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精选12篇)
散文创作 篇1
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一) 散文的“散”。
在中小学的语文课中, 关于散文的特点, 虽因文章不同而有不同的的概括和说明, 但一般都万变不离其中, 即“形散而神不散”。 “散”的含义大致有几层:语言不受音韵、格律、句行的限制, 是自由的散体;表达方式可以灵活 (散) , 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随意运用:既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间杂其他方式;也可几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收综合之功效。结构要散得开, 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内容可以收纳在一篇小小的文章中, 例如郭沫若的《灯》就是从眼前的灯引出古“希腊的火炬”、航海的灯塔、山那边的灯——革命的希望。《天山景物记》自山外到山内, 从草原边沿到中心, 由雪山脚到山顶, 再由山顶到果子沟深处, 真是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中心是天山美、祖国美。 鲁迅先生说:“散文的体裁, 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指的也是这个“散”。
(二) 散文的“不散”。
“不散”指散文的中心, 或阐述一个道理, 或表达一情感, 或反映一种状态, 或渲染一种气氛, 总有一个中心, 这就是散文的“神”。因此, 散文“散”的是貌, “不散”的是神, 貌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这里有个比喻比较恰当:好比渔夫手中的网, 放得开, 撒得远, 但手中的网纲却是紧抓不放的, 一旦需要, 纲举目张, 收起来即可。
(三) 散文的其它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 但除外, 散文具有的其它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
1.“小”, 指散文的篇幅小、题材小。
好的散文总是以短小见长。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这样一篇古今传诵的佳作。文章的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首先,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 却纤尘不染,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 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大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味。这部分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集中体现莲花之美, 而关键就在于一个“洁”字。作者托物言志, 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也反射出自己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 分评三花——菊、莲、牡丹, 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将菊花的隐逸, 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相对比, 使“爱莲”之主题得以加深。并以莲自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 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而就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却仅仅只有100多字——“不枝不蔓”, 优美简炼, 的确是如莲之美。散文不仅篇幅小, 绝大多数散文的题材也小:花草虫鱼、山水沙石, 一缕情思、一种念头, ……借助这种小题材, 以小见大, 因薇知著来说明人生的大道理, 抒发人类的美好情感, 歌颂真、善、美, 鞭笞假、恶、丑。郭沫若的《银杏》就是一篇用小题材蕴含大寓意的典范文章。《银杏》写于抗战时期的1942年5月23日, 发表在5月29日的《新华日报》上。开篇一句“银杏, 我思念你!”深切的呼唤把人们的思绪牵引到那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文章虽然题为《银杏》, 但显然目的不仅仅是在写银杏, 作者写银杏的古老, 银杏的美、真、善, 其实是赞美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 人民的美丽和真与善。而文中写银杏的蓬勃, 端直, 挺立, 坚牢, 庄重, 嶙峋, 洒脱……正是表明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正直, 坚强与不屈。这种美丽的树是中国, 以及中国人的代表。文章还告诉我们银杏正一点点在人们的记忆与思想中消逝, 它意味着在银杏身上所传载的中国人的正直, 坚强, 种种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 也正随之隐遁, 消亡, 表现了作者心中深深的遗憾以及无奈。“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 都喜欢吃你的白果, 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则讽刺了那些汉奸, 并批判了那些作为中国人, 受过中国的哺育与滋润, 却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人们。由此可见, 散文的“小”蕴含着“大”。小题材、短篇幅囊括了宇宙万象中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 包孕着人际世界中所有深刻的、具有哲理性的思想。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一室便是宇宙, 花影树声, 都含妙理”。
2.“活”, 指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散文在文学作品中是表现形式最自由、最灵活的种类。散文反映的事务包罗万象:小到花木虫鱼, 大到宇宙空间, 因此, 散文的表现形式也格外自由灵便, 不拘一格。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童年时候欢畅、快活的生活和刻板枯燥的私塾岁月,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束缚和摧残。文章结尾却写了这样一件事: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 孩子们就各做各的事, 鲁迅呢, 却是画《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居然画了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已经做了店主了,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乍一看去, 这这卖绣像、开锡箔店、做店主、升绅士等等, 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没什么关系, 似可不写, 其实不然, 试想, 在“三味书屋”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 能够画出一大本绣像来, 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而难忘的事, 而绣像以后的命运如何、现在又怎样, 自然是读者所关注的。这里, 作者没有刻意安排, 而是顺势带出, 写得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因而读起来没有丝毫啰嗦、累赘的感觉, 相反到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正是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带来的特殊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 散文的“活”还表现在文章形式完全受作者思想、情绪、意念所支配, 作者在生活中有了某种感受、就可以尽情、尽兴地写, 而不受任何形式上束缚。当然, 散文的自由灵活, 并不等于说它不受任何限制。散文所受的制约就是文章的“主题”, 一篇散文, 无论篇幅长短, 无论体裁大小, 都要表明一种思想, 阐述一个观点, 反映一缕情思, 说明一个过程。这就是主题, 这也就是“貌散而神不散”的具体体现。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散文就像涨大水时的沼泽, 两岸被淹没了, 散漫得很。
3.“真”, 指“真情实感”。
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把自己独特的生活、情感通过艺术加工直接展示给读者, 而不像小说、戏剧、诗歌那样, 要借助于虚构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故这里说的“真”首先是指散文反映的人和事实真的;其次, 是作者的感情是真的, 是作者真情实感的直接抒发, 因此, 散文更也接近生活。例如, 冰心的散文作品往往张扬“爱的哲学”, 大胆抒写个性, 这就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1900年冰心出生在一个“不旧也不怎么新”的家庭, 正直的海军军官的父亲给了她爱国, 民主的启蒙教育, 而贤惠的母亲则给她以无限的慈爱并引导她真诚地爱人。这样的家庭及童年生活,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 了“爱”的种子。所以, 她常常用最喜爱, 最自由的文体——散文, 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寄小读者》。又如, 朱自清在谈到他的著名散文《背影》的写作时曾说道:“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 真实的感情, 自然而然的流露, 使得散文更加接近生活。
二、结语
有人把生活比作一个沼泽, 把散文比作 “从沼泽里挖出来的珍珠” (是生活中有价值、闪光的而且是为作者深切体验了的东西) , 把其他的文学形式比作是“用这些珍珠加工成的各种各样的珍宝、首饰”。因此散文的美是“天然去雕饰”的美, 是自然的美。总之, 散文正是因其取材广泛, 摇曳多姿;情感真挚,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 读之令人喜爱, 让人陶醉。
摘要: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散文以小篇幅、小题材反映大世界, 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抒发情感真实直接等也是不容忽略的。
关键词:散文特点,篇幅小,形式活,感情真
参考文献
[1].编委会.80名家谈散文创作[J].文学自由谈, 2002
[2].编委会.中外文学名著鉴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3].朱自清.慧者心自清:朱自清笔下的人生风骨[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
散文创作 篇2
从小听了不少故事,上小学又读了不少课外读物,因此对文字有了兴趣,所以,上初中时就有了创作欲望。
大约是1957年上初二时,一次作文课,老师让写一篇自命题作文,我就把村里一位失去一条腿的荣誉军人和一位姑娘自由恋爱,遭到家庭强烈反对,最终终成眷属的素材,写成了近万字的小说《义山和苗子》,一本作文本全用完还加了附页。老师说,这是他当语文老师以来看到学生最长的作文。
还有一次能称得上“创作”的是1958年的“七一”诗歌朗颂会。“七一”前夕,学校发出通知,为了庆祝建党37周年,学校决定在7月1日全校举办一场“庆‘七一’诗歌朗颂会”,要求师生踊跃参加。
通知发出后,各年级的班主任都召开了班务会,发动学生创作诗歌参赛,并把这次活动提到这是对党感恩的政治高度来认识。我们一级三班的班主任董瑞洲老师,还特地叮嘱我:要努力写出一首好诗,为班级增光。
那段时间,课余和早晚自习时,同学们都在苦思苦想搞创作,都想一展身手。当然我也不例外,同样陷入创作的思索中。写啥呢?
我想到:这年的6月,我们学校按大炼钢铁指挥部的指令,停课到南海淘过铁砂,运铁砂我又到过炼铁厂,那炉烟滚滚,人喊马叫的气象,让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大开了眼界!
想到了这些,我决定用诗歌的形式把这段生活及感受抒发出来。经过几天的思考推敲,我终于创作出长篇叙事诗《吼叫吧,海啸!》。
朗颂会选在“七一”的晚上。那晚,月朗星稀,微风轻拂,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那时学校没有大礼堂,近千名师生坐在操场上,三盏汽灯照得操场瓦亮瓦亮。正式开场前,各班互相拉歌,你班唱过他班唱,会场已是一片热烈。“庆‘七一’诗歌朗颂会”正式开始后,被选中的近40名同学按顺序陆续登场,个个精神饱满激情昂扬,其诗文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与颂扬,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但其诗歌大都很短,只八句或十几句。也有较长的叙事诗,都是历数从党的诞生后率领全国人民经过的革命历程。但是这些诗歌,几乎是千篇 一律,使人有抄袭感。只有我是把党的伟大与英明融进了南海淘铁砂与大炼钢铁场面的感受之中。年代已久,已记不清具体的诗句了,只记得每节开头都是:“吼叫吧,海啸!请你大声宣告——”,每节读完,都赢得一片掌声,当全诗朗颂完后,台下是掌声雷动,真如吼叫的海啸,经久不息!由此激动得我夜不能寐。
事后,我这首长诗还被学校板报组抄在黑板上,向全校展示了很长一段时间。使我的“作品”第一次有了不少读者。
真正开始创作是我到了北大荒当了渔工以后的1962年。一天,弟弟拿着一张《佳木斯日报》,把他写的一篇题为《徒工日记》的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卖弄地让我看,于是引起了我也想试试的念头。不想歪打正着,我写的第一篇反映渔村妇女生活的小小说《妻子的秘密》,就被《合江农垦报》副刊采用了。初试的成功,像热锅上撒了把咸盐,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下网划船归来,在网房子里,伴着昏暗的马提灯我不停地写着,又有《王大婶》、《渔工的夜晚》及两首小诗等陆续发表,但大多数稿子都石沉大海。那时我就领教了创作的个中滋味。不久“文革”开始了,霜打雪压,文学这朵花朵枯萎凋零,我也解除了案头之苦。
那时,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我在修造厂当车工,上夜班。有了时间得上山搞副业,采中药、采猴头蘑菇、拣橡子;冬天摘冬青、拣烧柴,能抽出搞创作的时间实在不多。晚上搞创作,又受居住条件的限制。每当夜晚,一家六口躺满一炕,哪有个可供创作的清静地方?所以,那时我写稿子,大多是在被窝里趴在枕头上写的。
就是在被窝里搞创作也要受到限制。冬、春、秋问题不大,因为家人已养成了在灯光下照睡不误的习惯。但一到夏季就不行了,因为北大荒的蚊子小咬多,亮灯时间一长,讨厌的小咬会无孔不入,飞满一屋,搅得全家不得安生。所以,那时我最讨厌夏天。
记得1982年夏天,我构思了一篇小小说,“腹稿”都打好了,就是没有机会写下来。一天晚饭时,我把小说的内容对妻子讲了一遍,她听后说:“这篇东西挺有趣的,你应该写下来。”其实我等的就是她的这句话,便故意为难地说:“可进小咬怎么办?”她想了想说:“豁出今个晚上了,不过你得抓紧点。”
那天晚上我写到半夜时,抬头一看,我的.天!雪白的天棚上爬满了黑压压的小咬。看看被小咬咬得不住滚动的孩子,我真有点过意不去了。妻子终于爬起来说:“快别写了,咬得人实在没法睡了。”我还有个结尾没有写完得坚持一下,便说:“听人家说,端盆水用笤帚一划拉,小咬就掉在盆里了。来,咱试试。”于是,我端着水盆,妻子就在天棚上划拉开了。一不小心,我把盆里的凉水,触到了炽热的灯泡上,只听“嘭”地一声!水花四溅,灯泡爆炸了!黑暗中,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好在没伤着人,只是虚惊一场。
妻子一个劲地叨咕:“不要再写了,咱又不是创作的料,再穷也不差那点稀汤寡水的稿费。”
我也扪心自问:已是半百之年了,遭这个罪,何苦呢?
