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活动

2024-07-26

创作活动(共12篇)

创作活动 篇1

儿童的绘画辅导是一门儿童心理艺术, 它既不能强行指令儿童“画什么”也不能完全手把手地教儿童怎么画。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象阿里巴巴那样, 用语言开启孩子们的心灵, 去帮助他们探索、游览大千世界, 恰如其分地给孩子们提供游览工具, 介绍各种绘画材料与创作手法, 以表现他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 使美术创作成为轻松愉快的活动。

一、让绘画创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降低对学生的纪律束缚

绘画固然需要一定的创作环境, 但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儿童绘画创作对这一点要求无需过分苛求, 相对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拥有愉快轻松的情绪去创作自己的作品, 让绘画创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教师应根据绘画这种特殊活动的性质, 降低对纪律的要求, 让学生有一个相互交流的轻松环境。相互观赏孩子们的作画过程是十分愉快的, 绘画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美感, 造型阶段、着色阶段、色块搭配的形式构成, 都具有审美价值。让孩子们养成相互欣赏、相互促进的习惯, 会带动学生的绘画情绪, 弥补自己的不足, 充实自己的画面。另外, 还可适当开展合作式教学模式, 让性格内向、压抑的学生和性格开朗的学生共同协作, 感染每个孩子的心灵。

二、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

人们通常认为儿童的绘画作品是评定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作为一线的教师, 我以为在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时, 与其从宏大的视角追求特定的模式, 不如切切实实地从微观角度, 从具体方法的改进做起, 这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 可从哪些具体方法做起呢?

一、历史课的知识比较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差异、差别特征的最佳方式, 也是学生在课堂上最佳的心理活动。通过比较可以突出重点, 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求概论、原理、思想观点的异同关系, 并揭示其所蕴含内容的深刻意义, 可以加深学生对相似知识本质的理解, 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启迪深思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行整合与比较。比如古代中国唐朝的政治文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物质文明:农业、商业城市;精神文明:思想、文化、艺术。比如英国:政治文明是君主立宪制 (《权利方案》) ;物质文明是工业革命, 精神文明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思想文化艺术。

二、历史课的知识归纳

归纳与演绎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两种方法。高中历史课知识的复杂性, 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归纳法的不可缺少, 从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卷的主观题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在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引导学生对给定的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和组合, 从中抽象出教材的思路和观点, 也可以在给予特定问题的基

学生所画出的作品, 早已在教师的头脑中形成了既定的模式, 从而否定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请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学生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 兴奋地说:“老师, 你看, 这是我画的《认识身边的树》。我用以前学过的线条画装饰的, 我认为不上色, 只用各种线条来表现树更好看。”教师:“你画的这是什么啊?我没有让你用线条画画, 上课的时候你一定没有认真听清楚要求, 拿回去重新涂上颜色!”

镜头二:学生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 兴奋地说:“老师, 这是我画的《认识身边的树》, 我用以前教学的线条画装饰的, 我认为不上色, 只用各种线条来表现树更好看。”教师:“当然可以了, 你喜欢怎么表现都可以。你画的线条很漂亮, 如果画线条时多一些变化, 长线、短线、粗线, 多一些点、线、面就更好了!”

这两组镜头是不同教师对待同样一个问题时的不同态度。镜头二中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作业效果自然会比较理想。我个人认为在实际的创作中, 儿童作画过程非常重要。在作画过程中, 儿童的肌体、大脑都在参与活动, 从而锻炼了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最后的作业则是学生自己创造性的、富有个性的结果, 似乎从他们的作品中也处处透露出这种创作的激动心情。教师在引导过程中, 应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 来调动学生再现生活中的愉快场景, 激发他们表现、创作的欲望。例如, 在命题创作画———《闹钟, 你是我的朋友》时, 辅导中我先采取谈话法为切入点, 组织学生讨论:清晨, 当你睡得正香时, 想象一下, 什么样的闹钟才能叫醒你呢?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起来, 积极开动脑筋, 发散思维之后再让孩子们进行创作, 这样他们的作品是富有想象力的, 充满了生活情趣。

三、不求形似, 但求神似

儿童绘画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础上, 引导学生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高中历史教材中归纳此类情况的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王充、范缜的无神论思想,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思想等。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 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抓住了这个主题, 就能理解上述种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

一个成熟的教师, 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有条不紊的, 而教学线索就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 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串联起来, 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知识串联要以一条主线为准, 比如, 以某一历史事件为线索, 内容为起因、经过和结果, 并列出大事年表。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 分清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

“浇树浇根, 化人化心。”要实现学生的知识增长就必须对其心灵进行反复地、不间断地“理智训练”。比较、归纳、串联知识方法的恰当运用, 能实现高中历史课内容“人化”的最大化, 进而有助于打造高效优质的历史课堂。

(江西省定南第二中学)

力。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 而在于画的过程, 是否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和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探索各种表现方法, 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应在学生作画前进行引导, 让学生在构图上突出对主体物体的表现, 不求准确的空间关系, 但求主题突出, 色彩鲜明, 用生动的个性形象展现出儿童的世界。比如:引导学生画小猫, 教师就不能过多地讲解小猫的结构, 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想象和表现。画得工整、形准非常好, 画得变形、夸张也非常好, 画得狂放、不受约束也非常好, 只要画面上小猫突出, 色彩鲜明, 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

四、尝试性探究创作, 丰富学生的创作手段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 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活动中只有激发学生对绘画活动的热情, 才能让他们通过画面表现自己的情感。而绘画作品完成的长期性, 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画种、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让学生尝试更多更新的绘画技巧。例如:表现阳光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不同的季节对阳光的不同感受, 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有的学生用红色的油画棒在黄色纸上画出流动的光芒;表现出夏天的炎热。有的同学在白色的素描纸上用淡淡的粉、淡淡的黄以笔触的变化表现春天阳光的妩媚。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绘画的过程应像小鸟飞翔一样有着轻松愉快的过程。教师应当潜移默化地引导, 顺应儿童的个性发展,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乐趣远比作品的结果更为重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美术创作的魅力, 使学生的绘画创作成为轻松愉快的活动。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创作活动 篇2

刘为淼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创新人才是不行的。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然而素质教育推行多年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是因为重知识灌输、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还比较严重。

2、小学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在全国各地已蓬勃开展起来,但各校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作为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活动,由一个或几个专门老师去负责,其实发明创造人人都能进行,只不过是发明层次不同而已,所以在小学开展发明创造创新教育活动可以由全体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每一个学生。

3、我校是一所建校较早的农村普通小学,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硬件规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全体老师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以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突破硬件的阻碍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4、小学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能够了解一定量的科学现象和事实,也能够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此时,倘若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调动参与科学活动积极性,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作的科学探索与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以及我们在探索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实践历时5年,我校坚持开展小创作、小发明等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效。

二、创新表现

1、形成了以小发明小创作活动作为校素质教育突破口,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办学策略。

2、构建了以领导和科技老师带头,社会、家庭、学校、全体师生参与的“四结合”小发明、小创作创新教育机制。发明创造人人都能进行,只不过是发明层次不同而已。

3、形成独特的“四扫障碍”法指导小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作。小学生在进行小发明、小创作时,经常会受到心理、思维、技能和时热四个障碍的影响,所以只要扫除这四个障碍,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就必然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否则活动开展起来只能是事倍功半。我校采用该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作的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

三、方法和措施

(一)全体师生参与发明创造创新教育活动观念更新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桎梏,开展活动之前,我校师生对发明创造活动认识不够,对发明创造活动教育也不够重视,如:科技活动课、自然课等应付对待。老师对活动意识薄弱,学生参加兴趣不浓。部分教师和学生甚至对“开展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无用论”,部分老师认为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更有老师担心开展活动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则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其它的学不学无关紧要。二是“无关论”,部分老师认为这是辅导老师、专家学者的事,与自己的实际工作关系无关;学生则认为发明创造都是大人们的事,发明创造不是自己能做得了的。

