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作

2024-05-29

再创作(共10篇)

再创作 篇1

报纸编辑工作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门艺术。一份报纸, 其办报宗旨能否被很好地贯彻, 关键要看编辑, 这就要求报纸编辑除了要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 还要技高一筹, 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

报纸编辑的再创作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报纸传递内容的整体策划和宏观把握

编排思想是版面的灵魂。每个版都集中反映着编辑在提倡什么或是反对什么, 一篇稿件、一幅图片、一篇评论, 以什么样的风格呈现, 怎样恰到好处地体现报纸特色, 如何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 这些都是报纸编辑需要事先考虑成熟的。

二、对稿件的甄选、加工与强化

报纸编辑在大量的稿件中寻寻觅觅, 像“淘金者”一样对稿件进行分析, 精心挑选出既符合自己媒体特色, 又满足特定受众群体需要的稿件, 然后再经过加工与强化, 使所采用的稿件更具有新闻价值。对稿件的甄选与加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其复杂之处在于, 既要有所改、又要有所不改。就一篇稿件而言, 不能就稿改稿, 而要综合考虑整个版面甚至整个报纸的需要。

三、对稿件进行完美的搭配

如何将报纸设计得“高、大、上”, 既体现外观的精致、易读, 使人产生美感, 又不乏内容的充实、文字的魅力, 考验着报纸编辑的再创作技能。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甘险峰, 曾经把报纸的版面比作一张人脸, 他说, “这张脸是不是漂亮, 要看编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美容师’。一个成熟、合格的编辑, 应该具有美容师的能力, 能把一个版面‘打扮’得或国色天香、倾国倾城, 或清纯宜人、淡雅得体。”

报纸编辑工作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报纸编辑不但要有很好的眼力和广博的知识, 还要掌握新闻的各种表现手段, 不但要会编稿、作题、组版, 还要会写、会评、会摄, 这是报纸编辑再创作技能的保证。那么, 作为报纸编辑, 如何提高自己的再创作技能呢?

首先, 创新意识强烈, 思路卓尔不群。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都是创造性劳动, 一份报纸的办报水平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的创造性, 这就要求报纸编辑既要敏锐地发现问题, 又要新颖地解决问题, 借助多种思维形式,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运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活跃的灵感, 对报纸形成卓尔不群的策划思路。

其次, 博览群书阅历丰富, 勤于写作技高一筹。修改好一篇文章往往难于写一篇文章, 编辑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以及倚马千言的写作速度, 才能够在再创作过程中得心应手, 而要达到这样的高度, 没有丰富的阅历几乎是不可能的。曾经先后担任过《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先生说:“新闻要有文化含量……一个人文笔的好坏取决于文化功底的深浅厚薄。”丰富的阅历能够使人见多识广、思维敏捷, 胸有丘壑自成章,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第三, 百科知识融会贯通, 语言修养锦上添花。要出色地完成报纸编辑的再创作, 报纸编辑的知识覆盖面就应该比一般人表情广博, 这种广博不是广义上的杂家, 而是应该有所侧重, 比如一个经济信息类报纸的编辑, 就必须对财经、证券、创业、致富、市场、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信息甚至是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 这样才能对报纸负责、对读者负责。总之, 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其工作需要相关的越多、相关程度越大, 再创作的可能性才越大, 没有技高一筹的雄略, 且莫谈再创作。另外, 不能忽视文字的作用, 编辑必须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 用最简洁、最明晰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蕴, “言不在多, 达意则灵”, 同时还要适当讲究文采。孔子说,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新闻语言不是要将文采拒之千里, 而是要追求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使版面锦上添花。

第四, 以专业知识论成败, 美学素质不可少

报纸编辑通过版面语言表现版面思想, 从确立设计思想、把握版面信息量与用稿量, 到配置稿件、计算篇幅、处理版面误差等, 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才能办出出色的报纸。

掌握了专业知识, 并不意味着再创作的成功, 对于报纸编辑来说, 再创作也是一个产生美的过程。报纸编辑要懂得版面美学, 要充分调动版面的整齐、对称、平衡、韵律、比例、色彩等诸多因素, 提高版面的审美价值, 既要让红花绽放, 也要使绿叶葱茏, 这样的版面才能生动活泼、异彩纷呈。

第五, 善于沟通、识大局。新闻编辑不是一项独立工作, 要善于同记者、通讯员沟通, 引导其完成适合版面风格及意图的要闻、消息、图片等新闻稿的采写。同时, 要与本部门上下协调,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为办好报纸共同努力。

报纸编辑的再创作过程复杂而艰辛, 单单了解其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还不够,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其一, 报纸编辑的再创作一定要把握好度, 比如改稿时不能违背作者的原意, 或改变其风格。再比如, 讲求文采时一定要适当, 切忌过分卖弄。

其二, 再创作贵在新, 要力求内容新颖, 要在读者熟悉的基础上不断植入新元素, 保证读者的新鲜感, 从内容到形式, 都应力戒陈陈相因。

其三, 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再创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 绝不是主观臆造, 随心所欲地改稿不是再创作, 必须认真提炼、打磨、润色直至成品, 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 报纸编辑的再创作是一个创新的、产生美的过程, 掌握了再创作技能并运用自如, 就能够纵横捭阖、运筹帷幄, 在编辑工作中化平淡为神奇。

数学例题教学需要“再创作” 篇2

关键词:教学反思;一题多解;变式教学;再创作;引导教学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P69的例4为:

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这是一道有关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一道常规题,也是一道关于抛物线焦点弦性质的问题. 这种类型是历届高考和模拟考试的热点,是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很好的素材. 书本上介绍了这道题的一种常用解法,由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韦达定理,加之前一天晚上学生也问过类似于该题的有关抛物线焦点弦问题,这使本人感觉到有必要对此题进行“再创造”.

课堂实录

在上课前,我收集了有关抛物线焦点弦的一些几何性质,在学习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后,给出了例4的简单变式题:

倾斜角为45°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师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互动.

教师: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几何问题是形的问题,因此,在拿到一道解析几何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作出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作简图,并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作,边作边问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教师和学生作完图后,此时教师请一位学生回答此题的解法)

学生1(班里的数学科代表,数学基础好,不假思索地回答):

由已知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y=x-1,将其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并消去y得x2-6x+1=0.

求出两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解决.

(教师板演学生的回答,该学生在教师写到x2-6x+1=0时)

学生1:不求两点坐标了,这样太麻烦,利用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设A(x1,y1),B(x2,y2),则AB=AF+BF=x1+1+x2+1=x1+x2+2. 又x1,x2是方程x2-6x+1=0的两根,故x1+x2=6.

因此,可求得AB=AF+BF=x1+1+x2+1=x1+x2+2=8.

(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大加赞赏,指出该学生能把握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基本处理方式,并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方程思想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

教师:当问题处理到方程x2-6x+1=0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求出弦AB的长度?

学生2:运用韦达定理,由弦长公式AB=x1-x2=•可得.

(弦长公式部分学生不是太熟悉,教师作了简单介绍,指出弦长公式的本质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并作出小结)

教师:前面同学们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接求出了两点的坐标,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后两种方法在得到方程之后,都没有求出两点的坐标,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结合焦半径公式求出弦长;第三种方法是利用弦长公式,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特征是设而不求. 联系“设而不求”的解题特征,想想本题还有什么解法?

(学生思考片刻,就有提到“设而不求点差法”,教师随即指定一位学生回答,同时板演了学生的过程)

学生3:由前面可知AB=AF+BF=x1+1+x2+1=x1+x2+2,

而y=4x1,y=4x2,两式相减得(y1-y2)(y1+y2)=4(x1-x2).

因直线l的斜率为1,故有y1+y2=4.

又y1=x1-1,y2=x2-1,所以x1+x2=6,以下同上.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

教师: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图形中有很多几何元素,如有直角梯形ABB′A′,倾斜角45°等,我们能不能从纯几何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讨论,大约一分钟左右,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代表回答,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的解法)

学生4:过B点作BC垂直于x轴于C,过F作FD垂直于AA′于D.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BF=B′B=2-BFcos45°,AF=A′A=2+AFcos45°,

所以BF=,AF=.

