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道路

2024-06-24

创作道路(精选4篇)

创作道路 篇1

李可染, 我国现代画家, 江苏徐州人, 自幼学习画画, 早年先后在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1946年在北平艺专任教, 1956年开始从事山水画的创作。李可染的山水画早年取法八大, 笔致简率酣畅, 曾跟从齐白石先生学习画画, 笔风变得更加凝练。后来又跟随黄宾虹先生学习积墨法, 并自己摸索出来了风景画前亮后暗的阴影处理方法。李可染画风严谨, 笔墨沉厚, 晚年用笔则显得更加的老辣。他善于画牛, 笔墨显得非常拙趣。其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 《井冈山》等。李可染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努力。他创造性地将中西方的文化汇集到一起, 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以创新求变之胆, 铸浑厚华滋之魂, 为中国山水画的革新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将上千年的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崭新的境界。

一、李可染艺术创作的历史根源

李可染出生在徐州市的一个平民家庭, 从小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和磨炼。在五四运动影响下, 他参加了革命运动, 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抗战时期, 他在重庆、武汉创作了很多以抗战为题材的作品, 用自己的画笔参加战斗。从40年代开始, 他决定献身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创作中, 于是在水墨画领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1950年, 李可染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当时, 国画教学不受重视, 而李可染面对现实, 分析了国画教育受到冷落的原因, 他分析, 单从国画的形式上来说, 国画脱离了人民大众的生活, 从主观印象方面就被观者忽略了。李可染从传统入手学习中国画, 随后主攻西画和素描, 在这一时期, 他受到了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主张把西画的创作方法, 如形、光、色、声等融入传统的笔墨当中。这一主张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坚持本民族的美学特点, 并坚持“西学中用”, 来对中国画的创作进行创新[1]。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 中国画的发展面临了新的要求, 而西画广泛的传播, 也使得中国画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画要想发展, 就要在运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 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灵感, 并适当吸收西方优秀的绘画技巧, 用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艺术。

二、李可染艺术发展道路

李可染的艺术创作道路, 经历了早期的学习, 中期的探索, 最后的成熟这样一个过程。李可染的艺术发展之路, 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954年到1959年, 这个时期属于写实期, 是以写生法创作为主, 特点是尊重客观自然, 客观地再现了真实的山水景色, 这一阶段是李可染绘画道路的“宋画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60年开始到1989年, 这个时期属于写意期, 是以抒情写意为主, 重视山水意境和文化精神的审美标准, 是李可染艺术创作的“元画期”。在李可染的第二时期中, 从1960年到1965年, 是在写实中写意, 但更加趋于对概括、抽象、主观的研究与创作, 而到了80年代, 李可染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以“笔墨意象创作”为主的时期。这一阶段, 李可染在艺术上已经进入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可以在想象的意境中挥洒自如了, 用笔苍劲、用墨大胆, 用色简洁, 敢于在用色层次上有所创新。李可染晚年的创作追求创新, 主要是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层的理解, 并有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崇高使命感, 从而实现了墨韵美与神韵美的完美融合, 创作了博大、浑然一体的独特的画风[2]62。

从1932年到1945年是中国社会的变革时期, 同时也是李可染爱国思想的形成期, 这一时期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而导致了李可染艺术思想转变为将艺术与政治和人生相结合。而这一转变表现在李可染的艺术风格上, 他由原来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临摹, 到将中西方艺术进行结合, 最后确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是中国画的创作。

从50年代起, 李可染出游进行写生, 到大自然中创作为当时中国画创作的困境带来了新鲜的气息, 经过多次实践, 他认为,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解决中国画没有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他借助于早期学习西方绘画的基础, 将西方的写实技巧和国画的传统技巧相结合, 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手法。

三、李可染作品的艺术特点

李可染跟从齐白石先生学习笔法, 随后跟从黄宾虹先生学习墨法, 他虽然没有齐白石的笔力和黄宾虹的笔墨美, 但他吸收了黄宾虹积墨法的技巧, 创造性地将笔墨和对象结合到了一起,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1.传统性和开放性。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 同时传统文化也是能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李可染认为传统是有文化以来的数千年亿万人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革新者, 他对传统的继承有非凡的表现力, 他的山水画在初级阶段是以学习传统为主, 具有传统的内涵, 在视觉上又具有对外来绘画因素的继承和吸收。李可染在山水绘画中植根于传统的基础上, 仍然执着于对中国绘画意境的追求。他认为不能够站在西方人的观点上看中国的绘画, 因此, 他的绘画紧紧抓住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 笔法上继承黄宾虹先生的风格, 以拙为美, 在线条的运用上, 李可染认为要丰富绘画的内容, 因此他开始运用积点成线的绘画方法来展现画面的丰富性[3]75。