为此,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以及发达国家重视和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相关文件、案例等,如法国在学生中从小开展动手做活动等,从而认识到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校教师自觉参与,把常规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活动有机融合,认识到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我校六⑴班林进渺同学两年前在学习上成绩比较差,在他哥哥(发明兴趣小组成员)的影响下,参加了发明创造兴趣小组。这时他的班主任李老师找到辅导老师,说明该生平时学习不够认真、成绩本来就不好,如果再参加发明创造组,一定会影响他的成绩。辅导老师同李老师商量先让他参加一两个月试试看,没想到不到两个月该生学习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在活动中养成了爱动手、勤动脑的良好习惯,学习态度明显改变了,各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时李老师不但不提及要其退出发明兴趣小组,相反还鼓励班上其它学生也积极参加。

在学生方面,我校不时邀请了有关人士向学生作发明与创新相关的讲座。如“二战后的日本是怎样兴旺发达的”、“美国指手划脚的背景”等专题讲座,并结合我国近代处处挨打的耻辱的史实,以及解放后“两弹”强国威、壮民心的事实来论证发明创新的重要性,说明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是我国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必然趋势。同时,有效利用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活动阵地,将课程教学、大众传媒、科技馆等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实现了全体参与发明创造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完善发明创造教育的机制

首先,健全小发明、小创作活动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到人。领导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专项活动由专人负责和辅导,其他教师也要按照学校的要求,把创新教育有机的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去。

创作活动 篇3

【关键词】美术创作; 感知经验; 想象能力; 个性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82-02

从成人的视角看儿童画,简直是“荒唐而可笑”的,处在“涂鸦期”或“符号期”的儿童,其作品不论是从线条、比例、透视、结构、色彩、情节、創作过程等等几乎处处都是不讲理的。

不讲理的线条:儿童画人时十分“写意”,可以用圆圈代表一个圆形的头, 一根线条就是胳膊;手掌可以忽略不画,但不会忘记要画够五个手指头……

不讲理的比例:眼睛很重要,于是便画的较大,眉毛却可省去……

不讲理的透视:从孩子的画中,我们看一眼就知道谁早上吃了包子,谁中午吃了鱼……

不讲理的结构,爱唠叨的妈妈的嘴巴占了整个脑袋的三分之二……

不讲理的色彩:火红的太阳变成了翠绿,而翠绿的草坪却成了一片火海;一颗水果树上结出一串串蓝色的香蕉、紫色的苹果……

不讲理的情节:老鼠再借个胆也不敢枕着猫的爪子呼呼大睡啊……

不讲理的创作过程……。

如果要找一找儿童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几乎是俯拾即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呢?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的美术创作活动?作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影响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几个心理因素。

1 认知方面

1.1 感知经验和感知能力

1.1.1 美术形象来源于感知觉经验

来自儿童生活的关于事物的种种感知觉经验,是儿童美术作品形象的来源。仔细看儿童的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不管是画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抑或是千姿百态的人物等等,有一个基本前提是这么必须都是他们曾经见过的,是其经验中所有的。即使是一幅想象性作品,其中人物、景物和活动都是儿童曾见到过的,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我们都能在其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没有一定的感知觉经验,孩子是没法进行美术活动的。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儿童,让他们更多地投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逐渐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使他们的大脑存储尽可能多的表象,使他们的大脑中存储的死板的概念化形象转换成生活的记忆, 为儿童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1.1.2 感知能力的强弱是影响美术创作形象深入的前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知能力的强弱、敏感度与倾向性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质量。一个对事物的形、色很留心,观察力又强的孩子画出的形象总是完整的。一个空间感很强的儿童将长于造型、构图。而一个对色彩敏感的儿童会将一幅画画得色彩斑斓,具有装饰性。

处于不同感知水平的孩子其美术创作形象的水平是不同的,我们要试着去理解他们,基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1.2 再现能力

记忆包括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和再现。儿童对所看到过、观察过,也想表现的事物,就一定能够表现出来吗?不一定,这还受他的再现能力的制约。

感知经验需要通过再现转化为美术形象。

其实,艺术家与普通人体验世界和生活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美术创作水平却差异很大,主要就在于艺术家能形成再现概念,也就是为经验找到能体现其意义的外部形式,而普通人则不能。阿恩海姆曾这样说:“再现永远不能实现对一件物体的复制,而只能运用一定的媒介,复制出与这个物体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等同物。”

如果儿童缺乏为他的经验找到一个合适的外部式样的能力,那么他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就比较困难。这就是为什么面对一件事物,具有同样的经验,有的孩子能画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而有的儿童却无从下手。儿童的再现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会影响着儿童美术创作的水平。

1.3 想象能力

每幅儿童作品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乾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给人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们要启发孩子学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功能,善于动脑,潜心思考。用概括与夸张、装饰与联想的方法大胆表现,努力为给自己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1.4 思维能力

儿童从出生到大约10岁左右,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儿童的智力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发展变化,尽管每个人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但发展的各个阶段总是 按一定的顺序,其绘画能力也是按一定轨迹发展的,虽然每个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但发展的次序不会颠倒。

例如,儿童必须经过体验以动作为乐趣的涂鸦阶段,才能进入以描绘物体为目的的绘画阶段。再如,在形象期,绘画造型上的一大特点是形象由简单形状结合而成。形象的结合关系由垂直水平关系到倾斜角度关系。当一个孩子没有掌握垂直水平关系时,他表现不出物体的方向性。当他未能掌握倾斜角度关系时,他表现不出人或动物的动作姿态。

2 情绪、情感方面

认知是儿童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孩子愿不愿意画、画什么,效果如何还受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其中,就有情感因素。

表演类教育活动创作方式实践研究 篇4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实践创作,尝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创作,最终确定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演绎,并在上海科技馆进行展示和传播,配合馆校结合模式推广至上海市中小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形式来发现科学表演所遇到和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创作和演出技巧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

2 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策划

2.1 策划分类

2.1.1 剧情类

剧情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普剧。一个好的科普剧不但能清楚地展现奇妙的科学现象、趣味的科学知识,在人物表演要求上、服装道具的精美程度上,剧情的冲突设定上,都远远高于其他的科普表演形式。①

表演者是信息传递者,观众是信息接收者,通过旁观者的角度跟随人物,随着剧情的发展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理念。表演者要表达一种情绪,就需要利用较为夸张的肢体语言或者丰富的面部表情,如果动作幅度较小,细节处理不到位,就缺乏内在层次感,观众很难感受到表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无法完全融入剧情中。②

2.1.2 实验类

顾名思义,关注实验本身,演示实验同时以精确的语言揭示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现象。相对科普剧,此类活动弱化戏剧表演的演出技巧,突出实验效果本身,表演者辅助解释实验原理及科学知识。选择科普实验要注意:(1)实验及实验结论应该是科学的,真实的;(2)科普剧中的科学实验应具有直观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3)科学实验要安全易操作,不应使用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实验操作要合乎安全操作;(4)加强实验中的观演互动,让观众更充分地感受科学的魅力。③

2.1.3 动手做类

早在2001 年我国就引进了“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取名“做中学”。④动手做科学教育活动需根据观众不同年龄结构设计不同操作内容。比如,针对3~6 岁学龄前的儿童,可以通过做纸工、折纸等较易控制的方式、简单的操作让他们体会到动手的乐趣;针对小学段学生可以以观察物品为切入口,辅导员引导,让学生思考并加以分析。此时,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是表演者,而不仅局限于科技辅导员,这已经是社会表演学范畴。

2.2 策划选题——以《细说材料》教育活动为例

目前国内科普场馆中,有关新材料、新物质的内容较少。《细说材料》选取新材料为主题进行教育活动设计,以“奇异的材料”临展为依托,是展示资源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以材料科学为主题,介绍日常用品中鲜为人知的材料特性。采用互动参与、DIY实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实验和动手做,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动手动脑,揭示隐藏在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培养其对新材料、新物质探索的乐趣。