多年来,我就是这样悔而不改,苦巴苦熬地坚持创作下去,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也发表了一些东西,也自觉好像摸到了点创作的门路,便鼓足劲儿想继续大干下去。
沉梦终于惊醒。
1990年初春,我刚刚放下手中起草的《场长工作报告》,便应邀参加《北大荒文学》编辑部在佳木斯市举办的笔会。参加这次笔会的作者中,属我年龄最大,因此倍受编辑们的优待,特地给我一间清静的办公室,让我潜心写作,出盘“好菜”。我也丝毫不敢怠慢,足不出户,整整把自己禁闭了三天。可三天后当我重新拿起苦思苦想创作的所谓小说时,我吃惊地发现,那完全是一堆语言垃圾。惶感、苦痛中,我终于大彻大悟了:艺术的圣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插足的,像我等之辈,在圣殿门前溜达的份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心情反而舒畅了,无忧无虑地逛了一天大街。
编辑老师听说我遇到了困难,过来劝我:写不下去不要硬写,硬写写不出好作品,先把素材放下,焖一焖,等成熟了再写。
心想:焖什么焖,我下定决心知难而退,从此洗手不干了。
可是,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只要你沾了它的边,苦也好喜也罢,你只能永远臣服于它。笔会归来,饭后茶余,我仍然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引着,走进己是今非昔比的办公室,创作着、痛苦着。当年那篇我写不下去的小说素材,我一“焖”就焖了9年,终于在写成了4万字的中篇小说《西伯利亚风暴》,发在当年《北大荒文学》第四期上。
可更多的时间是,烟缸里的烟蒂小山似的堆集起来,面前的稿纸却是一尘不染。
苦恼中,有时偶然抬起头来,瞅瞅墙上那面题词:“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的悬镜,竹影婆娑间(镜中有竹的配景)显现出一个秃顶、满脸皱纹且一副受苦受难者的形象。
我真不敢相信,那就是我。
杨朔抒情散文创作的局限 篇3
杨朔的抒情散文代表了散文“诗化”创作方向,众多的文学史都肯定了他的这一贡献。让我们挑出几篇最具诗意化的散文来分析他的创作,看看究竟能有一些怎样的思考。《荔枝蜜》已烙在了我们那一代学生的记忆里,《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给我们深深的印象。当再一次细读这几篇散文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模糊的好的印象,它已引起了我强烈的思考欲望。以前的欣赏只是泛泛的印象感觉,不涉及任何创作规律内在的思考。当拔开那层掩盖在其上的红花翠叶之后,一个清晰的骨架已呈现出来。因此,在杨朔的散文世界中,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下面都可以找出一些简单的构架。
毫无疑问,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散文材料还是很广泛,空间的跨度也很辽阔,并且在具体的事物选择上也注意事物本身的诗意特征,枫叶,浪花,茶花,蜜蜂等事物在我们的视界里(传统中也如此)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带褒义感情色彩的,作者能借助这些事物再融入自己的体验或传说故事来营造意境,生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文体,一般的阅读印象便是如此。但当仔细去思考他的散文构筑方式时,同时也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现象:散文创作样式的同一模式,或者说复制现象。以上所举的四篇文章进行解析,为了便于明晰的理解,示图如下:
《荔枝蜜》通过我对蜜蜂的感情为线索,以喝荔枝蜜的甜美生活体验,而抒发对劳动人民对甜美生活的创造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自己变成蜜蜂;《茶花赋》以我在异乡求人作画解乡愁为由,联系自己在云南见到茶花之美,而抒发劳动人民创造生活之美的情感,最后画与茶花成为一体;《雪浪花》以海边礁石议论的见闻为发端,通过描写老泰山一生为线索,而抒发祖国建设就是千千万万的老泰山的集体力量所成,最后升华到老泰山就是一朵雪浪花;《香山红叶》通过我游香山为绪,穿插老向导的动人叙说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人们对香甜事物只有在好的时代才能自觉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老向导也成了一片可爱的红叶。这四篇文章都采取借物抒情的方式,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其想象方式和想象的过程也显现出基本一致的倾向。
横线上下则是作者设计的两条抒情线索。以上部分是文学的显性层面,是审美抒情,其构造方式是完全同一的,由一物而想到这种事物所对应的一个褒义审美特征,并通过这种审美特征象征人的精神品格,最终达到物与人的合一。以下部分是政治的隐性层面,属政治抒情,其表达没有超出诸如生活、人民、劳动、集体、时代等范畴,体现着时代的鲜明烙痕。而连结这两条线索的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体验,既是他所借的那个物本身所能具有的特征,同时又指向抒情双线中那些体验的对象,对象在享受着这些美好情感时,同时又显现着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物与人实现合一。这样就呈现出了杨朔散文外在表现庞杂而内在同一的精神模子,就好比我们工业生产中的模具一样,用的是同样的模子,塞进的材料不一样罢了,有些人感觉出它们的花花绿绿,煞是可观,而细致的人则看出了他们不过是规格稍有出入,内里骨架却完全一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感觉出单调来。这恐怕是杨朔散文致命的软肋吧!
也许,在今天这样一个偏重个性和审美的时代里去苛求杨朔散文,显然是一种苛责,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宽容一些,回到他的创作年代,那样的散文就是难能可贵的。可淘洗经典的重要液质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长河流得越远,我们的宽容也就越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而无法让评价的法则圆满,结果只能是像杨朔这样的作家在反前一阶段的畸形要求下被抹煞了。又说回来,任何一种怎样的模子,他也会产生成熟的作品,骈文就是一幅戴在创作者身上的镣子,但镣子也能成就人,王勃不也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绝唱吗!但《滕王阁序》只能是唯一的,我相信,在一种正常的批评风气里,杨朔的散文极少数还会时不时地被人提起,会在某一个时期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
夏腊初散文创作述评 篇4
一
夏腊初出生在农村, 进城之前的阅历决定了写作的一种方向, 写旧时之人, 叙旧时之事。作者没有刻意雕琢农耕文明的诗意与从容, 也没有笔锋怒指现代文明的冲动, 更多的是忆旧。既然是忆旧, 由于时光的淘洗与主观选择的需要, 文字负载了作者一辈子的情感。于是, 我们在其笔下看到浓酽的亲情:那个苦难了一辈子, 连影像都没有留下的知我、疼我、惜我、爱我的慈软的父亲;那个边打边爱、边爱边打, 又崇拜书、信仰书的母亲;那位一句废话让我哽咽多年的外公;那位以吃为爱的表达, 又具有彻底的生命关怀的外婆;那位以一人之力“担起三家的责任, 养育儿女, 管教弟弟, 培养小叔子”的姑妈……写作者的语言虽然朴实, 却是深情款款, 是经过多年沉淀后由生命、真情与良知发酵的爱与念。其实, 作者深谙修辞之道, 比如叙述父亲时,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的阶段性引入, 足见作者对写作技巧颇为熟稔。但是, 人类最真诚的情感比工具技术更为重要, 因为它是精神与灵魂的振颤, 是人类经久不息的根源。正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提及阅读与讲授《背影》时所说:“也许是自己人生阅历深了的缘故, 我发觉我慢慢走进了这对父子的内心深处, 每当读到文中父亲的慈爱之情, 父亲念念不忘的牵挂, 特别是父亲买桔子艰难翻过站台高坎儿的时候, 我内心热流涌动, 眼圈发酸, 甚至老泪横流。而阅读体验最大的变化还不仅仅是对作品情感感动, 它还让我常常联想到我的父亲。”朱自清《背影》的语言不如《绿》、《荷塘月色》华丽, 但却能给人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共鸣。夏文亦如此, 读其文, 也能联想到为我劳累了大半辈子而至今仍在劳碌的父母;也能联想到爱我、疼我而又没有享我半天福就逝去的祖母与伯父……我相信, 任何一个读者只要经历过沧桑或者感情丰富的话, 一定会为其文为其情所折服。这就是情感之文的魅力, 自然有别于为情造文的虚假。
夏腊初“人生拾梦”与“时光拾影”两辑散文的归类看似“杂记”杂陈, 实则颇具匠心。这类文字没有激越的情感, 也不表达激烈的批判, 但我们能够在平静淡定的叙述中搜索到思想的火花与对生活的体味。因为平淡不代表着贫乏, 夏腊初看似若无其事的表象下藏匿一颗敏感的心, 一个洞悉世事的大脑。《心灵的空间》“细细玩味自己心灵历程所留下的痕迹, ……人的一生从小到老, 心灵空间不是逐渐拓宽, 而是不断变窄变小。从无边无际的幻想天地逐渐收缩为现实、当下、身边, 最终缩为一个小小的点。”假若不是一个对生活细致敏感而又理性睿智的人, 是无法如此由表及里, 由外在世界的纷杂凝炼成精髓的思想之花。《导师》一文又让我们看到作者追寻梦想的偶然性与过程的执着。《老伴的辣椒》是篇颇有生活情趣的短文, 以老伴种辣椒引出老伴的平淡自如的生活之法, 进而启迪我对生活的认知。《朋友》一文以“我”与彭老师一生相交, 来诠释朋友的最高境界是情义之交。《三爹》是对一位本家长辈一生的状写, 三爹具有传奇色彩, 也是生活在现实中真真切切与平常人一般无二, 知足永远大于对欲望的追逐。《千金一诺》写了一个中学女老师对信义的坚守……文中不时熠耀着智慧话语, 足以证明作者是用心生活的人, 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都含蕴其写人、叙事、议论与抒情之中。以至于几读其文, 难见放松, 唯有凝神深思后, 方能心有所获。我也相信, 这不是我一人的感受。
二
现在, 写散文有如杂耍, 谁都可以上台挥舞两把, 至于要舞出个花样舞出个道道来, 似乎不那么容易。正如陈剑晖所说:“散文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最适宜于展露心性的文体, 散文还是一种有难度的文体。散文的难度不是入门的难度, 也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方面的难度, 而是思想或精神的难度。”[2]陈先生所言, 关涉到创作中的术与道、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形式上提高可以转益多师, 内容方面则需要依靠修行而非假借。夏腊初的议论说理类散文, 共有13篇, 虽无长篇巨制, 但篇篇耐看, 经看。因为, 每篇文章, 可能是点滴感悟, 也可能刹那感触, 但蕴藉着真我思想, 真知灼见, 有如法国散文家蒙田所说, 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在《五十自况歌》里, 其实已经告知我们其修行之果:
孔孟明其精,
庄老会其神,
西文知一二,
佛家常进门。
更爱山和水,
归去来兮吟,
中西杂今古,
半个陶渊明。
“苇丛拾花”一辑散文中, 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其思想火花闪耀, 也能感受其精神的向度。《包公府里寻包公》, 作者对于一代一代的开封人在每次黄沙掩埋开封府后固执地寻找原址重建, 不无感慨:“我忽然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大梁, 似乎找到了长期困扰我的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长期超稳定的某些原因, 也似乎让我更觉得几十年来我国政治意识形态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荒唐可笑。”表面上看只是作者观光之感, 实际上是洞悉历史与现在的智慧之言, 隐含有对中国现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轨的批评。《亚历山大的遗嘱》, 由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从棺材伸出手说起, 先综述了有关手的象征意义, 接着反驳了对遗嘱的东方式的解读, 然后还原到西方文化语境中, 解读了遗嘱之意, 最后论述了东西方文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文章环环相扣, 逻辑严密, 既表明了对于西方文明的态度, 更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弹性与张力的由衷赞美。
《阳光与灯光》一文写作缘由是根据媒体报道, 美国财富神话人物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要来中国, 邀请中国富豪共同探讨慈善理念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结果应者寥寥。作者在一一反驳众多为富豪圆场的理由之后, 认为大多数富豪的钱财取之无道, 缺乏阳光。阳光, 当然是作者的一种隐喻性表达, 意指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如果说, 作者就此止笔, 起承转合, 其文也算圆满, 但似乎有些缺憾, 所以, 作者笔下的阳光, 就不仅仅指富豪们猎取财富的途径了, 还指向中国经济生活与中国政治生活在体制上的漏洞与弊端。有个体、群体指向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文章内涵就向纵深拓展了。
《理解的万岁与千岁》, 作者首先通过《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原型与《白毛女》中白毛女的原型, 意在告诉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 不能脱离社会环境, 人与人之间不许有交流沟通。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性以及现代性语境下对理解的渴望, 反而让人们之间的理解变得十分艰难。所以, 作者认为“人类应该努力消除影响相互理解的心理文化障碍, 努力开拓一条通往人与人心灵理解的道路。”即使是这样, 理解也是相对和有限的, 所以, 作者不无真诚地建议, 把一个流行口号“理解万岁”改为“理解千岁”。
上文是从文化心理的角度阐释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局限性, 而《墙》则从对话主体的角色定位来论述人们心灵之间的一道道隔墙。作者以毛主席与梁漱溟先生、毛主席与彭德怀两段历史公案, 指出梁先生与彭老总皆不理解毛主席, 不理解作为政治家的毛主席关注的是权威而非科学精神。“如此类推, 宗教家所执着的是信与疑;道德家所拷问的是善与恶, 艺术家追求的是美与丑, 经济学家所关心的是盈与亏, 军事家所关心的是胜与败。”作为普通者, 在作者看来多多少少具有上述某种角色倾向, 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以及思维判断, 人们之间的心灵之墙也就堆砌而成, 阻隔了我们的交流与对话。
在集子序言中, 张吉兵就哪一类散文更值得欣赏与夏元明有些分歧:张尤其欣赏记人叙事散文, 夏元明尤其欣赏说理性散文。其实, 两位看似取向相左, 其实并不矛盾:记人叙事散文很能让读者从阅读中走出来, 将经验与情感归引到自身;议论说理散文更能让读者进入现实生活, 呈现作者与读者对现实的反思与发问。因此, 笔者以为夏腊初散文的整体之美就在于这两者的相得益彰。对人类共同情感的记忆, 使其散文充满人情味, 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使其散文具有坚硬的思想品质和形而上的特质。当然, 夏腊初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应当具有知识分子的“在场”情怀, 应该在这个物化、异化突出的文化环境中, 有些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与批判之态度。
