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内容

2024-05-29

创作内容(共11篇)

创作内容 篇1

不论是对传媒人暗送“秋波”, 还是对传媒机构表现“暧昧”, 都不外乎对内容价值的“衷情”。

本期, 《中国传媒科技》专访今日头条头条号运营总监、头条号创作空间负责人吴达, 请他介绍下2亿投资基金的内容计划。

《中国传媒科技》:从2015年起, 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媒体领域纷纷圈地, 特别是自媒体领域, 各

家也不遗余力招贤纳士例如腾讯的芒种计划。那么, 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以内容精准分发起步的公司, 如何看待各家疯狂入驻媒体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吴达:我们觉得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从平台方面来看, 「两微一端」 (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客户端) 的格局已成, 内容分发的渠道已经非常健壮。接下来是内容获取的竞争, 各平台都加大了对内容创作群体的吸引, 今日头条也会通过一系列扶持策略, 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入驻头条号, 进一步充实平台的内容, 满足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我们注意到有其他平台采取了与头条号相似的扶持策略, 但我们会认为:一方面, 这是好事, 巨头有更多资源, 大家可以一起支持创作者群体, 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 我们也相信, 作为领先者, 如果跑得足够快, 就不用回头看跟随者在哪里。

《中国传媒科技》:去年今日头条在自媒体大会启动“千人万元”计划、“百群万元”计划以及孵化计划, 从头条号到头条号创作空间, 并准备了2亿内容创业投资基金。这一系列的计划是在怎样的逻辑框架下运行?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大量金钱的投入, 头条可以预估的回报又从何而来?

吴达:我们内部讨论时, 并不把财务回报作为内容投资基金第一目标。我们希望借此促进内容业繁荣, 因为只有内容业欣欣向荣, 平台才可能持续繁荣。2015年9月头条号创作者大会时, 今日头条启动千人万元、百群万元和加速器 (即头条号创作空间) , 以及刚刚宣布的2亿面向内容创业的投资基金, 其共同目的是扶持优质内容创作者。理想状态中, 当一个原创作者起步时, 千人、百群可以让他没有生计之忧、安心创作, 当他寻求商业前景, 打算创业时, 加速器和投资基金可以帮他扩大规模。

《中国传媒科技》:目前为止, 内容创业仍然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您认为从头条的角度看, 什么是内容创业?如何定义内容创业的“内容”?

吴达:不敢说头条的角度, 我个人的看法是, 内容创业的形式多种多样 (图文、图片、音频、视频) , 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成为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 。今日头条的投资基金就是要投资那些有望成为IP的内容创业项目。

《中国传媒科技》:人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 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大V占流量资源的趋势, 新人往往玩不转, 就如大家担心的, 从千人万元的这“万元”到内容创业的“两亿”, 这些钱如何真正进入优质原创者的口袋呢?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名气的原创者, 是否有可能同时被几家都交叉圈进了自己的城墙内?

吴达:一方面, 具有一定名气的原创作者, 当然是各家平台争夺的对象, 也是我们想要吸引的。

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认为内容创业才刚开始, 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因此发现、扶持和孵化刚起步的创作者, 就变得十分关键。我们内部有专门的团队来做这些事, 有一个内部流程去过滤、筛选优质作者, 保证资源倾斜地公平、且有效率。作者在头条号的数据, 是我们评判的材料之一, 但不是唯一, 我们也会听取公司内外部内容业人士的专业意见。

《中国传媒科技》:各大主流媒体以及互联网巨头们都十分看重自媒体资源。您认为, 如今的头条号有哪些优势能够作为自媒体人不断创作的动力?作为一个推荐阅读为主导的平台, 读者带有更大的随机性, 难以沉淀, 头条是如何让读者沉淀, 让作者获得专栏的认同感的?

吴达: ( 第一个问题) 相比其他平台, 我认为头条号有几个优势:

1. 今日头条仍在高速成长中, 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当其他公众平台已成为红海, 我们才刚刚进入红利期, 现在来头条号, 就像2005年时的做淘宝, 2009年时的做微博, 充满机会。

2. 对于新手作者更友好。在头条号, 不用发红包求互推、求帮转, 只要专注创作, 内容就可以获得推荐量和阅读量。

3. 头条号广告分成收益2-3倍于其他平台。

(第二个问题) 你们的观察很到位。我们也认为, 相比微信、微博这样基于社交关系的平台, 今日头条的用户 (或者说读者) 对作者的感知、互动还不够多、不够强, 我们会持续改进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很快会看到, 在今日头条客户端的Feed流中, 作者品牌会有更显眼的展示。未来也会支持作者和用户之间更多互动。

写在后面

在3 月1 2 日今日头条2 0 1 5 年的年会上, CEO张一鸣发表演讲, 并公布今日头条未来四年的目标:2016年今日头条的首要目标是决战国内第一, 实现国内6000万DAU, 成为中国第一移动视频平台。2017年实现国内9000万DAU, 海外超过1000万DAU, 打造中国第一内容制作平台。2018年实现国内1.2亿DAU, 海外2000万DAU, 布局战略产品矩阵。到2019年打造全球第一制作分发平台。

如果给传统媒体机构、搜狐新浪等互联网门户, 以及今日头条等后起之秀一个代际划分的话, “老中青”是不是合适?

作为“青年一代”的今日头条, 已经让“老一代”的传媒机构再次感到极度焦虑了。

借用中国青年报曹林的一句话:“温水煮青蛙”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创作内容 篇2

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

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

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

上联:玉兔东升

下联:红日西坠

上联:冬去秋来

下联:冰消雪化

上联:陶冶性灵

下联:砥砺学问

上联:年年如意

下联:岁岁平安

上联:人和政美

下联:国富民强

上联:冬梅报喜

下联:瑞雪迎春

上联:读古人书

下联:论天下事

上联:身无分文

下联:心忧天下

上联:暮雨朝文

下联:苍烟落照

上联:丰江渔火

梁实秋早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篇3

关键词梁实秋;新诗;浪漫主义

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在散文创作、文学批评、翻译、学术研究以及教育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新月时期,梁实秋以大力宣扬“新人文主义”思想而著称,从文化立场上来说是个坚定的保守主义者,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一个古板而僵化的作家。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梁实秋早期刚刚涉足文坛时,是一个极端的浪漫主义者,他创作的三十余首新诗皆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由于梁实秋未正式出版诗集,且之后在诗歌创作上也未有大作为,世人对他早期的诗歌创作知之甚少,学术界对其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高旭东就曾说过:“梁实秋是五四文学革命之后较早涌现出来的却被人忘却的新诗人”。[1]但像现当代文学史那样,对他的新诗创作只字不提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虽然梁实秋的诗歌湮没无闻已久,但在当时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曾受到闻一多、郭沫若等诗人的赞赏,闻一多甚至认为除了郭沫若的《女神》以外,能够与自己的《红烛》相提并论的就只有梁实秋的《荷花池畔》。

“诗人永远是在诗中表现他或她自己的”。[2]梁实秋早期在清华以及留美时期的新诗创作共三十余首,每一首都是他青春年华的写照,这些作品的主题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借景抒情诗,诗人借助荷花、月亮、溪水等景物抒发其内心的种种情感,有对生活的憧憬,有对自由的向往,还有对人生、对现实的思索。二是爱情诗,诗人与程季淑正是青春花季的年龄,追求浪漫、渴望爱情,每一首爱情诗都是他们甜蜜、浪漫的见证。三是友情诗,这类诗歌篇数虽不多,但每一首都表达了诗人与闻一多的深厚友谊。四是人生哲理诗,时代的影响使得梁实秋对宇宙人生产生了痛苦而执著的思考。具体表现如下:

一、借景抒情诗

清华的荷花池是清华学子读书学习、放松休闲的好地方,荷花池畔的精致美景也被纷纷咏叹,梁实秋的《荷花池畔》堪称其中一绝。这首抒情长诗由十三诗节组成,诗人独在荷花池腋下的亭子里“运思游意”,对岸的孤松使他的内心“檀香似地焚着,越焚越炽了”,诗人由荷花池畔的风景开始了无限的想象,大自然的自由独立和自我的抑郁焦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羡慕绿树“伸臂张手的忘形的发育”、“小溪自由的奔放,尽性地在谷峡里舞跃,垣途上奔跑”,而自己却“终久这样的郁着,不能像火球似的轰轰烈烈的燃烧”。这种种描写,把孤独的“我”、压抑的“我”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在焦虑、矛盾、挣扎之后冲破樊笼,“我底心情就这样疯狂的驰骤,理性的僵失了他的统驭的力”。但自由了的情感却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是要驶进云幔霞宫,还是要坠到人寰底尘埃万丈里去”,暗示了前路茫茫。

梁实秋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诗歌还有《秋月》、《蝉》等,而他在留学途中所作的《海啸》、《海鸟》较之前几首诗则艺术上更为高超,风格上也有所突破。《海啸》是梁实秋少有的大气磅礴的诗歌之一,诗人描写旭日、晚霞、月色,并融入自己的各种感受,“轻锐的海啸”使诗人从“糖饴似的乡梦”中被唤醒,从而引起了“竟日的乡愁”。夕阳西下,“沉重的海啸”提醒“倦游的孤客”把乡愁交付给西去的夕阳载回家去。“玉镜似的月盘孤零零地高悬,银箔似的海面平坦坦地凝驻”,这时海啸“哀柔”、“如怨如诉”,更激起了诗人思念祖国、思念爱人的愁情。这时,惟有捧出你的诗心,在诗中唱出你深深的情思。

二、爱情诗

爱情诗是梁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爱情的使者”,梁诗见证了其与妻子程季淑的浪漫恋情。梁实秋的爱情诗均情感真挚浓郁,甜蜜浪漫中流露了丝丝痛苦纠结,正如他自己所形容的:

吾爱!