所以AB=AF+BF=8.

教师:在例题中,直线和抛物线都是已知的,并且是特殊的,求的是过焦点的弦长,能不能对题目进行变形,再作解决?

(教师在课堂上作如下引导,变题常见的两种方案为变题设条件或变求解结论,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提出了许多想法,教师选了几个有代表性想法的学生发言)

学生5:将题设条件的特殊情况改为一般情况,即得变题1.

变题1:倾斜角为α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与抛物线相交于A,B,求线段AB的长.

(此题一出来,学生发现例题所采用的方法也会适用于本题,教师略加点拨,巡视教室,进行个别指导,并要求学生注意在解题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结论产生. 几分钟后学生用各种方法完成了变题1,并有了一些新发现)

学生6:我选择的是利用韦达定理,将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弦长,当我将直线方程y=kx-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到方程k2x2-(k2p+2p)x+=0,计算弦长时发现x1x2=,这是一个定值.

教师:非常好,发现了焦点弦的一个重要性质,但你将直线方程设为y=kx-,就意味着直线的斜率一定会存在,这是对的吗?

学生6:可以不存在,但此时直线方程为x=,也满足x1x2=. 因此,只需将这个问题分成两种情形讨论即可.

学生7:我也是跟这位同学一样,选择用韦达定理和抛物线的定义求弦长公式,但直线方程我不是这样设的,而是设为my=x-.

教师(打断学生的话):为什么可以这样设?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7:因为这条直线要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显然斜率不可以为0,但可能不存在,故可这样设. 代入抛物线方程之后,我得到了y1y2=-p2.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在求弦长的过程中,发现了抛物线焦点弦的两个性质,因此我们可以将本题改成另外一题. (师生共同回答):

倾斜角为α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与抛物线相交于A,B. 设A(x1,y1),B(x2,y2),求证:x1x2和y1y2都是定值.

但要求出AB的弦长,还需要继续计算,将k,m用α代替,计算量还是较大的.有没有发现上述四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简单,在解题过程中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8:用几何法计算弦长最方便,类似于例题的求法,我们可以得到BF=,AF=.

所以AB=BF+AF=.

教师:采用其他方法也能够求出AB=,由这个弦长公式,我们能知道什么时候AB最短吗?

学生(齐答):当α=90°时,|AB|最短,最小值为2p.

教师:当α=90°时,AB=2p称为抛物线y2=2px(p>0)的通径. 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从这种方法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9:+=.

(全班愕然,此时下课铃声即将要响,教师进行如下小结)

本节课我们针对例4谈了4种解法,并要求同学们对例题进行改编,结果在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新结论.

变题2:倾斜角为α的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与抛物线相交于A,B,设A(x1,y1),B(x2,y2),求证:

(1)x1x2和y1y2都是定值;

(2)+=.

当然,可能同学们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但每一个结论却可以由不同方法进行证明的,课后请同学们用其他方法证明上述的结论. 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很多,同学们可以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或上网去查阅关于抛物线焦点弦问题的其他性质. 接着,下课铃声响了……

教学反思

1. 新课程形式下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对例题进行“再创作”

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 教材中的例题大都是为了说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设置的,方法单一,并且是直接呈现给学生的. 教师如果对教材照本宣科,既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又抹杀了例题中隐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失去锻炼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 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与研究,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例题进行加工、改编、补充和完善,进行“再创作”. 对例题的“再创作”,笔者以为可以选择以下两种常见的方式:

(1)对例题的解法进行发散,即“一题多解”.

教材中每道例题的解法都会蕴涵这一类问题的通性和通法,但有时也会有一些简单的解题技巧. 上文例题的一题多解不仅介绍了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函数与方程思想和点差法,同时也介绍了几何法(事实上这是极坐标的思想). 这种方式不仅赋予学生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发散学生更多的数学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例题进行改编、变式,即“变式教学”.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的指出:“好问题同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 波利亚说的就是变式教学,它是例题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变式教学是指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使本质的东西更全面. 如前文案例中对例题的拓展,还可以变换得到如下几个问题.

变题3:已知一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相交于点A,B,设A(x1,y1),B(x2,y2),若y1y2=-p2,求证:直线经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

变题4:已知经过定点(a,0)的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相交于点A,B,设A(x1,y1),B(x2,y2),求证:y1y2是一个定值.

像这种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的变式教学,常给人以新鲜感觉,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学生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迷恋于事物的表象,而能自觉地注意到从本质看问题,同时学会比较全面地看问题. 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思维中的绝对化而呈现的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

同样是变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又有所讲究. 我们平常运用的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预设的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少,学生对问题间的联系和问题的产生过程并不十分清楚. 因此,前文案例中的变题1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做了大胆的改革,采用的是“说题”教学模式,它是变式教学的一种. 说题,学生变老师,老师变学生,由说题者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说题. 说不上的地方,教师启发,说错的地方由大家讨论更正,要求学习者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也可说问题的来源背景和拓展延伸. 本节课学生说的就是问题的拓展延伸,而问题的来源背景则应该是变题1.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了自己对教材知识自主建构的权利,对教材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主导.

2. 新课程形式下的学生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对例题“再创作”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索,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了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本文案例中采用的“一题多解”教学和“说题”教学,则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去发现与探索,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教师对例题“再创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篇3

稿件就是新闻编辑的对象, 通常情况下, 编辑要把记者的稿件进行整理与加工之后, 再将稿件内容以媒介工具传播出去。新闻编辑的分类比较多, 有电视新闻编辑、报纸新闻编辑等多种类型。不过尽管它们被划分为不同类型, 其本质都不变, 工作属性完全相同, 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

在电视新闻编辑中, 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前期各种复杂的采访素材,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作过程, 它可以增强和促进新闻的传播效果, 媒介的竞争力也会因此得到大大提升。

在报纸新闻编辑中, 从新闻版面所需要的稿件标准来看, 记者上交至编辑的稿件逻辑一般都比较混乱, 并且前后不连贯, 稿件语言比较繁琐, 不够凝练, 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再创作过程中重新对稿件进行梳理, 突出稿件的新闻主题, 调整稿件顺序, 把原本杂乱无章的文章变成可读性较强的稿件, 善于发现新闻主题和重点。

现阶段, 我国媒体竞争非常激烈, 不具备特色的媒体必将会被社会淘汰。新闻编辑就是在再创作过程中发现新闻稿件特色, 把媒体的竞争优势展现出来, 争取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二、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要性

(一) 强化媒体的存在价值

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有很多种, 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 受众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不仅仅单纯了解新闻事件, 还善于观察新闻报道的结构和方法,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提高自己的再创作能力。新闻编辑一定要把握好新闻稿件的主题, 加强再创作的专业职业技能, 尤其是加强稿件组合和编辑校对技能, 这样有利于媒介核心价值的提升, 媒体也能够迅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占据优势。

(二) 完成新闻的延伸与扩展

由于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因此加快, 新闻编辑更加要注重新闻稿件再创作的质量, 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提供给受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新闻的再创作也能够完成新闻的延伸与扩展, 体现新闻存在的价值。另外, 新闻编辑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把最真实的信息呈现给受众。

三、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备技能

(一) 具备新闻稿件的编排能力

新闻稿件的编排能力是对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媒体, 新闻编辑都必须合理对新闻信息进行编排, 这就要求其具有相当扎实的新闻编排功底, 以一种特殊的手段和方式对新闻信息进行再创作。如果发现有的稿件在内容上相近, 那么新闻编辑可以通过稿件组合的方法, 把形式和内容过于单调的稿件组合起来, 改变原来的编排形式, 合理把稿件内容资源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 达到凸显某一主题的效果。