作为一位现代山水画家, 尽管李可染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 但从精神内涵方面来说, 他的山水画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山水画。传统的山水画中除了要贯穿基本的绘画技巧以外, 还有画家的思维认识, 而思维认识的程度, 决定着山水画的发展, 同时也就表现了开放性的特点。开放性是李可染山水画的生命力所在。他的开放性是在写生中体现的, 写生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生同时也孕育了他厚重、深秀的基本绘画风格。李可染的写生把现代画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真山水的认识上, 促进了现代画家意识思维和视野的拓展。他的创作是在传统思维上的升华, 既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优秀部分, 也采纳了西画的绘画因素, 吸收了素描和光的因素, 注重对画面整体感的追求, 强调要突出主体。他还借鉴了西画中对于光的表现手法, 作品中把逆光进行压缩, 丰富了画面, 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2.崇高和雄浑。崇高和雄厚是李可染山水画的内在美的体现。雄浑厚重也来源于李可染对笔墨的发挥, 在用墨上, 为了达到崇高和雄厚的表达效果, 使作品呈现出整体的架构, 他舍弃了细枝末节, 而层层用墨, 以使得作品厚实雄浑而不轻浮。在用笔上, 李可染以平、圆、 重为基础, 寻求创新, 同时发展了黄宾虹的笔法。

李可染山水画的崇高性, 体现了新的审美观, 是以祖国山河为基础, 表现了对祖国山河崇高的热爱。李可染提出了“为祖国山河立传” 的价值观念, 他认为可以通过山水画展现祖国的河山, 表达对祖国、 对家乡的赞扬。李可染是一位爱国人士, 他把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情都融入到画笔上。他通过描述大自然, 来展现他美丽的祖国, 他以雄浑厚重的笔墨重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4]83。

李可染的山水作品主要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通过对祖国山水的描述来表现爱国主义情感。抗战时期, 他投身到抗战当中,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他将爱国精神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中,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他对于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说到这里, 就一定要说到他的优秀作品《万山红遍》, 该作品没有描写实景, 而是描写了李可染心目中祖国的大江南北, 画面先以水墨勾勒出轮廓, 再用朱砂进行点染, 漫山红树, 红到了观者的心坎里。他用朱砂对画面进行渲染, 营造了非凡的意境, 充分体现了画家内心对山水、对祖国的满腔热血。画面中浓墨、瀑布、朱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3.吸收西方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 吸收外来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民族艺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于李可染来说, 他既不盲目崇洋, 也不盲目排外, 他提出了借鉴外来艺术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进行吸收, 将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的艺术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 李可染创造性地运用了绘画中光线, 把积墨和光相结合, 表现了瀑布水流、蒙蒙细雨的散光效果。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境, 强调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创作特点。他有扎实的绘画功底, 他的作品, 有饱满的沟谷, 山势迎面而来, 瀑布用浓厚的笔调刻画出来, 深入到了画面的每个角落, 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李可染的水墨画用悲伤的黑色作为基本的色调, 能够深深地吸引观者的视觉, 给观者很大的思考范围。而在悲伤笔调的约束下, 或有或无地显现了淡淡的优雅, 将感情挥洒出来[5]71。

李可染先生是我国有巨大影响力的画家, 他一生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绘画作品, 他精于山水画, 并探索出了以黑、涩、满为内涵的一种新技巧, 在水墨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李可染之所以能够成为 “大家”, 不仅是因为他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生活功底, 而且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辩证的思维观念。李可染对艺术的创作是全面的, 他的艺术思想是对传统、生活、古今中外艺术的结合, 是对艺术理论的思考, 更是对生活、祖国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李钊.浅析李可染的中国山水画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郑工.把“新诗”画在纸上[J].中国书画, 2008 (10) .

[3]水天.世纪可染独领风骚[J].中外文化交流, 2008 (6) .

