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行为

2024-10-03

环境保护行为(精选12篇)

环境保护行为 篇1

设计领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设计师从单纯的只注重设计对象开始转向同时关心设计对象的使用者———人类及其在设计环境中的感受,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开始,一个质的飞跃的开始。但是在这个探索过程的初期,由于专业的跨学科性、涉及面的广泛性,虽然设计师们有心关注人类心理、人类行为,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指导性研究,导致很多所谓的“以人为本”的设计仅仅是留于表面,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本文试图从环境行为和环境设计这两者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引导设计师从调研人类行为现状开始,指导设计思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1 人类环境行为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在研究的时候把人类的环境行为分为共性行为和差异行为。

共性行为是人在生存环境中形成的类似动物性的环境行为,目前国内外已研究出的共性行为有以下几种,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设计上的启发:

1)捷径性。指人们在明确目的地的位置,在向目的地方向行进时,总会有选择最短路程的倾向。了解了这种行为倾向,我们就能理解踩草地、跨栅栏等不良社会行为的成因,其根本的内在驱使力是一种人的类似动物的习性。纠正这种行为,仅仅利用规范、教育等手段进行约束或者限制,其效果是有限的,而且是被动的。如果换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从这种行为中得到启发,继而改变现有的设计思路,则可以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主动迎合人类行为心理的设计理念,做到完全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

2)识途性。这是一种动物习性,指在一般情况下,动物感到危险时会沿原路折回。根据这一行为习性,设计师在设置安全指示或者安全门等应急设施的时候,应首先研究人在建筑室内的一般活动轨迹,然后根据这个轨迹有根据地设置安全设施,在遇到危险情况时,人群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本能做到快速的疏散,提高建筑安全性,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3)左侧通行与左转弯。这种行为习性是指人们在道路、会场、展览场所行走时会表现出左侧通行和左转弯的行为倾向。在室外规划设计中,如果设计师意识到人类的这种行为特点,就能使行为路线变得有序、顺畅;在室内设计中,如展示设计,如果设计师有心将展示重点设置在行为路线的左侧,就能够突出重点引人注意;在陈设比较多、人活动比较密集的室内空间,有意识地把容易破损或者会影响人室内活动的陈设摆放在通行空间的左侧,则可以有效避免人或物的损伤。类似的注意点对于一个大规模的环境设计而言也许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细节,体现了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怀。

4)从众习性。指随大众的心理,跟随大流。设计师根据人的这种心理在设计环境某个局部的时候可以注重考虑其空间大小人群运动轨迹等,防止由于从众心理引起的环境过于拥挤、人群密度过高等安全隐患的出现。

差异行为的研究是共性行为研究的深入,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庞大的人群中,人们由于年龄、性别、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生活过程中会存在行为上的差异。不同的对象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要更好的为这些不同的人群服务,首先就要了解他们在某环境下的行为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的研究设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指差异行为需要逐个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套用经验;机遇是指设计师可以把解决差异行为限制作为一种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收获设计上的创新和突破。

差异行为的研究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渐渐细化的过程,从大群体到小群体到个人,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进行行为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然后运用到设计中,提高人在环境中的适应性、舒适度。

总之,人的行为研究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有待更多学者的参与和实践论证,以便更好地指导环境设计实践。

2 环境设计对人类环境行为的引导作用

环境设计受环境行为的影响,但同时环境设计又具有能动作用,能引导环境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引导具有不可预知性一方面,设计的创新性会导致一些不安全因素潜存于设计内容中,这种潜在的危险会在实践中随时发生;另一方面,设计的导向性能够有效避免或者纠正一些不良行为。

只有充分认识环境设计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避免以后这种情况的发生。国外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设计不当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美国圣路易斯市某住宅在竣工10年后不得不被炸掉。原因是设计者为了强制居民之间的见面、沟通,每两层楼设置一个电梯入口,那些没有电梯入口楼层的居民必须通过过道和一段楼梯才能到达自己的家。这样的设计给歹徒提供了作案机会,居民在走楼梯的过程中被歹徒两面夹击。在这一设计中设计师的初衷是好的,期望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公寓楼居民原有的生活行为方式,促进邻里关系,结果事与愿违,这种设计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场所,使违法犯罪行为有机可乘。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师设计的时候有意考虑到了设计的引导作用,并企图把居民行为引导向他预期的一个目标,但是却忽略了该设计潜在的对其他行为(可能就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导向,才会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

环境设计引导人的环境行为,限制其不良行为,从以下三个方面逐层深入:1)满足使用者在该环境下的最根本需求。这是引导环境行为的最根本条件,因为人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同的需求,生理的或者心理的。就像渴了要喝水,累了要休息一样自然。如果人的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人的行为就不可能常态化,会偏离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所以环境设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研究人在该环境下会有哪些基本需求。2)适应人的行为习惯。适应的前提是了解、研究人的行为习惯,这在文章第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只有在对行为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应性设计,“以人为本”才会落到实处,否则都是空谈。3)定性引导。这是在前面两点的基础上更高一层次的设计,这要求设计师首先要搞清楚该环境设计主要的使用群体,主要要解决的矛盾,从而进行设计定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例如,同样是广场设计,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把设计重心放在展示城市文化、提供游人休息、纳凉等方面,偏向于静态的行为引导;而在进行居民区活动广场的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给居民提供一些面积较大的活动娱乐场所以及一些活动设施的设置,偏向于娱乐休闲的行为引导。

当然,整个设计过程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行为引导的最后结果是设计师没有办法像传统设计那样通过制作模型或者计算机来模拟,只能根据设计师的经验、设计前的行为调研等等来进行预测,科学地说引导设计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甚至会有安全隐患,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要求设计师对人的行为有更深的探索和研究,在这一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人的环境行为来指导环境设计实践,而设计实践又能改善人的环境行为,推进这种互动关系的不断发展,创造舒适的公共环境,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鲁特里奇AJ.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王求是,高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澳]Gary T.Moore.环境—行为与社会研究领域内正在出现的新的方法[J].闵书,徐雷蕾,译.建筑学报,2007(2):3-8.

[3]成少伟.行为与公共环境设计[J].新建筑,1991(1):64-66.

[4]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研究[J].世界建筑,1983(3):61-66.

[5]赵慧宁.建筑环境设计中人体活动与心理情感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8.