(二) 具有审美意识

新闻稿件要想迅速吸引和抓住受众的眼球, 新闻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 以便在对稿件进行再创作时, 尽量把各种元素安排得丰富一些, 使新闻稿件的编排能够带给受众一种视觉冲击, 尤其是在报纸版面编排中, 要注重版面颜色、字体的协调性以及图片的合理运用, 增强其可读性。

(三) 具备一定的文字把控和网络技术能力

在新闻稿件的再创作过程中, 新闻编辑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字把控能力以及网络技术能力。对于报纸媒体行业而言, 新闻编辑要具备一定的文字把控能力, 把报纸的版面设计得更加别致, 以此来吸引受众阅读。在电视媒体的再创作中, 新闻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网络技术能力, 对新闻的音、视频进行剪辑, 使新闻视频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同时也给受众展示最全面的新闻信息。

(四) 善于发现新闻主题的能力

做好记者的基本工作是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 新闻编辑要具备一切记者应该具有的专业素养, 新闻编辑能力就是众多专业素养中的一个。在电视新闻媒体中, 新闻编辑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新闻视频以及新闻图片, 另外还很可能被要求出去外拍, 因此, 他除了要具备采写和拍摄能力之外, 还要善于发现新闻源头, 找出新闻主题。新闻编辑一定要将记者采写的新闻信息进行审核, 并且升华新闻信息的内容和主题, 使新闻的感染力变得更强。

(五) 协调能力

新闻本身就是一个与各行各业都存在联系的行业, 由于新闻行业的特殊性, 新闻编辑也同样如此, 他每天都要面对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 并且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同时, 他还要对媒体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 确保新闻工作的正常进行。

结语:

在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过程中, 记者一定要把握好新闻信息的具体内容, 使原有的新闻信息变得更具可读性。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在新闻媒体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丰富新闻内容, 强化新闻主题, 使新闻信息完全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必须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它是对编辑的一种主体意识的呈现。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查看新闻的窗口很多, 例如网络就是一种最为便捷的窗口, 新闻是无处不在的, 每天都有大量新闻发生, 因此, 新闻编辑的再创作非常重要, 它能够确保新闻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为受众提供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本文主要针对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进行探讨, 提出新闻再创作的主要技巧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闻编辑,再创作,创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来向武, 赵战花.数字化变革与中观层面新闻编辑理论的创新[J].编辑之友, 2012 (7)

[2]刘晓程, 范玉金, 王海涛.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教学改革探析[J].新闻知识, 2011 (2)

[3]裴永刚.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J].编辑之友, 2013 (5)

跨界模仿:致敬与再创作 篇4

确实,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创造,是创新。英国文豪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曾这样指出:“艺术始于模仿终止之时。”可是,不容否认的是,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大师们却都是起步于模仿的。模仿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思考,当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成熟,有了自己的见解、思考,乃至顿悟,创造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如此,当我们谈论艺术家的工作,就必然离不开这样一个话题:有哪些先贤和大师对他/她的影响最大?

大概自摄影术诞生开始,对模仿的困惑与纠结就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作为独立艺术形式,摄影在艺术中的地位就是靠着模仿与反模仿逐渐形成的。起初,摄影对经典绘画题材的再现和对绘画质感的模仿深入人心,乃至需要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等前辈发起专门艺术运动来寻求摄影脱离绘画的影响。

百年过去,摄影已深入人心,摄影人也早已不必再依赖模仿其他艺术形式而发声。不过,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和表达途径,跨界模仿从未消失。时至今日,除了学习似的模仿和借鉴,在诸多摄影师的努力下,模仿这个词似乎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跨界模仿与创作并非新鲜事,但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跨界似乎也成了一种艺术潮流,一些摄影师通过向大师致敬来表达自我,一些摄影师从跨界中寻找新的诉说方式。

一种跨界模仿,被称作“致敬”。摄影师会采用相同、相似或类似的手法重现对他们影响深远的作品,以表达对前辈艺术家的认可和崇敬。摄影师有时通过临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师的敬仰,有时也会选择对经典形象再度演绎,加入自己的思考进行再创作。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好似站在先贤的肩膀上努力完成更高的跨越,亦如停下急行的脚步整理成长中的思绪。这类致敬式的摄影作品利用摄影媒介重现摄影师欣赏与仰慕的非摄影领域知名艺术作品,而其中,尤以模仿绘画居多。摄影师心中的经典在摄影中被赋予了更加新鲜的意涵。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我国摄影家顾铮曾以达达主义代表艺术家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1887~1968)最经典的现成物作品《泉》为出发点创作过名作《向杜尚致敬》。

另一种跨界模仿则完全是出于摄影师本身的创作需求。而这样的模仿其实更多,高艺术摄影流派(流行于1859~1870年,主要是指英国摄影家受绘画中拉斐尔前派风格的影响,通过借用流行诗,历史传说和《圣经》中的寓言故事题材的画面,阐述道德观念。)、印象派摄影、浪漫主义摄影等,虽都带有画意取向,但摄影师的创作却无不是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著名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Man Ray,1890~1976)在1929年创作了摄影作品Matter primes thought,画面中,一名裸体女性舒展地躺在地砖上,从她的姿势,让人很容易联想到17世纪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的名画《阿什杜德的瘟疫》(The Plague of Ashdod),在这幅画上,一名半裸的女子也以类似的姿势躺卧在地砖上。只是,曼·雷的摄影并非追求古典传统与精神,而是带有着更为强烈的个人风格。

那么,当代摄影中的致敬与再创作又有哪些新意?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期专题中,我们采访了以下5位摄影师—爱德·威勒的主要客户是商业机构,安德烈夫妇是时尚摄影师,查德·塔兹曼兼顾艺术与商业,桔多淇是用摄影创作的艺术家,而吴旻是学习摄影不久的留学生——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摄影如何给其他领域的名作带来新的诠释与解读,经典又是怎样给摄影师们的创作带来启发和借鉴。

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思考 篇5

1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媒行业迅速崛起,新媒体层出不穷,大量信息全方位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有电视、网络、手机、微博及微信等。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时间有价的观念越来越强,新闻受众的口味也变得更加挑剔,他们更希望从权威媒体那里随时得到已经整合精炼过的有用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电视新闻而言,竞争的焦点已经不在于独家发现,不在于以前单纯靠记者个人智慧寻找线索并独自采写新闻,而在于独到的开发和配置,在于集体智慧选择线索,整合新闻信息的群体行为,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向更快、更活、更深的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开发与“再创作”,体现了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式发展,符合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深加工的需求。诚然,“再创作”不能任凭自己主观臆断,随意发挥,胡乱编造,必须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编辑技巧只有在遵循编辑思想,服务编辑内容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如果过分追求编辑技巧,而忽视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把握,技巧只会变成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这对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2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能力

2.1对主题的全新组织和深度升华

主题高度概括新闻稿件内容的思想,新闻编辑人员要根据栏目编辑方针,编辑思想精确提炼出对新闻内容有概括力的主题。并且,当前受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了解新闻动态,更希望新闻报道为他们解惑答疑、引路导航,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事实的传达上,进一步赋予更充分的背景,前景和相关信息的分析,给受众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他们对事件内容、意义的了解,提高新闻报道的前瞻性。这方面,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绝对现场》就是成功范例,这当然与现场记者精湛的业务素质有关,但也与后方的编辑对信息的整合和梳理分不开。

2.2严把文字稿用词关

文字稿的编辑,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口播新闻的文字稿;二是图像新闻的解说词。文字编辑工作首先要修改文稿中用词不准、搭配不当,文句不通的地方,并注意文字新闻稿是否可听、易听,修改不适合口播的语词和句式,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规范化。电视新闻文字新闻稿在词语用法上要遵守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规范。尽可能减少使用方言、土语。电视新闻是一种大众传播,而方言、土语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有一定的排他性。当然,同期声中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但要配合字幕使用。在语言语法上要注意语序合理,层次清楚,关系明确。但因为解说词和画面相伴而行,不能单纯凭借语言完成,需要根据电视新闻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他表现手段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所以,判决解说词语法规范与否,最重要的是解说词与其他表现元素的配合协调。