三
张吉兵认为夏腊初的散文散射着人文主义光辉, 笔者深以为然。夏腊初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几十载,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其影响不可谓不深, 他于2004年出版的学术专著《西方文学与人生的意义》, 从题目就可获悉, 此书的人文主义倾向颇为浓厚。他素来主张文学不仅仅关注形式因素, 更要注重内容, 要对现实发问;文学研究要能“和博大诗人感得全人间世, 而同时又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精神相同。” (鲁迅) 夏腊初的系列散文可谓对自己思想主张的自觉回应。
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是连接完满深厚感觉之大地与精神之大地与崇高精神之天空的路径”[3]。简言之, 文学是一种悟道之途, 也是一种布道之途。一头连接芸芸众生的生存与生活, 一头通达神圣崇高的精神天国。文学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意义, 也认识自己的人生意义。夏教授认为:“作为一个读者, 我阅读作品最关注的是作者自觉地不自觉地流露于作品的关于生存意义的体验与思考。”[4]其实, 这正是其散文创作的价值追寻, 与《岁月拾零》创作意图“给小人物立言立传, 为大时代留声留影”是相辅相成, 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意思两种说法。小人物的生活图景, 恰恰最为真实, 没有经过各种意识的过滤和遮蔽。这些图景都是陈年旧事了, 对于作者而言确是生活其中的真实经历:父亲温和而又艰辛的一生, 但可又有朴素的尊重意识;母亲一生固执, 临死之前信奉一生信仰的动摇;姑妈身兼数种角色的大爱;外婆最为朴素的悲悯情怀;彭老师师友兼具的情义;王老师的信守承诺;三爹的顺应生活;木生的病态人生;“我”的奋斗历程……这是那个特定时代最为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形与思想状态, 这些都是作者自己或者与自己关系最为亲密者的生存轨迹。相异于很多写作者含情脉脉的赞美过去了乡土风情, 也区别于站在城乡二元的立场对流逝的时间与消失的空间频频依恋, 作者不仅仅叙述了其时的苦难生存实际以及苦难困境下人的精神状态, 但略微含蓄不露声色的批判时常见诸于笔端。可以这么说, 现代的很多作者总是喜欢过滤掉过去苦难、荒谬、压抑, 保留下的是今不如昔般九斤老太式的感叹;而夏腊初反其道而行之, 旨在暴露那种历史虚无主义对今天读者的蒙蔽与欺骗, 还原历史的真实及人们生活情境的真实。因为他是过来人。
加缪说, 人是世界上唯一要寻找意义的动物。文学是人学, 文学需要发现世界和人。于是, 文学有了努力的方向, 那就是对人的尊严的关注, 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对人生目的尊重以及对个人能力尊重。这样, 我们就能理解夏文中对邓公的热爱, 缘由是邓公的复出, 为“我”人生目标的实现铺平了政策之路。我们也能理解作者对姑妈的敬意, 那是因为姑妈是古代伦理价值仁义礼智信的忠实践行者。我们也能理解他对木生的批评, 因为木生的坎坷不仅背离了对个人能力的尊重, 又有对别人尊严的玷污。尤其是在《远离神祗》中, 作者结尾告诫读者:“人的出路在哪里?在于远离神祗, 自己拯救自己!”不做政治和领袖的应声虫, 做回自己, 这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提倡“认识你自己”一脉相承。
洛夫认为好的散文“一方面亲切亦如老友雨夜来访, 促膝谈心, 一方面又是一种内省的心灵独语, 但句句都是生活过来的充满人性的话。”[5]夏腊初之文, “既能从故乡的人事中体味出精细的情致, 又能站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立场, 对现实做略带诙谐的文化反思”[6]。他不期以书扬名, 也不望以文牟利, 惟愿为亲者立言立传, 为时代留声留影, 为自己营造精神可以慰藉、思想得以传达的家园。故此, 我们能够感受到夏文的平和, 夏文的呢喃, 夏文的多情, 夏文的平等与透彻。文章至此, 得有个结束。但夏腊初散文的艺术成就远非拙笔所能传释:比如它中西古今兼容并蓄的思考进路, 信、达、雅完美结合的语言, 对现实反思的笔力, 散文中的小说手法……惟愿思想、学识与笔力健硕者作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有顺:《好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 《语文新圃》, 2008年第11期, 第22页。
[2]陈剑晖:《散文的难度是思想的难度》, 《南方文坛》, 2007年第5期, 第21页。
[3][德]海德格尔:《赫贝尔——家之友》, 《海德格尔诗学文集》, 成穷等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262页。
[4]夏腊初:《西方文学与人生意义.前言》,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第2页。
[5]洛夫:《闲话散文》, 《散文》, 1994年第4期, 第41页。
《春》资料:《春》及其散文创作 篇5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篇6
一、早期: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受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这也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早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来的散文创作颇有影响。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从朱自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风格中的“漂亮、缜密”,尤其体现在他早期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白话美文以传统的散文艺术做根基,注入自家鲜活的情感流泉,也容纳“外国的影响”,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奇葩。
二、中期:以朴实的笔触抒写心声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有所转变。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峻,而富于口语味。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走上了追忆之路。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一心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用他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朱自清这一时期文字风格虽各有所殊,但皆源于作者的真切见闻与独到感受。在“五四”以后众多流派的散文中,从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奠定了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三、后期:黑暗中的激进呼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有意的仿效鲁迅,写了许多杂文。朱自清改写杂文,一面是为了更有利于对严峻的现实发言,一面也是实践他提倡的“谈话风”。这时期的文章,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秉承他一贯尊奉的“为人生”的初衷,而又更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意味,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创作对象的转移,使朱自清后期的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也不像以前那样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接写出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他冷眼看待人生,以日常生活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从而抒写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个人忧郁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他热烈地呼喊“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盆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这时期的朱自清思想成熟,已经成长为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
电视散文的创作及表现形式 篇7
韵味, 要以朗读的形式来实现与广
大受众的沟通。因此, 电视散文是一种独特的电视语言, 它在画面空间设计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要保持散文的特性
大家都知道,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结构上的自由, 应该是电视散文和文学体裁的相同之处。在这一点上, 应该说二者是有共性的, 而且这是二者真正可以沟通的地方。在笔者创作的电视散文《故乡的南湖》中, 为表现主人公与南湖主客体之间的沧桑巨变, 通过相互穿插、文意贯通, 把电视与散文紧密结合, 在合理的框架内, 使得这种新兴的电视文艺体裁在进行艺术表现时自由灵活、节奏多变, 给电视观众一种畅快淋漓的感受。
注意电视散文的虚实相映
笔者认为既然电视散文是由画面和声音两大元素共同组成, “虚”和“实”都应在这两者中加以体现。那么, 文字音符和画面镜像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呢?
“虚”与“实”在文字中的体现。所谓文字实, 就是对有具体形象的事物、事件进行真实、客观描写。这种客观存在十分容易找到相应的画面, 给人以直观感受。比如《故乡的南湖》中:“归德古城是我的故乡, 我的家就在南湖的边上。”反之, 如果描写多为一些抽象的概念, 就很难找到对应的画面。这样的文字即为“虚”写。比如“久远的钟声和着现代的文明, 让善感的心中纠结了太多太多的语言, 却一时无法出口”等。
“虚”与“实”在画面中的体现。所谓画面实, 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填满视觉空间。比如在《故乡的南湖》中, “湖水、柳叶、张巡祠、八关斋”等物象就是一种画面实的体现。电视散文中画面虚, 则具有相对性。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字, 在我们看来任何画面都是“实”的。而一旦有文字为伴, 画面才有“虚”、“实”之分。也就是说, 画面的“虚”与“实”, 是相对于文字而言以文字作为参照物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的文字相匹配, 其虚实感受是不一样的。虚镜的合理运用, 可以渲染情感、烘托现场气氛。
因此, 注重电视散文的虚实相映, 合理搭配, 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美感和层次感, 给广大受众以充分遐想的空间, 带来美轮美奂的视听感受。
重视画面在电视散文创作中的地位
电视通过丰富的画面传递美感。同样, 电视散文也讲究构图、讲究均衡, 注意黄金分割, 力求唯美。电视散文的意境常常是通过完美的构图和多彩的画面来获得的。我们常说好的镜头要写意, 在受众感受美的同时也可从中收获作品的内在信息。
镜头方面, 电视散文的画面追求唯美、多样化、冲击力。在拍摄中, 除了高性能的摄像机外还要使用轨道、摇臂等辅助设备, 从而使镜头质感突出。在近期拍摄电视散文的过程中, 我们栏目组租用了市区内专业影视基地的轨道, 增加了镜头的延伸感, 摇臂的使用更是提升了冲击力, 把所需拍摄对象的全景风貌进行多方位记录, 使画面更加充实、到位。
色彩方面, 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前期拍摄中需要摄像师和编导精心准备。首先是需要确定全片的基调, 发挥色谱的重要功能。根据作品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色彩来调整画面, 使画面的色调达到一个比较统一的效果。其次, 要做好色彩元素的搭配。比如一个场景是偏蓝色, 那么主人公应该如何装扮, 穿什么色彩的衣服, 这些都要加以考虑。如果是准备利用后期来实现色调统一, 除了前期不用进行色彩调整外, 别的因素也都应该心中有数, 最好能让后期人员一起参与前期准备工作的讨论和拍摄, 让后期人员对现场拍摄画面有直观的感受。这样在以后的编辑制作中, 就会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注重题材范围的拓展
现在很多电视散文往往围绕一个表现对象, 局限于一人、一物、一事的表达, 信息量不够丰富, 提供给观众的视听形象比较单薄, 难以吸引观众。如果取材广泛, 既能围绕一个主题, 又能大胆从多方面取材, 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 又深化了主题。比如, 采用纪录片的手法可以保证作品中充满真实的元素, 采用文艺片的手法可以对画面内容进行主观的阐发。在进行这种阐发的同时却又不破坏画面本身所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使得客观真实地表现对象与自由地表达自我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 体现了创作者精心的构思, 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试论谢逸的散文创作 篇8
一
谢逸幼年丧父, 历经坎坷。他曾多次在文中说“余少贱而多难” (《雪后折梅赋》) , “余弱龄之多艰” (《感白发赋》) , 从这些看似简短的词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谢逸对生活的一声沉重叹息。但幼年生活的坎坷, 并没有影响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重文轻武的宋代, “学而优则仕”, 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平步青云、一举成名并不仅仅只是梦想, 而这正是谢逸所向往的。他曾参加过绍圣四年 (1097) 、大观三年 (1109) 、政和元年 (1111) 几次省试, 但皆落第, 这使他倍受打击。他在《豫章行》诗中云:“豫章栋梁材, 托身南山阿。王者建大厦, 匠氏施斧柯。万夫挽不行, 留滞在河浒。自非浪滔天, 何由至王所。根虽埋土中, 叶已随风飞。惟余爨下柯, 那得复相依。风吹兼雨打, 日居复月诸。誓朽泥涂间, 不及栎与樗。匠氏慎无悔, 豫章当自碈。人生类如此, 才难圣所叹。”诗人托物言志, 以“豫章栋梁才”自喻, 表达了对“才大却难为”的“不平之鸣”, 千载之下仿佛还能听到这声沉重的叹息声。
