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变化

2024-10-03

信息变化(精选12篇)

信息变化 篇1

锐评:此次发文,调整证书信息变更申请原则,产品信息变化无需提交材料到鉴定总站申请变更,可自主控制,加快了变更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企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由于信息升级带来的产品变更无需申请,但如果产品型号、名称发生了变化,还是需要申请换证的。

为做好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修订期间的衔接工作,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3月29日发出通知,对鉴定依据和内容、有效期满续展以及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原则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

排放标准升级后证书信息变更的情况,通知明确“农用柴油机、拖拉机以及其他农业机械,因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到中国第三阶段而引起的产品信息变化,企业可在现行相关规定允许变化范围内自主变更,无需申报变更和备案。鉴定机构已受理企业变更申请的,不再进行审查确认。如产品型号发生变化,企业应向原受理机构申请办理推广鉴定证书信息变更。”

信息变化 篇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快,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向各个学校推进。在新世纪信息技术成为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亮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冲击了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把传统教育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够朝着更为自主、更加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加入,迫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实践中主要以下面三种方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1.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具。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播放图片、声音、视频、录像等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概念。像空间几何、物理中一些比较抽象又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重塑教学模型,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不仅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调动情绪和激活思维,还能突破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教学中的实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在教学中很难实现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平台。如小学班会课堂中,班主任利用多媒体模拟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横穿马路导致事故发生,以此告诉学生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和秩序,从而上升为珍爱生命等。如小学英语课堂中,在学习有关动物的单元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动物们可爱的一面,而且还可以模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老虎等凶恶动物咬伤喂食的小朋友的动画,让学生知道以后去动物园观看老虎等凶恶动物时就知道哪些事情不该做了。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模拟操作失误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如初中化学知识“氢气的性质”:氢气不纯,点燃时会引起爆炸,因此实验之前一定要对氢气验纯。实验前可以通过模拟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发生爆炸的动画,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不按操作规程会引发的严重后果,使学生自觉规范操作流程。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作文教学的变化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作文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这样的要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的确,新技术带来了教学环境的变化,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师作前指导,学生自主写草稿,作中或者作后评改”这样的模式进行,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作文的过程,更多的是练习或者是训练的过程。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让教学中的交互得到了增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因此,作文教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作文呈现方式的变化

学生拟写草稿,传统的模式是老师批阅或者学生交换修改。信息技术的参与就可以非常便捷地呈现在网络平台上,比如可以利用班级网页呈现,也可以在QQ空间上发表,还可以把学生撰写的纸质文稿,通过照片上传到公共空间。因为呈现的载体是丰富的,便于共享的,因此,交互评改和交流的频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许多技术被有效应用到作文教学中来,强化并丰富了素材,提高了习作的质量。我校通过互联网建立让学生展示才华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在课外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如一篇习作、一篇日记、一幅电脑绘画,自己下载的一张电子贺卡,收集到的有关课文提到的知识资料等放到电脑的展示台上,既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以与同学交流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更可以获得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这都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二、作文写作过程指导的变化

新技术为学习写作提供了多种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平台,进行自主构建,在作文实践中学会表达。对于观察、叙事类文章,常见的PPT软件就是一种很好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表达顺序,形成可视化表达。有一些交互平台,也可以创造性地应用到写作过程中来。比如,研究性学习平台,为探究类作文的撰写,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研究和表达的环境。学生主动融入学习情景中,感受到语言的神奇魅力、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去积累、去感受,得到个性化的学习,绽放出创新精神之花,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

三、作文评改方式的变化

网络虽然呈现的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因为它开放自由、交互共享,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真实有效的交流互动的空间,也必将促进写作评改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较为封闭的局域网上评改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学生参与度大大增强,表达不同意见,提出不同修改方案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另外,开放的表达空间,无形中扩大了参与评价的范围与方式,评改的方式就更加多元开放。因此,在网络终端逐步普及的基础上,利用虚拟平台,布置真实的任务,促进评改,多边互动,是作文教学变革的方向。由于互联网能够提供给千万阅读者同时阅读的可能,如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段落、一句优美的句子、一个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许多需要传阅的资料,如果发布于网上的话,就可以让众多的同学同时、异步地阅读了。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栏目,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看法中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辨证分析,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由于这种表达和交流是完全出于自发的,没有任何的顾忌和限制,引起了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从另一个侧面也激励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理解、领悟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电脑的操作和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要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能力,必须使学生从狭小的学校圈子和书本中走出来,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给他们更大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一试身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平板、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种终端的普及,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消费者、制造者和传播者。这样的技术环境,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长空间。老师要做的是利用好这样的契机,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所用,让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融合。

参考文献:

高新中.信息技术下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4(43).

日本高中信息课程的新变化 篇4

●日本高中信息课程修改要点

在1999年公布的高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 高中信息课程分为必修模块“信息A”、“信息B”、“信息C”, 学生选择其中一门为必修。其中“信息A”、“信息B”、“信息C”分别侧重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信息科学的理解”、“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在2008年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中, 现行的高中信息学科必修模块“信息A”、“信息B”、“信息C”修改为“社会与信息”和“信息科学”, 学生在其中选一个模块进行学习。课程由原来的“信息A”、“信息B”、“信息C”的内容重新组合成“社会与信息”和“信息科学”两个模块。 (见右图)

其中, “社会与信息”的特点是重视开展适切地运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搜集、分析、表现信息以及进行有效交流的学习活动, 重视开展理解信息的特征、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促进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内化的学习活动。“信息科学”的特点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开展有效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及掌握以此为目的的科学的思考方法的学习活动;重视开展理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信息伦理道德内化的学习活动。

在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中, 引入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发表的学习活动, 重视语言表达, 开展创新信息、简洁明了表现信息并正确地传递, 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重视收集、分析、表现信息和有效交流的学习活动, 以及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的学习活动。

●日本高中信息课程标准及内容

在新颁布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 提出了高中信息课程的总目标, 并分别对“社会和信息”、“信息科学”提出了各科目的目标和内容构成。

1.课程的总目标

新高中信息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运用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关于信息的科学观点与方法, 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培养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中能够自主应对的能力和态度。

