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

2024-05-31

物化(精选12篇)

物化 篇1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高度发展, 文明的进程不断改变。然而, 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在的异化, 使人的主体性逐渐沉没, 而人的主体性恰恰又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动力。

英文中的文明 (Civilization) 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 意思是城市的居民, 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 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 其涉及的领域广泛, 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布罗代尔认为, 文明是一个空间、一个文化领域, 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的特殊联结, 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合, 并与这种现象的其他变种共存。由于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都是史学家, 所以在他们的定义中文明的概念总是和历史的某种集合密不可分。社会主义的早期支持者埃米尔·德克海姆认为文明是一种包围着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 每一个民族文化都只是整体的一个特殊环境。以《西方的没落》而闻名的斯宾格勒看来, 文明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命运, 是一种发达的人类能够达到一些最外部的和人为的状态, 是一个从形成到成熟的结构, 文化实际上是所有文明定义的共同主题。萨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定义是这么说的: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文化和文明都涉及了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 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 它们都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提出21世纪核心的政治角逐是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这样定义文明:“文明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积而造成的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也就是说, 文明是指人类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

可以看出, 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社会学家, 无论是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每个人都不能否认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思想对于文明进程的影响。

物化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是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1923年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提出了“物化”概念, 以概括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所呈现的异化现象。在卢卡奇看来,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而人的解放是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呈现, 进而与阶级意识的觉醒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当年为卢卡奇所揭露的物化现象非但没有消失, 反而更为广泛、更为严重。物化现象的出现以及对商品拜物教的崇拜, 使得人类文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对于物化和异化现象的出现, 无一例外是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产生的, 新的异化形式及现象更加普遍, 与阶级统治并存并为统治阶级所掌握的的技术统治更为强大, 人完全沦为技术工具的仆役, 并且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精神上的压抑。发达工业社会使人成了“单面人”, 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病态社会, 一切阶级阶层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物化———异化的旋涡之中。

必然的, 在这种社会下生存的人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定然会被磨灭, 意识也成为千篇一律的复制与拷贝。在商品丰富, 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 产生了新的匮乏, 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 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 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 人们的审美观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 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 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 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 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 而是说明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 在这种混沌的状态下, 真正的文明也被商品拜物教冲击的千疮百孔。

既然文明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 那么随着社会异化-物化现象的越加明显, 人类自身的整体生存能力究竟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呢?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先说说人与自然的能力。伴随人类发展的一个显著的事实那就是科学的发展。科学毫无疑问改善了人类整体的生存状态, 我们战胜了许多疾病, 人均寿命显著延长, 明显减轻了许多自然灾害的的危害, 人类从基本的生存中危机中逐渐解放出来, 衣、食、住、行都有极大的改善, 过上更舒适的生活。然而正如大家讨论的科技的弊端一样, 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人与自然的矛盾与问题。环境的破坏、污染也如此严重, 许多物种灭绝, 是不是人类命运的预演呢?寿命延长, 如果在病床上度过, 与死亡相比哪个更好呢?新的、破坏力更强的疾病正不断的出现, 下一次大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大瘟疫什么时候到来?资源正以加速的方式被消耗掉, 完了以后呢?那些损失惊人的自然灾害人类自己又要负多少责任呢?

由于异化性的高消费、高生产,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 双方处于极度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中;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驱使人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 这实际上成了盘剥和破坏自然。

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 文明就是把人类单个的人, 然后是家庭、种族、民族和国家结合在一个大的统一体中, 即人类的统一体中。基于这样一种定义,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明不是个体专有的, 它是整个人类统一体所共有的。既然是人类统一所拥有的, 那就说明一个区域或者一个个体的进步不能认为是文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了更大程度的追求剩余价值, 使得劳作阶级, 也就是工人阶级人的生活受到控制, 他们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 人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机器”。也即是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的观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带来人类幸福与进步的增长, 而是统治者力量的增加以及人性的压抑。故而统治力量的单一文明并不能认定是整体的社会文明。

以与野蛮相对的文明概念来衡量高度物化的现代社会, 文明的水准是同社会的规则以及进步呈正比的, 社会物化的程度越高, 社会中人的理性战胜了欲望, 人的行为越加规范, 社会体系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稳固。但是更多的人衡量文明的标注是以宏观的, 也就是“整体化”的标准来评判, 社会的物化程度越发达, 人的个性和自由、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一步步被扼杀, 文明在达到一个高点后便会止步不前甚至有微弱的下滑趋势。这种下滑是相对定义上的下滑, 因为文明本身在高度发达的科技及经济的刺激下会有缓慢的上升趋势, 但是这种上升更多的被物化社会中人性的丧失而掩盖甚至抵消, 所以从社会进步的宏观角度来衡量, 也就是以一种相对比的观点来审视, 文明不会再更大的发展。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 文明是指人类调整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自身之间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衡量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异化—物化现象也愈发突出, 文明的进程在这种物化社会中的发展呈现曲线状态。

关键词:物化,文明,曲线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卡奇, 《历史和阶级意识》, 重庆出版社, 1989

【2】布罗代尔,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顾良、施康强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3

【3】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现代世界体系》, 尤来寅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 《西方的没落》, 吴琼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5】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琪等译, 新华出版社, 1998

【6】弗洛伊德, 《文明及其缺憾》, 傅雅芳、郝冬瑾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

物化 篇2

一,名词解释

1.化学势的表达式,解释其物理意义。

2.相律f=K-Φ+2中各符号代表的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解释数字2的含义。

3.光化学反应是什么?它与热化学反应有什么异同点。

4.分子间作用力。它具体包含哪些

5.写出离子强度的定义。写出表示正负离子活度系数平均值的德拜-休克尔极限式。二,计算和简答

1.(1)单组份相图中气液相平衡线(p-T图)与气固平衡线陡度为什么一般是气固线陡度大,用热力学方法解释

(2)已知pV=nRT+bp,证明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5510.png,2.用HMO法判断线形H3+与三角形H3+哪个更稳定,H3的呢

3.(1)给出氢原子的波函数,判断n,l,m值

(2)给出径向分布函数图像和z-x图,y-x图,z方向电子密度为零,判断n,l,m值

4.NaOH与NaCl同构性,给出晶胞常数a,求OH-的半径,除去OH-后的Na+骨架构型,沿着Na+骨架C3轴方向隔层抽去后的构型

5.双原子理想气体从某个状态由绝热横外压条件下膨胀到两倍原体积,求体系熵变

6.反应在温度XX进行30%时需要时间为XX,在温度xx进行30%需要时间xx,求活化能,求在时间xxx完成30%需要的温度

7.H2S(α)→H2S(β)已知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求①反应的焓变和熵变②求摩尔反应恒压热熔③在某个温度,那种形式的H2S更稳定④在某个温度达平衡需要压强多少已知两种变体的密度