环境保护行为 篇2

一、行为规范: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热爱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熟知自己所负责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必须熟练掌握法规适用范围、违法构成要件、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违法处理尺度、法律文书制作以及管理相对人应享有的权利;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献身环境保护事业。

(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勤政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品行端正,团结协作,举止文明、仪表端正、坚持原则、以理服人。

(四)统一佩戴胸卡上岗,胸卡佩戴要整齐。

(五)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秉公执法,不越权,不渎职,廉洁自律,不循私情,做到:

1、不索取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或有价证券。2、不接受与执行公务相关的单位或个人的礼物馈赠和宴请。3、不参加与执行公务相关的单位、个人或服务对象邀请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娱乐活动。

4、不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单位报销各种费用或领取兼职津贴。5、不得擅自介绍、推荐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收取回扣、中介费及各种变相的好处费;不准向管理和服务对象摊派宣传材料、资料,指定治理厂家、强行推销环境保护设备、参加不必要的各类收费班、以各种名义各种形式收取咨询费等。

6、在业务工作中遇到重大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如实汇报,不得擅自表态。

7、严格遵循有关工作程序,做到:

(1)持证上岗,着装整齐并出示行政执法证或监测人员上岗证。(2)文明礼貌,说明来意,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公开检查结果和行政处罚依据。

(3)严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4)执行任务须两人或两人以上,向被监督单位说明来意,公开监督检查、监测结果和收费、处罚的依据、当事人的权利、法律救济途径,注意现场勘验和取证。规范使用统一的环境法律文书,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5)制止环境违法行为,遇有环境污染的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6)执行现场监督检查报告制度。(7)为被监督者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8、遵守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有关资料并及时归档。

(六)、在查处环境事故和纠纷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

1、对群众来信来访逐一登记、立案、妥善处理并及时回复。

2、对群众有关环境问题的检举或控告,要认真核实、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分们,保护举报人或控告人。

3、对环境事故与纠纷的查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执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七)、在征收排污费时,严格招待排污收费政策、法律、规定和标准,做到:

1、严格按标准征收,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收费,不乱收费。

2、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排污费。

3、不得挪用、乱用、贪占排污费。

二、奖惩规定

(一)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给予表彰和奖励: 1、积极参与政务公开,为环境保护事业和单位建设作出较大贡献的。

2、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突出的。

3、积极改进工作,在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的。

4、认真执行信访接待制度,在化解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法人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

5、认真遵守工作守则,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廉洁从政表现突出的。

6、服务优良,外单位和群众要求给予表扬、奖励的。

(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视作违纪: 1、不按政务公开要求实行规范服务产生不良影响的。2、工作责任心不强,超过公务办理规定时限或发生工作差错。3、态度生硬粗暴,与接待对象发生争吵的。4、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报”的。5、外单位或群众投诉、举报,经查确有违纪行为的。对初犯者给予批评教育,扣除当月奖金;对再犯者本人作出书面检查,扣除一个季度奖金;情节严重或产生严重后果者除扣奖金外,还给予行政处分。

创设积极环境,诱发积极行为 篇3

关键词 积极 环境 行为

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消极意义的良好环境中,幼儿是被动的学习,在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里,不是教师影响幼儿的行为,而是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通过幼儿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一个人有怎样的生活方式,他就相应地有怎样的个性和社会性品质。因此,我们创设了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促进幼儿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的丰富多样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幼儿的活动而言的。一个能够充分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的环境,往往直接联系到一种人性的、民主的、宽容的教育方式。如区域材料的投放,如果每个区域都投放了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材料,那么幼儿在活动时将会更加自由,也避免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相互争执,纪律问题会大大减少。仅仅依靠幼儿园和教师来丰富活动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发动了广大家长和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收集材料。

开展“废旧材料收集周”活动,每个幼儿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小手牵大手,将平时会随意丢弃的易拉罐、饼干盒、旧纽扣等用心收集,集中在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如数学区用椰子汁罐子做的配对游戏“转转乐”,如用废布和纽扣做成的生活区操作材料“结苹果”等,都是幼儿喜欢玩的游戏材料。

(二)玩具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往往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玩,给孩子买了一件又一件玩具,没有玩伴的孩子大多选择了看电视、看动画片。我们发动幼儿将家里的玩具带来幼儿园和同伴分享,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而且给幼儿创造了合作分享的机会,如五子棋、飞行棋、走迷宫等游戏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

(三)图书漂流。

绘本阅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早期阅读形式,幼儿游戏喜欢听里面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能阅读更多的优秀绘本作品,我们发动每位幼儿的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绘本,大家把绘本带来幼儿园,42个孩子42个绘本故事,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也可在周末时把自己想看的绘本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增进了亲子交流。

二、营造宽容接纳的环境氛围

一个宽容接纳的外在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育,有助于形成幼儿对社会的良好认识,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与外界交往。除了个别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外,一般情况下,教师和幼儿之间的种种互动是灵活变通的。如餐后的散步时间,小朋友向老师提出看动画片的请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完全是可以的。宽容和接纳的气氛,意味着教师要善待幼儿的“错误”,在某些并不是真正很严重的问题上,教师可采取忽略的态度。

三、制定明确必要的规则要求

宽容接纳的环境氛围,并不是要否定规则要求的必要性,规则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观任意制定的。教师所制定的规则,在内容和方式上,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要和理解,并且从幼儿的角度来考察现有的班级生活规则,以便修改、删除甚至重新建立某些规则。如有些班级在许多生活细节上也充满了许多不必要的规定,折叠好的衣服必须放在裤子上面;用毛巾擦手必须先擦左手等等,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

四、设计简明移动的环境暗示

教师在美工区放一个废纸篓,这个废纸篓就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放音乐或弹钢琴表示活动的转换等,教师不必三令五申地宣讲各种要求和规则,幼儿一听到、一看到就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意识。

让环境说话,经过精心创设的良好环境,不仅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还可以诱发幼儿的各种积极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这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实在、更有效。

环境保护行为 篇4

2014年4月24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保法》修订草案,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 着重解决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贯穿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 明确了公民的环保义务, 加强了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加大了对企业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 规定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回应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 为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法治渠道。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突出强调了各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 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保护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重视并践行, 新环保法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这个特点, 一是强化了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 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委员会的监督;将环境保护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加大其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强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保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是环境主要的污染者, 是环境保护法重点规范的对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三是强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责任, 环境保护除了污染防治, 还有生态和资源保护, 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新环保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监管部门统一行使监督管理, 其他负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有利于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环境监管格局。四是对公民的环保义务做出要求,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每个人既是环境的享受者, 同时也是环境的加害者。

1.2 体现了全民参与的环保理念

新《环境保护法》把“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作为一章内容写入新法, 充分体现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及监督的重要性。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环境保护三项具体的环境权利, 强化了公众参与机制, 设置了公益诉讼制度, 满足了公众的环境诉求, 将有利于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有利于弥补行政执法力量有限, 监管缺位等问题, 尽早发现环境污染行为, 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1.3 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 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环境保护领域“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此问题, 新环保法对环境违法企业增加了一些新的处罚手段, 一是规定扣押、查封强制措施, 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二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 受到罚款处罚, 被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 依法做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三是责令停业、关闭, 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情节严重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予以责令停业关闭;四是规定了行政拘留, 对违反法律规定,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被责令停止排污, 拒不执行的, 或者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尚不构成犯罪的, 可以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2 新常态下广西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 更加注重提质增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紧密相关、相互作用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形态;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 就有什么样的污染结构。当前, 广西环境保护面临以下新情况:

2.1 经济与环保矛盾依然突出

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发展区域在沿海沿江, 北部湾的产业布局90%以上是“两高一资”项目, 西江经济带流域原有的落后产能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完成转型升级, 同时西江经济带新的布局马上开始, 对资源的压力和环境容量需求不会降低。有的地方、区域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线。