2.2.2形象化。“形象高于一切”,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形象思维的能力,这种形象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画面编辑中,也要体现在新闻文字稿中,编辑要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从平民化视角着手,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尽力排除受众理解和接受上的障碍,使解说词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2.2.3口语化。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属于“一次性消费”,因此,电视新闻文字稿的语言要适合听众的听觉习惯,让受众容易听、愿意听,在修改文字稿时,要尽可能将不怎么听得懂的书面语改为口语词。如,将“函”改为“信”,“即”改为“就是”等。注意汉语中同音异字的现象存在,比如“全不(全部)”可以改为“全都不”,以免产生歧义,影响新闻效果。采用明确和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能使用短句的不使用长句,能使用肯定句式的不用否定句式。

2.3精心编排

节目编排是节目编辑对每条新闻重要程度、排列顺序、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摘要、节目串联词的写作等因素的通盘考虑及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一档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编排形式。完善的编排能极大地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和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在编排过程中,对于内容相似、形式单一的稿件,编辑可以把这些新闻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论述,以一种整体的优势使新闻增值,造成一定的传播强势。例如,央视新闻联播近期播出的《向抗战老兵致敬》新闻简讯,从南昌、北京、平顶山等地走访健在的抗战老兵讲述烽火岁月中驱除敌寇的英勇事迹,激起人们更加珍视和平的情怀。对于一些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要把它们分类别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对比其不同之处,再加上相应的主题,让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既有新鲜感,又能全面深刻地了解新闻的思想内容。对于没有先后关系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编辑可以通过主题、地理关系等连接在一起,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使一档新闻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承载更多的信息量,以增强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同时,也可以用相应的编排技巧进行烘托,比如,在提要和串联词中予以强调,配发编者的话等,显示内容的重要,引发受众的收视兴趣。

2.4把握新闻特点及规律,选准头条新闻

新闻媒体只有科学把握新闻特点和新闻规律,了解受众心理,才能突出新闻主题,增强媒体的影响力。电视新闻线性播出的特点以及观众的收视心理,决定了头条新闻在一档新闻节目的份量。它在某种程度反映了编辑的意图,直接决定受众能否耐心看下去。电视新闻要想在众多媒体中立足,必须精心选择头条新闻。选择头条新闻,首先要看新闻价值的高低;其次,还要看新闻栏目的定位特点,比如地方电视台,除对全国性的重要新闻做出安排以外,一般按照当地新闻、临近县区新闻的顺序播放内容。当然,还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兴趣爱好,因此,新闻编辑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头条新闻,并及时地进行“再创作”,之后将新闻进行有效传播,力求贴近受众,激发受众的收视兴趣。

2.5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对新闻的理解力

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是自己对新闻工作能有全面的了解,清楚新闻制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过程方法的把握。新闻编辑在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对以下几点有所把握。首先是熟悉多种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这样对概括新闻主题和增加新闻趣味有很大帮助。新闻的表现力不仅在新闻事件本身,还需要有音乐、美术、图像、字母等元素的配合。其次,努力提高对新闻工作的认识程度,科学把握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特别是民生新闻,要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在编排新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了解新闻带给受众的思考与感受。最后,注意保持新闻语言风格的变换。新闻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新闻,需要编辑拥有不同的转换能力,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把新闻现象和新闻评价同时播放给新闻观众。

3结语

电视新闻的整体创作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新闻编辑的工作,责任重大,作用突出,所以,在进行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需要编辑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不断加强自己的“再创作”思维、强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这样才能让“再创作”思维对电视新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才能把最真实的新闻展现给观众。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同题、同质化新闻竞争中开发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这是每一位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都面临的问题。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尤其是要带着自己的“再创作”思想进行工作。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田茂瑜.“巧”当电视新闻文字编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

[2]刘佳.刍议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J].中国传媒科技,2014(8).

[3]周慧洁.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探究[J].科学导报,2013(16).

[4]张海波.分析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14).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能研究 篇6

1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重要性

首先, 来自新媒介的冲击。随着网络新闻给予电视新闻造成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编辑只有以再创作的方式去实现突围, 才能够在新媒介时代站住脚跟。其次, 来自同行业竞争趋同的形势压力。从目前电视新闻栏目的风格定位来看, 无论是表现形式, 还是电视新闻主题内容, 都存在雷同的情况, 因此也需要积极通过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方式去进行改善和调整。最后,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要求新闻编辑不断锻炼自身编辑能力, 找到新闻事件的切入点, 以此去开展更加有个性的报道, 才能够最大化的获得观众。

2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中, 能够锻炼的技能是多方面的, 尤其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电视新闻编辑往往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处理好新闻素材, 并且懂得如何去迎合观看者的心理, 以更加科学的措辞去进行设计, 以使得电视新闻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

2.1 升华主题, 强化感染力

新闻素材是记者在第一新闻现场获得的信息资源, 这是新闻记者完成的工序, 接下来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们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对于相关的素材进行再次创作。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是新闻素材精加工的过程, 是决定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所在。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集合相应的新闻素材, 提炼主题, 使得新闻报道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 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为出发点, 积极以引导性的语言去鼓励观众去思考, 去探索, 由此使得观众在此电视新闻的停留时间得以延长, 这是实现电视新闻报道质量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以荆楚网-楚天时报2014年11月24日的一则关于农民工讨要欠款的新闻事件为例:鄂州泽林镇一农民工在武汉至黄石城铁项目施工不慎被砸伤, 导致三根肋骨断裂, 至今身体尚未复原。包工头为防事态扩大私下与其协商, 承诺支付2万元赔偿。多方索要无果, 该民工希望通过劳动监察部门协调寻找当事人, 却因事发时间超过一年被拒绝受理。电视新闻记者在通过一些列报道之后, 收集到很多相关的信息资料:农民工的视频调查, 相关单位的电话答疑, 包工头的联系结果等。当电视新闻编辑获取到上述信息资源之后, 就要去提炼新闻主题, 显然热点直指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是社会普遍关注点所在。由此电视新闻编辑给出的标题为:农民工遇工伤砸断三根肋骨2万“白条”讨一年无果。显然, 字里行间可以使得我们很快的获取到信息的基本属性, 再通过以时间顺序为基础的实时报道资料展示, 势必会引导者观众去思考在此事件中应该由那些人去负责这样的事情, 由此也就达到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效果。

2.2 突出画面, 增强冲击力

节目编辑, 是将新闻素材连接起来的关键阶段,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新闻组合得更加合理, 更加科学, 更加高效。保证此环节的有效执行, 不仅仅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新闻包装效果, 还能够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在此过程中, 画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我们总是听到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强调说:画面优先。画面优先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同步, 引导观众进入到新闻编辑者的视角, 以便更好的去理解电视新闻的内容;其二, 合巧妙的使用同期声, 使得新闻讲述做得更加生动完整, 以便增强现场的那种冲击力;其三, 避免在画面中出现与电视新闻主题无关的事务, 因为这样会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出现分散的情况, 由此会影响电视新闻编辑视角的转变;其四, 画面方面的再创作过程,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将全部的视频资料进行研究, 并且进行初步的报道语言组织, 以便画面能够与语言在制作初期都能够达到高度的一致, 这也有利于后期报道质量的提升。

2.3 注重组合, 提升厚实感

在电视新闻编辑过程中, 常常会发现, 单一的新闻事件报道往往会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 难以实现新闻报道的效能。由此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倾向于以组合的方式, 将类似的新闻事件放置在一起, 进行归纳和总结, 使得新闻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实现了厚重感的提升, 而这对于引发人们进行思考打开了契机。同样以上述的农民工工伤讨债的事件为例, 可以针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设置专题报道, 将类似于这样的新闻事件放置在一起, 去归纳和总结事件的缘由, 特点以及规律, 从而使得观众更好的去理解事件的本质特点。另外在对于这样的新闻事件进行组合的过程中, 同样也是再次创作的过程, 因为毕竟不同的新闻事件之间毕竟存在很多的不同点, 如何进行新闻事件的筛选, 如何做好组合, 同样是很重要的问题, 切记不能组合不是一味的新闻堆积, 而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组合, 才能够实现新闻事件厚重感的提升。