[4]陈卫和.李可染:山水画的问题意识与解决之道[J].文艺研究, 2008 (2) .

[5]李公明.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J].美术观察, 2009 (1) .

创作道路 篇2

作者:播音创作„ 文章来源:播音创作基础理论 点击数:521 更新时间:2005-7-1

第二章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1)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含义。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清在自己的工作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创作道路,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创作道路以及坚持它的意义。

3)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和认识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4)教学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坚持正确创作道路的重要性、规定性和实践性。

5)课时分配:大课周2课时。

6)教学内容:

第一节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定义

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可以这样表述: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二节正确创作道路的重要性

正确的创作道路,反映播音创作活动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规定着实践活动的“模式”和方案。因此,创作主体如果不了解,或忽视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违背其中的客观规律,就会影响播音创作的水平,甚至导致播音创作的失败。

从总体上看,任何节目的播音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那么,就存在着一个以什么样的观点去反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反映,以及为了什么目的去反映的问题,这可以说是个创作原则,创作态度的问题。因此,创作原则,即创作的出发点、立足点的问题,是任何一位播音创作主体都不可能回避得了的。再从播音创作过程、创作形式和手段看,不论播音样式和风格有怎样的变化,都可以找到其中的共性,亦即播音创作的规定性。这是由播音工作的性质任务决定的,也是由广播电视传播特点所制约的。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不只是个认识问题,也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意义。能否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对于学习播音以及播音创作实践,都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是每一位播音从业人员都要遇到,同时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第三节正确创作道路的规定性

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播音创作的原则、播音创作的源泉、播音创作的新闻属性、播音创作的自身特点、播音创作的标准和任务。它立足于播音创作自身的特点,着眼于播音创作的大环境,较为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播音创作的质的规定性。

1.播音创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即阶级性和倾向性。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是中国人民所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广播电视。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党性体现在播音创作中,即鲜明的无产阶级感情。无产阶级感情及其表现方式也应是向上的,又是丰富的、多样的,这种向上和多样性的统一,才是无产阶级感情表达的特征。不能把无产阶级感情仅仅理解为“硬梆梆”的,它既有“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又有“莺歌燕舞”、“潺潺流水”。播音创作主体必须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在政治上完全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坚持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组织上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坚持播音员这个“小我”和党的宣传员这个“大我”的有机统一。在播音创作中,既要有自己感情的表达特点,又要把握党的政策的分寸,既要有自己的形象特征,又要符合党的宣传员这一总体形象的准则。

播音创作要有创作者的热情,当然要倾注创作者的心血和具体的思想感情。正确的创作道路,强调的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是否符合播音创作与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的要求,广大受众透过播音创作者的言语活动,必然能够明确感知到。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还应作为播音创作的纪律,自觉约束,严格遵守。

2.播音创作的源泉

生活是播音创作的源泉,播音创作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火热的社会生活。播音创作需要时代精神的熏陶,需要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熟悉生活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指播音创作主体要努力深入实际,要熟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要真切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并时时以新闻工作者的敏感,把握时代氛围,时代精神的实质,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爱人民群众之所爱,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另一条途径,即通过间接经验来熟知现实,这对播音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工作体制和分工的不同,播音员(包括主持人)深入基层的机会毕竟不如记者多,他们经常地、并主要地从记者编辑加工的第二手材料中了解形势的发展,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又都汇聚到播音员这里。

播音创作要饱含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另一层含意,是指播音创作的声音形

式,言语风格必须符合时代氛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欣赏倾向。时代前进了,倘若播音创作的风格仍滞留在过去的时代,相对稳定的语言定势若不及时随客观传播大环境的变化,做出控制、调节,就不可能为受众所乐于接受。播音创作始终需要符合时代精神,充满生活气息的饱满感情,只不过要悉心在分寸尺度上下功夫,离受众更近些,表现更自然些,满腔热情,而又恰到好处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色彩。

3.播音创作的新闻属性特征

传播新闻是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主体,播音工作具有鲜明的新闻工作的属性,播音工作者具有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有些初学者,甚至热衷于播音工作戏剧化、播音员演员化。事实上,播音创作必须了解播音语言特点,把握其具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既不能混同于日常谈话,又区别于朗诵,戏剧台词等表演艺术语言,而是取生活语言和艺术语言之精华,走自己的路,营造独具一格的具有新闻特色和传播特色的播音语言。

