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保护

2024-07-10

乡村环境保护(精选12篇)

乡村环境保护 篇1

1 乡村旅游经营中常见的环境问题

1. 1 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开展乡村旅游的城乡地区本身垃圾处理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普遍存在。此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餐饮业户的餐饮垃圾、游客丢弃的无机类垃圾及有机类垃圾。

1. 2 建筑垃圾污染

建筑垃圾污染主要指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食宿、娱乐、游览等设施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对土壤、水体、空气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工地的噪声污染。同时包括盲目兴建豪华人工建筑物与乡村环境不协调造成的视觉污染等。

1. 3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包括汽车等机动车的噪声、游艇船舶的噪声、音响设备的噪声等,这些源自城市的声音打破了乡村宁静的生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初衷。

1. 4 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污染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为了从事旅游商业经营,如果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与污染。除此以外,乡村旅游的经营业户随意堆放、倾倒或者垃圾填埋行为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当然,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也会破坏自然生态和谐,带来相应的污染。

1. 5 开发利用不当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有的地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引进社会资本,虽然发展了旅游,但也带来了农村旅游滥开发的局面。很多投资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侵占生态良好的耕地和林地,而在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又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土地,造成耕地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1. 6 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

有的地区为了发展旅游业,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环境带来的隐患不可逆转。砍伐树木,炸山平地建停车场,开挖河道,造成河道渐深、河堤松弛,水土流失严重。

2 乡村旅游中常见污染问题的防治

2. 1 水污染的防治

乡村旅游水污染的防治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 乡村景区内不得进行工业项目的建设,并应严格控制周边地区的工业建设项目,杜绝工业污染源。同时要防止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向农村转移;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保障食物供给环境的安全; 重视乡村景区内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处理,必须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之后才能排放,不得随意向饮用水源或观赏水源排放生活垃圾和污水。同时对旅游者也要重视环保宣传,提醒旅游者不要将垃圾等废弃物投入溪流、湖泊或海洋中; 开展水上游乐项目的村落,水上游艇应协调好非机动船和动力船的比例,各种水上游乐设施的使用要以不污染水源为前提。

2. 2 大气污染的防治

大气污染目前在我国形势严峻,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使乡村空气可以更加清新。

( 1) 乡村旅游区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例如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应建在主要游览区全年主导风向或旅游季主导方向的下风侧。

( 2) 改进燃烧设备,改变燃烧结构,推广除尘设备。一方面要改进燃烧设备,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另一方面要对燃料进行选择和处理,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尽量杜绝焚烧秸秆等行为。

( 3) 控制交通污染,核心旅游区应尽量控制机动车辆入内,推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由于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

2. 3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1)旅游垃圾的收集

在乡村旅游区内,要配备充足的垃圾收集设施,这些设施中可以包括一部分固体垃圾箱,也可以在旅游旺季在游客集中的区域临时增加垃圾箱。有条件的应分类收集,引导游客垃圾归类处理。尽量设立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场,并且要选择远离水源的地方。旅游旺季时,要保证垃圾每日清运。

( 2) 旅游垃圾的处理

旅游垃圾的处理可以根据农村的特点,将垃圾处理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可以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垃圾集中在一起,形成可循环使用的生态使用机制。同时,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可腐和无污染性的垃圾可就地填埋处理。

2. 4 土壤保护

对于乡村旅游区的土壤污染,要贯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着手,同时提升土壤自然净化能力。在游客中普及土壤保护知识,使游客认识到践踏行为对土壤和植被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农用水源和污水灌溉的管理,避免带有不宜降解的高残留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 关注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推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 1 维护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开发要走生态效益型的道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地开发利用。开发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破坏性开发。认真核定当地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确定适当的游客容量,通过游客容量的控制,避免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推广使用清洁型能源,减少有害物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用品和塑料制品。鼓励旅游者参与生态环境的监督,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 2 保护特色的乡村文化环境

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对质朴的乡村文化带来了相应的冲击。在乡村旅游生态保护中,文化原生态的保护尤其重要,现代社会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创造的,唯独历史遗迹、传统民俗是无法重现的。一旦遗失或者破坏都很难复原,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随意构建乡村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适应能力,以及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自发达地区的游客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给予引导和关注,会异化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3. 3 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环保制度规范

一方面,环保部门要对各乡镇旅游投资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制定惩罚措施,同时也对保护环境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奖励。同时还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一定要坚持能够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为农村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能只关注眼前利益,因此要健全关于旅游环境保护行为的制度、规范。同时,政府还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保护农村旅游环境,如提高旅游资源价格、增加旅游企业税收等政策规范旅游市场,保护生态环境。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希望以此带动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但农村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被破坏,损失最大的将是农民的利益。文章旨在讨论乡村旅游发展中常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方法和措施,最后针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慧丽.黄山市黄山区农村发展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2]黄艳萍.从博弈论角度看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8).

[3]顾筱和.论乡村旅游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8).

乡村环境保护 篇2

根据***市关于“开展文明单位帮助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通知,在***市党委与***镇党委的指导下,我公司以切实改善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薄弱状况,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与***镇**小学和***镇**小学结成帮扶对象,帮助、扶持两所学校进行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镇**小学与***小学是我市**镇两所乡村小学,其中,**小学占地

亩,覆盖

个行政村,共有

个班级,共有师生

人;***小学占地

亩,覆盖

个行政村,共有

个班级,共有师生

人。两所小学共。

经了解,**小学和**小学由于资金匮乏等多种原因,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

1.装备配置。学校在原有设备器材的基础上根据少年宫活动需要配备了能基本满足青少年课外活动需求的器材设备投入项目资金

元。购臵乡村学校少年宫装备配臵必选设备目录中所列的图书

册,投入资金

元。按照省文明办文件要求购买《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一书

本投入资金

元。购置用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棋艺小组活动使用的跷跷板、呼拉圈、跳绳、铁环、羽毛球拍、军棋、围棋、象棋、跳棋等体育器材

件投入资金

元。购臵用于少年宫日常办公使用的电脑

台摄像机

台档案柜

组档案盒

个投入资金

元。购置省科技馆脑思维训练课题组研发的“玩转

思维”脑思维训练模具一套

件投入资金

元。购臵科技航模

件,科技小制作材料

套,用于学生手工制作的先导车床

套,共投入资金

元。购臵电子琴

台,二胡

把,板胡

把,以及竹笛、葫芦丝、竖笛等乐器

件,舞蹈服装

套,以及书法、剪纸、刺绣小组活动使用的器材,共投入资金

培育乡村文化 营造人文环境 篇3

关键词:培育 社区 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乡村文化作为作的乡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开展乡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级文化建设向雨后春笋,在祖国南北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对提高全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需要文化建设呢?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形势的要求,还是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是由许多微观的“小社会”所形成,而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农村来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那么,“小社会”和谐了,就是对“大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需要。乡村的居住环境,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状况及文明行为,是形成社区精神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文化站可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农民读书竞赛、村对村篮球运动会、社火文艺演出队等。

