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方法

2024-05-29

物化方法(共12篇)

物化方法 篇1

自铀矿被发现以来, 其用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我国, 矿业企业开展铀矿找矿工作已近半个世纪, 很多地表的铀矿都相继被发现, 也逐渐开采殆尽。为了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我们已经将铀矿找矿转向更深层的矿体当中, 如果只是依靠地表地质工作将很难发现地下深部的铀矿, 此时我们需要将物化探方法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找矿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影响物化探方法的因素有很多种, 并且解释也多种多样, 此时我们就需要将各种物化探方法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结果与解释进行客观的评价。

1 放射性物探测量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

1.1 氡测量方法

氡元素是铀系中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具有迁移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氡气的含量来获取地下深成铀矿的相关信息, 这是一种常见的找矿方法, 其找矿机理也就是根据氡气的迁移性特征来寻找矿体的。氡元素是铀元素衰变中的一种气体放射性元素, 它能够从地下深层一直转移到地表。从地气理论中中可以知道, 地球深部存在着一些地气流, 当这一地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到铀矿体周边的原生晕与此生晕, 此时地气流会将其中的铀元素直接带入地表, 便于铀矿的开采。在一些断裂构造中, 由于具有氡气活动的通道, 那么此时氡气就会将地下深部铀矿物的信息传递到表面, 使开采人员明确各种信息, 便于后期的开采工作。这一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铀矿找矿方法。这一方法还可以分为多种方法,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

(1) 土壤热释光测量方法

所谓土壤热释光测量方法也就是在地表采集一些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然后再通过灵敏度高的热释光测量装置来对该样品进行测量, 以此发现其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 特别是因氡元素的辐射而带来的热释光强度,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找矿方法。在地下深层, 由于受到环境及自身的影响, 使地下深层的土壤具有一定的辐射剂量, 其中主要有铀、钍、钾等其他放射性元素, 而土壤自身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来自于母岩以及地下深部的物质。对于铀矿的开采, 我们采取的工作方法是:首先, 在野外选定一个工作范畴, 然后根据土壤条件以及相关规范要求来获取土壤样本, 在室内试验进行之前, 工作人员需要将土壤风干, 然后采用高灵敏度的热释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这种方法一般在砂岩型与花岗岩铀矿找矿中比较实用, 可以达到最佳的找矿效果。

(2) 活性炭吸附法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

在铀矿找矿工作中, 活性炭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以及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作当中。在实际工作中, 活性炭的吸附会受到吸附物的浓度与温度的影响, 它能够以物理方式来吸附氡元素。一般来说, 一定重量的活性炭会吸附某地的适量的氡元素。首先, 我们需要制作一个专门放置或者填充活性炭的小盒, 然后再将小盒放入到地下身为300~400mm的位置, 尽量保持地下环境干燥, 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因素, 等到4~6天之后再将小盒去除, 采用测氡以期来测量氡元素及其子体的强度, 这样也就可以了解地下氡元素的浓度及其分布的情况, 最终判断铀矿体, 便于铀矿的开采。

1.2 地面测量

岩石或覆盖层中的放射性元素 (背景含量) 产生的伽马射线强度称为正常强度。由于同一地区同一种岩石由于铀及伴生元素会迁移到周围的基岩, 土壤, 冲积层, 地下水中, 形成比矿体范围大得多的分散晕, 由于分散晕在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和相互关系分为原生晕和次生分散晕, 造成了放射性元素的分布不均匀, 造成岩石不同部位的射线强度不同, 这样即可以利用地面测量来测量和寻找分散晕, 追索成晕的铀矿源。这种方法是范围最广、最经济的铀矿找矿方法之一, 适用于区调、普查、详查各个找矿阶段。

1.3 能谱测量

能谱测量方法是利用地质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 (主要是铀、钍、钾) 衰变释放出不同射线 (主要是射线) , 来确定铀矿位置的方法。由于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物质来源所形成的地质体铀、钍、钾的含量也有变化, 因而放射性强度不同。根据此原理可以通过测量不同地层的放射性强度及铀、钍、钾的含量, 进行湖相沉积物物质来源及形成条件的研究, 进而反推环境演化的过程。对于多道谱仪, U-Ra、Th、K三个测量道就是三个测量的谱段。由于全谱测量的谱段是通过能量刻度后动态确定的, 因此可克服谱漂而引起的测量误差。

2 铀矿找矿中普通物探方法

物探方法作为铀矿找矿中主要研究方法, 被广泛的使用。物探测量主要是磁测、重力和地震为主的测量。目标是研究地质环境、划分基底构造单元、分析地层结构及沉积体系、解释断裂构造、圈定骨架砂体范围。

3 铀矿找矿中普通化探方法

3.1 地气法

地气方法最初起源于氡气测量它的原理是:由于在演化过程中地球长期受到重力和热力, 地球被分异成不同圈层, 在热力作用下, 热稳定性差的物质不断从地球内部向地壳方向排出, 同时一些含水矿物脱水, 在温度、压力和浓度梯度作用下, 均可呈微细气流或气泡流自深部向地表迁移, 包括放射性核素衰变放射出的惰性气体, 这些气体矿床形成过程中, 往往有金属气停滞、聚集、分散在矿床周围和蚀变围岩中。

3.2 金属活动态法

元素在地表疏松物中有稳定态和活动态两种存在形式。稳定态形式存在于造岩矿物之中, 活动态形式呈弱结合相, 被地表土壤中水溶性机物、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所捕获, 这部分活动态元素在地表土壤中形成叠加的异常, 采集地表疏松介质, 用合适的提取方法将各种活动态物质提取出来, 以达到深部找矿的目的。

4 结论

物化探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以地质为基础, 物化探方法为手段进行找矿的, 各种物化探方法都有自己的应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实际找矿工作中是一类方法与几种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 其中物探方法中放射性物探与普通物探的综合应用, 放射性物探与金属活动态法的综合运用, 都是根据工作地区特定的生产条件选择科学的组合方式, 达到提高找矿效果的目的。

摘要:物化探方法是铀矿找矿工作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需要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地质条件、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 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之后再深入开展物化探方法, 以此确保铀矿找矿的效果。本文就常见的物化探方法在铀矿找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以此确保铀矿找矿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化探方法,铀矿找矿,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希刚, 张云宜, 赵翠萍, 贺建国.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物化探测量方法应用评述及建议[J].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0 (1) .

[2]于建国.铀矿找矿方法应用的地球物理前提分析[J].科技信息.2011 (21) .

物化方法 篇2

初步查明中水塘地区的地热异常范围,寻找地下储水导热构造.在地热预测区内,选择最佳的工作区首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6 m地温测定,浅层地震、电测深,静电α卡法、汞及砷土壤测量等,以了解热源的埋深,查明地热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确定温泉勘查施钻孔位,施钻勘探,查寻热源,打出热水.基于测区内地热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的`认识,结合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钻孔位置,打出了水温为38 ℃的地下低温热水.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各项技术条件、科学的方法组合,是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基本保证.

作 者:阴曼宁 安存杰 金玉洁 YIN Man-ning AN Cun-jie JIN Yu-ji 作者单位:阴曼宁,YIN Man-ning(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安存杰,AN Cun-jie(内蒙古工程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金玉洁,JIN Yu-ji(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

语文的物化 篇3

1,鲜花作为一种植物以及拥有的物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园丁与鲜花。

这个比喻,蕴涵了语文教育几乎所有秘密。

在长期的反复使用之后,这个比喻已经变成了隐喻:学生被“物化”了——他们是“鲜花”,而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鲜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外表漂亮,根茎脆弱,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摧残。鲜花虽然令人愉快,只能摆设观赏,缺乏实用价值。在贫困年代,很少人会想到鲜花有什么用处。鲜花。本质上只拥有审美特性。它们能给人带来愉悦,表现出一种浮面的美。通常来说,它们并无内在价值——食用、药用,像粮食那样果腹,像药物那样治病——因此给人一种“无用”的联想。

鲜花如果不再美丽,不再散发香气,就缺乏存在的意义,有沦落为杂草的危险。

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植物,杂草也有自己的价值,但是在“花园”里——这是“园丁”和“鲜花”的天地,他们彼此构成一个排他的世界:除了他们双方,其他任何的事物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杂草却因为鲜花的审美外缘过分庞大,远远超过了杂草自身的生存,因此,杂草就毫无用处,会被“园丁”强行拔除。

从生存能力来看,杂草比鲜花强。“园丁”不警惕地进行维护和弹压,鲜花就会遭到杂草的厨攻,失去生存空间——鲜花与杂草,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生存价值:生命力脆弱的事物反而拥有更高的价值。在这里,价值的评估标准,形成了对生命力的一种巨大的压制:制订“花园”管理标准的园丁只喜欢美丽脆弱的鲜花,而讨厌丑陋顽强的杂草。

在审美的意义上,鲜花占了上风,然而在生存的能力上,它们却失去优势。这样一来。美丽的鲜花就变成了一种脆弱的象征,必须在外力的保护下才能生存。

“鲜花”这个隐喻,有效地把活生生的学生形象转化成弱不禁风的植物,从而赋予了“园丁”介入他们生活的充分理由。

就这样,“园丁”就以合理的身份出现了。

“园丁”为了拯救和保护鲜花,巡视在花园里,时刻注意着要区分着鲜花和杂草,并且随时把杂草拔掉。鲜花们脆弱不堪,时刻会遭到杂草的威胁,它们不得不依赖“园丁”,把一切权利交给“园丁”,获取了自身安全的保证。

学生首先转化为一种“植物”。于是就形成了学生“物化”的效果。那些生而具有不同个性、好动好静各不相同的学生,其最为重要的人性,也因为这种“物化”而被芟除了。鲜花拥有的是物性,只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拥有人性。“物化”之后的学生,其“人性”也被“物化”成了“物性”。人性不再具有价值,因为它是“不存在”的。人性只有转化成物性后,园丁们才能进行有效价值衡量和评判。

为什么学生会转化成一种“物”。他们身上固有的“人性”也需要转化为“物性”呢?

