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环境行为

2024-05-12

亲环境行为(精选11篇)

亲环境行为 篇1

一、问题提出

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原生环境, 其对个体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亲社会行为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们探究的热点, 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利他、谦让、帮助等一系列符合社会期望的友好积极的行为; 对个体而言, 亲社会行为是衡量一个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家庭环境中, 家庭结构与经济收入会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1], 而对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观满意度却随着不同的个体而产生差异, 也随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同, 在以往的研究中, 很少将对家庭收入的主观满意度做为一个衡量的指标纳入到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考察因素中, 因此, 本研究除了考察客观的家庭经济收入外, 还加入主观满意度这一因素, 从更全面的角度探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选自太原市的五所中学,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抽取被试250人。其中初中生145人, 高中生105人, 男生109人, 女生141人。

采用团体施测, 事先对所有主试进行统一培训, 统一指导语, 统一发放问卷, 采用不记名方式。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 样本回收率为81. 60% 。

( 二) 研究工具

1. 亲子亲和评价量表

采用Olson等人1979年编制的亲子亲和评价量表测量青少年的亲子关系, 两个分量表内容完全一样, 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亲合程度进行测量, 均有10个项目组成。量表的信度为0. 82。分数越高说明亲子关系越好。

2.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 ( PTM)

对外显亲社会行为的测量使用寇彧等人修订的亲社会倾向量表 ( Prosocial Tendencies Measure, PTM) [2]。修订后的PTM包括六个维度———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共23个项目。

( 三)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 0进行数据分析, 主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 单因素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结果

( 一)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概况

1.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分析

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水平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 t = 0. 19, p > 0. 05) , 男生和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差异不显著, 即男生相比较女生并没有表现出较低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反之亦然。

( 二) 家庭经济水平与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差分析

1. 家庭客观经济收入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 处于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下的中学生个体在亲社会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F ( 9, 194) = 1. 28, p > 0. 05) 。

2. 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观满意度对中学生亲社会倾向的方差分析

注:*表示p < 0. 05, **表示p < 0. 01; 下同

由表2可知, 不同主观满意度下的中学生在亲社会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F ( 4, 199) = 3. 25, p < 0. 05) 。

( 三) 中学生亲子亲和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1. 亲子亲和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对中学生亲子亲和关系与亲社会行为进行相关分析, 其Pearson相关系数 ( r = 0. 19, p < 0. 05) 。表明中学生亲子亲和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亲子亲和程度越高, 所表现出来的亲社会水平也越高。

(四) 家庭经济与亲子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1.对家庭收入的主观满意度与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得, y = 11. 31x + 0. 46, 该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 F = 50. 25, p < 0. 01) , 预测变量主观满意度进入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显著 ( t = 8. 17, p < 0. 01) , 自变量 “主观满意度”可以解释因变量 “亲社会行为倾向”17% 的变异性 ( R2= 0. 17) 。

2. 亲子亲和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 y = 2. 89x - 0. 34, 该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 F = 29. 345, p < 0. 01) , 预测变量亲子亲和程度进入回归方程, 其回归系数显著 ( t = 34. 76, p < 0. 01) , 这说明亲子亲和程度可以解释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解释率为3% 。自变量 “亲子亲和程度” 可以解释因变量 “亲社会行为倾向”3% 的变异性 ( R2= 0. 03) 。

四、讨论

( 一) 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 将家庭经济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被试所报告的客观的家庭经济收入水平, 另一部分是被试所报告的主观上对家庭现有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满意度, 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

之前相关的研究表明, 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 SES) 与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3]。而本研究显示, 客观的经济收入水平并不会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产生显著性的影响。然而, 在对被试所报告的主观满意度的分析中, 则显示出显著性的影响。同时, 在回归分析中也显示, 青少年的主观满意度可以解释亲社会水平总变异的17% 。因此, 我们除提升客观的家庭经济收入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提升青少年对现有生活的知足感、满意度, 提升幸福指数, 增加他们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 二)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我们认为,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青少年对他人的理解和倾听, 也能在自己与他人观点出现分歧时, 认真倾听, 求同存异, 而不是以冲动暴力去解决。此外, 我们还认为, 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与父母间的沟通, 青少年可以认真听取父母的正确教导,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内化并践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在和父母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通过良好的性格与内化的品德增加亲社会行为。

综上,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一生中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 因此需要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来完成他们在这个时期的顺利过渡, 提醒我们, 需要注重家庭环境中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对家庭主观满意度的提升, 进而更好的增加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亲环境行为 篇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

2、学科:《思想品德》第五单元第七课第十一课《养成亲社会行为》

3、课时:一课时

二、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重难点

课标要求:1)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

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⑴全班6个小组,通过访问父母、邻居、亲朋好友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分别搜集和调查潍坊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活领域的词汇变化3大类主题,并进行一定的汇总、分析,思考这些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准备课堂发言。各小组在调查时各有侧重。

⑵预习新课。

2、教师准备:

⑴围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两个话题,搜集有关视频、数据、图表和图片,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情感、认识储备。

⑶仔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四、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手段】:互联网、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与“养成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件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环节一:喜看社会今昔貌 你言我语话巨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这也标志着我们开始走向成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更是发展变化的。

(小组交流)社会调查结果展示。

潍坊旧貌新颜喜相逢(1-2组时代新城小组)

我们的家乡人杰地灵,区位独特,占有改革和开放的历史先机,蕴藏着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