二、乡村文化建设大有作为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善于琢磨,精心组织。根据实践和设想,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大体有以下幾种;

一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内容也不少,如:球类的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武术类的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表

演。其它类的拔河、跳绳、踢毽子竞技等。体育活动要注重安全性

和公平性。

二是娱乐活动。活动有大众参与、活动亲善、娱乐性等特点,要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就要多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如:背媳妇、抢椅子、吊手绢、掷飞镖、投皮球、角力、套圈、空瓶钓鱼、骑车带水、汽枪打彩球、篮球定点投篮、3人4条腿的“齐心协力”、3人一双鞋板的“步调一致”、猜谜语、对春联以及扑克牌、麻将、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等。

其它文化活动还右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览,放露天电影,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设立报刊宣传栏。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家庭电脑越来越普及,有条件的文化站要设立网站,制作网页,增加社区文化建没的内容,加强与其它兄弟站的交流与沟通。

这些活动可以单项举办,也可以整合起来综合举办,规模可大可小,项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季节变换和居民的需求,适时地组织进。

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为了突出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就要很好地动动脑筋,拿出一‘套质量上乘的设计方案,在此仪举几例。

方案一:“家庭趣味运动会”

围绕这个主题,村委会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可组建以下几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扣置、灯光、旨响等;裁判组——负责各项比赛的计时和评判上:作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或媒体记者及邀请嘉宾;保安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如人力不足,可邀请热爱公益活动的业主骨干加以协助。会标设在彩虹桥卜,也可直接拉上一条红布横幅,以突出主题。趣味运动会的内芥町选取卜述娱乐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组合,比赛人员视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每栋楼选出代表参加。获胜者可奖励小纪念品,并公布成绩。

方案二:“消夏文艺晚会”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户外纳凉,很适合进行文艺活动,可在村长广场设—个舞台,制作一幅大别喷绘作为背景,也可以悬挂一独唱、合唱、小品、相声、戏曲、魔术、器乐演奏、太极表演、健美操等等。参加演出人员以社区居民为主,自己排练,自娱白乐,也可以邀请其它文艺团体或文艺骨于加盟参加,提高晚会水平,增加演出看点。

方案三:“跳绳比赛”

根据参加人数多少,确定赛绳数量,以家庭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一家出3人,孩子参加单人跳绳,全家参加集体跳绳,两者数日相加,作为取胜的总成绩。这项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村庄气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组织哪项活动,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不影响农民的生产,一切以有利于和谐农村建设为目的,达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乡村环境保护 篇4

乡村美化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美好的生存环境,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点、生活习惯,以及具有时代意义的生存空间。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乡村美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创造出乡村所特有的生存环境,来维护生态环境,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2 近几年我国农村居住区环境的现状

近几年,农村住宅建设迅猛发展。广大农村居住区环境有了显著的改观,农村居住条件亦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近郊村镇的新农居,其标准甚至超过了城市住宅,而且造型也相当丰富多彩。多年来,我国农村住宅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型、温饱型到小康型,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富裕型阶段。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全国农村住宅的建设必然呈现出有快有慢之势——有些扶贫地区改变不大,仍处于原有状态;有些地区徘徊在经济型阶段;有些地区进入了温饱型;靠近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近郊的农居发展较快,有很多的地方建有小康型的别墅式住宅,达到了富裕水平。总起来说,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很快,农民收益增加了,这为村镇建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从而加快了农村住宅建设的步伐。同时,亿万农民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观念上向现代城市生活的舒适、美化转化,这对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更高的要求,需将城市住宅现代化设施的部分内容在新一代农村住宅中体现出来(比方说汽车车库问题,农村新住宅中比城市住宅占有土地方面优势)。

3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目的和意义

居住区环境美化是对人们周围居住生存环境的美化。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工程、休憩、交通、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和谐相结合。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卫生、美观的生活小区和住宅来,为民造福,使人们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求居住环境实用美观、开敞明亮、温馨、幽雅。居民希望能有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具有民族风貌、地区特色的居住环境。因此,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日益被人们的重视,在环境美化设计中应考虑一切影响因素,创造出既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美观而且具有地区特色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4 我国农村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农村建房往往无明确的设计意图,只考虑盖多大,多高的房屋,内部空间如何分隔很少考虑,往往布置不合理,不讲究比例尺度,有的房宽深比超过1:2,形成“带”式房;也没有从功能上安排空间,常常动静空间、脏洁空间、生活空间混于一室;房间数少、面积大。根据规定,控制当地住房面积和建筑面积,需吸取传统农居的优点,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面积合理,空间序列符合生活、生产和行为要求。其次,近几年,由于没有正确引导,许多房屋越造越大,越造越高,超红线,超面积,超标准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由当地政府颁发的用地指标和建筑面积指标,力图使农民建房从盲目追求面积引向追求功能,实行标准化、商品化住宅。最后,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不统一,乡土树种虽多,但有较大经济、生态作用的常绿树种太少,在环境美化方面很少从物理环境、人文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因此在新一代农居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解决以往农居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组合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形成高效和谐、自养自净,生活舒适的理想居住模式。

5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使建筑适应时代挑战。

根据“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哲学主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既“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住区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要采取多学科、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其建筑设计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学习和吸收外国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与具体措施,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6 结束语

乡村居住区环境美化设计是乡村美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园林规划师以及建筑设计师都应在以后的乡村美化设计中考虑一切有利与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安静的生存环境,设计出美观、舒适且具有现代气息,又符合当地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保良.新世纪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面向21世纪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 篇5

(2016年7月29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包括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等活动。

家园清洁是指对乡村街道、村庄公共区域、住宅庭院、房前屋后等进行的清洁活动;田园清洁是指对乡村道路、田间通道、基本农田等进行的清洁活动;水源清洁是指对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生活污水处理等进行的清洁活动。

第三条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预防为主、因地制宜、保护和治理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环境质量负责,加强对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商务、卫生计生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召集村民会议,制定和完善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村规民约,具体组织村民开展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等乡村清洁活动。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的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将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促进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经营性服务项目的市场化,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

鼓励和支持各类新闻媒体、村民和其他组织对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公益宣传、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减少对乡村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对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

第九条县级人民政府编制本级的乡村环境整治规划和方案。乡村环境整治规划应当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