我们还强调“准确、及时”和“高效率、高质量”,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努力达到的工作要求。第一,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就要坚持播音创作的真实性原则。播音,是新闻广播电视宣传中的一环,播音员、主持人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分子,播音创作具有新闻性特征,所以播音创作中,必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第二,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就要坚持播音创作中的时效性原则。这一时效性的体现,一方面反映在播音创作活动的紧张性上,即准备的时间很短,不像其它艺术创作活动那样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一方面反映在新鲜感和时代感的态度感情的体现上。

4.播音创作的自身特点

(一)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特性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不能彼此割裂开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互相引发、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对稿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要力求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内在联系,不能只了解稿件语词的表层结构,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同时,认识过程中应交织、渗透着情感活动,活跃着生动可感的形象,体验着具体的态度。在播音创作中只有使理解与感受做到水乳交融,情动于衷,才能有真正的播音创作,而感受又总是同理解相联系,理解必然促进感受的深化。认识加深情感活动,情感的价值取向取决于认识的成果,而情感体验的敏锐深入,细致多样,又会反过来扩大认识的内容。

(二)播音言语“外化”过程的特点

播音这种言语创作活动必须“言为心声”、“心口如一”,也就是说,播音创作的“外化”过程中必须使有声语言与思维、感情紧密结合。而实际工作中,三者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播音的言语活动若与活跃敏捷的思维脱节,“文稿播音”就可能读得“支离破碎”、“有字无句、有句无章”,“口语播音”则会“词不达意”、“张口结舌”。播音的言语活动若与积极灵动的感受脱节,必然使语言干瘪无味,没人愿听。要克服和防止播音言语的“外化”过程中与思维和情感的脱节,主要应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对传播内容的深刻认识和真切感受,言为心声;二是培养起面对话筒或摄像机,迅即产生与受众真实交流的心理反应能力及言语中主动交流的表达技巧;三是以积极自如的状态进行话筒前的创作,既十分认真投入,又处于轻松灵敏,易于控制调节的状态。话筒前的任何私心杂念都必然影响播音创作,是与正确的创作道路背道而驰的。

5.播音创作的标准

“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就是播音创作的标准。

(1)明确思想感情与语言技巧的关系

首先,恰切的思想感情,要靠播音创作主体来体验把握,这是运用语言技巧的内心依据,“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要靠播音创作主体来构思,这是“恰切的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恰切的思想感情”必定引出“尽可能完美的技巧”,“心里有”,但不一定“嘴上能”。“恰切的思想感情”和“尽可能完美的技巧”这二者之间的联结统一,正是播音者创作的集中表现。讲究播音的语言表达技巧,是传播的表现性、艺术性的要求。

其次,我们在承认和重视技巧的独立性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以思想感情为技巧运用的主导这个观点。实际上,技巧虽有独立性,可以单项操练,但思想感情才是源头,才是根本,思想感情体验准确、深刻,就能够启发技巧运用的方向、手段。因此初学者,还是要坚持以思想感情为主导,以充实的内心依据来构思技巧的运用。这里需要的是“心口相应”。

(2)处理好声音形式与节目内容、形式的关系

由于播音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仅就形式而言,从稿件体裁看,新闻、通讯、评论、文艺节目的解说、介绍、主持人节目夹叙夹议的谈话体等等,各有语体上的特色;从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手段看,广播几乎全部靠播音者的有声语言,电视则有画面、音乐、同期声等因素与播音者的有声语言共同完成创作,而各类节目,各次节目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单一的语言样式、单调的声音形式、浅薄的语言能力,是难以达到播音创作标准,更难以胜任播音或节目主持工作的。

第四节正确创作道路的实践性

1. 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形成、坚持和发展,离不开实践

播音正确创作道路的坚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实践是检验是否遵循了正确创作道路的惟一标准。从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尤其从播音作品中,都可以观察和检验出创作道路是否正确,从而坚持正确的,修正偏差的,使播音创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播音创作不是个人任意的活动,是受一定思想支配,为实现一定目的的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的创作道路,便是播音创作的指导思想,在播音实践和学习过程中自觉地遵循,并坚持下去,成效自见。