莫看轻我的文字啊!

都是些殷红的血点呢!

再待一顷,

怕要变成惨白的泪花。

——(《重聚之瓣》五三)

梁实秋的爱情诗有《怀》、《答赠丝帕的女郎》、《赠》、《梦后》等,每一首诗都别具一格。如《答赠丝帕的女郎》,诗人以诗回赠送丝帕的女友,呈现了情侣间互赠礼物的甜蜜浪漫,丝帕作为“爱情的使者”,传达着二人缕缕的情丝。“我的心啊!若终于哇的一声呕出,这块丝帕,便是你的棺椁!……我愿意裹在帕里,钻进丝纹的隙缝里”,种种描写,真挚的情感加上无限的幻想,把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以及与爱人间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友情诗

梁实秋还有几首表达与闻一多友情的诗歌,如《送一多赴美》、《答一多》、《寄怀一多》等。梁实秋与闻一多同为清华校友,二人志同道合,在诗歌理论及艺术追求上也较为相近,通过诗歌创作与诗歌评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答一多》便是二人友情的见证,《答一多》是梁实秋对闻一多《红荷之魂》的答诗,全诗以“烛火都要熄了,又何有于流萤呢?”作为主旋律,把闻一多比作是“开路的神灯”,自己则是“人间逼迫走的逃囚”,带着哀伤的歌声,“借了Capid底小弩”,却反而宣示了自己的藏处,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帮助他,“闲敲几张灯花”,“漫折几枝笔花”作辟邪的符录。

四、人生哲理诗

梁诗中最有特色的要数那些探索人生的诗歌。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在新文化、新思潮的感染下,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新的期盼和目标,然而混乱的现实却使他们的梦想破灭了。封建思潮的复古、帝国主义的侵略、民生的凋敝使他们感到失望和悲哀,这种情绪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梁实秋的诗歌中也不乏此类题材,他深刻地意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他渴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于是作出了《二十年前》、《疑虑》、《对墙》、《重聚之瓣二十首》、《旧居》、《早寒》、《幸而》、《一九二二年除夜》等十多余首新诗,此类诗读起来相对晦涩难懂。《二十年前》是其中较浅显易懂的,诗人把二十年前的“我”与今天的“我”作一番比较,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别。二十年前的“我”在母腹中,被囚禁在皮肉的“囚笼”里,二十年后的“我”无端地被社会这“囚笼”“闷损了心头的快乐”,顽强的生命之火使得二十年前的“我”挣脱了皮肉的枷锁,那么二十年前的“我”和如今的“我”又有什么差别呢?如今的“我”为了挣脱社会的“囚笼”而顽强地挣扎,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是一样的,表达了诗人要求个性解放、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诗歌作为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能够完美地展现诗人对于自然、爱情、友情以及人生的种种感受。无论是梁实秋的爱情诗,还是友情诗,无论是借景抒情诗,还是人生哲理诗,都是诗人真情的流露。但总体而言,梁实秋的诗歌主题稍显浅显,题材也稍显狭窄,创新不足。

创作内容 篇4

1 文献回顾

1.1 用户生成内容

普通大众在非专业渠道制作创新内容或对已有内容做创造性修改, 并在网络上传播与他人共享的形式, 统称为用户生成内容。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类型、用户动机、教育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 主要讨论影响用户创作意愿的外在形式, 而对信息内容的关注不够, 更没有得出一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以自我建构理论为模型构建理论框架, 采取实验方法探讨信息内容与用户创作意愿的关系。

1.2 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指不同文化下个体理解和认识自我的一种认知方式, 分为独立型和依存型。学者们不断探讨其与个体认知风格、人际交往的关系, 为解释个体心理现象的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 却很少用于解释消费者评估信息的心理动态。而自我建构在影响用户的信息评价与决断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用户如何表征信息内容是进行信息评估的前提, 也是决定他们是否产生创作意愿的基础。因此, 引入自我建构理论分析信息内容特征、框架与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关系, 以及在不同关系平台情境下的影响机制, 能更好地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2 研究假设及模型

2.1 信息内容特征与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关系

信息的呈现从内容特征上看, 可分为以工具性利益和个性化利益为特征的信息内容, 前者的消费者主要追求现实利益, 体现物质层面需求, 而后者的消费者希望能在信息获取及表达过程中实现自我并得到他人的理解及认可, 体现精神层面需求。然而这两种内容特征与不同特征的自我建构存在内在联系:个性化内容特征主要强化企业精神层面的抽象化描述, 强调“以他人为中心”, 属于依存型心理表征;工具性内容特征将实际报酬激励机制描述得更加具体, 强调“以自我为中心”, 属于独立型心理表征。因此, 笔者推断 (H1) :相较于工具性内容特征, 当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时, 用户内容创作的意愿更高。

2.2 不同关系平台情境下内容特征对用户生成内容创作意愿的影响

Wilcox认为无论是在传递资源还是获取新资源过程中, 弱关系比强关系更重要。弱关系个体之间相对陌生, 但可以搭建某种形式的桥梁, 传递更多有效信息, 且其成员具有多样性, 易于产生更多有价值且新颖的信息。强关系中的个体之间更加熟悉, 彼此间更加信任, 易于引发成员更深层次的思考。弱关系利于扩展传播广度, 强关系利于挖掘传播深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推理:个性化内容体现企业寻求精神共鸣, 与强关系传播相匹配;发布工具性内容企业关注广度传播, 与弱关系传播相匹配;在强关系网络中, 个体间交流更频繁, 利于传播隐性抽象知识, 符合个性化内容特征;工具性内容的主旨化特征与弱关系传播途径相匹配, 更利于刺激用户生成内容;在强关系平台中, 当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 一旦被关系中某个体评论分享, 因成员间在某观念上的相似性, 将可能引起关系中其他成员的认同传播;但是, 企业发布工具性内容, 将会被强关系中的个体视为广告营销信息, 从而遭到排斥阻碍传播。因此, 笔者认为 (H2) :在强关系平台的情境下, 企业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而在弱关系平台的情境下, 企业发布工具性内容特征,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

3 实验

3.1 实验一

3.1.1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以企业发布的话题内容为例作为目标事件, 分别以个体长期聚焦、内容特征和信息框架的描述为操控情景, 采用2*2*2组间因子设计, 目的是检验H1。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测试。首先主试收集微博、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企业发布的信息内容, 通过分析提炼选取10条话题。通过预测试, 最终选取具有工具性和个性化内容特征的信息各两条, 为了防止品牌因素干扰, 在材料中隐去品牌与商家标签。

3.1.2 实验过程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83位本科生接受本次实验, 年龄均在20~23岁。首先主试随机排序四个版本的材料发给每位被试, 并告知被试本次调查研究需要填写两部分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关于用户创作传播意愿的调查。其中, 用户生成行为的量表参考F.D.Davis的设计测量 (α=0.88) , 与内容特征相关的因素参考Kivetz的测量 (α=0.81) 。

3.1.3 操控检验

对内容特征操纵检验结果表明:工具性内容特征导致了被试较高的工具性 (VS个性化) 倾向 (M工具=5.07>M个性=3.50, t=4.095, P<0.001) , 而个性化内容特征导致了被试较高的个性化 (VS工具性) 倾向 (M个性=5.17>M工具=2.83, t=5.178, P<0.001) 。检验结果证实实验成功。

3.1.4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一步检验分析组间用户创作意愿差异, 结果显示:当信息内容特征呈现工具性和个性化两维度时, 两组被试用户创作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M工具=3.167, M个性=5.117, t=6.559, P<0.001) , 即信息内容特征对用户创作意愿的主效应显著, 说明当内容特征趋向于个性化利益为主时, 用户创作意愿较高, H1得到了证实。

3.2 实验二

3.2.1 实验设计

实验通过现场实验法来获取在不同社交平台下, 企业发布信息内容对用户创作意愿影响的相关数据信息。针对前面提出的假设, 把实验主体分为8个组, 分别对应于8种实验处理条件, 采用2 (内容特征) *2 (信息框架) 的组内因子设计和*2 (社交平台) 组间混合因子设计。