8.自由基链反应速率的表示,稳态近似

9.三个非简并能级,粒子分布服从麦克斯韦分布定律,求某两个能级上的粒子数之比;求配分函数;将第一能级定位能量零点,求某温度下的内能

被物化的荣耀 篇3

在最普通的女孩都可以拥有一只LV经典款的今天,也只有爱马仕才能成为炫耀资本了。它带给人们的尊贵感,并不完全来自于那个要数上一阵“0”的价格,而是“有钱也难买到“的稀缺性。

A小姐,家境不俗,标准的白富美。一直想入手Birkin包,可在爱马仕店里被销售人员告知缺货,询问了闺蜜才知道其中的门道,原来买“Dream bag”是需要在店里攒人品的,你要时不时买一些并不那么热销的产品(比如手表,或是瓷器),默默地累积一定并不会明确标注的积分数额后,恭喜你,你终于拿到了购买Birkin包的入场券。此时,你可以Booking(预定)你想要的款式,然后就只能耐心地回家等消息。运气好的话,很快就能拥有这款少数人才能买得到的包包。(特别提示:销售人员心情好坏,和门店当月销售业绩如何,也是你能否订到爱马仕Birkin包的参考指标!)如果你进了店门就要求购买一只Birkin包,可能连包的影子都看不到。

当然这条苛责的销售规则,并不只是为了自抬身价。在奢侈品牌集体唱衰的市场环境中,爱马仕高层更加提倡此种通过控制产量和销售渠道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在华利益。所以我们给你的最好建议是:出国购买。

喜爱爱马仕的明星们

其实,早几年购买爱马仕手袋的难度比现在还要高很多,在所谓的CELEB-WAITING LIST(名流等候名单)上,你甚至可以看到维多利亚、王菲等大牌的名字。如果是客户特别定制款则需等上几年的情况也是有的,毕竟做出一个普通的爱马仕手袋都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精雕细琢。如此一包难求,怪不得还有人专门出了一本叫做《Bringing Home the Birkin》(把Birkin包买回家)的书!

优雅的 “HERMES Kelly”

比起Birkin包的大名鼎鼎,爱马仕Kelly包就和它高贵的出身一样“深藏功与名”。作为两生花中的两一朵,Kelly包的故事和它的低调似乎并不能成正比。

爱马仕Kelly包的前身叫做“Hight Bag”,它是为狩猎者设计的马鞍袋,也是HERMES皮具中最早的单品。“Kelly手袋”成名于1956年的《Life》杂志,当时杂志上刊登了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因为怀孕的时候用鳄鱼皮的HERMES手袋,来掩饰因怀孕而隆起的肚皮的照片。其实在此之前王妃就一直是爱马仕的忠实粉丝。后来深谙懂得营销之道的HERMES先生便把“Hight Bag”更名为了HERMES Kelly。Kelly袋也从此一跃成为时尚明星,并卷起了狂潮,HERMES公司也因此对Kelly包的订单应接不暇。而Birkin直到1986年才面世,足足晚了它好几十年。

如今也有很多名流人士,因为厌倦了Birkin的超大名声,而选择更加优雅的Kelly,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就是其最大的拥趸。论根源,“Kelly和Birkin”两款手袋都是从HERMES传统的马鞍上得到灵感,不是太懂行的入门者经常会混淆两者。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手袋的手柄来辨认。单柄的手袋一定是Kelly,那么两个手柄的便是Birkin了。除此之外Kelly包质地坚挺、端庄,并配有一个单肩背带;Birkin包柔软一些,更加休闲,其实这也是为什么Birkin包更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当然如果说Birkin包其实是Kelly休闲版也并不为过。

爱马仕的手袋通常价格不菲,根据所用皮革和配件的材质从几万到几十万的售价不等。其动辄上万的身价和爱马仕的本身品质决定的饥饿营销及买家炒作是离不开的,2012年Birkin包甚至创下了203150美元的超高拍卖纪录,如今也有不少人把爱马仕手袋当做收藏品购买,并耐心等待其升值。

爱马仕的尴尬

马具专营店起家的爱马仕,除了标识上的马车外,其每季成衣设计也一直透露着和马术、运动、自由有关的浓浓信息。不知道当初是谁把HERMES的中文名定为“爱马仕”三个字,翻译得颇为信达雅。该品牌在中国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其2012年销售额的三成来自中国,当然这还不算上中国游客的海外购买。直到一个叫郭美美的女孩出现,爱马仕在中国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甚至被打上了炫富的标签。更具幽默的是,爱马仕在品牌形象受损的同时,却在中国市场收获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售量在郭美美事件后上升了7%到10%。不过此后,不少富豪再也不愿炫富地拿着Birkin出街,转而投向了Kelly包的怀抱。

HERMES创意“野餐包”

郭美美的故事,一下子让爱马仕和玛莎拉蒂成为找到“金主”后的女孩子们的标配。可据郭小姐自己爆料,那一柜子Birkin包其实只有两个是正品后,淘宝上所谓原版皮爱马仕(实为仿品)卖得似乎更好了。

当然“仿造品”的利益链条,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淘宝。不久前,法国TF1电视台报道法国警方捣毁了一个爱马仕的高仿制作网络,涉嫌的12人几乎都是法国人,其中还有2名爱马仕员工。所生产的爱马仕假包质量堪称完美,足以乱真,且在法国生产,原料的皮具、五金都和真爱马仕完全相同,该造假链条按照真包原价销往亚洲和俄罗斯,并已售出价值1800万欧元的爱马仕包。

富豪们对HERMES 的热情并不代表他们对其本身价值的认可和尊重,前上海首富周正毅的女友毛小姐曾经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定制款五星红旗Birkin包的照片,瞬间引爆微博,遭到网友纷纷吐槽。因为毛女士在微博上说此款包是爱马仕艺术总监Pascale Mussard先生特意为其定制,而总监大人实为女性,更讽刺的是这款红色鳄鱼皮手袋正是名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之女弗兰西斯卡和男朋友在一场行为艺术表演上火烧并电锯的款式。这位“玩火”的千金甚至因此被认为炫富,并引起众怒收到了死亡恐吓。

物化旱育秧技术 篇4

一、显著优点

1. 简化工序

旱育保姆集消毒、杀菌、杀虫、微肥、调酸、化控于一体, 旱育秧上配套旱育保姆物化产品, 就简化了原旱育秧消毒、调酸、催芽等工序, 变得简单、易操作了。农民戏称为“傻瓜技术”, 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匮乏的现状相适应。

2. 效果更好

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 在谷种周围形成“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 为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克服了原旱育秧烂种、烧芽、黄化等问题, 减轻了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比原旱育秧出苗早且整齐, 出苗率、成秧率均提高10%左右, 短、白根增多20%左右, 分蘖增加18%左右, 秧苗矮健壮实、秧苗素质好。一般比原旱育秧增产5%左右, 比常规秧增产10%左右。

二、关键技术

1. 苗床地选择

苗床地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 最好是常年蔬菜地。

2. 整地培肥

整地培肥宜早, 一般在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进行。除草后按1.8~2m开厢, 有效厢面1.5~1.6m, 厢长不超过15m, 翻挖土地, 做成中厢。培肥只能用酸性与中性肥料, 切忌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 一般11m2撒施尿素0.2kg、过磷酸钙1kg、氯化钾0.2kg, 泼施腐熟猪粪水2担。等收汗后, 于晴天分次来回浅3~4次, 做到厢平、土细、无杂草。