2.“社会和信息”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1) “社会和信息”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 能够正确运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收集、处理、表现信息的同时, 培养学生有效交流的能力和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2) “社会和信息”的内容及要求。“社会和信息”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即“信息的运用和表现”、“信息通信网络与传播”、“信息社会的课题与信息伦理道德”、“构建理想的信息社会”等四个部分 (见表1) 。

(1) 关于“信息的运用和表现”的内容及要求。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信息的媒体特征”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信息的特征和媒体的意义, 以便于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二是关于“信息的数字化”, 让学生理解信息数字化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及信息设备的特征和作用的同时, 理解数字化的信息可以统一使用。三是“信息的表现与传递”的内容, 以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表现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为目的, 学习正确选择利用信息设备和素材的方法。对于这部分内容, 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考虑信息的信赖性、可靠性及著作权的基础上制作信息内容。关于“信息的数字化”, 要通过举标本化、量子化的例子, 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内部将信息数字化的内容。关于“信息的表现与传递”, 则要求以实践活动为中心, 展开学生间互相评价的活动。

(2) 关于“信息通信网络与传播”的内容及要求。该部分的内容也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传播手段的发展”, 使学生理解传播手段及其发展与变化, 同时理解通信服务的特征和传播形态的关系。二是“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 让学生理解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和确保信息安全的方法。三是“信息通信网络的运用与传播”, 即在信息通信网络的特性基础上, 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传播的方法, 理解信息的接受及发送时应注意的事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 对于“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内容, 要以电子邮件或网站为例, 注意学习其信赖性和便利性。对于“信息通信网络的运用与传播”, 要以实践活动为主, 开展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活动, 评价自己对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著作权的意识。

(3) 关于“信息社会的课题与信息伦理道德”的内容及要求。该部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和课题”, 即让学生理解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 同时理解理想的信息社会状态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第二, “信息安全的确保”, 使学生理解个人认证和密码化等技术性对策和信息安全策略等提高信息安全的各种方法。第三, “信息社会中的法与个人的责任”, 使学生认识到大量的信息被公开流通的现状, 同时理解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和为此制定的法规和个人的责任。关于这部分内容, 在进行“信息化对社会的影响和课题”部分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自主地思考理想信息社会的状态和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并开展讨论、发表等活动。关于“信息安全的确保”, 则可以安排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在技术与组织上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的学习, 并让学生了解恰当地将各种对策进行组合的重要性。关于“信息社会中的法与个人的责任”, 可以学习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等内容, 并让学生认识到在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中个人正确判断的重要性。

(4) 关于“构建理想的信息社会”的内容及要求。该部分同样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社会中的信息系统”, 即使学生理解信息系统的种类和特征, 同时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第二, “信息系统与人”, 让学生思考便于人利用的信息系统应有的状态, 以及利用信息通信网络提出或收集各种意见、建议的方法。第三, “信息社会中问题的解决”, 学习正确使用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开展这部分教学时, 要求让学生思考在构筑理想信息社会中人的作用, 并开展讨论、发表等活动。关于“信息系统与人”, 要让学生提出关于改善信息系统的方案, 开展将各种方案进行整理的学习活动。

3.“信息科学”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1) “信息科学”的目标是理解支撑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有效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发展中的自主能力与态度。

(2) “信息科学”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即“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解决问题和运用计算机”、“信息的管理和问题解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伦理”等 (见表2) 。

(1) 关于“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的内容及要求。这部分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 “计算机和信息处理”, 让学生理解在计算机中, 处理信息的构造和表现方法。第二, “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要素, 协议的作用, 信息通信的构造和信息安全保障的方法。第三, “信息系统的机能和提供的服务”, 关于信息系统和服务, 让学生将信息的流程和处理的构成关联起来理解, 并思考利用的方式及其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在内容选取上, 关于“计算机和信息处理”, 要求学习标本化和量子化等内容。关于“信息通信网络的构成”, 要求用图说明信息的交换, 并注意让学生理解信息通信网络和通信协议的构成。关于“信息系统的机能和提供的服务”, 要学习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 关于“解决问题和运用计算机”的内容及要求。这部分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发现、明确、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根据解决问题的目的和状况选择恰当方式的重要性。第二, 关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程序的自动化”, 学习解决问题时用算法程序表现的方法, 理解利用计算机自动实施时处理程序的价值。第三, 关于“模型化和模拟”, 使学生理解模型化和模拟的思想和方法, 并使学生能够据此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 关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要求让学生思考多种解决方法, 根据目的和状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关于“问题的解决和处理程序的自动化”和“模型化和模拟”, 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 选择恰当的应用软件或算法语言。

(3) 关于“信息的管理和问题解决”的内容及要求。在这部分内容中, 第一, 关于“信息通信网络和问题解决”, 是让学生学习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信息通信网络的方法, 理解信息共享的价值。第二, 关于“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库”, 理解为了保存、管理检索信息的数据库的概念, 并能够利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第三, 关于“对问题解决的评价和完善”, 则是让学生理解评价并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 要开展让学生评价实际处理过的或创造的信息。关于“信息通信网络和问题解决”, 要根据学校或学生的实际状况, 选择恰当的应用软件或信息通信网络。关于“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库”, 要开展制作简单的数据库的活动, 学习关于信息丢失时的危险。

(4) 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伦理”的内容及要求。这部分内容中, 第一, 关于“社会信息化和人类”, 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信息化对人类产生的作用和带来的影响, 思考在构筑信息社会中人类的作用。第二, 关于“信息社会的安全和信息技术”, 则是让学生理解信息社会的安全和支持安全的信息技术的运用, 思考为提高信息社会的安全性每个人的作用和责任。第三, 关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态度。要求在教学中, 要开展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发表的活动。关于“社会信息化和人类”, 在内容选取上可以学习能够简单操作的信息设备和信息通信网络的各种机能以及让老人及残疾者能够简单利用的方法。关于“信息社会的安全和信息技术”, 举出利用信息通信网络犯罪等问题, 学习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方法。关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于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和态度, 使学生将利用信息技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内化。