屡试屡败的经历不仅给谢逸精神上带来几许伤痛, 更难以面对的是物质上的贫困窘迫。其诗自云:“瘦妻首飞蓬, 敢谓美而俊。妇姑宵不寐, 清饿常至卯。” (《谢吴迪吉以麻源桃实法制黄精见遗》) , “小生拙生事, 三冬卧无帐。忍寒东窗底, 坐待朝曦上。徐徐晨光, 稍稍气血畅。萧然四体和, 恍若醉春酿。” (《大裘轩》) , 其缺衣少食的困顿难堪之状如在目前。但难能可贵的是, 生活的困顿并没有使其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反之, 他却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细细地品味着情趣与逍遥。《睡起》诗云:“地僻希声远, 林深荒径迷。家贫惟饭豆, 肉贵但羹黎。假贷烦邻里, 经营愧老妻。曲肱聊自乐, 午梦破鸡礗。”《社日》诗云:“雨柳垂垂叶, 风溪澹澹纹。清欢惟煮茗, 美味只羹芹。饮不遭田父, 归无遗细君。东皋事农作, 举趾待耕耘。”《夏日》诗云:“竹风烟静午阴凉, 饭罢呼童启北窗。试拂横床供昼寝, 且容幽梦绕清江。”《夜兴》诗云:“梧桐叶落覆东墙, 院落风清枕簟凉。梦觉碊钟鸣远寺, 一池明月芰荷香。”在风和日丽的明媚社日, 在竹风烟静的夏日午后, 在风清月明的秋天傍晚, 诗人细细地咀嚼着生活的悠然和惬意。谢逸不仅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悠闲滋味, 亦在家庭生活中体味温馨和甜美。《端午》云:“白发无端种种生, 每逢佳节只心惊。老妻稚子知人意, 但把菖蒲酒细倾。”《次王直方承务见寄韵》云:“知君才是出群雄, 怜我生涯独转蓬。稚子凄凉缘岁恶, 鄙夫寂寞坐诗穷。百年鼎鼎风埃里, 万事悠悠醉眼中。幸有孟光堪举案, 退居真欲效梁鸿。”《与宗野宗朴二稚子观蔬圃》云:“干禄心无竞, 谋生计已。老催吾学圃, 贫减汝观书。细雨同移果, 清霜共挽蔬。何时江海去, 蓑笠伴舂锄。”“闭户无宾客, 忘忧赖玉鱼。迂皆识我, 贫贱不关渠。散步惟荒圃, 端居且敝庐。但知师羯末, 未可笑宣舒。”诗中“舂锄”指白鹭也。宗野, 小名梦玉。宗朴, 小名梦鱼。生活是凄苦失意的, 但在老妻稚子的慰藉之中, 谢逸仍感受到了超然物外的恬静和温暖。其《敝庐谴兴》诗云:“无客且闭门, 有兴即赋诗。盘餐随厚薄, 妻儿同饱饥。读书不求解, 识字不必奇。拂榻卧清昼, 隐几消良时。林莺韵古木, 萍鱼闯幽池。敝庐亦足乐, 陶令真吾师。”诗中极力渲染了“敝庐之乐”, 表达了对陶令的景仰钦慕之情, 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惠洪曾访谢逸, 留下了他日常生活的精彩片段:
所居溪堂, 生涯如庞蕴。予尝过之, 小君方炊, 稚子宗野汲水, 而无逸诵书扫除。顾见予, 放帚大笑曰:“聊复尔耳。”予作偈曰:“老妻营炊, 稚子汲水。庞公扫除, 丹霞适至, 弃帚迎门, 一笑相视。不必灵照, 多说道理。”世英闻之, 亦作偈曰:“提篮灵照, 通透玲珑。更若不会, 换手槌胸。” (惠洪《冷斋夜话》卷七)
谢逸生活的萧散自如之状如在目前, 令人向往之至。谢碋在《溪堂先生画像赞并序》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位隐居世外、悠然自得的仙人形象。“有好事者画溪堂先生, 深衣幅巾, 荫乔木, 坐盘石, 目飞鸿, 脱屦石上, 濯足于悬瀑之下。或者见而疑之。竹友居士从而赞之曰:以君为在山林耶?炯然之容如珠玉, 俨然之衣有表碏。以君为在市朝耶?冷然之泉可濯足, 翻然之鸿与寓目。盖用之而行, 则服銮辂、被羁络, 而为奉舆之驷。舍之而藏, 则脱斤锯、老溪壑, 而为蔽牛之木。疑君者滔滔皆是, 而知君者唯我独也。”形象地表现了谢逸在出处行藏之间悠然自得的潇洒之状。尝有《寄饶葆光》诗云:“先生骨相不封侯, 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 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 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 只有庞公不入州。”虽为朋友间的酬唱之作, 但实为夫子自道。
谢逸亦有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 “人生一月间, 开口笑几日。况复岁云暮, 在堂悲蟋蟀。胡不为强饮, 唧唧复唧唧。” (《游文美清旷亭各以字为韵》) 但在漫长难熬的困顿生活中他依然独立坚守, 在出处行藏中进退自如。他以真率刚正之心遍交天下贤才奇士, 饮酒赋诗, 逍遥自得。《吴迪吉载酒永安寺游者十一分韵赋诗以字为韵予用逸字》诗云:“延陵多贤孙, 杰然者迪吉。上书因自讼, 宾客禁私觌。瞑目数归期, 闭口防罚直。谒告呼朋侪, 笑谈洗忧戚。开樽青莲界, 逍遥以永日。翩翩客鼎来, 草草筵初秩。子珍乐易人, 开谈见胸臆。宗鲁与人交, 坦然无畛域。君泽学古谈, 论议简而质。伯更廊庙具, 绿发居师席。泽民泮水英, 每试辄中的。叔野饱书史, 胸中万卷积。文美秉天机, 温如苍玉璧。文康气雄豪, 目睨天宇窄。中邦最清修, 操履有绳尺。乐之似长康, 痴绝故无匹。坐客皆奇才, 椎钝莫如逸。诸人或见赏, 颇爱性真率。不求身后名, 但喜杯中物。世故了不知, 一醉吾事毕。”诸人各具神采, 他们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互相砥砺, 涵养心性, 优游自得。“进不骄富贵, 立朝如在山。退若羞贫贱, 林泉作。喧静本无相, 了在一念间。” (《游逍遥寺以野寺江天豁山扉花木幽为韵探得山字》) “庵居已是介, 又以介名庵。胡为酷好介, 毋乃在律贪。人生要当介, 君侯恐不堪。富贵不相贷, 安得坐禅龛。客去自无事, 客来不妨谈。但能了诸幻, 起卧俱无惭。慎勿作住相, 如茧缚老蚕。兴来出庵去, 丛林禅可参。” (《介庵》) 这些诗虽为朋友唱和之作, 但有一种兀傲之气扑面而来, 其清介刚直之本性展露无遗。据惠洪《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七记载, 溪堂东邻有雕刻佛像的匠人, 尝游京师, 得将仕郎回家, 每日华裾细马, 闾里聚观, 甚为壮观。谢门弟子为此不怿者数日, 而谢逸本人安之若素。大观元年 (1107) , 蔡京设“八行”科取士, 以“士有善父母为孝, 善兄弟为悌, 善内亲为睦, 善外亲为姻, 信于朋友为任, 仁于州里为恤, 知君臣之义为忠, 达义利之分为和。凡有八行实状, 乡上之县, 县延入学, 审考无伪, 上其名于州” (《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三》) , 颁各路实行。知抚朱彦欲荐谢逸于朝, 谢逸意不欲行, 不得已诣之, 信宿而返。由此可见在出处去就之间谢逸的高洁情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其诗作有较高评价, “今观其诗稍近寒瘦, 然风格隽拔, 时露清新。上方黄陈则不足, 下比江湖诗派则碐乎雅音矣。”而四库馆臣更明确地指出了时人对谢逸人格的推崇, “且克庄序中又称宣政间有歧路可进身, 韩子苍诸人或自鬻其技至贵显, 二谢乃老死布衣, 其高节为不可及, ……则知当时兼以人品重之, 不独以诗也。”吕本中在《谢幼翽文集跋》中亦云:“幼与其兄无逸修身厉行在崇宁、大观间, 不为世俗毫发污染, 固后进之师, 其文字之好盖馀事。尔后之学者尊其行并学其文, 可也;学其文不究其行, 则非二子立言之本志。”朱熹在《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 (《晦庵集》卷九十一) 中云:“临川有隐君子曰溪堂先生, 谢君名逸, 字无逸, 与其弟竹友先生, 名字幼, 俱学诗于黄太史氏, 而以清介廉节有闻于时。然皆不遇以死, 是以独以其诗行于四方, 而其行业之懿, 则非其邑子有不得而详焉, 是可叹已。”谢逸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清介廉节的高贵品格、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对其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
据《直斋书录解题》记载, 谢逸有《溪堂集》二十卷, 惜不存。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十卷, 其中散文四卷, 共四十七篇, 可大致分为议论文和记叙文, 包括赋铭、论辨、记叙、碑传等体裁, 其中碑传文尤有特色。
谢逸未曾出仕, 但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具有强烈的淑世情怀。这在其议论文中有所体现。他在《寄题黄文昌觞咏亭》中云:“门前五柳陶渊明, 酣卧柴桑呼不醒。锦官城西杜少陵, 醉挹浣花溪水横。几杖颠倒杯盘倾, 似闻殷殷金石声。乃知达士未忘情, 挹觞挹咏有余情。……”与“酣卧柴桑”的陶渊明、“醉挹浣花”的杜少陵一样, 谢逸亦是这样“未忘情”的“达士”。他心怀家国, 从未忘情。在《佛斋辨》一文中, 谢逸力劝“丐民钱为佛斋”的庖人张宣“以其资转而为有益之用”, 在谢逸眼中, 只有“调国用、赈穷民”, 才是“先王之教”、“有益之用”。“今国家北与契丹讲和, 馈赂之费, 岁至数万。西有灵夏之师、持戟之士, 仰哺于县官者, 日费不赀, 汝能以其资输之大府, 以助国家之经费, 可乎?”“汝饥而食, 寒而衣, 所以御饥寒之具者, 取之农民也。比年水旱为碔, 吴楚之墟, 稂莠其稼, 荆棘其桑, 农民操瓢囊乞食于道路者, 肩相摩、足相蹑也, 汝能以其资易粟而赈给之, 可乎?”“兹二者当今所尤急, 汝幸然吾言, 庶几有益于用而不负于其求也。”从其急切诚恳的语气中可感受到谢逸经世济民的切切之心。谢逸以天下为己任, 虽不能使张宣这些陷入“异端说”的“天下愚民”“闻吾言而化也”, 但他依然寄希望于“健决之吏”, “不顾一世之毁誉, 敛其资而为有益之用”,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其用世之心尤为感人。
儒家诗教认为诗文可以“兴、观、群、怨” (《论语》) , 可以“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 (《毛诗序》) , 谢逸称自己是“陋巷枯槁之士” (《江夫人墓志铭》) , 他虽不能改变现实, 但却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陈极孝子辨》中陈孝子割肝疗父, 虽其父最后不免一死, 但其孝行感天动地, “父老子弟皆争知之”, 且奇而叹曰:“天下之爱亲者, 莫如孝子之笃也, 天下之所谓贤者, 莫如孝子之难也!”或曰:“是宣闻之州长, 俾奏之朝廷焉, 下其奏可为天下法。”当人们众口一词, 争相赞赏陈孝子时, 谢逸却独具慧眼, 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虽然陈孝子“诚不忍其父不食且死, 故解衣碤刃于腹中, 剔其肝如碢上肉”, 其孝行可歌可叹, “可以警动小人之不孝者”, 但谢逸却认为陈孝子是“读古圣贤之书”的“儒者”, “读其书必施其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古圣贤未尝不孝于其亲, 岂尝残肌体殒寿命而为之哉?”并认为“使天下之人闻孝子之风而叹息, 斯可矣。不幸闻其风而效之, 吾见为人子而孝于亲者, 不免于其死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败风俗、伤教化莫大于此!”在“益风俗”与“败风俗”的辨析中表现其远见卓识, 独树一帜, 发人深省。
其记叙文包括山水记、亭台记、碑传文等, 在谢文中所占比例较高, 艺术价值颇高。谢逸擅长写景描绘, 《小隐园记》是为“毁誉得丧不动乎胸次, 超然彷徨乎尘垢之外”的“仙翁”朱世衡所作, 作者由远及近细致地描绘了小隐园秀美的风光。“环仙翁之居皆山也。其东北冈峦林麓, 望之而雄伟, 即之而深秀, 如龙之跃, 如鸾之翔而欲下也。以仙翁隐居于此, 因名之曰‘小隐’焉。依山之趾, 缭而为径。负山之腹, 敞而为堂。因其洼而为池, 隆其中峙而为岛。显而为亭, 隐而为庵。跨清漪而为桥, 面绿阴而为轩, 盖循乎径可以造幽谷, 登乎堂可以揖远岫, 临乎池可以流觞, 坐乎岛可以垂钓。亭出而游观, 庵入而燕息, 桥以达乎岛, 轩以附乎亭, 以至嘉花美木班立乎后先, 幽兰白芷馨闻乎左右。禽鸟之翔鸣, 鱼鳖之游泳, 云烟之澄鲜, 风雨之清亮, 四时物象, 无不可乐也。”“仙翁幅巾杖履, 日与宾客逍遥其间, 或饮而笑歌, 或醉而起舞, 或弹琴以平心志, 或习射以观威仪, 或倚树而吟, 或枕石而卧, 盖将乐之终身而不厌者也。”全文骈散结合, 由景及情, 情由景生, 情景交融, 摇曳生姿, 引人入胜。朱世衡飘飘欲仙之状如在目前。谢逸写景之文又有与前人不同之处, 他往往寓理于情, 夹叙夹议, 发人深省。《淇澳堂记》是为晏宗武的“淇澳堂”所作, 他尤为欣赏宗武的“富贵而不骄”高贵品格, “虽生于大丞相元献公之家而世其皇考中散之禄, 然朴茂温恭如山林布衣之士”, 由此而生发一段感慨, “富贵而骄, 贫贱而怨, 人之情也。富贵而不骄, 贫贱而不怨, 岂人之情也哉?学使之然也。盖知箪食瓢饮, 无以异于击钟鼎食;革冠草履, 无以异于衮衣绣裳;蓬户桑枢, 无以异于雕墙峻宇。则彼之富贵, 此之贫贱, 其有异乎?无有异也。余是以知贫贱而怨者, 富贵必骄, 富贵不骄者, 未有贫贱而怨者也。”见识深远, 不从流俗。《三益斋记》是为“聪明才智, 绝人远甚”的友人陈延年“三益斋”所作。作者先发一段议论, “聪明才智之士, 何世无之。然或作聪明, 恃才智偃然自大, 视天下莫已若者, 故所与游者皆面谀悦已之人, 忠言谠论不闻于耳, 而正直刚毅之君子望望然去之矣。苟能守之以厚重, 养之以卑晦, 虚怀屈己以交天下之士, 则直者献忠, 辩者献说, 智者献谋, 勇者献决。其从政则审而不妄, 其施令则信而易行, 其志虑日广, 其悔吝日消, 故能永保其爵位, 令终其福禄, 当时颂其功名, 而后世仰其风采也。”然后由古论今, 引发感慨, “以周公之圣, 子推、子贱之贤, 其相天下、佐一国、宰一邑, 犹且折节以下士, 况不为周公之圣, 子推、子贱之贤者乎?”所以作者认为陈公是真正虚怀若谷的智者, “作斋于厅事之西, 以为燕息之地, 而名之曰‘三益’, 则是不以聪明才智自贤, 而欲求直谅多闻之士以为益也。”“观公之名斋, 盖有慕于古之圣贤者矣。其志岂易量哉?”全文先议后叙, 议论英发, 引人深思。《浩然斋记》是为“生乎帝胄, 而好学如布衣”的赵彦修所作, 作者虽“未尝即其人考其行事”, 但由“浩然”二字联想到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圣人之道而不知孟子, 不善学圣人者也。学孟子之道而不知养气之说, 不善学孟子者也。士大夫平居燕闲, 望其容貌肃然以正, 若不可屈以非义, 听其论议高妙, 超然远出乎尘垢之外, 观其趋操, 淡然不以名利为怀, 视天下之事无足动其心者, 一旦临利害而惊, 事权贵而佞, 处富贵而骄, 不幸而贫且贱焉, 则憔悴失志, 悲歌自怜, 若天壤之间无所容其躯, 是何者不善养气故也。盖善养气然后不动心, 不动心然后见道明, 见道明然后坐见孟子于墙, 食见孟子于羹, 立则见其参于前者, 无非孟子也。”这似乎是针对“浩然斋”而发的一段感慨, 而实际上亦是作者一生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
其碑传文包括墓志铭、墓表、行状等, 主要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 亦即人物传记, 但谢逸却并未一味地平铺直叙, 而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 夹叙夹议地塑造出丰满动人的人物形象,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谢逸未曾出仕, 由于其地位、身份的局限, 其笔下少有缙绅大夫、社会名流, 但这些普通人却各有其性情、各有其风采, 这既反映出谢逸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 亦显示出其非凡卓越的艺术才华。《陈府君墓志铭》以简洁明快之笔塑造了“恭俭君子”陈府君形象, “府君自儿时端重, 不戏老成人也。至耆艾矣, 经纪家事, 壮子弟不逮焉。平居俨衣冠对客, 风貌凛然可畏, 客敬之如贤公卿耳。其言碒以和, 虽诙谐笑谑而规诲寓焉。客有奉其言以为训, 终身为善人。从其游者, 自少及老, 不见一毫失礼。犹子死, 孀妻孤童, 不能持门户, 府君调护其生事, 训饬其子, 竟以克家。其治生栉发薅苗, 以至海含地负, 未尝以此骄稚世俗, 袍短褐, 萧然若癯儒也。”《黄君墓志铭》先议后叙, 由古及今, 先表明对“好酒之古人”阮籍、陶渊明人品及诗品的景仰之情, “余尝疑阮嗣宗、陶渊明平生沉酣于酒, 而出处去就之际皆合于道, 其为诗虽汪洋澹泊, 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是以知二子负英伟之才而世不我用, 托于酒以自遁者也。”接着笔锋一转, 以“酒”引出黄君, “君性尤嗜酒, 未尝一日不捧觞对客, 然沉默畏慎, 不臧否人物, 勤于治生而锐于教子, 杜门屏居, 律身甚严, 虽不嗜酒者有所不及也。”表达出对黄君及先人的景仰之情。《吴德甫墓志铭》多角度多侧面刻画了“理财如用兵, 嫉恶如去草”的有财有德、有勇有识的吴德甫形象。其天资强敏, “治生理财如孙吴之用兵, 奇正相生, 虽有智者, 莫窥其端”。其嫉恶如仇, 豪侠仗义, 威振四方, “嫉恶而尚气, 以然诺重里中, 里中人皆敬惮之”, 而尤为可贵的是, 其恭敬谦和, 识见超群, “家虽丰而不侈, 身虽泰而不吝, 折节下士恭而有礼”, “聚书缮舍馆, 卑辞厚币以聘贤者, 而俾子弟从事于文学”, 使子弟皆知以仁行世。其远见卓识尤其令人钦佩。《江居士墓志铭》塑造了“进不干时, 退不违俗”、“奇气在胸、死而无愧”的隐君子形象。作者先概述居士一生遭遇, “少以词赋知名场屋, 数奇不偶, 抱奇气而负屈, 称老死于布衣。”人们为之扼腕叹息, 而居士却未尝有忧戚困顿之色。接着作者以简笔勾勒自己眼中的居士形象, “某儿时见居士与先人及诸父游, 每酒酣高歌, 声节悲壮, 座客竦然敬之。