2.4 巧妙对比, 提升理解度

有时候在进行电视新闻编辑的时候, 总会出现很多观众难以理解的事务, 如政策性内容, 法律性词汇, 行业术语, 专业标准等, 此时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倾向于以量化对比的方式去处理, 也就是说通过与普通事务的对比, 来展现相关抽象的事务的特点和规律, 从而实现观众理解度的提升。采用对比的手法, 还能够使得不同的稿件能够合理的连接起来, 并且起到相互支撑, 相互影响的作用, 以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可以以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从本质上来讲, 对比的手段, 也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再次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 坚持编辑技巧服从编辑内容的原则, 以新闻内容的充实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要因为追求对比, 忽视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使命感, 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报道走向形式化的怪圈;其二, 坚持电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不能为了对比而进行凭空想象, 主观臆断, 由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慢慢失去越来越多的观众。

2.5 注重交流, 构建资讯网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讲, 不仅仅是需要坐在办公室去冥思苦想, 还需要能够构建自己的资讯网, 使得自己能够接触到社会, 以便更好的开展新闻编辑工作。其主要牵涉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内部来讲, 新闻编辑需要与同事展开交流, 总结和归纳自身新闻编辑的经验和技巧, 以便更好的开展新闻编辑工作, 这是其进行新闻编辑再次创新的环境, 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二, 对于外部来讲, 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不断与社会群众接触, 了解他们的想法, 了解他们的视角, 以便更好的以此为引导在新闻编辑过程中, 去明确主题, 抓住市场, 做到更加高效的开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无论是对内, 还是对外, 都是电视新闻编辑资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电视新闻编辑的触角能够达到一定范围的时候, 可以保证其新闻编辑方向不发生偏移, 也能够促进新闻编辑质量和效益得以提升。

2.6 科学策划, 突出创新性

电视新闻编辑同样需要进行策划创新, 尤其在新媒介时代到来以后, 电视新闻编辑的策划工作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加重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 秉持争取的舆论导向, 尊重国家关于媒体舆论的法律法规, 不能为了最大化的追求效应, 而开展一些类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报道;其二, 抓住新闻报道的时机, 以稳定有序的新闻编辑流程去保证新闻事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 以便获得最佳的报道效果;其三, 高度重视新闻报道设计工作的开展, 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应该以时代性, 创新性为尺度, 去改变和调整宣传方式, 以便使得宣传效能能够得以发挥。

3 结论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过程, 是电视新闻素材发挥其效能的过程, 也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力提升的途径。除了上述的各项技巧之外, 还应高度重视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环境的营造。相信, 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将会得以不断提升。

摘要:信息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的竞争是越来越严峻, 如果依然以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模式去进行操作, 势必会丧失在电视新闻媒体上的竞争地位。文章积极倡导从再创作的角度入手, 探析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应该需要不断锻炼的技能, 从而使得电视新闻价值不断提升。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

参考文献

[1]王俊华.浅谈新闻编辑的国际视角[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4 (3) .

[2]杨化平.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才智, 2011 (11) .

[3]乔爱玲.浅议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J].华章, 2011 (4) .

新闻编辑再创作的策略与技巧 篇7

1. 新闻编辑的意义

新闻编辑主要要做的工作是, 对于新闻采访的素材进行加工和合成, 其创作的过程既是对于前期的采访素材进行程序化整理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其工作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查看素材、对于文字稿进行相应的修改加工、对于影像画面和声音进行编辑、对于特效和动画以及字幕进行编辑, 其编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

2.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策略与技巧

2.1 对于主题的二次升华

要做好新闻的编辑首先就要当一名好的记者, 因为新闻的编辑不仅要有文字上的能力和对新闻价值判断的能力, 同时还要对图像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如果其对于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 这样就很难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素材进行修改。新闻编辑要对记者发来的稿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要对主题进行提炼, 并且在编辑完成之后能对新闻的主题进行升华, 这样就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引发观众的思考。

2.2 巧妙地运用编排的手段

巧妙地运用编排的手段, 可以使一些稿件变得更加地重要, 从而扩大其影响力, 这是新闻编辑再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在编辑时, 将内容相似的稿件进行综合叙述, 把单一内容的稿件进行有效的组合, 使其内容更加地丰富, 这样既增加了信息量, 同时也增强了信息的厚重感。在进行稿件编排的时候, 可以运用对照的方法将稿件巧妙地衔接, 起到相辅相成、相互烘托的作用, 在编辑内容不同的稿件时, 要分类进行重新的组合。同时, 在再创作的过程中, 要根据事实来进行, 不能凭空想象, 主观地进行臆断, 更不能胡编乱造。另外, 编辑的技巧要服务于信息的内容, 不能一味地追其技巧的运用, 而忽略了消息内容的发掘和消息真实性的追求, 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质量。

在对节目视频进行剪辑时, 也要运用纯熟的技巧, 节目的剪辑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单条消息剪辑成片、多条信息组合成片以及后期的切换导播, 这些工作都是要由编辑来完成的。新闻画面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息的内容和形式, 画面优先是电视新闻编辑首先要遵循的原则, 编辑在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懂得、理解图像, 在进行编辑的时候要遵循声音和画面的同步, 画面出来之后, 声音跟着出来, 这样讲解的声音才不会干扰到画面, 让观众更容易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同期声的运用可以将一则新闻讲述得更加生动, 缺乏了同期声的运用, 其新闻就缺乏了生动、鲜活的一面。

2.3 加强创新的意识

编辑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方式, 新闻的报道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只有新闻编辑的思维有创新的意识, 才能使电视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得以创新化的发展。新闻报道要深刻, 根据新闻的内容可以进行专题性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 使其内容更加深入、影响更加广泛。在编辑的形式上进行创新, 使新闻节目更加具有节奏感, 精心的编排组合, 长短、快慢进行合理的安排, 张弛有度地安排节目的内容, 使其传播的效果更好。

2.4 加强在新闻传播中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复杂的创作型时代, 传统的电视新闻大多都是以记者为主导, 完成选题、采访和写作的过程, 编辑只需要将这些内容连接起来就行, 这样的方式, 容易造成新闻质量缺乏保障, 也难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新闻节目主题。所以就要强化编辑的主导作用, 加强对节目整体的组织和策划, 编辑要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当中, 协调好与记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有利于新闻节目的定位和整体的优化。另外, 新闻编辑还要做好新闻的策划工作, 要保证其在导向上的正确性, 找到正确舆论的观点, 不能只为了新闻的轰动, 而忽略了大局的考虑。还要选择最佳的时期、最有利的时机推出相应的新闻, 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 新闻编辑在新闻的创作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进行新闻编辑的时候要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使其编辑的节目内容更具有看点, 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新闻的整体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尚学宾.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2 (24) :67-74[1]尚学宾.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2 (24) :67-74

[2]李晓云.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科技信息.2010 (27) :58-67[2]李晓云.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科技信息.2010 (27) :58-67

[3]刘丽纯.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探究[J].华章.2012 (06) :19-26[3]刘丽纯.新闻编辑“再创作”的技能探究[J].华章.2012 (06) :19-26

再创作 篇8

当前,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电视新闻发展形势严峻,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电视新闻的编辑作为提高新闻深度、展现电视台实力的重要负责人,必须从自身做起,创新编辑方式,改进编辑手法和制作技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机遇,提升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水平,增强电视新闻竞争力。