3.2.2 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对应8种实验处理条件, 把问卷分为8类, 每一类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要求被试根据所提供信息集, 选择一种自己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平台 (即前试) ;根据各实验处理条件设置成平台信息展示给被试后, 要求被试根据所处平台不同、自身心理动态的变化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 (即后试) ;人口统计变量。

3.2.3 实验过程

本次现场实验是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机房和学院楼机房同时进行,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96位本科生接受本次实验, 年龄均在19~24岁。首先让被试选择自己通常使用的社交平台作为前测, 接着让被试在社交平台网络页面上看背景材料, 选择是否会传播及创作更多的信息内容。本次现场试验中的前后测试没有设时间间隔的原因在于:第一, 若设置时间间隔, 现场随机拦截被试的方式可能会让其在心理上产生抗拒从而阻碍试验正常进行;第二, 时间间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被试产生记忆失效的不良影响, 影响试验结果。其中, 前试中短期诱发因素之关系平台选择的情境选择相关因素参考Lee at al (2010) 的量表设计与测量 (α=0.78) 。

3.2.4 操控检验

在两种不同社交平台情境下,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内容特征进行操纵性检验。在强关系社交平台下, 关于内容特征变量有效性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得出内容特征得到有效操纵 (F=7.81, P<0.001) 。同样, 在弱关系社交平台下, 内容特征 (F=9.42, P<0.001) 也得到了有效操纵。

3.2.5 实验分析及结论

首先进行了混合设计实验, 其中组内试验结果显示: (1) 信息内容特征的主效应显著 (F=147.72, P<0.001) , 再一次验证了H1; (2) 内容特征与平台关系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F=4.59, P<0.05) , 验证了H2; (3) 混合实验的检验结果显示, 内容特征与平台关系强度的交互效应显著 (F=10.823, P<0.005) 。接着进一步验证了在不同社交平台的情境下, 内容特征是怎么影响用户创作行为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进一步假设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工具性内容特征, 个性化内容特征 (M个性=4.71>M工具=3.12, t=-0.968, P<0.01) 更能吸引消费者创作内容。在交互作用下, 当企业在强关系平台上发布个性化内容特征时, 更能促进消费者创作内容的欲望;当企业在弱关系平台上发布工具性内容特征时, 用户创作内容的意愿更高, 证实了H2。

4 结语

根据自我建构理论, 个性化利益内容特征强调“他人”需求以及群体利益, 从而促进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创作意愿。强关系平台上的人群不断分享社交信息以增强熟人间关系, 个体在传播过程中更多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存在依存型自我建构表征, 符合个性化内容的传播属性, 更易于促进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创作意愿;而弱关系平台上的人群可以按照不同兴趣自由结合或解散, 个体在传播过程中只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 存在独立型自我建构表征, 符合工具性内容的传播属性, 更易于促进用户对工具性内容的创作意愿。

参考文献

[1]MS Yadav, PA Pavlou.Marketing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Research Synthesis and New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2014, 78 (1) :20-40.

[2]Y Kivetz, TR Tyler.Tomorrow I’ll be Me:The Effect of Time Perspective on the Activation of Idealistic Versus Pragmatic Selv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7, 102 (2) :193-211.

[3]WL Gardner, S Gabriel, L Hochschild.When You and I Are"We, "You Are Not Threatening:the Role of Self-expansion in Soci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 (2) :239.

[4]杨中华, 卫武.基于关系强度理论的集群网络知识流动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6) :24-27.

营销文案及内容营销创作九阳真经 篇5

文/邓超明

赢道顾问总策划、《网络整合营销实战手记—让营销卓有成效》作者 “笔不生花始非墨,策不惊人死不休。文如看山喜高低,策如列阵察虚实。” “笔”乃文笔,笔不生花始于肚里墨水匮乏、灵感缺失;“策”乃策划、策略与创意。网络传播内容之魅力集中于集“笔”与“策”于一体,它需要以扎实的文字功底做基础,也需要有巧妙的策划意识做后盾。因此,传播内容的创作既要“笔生花”,又要融入强烈的策略意识。

创作时,不甘于平淡,喜欢山峦连绵起伏的错落感,追求“柳暗花明”的曲折离奇;策划,即谋略、计划和规划,它如细察虚实,排兵布阵,“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战而屈人之兵,百战不殆。

唯有如此,受众在阅读内容的第一眼时,才会被“花”的娇艳与芳香吸引;在详细阅读内容时,才会被策划的“诱饵”牵引,并逐步深陷销售闭环,最后掉进买单陷阱。

1、诱惑力的标题

推广内容要具备诱惑力,选择一个好标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客户是否会关注文章的具体内容,标题能够唤起读者的欲望,或标新立异,或直捣黄龙,直至要让读者蠢蠢欲动的感觉。

如果是媒体文章,好的标题对吸引更好的转载量相当有帮助。媒体文章可能还会有主标题与小标题,小标题就是各个部分的核心思想,都需要精心提炼,确保吸引力。

2、大角度的体裁与选题

形式就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我们在向读者传情达意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多种的表达形式,几乎所有书面体裁都可加以利用。

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在初期的宣传时会选择客观描述型,比如消息、通讯稿等,在中期的宣传会选择故事情节型、情感煽动型、消费评价型等,比如记述文、散文、日记等,在后期宣传上会注重总结性的东西,通常会选择书信、报告、答记者问、评论等形式。

3、意趣横生的内容结构

结构为一篇作品的框架,也即一篇作品,通常会有不同的部分,不同部分安排什么内容,各内容之间怎么衔接,根据不同的轻重程度怎么样安排他们的顺序,推广信息放置到什么部分等,这个安排相当于一项策划。

透过一篇作品的结构,可以大致领会到作品的风格特色,属于情感煽动型,还是客观描述型,属于优雅清新型,还是故事叙事型,都可以透过其结构感觉到。因此,结构往往决定一篇文章的风格。与此同时,研究消费群体的阅读习惯,选择消费群体所喜好的结构,通常有助于抓住消费者眼球、打动消费者的心。

4、个性化的文字组合

语言是一门艺术,通过语言,除了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字功底外,还能领略其商业修养的境界。富有个性语言并不仅仅是追求词语的新奇,追求语言表达方式的新颖另类;同时要根据所要表达事物内容的特点、产品的特质以及行业背景等情况,而选择行业人士、目标受众所能很快领悟的语言措辞。

比如下面这样的段落会显得很有内涵:

(1)大雪封山,雨雪常常阻断村子通往县城的道路,手机信号也差得差点打不了电话。这里不是西北的某个深山老林,而是我的家乡——豫西的一个小山村。

(2)钟声又鸣响了„„一声又一声,静谧而安详,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个好月份里,钟声里也总带有秋天的味道。(《喧嚣与骚动》)另外,比如写一款女性用品的软文时,就应当从女性思维和日常行为习惯考虑怎么去措辞;化妆品、服饰类的推广作品,措辞就应当时髦、幽雅、柔媚;饮食类的软文,忌讳粗俗、恶心的词眼;家居建材类的推广文章,则要考虑到装修的特性。只有投消费者所好,勾起消费者阅读欲望,才能最终赢得其青睐。

5、曲径通幽的表达方式

语言修辞用得好,用得多,会让文章变得非常生动,同时可以加一些俗语、名人名言,不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更能为文章加分,提升文章的品质,体现笔者博览群书学识广博,读者也更看重。

在写作时,可以从网上找一些世界名著的经典段子或名人的经典语录,比如叔本华说:一亿人中有一个天才。比如《简·爱》: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在作品中适当地添加一些背景与环境描写,会调动读者的兴趣。还可以用细腻的笔法着重描述某个细节,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引用一些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案例,作为对比,无疑会提升作品的质量。

6、细!再细!更细!