第十条禁止将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向乡村转移。

禁止违反有关规定将城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向指定场所以外的乡村地区转移、倾倒、填埋或者跨行政区域倾倒、填埋。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应当加强乡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照规定的职责对乡村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农业、林业、水利、卫生计生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合巡查机制,组织人员对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采取执法检查、质询、询问、代表视察等方式,加强对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监督。

第十三条本省实行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目标责任制,将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监督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举报信箱、投诉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及时查处影响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行为。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治理乡村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章 家园清洁

第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确定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模式,推进乡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对可降解有机垃圾应就近堆肥、填埋或沼气处理。

对毗邻城市及垃圾处理场的村庄,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将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一体处理,并逐步扩大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覆盖范围;对远离城市及垃圾处理场的村庄,应当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等方式处理;不具备转运条件的村庄,应当选择适用、安全的技术就地填埋。

村民委员会对本村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进行日常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侵占、损毁乡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置设施。

第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统筹建设或者确定乡村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在乡村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将建筑垃圾就地填埋或清运到指定场所进行处置,并采取抑尘措施,不得私堆乱放,不得向村庄周边、河道荒坡倾倒。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乡村厕所改造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乡村厕所改造工作。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乡村新建住房,应当配套建设卫生厕所。村民应当对原有旱厕进行符合卫生要求的改造。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户应当远离村庄和人群聚集地,根据污染防治的需要,配套建设粪便、污水的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转。

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户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种植业消纳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实现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的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推进乡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民用清洁燃烧炉具,引导村民使用电能、太阳能、燃气、沼气、地热等清洁能源。

第二十一条在村庄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乡村街道堆放加工原料,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抑尘、除味、废弃物处理、绿化等清洁工作,保持区域内清洁卫生,防止对乡村环境造成污染。

第二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乡村公共区域、住宅庭院、闲置宅基地等清洁整治和公益卫生活动,保持乡村的清洁卫生。

村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墙面完整,主要道路临街建筑物的外墙面、立面应当保持清洁,可以绘制文化墙。

村民应当对住宅庭院、房前屋后进行清洁。

第二十三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就村庄的保洁事项与提供清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定。

村民委员会可以按照约定向提供清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支付劳务报酬,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委员会可以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本村日常清洁。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交纳保洁费。

保洁费应当专款专用,其收取和使用应当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并组织实施村规民约,通过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村民的清洁责任,加强对村民开展清洁活动的督促,对没有完成清洁工作的村民予以批评教育。

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乡村清洁出现的问题和情况,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清洁活动,通过创建星级农户、美丽庭院等活动,引导村民形成文明乡风民风。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家园清洁,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公共场所、村庄街道倾倒渣土、垃圾、生活污水、粪便,堆放秸秆、树枝、杂物;

(二)在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上喷涂、张贴广告和海报等宣传品;

(三)在村庄规划区内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

(四)其他影响家园清洁的行为。

第四章 田园清洁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建立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的有偿回收模式,逐步实现废弃农膜全面回收利用。

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妥善处置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无害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得将有毒、有害废物用做肥料或用于造田。

第二十七条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农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并加强对农产品采收后的秸秆及树叶、荒草等的管理,按照《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的要求,妥善处理,不得露天焚烧。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治理,对已被污染的耕地实施分类管理。对轻度和中度污染的耕地,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采取农艺调控、种植业结构调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措施进行治理;对污染严重难以治理、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依法将其划定为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在村庄内部及周边、河道沟渠两侧、荒山荒地和乡村道路两侧开展植树绿化活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田园清洁,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意丢弃农药包装物、化肥包装袋、农用薄膜等生产废弃物;

(二)在乡村道路、田间通道随意倾倒、堆放垃圾、粪便、秸秆、树枝、杂草和其他废弃物;

(三)违法砍伐村庄内部及周边、河道沟渠两侧、荒山荒坡、乡村道路和田间通道两侧的树木,破坏植被;

(四)在耕地、林地和乡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坟墓;

(五)其他影响田园清洁的行为。

第五章 水源清洁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建设乡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促进城市供水系统向乡村延伸,在有条件的乡村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新建、改建、扩建的乡村饮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确保建成后的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

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乡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供水单位应当在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的边界设立保护标志,告知保护的具体范围和禁止事项。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卫生计生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定期对乡村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水质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及时调整、关闭饮用水水源或者相关供水设施。

第三十三条 在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设置排污口;

(二)从事规模化畜禽养殖;

(三)堆放肥料、垃圾、工业废料;

(四)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五)掩埋动物尸体;

(六)其他可能影响水质安全卫生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养殖密度,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内采用设置网箱、围栏的方式进行水产养殖。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乡村的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科学确定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生活污水治理。

对毗邻城市及污水处理厂的村庄,应当将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对远离城市及污水处理厂的村庄,不具备接入城市污水管网条件的,可以建设乡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对居住分散、地形条件复杂、人口较少的村庄,可以采用污水净化池、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处理。

第三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主干道路应当配套建设排水、排污沟渠,并做好道路两侧的路肩铺装。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自觉维护水源清洁,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向河道、湖泊、水库、沟渠等水体直接排放粪便、污水以及丢弃畜禽尸体,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二)向公共场所、村庄街道倾倒生活污水;

(三)损毁污水管网或处理设施,向其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废弃物;

(四)其他影响水源清洁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乡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内设置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以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耕地、林地和乡村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坟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毁污水管网或处理设施,或向其倾倒垃圾、渣土、施工泥浆等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镇排水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给予警告;逾期不采取补救措施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向水体排放、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一)擅自侵占、损毁乡村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

(二)在公共场所、村庄街道、乡间道路、田间通道倾倒渣土、垃圾、生活污水、粪便,堆放秸秆、树枝、杂物;

(三)擅自在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公共设施上喷涂、张贴广告和海报等宣传品;

(四)丢弃农药、化肥包装物和农用薄膜等生产废弃物的。

第七章 附 则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 等 篇6

刘向永

四平城东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全区关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全乡市区屯、城郊屯较多的实际,坚持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出发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落脚点,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截至到目前,全乡共投入资金310.3万元。其中:“五清”投入93万元,“十建”投入160.2万元,“两化”投入57.1万元。清理垃圾、粪堆、土石堆等2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364堆,清理乱搭乱建障碍物53处,清理路边排水沟60公里。修建水泥路1公里,修建路边排水沟58公里,修建路肩68公里,修建围墙栅栏2000延长米,修建垃圾水泥池11个。

五道沟镇烟叶产量达2万担

尹航

从8月初开始,柳河县五道沟镇各村烟叶陆续进入烘烤阶段。在康家村烟叶园区烟叶烘烤现场,烟农们对收获的烤烟进行烘烤,技术人员在现场对烘烤烟叶进行指导。据了解,今年烟叶质量好于往年,收入有望突破去年,烟农对增收非常乐观。全镇种植烤烟面积4500亩,有14个村、270户种植烤烟。由于在前期育苗及大田移栽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再加上今年雨量充沛,使得烟叶产量大大提高。烟叶产量预计可达2万担,预计收入将达到1900万元,全镇烤烟将喜获丰收。