3. 浇透底水

苗床地要充分浇足浇透底水, 它是能否出苗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1天和播前浇两次透水, 浇水宜缓慢进行, 方能使土壤墒情达到饱和状态。

4.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 比水秧提早10天左右。根据高产播种期, 岳池县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

5. 精细播种

(1) 选准型号旱育保姆现有多种型号, 应根据需要选择。岳池应选籼型旱育保姆, 用量以1kg旱育保姆拌种3kg稻种最为适宜, 偏多偏少均不利。现在的旱育保姆小包装每袋350g, 刚好拌标准装 (1kg) 谷种1袋。

(2) 浸好种子精选后的稻种用清水浸泡20分钟至12小时均可。一般天旱、土壤墒情差取上限, 反之取下限。

(3) 拌种包衣将旱育保姆置放于圆底容器中, 捞出稻种, 沥去多余水分 (以稻种不滴水为准) , 把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 边加边搅拌, 直至将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稻种上, 以均匀为度。

(4) 均匀播种根据厢面积确定用种量, 一般中苗秧每11m2播0.4kg, 小苗加密, 大苗放稀, 把谷种分厢定量, 均匀撒播在床面上, 用包上薄膜的木板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5) 盖种盖膜用过筛细土覆盖, 一般厚度为0.5cm左右。要求薄、匀, 以不见种子为宜。此时最好选用播后芽前除草剂 (如旱秧净等旱秧专用除草剂) 对水喷雾。然后起拱盖膜, 四周压实。

6. 苗床管理

(1) 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 一般不揭膜。床土保持湿润, 如出现苗床干燥, 可补足水分。

(2) 一叶期控温保湿, 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 保持床土湿润。岳池播期偏早, 一般也很少揭膜。

(3) 二叶期通风炼苗, 控水防病。晴天中午应开膜两端, 通风炼苗, 膜内温度在20℃左右。此间应保持床土干燥, 严格控水。即使有龟裂, 只要叶片不卷筒, 就不必浇水。秧苗1.5叶时, 1m2用2.5g敌克松对成800~1000倍液喷雾, 预防青枯病、立枯病发生。

(4) 三叶期管理重点是施肥促蘖。当秧苗长到2.5叶时, 追施断奶肥, 一般1m2用尿素15~20g撒施;也可对清粪水泼施, 施后立即用清水洗苗。晴天时, 膜两端应日揭夜盖。

以后的管理重在通风炼苗, 促进根系和分蘖的生长, 视苗情、田间状况施肥、用药、除草。薄膜由揭两端到四周固定在竹块上, 形成伞一样, 通风透气, 既防止高温烧苗, 又避免让雨淋苗床, 防止徒长, 直至栽前10天才彻底揭去薄膜。栽前头天浇水一次, 以便扯秧起苗。

(通联:四川省岳池县农技站

物化学习心得 篇5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物理化学终于学完了,说实话这门课着实难学,所以应该算是“啃完”了两本物理化学的书,但是说到吸收,又是一个未知数。在这个过程中有迷惑亦有释然。

首先我想对这门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经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与熟悉。物理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在热力学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掌握了几个状态函数的求解方法。而后,我们还学习了溶液中普遍存在的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相平衡这章内容中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相图,包括二组分、三组分以及多组分的相图及其应用。在化学平衡中我们掌握了温度、压力以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统计热力学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子、分子配分函数以及用这些知识求热力学状态函数的值。最后阶段,我们还学习了电化学方面内容及动力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也有些感想和收获。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物化的公式很多,而且都很抽象,在计算的时候我经常弄不清楚该用哪个公式进行计算,虽然那些公式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却培养了我的思维习惯,让我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更全面,也更实际。老师上课与学生的交流很重要,以前一直觉得是老师没有注意和学生交流,现在想来自己的想法太偏执,交流是建立在至少两个人以上的,如果学生没有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那么课堂交流永远只能出现在书面或口头上。老师也成功引导我们一起进行互动交流。让我学到,在自己进行报告称述时,要懂得怎样引导别人和我交流以及怎样很好的跟人交流。另外学习并不是一味的学习,还需要关注、联系生活中得事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为学习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能够很便利的运用知识解决所有题目,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但现在发现,学习的目的是与生活分不开的,所以当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后,不但学会解决联系题目,重要是懂得怎样把这些知识是运用到生活中或与生活联系。

当然我觉得要想学好这门课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比上课更重要,自学:上课=2:1;②上课:全神贯注、排除干扰、同步思考、作好笔记、及时复习、钻研领悟;③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独立完成;④积极动脑,不懂的问题及时问老师。⑤善于总结,每看完一个知识点,就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大概,理清思路。这样每个知识点都这样,再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考试就思路很清楚。看题目就知道是考哪个知识点了。⑥最重要的一点,要坚持不懈。我们不能只凭一时的兴趣学习,而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总有一腔热血学好物化,可是学一段时间后发现此门课程是多么没劲就没继续下去了,然后此门课程就慢慢地荒废掉,后面再学习就会很吃力。

下面我想谈谈对王老师上课的感想和个人意见:王老师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人,时刻提醒我们独立完成作业,另外他在第二次上课时经常点些同学上黑板写上节课学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公式,当然他也会出些小测验给我们复习一下前面学的内容,通过测验我们也切实了解了我们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就是他上课比较灵活,全面,有时会给我们看些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视频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知识点;老师上课也会有些小幽默,依然清楚地记得老师在上课时讲到化学势那一章时说棒冰越吃越甜,因为在刚拿出棒冰时凝固点低,在拿出一会儿以后凝固点升高,这时溶质的比例升高,也就是糖分含量相对较高,前面的多数吃进去的是水。当然我觉得老师测验的次数还可以再增多一些,这样以来我们对下册学的内容也能够有一个自我认知,及时查缺补漏,还有就是老师讲课时能多联系联系实际,这样一来很多的知识点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其实物理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应用,只是我们平常都不曾用心观察和研究过。①人工降雨:平时我们会分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p1以及平液面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2。假如这时小液滴的半径很小的话,p1会比p2大很多,只有这时p1足够大,蒸汽才能凝聚成液滴。那么在空中,也许这个时候空中的蒸汽压到达了平液面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2。但是液滴刚形成,它的半径很小,p1远比p2大。所以空中的蒸汽压达不到p1大,形不成液滴。这时候我们人为向空中投入凝聚核心。蒸汽会形成半径很大的液滴,这时候需要的饱和蒸汽压p1小于空中已有的蒸汽压。液滴就可以形成了。说来说去只是一个实际需要的气压和空中现成的气压的对比,小于它就凝聚成滴,大于它就不行,通过措施来减少所需量。②雨衣的原理:平时我们所用的雨衣有防水的功能。一个事物要被水湿润的话,它必须要与水充分地接触,水要在上面平铺展开,这时候涉及到一个接触角的问题。假如它与水的接触角为0,那么这时是水完全展开铺平,完全湿润。我们以90度角为分界点。当接触角是小于90度,是湿润。大于90度是不湿润。角为180度是完全不湿润。那么要雨衣防水,水与雨衣的接触角最好大于90度甚至把角加大到180度。这时我们运用一种物质叫做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这个改变角度的功能,通过增大接触角,减少水与雨衣接触的机会。这样就防雨了,水不能湿润雨衣。当然还有很多应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被物化的婚姻 篇6