品牌可能有很多优势,产品会有很多功能,因此我们在做文章的时候,没必要写成大而全的,可以从一点突破,深挖、深度、深入,做到与众不同,彻底秒杀读者。

一篇文章不是对产品所有功能都做一个从头至尾的介绍,而是需要从众多的产品功能中,选择一个最具有吸引力的广告诉求点。然后集中力量,把诉求点也最好的形式表达出来。

7、凤尾

别小看一篇文章的收尾,能否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进一步加深读者浏览后的印象,文章收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彩的收尾往往能让读者再次回头去看一下这篇文章,如何精彩?可以用一些比较有深度的句子,也可以引用一些很有力度的名言,当然要言简意赅。

8、系列与连续性

一般项目的推广宣传,不是靠一篇作品就能打响知名度,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读者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对项目有个整体构思,不仅要能够单独写一些文章,而是要搞出一系列各种形式的作品。

每个系列都有那些重要信息点,那些信息点是必须的,那些是次要的,每篇东西在不同阶段宣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这些,都是一个系统的策划过程,对整个推广内容进行系统的构思。

9、借花献佛

随时不忘借势热点,在一段时间里,一些热门的事件和人物往往备受关注,只要网上出现与之有关的内容,都可能吸引阅读。所以,无论是标题构思,还是内容创作,建议都引进一些社会热点元素,比如高大上、高富帅、涨姿势、屌丝等网络热词的使用;每个阶段的热门影视剧与走红明星等。

创作内容 篇6

汪立三先生的这两首钢琴音乐作品,在内容上为我们讲述了两个不同的东方故事:钢琴曲《蓝花花》注重的是故事本身的戏剧性情节和强烈的民族色彩。在篇幅不长的作品当中,作者揉和了哀怨、愤怒不屈、英勇抗争、恐慌、激动不安等多种情绪,并保持着严密的音乐逻辑思维。这首带有悲剧性、叙事性的钢琴曲在当时应属首创。

而《他山集》则更注重故事所展现的东方民族文化与文人情结,让人们更多领悟到的是一种雄厚的、博大的东方情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交融所产生的震憾力。

汪立三的钢琴音乐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套曲结构如《蓝花花》,另一类是套曲结构如《他山集》。《蓝花花》属于非套曲结构——-主题变奏曲式,但汪立三先生在创作中,不是简单地去套用西方变奏曲这种传统的形式,而是根据原民歌所叙述的内容,作为对原曲调进行变奏处理的内在依据,对全曲作出新的完整的创作构思。以自己的时代感和大胆创新精神将这首作品写成为一首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叙事风格主题变奏曲。在其内容的充实性和形象的丰富性上讲,不同于当时人们所写的主题与变奏曲。此外,在作曲技法上,汪立三为了表现作品内容所包含的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感情宣泄,他大胆运用了当时其他作曲家所不太敢用的、不协和的和声以及调性变化。同时,他也很重视作品音乐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钢琴套曲《他山集——五首序曲与 赋格》是作曲家汪立三颇为得意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钢琴曲中唯一的一部标题性的序曲与赋格钢琴套曲。这部作品由五首建立在五声调式体系之上的序曲与赋格连缀而成。序曲、赋格作为音乐体裁在巴赫之前就已经存在,但两者作为套曲的整体形式源自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作品使这种音乐形式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巴赫在这种套曲形式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前奏曲以一定的固定音型或者一个主要动机在和声音响的范畴内运动,赋格则主要是复调性的旋律组织。巴赫的赋格原则可以奉为这种体裁的经典,其核心是一个胚胎式的主题,它应该在旋律组织上具有足够的可发展性,以单声部无和声伴奏的形式首次出现,然后在多声部的织体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整部完整的赋格。巴赫的这种传统在后世很多作曲家的创作中得到了敬重和发扬,例如肖斯塔可维奇的《24首序曲与赋格》(1951)。

汪立三先生在他的《他山集》的创作中,序曲与赋格套曲中也维护了巴赫的传统,但同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变化。在表1中我们可以将这首中国式的序曲与巴赫的经典原则进行对比。

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他山集》的创作中,汪立三以自己的方式说明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决不会“为技术而技术,为形式所形式”。格律的形式并不会束缚作曲家的思想,只会丰富作曲家的创作手段。作曲家将典型的标题音乐写法纳入以理性化的逻辑论证而著称的“序曲与赋格”的形式与框架之内,运用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内涵。这套作品不但将“中国文化之玉”雕琢得晶莹剔透,同时也力使“他山之石”融入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之境。

在汪立三先生的钢琴音乐中,标题性是一大特点,也是中国人欣赏、审美与接受心理的习惯。中国音乐的标题在表现人的心理与情感方面,常常富于抽象性和预示性,中国的传统艺术对标题的使用常常是“似与不似之间”,标题对于欣赏者只是作为一种提示、暗示,所有对存在的典型形象的塑造目的正是为了体现那存在于标题背后人的深刻的精神世界。

汪立三先生的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的标题和符合这些标题的丰富生动的形象,在《他山集》中,不仅有标题,还作有题诗,这显然是借鉴了国画中题款的做法,它可以通过文学语言帮助人们去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丰富人们的想像。尽管标题音乐这种表现方式将会逐渐被人们遗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汪立三先生正是继承发展了这种中国人欣赏、审美的习惯,主要是想把乐曲中言犹未尽的意思表达出来,使它与音乐相辅相成。

通过这两首乐曲内容与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在汪立三先生的创作中,几十年来他经历虽然坎坷,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创作个性,那就是奇异态肆的想象、浓烈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绪。这其中想象往往又凭借某种形象,形象的表达有时可以达到逼真的程度,但他从不停留在形态描绘的层面上,而又贯注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同时还闪耀着理性之光。这在他这两首作品中更为突出,例如《蓝花花》,他从一首简单的民歌中,想象出人物内心从幸福到悲痛、愤怒的情感变化,并将这种情感注入到他的音乐中,他的音乐个性正是在对各种社会生活的深切理解和体验中所产生的。在《他山集》这首作品中,正如作曲家在乐谱上的题辞,他表现出的是“上下求索的灵魂”。一首复调作品能如此形象鲜明且意味深远,着实十分难得。

其次,民族音乐文化是汪立三先生创作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东方色彩。他创作的《蓝花花》素材都直接来源于中国民间歌曲,通过对于这些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使他在创作作品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而在《他山集》的创作中则有意识地去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例:《他山集》的第一首《书法与琴韵》就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和古琴艺术。然后通过对民间调式的研究探讨,使他对调式的运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在汪立三先生的创作中一直能找到两个坚实的立足点,那就是民族音乐传统的立足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立足点。

最后,在几十年的创作中,汪立三努力从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吸取多段体、循环曲式、民间加花变奏曲式等结构形式,从而突破奏鸣曲式、三部曲式等西方结构形式,即使在套用西方音乐结构形式时他也努力在现代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方面进行多方的努力与探索,总是在已有的形式中出新出彩,本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宗旨, 创作出在每一所属时期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优秀作品。如果说《兰花花》是汪立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西洋技法较为简单的运用,那么他在《他山集》的创作中则是达到了现代技法与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

汪立三先生曾明确指出,当今,全世界艺术正在走上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音乐也不例外,他认为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中国现代作曲家应以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而独树一帜,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创作内容 篇7

对于现代人而言, 一提到关于宗教神话人物时, 多数会引人联想到“高、大、尚”, 毕竟这更符合大众对于这类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美。如果舞蹈编导在没有更深入的进行人物了解和艺术构思, 则很容易把作品过于夸大、重视形式上的表现, 却忽略了作品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作品是否能打动人心, 归根结底还是作品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如果只注重形式表现的作品, 可能在舞蹈画面上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惊艳和享受, 但并没有真正走进观众内心。而一个内容饱满或富有新意的作品, 哪怕只是淳朴简单的表现手法, 都能与观众产生情绪上、精神上的共鸣。因此在对宗教神话人物的塑造时, 更应该先确立好作品本身要有怎样中心思想, 在针对立定好的思想内容进行艺术构思, 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

广西各地有各种神话人物崇拜和宗教祭祀活动, 多图腾多崇拜成为了广西壮族傩文化的一大特点。但是所有不同祭祀的活动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点, 那就是把仪式作为一种祈求平安、驱鬼逐疫为诉求, 通过多方面手段营造神秘氛围实现人与神的交流。本文以广西壮族傩文化为背景, 对象州县傩仪活动“游神”进行舞蹈作品创作构思方面的讨论。

在象州县内, 各村镇都设有各类神明的庙宇, 其中包括“甘王”“雷王”“社王”等各类神明的庙宇。在秋收过后是各村镇的师公队进行傩仪活动高峰时期, 村民们把这种傩仪活动称之为“游神”。以“甘王”的游神为例, 整个活动为期三天两夜。游神的重要活动在第二天进行, 先是抬出神像在需要护佑的地区进行游行, 游行中也伴随鞭炮、师公唱词与一些简单的舞蹈。游行结束后在“甘王”的庙宇里会举行祭祀仪式。其中仪式舞蹈步伐主要有前点步、后点步、点跳步、观音步、八字蹲跳步等, 出现最多的是四平八稳步。手部动作则有推手、绕手、拍手、打手等。这些自然古朴的肢体动作为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大量的动作素材。编导需要将原始的祭祀动作进行修改或者保留都必须根据作品的内容而定。所以需要创作者分析的不仅仅只是祭祀过程中的舞蹈动作, 还需要深入思考这场祭祀活动背后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鲍曼认为, 仪式就是一场“文化表演”。仪式能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某个地区族群的精神文化面貌和价值取向, 它是通过多种符号和途径进行交流的活动。所以在这类宗教祭祀活动中, 除了封建迷信色彩的这一面之外, 其背后还包含着更有价值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文化入手找到创作作品的核心内容, 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宗教祭祀类舞蹈编创中的价值走向。