二十年绿化吉林 再绘秀美山川

魏静 曾庆伟

我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29.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942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7%。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全面实施了《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了《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简称《规划》),把绿化美化工作纳入了法治轨道,使我省的造林綠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规划》启动以来,我省围绕扩大城乡绿化总量、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绿化标准县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转变造林绿化发展方式,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城乡活动,造林绿化再创新佳绩,完成造林465万亩,城市新增绿地1410万平方米,县城新增绿地780万平方米,高标准绿化村屯4000个,义务植树6500株。

石湖镇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

王静萍

为了建设完善的农村现代物流模式,培养和加强农民的市场意识,通化县石湖镇农业站近日举办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此次培训,重点对辖区内组织能力强,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农民进行了培训。并且本着将国家惠农政策传达到基层的原则,农业站人员深入到村屯,为积极参加培训的农民办理登记,集中授课,向农民讲述农产品经纪人职业道德、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商品分类、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此次培训共参加250人,培训结束后,将为合格的学员统一发放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证书。

公主岭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伊少军 南南

入汛以来,公主岭市强化责任,加强落实,积极开展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制定工程应急度汛方案、积极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建设、施工单位与防汛指挥机构的沟通联系。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及时、信息准确、传递迅速。气象水文部门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洪抢险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对通讯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及时传递。全力筹备物资。按每户5袋1桩标准,集中储存在乡(镇)政府或村部内,并派专人管护。

守护生命的绿洲 东辽县封山禁牧在行动

陈兴权

浅论乡村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篇7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及特点

乡村旅游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 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发展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 这种旅游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靡, 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中国的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 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是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之后, 才得以大规模的发展。2006年, 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 把乡村旅游推到极至。目前全国已经大致形成了北方以北京为中心, 长江中下游以上海为中心, 东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 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区域格局。

乡村旅游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 它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质量高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土人情, 以及奇异的自然风光。它的发展是以环境为物质载体的, 其中生态环境始终是一条生命主线, 乡村旅游业的成败兴衰关键也在于此。

二、乡村旅游区生态环境现状

1.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乡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较以往有了更大的改观。例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目标, 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重视乡村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淳安县千岛湖地区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更是浙江省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在以保水、护水前提下合理发展“生态渔业”。

被誉为“农家乐”发祥地的成都通过城乡统筹, 逐步摆脱了传统城乡结合处“脏、乱、差”的面貌, 通过利用城、郊两地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市锦江区, 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 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等“五朵金花”, 发展以独特川派花艺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更是使乡村生态环境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

2.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伴随着旅游扶贫政策的出台, 全国各地纷纷发展乡村旅游。有些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缺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 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 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轻视环境效益。当前乡村旅游业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困扰各个乡村旅游区的棘手问题。一方面是大量游客进住乡村消费, 产生的无机垃圾, 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 (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 , 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另一方面是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 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类垃圾不集中及时处理必定会招惹蚊蝇、滋生细菌、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直接影响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指数。

(2) 水体污染:发展旅游的乡村地区一般都有较好的自然环境, 区域内或周边拥有河道湖泊等水域, 旅游设施又多集中在这些水域附近, 游客的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会直接排入河道, 产生的生活垃圾堆积在河岸边, 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有的已成了臭水沟, 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环境。

(3) 噪音污染: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城市旅游者, 机动车船的马达声、游客们的嘈杂声, 以及娱乐场所的噪音、居住场所各种设备运作发出的噪音打破了原本宁静的乡村, 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 更影响到动植物的健康生长。

(4) 土壤破坏:当游客纷至沓来欣赏乡村自然美景的时候, 对土壤的扰动是巨大的, 甚至是致命的。尤其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 超载拥挤的人群, 对土壤和植被不断重复的踩压, 出现土壤板结, 植物无法生存。一些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资本的天然草场因游乐项目不合理和游人无节制的践踏, 正在迅速沙化, 将成为不毛之地。

三、乡村旅游区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 加大环保宣传, 提高环保意识

广大游客和当地农民既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力军, 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 积极引导游人、农民从自身做起, 自觉培养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保理念, 参加环保实践, 这是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础。

2. 制定乡村旅游规划,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

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规划, 开发前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以及开发、经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 不仅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 更是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因此,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 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环境、生物种群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 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 禁止任何形式损坏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

对每个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是乡村旅游对自然风景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旅游容量的评价、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方案及管理措施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评价, 生态影响的损益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反馈信息检验和判断生态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建议决策部门采取防治措施。为此, 各乡村旅游热点区域应建立环境监测网络, 检测手段除化学分析和物理测定外, 更重要的是生物监测。监测范围主要包括重要景点保护区, 分散游览区等, 内容涉及动植物生长繁殖情况, 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的潜在危险及地质灾害等情况。

3. 预测生态环境承载力, 实行区域轮休

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质量。每一个旅游区域都有自身的生态环境容量, 容量的大小决定旅游承载力的大小。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 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就要使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旅游接待者、来访者的数量都控制在既能使旅游活动长期可持续地开展, 又不会给目的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或不可逆恶化的水平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 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强化对旅游发展的管理也便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以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应结合本旅游目的地自身的特点测算出该地区的旅游承载力, 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但过多过频繁的人为活动会阻碍这种能力的发挥, 于是就有专家提出了“轮休制度”。它原指在农业上某一个耕种时期内不种植农作物, 使土地空闲以恢复地力。我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但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且同质程度高, 采用平铺式的开发利用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将轮休制度应用于乡村旅游, 可以弱化、屏蔽这一缺陷。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区, 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需要适时适度的休养来恢复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 进而全面提升景点生态环境指数, 对短期生态旅游环境饱和或超载的生态旅游区应充分重视旅游淡季的休养生息和环境补给, 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笔下的乡村彩图是多少现代都市人的梦中美景, 乡村旅游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而做为旅游业的物质依托——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促使两者产生良性互动,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摘要: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但发展中出现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对乡村旅游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以提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0) :118~120

[3]杨邦杰:乡村发展:环境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发展, 2007 (6) :1~5

[4]杨琪: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分析与调控.林业调查规划, 2003 (2) :73~76

[5]王玲娜: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框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8) :452~455

乡村环境保护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实现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的重新分配,逐步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推动了欠开发、欠发达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一方面大量村庄面貌得到改善,村民居住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纯粹追求村容村貌形象的改善,使众多村庄陷于“千村一面”的尴尬局面。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既使古村落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还能保持古村落的原有肌理和特色,又能开发古村的旅游资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武汉市黄陂区长岭岗村为例,就乡村旅游与古村环境整治和保护如何结合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