●各模块指导计划的制订和内容的处理

在新《学习指导要领》中, 对于各个模块在制订教学计划以及内容的处理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意与其他各学科配合, 在初中信息教育成果的基础上, 实现信息学科的学习成果能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发挥作用。在与公民课程和数学课程结合的同时, 注意根据课程的目标调整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根据各个模块的目标和内容, 积极开展运用计算机和信息通信网络的实践活动。同时, 从学生的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出发, 注意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原则上, 各科目在同一年学习完成。

2.关于内容的处理

要求在各模块的学习指导过程中, 要注意将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等信息伦理的学习内容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视体验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态度。关于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具体实例, 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

信息变化 篇5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与计征依据

1.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为税法规定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2.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

教育费附加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之和为计征依据。

(二)教育费附加计征比率

现行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

(三)教育费附加的计算与缴纳

1.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公式

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之和×征收比率

2.教育费附加的缴纳。

教育费附加分别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款同时缴纳。

以上就为大家讲解了初级会计考试,教育费附加最新变化信息,大家都掌握了吧!希望大家都能在初级会计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日本信息化建设侧重点的变化 篇6

传统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

传统信息化建设预算主要涉及“信息系统开发”、“网络基础设施”、“高端技术研发”等三大领域。

信息系统开发领域是一大主力、也是规模最大的。内容上,包括电子政府、政府部门业务为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及其网络平台的建设。该领域的最新动向是日本内阁明确表示在电子政府中应用云计算(总务省《为政府信息系统更新的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此前一些日本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构建云计算平台,但是日本中央机构的云计算仅有统计部门等个别业务系统得到了率先实施。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一些信息系统过渡到云计算可以说是其电子政府建设的一大步前进。

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从2011年度预算规模(表1)来看,日本总务省预算为549.1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277亿日元,两省共计826.1亿日元,占信息化建设总预算的40%。

网络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所有“光之路”构想的预算额,拿出一项庞大设备投资为所有家庭敷设光纤。此外总务省“通过日本×ICT战略实现3%增长”所含项目的预算也都属于这一领域。

在这一领域,2011年度预算规模中,总务省预算为396.9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155.1亿日元,两省共计552亿日元(表2)。

高端技术研发领域主要是指为了强化ICT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战略领域的最高端技术研发的扶持。该领域2011年度预算中,总务省预算为114亿日元、经济产业省预算为84.5亿日元,两省总计198.5亿日元(表3)。

新增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

新侧重点之一的“社会系统”是指日本希望将传统优势的社会基础设施平台或系统向海外推广,例如智能电网、智能社区等,都将构成商业化的ICT业务模式。

最近备受关注的供水基础设施平台上,日本也具备较高竞争力。东京等地已经积极地开始开展相关业务,一些综合商社担任销售与项目管理,一些设备、工程公司、运营公司也纷纷参与。这其中,ICT行业负责了上下水道的运营管理、费用收取业务、系统管理业务。相对与面向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开发等传统信息化领域,这一领域的客户以及合作企业的对象完全不同。

除了供水基础设施平台之外,社会基础设施之中还包括新干线、核电站等,2010年秋在日本政府的高层推动下,日本企业承接了越南的核电站建设项目。此外,关于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以来倡导的智能电网方面,由于日本已经有高质量的电网,所以并未被过多重视。但是,与智能电网类似的新一代能源社会系统以及新一代节能环保社会系统的验证也作为智能社区建设项目分配了部分预算。

经济产业省在该领域2011年度预算中共有345.7亿日元(表4)。

同时,“环境ICT(绿色ICT)”是指ICT本身的节能,即被称为“Green Of ICT”的领域(与之相反,通过ICT技术实现节能被称为“Green By ICT”)。

总务省、经济产业省都不约而同地在“绿色IT”或“绿色ICT”中使用了“绿色”。表明在低功率设计的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上预算很多。其中尤其是可以称为最高端的技术研发领域的预算项目很多。

同时,云计算项目也被纳入预算。自民党政府时代就曾经探讨过在中央政府部门部署云计算,自民党最后一届的麻生太郎政府的预算中首次进行了云计算预算。但是,随着后来的政权交接,自民党政府预算大多被民主党否定,云计算预算被取消。而此次冠以“绿色”之名重新登场。

该领域2011年度预算案中,总务省为26.7亿日元、经济产业省为107.7亿日元(表5)。

从“需求侧”角度进行调整

民主党政府的目标是“需求侧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调整了自民党时代的产业大多以供给侧优先的政策,希望拉动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降低了传统信息化建设项目“网络基础设施”的预算。

但是,经济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推动还不够,还需要扩大跨领域的社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所以,供水、铁道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等日本拥有较高竞争力的领域被大幅纳入了新信息化预算之中。这就是日本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中出现“社会系统”与“环境ICT”两大领域的背景。只要日本民主党政府能够延续,预计这些新信息化领域的建设预算还将扩大。

土地利用的遥感信息变化提取研究 篇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成为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的焦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资源的新问题[1]。例如耕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荒漠化、沟壑化程度加剧,城市用地情况日益紧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多年来, 利用遥感分类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测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莫源富、周立新等利用30 m分辨率的TM影像进行毕节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平均分类精度为83%左右[2]。吕惠萍利用SPOT—4 20 m全色影像及10 m多光谱影像进行南皮县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1、2级地类的解译结果仅有少量图斑(少于总图斑数的1%)存在疑义[3];张京红应用SPOT—4 20 m的影像进行常熟市1∶5万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一级分类精度在95%以上[4]等。Jens Keuchel等基于TM影像使用三种不同分类方法对特纳利夫岛进行监督分类,并对各种分类方法进行探讨[5]。Hossein Saadat等利用ETM+影像对伊朗大部分地区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和精度评价[6]。

本研究选取Landsat ETM+和SPOT—5两期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在阐述遥感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变化信息,既可以提高分类类别的数目,又能确保一定的分类精度。应用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对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评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锦西市幅区位于辽宁省西部,行政区划大部属辽宁省葫芦岛市辖区。海拔高度一般为(20~500) m,相对高差(200~350) m。山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地势总体上西北高而东南低。气候北半球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年平均降水量600 mm,雨热同季,无霜期175 d左右。区域内植被类型较多,包括森林、灌丛、耕地、盐碱地等类型。

