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模式

2024-09-22

环境行为模式(精选11篇)

环境行为模式 篇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对景观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大量涌现。这些场所为市民提供了户外休憩与交往的空间,但这些环境在使用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场地利用率不高、使用方式与原初设计相背离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设计师对于人群的行为模式及心理特征研究的缺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本文在调研南京街头多个公共空间案例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景观环境中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期望通过这些研究能改进环境设计方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 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如和平公园、鼓楼广场、北极阁广场、山西路广场、珍珠河绿地、正洪街广场等,所选案例基本能涵盖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

研究方法主要依托环境行为学、人体工程学、概率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在不同时间段对公共空间中人群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访谈、观测记录、问卷调查等。

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年龄,环境中主要使用人群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少年儿童、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我们对调研案例内这三类人群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由表可见老年人是室外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中青年人次之;少年儿童使用最少,一般也由成人看护。同时,也可看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使用群体也不尽相同:交通型空间和商业空间中中青年人群数量最多;而社区休闲型与综合型空间中老年人群数量最多。

我们进一步对场地中这三种人群行为模式进行观察分析,初步归纳出以下特点:

(1)少年儿童

主要来自于附近社区,少年儿童心理活跃,表现欲强,越是人多的环境他们越发兴奋,因此适当将儿童活动场地与其他人群混杂,有利于激发其其活动欲望,集聚场地人气。影响少年儿童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场地:少年儿童活动常常三五成群,多选择场地的中心地段活动,以便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因此需要一块开阔的场地,既可以是一块硬质铺装,也可以是一片草地或沙坑,同时应适当远离交通地段,以免带来危险。

b.色彩与形状:少年儿童偏好于那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一块怪异的石头,或者鲜艳的雕塑,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应此我们在环境中应该为他们多设计些能诱发他们想象力的设施。

c.陪伴的家长:儿童的活动常常是在家长们的陪伴下进行的,他们常常站在空地的一侧,边看着他们的孩子玩耍边互相交谈,因此在为儿童设计游戏场地时也需要考虑为家长设计休憩的座椅。

(2)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群是户外环境中的重要使用者,由于其年龄特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行人与候车等待的临时性人群,其行为特征是在公共空间中停留时间比较少,并常常在公共空间边缘活动,而不深入内部;另一种为场地上进行休憩与娱乐健身活动的驻留性人群,其行为既包括以交谈、观看等静态活动,还包括轮滑、街舞,球类运动等参与人数较多的动态活动。

(3)老年人

老年人一般为附近的社区居民,是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年龄集中在55岁到7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老人的行为特点是能够独自开展活动,且类型不受限制,包括运动健身等动态活动与棋牌聊天等静态活动(见表2),两类活动都需要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渴望与人交流、摆脱寂寞感是老年人的重要心理特点,因此公共空间中老年人活动场地应开敞、通透,避免封闭、隔离感。

老年人健身活动一般以拳类运动或舞蹈运动为主(见图1),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与相对较有围合感与安静的环境及一定的器材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场地中没有提供设施,老年人常常会借助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老人的悬吊、压腿常常借助树木与栏杆,从而对其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这些行为本身也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在健身型公共场地中提供耐用安全的器材设备十分必要。

老年人静态活动以棋牌、歌唱和遛鸟等群体娱乐为主,常常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公共空间中需提供数量较多并经久耐用的桌椅设施,并要有所遮蔽。桌椅排布形式要适于交流与活动,根据观察,相对而坐的桌椅形式最宜诱发各种活动。

老年人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两者并不完全分离的,两者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彼此靠近以促进交流、聚集人气。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南京十多个街头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初步总结并归纳了景观环境中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征,这些结论有助于改善环境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脱离实际、追求形式等问题,但我们的工作还是初步的,成果与结论并不全面,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李皓.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D].西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篇2

第一条 为保障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环境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环境执法人员在实施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排污费征收和督查时,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一般规范

第三条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得包庇、纵容、袒护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条 规范执法。熟悉掌握执法依据、执法流程,按照法定的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第五条 公正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程序优先,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第六条 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听证等合法权利,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粗暴执法。

第七条 廉洁执法。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做到:

(一)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二)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参加其邀请的娱乐活动和营销活动。

(三)不得胁迫当事人、向其索要钱物、推销环保商品和服务、干预和承揽环保工程以及其他谋取私利行为。

第三章 现场检查

第八条 除例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外,现场检查均应当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实施,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检查,不得向当事人通风报信。

第九条 现场检查时,环境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场的,应当向其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和执法依据,告知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和配合调查的义务,告知其拒绝、阻碍、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现场检查时,应当场制作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环境管理手续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检查实施情况等。检查记录应当真实、明确、规范。

第十一条 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提出整改要求,对环境违法情况和责令改正内容作出检查记录,并按程序报告。

第四章 案件调查

第十二条 调查案件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

第十三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和调查要求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危害后果、违法情节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公正的调查。

第十四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或者询问笔录。

现场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当事人签名、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能签名、盖章的,应当注明情况。当事人拒不到场、无法找到当事人的,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有其他人在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询问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被询问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第十五条 调查案件时,发现当事人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按程序报告,根据指示并案处理或者另案处理。

第十六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增减、变更案件调查内容。

(二)不得擅自向当事人泄露举报人、投诉人相关信息。

(三)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违法手段获取证据。

(四)不得隐匿、毁损、伪造、变造证据。

第十七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违法事实清楚、法律手续完备、证据充分的,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

(二)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提出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违法事实不成立的结论。

(三)违法事实不清,法律手续不完备,证据不充分的,作补充调查。

第十八条 调查终结后,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条件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得以行政处罚要挟当事人或向当事人索要财物。适用一般程序的,应当将已查明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初步处理意见,送有环境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审查。

第五章 排污费征收

第十九条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方法核定排污者污染物排放量。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征收排污费,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改变收费范围。

第二十条 不得协商收费、人情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或者擅自减征、免征、缓征。

第二十一条 应当及时将征收的排污费缴入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

第六章 督 查

第二十二条 督查前,应当制定督查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督查工作方案实施督查,变更督查工作方案应当报请组织督查的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实施督查时,应当依据督查工作方案,要求督查对象提供相关资料,对其完整性、合法性、客观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填写资料审核表和汇总表,列出发现的问题和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督查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需实施案件调查的,按第十三条至第十七条执行。

第二十五条 督查结束后,应当作出明确的督查结论,及时向组织督查的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提出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处理建议。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重大处理建议应当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六条 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反馈督查情况,并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开展后督察。

第二十七条 在督查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变更方案实施督查。

(二)不得采取诱导、压制、强迫等方式进行调查询问,不得调查询问与督查无关的内容,不得有歧视和差别待遇。

(三)不得擅自约见督查对象或者未经组织批准擅自向督查对象反馈情况。

(四)不得以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处理建议威吓督查对象。

(五)督查结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得仅由推断、猜测等作为督查结论的相关证据,不得作出“可能违法”的督查结论。

第七章 监督处理

第二十八条 应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由有管理权的部门作出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脱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

(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环境行为模式 篇3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外部化影响也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日益苛刻的关注和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为其外部化行为即环境治理付出代价;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而且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行为来进行环境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这也是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面。

