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改造

2024-07-19

乡村环境改造(共10篇)

乡村环境改造 篇1

0前言

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问题, 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城市环境问题不断恶化,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色环保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国家政府不仅仅要积极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同时也要不断去改造和优化乡村的人居环境, 不断提高乡村土地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乡村绿色农业, 逐渐缩小乡村与城市间的差距, 改善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

1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现状

1) 聚落布局分散, 土地利用率低。在2007年, 吉林省有9 317个行政村, 而自然屯则有2万多个, 其中自然屯的人口数量少则50多人, 多则3千人以上, 乡村聚落规模差距明显[1]。吉林省在农村的建设规划上严重滞后和缺位, 导致各个村庄内部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闲置地与其他用地互相交错在一起, 布局混乱无序, 村民耕耘的农用地被各种空地、非农建设用地分割的支离破碎[2], 无法从事大规模的农业经营, 从而影响了乡村农业的大力发展, 无法实现农业的现代规模化、产业化以及城镇化。与此同时, 吉林省的乡村土地利用率普遍偏低, 在村庄内部存在着众多严重超标的宅基地, 村民建新宅却不拆旧房的现象层出不穷, 从而导致了农村大量旧宅、空住房以及宅基地闲置着, 农村的存量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低。在2007年。吉林省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在5万多公顷, 分摊在个人身上则为300 m2以上,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远远超出了国家的平均上限, 造成了农村大量土地的浪费, 土地的利用率极低, 严重影响着吉林省乡村农业的改善发展, 不利于农村环境的改造和优化。

2) 生态条件恶化, 环境污染严重。通过从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的调查分析得出, 整个吉林省乡村生态环境恶劣, 其中主要的弊端体现在生态条件弊端恶化以及各种污染严重[3]。农民环保意识观念不强, 过度地开发乡村生态资源, 由于持续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 导致了乡村的草原和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 土壤的肥力随之下降。随着时间地不断推移, 吉林省单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 到2007年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2.5%下滑至1.5%[4], 其中最为严重的为松辽平原黑土。草地资源每年以2%的速度减少, 导致吉林省乡村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

乡村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为: (1) 种植技术落后,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各种化学物品, 对乡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2) 环保意识观念落后,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大量牲畜粪便、秸秆农业废弃物产生。加上村政府资金有限, 对于农村公共基础建设管理的支持不够, 导致农村的污染物处理不佳。当前, 吉林省的乡村农业污染物的综合处理率仅为35%[5], 普遍是将污染物随意排放到村民住区周围, 从而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威胁到村民的生活健康以及各种农产品的良好成长。

3) 乡土文化传承脱离。乡土文化作为乡村人居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 乡土文化直接反映了乡村居民在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特征等[6]。然而,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大众的传统观念受到了现代化思想的改变, 更热衷于对城市多元化理念的追求, 传统的乡土文化渐渐被人所遗忘。农村那种“同井同耕, 守望互助”的生活方式早已被改变[7], 更多的村民随着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开始大肆建筑新住宅, 为了更加享受城市那样的生活, 盲目地将城市建筑式样带到农村当中, 从而导致农村原有古朴、亲和的建筑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邻里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传统的乡村建筑风格、特色被严重破坏, 乡村的传统建筑文化被抛弃。

2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改造案例

1) 吉林中部东白鸰村。东白鸰村位于吉林省中部农安县城北偏西约40 km处, 当地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构成。东白鸰村作为全国的绿化千家村, 吉林省在改造当地人居环境过程中, 实行了众多的有效措施, 使当地的绿化率高达25%, 农民居住房87.9%是砖房。

2) 空间现状特征。东百鸰村的总面积为35 km2左右, 整个乡村的地势较为平坦, 高低差之间最高相差10 m左右, 整个村呈现北边位置地势较高、南边地势较低, 综合来看全乡地势较低, 部分土壤盐碱化。东白鸰村的气候是属于季风区的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处于4.6℃, 年平均降水量为507.7 mm, 年不见霜期为145天, 年有效积温为2 982.7℃, 农作物一年一熟[8]。东白鸰村的地下水储藏丰富, 地表水较为缺乏, 属于较为干旱地区, 人们居住环境的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都靠地下水解决, 全年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3) 社会经济特征。东白鸰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 共有1 265户, 主要分布在16个自然屯中, 总人口为5 628人, 其中具备劳动力的为2 682人。在2005年末, 实有耕地为27 975亩, 村民人均耕地为4.94亩。整个2005年, 全村的经济总产值为6 488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为4 500元, 经济产值比例呈现为农业45.2%、养殖业22.3%、村办企业10.1%, 其他占22.1%[9], 略高于整个农安县的平均水平。在经过吉林省对东白鸰村人居环境的改造优化后, 完善了村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新规划建设了幼儿园、浴池、集贸市场、敬老院以及公厕等[10]。同时大力发展当地的农业, 在全村范围内建设农业灌溉设施, 不断提高单产产量。在金鸰鹅业的南侧建设面积为10公顷的科技农业示范区, 优化改造农村的种植结构, 不断培育农产品的优良品种, 提高当地的产业发展水平。在村民的居住环境上, 将原有院落面积的400~1 000 m2优化改造为336 m2, 院落南北长度控制在21 m左右, 东西宽度为16 m。经过合理分析得出, 需要进行改造的房屋有821栋, 需要翻建的50栋, 拆迁的有350栋, 进行改造的具体措施为保温建筑改造。

4) 村民满意度。通过对东白鸰村200名村民的调查问卷可以得出, 有60人对于当前农村的居住环境是相当满意, 125人对于居住条件是处于满意状态, 只有15人是对当前的居住环境是不满意。因此, 从调查问卷综合来看, 大部分的村民是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 对于本村的居住环境质量评价良好。

3 吉林省中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改造与优化策略

1) 优化乡村聚落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率。吉林省要想进一步改造优化乡村的聚落布局, 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就必须充分掌握了解当前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现状, 合理设计好未来乡村规划发展的方向。在建设改造过程中, 吉林省相关部门要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 严格遵守“科学布局、合理用地、效率生产、快捷生活”的原则。与此同时, 工作人员要积极展开民意调查, 对当地的建设空间编制和落实好科学规划, 不断提高乡村规划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 (1) 在针对吉林省乡村聚落布局混乱的问题上, 相关部门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综合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 通过坚决实行建设中心村、合并自然屯、消除空心村等办法去对吉林省的乡村聚落进行优化改造, 要合理地规划好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规模和布局; (2) 工作人员要不断对各个村庄内部的用地结构进行合理改造, 对于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要合理化、科学化, 要严格控制好居民的住房占地面积, 不能违规占地建房和使用非农建设用地, 对于那些废弃限制的农用地, 要第一时间组织人力, 投入一定的资金去恢复耕田, 进一步提高乡村土地的利用率。