本研究选取Landsat ETM+数据和SPOT—5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Landsat ETM+数据,共两景,每景数据有八个波段。其中一景数据成像时间为2000年9月7日,卫星轨道号为120/32;另外一景数据成像时间为2001年9月3日,轨道号为121/32。两景图像中,ETM+1~5,7波段分辨率为30 m。

SOPT影像共四景,每景3个波段。其中一景数据成像时间为2007年5月25日,一景数据成像时间为2010年2月6日,两景数据成像时间为2010年10月8日。四景影像经分辨率为5 m。

2 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2.1 技术流程

通过对兴城地区不同时相的ETM+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剪裁、重采样、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处理,分别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对分类后的结果采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进行动态分析并评价其分类精度[7]。建立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分析、判读,根据判读结果得到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数据,快速提取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具体流程如图1)。

2.2 图像预处理

2.2.1 图像融合

本文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研究,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信息。为了使遥感图像能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精确的分类精度,要求 3 波段合成图像的信息量大、相关性小、冗余度小、特征明显[7]。通过对研究区的 7 个波段的信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ETM+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为ETM+7( R) ,5( G) ,2( B) 假彩色合成方案。

2.2.2 图像几何校正

为了使两个不同时期的图像所对应的地物点吻合,以便获取精确的后期动态变化监测的数据,必须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8]。以SPOT—5影像为基准,分别在ETM+和SPOT—5影像上均匀地选择46个地面控制点,采用双线性内插法对图像进行重采样,使相同地物出现在校正后的图像相同位置,完成配准。在几何校正过程中,必须满足配准精度RMS小于一个像元。

2.2.3 图像增强处理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增强图像,以便处理结果图像比原图像更适合于特定的要求。为了突出相关的专题信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使研究者更容易地识别图像所反映出的信息,便于图像解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取图像中有用的定量化信息。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方法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Histogram Equalization) 和交互式直方图拉伸(Interactive stretching)。经图像增强处理以后,观察遥感影像直方图的形态越接近正太分布,其图像效果越好,图像对比度越高,从而提高了图像的视觉显示,达到了预期要求(图2) 。

2.3 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是用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它就是在分类之前通过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对遥感图像上某些样区中图像地物的类别属性有了先验知识,对每一种类别选取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计算机计算每种训练样区的统计或其他信息,同时用这些种子类别对判决函数进行训练,使其符合分类要求;随后用训练好的判决函数去对其他数据进行分类,使每个像元和训练样本做比较,按不同的规则将其划分到与其最相似的样本类,以此完成对整个图像的分类。

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该区分为林地、耕地、居民用地、未利用地(本地区以裸地为主)、水域(包括河流、水库、海洋和滩涂)5个类别。通过野外踏勘考察和分析相关资料,综合考虑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现阶段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并将ETM+和SPOT—5影像进行对比验证,得出该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根据两个时相的影像特征,根据感兴趣区选择训练样本,利用这些样本数据去识别其他未知对象,进行监督分类,从而得到ETM+和SPOT—5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其土地利用分布图(图3、图4)。

2.4 分类后处理

变化信监测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将经过配准的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分别进行分类,然后比较分类结果得到变化检测信息。该方法的核心是基于分类基础发现变化信息,该方法也是获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过程。本次研究对两幅分类影像进行差异分析,分析识别出哪些像元发生了变化,以像元数量、百分比和面积统计参数输出(表1)。

3 数据分析与精度验证

3.1 数据分析

对监督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耕地、河流和海洋的面积减少,而林地、居民用地、未利用地(这里主要是裸地)、水库和滩涂的面积增加。产生原因可能有(1)围海造田和近海养殖区的建立也使得海洋面积减少;(2)由于SPOT—5空间分辨率较高,地物边界清晰,能够识别出ETM+影像上无法清楚辨别的地物类型,如滩涂,从而准确地反映地物空间分布状况;(3)耕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盲目开垦、土壤费力下降、荒漠化、沟壑化(原已有的沟渠加长加宽,原来无沟处出现沟)都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格局不断发生变化(4)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用地的面积也随之增加;(5)由于开发不当、过度采伐等因素,使得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因此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合理规划迫在眉睫。

3.2 精度验证

Kappa系数是在综合了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两个参数上提出的一个最终指标,用来评价分类图像的精度问题,在遥感里主要应该使用在准确性评价和图像的一致性判断。Kappa系数为-1~+1, 如果两幅图像差异越大,则其kappa系数越小;kappa系数越大则说明一致性越高。一般说来, Kappa系数≥0.75,一致性程度比较好;在0.4~0.75,一致性尚可;Kappa系数<0.4,一致性程度较差[9]。

本次研究中,ETM+的Kappa系数为0.826 8,SPOT—5的Kappa系数为0.936 1;可以看出此次分类的精度较高,分类结果较好。由于SPOT—5图像的分辨率较高,因此分类效果更优于ETM+图像,更能准确的反映土地类型的变化信息。

4 结论与讨论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监督分类和动态变化监测是一种有效、便捷地获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的方法。通过对锦西市幅区不同时相的ETM+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专题信息提取,不仅速度快、方法科学,而且能够达到精度要求,可以为土地利用、资源调查与监测提供现状分类图及专题信息分布图。

(1)研究区内耕地、居民用地、裸地、河流变化明显。总体趋势是居民用地、裸地明显增加,而耕地、河流较大幅度减少。各类用地间相互转化,并以耕地和居民用地间相互转化最为显著。林地、水库、海洋及滩涂状况变化微小。

(2)监督分类可以有选择的决定分类类别,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类别;可以通过检查决定训练样本是否被精确分类,从而避免分类中的重复错误,避免了非监督分类中对光滑集群组的重新归类。

(3)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分析的结果有直接作用,从而影响分类精度。本次研究中ETM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因此分类结果和精度都较SPOT—5影像差。