2. 实践中要注意纠偏

在创作道路上出现偏差,更多的是出于“急于求成”的善良愿望,也是导致顾此失彼、不得要领的原因。比如,有的处理不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有的在改正自己播音中的缺点时,步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误区;有的只注意声音形式的局部的调节,却陷入了盲目性和片面性,失去了整体的把握等等。对创作道路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不妨做些分析。

模仿,无疑是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播音亦然,尤其是在练基本功的初学阶段,气息如何运动、口腔怎样控制、语音如何正确优美地发出,以及重音的强调方法、停顿或连接的处理等等,都是从感性的,直观的对象模仿中学得,并逐渐悟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但是在播音创作的实践中,常有人因为模仿不当,步入“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误把模仿当做创作的目标,以为在某方面一旦“像”自己心中认定的播音偶像,播音创作就算成功了。于是渐渐脱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用某种固定的声音形式播音,无形中在创作出发点上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因而不能获得创作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了。二是不去模仿学习具有普遍意义的反映创作规律的精华,而是模仿音色、吐字习惯等“外壳”、“皮毛”上的个性。有些声音外壳上的个性,是“偶像”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别人去模仿反倒可能成了“痈疽”。所以,模仿也要有清醒的头脑,透过现象看本质,某人的声音好,某人的语言洒脱,有韵味等等,既要体味其在声音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更要探寻其由内到外引发的“酵母”是什么。这才可能深谙个中三味,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不断丰富自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播音作品来。

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对播音创作具有“导向”的意义,对每一次播音创作,以至于对整个播音生涯都具有“导向”意义。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所包含的内容,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明显的稳定性。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按照创作道路的要求从事播音创作,另一方面还要经常检验判断自己遵循正确创作道路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纠偏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创作道路在整体、全局意义上的“导向”作用,尤其要处理好各创作元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不要为了丰富自己的表达技巧,而将技巧与真情实感割裂开来,孤立、机械地去播“设计”;也不可为纠正感情饱满而声音缺乏控制的毛病,而连情感一起冷漠沉重起来。

7)实践环节:全班60人,分成6组上小课,每组一位指导教师。

小课目标是:讨论大课内容,并结合本组学生对本课的认识和具体理解,进行重点分析,一般采取联系发声训练材料,实例引路、实际体验、对比鉴别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8)习题:

1、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是什么?如何认识?

2、如何认识正确创作道路的重要性?

3、为什么播音工作的第一属性是新闻性?

4、播音创作自身有哪些特点?

5、如何理解播音创作的标准?

6、谈谈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对播音创作的导向意义。

探寻培养影视创作人才的创新道路 篇3

一、高校影视创作人才培养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的导向性发生了偏移。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一度发生了偏重研究而忽视实践的现象。而对于影视专业而言,这一教学风尚既有好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好处是影视创作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弊端是影视创作人才的综合素质下降,特别是创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1]。而因为这种人才培养的导向性的偏移,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影视创作人才难以满足广大影视机构的需求,而在供需不对等的情况下,影视创作人才最终会选择转行。

第二,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模糊。人才培养定位是避免使人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处境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上尚没有做好明确的定位,对于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这种不确定性明显地体现在学校的影视创作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路径

所谓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媒体形态,比如生活当中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2]。这些媒体形式一方面使得受众的数量增多了,另一方面使新媒体对受众的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而这些方面的变革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创作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想使影视创作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而不被时代淘汰,就需要改变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路径。

第一,要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哪个行业,专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了,对影视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理的影视创作人才培养需要对专业素质加以重视。对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多做现场实践的方式,来使学生对影视创作专业具有更高层次的认知,从而创作中高水平的、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3]。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让学生多走入社会,感受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激发出创作灵感。

第二,要加强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对影视创作人才而言,其他学科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这是由影视创作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当代社会,生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可以作为创作素材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而如何从纷繁杂乱的素材当中摘取有价值的信息,就有赖于创作人的综合能力[4]。从这个角度来看,影视创作人才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对此,学校可以做的就是要求学生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选修其他课程,并对选修课程多的学生给予某种形式上的奖励,以在学校中倡导拓宽知识面的学习风尚。

第三,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个全面型的人才,必然是在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我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相对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处在弱势地位。而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影视创作人才的能力,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学观念,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策略中。对此,学校要对实践教学给予足够的物质支持和师资力量的支持,而教师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入仿真实验室,体验播音、影视制作等与影视创作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三、结语