2) 促进产业化发展, 提高农民住房投入能力。农村要想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紧紧围绕产业的建设发展, 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质量和效率。在吉林省的乡村发展过程中, 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乡村人均收入落后全国水平。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吉林省的城镇化脚步慢, 城乡之间联系不密切, 工农之间相分离, 农业得到不经济的支持, 产业缺乏创新。因此, 吉林省要想促进乡村的产业化发展, 不断提高农民住房的投入能力, 就必须不断加强城市与农村的合作与交流, 充分发挥城市企业的雄厚资本、先进技术以及发达的市场信息, 用城市经济带动周围乡村的产业发展, 拓宽农村的产业融资渠道, 提高农村的产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现农村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

3) 控制污染源头, 建设生态农业。吉林省在改造和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过程中, 要合理控制和改善污染源头, 建设文明生态农业。在控制和改善污染源头上, 要积极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学会用先进机械设备去进行生产和收割, 为了保护土壤的肥力, 要采用生物杀虫技术;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周围工厂的监督工作, 避免工厂污染物排向农村;对于村民家中牲畜所排放的粪便污染物要进行统一处理;加强农村的绿化建设, 宣传引导农民多种植果树, 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又美化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在改造乡村人居环境过程中, 要做好农村的绿化景观建设, 营造出和谐的生态人居空间, 通过在乡间街道两旁进行花草树木的种植, 与村庄内部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特色。同时, 政府要大力建设农村的生态农业, 积极建设科技温棚示范园, 应用先进的日光蓄热温室, 从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政府人员也可带领农民群众积极建设防护林带, 从而有效保护农用田, 避免风沙影响农田种植。

4) 发展乡村文化, 加快乡村社区建设。社区建设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乡村人居环境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乡村传统风俗习惯、乡村制度文化、乡村居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吉林省政府要积极以建设和谐乡村社会为主要目标, 不断优化和改造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村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 吉林省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当地乡村社区, 保护当地乡村的传统文化, 丰富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体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社区建设的资金, 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 既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要有效保护好乡村的传统历史文化, 积极发扬农村的传统建筑风格; (2) 政府充分利用自身领导的优势, 展开积极社区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带动民众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当中, 例如通过村村通工程或者三下乡活动等, 不断扩大社区文化宣传的覆盖面; (3)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力度, 通过定期组织农民去参加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 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树立先进的建设发展观念, 为建立农村新社区最大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5) 加大财政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乡村人居环境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优化, 就必须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吉林省在建设改造乡村人居环境中, 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为了不断完善当前吉林省乡村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支持, 在农村建立健全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要稳定地提高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造的资金投入, 使农村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吉林省政府要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重点转移到农村, 充分利用城市经济基础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政府要积极颁布各项政策, 充分发挥出政府和经济市场的促进作用, 全面激发农村广大人民的建设积极性, 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公共基础建设中, 政府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工作, 加强工作的监督管理, 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和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吉林省要想进一步优化改造乡村人居环境,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就必须不断促进农村产业的建设发展, 充分发挥出政府和城市企业的作用, 带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要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合作与交流, 用工业反哺农业, 通过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 加大对乡村的财政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 从而进一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会和, 王富强.村庄建设整治与规划用地的探讨[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长沙: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2009.

[2]张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数量敏感度调整评价模型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 (4) :1-7.

[3]赵海燕.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评价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 31 (5) :91-95.

[4]关于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J].吉林农业, 2010, 22 (1) :15-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10/28/content_788494.htm, 2009.

[6]单军, 吴良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7]吴良镛, 霍兵.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人居环境科学[M].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8]邹经宇.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低碳绿色城市与和谐人居环境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9]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 2009, 76 (4) :426-434.

[10]朱文一.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危房改造惠民生 乡村旧貌换新颜 篇2

“四个早” 快速开展农村危改工作

自2011年开展农村危房改工作以来,儋州市每年均把农村危改工作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市政府专门成立农村危房改造领导机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到“四个早”,即早定方案、早动员、早动工、早竣工,快速推进农村危改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每年省农村危改任务下达后,该市便组织各部门和乡镇研究,及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提前上报省住建厅。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要求,制作政策明白卡发放给农户,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省动员会召开后,儋州市立即组织召开农村危房改造动员会,组织开展危房等级鉴定、信息录入、档案管理和技术培训。培训后分成若干个安全鉴定小组奔赴各镇,逐村逐户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核查、危房等级鉴定工作,并录入农村危房信息。

省里要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5月份动工,11月底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儋州市要求农村危房改造6月底全部动工,10月底全面完成。每年8月份,全面开展中期检查,现场指导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和施工技术,监督改造进度。

农村危房改造竣工后,该市危改办及时组织各镇及验收人员召开验收会议,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对验收合格的安装统一标识牌,不合格的要求在规定时间整改完成。2011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儋州市每年的任务完成时间均比省里要求提前一个月。

“六个程序”“四个公示”

确保农村危改公正阳光

在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上,儋州市严格执行“六个程序”和实行“四个公示”。“六个程序”即农户申请、村小组评议、村委会初审、镇政府审核、市住危改办核查鉴定、市危改办审批。“四个公示”即村小组一榜公示、村委会二榜公示、镇政府三榜公示、市危改办四榜公示,保证了农村危房改造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

对于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配,儋州市优先倾斜“五户”,即五保户、孤儿户、残疾户、低保户、优抚对象优先列入危房改造范围。2011年以来共安排“五户”农村危改任务5759户,占全市任务的51%,有效解决农村特殊群体的住房困难。

考虑到分散建设五保户、孤儿户等农村特殊群众自身积累资金少,2013年以来,儋州市年对农村危房改造实行三类补助标准:一类为五保户和孤儿户,补助标准为每户25000元;二类为残疾户和低保户,补助标准为每户23000元;三类为一般贫困户,补助标准为每户21000元。对自身无法改造的五保户和孤儿户,由镇政府统一组织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镇政府解决。同时儋州市出台《儋州市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危房补助资金实行由市财政局直接将补助款拨付到农户一卡通的拨款方式,简化了拨付环节,预防截留资金现象发生。