先人既捐馆舍, 而居士滋老矣。暇日尝从容与居士商论古今人物, 则辨别邪正, 毅然不可夺, 严乎若国之有律, 然后知胸中奇气尚在也。”最有意味的是, 其二子为乡里后生之师, 得其资尽以奉居士, “居士有余则杀鸡炊黍, 沽酒以醉邻里, 费尽则箕踞坐古墙下, 抚玩诸孙以自娱乐, 忧戚之色不兆于面间。”作者抓住江居士“胸有奇气”的性格特点, 层层铺叙, 塑造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 不平之气荡漾其间, 不平之鸣喷薄而出。令人难忘。《故朝奉大夫渠州使君季公行状》塑造了“笃于学问而通当世之务, 敏于政事而明古人之大体”季复形象。作者精于剪裁, 简而有法。“余从公游甚久, 知公最详, 姑叙其平生大节以为行状, 而小者皆略而不书”, 抓住其“为官”与“做人”两点进行铺叙。季氏为官“忠厚爱民, 有古循吏之风”, 无论是在“士大夫畏之如沸鼎之汤”的休宁、黟县, 还是在荒蛮偏僻的达州巴渠, 季氏都能锄治强梗、雷厉风行。在休宁时, 公“少年初宦, 老胥皆易之。至则据案厅事, 神观静深, 剖析是非, 有条不紊, 四境大服, 狴犴为之一空。”在达州时, “蜀中阻远而巴蜀尤穷僻, 前为令者例以为不足治, 而民事一切灭裂, 公不鄙夷其民而化以礼义, 风俗大变。”他又能体恤爱民, “知南康军建昌县丞时, 自夏五月至于秋八月不雨, 大田之稼槁死殆尽, 民皆号泣以待馁死。公恻然悯之, 尽心竭力推行赈济之法, 虽穷冬冱寒, 风饕雪虐, 驱驰村落, 未尝暂憩, 以至岁时享祀, 不暇还舍。其孤儿弃于野者, 俾耆保大姓收养之。公每行村落, 累累然迎于道傍者数百人, 盖老幼赖公而活者仅万人也。”“有客死崇阳而寄旅榇于佛寺者, 亲戚不闻问十余年矣, 公为出力营葬于寺之西, 偏揭姓氏于家上, 以俟他日有考焉。”季公之侠骨柔肠可见一斑。但他却恬于仕进, 位迁奉议郎, 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季公却回乡营构第宅, 为归家之计。众人不解, 公却笑曰:“吾郭外有田, 可以供碦粥, 又有宅一区, 以御风雨, 盈吾志矣。……今但欲守陋巷, 教养子孙, 时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 弹琴一曲, 志意毕矣。”并作诗见志, 曰:“静中有高志, 难与俗人言。愿收市朝兴, 归此一亩安。”在出处进退之间潇洒自如, 令人钦佩。季公为人天资鲠介, 从不巴结权贵, “吴公居厚与公同乡里, 尤爱公之材, 欲引用之。初发运江淮, 以京状荐公。及为户部尚书, 辟公监榷货务, 不就。后参大政, 公未尝辄通书。既而吴公罢执政领宫祠, 公乃遣使一伸乡曲之好而已。”公乐善好施, “初居约时, 士人蔡承昭导公游乡校, 又同舍颜具微与公同研席。其后承昭贫窭, 无以糊其口, 乃挈家依公于通山, 公为料理生事。具微鳏居穷巷, 父子以疫疾相继而死, 公为买棺瘗之。又育其二女, 备礼择婿而嫁之。”公恢宏达, “不为龊龊细谨, 每用度施予不计家之有无, 故月俸所入, 随手而尽, 虽亲戚朋友不知其贫也。既没之后, 橐无剩金, 识者以谓清而畏人, 知不愧古人矣。”公又笃于学问, “六经子史、百家小说、医巫卜筮之书, 无所不窥,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舍书不读。虽王事鞅掌, 昏暮而归, 必秉烛观书, 夜分乃寐。或与子弟商论今古, 吟讽歌诗, 了无倦色。每对宾客清谈碨, 一坐尽倾。或询以历代人物、本朝典故者, 必探其本末, 穷其端绪, 论议蜂起, 听者不知膝之前也。”最后, 作者发出感慨, “呜呼, 人才之难, 自古然矣!士固有博闻强记, 贯穿坟典文章, 学问为一世所宗者, 然迂缓坚僻, 不达世务, 不过为一腐儒而止耳。其有商财校利, 洞见毫发, 烦剧之务赖之以济矣, 然不学无术, 昧于大体, 不过为一俗吏而止耳。”在谢逸看来, “公笃于学问而通当世之务, 敏于政事而明古人之大体”, 不为“腐儒”, 不为“俗吏”, 是为真正的人才!谢逸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季公形象, 表现了其通达的人才观, 亦寄托了自我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三
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十载“李商老谓其文步趋刘向、韩愈”, 这种评价是客观的。惠洪《冷斋夜话》卷七载有一段发生在谢家的趣事, 谢逸“闲居多从衲子游, 不喜对书生。一日有一贡士来谒, 坐定曰:‘每欲问无逸一事, 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 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 曰:‘旧亦一书生, 后甚显达, 尝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也得’。无逸之子宗野, 方七岁, 立于旁, 闻之, 匿笑而去。”从宗野的态度可看出谢家对欧阳修的熟谙。在中国散文史上, 韩愈、欧阳修等人先后发起的古文运动对整个宋代及以后中国散文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谢逸之文对韩文的磅礴气势及欧文的平易畅达都有所继承, 但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风采。
首先, 谢逸之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如《陈极孝子辨》是作者针对陈极“割肝疗父”的“愚孝”行为表达自己看法的一篇论说文, 但作者却以传奇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陈极“割肝”的心理及过程:
陈孝子幼丧其母, 长而事其父谨甚。父老且病笃, 孝子求善药进焉, 父挥去之, 曰“吾死矣, 无意于世矣”, 又饬家人馔膳羞孝子, 自奉而进, 父不食, 百计说之, 不一顾也。孝子恐, 私自谋曰:“父死, 吾何生耶?与其父死而吾生也, 又孰若吾死而父生乎?吾尝闻诸长老云人之肝可以愈疾, 味且珍。”乃潜入其妹室, 启奁, 窃取剃刀, 砺之于石, 袖而入碩室, 解衣刺其腹, 刃入其肤, 半而不下, 复敛衣系带, 取庖中小刀。妹蹑其足而问焉, 孝子叱曰:“男子入室, 而女子从之, 可乎?”妹退, 即碪其户, 以小刀其腹, 径寸有加, 以指抉肝出, 剔其半置地, 纳其半腹中。乃启, 左手掩其腹伛而行, 右手提肝出。与其妹曰:“渍以苦酒燎之烈火, 以食吾父。吾父问其故, 绐曰‘宰夫羊, 以其肝馈。’”妹如其说, 父不知其子之肝也, 以其味珍, 食之, 竟越二日而死。孝子虽卧床, 犹号呼昼夜不绝声。
作者通过心理刻画、人物对话、行动描写等手法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陈孝子“割肝疗父”的整个过程, 使人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极具文学感染力。特别是一系列动作描写, 潜、启、取、砺、袖、入、、抉、剔、纳、掩、行、提……, 使“孝子割肝”一幕幕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令人触目惊心。另如《上南城饶深道书》, 本为谢逸向饶深道求教为文之道的书信, 但作者却从发生在“邻之东西”的两个画工“施氏、郝氏”身上的故事谈起, 从而引出自己“有意于求师”的目的。施氏技艺高超, “每画则含毫和铅, 睥睨缯绡, 迅奋一扫, 万象呈列。奇怪变见, 鬼工神械, 似非人力所能。睹者皆目瞪口张, 恍然疑骇, 徐而争持金帛, 高其价而市之。”而郝氏临画之时则往往捉襟见肘, “穷日之力, 舐笔傍徨而不决, 艰难仅成盈尺之幅, 未及展玩而市人皆抵掌笑之矣。”由是施氏日益富裕而郝氏日益贫困。后郝氏虚心向施氏求教, “投笔裂缯, 伛偻而进谒于施氏之门, 磬折百拜而言曰:‘予愿得画之术。’施悯其贫, 而嘉其勤且笃也, 与之坐而告之曰:‘画非一端, 予试言其大略, 子将触类而长之。夫画马难于画骨, 而毛中之骨尤难。画花难于画叶, 而风中之叶尤难。画龙蜃则矫矫如骧首于江湖, 画草虫则碫如鼓翅于原野, 鬼神贵乎怪, 水石贵乎清。子归阖户瞑目, 坐想天下之物, 千汇万状于前, 然后振笔一洒, 其画岂歉于予哉?’”郝氏如其说, 不久之后, 果与施氏并驾齐驱。于是作者慨然叹曰:“画工, 技之至贱者也, 尚不耻相师, 况圜冠方履而号为儒者乎?仆自是谆谆然窃有意于求师也。”这里既有正面描写, 亦有侧面烘托, 既有场面描写, 亦有精彩的人物对话, 作者通过对曲折故事的绘神绘色的具体展现, 表达了“不耻相师”的主题, 这在书信题材的写作中可谓别出一格, 极具吸引力。
其次, 谢逸之文具有浓烈的情感色彩。谢逸是个真率刚直之人, 曾自谓“平生刚直心, 真率类狂绞” (《谢吴迪吉以麻源桃实法制黄精见遗》) , “吾徒尘外姿, 开怀见真率” (《游文美清旷亭各以字为韵》) , “吾徒见真率, 可追阮与稽” (《游西塔寺分韵得溪字》) , 其真率自然、胸无城府的性格特点可见一斑。他往往以赤诚之心对待友朋, 表现出炽烈真挚的情感。惠洪在《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七记有两人的一段情谊, “予方以罪谪海外, 无逸适过庐山, 见吾弟超然, 熟视久之, 意折曰:‘吾此生复能见觉范乎?’语不成声, 乃背去。”这字里行间表达了无逸对朋友的多少深情厚谊!汪信民是其多年好友, 当其去世后, 谢逸为其创作《祭汪伯更教授文》, 作者以满怀深情的笔触, 追忆往日之友情, 为之生不逢时、命运多舛而扼腕叹息, 全篇长歌当哭, 缠绵悱恻, 感人至深。“呜呼哀哉, 廉耻道丧, 忠义气塞, 乘时射利, 变节从俗者滔滔皆是。乞食碬间, 舐痔得车者面有德色, 故谗邪如山, 贪墨成市而莫之救药, 正人端士无辜吁天而无以明白。”“呜呼哀哉, 孰有记问该博、文章敏赡如吾伯更之学?孰有忠孝纯全操守坚正如吾伯更之德?孰有贫贱困厄而不为利势所回如吾伯更之勇决?孰有居稠人广众中而防患周身如吾伯更之慎默?人谁无兄弟, 孰有如吾伯更之爱敬?人谁无朋友, 孰有如吾伯更之谅直?”, “呜呼哀哉, 胡不为我少留乎?胡为遽舍我而去乎?岂不念风棂竹牖、青灯夜寒, 读书而饥吟乎?岂不念野步水东, 濯足南湖, 焚香清坐于萧寺乎?岂不念谈论古今, 讥评得失, 慷慨激昂以为壮乎?岂不念夜饮达旦, 抵掌笑歌, 诙谐嘲诮以为戏乎?岂不念致君泽民, 激浊扬清, 相期为立朝之事乎?岂不念买田筑室, 凿池种竹, 相约为隐居之计乎?”作者一反以往祭文的传统写法, 工于写情, 略于叙事, 以抒情的笔触抚今追昔, 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地表达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再次, 谢逸之文雅洁传神。清代王士祯评说其“文雅洁, 楚楚有法度” (《香祖笔记》卷五) , 诚为知言。读读其《临川集咏序》, 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山川之胜, 风物之美, 有目者皆可见, 有口者皆可言。至于声之笔舌曲尽其妙, 垂于后世而传之无穷, 非工于诗者不能也。临川, 在江西虽小邦, 然濒汝水为城, 而灵谷、铜陵诸峰环列如屏障, 四顾可挹。昔有王右军、谢康乐、颜鲁公之为太守, 故其俗风流儒雅, 喜事而尚气, 有晏元献、王文公之为乡人, 故其党乐读书而好文词, 皆知尊礼。绅士大夫自古及今, 游是邦者不知其几人矣, 皆湮灭无闻, 独形于篇首者可考而知也。郡人郑彦国得其诗数百首, 编为五卷, 名之曰《临川集咏》, 后之君子欲知此邦山川之胜, 风物之美, 不必登临周览, 展卷可知也。”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了临川的优美的地理环境, 追溯了临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并叙述了《临川集咏》写作的目的和价值, 言简意赅, 内涵丰富, 引人回味。
总之, 谢逸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 在北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 其散文创作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超技艺而显现出有别样的风采, 这是我们在以往研究中忽视的。在地域文化研究日盛的今天, 重新审视其人其文,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谢逸是临川籍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 前人对其诗词有较高评价, 但对其散文创作却少有关注。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 对其散文创作进行初步探讨, 这在地域文化研究日盛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谢逸,江西诗派,散文创作
参考文献
[1]谢逸.溪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
[2]程千帆, 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3]傅璇琮, 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浅析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篇9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著名的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作为儿童文学家, 冰心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对当时儿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品以独特选材、立意与表达形式交织成现代美学乐章。冰心在1923年发表《寄小读者》, 奠定了她在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此后, 冰心创作了多部儿童散文作品。
冰心认为:儿童散文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心理、年龄特征与接受理解能力。在儿童散文中反映社会生活事件或问题, 热爱儿童, 了解儿童, 从生活海洋中, 选取对小读者有滋养的题材, 把精美的作品奉献给儿童。冰心的儿童散文, 不仅影响了大批读者, 也影响了大批刚步入文坛的的青年作家, 为我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寄小读者》打破封建礼教禁锢,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同时, 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赞美与对弱小者的怜悯与同情。冰心不仅是儿童文学创作园地的辛勤耕耘者, 也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冰心将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儿童散文作品, 推荐给孩儿童们, 架起儿童文学作家与小读者沟通的桥梁。
二、儿童散文反映的儿童意识
(一) 对母亲的爱
冰心通过对母爱的描述与呼唤构造爱的童话世界, 表达儿童对母亲的依恋与母爱的渴求。冰心散文中的抒情自我, 多是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感及在母亲身边感受的安全感, 反衬母爱的伟大。冰心通过“克制外来侵袭”的“看法、判断”, 体验无私深沉的母爱。在冰心的文学散文作品中, 常常通过语言表达遭受自然、人生风雨的女儿对母爱的渴望;如孩子般投在母亲怀里、如儿童般得到母亲的爱护。母亲真挚的爱, 渗透与滋润了冰心幼小的心灵, 成为她思想与行为的善良出发点。正因为作家真切体验到纯真、深厚慈母爱的重要意义, 在面对社会种种矛盾、冲突时, 作家才会保持真挚的童心, 把母爱化作改造世界的原动力。
(二) 对自然的爱
在冰心的心里, 自然界具有人的感觉与感知, 这静穆和美的自然赢得了冰心孩子般的“归心低首”或“清淡相照”的爱。童心意识的泛灵性指:“自然万事万物不仅具有生命, 还和人一样有感觉与意识。童心的鲜明特征就是:对世界的新鲜感、好奇心。尤其是当冰心把自己的童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 她获得了真正的愉悦:“五日绝早过苏州。两夜失眠, 烦困已极, 而窗外风景, 浸入我倦乏的心中, 使我悠然如醉。”所有烦恼与疲倦, 在这静美的自然画卷前得到了超脱。人与自然的合一, 表达了童心对自然的纯朴、天然亲近。在文学创作领域, 童年的心理意识潜在地影响作家创作心理, 儿时的恋海情结, 是冰心创作灵感的源泉。冰心以儿童的眼光描写景物, 常带有神奇色彩, 呈现独具的审美效果。儿童的心灵世界正处于各种感官相通的时期, 常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沟通起来。冰心怀着真挚的童心, 在其文学散文作品中不经意间就流露出通感的艺术手法。
