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行为模式

2024-08-10

老年人行为模式(精选12篇)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1

截至2015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人, 占总人口的16.1%。据预测, 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至峰值, 超过4亿[1]。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剧了老龄化趋势, 同时,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使老年群体的健康养老日益得到重视与关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实现资源共享, 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2]。目前, 我国养老中盲目接受保健信息, 片面依靠保健品、自身保健意识欠缺等问题, 如何提高老人老年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探索建立新型医养保健模式迫在眉睫。

1 调查方式及样本来源

本调查于2015年1-2月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调查对象为大连市区55岁及以上老年人, 选取的调查样本的自然属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出问卷400份, 回收问卷399份, 问卷回收率99.75%, 有效问卷总计为399份, 有效率100%。样本年龄上, 60岁以下的老年人占37.5%, 61~65岁的老年人占22.25%, 66~70岁的老年人占20.75%,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9.50%;样本性别上, 男性占总体样本的45%, 女性占总体样本的55%。

2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及医养保健支付能力分析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其养老质量。然而出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保健品市场缺少良好的运营机制, 鱼龙混杂。同时, 保健品属于投资性消费, 价格偏高, 需要个人的支付能力作为支撑, 这对于工作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 无疑是一种有型压力。因此, 旨在建立我国新型医养保健模式, 就必须先了解作为保健状况代表之一的保健品购买行为状况。

2.1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分析

2.1.1 对保健品的信任度

保健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形成壮大, 然而由于保健市场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监管制度, 并未产生积极的购买导向和人们的预期效果。与此同时, 老人们进入老年状态后缺少有效的保健信息搜集能力和保健品可靠来源, 购买需求和意愿充沛的情况下有时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供给, 保健品市场有效需求和供给存在不平衡。据调查显示, 有4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当今保健品较可信, 4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保健品可信度不好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1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可信, 而仅有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保健品非常可信。这实际反映了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人员内心对于保健品怀有期待,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被调查的老年人认为购买保健品行为不是生活必需品, 是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 作为一种改善身体机能的投资。

2.1.2 保健品的购买方式

调查显示, 被调查对象的保健品65%都是通过子女购买、他人推荐、推销这样的方式获得, 个人对于保健品信息并不十分了解, 基本处于被动接受保健品信息、来源、功效这样一种状态。从购买保健品场所来看, 62%的老年人选择去大型超市购买保健品, 去保健品专营店的仅有30%, 保健品的可靠来源得不到保障。从家庭保健品的来源来看, 过节时子女为老人购买保健品的比例达到65.91%, 说明老年人并不是主动意愿接受保健品, 对保健品的功效充满未知, 更像是风险性投资。从老年人自身和保健品市场机制来说, 人们普遍缺乏对保健品的正确认识, 保健品具有一定功效, 使用者需要了解它的作用和出处, 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状况有选择性使用。年龄的增加和身体机能的下降, 有时会使老年人对于能够改善身体状况的事物尤为热衷, 咨询多方意见、了解自身实际身体现状, 切勿随意听取推销需引起广泛老年人的注意。

2.2 医养保健支付能力分析

保健品作为一种保健消费属于一种投资性消费, 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持。一方面, 调查显示, 保健品的年消费金额大多数在1000元以内, 也有28.75%的老年人对自己的保健品消费金额表示不清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保健消费金额并不是非常了解。同时, 很多老人表示, 保健品太贵, 实际的经济能力并不能满足较高的保健品消费。另一方面, 据调查可知, 62.75%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购买保健品因素是功能疗效, 34.50%认为影响保健品购买因素是价格, 这表明一方面购买者最重视的产品的功效因素, 缺少这一关键性指标, 保健品也就缺少它存在的意义, 这就要求市场完善其运行机制, 政府需要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严格监管, 明确监管生产合格产品, 为老人们的身体带来真正的调节与改善, 恢复和增强老人们对保健品市场的信心。

3 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不足

3.1 缺乏合理的医疗保健意识

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用品的重视程度与购买支出也在不断地上升。但在重视的同时, 我国大部分的老年人所掌握的医疗保健知识极为有限, 老年人自身养老保健知识的匮乏和养老保健方式的不科学, 对于自身的医疗保健用品存在着许多盲目夸大效果、盲目购买的情况, 这表明了现在对老年人进行基础的医疗保健知识再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3.2 子女盲目为老人购买保健品

受我国传统“家”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 子女觉得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部分子女会为老人购买保健品, 却忽略了关注保健品的自身功效与老人身体状况是否匹配, 存在过度购买现象, 使老年人保健成为一种风险投资。

3.3 保健品售后服务链脱节

由于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大型超市购买保健品, 保健品可靠度缺乏保障之余, 其疗效得不到最好的发挥, 老年人食用保健品, 缺少服用前的详细介绍和服用后的效果反馈, 造成保健品售后服务与老年人使用疗效的脱节。

3.4 所在社区及地区机构对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有限

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占据主体地位, 调研数据显示, 86.5%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 而只有7%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然而, 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都极为有限, 老人的医疗保健生活受到的社会关注太少, 76.25%的老年人表示社区没有定期组织身体检查, 达到83.25%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周围没有专门性质的老年服务机构和老人诊所, 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过于单一集中, 45%的老年人反映社区只提供运动场所和器材, 其他的社区保健服务少。

3.5 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有限

现有的公立医疗服务机构由于数量少, 服务群体有限, 大多数老年人享受不到科学保健服务。由于养老机构投资成本高、利润低, 目前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 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资本缺乏驱动力填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资金缺口[3], 制约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 使得大多数老年人真正实现养老保健的目标仍遥不可及。

4 建立新型医养保健模式的对策

4.1 引导老年人改变不合理医疗保健观念

改变老年人不合理的医疗保健观念, 关键是让老年人拥有更多的基本科学医疗保健知识、鼓励老年人主动科学养生。加强对老年人社会基本医疗保健思想意识的宣传, 加深对医疗保健知识的理解与重视, 让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医疗保健知识, 学习医疗保健知识的良好风气。此外, 老年人要自身主动扫盲, 努力学习营养搭配知识、养生保健活动和一系列的养老保健知识, 做到科学养生, 健康生活。

4.2 以子女作为突破口引导老年人合理保健

子女群体是引领老年人树立合理科学医疗保健意识最为有力的突破口, 子女的医疗保健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对老年人施与正向影响。宣传及开展主题活动, 将子女医疗保健意识的培养纳入长远计划。同时, 加强子女对老年人医疗保健的重视, 适度为老年人选购保健品, 积极引导老年人主动保健。

4.3 完善保健品市场服务链

引导老年人到正规保健品专营店购买保健品, 规范保健品销售途径, 完善保健品服务, 服务项目的确定必须符合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与心理, 充分了解老年人的购买意愿, 提供方便实在的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专项疗效服务, 建立老年人个人保健档案, 及时对老年人得使用反馈做出合理的建议及科学的安排。

4.4 强化社区机构及地区专项机构医疗保健服务

结合我国居家养老的主流模式, 对于大多数居家老人而言, 迫切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照料与服务, 加强社区的服务能力尤为重要。首先, 鼓励社区定期开展老年人体检服务, 与当地医院协调开设老人门诊, 将来条件成熟时可以开设老人医院。其次, 强化对于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健知识咨询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明确科学的服务咨询场所, 为老年人解惑。建立老年俱乐部, 为老年人保健运动提供场所, 鼓励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

4.5 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

专业护理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 护理专业的学生选择养老服务机构的较少[4]。完善长期护理人员培训机制, 弥补护理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 强化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设备运用的培训, 通过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地位, 吸引更多专门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建立高端养老护理人才市场。

4.6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要求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低标准、广覆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进一步健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创新, 也是提高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保证[5]。

4.7 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基础完善相关法规

老年医疗保健模式随着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行业的重视, “体面养老”需要法律规范引导, 需要各界的广泛参与, 因此, 制定医养保健相关法规是促进我国养老保健模式的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要:为了促使老年人健康养老, 提升老年养老质量和幸福感, 以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作为切入点, 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大连地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行为, 发现有购买意愿的老年人无法得到保健品可靠信息, 部分老年人自身保健意识欠缺, 老年人缺少投资性消费的资本, 子女过度购买保健品等问题。因此, 健全保健市场服务机制, 培养老年人及子女健康保健意识,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不断探索我国新型医养保健模式尤为重要。

关键词:保健品购买,老年支付能力,保健意识,医养结合,医养保健模式

参考文献

[1]辛闻.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全文) [EB/OL]. (2016-07-11) [2016-07-12].