2.2 污染物排放呈加剧态势

广西尚在工业化中期, 因此仍是“二三一”产业结构, 工业化积累性污染尚未消化, 城镇化发展的新增性污染呈井喷趋势, 特别是2012年以来, 广西“两高一剩”项目投资额占千亿元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 连续3年突破70%, 2014年上半年高达74.8%, 这些项目将陆续投产, 污染物排放将呈加剧态势。

2.3 污染物结构呈现复杂化

从污染物性质来看, 二氧化硫、COD、等低端污染问题尚未彻底控制,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高端已经倒逼我们, 多种污染叠加形成污染结构复杂化。治理进度赶不上恶化速度, 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覆辙。

2.4 环境风险进入高发期

2014年PM10浓度比上年上升, 灰霾的出现率越来越高;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异常频率明显增加, 发生赤潮的风险在加大;企业偷排污染屡禁不止, 非法小企业隐蔽生产转移污染排放;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透支、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向性明显。

2.5 环境管理综合要素薄弱

广西环保基层能力建设虽有进展, 但基层人员不足、业务骨干缺乏、装备技术落后、乡镇空白点多以及不能管、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的问题突出。环保工作不仅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进行监管, 还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 进行统一监管, 相关环境要素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综合协调管理体系。

2.6 群众对良好环境的期待迫切

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和民生福祉的理念不断强化, 对环境质量改善以及影响损害健康的的环境诉求越来越强烈, 环境污染投诉和邻避事件的发展率不断上升, 环境质量的负重滑坡与群众对环境质量新期待之间的矛盾, 已然成为新常态之一。

3 实施对策

3.1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维护法律的尊严

目前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十分淡薄, 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忽视环境保护, 超标排放、恶意偷排、未批先建、伪造和篡改监测数据、不公开或如实公开排污信息成为常态。“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如果不实施它将成为一纸空文。

3.2 探索垂直管理等制度, 防止地方政府及官员干预环境执法

中国的行政执法面临着很多干扰, 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干预成为环境执法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在新常态下, 虽然各地投资冲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有所收殓, 但各地为了能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都把地方经济的增长速度定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投资推动型发展依然是后发展地区的主要发展动力, 承诺性招商引资依然盛行, 县乡为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时, 不择手段地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或企业, 对当地的环境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新常态下, 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 为了节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不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恶意偷排时有发生, 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对违法企业要么视而不见, 要么是通过各种渠道阻碍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 环境保护部门面临强大的压力经常是无奈的退缩, 致使环境违法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也更加助长了其违法行为的发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方环保部门太过分散的管理权和太弱的职能, 而不是由地方环保部门缺位的管理造成的, 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去执行地方领导的意志, 为了解决此问题, 一是实施省级以下环境保护部门的垂直管理, 在此管理框架下, 各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负责人不由所在地政府任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执法干扰问题;二是建立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防止环境执法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 为其干预活动划出“红线”, 参照防止领导干预司法活动的做法, 对任何领导干部干预环境执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的情况, 相关办案人员要全面、如实记录, 做到全程留痕, 并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造成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或者对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给予纪律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提高环境执法水平

环境执法要靠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人员执行, 否则也是一句空话, 但现实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环境监管机构不健全问题, 如乡镇普遍存在没有配备环保监管人员, 工业企业集中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管, 很容易造成监管上的盲区, 很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件的企业大多数集中在人烟稀少、监管难度大的农村偏远地区;二是环境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使其难以胜任运用法律武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需要, 很多法律知识欠缺, 对企业的工艺流程不了解, 不会调查取证, 不会使用法律, 也存在野蛮执法等不文明行为;三是环境监管执法的装备和手段落后, 基层环境保护部门好多没有配备相应的执法车辆, 执法依然使用传统手段, 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运用在环境执法上普遍薄弱, 影响了执法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环境是公共产品, 良好的环境是稀缺产品, 提供良好的环境既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新修订《环境保护法》除了规定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外, 更强化了政府的职责, 因此作为各级及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倒逼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意识的树立, 保障公民的合法环境权益。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环保法》) 于2014年4月24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环保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意义重大而深远。全面实施新《环保法》, 将进一步提高地区环保执法水平。

关键词:环保法实施,执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曦.论新《环保法》的功能和特点[J].中国环境法治, 2014 (1) :1-8.

[2]易理旺.新环保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广东科技, 2014 (20) :202-203.

环境美,行为更美 篇5

伴随着春天舒缓的脚步,我们每天都心情愉悦的走进校园,每当我们走近校园时,会看到树木郁郁葱葱,教室宽敞明亮,各种设备齐全,多么美丽的学校呀!

我们学习生活在这个优美的校园里,你考虑过你的行为和这个校园是否和谐呢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曾看到过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卫生方面:我常会在操场上看到有乱扔的果皮,饮料瓶,牛奶瓶;楼道的墙上有同学们随手画上去的笔道,踩上去的脚印,和拍到墙上的球印;教室的卫生角有的班级总是打扫的不干净.在文明礼貌方面:我们有的同学常会说些脏话;下课时有的同学会不时追逐打闹;上楼时从不右侧通行等等,这些都是与我们这个学校不和谐的行为.生活氛围的和谐愉悦,要靠每个人的维持和创造,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文明,健康,美好的因素是通过外在言行来表现的.当我们走进校园,看到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你们是否感觉到学校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每个家中成员的你应该怎样做呢:

一个庄严的队礼,一声老师你好!一句同学你早!就是这样一句句文明的话语会在我们心中回荡.我们生活在一起,大家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我们的学校将是暖意溶溶.也许你会做错事,只要真诚地说“对不起”,请求别人的原谅,彼此相视一笑心里会变得敞亮;也许你心中还有怨气,放开胸怀说声“没关系”多么崇高地忍让,一切都会风平浪静.所以我们每个学生都

环境保护行为 篇6

现代医学理念迅猛发展,环境、心理、生理是现代医学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医院环境对于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环境行为学是从环境心理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理念,是一门把人类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结合加以分析的学科,以环境行为学指导医院环境的规划设计,符合现代医学理念。本次研究简要概述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医院庭院环境规划设计流程。

医院环境分析

1.医院环境问题

我国医院建筑环境长期以来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受历史原因、城市发展原因,医院建筑一直以来改进都相对滞后,改造成本高。医院环境设计问题主要体现在:①缺乏整体性,多见于高校、军队附属医院,功能建筑之间联系不紧密,工作人员、实习生在医院内工作,在其他区域生活,两个功能区联系不紧密;②形式单一,许多医院环境设计千篇一律,如绿化区域主要环绕在医院四周,同时采用铁丝隔离,不可进入,绿地里往往还有雕塑,仅能观赏;③布局混乱,医院建筑环境设计往往缺乏长期的规划,建筑物随意加建、扩建;④交通不畅、资源利用率低,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疗机构人口更集中,人流、车流量大,易出现交通不畅,部分医院场地闲置情况较严重,往往简单的铺设停车位、广场。

