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行为

2024-10-14

采访行为(精选4篇)

采访行为 篇1

新闻摄影不干扰被摄对象的拍摄方法,的确是新闻摄影所需要的理想的方法,但是,“理想”往往不等于无情的“现实”。现实的摄影采访,摄影记者一旦“撞”进现场,被拍摄对象的“被干预”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对此我们没有必要惧怕和讳言。恰恰应该正确科学地认识摄影采访现场的“干预”现象和“干预”行为,并积极正确恰当地去适应和把握。

一、从“摆布”泛论说起,看“干预”的客观存在

在新闻摄影圈里,有个可以算臭名昭著的词———“摆布”(“摆拍”),基本没有摄影记者愿意为自己的采访行为去背负这样的“恶名”,尽管不少的记者实际上是常常在采访现场施用了“摆布”行为的。这是为什么?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不顾新闻真实性原则随意摆布造成新闻失实形成的大量反面事例造成的恶劣影响,加上不少人和一些权威人士站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高度认定了,“摆布”=编造,也就是造假。

这里,我们要首先认识一下“摆布”这个词。通过《在线新华词典》查询,摆布的释义: (1) 布置,安排。例句:房间摆布得很有品味。 (2) 戏弄,支配。例句:我们不能被人任意摆布。“摆布”作为动词,施动者是摄影记者。长期以来被摄影界泛泛而用,主要词义是贬义的,含义基本是实现摄影记者主观意愿而对被摄影对象施行的违背真实的动作,“摆布”就是编造就是导演。事实上,“摆布”一词,是一个泛指的动词,属于在新闻摄影现场,摄影者对新闻场面或对象的一种“干预”行为,但这个“干预”行为被先入为主地认定是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负面行为。甚至一些采访者简单理解“不能摆布”,导致在采访现场不善于更近贴近对象、更深刻了解对象,更深入发掘对象的新闻真实和亮点,造成摄影记录表达简单、表皮、浅陋、直白,甚至失真。

我们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冷静客观地正视过,新闻摄影现场出现“干预”现象,是新闻摄影在新闻摄影现场必然产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程度高低不一的客观现象。除了少数完全采取隐藏行为的隐蔽摄影,新闻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摄影行为,必然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要干预和影响到现场和被摄对象。而这种影响,又很难在已经定格为照片的画面中轻易判断得出来。这也是有的照片被明显发觉是“摆拍”;而有的照片即便是通过过度的“摆布”后再拍摄完成,却难以辨别出“摆拍”痕迹的原因。摄影记者一旦进入现场,“干预”一般就开始出现了,特别是涉及人的新闻现场。表现最明显的情况是,凡属运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近景、特写的社会新闻现场,持照相机的记者因为镜头特性,必须贴近对象,几乎就在被摄者眼前。这能和根本就没有记者在跟前“干扰”的“纯洁现场”相比吗?能说你是在纯粹“不干扰”地“抓拍”新闻吗?一幅名为《我要读书》的“大眼睛”照片,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当时的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地处贫困山区的张湾小学课堂上举着相机拍摄,就没有对面向他的苏明娟等全班同学产生丝毫的“干预”影响吗?不说近距离拍摄,就算是稍远距离的拍摄,摄影采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分组讨论,发言的代表被现场周围大量的摄影镜头紧紧“盯着”,同样也会产生或微妙或显著的心理“干预”影响。例如中央电视台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河北代表团的一次现场直播中,因为记者采访给代表发言带来压力,就有一位代表发言出现“卡壳”,没能完成自己的发言。

有人会说,“摆布”已经不仅是一种轻微“影响”了,他改变了现场和对象真实自然的本来状貌。但是,偏僻村校课堂上,被一个陌生人用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镜筒”瞄准着的孩童听课的神态和在众多采访镜头“压力”下代表发言甚至出现“紧张”状况的神态、情态,就肯定是绝对真实自然的原本状貌吗?

所以我们要说的是,新闻摄影的“干预”现象,是必须承认的客观存在。“摆布”就是人们认为影响程度较大,甚至走向了极端的“干预”,它和影响程度相对微弱,照相形成影像后不易被人辨识的“打扰”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干预”现象或行为。

有的表面看似“摆布”的“干预”,未必就是“造假”的干预。大量的肖像类新闻摄影就是最典型的一类。判断包含“摆拍”在内的“干预”是否造成失真,标准不是看是否有“摆布”,而是看这种干预是不是令现场摄影记录偏离了所记录新闻的“实质真实”。解海龙的镜头对“大眼睛”女孩究竟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被拍摄定格形成的影像,是还原了事实的真实吗?