“六个不放过”预防腐败行为滋生

为了防止出现腐败行为,儋州市在实施农村危改过程中采取“六个不放过”严把廉政关:即审批程序不执行的不放过、补助资金使用管理不明确的不放过、问题重点解释不清楚的不放过、验收不合格的不放过、有问题整改不彻底的不放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详细调查,调查后不符合条件的,责成各镇政府及时整改。

2014年4月初,儋州市制定了《儋州市农村危房调查和安全等级鉴定工作方案》,在全市17个镇1962个自然村全面开展农村危房安全等级现状调查,并把信息录入与调查工作同步推进。该项工作比住建部《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下达时间提前一个多月,为儋州市“十三五”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和任务分配提供有力的保障。

乡村环境改造 篇3

江苏省乡村改造工作的几个特点:第一是全覆盖, 2008年完成了规划全覆盖, 这次是村庄环境整治的全覆盖, 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整治办法, 彰显特色, 长效管理。目前苏南的乡村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并申报验收。第二是尊重民意, 根据农民的需求, 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受益面最广的问题。以镇村布局规划引领, 对村庄分类确定整治内容。同时考虑村庄的经济发展、空间优化、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第三是因村制宜, 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星级的改造标准, 量力而行。第四是综合改善, 垃圾和污水进行同步处理。第五是长效管理, 不但要改造, 还要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局面。

乡村改造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但也带来一系列的思维冲击和专业的思考。第一是在实践中体会到乡村的专业支撑还远远不够, 对乡村特点、文化、规律、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关注、认知、调查还不足, 对乡村建设领域的学术研究尤其缺乏。第二是建设成效虽然远超社会预期, 但与专业预期还有差距, 高质量的乡村规划还比较缺乏, 低碳和污水处理技术也存在不足。第三是标准缺乏。第四是控制和管理, 农房的建筑模式和管理的模式、农房的质量和安全都存在监管的空白, 需要建立引导和激励机制。第五是保持机制的建立, 乡村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减量。

培育乡村文化 营造人文环境 篇4

关键词:培育 社区 文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乡村文化作为作的乡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开展乡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级文化建设向雨后春笋,在祖国南北已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这对提高全民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需要不需要文化建设呢? 回答是肯定的,无论是形势的要求,还是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是由许多微观的“小社会”所形成,而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农村来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小社会”,那么,“小社会”和谐了,就是对“大社会”和谐的一大贡献,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

其次,是营造人文环境的需要。乡村的居住环境,不光是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指农村居民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环境,居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状况及文明行为,是形成社区精神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乡文化站可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各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农民读书竞赛、村对村篮球运动会、社火文艺演出队等。

二、乡村文化建设大有作为

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善于琢磨,精心组织。根据实践和设想,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大体有以下幾种;

一是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内容也不少,如:球类的篮球、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武术类的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表

演。其它类的拔河、跳绳、踢毽子竞技等。体育活动要注重安全性

和公平性。

二是娱乐活动。活动有大众参与、活动亲善、娱乐性等特点,要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就要多在娱乐性上下功夫,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愿意参加的娱乐活动,如:背媳妇、抢椅子、吊手绢、掷飞镖、投皮球、角力、套圈、空瓶钓鱼、骑车带水、汽枪打彩球、篮球定点投篮、3人4条腿的“齐心协力”、3人一双鞋板的“步调一致”、猜谜语、对春联以及扑克牌、麻将、象棋、跳棋、围棋、五子棋等。

其它文化活动还右书法、绘画、摄影、集邮展览,放露天电影,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班,设立报刊宣传栏。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家庭电脑越来越普及,有条件的文化站要设立网站,制作网页,增加社区文化建没的内容,加强与其它兄弟站的交流与沟通。

这些活动可以单项举办,也可以整合起来综合举办,规模可大可小,项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季节变换和居民的需求,适时地组织进。

在活动组织和策划上,为了突出质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就要很好地动动脑筋,拿出一‘套质量上乘的设计方案,在此仪举几例。

方案一:“家庭趣味运动会”

围绕这个主题,村委会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可组建以下几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扣置、灯光、旨响等;裁判组——负责各项比赛的计时和评判上:作接待组——负责接待上级领导或媒体记者及邀请嘉宾;保安组——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如人力不足,可邀请热爱公益活动的业主骨干加以协助。会标设在彩虹桥卜,也可直接拉上一条红布横幅,以突出主题。趣味运动会的内芥町选取卜述娱乐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组合,比赛人员视住宅小区的人口规模,每栋楼选出代表参加。获胜者可奖励小纪念品,并公布成绩。

方案二:“消夏文艺晚会”

盛夏季节人们都喜欢户外纳凉,很适合进行文艺活动,可在村长广场设—个舞台,制作一幅大别喷绘作为背景,也可以悬挂一独唱、合唱、小品、相声、戏曲、魔术、器乐演奏、太极表演、健美操等等。参加演出人员以社区居民为主,自己排练,自娱白乐,也可以邀请其它文艺团体或文艺骨于加盟参加,提高晚会水平,增加演出看点。

方案三:“跳绳比赛”

根据参加人数多少,确定赛绳数量,以家庭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比赛项目有单人跳和集体跳,一家出3人,孩子参加单人跳绳,全家参加集体跳绳,两者数日相加,作为取胜的总成绩。这项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村庄气氛。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组织哪项活动,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不影响农民的生产,一切以有利于和谐农村建设为目的,达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乡村环境改造 篇5

风景秀丽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 对村寨景观和建筑形式均有影响, 使得侗族村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旅游业兴旺, 火热的传统村寨旅游得到游客的认可。但传统村寨的景观, 有些已不适合为游客提供服务, 尤其现阶段大多数传统村寨的景观设计, 多为追求经济利益, 从而导致村寨空间环境、乡村特色、传统建筑形式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在适应旅游开发的同时, 将传统村寨景观改造成既适应现代人观赏使用, 又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与艺术等价值, 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通过实地的考察调研, 在此以三江程阳八寨为例, 对村寨旅游景观改造要素进行简析。