随着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以预见,研究区未来几年土地利用的演化速度还会加快。由于粮食需求加大,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未利用土地资源呈上升趋势。因此,快速开展对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势在必行,这对缓解人地矛盾以及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遥感技术必将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浅谈中国信息革命带来的课程变化 篇8

关键词:信息革命,课程,教学

21世纪以来, 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令人惊叹, 以此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 一场席卷世界的信息革命随之而来。这次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给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也给课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新信息技术被大量推广应用于教学中, 使得我们课程中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同时也对课程的每个具体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对课程应该进行哪些改造才能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

那么,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课程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 在教学观念上,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观念, 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 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原则, 贯穿于意识形态之中, 在教育发展中具有统帅、导向、支配的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 要求教师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教育要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努力,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彻底摆脱“应试教育”束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同时更加注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第二, 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一方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突出, 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讲堂上讲, 学生在下面无选择地听。教师不能够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限制了每个学生的个性表现。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自主支配学习资源, 选择知识点, 建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适当的软件学生可以进行自学, 而且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速度结构都可以由学生自己灵活掌握, 这样, 就由传统的“面对面”的死板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师生互动的灵活自如、形式多变的现代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以科学的手段传递、记录、存储和再现教育信息, 这样既可供个人单独使用, 又可供多人同时学习使用, 并能反复播放, 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和自学, 这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其中媒体和网络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而是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师不再去选择媒体、组合媒体, 而是主要去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进行新知识、新意义的建构。今后, 这种方式将占教学的主要位置。

第三,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更新。根据教育学基本理论,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播过程, 其中包含教师、媒介、学生三个基本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不同的组合作用方式, 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适应不同的教育学习环境, 对学生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下面, 重点列举三种主要基于信息技术变革而导致的崭新教学模式及其对学生发生作用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的“催化剂”, 它能高效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选定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策略, 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场景设计等媒体将教学内容直观地传递给学生。这里的媒体既包含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 也包括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视听媒体的现场应用。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验等方式接受来自于教师、计算机传递的教学信息, 经过归纳总结回忆, 转换为认知。这种模式中一般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 但学生接受积极性需要教师多媒体设计的刺激和引导, 可以说教师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个别化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寝室、家中等互联网畅通的任何地方利用各种学习网站搜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 也可以寻找并购买教材、视听媒体、图书馆平台、互连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学习, 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 只是通过编制各种教材、为学生答疑释惑等途径间接地辅导学生。这种模式下, 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节奏可以由学生自己安排和决定, 有利于学生自主自觉学习, 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使教育教学更富有针对性。

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模式。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组合构成的动态教材, 同时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样, 使知识不只是停留在平面书本上, 甚至可以丰富和充实空间立体知识。学生在同样教学时间内, 可以通过多感觉吸收和接纳多渠道信息, 可以学得更多、更好、更高效。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 学生们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进行师生连线、同伴互教、小组讨论、远程培训等合作性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随时请教老师问题, 提交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既可以个别学习, 也可以同学之间合作学习, 还可以自由地选择老师、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当然, 这样的学习模式要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教育协同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

第四, 在教学内容上,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主要是将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大部分都是教科书上一成不变的固定知识体系,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断更新, 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介入, 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完全的信息社会, 仅凭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全方位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扩充。首先, 新的知识和信息大量涌现, 现在一天的信息量可以相当于过去一年或数十年信息量的总和;其次, 新旧知识更替的速度加快, 周期缩短, 使得教师首先要能更快更好地获取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信息;再次, 新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 教师要能及时地吸收和消化, 进而运用于教学之中。

综上所述, 在中国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过程中, 对课程的影响和改变逐渐扩展到了每个细节, 也对于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 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时空统一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同时它对于教师、学生、教学改革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必将取代某些落后的传统教学, 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也必将取代“应试教育”。今后, 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必将会愈来愈多利用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 而信息革命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对课程的影响也将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罗慧中.关于提高课堂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 2002, 24:75-76.

[2]徐文胜.提高CAI课件的使用效率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2, 1:80-81.

[3]高爱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5, 2:45-53.

信息变化 篇9

3S技术的结合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土地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传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3S技术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探讨了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具体阐述了基于3S技术提取地类变化信息的方法。

1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

1.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处理、提取和应用技术, 目标信息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技术等。

遥感技术依其遥感仪器所选用的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 声纳遥感技术, 物理场 (如重力和磁力场) 遥感技术。电磁波遥感技术是利用各种物体/物质反射或发射出不同特性的电磁波进行遥感的。其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遥感技术。按照感测目标的能源作用可分为:主动式遥感技术和被动式遥感技术。按照记录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图像方式和非图像方式。按照遥感器使用的平台可分为:航天遥感技术, 航空遥感技术、地面遥感技术。按照遥感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地球资源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气象遥感技术、海洋遥感技术等。

1.2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 , 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主要是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 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 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技术路线

2.1 变化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特点, 按照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目的, 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和技术手段, 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关系框架下, 人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政策、文化、民族风俗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而土地利用变化又是土地覆盖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因子。

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多要素的综合体, 包括地表植被、土壤、冰川、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 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性。

地球表层系统突出的景观标志就是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LAND USE/LAND COVER) 空间属性, 其形态和状态可在多种时空尺度上变化。同时, 土地利用与覆盖还是遥感图像上最为直观的特征表现, 也是最能够体现空间遥感技术宏观快速优势的一个研究领域。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指在特定时间内, 土地利用在位置、范围、大小、属性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变化的类型。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和结构特征将这种变化集中的反映出来, 具体表现为色调、颜色、纹理、形状、大小等的变化, 为人们快速准确地确定变化信息提供了数据支持。

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 运用解译标志和实践经验与知识, 从遥感影像上识别变化目标, 定性、定量地提取出目标的分布、结构、功能等有关信息, 这一过程为变化信息的提取过程。

变化信息提取是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辅助与人工识别相结合的方法, 提取出土地利用变化在多时相遥感影像上的表现信息, 并进行处理和数理统计, 从而输出变化信息成果的过程。变化信息提取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发现变化信息, 生成变化信息模板;人工与自动相结合提取变化信息, 确定变化类型;最后将变化信息反映在地图上并进行数据统计。