(小组展示)以独具匠心的角度和敏感,展示潍坊的变化图片和数据。

(此部分学生课前自选角度调查潍坊城市的巨变。)小组展示潍坊的变化图片

城乡共发展 和谐奔小康(3-4组时代新村小组)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也不甘落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组展示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变化的图片、数据。

(此部分学生课前深入城中村采访年纪较大的人调查农村居民生活的变化)分门别类收集忙 吐故纳新话词汇(5-6组时代新词小组)

据统计,社会生活中,平均每年要产生800多个新词汇。词汇在永不停息地吐故纳新,忠实地记录这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轨迹。

小组展示展示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词汇并归类。

(此部分学生课前自选领域汇集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词汇。)

(教师分析总结)从刚才的小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面貌。细心观察,就可以从身边发现社会变迁的轨迹。

以点及面,刚才的调查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我们身边的变化、潍坊的发展以及祖国的腾飞历程,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两个千年,承启了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那么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组讨论)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师分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辛勤劳动,创造出了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之余,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环节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今年夏天有一件国际大事是什么?(伦敦奥运)今夏的伦敦奥运我国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伦敦奥运成绩展示

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位北京奥运会潍坊奥运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志愿者日志一)“我,赵伟。山大潍坊分校的一名普通大三学生。从小便立志于做一个奉献社会的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我也加入了奥运会志愿者这个光荣的大家庭。闲来大家交流才发现,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验:有的人参加过公益活动,有的人组织过社会调查,还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参观访问。大家都觉得这些经历积累了很多经验,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希望这些积累能够在奥运会期间发挥作用,与我的团队一起出色的完成任务。”

学生思考

(1)赵伟和他的伙伴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2)赵伟的伙伴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教师分析总结)社会是本“无字书”,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等待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书外学识。

(组内交流)我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分析总结)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个万花筒,美丽却复杂。那么,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环节三:积极参与实践忙 个中问题要注意

(志愿者日志二)“我国现在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不和谐、令人担忧的不文明习惯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不,今天一个负责街头服务的志愿者朋友回来说了一些令人气愤的现象。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上公交车争先恐后你推我搡,在马路上,开霸王车、闯红灯、并线不打灯„„不仅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也给他人徒增很多烦恼和不便。我们听了都很汗颜,有的志愿者甚至说国家下大力气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收效甚微,真的是这样吗?”

(组内讨论)(1)除了赵伟同伴所说的,你还注意到社会生活中哪些不和谐现象?

(教师分析总结)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世界是由真善美和假恶丑构成的。在社会中,人们以平凡而朴素的思想和行动,追求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正气,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类消极思想也沉渣泛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多样化,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也甚嚣尘上。这些都无一避免地给社会和个人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作为未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志愿者日志三)“我负责的是观众服务运行支持,从7月15日开始进入场馆服务,每天的工作从早8点开始,一直到傍晚才结束。今天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伙伴提议去逛逛夜北京顺便去特著名的钱柜通宵K歌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其实,真的不想去。明天还有工作要做呢,不早点休息不能保证服务质量,这可是关乎咱们国家形象的大事,非同小可。但是只有我一个人不去的话,大家一定会觉得我不合群故作姿态。算了,法不责众,随大流吧。”

(学生思考)(1)赵伟“随大流”的行为实质是什么?

(2)你有过类似经历吗?能交流一下当时的想法吗?

(教师分析)关于大家说的现象,心理学家是怎样解释的呢?请阅读课本相关链接。

有时候我们心中想“法不责众”而随波逐流,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从善如流”,受到社会的褒扬。从众心理到底什么时候是好什么时候是坏呢?

(教师分析总结)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从中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志愿者日记四)“我们的观众运行支持团队的工作是负责物资的申请交换、搬运、盘点、摆放、发放出库、物资交流记录等工作。昨天的通宵狂欢让今天的我很没有精神,瞌睡连连,以至于在发放出库时记错数字,幸好我们的队长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过还是引起了一阵混乱。我真的很内疚,队长也严厉地批评我,甚至说我不具备志愿者的专业操守。唉,我的自信心被打击到了极点,也许我不该来这里的„„”

(学生思考)(1)赵伟应该放弃他的志愿者工作吗?

(2)如果你是他的伙伴,会怎样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梦想?(教师分析总结)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这些原因,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既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也不能态度偏激,一味埋怨社会不公,而应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满怀热情,勇敢地面对困难和逆境,敢于向困难和逆境发出挑战,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志愿者日志五)“大家说的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不可以因为小困难就放弃理想。凭借着专业、周到、热情的服务,我和我的伙伴们把中国微笑的名片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十几天的志愿者工作虽然只是我人生中很小的一段旅程,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是闭幕式,听着罗格主席对我们志愿者的肯定,我和我的伙伴们都笑得很甜。我相信,日后,我们的人生将以此为契机,坚定、自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祝福我们,祝福北京,祝福中国。”

(学生思考)看完了赵伟的志愿者日志,我们也随他一起经历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关于参与社会生活你有哪些感悟呢?