(三) 对童真的爱
冰心作品中的“真”天性使然, 如赤子般真纯, 与儿童有天然的亲和力。冰心以成年人的“童年性”反顾儿童世界, 以自己对童心的深切体悟描写儿童生活, 展现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捕捉儿童的童真, 塑造个鲜明生动的儿童形象。对儿童形象的描写是作者的童心意识形象、直观的表现。冰心还尝试用童真的纯洁解救成年人的苦痛、净化现实的污浊。冰心的创作立足于个性本色与自身的生活体验, 选择切合自身特长的题材、体式奉予读者。童心思维的“借用”, 使冰心的文学散文超出成人思维局限, 呈现童心般的真美特征。以儿童无邪的眼光重新审视被世俗蒙蔽的世界。冰心以本性的至纯至善建构的“童真之美”。
三、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 语言美
1. 诗性美。
冰心儿童散文中, 语言的诗性美体现其作品中温柔的语调, 包含情思的语言。《繁星》、《春水》中的的语言中处处流露温情的诗意, 寥寥数语就描画出优美和谐, 温馨、雅静的家庭氛围, 令人心旷神怡。
2. 典雅美。
清新美丽的语句在冰心儿童散文创作中随处可见。冰心语言典雅风格除运用文言文句式外, 还表现在“冰心体”的运用上, 即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等。通俗易懂又清新典雅的语句能够抓住儿童的心, 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构成其作品语言清新典雅的美。
3. 音乐美。
语言节奏美使小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 突出散文句子的节奏与音律。冰心的儿童散文语言极富音乐性, 讲究音节整齐匀称与声调平仄相间, 大量运用排比句式, 增加散文的气势与意境。
(二) 叙述美
1. 叙述中的直接告白。
冰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告白源于内心倾诉的愿望, 源于她对儿童成长的关怀。告白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 而是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叙述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的告白, 既不矫揉造作, 有情景铺垫情真意切冰心以真情叙述袒露内心, 以孩童般天真淳朴的心契合生活本真状态。在叙述告白中, 冰心参杂了回忆与追念式的抒情。。例如《寄小读者》以眼前景事的平实叙述, 突入告白与追忆。
2. 采用儿童叙述视角。
视角是作者审视世界的眼光与角度, 体现叙事者与故事间的关系。儿童视角借助于儿童眼光或口吻讲述故事, 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儿童视角作为一种视角类型, 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叙述强调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 且受制于作者的儿童叙事角度。在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分》中, 婴儿对于自己的降生认为是一个巨灵之掌, 把婴儿从幽闷痛楚的密网中打破了出来, 当自己睁开眼时, 看到自己的腿仍在那巨灵择相对应。换言之, 使用什么样的人称报道新闻, 就具有什么样的报道角度。因此, 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报道, 是微博新闻的主要角度, 使得报道更具亲和力, 更强互动性。传统的客观报道角度已经不能满足微博新闻的报道。
(3) 文风:记者个人特色的体现
新闻文风包括媒体风格和作者风格和文本风格, 在微博新闻中, 作者风格和文本风格更加契合, 体现出个人化的写作风格, 因此, 新闻写作更随意, 更生活化。
(3) 受众:“自媒体”与“点-点互动”
一方面, 受众可以主动参与到微博新闻的创作当中, 成为新闻的作者或发布者, 因此才有“自媒体”的说法;另一方面, 微博新闻也让受众和作者的距离更近了, 互动更强、更及时, 作者可以单独给个别留言的受众进行微博信息回复, 因此传播对象也更精确。
(4) 叙事客体——碎片化的新闻事实
(1) 叙事文本的特征
新闻素材是固定的, 包括客体和过程两个部分。客体是人物、地点、时间等基本要素, 在微博新闻中, 往往保留了这些基本要素, 而过程则尽量精简或省略。
这条微博是在“新华视点”在2010年4月28日发表的一条天气新闻“气象预报显示, 世博会开幕期间, 上海天气对开幕仪式举行比较有利。上海市气象局经仔细研究决定, 不准备组织大规模人工消云减雨措施。”加上标点共62个字。在这条微博中, 充分突出了结果, 弱化了过程: (1) 少量的新闻要点:天气情况有利;不组织人工消云减雨措施; (2) 模糊代替具体:没有说明世博会开幕期间, 天气状况的具体预测, 而是由四个字“比较有利”来代替; (3) 突出结果, 弱化过程:用“经仔细研究决定”七个字来省略对原因的阐释, 直接呈上结果“不准备组织大规模的人工消云减雨措施”。
(2) 切片事实——被边缘化的新闻事实
在140个字以内, 微博新闻展现的只是切片的事实, 真正的新闻事实却被边缘化了。越来越多的微博新闻往往只是事实片段的呈现和观点的陈述, 新闻叙事功能不断弱化, 在切片的事实当中, 已经看不到新闻本来的面目。
(3) 私语化、个人化的叙事特征
个人化和私语化的叙事特征是博客、个人主页等半公开半私密的文本的特征, 而微博新闻的语言也显然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介发布的新闻信息往往代表了媒体的立场, 而微博发布的新闻信息却体现出个人观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综上所述, 微博新闻叙事一改传统新闻叙事的构成和表现方式, 突出了信息的即时性和服务性。一方面, 微博新闻叙事顺应了当前的阅读诉求, 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新闻报道本身的特质和逻辑支撑。微博新闻叙事中, 新闻事实的“碎片化”把真正的新闻边缘化了。“碎片化”的未来是否是一片光明、这种趋势的前景是否带来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还需要业界从业人员和学者的共同努力。
注释:
[1]谢晖:《新闻文本学》, P169页,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摘要:儿童散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与丰富思想价值的文学作品。儿童散文是适合于儿童接受, 并为其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本文分析冰心的儿童散文反映的儿童意识、创作艺术特色及叙事模式, 多角度的分析了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于虹:儿童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马雁红:冰心儿童文学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汪卫东:重读冰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
[4]冰心:儿童文学全集[M],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林斤澜的散文创作浅论 篇10
《杂花生树》收录了林斤澜的《点穴》、《世界》、《天籁》、《安息》等六十七篇散文。读林斤澜的这些散文, 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他已看透世事。他的文章入眼, 立刻以朴素中的深邃吸引你的心灵。他仿佛是经历了几千几万年世事的过客, 对于世间别人难以释怀的种种现象, 他能看透, 却不会清楚地点明, 只要你仔细品味, 却又发现, 他的观点清楚明白。他以冷静的笔触去写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笔下无悲无欢, 无嗔无喜。他的笔下没有歌颂, 没有尖锐的批评, 他对世事只有客观冷静的陈述。
首篇《点穴》中讲三位中学生在一九三八年春夏之后到了个天高皇帝远的“比做一个冷僻的穴位”的山上进行抗日宣传, 然后“这个五不管的穴位, 有了开天辟地第一个党小组。这若算做‘序幕’, 这‘序幕’可够浪漫的……”其中一个中学生, 在这之后, 经历风风雨雨五十年, 有疑案, 有平反。五十年后再上山, 乡政府自磨豆腐接待。下了山后, 与家乡的子侄外甥闲谈。然后写道:
侄甥大都是“知青”一茬, 也曾上山下乡;北上大荒, 南下孤岛, 落到“生活的最底层”。先也“五分钟热情”, 以后千方百计, 全家做劲调回家乡。
前辈回想当年, 连前带后, 怎么也浪漫不起来, 自动抹掉浪漫, 又比起知青遭遇, 不光是“生活最底层”, 还有生命的危险, 却是一厢情愿, 怎么说也得是“纯洁”, 忍不住强调当年的“纯洁”纯属理想主义, 没有掺杂。
结果, 一位子侄叹口气说“其实纯洁就是愚昧。”那前辈听来可谓石破天惊。为什么叫《点穴》?那位子侄的话就是“点穴”, 点中了那位前辈及许多人的要穴。许多人在寻梦的那个年纪, 在某个很长的时段, 对形势对政策热烈响应, 虔诚地贯彻执行, 甚至达到狂热的程度, 但过了又是很长的一个时段后, 有些人会对当初自己的行为来个自嘲, 说自己当初是少不更事。这些话与那位子侄的话并无两样, 只是, 那位子侄的话更直白, 更能击中要害。确实, 无论是写作还是现实生活, 不但需要有神来之笔去“点睛”, 更需要有人来“点穴”。
在《世界》中, 作者先写了种种现实与“虚光”、现实与梦幻的感觉, 再写“若说原由, 说是久居北方十年。其实十年不算久, 四五十年下来, 也不见得会有更多的吓人的‘忽然’。看来要看是什么样的十年。”然后, 接着写道:
从肃反开始, 随着三反五反, 这反那反。
放国务会议录音, 各级书记部长亲自动员, 有的单位摆桌子, 铺台布, 备清茶, 还有的端茶点, 点百只灯泡, 或请或激或令鸣放。忽然, 翻过手来, 就把鸣放做成罪行, 把这叫做阳谋, 坦然说“引蛇出洞”。
十年的结尾是全国上下说假话, 空话、大话, 把这叫做放卫星。昨天还在说吃饭不要钱, 粮食多了怎么办?做酒。也是忽然, 也是翻过来, 全国饿肚子。
难怪云南的竹山和江南的山谷, 才隔十年, 如同隔世。
他的这篇文章, 让人联想到许多风云迭起的社会变革, 近期的, 远期的。无论什么时候, 社会的变革、时政的变更, 总会让一些人措手不及、意料不到。
什么是“世界”?这就是世界。
《故里短草》之“翠微山”, 末一句“我写百姓意识, 岂能少得了怪异。”那他写了什么怪异呢?请看:
大约十多年前, 到翠微山问路, ……有烈士墓焉。……中间立碑曰‘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字迹熟悉, 却没有签名, 没有年月, 不知什么战事, 因何“牺牲”。
于是上下求索, ……
忽然发现窗框上文字, 略显新旧。……核算时日, 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革命叫文化, 实质是武斗, ……
原是自己人, 当时分两派。现在事过境迁, 当时分两派, 原是自己人。都算做为国牺牲, 同葬烈士台, 共听蟋蟀叫。
旁边几框, 年代稍久, 籍贯都是山东。他们年轻时, 借运动, 奉命打地方主义。中年, 地方翻过手来, 也借运动打回去。打来打去, 人也老了, 时势也变了, 落户本地, 儿女通婚, 一同赚钱票, 秋夜一起步月。都算做“为国牺牲”, “一览众山小”。
再那边年代更久远, 怎么是抗日英雄, 也会落到这里?会不会是自己杀的吧, 末后又末后才得到更正, 做个“为国牺牲”的烈士吧。
有人把走过来的时光, 说做“痛苦的、流血的、充满激情的、浪漫而又荒唐的年代”。用了这样长的句子, 夹杂着荒唐两个字。
在林斤谰的陈述中你会发现, 历史、现实, 仿佛就是一场闹剧, 人类在前进的路途上总是跌跌撞撞, 磕磕碰碰, 某一时期某一部分人的神圣、庄严, 过了长长的一个阶段再回头来看, 反倒显得可悲可悯。
《天籁》写“那会儿挂在嘴上的语言是六亲不认的”, “街上有把活人围住打, 当场打死。”在这样的时期, 作者听到一个问路的中学生叫了普普通通的一声“叔”, 就以为它是“天籁”。我们平时是形容最美妙动听的声音才称之为“天籁”。“天籁”究竟何解?作者说查辞书只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自然之音响。”顺应自然的, 原来就是最美妙的, 普普通通的, 就是最好的。由此可反衬出当时社会之反常之荒谬。《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林斤澜则反其道而行之, 于荒唐、辛酸中找出闪光点, 于荒漠中找到一片绿叶, “直觉到一些仿佛是规律。这仿佛的, 又可以肯定和大自然的规律息息相关。”
读某些人的文章, 觉得很“真”很“实”, 虽然也写的好, 但觉得这种“真”的“实”, 太近了, 虽也说得上美, 但缺了味道。林斤澜的散文, 他写的也很“实”, 但往往, 你读着读着, 就会感觉好像是离题万里, 像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 已跳出了三界外, 但没想到一细看, 却还是在如来佛的掌心里。所以, 他的实中有虚、有空、有远大、有朦胧、有飘忽, 如泼墨山水画, 只有站远了看才会产生美感, 站近了看, 或许就是一团墨黑。难怪, 连汪曾祺生前谈林斤澜的创作, 也会下一个结论:不好懂。
林斤谰的散文不雅不俗, 他的构思, 他的逻辑, 乍一看, 都与常理相悖, 但细看下来, 你又不得不承认, 他说的, 在理。
《榕》中写了西南的原始森林, “无时无刻不在无声战斗, 为争取阳光水分, 使尽种种手段, 不惜长毒刺毒汁, 让近我者死。”“绿是和平色, 绿是生命和生机的象征, 这是吃绿色的人说的, 不是被吃的绿色自己的话。”写其中一棵榕树“名声大振”, “惹得远近善男信女走来磕头、下跪、插香、烧纸、点蜡烛。”写榕树“外表粗壮庄严, 内里的纹理却歪弯扭曲”, “原来这庞然大物是一位废物。”他到底是写自然界还是写人类社会, 是写树还是写人?我觉得都是。
《宁静》写大自然摊开了生命的奥秘:宁静。但这“宁静”却是在写了雄伟、昂扬、身在云霄中、在喷泉一样喷出的笑声中反衬出来的, 是昨晚“大自然用立体声明说了”的。“宁静”用“立体声”“明说”出来, 怪吗?也怪, 也不怪, 合理。
谈文学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他却用了《错乱》为题来谈, 谈了自己所走的文学之路, 同行走文学之路的经验, 以及整个文学事业和社会中的种种文学现象。说到有前辈在大学讲堂上开讲, “文学没有地盘了”, 然后再来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文学没有用, 有救了。”作者于结尾再来一句:“错乱之中不错不乱。”
有句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林斤澜的散文, 写的不是人情练达, 而是世事洞明, 因为“人情”往往与“世故”相连, 但林斤澜的散文里没有“世故”, 有的只是“世事洞明”。
他也写生老病死, 但他写得豁达、冷静, 无悲情, 无煽情, 他的观点他的情感已凝练, 收缩成如太上老君那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仙丹, 有功力, 不耀眼。
《“红八月”的“八二三”》写“一九六六年的八月二十三日北京市文联院子里, 流了鲜血, 斗死了主席。”然后冷静客观地叙述了当天的境况和事情发生的经过, 末了是一句冷峻的评论:“我们把鲜血和生命, 也婉转叫做‘学费’, 我们人多, 我们付得起。”
《安息》写作者和汪家兄妹三人, 还有他们的夫君夫人及儿女, 到公墓去安葬汪曾祺和施松卿。那天“阳光暖和, 无风, 少有的好春天。”安葬墓穴的过程中, “汪朗笑道”, “笑着蹲下”, 安葬完毕, “随着照相, 一家一家地照, 单个儿照, 集体照……”“孙女儿汪卉这两年长了个儿, 厚墩墩像运动员。”儿媳刘阳“当了党校校长了”, 女婿王勇“是蜜蜂或蜜蜂研究所书记, 他们都在‘正当年’。”外孙王超“已上高三, ……叫人觉得第三代的成长, 猛地不像跑步, 是跳高。”有人会觉得, 题目叫《安息》, 写的是安葬过程, 总得哀伤流泪, 才能显出对逝者的追悼与怀念。但文中, 整个安葬过程全无悲伤, 大家像去游玩一趟那么快乐, 对逝者没有哀悼, 毫无悲戚之情, 这怎能让逝者安息?但, 正因为所有的后人, 儿女辈、孙辈都过得很好, 很快乐, 汪曾祺夫妇当然可以安息了。