2.2 变化信息发现

变化信息的发现是变化信息提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变化发现的准确度决定着后序工作是否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变化信息发现的方式可分为三种:人工发现、自动发现及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 大多采用最后一种方法, 即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变化自动发现的方法主要包括光谱特征变异法、假彩色合成法、主成分分析法、图像差值法、分类后比较法、波段替换法及变化矢量分析法。

2.3 变化区域提取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辅助变化信息的提取和类型的确认。例如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时, 运算处理的结果是一个可提示发现变化信息的变化影像, 根据此影像显示的数值大小可采用取阐值的方法得到变化模板, 变化范围可以通过局部分类再作比较或是直接人工判读的方法来确定变化的类型和边界范围。但是由于遥感影像处理的复杂性, 在处理不同影像时单一的变化信息提取的方法得到的模板反映不了全部地类变化信息, 故要求对变化信息的提取进行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手工数字化法、区域生长法、图像分类法、闭值法和组合法等。

2.4 变化类型确定

变化类型的确定方法是将变化模板叠加在两个时相的影像上面, 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变化区域在两个时相上对应的地物类型。当只凭影像特征难以确定地物类型时, 可以参考土地利用图等相关资料。如果仍难确定则需要进行外业调查。

在变化特征增强的图像上, 理想的情况下每类变化信息应该对应特定的灰度域, 因此当从图像上提取出变化区域, 变化类型就已经确定了。但是由于各类变化信息对应的灰度域可能存在交叉现象, 或者差别很小, 很难由阐值法和分类法精确提取所有变化类型的范围, 此时提取的变化区域可能包括多种变化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提取的变化区域为模板在小范围内重新进行分类。

2.5 变化信息表示

以调查区为单位, 对图斑编号。图斑的顺序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统一编号, 编号不重复, 且编号与图斑之间保证一对一的关系。

勾绘图斑范围时, 在变化图斑颜色单一的情况下, 通常用魔棒选择:反之, 则沿融合影像的光谱与纹理变异的分界处, 以两个象素宽度向外勾绘图斑边界。确认发生变化的图斑, 以红色描绘图斑边界:不能确认的图斑, 以黄色描绘图斑边界。同时需要预填外业调查表。

每个变化图斑应注明大地坐标及所在1:1万地形图的图号, 以备外业调查中使用。对变化图斑分为肯定与怀疑两种情况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3 结论

3.1 基于GIS和RS一体化变更地块判

别法吸取了常规分类技术和判别方法的思想、算法及结论, 同时也根据土地变更地块识别应用的特殊性对算法做了相应的改造。因此, 它是一种具有识别变更地块特色的识别方法。

3.2 在任一随机实验中平均2.54%的漏

判率和5.25%的误判率决定了GIS和RS一体化的改良距离判别法基本可代替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人工判读的工作, 从而加大了土地动态监测自动识别技术的可推广性。

3.3 本方法只能识别出发生变更的地块,

信息变化 篇10

淄博市气象局自1999年3月23日开通声讯电话“121”气象信息咨询服务以来 (自2005年1月1日起“121”改为“12121”) , 开拓新型预报产品及改进新一代数字语音系统, 使该项目收入稳步提高, 笔者试图从气象要素来分析影响“12121”拨打量的因素, 并进一步探讨提高拨打量的方法[1]。以淄博市气象局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12121”固定电话及手机日、时拨打次数;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淄博市气象台本站降水日数、降水量、大风、高低温等气象要素为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信息流量变化规律

1.1 日变化

“12121”各时段平均信息流量见图1, 由图1可知, 6:00—7:00为信息使用高峰, 主要是上班、上学、外出活动的高峰期, 17:00—19:00为第2个高峰, 主要是下班高峰, 也是更新天气预报和环境气象预报等重要信息的时间。

1.2 季变化

图2是信息流量的分季节值, 由图2可知, 夏季明显高于冬季, 春季较秋季略多。分析原因主要是夏季天气复杂多变, 公众对天气比较关心, 且夏季是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季节;而冬季多为晴好天气, 很少出现灾害性天气, 且农业活动较少, 因此拨打量相对较少。

2“12121”拨打量影响因素

“12121”信息流量日际变化很大, 雨天拨打次数明显增多, 而晴好天气拨打次数则明显减少。如2007年7月18日, 出现全市范围的雷雨大风天气, 南部山区遭受冰雹袭击, 结果“12121”拨打量猛增, 日拨打次数达24 647次;而2007年7月23日, 由于天气晴好, 日拨打次数仅有3 340次, 相差7倍以上, 由此表明信息流量的日际变化与天气要素关系密切。为此, 用本站降水日数、降水量、大风、高低温等因素与当日及次日拨打次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信息流量 (Y) 与降水日数 (D日) 、降水量 (R旬) 关系密切, 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为:

3 提高“12121”信息流量的途径

3.1 拓宽服务用户

淄博市气象局2001年以前仅开展固定电话用户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移动和联通用户猛增, 又分别开通了淄博移动和淄博联通手机声讯电话“12121”气象信息服务, 使信息流量成倍增长。另外, 近几年手机短信市场异常火爆, 淄博市气象局利用气象信息与联通、移动网络联姻, 推出天气预报短信息服务, 仅2~3年时间就发展20多万用户, 使气象信息服务大家庭里又添新成员[2]。

3.2 丰富气象及相关信息

2005年淄博市气象局声讯电话“12121”信息服务平台更新换代, 使拓展信息内容成为可能, 考虑到信息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增设了旅游城市天气预报、节假日天气预报、周末天气预报、环境质量预报、空调开机指数预报、穿衣指数预报、感冒指数预报、紫外线指数预报等服务项目。2005年5月又开通了气象专家热线和温馨点歌台栏目, 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 信息流量显著提高[3]。

3.3 提高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性

气象信息的信度如何是取得用户认可的基础, 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 认真总结预报经验, 提高预报准确率[4,5]。