“究竟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要求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及报道的事实是‘真’的,真实而正确;对事实的解释是‘实’的,实质性的。一言以蔽之,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延边大学出版社《新闻知识总览》第69页)。所以新闻的真实,不能泛泛而论。报道新闻的真实,最根本是要还原新闻的实质真实。

不论你的产生了“干预”的拍摄是好听的“抓拍”,还是不好听的“摆拍”,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实质真实和价值,就是记录这一新闻的最佳摄影方式;如果仅仅只是记录到了所报道新闻的片面现象,而没有抓到新闻的本质真实,不管是“抓”是“摆”,你的摄影采访方式都是有问题的。

二、“干预”,新闻摄影采访的“双刃剑”

我们探讨的“干预”应分为“被动干预”和“主动干预”。

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影记录活动造成的不由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现场干涉和影响,就是“被动干预”。这种干预一定程度会形成对被摄影新闻对象的影响或干扰,甚至造成被摄影对象发生偏离新闻本来实质真实的状况,导致摄影记录失真。例如,摄影采访某地政府向城市住房困难市民发放廉租房钥匙,接受钥匙的市民肯定是记者镜头的焦点。但是,没有见过大场合的住房困难市民面对众目睽睽的采访现场也许会出现把喜悦心情控制在心里的状况。如果记者“抓拍”到的是对象外露的不知所措的呆滞木然的情态,或者是对象因不习惯大庭广众被镜头对准而露出不高兴近乎痛苦的表情,这样的“抓拍”必将是和造假的“摆拍”在失真上殊途同归(当然,如果记者确实就是要报道这种特殊场合出现的“紧张感”、“假痛苦”,则另当别论)。所以,对于“被动干预”,摄影采访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及时减消这种干预带来的不利影响。

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主动进入,参与到新闻对象的访问、沟通、交流、互动当中,主动选择、发现和记录最具所采访新闻实质真实的瞬间景象,就属于“主动干预”行为。“主动干预”由于具有“主动性”,使用的尺度全靠摄影记者的主观掌控,这种“干预”必然就会对于还原新闻实质真实产生效能。特别是非突发事件类和人物专访类摄影采访中,这类主动“干预”采访方式被经常用到。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宝宝,祝你平安快乐》,是《都市快报》记者时鹏在“5·12”地震一周年时为数名北川地震丧子再怀孕的妇女和她们生下小宝宝后拍的一组典型“摆拍”留念式照片。记者时鹏说“大地震后,据北川县相关部门统计,全县有1700多名妇女登记需要再生育。一年半后的今天,全县顺利生育并且孩子健康的,只有500多人,不到登记人数的1/3。大多数妇女或是怀不上,或是中途流产。”在重要的新闻价值面前,“摆拍”不“摆拍”已经不重要了。记者经过对再孕妇女的广泛探访、交流,选定对象,有意安排姿势和背景进行拍摄。几个幸运怀孕的妇女,孕态鲜明、美丽,神态幸福;加上一组她们各自和自己生下的小宝宝们依偎的温馨肖像相对比而组成的一组画面,典型生动地传达了灾区人民生命的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样的新闻真实信息。

其实,走近新闻现场,在对新闻对象进行访问、沟通、交流、互动中去发现、选择素材和记录新闻,甚至通过询问、启发、引导等等主动“干预”,去采掘详实鲜活的新闻事实和新闻形象,这本身就是文字记者采写新闻最正常不过的方法了。摄影记者同样是记者,为什么就不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接触、沟通、影响被采访对象呢?获得五十四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高奖项“年度图片奖”的新闻摄影《阿富汗少女阿依莎的肖像》的摄影师茱迪·比伯回顾拍摄经过:“作为摄影师,我已经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知道在拍摄的过程中如何让拍摄对象放松。我每次都会尽量让对方放松。我把他们当普通人来看待,不让他们觉得他们是受害者。我拍她的时候,用很平常的语调和她交谈。这是一个正常人和另一个正常人的谈话(摘自《周末画报》陈小枚《对话荷赛年度摄影师茱迪·比伯》)。”她拍摄的《阿富汗少女阿依莎的肖像》正是通过这样的“主动干预”,达到了完满鲜明传达报道“深受惨无人道残酷鼻刑等残害的阿富汗妇女”境况的目的。