3 演出技巧的多样性

3.1 多样的演出手段

3.1.1 以角色扮演为主

在舞台上,演员利用服装、道具和化妆塑造人物,突显人物个性。通常可以看到老师会佩戴眼镜;学生则是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卡通人物则穿着肥大宽松的衣服。从人物外形就可辨别一二。比如运用夸张的动作、舞蹈等手段的法式科普剧表演《普朗克与量子论》。舞台剧代替讲解,和展品互相辉映,把展品的内容更生动地介绍给观众。

3.1.2 以肢体语言为主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臂、身、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不同角色不同情况下的肢体语言也大不相同,丰富准确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演员更好地诠释不同角色。⑤默剧《惊奇化学》,说的是一个男孩误闯化学实验室,从而引发一系列离奇怪异的故事……此节目由6 个化学实验串连而成,整剧无一句台词,只有背景音乐,配上到位的肢体语言把主题思想准确无误地诠释出来。目的是引起观众兴趣,体验和感悟科学。

3.1.3 以口语表述为主

以语言解释原理,分析现象为主。优点是把实验中的科学现象分析得很透彻,让观众完全掌握这一原理。缺点在于缺少趣味性,因此实验必须吸引眼球。如果选择脱口秀来演绎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就可增加与观众交流机会,较为适合。脱口秀由外文“talk show”翻译过来,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话题,一般不事先备稿,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译作“脱口秀”。⑥

3.1.4 以互动体验为主

“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理性知识。验:经验(“既包括经验的过程又包括获得的结果”)。总之,体验式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并获得经验(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

3.2 内容策划——以《细说材料》为例

内容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剧中的实验和科学原理构成了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对矛盾冲突作横的分析,便可以分清主次,初步得出科学原理的主题思想;作纵的分析,进而可以理出情节结构、把握节奏起伏变化。总之,剧本矛盾冲突和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剧本体裁等有直接关系,对剧本矛盾冲突作纵横两方面的分析,剧本的基本面貌便轮廓清晰了。

据统计,观看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受众年龄大都在4 至12 岁之间,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有科学家研究发现:5~7 岁儿童为15 分钟,7~10 岁儿童为20 分钟,11~12 岁的儿童为25 分钟。因此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活动最好是15~25 分钟,这样科普传播效率是最高的。基于此,确定《细说材料》四组实验:水中捞冰、水去哪儿了、人造雪粉以及磁泥。前三组脱口秀15 分钟,后一组DIY20 分钟。

3.3 演绎设计——以《细说材料》为例

科学活动创作时,应首先研究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观看的科学实验,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阐述原理,同时加入一定的情节将实验穿连起来,不断激发观众参与的兴趣。因此,《细说材料》确定以脱口秀结合DIY方式进行。

DIY即动手做。在“动手做”理念中,科学教育就是儿童亲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表达陈述。“动手做”强调孩子在科学探究中的主导地位,引导他们从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成为主动的实践者,从他们与世界真实的接触中为自己的疑问寻找答案。

4 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效果

4.1 访谈结果与分析

共访谈3 位现场老师。老师们首先对活动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一些想法。老师们认为主持人与学生进行交谈讨论中,现场反应热烈,场面有些混乱,需加强管理。在DIY实验环节中,由主持人一人辅导5 组进行实验有些应接不暇,要增加辅导老师。另外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例子,告诉学生哪些物品运用了新材料,可以准备一些物品,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

根据访谈内容进行如下整改:(1)以脱口秀方式演绎前三组实验时,台下学生与主持人间互动频繁,谈论热烈,需增加现场管理人员一名进行维序。(2)DIY实验操作时,需三名辅导员,以一人负责两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及实验记录表填写。(3)需增加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现新材料的实用案例。例如把尿不湿、冰宝贴等物品用作展示,增强学生实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

4.2 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4.2.1 增加人气

需要关注社会大众的知识需求,开展主题新颖、可观性强、符合观众需求的教育活动。而表演类科普教育活动是其中最能激发观众兴趣、观众最易接受科普知识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旨在增加科技馆参观人气,提高社会知名度。上海科技馆在开展表演类科普教育活动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进行科普传播。

4.2.2 拓展展教内容和形式

众所周知,科技馆教育形式主要有两类,常设展览和临展。但是这样常规的模式内容单一、形式简单、更新力不够、吸引力不足,因此结合常设展与临展,配套形成成熟的科学教育活动显得十分必要。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体现科学性、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的教育活动。立足于广大观众、服务于广大观众。

4.2.3 转变传播模式

科技馆如何开展好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设置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地点?如何组织观众?这些问题都是一项成功的表演类科普教育活动在前期策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加强馆校合作,传播科学知识;鼓励馆企合作,建构传播桥梁;促进社会联动,扩大传播受众是科技馆、科学中心等科普场馆开拓科普传播事业的一个重要途径。⑦

摘要:教育活动内容的策划和呈现方式的编排是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灵魂和根本,提升活动编创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策划、演出技巧及传播效应等方面,尤其是艺术化呈现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本研究既有以往理论继承,又提出新的发展趋势,使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研发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为未来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策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表演类教育活动,策划研发,科学传播

注释

11沈超群.关于科技馆科学表演的一点思考[J].科技馆国际论坛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2 黄梅珠,黎明.对合作促进科普剧发展可行性的探讨及若干建议[M].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4.

33 崔春瑜.科普剧的引进创新与国内科普场馆科普剧研究发展的必要性[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2.

44 陈沁芳.“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4中).

55 晨曦.心理学与读心术[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58.

66 于丽爽,宋茜.脱口成风——谈话的力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6.

创作活动 篇5

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特举办2011年文一街小学信息节

参赛时间:2011年暑假

奖项设置:学生按上交作品数量40%评选出个人一、二、三等奖,按班级总分选出若干班级为校优秀组织奖

评奖时间及作品上交:2011年9月。必选项目每班3件,名额总数年级级通用,自选项目按年级推荐,数量不限。

1、电子报刊制作赛:(一至三年级选做项目,四、五年级必做项目)作品要求:主题班级自定,收集各类文字、图形,并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含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链接。

2、电脑绘画创作赛:(全校各年级必做项目)

作品要求:主题班级自定,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组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

注: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脑动画制作竞赛:(一至四年级选做项目,五年级必做项目)作品要求:主题班级自定,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原创)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多媒体动画节目。注: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4、网页制作竞赛:(全校各年级组选做项目)

作品要求: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基于互联网环境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些信息的作品。(主题不限)

5、DV作品:(全校各年级选做项目)

谈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朗诵诗创作 篇6

“朗诵诗”是专指为朗诵创作的诗歌,具有节奏感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点。“朗诵诗”概念在抗战诗歌朗诵运动中诞生,既特指作为宣传工具和政治活动形式的抗战诗歌运动,又具体指称专为诗歌朗诵活动而写作的新诗文体等,含义多重,今天已发展成为一种以诗朗诵为主的综合的舞台表演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常常针对某一主题,创作朗诵诗,再配以音乐、灯光、演员表演等,形成群众文艺作品,通过演出,起到娱乐、宣传、教育等作用。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朗诵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语言流畅、传情达意,而是要求其更符合当前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因此,对朗诵诗的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目前常见的朗诵诗表现形式

在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学校、单位、组织等排演诗朗诵节目的需求,目前常见的诗朗诵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表演形式:

1、配乐诗朗诵

我们常见的朗诵诗表演就是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即一首已有的诗歌,或是新创作的诗歌,配上背景音乐,由一人或是多人站在舞台上朗诵。