基于企业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行为的分析并根据大量的企业环境治理方面的案例研究, 在市场经济机制和法制环境下, 企业的环境治理工作要求在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内打造循环经济模式、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流程中推广清洁生产范式、营销渠道建设中打造绿色营销渠道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这几个方面构成了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手段, 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据相关资料预测显示, 这些内容将占企业环境治理总预算的85%以上。

2 目前基于经济行为的企业环境治理模式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从各国的环境治理发展历程上来看, 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是一个被动的过程。2001年加入WTO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对于资源的诉求和占有欲望不断提高, 其外部化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 政府相关部门颁布了强制性的企业环境治理的措施。资料显示, 2003~2009年期间我国企业的环境治理投入每年实现了6.7%的增长幅度, 其给企业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幅度每年维持在9.3%左右, 企业环境治理的经济模式和相关机制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健全。但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归纳总结起来看, 目前企业环境治理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战略方面, 企业的环境治理缺乏从供应链的范围内建立起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 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链接相对松散耦合性不强, 这种战略层面的配置和布局使得企业环境治理的源头和支持系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和低成本的潜力和优势。据一项对我国家电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 2004~2010年期间我国家电核心企业的环境治理投入每年保持近9.3%的增加幅度, 但该产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环境治理费用投入每年不足2.3%, 并且其环境外部化的影响占据了该产业链的54.5%以上, 并且还有持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郝卓莉尚平陈玉峰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刘亚敏

续增加的趋势。另外一个数据说明了家电产业的核心企业缺乏对于上下游成员环境治理的关注, 其对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不足其自身投入的1/13。这些情况都反映了目前供应链范围内循环经济的基础相当薄弱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 在生产环节中, 企业对于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行和普及力度不够, 对于产品服务及生产工艺中如何持续而整合地推广清洁生产的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 产品服务中生态效益含量和比例还比较低。一份对于2007~2010年期间我国食品企业的清洁生产执行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 目前食品产业的整体状况是清洁生产方式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覆盖率不足19%, 企业对于食品清洁生产方式的投入力度平均每年仅有2.4%的增加幅度和水平, 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平均数值的1/7, 结果造成的情况是食品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态效益含量严重偏低, 相当于欧美国家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 由于其贡献率较低, 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对清洁生产方式推广的积极性, 而且还导致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友好趋势增加。

第三, 在营销环节中, 企业对于绿色营销渠道的打造和建设力度及方法措施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基于产品性质、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衡量考虑的绿色营销渠道设计和布局的成功模式还没有雏形。一份对我国大宗农业产品2008~2010年期间其绿色营销渠道建设的调查统计显示, 该期间的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考虑明显偏小, 一个指标数值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即主要大宗农业产品的渠道建设中每单位销售额的碳排放量为欧美国家的13.5倍, 为日本的11.3倍, 为新加坡的7.8倍, 为印度的2.1倍, 这说明了目前我国的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的绿色营销渠道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还相当落后, 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于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综合权衡的分析。

第四, 在内部管理上, 由于缺乏对于环境治理标准及其制度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从整体上来看企业尚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系统化的内部环境管理标准体系, 致使相关的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模式化程序化的操作规程。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环境治理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尚未建立健全起来, 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包括众多行业在内的198家企业中, 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本企业相关环境管理标准的企业仅为17%不到, 另外, 在这17%的企业当中其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的执行力度和推广范围及其效果不足原先预测的25%, 这就导致了目前企业环境管理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上没有依据可循, 几乎70%以上的企业环境治理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操作规程和程序依据。

3 基于经济行为的企业环境治理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分析

根据企业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及其要求的概述, 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基于经济行为的企业环境治理模式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相关环境治理的知识和理论以及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经济模式和实践案例, 同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环境治理的先进模式和成功做法, 就我国企业基于经济行为的环境治理模式提出如下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 企业环境治理的战略层面和环节上要从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视野内进行考虑和规划布局, 将环境治理的环节和职责根据问题发生制原则在供应链各成员内做出适当的权责利协调和安排, 以打造环境治理的整体协力组合优势, 在此基础上构造循环经济的架构和制度安排。企业以供应链管理思维和视野在成员之间围绕核心业务打造循环经济是企业环境治理的首要战略和关键, 围绕核心业务的外部化行为和环节的细分, 将供应链各成员和环节上的环境治理问题进行精心的统筹和规划并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协调是确保企业业务行为外部化最小的基本保证, 同时根据投入风险共担和分享机制确立相应权责利关系以协调成员之间在环境治理问题上的博弈和短期行为以及其他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第二, 企业环境治理的生产领域是减少环境危害和提高生态效益的关键领域和环节, 企业应该围绕产品、服务及生产工艺的革新改进来提高其生态效益和水平, 尽量将产品服务的外部化影响消除在生产环节之中。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产品服务及其制造工艺的外部化行为所产生的主要环节, 也是对环境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的领域, 为此企业应该在生产环节大力推行以环境友好型和节约能源及生态安全为标准的清洁生产方式, 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 将生产的整个环节包括计划、采购、初级产品加工、产品组装以及产品检测等环节按照清洁化生产方式进行, 另外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也有助于生产过程中环境治理工作的改进和外部化影响的缩小, 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其贡献率将越来越大。

第三, 企业环境治理的营销环节中应该按照绿色营销渠道的要求去着手对产品储存、包装、销售及消费环节的具体事宜进行外部化影响最小的设计和操作, 并相关渠道主体甚至是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的外部化影响纳入综合考虑之中。企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 也就进入了营销渠道之中, 这时渠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和节能、渠道的宽度和长度是否吻合产品的特征以及市场上目标消费群体的基本需求, 都是衡量和判断一个绿色营销渠道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流通环节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环境治理问题也是最后一个关键领域, 由于产品性质不同, 不同的产品储存运输、包装、销售乃至消费者最终消费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这也构成了企业在绿色营销渠道设计中重点需要考察的对象和内容。

第四, 企业环境治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方面应该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00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为参考依据, 来对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职能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调整, 将环境治理建设成为其自身职责的一部分并加以考核和评价。企业环境治理的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为企业进行长期可持续动态的环境治理工作准备了重要保障和基础,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00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是有着很大参考意义和行业弹性的供企业借鉴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重要权威资料, 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产品特点、市场渠道建设情况等综合考虑并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能够为企业环境治理工作相关问题提供程序化规范化操作细则的企业环境治理标准和体系, 并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强调以此为依据的考核和测评工作。

4 结语

随着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增强, 企业对于环境治理的压力和急迫程度日益提升了上来。企业进行环境治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多种基于经济行为的方式和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企业进行环境治理动机和驱动因素的基础上, 指出了目前企业环境治理模式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循环经济缺乏供应链范围内的规划和布局、清洁生产的推行范围和执行力度不够、营销渠道中绿色营销的覆盖范围和领域相对狭窄以及企业内部的环境治理体系标准没有得到建立健全。本文最后针对企业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相关经济学知识, 提出了基于经济行为的企业环境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摘要:在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大的市场背景下, 企业如何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外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化行为采取妥善措施、完善处理, 不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社会公众及政府对企业的希望和要求。本文从经济行为及模式上研究和探讨了企业环境治理问题, 首先分析了企业环境治理的经济行为动机及其相应的要求, 接着探讨了目前企业环境治理模式中的经济行为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最后从供应链范围内打造循环经济、生产环节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打造绿色营销渠道以及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我国企业基于经济行为的环境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企业,环境治理,经济行为,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燕燕, 边侠玲.浅析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J].安徽化工, 2010 (S1) .