3.4 提高气象信息的时空分辨率

要充分利用“12121”气象信息服务方便、快捷的特点, 它不同于一般24 h预报, 应尽一切可能加密更新次数, 目前开通了3 h天气预报, 遇有灾害性天气、转折性天气或重大灾害性天气, 随时更新。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天气阴沉, 自己又想出去办事, 会关心12 h内是否有雨, 尤其夏天雷阵雨, 一会电闪雷鸣, 一会阳光普照, 人们关心雨何时下何时停, 尤其对于上下班职工、学生或短时外出人员常关心短时天气。要充分发挥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中的作用, 在空间分区上也要打破行政区域、破除分县预报的框框, 尽量做到乡镇甚至城区不同的分区, 只有这样才能使声讯“12121”气象信息服务有别于电视天气预报, 改变公众仅靠观看电视来了解天气的局限[6]。

3.5 扩大宣传, 提高声讯“12121”气象信息的知名度

虽然天气预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但声讯电话“12121”信息服务存在的时间毕竟不长, 尤其是人们对其新增加功能知者甚少, 大部分人满足于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因此扩大宣传对提高声讯电话“12121”气象信息流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周村区气象局走向街头利用宣传品进行宣传;淄博市气象局和区县气象局利用电视天气预报背景画面进行宣传;每个区县局在各自乡镇做墙体广告;最近淄博市气象局在《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和《鲁中晨报》开辟声讯电话“12121”宣传专栏。相信通过以上宣传, 将使“12121”走进千家万户, 让更多的人了解“12121”, 使用“12121”, 打造出“12121”这一气象品牌。

参考文献

[1]彭涛, 张利平, 沈铁元, 等.现代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 2010, 32 (9) :29-32.

[2]覃秋忠, 杨志.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在县级气象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和应用, 2010, 31 (3) :58-60.

[3]马丽, 楚鹏, 李永果.气象预报与城市防洪排涝[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8) :132, 137.

[4]杨士超, 姚菲菲, 孙立军.利用正态分布处理离散预报点——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0) :44-45.

[5]张志刚, 张小玲, 张振鑫.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展的研究[J].气象软科学, 2010 (5) :108-115.

信息变化 篇11

【关键字】电费核算;信息化;运用;变化

一、电费核算中信息化深化运用带来的变化分析

1.电费管理由分散转至集中

在财务电费核算ERP体系的推广及深化运用上,财务信息化作为基础性要素,是在会计核算中心组织架构得到完全性革新的基本前提下,针对目前的各项业务、资源实施的整合性处理,以促使财务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是针对主营收入业务作出的集中性核算,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分散核算方式,把各分局的银行电费专户完全撤销,分局电费收入资金集中在市局统一的账户当中,可促使电费资金结算过程中繁杂步骤得到缩减,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的集中化经管。在对分局电费账户的撤销与合并的过程当中,电费核算会移至到市局,由市局会计核算中心部门来进行统一的集中性核算与经管,分局无需再核算电费,全部的电费收入都会在ERP体系上通过市局的代码层完全的展现出来,这样能够促使账务处理效率及电费数据的及时准确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电费收入的集中核算,能够为接下来的成本费用、项目费用的核算供应相关参考依据。

2.电费核算流程由差异到统一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电费收取上类别非常复杂。譬如,充值卡、邮政代收、自助缴费等多种多样,有的地区供电地狱分布非常广泛,分局在对电费应收、实收、退费等业务的处理上,具体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核算电费实施上移集中,针对各类收费方式的流程需进行具体浅析,需对从收费到记账整个业务过程的统一性规范。

将各方面的收费流程规范统一的基本前提下,财务部门可提前介入进来,通过对电费业务中关乎的各方面环境实施系统化的深入性浅析,综合市局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实际现状,来制定明确的由收费工作人员的销账、解款,直至电费管理中心的核定、对账的确认、会计核算中心的二次销账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促使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彻底分离得以顺利的实现,同时可达到无缝连接的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财务ERP应收账款余额与营销体系应收电费余额的差异性浅析及针对性处理,以便于推动电费回收工作的有效进行,提升电费核算及

3.电费核算账务处理由手工到自动

营销与财务的共同实施,每一项的应收、实收及预收数据都能够进行二次销账处理,由整个体系的借口直接发送至财务体系中,促使电费核算数据唯一性的实现,使得电费核算数据更为精准及时、真实性更高。

4.实现由点到面的覆盖

通过在特定阶段内针对电费数据的深入化浅析的基本前提下,利用ERP信息体系把企业、代管县局融入到管理的范围当中,同时在县局进行营销与财务协同项目的实施应用,对县局项目的上线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促使县局电费账务得到及时科学性的标准化处理,这样才能够促使电费核算信息化、账务处理自动化水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保证市县记账流程、科目完全得到统一,使得各部门间的数据可比性得到显著的增强,促使电费核算管理一体化能以有效的实现。

二、财务电费核算信息化需解决的问题

1.部分模块的推广应用程度较低

在当前的财务电费核算当中,设备管理模块方面的建设与标准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对于工单成本归集率等标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需增进业务前端各模块的实际运用程度,每个部门都需树立起把日常业务融入到ERP管理工作当中。

2.部分业务前端处理不规范,对后期财务数据造成不良影响

受到ERP体系促使財务财务数据业务前端化的影响,一些物业在前期ERP体系处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严格的遵循规定流程,在成本费用种类、数据输入上存在一定的错误,则对于财务的入账科目的正确及数据的精准都会带来直接性的影响。财务部门需对部分凭证实施冲销或对科目进行调整,对相关考核指标分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断的强化各部门间的业务有效哦沟通,对各个业务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实际作用进行全面的掌握,对各方面的重要问题及时的进行归总,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够确保流程的规范化,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

3.营业收费、充值卡、医药费等还未实现系统集成

通过针对各项业务流程的持续性整理与深入化分析,把各项业务融入到信息化管理工作当中,研发相对应的集成接口,促使系统集成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财务电费核算中信息化深化运用仅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通过全方位的创建财务一体化信息化平台,深入挖掘信息化数据的有效运用,可促使信息体系深化发展,为管理层、决策层供应最新的完整信息材料,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使企业全方位稳定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电费核算中信息化深化运用可促使企业管理水平获得显著程度的全面性提高,只要持续性的科学运用,必定会全方位的推动企业在健康的状态下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齐寅峰.公司财务学(第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

[2]刘力.财务管理学(第2版)].北京:全业管理出版社,2000.