二、现状评价

(一)总体的概况

长岭岗村位于武汉市黄陂区东部,东临八里湾镇,南接蔡家榨镇,西靠长堰镇,北通觅儿寺镇,是黄陂与红安交界的口子村。距离蔡家榨镇7.5公里,距黄陂25公里。熊许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是黄陂区和红安县陆路联系的重要枢纽。长岭岗村地处丘陵地带,农村自然特色明显,山水相宜,风光优美。而长岭岗村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此村庄的肌理。长岭岗村的村庄肌理模式是由一间间传统民居和自然环境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以街巷式为主的组建方式,风格古朴,尺度宜人。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整个村庄肌理系统呈现出异地新建型和节点衰败型的变异趋势,严重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所以村庄肌理系统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

(二)村庄古街现状

古街形成于明清时期,贯穿村庄南北。街两端都有瓮门作为入口标志,全场250余米,宽3.7米到5.1米,街道断面为一沟一路,即排水沟位于路面之上(宽0.3米,深0.05—0.15米之间),路面以青石板铺装。街道两侧有砖石结构民居八十八栋,板门临街,店铺一户,木结构民居一户,诊所一家,废气马厩一处,巷口通道七处。建筑群布局开合有度,石墙质量较好,保存比较完整;青石板路大多保存完好;建筑残破,急需保护和改造;瓮门已经被毁坏,有部分石门保留完好。总的来说现状街巷肌理完整,构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强烈冲击,人口大量外迁,古街的积极意义逐渐在消解,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演变为消极的生活空间。

(三)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素有“千湖之省,楚地泽国”之称的湖北乡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乡村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自然环境独特,又形成纯朴的楚乡民俗。灵秀自然山水,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荆楚文化孕育的湖北乡村旅游,以其灵秀的千湖之省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当今旅游文化的瑰宝。

长岭岗村是武汉市2006年试点村之一。悠远的历史给古村造就了许多胜景。鱼骨街巷、青石板道,六百多年来,长岭岗村斑驳的石墙记载着历史的沧桑。石砌门楼石墙院,彰显着古村独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商贾市井,地方特产,民俗风情,名人典故,农家美食等丰富的资源为村庄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障。

(四)古村存在的问题

1. 商业设施滞后。

沿街商业店铺虽有一定的服务能力,但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聚集效益;缺少专门的集贸市场,不利于周围的村民赶集,且对公路交通影响较大。

2. 内部交通不便。

村内大多为自然形成的土路,崎岖不平,排水不畅,不利于村民行走;缺少机动车停车场。

3. 产业附加值低。

粮食产量高,但向外推销较少,缺少品牌意识,牧副渔业大多自产自销,农民增收少。

4. 村庄建设落后。

住宅布局零散,建筑质量较差,公用设施虽较齐全,但大多为农家商住房,不够系统规范。

5. 环境卫生较差。

村容村貌尚待整治,污染情况严重,垃圾、污水缺乏统一治理,人畜未分离,公共卫生状况差。

(五)问题的提出

作为这样一个古村庄的规划,如何保护其特色,发挥其资源优势进行适度开发,将其建设成为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具有旅游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此次规划的重点与难点。

三、村庄系统保护与更新

(一)保护性质与范围

1. 长岭岗古村的定位

长岭岗中心(历史街区)是保存有相对规模的历史遗产的传统生活区。它具有以下特征:有真实地保存着历史信息的物质实体(传统建筑);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传统街道与环境);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区的历史遗产及其风貌是比较统一的,既包括人为景观,也包括自然景观,并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总的来说,该区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风貌基本一致,没有严重的视觉干扰,还保留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手工艺、传统建筑方法及技艺等。

在现代社会,由于急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上述这些历史遗产濒临消亡的处境,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里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口益凸显出来,这为现代城市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因此,长岭岗古街区是长岭岗村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空间,是完整体现长岭岗历史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历史街区。

2. 村域保护范围的划定

长岭岗保护范围划分两个层次:保护与风貌控制区和环境影响区。

保护与风貌控制区——该区包括长岭岗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体现较完整历史文化风貌的沿街旅游带,主要指古街。

环境影响区——该区广义地包含了历史环境“背景”以及视觉“背景”,如村落、农田、湖水以及与其相关的日常生活,考虑的是由主要景观视点向四周眺望时景观的完整性。

3. 保护与更新的重点区域划定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对于长岭岗村的调整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池塘、村口、新街以及古街。

(1)池塘系统保护与更新的重点

提出关于长岭岗村池塘体系的动态调控模式——“村庄公园”的构想:

首先,根据村中池塘的不同位置和尺度建立起不同特色池塘小生态循环模式,譬如靠近熊许公路的大的池塘可以进一步注水开发作为渔业养殖与休闲活动相互带动的“池塘”生态模式。另外距离公路较远的池塘与茶园结合,开发成自然野趣园,尽量保持其原有的自然风貌,主要供村民散步、休闲。

其次,将池塘体系相互联系起来,开辟出与村庄交通体系相互交错的休闲散步和环村羊肠小路体系,进一步与田野道路相互呼应,从而丰富整个村落道路的景观层次和景观模式。

再次,利用道路体系通过景观的渗透和导引将信息和能量合理的分配进入各个池塘。主干道主要为机动车辆与人行共用,规模较大;而环村小路以自行车和人行为主,规模较小,多为曲线。

(2)村口系统保护与更新的重点

根据分析,我们提出关于长岭岗村“村口”体系的动态发展模式——乡村“驿站”的构想:

首先,充分利用村口处于公路边的区位优势,以沿途的绿化和美化以及小型商业活动使人们产生在此逗留的愿望,从而使村口产生强大的聚合力。

其次,在两侧植树、种草,并注意色彩与层次的多样性。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村庄识别以及村庄特色的展示导引标志。注意景观与建筑的相互关系及乡土建筑的尺度感,使之呈现出与城市特色不同的独特的乡村风情。通过其特色产生的吸纳力,有效的将外界信息和能量输入村庄之中。

再次,为了突出其特色,可以考虑丰富的景观和建筑小品、标识色彩的运用使之能从人们的眼帘中脱颖而出,从而加深人们的主观印象,从远处给人以“遥指杏花村”的村庄入口景观轮廓。同时尽量使村口融入景观层次之中,并与之相互掩映,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完整的脉络。

(3)新街系统保护与更新的重点

提出关于长岭岗村新街体系的动态发展模式——绿色“步行休闲商业街”的构想:

首先,将主干道原单一车行道路划分为车行和人行两部分,适当考虑一些临时停车位,人行道考虑一些休闲的座椅等设施。

其次,沿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以划分人行、车行区域。区分车行与人行道的路面铺设形式,并使人行道适当高出车行路面,使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疏离感,同时,注意调整两者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