2“再创作”的建议

2.1编辑要增强责任意识

电视新闻工作的主体是新闻编辑,其在整个新闻采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要积极担当其新闻工作的主要责任,应该从大众观看新闻的心理和习惯出发,分析大众的新闻心理需求,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和新闻内容,摒弃传统陈旧、单一的播出模式,想方设法提高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在新闻编辑中,作为编辑必须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对新闻材料进行文字、画面和声音等的有效结合,巧妙地运用各种编辑手法,为新闻增添色彩,吸引大众眼球。否则,编辑如果不尽力去改进不足,会造成新闻流于形式,内容单调,手法单一,引不起观众的观看兴趣。编辑要发挥主体作用,要积极和电视台其他工作人员沟通,尤其是要和记者保持良好的交流。作为编辑,首先要对记者所提供的新闻资料有—个正确的理解,要科学筛选镜头,做好修缮工作。可以说电视台编辑每天都会从不同渠道收到大量的新闻稿件,需要对它们进行编辑整合。对于原始资料要在确保其真实性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加工、排序,最终将有用的东西留下来,编辑成高质量、可读性强、完整的组合新闻,使新闻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从而实现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2.2编辑要增强再创作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再创作能力,电视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也是再创作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推陈出新,这能很好的促进电视新闻的整体播出效果。因此,编辑需要增强再创作能力。第一,做好新闻结构编排。新闻原始资料有重要和次要之分,并且许多稿件也存在重复和雷同现象,需要电视新闻编辑进行综合,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质量高、新颖的播出大纲,将许多内容单一的稿件有序地组合起来,优化新闻整体结构。第二,要把握好新闻节奏。新闻节奏是编辑处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节奏的快慢都会影响新闻的播出效果。编辑要从观众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出发,把握好每一个分镜头的组合节奏,编辑人员要全面考虑新闻节目的整体基调,做到张弛有度,实现声音、文字和画面的有效结合,做到快慢适度。第三,要完善细节处理。电视新闻报道要想更生动形象,就必须完善对细节的处理。一条电视新闻呈现的内容较多,需要编辑认真挖掘每一个新闻镜头的信息,真实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做好情感、形象、主题等细节深化,使电视新闻更具感染力。

2.3实现编辑方式的不断创新

信息化时代,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便利,不再像过去单纯地依靠电视来获取新闻信息。所以,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编辑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保持和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电视新闻编辑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要培养创新思维,在文字、观点和传播形式等方面下功夫,体现新闻内容和形式的新颖,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同时,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新闻编辑,还应该注意新闻报道的深度,深入分析和总结每一个新闻事件,实现新闻深度挖掘和呈现上的创新,从新的视角、新的播出方式、新的制作手法等多方面提高电视新闻质量。

2.4利用新媒体进行编辑再创作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激发了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使人们对社会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电视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实现“再创作”。第一,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要利用当前的网络技术和科技产品,建立微博、微信、网络信箱、二维码等新的传播渠道,同时与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结合,以便于广大人民群众采取自己喜欢和方便的形式关注新闻信息。第二,提高电视新闻的互动性。利用新媒体,让观众参与到新闻节目的讨论中来,有利于电视新闻改进传播形式,提高播放效果。第三,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范围。电视新闻的工作者在专业素养上要比其他新型媒体强,电视新闻编辑要善于抓住新闻节目的重点,制造热点话题,占领舆论制高点,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3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本身就是一项“再创作”的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和提升新闻质量,推动电视新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楠.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J].大庆社会科学,2008,(5).

[2]周磊.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J].青年记者,2009,(20).

[3]王秀红.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

再创作 篇9

一、《红楼梦》网络再创作动机与特点

(一)《红楼梦》网络再创作的动机

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虽然网络文学创作者不能用作家相称,但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创作动机。概括起来讲,网络再创作的创作动机有如下三方面:

1、以精神自由获得心理宣泄

“网络文学”的写作在极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功利的写作,绝大部分网络写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宣泄和自娱。网络写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网络写手轻松的写作心态。在网络写作中,文学的“载道”功能趋于消解,自我的表达欲望和宣泄动机得到了强化。正如网络文学名家痞子蔡所说:“创作本质就是要自由,限制束缚越少越好,而网络就提供了这样的自由,加上匿名的性质,写的时候,便少了一些顾虑。”“我通常是在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写作的……写作是很好的排遣,没有动机的写作是真正的创作。”[1]痞子蔡的这种写作动机也正是很多网络写手们的动机,没有动机实际上蕴含了一种更深层的动机。现在的网络文学追求的就是一种写出来就爽了,就舒服了的感觉,是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这种舒服的感受实际上就是情感得以宣泄后的轻松感觉。

2、以文字游戏方式分享快乐

传统作家的创作是基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独特的生命经历,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并物化成文本形式。但网络写手们则不同,他们的写作多数是出于一种游戏、玩乐的态度,虽然也有人承袭传统的写作路子,但更多的人却是在书写自己的“心情故事”,让更多的读者来分享自己的快乐。被誉为“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之一的宁财神就曾经说过,他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而写,影响他人的需要为写而写,为练打字而写,为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当然,最可心儿的,是为了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的夜晚而写。”[2]另外,网络文学的写作者和参与者的游戏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在大部分网络作者看来,网上写作只是自娱与娱人的文字游戏。作品主要也不是供发表,而是写着玩的。因为“玩”总是很随意,而且在网络文学里,几乎是不需要负责任的。网络文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消解了文学的崇高与神圣。网络文学爱好者们以游戏的方式,以娱乐休闲的姿态在网上冲浪,没有考虑到传统,也没有想到文学的经典定义,甚至还没有想到他在文学之中。网络文学的存在,使人们在创作中获得轻松、自由,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游戏所具有的快乐和创造的心理满足。

3、以对文学的热爱担当传承责任

在《红楼梦》的网络创作群体中,也有一些作者创作动机具有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而勇担传承经典的责任意识。譬如wiki版创作者将《红楼梦》视为一部全面的、有深度的作品。他们将原著改成电子版并加入许多评论,以有利于大众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领悟。总体来讲,《红楼梦》网络再创作的创作动机既有宣泄情感、玩文字游戏以放松心情的一面,同时也不乏出于对文学热爱而勇担传承经典责任的一面。不过从现有的作品数量来看,以前两者作为创作动机的作品数量远远多于以后者为创作动机的作品数量,以心理宣泄放松心情、娱乐休闲分享快乐的创作动机占网络再创作的主导地位。

(二)《红楼梦》网络再创作的特点

《红楼梦》网络再创作的特点概括起来讲,有如下三个方面:

1、语言生动新颖、幽默搞笑

相对于书面语言,网络语言显得简朴粗糙。通俗化、速食化的“网络文学”,使网络写手不会过多地去讲究文句的修饰,也不太考虑表达方法,语句构成简单。再加上网络阅读是一种“在线阅读”,因此,就要求写作者在创作时必须使语言尽可能地生活化。生活化最首要的要求就是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就意味着轻松自然和亲切。其次,由于网络文学是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具有生动新颖性。比如在云过风的《红楼梦之网络版(一)》里就有一这样的句子:“‘晴雯,去看看谁打的传呼!’‘二爷,是薛蟠打的!’‘TMD,一定是上次打星际争霸被我踩了,不服气,想找回场子,这次找了一高手来单挑!切,Who怕Who呀!可是现在回不了呀,我在上网哒!’……”[3]从这段文字看,“网络语言”很口语化,又十分新颖,这在传统的文学作品里是不容易看到的。

幽默搞笑是网络文学语言的又一重要特点。例如下面如云过风的《红楼梦之网络版(一)》中这一段就很幽默搞笑:“‘靠,又掉线了!’宝玉狠狠地说到。心中暗想如果他日高中状元,电信一定是第一个整治腐败的部门……” [4]这一文段里,滑稽、调侃和戏谑的味道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也显示出网络语言“粗俗”特征。按常理来讲,粗俗是与艺术沾不上边的,但实际上在网络语言中,粗俗的语言却“优雅”地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比如说在云过风的《红楼梦之网络版(一)》里的“TMD”实际就是很粗俗的语言,它其实就是汉字“他妈的”的网络语言代号。之所以说这种粗俗的语言“优雅”地沾上了艺术的边,就是因为它用代号来表达而非直接用汉字,这样就表达形式而言就要文雅些。