[2]民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EB/OL]. (2016-06-24) .

[3]王玉芬.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的政策思考[J].开放导报, 2016 (3) :75-80.

[4]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 2014 (9) :129-136.

[5]郑功成.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势在必行[EB/OL]. (2016-03-14) [2016-07-12].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2

从古到今,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关系着祖国未来的文明与进步,还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正因如此,我们的中小学、幼儿园把对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紧抓不放。每当我们走进校园,常听到老师早,老师好,同学早,老师同学晚安等文明礼貌话语。地上丢的纸屑果皮等同学们捡起放在垃圾桶里,进办公室、教师寝室喊报告等其文明行为用语随处可见可闻,这说明校园内未成年人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当我们走在校园外的街上,常常会目睹到未成年人在上下学途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他们边走边吃着零食,吃完就把包装零食的袋子随手扔到了街路上。过马路,有的不走斑马线,有的不看红灯,与车辆抢道而行。在路上,有占道并行的,有的说着脏话玩着手机的;甚至还有损坏公物的,踏坏老百姓庄稼的,损坏禄化等的。为何未成年人在校园内外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第一,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形不成合力。不一致的教育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习惯,如学校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校内校外都要行文明事,做文明真人,可学生回到家里,许多父母甚至祖父母都包办孩子的事情,这往往使习惯养成教育半途而废。

第二,许多同学的父母祖父母与个别教师本身存在不少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学生入校,一般都习惯于向教师行礼问好,可有个别教师毫无反应,似乎只有学生需要向老师有礼貌,老师就不向学生有礼貌,学校禁此吸烟,有的老师违反学校的禁令,吸完烟的烟头乱扔;有的家长见了老师也不闻不问,高高在上,无礼貌;有的家长在家中在社会上说话粗,行为不雅,这些老师和家长不良的习惯,都影响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三,现在许多未成年人都是留守学生,他们在家中受到的教育基本上是祖父母无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的祖父母文化素质不高,脏话随口而出,不文明行为随时可见,留守学生在他们素质不高的祖父母教育下,本来在学校教育下养成的文明行为,走出校门就丢了。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一,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工作的考核,应当重点考察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应在自然条件下考察和评估校风状况。

第二,从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再如,“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如果听见年长者呼唤人,就应立即代他去叫人;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我国儒学大师孔子提出:“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断.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从出生到六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大都要在此打好基础,如果基础打好了,那健全的人格,成功的人生也就随之而来.”这些道理无不证明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所以教育对未成年人来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把教育部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就必须加强家校联系。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话,要尊敬老人,不玩手机,不吃零食,过公路要走班马线,不说脏话乱扔赃物,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制定家校联系卡制度,向家长发放“家长谈习惯”征文,向家长推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辑的《五元家庭丛书》,定期将学校某阶段内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向家长通报。好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就越牢。因此,学校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并且,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和道德、情感、意志、榜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发现各类榜样人物的习惯养成经历,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

第四,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养成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经常去做,才可能养成好习惯。”叶老的话告诉我们习惯不是单靠说或学就能形成,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德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受教育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充分准备的德育常规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和他人,及时矫正不良行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强、自立,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开展“爱心”系列活动:举行“炎黄子孙孝敬父母”演讲会,开展“孝敬长辈 关心他人”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给父母烧一个菜、洗一次脚、端一次茶、捶一次背、介绍一种健身的方法),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做一些事,尽到孝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勤工俭学,把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等进行义卖,用挣到的钱为敬老院的老人添置寒衣。由于该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性强,孩子们纷纷响应,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在活动中寻找到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人的精神和价值,也知道了生活的艰辛,钱的来之不易,使爱的暖流传遍校园。再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搞一些社会调查,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用具体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耳闻目睹,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在德育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我们意识到,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这块小范围内进行,而是要不断地向校外拓展延伸。评价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既要看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考查其在校外所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和社会长期坚持正面引导,未成年人文明行为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透析老年人的轻生行为 篇3

例1:男性患者,92岁,刎颈后被送来急诊。入院时全身血迹,幸未伤及颈总动脉故得以抢救成功。事后了解,患者虽与儿辈同住,但其子女也已年老体弱,故得不到照料,更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便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据家属回忆,过去也有过类似事件发生。这说明老人轻生的念头由来已久。

例2:女性患者,65岁,因吸入来苏儿溶液引起剧烈腹痛,被家人送来急诊室。经了解,老人患脑梗死已有5年。右侧偏瘫,行动十分不便,近两年来又常有慢性咳喘反复发作。虽然家属照顾甚周,但患者自身难以承受病魔煎熬,终于选择服毒了却残生。

例3:男性患者,67岁,3年前丧偶。因服敌敌畏被送入急诊,来院时呼吸浅快、神志不清,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中毒较重死亡。后来得知老人与儿子同住,经常发生口角。其子想以多方面虐待来赶走老人,老人亦曾有意讨个公道,终因年迈,无力诉诸法律,在无奈之中走上了服毒之路。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疾病、家庭关系的异常导致了老人的轻生行为。

据专家分析,老人自杀原因包括生理性的、心理性的和社会环境性的。与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抑郁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苦于疾病和抱有厌世观念的老人日渐增多。当躯体的病痛和心理上的失落感超过老年人的承受限度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现实世界中。年轻人可以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运动、娱乐、访亲会友。而对老年人来说,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不被人需要,逐渐丧失原有的社会角色;同龄的亲友相继去世,特别是老年丧偶……这些都使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日渐缩小,因此,不少老年人时时感到死神正在迫近。有人说,老年人最能体会时间概念,如能使老年人忘却时间,就能使其摆脱孤独,也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地走完人生历程。那么,怎样使老年人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呢?

帮助他们培养多种兴趣。老年人有较多空暇时间,这为培养他们广泛而良好的兴趣提供了条件。种花、喂鱼、养鸟、下棋、绘画、集邮、旅游等,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休闲,而要帮助他们深入进去,获得无限情趣。很多老年人就是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消除了孤独感。

让老年人多与晚辈交朋友。从习惯上讲,老年人容易在同龄人身上找到认同感,悲伤时可以相互抚慰,快乐时能够共同宣泄。但同伴的相继去世,无形中会加重他们自身“来日苦短”之感。若能让老年人更多地与年轻人相处,可以从年轻人身上汲取朝气和活力;经常参加少儿活动,更容易让他们找回青春,重返生命的起跑线。

老有所学。老有所用。退休后仍然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其意义绝不在于增加一些经济收入,更重要的在于调整自我,重新寻找健康的平衡点。从家庭的角度,一定要给老人寻找合适的机会,促进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可以让老人们参加自学或老年大学,不断充实新的知识,继续发挥业务专长。这样,一方面摆脱了孤独感,再一次体现出他们不衰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减缓智力的衰退,保持健康长驻。