[2]彭琴, 龚新奇.从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J].北方环境, 2003 (04) .

[3]于冰, 石磊.企业循环经济相关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对策建议[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11) .

[4]王守兰, 武少华, 焦倩.清洁生产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01) .

[5]孙文祥.浅议林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S1) .

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文 篇4

有这样一则漫画,不知道你看没看过: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有一个小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衣服,在山上一直跑来跑去,而且吃完东西还随便乱扔。正当这时,看见一位环卫工人一直打扫这个小孩是男生的所有垃圾。小孩的脸上露出开心、高兴的表情,而环卫工人的脸上却露出疲倦和无奈的表情,而小孩子却不理会这个环卫工人,还是一直边跑边扔垃圾。现在是炎热的夏天,穿的都是夏天的衣服,而环卫工人穿的是冬季或春季的衣服,不一会儿环卫工人累得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

现在社会上这样乱扔垃圾,不讲文明的现象,特别多,比如:在风景区内立着一个牌子,写着不可以随便扔垃圾,而有的人就是觉得没有人发现扔在这里就算了。垃圾桶只有一步距离,这些人就是不想走这一步,在马路边,明明就有垃圾桶,他们就……

城市公园环境与行为研究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园 环境 游人行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早就被提上日程,其中,城市建设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城市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城市休闲空间,而城市公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载体。城市公园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锻炼、娱乐和交流的多方面的功能,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城市公园对城市绿化、吸收汽车尾气及其他污染气体、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总体来看,城市公园不管是对城市居民还是城市本身都是很重要的。本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对南京市南湖公园和郑和健康主题公园(以下简称郑和公园)这两个公园的调查研究,了解城市公园环境与游人行为的现状,总结出特征和规律。进一步说,希望结合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公园中环境和行为的相互关系,指导城市的空间设计,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概念定义

(一)公园

在《公园设计规范》中对公园有一个相对全面的定义:“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二)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引入了人的认知活动,分析人类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于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论点:第一种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二种认为环境是行为模式不可分的部分;第三种认为我们与环境是相互塑造的,即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通过设计改变公园环境可能引导游人破坏性的行为。

二、选取调查地点的原因

笔者选取了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这两个调查对象的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基本的一点是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都是免费开放的,并不存在免费与收费之间的对比。第二、从人口密度和流动性维度看,这两个公园都属于高密度高流动性。特别是在双休日或者法定的节假日,人流量是相对较多的,更加有利于笔者的观察和访谈。第三、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附近都有一些小区,所以两个公园的活动人群主要以老人和孩子居多,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容易形成固定的人群,便于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公园环境分析

(一)公园简介

南湖公园位于城西的莫愁湖南面,它是南京第一座开放式活水公园,于2007年底向游人全面开放。它与莫愁湖公园隔街相望,与和平市民广场遥遥相对,是河西地区居民又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南湖公园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6万平方米,分设了市民广场、文化广场、极限广场和东花园四大功能区。

郑和健康主题公园(简称郑和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的中段东侧,始建于1953年,原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5月3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80周年而更名为郑和公园。公园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园内还有庭院式的郑和纪念馆。

(二)公园环境特征

1.绿化配置

公园的绿化配置一直是公园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城市公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宜居环境。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绿化配置上总体上看还是不错的。公园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总体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包含水面),两个公园已经基本达标。尤其是南湖公园,植物景观优美,多采用自然式植物的配置方式。

但是这两个公园也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植物的种类较少,花卉品种缺乏,难以体现南京的地域特色,郑和公园问题更加突出。还有就是植被破坏严重,游人的踩踏使很多植被被破坏,地皮裸露。有些地方甚至在草坪中间被人为地踩踏出了一条路。不仅影响美观,也会使更多的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加重践踏草地。

2.基础设施

从总体上看,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的基础设施都是不完善的。首先是锻炼的健身器材,相较于公园的人流量来说,健身的器材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需求。其次是公园的座椅设施、卫生设施和照明设施,都是相对匮乏的。座椅不足,厕所服务范围太小,照明设施经常会被损坏等问题。公园的基础设施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但是往往会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公园的指示标志,尤其像是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这样的非景观性的公园,指示标志(如公园的导游指示图牌、垃圾回收标志、厕所指示牌等)是非常少而且不清晰的。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会使游人感觉不便,会给游人留下些许的遗憾。

四、游人行为特征分析

(一)游人類型

通过观察,笔者将游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休憩型:闲坐、聊天、观看风景或者坐在座椅上休憩。娱乐型:唱歌、唱戏、跳广场舞等,以老年人居多。锻炼型:做健身运动、跑步、散步、打羽毛球等进行锻炼活动。散客型:外地游客或者是偶然路过的游人,这种散客不是太多。

(二)游人性别、年龄特征

根据观察,在性别上男女的比率比较均衡,在广场上跳舞、唱歌的多为女性,而在湖边钓鱼的和走廊上下棋、打牌的多为男性,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无论是南湖公园还是郑和公园,游人都是老年人居多。老人带着孩子,特别是在郑和公园,笔者见到了很多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周末,也会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游玩,他们一般都是坐在公园儿童游乐设施前的座椅上看孩子们游玩。还有一些年轻的小情侣、学生等在公园里逛逛或者在僻静的树下读书。郑和公园的对面是江苏戏剧学院,所以闲暇时间,还是有一些学生会来公园聊天、散步。综合起来看,公园的游人以老年群体居多,其次是小孩子和为人父母的中年人,学生群体等散客最少。

五、问题总结及调查思考

(一)出现的问题

1.踩踏草坪

“他们直接就在那个上面走嘛,又没人管,你看那都走出一条路来了,我才来的时候都不知道,以为它本来就是一条路呢。”从调查来看,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的草坪都被踩踏很严重,植被裸露状况明显,人流量过多使这样的现象更加糟糕。

2.乱丢垃圾

“我每天都来捡垃圾,有些人就是这么乱扔。”

由于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都有儿童娱乐设施,会吸引一些买吃的、喝的小商贩,就会产生一些垃圾,有的时候垃圾就会堆积。另外公园水面上总会有垃圾漂浮,虽然说有专门人员定期处理,但是笔者数次探访,垃圾仍然存在。

3.钓鱼、遛狗

“大家都来钓鱼啊,没事,反正又没人管。”

在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笔者看到有人钓鱼和遛狗的现象。公园中的小径上都有鲜明的警告标语,写着:“禁止垂钓”和“宠物狗禁止入内”。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熟视无睹,在钓鱼和遛狗,“没人管”是个大问题。只有像玄武湖那样的有代表性的公园,或者像莫愁湖那样要收费的公园才会对钓鱼等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我们都知道,公园都是禁止垂钓的,但一些小的公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思考