(教师总结)我们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不偏激、不盲从、不气馁、独立思考、积极向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收获平台

(学生收获)这节课我知道了

我懂得了

我感受到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探究了我们国家发生巨变的原因。社会是我

参与其中。走进社会大课堂,我们唯有正确地认识、辨证地分析,坚持原则自制自律,积极乐观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和逆境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快乐生活每一天。

环节四:诗情画意赞生活 唱响人生主旋律

(教师送诗)热爱生活

用积极的态度去完善生活;

用激越的灵感去感悟生活;

用平静的心态去享受生活。生命因你而充满旺盛活力,人生因你而显得格外壮丽。

热爱生活,不但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且能够把平淡化为神奇。

热爱生活,只有那些热烈拥抱生活的人,人生才会充实、光彩、亮丽。

(结束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就像宝藏,博大精深,风光无限。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微笑着面对,无论和风细雨无论狂风骤雨,无论道路平坦或者屡有崎岖。拥抱生活吧,你将收获照亮心灵的温暖阳光;融入生活吧,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无穷宝藏。

(课外拓展)围绕某一环保主题(例如废旧电池收集,环保小卫士),设计条幅和宣传单,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街头公益宣传。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设计采用“志愿者日志”一案到底的方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引导比较准确到位,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不足: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应该不仅出现结果,也出示相应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课堂生成的一些东西,教师的点拨不太到位。

儿童亲社会行为探析 篇3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

【中图分类号】D432.5

1引言

亲社会行为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至观重要,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系到儿童成年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获取学业、事业成就、以及心理能否健康发展黄希庭(2004)在《简明心理学词典》中指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捐献、帮助等内容。为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况,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不足与展望。

2 国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目前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研究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泛。方芳,谢广田(2012)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不理想,且各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分布不均,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蒋仕菁,冯维(2012)总结了目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特点包括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和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内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吴念阳(2002) 总结儿童亲社会行为特征的研究有对婴幼儿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助人行为的研究、分享合作行为的研究、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丰富的研究侧面,多样的研究内容,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依据,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2.1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儿童时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儿童亲社会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近十年来国内大量的育儿专家及发展心理学专家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李静(2008)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影响因素如: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张真(2012)采用儿童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反应量表,让86名母亲和8名老师对86名儿童进行评价,并记录实验情境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和老师的评价对男孩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正相关,只有老师的评价对男孩的亲社会行为有预测作用,而老师和母亲的评价对女孩则均具有预测作用。张晓贤,桑标(2012)认为内疚情绪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黎志华,尹霞云等(2012)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父子依恋关系在父亲参与教养程度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性别、同伴关系、重要他人的评价、社会传媒、个体因素等。

2.2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及培养,对于儿童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家庭、社会、都非常重视儿童亲社会的培养,不少的科研者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旨在帮助儿童形成更多更好的亲社会行为。柯英丽(2011)认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让孩子的教育从分享行为开始,改变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苏中红(2012)通过试验法得出利用动画片进行的干预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彭宇,傅鑫媛等(2010)认为有效促进亲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言语说服、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培养移情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等方式。王楠(2012)论证了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移情训练方法对幼儿性别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角色扮演和讲故事对女孩子的效果更明显一些,而续编故事和看视频对男孩子的效果更明显一些。从以上的研究不难看出目前存在的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在激励以及外在支持。

2.3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在专注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同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也在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金雪莲,李英(2010)对 269 名 3~5 岁朝鲜族幼儿研究,发现气质维度上的注意分散度与反应阈会影响到其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邱剑,安芹(2012)研究发现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刘慧(2012)研究表明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希望、亲社会行为两两显著正相关。王昱文,王振宏等(2011)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水平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显著呈正相关。

2.4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工具与方法

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思辨的质性研究以及实证调查的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采用的反馈形式主要有自陈和他评两种形式,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则有:问卷调查法、自陈量表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等

3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横向研究,而追踪性研究则相对较少。综合运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方法是未来的发展。第二,大脑神经机制是人类思想与活动的基础,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势必也与一定的大脑神经机制相关。必须加强儿童亲社会行为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第三,研究视角大多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科之间的融合较少,加强儿童亲社会学科之间的研究是必要的。第四,亲社会行为的界定缺乏统一意见,缺乏公认的权威的理论构架。进一步完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体系、形成较为一致的概念框架是后续研究應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K].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84.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77.

[3]寇彧,付艳,马艳.初中生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4).2012,43-48.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 篇4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经颇为丰富, 不同的研究者在其研究领域及实践活动中都会融入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寇彧等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对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以帮助、分享、合作、同情、安慰等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金盛华、赵章留等把亲社会行为看作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是将亲社会行为理论及研究视角放于特定的群体——儿童上。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工具与方法

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思辨的质性研究以及实证调查的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采用的反馈形式主要有自陈和他评两种形式;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则有问卷调查法、自陈量表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等。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

(一)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研究

方芳、谢广田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不理想, 且各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分布不均,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蒋仕菁、冯维总结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特点包括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和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内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丰富的研究侧面, 多样的研究内容, 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依据。

(二)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儿童时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性别、同伴关系、重要他人的评价、社会传媒、个体因素等。李静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张晓贤、桑标认为内疚情绪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黎志华、尹霞云等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三) 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研究

苏中红通过试验法得出利用动画片进行的干预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彭宇、傅鑫媛等认为有效促进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言语说服、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培养移情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等方式。王楠 (2012) 论证了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以上的研究不难看出, 目前存在的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措施主要包括内在激励以及外在支持。

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展望

(一) 加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追踪性研究

就中国近十年的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来看, 大部分集中于横向研究, 而追踪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深刻全面地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现现状、存在问题、成长历程, 综合运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方法是好的选择。