这是这个时代的教育体系所决定的:教育不是人的教育,教育是物的教育。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规则制订者,不把被教育的对象当作活生生的人,而是看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他们执著于对物体的计量,是数量和体积。例如,对于学校的评估,人们最容易感兴趣的就是这所学校的校园建设、校舍建筑总面积、教师数量以及学生的数量。人们还会关心这所学校考试成绩的总体排名,关心这所学校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的成绩,关心历届毕业生的升学率,关心学校里是不是出现考试状元。等等,都是具体的数字。这种评估模式,是量化模式。量化之后,具体的人就变成了抽象的人,具体的人性就变成了物性。

这种计量模式。最后就彻底抽象成了数字。从中小学到大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十几年的受教育生涯。只剩下每一年期末考试的成绩:一串阿拉伯数字所呈现的分数。

分数成为决定一切的首要条件,这也是学生“物化”的最本质现象。通过“分数”联结到教师身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就“数字”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本来应该拥有的人性化情感因素,也完全地被“物化”。

在这个具体的“物化”过程中,教师每日上班下班,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工资报酬。他们面对的学生,就如同园丁面对鲜花,机床工人面对零件。面点师面对蛋糕。学生的产品化,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物化”的最具体表现。

作为隐喻,园丁管理下的鲜花们,需要的只是对风雨的遮蔽和对肥料的吸收,至于他们的具体特性。因为它们是“植物”,所以无需特别关照。在当代教育体系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物与物”的“物化”关系,而不是人与人的“人性化”关系。

2,教师形象的低智化倾向

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是一种蓄意的“矮化”和“反智化”。

就像把繁体字的“太阳升起”的“异”简化为“一升米”的“升”,把繁体“皲同”的“闩”简化为“一斗米”的“斗”一样,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意味着知识阶层的教师群体,被贬抑成了农民阶级,他们的教学活动跟下地耕作完全等同,他们的价值也就等同于体力劳动者的价值。长期以来,这种对知识分子阶层的故意贬抑,导致了全体社会阶层的混淆以及对知识分子阶层的歧视。知识分子的形象,即使到了当下,都是被诬蔑和被凌辱的,例如电视连续剧《渴望》里对女医生王亚茹的知识分子形象的丑化和对刘慧芳小市民阶层形象的拔高,就是长期以来,社会主导力量有计划地整体性压制和贬低知识阶层的恶果。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因此也长时期地遭到了非人性的侮辱。这种侮辱,在“文革”、“破四旧”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今仍然贻害无穷。

用“园丁”来比喻教师,长期以来,人们觉得是一种褒奖,实际上却是主导力量长期打压并导致教师阶层整体情感麻木之后的一种可怕欺压。在近几十年来的文艺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自私自利,已经进入全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之中。教师的价值被彻底取消,在“文革”中,最生动的否定,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把几百万本来应该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近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青年学生,欺骗并驱赶到乡村,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园丁”的隐喻,在这个时期,忽然具有了现实性。

插秧的农夫,地位被突然转化。升级为教师。

教师和农夫的身份互换,就导致了教师价值的彻底沦丧。

把本应掌握现代知识、本该具有相应理性分析能力和独立个人精神的、理当充满爱心并懂得对学生进行人性化、差异化教育与引导的教师群体,比喻成是农夫(园丁),这就把教师身上所肩负的知识传递和人格培养的重任,轻易地扔到了臭水沟里去,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进城的农民——他们挑来臭水沟的水,来浇灌那些可怜的、在微风中浑身发抖的鲜花。于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独立人与独立人的关系,就物化成了物与物

的关系。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不是知识传递和爱的教育,而是生产与回报的价值关系。

教师的价值等同于园丁,意味着教育的低级化。教育不再是培育人的人性,不是对其具体而微的差异化人性进行引导和呵护,而是对这种人性进行压制和抹煞。

由此一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变成了新时代的寓言:园丁与鲜花。

在这则新寓言里,园丁和鲜花构成了一种有趣的物与物的关系,也就是马克思的著名的“物化”关系——其中包含着极其微妙的意识形态秘密。

这也是语文教育物化的最生动、最有趣的例子。

因为自然形成的等级差,园丁对鲜花具有很大的主导权力。过去,这种权力体现在体罚、斥责上,经过一段时期的进化,这种暴力收敛并伪装成了一种标准的尺度:成绩。通过成绩这样一个尺度来衡量,园丁就可以对鲜花任意处置了。

如果是一个开放式的植物园,我们可能看到里面的生态多样性:有乔木,也有灌木;有鲜花也有杂草。但是在园丁掌管的小花园里,这却只是一种理想性培育的世界。在这里,园丁的理想是种植出一种合符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他不会对鲜花的差异性予以关注,而是对类型化特别留心。

与此形成呼应,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人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寻找道德寓意。

上海的小学教材里有一篇季羡林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歌颂德国的居民种植鲜花,都朝外摆设,供别人观看。引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寓意。中学教材里有一篇周教颐的《爱莲说》,通过“莲”的描写与想象,赋予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理想。从物性化的学生到人性化的植物,他们互相混淆,彼此取消。

现代教育体系里的学校,本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具备理性分析能力、身体健康心智健全、能够正常有效地与人进行交流和交际、每个人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个性价值的新人。然而,通过伪装成“花园”,并且把师生关系物化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强化了一种物的概念,而不是人的概念。

物化的最高境界,是“螺丝钉”的比喻。

在这个比喻里,学生的终极目标,就是经过各自的努力,彻底消磨掉自己身上的个体特征,把自己融人到一个统一的尺度里,让自己变成千万个同类型零部件中的一枚。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美妙的升华。在这种理论中,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乃至人的身体。都是一架精密的机器,由若干个零部件构成。因此。只要我们生产出合适的零部件。我们就能生产出整个世界。十六世纪的西医有一个终极的幻想,就是通过机械生产,能够把人体身上的所有部件都换成人工的产品,例如人工肢体、人工心脏等。

这个幻想,在科学技术进步下。部分地得以实现。

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在著名的小说《狗心》里,描写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把一个无产阶级的大脑装到一条赖皮狗的头上,创造出一个名叫“沙里科夫公民”的无赖汉。这是对机械唯物主义和极权社会的最伟大的讽刺之一,布尔加科夫籍此进人世界文学大师行列。

现实生活中,假肢、人工心脏等机械唯物主义的幻想。确实在逐渐走向现实,似乎也努力地暗示着人类彻底物化的命运——如果不是现代生物学发现了人体的排异性,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也许就会彻底贯串人类文明的始终,最后在真实生活中,制造出类似《终结者》系列里的施瓦辛格那样的超级的、机器的人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语文教育的终极任务就出现了:物化。

不是培育人,而是创造物。

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被教育要用机械的方式、零件的方式来学习语文。他们天天写字,却不知道每个字背后的真正文化含义和具体的构成方法;他们天天背诵词句,却不具备分析和感悟这些词句的能力。他们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去整体感受这篇文章的风格,体味文章的优美修辞,而是忙于寻找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划出好词好句。最不可接受的是,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学生们无法阅读到真正的好作品,小学教材里的绝大部分文章,竟然是那些来自各小学语文组的编委们自己编造出来的“黑板报”,这些垃圾文章充斥着各种无聊的陈词滥调,弥满着令人作呕的虚假情感。这种文章,不仅基本的修辞都不过关,而且就像三聚氰胺一样有害身体和心灵。然而就是这样的垃圾食品,园丁们却要按照操作手册,强行填进学生们的身体里,毒害他们的心灵。长此以往,学生们习惯了垃圾的滋味,就失去对美好事物和文学佳作的感受能力。最后,他们的心灵在高考之后彻底枯萎,而真正地变成了干涸的、死板的行尸走肉。我每次上下班,在乘坐的地铁里,总能看到那些年轻的白领们,一旦站稳就会从包里掏出手掌游戏机,一刻不停地玩。没有玩游戏机的,则在玩手机发短信,或者看一些无聊的报纸和读物。

几乎看不到一个阅读的人。

十几年下来,读了太多的垃圾文章,他们的胃口早已经被彻底败坏了。

他们就像吃多了有毒的垃圾食物一样,对这些语文垃圾产生了眩晕和呕吐的欲望。为了压制这种呕吐的冲动,必须通过别的方式,让我自己的身体失去具体存在的感觉。无论是随时随地打游戏,还是泡吧唱歌看电视,都是这种对自己的有毒身体不堪重负的具体体现:有毒的身体缺乏存在价值,因此必须将其麻痹或者遗忘。

在这种物化的教育中,把个性差别万千的学生打磨光滑,由各种形状变成统一的、光滑的鸡蛋状。是其终极目标。

“园丁”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随意修剪自己管辖下的鲜花。“园丁”所理解的世界,是一分为二的世界。“园丁”所持的态度是“爱”与“恨”。鲜花得到“爱”的保护,杂草遭到“恨”的消灭。

这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然的世界,而是人为的、被加以粗暴划分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扮演园丁的教师,他们的终极理想是制造出一种合格的产品:小到螺丝钉。大到栋梁,都是物,都是扮演了大小零件角色的物件。“园丁”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身上的物性激发出来,把他们的人性打压下去。使他们成为物,而不是成为人。

在这种把具体的学生朝着物化和工具化的方向去压榨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工具性职能。

在中小学教材编写大纲上,明确地说明了:语文是一种工具。在这种工具理论掌控之下,一切都是工具理性的牺牲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被物化了:教育者是工具,被教育者也是工具。

在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物化的理念控制下,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的流水线——学生们寒窗苦读十年,毕业之后,人人都成了合格的废品。

物化方法 篇4

1 地质特征

1.1 矿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内地层主要包括侏罗系中统二十二站组 (J2er) , 在研究区内大面积出露, 与额木尔河组整合接触, 岩性为黑灰色中粒砂岩、泥质粉砂岩, 底部以砾岩、粗砂岩为主;侏罗系中统额木尔河组 (J2er) , 出露于研究区西北部, 岩性为黑灰色砾岩、粗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粉砂岩及煤层;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 (Qh) , 为砂砾、亚粘土、粘土、泥砾等。

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 包括北东向依西肯-二十站断裂、绥安站-十五里桥断裂, 及北东向、北西向次级断裂。

岩浆岩呈岩株状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及南西部, 岩性为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细晶岩。脉岩主要有花岩斑岩脉、花岗闪长斑岩脉、花岗细晶岩脉。其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