“主动干预”基本可分为“时空位置干预”和“情绪干预”。

“时空位置干预”是对新闻核心事实真实不受空间位置改变而改变的新闻对象实施时间空间位置改变的干预行为。1980年度“荷赛”最佳新闻照片,英国记者迈克·韦尔斯拍摄的《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画面是天主教慈善机构一位神父白而丰满的大手中是一只灾区儿童干瘪的黑色小手。谁能一看就能认定画面中的黑白、大小两只手一定就是抓拍的?这样画面中只有两只手掌的特写照片,是完全可以摆拍而成的。为什么得到世界新闻摄影最高奖的照片却基本没有人去质疑会因拍摄方法影响了新闻真实性?其实这正是因为“旱灾造成孩子的手枯瘦如柴”的核心事实不会以在当时现场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基本的改变。恰恰相反,可能因为位置、光线、视角的多种尝试后的拍摄,还可以使得这只手“仿佛像一只瘦弱小鸟的爪子”的灾害影像信息更加鲜明突出。

“情绪干预”是摄影采访者面对新闻对象出现偏离新闻实质真实的情态时,以交流、沟通、互动等调适方式,让对象还原实质真实情态的干预行为。这种“干预”常常在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中被运用。二战时期摄影师卡什拍摄的《愤怒的邱吉尔》,也可以说是一幅经典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式摄影。据史料记载,刚刚走出会议室的首相丘吉尔,面对摄影师“他仍然悠然自得地叨着那支雪茄”(摘自《抗日风云》第三章〈1〉“愤怒的丘吉尔”),这显然不能算处在特殊时代的丘吉尔本质真实的典型神态。摄影者拍摄时的确有“拿掉丘吉尔嘴上雪茄烟”的“干预”行为,但是摄影师随即拍摄到到了“担负着英伦三岛抗击纳粹帝国的重要职责,像一头怒吼的雄狮,有着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决心”的丘吉尔典型真实的人物性格和形象瞬间。从照片发表至今70多年过去,这幅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足见照片的拍摄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还有一种情况就不一定像丘吉尔一开始那样“悠然自得”面对记者,而是“晕镜头”———紧张、不自在。这是很多初次接受摄影摄像采访的人的一种感受,也正是被采访对象受到“干预”情绪失真的典型表现。“情绪干预”其实很多时候是消除因为“干预”而造成影响的“再干预”。摄影记者来到新闻现场,一定程度会给现场带来干扰、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偏小的人影响十分明显。通常,涉及到儿童的新闻现场,猛然面对采访摄影镜头的孩子,精神和神色发生改变才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合乎逻辑并非符合真实。所以,摄影记者在现场对气氛和对象情绪的恰当调适性“干预”,以消除拍摄造成的负面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主动干预”操作不当,即便记者不是主观故意,也会拍出失真的照片。例如,一个省的党代会,换届选举产生出新的一届常委班子,拍摄新班子的合影照片,在当地媒体是极有新闻摄影价值的,但是这种时政性新闻照片在领导的排位上又是有严格讲究的。如果是横站一排,站位的重要程度是从中间往两边递减;同时背景如有喷泉、雕塑等中心位置参照物,中心人物站位还得注意和中心参照物相对应。否则,所拍摄的合影照片领导位置和摆布上有一点错乱,就会是一张报道失实和失误的照片。

“主动干预”,要防止一些不道德记者利用其制造失实照片。必须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的红线,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主动干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不允许受到丝毫干扰的新闻对象不得受到“干预”,例如暗访新闻摄影对象;二是突发和正在随时变动着的事态新闻现场、重要时政活动现场等正在实时跟拍的现场事态,一般不能进行“干预”。三是“主动干预”必须以能够获取记录到实质真实的新闻影像为终极目的,记录和还原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实质真实,是检验“干预”可行性和正确性的根本标准。