一、程阳八寨侗族乡村的传统风貌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 与湖南、贵州两省相邻。此处属于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之间的过渡山区, 所以, 当地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 丘陵和河谷盆地为辅的特征。程阳八寨坐落在三江县与湖南通道县相毗邻的林溪乡一处四面环山的河谷内, 青山环绕, 河水悠然从村寨穿过。错落有致的梯田、村寨内的古树绿茵、形成了景色迷人的侗寨乡村环境。

侗族村寨特点为聚族居。村寨由多个大姓组成, 大寨有五、六百户。程阳八寨是由马鞍、平坦、平寨、岩寨, 东寨、大寨、平铺、吉昌等八个自然村寨组成, 形成一个自然群体村寨景观, 俗称“程阳八寨”。由于受村寨地理位置的限制, 现代化开发进程缓慢, 当地还保持着朴素传统的地域风情, 侗族精美的木楼建筑、民族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完整地向世人展现 (如图1) 。

当地的侗族人民根据自然环境, 就地取材, 依山就势地创造了适应南方地形气候的木构干栏建筑。程阳八寨精美的鼓楼现存9 座, 风雨桥7 座, 吊脚楼有2000 多座。图2 中的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就坐落于此。

二、程阳八寨侗族乡村的旅游景观现状

侗族村寨选址受传统文化影响, 依山傍水, 造就了村寨青山环绕, 溪水如带的自然景色, 而河谷地区的平地则大部分以农业为主。程阳八寨自然植被丰富, 大幅度地净化、美化了村寨的环境, 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 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屋前屋后绿树成荫, 加之周围山体郁郁葱葱, 形成天然的生态王国。村寨内的植物景观, 大多是集中在道路或建筑旁的自然生态植物。虽然传统村寨的绿化植被覆盖面积较大, 黔桂地区植物种类繁多, 但村寨内植物景观的形式和品种略显单一, 景观中缺乏韵律, 可观赏性欠缺。田园植物占用了寨内最大的平地面积, 虽然形成了景观规模, 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农田景观缺少整体规划的设计种植, 达不到观赏效果。整体植物景观只具有一般的基本功能。

能引发无穷无尽诗情画意的水, 是景观构成的重要要素。程阳八寨内清澈的河水穿寨而过, 人们除了生活上需要用水之外, 在感情上更是有着浓郁的亲水性, 水对人的心理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受风水学说影响, 侗寨与溪河、水塘联系紧密, 水象征着财富。清晰的水流蜿蜒环寨而去, 配上精美古朴的风雨桥组成美丽生动的风景画, 同时还具有可以调节村寨小气候、灌溉土地等实用功能。现阶段村寨对水系景观的处理手法, 为筑堤防护, 开渠灌溉, 设计河岸步道供游人观赏通行。

少数民族村寨建筑的分布, 都是未经过统一规划形成的, 传统村寨每家每户的房屋都是根据民族传统自行修建, 挑选合适的地形依山而建。利用当地材料的统一性, 使村寨建筑整体上看, 房屋与房屋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和谐。巧夺天工的鼓楼、风姿绰约的风雨桥和独具匠心的吊脚楼, 是侗族村寨的精美人工景观, 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鼓楼在传统侗族村寨起到保卫、凝聚和议事的功能, 是重要的公共场所。程阳八寨内景区的扩建方面, 建筑由具有传统工艺的匠人设计, 最大程度维护着侗族建筑的传统面貌。风雨桥在景区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但过去的侗家建桥, 不仅为了交通的便利, 更重要的还有民俗文化内涵, 拦截风水宝气, 保护村寨平安更是风雨桥的精神含义。风雨桥在功能上便利交通的同时, 还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娱乐和进行交易的场所。侗族的民居建筑又称“干栏楼”, 为迎合旅游发展, 新建的干栏楼建筑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外观, 改变了内部使用功能。程阳八寨建筑的现阶段开发, 未破坏村落整体风貌, 传承了传统工艺, 保护了侗族最具特色的“干栏楼”, 让后人得以参观研究。

地形是场地的形式特征, 对村寨布局整体风格有着很大影响。地形特征上可以分为自然地形和规则地形。程阳八寨位处于四面环山的河谷内, 四周青山环绕, 景色优美。但现阶段旅游景观开发以寨内为主, 平整的土地作为农耕使用, 沿着等高线的小径分散在民宅周围, 起到了连接自然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作用。村寨内地面铺设材料为青石板, 与整个侗寨古朴风格一致, 和传统村寨景观整体和谐统一。田园梯田高低起伏, 极富观赏性。

三、侗寨乡村的旅游景观改造要素

传统景观四要素, 植物、水体、建筑、地形在形式上可供观赏游乐, 但功能上已不能满足旅游需求 (如表1) 。吃、住、行、游、购、娱, 是旅游中的六大要素, 将传统景观四要素和旅游景观六要素融合, 寻找旅游景观要素新定位, 以设计出适应旅游的景观改造要素。

(一) 旅游景观要素——植物

侗族程阳八寨的植物景观, 现阶段仍然维持在原生态基础上, 并未进行规划和造园手法的处理。所以, 虽然有大量绿色植物和农作物供人观赏, 但植物种类单一, 没有景观植物配置的设计, 会给人第一印象惊艳、后续观赏疲乏的感觉。而现如今, 对于侗族村寨旅游植物景观的设计, 应该在基于传统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上, 除了保持原有观赏功能外, 还要加入可购买, 可娱乐, 可食用的新定位。运用景观设计手法, 整理规划区域内植物景观, 对由乔木、灌木、草地所构成的景观植物进行立体的搭配设计, 在当地进行植物调查, 选择观赏性好的本土植物, 来增加层次感, 提高景观质感, 提高可观赏性。在旅游植物景观设计中, 房前屋后的绿化不仅可以种植花草树木, 还可以种植蔬菜、瓜果, 并引入当地农作物进行物种多样化搭配。农作物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而且更容易让当地居民自发性地加以维护。生产性景观元素的加入, 既丰富了植物的种类, 还可以进行特色农业销售, 带动经济发展, 让游客与景观设计多一层互动的联系。在农田景观的处理上, 规划设计农作物品种, 增添完善田园的小径, 让其达到可观赏目的, 不但有利于游人的观光出行, 更便于当地居民的耕作劳动。设计一部分对游人开放的试用田, 让客人可以自行种植, 采摘农作物, 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同时也能增加景观和人的互动功能。