按照全名为《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下称“司法解释三”)的规定,朱丽拟主张权利的一半房产和自己并无关系。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使得此案遂被网络炒为“新旧司法解释规定冲突第一案”,而这部新规也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

“‘司法解释三’从文本上显示了法律意义上的公平,但是由于整个婚姻法体系中补偿制度等缺失,没有可操作性,使得这种公平显得苍白无力。”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伟伟在接受采访时说。

被物化的婚约

之所以引发广泛争议,是由于“司法解释三”中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等与以房产为典型的财产相关的规定,因其更多强调出资人与产权归属关系,以至于“净身出户”成为热词。

所谓“净身出户”,也就是在婚姻双方决定离婚时,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退出婚姻时不得到任何共同财产。有网民戏称为,“除了身体带走,其他一无所有”。

“关于‘净身出户说’并不客观,显得过于简单。”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接受采访时认为,应从整个婚姻法体系内考虑问题,因为婚姻法以及前两个司法解释是相互补充的,“司法解释三”集中解决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但不意味着以前的规定全然失效。

在我国婚姻法立法进程中,曾于1980年和2001年两次修改该法,当时很少涉及婚姻中的财产问题,2001年底和2003年底,先后出台两个婚姻法司法解释,其中涉及婚姻财产的条款才逐渐增多。

李明舜认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规则渗透到婚姻中,使婚姻家庭问题物质化,司法解释在这样的条件下出台,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规则和财产法的影响。

另外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比翼鸟”“双飞燕”的美好爱情观念也已经更多代之以附加品,家庭纠纷及离婚率随之逐年增高。根据最高院提供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法院一审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共计128.6万余件,2009年为134.1万件,2010年为137.4万件。2010年全国法院一审受理离婚案件116.45万件,其中涉及婚约财产纠纷案件24676件。

“案件中相对集中地反映出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与房产、亲子鉴定等争议较大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标准。”最高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以传统家庭伦理约束为主的婚姻观遭遇严重物质化的现实,难免迷失,当然就会越来越多地将家庭问题诉诸法律,这成为“司法解释三”出台的现实背景,同样也成为其出台后相关条款引发轩然大波的重要导火索,以至于产权变更顿成热潮,房本“加名热”迅即频见报端。

至于新解释对于未来离婚率的影响,李明舜认为值得关注和探究,但是“目前下结论尚早”。他认为,就目前的条文来看,既有推高因素,也有降低因素,现在并不能断言。

引发争议的规定

除了“净身出户说”,“司法解释三”在相关规定上同样引发争议。其中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该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的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只能归该财产所有人单独拥有。“也就是说,婚前一方有一头牛,婚后牛生的仔和另一方无关。”李明舜认为这一条规定“有问题,和《婚姻法》相关条文有冲突”。

作为基本法,《婚姻法》对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在第39条至42条做了原则性规定,其中对于子女、女方权益,以及对抚育子女和照料老人等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要求给以照顾或补偿。同时,规定生产经营所得应归夫妻共同所有。

李明舜认为,财产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也属于夫妻共同理财的一部分,并不能简单化处理,否则会在实践中使很多问题的处理更复杂。

该规定是我国婚姻法制度中首次明确夫妻一方個人财产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财产。孙军工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说,“司法解释三”的征求意见稿曾作出“另一方对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但是多数意见以“‘贡献’一词不是法律用语,理解上也会产生歧义,审判实践中很难把握”为由表示反对,后经反复斟酌,才做此修改。

另外引起专家质疑的规定是关于亲子鉴定的推定原则。司法解释三第二条规定,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拒绝鉴定将导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张成立的法律后果。此类诉讼属于身份关系诉讼,主要包括否认婚生子女和认领非婚生子女的诉讼,即否认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或承认事实上的亲子关系。

这样的推定原则在李明舜看来不仅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也显得过于简单和草率。“这一条应有例外规定,最极端的例子如强奸犯导致女方有了子女,也会产生亲子鉴定问题”。

孙军工则表示:“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多数意见认为,对亲子关系推定认定的规定符合社会常理,且便于实践操作。”

有待完善的操作标准

纵然引发诸多争议,接受采访的专家、律师均认为,结合现实问题,“司法解释三”还是从文本上实现了公平,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许多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认为新解释仅仅是实现了法律形式上的公平,比如财产分割制度没有问题,但这还远远不够。”周伟伟认为,我国一些婚姻法律制度直接移植自国外,缺乏对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考量,因此导致文本看起来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使得律师、法官等直接在操作一线的专业人士常感头疼。

据悉,现实中因第三者插足、家庭暴力等诉诸法庭的案件,多因证据不足而被驳回,其中多数是由于男方有了第三者或与第三人同居等过错被女方发现,但女方举证困难,选择离婚也难以寻求法律补救。

“整个婚姻法律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对离婚弱势方及无过错方的补偿制度。”周伟伟说,同时还要明确和细化对离婚无过错方的赔偿标准以及夫妻共同财产财产多分的标准,“目前这些标准都没有,因此操作起来很困难”。

她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因重婚、与第三人同居等过错行为,举证过于困难,往往得不到法院支持,因此,还应增加离婚过错范围及司法程序上的可操作性。

河流治理物化技术分析 篇7

国外对河流水体的治理技术相对研究较早, 如美国有关受损水环境研究自1970年就由Clean lake program (CLP) 组织实施, 在此基础上, 1990年提出并实施了庞大的修复计划, 其中包括在2010年前恢复64万平方千米的河流[2,3]和400万平方千米的湿地。荷兰1990年对Alde Feane地区进行水环境修复, 使周边河流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4]。日本从1980年开始进行恢复自然状态的水环境建设, 在确保河流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 创造了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5]。正是由于有这些治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才有河流今天的治理效果, 就河流治理的物理, 化学技术而言, 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采用物理的、机械的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人工净化, 该类方法工艺设备简单。主要的河流物理净化方法有调水稀释, 底泥疏浚, 底泥覆盖等。