广西壮族历代以水稻种植业繁衍生息, 在大自然的变化中不断努力, 希望上天能给予族群安稳的天象造物。通过象州县傩仪活动——“游神”的了解分析, 这类祭祀活动是以人类实际欲求为目的, 通过仪式上人与神的交流达到保佑族群生活生产上的安康。对特定的神明的崇拜, 促使族群里的人们形成了统一的精神信仰并听从神明的指引, 这种对神明的信仰慢慢的形成了这个族群的凝聚力。也就是说象州县的壮族人民对于“甘王”的崇拜和信仰中, 某种程度上“甘王”也代表了这个族群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的象征。并且人们相信神明能看到体会到民间的疾苦, 通过神力改变大自然, 帮助他们获得生产劳作的条件。在他们眼里“甘王”是一个能体会到人间疾苦, 懂得爱与怜悯的神明, 并带领着整个族群不断的向前发展壮大。所以在作品创作上来看, 作品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歌颂神明的伟大与高尚, 而是可以从一个带领壮族团结前进、具有怜爱并被赋予人性的神明形象出发, 找到更打动观众的作品内容。

一旦抓住了神明拥有了人类情感的关键点, 在对舞蹈创作构思的时候就可以更准确的找到动作素材, 而对作品表现手法上也在不拘泥于只设法去表现庄严高高在上。这时候对于动作语汇的设计、作品结构及表现手法上, 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祭祀中多次出现的四平八稳步, 即双手平肩上举, 双腿大步站及双膝曲蹲状, 与青蛙的造型十分相像。这一动作体态可以表现出神明的庄严, 作为核心动作造型可以成立。但是根据作品内容来看, 还需要更多贴切人们生活劳作的肢体动作来诠释神明的人性化。游神祭祀中, 出现多段敲击配乐与司者的唱词, 其中大部分以欢快的节奏配以诙谐的歌词, 这也是能提取出来用在作品创作中的关键点。舞蹈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也可以借鉴仪式中抬神像游神方式, 如何在舞蹈台上进行调度, 从而表现出神明走进人们生活感受人间疾苦等等。仪式本身就具有浓烈的隐喻思维, 通过各方面的道具符号来表达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思想情感, 而舞蹈是最合适把这一切集成在一起的一门艺术。舞蹈编创者同样可以借鉴仪式中的隐喻思维放到宗教祭祀性舞蹈的创作实践中。

创作内容 篇8

根据我们图书馆的借阅统计, 我发现学生都喜欢看有图画的书, 因为图画的生动形象及丰富的色彩, 更能吸引他们, 激发他们看书的兴趣, 因此我尝试从一些图画类的故事书即绘本开始, 激发学生对美术日记的创作兴趣。以下主要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几种方式, 意在抛砖引玉, 与教育界的同行作深入探讨、交流, 共同进步。

一、以绘本故事引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儿童绘本以其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的画面, 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 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为了让学生开始尝试美术日记创作, 在课堂上, 我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美术学习情境,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 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带给学生, 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初我引入《蚯蚓日记》这一有趣的图画书, 它以日记的方式, 写出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 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 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 很能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同学们听了之后很感兴趣, 我便借机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的生活点滴, 大家都很踊跃地举手说着自己对同学、家庭、周围社会的观察所得。有的说在放学路上看到一辆电瓶车不小心撞了树, 那人头上还流血了, 有的说自己家吃饭的时候弟弟老挑食, 爸爸都会瞪大眼睛批评他, 等等, 趁此机会鼓励学生也像小蚯蚓一样试着画一画这些平时看到的, 像日记一样把这些有趣的事记录下来, 果然大家都拿起画笔跃跃欲试地画了起来。虽然在画面中由于基础的差异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看到他们兴奋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讲述画面中的故事时, 我知道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于是我趁机对大家说以后我们可以每周交流一次, 把你在本周看到的想到的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二、注重对绘本插图的欣赏, 解决疑难推动兴趣

有“画面”的故事必然带给孩子的吸引力、感染力更多些,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兴趣就会慢慢冷却下来,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绘本插画的欣赏, 把如何构图、如何选材、制作方法、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作为美术教育元素的切入点。

在美术教学中, 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 如果只是由老师讲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而在儿童绘本中, 依托故事的情节,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有次有位学生表现道路上的透视现象, 怎么画都画不好就随意画了两条线交给我。透视是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难点, 不同的视点产生不同的透视现象,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运用绘本里的插画分析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诸如, 鸟瞰, 从极高处往下看。在《让路给小鸭子》中以展翅翱翔的野鸭为视点, 从天上看下去, 波士顿公园的情形一览无遗;《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展现了最触目惊心的鸟瞰画面, 画家用一连串的鸟瞰视野, 展现了钢索的高度, 看得让人头昏目眩。

再如绘画的色调:画面的色调可以表现环境的意境, 可以表现时间, 可以表现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 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黎明》中的画面, 几乎没有什么情节, 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 通过色彩的渐变, 就表现了一个黎明的全过程。还有《菲菲生气了》就使用了鲜红的色彩作为背景贯穿全书, 表达一种愤怒情绪。让学生感知颜色不仅仅是绘本的基本元素, 还是一种特殊语言。

诸如此类, 我们在绘本欣赏的同时把一个个枯燥的美术知识点融合在不同的绘本插画中, 丰富了同学们绘画知识的同时解决了遇到困难时的兴趣冷却问题, 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三、在绘本式日记的创作中, 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美术日记中很大一部分表现的内容与孩子周围的人物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画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人物与之一起欣赏。记得有次我布置同学们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我和孩子们先走进了安东尼·布朗的《我的爸爸》, 作者把爸爸刻画得极富人性、可爱又逗趣。更吸引的是, “老外”所表现的画面极富想象力、幽默、自由, 在安东尼眼里, 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受了启发的孩子们跃跃欲试, 通过一周的观察, 一个个童趣可爱的爸爸形象跃然纸上, 同学们也抓住了自己爸爸的长相及生活上的习惯把自己的爸爸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可是杨一菲同学却画不出来, 她跟我说爸爸很晚才回家, 早上她上学时还在睡觉, 她看不到, 于是我建议她每天早上去看看爸爸, 把爸爸的样子画下来, 把每天想对爸爸说的话写在边上。在收到她的作业时我很感动, 我看到了一个爸爸每天的睡姿, 初生的胡渣, 凌乱的头发, 还有孩子真诚的语言。我还利用家长日的机会把这些作品展示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看, 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形象, 我想也必定给他们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后来这个孩子还很开心地对我说现在她爸爸会抽空陪她玩, 还对她说可以把想对他说的事用美术日记告诉他, 我在她脸上看到了非常灿烂的笑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小小成功中, 同学们的绘画兴趣得到了保持和提升, 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也越来越细微, 真正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四、由绘本艺术风格的理解中, 张扬个性升华兴趣

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在夏洛特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一书里, 被分成了八类:具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民间艺术、卡通艺术等。如凯迪克的《夏日海湾》, 作者用充满韵律感的散文和美丽的水彩画, 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神秘感的小岛生活。这本书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特征, 不那么在乎物体的实质, 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光影与色彩的变化上。可让对色彩比较敏感的学生在欣赏中领略印象派的风格并加以借鉴。《谁来我家》《凝固的时间》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 让喜欢创意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这类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理解艺术风格, 而且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特点进行创作, 形成自己独到的艺术风格, 彰显特有的绘画个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果运用有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兴趣得以升华, 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创作内容 篇9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创作源泉

一、莱辛对女性的深刻了解

《金色笔记》是莱辛在创作中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女主人公安娜虽然精神上危机重重, 但是仍然不放弃对写作和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作者对女性的深刻认识, 她认为女性在依附于不同男人试图从中得到解脱的同时, 也在进行对自身的救赎, 这种救赎就是最终要做到精神独立而并不能依附于男人生存。

在写到知识女性对男人的依附又深知不能依附的矛盾感的时候, 最经典的地方是写到安娜与索尔之间的情感。首先, 写索尔的时候文章共有几处都写到了这样的场景“屋里又闷又暗, 只三个地方有炉火亮着。”这种幽暗闷湿中的灯光, 恰恰就是安娜对索尔艰难矛盾的感情, 想去光明的爱却没有方向和归属感, 不想爱却又有炉火般的亮光在照亮着他们的感情, 这也正是知识女性作为独立女性又不能拥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给我们的环境暗示。其次, 在对索尔的去留的态度上, 作者一再强调“要是我的孩子是儿子, 你可以留下来。你们可以互相认同。至少可以待一段时间, 直到你找到别的去处。但既然我的是女儿, 你就得离开, 因为你会把我们看做两个女人, 两个敌对者。”安娜一方面和索尔亲密无间, 水乳相容, 一方面又被严格的男女界限所约束, 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和自己都属于一类人女性, 却并没有把女儿作为子女来看待, 他明知道索尔喜欢的是作为女性的自己, 而不是作为母亲和职业作家的自己, 但是她还是选择和索尔相爱;但是面临女儿即将到来的时候, 她却又俨然认识到自己是母亲的角色, 这是知识女性在处理家庭和事业两方面的矛盾, 也是作者对于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的认识。