(二) 加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

大脑神经机制是人类思想与活动的基础,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势必也与一定的大脑神经机制相关。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 无疑可以对其提供较为可靠的实证依据。目前已有的研究已逐渐向这个方面靠拢, 但就研究的力度来讲, 还是明显不足的。

(三) 加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目前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将视角集中在发展心理学上来进行的, 而亲社会行为却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概念, 它可以和很多学科相融合。儿童亲社会行为不仅事关自身的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利的行为。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中,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为基础,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研究工具与方法、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并对未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展望。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篇5

为使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也能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分享性的教育活动,这可以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引导幼儿从关心身边的事开始,逐步学会合作、分享和协助,从而提高其亲社会行为的水平。

一、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幼儿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也更乐于做出友好举动。因此,不管家庭、幼儿园或社会都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舒适、愉悦,从而增强其亲社会性。我们不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还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精神环境。

1.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在外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开放、自主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物质环境能充分支持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也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争执,这对于喜欢模仿同伴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首先,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其次,家长与幼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家乡的文化等,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意义是能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使幼儿积极、自信,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生活教育,即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同认知教育相比,社会性教育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它不像认知教育那样脱离生活进行。亲社会教育需要教师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目标结合进去。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教育,能使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意识到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同时,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良性的循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三、利用移情,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培养幼儿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幼儿自发做出亲社会行为。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移情线索和情感信息,使他们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四、利用榜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所以,榜样是很重要的。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熏陶幼儿。我们可以在幼儿面前经常表示对长辈的关爱,对有困难的人提供尽可能的帮助等。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幼儿的激励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在榜样的作用下,幼儿很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当幼儿执行了利他行为,成人就应及时强化,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巩固。

五、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幼儿在游戏中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从而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学会与别人交往的正确方式。游戏为幼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指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篇6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快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且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伙伴。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交往机会,如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参加小组活动,如何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商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如何公正地解决发生的争吵等。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更好地考虑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愿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把分享、谦让、合作、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幼儿扮演着“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宝宝”,热情招待“客人”;在医院,幼儿穿上白大褂,为“病人把脉、看病”;在“点心店”,幼儿制作“点心”、“招呼客人”……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角色的思想、感受,逐步认识了解了角色的义务、职责,体验着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帮助他人的游戏乐趣,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完成”着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教师是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对幼儿来说很关键。为此,教师可通过创编故事情景、设计矛盾冲突“现场”、提供真实事迹、创设行为表现场景等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通过对他人观点需求的理解,做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对玩具、食品有着较为明显的独占独享意向。为了削弱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分享的良好愿望,教师可根据小班幼儿容易接受具体形象事物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玩具大家玩”、“美味食品车”、“图形食品品尝会”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看、玩玩、说说、尝尝等手段,让幼儿在尝试交换玩具、分吃食品的具体操作中,学会分享,体验共享玩具、分享食物的愉悦。

三、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那么,如何使有亲社会行为表现的幼儿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除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体验、练习外,还需要教师及时的鼓励,以造成良好的氛围,使之成为习惯,逐渐形成幼儿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如,在午睡前,幼儿一如往日地忙着脱衣服、铺床单、整理衣物,有的幼儿由于衣服的拉链在后,都着急地请老师帮忙。等我一一给每一位幼儿弄好以后,忽然回头看见琪琪正满头大汗地把手朝后,费劲地拉着拉链,我刚想走过去帮她,欣欣走到了琪琪面前说:“琪琪,我来帮助你,好吗?”说着她非常认真地拉着拉链。我马上借机表扬了欣欣的行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干预、鼓励和强化,我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逐日提高。幼儿从同伴身上获悉了亲社会行为的信息,又从同伴身上体验到了亲社会行为所赋予的快乐。

四、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之我见 篇7

一、现状调查

我们采用调查和实验研究方法, 在现实场景中观察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 避免了只从主观看法去推测问题的现状, 进而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工作的理论, 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 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调查分析

幼儿友好相处情况、幼儿友好交往情况、幼儿礼貌用语情况的调查分析统计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表3的调查是在幼儿游戏和各种活动中, 运用轶事记录法和时间取样法, 观察幼儿亲社会行为, 结合家长问卷统计获得的数据。总体上看, 多数孩子有初步的友好相处的意识, 但尚未形成习惯, 少数幼儿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行为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过失型:有某种不良需要或认识不足, 在外因诱发下产生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

品德不良型:在某些不良需要发展的基础上, 受错误意识倾向支配而产生的违反友好行为规范、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行为。

攻击型:由于需要受到挫折引起情绪冲突, 对特定的对象 (被主体认识是需要的剥夺者或损害者) 发生反抗、发泄、报复等攻击行为。

压抑型:需要受到挫引起情绪障碍, 丧失信心、自卑、悲观而产生的消极行为。

幼儿各类不良行为分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幼儿的不良行为中, 过失型和攻击型的幼儿占大多数, 主要是由于某种需要不能满足或认识不足而产生的。

2. 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本人执教的小班中, 幼儿消极社会行为中表现较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部分幼儿攻击性行为较强, 其表现是抢人家的东西、事事爱抢先、喜欢打人等。