1.2 矿床地质特征

研究区内总计发现3条金矿化蚀变带, 8条金矿体。

Ⅰ号金矿化蚀变带, 岩性为蚀变砂岩、蚀变花岗闪长岩, 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 局部见石英细脉, 呈不规则网脉状, 局部见方解石细脉, 呈不规则网脉状, 矿化为黄铁矿, 黄铁矿化多呈星点状、细粒侵染状、团块状, 局部为细脉状, 为半自形-它形晶;其3条金矿体, 产状分别为130°∠70°, 100°∠70°, 105°∠70°。

Ⅱ号金矿化蚀变带, 岩性为蚀变砂岩, 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岩化, 局部见石英细脉, 呈不规则网脉状, 矿化为黄铁矿、黄铜矿化, 黄铁矿化多呈星点状、细粒侵染状、团块状, 局部为细脉状, 为半自形-它形晶;局部可见黄铜矿化, 多呈星点状、团块状, 为半自形-它形晶;还可见少量的方铅矿化, 呈团块状, 为半自形-它形晶。金矿体产状为205°∠70°, 和195°∠70°。

Ⅲ号金矿化蚀变带, 岩性为蚀变花岗闪长岩, 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 局部见石英细脉, 呈不规则网脉状, 矿化为黄铁矿, 黄铁矿化多呈星点状、团块状, 局部为细脉状, 为半自形-它形晶。金矿体产状为110°∠65°, 110°∠50°, 110°∠50°。

2 地球物理特征

2.1 物性特征

在区内采集蚀变砂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砾岩、石英脉、煤层、粘土等有代表性样品147件, 采用小四极方法进行物性参数测量, 测试结果表明砂岩、闪长岩、花岗斑岩及石英脉为高阻岩体;砾岩、蚀变砂岩为中阻岩体;煤层和粘土为低阻体;矿化蚀变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较为明显, 极化率平均值为1.2%, 异常极化率在2.5%以上。

2.2 激电异常特征

在4号土壤金异常区共划分出3大视电阻率异常区8处视电阻率异常和6处视极化率异常, 由视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上可看出本区可划分为三大区块由北西至南东依次为高阻区-中阻区-低阻区。高阻区东部有三处高阻异常呈品字形分布, 规模不大, 呈等轴状, 异常最大值为6400欧姆·米;中阻区有2处异常;低阻区有3处异常异常最大值为3200欧姆·米;低阻异常最小值为300欧姆·米。矿体主要产在ηs-4号视极化率异常和中阻区的高阻异常及其分界处。根据对比和类比的原则推断在视极化率ηs-2、ηs-3、ηs-5号异常区有可能成矿 (见图1) 。

2.3 金元素在土壤中分布、分配特征

Au、Ag、As、Sb、Cu、、Pb、Zn在研究区发生明显的歧变, 尤其Au明显受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及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控制。在二十二站组长石石英砂岩与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接触带上形成了Au-HT07-3、Au-HT07-4号异常区。

从多元素的异常分布特征及研究区内构造特征可以看出, Au异常受研究区内NW向基底构造控制, 总体呈现北西向的分布特征。单异常受NE向构造控制, 呈NE向分布;Ag、As、Sb、Cu、Pb异常总体呈NW向分布。说明了构造活动的多期性, 元素分布特征受构造控制。

2.4 金元素在岩石中分布特征

Au、Ag、As、Sb、Zn五种元素, 经研究区60件岩石样品的分析成果, 并结合黑龙江省第二区域地质调查所的岩石样品统计结果, 金元素在各类岩石中含量为:蚀变砂岩24.9×10-9, 砂岩2.0×10-9, 花岗岩2.3×10-9, 花岗斑岩3.1×10-9。可以看出在受构造影响的矿化蚀变岩石中金元素含量明显增高。

Au、Ag、As、Sb、Zn各元素含量分别为2.0-71×10-9、10.3-240×10-6、0.10-5.28×10-6、50-100×10-6

3 找矿效果

通过槽探工程验证发现Ⅰ号金矿化蚀变带, 控制长度1147米, 宽1.7~61米, 南端未封闭, 为一条破碎蚀变带, 岩性为蚀变砂岩、蚀变花岗闪长岩, 其中圈定3条金矿体, Ⅰ-1号矿体控制长度1147米, 产状为130°∠70°, 平均厚度为3.83米, 80线最厚为7.00米, 平均品位为1.87×10-6, 单样最高5.98×10-6, 南端未封闭, 估算预测资源量 (334) 3135千克。其中Ⅰ-2号矿体控制长度830米, 产状为100°∠70°, 平均厚度为1.00米, 平均品位为1.65×10-6, 南端未封闭, 提交预测资源量 (334) 467千克。Ⅰ-3号矿体控制长度575米, 产状为105°∠70°, 平均厚度为7.89米, 88线最厚为16.00米, 平均品位为1.54×10-6, 单样最高3.0 8×10-6, 南端未封闭, 提交预测资源量 (334) 2558千克。三条矿体累计提交新增预测资源量 (334) 6160千克。水系Au-Ⅵ号异常外围发现3条金矿体, 为破碎蚀变岩型, 矿体均为单工程控制, 两端未封闭。

4 结论

通过对化探异常的检查研究结合激电中梯测量工作能有效地发现金矿体的赋存部位。研究区地球化学金元素异常区和视电阻率中、高阻接合部及高极化率叠加区为金矿的有利成矿部位, 是研究区的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邹光华, 欧阳宗圻, 周庆来, 等.中国主要类型金矿床找矿模型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

[2]沈保丰, 李俊建, 毛德宝, 等.吉林夹皮沟金矿地质与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物化总结 篇5

一、基本概念

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焦耳实验:ΔU=f(T);ΔH=f(T)

三、基本关系式

1、体积功的计算

δW= -pedV

恒外压过程:W= -peΔV

V1p2nRTln可逆过程:

W=nRTlnV2p1

2、热效应、焓

等容热:QV =ΔU(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等压热:Qp =ΔH(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焓的定义:H=U+pV

;dH=dU+d(pV)焓与温度的关系:ΔH=

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

T2T1CpdT

HU)p)V;Cp(热容定义:CV(TT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

CpCVnR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p=a+bT+c’T2

四、第一定律的应用

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

等温过程:ΔU=0;ΔH=0;W=-Q=pedV 等容过程:W=0;Q=ΔU=CVdT;ΔH=CpdT 等压过程:W=-peΔV;Q=ΔH=CpdT;ΔU=CVdT 可逆绝热过程:

Q=0;利用p1V1γ=p2V2γ求出T2, W=ΔU=CVdT;ΔH=不可逆绝热过程:Q=0;

利用CV(T2-T1)=-pe(V2-V1)求出T2,W=ΔU=

2、相变化

可逆相变化:ΔH=Q=nΔ_H;

CdT

pCVdT;ΔH=CpdT

W=-p(V2-V1)=-pVg=-nRT;ΔU=Q+W

3、热化学

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摩尔反应热的求算:rHm(298)HBfm(B,298)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rHm)[]pBCp,m(B)。

TB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基本概念

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克劳修斯,开尔文,奥斯瓦尔德。实质: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

dS

三、熵

QT “=”可逆;“>”不可逆

1、熵的导出:卡若循环与卡诺定理

2、熵的定义:dSQrT

3、熵的物理意义: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4、绝对熵:热力学第三定律

5、熵变的计算(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QrV2p1SnRlnnRlnTV1p2

T2(2)理想气体等压过程:SnCp,mlnT1

(3)理想气体等容过程:SnCV,mln(4)理想气体pTV都改变的过程:

T2T1

TpSnC21p,mlnTnRln1p

2Sn_H(5)可逆相变化过程:T

(6)化学反应过程:

rSm(298)BSm(B,298)

1、定义:A=U-TS;G=H-TS 等温变化:ΔA=ΔU-TΔS;ΔG=ΔH-TΔS

2、应用:不做其他功时,ΔAT,V≤0 ;自发、平衡

ΔGT,V≤0 ;自发、平衡

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dA=-SdT-Vdp;dG=-SdT+pdV

4、ΔA和ΔG的求算(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

用公式:ΔA=ΔU-TΔS;ΔG=ΔH-TΔS 用基本关系式:dA=-SdT-Vdp;dG=-SdT+pdV(2)可逆相变过程

ΔA=ΔU-TΔS=W=-nRT;ΔG=0(3)化学反应过程的ΔG

标准熵法:ΔG=ΔH-TΔS 标准

成吉

四、赫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rGm(298)BfGm(B,298)

(4)ΔG与温度的关系

ΔG=ΔH-TΔS,设ΔH、ΔS不遂温度变化。

五、化学势

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GB()T,p,nc(cB);在T、p及其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情nB况下,增加1molB物质引起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增量。

2、化学势的应用

在等温等压不作其他功时,BB<0自发;=0平衡;>逆向自发

3、化学时表示式

RTln(p/p)理想气体:

纯固体和纯液体:

第三章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如:Zn+2HCl(aq)=H2+ZnCl

2(aq);

[p(H)/p][c(ZnCl2)]2K lc2(H)C

二、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 rGm(T)RTlnK

三、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

rGm(T)rGm(T)RTlnJRTlnJ/K

四、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rGm(T)rHmTrSm;



rGm(T)RTlnK

五、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分压、总压、惰性气体、温度。



第四章 液态混合物和溶液

一、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1、拉乌尔定律

pA=p*xA

;pA=p*ax,A

适用于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的溶剂。

2、亨利定律

pB=kx,BxB=kb,BbB=k%,B[%B] ; pB=kx,Bax,B=kb,Bab,B=k%,Ba%,B

适用于溶液中的溶质。

二、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1、理想液态混合物

(T,p,mix)x(T)RTlnx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2、真实液态混合物

(T,p,mix)x(T)RTlnax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3、理想稀溶液

(T,p,sln)溶剂:AxA(T)RTlnxA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溶质:B(T,p,sln)xB(T)RTlnxB

标准态

为: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4、真实溶液

(T,p,sln)溶剂:Ax,A(T)RTlnax,A ;ax,A=fx,A x;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溶质:B(T,p,sln)xB(T)RTlnax,B;ax,B=γx,B xB;标准态为: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T,p,sln)b,B(T)RTlnab,B;a

b,B=γb,B bB;标准态为:同温下b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T,p,sln)%,(T)RTlna%,B;a%,B=γ%,B[%B];标