1.1 调水稀释

调水稀释是通过工程调水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 通过稀释冲刷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浓度和负荷。该方法能增加流速, 激活水流, 使水体中氧的浓度增加, 水体中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相应增加, 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1964年, 日本东京为改善隅田川的水质, 从利根川和荒川引清洁水进行冲污, 结果表明, BOD5由原来的40 mg/L降到了10 mg/L, 改变了隅田川的黑臭现象, 俄罗斯的莫斯科河、德国的鲁尔河、我国的黄浦江都曾使用过此方法, 而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6]。但调水稀释对引水水域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能会导致两水域生态体系发生变化。如果稀释速率不当, 使底泥处于大的扰动状态, 从而致使底泥中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盐的释放率加快, 最终导致水体中营养盐浓度增加[7]。因此, 在调水稀释的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周边的环境容量, 以及水体的稀释程度。

1.2 底泥疏浚

由于污染河流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从底泥中释放到水体内, 使水质恶化[8]。底泥疏浚是通过挖除表层的污染底泥, 从而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如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New Bedfold港, 疏浚有效地消除了沉积物PAHS和重金属的释放[9]。我国许多中小河流, 如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等, 都使用过该技术。但从治理效果看, 许多河流的水质未见明显改善, 其主要原因是各个污染河水体受污染的类型时间和程度不同, 污染低泥的厚度、密度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此外, 疏挖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些研究认为一定深度下的沉积物中可溶性磷和氨氮高于表面[10,11]。疏浚有见效快, 能增加河流水体容量或提高河流过水能力及夹沙能力等优点, 但疏浚工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底泥疏浚的治理费用十分昂贵。如果按照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局关于底泥中多氯联苯 (PAHs, 45μg/g-1) 的划分规定去疏浚沉积物, 则五大湖的Hamilton湾及Indianat这样的污染港口进行疏浚的费用相当惊人 (Hamilton湾的污染中心区需2千万美元, 全部治理要40亿美元) [12], 同时若疏浚深度控制不当, 会导致在疏浚同时带走大量的植物根系, 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 引起不良的生态反应, 从而使水质更加恶化。疏浚的过程中还易产生噪声、臭气、有毒有害气体威胁作业人员或让其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1.3 底泥覆盖

底泥覆盖是在河流污染底泥上放置一层或多层覆盖物, 使污染底泥与水体隔离, 防止底泥污染物向水体迁移。覆盖物可以是沙子、卵石、或粘土和高聚物材料[13]。覆盖具有三个功能:将污染沉积物与底栖生物物理性地分开;固定污染沉积物, 防止其再悬浮或迁移;降低污染物向水中的扩散通量。最早的覆盖技术是1978年在美国进行的, 随后其他几个国家如日本 (1983年) 、挪威 (1992年) 以及加拿大 (1995年) 也相继使用这一技术。Azcue等人测定了hamilton港施用覆盖技术控制底泥污染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 掩盖能有效防止底泥中的PCBs、PAHs及重金属进入水体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对水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4]。Bona等曾采用一种包括化学分析、毒性测定以及栖息地质量评价在内的一种整体性评价方法, 评价了意大利Venice环礁湖Lag dei Teneri区沙土覆盖法治理污染沉积物的工程效果, 评价结果表明对于水动力强度不大、污染程度不太高的沉积物, 沙土覆盖可有效地阻止污染沉积物扩散, 使水底溶解氧含量满足底栖生物的需要[15]。覆盖技术相比别的控制技术, 花费低, 适用有机、无机处理, 对环境潜在的危害小, 但其工程量大, 同时覆盖会增加底泥的量, 使水体库容变小, 因而该技术不一定适用于小河流, 而更加适用与深海底泥的污染控制中。实践中覆盖法可以与疏浚相结合, 尤其是在航道中, 先疏浚后覆盖, 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2 化学法

化学法是根据水体中污染物种类、数量、特性的不同, 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剂, 通过絮凝、沉淀、络合等化学反应, 使污染物从水体中去除的方法, 依化学药剂的不同, 通常有营养盐固定法、化学除藻法、重金属固定法等。

2.1 营养盐的固定技术

营养盐的固定技术是向水体投加铝盐、铁盐、钙盐等药剂, 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中和和架桥等作用原理, 使之与河水中溶解态磷形成不溶性固体转移到底泥中。有研究认为, 天然水体底泥中铁磷和钙磷较铝磷更不易从底泥中溶出, 因此应尽量使用铁盐、钙盐来沉淀磷[16]。河流底泥的磷释放除了与磷的存在形态有关, 还与温度、底泥的微生物活动、溶解氧浓度、p H、泥水界面的扰动状况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 投加石灰石可以恢复提高水体的p H值, 使其维持在微生物较易脱氮的水平[17]。同样有研究表明升高温度、厌氧状态、酸性或碱性环境能促进底泥磷释放[18]。因此从化学固磷的角度, 应控制河流的p H处于中性[19]。

2.2 化学除藻技术

化学除藻是控制藻类生长的快速有效方法, 即直接向藻类繁殖的水体加藻类抑制剂或杀藻剂。常用化学除藻剂有Cu SO4、西玛三嚓等。混凝剂通常配合除藻剂同时使用, 常用混凝剂有硫酸化铝 (PACS) 、聚合硫酸铁 (PFS) 等。化学除藻操作简单, 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除藻效果, 提高水体透明度, 其治理效果在滇池中得到了验证[20]。但该法不能将氮磷等营养物质清除出水体,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而且除藻剂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使用低浓度的除藻剂还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正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局限, 使得化学除藻技术在很大程度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2.3 重金属的化学固定法

在河流水生生态系统中, 重金属的物理迁移、化学形态和生物学归宿都受到水体自身特性的影响。生物体的直接吸附及生物体的扰动都会导致底泥与上覆水之间建立新的平衡, 从而延长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的时间周期, 因此如果能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 抑制重金属的释放, 则可降低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调高p H是将重金属结合在底泥中的主要化学方法。相反, 水体中存在一定溶度的重金属盐, 又可以反过来牵制水体中营养盐的迁移[21], 在较高p H环境下, 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加入碱性物质将底泥的p H控制在7-8, 可以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入水体。其中碱性物质施用量的多少, 视底泥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p H的高低而定, 但整体而言碱性物质的量不宜过多, 以免对对水生生态造成破坏[22]。

3 结论

虽然污染河流净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首先, 目前物理化学类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较窄, 大都只适应中小河流;其次, 该类净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 某些技术还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 为恢复水环境结构与功能, 必须开发水环境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 许多案例表明, 人工治理后的水环境难于保持长期稳定性, 因此系统稳定化管理也有待研究[23,24]。最后,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河流评价体系, 如美国的IBI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指数, 欧盟的WFD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指数等, 作健康河流的评判标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河流污染程度加剧, 治理的难度也在增加。如何选用适宜的技术实施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 以及如何评价其工程措施的效果, 是污染河流治理实践中面临的难题。结合国内外河流治理的物理, 化学的技术研究成果及经验, 综述城镇污染河流物理, 化学治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为我国城市河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物化+生化处理工艺处理纸箱废水 篇8

关键词:混凝反应,水解酸化,生化

某公司以废旧纸箱为原料, 生产高强度纱管纸。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 其中一部分废水回用外, 剩余废水进入该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前废水量970m3/d, 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浓度约1020mg/L, ss浓度约1200mg/L, BOD5浓度约600mg/L, 氨氮浓度约3.50mg/L, 色度约260 倍, 约7.2。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造纸工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地方标准 (DB41/389——2004) 中的第一时段废纸本色标准。