二、莱辛对社会政治背景的深刻认识

20世纪50年代是个社会动荡的社会, 各殖民地人民以及所有被压迫的阶层争取独立自由的运动风起云涌。女权主义伴随着美国的民权运动又一起掀起高潮, 莱辛在这个时候出版了《金色笔记》恰恰就是对这个时代特征自我的深刻解读。政治的风起云涌无疑成了这本小说成为史诗, 将英国文学带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部鸿篇巨著中, 体现出莱辛小说中对整个整个社会背景这个大环境的深刻认识。

《金色笔记》是完全与政治相关的部, 其中多次涉及到斯大林以及一些世界各国的政治形式和主张。“我们不再去理会那本小册子, 而开始讨论一些一般性的问题, 包括共产党在世界各地的政治主张等等。我们谈到了俄国, 中国, 法国, 和我们自己的国家。”“我告诉他:我常常觉得苏联共产党在处置大不列颠的问题上犯了许多错误。我觉得这都是由资本主义势力处于对这个蒸蒸日上的共产主义的国家的仇恨而采取孤立的政策所造成的。”这些关于共产主义和当时战争形势的描写贯穿了《金色笔记》的始终, 在这部笔记中对斯大林的提及就更能体现作者莱辛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个人对政治局势的判断。“斯大林同志倾听着, 抽着烟斗, 一边还点着头。”“斯大林啜了一小口, 一边听一边点头。”通过安娜和斯大林的对话, 实际表现了莱辛本人对于政治局势的理解和参与, 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将自己的情感, 对整个社会当时局势的判断通过自己的小说表现给世界人民。

三、莱辛对个人生活的深刻体验

《金色笔记》是莱辛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故事, 整个这部分都是莱辛对自己生活生命的体悟。莱辛是个作家, 是个会用实际方式讽喻现实的作家, 艾拉也是这样的一个作家。“艾拉不会耍什么政治手腕, 但帕特里西娅对她也很重视,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 其原因就在于她并不掩饰自己对这份杂志的蔑视。”艾拉在性格上和莱辛如出一辙, 艾拉不幸的婚姻也照应了莱辛的生活经历。“……这是一桩不幸的婚姻, 当然, 它与大多数婚姻也没有多大差别。如果仍然凑合着过下去, 艾拉会觉得背叛了自己。从外界看来, 情况好像是艾拉的丈夫乔治由于爱上了别人才抛弃了她。她讨厌人们由此对她表示的同情, 但由于出于复杂的自尊心, 她又不作任何努力去纠正人们的偏见。再说, 别人怎么看待这件事,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艾拉的婚姻和对婚姻生活的见解也正是莱辛对婚姻的态度, 这个《金色笔记》都是莱辛根据自己的生活来写故事, 在莱辛的很多小说的创作源泉也是来源于此。

四、结束语

“她一直与困扰自己的文学障碍作斗争, 努力去理解生活的真谛, 而且随小说表面分裂的结构逐渐趋向完整, 她最终将破碎的生活经历统一起来, 获得了完整的的人格和对生活的认识。”《金色笔记》中莱辛把安娜破碎的人生经历统一了起来, 坚持不懈的摸索, 最终通过艰苦奋斗找到了自己的美好人生。这部巨著中涉及的莱辛对女性的了解, 对社会背景的关注和对自己生活的体悟也是其其他小说创作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著, 陈才宇、刘新民译:《金色笔记》, 译林出版社, 2008年。

创作内容 篇10

1、当今设计学的广义概念衍伸

根据笔者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在现今一些数字媒体创作或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概念都被狭义理解了。拿短片制作来说,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多数的剧组认为拍摄前的工作,诸如剧本撰写,镜头编排,场景搭建甚至拍摄计划等等前期准备就是“设计”的部分,当进入拍摄或者后期制作时,“设计”的体现就没那么明显了。设计学以往的狭义定义为,设计即“设想和计划,设想是目的,计划是过程安排”,通常指有目标和计划的创作行为、活动。但现今的设计过程要经历大量情报的收集及分析,再将不同的情报筑起一件作品,故设计又可以叫做情报的建筑。诚然,从这个概念上去解释设计在短片拍摄中的运用是合理的,也是合适的,但我自身总感觉其中欠缺了一些环节。

“设计又可以叫做情报的建筑”,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认为应该从其关键词——“情报”入手。“情报”的在设计学原著中的翻译是information,同时也是信息的意思。关于信息在设计中的含义,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其著作《设计中的设计》(「Design of Design」)中解释到:对设计师来说,信息该是一种产品。既然是产品,质量就应该有保障。信息质量的提高,能使其更便捷,迅速地传播。用理查德·沃尔曼的话来说:“信息设计的目标就是给予用户力量。”有些信息在世界广为流传,有些信息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有些信息让商品销售得更好,这都是信息的力量发生作用的例证[2]。

于是,回头再看现在的数字媒体创作,无论短片,电影,音乐,游戏或者互动网页等等,都是不同的信息载体,甚至书,报纸,海报等平面纸媒,都逃不过传播信息的根本目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媒体产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笔者认为不是特技特效,不是尖端的科技,也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信息是否能准确有效的传达”。而媒体的制作者或者说设计师,他们的任务不是仅仅设计并制作出这些信息,将信息传送出去才是最终的目标。原研哉,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几乎能运用于所有设计领域的建议: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的品质,增强传播的力量。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直接带来信息品质的提高。“如何更容易了解?如何令人更加舒适?如何更为简单的传达?如何才能让人感动?”——这些才是衡量设计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尺度[2]。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与设计学的交集

数字媒体艺术本身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有着各种各样的展现形式,目前所能看见或预测到的发展都基于技术创新之上,无论其表象如何灿烂,本身的构成元素都是数据和编码。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仅仅是让这些0和1的编码更加迅速、高效地组合成为各种各样的艺术展现形式而已。

不过,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对传统设计学的影响,是具有颠覆性的。数字科技的发展,促使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所涉及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3]。但是在当代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中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或者说,传统的设计学和美学观念在许多新媒体制作人,或者专业教学人员的眼中不够被重视,主要就是就业原因。在当今数字媒体创作的用人员系当中,除非做到团队高层的位置,很难想象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会担纲类似艺术总监的职位,几乎都是从底层执行层开始入职,然后一步一步地提升,而执行层的招聘条件无一不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对艺术和美学造诣则不够重视,因为很多时候用不到。而这个原因同样也造成了在一个制作团队内部,技术人员占据了绝大多数,导致一部分数字媒体作品中的艺术成分不高。

其实,很多学者认为,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4]。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4]。4、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4][5]。之前提到过,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多带来的是工作制作效率的提升,但基于以上的这些基础理论,我完全可以相信提高数字媒体从业人员的艺术、设计修养,会让数字媒体作品产生质的变化。

二、和传统设计学有区别的是,新媒体创作中所涉及的用户中心设计更加依赖于传播学理论,以及传播过程中的客观因素

在传统的工业设计或者产品设计当中,设计师更多的以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例如这支钢笔写着是否顺手,这部智能手机是否有更大的屏幕,更快的速度,这双球鞋能否更好的保护运动中的双脚等等,这些就是“用户中心设计”的最基本概念。但是,在媒体作品中,多数情况之下用户仅仅用眼睛或者耳朵被动的接受,就能完成产品的使用,这是一个心理、精神接收和转换的过程,和工业设计当中的物理接触是不太一样的。如果说传统设计学的“用户中心设计”更多依赖于人体工程学等传统科学的话,那么数字媒体的“用户中心设计”则基于传播学的理论之上。

在传播学的理论中,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分为:1、传播者,又称信源。2、受传者,又称信宿,就是信息的接受者或反应者。3、信息,由一组互相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信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互相联结的纽带。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用设计的角度去拆分这个构成,设计师就是其中的传播者,用户就是受传者也是观众,而信息就是其中被设计的产品,而检验这个产品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就是观众对信息的接收程度。因此,在数字媒体创作中,“设计”信息远比制作媒介重要的多,换句话说,媒体产品中的内容才是其核心。