2、情景诗

随着LED屏幕、布景道具、灯光效果、演员表演等元素的加入,在配乐诗朗诵基础上衍生出了情景诗,即根据朗诵诗的内容,加上舞台调度和各种舞台元素,为朗诵诗赋予除背景音乐以外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其成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由情景诗又衍生出了情景歌舞诗、情景诗小品等等。

总的来说,无论是配乐诗朗诵还是情景诗,都是在朗诵诗的基础上加上其他舞台表现手段,让朗诵诗更有感染力,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对朗诵诗的需求

1、主题鲜明突出

朗诵诗一般具有主题性,例如“十·一”前后有的地区会组织“红诗比赛”、“经典红诗诵读”等等群众文化活动;年底有的单位会组织以“爱岗敬业”、“社会责任”等主题赛诗会、诗朗诵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有的单位则会在年底联欢会、团拜会上编排一个集体的诗朗诵节目,这些活动中的朗诵诗都是有很强的主题性的。

所以,针对这样一些活动中表演的朗诵诗,需要主题突出。例如,十月的红诗活动,应选择或创作爱国主义主题或是有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主题的朗诵诗,而在单位或组织的主题活动中,则通常会原创一部分紧扣命题的朗诵诗。而大型晚会当中的朗诵诗节目亦是如此。

因此,朗诵诗拥有鲜明突出的主题,是群众的首要需求,反之则如作文一样,跑题的作文,或是文不对题,即使文字再优美,字迹再工整也无法得分。

2、内容贴近生活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朗诵诗的表演者和观众大多为普通群众,很多人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所以更乐于接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特别是针对主题性诗歌朗诵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往往主题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中国梦”主题诗朗诵、某单位诗朗诵比赛等等,内容如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那么表演者将无法代入真情实感,而观众则不知所云。

3、语言浅显易懂

在文学创作中,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内容通常极具艺术性,很多诗歌更是抽象的情感抒发,这样的诗歌大多数不适合作为朗诵诗,而更适合阅读。

就朗诵诗而言,语言必须是简明扼要,浅显易懂的,加之通过押韵、断句等形成节奏感,则能使表演者和观众很容易理解该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内涵。

4、形式丰富多样

上文提到了配乐诗朗诵、情景诗、歌舞诗等形式,这些由朗诵诗衍生出的多种表演形式,是在朗诵诗的基础上,加上灯光、场景、LED背景、声效、音乐等舞台效果,再辅以适当的舞台调度最终展现的综合的表演形式,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渲染了环境,烘托了主题,增强了可视性。

5、情感真实自然

所有舞台表演形式吸引观众的根本都在于“以情动人”,而以情动人的“情”,则来源于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并在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而所有“情”的根源,都在于作者创作作品之时,所流露的最真实自然的情感。任何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

三、如何创作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朗诵诗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表演的朗诵诗,表演者和观众主要是普通群众,而朗诵诗作品也非文学范畴的诗歌,需要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应该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进行创作。

1、言简意赅,主题表意直接

群众文化活动中,需要主题直接鲜明的朗诵诗作品,因此朗诵诗主题的设置应言简意赅,表意直接明确,避免咬文嚼字和兜圈子,避免晦涩的用词。例如笔者此前创作的一首反映家乡新风貌、新变化的情景诗,主题命名为《看,这就是我的家乡》,旨在简单直接地让观众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诉求一目了然,直观地了解这首朗诵诗将要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要介绍家乡的风貌。

2、深入调研,内容取材生活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二为”方向是所有文艺作品的指导方向,扎根群众、扎根生活是所有文艺作品创作的根本途径。朗诵诗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常用的表演形式,其内容必然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创作出贴近群众生活的作品,则必须深入生活,进行调研采访,将生活中的事件还原到舞台上,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需要。

例如笔者在为当地某银行创作情景诗作品《梦想起飞的地方》时,就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研采访,并召开座谈会,与一线员工座谈,搜集了多个发生在一线员工身上的故事、事迹,以这些故事和事迹为基础,创作出情景诗片段,让所有表演者和该银行系统的观众在观看这些片段时感同身受。

3、上口顺畅,避免晦涩字句

朗诵诗是一种舞台表演,而非文学作品,因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演员表演难度和观众的理解程度,避免在诗句中出现晦涩字句、生僻字,以及容易产生谐音歧义的字句。另外,还应流畅、上口、押韵,让观众在观看情景诗作品时有美的享受。

例如,在一首情景诗中,为表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初用了“栉风沐雨,我们砥砺前行”,之后在排练中,感觉演员在朗诵时有些拗口,且砥砺前行在面对某些观众群体时,有的观众不能理解,影响表达效果,后改成“暴风骤雨,我们依然奋勇前行”,更为简单直观地表达了意思。

4、综合表现,预留舞台空间

朗诵诗在进行文本创作阶段事实上就需要作者进行立体的思考,而非纯字面的揣摩,灯光、场景、LED背景、声效、音乐都可以成为为朗诵诗服务的手段,最终实现立体多元化的展现,让观众耳目一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作者了解多种舞台表现形式,在文本中,虽然不需要像剧本、脚本那样进行前期设计,但是一定要给导演二度创作的空间。例如笔者创作的情景诗《看,这就是我的家乡》,做了特殊地点、人物设计,将诗化的语言设计成人物台词。

一对母女上场,妈妈独白:

作为一个年轻的妈妈

每个周末

我都会带全家到两河边玩一趟

这是我们全家的休闲天堂

导演进行了二度创作,辅以LED背景图像,呈现“两河边”地点景象,再辅以轻柔背景音乐,使该段诗歌内容得以综合表达。

5、真情流露,引发观众共鸣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由“情”生发出的,情感是创作的基础,也是贯通创作者、表演者、观众的线索,群众文艺作品更是如此,作品是否真情流露,能否引发观众的共鸣,是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标准。

在当前文化市场极大繁荣的环境下,对群众文艺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承递、社会实用四项功能,朗诵诗表演主要起到娱乐审美、宣传教育功能,而宣传教育功能更为突出一些。

例如,《看,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创作中,采用了如下开篇:

小凌河和女儿河流过的地方

那是锦州,我的家乡

静静回望

曾经

河水浑浊 堤坝破旧

只有杂草蔓延生长

锦州人的母亲河啊

憔悴着面容暗自神伤

开篇通过抒情手法的描述,描绘了母亲河旧貌,一方面唤起所有家乡人曾经的记忆和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改造、变化埋下伏笔,自然而然引发了观众和表演者的共鸣,勾起今昔旧貌新颜的对比,唤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在朗诵诗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把握和运用非常重要,如果缺乏情感,只是一味地说教或是堆砌拼凑,将会引发观众厌烦情绪,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随着群众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多元化态势,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舞台。朗诵诗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一种较为普及的舞台表演方式,深受群众喜爱。群众文艺作品归根到底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朗诵诗创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才能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真正为群众文化工作增色,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力。

创作活动 篇7

笔者是一名动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思索如何激发动画专业学生的创新力的问题。动画,从产业和教育的角度来观察都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新”意味着空白,也意味着大有可为。在对于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教育者们把目光投向各个不同的方面,有的重视技术,有的重视人文,有的将“全面的素质培养”作为重点……而笔者认为所有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都应该回溯其源头,以激发和培养个人的内在驱动力为重点,即不断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的“创作者意识”。