[3]国家电同公司财务资产部编.国家电同公司会计核算办法[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信息时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新变化 篇12

1 信息技术与建筑设计

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 城市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城市的产业结构有了根本性变化, 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 生活方式的改变, 也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的需求, 对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促进了智能系统的发展, 具备自动调温、散热导风、自动照明调光、自动报警、监视、防灾管理等多功能的智能化建筑逐步取代功能单一的老式建筑。智能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独特的室内环境, 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生理、技术、物质与精神需求。

另外, 计算机技术不仅使建筑制造业和建筑业迅速得以现代化, 而且开始对建筑设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已经完全取代图板成为一种高效率的机械化制图工具从方案到施工图, 从效果图到结构计算, 直至模拟场景中复杂的物理环境, 制作身临其境的动画等。计算机技术在影响设计过程的同时, 也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客体—建筑的功能。而象网上图书馆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些新趋势可能会为作为功能载体的建筑带来不少变化。

同时,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将不再是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的“独家垄断”。公众的参与不仅是需要, 也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系统, 参与贯穿整个城市与建筑设计实施的全过程, 管理与监控也同时贯穿全过程。

2 信息消费文化与建筑设计

信息量和流动速度空前的传媒时代, 网络正从一种单纯的资讯手段演变为一种栖居住世的方式, 从而影响到建筑文化的存在基础。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革命在于信息集结和传播的超速度和互动方式, 这种方式把全球的知识和技术第一次集合成了统一的数据库, 使历史世界传统的时间—空间观念遭到质疑。实际上, 网络已经使得现实时间世界的“现实性”概念得到了扩大。从生活角度上讲, 虚拟的现实与实物同样给予着栖居者以生存经验。这些经验必将参与构成着建筑文化大厦新的生存论基础。

作为电子信息的特性, 它属于不停的反复进行瞬时传播、扩散、不确定、没有限制的领域。这使得建筑空间的场所性和时间的历史性维度从信息的背景中消失, 而地方性和乡土观也就受到质疑。由于环境“质”的变化, 设计的依据和参照可能呈“多元化”发展, 由此引发了一些创作倾向变化, 不再强调个体与整体环境的和谐, 而着重在作品的独特。实际上, 今天的创作者受现实生活启发, 已经无意识的把自己的作品纳人到整个网络世界去考虑。人们评价建筑和艺术作品, 也不再只与作品相邻环境作比较。因此, 未来新建筑的发展, 或许会以更具有冲击力的艺术表现, 在地方性和乡土观也就受到质疑。

3 建筑师在虚拟环境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科技正在越来越多的层面上影响着建筑行业, 虽然其本身只是一项新科技, 但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 而包括设计观念、手法的重大转变, 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中V R技术的应用, 令建筑设计更直观、真实、可信、可比。所谓VR, 即VirtualReality, 多译为“虚拟现实”, 也称“灵境”、“虚拟环境”等, 虚拟现实并无确切定义, 大抵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 通过多种传感设备, 让使用者“投入”到该环境中, 获得“进入角色”的体验, 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这里“模拟环境”是指计算机生成的有立体感的图形, 它可以是某一特定现实环境的表现, 也可以是纯粹构想的世界。虚拟环境常用的传感设备有穿戴在用户身上的装置, 如立体头盔、数据手套、数据衣等, 也包括放置在现实环境的传感装置。“自然交互”是指用日常使用的方式对环境内的物体进行操作。例如用户可在模拟环境中用手拿东西, 在虚拟房间里行走。而虚拟环境会作出实时立体反馈。

显然, 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 由此也改变了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设计手段

虚拟现实使建筑师不再停留在原来的平面、立面、剖面和三维模型的模式中, 而可以“漫游”在自己的设计中, 随时予以修改和补充并迅速、准确对比各方案的优劣。虚拟现实设计者对建筑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体验更加生动、准确, 从而令设计者的作品更加实用、美观, 建筑师的工作更加有趣和人性化。

3.2 设计检测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研究建筑内部物理环境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数据风洞在分析建筑物理环境方面则起重要作用。以流体力学为基础, 用电脑模拟一个低速风洞和建筑模型, 从而分析、测试有关气体流场的变化, 热传递以及烟雾扩散等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筑师了解室内环境品质, 创造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

3.3 交互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既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虚拟建筑之间的互动, 也体现在建筑师与业主之间的交流。建筑师可带领业主参观其设计, 并实时讲述设计思想。业主则可以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建筑师立即根据业主意见调节设计, 直到业主满意。这种直观、逼真的方式更容易发现问题或错误, 与业主充分交流。有了虚拟现实技术, 建筑师的主动性、客观性加强, 作品质量得以提高。那么, 是不是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就一定能做出完美的设计呢?

应该看到, 虚拟现实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 艺术并不是摹仿自然, “真”不是美的本质。美的建筑、好的生活不仅在于生理、物理上的舒适, 创造精神层次的愉悦主要还在于建筑师的修养、悟性与敏锐。这不是虚拟现实可以取代的, 它只能存在于建筑师的大脑中。

其次, 虚拟环境作为一种仿真, 最多只能是逼真, 而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晨昏的差异, 四季的变化, 自然的微妙感受只可能在现实中体会。建筑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分析、完善设计, 但只能是手段, 不会是标准。

最后, 虚拟现实技术预先模拟出的建筑体验实际上并不能等同于人在真实建筑中的体验, 就象你也许早就通过图片、电视、电影, 甚至立体电影、环绕电影观赏过天安门广场, 但一旦你真正站在天安门广场, 你才由衷地、强烈地感受到其魅力与震撼。虚拟现实的发展和应用将对建筑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无论其怎样变化, 建筑师将永远是掌握主动、创造美好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张利.建筑师视野里的计算机—从三个层次论计算机与建筑师的关系[D].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论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03.

[2]矶崎新.反建筑史.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2002.

[3]费刚, 等.网络世界的图底关系[J].建筑学报, 2004, -4.

上一篇:理财方法下一篇:环境保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