形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不当。孩子入园前大都是由老人带着, 摔了一个跟头, 碰到椅子, 大人就会打椅子, 说:“椅子不好, 碰到宝宝了。”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总是怪别人, 攻击别人, 从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归因。二是榜样不好。现在有些影视片, 打来打去的挺多, 孩子觉得挺好玩的, 实际就学了一些不好的榜样。同伴间不好的行为, 小孩也要学。三是环境因素。家庭对独苗关爱过度, 对独生子女缺乏要求, 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

二、教育对策

1. 加强教学活动中的诱导作用

把培养幼儿正确行为观念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强化练习, 运用多种形式使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游戏, 可以使幼儿养成同伴间互相谦让的行为习惯;种植和值日生活动, 可以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学习文学作品、讲故事等, 可以教育幼儿讲礼貌、守纪律、拾金不昧等。

2. 增强情境活动中的启发作用

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反省, 为此, 我们通过讲道理、观看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途径, 呈现一个有消极社会行为的儿童形象, 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 让他们认识到他人对不良行为的不满, 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 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等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从动机上改正消极社会行为。

3. 巩固正面榜样的示范作用

成长期的幼儿, 一方面,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矫正, 即使幼儿消极社会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 如“抱打不平”等, 也应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 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 增强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愿望。

4. 强化“不一致反应”的效应作用

幼儿有时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对幼儿的消极社会行为表现如攻击性行为作出“不一致反应”, 对他们的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 而对被攻击的对象却给予充分的关注。这种一冷一热的不同态度, 实际上也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提供了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对比较冲动、不冷静的幼儿实行短时间的“坐冷板凳”的惩罚, 待其平静后, 再与他作进一步的交谈。

5. 密切家园共育的连锁作用

为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宣传日常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同时利用同家长单独接触的机会, 互相交流信息, 增强家长平时用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影响幼儿的意识。我们还建立了“家园联系册”, 开辟了“家园共育”园地, 密切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 给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效果分析

实验历经半年按期结束,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结题检测, 结果见表5~表7。

上述表5~表7与实验前调查表对照比较, 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同伴间能友好相处, 不打人、不骂人, 争夺、推抢现象明显减少, 大家都想玩的玩具基本上能商量着玩, 能用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

通过实验前后对照比较, 发现实验后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 友好相处方面

具有攻击性的幼儿知道了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 知道了只有不打人、不骂人的人大家才喜欢他。幼儿在打人、骂人方面较实验前减少了70%以上。

2. 学会交往方面

能友好地和同伴一起玩, 玩游戏时有时能协商分配角色,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多数时候能讲道理, 很少有动武力或讲难听话的。较实验前相比抢玩具现象明显减少, 能主动让玩具的幼儿增加了55%, 能协商要玩具的幼儿增加了100%。

3. 礼貌用语方面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策略之探析 篇8

一、发挥幼儿园主导作 用,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 展奠定基础

( 1)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在家中因为长辈的溺爱,或多或少都有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不能很好地和同伴玩具共享,不能很好地合作,常常因为不能满足而哭闹,在“过家家”“宝宝游乐场”等区域活动中,老师可通过移情训练,让他们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兴趣,体验分享和合作、爱人和被爱、帮助和被帮助带来的快乐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 2)在游戏中体验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快感。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必须与同伴共享游戏资源,游戏过程中需要协商、合作,自私、任性的幼儿有可能被同伴拒绝参加游戏。所以,要有意识地投放材料,创设必须与同伴合作、协商、分享的游戏环境。

( 3)适时干预,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极其不稳定的特点,幼儿一旦有利他行为,不管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都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出现的攻击、霸道、不合作行为要适时干预、抑制。

( 4)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让幼儿自觉萌发亲社会行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通过移情训练 ,彼此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情感、态度。

( 5)重视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引导幼儿接受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拉什顿等人研究表明, “儿童多次观看利他行为的榜样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

二、重视家庭环境,创造 轻松愉快的亲社会行为成长 氛围

( 1)提倡民主型教养方式。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物质基础,父母的行为会有意无意的让孩子感受到和谐、温暖、友爱、帮助、同情等,家长以孩子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引导、约束孩子,其理智、宽容的教养方式,偶尔受到惩罚也较少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

( 2)促使家庭成员间增加亲子交流。形式多样、活泼互动的亲子交流能使幼儿产生安全感、满足感,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产生爱、同情、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 3)改变家长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较少出现溺爱、专制、忽视、要求过高等现象,相对来说,能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幼儿园利用家园联系栏、家长通讯、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方式宣传家教知识,促使他们改变不科学的教养方式。

三、利用社区资源,促进 幼儿亲社会行为持续发展

( 1)制定明确的社区教育目标。引导幼儿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事开始,逐步学会同情与帮助、合作与分享,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环境,不随便踩踏社区内的草坪,捕捞鱼池内的动物和社区内的小朋友友好相处等。

( 2)双向开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社区中,有不同于幼儿园的文化氛围,有不同年龄段的伙伴,社区的交往和游戏,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新的体验和实践机会。

亲环境行为 篇9

关键词:钓鱼执法,亲社会行为,社会化

一、概念分析

1.“钓鱼执法”的定义

钓鱼执法, 英美称其为执法圈套, 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 它和正当防卫等一样, 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从法理上分析, 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 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 才从事了违法活动, 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运用不当将致人犯罪, 诱发严重社会问题。钓鱼执法是政德摧毁道德的必然表现。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与刑事侦查中的“诱惑侦查”, 或者叫“诱惑取证”类似。国外的执法机关也有使用类似手段的案例, 比如警察扮演瘾君子向毒贩购买毒品, 等等。