2.医院环境行为心理学分析

(1)患者及行为模式

一方面,患者自身功能因疾病出现下降,生命质量下降,常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负面情绪,渴望被关注、尊重、理解支持。另一方面许多功能障碍疾病都需有康复的需求,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进行锻炼。不同患者都有不同的个体化环境需求如骨伤患者术后需要运动功能训练,呼吸系统疾病者更喜欢室内环境,以避免与过敏原接触,部分患者家属探视较频繁,自尊心较重,希望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小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更喜欢有家庭感的环境,老年人体能状态差,心态更平和,喜好与其他老年人聚在一起,喜欢社交,希望有一个公共开放的住院环境。

(2)探访者、陪护者

探访者是社会支持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患者提供护理支持,提供更多的护理支持。探访者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以供与患者进行交流,户外庭院无遗是最好的选择。陪护者,需要长时间与患者在一起,无疑对病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为陪护提供方便。

(3)员工及其行为模式分析

员工工作日长期处于医院环境中,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在大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职业病发生率较高,需要更好的环境平复不良情绪、放松心情,拥有便利的条件,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员工与员工、来访者也有交流的需求,工作人员私下也可能出现情绪性行为,渴望发泄,要求有一个较私密的空间独处。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满足工作者以上要求。

医院庭院环境设计

1.设计原则

(1)感觉认识原则

人认识活动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开始,故进行设计时,需从感觉开始。环境、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内容,医院环境应表现为亲切、安静、温馨、整洁,通过环境让患者感受情感,起到积极的共鸣,增强康复信心。除颜色外,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植物、雕塑等,以植物为例,植物绿色能缓解视疲劳,同时象征着生命的美好、绵延悠长,植物本身可提高环境中负氧离子水平,后者具有镇静、缓解疲劳作用。雕塑具有美学作用,医院雕塑往往体现出积极向上思想。音乐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中的声环境可对生理、病理造成影响,声环境包括音色、音调、音量等要素,医院环境音量不应过大,需注意是我国许多医院都在市区,噪音较大,有效的隔离外界噪音非常必要,声音环境设计应尽量利用自然景观,配合人工设备,因地制宜,制作符合不同环境需要的声音环境。嗅觉可加深人对环境的体验,医院中往往有消毒水气味等不良气味,许多植物都能释放芳香味,起到治疗的作用,在医院环境规划中有目的的运用植物对环境气味影响,常见的植物包括薰衣草、迷迭香、藿香等,种植植物时需避免种植花粉较多的植物,以避免产生过多的过敏原。

(2)其它

从感觉认识原则出发,进行医院环境设计时,需坚持人性化原则,不同医疗机构患者人群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心脏病专科医院主要收治心脏病,需要更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此外,设计还应遵循美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生态学性原则,体现出无害、和谐、统一与均衡的住院环境。

3.设计基本策略

当前,国内医院庭院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增加植物装饰,一方面需要提高绿地覆盖率,另一方面合理搭配、因地制宜;②优化户外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进行改造时,由建筑师、医学界、心理学家等一起探讨,整体规划,提高设计水平;③增加户外设施,提高使用率。

展望

构建人性化的住院环境是未来医院设计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这一理念开展较早,如卡萨斯慈善儿童医院所有标志都附有盲文标志,并设立主题区域,利于儿童理解、辨认,随处都设置了利于儿童、家属休息的设施,备受好评。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所放缓,但仍有许多城市未能改造完成,医院应抓住机会,在未来医院建设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一医院)

办公空间环境行为初探 篇7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据了经济生活的重要位置, 也带动了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写字楼、办公楼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环境是无形的生产力, 它能够启发创意、加强团队合作、促进相互学习, 营造出“乐在工作”的氛围。办公空间的环境与其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办公建筑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展开。

1 现状分析

目前, 人们对空间效率的认识还停留在从有限的空间体积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 并承担尽可能少的造价这一层面上。这种认识导致办公空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度的使用密度。在有限的面积内摆放尽量多的办公桌,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易造成使用空间过度拥挤。

(2) 空间功能单一。除各类办公室、会议室外, 无其他的使用空间。

(3) 空间形式呆板。办公桌兵营式的排列, 大空间一览无遗, 小空间灰暗闭塞。

(4) 室内空气较差, 灯光昏暗。

(5) 使用者互相干扰, 声音嘈杂。

上述问题会对使用者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空间内的不舒适感, 使得人们不愿意在工作空间内过多地停留;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热情降低, 工作效率降低, 动作行为迟缓;在心理上对办公空间产生厌恶感, 严重的会导致办公楼综合症, 许多人进入办公室则产生烦躁感与逃离感, 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影响身心健康。

2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和使用者需求分析

2.1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

办公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到达办公室、工作前准备、工作间休息、工作结束离开。这个简单的工作流程可以分析概括为几种典型的活动形式。

(1) 个体独立静态的工作形式。

这种工作形式主要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一项工作, 这也是现代工作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典型的工作形式, 表现为个人埋头伏案苦干。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独立性、相对封闭性。

(2) 合作型的静态工作形式。

在工作当中既有分工也需要合作, 在个人工作的独立空间之外, 有一定的公共工作空间, 具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条件。共同工作空间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为模式, 例如:进行交谈, 此时选择90°角或面对面的做法较多;当需要合作时, 则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并肩而坐的形式, 这样便于共同阅读资料和使用工具;如果在一起各干各的事, 这时往往选择距离较远的、有一定遮挡的位置, 可减少目光接触, 也便于保密。

(3) 动态工作。

动态工作可以理解为与工作相关的人员的交流活动,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工作形式。会议可以是正式会议, 也可以是非正式会议。正式会议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参加人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特定环境中;非正式会议, 只要是有相关人员的聚集, 就可以起到会议的作用,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讨论是一种随机的动态工作形式, 既可以会议的形式开展, 也能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动态工作中还有会客接待, 它需要较为开放的空间形式。

(4) 非工作活动。

非工作活动分为在非工作时间的非工作活动与工作时间内的非工作活动。前者主要为后勤休息活动, 例如进餐、午休等。许多办公空间的上述活动是在各自办公座位进行的, 这不仅带来使用功能的混乱, 也使得使用者感到极度的不便。后者通常为短暂的休息、暂停。这种活动是人类下意识的也是必要的调整, 是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需要。当一个人连续做一件事情超过两个小时, 工作效率便会有不可控制地下降,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进行短暂的休息。这种活动可以被称为“喘息活动”。“喘息活动”不是偷懒行为, 恰恰是为更有效地工作积累能量。

2.2 办公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办公空间对人的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比较基本的层次, 这里的生理需要不是停留在饥渴的层次上, 而是在对环境的生理感受上。例如:对空气品质、对室内光环境与声环境、视觉环境、温湿度的感受。理想的光环境需要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 并且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做到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工作空间中视觉环境的舒适与否, 会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当人们在工作时, 其注意力会集中于工作上, 休息时则会不自觉地关注周边环境。工作环境中应有视觉休息点, 优美的环境、别致的景观, 对于办公室内的脑力劳动者是非常有益的。

办公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层次需求的同时, 还应满足使用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对领域感的建立与领域空间的不同感受。领域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次: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宏观空间行为。