B准态为:同温下[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一般为假想状态)。

三、各种平衡规律

1、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 pA=p*Aax,A;pA=p*Aax,A;p=pA+pB2、溶液的气液平衡 pA=p*Aax,A;pB=kx,Bax,B=kb,Bab,B=k%,Ba%,B;p=pA+pB

3、理想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TfRTfTf*fusHm,AxB

4、分配定律

5、化学平衡

6、西弗特定律

第五章 相平衡

一、相律

1、物种数、独立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

2、相律公式 f=C-φ+2

二、单组分系统

1、克-克方程

p2vapHm11ln()p1RT1T22、水的相图 三面、三线、一点。

三、双组分系统

1、相律分析

根据f=C-φ+1(一般固定压力),φ=2,f=1;φ=3,f=0

2、杠杆规则

3、步冷曲线

四、典型相图

1、Mg-Ge相图

2、Na-K相图

3、Ag-Cu相图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电导

G=1/R;单位:S(西门子)

2、电导率

G=κA/l 或κ=G l/A;单位:S/m

3、摩尔电导率 Λm=κ/c

4、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ΛΛmΛ

5、离子的电迁移

EQUIUl ;tQIUUtt1

二、电解质溶液的活度

1、电解质的化学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用mB或bB表示)

BBRTlnaB

1/1/1/aBa;a(aa)m/m;();m(mm;)

2、离子强度

12ImBzB

23、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lg0.5093|zz|I溶液。

;适用于25℃时的极稀水

第七章 电化学

一、可逆电池的构成

电池反应互为逆反应;充放电时电流无穷小。

二、可逆电池热力学

GzFE;GzFE;F96500C/mol

1、rmrmE)p

2、rSmzF(T3、rHm4、QrrGmTrSm

TrSm ;电池反应做了其他功。

三、能斯特方程

1、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0.0592EElgJ;常用

z

2、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

0.0592a(O)EElgza(H);不常用 

四、可逆电极的种类

1、第一类电极 金属电极;气体电极

2、第二类电极

难溶盐电极;难溶氧化物电极

3、氧化还原电极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

1、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2、测定电解质的

3、测定溶液的pH值

4、浓差定氧

六、极化现象和超电势

1、浓差极化

电极反应速度比离子迁移速度快造成的。

2、电化学极化

电极反应速度比电子移动速度慢造成的。

3、极化结果

EiEe;对阳极η总为正;对阴极η总为负。

七、金属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

2、金属防护

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法。阳极保护法:钝化。

涂层保护法:热镀、电镀、有机涂层。

第八章 表面现象

一、表面吉布斯函数

1、产生

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的差别。

2、定义及单位

G()T,p,nB

;J/m2或N/m;因此又称表面张力。A3、影响因素

物质本性、温度、相邻相、溶质的种类。

4、表面热力学

在温度、压力、组成不变的情况下,dG缩小表面积和降低表面张力为自发方向。

二、弯曲液面的表面现象

1、附加压力

dAAd p2/r

2、饱和蒸气压

prln()K/r p03、毛细管现象

2coshgR

三、新相生成与介安状态

1、过饱和蒸汽与人工降雨

2、过冷现象与晶种

3、过饱和溶液与种盐

4、过热现象与沸石

5、淬火与回火

四、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范德华力与化学键力;又无选择性;单分子层与多分子层。

2、吸附曲线

等温线(判断单多层);等压线(判断吸附类型)、等量线(求吸附热)

3、吸附等温式 弗伦德里希:a朗格谬尔:VVVkpn mbp 1bp

五、溶液表面的吸附

1、溶液的表面张力

各类溶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2、吉布斯吸附公式

c()T RTc

六、润湿现象

1、接触角θ

θ=0°,完全润湿;θ<90°,润湿;θ>90°,不润湿; θ=180°,完全不润湿。

2、杨氏方程

sgsllgcos

七、表面活性剂

1、定义

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2、分类

离子型、非离子型。

3、结构特点

一端亲水基一端亲油基。

4、应用

乳化、去污(增溶)、浮选、改变润湿角。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关于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

1、反应速率的表示

1dcBBdt

2、反应速率的测定

测定不同时刻的浓度(化学法、物理法),作c~t曲线,t时刻切线的斜率即为t时的反应速率。

3、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一步完成的反应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遵守质量作用定律。是否基元反应只能通过实验确定。

4、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质量作用定律是速率方程的特殊形式,对于非基元反应也有类似的式子。

速率常数仅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5、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浓度幂之和称之。基元反应一定为正整数,非基元反应可为0或小数。

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一级反应

dcAkcA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微分式:dtk的单位为时间-1;

c0kt

——以lnc~t作图得一直线; 积分式:lnc半衰期:t1/2ln2k

——与起始浓度无关。

2、二级反应与准一级反应

dc2kc微分式: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dtk的单位为浓度-1时间-1;

11kt

——以1/c~t作图得一直线; 积分式:cc0半衰期:t1/21kc0

——与起始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

准一级反应:对于A+B==Y+Z,当A大大过量或B大大过量时,可按一级反应处理。

3、反应级数的测定

尝试法:将一组c~t数据代入不同积分公式求k,若k为常数则所代公式正确;

作图法:将一组c~t数据按lnc~t、1/c~t等作图,若得直线可判定反应级数;

半衰期

t1/2Kc1n得lgt1/2(1n)lgclgK,以lgt1/2~lgc作图可得直线,从斜率可求n。

nkc微分法:根据得lgnlgclgk,以lg~lgc作图可得直线,斜率即为n。

四、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阿仑尼乌斯公式

Eadlnk微分式: dTRT2k2Ea11积分式:lnkR(TT)

1122、活化能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第十章 复合反应动力学

一、复合反应基本类型

1、平行反应

ckdcA(k1k2)cA ;B1

cck2dt2、对行反应

ckdcAk1cAk1cB ;KcB,e1

cA,ek1dt3、连串反应

dcdcAdck1cA ;Bk1cAk2cB ;ck2cB dtdtdt

二、复合反应机理近似处理方法

1、平衡态法 对于AB2k1D k1k

DC ;若k1k1k2,则反应物与中间物达成平衡。

cDKccAcB ;

dcCk2cDk2KccAcBkcAcB dt2、稳态法 对于AB2k1D k1k

DC ;若k1k1k2,则中间物的浓度维持微小量不变。

kccdcD0k1cAcBk1cDk2cD ;cD1AB

k2k1dtdcCkkk2cD12cAcB dtk2k

1三、链反应与爆炸半岛

1、链反应

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2、爆炸半岛

教材的物化 篇6

关键字:文本教育教材物化教师学校国家

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文学界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这场革命颠覆了在几千年历史中一直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文学研究范式。“文本”研究方式和传统的文学“作品”研究方式一个最大的不同便是作者在作品中的地位不同。按照巴尔特的分析,传统的作者观念认为,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是在线性时间里构造的,被分为先和后,也就是说,作者通常被认为是先于一部作品而存在的,是作品的哺育者;而现代的作者观念认为,作者与作品应同时诞生。[1]传统的文学“作品”研究方式重视起源,把作品和作者紧密联系起来,使作者在作品中拥有绝对权威;但“文本”研究范式却彻底打到了作者,写作主体被移出中心位置,文本及其文本结构开始发挥作用。

他们需要的是精华

语文是保存文化的最重要的宝库,文化智慧的结晶也主要含藏在语文里,但是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教材真是不敢恭维,曾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作家很勇敢的说到现在我们的很多作家已经开始不说真话了,他还发现一些不说真话的作者的作品不仅进入了中小学教材,而且还要求背诵。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却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基本解释: 见《孟子•万章下》,这几句大意是: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又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因此我们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时,总要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这种方法,就叫“知人论世”,但是一些作品被编者进行删节修改后,导致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老师根据这样的课文讲课是根本无法让孩子理解与接受的。大家是否知道我们所学过的很多教材并不是作者的原著而是经过再三删改的呢,当然如果是对青少年不利的,是应该也必须删改的,但是被删除的并非全都是“很黄很暴力”。在初二课本中,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曾高度评价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可惜那样的时代不允许帝国主义代表享有如此正面的评价,只能是“别了,司徒雷登……”朱自清的《背影》,父子间的眷恋与愁绪遭到知识界批判,认为是“渲染小资产阶级颓废情调”。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当年又是吃苹果又是和爱人散步的,太小资产阶级情调了,不够革命”。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抽红锡包烟漂白了屋子”和“三个月不下楼不梳头”,“这和1981年开始提倡的五讲四美太不搭调了”。张之路至今还珍藏着《羚羊木雕》的原型作品,虽然他的原作在入选中学课本时已被删改。

利科将客观化和理解放在自我理解的中心位置。[7]可见文本客观事实的重要性了。[想必大家都会知道《悲壮的两小时》,这是一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课文,本意是要表现宇航员的献身精神,随着死亡时刻的逼近,那位宇航员所表现出来的无畏无私,但是却遭到了读者的质疑,他们指责这篇课文纯属胡编乱造,是一个弥天大谎,因为“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要花两个小时才落到地面”违反常识,还有,这两小时内,那位宇航员怎么能够与地面一直保持通话,这也不合常识。我们一再说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那么这样做呢又是怎样,尊重了历史,尊重了事实吗?这无疑偏离了真正文本的意义。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但是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在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不是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美,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去寻找自认为有意义的道德寓意。

他们需要的是教授

伽氏否定将文本对象化、独立化的思维。因为在他看来把文本对象化是语言学家历来的习惯,这是建立在主-客二元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思维定式。事实上,语言学家们常常并不关心文本说了些什么,而只是意欲揭示语言的作用机制。这种分析模式有可能最终导致认识对象被分置的僵化、孤立以及由此而来的认识上的简单化和片面性。[9]说到这里我想我们有必要知道教材的定义了,教材从广义上说是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而从狭义的教材来说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 的核心教学材料。但是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很显然,这样我们就清楚了,教材不仅仅是课本而已,对老师来讲,与其说课本重要,还不如说教师用书才是重点,因为在那里已经按部就班的规定好了一切,什么要讲什么不需要讲,什么要问什么又是正确答案。教师成了国家意志的传声器,学生只不过是接收器。所有老师上课的模式都是一体化的,他们往往不是在向学生教授教材的真正意义,而是在灌输语言机械化的方法。