2.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亲社会行为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帮助、合作、分享、安慰、谦让、捐赠及自我牺牲等, 都常被作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研究。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兴趣, 是在对其行为, 特别是攻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促成的, 最早提出亲社会这个词的美国学者威斯伯就用这个术语特指那些与破坏、攻击等反社会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强调亲社会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益处来进行内涵界定的, 如拉什顿就指出, 如果不考虑行为发起者的动机, 亲社会行为可以泛指一切对他人有益的行为。国内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承继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 如有学者指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还有学者认为, 从亲社会行为的本质看, 它是指个体自愿提供的、符合社会期望、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从以上学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来看, 亲社会行为作为个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倾向和人格特质, 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利他性。亲社会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二是亲和性。亲社会行为是以人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为原则的。三是互惠性。人们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时也能有意或无意地为自身赢得社会认可和本体满足。

二、我国公众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分析

亲社会行为往往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有益处, 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行为的特质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志, 也是主流社会的价值期许。同时, 它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指标, 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的一个方向。但近年来许多现象表明, 在我国这种亲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被许多公众所抛弃。不光是成人甚至连儿童和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也受此影响, 给整个社会道德规范带来极其恶劣的冲击。其实, 在这些行为的背后, 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 其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丧失是重要根源之一。目前, 亲社会行为缺失的表现虽因个体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仍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表现:第一, 冷漠行为;第二, 逆反心理;第三, 缺乏合作;第四, 犯罪行为。丁芳盛在其研究中提到当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表现并不乐观, 例如:在别人需要救助或求助时, 表现出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冷漠行为;缺乏主动与同学、朋友和他人互助协作的意愿;违背主流价值规范的叛逆行为;违反法律法规而给社会、他人带来伤害的违法行为, 等等。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缺失有着复杂的原因, 它既跟青少年生活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又和青少年社会化关键因素中一些负面作用的影响有关, 还同青少年自身成长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关。

三、“钓鱼执法” 对公众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在以往对亲社会行为的各种理论和实证研究中, 有许多文献分别从主、客位视域探讨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内涵或范围以及发展趋势特点;或根据研究兴趣从不同视角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并且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青少年身上, 如Hoffman指出个体的助人行为受其角色采择能力的影响;Eisenberg发现道德推理相对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更慷慨助人, 内化的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等等。但大部分研究者对某些具有极大影响的社会事件给人们亲社会心理造成的普遍影响有所忽略。当“钓鱼执法”事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时, 其对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冲击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上海“钓鱼执法”的发生和处理过程给公众的亲社会行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引起公众对执法理念的怀疑

在“钓鱼执法”的背后, 如何体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执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民权利, 我们执法过程之中, 应时刻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如果一些执法单位和个人片面追求所谓的执法效果, 采取“钓鱼执法”的手段时, 政府的形象将被破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将受到损害, 这是最大的危机。执法本身首先要守法, 如果为了“创收”而去主动“钓鱼”, 从法治的角度看会得不偿失。因为得到的金钱是有限的, 而失去的信任则是无限的。

2.造成公众对执法人员的信任危机

执法人员的言行是社会成员的表率, 会对公众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榜样学习对青少年成长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模仿和学习榜样的行为和品质对帮助人们获得适当社会技巧、习得新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产生利他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榜样行为会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成人是孩子的榜样,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 而政府的执法人员是整个社会的榜样。如果执法人员给公众留下了消极的形象, 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失信于民。

3.影响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移情反应能力

价值取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 价值观与一定的客观生活条件相结合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它具有动力性特征, 一经形成便引导人们按一定的方向有选择地进行活动。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 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同的价值取向可预期产生不同的亲社会行为。移情是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 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和促动因素, 具有引发助人行为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 因此,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因此, 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训练和发展公众的移情能力, 充分发挥移情作用, 增强亲社会动机, 提高亲社会行为水平。如果利用他人的善良, 并以“钓鱼”的方式来打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信任他人、善待他人的人, 又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是一个比“钓鱼执法”本身更为危险的危机。

4.加剧了社会宏观环境中一些消极因素对公众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逐步深入, “市场经济行为原则的泛化, 强化了一些与其具有同质性的交往方式:自我中心、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以情感为纽带的交往世界、以德性为联结的生活世界发生严重的扭曲, 谦让、宽容、互谅等人际交往的自觉准则变得日益稀缺, 唯我是从、自私自利、利己不利人等极端思想倒不乏市场, 而这必然蔓延到人们的社会心理之中, 导致他们的行为具有极端自利性而缺乏利他性。此外, 公众自身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健康心理会在主观上促使其亲社会行为进一步缺失。当前, 个体在成长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健康的心理, 表现为期望值过高、自卑感太浓、嫉妒心太强、承受力太弱和自私心太重。而类似“钓鱼执法”这样的事件必然会使他们的亲社会行为面临更加严峻的社会环境。

5.对公众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冲击

助人为乐, 好心助人, 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心助人, 结果却因为自己的好心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是每一个道德观念正常的人都不能接受的, 也不符合正常的社会伦理观念。 当这件事披上政府执法的外衣时, 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震撼和愤怒, 引起巨大轰动。当善的力量在社会中得不到张扬时, 恶的力量就会横行。当善恶惩罚不分时, 再也不会有人去为善了。