另外,在对产品内容设计的部分之外,数字媒体的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产品之外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影响传播的客观因素。虽然说的客观因素,但其真的是完全不可控的吗?先来看两个简单的例子:一名学生拍摄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在交片的头天晚上,他想让寝室的其他同学先看看并提一些修改的意见,但是鲜有人响应,几名看过的同学也只是应付性的回答几句,无奈之下只得第二天直接拿到课堂上展映。然而在课堂上,且不说片子的好坏,单就一些镜头和剧情,已经引发了老师和同学的热烈讨论。也许这个例子存在过强的特定性,那么再看第二个,近期由郭敬明执导改编自己同名小说的电影《小时代》在票房上获得了几大的成功,但舆论对于片子本身的质量可谓褒贬不一,甚至两极分化,根据中国电影放映协会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比2009年的25.7岁大幅下降,这意味着郭敬明粉丝正在成为电影消费中坚力量,而《小时代》以上映1、2两部合计6亿多的票房当中,仅“90后”“郭敬明女粉丝”这个特殊的群体就贡献了70%甚至更多,也造就了电影院的观众几乎都是中、大学女生这一独特景观。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存在于校园一个则是典型商业案例,但都属于有了正确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从而带来优质传播效果的实际运用。也就是所谓的周边客观因素。笔者之前还有一个自身经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平时会同时接触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商业案例。在2013下半学年任教的班级中,由一名学生(郭成)独立拍摄、制作的一个系列短剧《大学生日常》,其在网络上的点播总计超过了10,000,000次以上,这是谁都没意料到的结果,要知道郭成的所用的仅仅是一个小相机和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演员则完全由同学朋友的帮忙出镜,而其他的所有工作完全自己包办。平心而论,但就品质来看,这个系列短片就是一个大学生自娱自乐的产品,但它的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了一些投资百万甚至更高的商业性质短片,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时候在与过程的交流中他提到,创作这个系列短片的初衷就是好玩,把一些平常有意思的想法实现出来看看,由于根本没有资金,所以没有先进的设备,时读大一的他也谈不上很高深的技术。不过分析他所主要投放的两个个视频网站:哔哩哔哩(http://www.bilibili.tv)和AcFun (http://www.acfun.tv),都是新兴的弹幕式视频网站(即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还能同时看见漂浮在画面上,其他观众的即时评论),由于自身内容非常贴近大学生平时生活,固在能够引起众多大学生的共鸣,最后导致了这个系列视频的点击率几何增长的效果。虽然对于作者对于作品投放渠道完全出于无意识的状态,但我相信这次的经历已经让其意识到一些周边客观因素对于媒体作品传播效果的充分影响。

三、用户(观众)对于媒体方式、内容信息的需求是不断在改变的,作为新媒体制作人应该时刻留意

简单谈完一些新媒体创作的客观因素之后,再回到创作的本身。既然是“用户中心设计”,那么整个设计的核心自然是用户(观众),不过这是一个没有定性的东西,为何此说?如果发散开去就不得不提到(设计)心理学的层面,但这并非此文的主题,在此我只想说明,用户对于媒体产品的需求,是随着时间在改变的。这句话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说出来也很好理解,不会被反驳,但实际上很多制作人(设计师)并没有真正明确其中的关键。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现在媒体的内容已经不是观众需求的全部,直白地说,现在的观众(用户)除了想接收信息之外,还对怎么接收这些信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旧媒体时代,上街买报,家里听收音机看电视,然后去看电影,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是非常固定的,而现在早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新媒体的发展让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加了几十倍,几百倍,光手机就能实现除了电影院之外所有旧媒体的功能;而你也完全可以早上一睁眼就在床上进行一次远程商务洽谈;要不就是在海底的作业潜艇里实时接收“玉兔”月球车登陆月球的消息。换个角度,如果将网络移除日常生活,这个现代社会将无法运转。也就是说,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人们的习惯和需求也随着科技同时在发展。在蒋晓丽老师的《传媒选到抚慰功能》一书中提到:“信息决定人们的生存状态,传媒成为人们的生存环境。反过来,如果把传媒作为研究对象,不难看出,它受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影响。传媒环境化是传媒本身的特征和发展的总趋势[6]。环境传媒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认为一个媒体创作者(设计师)更应该把控传媒环境化的概念,在这个双向影响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单一方向,是无法走在时代前端的。

同时,新媒体还使得受众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急速膨胀,也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所提出的传媒“麻醉功能”的主要原因,这是不利于人类本身的。但目前,信息膨胀已经处于一种失控的趋势,现代人不得不成天面对海量的垃圾信息,就好比打开一个网页会附带着弹出几张广告页面。回到媒体内容设计上,我认为设计学中的“极简主义”完全适用于目前的新媒体行业,原研哉大力倡导的“极简主义”和“再设计”都是一个让设计师去做减法的过程,套用到数字媒体创作的用户中心设计和内容设计之上,就要求制作者必须精确把握自己预期受众的需要,然后删掉多余部分,从而达到信息高效传播。只是很多时候,一些新媒体创作者都不舍得删去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受众、环境需求的信息,他们没有意识到,过滤多余信息的工作不应该由受众和用户去完成。我经常收到一些学生的剧本或策划书,洋洋洒洒十几页,但看下来觉得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不多,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主观想法,但在会做加法的前提之下掌握设计学的减法,对于数字媒体创作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四、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当中,除了技术的培养,同样应该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现在国内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的主要几所大学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已经开始意识到,并开始进行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概念加入到新媒体创作的教学当中。这是一个完全跨领域的实验项目,参加设计思维教育的学生会接触到来自设计学,工程学,工业,医学生物学,商业,人文,教育,电视电影等等诸多领域的信息,进而去激发一些新奇的创意,以及积淀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把握来自不同环境的用户的不同需求。根据大众传播的理论,受众在复杂的信息面前,会选择性地接触和注意被他们认同的部分,如果做不到,则会通过选择性的记忆,去忘掉自己不认同的部分。而作为信源的新媒体设计师,如果只对单一领域有所了解,很明显不符合现今大众传媒的环境要求。

我并不是否定“术”的重要性,也更加不否定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中,教授关于技法、软件和设备使用的必要性,这些都是“术”,都是工具。然而工具的使用应该由想法,由心去支配,前文所提无论是“用户中心设计”还是“内容设计”,都对创作者的自我和他我有着很高的要求,没有“心”的支持,很难在新媒体创作的道路走的长远。而学生也应该花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去习得一颗强大的“心”,让自己具备的“术”有更大的空间和价值。

参考文献

[1]JesseJamesGarrett(著)范晓燕(译).用户体验的要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Kenya Hara(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3]任斌.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2008.11:38.6,191-193

[4]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神州美术出版社,2005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4-29

创作内容 篇11

电视艺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科技性是电视艺术最鲜明、最独特的美学特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速普及推广,使其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概念层面,成为电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在增强视听效果、增强作品震撼力、提升深化主题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可以说,电视艺术作品,一方面是艺术工作者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另一方面则依赖于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付出。

故此,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电视专题片编辑、制作、合成,是从业者必修的课程。

一、从节目的题材、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选择恰当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

电视艺术主要分电视文学、电视艺术片、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纪实艺术五大类,电视专题片属电视纪实艺术。一切艺术都是语言形态。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极其复杂,而且多元化。除了画面、声音,还有光效、色彩、造型、镜头、特技、文字、符号等,光声音一项,就可分为同期声音、画外配音、背景音乐、特殊音效等。电视的语言系统以电子技术为表现手段。电视艺术工作者就是要遵循科技美学规律,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去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客观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以表现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盛况的电视专题片《八闽艺苑花正红》[3]为例。第五届福建艺术节2012年12月在龙岩市举办,为期20天,分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展览四大系列。全省各地举办了近百场的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还有两个台湾艺术团来闽演出,共两万多名艺术工作者参与,是八闽群众享受艺术成果的一场饕餮盛宴。作为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主办地的主流媒体之一,龙岩电视台除了报道艺术节举办期间的动态消息,还承担了多场次演出的直播或录播,最后集中所有的素材编制这个全景鸟瞰艺术节盛况的专题片,名同第五届福建艺术节闭幕式晚会名——《八闽艺苑花正红》,时长26分40秒。

第25届戏剧会演是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重头戏,参演剧目涵盖了话剧、京剧、越剧、闽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闽西汉剧、木偶戏、梅林戏、北路戏等福建省重要剧种。第二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类优秀剧(节)目展演是本届艺术节舞台艺术活动的第二大重点,既有大型歌舞、杂技,也有民乐、交响乐,还有舞蹈诗、民俗歌舞、交响诗剧等,介绍这两大重头戏的剧情内容和地方戏种、曲艺特色构成了《八闽艺苑花正红》的中心内容。

内容决定了表现形式。对待并列关系的几十场不同单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艺演出,“丝线串珍珠”的表现手法成为其必然选择。《八闽艺苑花正红》主要用两种“丝线”来“串”:第一种“丝线”是虚拟收看龙岩电视台新闻节目——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每场演出在《龙岩新闻联播》里都有动态消息报道,于是,电视遥控器串联了荣获第二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展演一等奖的八个剧(节)目。第二种“丝线”是主持人借助纸质节目单说戏。主持人串戏是老掉牙的手法,本无新意。但对于戏的内容,该节目大胆舍弃了电视动态影像的纪录优势,反而运用静态的剧照,佐以简短文字浓缩在平板电脑页面上,用当下最普遍的触摸屏幕翻页,再把主持人的说戏穿插其中,串联全省戏剧会演的几十场剧目的剧情和各地方剧种。