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 例如生存、社交、尊重, 决定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 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办公空间内职位低的员工和新员工在办公空间使用人群中所拥有的权力较小, 希望自己的办公位置较为僻静, 尽可能不为人们的视线所涉及。职位较高的使用者因拥有相对多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微观环境空间的范围较大, 除了办公工位外, 其周边的公共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其所有。这些员工通常是小团队的领导, 他们的空间领域往往扩至其团队成员的空间范围, 因而对公共空间的认可程度也较高。管理者或职位最高的使用者拥有对办公空间的最高支配权, 他们的微观空间是独立的房间, 同时由于管控力的强大, 在其领导范围内的空间也都成为其微观空间的一部分。公共空间是各层次人员共同使用的空间。公共性是人的另一项需求, 人渴望与他人交往, 通过交往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相互依存, 人们需要不受干扰的个人空间, 也需要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 二者应相互平衡。

3 办公空间模式的探索

针对办公行为模式与办公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办公空间的模式应与之相适应, 并为之服务。

3.1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的形式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通常表现为办公工位的布置。办公工位可以采用传统排放的形式, 但这种形式较难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理想的形式应为组团集中, 形成小范围的公共空间。

3.2 公共空间的模式

公共空间是中观层次的空间, 主要的公共空间有入口空间、会议空间、休息与交流空间等。入口空间非常重要, 是划分办公空间与外界领域的空间。入口空间应留有接待会客区域和展示宣传区域, 应有鲜明的形象性, 给人以视觉的直观印象。会议空间是重要的交流空间, 它可以以特殊的形态形成与微观空间的形态变化。空间的尺度、色彩、灯光可与办公室的其他位置形成区别。会议空间与工作工位应有一定的空间划分, 以便两者不相互干扰, 又方便联系。

休息、交流空间应在办公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空间主要进行如前所述的“喘息活动”。此外, 可以在办公空间内设置中庭空间, 将阳光引入中庭, 起到“建筑之肺”的功能。中庭空间在室内空间中会使人产生自然感、室外感, 是对人性的回归。“喘息空间”还可以结合走道布置, 将走道适当放宽以供人活动, 也可结合电梯厅、卫生间布置, 形成休息廊专供活动使用。室外平台也是良好的此类活动的空间。总之, 办公空间应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与需求设置各种空间, 使建筑充满人性关怀。

4 办公空间的设计思路

4.1 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改变办公空间一贯地整齐排布、阵列式的形式, 强调大尺度、开阔感, 引用更多的空间形状、角度, 在空间表现形式上更人性化和自由化, 产生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

4.2 大量辅助空间的引入

现代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办公楼任何一处上网成为可能, 员工可以选择一个更开阔、自由的工作环境, 来完成之前只能在办公桌上才能完成的工作。

原来作为辅助空间的休息区、活动室和屋顶花园等场所, 将成为办公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这些辅助空间将为使用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 排减工作压力, 形成一种动态办公、轻松办公的新概念。

4.3 借景自然

生态、自然、以人为本的办公环境, 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无疑是很有益的。不规则的空间形式使作为建筑事务所灵魂部分的设计部伸入到自然环境中。开放的视野、自然的视觉的引入, 天窗和大面积落地窗户的使用, 最大限度地引入了自然光源, 使得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一样能享受到户外的自然美景。

4.4 营造工作场所的领域感

用一个广场营造办公楼的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城市空间的尺度上来明确边界, 同时拥有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空间体系, 可以创造一个企业完整的领域感。

5 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 创业和工作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理想的办公空间, 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工作方式, 最根本上讲, 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只是期望它更灵活、更平等, 更富有人性, 能够让人愉悦。

参考文献

[1]Canter D.建筑心理学入门[M].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邓楠, 罗力.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序.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论学生打工行为劳动权益保护 篇8

关键词:学生,打工,劳动权益,维权

1 概述

随着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 以大学生、中职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兼职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通过自食其力可以为自己谋得经济来源显然是好事, 而且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 积累社会经验。但与此同时, 学生群体普遍法律知识, 法律概念也比较淡薄, 容易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遭到人身伤害或是蒙受经济损失。有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在寒、暑假做兼职打工时遭到人身、财产侵害时缺乏维权意识的比例高达7成。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学生在打工时一般只注意劳动报酬, 普遍没有和雇主签订劳动协议, 忽视了在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之随着打工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 兼职岗位和学生之间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 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敢要求雇主签订有关的劳动协议, 为日后的劳动权益纠纷埋下了伏笔, 往往因为没有签订协议而缺乏维权证据。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打工行为的权益保护成为社会、学生、学校三者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但要有效的维护学生在打工期间的合法权益, 又不单单是签订劳动协议那么简单, 涉及到一些法律上的灰色区域, 这也增加了学生维权的难度。

2 学生打工维权困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打工维权困难的原因较多, 除了学生普遍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外, 法律层面上的固有问题和救济途径缺乏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本节中将重点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2.1 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学生打工权益的有效维护的最终依据必然是法律, 但在有关法律条文上却存在冲突, 这使得打工学生的法定身份在法律上存在问题。在现行法律中, 都将学生 (年满16周岁) 所参加的有偿劳动行为中的角色视作特殊劳动群体, 和普通劳动群体区别对待, 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而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 则明确的提出了“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打工学生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合法身份, 也为学生的维权设置了障碍。因为这一规定实质上排除了打工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产生法律上的劳动关系的可能性, 而只能建立起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将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一旦打工学生发生人身损害等意外事故, 就只能依据民法的有关条款来寻求赔偿, 增加了学生维权的难度。因此现行法律对打工学生合法劳动身份的否定是造成学生维权困难的根本原因。

2.2 谁来帮打工学生维权

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的打工行为大多属于分散、个体性的行为, 一旦发生纠纷, 学生往往会处于势单力孤的境地。在自身能力、经济能力和法律知识有限的情况下, 既要学生单独面对用人单位, 又要遭遇法律上设置的瓶颈, 因此要学生靠自己去维权几乎不可能。作为学生, 最可能依靠的对象自然是学校。而学校对学生打工行为普遍抱着既不鼓励也不反对的态度。对于发生的劳动纠纷, 学校一般不闻不问, 让学生自行处理, 这也使得学生失去了最后依靠。

2.3 用人单位的“唯利是图”与官方的“无可奈何”

如前文所述, 在打工学生和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后, 在法律层面上只能通过一般民法规定或合同约定来实现维权, 这很大程度上将打工学生的劳动权益的维护让用人单位“自律”的方式来完成,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如在2006年广州发生的麦当劳兼职学生最低工资事件 (当时兼职学生的最低小时工资仅为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的一半, 而且无任何加班费等附属福利) 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事件的处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麦当劳给出的理由是兼职学生既不属于全日制用工也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因此根本不受“最低工资”约束, 加之打工学生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因此也不在《劳动法》管辖范围内, 所以打工学生的报酬完全由他们说了算, 而且不用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而我国官方的表态仅仅是要求麦当劳“合理的”支付打工学生的报酬。甚至于社会保障局对此事的官方意见中明确表示“肯德基不存在违法用工问题”。这类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发生过多起 (如常凯评洋快餐打工事件、贾俊玲洋快餐打工事件等) , 但事件的处理结果大同小异:用人单位被认定无任何法律问题 (也确实没有违法) , 中国官方的态度则表现为“无可奈何”, 吃亏的永远是打工学生。