除去从积极意义帮助老年人消除孤独感和自杀观念外,还应密切观察一些不良预兆。①如老人表现得更加抑郁、沉默寡言,或常流露厌世的言论,或与人探讨如何死得痛快等,作为家属对这些情况应时刻引起警惕,深入了解老人的真实思想;②敌敌畏、来苏儿等有毒物品以及水果刀、剪刀等危险锐器应放到老人不易拿取的地方;③对需要服用安眠药的老人,要每次监督老人适量服下,以免大量积聚。虽然最重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预防,但这些防范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4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健康教育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各器官功能的退化, 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而且有的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 加之高龄、丧偶依从性差等问题, 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导致老年人用药的风险更高[1]。

近年来滥用药物造成的严重损害屡有报道, 据剑桥大学教授约翰伯特非尔德医生估计, 英国各地因药物丧生的患者, 每年达6000余人。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近20万人[2]。老年患者安全用药, 已成为当今老年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之一, 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是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了解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为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一 般资 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择延吉市某社区老年人200例进行调查。其中男75例, 女125例, 年龄62~83岁, 平均73.6±9.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0例, 中学78例, 大专及以上52例。婚姻情况:在婚97例, 丧偶42例, 离异18例, 再婚43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 调查由专人负责, 并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征得其同意。

1.3 资料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各项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老年人患病情况

在老年人中182例患有不同疾病, 患病人数居前的依次为高血压 (35%) 、心脏病 (28.6%) 、骨关节疾病 (25.4%) 、脑血管疾病 (24.5%) 、消化性溃疡 (22.6%) 、糖尿病 (19%) ;同时患有两种疾病老年人82例 (占45.1%) , 同时患有三种及以上老年人31例 (占17.0%) 。

2.2 老年人用药情况

62.8% 的老年人用药种类为1~3种 , 29.5% 的老年人用药种类在4~6种 , 3.4%的老年人用药种类在7~9种。

2.3 老年人用药行为情况

由表1结果可见, 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22.4%和25.5%老年人经常或偶尔需要别人监督或提醒服药;45.3%老年人用药前从来不看说明书的习惯;只有31.0%老年人在医生诊断的情况下购药;有59.3%老年人为增强疗效自行增加服药剂量;64.5%的老年人在病情好转时, 自行停药或减少服药剂量;59.9%老年人用茶水或饮料送服药物。

2.4 老年人 漏服 、错服药物情况

漏服药物时, 42.0%的老年人会放弃服用药物, 37.3%的老年人会选择马上补服, 20.7%老年人选择与下次同服;10.7%老年人错服药物的原因为记错服用剂量, 6.0%老年人是因为记错药名, 11.9%老年人是因为药物放置的位置有误。

2.5 老年人获取用药知识途径

72.6%的老年人 , 主要都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 , 来获取用药知识途径。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刊、健康讲座来获取用药知识途径的人数普遍都在20%左右。而只有个别人会通过亲朋好友、社区医疗机构来获取相关用药知识。

3 讨论

3.1 老年人过分用药现象较重

有关文献报道[1], 由于老年性疾病合并症多、病情变化复杂, 因此用药的种类多, 合并用药的机会增加, 疗效也较长, 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随之增多, 给合理用药造成隐患。

3.2老年人存在不安全用药行为

从调查结果看, 老年人的不安全用药行为主要体现在用药依从性差、自主选用愿望强烈、用药知识缺乏等问题。47.9%老年人需要别人提醒服药, 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服药之前不看说明书, 与老年人记忆力、视力减退等生理功能改变等有关, 因此多关心老年人, 尤其是家庭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 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定时定量服药, 减少漏服或重复用药现象。

3.3 加强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如分发宣传资料、听健康讲座、针对性个别指导等方法, 反复强化老年人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宣传老年人用药原则, 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 确保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指导老年人合理放置药品, 学会利用不同的盒子、贴标签、闹钟提醒等方法避免错服漏服药物的问题;提倡首选非药物类治疗, 争取将药物的副作用、毒作用降到最低;做好心理护理, 开导老年人不要对用药有恐惧心理、排斥心理[4,5]。

同时加强家庭和社区支持系统在患者用药中的作用[6], 在社区内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 指导家属多关系老年人, 帮助患者提高安全用药意思, 及时督促和耐心协助老年人按时服药, 让患者了解看药品说明书的意义, 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和服药依从性, 避免盲目滥用各种保健品的服药, 才能有效地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利颖, 吕丽婷, 崔晨, 丁杰.老年患者不安全用药行为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 (05) .

[2]樊茹, 樊晨, 王越, 贾艳红.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05, 17 (05) .

[3]华洪梅.社区老年人安全用药情况调查与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5, 09 (14) :253-254.

[4]姜慧敏.老年人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07, 06 (07) :146.

[5]王新萍.浅谈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J].大家健康, 2014, 08, 08 (15) :185-186.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5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15129)金茂峰

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未成年人得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能够受到更多的教育和锻炼。但我们必须看到新的情况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未成年人良好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家庭的诸多原因,使许多未成年人身上染上了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多年教育工作过程,笔者对此现象进行的分析。

未成年人得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处在“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懂得了一些书本知识,但很不丰厚;他们有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但较脆弱稚嫩;他们奋发向上、个性突出,但往往容易消沉、缺乏理智;他们喜爱活动,但有沉重的学业负担;他们生理有了较快发育,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重视情感,但心里发育不健全。总之,他们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过渡期,处在生理、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进来在新闻媒体频频见到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养成不良行为,做出了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深入分析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家庭的存在。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至关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每一个人从读书识字到认识社会,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都要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风家教对子女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恶劣往往是引发青少年养成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

一、家庭结构不健全

家庭破碎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创伤。有的父母伤亡、残疾、离异等,使家庭教育功能欠缺或不健全,子女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约束,造成不可避免的心理伤害,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这些不良情绪可能导致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因而转向外界寻求感情慰藉,这就很容易被坏人引诱、教唆,养成不良行为。据统计犯罪率高达40%。单亲孩子、单亲家庭,1

已日益凸现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

学生左某,上初一时,由于父亲好吃懒做,经常赌博,母亲感觉没有指望就离异了。从此他就变得非常自卑,学习也没有了任何积极性,成绩也开始下滑。到了初二由于家庭缺少必要的监管,在社会上交到了几个不务正业的青年,时常旷课。

二、家教方式不正确

(1)家庭过分溺爱。有些非常父母过分溺爱子女,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迁就放纵,百依百顺,一味无原则地接受和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其好逸恶劳、自私自利、骄横任性、逞强好胜等不良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甚至袒护包庇、放任纵容,使孩子走上邪路。学生金某,父亲弟兄几个,就他一个男丁,因此爷爷、奶奶当成了心肝宝贝。有时父母在教育小孩时,爷爷奶奶就会插手,说小孩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懂事的,你们小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久而久之,在小孩的印象中,一旦犯点错误有爷爷奶奶顶着,因此胆子越来越大,在学校、家里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父母对他束手无策。

(2)家庭教育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对孩子学习要求苛刻,子女稍有过错,就训斥谩骂或拳脚相加,实行棍棒教育,甚至撵出家门,使其流浪社会,结识一些品行不好的人,沾染不良行为,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生陆某,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过。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知道干活,但父亲脾气不是很好,加上家庭原因,逐渐酗起了酒来。每次小孩犯了一点小错,轻则大骂一通,重则被打一顿。因此小孩逐渐不敢回家,有时住到同学家里甚至整夜的泡在网吧里,后来对学习有点失去了兴趣,连学都不想上。

(3)家庭放任自流。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或生意,疏忽了对子女的管理教育,对子女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不闻不问,导致子女在社会上放荡、小偷小摸、夜不归宿,甚至打架斗殴。

学生金某父母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一般一个月才回一次家,平时也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小孩吃、住都在爷爷、奶奶家,由于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的话根本就是耳傍风,时间一长,就成了无人监管的状态。由于学习上无压力,又没人督促,所以从一开