(二) 旅游景观要素——水体

传统景观水体, 可以映照实物, 美化环境, 还有灌溉和调节微气候的功能。而旅游景观水体, 除满足传统功能外, 更注重提高亲水设计。程阳八寨现阶段寨内水系发达, 还维持在灌溉和使用功能上, 可供游人休闲娱乐的水体景观设计不多。村寨内有很多蓄水池仅供当地居民日常洗涮使用, 缺乏美感和内涵。水与植物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池清水, 在没有动植物的情况下, 慢慢的会变成一潭死水、臭水。所以, 对蓄水池进行适当的景观改造, 增添小品、浮水植物, 既提升了景观的观赏性, 还可以对水质起到净化的作用。水,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供人使用, 更有净化心灵的功能。民族村寨旅游的游人, 追求着回归自然, 净化心灵的纯真境界。如增添钓鱼、浅滩嬉戏、水边静心阅读等亲水设计, 还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给予人的恩惠。

(三) 旅游景观要素——建筑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直观体现。而侗族村寨最具有明显、独特特色的建筑就是鼓楼和风雨桥, 他们是侗族村寨旅游的最大卖点。因此, 保护和传承侗族特色建筑是侗族村寨旅游景观改造的重点。传统村寨建筑的保护现阶段有两种方法:一是迁寨, 将原有建筑保存, 在附近选新址建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保护了原始建筑的风貌, 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然而, 建筑得以长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使用, 在人的使用过程中建筑得以修缮改造传承一代又一代。迁寨的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建筑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一直延续这种方式会造成建筑的年久失修, 形成一个又一个的鬼村、无人村。另一种方法, 是根据建筑的等级, 对部分古建筑进行保护, 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外部的修缮, 内部的改造升级。在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要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

现阶段程阳八寨建筑保存完好。村落整体建筑风格和谐统一, 对于重要的侗族民族文化建筑的修建, 都是由工匠使用传统工艺去修缮新建, 不但让传统风雨桥、鼓楼等侗族特色建筑得以良好的流传, 也使侗族工匠手艺得以传承。另一部分商用建筑, 在保持建筑整体立面的同时, 内部进行材料的升级和空间的改造。侗族村寨当地气候环境多雨潮湿, 建筑材料又以木材为主, 传统民居空间结构仅能满足居民日常使用, 对接待游客方面使用功能明显不足。所以, 新建建筑的材料更新和空间改造是有必要进行的。改造传统建筑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旅游景观建筑要在具备观赏性的同时, 增添符合游客口味的舒适性。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风格、村寨建筑的功能上, 增加商铺, 酒店, 博物馆等更多开放性场所, 也是旅游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素。侗族村寨建筑改造的要点, 在于对传统建筑风貌的传承保存, 让其整体村落保持原汁原味的侗族建筑聚落风情。

(四) 旅游景观要素——地形

景观地形要素, 丰富着传统村寨空间层次感。程阳八寨依山傍水, 区内地形起伏, 层次感强。利用地形创造出迷人的梯田景观, 层层叠叠, 景色迷人。但程阳八寨景区主要景观还是以建筑为主, 缺乏对周边自然地形的利用。站在高处俯视往往会给人震撼的感觉, 一个美丽的全景会更加吸引游客驻足。利用近山进行自然公园设计, 增添爬山、观景、植物调查等功能, 既能够丰富景观观赏效果, 又增添了旅游项目, 一举多得。

四、发展展望

侗族村寨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 是历史的微缩景观, 无论在历史、艺术还是在建筑方面, 侗族村寨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侗族村寨的旅游景观改造设计, 能合理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传播侗族村寨文化。在侗族村寨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应探索适应旅游景观改造的设计要素, 以实现村寨传统乡趣的和谐发展。

摘要:近年来, 以传统民族文化、村寨自然风光为主题的传统侗族村寨旅游得到了游客的喜爱。但由于现下侗族乡村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程阳八寨的旅游景观开发还应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主, 并利用侗寨所在的位置、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侗族村寨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 是历史的微缩景观, 无论在历史、艺术还是建筑方面, 侗族村寨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侗族村寨的旅游景观进行改造设计, 能合理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传播侗族村寨文化, 从而达到传统侗族村寨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侗族乡村,乡村景观,改造要素

参考文献

[1]范俊芳.侗族传统村寨景观空间形态的保护性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04) :3-4.

[2]叶雁冰.广西侗族村寨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思考[J].山西建筑, 2009, (04) :101-103.

[3]贺靖, 武斌, 王海洋.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景观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J].南方农业, 2012, (01) :26-28.

乡村环境改造 篇6

1 黎族村落的景观空间改造

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和保护的原则, 结合地域、气候、民俗营造村落个性, 保护村庄历史文化风貌,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1) 重点建设村民的生活环境, 村落至少具备一处较大型的公共空间, 可能结合村庙、祠堂等场所, 保证村民开展一些公共活动如集会、群体娱乐或者定期集市贸易等。除此之外, 在房屋之间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次要空间, 作为邻里之间的茶余饭后交流休息空间, 重点要区别于城市景观, 形成具有黎族民俗文化特色的休闲场所。 (2) 结合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增加商业和娱乐功能, 如游客流动集中的地方设置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满足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活动区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观赏区。加强村落入口景观设计, 村庄重要场所布置宜具黎族特色, 简朴亲切。 (3) 分析区域特色和民俗文化, 确定建筑外观风格和基调, 实现现有村庄住宅的形式、体量、色彩和高度的逐步整合。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 也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实施船形屋保护, 对部分茅草屋内部进行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改造, 同时保护好民居原有的外貌, 使其具有旅游开发的条件。新增建的建筑形式也要遵从黎族特色建筑形式。仍在使用中的民宅、古寺庙、古井、古桥、古街巷、古树等村庄历史环境要素, 以及传统村庄布局、空间尺度等应进行保护。 (4) 景观材质和铺装宜采用当地茅草、木料、竹子、红白藤、山麻等材料, 设计提倡自然, 边界应避免简单的直锐线条, 人行便道避免过度铺装[1]。