之所以如此强调“创作者意识”也是由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决定的。首先,我们反观我们的教育制度,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应试教育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读背练考,对于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要求极少,也没有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创造提供空间。甚至需要“压抑”自己才能通过“考试机器”的筛选,进入大学的殿堂。完全不同的大学教育,需要学生创新创造的时候,学生们却茫然了,有些学生退缩了,有些学生想要去创造,却缺乏动力和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一个软肋。其次,前文提到动画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相比较其它学科已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动画专业培养的教育思想还显得稚嫩和不成熟,各种教育思想层出不穷,却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不断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在探索中,笔者发现,创作者意识是创新的首要也是先决条件。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者意识”?除了进行教学研究实践,对于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进行研究和学习。与福建一水之隔的我国宝岛台湾,在创新力培养上,著有成效。2007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于2007年首度研发一套全球创新指数(GlobalInnovation Index, GII),针对8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在过去5年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评比,并对未来5年的表现进行预测,在亚洲,日本与台湾的表现最为出色,分居亚太第1、2名。台湾从2002-06年的第8名向上升至2004-08的第7名,并被预测未来五年内创新效率将持续增进。而我国大陆地区虽然表现突出,从59名上升到54名,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为落后,并且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创新开放的概念上还远远达不到其它国家的水平。教育是产业的根本,台湾的教育在为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首先应当谈到的是“全人”的教育理念。1998年台湾教育部颁布《21世纪教育愿景》将“全人教育,温馨校园,终身学习”作为教育主要思想。台湾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中提到“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思想成为台湾主流教育思想。“全人”教育理念“突破升学主义只重视智能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关注个人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共同参与及行动省思”的精神,倡导建构式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批判思考的精神、创新能力、动手实做的能力和创新人格”。这种教育理念要求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对于学生的艺术性、创造性和潜力进行全面挖掘,充分体现出对于“创作者意识”的重视和推动。在动画创作领域,艺术性、创造性和创作者的潜能都是尤其重要的。福建的动画教育理念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教育转向技术与人文教育并重,但关于学生作为“人”的个体的潜能,以及对生活的感知力等更加软性的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全人”教育把关注点投注在个人发展,强调参与、行动和挖掘潜能等方面,因此,如何在台湾“全人”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口号,而是将其融入到参与性极强的当地文化活动之中——即文化的“在地化”实践活动。

文化的“在地化”实践活动对于文化,以及文化的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通过“在地化”实践,文化才能获得生命力,文化参与者才能真正享受到文化带给人的真实力量。对于不断成长的学生来说,“在地化”实践实现了浸入式的教育,与其它参与者和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竖立起自我意识,这些都是实现“创作者意识”的必由之路。而“在地化”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参与性强;二是合作性强;三是与当地当下的现实发生关系。基于这几点,笔者对台湾的“在地化”实践与“创作者意识”培养进行分析。

在台湾高校校园内所展开的活动便具有很强的“在地化”性质,对学生的“创作者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比如“玻璃创新营”项目,是台湾大华技术学院模仿挪威的创新营,鼓励学生参与创意设计并做出具体的玻璃实体作品的一个活动。通过玻璃创新营的学习,学生获得了自信与创造的经验,在培育出具有创意的学子的同时进一步与产业界结合,加速玻璃产业的转型,提升台湾玻璃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又比如“全国大学院校创意校园空间甄选大赛”,鼓励教授和学生一起创造校园,关怀校园,寻找校园闲置角落,提出改进方案赋予其新面貌。上述这样的活动都是在无中生有,并且最后落到实处,即有参与性、合作性,并且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让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了改善世界的梦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增长了创作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创作者意识”。

另外,台湾营造了良好的文创氛围,台湾的创意文化并不停留在纸本、银幕等空中楼阁,而是将其普及到大众的生活之中。台湾的文化创意活动用三个字“在地化”可以很好地解释。它并不是一种精英文化,而是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发生关系。台湾经济部2002年开始推动“创意生活产业”,创意体现在生活、教育、公益各个方面,创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对于创意的需求与尊重形成一种风气,学生必需通过创作来体现自己的创新力,而且不仅仅是创作,而是要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便要求学生以“创作者”来要求自己,在创意氛围环绕的环境下培养起了“创作者意识”。

上述教育方法是面向整个高校教育的,对于浸淫其中的动画专业教育有莫大的影响。台湾大学生的动画对于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述,以及表达方法上的创新为世人有目共睹,笔者认为借鉴台湾高校教育中对于文化“在地化”实践对于“创作者意识”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将会对福建乃至全国的动画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要:经过多轮应试教育得以升学的学生,对于创作的能动性不强,对于创作所需的知识积累也不够。因此在艺术教育领域,学生的“创作者意识”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台湾的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研究台湾的优秀教育经验,文化不是高悬空中,而是通过“在地化”活动深入每个人的生活,润物细无声般培养起学生的创作者意识。

浅论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篇8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由艺术的本质、艺术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艺术是对生活能动的反映, 它来自艺术家, 来自他的艺术方法、艺术技巧, 但首先来自他的思想和情感。艺术家把生活素材熔炼成为艺术形象, 依靠的就是他的思想以及和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感。那么, 情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先后承接、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体验生活、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体验生活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认识、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积累生活素材。情感是由生活孕育出来的, 艺术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 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为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物、景物所感动, 或爱或憎, 或喜或悲, 而情感一旦产生, 又反过来推动他对生活更深入的体验, 而后, 情感也就随之变得更强烈, 于是便形成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 推动他把使他感动的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另外,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常见的:艺术家带着已形成的情感态度去体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感受的生活便极为鲜明地染上他的情感色彩, 因而反过来有起强化它的情感态度的作用, 创作冲动也因情感态度的强化而形成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艺术家的情感无论是由体验生活产生的, 还是体验生活之前就有的, 在体验生活阶段都起到这样的作用:第一, 推动生活体验的深入;第二, 随生活体验的深入而强化的情感构成创作冲动, 推动艺术家进入艺术构思之中。

艺术构思过程是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和冶炼过程, 要把从生活中获得的大量表象加工成完整统一的审美意象体系。艺术家完成这个任务, 靠的是理解、想象、情感的协同活动。情感活动是艺术构思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艺术构思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艺术创作过程始终要有理解的参与, 因为艺术要把握生活的本质, 把握生活的本质靠的就是理解, 在艺术构思阶段要完成对生活素材的加工, 理解所起的作用也是很突出的。就理解和情感的关系来说, 艺术家的情感活动要守理解的制约和调节, 因而其中渗透了理性的内容和社会历史内容, 艺术构思中的情感活动和日常情感有所区别, 区别就在于前者渗透了丰富的理解内容而后者却较少受理解的制约。当代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说:“艺术所要达到的是对情感生活之本质的观察和理解”。他把艺术中的情感看作“观察和理解”了的情感正是肯定艺术中的情感特点在于其中渗透了理性。但另一方面, 艺术构思中的理解又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理解, 科学活动中的理解是不带情感的, 而艺术的理解却是情感的理解, 情感的渗透就成为理解进入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条件。

艺术构思有赖于想象。想象的推动力就是艺术家的情感体验, 而且想象是按照情感逻辑进行的。想象是自由的, 既可以湖光山色, 也可以是长江大河, 但必须符合情感要求。想象活动产生出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是现实生活中已有得形象, 但要合乎情理, 牛鬼蛇神在蒲松龄笔下有了人性, 南北四时的景物在同一幅画中出现, 这些都不符合事实, 但却合情合理,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方面艺术家的想象以他的情感为动力和发展线索, 在情感体验中想象的到展开, 另一方面, 在想象的展开和深化过程中, 他的情感同审美对象及头脑中被唤起的表象融为一体, 形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情境。

艺术家总是通过想象创作艺术形象的。艺术家要具有在想象中体验别人感情的能力, 要能够在想象中同自己所创作的任务形象同呼吸共脉搏, 市场能为他们的痛苦而流泪, 为他们的喜悦而欢笑, 为他们的悲伤而叹息, 为他们的憎恨而愤怒。只有这样, 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才能具有引人入胜的感染力。艺术家要善于创作出新的表象, 是指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因此, 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总是要把感情灌注进去。

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艺术传达。艺术传达的任务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例如文字用语言, 音乐用音响、节奏) 把艺术构思的成果传达出来, 即用物质材料把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识转变为欣赏者可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在这个阶段艺术家的情感仍然在起作用, 主要作用于艺术形式的确定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毕加索说:“我想达到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高度技巧, 我的每件作品也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为什么我要如此行事?很简单, 我希望的仅仅是它能喷射出热情。”虽然他是以“喷射出热情”为目的去追求技巧的, 在艺术构思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识包含生活内容, 思想内容, 还渗出了艺术家的情感。所以, 艺术家的情感也就和生活、思想一样, 是确定形式的依据。