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问题早已显露,而新媒体环境下,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具迫切性。对此,我国高校要明确问题的实质所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影视创作人才。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新媒体成为了最重要的媒体形态。媒体环境的变化对影视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围绕新媒体环境所展开的高校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创作道路 篇4

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作品优美的格调。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看看她的自述:“1911年, 在一个小县城里边, 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庭里。”“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他对待仆人, 对待自己的女儿, 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地吝啬而疏远, 甚至于无情。”萧红年幼就失去了母亲, 也没有姐妹和同伴, 家庭的冷漠和虐待, 培养了倔强和反抗的性格, 她恬静、矜持而又怡然自处, 这是一个早慧而聪颖的女孩儿, 得不到家庭的温暖, 便只得把自己一颗小小的寂寞的心寄托给年老的祖父和家里的后花园, 古朴的小镇培养了她对大自然无限的憧憬、热爱和追求。

“一到了后园里, 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人和天地在一起, 天地是多么大, 多么远, 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 一眼看上去, 是看不完的, 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花开了, 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 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这是怎样的童年, 又是一颗怎样向往美的童心?儿童眼睛的观察, 儿童想象的描绘, 儿童的心感知的世界, 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这样清新明丽, 童话般优美, 歌谣般生动, 这些是在《呼兰河传》中才能感受到的, 然而让我们感触更深的是她从童年就压在心头, 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哀愁和悲凉。

“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是作者在《呼兰河传》中反复咏叹的, 也是作者童年生活深刻的印象, 还有那从院子西南角夜夜传来的跳大神的鼓声和腔调更是缠绕在心头, 久久不去。 “满天星光, 满屋月亮, 人生如何, 为什么这么悲凉?” 萧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她的童年。

童年是寂寞的, 这里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呼兰河的人们过的是刻板单调的生活, 在这刻板单调的生活中, 虽然有精神上的几大盛举: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 但也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 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但作者叙述这卑琐平凡的生活却充满了声音和色彩, 优美的旋律像一支飘荡在风中的小夜曲, 回旋跌宕的感情把作者回忆寂寞童年时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柔婉中蕴涵着倔强, 锐敏中渗透着矜持, 优美的格调“不能不使你炫惑”。“它是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者在回忆她那寂寞的童年时是含着泪的, 在这含泪的回忆中作者沉浸了全部身心, 投放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力量, 从《呼兰河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一生中跋涉的每一步所留下的痕迹, 感受到她在艰难的跋涉中的切肤之痛。

萧红的创作可谓是异军突起的。她于20世纪30年代崛起于哈尔滨, 当时正值东北沦陷、民族危难的深重时期, 家庭的虐待, 逃离家庭后的漂泊, 使她尝尽了人间的苦辣辛酸, 残酷的现实, 逼着她同劳苦大众挣扎在同一条死亡线上, 置身于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置身于日伪统治下的人民之中, 和他们一起抗争, 一起呼喊, 留下了她的《跋涉》《商市街》和《生死场》, 从中可以看出她鲜明的政治立场、起步的艰难和生活的困厄。尤其是《生死场》这部震撼人心的力作, 描述了东北人民“对于生的坚强, 对于死的挣扎”。它使人们“望见了不屈的中国土地一角的奴隶们不屈的朴实的灵魂, 并且听到他们充满血丝的呼声, 并且投身到他们的怀抱中去”。

但在《生死场》发表后的三四年间, 萧红感情上却一再遇到挫折, 她的心是那样寂寞, 这时正值抗日热潮高涨, 人民都投入了火热的抗日斗争生活, 此时她唯一的出路是投身抗日斗争的前线。但她却避开了火热的斗争, 沉陷在个人感情中难以自拔, 正如她自己所说:“世界那么广阔, 而我却把自己的天地布置得这么狭小。”这一是因为她在生活的道路上已经受尽了苦楚, 心灵和身体都受到了摧残, 当全国人民都起来抗日时, 落在她身上的担子无疑减轻了。同时也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 究竟是面对着中国民族的全体, 在萧红的感觉上, 是不及封建家庭那种逼迫的直接和间不容发, 这是逐渐的侵蚀和奴役, 尚容个人暂时地喘吁, 这压力沉重但却缓和, 只要你不在行动上触犯它”。萧红这时感触最深的是两千年封建传统和习惯势力的压迫, 是人们对这种压迫的麻木和愚昧, 是人们的不觉悟、贫穷和落后, 艰难跋涉中所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产生了《呼兰河传》的构思。她要揭露控诉两千年的封建传统和习惯势力对人心的禁锢和摧残、对人身体的迫害和灵魂的侵蚀, 她要探索中国民族的弱点和积习, 促使人们觉醒、奋起、抗争。