一双小手在一双大手的指挥下,颤颤抖抖的复制教材:一双小眼睛在一双大眼睛的盯视下,唯唯诺诺的筛选文字,这就是我们教材悲哀。很多学生拿起课本就喊累,看起课本就想睡觉,原本很喜欢金庸作品,但是一进入教材被老师的讲解所糟蹋后就成了痛苦的事了。事实正是如此,在应试这盘棋下,为应试目标的落实,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出了有利于应试的处理,甚至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极力引向应考考点。而一堂堂光艳的公开课,也都是基于“预设问题,明确要点”的应试打磨,并且已经演绎成通行的课堂范本,以至于课堂达到了并不需要依赖教授书本,而是依赖训练试题就可以成就应试高分的辉煌程度。也就是说教材在具体教学中已可有可无了。

都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一千个阿Q,可是老师却只知道按照教科书参考书,让一千个学生眼里只有一个哈姆莱特,一个阿Q,我们从来都只知道历史人物基本上只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历史上劳动人民任何时候都是好人;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是坏人(1949年以后的除外)。历史上劳动人民任何时候都是勤劳、勇敢、聪明和正确的;统治阶级任何时候都是懒惰、软弱、愚蠢和错误的(1949年以后的除外)。历史上主战派都是民族英雄,凡是主战就是正确的和爱国的;主和派都是民族败类和汉奸,凡是主和都是错误的和卖国的。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时,少数民族都是进犯,汉族的将领是民族英雄;中国和外国发生冲突时,则外国都是侵略,抗击外国的将领都是民族英雄。[11]而且也只能是这样的,因为书上也都是这么写,老师也都是这么教的。一些老师也很无奈,“教材就是这个样子的,考试就考这个,我们能怎们办呢?”

是啊,君不见现在喊得最响亮的是素质教育,而实际上做得最彻底的还是应试教育。他们需要的是责任

因为任何阅读和理解(即交流活动)都有读者自身的特定语境,带有读者的前见,这与作者本身创作作品时的语境会存在视域的问题,但是任何理解都是为了回到说话者的原初意图,即最初的真实性,就像利科所说文本必须能够使自己在一种情境下可以解除语境关联,并在另一种情境下重建语境关联,[12]因此作者与读者之间总会不断存在视域融合的过程,所以伽德默尔肯定了文本的开放性。由于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是历史的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者一起处在不断的形成过程中(即“效果历史”),可能有人会误以为文本意义没有确定性,任何意义具有个人性,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由此滋生了虚无主义,和绝对相对主义的观念。但是其实,伽达默尔一直认为,文本是存在与说话者最初的意图的(即最初的真实性),这最初的真实性为我们的解释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方向。任何理解者无法摆脱自身“现今的视界”做个人化的相对性的理解,但是我们却无法“胡说八道”,所有的解释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边界,这个方向和边界就是由文本“原初的视界”来规定的。比方说我们可以对木头做出见仁见智的解释,但是却永远不会把木头当作钢铁来解释。是的,因为时间间距和历史情势的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抵达最初的意义之城堡,但是它永远是召唤我们前行,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灯塔和太阳。同时,因为有了文本方向性的规定,我们的无限解释就受到了制约,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有这个方向性规定和没有这个方向性的规定是截然不同的,它不仅帮助我们克服的普世主义形而上学桎梏,还可以帮助我们抵制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观念和绝对的相对主义论调。[13]

我们固然有许多无法控制的假前见,所以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前见,作为一名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所经历与学习的知识和储备我们也是可想而知的,固然是无法与老师相比较的,所以这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责任。编一套适合学生的教材是编写者的责任,而把教材用好,把书教好则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身份:教师应该掌握教材而不是被教材掌握。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并不严格,往往是一张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是教师的身份了,致使很多教师只有考试的本领而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不够深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话虽这么说,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意识到教师教的职责,却忽视了他们学的重要性。这种惯性思维让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教师指导、监督学生阅读的合理性,却从来没质疑过老师自身的阅读状况。名著离教师越来越远,甚至有些教师的阅读量比学生的还窄,致使师生沟通困难。所以这里我想借用一些话“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当孩子还处在无知无识的时候,你尽可从容地进行一切准备,以便让他最初看到的都是适合他看的东西。你必须使自己受到人人的尊敬,你必须从使别人爱你着手做起,才能使每一个人处处都想满足你的心意。如果你不能控制孩子周围的人,你就不能做孩子的老师;这种权威,如果不以别人尊敬你的道德为基础,就永远不能充分地行使。”[14]

当然在教育这场运动中,不是只有教师,还有学校,国家。学校是讲究人文精神的地方,可是一些学校却经常为自己是不是名校争得面红耳赤,这点就很没人文精神了。再者,国家才是这场运动的始作俑者,教材改革永远都只是边边角角的修补,总是没办法成气候,所以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这场运动就等于没开始过,无论教材怎么改革,如果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的指挥棒没有改变,而且下达的任务、目标层层加码,合格率、升学率等要求不断上升,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不断加重,教材改革只能成为一种“换汤不换药”的玩艺罢了。在教科书的编写、出版与审定方面,西方国家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已经把判定教育质量标准的权利下方给社会,政府无权直接干预教育问题。中国的中小学教材问题,也就是中国教科书问题,以西方国家为鉴,政府不是学府,应该把不应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还给社会去做,把教科书中有争议的学术思想问题还给学术研究领域去探讨。

伟大的思想家马丁.布伯在其巨著《人与人》中说到,教育,如果它最终产生了,确实存在着,那么它就能加强行为者内心中的启明灰暗的力量---其作用有多大,这不可猜测,而只能在行动中知晓。[15]儿童是一个实在,教育就必须成为一个实在,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认识到年轻的自发性绝不能压制而应任其自然成为可能。最后布伯还说到责任,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告谓者对我说话,托付给我东西,我必须回应,对他负责。[16]所以作为教育改革这场运动中的重要角色国家,学校,老师更应该明确的不是权利问题,而是多一份责任。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32号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4#301室

邮政编码:350007

物化与文明 篇7

英文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 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 意思是城市的居民, 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 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 其涉及的领域广泛, 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布罗代尔认为, 文明是一个空间、一个文化领域, 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的特殊联结, 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合, 并与这种现象的其他变种共存。由于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都是史学家, 所以在他们的定义中文明的概念总是和历史的某种集合密不可分。社会主义的早期支持者埃米尔·德克海姆认为文明是一种包围着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 每一个民族文化都只是整体的一个特殊环境。以《西方的没落》而闻名的斯宾格勒看来, 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命运, 是一种发达的人类能够达到一些最外部的和人为的状态, 是一个从形成到成熟的结构, 文化实际上是所有文明定义的共同主题。萨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定义是这么说的: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文化和文明都涉及了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 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 它们都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出21世纪核心的政治角逐是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这样定义文明:“文明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也就是说, 文明是指人类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

可以看出, 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社会学家, 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每个人都不能否认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思想对于文明进程的影响。

物化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是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1923年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提出了“物化”概念, 以概括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所呈现的异化现象。在卢卡奇看来,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而人的解放是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呈现, 进而与阶级意识的觉醒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当年为卢卡奇所揭露的物化现象非但没有消失, 反而更为广泛、更为严重。物化现象的出现以及对商品拜物教的崇拜, 使得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对于物化和异化现象的出现, 无一例外是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产生的, 新的异化形式及现象更加普遍, 与阶级统治并存并为统治阶级所掌握的的技术统治更为强大, 人完全沦为技术工具的仆役, 并且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精神上的压抑。发达工业社会使人成了“单面人”, 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病态社会, 一切阶级阶层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物化———异化的旋涡之中。

必然的, 在这种社会下生存的人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定然会被磨灭, 意识也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与拷贝。在商品丰富, 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 产生了新的匮乏, 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 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 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 人们的审美观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 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 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 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 而是说明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 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 真正的文明也被商品拜物教冲击的千疮百孔。

既然文明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 那么随着社会异化-物化现象的越加明显, 人类自身的整体生存能力究竟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呢?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先说说人与自然的能力。伴随人类发展的一个显著的事实那就是科学的发展。科学毫无疑问改善了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 我们战胜了许多疾病, 人均寿命显著延长, 明显减轻了许多自然灾害的的危害, 人类从基本的生存中危机中逐渐解放出来, 衣、食、住、行都有极大的改善, 过上更舒适的生活。然而正如大家讨论的科技的弊端一样,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人与自然的矛盾与问题。环境的破坏、污染也如此严重, 许多物种灭绝, 是不是人类命运的预演呢?寿命延长, 如果在病床上度过, 与死亡相比哪个更好呢?新的、破坏力更强的疾病正不断的出现, 下一次大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大瘟疫什么时候到来?资源正以加速的方式被消耗掉, 完了以后呢?那些损失惊人的自然灾害人类自己又要负多少责任呢?