鲁迅说:“创造总根于爱”。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是艺术家心理生活的重要特点之一,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心理生活的特点, 在内部世界的活动中对所感触的东西只有同情和激动的反应, 没有肯定或否定, 没有美与丑的评价, 对一切都是冷漠无情的, 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当然也就不可能通过想象创作出任何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来。高尔基写道:“艺术的本质是赞成或反对的斗争, 漠不关心的艺术是没有的, 因为人不是照相机, 也不是‘摄照’现实, 他或是确定现实, 或是改变现实, 或是毁灭现实”。这里所说的“赞成或反对”, “确定”, “改变”和“毁灭”指的就是对现实的态度。例如, 我们伟大的革命文豪鲁迅的情感总是贯穿阿赫“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产阶级的爱憎分明的原则性立场的。艺术家的心胸应该始终燃烧着炽热的感情的火焰。历史上一切成功的, 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表现了特定的时代的人们对腐朽事物、丑恶的强烈憎恨, 以及对美、对社会进步的热爱与追求, 它之所以能打动人、启迪人、陶冶人, 原因也就在此。

创作活动 篇9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于唐朝画家张璪,此句筑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不朽名句。“外师造化”指画家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而对他所表现的物象做分析研究评价。在头脑中加工改造,即为“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相互结合才创作出好的作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通过摹写客观物象来传达人的主观性情,对绘画中主客观关系做了深刻的概括。

基于此论,回归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绘画理论家顾恺之曾提出“迁想妙得”,提倡画家要注重描绘对象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首先要观察研究对象,深入体会,逐渐了解对象的精神方面特征,经过分析提炼获得艺术构思为“妙的”,由作品《洛神赋图》可看出人物的情思依靠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人物含情脉脉若往若还,使欣赏者体验到“悟对通神”艺术主张。

刘宋时期山水画家理论家宗炳,他在《画山水字》中认为山水是依其外形体现道的,所以绘山水形象可以悟虚无之道,求真悟道“物以载道”,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有感于物而内心引起反响,神思畅神说强调艺术家的想象活动。后世山水画家几乎都以此精神为宗旨。

观其后发展北宋著名画家郭熙曾提出画山水要神与好精于勤,饱游遨看才能胸中有丘壑。一副《林泉高致》可使观赏者能“不下塘筵坐穷泉壑”,满足其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外师造化的重要性。

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石涛原姓朱,是明皇室后裔,入清后做了和尚。出《苦瓜和尚录》,其核心理论是“一画”,一画被视为是世界万物包括绘画的根本原理和法则。在此认识基础上,石涛从常与变、万与一、受与识等辩证关系出发,论述了山水创作中主观与客观、法则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多样与同意的关系,抨击了食古不化的时弊,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创造性。对18世纪以来的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诉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绘画理论贯穿与我国绘画创作理论之中。无论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悟对通神”的人物画,还是刘宋画家宗炳“物以载道”的山水画,还是清四僧的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山水写意画都体现着其绘画理论。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西方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20世纪20年代后印象成为一种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以印象派绘画为起点,以后逐渐抛弃印象派绘画方式不在满足客观再现和追求外光与色彩,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情感和情绪。用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代表画家梵高,其代表作品《向日葵》《星与夜》强调主观幻觉、感受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使用纯度极高的颜色,画面色彩极度鲜艳明亮,充分表达抒发强烈的个人情绪。这种以外物为师,得心中之源而产生的艺术作品给艺术界留下了珍贵的宝藏。

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法国画坛的量大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是一个富有理念的现代主义流派,追求之中几何形体的没及形式的排列组合,主张以平面的二维的形式代替三维立体空间,这样就更加从形体上强调主观对客观物体的转化。代表画家毕加索其作品《亚威农少女》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五位裸体少女,在绘画中表达出自己对形体结构没的追求。

20世纪的表现主义在创作的过程更加重视客观物体与主观表现的关系,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的语言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他们用笔刻画社会甚或的黑暗面,描绘挣扎在生命线上的渺小人群,同时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代表画家蒙克其作品《呐喊》用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形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限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西方绘画在创作的手法、技巧、材料上可能有很多的差别与不同,但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创作理论却是互通的,不管是后印象主义的梵高,还是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以及表现主义蒙克和超现实主义的达利在绘画创作中都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

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艺术创作活动

艺术创作活动是艺术家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现实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随即用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行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

艺术创作活动中有两个部分最为重要,一是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审美发现,由此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它是艺术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前提。这里也就可以概括为我们前面所说的外物造化。二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加工、提炼,在头脑中孕育成主客体融合的艺术胎儿。它也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通过艺术构思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生活表象和主体审美意识的统一,艺术构思也是将生活中的外物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过程。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得心源。

四、结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创作理论不仅贯穿于中国绘画的创作理论之中,同时也与西方的绘画创作理念有着共通性,实际上如果我们更深的去理解此理论,我们会发现,它不仅是存在在绘画的领域,它贯穿与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借助外物为师,得到心中想要的情感之后以一种技法表达出来,这种创作思想贯穿了音乐、文学、艺术、设计等领域。中国优秀的文化与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与传承,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薛永年罗世平.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创作活动 篇10

关键词:创作性戏剧,教师,参与,角色

创作性戏剧教学法在澳洲及欧美等西方国家很受重视, 它经由设计规划的戏剧程序, 强调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以戏剧学习方法 (想象、模仿、对话、扮演等) , 去完成一些社会行为、语言、动作等项目的学习。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经历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 建立群体参与的互动关系, 可促进学习意愿, 提升教学效果。

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的程序一般可分为八个阶段:计划, 暖身, 解说与规范, 讨论, 演练, 评论, 复演, 结论。可根据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 重复或调整其中某些阶段,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上以教师叙述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人人参与, 担任一定角色, 贡献一己之力, 合作学习。而教师也可在其中扮演某一角色, 这就是教师参与角色, 也称为“教师入戏”。

教师参与角色, 可更充分地掌握学生即兴创作情况, 引导活动方向, 控制活动过程, 适时指导学生创作和表演, 提供更适宜的动作、语言、表情建议等,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收到更佳教学效果。

一、教师参与角色的目的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中, 教师参与角色扮演, 有助于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深入检视他人的想法和观念;

2. 帮助学生整合思想、感觉和语言;

3.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4. 帮助学生拓展眼界和经验范围;

5. 围绕相关戏剧主题进行阅读、研讨和创作。

二、教师参与角色的类型和特点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参与角色, 需引导或推动创作活动, 可以是剧情的操控者、促成者或激发者。

1. 领导型角色

这是高姿态掌控全局的角色, 在剧中是发布命令、指挥众人的权威或领袖, 学生角色服从其指令, 完成其交付的工作任务。

这类角色的具体身份如戏剧中的父母、校长、将帅、公司董事长、机构理事长等。教师参与扮演这类角色, 易于掌控活动进程, 但有可能削弱学生角色创作和决定的主动性, 较适用于订立规范、行动示范的场合。

2. 协助型角色

在剧中接受询问, 提供意见或方法供学生自行选择或试行, 属咨询、顾问类角色。

这类角色的具体身份如戏剧中的专家、智者、辅导老师、公司资深雇员、警察、咨询师等。教师参与扮演这类角色, 既可观察学生角色的即兴创作表现, 又可维护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正确轨道, 引导和协助学生以较适宜的方法应对问题, 避免混乱草率场面,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又可保障学习目标和效果, 因而是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中教师参与角色最常用的类型。