1.城市公园设计者主观上的错觉

当今社会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城市公园的发展也要追求一种可持续性。但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可持续的发展,从城市公园设计之初,我们就要重视起来。城市公园的设计者是城市公园建设的主导者,他们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来制定公园的设计,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现在很多的新建筑、新设施都面临被摧毁重建的现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很多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建筑,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美观上。当我们真正进入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设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很多设计者在面对与环境有关的设计时,往往没有站在游人的角度,忽视了大众的需求,使设计出来的东西华而不实,不能有效利用,引起了游人的不满。所以公园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游人的心理和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给人便利的设计理念,真正地实现设计的以人为本的目标。

环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环境设计之初就要注意给人便利,使人来了就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举个例子来说,郑和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健康主题公园,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主题都是很好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更加突出健身这一主题,不能只是以此为噱头,公园内寥寥无几的健身设施,与设计主题不相符合。同时公园内部指示不清,厕所和停车位等都没有明显的指示牌,给游人也带来了很多不便。

2.游人行为上的不足

在这一层面上其实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所以即使是小小的公园都会有过量的人口流动。我们常常提到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从这个角度说,南湖公园和郑和公园都早已超过了它们的承载能力。虽然笔者没有真实的数据,但是从相关管理部门和直观的感受来看,公园确实是人流量过多,周末和节假日会更多,压力会更大。与此同时,人口密集,流动过多就会造成更多的不文明行为。比如说,踩踏草坪、乱丢垃圾、噪声污染等相关的问题。当然人流量并不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唯一原因,还有很多综合性的因素。

所以,游人的行为是需要被规范被引导的。比如说,物质性的刺激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就有可能会减少公共场所的不道德行为。虽然说在有些人看来用金钱来惩罚不文明的行为并不符合道德标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它的确要起一定的作用。举例来说,对于不文明的行为罚款以示惩戒,因为实质性的暗示手段有时真的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崔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0(3):45-50.

[2]彭莉.开放式城市公园游人破坏性行为及其设计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彭遠春.我国环境行为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研究,2011(1):104-109.

[4]杨硕冰.上海社区公园居民游憩需求分析及优化提升对策研究——以上海复兴公园、莘城中央公园、松江中央公园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5]张惠.游人行为与城市公园景观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以河南商丘市帝和水上公园和人民公园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4.

[6]李晓,聂庆娟,崔丹娜,等.北京陶然亭公园环境与游人行为关系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2014(04):420-424.

[7]黄秋霞,杨大禹.城市公园环境行为调查分析——以昆明莲花池公园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1(2):88.

环境行为模式 篇6

信息系统审计师和财务审计师作为审计职业界中两种专业团体, 对待电子信息是否能够作为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的态度方面的差异, 来源于彼此所遵循的理论基础的不同。信息系统审计师主要工作是根据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来对IT系统控制进行评价, 信息系统审计师以TI理论为指导, 主要关注点在系统控制, 系统通过技术来解决因技术实施所带来技术方面的问题。认为只要IT系统控制健全有效, 那么系统中的电子信息将是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财务审计师则认为其必须对整个审计结论负责, 而且电子信息和纸质信息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对待电子信息也需要和对待纸质信息一样, 根据公认审计准则所规定的审计程序来处理。信息系统审计师对IT系统控制的评价只是证实电子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组织中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及这些制度与技术因素之间的互动, 是需要重点评价的对象。以SOI为指导的审计师, 关注点在组织控制, 认为技术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涉及到职业、社会和组织的方方面面, 所以不能仅仅只关注技术方面的问题, 还需要考虑组织控制中的其他因素。以STI为指导的审计师, 更多的是关注技术、职业、社会和组织等因素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 控制环境是其关注的核心, 它试图克服TI和SOI在审计应用中的片面性, 要求审计师具备较强的IT技能和卓越的审计专业能力, 这对于确定电子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胜任能力方面都是必要的。

二、技术决定理论

TI认为, 行为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并非人的意识可选择的, 或者是可以预测的, 而是由那些行为人或者组织很少能够控制, 甚至难以认识到的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技术就是决定或者约束行为人或者组织的行为的外部力量之一, 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所以, 当技术在组织中被采纳和实施的时候, 它就是推动组织变革的直接和唯一的因素。TI还认为, 组织采纳和实施技术, 目的是为了获得所期望的结果, 一旦目的没有实现, 那么就可能是技术出了问题, 则需要对技术进行修补, 这些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组织采用IT来处理会计业务, 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同时, 为了确保IT能够按照期望运行, 还增加了相应的IT系统控制。IT系统控制指的是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内嵌的, 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周边的, 用于预防、检测和纠正处理错误的控制, 还包括与IT相关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控制测试。也就是说, IT系统控制包括应用控制、一般控制、IT专业技能和控制测试四个要素。理论上来说, 只要IT系统控制的四个要素被充分、恰当和有效地建立起来, 并且是根据设计来合理的运行时, 那么由该系统所生成的电子形式的会计信息将是真实、可靠的。

三、社会-组织决定理论

SOI认为, 技术并非在真空中运行的, 它作为一种外部力量, 要对组织或者个人产生影响, 最终还是由组织或者个人内在的因素决定的。SOI有三种观点:1.人员决定论。认为组织变革最终是由人类个体或者群体内部的因素决定的, 这些因素包括人的特质、本性、专业知识、认知类型等。2.组织决定论。认为采纳和实施IT所导致的组织变革, 其实还是由组织针对IT的反应决定。3.社会中心论。认为技术使用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 要受人类的动机和想法的影响, 组织各方面的变化, 最终归因于社会的压力。

以SOI为指导的审计师认为, IT系统控制只是组织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IT系统控制虽然可以确保会计业务的整个流程都能够按照控制规则运行, 但它并不能保证一些巧妙的虚假经济业务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所以, 只是对IT系统控制进行评价, 还不能够确定系统中的电子信息可以作为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组织控制包括控制活动、管理哲学、系统控制、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五个要素。相比于信息系统审计师的行为而言, 以SOI为指导的财务审计师更多地关注了组织的控制活动和管理哲学, 而且强调了实质性测试的必要性, 认为除非对组织控制的五个要素的评估都得以满足, 否则难以对电子信息作为具有充分胜任能力的证据材料得出结论。在SOI指导下, 审计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评估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活动和系统控制的充分性和恰当性, 以及针对内部控制和会计业务流程的管理哲学的合理性。如果控制活动和系统控制充分且恰当, 管理哲学合理, 那么就进入审计流程的第二步, 对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也就是控制测试。如果控制被认为是有效的, 则对财务报表中的金额进行余额明细测试, 也就是实质性测试。