2 道路交通

村落入口处设置游客集散建筑, 相应规划入口广场, 强化入口的黎族特色。村庄干路红线宽度一般在4~6m, 支路红线宽度在2m。应考虑配置农用车辆和游客车辆停放场所, 遵循安全、生态和经济的原则, 合理安排道路桥梁的安全设施, 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 通过改造, 合理组织黎族村各级道路, 保证各级道路的功能要求。 (1) 村内主要道路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尽量避免回头路, 形成环形道路布局, 加强其它道路步移景异的效果。 (2) 村庄道路路面必须硬化, 村内道路路面可采用当地石 (条石、矿石) 木、竹等材料来铺砌, 主要节约成本、生态环保, 也可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要素[2]。

3 竖向景观

(1)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尽量保留原有农田和水系, 山与台地的关系是不变的, 黎族的房屋出于安全 (防台风、侵害) 、防晒、便利 (用水) 、不占用农田的考虑, 而形成黎族原有的选址原则。综合优化排水、防涝、台风等工程方案, 在满足排水管沟的设置要求及有利于黎族房屋布置与空间环境和谐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 (2) 道路及各种场地的适宜坡度:道路要有3‰以上的排水坡度, 复杂处不大于8%;当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 应随坡筑成台阶;坡度在12%以上, 台地之间可用挡土墙或护坡联接。

4 植物景观改造

(1) 发展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的绿化种植, 应适地适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周围农田、林地, 强化海南岛自然特色景观。 (2) 村庄应以现有植物基础上进行改造, 突出海南岛植物特色。主要道路采用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种植方式。突出物种多样性, 注重植物季相变化, 运用多种造景手法, 力求提高植物的立体景观效果。

5 结语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满足当代人审美娱乐等体验需求的旅游资源, 通过改造其村落景观来提高吸引力, 村落既要保持传统的特色, 又要适应时代文化的发展。海南黎族村落景观改造的价值在于:一是弘扬黎族文化、黎族精神;二是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改造村落区域环境进一步提升;三是帮助黎族村落区域经济振兴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葆华, 王琼, 张颖等.关中传统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形态演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乡村环境改造 篇7

乡村美化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美好的生存环境,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点、生活习惯,以及具有时代意义的生存空间。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乡村美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创造出乡村所特有的生存环境,来维护生态环境,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2 近几年我国农村居住区环境的现状

近几年,农村住宅建设迅猛发展。广大农村居住区环境有了显著的改观,农村居住条件亦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近郊村镇的新农居,其标准甚至超过了城市住宅,而且造型也相当丰富多彩。多年来,我国农村住宅的发展经历了经济型、温饱型到小康型,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富裕型阶段。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全国农村住宅的建设必然呈现出有快有慢之势——有些扶贫地区改变不大,仍处于原有状态;有些地区徘徊在经济型阶段;有些地区进入了温饱型;靠近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近郊的农居发展较快,有很多的地方建有小康型的别墅式住宅,达到了富裕水平。总起来说,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生产力发展很快,农民收益增加了,这为村镇建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从而加快了农村住宅建设的步伐。同时,亿万农民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观念上向现代城市生活的舒适、美化转化,这对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更高的要求,需将城市住宅现代化设施的部分内容在新一代农村住宅中体现出来(比方说汽车车库问题,农村新住宅中比城市住宅占有土地方面优势)。

3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目的和意义

居住区环境美化是对人们周围居住生存环境的美化。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工程、休憩、交通、公共服务、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和谐相结合。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环境优美、安静、舒适、卫生、美观的生活小区和住宅来,为民造福,使人们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要求居住环境实用美观、开敞明亮、温馨、幽雅。居民希望能有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具有民族风貌、地区特色的居住环境。因此,居住区环境的美化,日益被人们的重视,在环境美化设计中应考虑一切影响因素,创造出既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美观而且具有地区特色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4 我国农村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农村建房往往无明确的设计意图,只考虑盖多大,多高的房屋,内部空间如何分隔很少考虑,往往布置不合理,不讲究比例尺度,有的房宽深比超过1:2,形成“带”式房;也没有从功能上安排空间,常常动静空间、脏洁空间、生活空间混于一室;房间数少、面积大。根据规定,控制当地住房面积和建筑面积,需吸取传统农居的优点,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面积合理,空间序列符合生活、生产和行为要求。其次,近几年,由于没有正确引导,许多房屋越造越大,越造越高,超红线,超面积,超标准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由当地政府颁发的用地指标和建筑面积指标,力图使农民建房从盲目追求面积引向追求功能,实行标准化、商品化住宅。最后,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不统一,乡土树种虽多,但有较大经济、生态作用的常绿树种太少,在环境美化方面很少从物理环境、人文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因此在新一代农居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解决以往农居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组合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形成高效和谐、自养自净,生活舒适的理想居住模式。

5 农村居住区环境美化的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使建筑适应时代挑战。

根据“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哲学主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既“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住区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要采取多学科、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其建筑设计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

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学习和吸收外国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与具体措施,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6 结束语

乡村居住区环境美化设计是乡村美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园林规划师以及建筑设计师都应在以后的乡村美化设计中考虑一切有利与不利因素,因地制宜,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安静的生存环境,设计出美观、舒适且具有现代气息,又符合当地地形、地貌以及风土人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朱保良.新世纪农村住宅设计与施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面向21世纪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乡村环境改造 篇8

1. 前言

目前,国内相关方面已有部分研究,如何镜堂等提出文化建筑中建筑文化的表达有场地个性、空间叙事、形式抽象、界面表达、城市共融五个方面[1];史北详等提出了对屋顶、墙面、大门、窗户、柱子、栏杆六大建筑元素的整饰、修复和改造措施[2];广西住建厅村镇建设处课题组提出的开展修缮改造、推广新型建材、实施环境修复、加强设计引导的“四化”改造方针[3],这些探索为建筑文化和乡土建筑的改造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却并未将两者结合,而直接以乡土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关注点则集中在保护与发展上,并未对改造方法进行考虑。本文是对乡土建筑文化再现方法的研究,阐述了鄂东多元文化在建筑改造中的具体表达,总结其中要点,以期指导实践。

2. 乡土建筑与文化再生

乡土建筑是地域自然与文化条件的耦合,是土生土长的建筑,一般包括住宅、祠堂、庙宇等类型。不同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乡土建筑形式,体型、结构、布局、色彩等也各不相同,与此相仿,文化的产生同样需要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乡土文化是由乡土建筑所在的有形的人工、自然环境和无形文化环境的同构[4],它与乡土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乡土文化的变革促进了乡土建筑的发展,另一方面,乡土文化的变革也是乡土建筑发展的反映。文化再生指文化的再生产,文化通过这种形式使得自身得到平衡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有机提升。乡土建筑改造中的文化再生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更新再造的方式使得乡土建筑中的文化灵魂重新焕发活力;二是通过不断地循环演进促使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再生”就是将已被拆除或破坏的乡土建筑进行激活再现,使其间的历史和文化得到保留和传承。