再次,充分考虑人行道的商业氛围、休闲氛围和景观氛围的营造,通过景观的层层渗透和小商业空间来突出“绿色”的适宜感、“休闲”的闲适感和“商业”的繁荣感。而其中的建筑与小品形式尽量突出乡村商业特色,保持小巧、淳朴的特点,充分体现与人的亲和性。同时尽量使建筑与景观相互掩映,产生街区丰富的层次感。

(4)古街系统保护与更新的重点

无论从形式还是从位置而言,古街在整个村子中都位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一方面,老街与学校一桥之隔,联系紧密,和与之相平行的新街形成鲜明的对比,却面临着社会文化基本机能的丧失,另一方面,由于村庄文化的同质性和单调性,人们呼唤一些丰富的文化生活,特别是为青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和社交的场所。人力资源,特别是青年人,是一个社区和村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因此,老街的价值和文化的重构与振兴长岭岗村的结构形态具有重大意义(见图1)。

首先,在合适的位置种植高大乔木以及一些小型灌木。同时在通往学校的入口处种植叶冠优美、色彩鲜艳的乔木树种以突出主入口的导引性以及两处文化场所的联系性,柔化其较为生硬的界面关系,并衍生多种可能性的场所感。将其居住与娱乐的职能相互融合,产生涵义丰富的灰色空间域。

其次,保存和恢复整个古街比较有价值的青石板路和石头外墙,使其与其它交通道路体系和建筑体系区别开。以植被和其它服务及照明设施等强化古街的凝聚性和向心感,使其与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疏离感和独立性,同时,又使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产生对于周边的聚居区的辐射以及聚合力。

再次,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和整治古街环境的同时,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提高和充实古街改造建筑,同时探索新的建筑类型对现有住宅进行质量和功能的更新改造,织补古街肌理。拆除严重影响环境和村民消防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空间,通过空间的渗透、景观的导引,有机地将棋牌室、休闲茶馆等结合在一起,使之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既相互对比又相互衬托,充分体现其独特地造型和丰富的建筑细节(见图2、图3、图4)。

(二)保护系统规划

1. 保护系统规划的构成

保护系统规划构成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有机联系所共同构成的古村景观系统。

节点——古村空间的枢纽、重要标识物和转折点。是指对民居、街市等的保护。

轴线——道路为人们组织生活的主要交通枢纽,亦是人们体验古村风貌的主要通道。

区域——指在空间构成、社会组织或经济活动等方面具有特色的地段或街区。对长岭岗而言,特指能够形成古村风貌特性的空间范围。

2. 保护系统规划的重点

保护村内“绿茶、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风貌为主的环境要素和传统居住群落的保护,以展现湖北古村的风采。

保护和繁荣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街市及历史街区,以体现民俗生活情趣,只有保持有活力的生活氛围,才能烘托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保护并文化育人、弘扬传统艺术文化为主的文化民俗风貌传统,以表现长岭岗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精华。

3. 建筑高度控制

在不同规划层次中建筑高度控制如下:保留建筑地高度控制维持现状;在历史街区内建筑高度控制为一至两层的坡顶传统建筑,屋脊高度不超过6m;建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以下,屋脊高度不超过9m。

历史街区内严格控制沿特色街巷的建筑高度与街宽的比例,同时保证街巷两侧空间轮廓错落有致,并提供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

(三)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总体思路

此次长岭岗村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总体思路是:重点保护,有机更新,综合协调。

(1)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原则,结合本村的现状实际条件,立足长远,发展新街,恢复古街,妥善处理新旧关系,合理延续和发展村庄肌理原有的空间格局。

(2)在整合、保护原有的结构、生态、历史文化等资源的前提下,提升和恢复村庄的功能,合理更新。结合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空间的标识性等彰显村庄的特色,保护中求更新,更新中重保护。

(3)维护和强化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山体、池塘、历史建筑等,清理与展现特色和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无关的现有建设。

(4)突出空间节点,使自然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建筑资源与居民生活密切结合。

(5)重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村庄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全面提高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四、乡村旅游与古村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结合

(一)维护乡村民俗文化的原真性

维护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一定意义上是乡村旅游特色的根本。

首先,维护文化的原真性的基础是物质环境原真性。新建筑应体现在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即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原来的造型、原来的艺术风格等;其次是对于文化原真性的保护,一方面是保护好这些承载文化的历史遗存,让这些历史遗存能够体现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些无形的风土的运用恰当的手段发扬。

再者,如何将各种乡土风情展现给旅游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乡村旅游的暴热,专家学者们希望乡村旅游还能体现出应有的环境氛围场所精神:萧散、苍古、闲适、静谧、清远的诗情画意。

(二)乡村文化精神的体现与“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在新时期新的定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着重处理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1. 保护与更新的关系,既对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保护。而对于一些落后的、不健全的东西则要坚决的更新,如引入现代的市政设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古村保持其健康的生命。

2. 旅游与生活的关系,乡村旅游古村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热点,但是旅游和居民生活需要不同的空间和设施,二者必须兼顾才能相互促进,才能持续发展。与之相对应,发扬保护乡村的独特特征采用了以下几种新的规划理念:

一保护——保护历史环境,注重整体风貌。

二整治——理清历史脉络,重现传统氛围。

三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质。

四更新——改善居民生活,完善设施配套。

(三)空间尺度的保护

古街风貌的整治,并不仅仅限于建筑的本身,而是对整体环境包括空间格局、绿化配置等进行细致的“修理”。建筑整治,空间整治,绿化整治,设施改造,管线综合布置。

在具体的保护实施上,对其立面进行整饰。在保护文物点以及沿街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较好的地段,可以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整理,修旧如故,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改善对保护区内的传统建筑,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如原有建筑结构保留不动,局部修缮改造。保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厨卫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更新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措施。

(四)切实保护是前提,合理利用是关键

乡村旅游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旅游环境。如:实施全路面改造,将水泥路面换成取材地方的古色石板路;增加绿化、休息设施,完善路灯、轮廓灯等亮化设施;增加米作坊、民间工艺雕刻等参与性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充实春花秋月茶果园和乡村旅游古戏台内涵。改善交通条件,全面启用多功能生态停车场,分期实施。设置固定垃圾收运点,定期运送。解决停车难和交通可达性差的问题。

五、结语

乡村旅游是作为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产业,以其休闲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策上的指导和扶持将为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的平台和引导作用。乡村旅游将会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那么,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村庄的环境整治和保护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

摘要:乡村旅游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如何将乡村旅游与村庄环境整治和保护高度统一起来不仅关系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更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前景。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黄陂区长岭岗村庄规划实践的总结,探求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更好的途径和策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3/4