在SOI的指导下, 审计师认为, 从被审计单位所获取的任何形式的信息, 无论是电子信息还是纸质信息, 都需要遵守公认审计准则 (GAAP) 所规定的审计流程, 因为两者的唯一差别只是在于它们所依附的载体不同, 电子信息要作为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材料, 也必须和纸质信息一样, 需要通过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确认。当然, 由于电子信息的输入、存储和加工过程毕竟与纸质信息存在重大差异, 由于缺乏物理的审计轨迹, 电子信息更加易于操纵, 常规的审计流程对此也力不从心, 所以对公认审计准则中的相关审计程序进行修订也是必要的。这类审计师没有完全依赖于CAATs来获取充分的胜任的证据, 认为尽管被审计单位拥有IT系统控制, 但还是执行其他的审计程序 (补偿性程序) 来验证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类审计师承认IT只是在评估IT系统控制时的重要性, 而且也认为需要获取一些与IT相关的基础知识, 但具有扎实的审计技能更加重要, 没有必要成为信息系统审计师, 所以, 他们通过聘请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来对IT系统控制进行测试, 信息系统人员在审计团队中扮演的只是咨询的角色, 财务审计师则继续保持他们在财务审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四、社会-技术决定理论

STI认为SOI虽然考虑了技术、社会-组织各方面因素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但它只是孤立地考虑这些因素, 由于技术、社会和组织因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 正是这种互动, 导致难以把握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涌现观, 涌现观认为, 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互动, 会因组织的不同而各异, 这就导致了这种互动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不可预测。

以STI为指导的审计师认为, 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 能够综合体现技术、社会和组织互动影响的要求就是控制环境。控制环境通常被称为高层基调, 它是内部控制所有要素的基础, 反映了组织的高级管理层、董事和所有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电子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充分和胜任的审计证据, 不仅需要考虑系统控制和组织控制, 还需要综合考虑控制环境中的诚实和道德价值、管理哲学、管理层所保证的胜任能力、权责安排、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等要素。由于以STI为指导的审计师也是财务审计师, 所以他们与支持SOI理论的审计师有着相同的审计目标, 他们的审计过程是相同的, 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阶段, 除了评估组织控制之外, 还需要评估技术控制, 以及其他的控制环境要素。

以SOI为指导的财务审计师则过于看重自己在财务审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这在手工审计时代是适用的, 但在信息化环境下, 要有效和高效地开展财务审计, 必须对传统的审计流程进行重新调整, 手工审计的大部分常规性的工作已经可以由CAATs来完成, 财务审计师更多的是需要一些IT方面的知识, 他们长期以来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已经面临着挑战。STI则是一种试图弥补TI和SOI各自存在的片面性的理论,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不仅需要考虑TI和SOI中的因素, 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在审计团队中, 不能是信息系统审计师和财务审计师简单的组合, 而应该是由知识复合型人才所组建的团队, 因为IT环境下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对两类审计师之间应该具备的技能要求不再泾渭分明, 信息系统审计师需要了解公认审计准则, 财务审计师也需要了解信息系统审计准则。

环境行为模式 篇7

1 空间行为模式的分类

空间里的行为模式, 按其目的性,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再现模式

通过观察分析, 尽可能忠实地描绘和再现人在空间里的行为。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讨论、分析建成环境的意义, 人在空间环境里的状态。比如, 我们观察分析人在餐厅中的就餐行为, 忠实记录顾客的分布情况和行为轨迹。就可以看出餐厅里的餐桌布置、通道大小, 出入口位置等是否合理。

1.2 计划模式

根据确定计划的方向和条件, 将人在空间环境里可能出现的行为状态表现出来。这种模式用于研究分析将建成的环境可能性、合理性等。比如我们计划建一幢住宅, 根据确定的居住对象、人数、生活方式、经济技术条件等, 按照人的居住行为, 将居住空间表现出来, 这就是住宅设计。

1.3 预测模式

将预测实施的空间状态表现出来, 分析人在该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的可能性, 合理性等。这种行为模式主要用于分析空间环境利用的可行性。比如要建造一座展厅, 我们就可以根据基地环境、展览要求、展出方式等, 分析展厅有几种可能性, 哪一个更加符合人的观展行为, 更加符合预测计划要求。

2 建筑内部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 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在空间环境中, 人们较多的会表现出以下的心理行为如下。

2.1 私密性

私密性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私密性的关键在于为使用者提供控制感和选择性, 这就需要物质环境从空间的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 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空间。人类既需要私密性也需要相互间接触交往。对每个人来说既要能退避到有私密性的小天地里, 又要有与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环境既可支持也可阻止这些需要的实现。

居住环境是影响个人生活体验重要的场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民居住宅, 家与园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家是私密性空间, 园是半私密空间, 通过院落、围墙、大门、照壁等的设置, 形成居住环境的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过渡。现代城市住宅利用入户花园作为公共交通空间与住宅室内空间的过渡, 打破传统的入户门与客厅直接相接的方式, 充分保证住户的私密性的需求。

在餐厅的室内设计中, 考虑就餐习惯和人的行为表现, 合理安排餐桌的布置和走道, 并有私密性的卡座、包间及部分隔断的划分, 合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2.2 领域性

人类的领域性是人的空间需求特定之一。领域这一概念不同于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一个随身体移动的看不见的气泡;而领域无论大小, 都是一个静止的、可见的物质空间。

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 有利于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为, 形成稳定有序的生活。领域有助于私密性的形成和控制感的建立, 能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对空间进行领域的划分。住宅中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 以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而有间的良好关系。厅为家庭的公共空间, 而卧室和书房属于私密空间。

领域在室内商业空间中还可增强环境的归属感, 有利于个人在公共交往中形成个人空间, 如餐厅的座位布置, 人们较喜欢选择在靠近墙角、窗、绿植、水池、隔断及包间的一些位置就餐, 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领域性与安全防卫, 形成了设计中所谓的“边界效应”。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 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3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3.1 交往与空间

社会交往是我们在环境中的基本需要。人们在环境中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包括谈话、观看、感受、聆听等。社会交流的重要特点是需要特定的空间, 人们通过距离来控制交流的程度。因此, 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经常会使用城市中的各种室外空间, 例如广场、公园、绿地、街道等。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是由人们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与无限延展自然环境不同, 外部空间是在自然当中划定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会经常无意识的创造出外部空间。例如撑开雨伞时的伞下空间, 户外演讲时聚集的人群所围合的空间, 野餐时草地上铺的毯子等。

3.2 行为模式

行为一般理解为带有目的性的活动的连续集合。它是人的生物、社会和文化属性与特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长期、持续和稳定地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空间行为模式是可观察到的现象, 其中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有抄近路、依靠性、边界效应、靠右 (左) 侧通行、逆时针转向、人看人、围观等。在环境设计中, 应充分的考虑到这些行为所体现的社会性的心理需求, 满足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空间。

3.3 领域划分

外部公共空间的领域划分, 也是给人们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个人空间领域的需求。如在公共场所中, 一般人不愿夹坐在两个陌生人中间, 在公共海滩钓鱼的人们也一样, 彼此在岸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现象表现出人们对空间的利用是一种与别人沟通的方式, 也是反映对他人的感受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不仅有益于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选择, 而且对环境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环境空间可以说是围绕着人, 并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 合理的利用科学设计手段, 使环境适应人这一空间主体。在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具有人性化的因素来满足人们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摘要: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解决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的全面性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充分地满足人们的行为在置身环境空间中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因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在环境空间中的行为表现, 阐述了科学合理的应用人体工程学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空间行为,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国内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篇8

1 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

国内环境行为研究大量地隐含于环境意识实证研究当中, 在对环境行为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等因素对环境行为的作用。