《纪终年》是写汪曾祺临终前两三年直到去世的生活。两人是多年的好友、密友, 但惯常见到的生离死别之情在林斤澜笔下并无什么表现。知道“没有办法”了, 情感流露表达最高的一句是:“不觉失声叫道, 怎么会这样!”作为相知最深的朋友去世, 文中并无明显的悲痛之情流露, 只说汪曾祺走得突然, 但又说“这回辞世早有准备”, “是一种境界”, “什么境界?想说是‘审美’。”写临终前住院期间的汪曾祺, “面露安详的微笑”, “两眼慈祥, 并且闪闪”, “从忽然说出的话来听, 心情愉悦, 思想格外敏锐。”“食道严禁食物通过, 连一滴水也不许可, 特护向我们解释时的时候, 曾祺闭着眼插上两字:‘戒严。’……‘天安门戒严’”, “脱掉衣服拍片, 老先生说怎么拍裸体照。”后来有一阵一阵的迷糊, 说胡话, 说“看屋子是绿色的”, 说“那是第二思维”。……“我这才惊觉:第二思维!一个艺术家的鲜活想象。……他走进审美境界了。在生与死的‘大限’地方, 迷糊, 却看见了美。”连“辞世”都是“审美”, 这还有什么可悲可痛的?
鲁迅以犀利的笔锋去直面惨淡的人生, 正视淋漓的鲜血, 是因为他要唤醒关在铁屋子里的人, 也因为当时两个阶级是对立的。在当代, 也有作家看到时弊, 但有些人话锋一转, 目光一转, 就轻轻避过了。林斤澜呢, 他的文章, 也直面现实, 但他并不以鲜明的态度辛辣地讽刺和针砭, 也不故意转眼避过, 他用了举重若轻的方法, 他的文章如耍太极, 如包汤圆, 有馅, 实在, 但却不是一眼能看到。他的文章有锋, 但藏起来了, 有针, 也藏起来了。都说林斤谰与汪曾祺是文坛双璧, 但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 汪曾祺得到了盛名, 林斤谰却没有?这恐怕与他们两人的文风是分不开的。汪曾祺的散文平淡、闲适, 给人以愉悦、享受, 因为他把现实生活中刺目的矛盾予以调和了, 对于时弊对于矛盾, 他目光一转就轻轻地避过了。他笔下呈现的, 是他用仁者的心编织的温热的梦[2], 是足以净化我们的心灵的, 所以我们疲惫、受伤的心灵需要它, 我们喜欢它。林斤谰的散文呢, 一者, 他的文辞不是温暖、华丽的, 不能吸引人;二者, 他不回避矛盾, 他直面现实, 虽然他把针、锋都藏起来了, 但毕竟, 他文章里的针、锋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读着读着, 有人对那针、锋暗自赞叹, 有人被那针、锋无声无息地刺中, 痛快或者痛, 有人欣赏或有人不喜欢, 总之, 这使他少了一部分喜爱他的读者。
林斤澜的散文如天马行空, 挥洒自如、收放自如。武林小说中说武林高手到了最高境界, 飞花摘叶皆可伤人。林斤澜也以“其实纯洁就是愚昧”这样普通的一句话, 就点了一批人的“穴”。林斤谰不是愤世嫉俗的人, 虽然他经历过磨难, 经历过风浪, 但一切苦痛他都放得下。他看得远, 看到了常人难以看到的东西, 他说出了常人不太敢说的东西, 但他所说的往往不是直言, 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 到最后, 仿似在不经意间, 他就“点”了你的“穴”。如果说世界有禅、有道, 林斤澜是悟出了禅与道的。他的文章就是在传承禅与道, 他的文中有机锋, 只是道与禅不是每个人都能立悟与领会, 需要阅历, 需要灵性, 需要慧根。
读余光中的散文, 你会慨叹作者的知识渊博, 慨叹作者的博闻强识, 看到作者的大开大合, 什么“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吐纳珠玉之声”, 你都可以从他的文章里直接体会到, 你会击节赞叹, 甚至膜拜。但林斤谰的文章, 却没有承载渊博的知识, 因为他“是由生活而走进艺术, 而不是由学问而迈进文坛。”[3]他的文字, 冷峻、深沉。孙郁说他“那些文字, 那些古怪的小说, 奇异的随笔, 像迷宫一样难以把握”, “描述林斤澜, 用任何理论来套, 大约都不得要领”[4], 但是他“直陈死灭, 以坚毅的目光迎着苦难……”[5]林斤澜的老乡、作家程绍国说他是“已经成精的作家”, “艺术境界已入霄汉, 和一般的作家不是一个档次。”“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 感情强烈。”[6]确实, 我们从林斤澜散文的字里行间, 就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 特别是他对历史有深刻的反思。他身上肩负着对历史、对现实的责任。他仿佛是一个站立的巨人, 历史与现实在他的眼前流淌, 社会百态匍匐在他的脚下, 他从一个文人的角度, 把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出来, 并呈现在笔下。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作家。他的散文里有厚重, 有责任, 历史与现实是穿插着的, 有虚与实的交织, 有幻觉与清醒。他直面历史, 直面现实, 他把主次颠倒了, 虚则实之, 实则虚之, 虚则为实, 实则为虚, 虚虚实实, 如走迷宫, 难怪让人云里雾里。但不管你读懂了还是没读懂, 他要表达的理就在那里。他的散文, 套用他自己文章中的一句话, 是“错乱之中不错不乱”。
参考文献
[1]林斤谰, 杂花生树[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2]翟业军, 蔼然仁者辨——沈从文与汪曾祺比较, 文学评论[J], 2004年第1期。
[3][4][5]孙郁, 林斤谰片议, 当代作家评论[J], 1998年第5期。
论梁衡人物散文创作的精神品格 篇11
一、饱满的激情是人物形象丰腴立体的关键
梁衡的散文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真实的感情能感染读者、打动读者,而只有在情感上对作者描述、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才能接受人物的思想和观点。冯牧先生认为“挚情是散文的灵魂”,梁衡散文就是充满挚情的散文。这种“挚情”包括好几个层面:首先是作者热爱他身处的这个世界,热爱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热爱生活中一切的真善美;其次是作者热爱他笔下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热爱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热爱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地想人物之所想,代人物立言,说出他们想说而未及说出的话;再次是作者对文字美有执着的追求,这个层面包括语言文字本身,包括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文字表达出的思想情感。读读下面的文字吧:“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段话是写瞿秋白的,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死得何其壮烈,可他偏偏在临死前写了那些“多余的话”,引来身后诸多麻烦和误解。梁衡的一番解读,将一个原本的“伟人”升华为“哲人”,一个“成其心”的哲人。这几句饱含激情与哲理的文字,把瞿秋白的精神世界剖开给读者看,何须赞美,瞿秋白的形象已高高耸立。项羽与秋白,一武一文,一古一今,一把结束物质生命的剑,一把解剖心灵与精神的刀,他们的生命价值与高贵人格何其相似。
有时,梁衡的情感又是那样内敛压抑,悲愤抑郁,看似平淡,文字中却隐含着金戈铁马,仿佛心中有万马奔腾。“望江亭,望江亭,江山如画,他却心乱如麻。他抚亭向晚,痛拍栏杆。”(《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这段文字是写张闻天的。在庐山会议期间,张闻天面对“大跃进”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灾难,他想做“捅破皇帝新衣”的那个人,结果却弄出个“反党集团”来。他站在望江亭上,“西望山下江汉茫茫,田野苍苍,乱云飞渡,残阳如血”,“他心急如焚,欲哭无泪”。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刻张闻天眼中的江汉大地的情景,既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未来命运的描摹。作者将满腔激愤压抑在文字中,以景语书写张闻天的心情,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读者读来,胸口如有大石撞击般沉闷痛楚。
二、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史论与记述紧密结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界拨乱反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断被讨论,很多作家拒绝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政治倾向、政治立场、政治内容,似乎谁跟政治离得越远,谁就跟艺术和审美精神离得更近。其实,极力摆脱政治对文艺的影响,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在文章中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为政治人物树碑立传,是需要勇气和情怀的。梁衡的人物散文选取的对象,要么是政治人物,要么是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立场的人物,包括李清照和居里夫人;他的山水文化散文同样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张炯先生认为,文学与政治并非从属关系,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文学可以起伟大作用于政治1,他呼吁要建设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梁衡散文的魅力就在于他妥善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他的系列政治人物散文思想艺术成就很高,堪称人物散文的范本。他书写的对象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需要作家的胆识、责任与担当。他写过的人物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镕基,瞿秋白、彭德怀、方志敏等,历史人物如项羽、诸葛亮、陶渊明、韩愈、柳永、范仲淹、李清照、左宗棠、林则徐等,当代文化人物如梁思成、季羡林、赵朴初、范敬宜、王洛宾、吴文季等,以及宋子文、居里夫人、普京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他们生活的时代或久远或复杂,对他们进行描述评价都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以及对文献资料整合分析概括的能力。
对同一个人物,他擅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期进行描述评价,善于将史论与记述紧密结合,分析人物入情入理。他有5篇散文书写毛泽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树立起毛泽东的伟人形象。伟人也会有失误、缺憾甚至错误,如何书写?是为尊者讳,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述?这无疑是对作家艺术品格的严峻考验。梁衡对中共党史资料的把握是丰富翔实的,而且对重要资料进行仔细核实。文中涉及的地方,大到行军路线和陵寝故居,小到一条路、一棵树,他都要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思考的空洞》一文中,他选取毛泽东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通过对毛泽东在陕北窑洞中那段历史的记述,塑造出“思想者”毛泽东的形象,表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在《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一文中,他通过歌咏那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突出毛泽东在革命艰难时期的英勇无畏。在《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一文中,他写毛泽东图书馆里珍藏的是图书,更是历史,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他思想形成的过程,透过一排排书架,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毛泽东用人》一文中,他写毛泽东用萧劲光为海军司令,与康熙用老臣靳辅治河一样,都是用其心,而非用其力,作者评述的落脚点在当下社会的用人问题上,何人可用何心可用,矛头直指当下社会弊端。而对毛泽东在历史上犯过的错误如何评价,这是任何一个书写者都无法回避的难题。在《假如毛泽东去骑马》一文中,梁衡用一个假如,用艺术想象的翅膀解读历史难题。毛泽东智慧超群,胆识过人,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但他一生最重要的一次调查研究之旅却惜未践行。1959年,毛泽东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预备用四五年时间,骑马沿长江、黄河走一遭,了解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个计划筹备了好几年,终于因各种各样的国事而终止。若骑马走两河的计划真能实现,那毛泽东沿途会走过哪些地方,会见哪些人,产生什么样的感想,作出什么样的决断,看到怎样的民情?作者以他丰富超绝的想象力,为中国历史描绘出另一番情景,而这未能实现的蓝图,非毛泽东主观愿望所导致,而是因时事所迫,他未能坚持调查研究的直接后果,提醒后来者,使之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梁衡写作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地褒贬一位伟人的功过。
nlc202309090401
对周恩来的记述,作者用了几个主题词,即仁爱、牺牲和宽容,他将之概括为周恩来的普世价值,并用历史事实对这三种精神人格进行学理的分析。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中,他用“六无”总结周恩来的一生,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周恩来因“六无”而得到“六有”,即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风貌)、大爱、大德。历史事实与精到的论述、说理有机结合,一个以人格力量超越时空的伟人形象成为永恒。《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这篇散文甚至使用了学术论文三段论的写法,对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与毛泽东发生矛盾时的表现逐一道来,历数其不翻脸的原因,计算翻脸的成本和效果,推出不翻脸的本质是“隐忍克己,为国为民”。行文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周恩来的形象遂化作一株腊梅,“香清益远”,情感看似深隐,实则溢出文字之外。
写《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之前,他三次寻访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觅渡桥的名字让他“心中一惊”,顿悟瞿秋白的一生都在“觅渡”。看似平实的叙事中涉及的史料何其丰富,将其为政、为文、为人的风格透过一件件琐细的生活细节立体多维地表现出来,写出他以文人为政、政事失败而反观人生的生命历程,进而指出他的意义就在于“探索”:在人类历史上,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作者对人物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梁衡的散文无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文化散文,都有一种悟性之美、理趣之美。