[3].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06/2

[4].杨峰屏王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与启示.规划师. 2007/4

[5].赵立德.中国村镇空间演进过程浅析.广西城镇建设. 2004/5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探讨 篇9

1 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 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 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5,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8,9]。

3.2 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 时空分异特征。

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 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

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 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

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 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

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 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 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

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 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参考文献

[1]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8]王文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理念探析 篇10

人类为了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自古以来不断尝试着改造和适应自然, 随着人类的发展与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类在注重物质生活环境与条件的同时, 也越来越重视对居住环境的构建。居住环境对于人的精神情感以及文化修养有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先贤孟子曾经说过“居移气, 养移体”。中国人自古至今都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追求环境的陶冶与提高品格素养的进步。所谓“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人居环境的理解和美好的向往。可见, 古人早就意识到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对于人的气质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当今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贫乏, 以及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大国的影响下, 乡村聚落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工业生产逐渐向农村转移, 农村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农村乡镇企业或企业在农村建立工厂的特点是:规模小、能耗大、污染高、技术含量低, 因此给农村环境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 在农村越来越多地开办各种水泥厂、建材厂、铸造厂等, 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废气大量排放, 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甚至将有毒的重金属废水采用深挖地下井的方式直接向地下排放, 造成了许多地区地下水体污染, 给当地的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河北、江浙一带频频出现癌症村, 许多都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向地下排放重金属污水所致。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在工业生产中被严重破坏, 传统的农耕方式被现代的工业生产替代。传统的农村聚落的居住环境也在农村土地日益紧张的背景下, 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农耕、手工方式下, 乡村聚落的平房、大院的居住方式也逐渐被楼房与集中居住的形式所替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农村水土污染的日益严重, 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发展变化日益恶化。

二、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

1. 在保持乡村聚落建筑的乡土特色下进行人居环境建设

乡村聚落不仅仅是农民们修养生息的场所, 更是农民生产生活的精神家园。乡土建筑作为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能体现乡村的景观特色, 是乡村聚落人居建设的重要环节。乡村聚落的民居建筑形态建设不仅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更要尊重地域文化。因此, 在居民建筑的建设过程中, 应当融入富有当地特色的人文元素体现当地的乡土风貌。例如我国极富地域特点的江南古镇如周庄、西塘、乌镇等水乡, 乡村在蜿蜒的流水中静静地等待着归家的人, 流水如同孕育村庄的母亲, 怀抱着村庄也保护着村庄。还有我国福建的土楼, 在屡屡遭受倭寇侵袭的背景下, 乡村人民为了抵御侵略者也为了保护家园中的老人、孩子、女人, 建成或圆或方的环状居住环境, 也建成了保护家人的堡垒, 人们在土楼中通过弓箭、石弩抵御外来侵略者。这些建筑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更是人们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保护家园、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的必然。因此, 如果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上, 一味追求美观与气派, 将传统的建筑与居住住所强行拆迁、重建, 一味追求大马路、小洋楼, 割裂了传统居住形式的筵席与演变, 则不能协调好居民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2. 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必须适应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民居建筑的功能性因素在人居环境建设中有着最重要的影响。乡村聚落的居民建筑作为农民生活起居的场所, 同时也是农村生产活动的场所。因此农村居民建筑必须承担储藏谷物粮食以及农机工具等功能。如果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照搬城镇居民的住宅模式或别墅模式, 必然不符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 农民家庭结构、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甚至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空间布局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传统农村的露天厕所或烧柴火的厨房, 已经逐渐被统一的排污管道式厕所和新燃料所替代。厨房、厕所等空间场所的安排应在建筑功能布局中重新定位。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发展, 农民对居住空间的功能需求也正在改变, 建筑内部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间等功能划分也成为现代农居建设的趋势。顺应时代发展, 适应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优化居住功能对于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有重要作用。

3. 乡村聚落人居建设必须适应地域气候特色

气候作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因素不仅仅影响我国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 同时也影响我国地域建筑形态的发展。我国纬度和经度差幅大, 气候差距也大, 因此我国形成了南北迥异的乡村聚落人居环境。例如我国寒冷地区乡村为了便于在漫长的冬季御寒, 炕成为了北方农村居民起居生活的主要场所,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炕的影响下, 东北、西北等北方乡村民居建筑通常以平房为主, 同时为了农机具等的存放, 设置前后大院, 形成家家有炕、户户有院的建筑风格。而南方以徽派建筑、江南水乡建筑、岭南土楼、湘西竹楼等等具有深远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以及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为代表, 形成了多样化、多元化的人居环境特点。而这些多元化的民居建筑也与南方多元化的气候特点有关。如江南水乡因为潮湿的环境, 人们更愿意住在离地面湿气、水汽更高的地方, 因此多呈现楼房。在潮湿、瘴气浓厚的湘西地区, 加上夏季炎热的气候, 人们在竹楼上能够享受更为凉爽的风, 同时不受潮湿、瘴气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气候特点, 要保证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适合地域气候的特点。

4. 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来说,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例如在农村经济发展和规划中, 得益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农村的经济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然而乡镇工业的发展给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同时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为了保证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的理念,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要优化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对于农村工业化中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应当及时关停或调整, 对于污染小、生态效益高的农村新兴企业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和引进力度。在进行农村工业工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要保护农村的耕地、水源、森林植被以及农民的居住环境, 使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在良好的生态中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乡村建设, 是当前形势下我国乡村发展的必然之路。首先, 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是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村的人居环境不断恶化, 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 也与一些农村、农民唯利是图、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观念有关。滥砍滥伐、破河挖沙、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现象极为普遍, 使得河流改道、耕地被毁、水体污染、土质下降, 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其次, 应当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 从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不能将企业污染从城市转嫁到农村, 众所周知, 改变生态环境所得的小利与为恢复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比拟的, 因此,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农村资源, 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产品深加工等绿色产业;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 减少资源消耗, 从源头上对农村的环境进行保护。此外政府应当引导农村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保持环境的良性发展。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 才能使乡村获得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

三、结语

总之, 我国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之路, 注重人文和历史的融合, 因地制宜保护乡村特色, 适应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地域气候条件的需要, 从而打造出科学先进的乡村聚落人居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我国现阶段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提出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建设应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要尊重固有自然现状, 保持乡村聚落建筑的乡土特色, 适应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适应地域气候特色。

关键词: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邓春凤, 英耀志, 冯兵.基于传承传统村落精神的新农村建设思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

[2]刘凯红, 尚改珍, 刘晓媛等.河北新农村民居的有机更新设计实践[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2) .

[3]吴春丽.传统聚落对现代居住交往空间环境设计的启示[J].北方文学, 2011.