1.1 环境行为存在公、私两个领域上的差异, 人们普遍倾向于从事私人领域的环保行为, 在私人领域表现出积极环境行为的人并不具有主动的公共环境行为

唐军 (1999) 针对北京市居民的环境意识调查表明, 城市居民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保护环境, 在环保行为的个体实践方面自觉性比较强, 但当面对涉及他人的环保行动时, 其行为的主动性较弱, 并没有表现出与私人领域环境行为一致的积极性。龚文娟 (2007) 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事私人领域内的环境友好行为, 但男性在公共环境行为上的积极性仍然表现微弱, 相对公共行为, 男女都更多地从事私人环境友好行为。

1.2 我国居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并不一致, 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并没有构成显著的直接影响

洪大用1995年进行的全国环境意识调研表明,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明显矛盾时, 半数公众能优先考虑环境保护, 并且大多数人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有关, 但公众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 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也寄希望于更多的国家投入, 在为环保支付一定费用方面, 对高收入阶层寄望较高, 并没有显示出更多的行动倾向。

1.3 环境知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村民的环境行为与环境认知不同步

谭丽荣和刘志刚 (2008) 对山东农村环境意识的研究表明, 村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化肥农药的危害、个体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等环境知识都有清晰的认识, 但当真正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 村民的行为决策往往出现一些偏差。宋言奇 (2010) 的研究发现, 男性和年轻人掌握环境知识的程度分别强于女性和40岁以上村民, 但后两者却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环境行为,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关心环境的目的不同, 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生存动机”, 由于长期“主内”, 女性更关心孩子和丈夫的健康, 尤其是抚养孩子的职责, 使得女性具有比男性更积极的环境行为;年长者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集体发展动机”, 他们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比较多, 更倾向于关心集体, 具有更多的利他主义倾向和社会责任感, 从而具有更为积极的环境行为。

2 关于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提出了环境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进行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研究的国内学者, 不可避免地讨论了环境社会学在我国的定位与学科建设, 其中的焦点大体上集中于对研究对象的讨论, 在普遍承认以“人与环境”关系为研究出发点的基础上又分为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 如洪大用指出,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只是环境社会学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 “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具体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原因, 分析环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事实’是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 分析现代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映及其效果”。同时指出, 应该将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以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问题。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环境行为。如马戎指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是“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的行为 (个体或群体)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马戎以“人的行为”为切入点, 将社会变迁的后果体现在行为的变化上, 从而实现了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之间的过渡和连接。吕涛则直接对洪大用所谓“以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提出了质疑, 认为洪的研究虽然显示了社会变迁与环境的相互关联, 却并不能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他指出该分析框架忽视了社会变量与社会行动之间是或然的因果关系, 而社会行动与其客观后果之间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而对社会变量与社会行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成为论证社会对环境的必然影响的关键环节。吕涛事实上指出了环境行为在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而崔凤和唐国建更是明确地指出“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行为”, 并对环境行为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规定。这后一种观点对环境行为的重视正是本文所要支持和强调的, 也是值得国内相关学者给与关注和重视的。

3 环境问题研究发现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三大因素

陈阿江 (2000) 通过在太湖流域东村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乡村社区水污染这一环境问题的社会原因。该研究发现, “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化与村民自组织的消亡以及农村社区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 而解决水污染的根本途径在于“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事实上, 陈阿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环境行为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在于一种意识或价值观, 无论是工厂主还是村庄居民, 对生态价值的重视能够有效地约束水污染行为;外因在于确切而严格的法律规范,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约束污染企业的行为, 也可以约束经济理性大大增长的个人的环境行为。徐寅 (2010) 同样针对水污染这一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现影响水环境的经济因素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 从而又一次指出传统生态价值观对村民环境行为的作用。黄英娜和张天柱 (2006) 对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分析指出, 制度约束力缺失是滇池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难以取得成效的根本性障碍, 再一次指出法律制度对环境行为的作用。同样是对农村面源污染的分析, 洪大用 (2004) 指出, 中国特定的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与作用, 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深层原因。王晓毅对乡村环境问题的研究表明, 乡村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于知识和权力的转移, 从而更加细致地揭示出二元社会结构对村民环境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些研究的出发点都在于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探讨, 却揭示出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三大因素, 即环境价值观念、政策法规和社会结构。然而遗憾的是, 正是由于这种发现是基于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所以没能针对环境行为进行深入探讨, 也不能从影响环境行为的社会机制的角度展开对这三个因素的进一步解释。

4 结语

国内学者往往将环境行为视为环境意识的一个纬度加以研究, 相应的, 环境行为研究就大量地包含于环境意识实证研究当中, 正是这种间接研究, 使得我国的环境行为研究往往停留在现状描述层面。虽然探讨了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等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但这种分析更多地停留在简单而表面的统计分析上, 缺乏对深层社会因素的理论挖掘。环境问题研究揭示出环境价值观念、政策法规和社会结构这三大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因素, 这一发现值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也更应该以此为启示, 将环境行为剥离于环境意识, 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环境行为研究大多是一种包含于环境意识和环境问题研究的间接研究, 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环境行为研究, 侧重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关系、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环境问题研究等方面对当前国内环境行为研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 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存在落差;环境价值观念、政策法规和社会结构可能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环境行为的三大因素。然而间接研究使得这些发现并没有获得深入的探讨, 因此, 将环境行为剥离于环境意识, 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应是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

办公空间环境行为初探 篇9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据了经济生活的重要位置, 也带动了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写字楼、办公楼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环境是无形的生产力, 它能够启发创意、加强团队合作、促进相互学习, 营造出“乐在工作”的氛围。办公空间的环境与其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办公建筑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展开。

1 现状分析

目前, 人们对空间效率的认识还停留在从有限的空间体积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 并承担尽可能少的造价这一层面上。这种认识导致办公空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度的使用密度。在有限的面积内摆放尽量多的办公桌,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易造成使用空间过度拥挤。

(2) 空间功能单一。除各类办公室、会议室外, 无其他的使用空间。

(3) 空间形式呆板。办公桌兵营式的排列, 大空间一览无遗, 小空间灰暗闭塞。

(4) 室内空气较差, 灯光昏暗。

(5) 使用者互相干扰, 声音嘈杂。

上述问题会对使用者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空间内的不舒适感, 使得人们不愿意在工作空间内过多地停留;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热情降低, 工作效率降低, 动作行为迟缓;在心理上对办公空间产生厌恶感, 严重的会导致办公楼综合症, 许多人进入办公室则产生烦躁感与逃离感, 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影响身心健康。

2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和使用者需求分析

2.1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

办公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到达办公室、工作前准备、工作间休息、工作结束离开。这个简单的工作流程可以分析概括为几种典型的活动形式。

(1) 个体独立静态的工作形式。

这种工作形式主要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一项工作, 这也是现代工作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典型的工作形式, 表现为个人埋头伏案苦干。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独立性、相对封闭性。

