艺术活动。”不言而喻, 播音是一个用声音来表现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的艺术创作活动, 它通过声音形象的表现来传达播音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继而感染听众, 使听者产生共鸣。而这情感的呈现正是播音创作者经历生活的体验。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 是嗜欲, 忿怒, 恐惧, 自信, 妒嫉, 喜悦, 友情, 憎恨, 渴望, 好胜心, 怜悯心, 和一般伴随痛苦或快乐的各种感情。”可见播音创作者内心情感足够丰富, 才能真正开启情感的闸门表情达意。
其次, 丰富情感形成的契机。“丰富情感的形成源自深刻的体验。”这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情感体验,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 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 深沉而且久远, 不轻易流露出来。”可见, 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自我观察。“体验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把握世界的心理能力, 一方面是主体对自身心理的内省、自知, 一方面是主体对他人心理的同感、推知。”通俗点说, 体验重在自己的内心, 它用内心去观察、感受生活当中的人、事、物, 自省、推知那些最为复杂隐蔽的感情。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生活, 感知世界。
再次, 情感体验与周遭世界的碰撞。感动无处不在, 体验无处不在。你不必去刻意寻求被感动、被体验对象, 你只需做个有心人, 用心聆听生命的脉动、用心感受生活, 你就会身临其境, 深切感知, 并引发你对生活经历产生的各种情感经验。就仿佛站在世界的中心, 呼唤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一旦受到周遭世界的刺激与触碰, 便似泉水般溢出, 在自我意识中渐渐苏醒, 唤起内心隐秘的情感世界, 进而激发创作者创作的灵感、冲动与想象, 于是便生成了创作者的创作动机, 最终着手进入创作。
最后, 情感体验的外化。播音创作看似简单, 这一过程甚至被认为只有“播”没有“创”, 播音创作者也往往被冠以“传声筒”之名。其实不然, 好的播音创作者在进行文字稿件、作品的播报、演绎时, 并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积极地感受, 是经过严谨地备稿、分析、理解, 潜心地研究、感受, 深层地情感体验、把握, 以致获得积极的播讲愿望, 发挥想象、联想, 对文字进行再创作的一段心理创作历程, 这一过程透过声音这一外衣得以消解和外化, 在播音创作者对情感运动起伏恰到好处的把握下, 将文字面貌与思想传达给听众, 使其感同身受, 引发共鸣。经过这一“理解稿件, 具体感受, 形之于声, 及于受众”的创作过程完成的播音作品诚然是成功的, 它带给听者的不仅仅是声音表象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声音背后隐藏的创作能量, 而这个能量与播音创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密切相连的。
以朱自清前期散文的代表作《背影》为例, 散文感情真挚自然, 语言朴素简洁。全篇用淡淡的文字描写了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时的情景以及作者对父亲“背影”画面的捕捉, 抒发了作者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倘若播讲者经历过与父亲惜别时的如此场景, 在对《背影》这篇作品进行播音创作时, 也就不难置身其中, 忘我抒发了。此时, 播讲者的脑海里必定充满了已将文字转化成影像的惜别画面, 所有与父亲有关的情景、感受瞬间在脑海、心底浮现、根植, 仿佛这一幕正是自己曾经的经历, 于是便提取记忆片段, 将播讲者对自己父亲的切身感受融入作品的文字当中, 不仅重现了播讲者自己与父亲当年的离别情境, 也再现了作品文字所表现的父与子的惜别情景。
二、如何培养更深的情感体验
首先, 播音创作者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洞悉世界的眼睛, 一对善于聆听真实声音的耳朵, 一个善于思考、智慧的大脑, 一颗真挚如水般清澈的内心。试想一个不观察、不聆听、不思考、不良善并不富于同情心的人, 对生活又怎会有热度?对人和事物怎能不无动于衷?只有做个有“心”人, 才能用灵魂感知世界, 理解生命, 感悟生活。只有内化于心, 才能外化于音, 外化于情。
其次, 训练审美的内省能力是培养播音创作者情感体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审美的内省, 具有浓厚的艺术思维色彩和强烈的创造性想象成分, 可谓艺术的内省体验。”播音创作者要善于探寻周围环境, 善于通过切身体验的某种心境展开联想、开启重温式的记忆, 才能将积淀于心的情感记忆提取出来, 进而体察到其对作品中所观察对象的心态, 进行创作。因此说, 对“审美的内省能力”的培养是播音创作者培养情感体验进行创作的重要环节。
再次, 努力培养播音创作者的同感力。即播音创作者善于养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习惯, 将自身转换为体验对象, 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感受。就好比演员扮演不同的角色, 完全忘我地进入角色, 以角色即我、我即角色的表演力表现、丰富人物。因此播音创作者应积极训练同感力, 以便提高体验力, 为播音创作作品表现力的增强推波助澜。
总之, “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经过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凝结而成的人生体验, 是体验的外化形式。人类的艺术实践表明, 体验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 影响到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1无数播音创作实践证明, 只有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艺术品位的播音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
【创作情感】推荐阅读:
书籍设计的情感创作09-19
油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10-21
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作用10-06
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10-12
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10-29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声音创作10-17
创作绘画05-14
材料创作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