四、“钓鱼执法”与其他社会事件的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许多影响力极大的社会事件, 它们对公众的亲社会行为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比如像“南京徐老太事件”、“范跑跑事件”、“开胸验肺事件”、“华南虎照片事件”、“三鹿门事件”, 等等, 首当其冲的是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 从最初的奶粉、到鲜奶、到鸡蛋、再到饲料……就像不断下跌的股指, 一次次击破人们的心理底限;人们都在思索,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些社会事件的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其冲击力一次比一次强, 结果就造成了公众对各种亲社会行为的冷漠。它们和“钓鱼执法”一样都对公众的心理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这一点是无须怀疑的。所不同的是“钓鱼执法”的主体是代表我们政府公共权利的执法人员。这次事件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是空前的。

五、总 结

综上所述, 积极的社会事件对公众的心理造成积极的影响, 消极的社会事件会对公众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亲社会行为作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 亲社会行为贯穿于个体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之中, 对个体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全国舆论瞩目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 上海市政府终于给出一个正确、公正、权威的结论:浦东新区将终结孙中界“钓鱼”式执法案, 并向公众公开道歉;闵行区张晖事件执法取证不正当, 区政府将依法撤销原处罚决定。尽管这一决定体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和精神。但是, 这次事件在执法理念、政府部门信用、公众的价值取向和移情能力、社会宏观环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等方面对公众的心理冲击, 绝不会因上海市政府的一纸决定而烟消云散, 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同时我们相信这次事件也绝不是孤立的个例, 其他地方其他执法部门或多或少有类似的现象, 只不过没像上海方面那么突出那么尖锐。所以“钓鱼”事件的发生也为那些有类似行为的执法部门和执法者敲响了警钟!

参考文献

[1]李丹, 夏飞羚.儿童心目中的友好行为及其年龄发展趋势[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 :1-4.

[2]李红霞, 彭阳, 崔雅芬.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的调查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6, (4) :36-37.

[3]张向葵, 盖笑松等.当前社会形势下儿童———老年助人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2) :6-11.

亲环境行为 篇10

【关键词】朝鲜族幼儿;家庭环境;气质;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习得与表现受生物因素、环境的双重影响。探讨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幼儿气质和家庭环境三者的关系,有益于培养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朝鲜族幼儿健康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延吉市四所朝鲜族幼儿园,分别随机抽取3—5岁朝鲜族幼儿共297名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亲社会行为量表,采用的是邓赐平[2]编制的亲社会行为教师评定问卷,11个条目,内在一致性系数α=0.85。

幼儿气质量表,采用的是张雨青[3]修订的3-7岁儿童气质问卷,九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α=0.65。

家庭环境量表,采用的是邹定辉等[4]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选用7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在0.60—0.75之间。

(三)研究过程

在延吉市四所朝鲜族幼儿园先后发放问卷,施测后逐一审核,并剔除无效问卷。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

二、研究结果

2.1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特点

T检验分析表明,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显著,在园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表现出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是否为独生子女其亲社会行为差异不显著。

2.2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气质的关系

朝鲜族幼儿气质的反应阈维度上差异显著,即女生比男生更敏感地反应外界事物。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朝鲜族幼儿与注意分散度呈显著负相关。注意分散度得分越高,越容易分散注意力,亲社会行为表现越低。

2.3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家庭显环境因素中的父母学历呈显著正相关,即父母学历越高,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越好。与家庭结构、居住面积等其他因素相关不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朝鲜族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家庭隐环境中家庭矛盾性显著负相关,与亲密度、娱乐性、组织性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矛盾性得分越高,亲社会行为越低;而家庭亲密度、娱乐性和组织性得分越高,亲社会行为越高。

2.4朝鲜族亲社会行为与幼儿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

中介分析表明,朝鲜族幼儿的家庭环境与亲社会行为间,气质起调节作用。即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部分是通过气质的调节而起作用的。

幼儿气质、家庭环境、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当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与家庭环境能够得到良好拟合时,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三、研究建议

3.1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榜样

研究表明,父母学历越高,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越好。父母自身的人格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形象,身体力行,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3.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开展娱乐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现在父母大多只注重家庭的显环境,如吃、住等物质需要。而研究表明,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家庭的隐环境,如亲密度和娱乐性。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支持、相互理解、鼓励等,不仅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安全[2],而且也可以使儿童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并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所以,父母应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此外,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友爱的情感,有助于幼儿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社会意识。

3.3依据幼儿气质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气质虽然没有好坏之分,但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如在情绪本质方面,乐观的孩子,令人喜欢,但有时过于乐观也会带来麻烦;冷冰冰的孩子,让人感到不快,实际上,这些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快乐、友好。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玲.学前儿童心理理论、情绪理解、分享行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邓赐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的联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8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58-63

亲环境行为 篇11

一、榜样训练

“榜样”英文是“Role Model”, 也就是角色模型, 凡是对个体的行为和角色有直接示范和影响作用的个体都是角色模型, 都是榜样。班杜拉通过许多观察和研究发现, 幼儿能够模仿所观察的榜样的行为。冠茨 (1976) 采用让幼儿观看榜样助人行为的方法, 发现幼儿在其游戏活动中助人行为增加。Marantz (1988) 通过让在园幼儿观察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发现榜样的行为会给幼儿带来愉悦感进而促进儿童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国内研究中, 周强、杨梓 (1995) 的榜样研究发现, 同伴榜样比故事中的榜样对幼儿影响大, 对榜样行为的表扬可以培养和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但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榜样形式。张莉 (1998) 的研究发现, 榜样训练有效地促进道德认识的提高和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且其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影响差异不明显。王小娜 (2012) 关于榜样训练与幼儿公德行为的研究认为, 与教师榜样相比, 同伴榜样的影响较大, 在榜样数量的影响方面, 多个榜样比单个榜样效果好。