(2) 合作型的静态工作形式。

在工作当中既有分工也需要合作, 在个人工作的独立空间之外, 有一定的公共工作空间, 具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条件。共同工作空间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为模式, 例如:进行交谈, 此时选择90°角或面对面的做法较多;当需要合作时, 则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并肩而坐的形式, 这样便于共同阅读资料和使用工具;如果在一起各干各的事, 这时往往选择距离较远的、有一定遮挡的位置, 可减少目光接触, 也便于保密。

(3) 动态工作。

动态工作可以理解为与工作相关的人员的交流活动,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工作形式。会议可以是正式会议, 也可以是非正式会议。正式会议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参加人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特定环境中;非正式会议, 只要是有相关人员的聚集, 就可以起到会议的作用,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讨论是一种随机的动态工作形式, 既可以会议的形式开展, 也能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动态工作中还有会客接待, 它需要较为开放的空间形式。

(4) 非工作活动。

非工作活动分为在非工作时间的非工作活动与工作时间内的非工作活动。前者主要为后勤休息活动, 例如进餐、午休等。许多办公空间的上述活动是在各自办公座位进行的, 这不仅带来使用功能的混乱, 也使得使用者感到极度的不便。后者通常为短暂的休息、暂停。这种活动是人类下意识的也是必要的调整, 是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需要。当一个人连续做一件事情超过两个小时, 工作效率便会有不可控制地下降,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进行短暂的休息。这种活动可以被称为“喘息活动”。“喘息活动”不是偷懒行为, 恰恰是为更有效地工作积累能量。

2.2 办公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办公空间对人的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比较基本的层次, 这里的生理需要不是停留在饥渴的层次上, 而是在对环境的生理感受上。例如:对空气品质、对室内光环境与声环境、视觉环境、温湿度的感受。理想的光环境需要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 并且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做到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工作空间中视觉环境的舒适与否, 会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当人们在工作时, 其注意力会集中于工作上, 休息时则会不自觉地关注周边环境。工作环境中应有视觉休息点, 优美的环境、别致的景观, 对于办公室内的脑力劳动者是非常有益的。

办公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层次需求的同时, 还应满足使用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对领域感的建立与领域空间的不同感受。领域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次: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宏观空间行为。

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 例如生存、社交、尊重, 决定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 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办公空间内职位低的员工和新员工在办公空间使用人群中所拥有的权力较小, 希望自己的办公位置较为僻静, 尽可能不为人们的视线所涉及。职位较高的使用者因拥有相对多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微观环境空间的范围较大, 除了办公工位外, 其周边的公共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其所有。这些员工通常是小团队的领导, 他们的空间领域往往扩至其团队成员的空间范围, 因而对公共空间的认可程度也较高。管理者或职位最高的使用者拥有对办公空间的最高支配权, 他们的微观空间是独立的房间, 同时由于管控力的强大, 在其领导范围内的空间也都成为其微观空间的一部分。公共空间是各层次人员共同使用的空间。公共性是人的另一项需求, 人渴望与他人交往, 通过交往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相互依存, 人们需要不受干扰的个人空间, 也需要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 二者应相互平衡。

3 办公空间模式的探索

针对办公行为模式与办公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办公空间的模式应与之相适应, 并为之服务。

3.1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的形式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通常表现为办公工位的布置。办公工位可以采用传统排放的形式, 但这种形式较难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理想的形式应为组团集中, 形成小范围的公共空间。

3.2 公共空间的模式

公共空间是中观层次的空间, 主要的公共空间有入口空间、会议空间、休息与交流空间等。入口空间非常重要, 是划分办公空间与外界领域的空间。入口空间应留有接待会客区域和展示宣传区域, 应有鲜明的形象性, 给人以视觉的直观印象。会议空间是重要的交流空间, 它可以以特殊的形态形成与微观空间的形态变化。空间的尺度、色彩、灯光可与办公室的其他位置形成区别。会议空间与工作工位应有一定的空间划分, 以便两者不相互干扰, 又方便联系。

休息、交流空间应在办公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空间主要进行如前所述的“喘息活动”。此外, 可以在办公空间内设置中庭空间, 将阳光引入中庭, 起到“建筑之肺”的功能。中庭空间在室内空间中会使人产生自然感、室外感, 是对人性的回归。“喘息空间”还可以结合走道布置, 将走道适当放宽以供人活动, 也可结合电梯厅、卫生间布置, 形成休息廊专供活动使用。室外平台也是良好的此类活动的空间。总之, 办公空间应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与需求设置各种空间, 使建筑充满人性关怀。

4 办公空间的设计思路

4.1 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改变办公空间一贯地整齐排布、阵列式的形式, 强调大尺度、开阔感, 引用更多的空间形状、角度, 在空间表现形式上更人性化和自由化, 产生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

4.2 大量辅助空间的引入

现代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办公楼任何一处上网成为可能, 员工可以选择一个更开阔、自由的工作环境, 来完成之前只能在办公桌上才能完成的工作。

原来作为辅助空间的休息区、活动室和屋顶花园等场所, 将成为办公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这些辅助空间将为使用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 排减工作压力, 形成一种动态办公、轻松办公的新概念。

4.3 借景自然

生态、自然、以人为本的办公环境, 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无疑是很有益的。不规则的空间形式使作为建筑事务所灵魂部分的设计部伸入到自然环境中。开放的视野、自然的视觉的引入, 天窗和大面积落地窗户的使用, 最大限度地引入了自然光源, 使得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一样能享受到户外的自然美景。

4.4 营造工作场所的领域感

用一个广场营造办公楼的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城市空间的尺度上来明确边界, 同时拥有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空间体系, 可以创造一个企业完整的领域感。

5 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 创业和工作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理想的办公空间, 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工作方式, 最根本上讲, 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只是期望它更灵活、更平等, 更富有人性, 能够让人愉悦。

参考文献

[1]Canter D.建筑心理学入门[M].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邓楠, 罗力.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序.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设计与行为——合理的生活环境 篇10

关键词:设计;行为;美;合理;生活

设计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合理生活的渴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具有几种不同层面的需求,当人们忙于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是谈不上什么设计的,所能考虑的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也难以对美有更多追求。当生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生存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更美好的生活。在生活中人们懂得了怎样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并追求更高的生活情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发生着变化,设计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创造系统的再现。

一.设计与行为的关系

所谓“设计”,是将“环境”与“美”合二为一。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是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同时,美是人们的一种意识,一种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新思维,设计师将美注入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合理。

设计,不是单一的美。它不仅仅是创作者思想的倾注,更需要体现功能的作用。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然而,这一切,所有的元素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与其说我们的创作者,不如说我们是懂于发现的利用者。

二.纸杯中的合理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细体味会发现许多不合理,为什么设计没有按照人们的需求出现,为什么出现了的设计品还存在那么多不合理?下面,我将以一次性杯子举例,说明几点不合理的理由。

一次性杯子在当今社会应该说是少不了的必需品,它可以为现代快节奏生活提供便捷。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杯子分为两种:一为纸杯;二为塑料杯。

说到杯子的重要,不得不提到我国的茶文化。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茶道体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当有客来访,都会泡上一杯茶,或沏杯热水以示礼仪。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一次性纸杯的合理合适的出现,给忙碌中的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并能很好的完成以上要求。然而,从设计的角度,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可改进之处。