1 工艺流程

该厂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物化+生化[1~3]处理工艺。设计能力为1000m3/d, 工程总投资300 万元。工艺流程图见图1。

2 运行效果

经物化+ 生化工艺处理后, 所排废水中的污染物PH、SS、CODcr、BOD5、氨氮、色度的日均浓度分别为7.15、8.20mg/L、20.1mg/L、0.35mg/L、30 倍, 符合 《造纸工污染物排放标准》 河南地方标准 (DB/389———2004) 中第一时段废纸本色标准。

3 效益分析

该污水处理工程运行费用包含工资、电费、药剂费、折旧费、大修维护费等, 按日处理满负荷水量1000m3计, 费用0.95 元/吨水, 其中电费0.30 元/吨水, 药剂费0.22 元/吨水, 人员工资0.10 元/吨水, 每年投入26 万元。

该厂污水处理前, 年排CODcr299 吨, 处理后排放CODcr25 吨, 年削减274 吨, 削减率92%;处理前氨氮年排0.96 吨, 处理后氨氮年排0.06 吨, 年削减0.90t/a, 削减率为94%;处理前SS年排347 吨, 处理后SS年排23 吨, 削减率为93%;处理前年排BOD55166 吨, 处理后年排BOD5 为0.6 吨, 年削减165.4 吨, 削减率为99.6%。

4 结论

该纸箱废水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 技术可行, 运行稳定, 效果显著,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为.环境化学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2]谢时伟.环境污染与防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篇9

关键词:污泥沉降性,微曝气,减容减量

1 背景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投运一二三期工程, 日处理水量为90万吨, 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 (水解酸化) -好氧", 其中日产生污泥约7万多吨, 包括物化污泥、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 以不同比例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然后采用重力浓缩-浓缩池, 机械脱水-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 来对污泥进行减容减量处置。

物化污泥, 沉降性差, 絮体细小, 吸附性和粘性差, 易造成浓缩池上清液大量带泥;这带来两个结果:1) 由于沉降效果差, 使相当比例的污泥通过提升泵房回到水处理系统, 增加了其处理负担;2) 进机械脱水段污泥含水率居高不下, 导致泥处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能改善重力浓缩段污泥的沉降性能, 提高污泥浓度, 那么对于提高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稳定泥饼含水率、降低污泥脱水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对物化污泥的性质、改善其沉降性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很有必要。

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吸附性。活性污泥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 而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能分泌一种具有粘性的高分子有机物, 使细胞具有絮凝现象[1]。因此, 可以考虑通过发挥活性污泥的絮凝特性, 将生化污泥掺入到物化污泥中, 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 并可通过适度的微曝气工艺, 使微生物进入自身氧化阶段, 来实现污泥减容减量的目的。

本实验以小试结果为基础, 在确定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混合比例, 微曝气时间, 曝气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小下, 并通过中试试验放大考察该工艺的优缺点和具体参数要求。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案

研究分2个阶段: (1) 小试阶段:研究物化污泥与生化污泥的比例 (2:1或3:2) , 微曝气时间 (1-4小时) , 曝气量等因素, 对改善混合污泥沉降性的作用; (2) 中试阶段:依据小试摸索的具体参数, 设计污泥曝气氧化池中试装置。如图1, 氧化池分四格, 有效容积21m3, 停留时间控制在4小时之内, 故每一格的曝气时间约为1小时。按小试确定的混合污泥比例进泥, 并可按照实际结果进行调整。每日测每格的污泥沉降性和污泥浓度。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污泥沉降比:100ml量筒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小试研究结果

3.1.1 混合污泥微曝气后沉降性

分析图2可以发现, 对混合污泥进行微曝气能明显改善其沉降性。当按物化污泥:生化污泥=2:1时, 混合污泥经过1小时的微曝气后, 污泥沉降性有明显改善, SV30从87%降到43%, 且当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比例提高至3.2时, 混合污泥曝气1小时SV30为36%。说明可以通过发挥生化污泥吸附性和沉降性好的特性来改善物化泥的沉降性。同时, 随着对混合污泥曝气时间的延长, 污泥SV30逐渐下降, 到曝气4小时后趋于稳定, SV30接近于30%左右。

3.1.2 混合污泥微曝气后污泥容量

如图3, 对混合污泥 (物化污泥:生化污泥=3:2) 进行微曝气1小时后, 污泥浓度由3021mg/L降低为2430mg/L, 污泥减量率为19.56%。曝气4小时后, 污泥浓度仅为2095mg/L, 减量率为29.86%。说明, 生化污泥加入到物化污泥中后, 不但改善了混合污泥的沉降性,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后, 自身代谢增强, 消耗掉了大量的有机物, 使混合污泥浓度明显下降[3]。

3.2 中试研究结果

中试氧化池分4格, 停留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 因此, 刚好每格的曝气时间约为1小时。按照小试的参数, 初期将物化污泥:生化污泥设置为3:2, 每日测定曝气1-4小时的污泥沉降性和曝气4小时后的污泥浓度, 后期发现, 效果并没有实验室小试结果那么理想, 因此, 调整物化污泥:生化污泥比例为4:3。

经过连续多天的中试试验, 分析可以发现, 当物化泥:生化泥=3:2时, 对混合污泥进行曝气, 沉降性并为得到明显改善, 各时段的SV30都在90%左右;因此, 提高生化泥的比例, 调整为物化泥:生化泥=4:3时, 混合污泥的沉降性得到明显改善, 曝气1小时后, SV30稳定在38%, 且经过连续多天的验证, 曝气1-3小时, 混合污泥的SV30均在37-38%。证明, 生化污泥对降低物化污泥沉降性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发现, 曝气4小时后, SV30波动很大, 且明显高于曝气1-3小时, 推测原因可能为过度曝气, 打散了生化污泥的菌胶团, 反而使混合污泥的沉降性变差。

4 结论

4.1 生化污泥对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具有重要作用。中试研究发现, 当物化污泥:生化污泥=4:3时, 能将混合污泥的沉降性降低到SV30=38%左右。

4.2 生化污泥对混合污泥的减量具有重要作用。配合对混合污泥进行微曝气, 可使混合污泥减量化, 减少最终污泥产量。

参考文献

[1]李锋, 小俊, 运平等.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 2010.38 (9) :12-14.