由以上案例可见, 在学生打工行为中妄图让用人单位“自律”、以“和谐”的方式处理打工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纠纷是与虎谋皮。而且即便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如前文所述的著名案例) , 官方也充其量使用行政影响力来为给打工学生“维权”, 而无法用“法律”手段。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法律对于打工学生来说无疑是恶法, 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则是福音。因此在当前的法律环境下, 从常规法律途径来保护打工学生的合法权益机会非常的渺茫。

3 解决之道——退而求其次

从前文的分析可见, 在法律层面上, 在不修改现行法律的前提下, 在发生纠纷后从法律手段来解决是很难走通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时必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参与其中, 努力成为学生合法权利保护的后盾, 官方也应也应积极构建救济渠道。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3.1 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寻找课余兼职时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从打工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角度看, 学生在决定接受某个兼职工作前, 应对该份工作的工作性质做充分了解, 避免受骗上当, 不轻易相信广告内容, 而是要经过多方打听和甄别后在考虑是否要接受。其次, 应从正规的兼职介绍渠道获取兼职信息, 对于那些先收钱后安排岗位的兼职, 应高度警惕, 宁肯不要。最后, 在选定了用人单位和明确了工作岗位后, 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同时检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是否齐备。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 最好是放弃该份兼职, 以避免日后发生意外时处于完全被动地位。

3.2 完善学生兼职相关法律

无论当前的法律条文如何的不合理, 最终都要靠法律的完善来提供最可靠的解决途径。尽管当前劳动权益保护有关的法律对在校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力度严重不足, 但对于其他普通劳动者而言适用性较好。因此针对在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最好能由劳工部和教育部共同制定管理方案。因为在校学生的打工行为涉及到劳动权益保护, 而学生又归教育部统一指导, 劳动部和教育部之间合作制定的管理方案将有利于规范学生打工行为。如果能够制定出这样的学生管理规范, 无疑将有助于解决学生在打工中遭遇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从可行性的角度看, 在现行的劳动法中增加学生打工的权益保护条款更为方便, 但这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

3.3 学校的责任

当前学校对于学生打工行为中所发生的权益纠纷参与程度是很低的, 在前文的所述的案例中学生所在学校也始终不曾公开表态。但学校对于学生负有一定的监护责任, 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合理的。相对于普通高中、大专院校, 职校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社会实践时间, 也更容易遭遇劳动权益侵害问题。因此对于职校学生的兼职打工行为的引导更具紧迫性。本小节中就从职校教师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在打工行为中保护自己, 对于普通学校而言, 其思路和做法也是类似的。

笔者认为, 作为职校教师, 应当对学生的打工行为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比如可定期给学生开设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课程和辅导,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减少学生走出校门后吃亏上当的几率。其次, 可采取对有校外兼职工作的学生做登记备案的方法, 加强对打工学生的管理, 对学生所做的兼职工作做全面了解, 增强学校管理的主动性。此外,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 职校可设立咨询处, 负责帮助学生鉴别可能的虚假兼职信息, 并尽量联系和提供可靠的兼职机会, 减少学生受骗上当的可能性。经过职校老师鉴别和推荐的兼职岗位对学生来讲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也有利于在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老师帮忙把关, 审核合同要件, 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学生开始兼职工作后的劳动权益。一旦发生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 职校老师应当积极介入帮助学生出谋划策, 尽可能的争取到学生应得的合法权益, 避免让学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 也可以间接的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实质上是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春香.大学生打工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J].法制与社会, 2009, 7 (下) .

[2]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12) .

环境行为与广场设计的研究 篇9

现代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很难在自己的身边发现有意义的户外空间。按功能主义理论为我们设计的环境往往使人们不满意。功能主义更多的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评价建筑的准则。但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他们对公共空间本身不感兴趣, 没有考虑到建筑设计对游戏活动、交往及聚会的可能性等方面潜在的影响, 是一种着眼于功利和物质的设计思想。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家庭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家庭的平均规模变小, 城市中三口之家愈来愈多, 人口结构也在变化之中, 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有充分的自由时间, 是城市户外空间的常客, 同时技术的进步又常常意味着减少工作负担和工作时间, 这样, 许多人就有了更多的闲暇, 与此同时, 大量社会性和创造性的需求又必须通过工作场所以外的机会来满足。住宅区、城市公共空间——从社区中心到公共广场——形成了一种可能的物质框架来满足一系列新的需求。

2 广场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依赖关系

作为城市空间的广场, 聚集城市人的活动可以说应是其基本特征。广场历来被称为是“城市的起居室”, 顾名思义活动之于广场的重要性。广场因人活动的介入而显得生机勃勃, 富有魅力, 而人们也是通过这些活动去感受广场空间, 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获得户外空间愉悦的体验以及美好的回忆。心理学家认为:城市居民所经受的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能使不同人群交流的公共空间有直接的关系。当你不离开房间, 往往被电视所创造的虚幻感和自己的恐惧感所占据。反过来, 当你走出去置身于真实的世界中, 与不同人的接触有助于塑造一种集体感和宽容感, 它们反过来会支持这个不断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中城市生活的繁荣。因此广场的意义就在于其间发生的事件及活动, 强调重视人的行为, 重视广场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成功的关键, 也是有效利用城市空间, 创造感染力的都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3 广场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互动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 一个环境品质好的广场能够吸引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反过来又为广场带来生机与活力。那么怎样提高广场的环境品质以吸引更多的活动, 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3.1 广场位置的选择

许多学者对行人行为的研究发现:人们无论何时都想到人们集中去的地点活动。使用最频繁的广场位于土地利用最为多样化的区域, 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光顾。Christopher Alexander在他所著的《模式语言》中认为:首先, 作为活动中心的广场应与周围社区的主要道路联系紧密, 也就是说主要道路汇集于广场。其次, 广场在城市中的分布应是分散的, 满足人们可以步行到达这里的要求。人们通常愿意接受的步行距离是400~500米, 这样可以假设广场的服务半径也就是400~500米。

关于广场与街道的相对位置如何影响广场的使用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中进行了总结:“①街角位置:由基本相同等级的街道形成。这里会成为活动聚会、穿行以及观看过往行人的场所。如果在午间能享受到阳光, 这里将会潜力很高。②街角位置:两条街道的等级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无法成为行人的穿行空间, 因此不会产生太多观众。③拓宽的人行道可构成建筑后退空间、交通和休息空间的一部分。④街区中央:四面被道路包围。这个空间会产生穿行交通, 还可以成为绿洲空间或安静的休息场所, 取决于广场的大小和具体设计。”

由此可见, 广场位置选择关系到, 广场是否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 是集中人们活动的先决条件。