始不做作业,到后来索性发展到了旷课。经过几次家访家长虽有所重视,但由于是遥控指挥,作用不大,最后小孩只上了个普通的技校。

三、家庭环境污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不务正业,酗酒、赌博、行为不检点乃至违法犯罪,对识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意志薄弱、涉世不深的小孩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鉴于以上的几点因素,如果因家庭教育,使子女误入歧途,父母将遗憾终生。因此,必须校内、校外一起抓,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子女的人格,平等地与子女对话、沟通思想,多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以身作则,给子女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使自己的子女都能健康成长。为此学校要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利用网上家长学校等平台,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对策一:家长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随着家长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再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领子女的健康成长。

对策二: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地爱。对孩子的教育固然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应该批评的地方必须批评。只要你说明批评的理由,把握好批评的尺寸和份量,孩子是会接受的。不顾原则无条件的爱不是真爱只是“溺爱”。过分的关心,过分的保护都属此类。

对策三:社会、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共同研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通过培训让家长了解进入青春期阶段,特别是在十四岁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进入所谓的“对抗期”。他们不愿听父母的嘱咐、告诫,不愿与父母在一起,而喜欢与同学、与朋友相处。这一阶段,父母应及时地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是予以各种各样的限制,而应鼓励孩

子发展独立性,帮助他结交品行好的朋友,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同时加强与学校、社区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形成大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未成年人不良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对策四:学校可建立单亲家庭或家庭情况特殊的未成年人档案,倍加关心,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通过组织活动来努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其感情世界。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同时不迁就他们所犯得错误,以严格要求体现爱心。引导他们热爱生命,勤奋学习。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并应特别关注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让我们共同联合起来,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6

[关键词] 北京老年人 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 社交性活动

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速较快和后备数量巨大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十年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4.1%,增加了约56.6万人;另一方面,至2010年,北京市0~14岁、15~49岁和5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8.6%,65.84%和25.56%,中间年龄段比重大,低年龄段比重小,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上移,逐渐接近塔尖的老年人群,未来北京老年人群的潜在数量巨大。

北京市在“十二五”时期明确提出要为老年人生活提供切实的保障,落实在建设宜居城市的物质层面,需要为老年人设计和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从生理角度看,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弱的事实,要求居住环境的建设必须符合其行为活动的特殊需求;从心理角度看,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和独立性,不仅有利于自尊心的树立,而且可以保障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权利。因此,城市室外居住环境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心需求,通过理解和分析其室外行为的特征,总结老年人对空间、交通、植物、设施设计等方面的需求,为建设宜居的室外居住环境提供第一手调研资料。

本文行为需求调研的理论依据是环境设计人文价值的研究者杨·盖尔先生所提出的公共空间中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程度能够反映出空间环境的质量和设计水平;研究显示,在阳光、空气适宜、设施舒适、参与性强的场所,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频率会迅速增长。通过现场调研,总的看来,北京城市地区老年人的室外活动主要表现为:必要性活动相对减少,自发性与社会性活动在其所有活动中的比重增加较为明显。

一、简单而规律的必要性活动

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节奏相对缓慢、生活的必要性活动相对单一,主要包括:出门购物、取送物品、接送孙子女、等人、锻炼等。在这些活动中,出门购物、日常锻炼和接送孙子女是最具有规律的共性活动。

关于购物。相对忙于事业的成年人,老年人有较多日常空闲的时间可以支配,所以绝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喜欢将买菜和购物行为“日常化”和“经常化”。访谈中,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几乎每天都去菜市场或者超市,即使每次只购买零星几件商品,也愿意到这些地方走走看看。购物行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要性活动,老人主要享受的是“逛的状态”而不是“购买”本身的行为。调研显示,老人出门购物的行为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交通的便捷性和场所的可达性方面。老年人腿部力量的衰弱成为行走过程的最大障碍,因此,老年人并不喜欢高差过多、过于繁复的道路设计。

关于锻炼。退休以后,老年人不再受工作的限制,投入更多的精力照看自我的身心状态。生理状态逐步衰弱的事实,是督促老年人经常性锻炼的重要因素,因此,日常规律的户外锻炼几乎是每个年龄段老人都会进行的必要活动。而这种锻炼的行为经常发展成良好的老人群体的社交性活动。老年人锻炼项目的差异性很大,内容也经常变化,例如走步、慢跑、打拳、舞鞭、做操、练习气功、器械运动、唱歌、跳舞、地书等。这些活动通常在开阔、铺装条件良好的广场(空场)上展开,老年人喜欢场地周围种植有高大的乔木,能够在夏日遮挡阳光;此外,喜欢周边配有能够坐下休息和观看的设施,可以是座椅也可以是台阶或其它适合就坐的构筑物。调研发现,北京新建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能够考虑到人们的公共行为需求,基本都建有不同规模的广场。但是,由于很多广场缺少高大植物的遮挡和休息的区域,老年人并不喜欢在这样的场所内开展锻炼活动,而是更加喜欢聚集在兼有这些条件的附近居住区或者是公园。当然,由于户外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老年人一般会在恶劣天气时将锻炼活动改为聊天、棋牌等活动。

关于接送孙子女。在有孙子女的家庭,大部分老年人都会肩负部分照看孙子女日常生活的责任。一般有两种照看模式:一是与子女或孙子女居住在一起,每天做到时时照看孩子的饮食起居和上下学;一是与子女和孙子女分居,但是按照固定的时间前往探望和帮忙。无论哪种模式,老年人的外出行为都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基本可以做到风雨无阻。因此,老人更加要求居住环境设计中交通设计的合理性,而且希望能在道路两侧设置休息亭或座椅,为临时休息或遮蔽风雨提供便利。

二、以低强度接触为主的自发性活动

当外部条件不理想时,户外空间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只有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自发性活动才能提高发生的频率并延长发生的时间。在居住环境设计层面,良好的环境能够吸引人们驻足停留、开展活动或者参与到其他社交活动中,相反的,环境品质低劣的公共空间,只能让人们匆匆而过,不予留恋。调研总结老年人在居住区环境中经常发生的自发性活动主要包括观看、交谈、晒太阳等。

关于观看和交谈。依据环境行为的理论,观看只是低强度的接触。户外丰富多样的活动和环境氛围给老人提供了观看的可能性。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出门并进行户外活动,是否选择停留和观看主要取决于老年人的心情和所遇到的情景。大部分老年人会关注以下类型的活动:儿童玩耍、集体活动如舞蹈、锻炼等,有时还会被扎堆的人群甚至吵架吸引,驻足观看。调研显示,老年人对外界都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因此,虽然老人可能对很多情景感兴趣,但都不会直接加入到活动中或主动询问情况,而是更愿意自然的选择一个适合观看的位置,默默的进行观察。如果所观察的活动能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充分引起老年人的兴趣,就会促使部分老年人开始用交谈的方式继续深入了解事情的发展,甚至逐步参与到活动中。

关于晒太阳。基于北方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老年人对阳光的热爱在春、秋、冬季都体现得很明显;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在北京的各个大街小巷或公园绿地内,经常能够看到“排排坐”晒太阳的老年人群。调研中,有的老年人自己总结说:冬天最重要的室外活动之一就是“追着太阳走”。事实上,通过观察发现,老年人晒太阳有很大的随机性和自发性,由于晒太阳的行为需要在空间中停留一段时间,老年人都会寻找“合适”的场所就坐。这些“合适的”场所往往都是一些边界性的区域,例如场地的边缘、道路边、墙根下等。这些地方的共性除了能够获得阳光,还要具有良好的观察视角并不易被他人侵犯,边界效应在这里体现出明显的心理选择优势。如前所述,由于老年人的自我防御意识较强,大部分老年人不会主动与陌生人进行接触或交谈,因此老人们都愿意选择背后靠墙或有其它屏障的地方,这样能够保护个人后面领域的稳定和安全,并方便观察他人。不愿意与他人交谈或接触时,就可以单纯的晒太阳和观看,一旦当个人领域受到不适当的侵犯时,又可以用严峻的面部表情表示不满。