浅论新闻采访权与其行为规范 篇2

一、新闻采访权的法理依据

新闻记者开展采访工作所拥有的首要权利是新闻采访权, 这也是确保媒体正常运转的最基本权利。记者可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新闻采集的权利, 他人没有权利予以干涉或阻挠, 当超出采访范围时, 必须及时制止。新闻采访权的法理依据来源于国家宪法, 来源于社会道义, 来源于法律法规的衍生。

(一) 采访权合法性衍生于《宪法》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知情权, 实现了人民民主权利, 实现了舆论监督, 使得普通大众可以充分占有信息, 也就是获得了知情权保护。[1]普通大众之所以能够充分占有信息, 主要依靠的就是大众传媒, 因为大众传媒的第一要义是信息传播, 而记者所具有的采访权就是公众知情权得以保障的重要支撑, 也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延伸, 是受国家委托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具体形式。

(二) 采访权合法性源于《宪法》所确立的出版自由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众的言论出版自由, 其中就涵盖新闻自由。[2]事实上, 新闻自由覆盖面非常广, 包括采访与报道自由、评论与编辑自由、传播与宣传自由等。合法自由地采访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没有权利进行干涉或侵犯。

(三) 采访权合法性源于国家新闻出版相关部门所出台的规章制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非新闻出版机构不得从事与报刊有关活动的通知》, 这一规定同样指出:“经过国家批准成立的新闻出版机构是有权利开展新闻采访、出版及报道等相关活动的”。有关新闻采访合法性的相关法律依据还有很多, 这些都是记者采访权的法理依据。

二、科学规范地行使新闻采访权时的行为

(一) 依法守法, 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新闻记者进行采访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记者在行政与司法两方面是不具有特权的, 不具备法律强制力, 也不享有介于法律之外的特权。新闻记者可通过合法方式对相关机构提出要求, 要求其提供相关的应被公开的资料, 但对于采访中涉及问题, 采访对象有权利不回答或不给予真实答案, 新闻记者没有权利强制要求被采访对象一定给出真实答案。

在新闻记者依法行使采访权时, 必须充分尊重采访对象, 履行自己的采访职责, 肩负起采访义务。整个采访过程, 新闻记者必须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有关规定, 即维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对其正当要求应予以尊重, 不揭露其隐私, 不对其诽谤。

(二) 遏制“付费采访”与“有偿新闻”

近年来, 新闻产业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蓬勃发展着, 这也促使了付费采访现象的发生。其诞生于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 是一种经济行为。在如今这一大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下,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市场化, 新闻业开启了其市场化进程, 并且逐步加深, 甚至已经进入了产业化运作模式阶段, 而新闻采访中的付费采访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催生出来的。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更多的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媒介产品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利手段, 正因如此, 付费采访在西方新闻界非常普遍。另一方面, 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造成新闻界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象, 同样促使付费采访方式越来越普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遵循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情况下, 新闻与一般商品是不同的, 其具有公共属性。目前, 体现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 而新闻采访是公民信息知情权得以保障的重要途径。如果采取付费采访这种形式进行新闻传播, 与我国开设新闻采访的初衷相违背, 也不符合新闻的本质属性。一方面, 如果采取付费方式实施采访, 在争夺市场、应对竞争过程中将很难保证所获得新闻资料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照这样发展下去, 必然会对公民所获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某种影响, 从而损害公民利益与其享有的权利。基于以上表述, 新闻记者在选用采访形式时一定要慎重, 只有在必须且必要的前提下才能选用这种形式。与此同时, 还要科学合理地规范自己的采访行为。另外, 新闻传播机构理应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杜绝一切新闻记者与受访者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 将消灭有偿新闻作为终极目标, 以确保所获新闻的真实性与公平性。

三、结语

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新闻采访权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其具有不可侵犯性, 这也是保证新闻传播及时性与可靠性的前提。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媒体中的中坚力量之一, 必须做到自我约束, 杜绝一切不正当行为。特别是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化环境下, 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非常不容易, 但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做到这一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采访的可靠性、合理性。当然, 在采访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保障新闻采访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论新闻编辑的采访权及其行为规范[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2) :8.