[4]徐荣.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 2007 (11) .

乡村环境中合作频谱感知性能分析 篇11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合作增益;合作中继;合作频谱感知

一、系统仿真模型

(一)信道模型。定义发射信号为x,接收信号为y,信道衰减系数为h,高斯加性白噪声为w,在所有用户在信道中经受独立的瑞利衰落的情况下,有:y=hx+w (1)

(二)合作方案。在乡村环境下,一个两用户认知网络如图1所示。用户U1与PU的距离较远,所处通信环境较差,相比U2来说U1从主用户处接收到的信号太弱,难以检测到PU。因此,我们采用AF协议,利用信号更好的U2作为U1的中继用户。

(三)能量检测。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通信功率都是受限制的,所以重点研究功率受限条件下的合作频谱感知。首先,U1和U2作为独立用户出现时,

其中,pf是虚警概率。P1和P2分别是U1和U2从主用户接收的归一化功率。

在功率受限的条件下,

其中,th是检测门限。定义函数 如下:

其中,h12是U1和U2之间的瞬时信道增益,G12是U1和U2之间的信道增益, 。

(四)仿真数学模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只要确定了两用户之间的信道增益,就可以确定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

在乡村环境中U1和U2之间的发送功率与接收功率的关系为: (8)

其中,Pt是发射功率,Pr是接收功率,λ是环境因子, a是路径衰减指数。由式(8)可以得到:

其中,d是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由图1可知:

由式(10)(11)(12)可得:

二、性能仿真

GainU1表示用户U1使用U2作为中继后检测性能的改善,我们就用此来评价合作性能的改善。在功率受限条件下,U1的GainU1为: (14)

(一)环境因子的影响。由图3可知,当λ2/λ1=0.8和

λ2/λ1=1时,用户U1的合作增益较大;而当λ2/λ1=1.7时,U1的合作增益比较小。图4是当P1=-10dB时,λ2/λ1取不同值时U1的最大合作增益的曲线。

(二)当λ2/λ1为固定值时环境因子的影响。图5图6是当λ2/λ1为固定值时U1随着λ2变化的合作增益曲线。由图可知,当λ2/λ1为固定值时,用户U1的合作增益随λ2的增加而增加,感测性能也随之提高;当λ2/λ1≤1时,随着λ2的增加,用户U1合作增益的增加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乡村环境保护 篇12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注重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能够对原有的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善, 使农村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从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环境存在着脏、乱、差的问题, 这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居住来说, 都十分不利。本文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以舒城县为例。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村[2015]187号) 文件精神相关规定, 注重从“美丽乡村”视角出发, 立足于舒城乡村环境建设整体角度, 对原有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切实满足舒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 对于农村环境建设提出的新口号, 符合当下农村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 有利于对乡村环境进行美化, 更好发展乡村自身优势, 在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美丽乡村视角下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注重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并能够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要立足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内容。自然系统即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系统即人类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有着怎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应该去怎样努力和改造;社会系统则主要是指农村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形势等社会性内容, 它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大背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结合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三个方面内容, 实现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这样一来,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目标[1]。

2 关于舒城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

本文在对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主要以舒城县为例。舒城县拥有着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 集平原、山丘、丘岗于一体, 由于发展条件不同, 在进行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也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舒城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其现状如下:

(1)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基本解决, 在电力、通讯、通村公路建设过程中, 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但是在人居环境方面, 村容存在不整洁的问题、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从图1中看出。

(2) 农村照明、供水设施建设以及公厕建设过程中, 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一些体育文化场所缺失, 农村整体环境依旧较差。

(3) 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乡村自身经济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在资金投入方面, 存在短缺现象。

3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思考

舒城县在进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注重立足于美丽乡村视角, 通过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加强环境污染整治, 开发自身资源, 对于促进舒城县乡村地区更好地发展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策, 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基础设施的完善, 是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结合舒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来看, 基础设施的完善, 要注重满足农村居民实际需要, 保证道路畅通的基本情况下, 能够对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活动设施、路灯照明设施、公厕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能够给农村地区人民提供一个基础的保障[2]。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 要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 加强对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的推广, 例如对秸秆、沼气等能源进行应用; (2) 加强电网建设, 促进三网信息化并网工程的发展,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 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和管网工程建设, 提升自来水入户率, 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结合舒城县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要注重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在2020年, 实现农村安全饮水100%的覆盖率, 农村居民社保参保率达到100%, 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 要立足于农村居民发展实际需要, 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证基础设置建设从居民切身需要入手。

3.2 加强环境整治性建设

农村环境的政治工作, 是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又一重要议题。农村环境整治性建设: (1) 需要对农村垃圾进行治理, 设置垃圾收集站、移动式垃圾中转站等, 保证农村垃圾能够得到周期性处理, 避免因为垃圾堆积给农村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2) 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快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网建设, 保证污水能够定点排放, 避免因为污水渗透, 给农村地下水资源带来不利影响。在对这一问题处理过程中, 可构建小型污水处理站。除此之外, 环境整治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周边河流的污染治理, 能够对农产地区河道进行综合性治理[3]。关于环境治理问题, 具体我们可以从图2中看出。

如图2所示, 舒城县在开展“三线三边”过程中, 能够对农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 美化农村环境。舒城县开展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对家禽粪便的处理。在对家禽粪便处理过程中, 可利用沼气工程, 对粪便进行利用, 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 也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环境整治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农村公厕建设, 农村公厕建设要坚持环保性, 推广环保式公厕的应用, 对原有的旱厕进行改造。舒城县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预计到2020年, 垃圾回收率达到8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60%, 实现对污水的有序排放, 对农村地区的河流进行综合治理, 保证农村环境污染率降至最低。

3.3村旅游发展及古村镇建设

美丽乡村视角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不单单注重对农村环境的改善, 还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一过程中, 舒城县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促进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能够更好地提升农业经济产出, 对农村用地结构进行调整, 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这一过程中, 舒城县要注重对自身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将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进行结合, 从而促进舒城县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上述分析中, 本文列举了舒城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在美丽乡村视角下进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要注重从经济角度、社会角度、人文角度出发, 在保证农村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的情况下, 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真正地实现经济富裕, 环境美好, 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基于这一点来看, 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并能够对自身资源进行利用, 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农村人口居住实际需要。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对原有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改善, 促进农村环境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成为现阶段农村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分析过程中, 注重从美丽乡村视角出发, 探讨在美丽乡村视角下, 如何把握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农村居住水平, 使农民能够有一个安静、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蔡雪雄.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2:161~166.

[2]李斌, 曹倩倩, 何洁琼, 刘爽.基于村民参与式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5, 06:265~270.

上一篇:窃听门下一篇:美丽天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