2、内容诙谐有趣、雅俗共赏

面对为了读者这样的阅读选择和阅读方式,网络写作出来的作品就必须拒绝过分理论化和深奥难懂,而且要尽可能有趣,才能吸引网友们的眼球。在《红楼梦》的网络创作作品中,当然不乏诙谐有趣的作品,如云过风的《红楼梦之网络版(二)》里:“‘宝二爷,手机!’嚼着满嘴核桃仁的袭人从50米开外将手机扔了过来,宝玉按下了薛蟠手机号码的同时,语重心长的对袭人说道:‘拜托下次不要用手机碎核桃,OK?’”[5]这文段很有趣,但同时却又显得比较“俗”。是不是在《红楼梦》的网络再创作作品里就没有“阳春白雪”了呢?当然不是。Wiki版的红楼梦内容就很“雅”。因为在这个版本里,它大体上是忠于《红楼梦》原著内容的,不同的是它加入了许多评论文章。如第一回是这样的:“……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侧: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侧:荒唐也。无稽崖甲侧:无稽也。炼成高经十二丈、甲侧: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侧: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侧:合周天之数。蒙侧: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侧: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6]从这段文字形式看,它是用的脂评形式,其内容应属相当“雅”了。

3、篇幅短小精干、言简意赅

我们通常说网络阅读是一种在线阅读,是一种在线写作。因此,就要求网络写作产生的作品除了语言上生活化、口语化等以外,还不能写太长。网络文学名家李寻欢曾就网络文学的长度说:“一个贴子超过5K就很少有人看,就是说字数两三千左右,如果是长篇小说就得连载。”[7]所以,一般来讲,网络文学作品在篇幅上是比较短小的。如云过风的《红楼梦之网络版(一)》全文共1614字、《红楼梦之网络版(二)》全文共1240字,而冷月葬花魂的《红楼梦2000之网络版》全文共1530字,蝶恋88的《超级搞笑网络版红楼梦》全文共1674字。当然也有例外,如wiki版红楼梦,他的字数就有好几十万字了。但网络文学作品大体上还是十分短小精干的。另外,网络版《红楼梦》在表达意思上又是言简意赅的。如在冷月葬花魂的《红楼梦2000之网络版》中,一首拟《好了歌》:“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网费受不了。终朝聚敛恨无多,一旦上网花光了。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网速受不了。慢如蜗牛且不说,关键时候掉线了。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美眉忘不了。网上日日说恩情,网下又随谁去了。世人都晓网上好,个人主页忘不了。夜半无眠常维护,旁人却道谁见了。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黑客防不了。木马冰河入机来,邮箱不知谁炸了。”[8]短短161个字就把上网族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红楼梦》网络再创作对《红楼梦》原著的正读与误读

接受心境,简单来讲,就是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前一段时间和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所处的一定的情绪状态。接受心境对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成败影响极大,会导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阅读现象:即“正读”与“误读”。每个读者在文学阅读鉴赏中都在进行再创造,《红楼梦》网络再创作版的接受者也不例外,他们阅读文本所得体验影响其网络再创作水平,尤其他们对《红楼梦》的“正读”或“误读”必然影响网络改编文本接近或远离原著《红楼梦》小说文本的程度。

(一)对《红楼梦》原著的正读

所谓正读,就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作家的主观意图大致吻合,读者在作品中所获得的情感陶冶和思想启迪,正是作家在自己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综观《红楼梦》网络再创作诸多作品,笔者认为wiki版是能使读者正读《红楼梦》原著的一个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讲,wiki版红楼并不是《红楼梦》的网络原创,它大体上是纸质文本的网络化。但与纸质文本不同的是,wiki版里加入了许多背景资料和评论等,加入的背景资料如利用网络技术的超链接特点,添加了许多人物相关链接,而加入评论除了有学术大家的评论如脂评外,还有许多网络读者自己的评论内容,也可以说是阅读后的心得体会。之所以认为wiki版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作品和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是因为这个版本里,所沿用的文本大体上是忠于原著内容的。如第一回内容是这样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甲夹:此是第一首标题诗。甲眉:若云雪芹批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而去,方是巨眼,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年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9]从上述文段可以看出,wiki版是用的脂评本,当然又不完全是,因为其中还加入了网络读者的评论,但总体来讲不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多大程度的误导。原著内容的保留,人们就可以在阅读后,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即使在后来阅读别人的评论中产生差异,顶多也只会带来新一轮的论争罢了。因此,wiki版《红楼梦》的广泛传播,不仅扩大了《红楼梦》在大众间的知名度,而且对《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作蕴含的思想精华的代代传承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对《红楼梦》原著的误读

所谓误读,就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不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获得的鉴赏结果并不是作家创作这个作品的原始意图。在《红楼梦》网络再创作作品中,能使读者对原著产生误读的作品数量远远多于能使读者产生正读的。如网名为恋蝶88的网络写手的《超级搞笑版红楼梦》里这样写到:“……耳边只听跛道人和癞和尚唱《好了歌2000》云: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网费受不了。终朝聚敛恨无多,一旦上网花光了。世人都晓网上好,只有网速受不了。慢如蜗牛且不说,关键时刻掉线了。……新脂砚斋评曰:昔曹雪芹先生自嘲为‘满纸荒唐言’,但比之文本之荒唐犹有不及。但文本也不是一味荒唐,我等可以莞尔之NO想到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读者诸君请思之。不然作者大哭著对大家说:都云作者有病,谁解其中味!!!”[10]在此段前半部分的文字中,与原著《好了歌》内容大相径庭,作者对这段文本的再创作完全脱离了原著。但在此段的后半部分,作者巧设了新脂砚斋评语,道出了他创作此超级搞笑版的目的只因为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深。但总体来说,这些作品会使大众阅读后产生一定的误读,因为读者据所读内容而得的感悟与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了。

对《红楼梦》原著的正读与误读之所以在《红楼梦》的网络再创作的广泛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明显失衡,即对《红楼梦》原著的“误读”远远超过“正读”,取决于一个重要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念的变化,即文学消费观念的被接受与接受水平的低俗化。文学消费属社会精神产品消费,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文学消费是他个人所有消费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学消费也是整个社会经济消费行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消费中的“精神享受”特性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存在精神提升的严重不足现象。即注重其物质消费或浅层精神消遣的一面而无视其精神审美享受的一面。

结语

《红楼梦》的网络再创作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极大地促进了《红楼梦》的普及,这与互联网独特的传播载体是紧密相关的。当然,也绝不能过分地夸大网络再创作及其传播的普及意义。网络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学创作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它们各有其特点,其审美方式也有差异,彼此既不能互补也难相互取代。将纸质原著文本改编成网络版,本身就面临着如何最大程度地传达原始文本信息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红楼梦》的网络再创作的各种体裁几乎都与原始文本不相符合,其调侃戏谑的语言,简单媚俗的主题思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经典名著思想及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这对民族经典名著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由于网络传播媒介具有虚拟性,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这就使得绝大多数有作品的人有了在网络上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创作者的队伍里增加了大量的普通人,这样,创作者的总体地位下移了,创作也不再神圣而遥不可及了。但值得说明的是,在网络上发表作品的人,并非人人都可以称为“作家”的,那些在网络上写作发表文章的人,人们通常称之为“网络写手”。网络写手这一身份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像作家那样,把审美要素放在第一位,并去追求文本的审美性,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大都是很浅显内涵不深刻,其文学价值往往不高。而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所以,主要出于消遣、娱乐、游戏和休息需要的网络再创作有待于提升其文学的审美价值,使网络作品阅读可以而且应当是一种审美方式的阅读,不仅充实读者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而且使网络再创作的文学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实现其作为一种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产品的价值,提升文化消费的水平。

[1]马永利:网络文学的心理和休闲特质[J].固原师专学报.2004.(9).

[2]马季: 蒙面交心的网络写作[J].网络时代.2006.(4).