三、以群体性特点为主的社会性活动

老年人的社会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点。俗语说“人往人处走”,人们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他人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老年人的社会性交往活动,例如打招呼、交谈、参与团体活动,可能发生在熟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这些社交性活动往往从观看开始,因此需要给老年人设置良好的观察空间,才能促进其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室外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过程。当有人开始进行某项活动时,别的人就会表现出一种关注和参与的倾向,当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种活动中时,这项活动的吸引力就开始成倍的增长,一旦这个过程开始,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调研关注的老年人广场舞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广场舞是一项自发参与的活动,舞蹈刚开始时一般只有几个人在场地中间领舞,紧接着,音乐的响声和舞蹈动作就会吸引越来越多过路的老年人驻足观察,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路人加入进来。当一两支曲子过后,跳舞的队伍就开始成型,并慢慢吸引孩子和部分成年人也加入进来。当曲终人散时,原来的陌生人已经可以开始自然的交谈,话题不仅涉及舞蹈、音乐,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家长里短。这种社会性活动的自然展开,得益于居住环境所提供的场所条件。但是,调研中发现,目前居住社区中的这类活动已经越来越少。由于团体舞蹈、唱歌、打拳等活动往往伴有配乐和声响,噪声问题往往成为小区居民诟病的最主要问题,因此,这类活动基本都向公园或者不扰民的场地上转移。

此外,在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关注现代居住小区里的老年人行为和需求,也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区展开了抽样调查,例如烟袋斜街、菊儿胡同等。总结发现,由于四合院街区的公共空间面积十分有限,因此基本都依据交通功能来进行规划和设计。交通状况混杂、绿化率过低、公共设施严重匮乏等因素是导致老年人难以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原因。如何为生活在传统街区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还需要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等各个专业进行细致调研和总体协作,提出符合老年人室外活动行为需求的、切实有效的改造设计方案。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当前城市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质的、宜居的居住环境必将成为各个设计学科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总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环境设计要求,而城市居住环境设计和建造也能够作为一种现实手段,用来辅助解决城市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本研究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

李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丹麦)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9.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7

对于老年人来说, 长期参加体育锻炼, 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能获得多方面的积极心理效应。体育锻炼是老年人离退休后重返社会, 参加社会活动, 增进交流, 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很好的手段;而老年人改变离退休后种种不良的身心状况, 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般来说, 离退休对于城市老年人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某种变化, 生活内容及其意义以及人际交往等的变化。离退休标志着人到老年的一项重大转折。一些调查结果表明, 离退休后出现心理不适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0%左右。目前, 对老年心理问题的大多数研究都认为, 离退休后老年人心理变化主要体现在情绪控制, 自我认知以及把握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离退休后老年人会经常出现情绪波动, 包括失落感、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这些心理状态的变化是老年人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主要成员突然变成闲散老人的正常反应。由于离退休老年人工作上的人际交往没有了, 子女长大成家, 和老人的接触也少了, 老年人感到自己在社会上和家里的地位下降了, 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了, 年老无用了, 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而情绪的波动则会引起相应的躯体变化, 如:睡眠不安, 食欲不振, 血压波动, 从而极大地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的自我认知则包括了老年人对幸福度生活满意度以及自己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觉知, 这反映了老年人在离退休后对自我的多方面认识和评价。老年人在离退休后, 因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当老人从长期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随着社交圈缩小, 往往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产生了“自己已经老了, 不中用了”的感慨, 失去了往日生活的风采与积极性, 因此会因缺少人际关系的交往而产生害怕或恐惧心理。因此, 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不但应对心理健康进行研究, 还应关注对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的研究, 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二.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分析

对于老年人来说, 体育锻炼是他们离退休后重返社会, 参与社会活动, 增进人际交流, 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最好手段。正是由于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群体育活动的独特社会功能, 所以, 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同样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 老年人社会健康状况的改善也是老年人从体育锻炼中获得的主要心理效益。

由于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效果有“日积月累”的长期作用, 因此, 可以说, 老年人提高自身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是获得身心健康效益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 老年人虽然完全可以从体育锻炼中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益处, 但他们却很少坚持参加有规律的长期体育锻炼。许多老年人在锻炼的过程中都会因种种原因中途退出, 从而影响锻炼效果。身体在活动中的情绪反应、锻炼者在运动中的自我认知、个人的人际关系等一些心理因素对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有很大影响。

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的关键因素是运动中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提高老年人练习的持久性, 从而使运动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益得以实现。情绪的不同体验, 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因素。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是老年人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体育锻炼产生阻碍作用。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 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自我认识的诸多错误, 是影响老年人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通常包括:许多老年人认为他们比他们的同龄人更有活力, 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已不能从体育锻炼中获益, 还有许多老年人害怕心脏病和损伤而不愿意参加锻炼, 可见缺乏自信心是老年人自我认知错误的主要原因。

针对人际关系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个体坚持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们交往或参与群体活动。对此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指出, 缺乏合适的伙伴是阻碍老年人参加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人际关系之所以是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因为坚持锻炼的老年人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别人建立友谊, 并能对活动产生更加积极的反应。所以, 练习者之间的友谊往往对继续参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对于群体来说, 良好的群体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所以实施群体锻炼计划的人比独自进行锻炼计划的个体, 其行为坚持性要好些。较强的群体内聚力促进了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因此, 在老年锻炼群体中, 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内聚力, 是老年人坚持体育锻炼的真正动力。

三.老年人坚持体育锻炼的合理建议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说, 身体和心理始终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相互依附的关系。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看,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几十年艰苦的工作, 他们正在逐渐失去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促进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健康的身体的标志之一就是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这种生理变化一方面促进了情绪的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获得了身心健康以及积极生活的信心。良好的身体条件, 又为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活动和交往提供了保障, 提高他们的人际质量。通过体育锻炼, 老年人不但恢复了失去的身体健康, 而且获得了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因此, 坚持体育锻炼就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从社会生活方面看, 离退休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原先的个人和社会角色都发生了转变, 生活的中心从工作单位转变成了家庭生活。去掉了工作的负荷, 突然之间大量的闲暇时间, 使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离开工作岗位, 与社会的接触空间急剧缩小, 原先的人际关系网络逐步萎缩, 长期的无事可做使老年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评价改变, 对未来的期望降低, “无用感”“寂寞感”油然而生。体育活动正是一种占用老年人的闲暇时间, 参与社会活动, 强身健体的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是, 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活动产生的身心变化中, 加强人际交往, 渲泄心中的郁闷, 发展积极的情绪感受, 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改善, 使老年人的退休后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 体验到体育锻炼带给他们的实实在在的心理益处。因此, 可以说是这些心理健康因素的改善与提高, 把老年人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使他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心天, 医学心理学[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241-247。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8

生命在于运动, 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人体各器官的健康;而人体脏器的健康, 依靠充足的气血供养;气血盛衰的关键在于其运行是否流畅;而保证气血流畅的决定因素是人体的运动。所以当身体发现了某种疾病的时候, 采取某种运动的方法来改善某脏器的气血供应, 来纠正其偏差, 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老年人是身心锻炼的主要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生理功能的衰退, 老年人通过身心锻炼提升个人的健康状况。上海是我国第一批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 也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2300万人, 65岁及以上的约233万人, 占总人口10.12%;静安区全区常住人口为246788人,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0414人, 占总人口的16.81%。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 人口老龄化在各区县中最为严重, 在静安调查老年人身心锻炼意义较大。所以本调查对上海静安区老年人参加身心锻炼的模式和程度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 探索身心锻炼的有效模式度。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从静安区五个街道抽取调查对象, 共计1080人。入选要求:1男>50岁, 女>50岁;2静安区常住人口, 且在调查社区已居住6个月及以上;3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2.2调查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员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实施一对一现场调查。调查问卷分两部分, 主观部分由对象完成, 半客观部分由调查员完成。