3. 鄂东乡土建筑与多元文化

鄂东指湖北东部一带,与赣南交接,包括武汉、黄冈、黄石、鄂州、咸宁等地,是古时荆楚文明的核心起源地,地域辽阔、地形起伏、山峦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别山。荆楚文化、红色文化、徽派文化至此交融贯通,共同作用于当地的乡土建筑之中。鄂东乡土建筑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多样的建筑形式,佛寺宗教建筑呈现荆楚风格(图1),红色遗址建筑呈现苏式风格(图2),宗祠古庙古代民居为徽派风格(图3),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新一代乡土建筑逐渐趋于混乱(图4),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已是迫不及待。

4. 乡土建筑改造中的文化表达

通过文化再生的方式实现乡土建筑改造,表达建筑文化内涵,并不是指单纯的保护或复原当地乡土建筑或文化场景,或模仿某一建筑样式,而是强调将其放在时代的长流中进行再认识,将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认知,进行乡土建筑文化的再创造。这不仅包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弘扬,更是积极文化氛围的熏陶,注重精神上的感悟与影响。为了表达上述理念,使人们从乡土建筑中获得有效的感知体验,其改造过程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公众参与性。公众参与是指让公众参与决策实施的过程,一般包括咨询、听证、反馈等过程,在乡土建筑改造全过程中纳入公众参与,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公开、透明,反映民意,更加容易获得公众的感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展示性建筑空间设计中也可以设置公众参与,主要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等,使人们直接参与感受文化内涵。

(2)建筑文化性。凸显建筑的文化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文化性,通过建筑形式、布局、色彩、陈列等使人们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对建筑的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通过再现文化场景,布置文化环境等可视化方式进行直观传达,使建筑文化得以传承。

(3)文化感知性。提升文化感知性,加深对建筑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深刻理解,这部分信息需要依靠精神物化和实体的物质体验来加以实现,需要系统的挖掘信息,并通过媒介进行传达。

5. 表达策略

与表达方式相对应,可以提出相应的表达策略:

策略一:纳入公众咨询,重视公众体验

将公众咨询贯穿改造过程始终。在前期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形式对公众意愿进行收集整理,了解民众需求;在此基础上展开规划设计,将生成的阶段性成果与创作思路与民众进行对接,就方案可行性进行讨论,对咨询生成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修改策略;再次征求公众反馈,并针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验证,直至最大限度地在民意和专业要求之间取得平衡为止。最后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项目的实施,公众可以就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再次进行反馈,设计人员据此进行修正;项目完成之后,公众仍可以对实施后的效果提出建议,由相关人员进行改良。重视建筑文化空间中的公众体验,主要指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具有展示教育功能的建筑形式。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图片影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公众体验,也可以策划民俗民风表演、开展活动竞赛或再现原始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法传承文化传统,吸引公众参与。

策略二:进行建筑改善,丰富文化内涵

对建筑自身及其周边环境、设施等进行改善。建筑的改善措施包括拆除、修缮、保护、复建等。鄂东具有多元文化类型,其中,荆楚文化是指商周文明时期发源于江汉流域的一种文化类型,鄂东地区是荆楚文化的代表,古时楚人崇尚红色,擅冶铸鬃漆,喜宏丽、奢华,这一特点反映在建筑上,表现为整体色彩对比鲜明,彰显活泼、华丽之感,建筑装饰常用雕刻工艺,极具美感;红色文化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所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主要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包括历史建筑、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人文景观等。其中,历史建筑主要指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受苏联文化影响,建筑形式多采用传统与现代形式的结合;徽派文化指古徽州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典型的徽派建筑文化以粉墙黛瓦、雕楼画栋为特色,结构严谨,布局灵活,形式丰富。民居建筑的改造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体现特色”的原则,外观设计既要新颖、美观,又能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农村特色,历史建筑、遗址遗迹等的改造需要充分尊重建筑历史文献材料,最大限度地还原旧貌。同时,也需要对人文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模仿、再现等形式重塑文化场景,丰富文化内涵。

策略三:提升文化感知,创新文化表达

要系统挖掘建筑的历史信息,包括建筑自身和建筑中的人的历史信息的获取,并通过雕刻、绘画、书法、牌匾或建筑的布局等形式加以传达,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也可以充分利用庙会、节庆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游,通过游客的参与体验,完成对建筑文化的继承发扬,扩大地区影响力;并能够利用新媒体提高信息的挖掘深度和效率,并通过标识、网络、广告等方式完成信息推广,通过精神文明的宣扬和物质资源的展示提升公众的文化感知。

6. 总结

乡土建筑中的文化再生是指运用“文化再生”理念指导乡土建筑改造,从而解决乡村建筑前篇一律的问题。其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乡土建筑进行修砌整饬激发乡村的生机活力,结合民俗文化的再现唤醒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扩大地区影响力;其次,通过建筑文化自身的更新进步促使乡村文化得到发扬。乡土建筑中的文化再生集合了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文化传承三大目标,解决了现代乡村的实际问题,促进整个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镜堂,海佳,郭卫宏.从选择到表达——当代文化建筑文化性塑造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12(3):100-103.

[2].史北祥,杨俊宴,汪晓春.从模式整治到模板控制——村庄建筑整治技术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2):80-82.

[3].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课题组.乡土建筑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保卫战[J].广西城镇建设.2015(8):28-39.

[4].游志雄.建筑·环境·文化——以环境和文化的观点考察乡土建筑保护[J].华中建筑.2006(6).