二、移情训练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幼儿理解他人的情感、观察他人的情绪, 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式。国外有研究者中发现1岁半幼儿在陌生人受伤时会给予更多关心, 所以说1岁半幼儿具备了情感观点采择能力[3]。观点采择能力指理解他人观点、情感的能力, 其中移情与观点采择密切相关, 移情是建立在一定认知技能上的情感反应[4]。当个体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时意味着个体有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倾向, 需要移情作为动机促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霍夫曼曾在1981年提出, 移情会逐渐变成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

近些年, 国内有研究者通过让幼儿观看情境表演、讨论与回答某些问题以体验其中角色的情感、让幼儿扮演类似角色的方法, 使幼儿自由抒发所理解的角色的感受[5], 进而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李福芹、叶文君等 (1994) 的研究中采用表情识别学习、移情能力培养, 分享感受的方法, 发现幼儿的分享观念与分享行为得到了有力的促进。魏玉桂、李幼穗 (2001) 运用情境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两种移情训练法, 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贾蕾、李幼穗 (2005) 在其研究中采用讲故事法, 通过让幼儿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发现观点采择能力影响了幼儿分享行为的产生。李幼穗、韩映虹等 (2013) 在不同情境下对幼儿进行移情干预训练, 发现无论在无冲突情境下还是有冲突情境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都得到提高。王楠 (2012) 采用角色扮演、续编故事、听故事和看视频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 发现5-6岁幼儿的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其中最有效的移情训练方法是角色扮演。

三、游戏活动

邱学青 (2005) 认为, 幼儿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认知如语言、创造力、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 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如幼儿自我表现意识、“去自我中心”、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其中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运用较多。角色游戏是指以角色扮演为主要途径的社会性游戏[6]。

郑敏英 (2000) 的研究指出, 幼儿园角色游戏能够通过让幼儿学习掌握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掌握交往技能等方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李幼穗、王晓庄 (1996) 的研究认为, 角色游戏训练显著促进了幼儿的角色意识的发展和亲社会行为的次数出现, 在特定情境下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动机水平有所发展。杨心德 (1998) 利用社会戏剧性游戏, 又叫角色游戏, 发现幼儿在分享、谦让、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上有进一步发展。关于体育游戏, 但菲、赵琳、高一波 (2011) 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有效发展了幼儿的社交技能并且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四、强化作用

强化理论最早是由斯金纳提出来的, 指通过给予被试一个刺激使其原先的反应增强。当幼儿的一些行为得到强化时, 也就增加了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幼儿成长中出现亲社会行为, 父母、老师等成人要适时进行强化 (如鼓励、表扬) , 以增强以后再度出现亲社会行为的概率, 如果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未得到鼓励、表扬, 已有的利他行为就可能消退[7]。国内就强化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 国外研究方面盖尔芬德 (Gelfand et al, 1975) 研究了表扬对幼儿捐献行为的影响, 它选择了21名捐献率低于同龄平均水平的幼儿为被试。发现其捐献行为经过强化后的确增加了, 但表扬取消后, 捐献率迅速下降。陈旭 (1996) 在其研究中发现:强化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效果不能维持, 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发现能够对幼儿产生持久作用的强化策略。

综上国内外研究, 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策略的方面, 教育者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采用或综合运用多种培养方法, 保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首先, 对于年龄较小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 主要以移情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为主, 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 让幼儿在游戏性的情境中, 了解游戏人物的情感, 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其次,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的差异, 并不属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采取榜样训练的方式积极引导幼儿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 进而引发更多的指向教师和异性伙伴的亲社会行为, 注意榜样类型的选择和不同年龄班榜样形式的变化;最后, 对年龄较大的幼儿, 可以逐步增加培养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 不只注重在合作、分享、安慰、助人等具体行为的培养上, 还包括有责任感、关爱他人等, 在培养方式上, 以上多种培养策略都可以采用, 对于出现次数较少的分享、安慰、助人、公德等行为加榜样训练和强化训练,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儿开展亲社会行为的教育。

五、总结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表明,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在研究方法、研究时间、取样范围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研究方法上多以自然观察法、事件取样法为主, 带有较大主观性;研究持续的时间方面, 多数为10-15天, 长期研究和干预研究较少;取样对象主要以城市幼儿为主, 农村幼儿研究较少。同时期待研究者能够从全面、客观的角度研究幼儿现阶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 能够采取更多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首先, 国内外关于榜样训练和移情训练的方法研究较多, 不同游戏活动和强化训练方面研究较少;其次, 移情训练中关于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多, 其它行为研究较少;最后, 采取何种策略才能使强化作用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影响持久, 移情训练和榜样训练哪种方法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更有效, 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493.

[2]王楠.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6.

[3]Amrisha Vaish, Malinda Carpenter, Michael Tomasello.Sympathy Though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and Its Relation to prosocial behavior in Toddle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9, 45 (2) :534-543.

[4]余宏波, 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1) :115.

[5]魏玉桂, 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1, (5) :558.

[6]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47.

上一篇:改性吸附下一篇:道教的慈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