采访行为 篇3

生活安宁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正常生活所享有的不受他人干扰、妨碍的权利。生活安宁权是自然人在人文社会中得到尊重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自然人身体和心灵健康以及保障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无论是对公众人物或是普通大众而言都有保持私人生活不被非法干扰,维持个人生活安宁与祥和的权利。王利明教授认为生活安宁权主要包括排除对私人正常生活的骚扰、禁止非法侵入私人空间和对个人自主决定的妨碍三方面的内容。在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对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侵犯最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正常生活的骚扰和非法侵入私人空间。

二、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一)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公众人物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深圳病逝。对于姚贝娜事件无论是新闻界或是社会公众都关注于三名记者为抢独家新闻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拍摄的行为引发的媒介道德问题与侵权问题。从姚贝娜事件整体来看,媒体不当采访行为不仅表现在记者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的侵权行为,还表现在新闻从业者在姚贝娜逝世前的蹲守行为,也严重侵犯了姚贝娜的生活安宁权。具体来说,姚贝娜在逝世前,病房门外挤满了记者,他们在那里蹲守,等候着姚贝娜的死亡,以追求对该新闻事件的首发。在具有现代文明的法治社会中,人人都享有获得个人生活安宁的权利。对姚贝娜及其家人来说,他们都希望姚贝娜在逝世前能拥有最后时刻的安宁,而记者的不当采访行为不仅不尊重逝者的生命,违背了公共利益至上的媒介伦理道德,更侵犯了姚贝娜离世前所该享有的生活的安宁、不被非法打扰的生活安宁权。与此同时,记者的过度报道也对姚贝娜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

此外,姚贝娜病世后,记者进入太平间进行偷拍,亦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伦理。首先,记者的偷拍行为一般都是被禁止的,并且在此事件中的偷拍行为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只是为了追求独家报道,即为了经济利益而为之。这不仅是对逝者及其家人的不尊重,使逝者的亲人更为痛苦,同时也侵犯了其家属在此悲痛时刻生活安宁的权利。虽然新闻的价值要求新闻具有时效性、接近性和重要性等,但是追求新闻自由与新闻价值的同时,必须尊重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不能以侵犯受害人的权利为代价。

(二)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民众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2011年10月22日发生的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媒介关注度持续升高。与此同时,媒体对此事件狂轰滥炸式的报道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也深刻地体现了媒体的道德缺失。案发后,一些媒体不仅在新闻报道上为了追求吸引力,采用带有侮辱性色猜的新闻标题。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些新闻媒体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公众的窥探欲,弃新闻的伦理道德于不顾,在受害人极其痛苦的情况下,闯入被害人的私人生活空间,进行强行、轰炸式的访问,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向受害人询问事情的经过。最终使得受害人更是痛苦不堪,侵犯了受害人的隐私权,严重破坏了被害人的生活安宁,使受害人无法拥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和时间来医治心灵的创伤。此外,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媒介型社会,各大传媒对于某信息无节制的报道和影像呈现对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心理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普通民众的心理上投射了社会不安宁因素过多的社会印象,媒介道德无处可寻,也变向侵扰了作为受众的生活安宁权。

三、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解决路径

法治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公民权利的维护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生活安宁权作为公民人格权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解决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在法律上更加确立生活安宁权的地位,赋予其更多的法律上的保护。其次,要完善新闻法规,以明确媒体具体的权利范围、建立新闻媒体人的伦理规范准则并具体确立媒体侵害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责任承担问题,为受害人提供有力的保护。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媒体不当采访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活安宁权,着眼于在日常的媒介操作过程中维护公民的生活安宁权,成为媒介参与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发力点。再次,要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在新闻实践中平衡好职业冲动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增强新闻媒体从业者社会责任感,加强其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保护,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结语

总之,对于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侵权现象的发生,在确立生活安宁权、完善新闻法规和提高职业道德的同时,也需要在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之间进行平衡。在新闻媒介日常的新闻实践工作中培育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以法律为保障来夯实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保障公民生活安宁的权利不被媒介的不当采访行为所干扰、侵犯。

摘要:法治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保护被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一些法学学者提出将生活安宁权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独立出来进行法律保护。而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媒体在倡导新闻自由和追求独家新闻的同时,也伴随着由于媒体的不当采访行为而产生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现象。本文基于对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相关案例的分析,对媒体的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对生活安宁权的侵犯进行研究分析,倡导对公民生活安宁权予以更多重视的同时,提升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新闻法规,平衡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保护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媒体服务公众的天职。