由于异化性的高消费、高生产,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 双方处于极度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中;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驱使人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 这实际上成了盘剥和破坏自然。

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 文明就是把人类单个的人, 然后是家庭、种族、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个大的统一体中, 即人类的统一体中。基于这样一种定义,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明不是个体专有的, 它是整个人类统一体所共有的。既然是人类统一所拥有的, 那就说明一个区域或者一个个体的进步不能认为是文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更大程度的追求剩余价值, 使得劳作阶级, 也就是工人阶级人的生活受到控制, 他们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 人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机器”。也即是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带来人类幸福与进步的增长, 而是统治者力量的增加以及人性的压抑。故而统治力量的单一文明并不能认定是整体的社会文明。

以与野蛮相对的文明概念来衡量高度物化的现代社会, 文明的水准是同社会的规则以及进步呈正比的, 社会物化的程度越高, 社会中人的理性战胜了欲望, 人的行为越加规范, 社会体系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稳固。但是更多的人衡量文明的标注是以宏观的, 也就是“整体化”的标准来评判, 社会的物化程度越发达, 人的个性和自由、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一步步被扼杀, 文明在达到一个高点后便会止步不前甚至有微弱的下滑趋势。这种下滑是相对定义上的下滑, 因为文明本身在高度发达的科技及经济的刺激下会有缓慢的上升趋势, 但是这种上升更多的被物化社会中人性的丧失而掩盖甚至抵消, 所以从社会进步的宏观角度来衡量, 也就是以一种相对比的观点来审视, 文明不会再更大的发展。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 文明是指人类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异化—物化现象也愈发突出, 文明的进程在这种物化社会中的发展呈现曲线状态。

关键词:物化,文明,曲线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卡奇, 《历史和阶级意识》, 重庆出版社, 1989

【2】布罗代尔,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顾良、施康强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3

【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 尤来寅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 《西方的没落》, 吴琼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5】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译, 新华出版社, 1998

物化旱育秧技术 篇8

一、显著优点

1. 简化工序

旱育保姆集消毒、杀菌、杀虫、微肥、调酸、化控于一体, 旱育秧上配套旱育保姆物化产品, 就简化了原旱育秧消毒、调酸、催芽等工序, 变得简单、易操作了。农民戏称为“傻瓜技术”, 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匮乏的现状相适应。

2. 效果更好

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 在谷种周围形成“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 为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克服了原旱育秧烂种、烧芽、黄化等问题, 减轻了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比原旱育秧出苗早且整齐, 出苗率、成秧率均提高10%左右, 短、白根增多20%左右, 分蘖增加18%左右, 秧苗矮健壮实、秧苗素质好。一般比原旱育秧增产5%左右, 比常规秧增产10%左右。

二、关键技术

1. 苗床地选择

苗床地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 最好是常年蔬菜地。

2. 整地培肥

整地培肥宜早, 一般在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进行。除草后按1.8~2m开厢, 有效厢面1.5~1.6m, 厢长不超过15m, 翻挖土地, 做成中厢。培肥只能用酸性与中性肥料, 切忌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 一般11m2撒施尿素0.2kg、过磷酸钙1kg、氯化钾0.2kg, 泼施腐熟猪粪水2担。等收汗后, 于晴天分次来回浅3~4次, 做到厢平、土细、无杂草。

3. 浇透底水

苗床地要充分浇足浇透底水, 它是能否出苗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1天和播前浇两次透水, 浇水宜缓慢进行, 方能使土壤墒情达到饱和状态。

4.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 比水秧提早10天左右。根据高产播种期, 岳池县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

5. 精细播种

(1) 选准型号旱育保姆现有多种型号, 应根据需要选择。岳池应选籼型旱育保姆, 用量以1kg旱育保姆拌种3kg稻种最为适宜, 偏多偏少均不利。现在的旱育保姆小包装每袋350g, 刚好拌标准装 (1kg) 谷种1袋。

(2) 浸好种子精选后的稻种用清水浸泡20分钟至12小时均可。一般天旱、土壤墒情差取上限, 反之取下限。

(3) 拌种包衣将旱育保姆置放于圆底容器中, 捞出稻种, 沥去多余水分 (以稻种不滴水为准) , 把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 边加边搅拌, 直至将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稻种上, 以均匀为度。

(4) 均匀播种根据厢面积确定用种量, 一般中苗秧每11m2播0.4kg, 小苗加密, 大苗放稀, 把谷种分厢定量, 均匀撒播在床面上, 用包上薄膜的木板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5) 盖种盖膜用过筛细土覆盖, 一般厚度为0.5cm左右。要求薄、匀, 以不见种子为宜。此时最好选用播后芽前除草剂 (如旱秧净等旱秧专用除草剂) 对水喷雾。然后起拱盖膜, 四周压实。

6. 苗床管理

(1) 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 一般不揭膜。床土保持湿润, 如出现苗床干燥, 可补足水分。

(2) 一叶期控温保湿, 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 保持床土湿润。岳池播期偏早, 一般也很少揭膜。

(3) 二叶期通风炼苗, 控水防病。晴天中午应开膜两端, 通风炼苗, 膜内温度在20℃左右。此间应保持床土干燥, 严格控水。即使有龟裂, 只要叶片不卷筒, 就不必浇水。秧苗1.5叶时, 1m2用2.5g敌克松对成800~1000倍液喷雾, 预防青枯病、立枯病发生。

(4) 三叶期管理重点是施肥促蘖。当秧苗长到2.5叶时, 追施断奶肥, 一般1m2用尿素15~20g撒施;也可对清粪水泼施, 施后立即用清水洗苗。晴天时, 膜两端应日揭夜盖。

以后的管理重在通风炼苗, 促进根系和分蘖的生长, 视苗情、田间状况施肥、用药、除草。薄膜由揭两端到四周固定在竹块上, 形成伞一样, 通风透气, 既防止高温烧苗, 又避免让雨淋苗床, 防止徒长, 直至栽前10天才彻底揭去薄膜。栽前头天浇水一次, 以便扯秧起苗。

(通联:四川省岳池县农技站

河流治理物化技术分析 篇9

国外对河流水体的治理技术相对研究较早, 如美国有关受损水环境研究自1970年就由Clean lake program (CLP) 组织实施, 在此基础上, 1990年提出并实施了庞大的修复计划, 其中包括在2010年前恢复64万平方千米的河流[2,3]和400万平方千米的湿地。荷兰1990年对Alde Feane地区进行水环境修复, 使周边河流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4]。日本从1980年开始进行恢复自然状态的水环境建设, 在确保河流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 创造了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5]。正是由于有这些治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才有河流今天的治理效果, 就河流治理的物理, 化学技术而言, 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采用物理的、机械的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人工净化, 该类方法工艺设备简单。主要的河流物理净化方法有调水稀释, 底泥疏浚, 底泥覆盖等。

1.1 调水稀释

调水稀释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 通过稀释冲刷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浓度和负荷。该方法能增加流速, 激活水流, 使水体中氧的浓度增加, 水体中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1964年, 日本东京为改善隅田川的水质, 从利根川和荒川引清洁水进行冲污, 结果表明, BOD5由原来的40 mg/L降到了10 mg/L, 改变了隅田川的黑臭现象, 俄罗斯的莫斯科河、德国的鲁尔河、我国的黄浦江都曾使用过此方法, 而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6]。但调水稀释对引水水域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能会导致两水域生态体系发生变化。如果稀释速率不当, 使底泥处于大的扰动状态, 从而致使底泥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释放率加快, 最终导致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增加[7]。因此, 在调水稀释的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容量, 以及水体的稀释程度。

1.2 底泥疏浚

由于污染河流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从底泥中释放到水体内, 使水质恶化[8]。底泥疏浚是通过挖除表层的污染底泥, 从而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New Bedfold港, 疏浚有效地消除了沉积物PAHS和重金属的释放[9]。我国许多中小河流, 如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等, 都使用过该技术。但从治理效果看, 许多河流的水质未见明显改善, 其主要原因是各个污染河水体受污染的类型时间和程度不同, 污染低泥的厚度、密度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此外, 疏挖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些研究认为一定深度下的沉积物中可溶性磷和氨氮高于表面[10,11]。疏浚有见效快, 能增加河流水体容量或提高河流过水能力及夹沙能力等优点, 但疏浚工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底泥疏浚的治理费用十分昂贵。如果按照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局关于底泥中多氯联苯 (PAHs, 45μg/g-1) 的划分规定去疏浚沉积物, 则五大湖的Hamilton湾及Indianat这样的污染港口进行疏浚的费用相当惊人 (Hamilton湾的污染中心区需2千万美元, 全部治理要40亿美元) [12], 同时若疏浚深度控制不当, 会导致在疏浚同时带走大量的植物根系, 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 引起不良的生态反应, 从而使水质更加恶化。疏浚的过程中还易产生噪声、臭气、有毒有害气体威胁作业人员或让其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1.3 底泥覆盖

底泥覆盖是在河流污染底泥上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 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 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覆盖物可以是沙子、卵石、或粘土和高聚物材料[13]。覆盖具有三个功能:将污染沉积物与底栖生物物理性地分开;固定污染沉积物, 防止其再悬浮或迁移;降低污染物向水中的扩散通量。最早的覆盖技术是1978年在美国进行的, 随后其他几个国家如日本 (1983年) 、挪威 (1992年) 以及加拿大 (1995年) 也相继使用这一技术。Azcue等人测定了hamilton港施用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污染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掩盖能有效防止底泥中的PCBs、PAHs及重金属进入水体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4]。Bona等曾采用一种包括化学分析、毒性测定以及栖息地质量评价在内的一种整体性评价方法, 评价了意大利Venice环礁湖Lag dei Teneri区沙土覆盖法治理污染沉积物的工程效果, 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水动力强度不大、污染程度不太高的沉积物, 沙土覆盖可有效地阻止污染沉积物扩散, 使水底溶解氧含量满足底栖生物的需要[15]。覆盖技术相比别的控制技术, 花费低, 适用有机、无机处理, 对环境潜在的危害小, 但其工程量大, 同时覆盖会增加底泥的量, 使水体库容变小, 因而该技术不一定适用于小河流, 而更加适用与深海底泥的污染控制中。实践中覆盖法可以与疏浚相结合, 尤其是在航道中, 先疏浚后覆盖, 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2 化学法

化学法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种类、数量、特性的不同, 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 通过絮凝、沉淀、络合等化学反应, 使污染物从水体中去除的方法, 依化学药剂的不同, 通常有营养盐固定法、化学除藻法、重金属固定法等。

2.1 营养盐的固定技术

营养盐的固定技术是向水体投加铝盐、铁盐、钙盐等药剂, 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中和和架桥等作用原理, 使之与河水中溶解态磷形成不溶性固体转移到底泥中。有研究认为, 天然水体底泥中铁磷和钙磷较铝磷更不易从底泥中溶出, 因此应尽量使用铁盐、钙盐来沉淀磷[16]。河流底泥的磷释放除了与磷的存在形态有关, 还与温度、底泥的微生物活动、溶解氧浓度、p H、泥水界面的扰动状况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 投加石灰石可以恢复提高水体的p H值, 使其维持在微生物较易脱氮的水平[17]。同样有研究表明升高温度、厌氧状态、酸性或碱性环境能促进底泥磷释放[18]。因此从化学固磷的角度, 应控制河流的p H处于中性[19]。