1.一次性纸杯太小。市面上一次性纸杯的大小不一,尺寸却普遍偏小。我国是一个喝热水的国家,从开水到温水(适合入口的温度)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程,往往当人比较干渴时,使用一次性纸杯花费二十分钟贪凉的水,却不够解渴。若是喝茶,一小杯也不能将茶泡到最可口的味道。

2.纸杯太薄。市面上纸杯的厚度很薄,薄的不足以承受热水的高温,往往令消费者烫的拿不住。在此,针对设计方面,有三个建议。首先,加厚纸杯;其次,可以在手握的地方加一圈泡沫模;再次,可以如同星巴克一样,制作些硬纸板加强隔热,可多次使用。

塑料杯可分为两种,一种用于盛酒,一种用于盛冷饮。酒文化在我国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纸杯虽然有淋膜,但时间长了,淋膜不见,便会有一定的吸水性,与此相比,塑料杯的性能便体现出来。但是,塑料杯的轻薄易倒是它的弊端,因此,在设计时可将它制作的矮而宽,更有利于它的稳定性。盛放冷饮的塑料杯在设计上可以大一点,同样在市面上看到的都普遍偏小,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将尺寸放大,为增加稳定性,加厚塑料杯,采用棱角切面的设计方式。那样,或许会让它变得更合理,更适合人们的使用。

三.设计市场价格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往往除了功能美观,往往还有与业主的一种被雇佣的商业关系。这种服务性的设计行为是以满足业主的商业需求或解决设计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创作,并最后主要以设计报酬的形式来体现涉及劳动价值。

目前设计行业缺乏行业自律,恶性低价竞争导致低下的设计价格市场。这种低价竞争往往是源于生存的危机,从而失去了正确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市场的廉价竞争,往往会导致设计要求降低,并直接影響到市场整体审美水平下滑。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设计产品才会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其实细细思量,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事实上,很多厂家的仓库里都存放着大量货品滞销。如若有人能统一产品的规格,将那些用于滞销商品的成本转入统一货品内,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然这种观念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因为设计更加舒适。(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曹红丽.以人性化设计为根本[N].中国计算机报,2006.

[2]熊兴福.包装设计与视觉信息传递系统设计的人机学问题[J].包装工程,2001—06.

[3]钱炜.人性化设计遍及细微之处[N].科技日报,2007.

[4]王菊槐.包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J].包装工程,2001—01.

环境污染行为的刑法控制 篇11

二、现阶段我国刑法对环境污染行为控制的不足之处

(一) 环境刑事责任模糊

因果关系在犯罪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类, 其因果关系既具一般因果关系的特性, 又异于一般刑事案件中的因果关系。对于环境犯罪这一类犯罪, 其因果关系的证明难题集中表现在环境污染犯罪中。

其复杂性具体表现在:第一, 犯罪行为作用于受害人的间接性。与直接加害于受害人的传统犯罪不同, 环境污染犯罪并非直接针对被害人的人身、财产等, 而是作用于环境这一中介, 通过污染环境对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第二, 危害结果出现的迟缓性。相对于普通犯罪而言, 环境污染犯罪的危害结果一般具有不及时性, 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出现。因此, 及时取证基本不可能。第三, 造成环境破坏的污染源难以查清。环境污染源来自工业、农业、交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人类对于这些物质能否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至今尚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 从发展的眼光分析刑法, 如果能够突破传统犯罪认定犯罪的主观标准, 在环境刑法中有条件地实行严格责任原则或者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将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 保护环境。

(二) 环境犯罪的客观形态构成单一

受到传统立法指导思想的影响, 我国刑事立法历来奉行结果无价值的本位主义, 刑法素来重视打击已经造成危害结果的危害行为。我国绝大多数环境污染犯罪规定的是结果犯, 要求造成重大损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但由于危害环境行为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有其特殊性, 即一旦产生后果, 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非经济价值所能衡量的损失;而且危害时间长, 涉及范围广, 甚至产生某种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很难恢复或不能恢复。因此,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危机此起彼伏, 生态状况持续恶化, 那种以出现严重实害后果为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做法显得消极、被动, 无法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而又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13]

(三) 法定刑惩罚力度不够

我国刑法中, 对于环境犯罪的处罚力度轻重不均衡, 且总体偏轻。虽然少数犯罪, 最高可判处死刑, 但是, 刑法中也存在最高刑才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生态资源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一旦造成各种程度的毁坏, 恢复原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多能做到的就是弥补而已。在环境犯罪巨大的社会危害性面前, 现有刑法规定的处罚总体偏轻, 尤其是对单位判处的罚金刑与其丰厚的经营利润相比不成比例, 因而对有效地遏制环境犯罪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 十分有必要加大环境刑罚的处罚力度。

三、加强刑法手段控制污染行为的法律思考

(一) 在环境刑事立法中确立严格责任原则

在严格责任原则之下, 犯意并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在此原则要求下, 只要被告人实施了某项法律所规定的禁止行为, 就可以认定犯罪, 不用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环境犯罪严格责任的意义在于从法律上对那些从事的活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人提出比一般人更高、更严格的责任要求, 赋予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环境的结果严加防范的特定的义务。严格责任的确立是将环境违法犯罪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与非犯罪化的世界立法趋势相左。[11]

(二) 在犯罪既遂规定上, 增设危险犯与故意犯

环境犯罪的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的行为, 从而造成了一种危险状态, 对环境或人身及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即可构成的犯罪状态。危险犯的规定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立法先例。德国刑法典第325条第1款规定了空气污染罪的危险犯:“违背行政法义务, 在设备、尤其是工场或机器的运转过程中, 造成空气的改变, 足以危害设备范围之外的人、动物、植物健康或其他贵重物品的, 处5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环境犯罪危险犯作为加大环境刑事立法的一种方式, 笔者赞成在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规定危险犯, 以充分发挥刑法的预防作用。除此之外, 笔者还建议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应增加故意犯罪从重处罚, 以求更加严密的刑事法网。[3]

(三) 加大法定刑处罚力度

刑法中对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犯罪的规定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生态效益。然而此类犯罪行为对于生态效益的危害远远超越了对经济效益的危害。环境污染的危害结果具有极端性、不可逆性, 但反观现行的环境刑法, 对于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处罚却与其犯罪结果严重失衡。例如, 环境刑法中自由刑的处罚力度较小, 大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 这在很大程度上违反了罪行相适应的原则。

因此, 笔者建议将现有环境刑法体系中的法定刑规定升格, 以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惩治犯罪行为。[3]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过程中, 付出了惨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恶化的代价。但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及日益猖獗的环境犯罪同环境刑法相对滞后之间已经严重不协调, 因此, 如何加强刑罚手段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就显得十分紧迫及必要。本文通过对刑法手段对于环境污染保护的价值分析, 提出了刑法制约污染行为的必要性以及相应建议。笔者认为, 我国的环境污染犯罪的刑法系统还很不完善, 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的犯罪行为经常发生。近些年来, 没有其他领域能够像环境保护领域这样受到如此关注。刑法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方面发挥了“最后屏障”的作用, 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从环境责任、法定刑等几方面进行思考, 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

上一篇:自治困境下一篇:初中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