2.3质量控制

调查员由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担当, 并在开展调查前进行培训;另外调查对象对调查员较信任且依从性较好。现场由市健康教育所和静安区CDC组成的督导小组进行问卷调查的监督, 确保调查问卷的规范性。问卷完成后, 由站点负责人复查, 确保问卷的完整性, 共收回有效问卷1076份。

(缺失问卷为石门二路社区的编码为159和江宁社区编码为214、215、216) , 回收率较高为99.63%。

2.4资料录入、整理与汇总

调查问卷经质控人员复查核对、逻辑查错无误后, 数据库采用Epidata3.1进行二次录入和逻辑检错, 采用SA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共1076人, 年龄最大者为97岁, 最小者50岁, 平均 (68.4±9.7岁) 。调查对象从事脑力劳动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大约相等;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是已婚者占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居住情况复杂, 文化程度相对低, 当前房屋的平均居住时间为 (28.66±18.75) 年, 居住时间主要集中在50年以下, 具体情况见表1。

调查对象的各年龄组, 随着年龄的增大, 人数而减少 (50~60岁年龄组除外, 因为该年龄组部分人群因工作未参加调查) , 大部分调查对象集中在80岁以下。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65.03:1, 远低于静安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比例92.85%[1], 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老年人中女性更长寿, 二是女性调查对象更愿意接受调查, 依从性较高。调查对象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较高, 为95.28:1, 与上海地区经济较发达, 而静安区们于市中心, 企业公司较多, 进而调查对象从事脑力劳动的比例相对较高。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市民的思想较为开放和自由, 存在单身无婚史的调查对象, 但是人数很少 (16人, 1.49%)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居民的居住地和居住情况发生了变化, 出现居住地的搬迁及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情况, 且存在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3.2调查对象的现患病情况

按调查对象常见疾病易患情况, 分为如下四大类: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其他疾病 (除前三种外的一切疾病, 包括胃病、气管炎、关节炎等) , 患病率依次为:48.51%、13.57%、11.62%、15.80%。调查对象总患病率 (调查对象患以下四类疾病至少一类) 64.78%;调查对象患病人群中只患一类疾病的调查对象最多, 人数为471人, 占患病调查对象比例67.58%, 占总调查对象的比例43.77% (表2) 。

备注:综合患病情况分为四大类, 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其他疾病, 其他疾病是指除前种疾病外的其他任何疾病;0=现未患病, 1=现在患一类疾病, 2=现患病两类疾病, 3=现患病三类疾病, 4=现患四类疾病。

备注:综合锻炼情况, 调查对象最多参加七种锻炼项目, 0=不参加锻炼, 1=参加一种锻炼项目, 2=参加两种锻炼项目, 3=参加三种锻炼项目, 4=参加四种锻炼项目, 5=参加五种锻炼项目, 6=参加六种锻炼项目, 7=参加七及以上种锻炼项目。

在本次调查中, 近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者, 患病的调查对象可能跟多种因素有关, 例如高脂高蛋白饮食、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生理机能的下降等;但有关研究表明, 身心锻炼有利于维护个人健康状态、减缓生理机能的衰退。在患病调查对象中, 存在一种现象, 就是患病前可能不进行锻炼或锻炼的次数较少, 患病后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进行有规律的有一定强度的锻炼, 这与锻炼能促进康复和维持健康相关。锻炼作为疾病的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 对于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定期的体育锻炼可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 进而产生治疗作用。但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而定。

3.3健康锻炼项目及相关内容调查

参加某一锻炼项目:调查对象定期参加锻炼的时间≥6个月, 每周次数≥2次, 每次锻炼时间≥30min;或每周累计锻炼时间≥2h。受调查调查对象欢迎健康锻炼项目依次为步行、伸展运动、健身操, 参与率分别为45.54%、9.77%、8.92%;最受欢迎的精神娱乐锻炼项目依次是下棋、唱歌、打扑克, 参与率分别为8.83%、6.32%、5.76%。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828人 (76.95%) , 主要参加一到两种锻炼项目731人 (88.29%) ;中国传统武术类锻炼包括太极拳、十八法、舞剑、功夫扇、五禽戏, 参加中国传统武术类锻炼的调查对象113人, 占参加锻炼调查对象的10.50% (表3) 。

关于最爱喜欢的前三种身体锻炼和心理锻炼项目, 除“步行”的锻炼项目, 其他锻炼项目在健康调查对象和患病调查对象中的分布, 经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步行”这一锻炼项目在不同的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象中受欢迎程度不同, 其他锻炼项目在不同健康状况的调查对象中受欢迎程度相同。“步行”是一种小体力活动项目,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活动量适当, 较受老年人的喜欢, 更受老年患者的喜欢, 可能促进机体的康复。而其他的锻炼项目, 参与人数较少, 从事者个人喜好性较强, 故在不同健康人群中参与无差别 (表4) 。

3.4调查对象的精神状况

调查对象的精神状况较好 (表5) 。

经统计检验, 参与锻炼与不参与锻炼的调查对象在做事的兴致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在日常情绪方面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参与锻炼的调查对象做事兴致较不参与锻炼的调查对象做事兴致高, 两组大部分调查对象 (不参与锻炼77.02%, 参与锻炼65.34%) 做事兴致都较高;但参与锻炼的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 (30.07%) 有几天做事兴致不高。参加锻炼与不参加锻炼的大部分调查对象 (达75%及以上) 的日常情绪积极健康, 有部队调查对象 (25%以下) 情绪低落。 (见表6)

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有几天做事兴致不高”的原因:参加与不参加锻炼的人群构成不同, 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中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大, 而不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中健康者所占的比例较大;患者由于其身体的疾病因素和个人身体条件决定了其做事兴致不高, 但参加锻炼后, 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心理低落感觉消失, 进而做事兴致逐渐提高。

3.5调查对象的生理状况

调查对象的平均身高为 (1.634±0.079) m, 最低身高为1.45m, 最高身高为1.85m。调查对象的平均体重为 (63.15±9.82) kg, 最轻体重为35kg, 最高体重为92.5kg。体重身高计算出的BMI的结果显示 (表7) :调查对象的体重状况较健康, 健康体重和超重组的调查对象共974人 (90.52%) 。调查对象的心率平均 (74.73±6.70) 次/分, 最慢心率50次/秒, 最快99次/秒。

经统计检验, 在健康的调查对象中, 不同BMI的调查对象参加锻炼与不参加锻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8.628, P<0.05) ;在患病的调查对象中, 不同BMI的调查对象参加锻炼与不参加锻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差异 (χ2=0.567, P=0.904) 。调查对象的构成, 健康体重和超重者占到约大部分 (90.52%) , 各组的BMI构成也与总体相一致。在健康的调查对象中, 体重状况为健康的所占的比重最大, 超重次之;但不参加锻炼的体重状况为超重的调查对象所占的比例较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大。其原因可能是:不参加的锻炼的调查对象的健康意识较差, 没有意识的锻炼对老年健康的有利作用, 进面不参加锻炼, 体重指数也从正常发展到超重, 甚至到肥胖,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相反, 参加锻炼的调查对象, 健康意识较强, 伴随着锻炼, 体重指数由高向低逐渐, 形成良性循环。基于锻炼对健康的有益作用, 体现在体重指数上的分布比重不同。