2.2 化学除藻技术

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的快速有效方法, 即直接向藻类繁殖的水体加藻类抑制剂或杀藻剂。常用化学除藻剂有Cu SO4、西玛三嚓等。混凝剂通常配合除藻剂同时使用, 常用混凝剂有硫酸化铝 (PACS) 、聚合硫酸铁 (PFS) 等。化学除藻操作简单, 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除藻效果, 提高水体透明度, 其治理效果在滇池中得到了验证[20]。但该法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清除出水体,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而且除藻剂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使用低浓度的除藻剂还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正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局限, 使得化学除藻技术在很大程度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2.3 重金属的化学固定法

在河流水生生态系统中, 重金属的物理迁移、化学形态和生物学归宿都受到水体自身特性的影响。生物体的直接吸附及生物体的扰动都会导致底泥与上覆水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从而延长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的时间周期, 因此如果能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 抑制重金属的释放, 则可降低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调高p H是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的主要化学方法。相反, 水体中存在一定溶度的重金属盐, 又可以反过来牵制水体中营养盐的迁移[21], 在较高p H环境下, 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加入碱性物质将底泥的p H控制在7-8, 可以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入水体。其中碱性物质施用量的多少, 视底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p H的高低而定, 但整体而言碱性物质的量不宜过多, 以免对对水生生态造成破坏[22]。

3 结论

虽然污染河流净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首先, 目前物理化学类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较窄, 大都只适应中小河流;其次, 该类净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某些技术还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 为恢复水环境结构与功能, 必须开发水环境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 许多案例表明, 人工治理后的水环境难于保持长期稳定性, 因此系统稳定化管理也有待研究[23,24]。最后,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河流评价体系, 如美国的IBI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指数, 欧盟的WFD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指数等, 作健康河流的评判标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河流污染程度加剧, 治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如何选用适宜的技术实施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 以及如何评价其工程措施的效果, 是污染河流治理实践中面临的难题。结合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物理, 化学的技术研究成果及经验, 综述城镇污染河流物理, 化学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为我国城市河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处理纸箱废水 篇10

关键词:混凝反应,水解酸化,生化

某公司以废旧纸箱为原料, 生产高强度纱管纸。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 其中一部分废水回用外, 剩余废水进入该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前废水量970m3/d, 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浓度约1020mg/L, ss浓度约1200mg/L, BOD5浓度约600mg/L, 氨氮浓度约3.50mg/L, 色度约260 倍, 约7.2。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造纸工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地方标准 (DB41/389——2004) 中的第一时段废纸本色标准。

1 工艺流程

该厂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物化+生化[1~3]处理工艺。设计能力为1000m3/d, 工程总投资300 万元。工艺流程图见图1。

2 运行效果

经物化+ 生化工艺处理后, 所排废水中的污染物PH、SS、CODcr、BOD5、氨氮、色度的日均浓度分别为7.15、8.20mg/L、20.1mg/L、0.35mg/L、30 倍, 符合 《造纸工污染物排放标准》 河南地方标准 (DB/389———2004) 中第一时段废纸本色标准。

3 效益分析

该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费用包含工资、电费、药剂费、折旧费、大修维护费等, 按日处理满负荷水量1000m3计, 费用0.95 元/吨水, 其中电费0.30 元/吨水, 药剂费0.22 元/吨水, 人员工资0.10 元/吨水, 每年投入26 万元。

该厂污水处理前, 年排CODcr299 吨, 处理后排放CODcr25 吨, 年削减274 吨, 削减率92%;处理前氨氮年排0.96 吨, 处理后氨氮年排0.06 吨, 年削减0.90t/a, 削减率为94%;处理前SS年排347 吨, 处理后SS年排23 吨, 削减率为93%;处理前年排BOD55166 吨, 处理后年排BOD5 为0.6 吨, 年削减165.4 吨, 削减率为99.6%。

4 结论

该纸箱废水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可行, 运行稳定, 效果显著,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为.环境化学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2]谢时伟.环境污染与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彪悍人生”的物化面孔 篇11

网络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觉得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烙印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这是一种正在中国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顽强地生长着的精神,在每一个人的灵魂里扎根的精神,一种崇尚奋斗、进取和财富的权力意志。“彪悍”这个概念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因为它所展露的生存哲学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准则。在这个时代,精英只能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彪悍人群中产生,彪悍意味着强悍、勇敢、无所畏惧和敢作敢为,彪悍意味着拒绝伤感、怜悯、沉思与细节,彪悍意味着在一个个直接的物质主义目标的刺激下向上流社会进军,彪悍意味着在对欲望与权力的迷恋及把玩中寻求快感和价值。 物质主义成为精神动力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曾经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中国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高中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真理与智慧是更值得追求的价值,是具有超越性的稀缺资源而更具有挑战性,并且认为财富与权力仅仅是真理和智慧的伴生物。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单纯”的中国中学生也变得这么“功利”和“实际”。这也算是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德家”和“批评家”的“无稽之问”了。 中国中学生的选择不正是反映了那句名言的“生存哲学”在中国的“社会基础”吗?中学生也不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而且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一样地遵循着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丛林法则,我宁愿相信他们并非对真理和智慧真的一点追求也没有,可在中国社会要生存下去,要养家糊口,光有超越性的“真理与智慧”根本就抵挡不了生活的重压。在我们这个大时代,诗歌、知识与信仰似乎都属于“奢侈品”,只能是那些有钱有闲阶层才能消费的“物品”(他们是否愿意真的消费这种“虚无的物品”,鬼知道?),并且在很多人的思维里,这些都属于不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的“意识形态”,也不能给人一种如同钻石那样温暖而坚硬的质地感。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一个人当然也需要救赎,可救赎的关键并不在于精神性的自我超越,而在于物质成就。有了物质成就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一切,我们才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记得美国华裔人类学家阎云翔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在中国,每个人都想削尖脑袋往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挤,拼命地不惜一切代价地试图进入上流社会,因为在中国只有这个阶层才有最牢靠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个阶层才有扎实而体面的尊严,而在社会结构的其他分层里,人活得就像帕斯卡所说的那样:尘土中卑贱的爬虫。而在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都生活得有尊严感,都有自我的认同和社群的归属,他们会喜爱自己的职业特性、阶层趣味与社区生活。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似乎在形象地传播当代中国生活的讯息,彪悍的含义就是勇敢地把自己扔到市场的滔天巨浪中,做时代的弄潮儿,去争夺属于自己的资源和幸福。《南方周末》做过一个摄影报道,说一个外地大学毕业生来到上海找工作,住在浦东简陋的十元店,每天日出而觅,日落而归,总是两手空空地回到住处。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冲进”上海,他说只有在上海,人才会有梦想,物质的梦想,精致生活的梦想,他直言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老板,功成名就后坐在金茂大厦的顶层俯视上海滩的浮华与绚烂。这个朴素的学生说出了这个时代流行的梦想形态,在这种梦想的刺激下,人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激发的过程就是彪悍的人生能量释放的进程,人在物质的精彩中终究会找到一种认同和迷醉。我身边很多的同学都想方设法留在上海,他们也一样地怀抱着理想,觉得在上海再苦难再卑贱也值得,总有发财的那一天,总有混得人模人样的那一天,总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而回内地就意味着被上海淘汰了,就意味着无能和没面子。因此,“彪悍的人生”还是有着它内在的根由的,问题是当人年轻贫困的时候总想当赚够钱了一定闲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赚钱和生活在上海这种城市无疑是没有尽头的,各种名目和形形色色的消费品、生活方式和流行色被不断地生产出来,被不断地进口过来,人就像无法停止的陀螺一样在上海滩的金色码头晕头转向地旋转,在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里不断地把自己抛掷到物质主义的迷沼。没成功之前,因为没有成功而必须成功,所以人生彪悍根本无暇解释,成功了之后意气风发珠围翠绕更不需要解释,若人生没有成功,则只能说明根本就“彪悍”得不够,更无权解释。人生成了物质主义的迷宫中一场无法退出的游戏,除非死神来强行地终止这个癫狂的游戏。 切断了超越的源头后,人生的意义完全成为私人的事情,意义可以随意地被自我所附加,生命成为一场没有终极指向的单向度过程。在物质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动力的时候,人也许会一时或持久地亢奋,可这亢奋往往也伴随着虚脱与空无。钱永祥先生曾经剖析过这种现代情境里的“个人迷思”:“如果对于意义的渴求是一种欲望,纵欲指的便是对于意义的存在有太多幻觉、对于人类的作为创造意义的能力有太大的信心。相对于此,当纵欲的亢奋高潮带来的只是虚脱挫败,幻觉与信心会在瞬间崩解,沦为对于一切价值的麻木虚无心态。在除魅后的近代世界里,意义的问题逐渐浮现,解决的唯一资源又只剩下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纵欲与虚无之间的轮替交迭自然愈演愈烈,表现了人类每一次建构意义时从张狂得意到失败丧志的循环。”(《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1页) 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 每当我听人说到这句名言时,我总是不合时宜地想起一个已故的美国学者——史华慈。他是一个共产主义中国问题专家,也是一个中国思想史家。犹太保守教出身的他对于当代世界的物质主义有着本能的“恐惧和反思”。他1999年临去世前留下的遗作《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即是指涉物质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精神困境。所谓千禧年主义指的是:按照基督教历法,以1000年为单位,相信在其结束的时候,整个人类处境将有一次末世救赎的转化。史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当今世界疯狂的物质主义:“不管怎么说,针对失控的消费主义所激发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欲望,市场经济这门‘科学’可以提供种种使之快速满足的方法。不断堆集起来的消费品带给我们直接的快感,使我们心满意足;同时,制造出来环绕在它周围的名气和声望,对于那些坐在经济权力位子上的人而言,经济权力使他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激素,给他带来环绕在真实权力的气氛之中的满足感。对那些从事媒体艺术和广告工作的人而言,他们的名气和声望来自发表他们‘私人意见’的权利。这些‘意见’无须凭借世世代代的人类与‘人的经验’搏斗所累积下来的、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而单凭一个‘光说不练的脑袋’能够以‘煽动’和‘新颖’的方式说出一己之见即可。至于绝大多数没有什么机会变成名人的一般大众,则从运动明星和‘富有创意的艺术家’的行为上取得自己的认同。”史华慈的这段话用来描述现在的中国恰如其分,他在遗作里的忧虑正在迅速地转变成中国的现实。史的学生林毓生在对这篇文章的导读中将这种史华慈概括为“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的心理模式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发,他说:“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扩展到了那样的程度以致向其忠实信徒许诺:只要‘完全专注于从科技·经济那边看待人生每一方面’,便能有‘一套全新的方式,来消除长久以来一切人生苦难的成因’。因此,我们有正当的理由称其为‘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因为这样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超脱了生命中所有的紧张和痛苦,并使其忠实信徒‘升入’一种‘得救’的境地。”林先生当然并不认为这种“物质主义救赎论”真的可以把人从苦难的境地彻底解救出来,他紧接着就严词批评道:“它以为当生活通过科技手段和经济安排已被化约为物质的(包括生物性的)享乐和满足时,这些问题都会消失。然而,这样的假定乃是一种逃避主义。当这种逃避主义变成一股全面性、囊括一切的潮流的时候,它带来的是人的力量的削弱和人类的堕落。到头来,‘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所想象的‘拯救’,恰恰由于它无法超越它的尘世的种种局限性,而根本不是什么真的拯救。物质主义,作为一项偶像崇拜,只是一种完全没有宗教基本真实性的、自我欺骗的、异化版本的‘宗教’而已。” 问题就在这里,这种自我欺骗的“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为什么在中国的来势这么凶猛?几乎席卷了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到内地城市、从都市到乡村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物质主义”如果真的是一种如林先生所说的“没有宗教基本真实性”的假象,它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大的魅力和魔力?它为什么能够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而美国的中学生却选择了真理与智慧)甘愿为了“财富与权力”把自己投掷到滚滚红尘之中?对于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急功近利的时代,有着宗教背景并亲历20世纪诸多苦难的史华慈曾经说他的立场是:“后退一步,远眺彼方。”可对于没有超越性的宗教传统的中国人,又生活在一个神圣意识形态崩解的世俗时代,他们除了在物质的迷恋里玩味尘世的悲欢又能如何?他们怎能寻找到一种力量把自己从这种似乎无法退出的过程中自我拯救出来? 正是这样一种“物质主义末世救赎论”的驱遣,导致当代中国普遍弥漫着一种“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精神”,这种精神用中国式话语表达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史华慈认为标志着当今西方文明危机之特质的是一种他命名为“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精神”的意识形态。这种精神指的是一种全方位开发人的潜在能量,用以无止境地控制、主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外在世界,从而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类内心世界的调控,特别是精神、道德品质的提升。横决天下的动力、自我肯定、积极行动、无限扩张是这种精神最珍视的价值。其强势形式可以将其他价值包括真、善、美、自由、平等、民主统统边缘化,视之为达成上述价值的工具。它的恶性发展则不仅导致天人关系断裂,精神价值源头枯竭,而且造成纯粹的物质享乐主义泛滥,自我喂养的消费主义失控。浮士德精神一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某种民族主义的思想情感相结合,更造成个人、集团、民族国家之间为争夺财富、权力、荣誉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惨烈屠杀。史华慈把这种“动物凶猛”的“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弥漫归咎于四个原因,即“化约主义的自然观”、“人类中心的主体主义”、“社会技术工程取向”和“社会环境决定论”。这四种曾经在西方汹涌的思潮正在当代中国“粉墨登场”,造成了整个社会人格的一元化和扁平化,除了获取“财富与权力”进入上流社会,其他的人生选择都会被认为不合时宜,是顽梗不化,是卑怯示弱,是注定要成为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失败者。中国的公共生活与私人空间已经丧失了其界限,并逐渐地被一种阿伦特命名为社会领域的空间取代,在这样一个社会领域里,遵循的是消费和竞争,崇奉的是对抗性游戏,弱者、无助者、无名者、失败者都是不值得怜悯的,他们的被淘汰是“自然”而“合乎情理”的,这个社会培养的是一种“硬汉”式的人格模型,冷血、残忍、排他性、独占性的个人主义、对社会公德的无动于衷、超越社会规则、炫耀性的“摆酷”、蔑视伦理底线、烧钱、纵欲与虚无,在物欲的华丽中狂欢,都是这种“硬汉”或“硬女”的人格特征,他们引领着潮流,开启着新的生活方式,在一波波的时尚与流行的替换中感觉“领袖欲”的满足。这种人格在西方也许会被宗教传统适当地抑制,可在当代中国,俨然是成功人士的“楷模”,這种成功人士身上散发的“浮士德/普罗米修斯精神”被想象成美丽的光环,吸引着众多的后继者“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说白了,还是那句话把捉住了“时代精神”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林毓生在解读完史华慈的《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后,也显得格外的忧心忡忡,他担心史华慈对西方世界和中国社会的预言成为人类的灾难性现实,因此,他告诫道:“迈向有意义的人生的第一步,就是不怕犯错,并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要看他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如何而定。这才是通往人的自主和尊严的道路。”可是,正在“彪悍的人生”中搏击的中国人能够“迷途知返”并从“错误中学习”吗?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仍得到九泉之下的史华慈先生那里去寻觅,毕生献身于中国研究的他曾经说过:“有人热爱中国,有人厌恶中国,可我尊敬中国。” 2012年如果他可以从遥远的天国窥视到当代中国的社会面相,不知道他该作何等感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篇12