3.2 广场的可见性及交通的可接近性

广场的可见性是其被周围人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要是从家里或工作场所的附近看不到广场, 相对来说也就不会经常光顾它们, 而可见性高的广场会有一个大得多的服务范围。我们看看传统的意大利广场, 从它们的平面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广场与街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户外空间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人们的视觉和行为都可以与广场空间连通、靠近, 可以很自然, 顺利地从街道进入广场, 因此广场有了产生活动的可能性。然而某些现代的广场则不具有这一特征, 如被环形公路包围的所谓街心花园, 由于车辆的阻隔人们很难进入广场, 虽然其中也不乏花架、坐凳、花坛等等设施, 但人们往往只能“望园兴叹”。

3.3 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

这里所说的广场空间的可识别性, 是指广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 广场有明确的“图形”特征, 即广场有明确的边界, Christopher Alexander把这种空间称为室外“正空间”, 室外空间有明确边界的称为“负空间”, (如图1。)

Alexander认为:人们在“正空间”感到舒适而利用这些空间;人们在“负空间”感到不怎么舒适, 因此这此空间无人利用。另外卡米洛·西特分析了大量的欧洲城市广场, 将那些看来有人使用的生气的广场跟那些一无是处的一一加以鉴别, 发现被广泛使用和被喜爱的那些广场具有两大特点。一方面它们局部围合;另一方面它们也相互开放, 彼此沟通。

看来对围合的需要出于人的非常原始本能, 当一个人在户外要找一个地方坐下, 他不大会选择户外空间正当中一块地方去坐, 他通常会找一棵树背靠在那儿。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他对公园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寻求部分围合部分开放的地方, 别太开放, 也别太封闭。

3.4 广场周围建筑的可接近性

建筑的可接近性是指广场边缘建筑底层的使用尽可能与广场空间发生社会关联及接触, 为此, 应尽可能将一些使用频率高、公用量大的项目设在广场边缘, 如商业、饮食、娱乐、服务业等, 达到了将人流引入广场的目的。此外, 这些商业、饮食等活动均可由建筑伸至广场, 形成室外咖啡座、室外餐厅和露天商场等等。

另外, 也可以利用周围服务性部门使广场形成夜生活的中心。人们乐意在夜晚闲暇时出门, 城镇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色。如果夜间广场或街头行人稀落, 难以提供自然监视, 那么将影响人们去那里活动。Alexander认为:“要把晚间商店、娱乐场所和服务机构同旅馆、酒吧间、以及通宵达旦的餐车式饭店联结在一起, 以便形成夜生活的活动中心, 那里是:灯火通明、安全舒适、生动、活泼、兴高采烈。这样就可把夜里外出的游人都吸引到该城镇内寥寥可数的几个夜间活动场所去, 从而增加夜间行人活动的热烈气氛。鼓励这些夜生活中心均匀分布在整个城镇。”

3.5 广场空间的层次

除了那些特意为大型公共聚会、市场而设计的广场以外, 较大一些的广场应该被分成许多亚空间以鼓励使用。没有植物、街道设施或人的大型开放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亲和力的, 人们在这样场合的行为会表现为快速穿过广场或呆在广场边缘。Alexander的观察中发现:任何使人们感到舒适的地方基本上得具备:①靠背, ②能看到更大的空间。他在《模式语言》中写道:“无论你在营造什么样的空间——不管这是花园、露台、街道、公园、公共户外空间, 还是庭院, 一定要做到的是:首先, 要至少构造一个较小的空间, 使它看到这个空间的内部, 并构成这个空间的天然背景。其次, 选好这个空间及其通路的位置, 使这个空间能看到至少一个更大空间的内部。当你做完了这个工作, 每一个户外空间都会有一个天然的'背景';每一个占据这个天然位置的人, 背向着这个'背景', 可以往外看到某个更大的远景”。

空间划分可以借于地面高程的变化、植物、建筑物、座椅设施等的变化, 不仅在广场上人较少时创造出美观的视觉形象, 而且能使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逗留一会儿。

4 结论

广场设计不仅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要求, 更要考虑的是人的行为, 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琐碎的需要。因此在广场设计中, 建筑师不能主观臆断, 独断专行, 将自己设计的东西强加给使用者。建筑师应更多地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研究, 创造出与人们行为相适的空间, 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C·亚力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王听度, 周序鸿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浅析 篇10

1 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如和平公园、鼓楼广场、北极阁广场、山西路广场、珍珠河绿地、正洪街广场等,所选案例基本能涵盖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

研究方法主要依托环境行为学、人体工程学、概率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在不同时间段对公共空间中人群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具体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访谈、观测记录、问卷调查等。

2 分析与结论

根据年龄,环境中主要使用人群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少年儿童、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我们对调研案例内这三类人群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由表可见老年人是室外环境的主要使用人群;中青年人次之;少年儿童使用最少,一般也由成人看护。同时,也可看出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使用群体也不尽相同:交通型空间和商业空间中中青年人群数量最多;而社区休闲型与综合型空间中老年人群数量最多。

我们进一步对场地中这三种人群行为模式进行观察分析,初步归纳出以下特点:

(1)少年儿童

主要来自于附近社区,少年儿童心理活跃,表现欲强,越是人多的环境他们越发兴奋,因此适当将儿童活动场地与其他人群混杂,有利于激发其其活动欲望,集聚场地人气。影响少年儿童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场地:少年儿童活动常常三五成群,多选择场地的中心地段活动,以便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因此需要一块开阔的场地,既可以是一块硬质铺装,也可以是一片草地或沙坑,同时应适当远离交通地段,以免带来危险。

b.色彩与形状:少年儿童偏好于那些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一块怪异的石头,或者鲜艳的雕塑,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应此我们在环境中应该为他们多设计些能诱发他们想象力的设施。

c.陪伴的家长:儿童的活动常常是在家长们的陪伴下进行的,他们常常站在空地的一侧,边看着他们的孩子玩耍边互相交谈,因此在为儿童设计游戏场地时也需要考虑为家长设计休憩的座椅。

(2)中青年人

中青年人群是户外环境中的重要使用者,由于其年龄特点,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其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行人与候车等待的临时性人群,其行为特征是在公共空间中停留时间比较少,并常常在公共空间边缘活动,而不深入内部;另一种为场地上进行休憩与娱乐健身活动的驻留性人群,其行为既包括以交谈、观看等静态活动,还包括轮滑、街舞,球类运动等参与人数较多的动态活动。

(3)老年人

老年人一般为附近的社区居民,是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年龄集中在55岁到7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老人的行为特点是能够独自开展活动,且类型不受限制,包括运动健身等动态活动与棋牌聊天等静态活动(见表2),两类活动都需要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渴望与人交流、摆脱寂寞感是老年人的重要心理特点,因此公共空间中老年人活动场地应开敞、通透,避免封闭、隔离感。

老年人健身活动一般以拳类运动或舞蹈运动为主(见图1),需要一定规模的场地与相对较有围合感与安静的环境及一定的器材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场地中没有提供设施,老年人常常会借助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老人的悬吊、压腿常常借助树木与栏杆,从而对其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这些行为本身也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在健身型公共场地中提供耐用安全的器材设备十分必要。