论时尚插画中的物化风格 篇10

时尚插画, 顾名思义, 是随着时尚产业发展起来的原本为时尚产业服务的一种插画类型, 是以刻画和创造服装展现流行文化为主题的插画。20世纪的前50年曾是插画的黄金年代, 进入所谓的读图时代后, 插画无疑是我们在知识启蒙时期所获得的最主要视觉经验。即便是时尚杂志, 也把插图作为主要的视觉设计元素, 时尚插画因此在时尚杂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摄影术发明、普及后却有式微的迹象。而今受到科技及新媒体高度开发的影响, 设计师的表现风格及手法更加丰富, 也使得时尚插画发展更为多元化。它就像书籍插画一样, 长时间处在一种附属的地位, 而随着近年来个人电脑技术、软件技术和电脑普及率的发展, 时尚插画也正逐渐摆脱其附属地位, 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插画门类。

在时尚插画的风格分类中又分为街头玩闹风格、感性主义风格、技术派风格等等。在技术派风格中又分物化风格和数码技术风格。

何谓“物化风格”?即将物拟人化, 或者将人拟物化。如在国内插画师官纯的作品中, 角色眼神空洞, 如同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 但是对于主角身上的服装, 脸上的妆容, 周围的物体则做了很细致的刻画和描写, 整个给人感觉是很“拟物”的形态。

一、时尚插画的物化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 消费社会的影响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特征渐趋明显的消费社会, 这也许可以从许多方面深切地感受到。假日经济的到来, 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和新生活方式的兴起, 足以说明我们已进入一种新的生活形态。黑格尔早就指出, 在人的所有感官中, 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 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 抑或视听同时运用。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认为, 视觉与听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 这是由于两者的一系列差异造成的。首先, 视觉是持续的, 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 听觉则是消失的, 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正因如此, 视觉与认知和科学相关, 而听觉则与信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次, 视觉是远距性的感官, 可在一定距离之外把握对象;听觉并非要缩小距离, 而是要适应距离。因此, 视觉是间离的感官, 而听觉是融合的感官。视觉可以反复审视和质询对象, 听觉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再次, 视觉是个体性的感官, 而听觉则是社会性的感官;看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 而听者总是把闻者与言者联系在一起。视觉所以僭越听觉转而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因”, 在威尔什看来, 主要是和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美学转向有关。时尚插画之所以出现了物化的风格, 在于消费社会的不断影响。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消费社会里, 物质贯穿于人们的方方面面, 人们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升华。

(二)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传播为依托, 具有前端性、通俗性、流行性、商品性、狂热性、矫饰性、拼凑性、暂时性等特点。伴随着整体消费文化的来临, 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变得更加消费化, 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日常生活审美化早已受到商品经济的腐蚀, 那么在当今时代, 商品经济并不只是“侵蚀”, 而是要进一步侵占整个领域, 将日常生活纳入到社会商业活动的控制范围之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商品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必然衍生物, 它与我们人类商品生产一样古老, 古代的手工艺对实用器物的美化、装饰等, 都带有明显的消费性质。

(三) 当代审美心理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审美文化产品从纯审美走向泛审美, 大量的大众文化产品只能满足人们低层次的审美需求, 有些产品甚至只追求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 而消解其人文意义。现象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在日常生活中, 人是处于一种“常人”的状态, 是一种不具有主体性的、庸庸碌碌、毫无主见、失去本真的, 无个性的平均状态, 即“常人”。人类这种背离本真而落入日常生活深渊的存在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结果。不仅人与世界均被物化、被塑造、被计算成使用的物质, 而且人与世界分离、人被视为世界的主体, 脱离于客体而存在。最重要的是社会的齐一化与平均化, 使人们的生活失去意义而变得单调乏味。由此, 插画家将人们的形象物化也正是由于当今审美心理的这样一种变化。

二、时尚插画中物化风格的表现形式

(一) 线是视觉艺术中造型的重要手段

事物的可见轮廓是用线条来表现的, 因此线是物质呈现的重要媒介, 这在绘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位强调用线的新古典主义大师, 安格尔认为刻画人物“如果基本线条未能揭示出个性特征”, 所取得的只能是“似是而非的现象”。康德则认为“线条比色彩更具有审美性质”。因为, “渲染着轮廓的色彩是属于刺激的, 它们固然能使对象本身给人以活泼的印象, 却不能使它值得观照和美”, 而素描却是十分重要的, 在素描里, 对于鉴赏重要的不是感觉的快感, 而是单纯经由它的形式给人的愉快”。物化风格的线条是流畅的, 型态的, 有物体风格的。

(二) 线条是艺术风格划分的重要标尺

线在确定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作用鲜明地体现在视觉艺术中。纵观西方的设计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 直线与曲线之争是区分现代设计与古典设计的分水岭。

(三) 线条是美感产生的源泉

线条总体上可分为直线和曲线。若再细分, 直线又分为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 曲线又分为波状线、螺旋线、蛇行线等。

(四) 线条具有情感表现性

线条之所以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情感表现性。线是艺术家从客观对象中提取和剥离出来的虚拟的视觉造型语言, 这种语言清楚地反映了艺术家的心理世界。

总之, 时尚插画的物化风格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 它代表了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改变, 代表了现代人审美观点的变化, 代表了现代人的观念方式的变革。

三、时尚插画中物化风格的审美文化意蕴

审美文化带有一些人们物化类的风格的变化, 线条所以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情感表现性。线是艺术家从客观对象中提取和剥离出来的虚拟的视觉造型语言, 这种语言清楚地反映了艺术家的心理世界。审美趣味的好与坏、发达与不发达, 往往与人类社会某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达与不发达有关。正如桑特耶纳所说, 儿童和野蛮部族的人往往只喜爱最鲜艳、最耀眼的色彩;思想简单和天真朴素的人往往偏爱闪光的油彩和磨光的瓶罐;原始的歌舞中只有极其单调的节拍, 儿童偏爱的音乐常常是响亮和活泼的曲调, 这些趣味都不能说是不健康的或堕落的, 也不能称之为不真诚的和虚伪的, 尽管它还不太发达。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发达和不发达, 不是看其先天的共同感, 而是需要后天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由此可见, 时尚插画的物化风格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正如李泽厚所说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的本体在不断延伸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物态化的对象中, 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 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生活积淀而成为艺术作品的意味层, 恰好是对形式层和原始积淀及形象层艺术积淀的某种突破而具有创新性质。因为原始积淀及艺术积淀都有化内容为形式从而习惯化、凝固化的倾向, 例如装饰风、形式美;生活积淀则刚好相反, 它引入新的社会氛围和人生把握而进行革新, 变换着原有积淀。席勒曾说美为生命的形式, 如果只有形式, 那将是抽象的;只有生命则是一堆假象而已。物化风格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则是, 空洞的眼神, 麻木的灵魂, 是现代人一种精神观念的表现。但是, 没有什么可以能够让人记住的东西, 这是一种商业文化的消遣。在若干年后, 没有人会记得这些花花绿绿, 快速消费所产生的东西。对于后人来说, 这些是空无一物的消费品, 是一晃而过的云烟, 留不下什么, 也没有什么值得留念。所以, 这样的带有物化风格的时尚插画, 只是一段没有意义的过往, 终将消失在艺术时代的长河中, 被忙碌的人群所遗忘。国内的插画市场正在起步, 商业插画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社会给插画人提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们不仅应该用物化的风格来画插画, 更应该学会将传统视觉资源转化为现代设计的视觉元素, 重新解读传统图形的美学意义, 使我们的设计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中国的视觉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如彩陶纹样、青铜纹样、雕梁画栋、砖雕木刻、民间年画、泥塑纸马等等艺术和手工艺, 都是中国视觉文化资源, 其资源蕴藏深厚、风格多样, 有着独特的视觉语言与意境之美。