关键词:污泥沉降性,微曝气,减容减量

1 背景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投运一二三期工程, 日处理水量为90万吨, 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 (水解酸化) -好氧", 其中日产生污泥约7万多吨, 包括物化污泥、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 以不同比例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然后采用重力浓缩-浓缩池, 机械脱水-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 来对污泥进行减容减量处置。

物化污泥, 沉降性差, 絮体细小, 吸附性和粘性差, 易造成浓缩池上清液大量带泥;这带来两个结果:1) 由于沉降效果差, 使相当比例的污泥通过提升泵房回到水处理系统, 增加了其处理负担;2) 进机械脱水段污泥含水率居高不下, 导致泥处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能改善重力浓缩段污泥的沉降性能, 提高污泥浓度, 那么对于提高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稳定泥饼含水率、降低污泥脱水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对物化污泥的性质、改善其沉降性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很有必要。

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吸附性。活性污泥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 而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能分泌一种具有粘性的高分子有机物, 使细胞具有絮凝现象[1]。因此, 可以考虑通过发挥活性污泥的絮凝特性, 将生化污泥掺入到物化污泥中, 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 并可通过适度的微曝气工艺, 使微生物进入自身氧化阶段, 来实现污泥减容减量的目的。

本实验以小试结果为基础, 在确定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混合比例, 微曝气时间, 曝气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小下, 并通过中试试验放大考察该工艺的优缺点和具体参数要求。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案

研究分2个阶段: (1) 小试阶段:研究物化污泥与生化污泥的比例 (2:1或3:2) , 微曝气时间 (1-4小时) , 曝气量等因素, 对改善混合污泥沉降性的作用; (2) 中试阶段:依据小试摸索的具体参数, 设计污泥曝气氧化池中试装置。如图1, 氧化池分四格, 有效容积21m3, 停留时间控制在4小时之内, 故每一格的曝气时间约为1小时。按小试确定的混合污泥比例进泥, 并可按照实际结果进行调整。每日测每格的污泥沉降性和污泥浓度。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污泥沉降比:100ml量筒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小试研究结果

3.1.1 混合污泥微曝气后沉降性

分析图2可以发现, 对混合污泥进行微曝气能明显改善其沉降性。当按物化污泥:生化污泥=2:1时, 混合污泥经过1小时的微曝气后, 污泥沉降性有明显改善, SV30从87%降到43%, 且当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比例提高至3.2时, 混合污泥曝气1小时SV30为36%。说明可以通过发挥生化污泥吸附性和沉降性好的特性来改善物化泥的沉降性。同时, 随着对混合污泥曝气时间的延长, 污泥SV30逐渐下降, 到曝气4小时后趋于稳定, SV30接近于30%左右。

3.1.2 混合污泥微曝气后污泥容量

如图3, 对混合污泥 (物化污泥:生化污泥=3:2) 进行微曝气1小时后, 污泥浓度由3021mg/L降低为2430mg/L, 污泥减量率为19.56%。曝气4小时后, 污泥浓度仅为2095mg/L, 减量率为29.86%。说明, 生化污泥加入到物化污泥中后, 不但改善了混合污泥的沉降性,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后, 自身代谢增强, 消耗掉了大量的有机物, 使混合污泥浓度明显下降[3]。

3.2 中试研究结果

中试氧化池分4格, 停留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因此, 刚好每格的曝气时间约为1小时。按照小试的参数, 初期将物化污泥:生化污泥设置为3:2, 每日测定曝气1-4小时的污泥沉降性和曝气4小时后的污泥浓度, 后期发现, 效果并没有实验室小试结果那么理想, 因此, 调整物化污泥:生化污泥比例为4:3。

经过连续多天的中试试验, 分析可以发现, 当物化泥:生化泥=3:2时, 对混合污泥进行曝气, 沉降性并为得到明显改善, 各时段的SV30都在90%左右;因此, 提高生化泥的比例, 调整为物化泥:生化泥=4:3时, 混合污泥的沉降性得到明显改善, 曝气1小时后, SV30稳定在38%, 且经过连续多天的验证, 曝气1-3小时, 混合污泥的SV30均在37-38%。证明, 生化污泥对降低物化污泥沉降性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发现, 曝气4小时后, SV30波动很大, 且明显高于曝气1-3小时, 推测原因可能为过度曝气, 打散了生化污泥的菌胶团, 反而使混合污泥的沉降性变差。

4 结论

4.1 生化污泥对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具有重要作用。中试研究发现, 当物化污泥:生化污泥=4:3时, 能将混合污泥的沉降性降低到SV30=38%左右。

4.2 生化污泥对混合污泥的减量具有重要作用。配合对混合污泥进行微曝气, 可使混合污泥减量化, 减少最终污泥产量。

参考文献

[1]李锋, 小俊, 运平等.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 2010.38 (9) :12-14.

上一篇:再创作下一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