三、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梁衡的散文谋篇布局,颇有章法。他推崇散文结构的自然天成,如苏轼所说“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他的散文结构精巧自然,体势雄奇刚健。
梁衡写散文,大多是先有创作意图和构想,再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感受人物、山水的风情风貌,沉淀运化之后,方才运笔成文。他的人文古树系列散文,就是用这种创作方法完成的作品。当他得知何方有古树,遂亲往探访拜谒,怀着敬畏之心,站在树下,驰骋想象,还原构想古树曾经的风雨。他说:“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着的历史。”江西瑞金叶坪村那株轻轻托起一枚炸弹的老樟树,周恩来手植的“一品梅”,带伤的重阳木,项羽故里的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还有那绿染戈壁的左公柳……这些古树,以其挺拔的身姿、悲哀的故事诉说着、印证着跟它们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历史人物。单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左宗棠就功德无量。还有那带伤的重阳木,至今仍然站在桥边为路人遮蔽艳阳,而想为百姓遮点阴凉的彭德怀却因“直谏”而先丢官后丢命,这不只是他个人的伤痛,更是民族的灾难。正是因为作者有了这样的苦心、匠心、诗心、良心,他的散文读来才如江河直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回环婉转,时而波平如镜,视野开阔,情感细腻,风格豪迈。精雕细琢,是梁衡散文自然天成的关键。他把小说、戏剧、诗歌的表现技法都融入到散文创作中,他的山水散文就是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他笔下的项羽、柳永、辛弃疾、李清照、左宗棠、瞿秋白、彭德怀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述性文字精准细腻。
大凡写作,精通各种章法的作者才有可能“不拘成法”,创新通常意味着突破规矩。梁衡写散文有时看似随手写来,实则是匠心独运。起兴,原本是诗歌的技法,作者以延安的窑洞起兴,引出在窑洞中思考的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梁衡写散文,连兵法都用上了。《带伤的重阳木》开篇引用毛泽东一首词中的句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后写自己重阳节到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家乡寻访一棵重阳木。读者以为要读到毛泽东的逸闻趣事了,作者却笔锋一转,荡开笔墨,书写这棵古树与彭德怀的故事,可谓“声东击西”。
由一篇文章引出历史文化思考,这是很多论文的写法。梁衡的人物散文不仅写人物,其思想文化内涵也丰沛厚重。在《心中的桃花源》一文中,作者开宗明义,从陶渊明360字的散文《桃花源记》谈起,直言优美的文字害了它,此文的第一含义“在政治”;继而以陶渊明的五仕五隐为核心,探寻其政治理想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其个人性格、人生阅历与政治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政治理想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这篇文章真是笔墨纵横,思骋万里。作者将《桃花源记》《乌托邦》《太阳城》这三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以描述空想“理想社会”为题旨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称其为“桃园三结义”。空想的社会太过美好,于是虚构的桃花源便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内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竟有几十处,作者选了三处自然人文风景最佳者逐一描绘,这部分完全是山水散文和游记的写法,移步换景,中间还穿插了一首碑刻的回文诗,表达后人对桃花源题材的喜爱;间以民歌民俗民间丧葬仪式,将千年来的风物巧妙对接,引出“心中的桃花源”,点明题旨。作者又将思绪拉回到陶渊明的身后事,以议论说理为主,将陶渊明与白居易、陆游、辛弃疾、岳飞、魏征、范仲淹等历史人物比较,铺陈陶渊明对李白、苏轼等的影响,以及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多角度、多层面地树立起陶渊明的形象。
散文无常法。同是词人,梁衡写柳永,用“读柳永”之法,读他的词,读他的落魄人生;写辛弃疾,则写他金戈铁马的少年英豪,写他南归后壮志未酬的落寞悲凉,夹在历史缝隙中,把栏杆拍遍,三百年的民族灾难锻造出一个伟大的词人。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作者不写其文,专写他贬官潮州,身处逆境,造福一方百姓,诚心天地可鉴,立业立言,亲身践行儒家道德。他写范仲淹,题目是《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写范仲淹在一篇看似写景咏物的文字中,浓缩了他全部的生存智慧和思想精髓。在文中,作者也表达了他的散文观:好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好,好散文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经过岁月打磨而愈见光亮。
李清照和居里夫人是不同时代、不同肤色、拥有不同人生境遇的女人。她们一文一理,但都有美貌、才华、顽强的意志、执着的追求。梁衡用大篇幅书写女性,这两位是特例。李清照生逢乱世,历经国破家亡的磨难,后世记住的、吟诵的是她的诗词,却少有人知道诗词背后的悲欢离合。作者用一首首诗词间以文采四溢的记述文字,把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演绎得轰轰烈烈。她超凡的艺术才能,她忧国忧民、以心抗世、以笔唤天的济世情怀,她身世的悲凉与心底那绵绵不绝的愁怨,使她和她的诗词至今高悬于历史的星空,令人仰望。作者称之为“乱世中的美神”,这位美神不要男人为她而战,而要临阵脱逃的丈夫为国为民而战,这个半生凄清孤苦的女人,有着英雄的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激励了多少热血男儿为国为民而战。居里夫人,这个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的女人,这个改变了世界的女人,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爱因斯坦),一生坚持靠智慧站立在人类科学文明之巅。作者对“跨越百年的美丽”女人—居里夫人的赞美,表达出的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以美丽的女人为标杆,树立楷模,引导舆论;他以秀美的山水、壮丽的山川感染、浸润读者的心灵;他以激情饱满的文字传递着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他在用散文的形式“鼓与呼”,他的文字满满都是正能量。
梁衡的散文,可说的太多。他的人物散文,从人物选取、篇章结构到主题表达、语言风格等,无不精雕细琢。有人说他是“苦吟派”,其实不然,他的文字中无时不闪烁着天才作家的艺术天赋,但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这种创作态度和精品意识,正是中国当代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
1张炯:《文学透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62页。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散文创作 篇12
一、真实的画面情境书写多角度的情感
画面是电视语言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毕业了》用最简单的情节和唯美的画面意境向观众呈现了大学时代的缩影, 它强大的美的感染力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运动镜头的结尾用快门特技把画面定格在一幅幅有完整意义的表现画面中。那时充满浓郁文学气息的校园, 那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那些青春洋溢的笑脸在蒙太奇的不断变换中一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构成画面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大学时的流金岁月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印记, 导演用镜头的细致多角度的呈现了校园的风景, 那时的自习室、食堂、宿舍、篮球场、自行车、书本都是记忆里回想起来最深刻的场景, 那些记忆的片段通过电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表达方式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本片每一个角度的变化都是一滴醇厚的甘露, 一点点的在观众心里滋生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蕊, 伴随着镜头的推进及拉远, 花瓣一片片的绽放终开成最盛大的花朵然后一步步走向凋零, 然后挥手告别, 各自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
二、优美的文学叙述描绘记忆的篇章
文学的描写是电视反映画面影像的基础, 《毕业了》用并不华丽的词藻却感人至深的文字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校园记忆。一部好的电视散文作品能够深入人心的不只是画面彰显的张力,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文学的表述, 因为它承载着本片主要的情感流动, 《毕业了》在一系列的时间顺序贯穿下把大学生活的一点一滴表现出来, 它的言语仿如画面, 可以把原来沉积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细节和感动挖掘出来, 触动人的怀念心弦, 勾起人的难舍回忆, 让人们在这些简单的辞藻中中尽情的沉溺在过往的时光里。《毕业了》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实现彼此情感的共流, 不只是因为它简单的画面表现, 还因为它文字描述的优美, 为拍摄提供了一个有高度的平台, 从而使本片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本片伊始就着重把“毕业”这个词汇用不同的概念表述出来, 在画面的衬托下把这个沉重的字眼渲染的更加有伤感的意味。在画面的推进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呈现了流金岁月、梦开始的地方、朋友别哭、别了大学四个篇章, 在不同的环境下用不同的文字和不同的语调呈现出来, 让散文的意境更好的融入环境之中, 简单却不苍白, 平淡却能苍劲有力的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三、悠扬动听的旋律演奏流金的岁月
电视是声画的结合, 《毕业了》这部作品的音乐是画外音和音乐两种形式共同演绎的, 轻柔的旋律伴随着有情感的朗诵, 能让心灵的感受更贴近真实自然的状态, 使观众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把情感流泄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境界。《栀子花开》、《爱的代价》、《放心去飞》音乐的搭配无不恰到好处, 当那轻轻的旋律开始回响, 那心中流淌的柔情是记忆里再也回不去的曾经。画面里的花开花落见证了我们的校园时光, 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停留过的人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散落在天涯的两端, 然而《那些花儿》还在开着, 还在见证着别人的成长。四年的光阴在这些轻缓的曲调里缓缓的流逝, 凝结的忧伤和不舍都在音乐极强的感染力中得到了释放。一个优秀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 是依赖恰当的声画结合就能让观众沉醉并感动的, 《毕业了》用最完美的表现向观众展示了它的成功, 它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完美的落下了帷幕, 但观众却久久的无法回神, 沉醉其中。
一首动听的旋律如果能完全的深入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旋律和歌词表现出它的意蕴和内涵, 《毕业了》每一处画面的每一首音乐都运用的恰到好处, 在那些倾泻流出的旋律里和那些意境悠远的歌词里观众的情绪也在伴随着节奏起伏。作品的本身已经足够打动观众, 但是音乐的衬托则能让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更好的提升。“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这些弥足珍贵的回忆和那时最美好的梦想都在岁月的沉淀中有着更为显耀的光芒, 所以即使毕业了, 即使已经挥手微笑着告别, 那些动听的旋律也会一直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历久弥新。“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那是不会消散的时光, 不会割舍的友谊, 所以在这些音乐的陪伴下每个人都会有更加勇往直前的勇气, 因为在困难的尽头, 那群朋友还在守候着你的成长。
七月的盛夏是离别的季节, 散落一地的时光剪影浅浅的回眸却再也寻不回当初的影子。生命的脉络, 坠落一地的似水年华, 四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那些微小的事物, 那些曾经微不足道的瞬间, 那些一起牵手前行的感动都随着毕业画上了句点, 不想言说的再见凝在喉咙却难以开口, 《毕业了》, 但是一起拥有过的日子会一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一部优秀的电视散文作品是音诗画相融合的艺术交响, 它可以调动所有艺术手法有机的完成这种美妙的流出, 解说词是华丽辞藻的朗诵, 画面是生动情景的刻画, 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 音乐则来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毕业了》就是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多轨组合, 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校园生活的美好画卷, 用它简单不冗杂的画面表现张力和动听悠扬的旋律为人们的青春岁月和校园时光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编辑.电视散文精选 (2004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
【散文创作】推荐阅读:
电视散文创作08-01
散文的特点与散文创作11-15
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11-16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声音创作10-17
创作绘画05-14
材料创作05-15
色彩创作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