“萧红之可爱之处, 在于写作态度赤诚, 不作自欺欺人之谈, 其作品的魅力, 也可以说止于此了。”还是在中学读书期间, 萧红就受到现实主义革命文学的深刻影响, 当时正值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来, 她非常喜欢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作品, 这为她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加之她自己的坎坷遭遇和经历, 使她一迈上文坛走的就是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 她把创作的根基深深地扎在现实土壤里, 作品以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着读者。

她所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物, 《呼兰河传》这部取材童年生活的作品, 更是以写实的手法展示了中国北方这个小县城的地理风貌和风俗人情, 不事雕琢, 色彩朴素, 对当地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质朴、自然, 而又是为中国北方这个小县城所独有的, 这使我们想起了罗丹的一句话:“真正的美, 正如真正的艺术一样, 是非常朴素的, 并且是人人理解的。”《呼兰河传》以它真挚的情感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1930年, 萧红刚刚20岁, 由于反对家庭的包办婚姻, 她逃离了家庭, 走向了社会, 这对她的一生是有决定意义的。从家庭到社会, 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这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却由于处事经验不足, 受尽了凌辱和欺骗, 面临着绝望的深渊。与萧军的结识, 使她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开始了她短促而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她找到了她的战友和爱人, 他们一起向社会挑战、向生活抗争, 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爱情给了她那颗饱受创伤的心温暖和力量, 使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但她也时时感到一种爱的缺憾。这种缺憾除了性格和气质的因素, 还有传统的习惯势力和男性至上的封建遗产, 她时时感到自己的从属地位。她感谢他把她从那个笼子里救了出来, 又恨他把她又关进了那个笼子里去, 而当这裂痕无法弥补的时候, 她终于一个人走上了最后一段孤寂的路程。

漂泊的身世, 战乱中的颠沛流离, 饥饿、贫困, 精神上的屈辱, 使她的心那样郁悒、寂寞, 重重的磨难, 使她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了, 她开始了更深沉的观察和思索。

在《呼兰河传》中她用委婉、纤细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传统和习惯势力对人心的禁锢、摧残、迫害, 对旧社会进行了血的控诉, 这里面充满了她自己的屈辱和辛酸, 也反映了对人生更冷静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 她以一个小团圆媳妇的被迫害致死, 揭示了呼兰城人们的愚昧、落后、顽固和蛮横。 在这里作者揭示了愚昧的根源, 那就是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势力的根深蒂固, 造成人们的不觉悟、愚昧和落后, 她的揭露和控诉是含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有一种促人觉醒、催人奋起的力量, 其中饱含着深深的人民和民族的忧患。“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 萧红的创作思想有连贯, 也有转折, 这种转折, 一方面意味着一种退步,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思想的深化, 正是这种深化, 给《呼兰河传》带来了为《生死场》所不具备的思想锋芒和哲理深度。”

《呼兰河传》开始写作是1937年, 而最后完成是1940年底, 短短的十几万字, 作者在颠沛流离中写了三年之久, 这已经快到她短暂一生的终点了, 《呼兰河传》可以说是她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这里的每一段文字都刻下了作者生活的体验和经历, 她的苦痛、寂寞、憧憬和追求。看看小说寥寥数语的尾声, 对乡土的思念是那样深切, 对生活的品味是那样细腻, 充满无尽的寂寞和悲凉, 此时的作者又是那样疲惫, 萧红正是带着这寂寞和悲凉, 背着重负走完了她人生的旅程。

《呼兰河传》语言清新、明丽, 描述质朴、自然、委婉、纤细, 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作者的主观感受, 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摘要: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作品优美的格调, 她在含泪中回忆寂寞的童年, 沉浸了全部身心, 投放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力量, 从《呼兰河传》中可以看出她一生中跋涉的每一步所留下的痕迹, 感受到她在艰难的跋涉中的切肤之痛。

上一篇:SS4改机车下一篇:AW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