拥有思想内蕴的插画才是能够为人们所记忆的插画, 才是能够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插画, 我们希望留下的是自我的方向, 希望留下的是所有人能够记得的东西。否则, 看过不能够让人记得, 留下也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

插画是一门应用艺术, 它不经意进入了设计的主流, 似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插画的参与, 插画艺术具备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高度, 插画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加简约。插画的艺术之美是唯美动人, 清新飘逸, 形象简练的充满生机动感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达到构图的饱满和完全。在今天, 我们需要真相的还原, 需要艺术领域的发掘, 需要笔杆和心灵的交融, 需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发现。物化的风格是时尚插画的一种类型, 它的发展和成长还需要插画家们的进一步探索。

摘要:在现代设计领域中, 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表现意味的, 它和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 时尚插画的发展是随着时尚产业发展起来的原本为时尚产业服务的一种插画类型, 物化风格则是在时尚插画中一定的恋物情结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李龙生.设计美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8

线上生活的物化危机 篇11

这个世界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实现不了的。游戏、运动、资讯分享、情感交流、消费、支付甚至是开关车门和睡眠监测,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App。

App的大爆炸,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中国也从熟人社会进入到了“半熟人”社会,人们的交际圈半径急速扩大,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随之改写。即使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半熟人”,你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其行踪。与某个人建立联系再也不需要把关系绕圈子,有N种手段可以方便快捷地搞定他。

一个全新而充满诱惑的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甚至沉浸于线上生活无法自拔。在这个App缔造的新世界里,人们之间仿佛是透明的,大量App通过无孔不入的触角全方位采集着个人信息,手机真的成了手雷。这些以牺牲个人隐私为前提汇聚起来的数据洪流,则成为各路豪强抢占大数据时代制高点的稀缺资源。

时间与空间的无限零距离也制造着新的距离感。当横亘在我们之间的距离不是千里万里,而是彼此面对面坐着却在刷微博,当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热衷于将自己的一举一动分享给粉丝,却忽略了身边的人与事,人的物化已经不可阻挡。

为海量的App制造的快感所迷惑,现在已经有超过70%的手机用户24小时开机。这时,到底是手机服务了我们,还是我们成为了手机的奴仆?

其实,早在公元1840年左右,西方世界的无政府主义者如法国的普鲁东、俄国的克鲁鲍特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制衡人的物化?在他们的哲学中,人是不可以物化的。物质要发展没有错,可是人还是要做主人的。你买车买房都没有错,可是不要最后变成车奴房奴,变成你在养它,而不是它在幸福你。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的物质极大丰富都伴随着思想的极度璀璨。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铁的发现及使用,自然生产量暴增,在物化的环境下,刺激了众多思想家的涌现,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中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从中国传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物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而来的则是影响了整个欧洲文明进程的文艺复兴……

回到今天的现实,线上的随意轻松,与线下的沉重压力,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突。而精英与草根的二元制结构,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冲突。

其实,不存在精神上的绝对快乐,也不会有物质上的绝对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而现在,我们正在稳步走向其中的一个极端。

我们迫切需要重塑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才能在这样一个高度物化的世界里找到平衡。

焦化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篇12

1 焦化废水的常规物化处理技术

1.1 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是运用多孔吸附剂进行吸收, 通过吸附剂中的吸附作用, 达到净化焦化废水污染的效果。该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在应用中较为常用。之前对于方法所进行的研究显示, 吸附剂活性炭能够对焦化废水中的各种苯酚物质予以去除, 并能够达到97%的去除率, COD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4%以上。吸附剂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能, 其与其他方法协同使用则可以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对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能够达到一种新高度的提升。

1.2 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近些年来达到一种的成熟程度, 其能够更好地对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去除,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主要是通过双电层的压缩作用, 促使废水中的颗粒物失去稳定性, 通过凝结碰撞而不断沉淀, 并通过水中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 让颗粒分子吸附到诱捕胶体粒子中, 从而让颗粒物予以沉淀。因此, 提升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可以让废水的物化处理效果更佳。曾有研究显示, 由壳聚糖与丙烯酰胺、二丙烯基二甲基氯化铵和MPTS合成的壳聚糖改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于废水的浑浊度及色度去除达到95.12%和67.78%。

1.3 萃取法

萃取法的应用主要是应对焦化废水中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和去除, 而溶剂萃取法是萃取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与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容, 促使两者发生混合, 实现污染物质的转移。此方法的应用效能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高效程度, 高效萃取剂的应用能够达到提高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的目的, 也是研究的重点。

2 新型物化处理技术

2.1 微波辐射法

微波辐射法是近些年来新研究的一种物化处理技术, 其主要是利用微波热能效应和费热能效应, 促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 从而使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其具有工艺简单、操控便捷、节能省电、工艺性能强的特点。通过对此方法的研究, 我们可以得知, 微波辐射对于COD去除率最佳, 可以达到29%。经过微波辐射法处理的废水, 其焦化废水含氮杂环及其他多环有机物明显减少, 明显能够提升废水可生化性能。同时, 微波辐射发还可以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这就突出了该方法的诱导性, 能够激发协作法的降解活性作用。研究显示在微波诱导作用下, 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 对废水中的色度、COD去除率达到83.15%和82.13%。

2.2 超声空化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超声波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 是空化效应的有效表现形式。该方法对于废水中的氨氮、酚类污染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去除效果。研究显示, 超声波焦化废水处理中, 废水中充满充足的气体, 通过较高的超声波功率则可以让处理效果更加明显。超声辐射-活性污泥法对焦化废水COD降解率可提高48.29%~80.54%。此外, 超声波中加入硫酸亚铁, 也可以提升其处理效果。此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 催化作用较为明显, 并可以与其他方法协同作用。

2.3 脉冲等离子处理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降解焦化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 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该方法操作同样非常简单, 运行的成本也非常低廉, 并且具有环保效能, 应用的性价比较高。研究显示, 此方法中可以对可对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3.2%, 相比较不放碘时的处理效果, 提升了38%左右。并且, 其发出的等离子体通过其所产生的高能电子、紫外线及抽样效应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并且, 此方法同样可以与其他方法使用, 尤其与生物发的连接, 干泥可以对好氧微生物起到很好的降解作用, 有助于推动焦化废水的深化处理。

3 结束语

焦化废水处理中, 所使用的物化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方法的使用也会产生不同的物化处理效果。因此, 相关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物化处理技术的提升, 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同时, 相关研究人员还要对国外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借鉴, 将新技术应用到我国现有的废水物化处理中, 为处理技术的延展性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家艳.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芳香族污染物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 2013, (6) :498-502.

[2]杨长江, 李杰, 王亚娥.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 2012, (16) :73;52.

上一篇:LID模式下一篇: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