关键词:媒体,生活安宁权,媒介道德,侵犯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9辑[M].法律出版社,2014

[2]朱青.场域视野下的新闻伦理——以姚贝娜遗体偷拍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采访行为 篇4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媒体不断丰富与发展,但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想象中快捷与方便。面对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图书,如何用有限的经费采购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成为当前图书馆文献采访的一项艰巨任务。而读者阅读需求的多元化,也使采访馆员难以掌握读者信息需求取向,同时阅读方式的多样化、获取信息的多途径,又导致馆藏资源利用率逐年下降,各种矛盾的冲突和显现,使得图书馆资源建设举步维艰。

1 基于“觅食理论”的用户行为

所谓的“觅食理论”(Foraging Theory)最早是由生态学家和人类学家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模拟和解释动物在觅食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动物在觅食的过程中有很多现象非常有趣,例如动物在不同时期对栖息地的不同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种动物会选择不同的食物;动物的种群数量也会对觅食策略产生很大影响。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需要在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获取所需的信息之间达到一种最优化的平衡,因此,可以将他们的这种信息行为称之为信息觅食。在寻找和消化信息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根据所处的信息环境调整自己的信息觅食策略以达到最大化的信息收益[1]。

1995 年,Pirolli将行为生态学中的觅食理论引入到社会学和信息科学领域,最早提出了信息觅食理论,通过类比动物觅食行为和人类信息搜寻行为的相似性,建立模型解释和模拟用户的信息搜寻过程[2]。从觅食理论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受制于自身信息素养的缺乏,行为主体作出的策略只能是主观最大化,并没有获取信息环境内的所有信息收益。另一方面,作为选择主体的人做出的信息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局限于所处的信息环境中,信息环境对行为主体的不可逆转的限制,注定行为主体即使是做出了本能在信息觅食中最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取得心中最优的结果。本文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探讨如何在资源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搞好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给读者营造最优的信息环境。

2 高校文献采访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担负着将所需文献资料征购入馆的任务。图书馆服务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已经不再是馆藏文献数量的多少, 馆藏文献利用率以及读者需求满足率才是评价图书馆服务效益最重要的指标,决定着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3]。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需求、经费状况,通过觅求、选择、采集等方式建立馆藏。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服务学科发展为宗旨,整合学科发展所需之文献,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对于学校学科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基于觅食理论的用户信息行为,笔者将用户信息觅食过程拆解为需求的产生、信息选择冲动、信息环境下的搜寻、信息获取。根据此过程,在图书馆资源应用中可以看出读者在整个信息觅食中的主动搜寻与被动选择。用户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环境中资源传递的方式同时影响着用户的信息觅食效果。

读者内心所隐含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与难以直接编码的特点,通常只是存在于人的头脑和行为中。学科馆员应该获取和分析用户搜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将表面看似不相关的检索结果通过一定的手段关联起来,揭示用户对资源的隐形期待,将这些隐形的期待转换成表象的需求,以拓宽文献资源采访工作中的维度,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用户保障水平。

3 基于觅食理论用户信息行为的文献采访创新

3.1 转变文献采访思维,加强宣传引导

2014 年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进行了一项有关读者文献采访工作认识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1%的读者对文献采访工作不了解,很多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仅局限于图书馆是一个大的藏书机构。

许多高校图书馆对宣传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向读者开展宣传辅导时,一般都是侧重于介绍外借、阅览等“窗口”部门的各种服务,很少向读者介绍属于“内务”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4]。文献采访对广大服务对象而言仍旧是一项“神秘”的工作,所以即使自己对相关科学文献有需求,也不会主动、及时地反馈给图书馆相关部门。因此,虽然图书馆每年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购置文献资源和数据库,但因为文献采访相关宣传工作不到位,无法使读者的隐性需求转化为表象需求,图书馆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着传统“闭门造车”的方式。为此,图书馆必须认识到文献采访工作对升级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让读者对采访工作有更多的认识。图书馆相关部门应转变思想,调整工作思路,发挥新媒体宣传平台的作用。例如在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馆网站等突出位置开辟文献采访专栏,运用QQ、微博、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让读者了解采访工作的工作任务、本馆文献建设规划以及文献采访的工作流程等相关情况。读者对采访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反馈自己的文献需求,积极地参与到对自身信息环境的改造的过程中来。