老年人静态活动以棋牌、歌唱和遛鸟等群体娱乐为主,常常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公共空间中需提供数量较多并经久耐用的桌椅设施,并要有所遮蔽。桌椅排布形式要适于交流与活动,根据观察,相对而坐的桌椅形式最宜诱发各种活动。

老年人动态活动与静态活动两者并不完全分离的,两者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彼此靠近以促进交流、聚集人气。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南京十多个街头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初步总结并归纳了景观环境中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征,这些结论有助于改善环境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脱离实际、追求形式等问题,但我们的工作还是初步的,成果与结论并不全面,需要在下一步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设计与行为——合理的生活环境 篇11

关键词:设计;行为;美;合理;生活

设计的出现,源于人们对合理生活的渴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具有几种不同层面的需求,当人们忙于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是谈不上什么设计的,所能考虑的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也难以对美有更多追求。当生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生存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更美好的生活。在生活中人们懂得了怎样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并追求更高的生活情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发生着变化,设计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创造系统的再现。

一.设计与行为的关系

所谓“设计”,是将“环境”与“美”合二为一。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是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同时,美是人们的一种意识,一种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新思维,设计师将美注入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合理。

设计,不是单一的美。它不仅仅是创作者思想的倾注,更需要体现功能的作用。只有将两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然而,这一切,所有的元素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与其说我们的创作者,不如说我们是懂于发现的利用者。

二.纸杯中的合理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细体味会发现许多不合理,为什么设计没有按照人们的需求出现,为什么出现了的设计品还存在那么多不合理?下面,我将以一次性杯子举例,说明几点不合理的理由。

一次性杯子在当今社会应该说是少不了的必需品,它可以为现代快节奏生活提供便捷。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杯子分为两种:一为纸杯;二为塑料杯。

说到杯子的重要,不得不提到我国的茶文化。我国,是文明古国之一,茶道体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当有客来访,都会泡上一杯茶,或沏杯热水以示礼仪。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一次性纸杯的合理合适的出现,给忙碌中的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并能很好的完成以上要求。然而,从设计的角度,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可改进之处。

1.一次性纸杯太小。市面上一次性纸杯的大小不一,尺寸却普遍偏小。我国是一个喝热水的国家,从开水到温水(适合入口的温度)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程,往往当人比较干渴时,使用一次性纸杯花费二十分钟贪凉的水,却不够解渴。若是喝茶,一小杯也不能将茶泡到最可口的味道。

2.纸杯太薄。市面上纸杯的厚度很薄,薄的不足以承受热水的高温,往往令消费者烫的拿不住。在此,针对设计方面,有三个建议。首先,加厚纸杯;其次,可以在手握的地方加一圈泡沫模;再次,可以如同星巴克一样,制作些硬纸板加强隔热,可多次使用。

塑料杯可分为两种,一种用于盛酒,一种用于盛冷饮。酒文化在我国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纸杯虽然有淋膜,但时间长了,淋膜不见,便会有一定的吸水性,与此相比,塑料杯的性能便体现出来。但是,塑料杯的轻薄易倒是它的弊端,因此,在设计时可将它制作的矮而宽,更有利于它的稳定性。盛放冷饮的塑料杯在设计上可以大一点,同样在市面上看到的都普遍偏小,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将尺寸放大,为增加稳定性,加厚塑料杯,采用棱角切面的设计方式。那样,或许会让它变得更合理,更适合人们的使用。

三.设计市场价格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往往除了功能美观,往往还有与业主的一种被雇佣的商业关系。这种服务性的设计行为是以满足业主的商业需求或解决设计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创作,并最后主要以设计报酬的形式来体现涉及劳动价值。

目前设计行业缺乏行业自律,恶性低价竞争导致低下的设计价格市场。这种低价竞争往往是源于生存的危机,从而失去了正确的设计价值观。设计市场的廉价竞争,往往会导致设计要求降低,并直接影響到市场整体审美水平下滑。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设计产品才会存在大量的不合理。其实细细思量,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事实上,很多厂家的仓库里都存放着大量货品滞销。如若有人能统一产品的规格,将那些用于滞销商品的成本转入统一货品内,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当然这种观念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因为设计更加舒适。(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曹红丽.以人性化设计为根本[N].中国计算机报,2006.

[2]熊兴福.包装设计与视觉信息传递系统设计的人机学问题[J].包装工程,2001—06.

[3]钱炜.人性化设计遍及细微之处[N].科技日报,2007.

[4]王菊槐.包装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J].包装工程,2001—01.

环境保护行为 篇12

一、国内外对风险认知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风险认知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风险与风险认知的相关研究包括萌芽阶段、认识本质特征阶段和测量和评估阶段。Staff和Fischhoff分别釆用揭示优先和表述优先的方法,分析了人们对利益均衡状况和在民众进行问卷调查以测量民众对风险的认识。

(二)国内对风险认知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风险认知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从内容看,对心理测量范式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从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以及在突发性事件(SARS、汶川地震)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出影响民众风险感知的重要因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二、公众风险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前人的研究表明,雾霾环境下民众存在着风险认知的偏差,熟悉性和控制性两个风险认知维度对衡量公众的风险认知状况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个体特征因素,社会影响因素。

(一)个体特征因素。

主要指的是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遭遇风险事件中,女生比男生更敏感,往往由于过分焦虑,导致不可控行为发生,例如女性戴防雾霾口罩的比例远远超过男性。在一项保险产品“雾霾险”中的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程度越高,购买雾霾险的人越多。

(二)社会影响因素。

首先是政府的应对能力,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能够快速正确处理危机是赢取民众信任的关键。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民众愈发信任政府,战胜危机的信心就愈强,相反,则会导致无助、紧张不安情绪的蔓延。例如下表,政府为应对雾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次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报道,大众传媒为了追求传播效果,不遗余力的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甚至有的歪曲事实,进一步加剧的民众的恐慌感。

三、公众风险认知应急管理建议

面对风险事件的影响因素和问题,主要需要通过研究公众在风险认知的作用下所采取的应对行为,需要各个部门参与进来共同应对,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信息传播途径

信息是公众面对风险事件决策判断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私人和公共信息,私人信息。主要通过完善政府权威信息发布渠道,这是因为政府网站的传播效能有待发掘和提升,因此需要发挥新媒体渠道的作用。

(二)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和公信力

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和政府公信力最根本的是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切实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从制度上看,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规章层面,应该更加具体具有针对性。

(三)加强风险沟通和心理干预

风险沟通程序中引入公众参与,整合社会多元行动网络,在应急举措出台时,听取公众的意见,让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结神队风险事件的认知,可以通过发布与解释,倾听与回应。甚至有必要进行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公众的危机应对能力,促进公众自身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本文将近年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雾霾与公众风险认知、应对行为研究结合起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从现有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方法上以定性和定量研究为主,但是定量研究样本受条件限制偏少,对问题的设置有待进一步细化,在定性研究中,可以考虑地域、焦虑习性等人格特征以及更多心理层面的研究,从而进一步的深化风险认知的相关研究。

上一篇:信息变化下一篇:物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