乡村特色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篇9

1. 竹韵悠扬的校园,让师生心境愉悦

我们的学校种了很多不同品种的竹子,现在,校园内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子,营造出一个竹韵悠扬的乡村校园氛围,让师生心境愉悦。

自古以来,竹子的虚心有节、清幽、不屈不挠、朴素无华的品格为人们所喜爱。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处亦虚心”等有关咏竹的诗句为人们所传诵。我们让学生也感染到竹子的热情、积极、勤劳的品格,也就是乡村人的品格。我们学校的操场边、围墙边、篮球场边……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子。有长势旺盛、寓意高榜提名,代表学生的文登竹;有寓意素养高、有内涵,代表老师的金镶玉;有寓意胸怀大志、爱满天下,代表学校的佛肚竹;还有京竹、紫竹、观音竹等品种。校园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环境,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2. 创设“大树下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宁静、清幽的读书环境

“书香溢校园,好书促成长。”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我校在球场边的大树下设置一些小凳子、小书桌,创设了优美、舒适、自由的读书环境,营造一种使人热爱读书的浓郁氛围。另外,我校还在图书室里种上“大树”,设计成让孩子们在大树下读书的氛围,使孩子们在宁静、清幽的大树下尽情地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学校以学生读书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喜欢和好书交朋友,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我校创建“大树下读书”校园环境建设所起的教育作用。

3.“知行”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我们把校园西面和校道边的空地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使孩子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在学校的西面和校道边都有一些空地,师生们把它翻土整理成种植地,并分配给每班种植两垄地,插上一块小牌注明班级。学生们在这些“责任田”里种上了花生、蔬菜、黄豆、木瓜等品种,在校道边种上向日葵。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给植物浇水、除草,看看它们长得怎样,并记下植物的生长过程,写生长日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了乡村孩子的关爱自己、感悟生活、感恩他人等高尚情操,更是从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角度,帮助学生传承乡村人勤劳、朴实、热情的优良品质。

4. 传统的乡村游戏,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精彩

我校在传承、创新乡村校园的环境建设外,还积极开发与创新独具特色的乡村传统游戏,如竹竿舞、丢沙包、滚铁圈、跳格子、打陀螺、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网鱼、警察捉小偷、跳橡筋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孩子们也似乎正在“现代化”,网络游戏充斥了孩子们的整个心灵,让他们的天性发生扭曲。在网络游戏随处充斥的今天,回归乡村游戏,把乡村游戏引进校园,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把他们从电脑游戏中解脱出来,让孩子们体验这些自得其乐的游戏,进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乡村游戏在我校的有效开展,让学生的课余活动更精彩。让我们慢慢感受到整个校园氛围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下子的,而是随着孩子们玩游戏的热情逐渐升高而慢慢显示出来的。自从学校落实开展乡村游戏后,欢歌笑语充溢着我们整个校园,孩子们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快乐、自由、幸福的表情。

5. 利用乡村资源布置课室,让孩子感悟乡村校园的隐性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利用校园的环境,使之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因此,结合我校的课题,利用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创造性地布置课室。例如:利用树叶、竹叶、豆子、花生壳、稻草、竹制品、木制品等粘贴成各种图画来装饰课室,孩子们十分有创意,通过他们的巧手,课室里一幅幅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美景呈现在眼前,有“树林、小山村、绿茵茵的草地、长颈鹿、狮子、高山、河流……”通过有创意的课室布置,发挥着乡村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强化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利用课室环境,发挥德育功能,让孩子感悟乡村校园的隐性文化。

乡村环境改造 篇10

一、改造设计的理念

农村的特点以“低干预”保护农村景观资源为前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生产效益为基础,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为手段,尊重农村群众意愿为宗旨。在景观规划中保留乡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阻止城镇化向农村蔓延;破坏农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

二、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概况

1、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概况

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之一,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南宁市200公里,与越南接壤,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

上龙乡位于崇左市龙州县县城西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8公里。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71个自然屯,87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17480人。上龙乡建于1987年8月,是龙州县最年轻的乡镇。全乡土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不含开荒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甘蔗、水果(香蕉)是支柱产业,两项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还盛产水稻、木薯、玉米、禽类、鱼类等。

2、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问题概述

水陇屯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紧邻县城,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卡斯特地貌造就这里独特的自然山水,因紧邻越南,地域特色明显,整个村落都渗透着越南文化。但是如何借助优势示范发展,特别是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地域特色,提升产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在进行农村建设的工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忽视人文资源,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模式,硬化道路、硬化水渠、硬化广场,严重破坏了乡村景观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而且是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状人居环境脏、乱、差,基本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示系统和公共休闲空间等,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需要合理规划,进行调整,在农业产业合理的布局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提升农村产业经济。

三、上龙乡水陇屯的景观改造设计

1、合理规划,整合资源

通过现状调研,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周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环境因素,在“低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村庄的合理规划布局,乡村的基础设施要基本完善,解决乡村的道路、水体、植物;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达到生态乡村各方面设施基本完善的状态。

2、清洁乡村,整治村貌

上龙乡水陇屯是龙州县最年轻的乡镇,自然资源没有遭到很大破坏,但是村内的建筑随意搭建,垃圾没有统一的收集点,植物荒野杂乱等,造就了村里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因此,必须全方位整治村庄环境风貌,为建设成为和谐生态乡村做准备。具体整治要求包括道路硬化、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水体净化、植物绿化、土地整理、厕所改造、公共空间的景观利用、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村庄标识系统设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等。

3、水体净化,自然生态

上龙乡水陇屯有天然的水库、两处水溪、几处鱼塘,由于“城市化”的入侵,村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完全按照个人意识建造,缺乏自然原生态的理念,就会出现完全追求城市景观的设计,最终建设出不伦不类的乡村景观。村庄的植物茂密,但是杂乱无章,需要进行整体的合理设计,鱼塘和村内的小溪也需要清洁垃圾,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的净化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所以乡村发展应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鱼塘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养殖与自然水体协调发展,农作物与自然景观的合理规划,最终达到农业生产和乡村景观共生、共存的生态平衡系统。

4、因地制宜,地域特色

上龙乡水陇屯自然景观优越,独特的卡斯特地貌造就这里优美的自然山水,地域特色明显,因紧邻越南,整个村落都渗透着越南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充分了解,多渠道的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充分突出、放大特色,在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之上,要建立鲜明的主题特色,整体形象更具有创新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乡村旅游资源,使游客有更有兴致来体验,同时旅游品质有更高的保障。

5、美学思想,可持续发展

健康的生态乡村景观还应体现一定的美学思想,用美的眼光来打造融入自然的美,使农村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与自然和谐之美。合理的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不仅要体现乡村景观的美学思想,还应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建立乡村景观设计的生态农业系统与农业环境,还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当地村民为第一要素,积极发动民众参与,来自于民用之于民。从而让乡村景观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保证了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上一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尝试下一篇:本科教育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