[3][4]http://culture.163.com/edit/000809/000809 40278.htm

[5]http://culture.163.com/edit/000811/000811 40349.htm

[6][9]http://mymedia.cn/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diff=prev&oldid=17982

[7]张英:网上寻欢[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8]http://www.chinamr.org/bbs/bbs detail.asp?bid=5&aid=4253.

译者主体性与译本“再创作”初探 篇10

华裔美国文学是用英语记录和反映19世纪去美国谋生的华人及其出生在那里的后代华裔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分支, 华裔美国文学在近三十年中, 发展迅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谭恩美的《喜福会》以及汤亭亭的《女勇士》竖起华裔美国文学的大旗, 以多元的空间和多文化的视角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反思。近年来, 这些作品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在翻译方面, 译者和原作者文化身份的特殊性也使得华裔美国文学的翻译引起了一定关注。而《喜福会》作为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成名之作, 从1989年出版至今已经多次被国内学者和专家译成中文。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于人瑞和程乃珊、严映薇两个译本中的一些片段, 探索译者对于原文的“再创作”及其主体性的发挥。

2 译者与作者的关系

在数千年的翻译历史中, 译者一直被定位为为在一个难以摆脱的角色中——仆人。译者只是“听写工具”, 没有任何自主性 (谭载喜, 2000)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 译者都处于一个不能表现自己个性, 一切以原文为中心, 为作者是从的位置之上。

但是阐释主义学派的出现使翻译理论在译者主体性问题上迈出了一步, 让译者从幕后走到了幕前。它从理论上为后来对传统翻译理论带来巨大冲击的解构主义翻译观铺平了道路。解构主义从“延异”的角度看待翻译, 动摇了“翻译即译意”的传统观点, 因为原文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且一成不变的, 它总是处于空间的“异”和时间的“延”之中。因此, 读者每次阅读文本, 总有熟悉的感觉, 却又有新的体会, 但始终无法达到“确定”的境界 (郑延国, 2009:75) 。

可以说, 传统的翻译标准严重束缚了译者, 使译者永远从属于作者。这种静态的模式, 忽略了翻译中最活跃的因素即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一问题上, 解构主义给了传统翻译理论当头棒喝。它质疑了文本中心意义的存在, 削弱了作者的权威地位, 动摇了传统翻译的“忠实观”。原文的意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者安放在文本里的东西, 而是译者个人从文本中摘取的东西。文本没有唯一的意义, 作者也无法限制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下, 译者不再需要紧紧跟随作者, 他与作者成为了地位相同的创作主体。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对原文的延异。不同译者的理解和翻译都不可能穷尽原文可能的意义, 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 才使得原文的多重意义得以发掘和显现。译文赋予了原文再生的机会, 成为了原文的来世。德里达颠覆了传统翻译观中原文与译文的对立观念, 大大提高了译文和译者的地位。他将翻译的目的从“求同”转向了“存异”。

3 译者的“再创作”

《喜福会》一书的多个中文译本, 风格迥异。本文选取的译者之一便是台湾著名诗人、剧作家于人瑞, 而另一位则是沪上著名作家程乃珊。两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经历影响着她们各自对于这部小说的理解, 也使得原文变成了一部有着丰富内涵、可作不同解读的活书。正如鲁迅先生评论《红楼梦》的解读时所说:“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金兵, 2000) 。译者对于人物情感的不同理解、表达与刻画, 无疑凸显了其对于原作的“再创作”。

例 (1) :But I didn’t come to Kweilin to see how beautiful it was.The man who was my husband brought me and our two babies to Kweilin because he thought we would be safe.He was an officer with the Kuomintang, and after he put us down in a small room in a two-story house, he went off to the northwest, to Chungking.

于译:然而我不是到桂林來賞秀麗景致的。我的前夫帶著我和我們的兩個孩子到桂林避難。他是國民黨的幹部, 把我們安頓在兩層樓中的一間小房裡, 他就去了西北, 重慶。

程译:不过我才没那份专来桂林游山玩水的福分!哪来这份闲情呀!那年, 我男人把我和两个孩子带到桂林, 是为避战难, 他认为这里会安全些。他是个国军军官, 他将我们安置在一幢二层楼房的小房间后, 便只身去了重庆。

这一段话是宿愿在讲述“桂林之旅”时说的。可以看出, 对于同样的内容, 两个翻译版本的表述给人的感觉并不一样。于人瑞的版本更简单精干, 以陈述句描写事实为主, 描写较为平直。这样的描写营造出来的是一种平和的氛围, 似乎宿愿是在以一种压抑而悲伤的心情在回忆。而程乃珊的版本中则以感叹句为多, 着重刻画了甚至是重塑了人物的心情。“才没那份……福分”、“哪来这份闲情呀”以及两个感叹号都显示出了宿愿在回顾这段时光时的激动。这一部分内容在原文中并没有体现, 可以说是译者根据自己对于人物心情的理解进行的再创作。两个译本对于人物彼时彼刻的心情感受有着不同的体会, 并将其体现在了译本之中。

又如例 (2) :When I arrive at the Hsus’house, where the Joy Luck Club is meeting tonight, the fi rst person I see is my father.“There she is!Never on time!”he announces.

于译:今天我到蘇家時, “喜福”晚上已有聚會, 我首先看到的是我爸。他說:“你看你看, 她總算來了!向來不准時的!”

程译:今晚的喜福会活动在许家。我一进门, 第一个见到的, 却是我爸。“她来了, 从来是不守时的。”他对众人宣布似的说。

菁妹父亲的一句“There she is!Never on time!”, 看似简单, 其实意义丰富。于译本中, 于人瑞用了“你看你看”、“总算”、“向来……的”等词并保留了原文的感叹号。这里所塑造的父亲, 在众人面前虽然嘴上说菁妹不准时, 但不难看出他带有一点调侃的宠爱之情。而程译本中, 父亲的话转换成了非常平直简短的陈述句, 颇有种责备的意味在其中。同时, 整个气氛也与于译本的不同, 较为沉重, 更加凸显出的是宿愿去世带来的伤感的情绪。可以说两位译者在对父亲的情绪理解上有着明显不同。有时, 译者对于人物的喜好以更加直接的方式体现在了译本中。如:

例 (3) :But Auntie An-mei said her brother was so poor and they were so rich by comparison.So she ignored my mother’s advice and took the heavy bags and their two thousand dollars to China.

于译:可是安美阿姨說她的兄弟太窮, 相較之下他們環境好得多。於是她無視我媽的勸告, 帶著她的重箱子和兩千塊錢去了中國。

程译:但安梅姨坚持要带着这些五花六花的东西和那两千美金回乡, 以有种衣锦还乡之感吧。

对于安美的刻画, 于译本中的“无视我妈的劝告”一句, 使得安美在读者眼中是一个为了帮助在中国的穷兄弟的善良的女性。而程译本中所增加的“以有种衣锦还乡之感吧”并不是原文中出现的信息, 原文仅仅提到了安美回乡这一件事情, “衣锦还乡”四个字在上下文的作用下则营造出了一种安美特意回中国炫耀的感觉。译者对于原作的“再创作”无疑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4 结语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译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仆人”。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再唯原作马首是瞻。恰恰相反, 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往往会“叛逆”, 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各译者的理解并无对错之分, 而是受其生活阅历、知识背景和人物理解等因素的影响。原文的意义因为译者的理解呈现了多样化丰富化的趋势, 而原文文本也通过译者的理解翻译走向开放。译者发挥其主动作用, 不仅能丰富并拓展原文, 同时也能给读者和学者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金兵.译者的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2) :82.

[2]谭载喜.西方翻译史[M].商务印书馆, 2000:32.

【再创作】推荐阅读: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创作绘画05-14

材料创作05-15

色彩创作05-20

创作内容05-29

创作传承06-02

创作影响06-08

话剧创作06-12

文案创作06-16

上一篇:全桥谐振变换器下一篇:物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