3. 普通型角色

在剧中是参与者中的普通一员, 与其他角色是平等关系, 共同讨论协作, 参与活动。

这类角色的具体身份如戏剧中的朋友、同事、同学、亲戚、同乡、邻居等。教师参与扮演这类角色, 和学生角色平等交流沟通, 可促进团体创作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观念和意识, 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可采用更妥善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求助型角色

在剧中是低姿态角色, 身处困境, 仰赖他人答疑解惑, 在学生角色的指导和帮助下行事。

这类角色的具体身份如戏剧中的学徒、难民、伤者、病人、申请人等。教师参与扮演这类角色, 一般是遭遇困厄, 需他人援手相助。角色面临的疑难困境, 可促使学生角色运用智慧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探索更多更好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热心助人的优良品德, 锻炼提高思维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 对抗型角色

这是与团队对立的挑战或对抗的角色, 是构成威胁和阻碍的反面力量。

这类角色的具体身份如戏剧中的敌人、奸臣、小人、阴谋家、反动派、猛兽等。教师参与扮演这类角色, 可适时调整矛盾和危机冲突的紧张程度, 保持对立态势, 锻炼学生应对压力、化解危机、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意志和能力。

6. 综合型角色

这是可具有多重身份的角色, 有时作为领导者订立规范、进行解释, 有时作为普通一员平等参与讨论, 有时作为反动派提出挑战。

在某些比较复杂的剧情中, 在不同阶段需要教师变换多重身份出现, 但应注意先行向学生说明清楚, 避免出现对角色特性认定困难、混淆不清的状况, 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三、教师参与角色的调整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现场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形, 有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参与角色进行调整, 以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1. 应对笑场情形

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中, 诙谐有趣的台词、夸张怪异的表情、荒诞可笑的事件等都有可能引发学生的笑场, 有时是不自觉的, 有时难以自制。如果笑场不止, 影响到活动的继续, 教师可叫暂停, 索性大家一起痛快大笑一场, 待笑声停歇、情绪平复后再继续表演活动。教师也可通过角色提出一些较严肃的问题, 以扭转笑场气氛。如果某些学生的表情动作或语言较易引起笑场, 可以考虑替换担任较为庄重的角色。

2. 应对场景情节凌乱状况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如果出现场景过于繁杂, 或情节线索凌乱、发展不连贯一致等情形, 教师需控制活动进度, 进行调整厘清。可考虑以领导型角色或协助型角色, 解释说明规范要求, 提供意见建议, 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把握主线, 厘清思路。

3. 应对学生表演问题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强调的是通过模仿、扮演等戏剧方法进行学习, 侧重点并不在于表演技巧的训练, 学生表演太好或太差都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表演天赋好的学生往往特别吸引人, 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和中心, 可能表现过度, 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机会。教师可考虑安排其扮演严肃、冷静、思索的角色, 增加其表演难度。而另一些学生有可能因种种原因表现较为消极, 教师可考虑安排肢体活动较多的角色, 以振奋其精神;或协助领导的角色, 以增强其责任感;也应适时嘉勉鼓励, 以提升其参与的积极性。

4. 应对随意准备或草率结束的情形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过程中, 有的学生准备不够充分, 不经深入思考就随意应对, 会影响教学实效。此时教师可考虑以领导型角色部署更多任务, 或以对抗型角色设置障碍, 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分析解决困难问题。

另一方面, 如果戏剧矛盾冲突升级加剧, 难以找出解决之道, 有的学生可能产生畏难情绪, 试图草草收官, 如以车祸、病亡、火灾、意外事故等草率作结。此时, 教师可考虑以协助型角色加以引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不轻言放弃, 继续思考探索。

在创作性戏剧教学活动中, 教师参与角色, 采用适当角色开展教学设计活动, 可灵活运用角色技巧, 发挥亦导亦演的最大功能, 成功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创作活动 篇11

[关键词]幼儿;创作画;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能力

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常用形式和教学策略。尤其是合作在创作画中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合作能大大减少幼儿独立作画的困难,如:畏难情绪、迟迟不动手、无法独立完成作品;时间不足无法完成好作品;能力不平衡导致装饰画面单一等。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正是幼儿互补学习的主要原因,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拓宽思路,丰富想象力,使能力得到互补,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大大提高,绘画技能在与同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中得到发展,同时幼儿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胜于个人,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以大班上学期主题活动《我的空间我做主》为主线,我开展了系列创作性美术操作活动《我的小手变变变》、《我们的图腾柱》、《相框DIY》等。现以《我的小手变变变》创作画美术操作活动为例,简述如何通过创作画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发展幼儿的合作行为。

一、积极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教学环境

通过科学、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教学活动,孩子们对自己活动的空间设计有了很好的创意。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教学环境。我设置问题情境“怎么样让大一班的空间漂亮起来?”孩子的创意心被调动起来,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们像《交换空间》那样来装修班级”、“买漂亮的墙纸贴墙”、“买好看的装饰品摆起来”……我从经济又省钱的角度引导孩子们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可行性,许多孩子提出了“自己动手制作小手工饰品”、“一起画大张的画当墙纸”。

幼儿1:“画什么呢?墙纸太花也不好看。”

幼儿2:“我看到的墙纸很多都是连续图案的。”

幼儿3:“画我们自己的小手吧,把小手创意出不同的样子,当背景墙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

于是孩子们开始自行选择好作画的同伴,共同商量小组创作画的墙纸内容。

二、在创作画中培养合作意识

有了良好的合作环境还需要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实践,提供孩子合作的机会。为此,我从孩子在作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创作。在绘画过程中有人开始发现问题:“老师,小美手掌印画的线条歪来歪去,不流畅”、“老师,冰冰涂色没有往一个方向画,涂得乱乱的”、“老师,画这么久才画一个手印画金鱼,什么时候才能画出一大张墙纸呀”……

于是我请孩子们暂停绘画活动,再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他们发现自己的现有水平,寻找限制自己达不成目标的障碍,鼓励孩子们想办法解决。于是有人想出了“合作互助”的方法:“我画手掌印很好,敏敏帮我添画”、“可可色彩涂的很漂亮,我来画,她来帮我涂色”、“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就会很快画出漂亮的墙纸!”……

孩子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幼儿再次创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间有了明显而又默契的分工。他们自发地根据自身水平的强弱合理搭配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每人承担一份任务,能力强的孩子多完成一点或完成任务难一点,如:画面布局安排等。能力弱的就少完成一点或完成任务简单一点,每一个小成员都完全投入到创作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自发讨论,为同伴提供好的建议想法,甚至动笔修改伙伴的部分,让自己小组绘画尽善尽美。通过合作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学习氛围下激活了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三、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小组合作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只要某个幼儿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或者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平时一贯不太认真的明明小朋友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参与绘画,尽管画得并非很好,但作为教师应该敏锐地发现并及时给予表扬:“明明今天的表现很棒,画得也不错,有进步,只是这里的颜色还可以再涂的均匀点。”同时教师更应给整个小组予以表扬,个体的进步也是全体小组员共同努力的成效。

在活动总结时,通过幼儿间自评、互评适当增加孩子表达、展示的机会,使评价成为教师、幼儿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在评价时让每个小组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对画的图象是否生动、构图是否丰富、色彩搭配是否合理、颜色是否均匀、整体效果如何来评价小组之间的作品:

幼儿1:“《快乐的和平鸽》小组在涂色时特别小心,每一只鸽子都很干净,画面很整洁。”

幼儿2:“《美丽的大森林》小组在森林里还添画了小动物、花草等,画面很丰富,我很喜欢。”

幼儿3:“《亲亲小鱼儿》小组的每一条小金鱼色彩都很漂亮,还吐着泡泡,太可爱了。”

……

四、在创作画合作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在合作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如果只有小组合作而缺乏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后,首先应给幼儿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使每个幼儿在交流前都有自己的见解,避免使合作活动成为能力强的幼儿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能力弱的幼儿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如在“会变的手影”活动中,教师让每个孩子先在投影屏幕上玩“手影”游戏。