在本次调查血压测试中, 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300人 (27.88%) , 其中收缩压>140mmHg调查对象249人 (83.00%) , 舒张压>90mmHg调查对象164人 (54.67%) (表9) 。

经统计检验知, 不同血压水平的调查对象对锻炼项目的参加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 (表10) 。根据人们的常识, 适当的锻炼不仅对于健康人有维护健康水平的作用, 对于患者也有促进恢复、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另外医生也建议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 例如步行;另一方面, 血压正常者可能认为自己是健康的, 没有必要进行锻炼, 故不同血压水平的调查对象参与锻炼的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别。

4结论

1调查对象的患病率较高, 达64.78%;2锻炼项目总的参与率不高, 为76.95%, 仍有许多不参与的锻炼的调查对象;3调查对象参加身心锻炼的种类繁多, 但具体到某一项目其参与率都不高。

5建议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由此看来, 神气对于生命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医学认为,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它统御精气, 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 易于动而致耗, 难于静而内守。因此, 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 抗衰延年, 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传统养生的两大法宝, 各有利弊。比较而言, 练动功的, 可以增强精力, 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 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 延年益寿。动养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等。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女性比男性平均寿命长, 除了生理特点之外, 还在于女性善于静养。

注:SBP表示收缩压, DBP表示舒张压。

注:SBP表示收缩压, DBP表示舒张压。

5.1加大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人参加锻炼

对不参与锻炼的人口开展宣传教育, 使其意识到身心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和强化宣传教育, 不断地扩大参加身心锻炼的人数。

5.2加强研究, 优化方案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徐州市4个社区老年人567人为调查对象, 男274人 (48.3%) , 女293人 (51.7%) ;年龄60岁~79岁 (68.3岁±3.5岁) ;已婚556人, 占98.1%;文化程度:文盲26.0%, 小学30.0%, 初中27.0%, 高中11.2%, 大专及以上5.8%。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4,5]并结合徐州市老年人的饮食特点自行设计《徐州市老年人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经过文献查阅、专家讨论、预调查等过程, 反复修改后定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前, 调查人员经过严格培训;调查后剔除无效问卷, 数据录入采用2人双录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84份, 收回有效问卷567份, 有效回收率为97%。

1.2.2 评价方式

饮食行为的评价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老年人群指南、美国膳食指南研究、国内有关成年人饮食行为量表, 结合营养专业知识对老年人饮食习惯进行评价[6,7,8]。单一类食物饮食结构根据《中国平衡膳食宝塔》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根据中国膳食平衡指数 (DBI) 的方法。

1.2.2.1 饮食行为的评价

对调查表中涉及饮食行为的8个有关项目逐条按行为好、中、差等级分别赋值3分、2分、1分。饮食行为评价标准:≥22分 (90%) 为好, 21分~22分 (80%) 为中, ≤17分 (70%) 为差。

1.2.2.2 单一类食物饮食结构评价

采用简化国内外常用的食物消费频率表[9], 询问包括粮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 (畜禽肉、水产类、蛋类) 、奶类、豆类、酒类等主要食物消费频率。上述各类食物摄入量评价标准根据《中国平衡膳食宝塔》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0], 老年人每人每天主要食物的摄入量判定标准:达到推荐量为好, 未达到推荐量, 但超过推荐量的50%为中, 未达到推荐量的50%为差。

1.2.2.3 综合评价

按DBI方法[11], 选择粮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类、奶及豆类4大类的8小类食物的每天摄入量构成8个指标, 选用DBI负端分 (DBI-LBS) 结合DBI正端分 (DBI-HBS) 对老年人饮食结构综合评价, DBI-LBS反映摄入不足, DBI-HBS反映摄入过量。评价标准:根据DBI模式设3个等级, DBI-LBS<16.5且DBI-HBS<5为好, DBL-LBS≥33或DBI-HBS≥10为差, 其他情况为中。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多因素非条件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χ2检验。

2 结果

2.1 饮食行为及评价

2.1.1 饮食行为

本组老年人吃素的比例最高, 为16.7%, 14.3%的老人为低盐饮食, 低脂饮食 (每日油脂摄入不超过20 g) 5.8%, 糖尿病饮食7.1%, 减肥饮食0.3%, 55.8%无特殊饮食要求。饮食行为见表1。

2.1.2 饮食行为评价

对调查人群的饮食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有63.0% (357/567) 的老年人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仅37.0% (210/567) 的老年人饮食行为较好。在老年人所有的不良饮食行为中, 不良奶制品消费行为比例最高, 为69.3% (393/567) , 老人不吃奶制品的原因主要有:不喜欢 (34.5%) 、经济原因 (28.6%) 。在对奶制品的选择上, 22.4%的老人选择高钙奶制品, 11.3%的老人选择全脂奶制品, 4.7%的老人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 12.7%的人购买奶制品不考虑其他因素。其次为饮酒。饮酒的老人中开始饮酒的年龄为25.5岁±9.5岁, 饮酒年限为37.8年±12.1年。饮酒的老年人中, 13.5%的老年人戒过酒, 戒酒年龄为56.3岁±8.6岁, 有36.6%因身体健康而戒酒, 51.8%因为患病, 只有5.7%的人是别人劝说, 5.9%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戒酒, 但没有人是因为经济原因戒酒。挑食构成比为13.7% (78/567) , 主要的忌口食品包括水产品、牛羊肉、禽类等。老年人饮食的规律性最好, 吃一餐的比例仅0.3%, 不定时吃饭的比例0.9%;老年人早餐饮食行为较好, 仅有3.4%的老人不吃早餐。老人选择食物的顺序依次为个人喜好、食品卫生、营养、别人做什么吃什么、经济条件、易于加工、专家建议和广告宣传。

2.2 饮食结构及评价

采用简化食物消费频率表调查老年人群的基本饮食结构, 老年群体平均每人每日主要食物摄入量。详见表2。根据《中国平衡膳食宝塔》对调查老年人群的膳食结构进行各类食物评价, 应用DBI的方法对食物结构作综合评价。详见表3。

综合评价饮食结构显示, 有37.2% (211/567) 的老人饮食结构合理, 63.8% (356/567) 的老人饮食结构欠合理 (中或差) 。其中, 奶制品消费最不合理, 其次为水果消费、水产品消费, 比较好的为谷类消费。

2.3 饮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人、自感状况, 身高、体重、运动量、家庭关系、生活压力、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等可能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为自变量, 将老年人饮食习惯合并成好、不好 (中、差) 为应变量, 进行非条件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运动量、生活压力进入回归方程, 说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运动量、生活压力可能对老年人饮食习惯有影响。可认为老年女性的饮食习惯比男性好;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 家庭人均收入越高, 运动量越大, 饮食习惯越好;老年人生活压力越大, 饮食习惯越差。详见表4。

3 讨论

3.1 徐州市老年人饮食行为不容乐观

本次通过调查徐州市4个社区老年人饮食相关行为及相关因素, 发现有63%老年人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 可能与知识缺乏、徐州地区饮食习惯及酒文化有关。对影响老年人饮食行为的因素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 老年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运动量、生活压力可能对老年人饮食行为有影响:老年女性的饮食行为比男性好;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运动量越大, 饮食习惯越好;老年人生活压力越大, 饮食行为越差, 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12]。

3.2 建议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10

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行列之中。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性。因此,研究陕西农村老年人摒弃体育健身行为的因素及对策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 陕西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行为的情况