3.2 发挥读者主体地位,提高读者觅食技能

多数图书馆只能采选其中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依赖于学科馆员主观判断的传统图书采选已经无法精准把握读者需求,造成资金的浪费、空间的占用,至少40%未曾流通过的馆藏资源长期压架,而另外60%的馆藏资源却极少或者不能立即提供给读者,无法满足读者即时阅读需要[5]。现有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下读者对于文献采访工作的态度总是消极的。大多数读者表示“买什么书是图书馆说了算,我们提出意见没有什么用”。鉴于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图书馆信息环境、缺乏主体意识、参与度差的现实状况,本馆积极革新文献采访模式,与馆内各部门积极配合,定期举行信息检索技巧培训班,不仅向读者普及信息检索技巧与方法、数据库、馆藏系统的结构、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而且还对读者进行文献采访业务知识的培训,树立读者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读者参与文献采访工作。

3.3 提高馆员素质,发展学科馆员体制

现阶段,为增加文献采访的科学性、有效性,通常的做法是加强采访人员和各学科带头人、专家、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科专家不仅对本学科的规划、发展方向比较了解,而且对学科发展具有超前意识,这是图书馆采访人员普遍缺乏而在采访工作中又必须具备的学科素质[6]。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前提,虽然通过与学科带头人、专家、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动了文献采访工作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图书馆采访人员自身学科知识不足,难以把握学科的主体方向,所采集的信息时效性差,无法保证采访文献的效率。

为此,可以通过特色学科馆员与学科教师、学生进行沟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很多文献采访工作可以借助完善的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来完成。同时,学科馆员需要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深入到用户的科研课题之中,跟踪服务需求,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各种信息工具,面向用户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和对策,深入到用户的知识需求的解决过程之中,善于挖掘用户的真实和潜在需求,与用户互动协作,进行知识的捕获、分析、重组和应用[7]。

3.4 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体系,加强信息线索挖掘与分析

随着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迅速发展。图书馆日常管理产生大量数据,如图书馆书目数据、读者借还流通数据、书目检索记录、WEB访问记录等,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数据加以挖掘分析,将对图书馆的采访、流通、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建设等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为图书馆决策及开展服务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8]。在现有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业务开展情况的统计与分析,也只是基于现有馆藏进行的管理与分析,仅是广大读者在现有局限的信息环境下的信息行为,无法从中发现他们的隐性需求,无法为文献采集工作提供持续、有效的信息线索。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因服务的群体需求广泛,既需要满足以广大本专科学生为主体的相关文献需求,也要满足教师、学者们对科研前沿的相关需求。要求采访的文献具有准确性、有效性,又要保证文献的及时性与前瞻性。这就要求图书馆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打破以管理为主的模式,向外向型的互动模式来转变。以图书馆网站建设为例,利用现行的免费网站优化软件CNZZ中站长统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知道网站的被访问情况,每天多少人看了哪些网页,新访客的来源是哪里,网站的用户分布在什么地区等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站长们根据CNZZ站长统计,及时调整自己的页面内容和推广方式,并对网站的调整作出客观、公正的评测。采访人员以校园网为依托,通过收集学校图书馆网页上的访问记录,综合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检索内容等,发掘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隐形期待,将这些隐形的期待转换成表象的需求,不仅能够形成针对学科热点的专业文献采访目录,而且可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创新服务形式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4 结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文献采访人员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将传统上基于学科需求的用户分析角度转变为基于多种需求行为的用户分析,使文献资源采访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采访工作的新局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阳,张新民.基于觅食理论的网络信息环境实证分析[J].情报学报,2010(2):169-176.

[2]PIROLLI P,CARD S K.Information foraging in information access environ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CHI.95,ACM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Software,New York:ACM,1995.

[3]向海华.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5(3):83-86.

[4]麦旭辉.读者在文献采访中的主体地地位[J].图书馆界,2008(1):33-35.

[5]Levine-Clark M.On-demand and on-the-go[EB/OL].[2011-12-04].http://www.Slideshare.net/Michael Levine Clark/2011-stm-conference-levine-clark.

[6]韩红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69-71.

[7]程鸿,李红军.医学院校学科馆员服务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4):221-222.

上一篇:晚期肺癌患者的新希望下一篇:汽车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