幼儿1:“我把小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了小猫。”

幼儿2:“大拇指与食指相对,竖起其他三个手指,就成了孔雀。”

幼儿3:“两个大拇指钩起来,其他手指伸直并拢,就变成了老鹰。”

……

游戏之后,教师说:“我们把各种手影画出来做面具好不好?”孩子们很高兴,教师先请几名幼儿两两合作,一个投影图像,另一个画。通过观察几名幼儿的手影造型各有不同,能够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下面的大部分孩子产生“你能画,我能画的比你更好”的心理,全班幼儿合作创作竟画出了二十多种自己创作的不同形象手影画。通过活动证明,给孩子独立创作空间为前提再合作,每个孩子都能够创造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图画。

(二)在合作活动中教会幼儿表达和倾听

在交流时,幼儿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确地介绍给同伴。倾听是合作活动的重要环节,如果幼儿无法听取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合作活动则无法开展。在日常活动中幼儿习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习惯于倾听别人意见。因此可以要求幼儿在发言前先对上一位发言者所说内容做出评价,如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有什么自己的想法,有什么收获(或启发)等,然后再介绍自己的想法。通过倾听和交流,形成小组内“统一”意见。如在单色线描画“我们的家”活动开始前,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家的独特之处。

幼儿1:“我喜欢我的小房间,那里有我许多好玩的玩具。”

幼儿2:“我的家很大,有两层楼,楼下有玫瑰花,楼上有小鸽子。”

幼儿3:“我喜欢我的卫生间,因为里面有一个大木桶可以泡澡。”

……

谈话后,教师说:“请小朋友用线描的形式把家画出来,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在画画时会不会有什么困难不能一个人解决,让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你出主意。

幼儿1:“我不会画妈妈叠好的衣服。”

幼儿2:“可以画半件衣服,下面画个扁扁的长方形。”(请个别幼儿上来在黑板上示范一下。)

幼儿3:“从上往下看的凳子是怎么样的,我不会。”

幼儿4:“从上往下来看,是看不到凳子脚的,只有一个正方形的面。”(请她上来示范)

……

教师请幼儿合作把整个家画下来,幼儿要商量分工,如先画一座房子;接着安排分工,你画房间,我画厨房,他画客厅等,根据自己的不同喜好和能力强弱,选择不同角度表现画面。小组成员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创作,在共同布局后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创作的细致又特别。

(三)掌握好教师角色转变的尺度

合作活动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孩子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在合作活动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把大量活动时间留给幼儿,使他们有机会进行自主操作和相互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体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在泥工“京剧脸谱化装会”中孩子们合作用多彩泥相互在对方脸部化装,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想象力,给予幼儿创作的自由空间。教师在幼儿粘贴彩泥时鼓励孩子们:“我们是第一次化装,不要怕失败,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看谁设计的脸谱最漂亮。”在活动最后,请每位孩子扮演京剧人物的动作造型,教师拍照留念。

创作活动 篇12

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 一般具有群体性。“自我认同”是个体根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的理解到的自我。金剑啸如此激进的抗日文艺活动, 与其自身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不可分割的。金剑啸是一位爱国进步人士, 其自身性格也是胸怀天下, 且做事非常执着。金剑啸本人多才多艺, 能创作, 能绘画, 也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 便想用自己的能力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尽可能的反抗外来侵略者。

金剑啸众多抗日文艺作品中, 最为代表性的作品便是长诗《兴安岭的风雪》 (1935) , 诗中再现了32名抗联游击健儿在白雪皑皑的兴安岭上,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敌人优势的兵力, 浴血奋战、抗争到底的壮举。诗中写道:

是火炬, 是星芒, 闪动在兴安岭之巅?

……

耐过严冬, 不就是春天?

穿过黑夜的暗网, 不就是黎明的微光?

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反问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一个时代的悲壮, 也表达了作者对抗战胜利的信心。“火炬”“星芒”象征抗战胜利的信心, “春天”“黎明”象征着祖国的光明前景。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 金剑啸揭示了日伪统治的黑暗以及奋起反抗的人民, 其选取的主题和表达方式都与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相径同。作家试图唤起人民的觉醒, 反抗侵略者, 也使得后人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文化认同与金剑啸的小说创作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 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已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形成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这些“文化认同”也体现在金剑啸的身上。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其悠远的历史、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使金剑啸感觉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同时由于殖民者入侵所形成的强烈的文化心理反差, 打乱了金剑啸心中那片文化的净土, 使其不得不努力挣脱, 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对文化进行重构。

这种文化认同, 体现在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与悲悯。在其小说《云姑的母亲》中, 云姑的母亲因为亲身经历了1932年哈尔滨大水灾之后, 受不了打击变疯了。云姑为了照顾疯癫的母亲心力交瘁, 无法正常生活, 在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后, 云姑选择自杀来逃脱这种命运, 被母亲发现并救活, 母亲这时也清醒了, 深感女儿受自己拖累, 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两个人都用自杀的方式来使自己或对方得到解脱, 但却都没有成功, 日子还是像往常一样, 云姑的母亲依然疯癫, 云姑也依然过着这样的日子……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讲究“仁”“中庸”“礼”, 提倡人与人和谐相处, 反对战争。而日寇肆意践踏我国领土, 使我们的人民深陷苦难与危机, 与儒家所倡导的传统思想观念相逆行, 种植了一场灾难。空前的民族危机与自身的遭遇激发了金剑啸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激发了作家对广大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犹如身临其境的文学作品, 在灾难面前, 谱写了一章又一章英雄乐章。

三、政治认同与金剑啸的散文创作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把自己看做是某一政党的党员, 某一阶级的成员, 从而用这一归属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金剑啸是一名党员, 一名“左翼”作家, 他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认同。

如其散文《洪流》中, “用骨堆住这洪流, 用手再造个和平的宇宙”“人与人相杀刺刀……人与人相杀天灾……”字里行间流露的, 无不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与甘为革命献身的豪情。作为一位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金剑啸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坚定地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 直到生命结束。

无论是有意识或潜意识的政治认同, 都对金剑啸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党员, 在党和民族遭受空前危机的情况下, 他不甘屈辱, 这种认同感也促使其在受压抑的同时, 创作题材趋向于启蒙、开化、政治题材, 内容多为唤醒民众, 激起人们反抗侵略者的斗志。他的政治题材的作品在当时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鼓舞了革命士气, 也唤起了人们救国救亡的意识与觉醒。

结语

一个作家的创作活动与其自身的认同感是有密切联系的, 深入了解一个作家的“认同感”对我们更加确切地分析作家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体会到作家在创作时更深层次的内容, 了解作家在创作时所身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才能更好的分析作品, 把文学与历史相结合, 充分了解这一阶段的史实。

参考文献

[1]苏小娟.冲过黑夜的暗网[J].文艺评论, 1987, (10) :90-91.

[2]张泉.沦陷区中国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政治立场问题[J].抗战文化研究, 2008, (2) :247-248.

[3]刘晓丽.伪满洲国作家爵青资料考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6) :60-63.

[4]周玲玉.试论关沫南的小说创作[J].文艺评论, 1985:85-89.

[5]徐光金.优秀革命文艺战士金剑啸[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1985, (3) :52-53.

[6]王芳.金剑啸与抗日报刊[J].黑龙江档案, 2014, (5) :142.

[7]杨玉清, 闻鹤鸣.剑啸龙沙[J].青年文学家, 2006, (7) :30-32.

[8]郭力.金剑啸集[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3-5.

[9]金剑啸.金剑啸诗文集[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33-36.

【创作活动】推荐阅读: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声音创作10-17

创作绘画05-14

材料创作05-15

色彩创作05-20

创作内容05-29

再创作05-29

创作传承06-02

创作影响06-08

上一篇:护生礼仪教学下一篇:微机五防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