这两种“串法”运用电子特技手段巧妙实现了镜头的空间转换。

使用遥控器搜索、选择电视频道或节目,以一简单动作牵发无穷变幻,科技赋予它的实用价值是快捷、灵便、轻巧,同时也是其最基本的美学价值所在。当然,遥控器本是用来在同一时间搜索不同频道节目的,本片却强加给它新的功能———用它来连接同一频道不同时间播出的节目,观众对此物最熟悉不过,让它带领观众在多场不同地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和体裁、不同风格的舞台表演中穿梭,因此,尽管这个功能是“强加”给它的,却不露痕迹,显得十分自然。同时又给人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是一个人、一家人收看电视,也可以是无数观众聚焦第五届福建艺术节,各种歌舞、曲艺节目争奇斗妍,异彩纷呈,既展现了“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是全省艺术工作者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规模上作了全景展示,又充分体现了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是“人民的节日”,观众在艺术、在媒体面前的自主选择权。

触摸电脑屏幕翻页,这轻盈简洁的“触感之美”本来就是乔布斯赋予苹果系列产品最典型的科技美学。在地方举办省级活动,对当地来说是头等盛事,除了电视台,其它媒体也都全力以赴宣传报道。电脑触屏翻页这个动作又把电视和网络巧妙地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人民群众在文化精神生活上的主人翁地位,在艺术欣赏中享有的选择空间。两个简单的动作,两种“串法”所蕴含的科技美学意义还折射出近年来新闻“走、转、改”所带来的欣喜变化。

纵观各台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几乎都有科技手段的参与,随处可见科技之美与艺术水乳交融,这集中表现在片头、片花、片尾的包装上。有时一个LOGO可以用超过十秒的动画来演绎,既充满动感,又可形象地表达其中的文化内涵。片头或节目导视攫取精彩片段,通过电子特技快节奏推出,通过与词组、数字、符号、线条、光影及图形之间的三维或二维的重组和衔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节目的情节内容得到强化,主题思想得到了提炼。

专题片子中间运用科技手段编辑的也很普遍。有些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如救灾抢险,或异地连线的访谈节目,采用多个窗口的“画中画”形式表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文学叙述手法被电视特技轻松取代。在成倍增加信息量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上天之前几十分钟,央视直播了一个相当于“神十”的科普节目,配合主持人张泉灵的讲解,在她身后出现运用特技虚拟的“神十”,舱门或开或关,以电梯上升和下降的方式,让观众朋友随主持人走进“神十”内舱,对它做全面的了解,科技美学带给人们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难以言表。

当然,并非所有的科技手段都具备美学价值。是否有新意、科技创新是评判是否具备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那些以假乱真的赝品,那些“山寨“产品,也许不影响对外行观众的审美效果,但在行家眼中,它却一文不值,因为它缺少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独创性。其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电视艺术创作中,要从节目的题材、内容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出发选择相应的科技手段。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与科技既不同而又相互关联,它在美学方面交汇。”

二、从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出发选择恰当的科技手段进行创作

高清数码摄像机所达到的画面清晰度,借助电脑绘画和电脑动画等手段展现传统摄制中无法出现的事实和过程,凭借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提高的影像品质,凡此种种,都促使观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追求时常发生变化。还有日新月异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使得人们的艺术欣赏口味日益挑剔。

现代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要求电视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具备良好的科技美学素养,更要善于与时俱进地分析人们的审美趣味,善于去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层和不同观众群的审美偏爱。

如上文提到的遥控器搜索节目,既是有效的概括手段,同时,搜索到不同时间不同播音员报道的消息,有效避免了令人昏昏欲睡的平铺直叙。一、二十秒的资讯,简明扼要,加快了节目的节奏进展。电视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品味也在求新求变,人们早已不满足于欣赏长镜头纪录和单一蒙太奇的剪接方式,触屏电脑翻页的特技运用,干脆利落,避开了戏曲因为唱词导致剧情普遍进展缓慢的特点,契合了当今人们喜好快餐文化的心理。

有了现代科技做支撑,创作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按照内心的审美需求相对随意的排列组合素材,进行艺术表达。高科技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对象、空间、媒介、技巧、手段,借助“非编”系统,《八闽艺苑花正红》在常规剪辑、快放和慢动作,多层画面深浅叠加、多层音轨强弱转换等方面运用得收放自如。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移动的线条造型、游弋的文字符号,繁复闪耀的光影色块,带来了现代科技附加的动感效应和韵律美,较大程度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纵观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每场戏剧、歌舞、杂技、曲艺等文艺演出,也都体现了全省各县、市专业和民营剧团对艺术科技化表象下新的美学思考,这突出表现在舞美上。实景的画面,配以三维动画打造的高质量数字影像,通过巧妙的剪辑,展现在LED屏幕的舞台背景上,亦真亦幻,为某些歌舞节目的演出锦上添花。有些甚至与表演舞台天然融为一体,美轮美奂。戏曲类节目的舞美也不再是单纯的写实或写意,高、新、精、尖的科技手段,使得虚拟、夸张、象征、装饰等舞美手法得以轻松实现。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舞美设计获得了崭新的审美价值,提升了本届艺术节的艺术表现水准。

龙岩电视台在完成直播或录播任务中,依靠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隐型话筒、微型调音台、电子切换编辑机等,较好地实现了电视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诗化联姻,从而获得较高的美学价值。

当然,对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宣传报道毕竟是以实录、纪实为主,编辑所用的科技手段相对比较简单,难度也不大。用复杂的数字技术生成或合成出来的电视节目,比如一些表现历史、战争、微生物、地震海啸等内容,否定了过去“电视节目是纪录真实的视听世界”的界定,因此,以实况录象为基础的真实性就不再是电视艺术唯一的美学特质,一些理论文章称之为“虚拟现实主义”或“创真”。纪录片《故宫》、《百家讲坛》栏目里的精美课件、大量的科教片等都是科技美学与电视艺术高度结合的优秀作品。

三、正确看待和处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如此重要,导致了一些电视艺术创作者过于强调技术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在电视艺术创作中,首位考虑如何营造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视听奇观”,把声、光、电、波组合的眩目喧哗作为主角和主宰,而忽略了作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致使神韵、意境和意象等艺术灵魂为其让位,即使视听刺激能喧哗一时,却缺乏恒久的生命力,艺术本体将被大打折扣。

科学技术虽然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电视艺术创作领域,技术固然重要,但如果凌驾于艺术之上,就容易产生可以复制的“工业产品”,而不是具有审美、怡情等功能的艺术作品。因此,只重技术不重艺术,或者只懂艺术不懂技术,都不能胜任电视艺术工作。

电视艺术工作者必须把科技手段与人文、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升华为科技美学进行创作,使其不再是手段,而是作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备艺术审美价值,为主题思想服务。可以说,技术美带给人们是视听上的快感,悦耳养目,而艺术美则养心。因此有人说:把握好了快感与美感、养眼与养心的“度”,就正确处理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适“度”就能造就和谐,快感能提升为美感,既养眼更能养心;而过“度”了则不和谐,快感成宣泄,养眼变伤情。[4]

如何让观众在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诸多剧(节)目中获得崭新的艺术审美享受,主办者是煞费苦心;如何用电视节目进行艺术地报道、传播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更是考验电视工作者的美学功底。但通过种种努力后展现给观众的,具有认知、教育、愉悦身心等功能的核心内容肯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有技术参与创作的舞台艺术、电视艺术,观众可能对精美的技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不能使心灵震撼,情感共鸣。既然一切艺术都是语言形态,那么在艺术世界里,现代科技也只是电视艺术表达的一种语言。就如上文提及的“丝线串珍珠”,技术是一种“丝线”,但创作者要呈现给观众的,主要是那一颗颗“珍珠”。

四、结语

楚辞,秦文,汉赋,晋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说明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而电视艺术成为当代的主要艺术品种之一,并统领当代的审美思潮。因其年轻,故缺乏深厚的理论引领,积累的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探讨如何恰当地运用科技美学创作电视艺术,现实意义重大。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电视艺术节目都需要运用复杂科技手段来辅助和表达,有些纯写实的节目就没有借助太多现代科技元素,也一样可以成为打动观众的优秀作品。这又一次证明了科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的从属地位。同时,运用科技美学进行电视艺术创作,需要鲜明的个性特点,才能打造出品牌,才能产生艺术审美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面向未来的科技美学[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jjt/396382.htm.[1]面向未来的科技美学[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jjt/396382.htm.

[2]邢灏喆.浅谈乔布斯的苹果的工业之美[D].杭州:浙江大学,2011.[2]邢灏喆.浅谈乔布斯的苹果的工业之美[D].杭州:浙江大学,2011.

[3]该节目荣获福建省广播电视2012年度特别节目三等奖.[3]该节目荣获福建省广播电视2012年度特别节目三等奖.

【创作内容】推荐阅读:

群文创作07-14

创作能力07-15

创作绘画05-14

材料创作05-15

色彩创作05-20

再创作05-29

创作传承06-02

创作影响06-08

话剧创作06-12

文案创作06-16

上一篇:电子元件安装专利技术下一篇:机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