本人通过查阅2010-2011年有关陕西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行为的相关期刊并对其相关内容和数据进行推理分析可知:陕西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动机是增进健康,消遣娱乐和改善人际关系;老年人体育健身的项目基本上集中在跑步、武术、气功等三方面;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规律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跑步基本上是陕西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最基本的健身项目,因为该项目简单、投资少、不受场的器材的限制。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季节性很明显,陕西农村老年人冬、夏两季节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特别少,主要由于天气原因的影响。农村体育健身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无力、活动无计划;体育公共设施相对比较少;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基本没有,导致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意识的不稳定和单一性都限制了社区健身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广大老年人在从事体育健身活动中有很大的盲从性。通过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知:陕西省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行为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的陕西社会氛围,国家政府部门必须改善和提高陕西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2 因素分析

2.1 健康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由原来的“没有疾病”转变为“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必须是生理、心理、社会三者的完全处于良好的协调和均衡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有关健康方面的权威专家提出了健康的三个基本条件“合理膳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成为衡量现代社会人们健康的标尺。

2.2 体育健身意识淡漠

所谓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行为是人的意识强弱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体育健身意识是指人们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达到改善和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抵抗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一种理念和思想认识水平。陕西省农村是我国西部相对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基本上没有,他们认为只要“吃好、休息好、心情好”就可以实现自身健康的目的。但是新的健康观主要是“心理、生理、社会、道德”四方面的健康才可以称为一个健康的个体。体育活动本身具有“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政治、经济、健身、娱乐”等功能,所以,相关社区政府部门应对老年人进行有关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与培训,以便培养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意识和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健身行为。

2.3 体育公共设施及服务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提出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陕西农村城乡差距很大。笔者对查阅2006-2011年相关陕西省农村体育公共设施及服务的期刊文章分析归纳可知:陕西省农村体育公共设施严重匮乏,有些乡村根本就没有公共体育设施,更谈不上有关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相关理论学习。

3 对策

3.1 国家应完善和加大对陕西农村的体育法规制度和体育公共设施投资

通过相应的体育法规和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以保证老年人有充足的活动器材进行适量的体育健身活动,同时,通过完善相应的体育健身法规制度以便激发和培养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意识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以便改善和提高老年人整体的健康水平,最终营造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氛围。

3.2 国家结合陕西省的地域特点举办相应的群体健身活动

因为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简单、经济、适宜的体育健身项目,鉴于此,政府部门应结合陕西省各地区农村的体育资源,开发特色体育旅游市场,打造乡村风情体育旅游精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培养老年人体育健身的行为和意识,以便最终培养农村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健康理念。

3.3 加大陕西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可以不定期的农村老年人进行有关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方法进行适当的讲授、培训和动作师范,以便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面消除老年人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消极想法,同时,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应对老年人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讲座和宣传教育,并为老年人营造和谐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以便培养陕西农村老年人积极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健身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为了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国家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体育相关健身器材设施的投资,从而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健康理念、健身意识、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分析老年人摒弃体育健身行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便为提高陕西省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陕西农村,老年人,健身行为,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唐鹏,潘蓉,刘嘉仪.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11):53-56.

[2]卢文云,梁伟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0,(2):15-19.

怎样防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篇11

家有男孩,渐渐长大,开始不听父母的话。有时放学回家很迟,问他什么总是支支吾吾不肯多说,有时还将社会上的小混混带回房间,我敲了半天门才开。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与低龄化特点,联想到儿子的种种状况,真是担忧,我该怎么办?

解析: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晚回家的原因,做好预防和矫治工作。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有哪些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分两个等级。一般不良行为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造成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原因,家庭状况、父母素质、教育方法等都在起作用。就家庭来说,失和型家庭不能给予孩子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溺爱型家庭会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打骂型家庭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放任型家庭对孩子只养不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忽视和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四种类型家庭的孩子容易走上歧途。

建议:

1、思想教育在先

学校和家庭要引导孩子树立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意识,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父母要履行监护职责

不能让不满16周岁的孩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放任不管,迫使其离家出走。父母离异,任何一方都不能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继父母、养父母也一样。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孩子,要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管教不了,可申请送工读学校,但不能撒手不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孩子违法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寻求及时有效帮助。

3、善于利用社会资源

父母要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了解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还要指导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举办的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让他们能明辨是非,不误入歧途。

观点:

老年人行为模式 篇1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郑州市、洛阳、新乡、商丘、周口、信阳等6地区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 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图书馆查阅有关老年人体育意识、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书籍, 并对所查资料、书籍等进行了归纳整理, 为本文研究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2. 2 问卷调查法

对郑州市、洛阳、新乡、商丘、周口、信阳等6地区老年人进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200份, 收回问卷1168份, 有效问卷1161份, 有效率为99. 4% 。

1. 2. 3 访谈法

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 走访并访谈体育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及部分老年人, 以便更深入了解他们关于老年人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建议, 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1. 2. 4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调查数据根据体育统计学和社会统计方法的原理及要求, 运用SPSS17. 0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1 老年人对体育意识的认识分析

从表1的统计分析可知, 所调查的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 有34. 6% 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有44. 7% 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 还有18. 6% 的老年人对是否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持“一般”态度, 由此可见, 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是比较积极的, 在对部分老年人的访谈中发现, 老年人对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认知也相对明确, 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有益身心健康、愉悦身心等体育认知及体育意识相对较好。

2. 2 老年人对体育价值认知的分析

体育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要, 不仅能满足老年人身体健身的需要, 还有满足其精神上的需要。由图1老年人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分析中可以得知, 有86. 7% 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健身价值, 有78.2%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娱乐价值, 还有67.5%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教育价值, 有46. 7% 的老年人认知到体育的政治价值等。对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认知相对较低, 由此可知, 老年人对体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健身价值和体育的娱乐价值, 各社区或体育主管部门也可从这两个方面着重促进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多做工作。

2. 3 老年人参与锻炼行为的分析

由表2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分析可知, 有38. 7% 的老年人参与每周体育锻炼三次或三次以上, 有34. 6% 的老年人每周锻炼2次, 每周参与锻炼次数为1次的占26. 7% ; 每次参与锻炼时间60分钟以上的达到了44. 1% 的老年人, 位居第一;每次参与时间在30 -60分钟的老年人占36. 8% ; 每次参与锻炼在20 -30分钟的老年人占10. % , 参与时间在2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仅占8. 9% ; 在每次参与锻炼强度来看, 中等强度锻炼的老年人比例最大, 占据77. 9% ; 其次是小强度锻炼的老年人为12. 4% , 参与大强度或非常大强度的老年人共占9. 7% 。以上数据说明, 高校老年人参与体育行为的现状还是很可观的, 根据我国现行体育人口的定义“每周参与体育锻炼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且为三次以上即为体育人口”, 其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行为还是不错的。

3 结论与建议

1. 河南省老年人对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还是比较好的, 有34. 6% 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有44. 7%的老年人意识到参与体育锻炼是有必要的。建议政府或有关体育主管部门对老年人体育多做宣传, 或体育健身方法的指导工作, 使更多的老年人意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2. 老年人对体育价值的认知多倾向于体育的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 其次是体育的教育价值。建议社区体育主管领导多向老年人进行体育知识的培训, 多开展和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 促使老年人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使更多的老年人了解体育, 热爱和从事体育锻炼。

3. 河南省老年人的体育行为整体很好, 有38. 7% 的老年人参与每周体育锻炼三次或三次以上, 有88. 9% 的老年人每次锻炼在30分钟以上, 87. 6% 的老年人每次在中等运动强度以上。建议各社区还要从场地器材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设, 多为老年人创造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老龄化社会[EB/OL].http://baike.so.com/doc/2562735.html.

[2]马宏霞.河南省老年人体育意识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2) :483-484.

[3]郭洋洋.襄阳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0 (2) :69-71.

[4]王崇喜.受教育程度与健身意识和行为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J].2004 (8) :14-20.

[5]张吾龙.体育行为根源的社会生物学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 (5) :24-25.

上一篇:对接发展下一篇:深圳房地产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