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进程

2024-07-23

变化进程(共6篇)

变化进程 篇1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重要意义

首先, 民居环境一体化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中国古代就一直追寻“虽由人做, 宛如天开”的意境, “天人合一”,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目标。其次, 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 实现人与民居环境和谐统一的需要。第三, 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下, 城乡发展不仅要展现物质、精神方面全方位的享受, 更要去尊重千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 传承并发展文化, 在民居环境中展现民族文化、时代特征, 实现发展与传承的和谐统一。

2 城乡二元与民居环境和城乡一体与民居环境的对比

2.1 城乡二元体制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城市作为一个大型的民居聚居群落, 高楼式公寓住宅是其最基本的民居存在模式, 由此而产生的民居环境主要包括小区、商业街、广场、花园等基本构成要素。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为城市民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时也为城市民居环境的丰富和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村是对新信息反映和接受较缓慢的小型民居群落, 也是保持人类民居环境最原始的聚居地, 其“生存”环境以原始的村庄、田地、宅院等为构成要素。二元体制的划分, 使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不同的民居环境, 对民居构成形式、民居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城乡一体化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实现人与民居环境的协调, 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 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农村原有的民居环境被城市居住环境代替, 将原有的民居环境完全颠覆, 割断了民居文化传承的脉搏, 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在民居环境改建中, 民居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 以保护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民居文化和传统。

2.3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与区别

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但不管哪个阶段, “和”理念都是城乡民居“生存”环境的核心思想, 为民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内环境氛围。二元体制的存在,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也丰富了我国民居的构成形式。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民居环境的改建必然会对原有的环境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城市和农村在一体化过程中, 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前提下, 进而改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境况, 为农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外环境氛围。

3 城乡体制变化下民居环境与其它方面关系的变化

3.1 民居环境与内环境关系的变化

3.1.1 民居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变化。

人存在于环境中, 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人的印迹。民居环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场所, 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 随着城乡一体的深入, 民居环境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符合“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意境, 还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迹。

3.1.2 民居环境与空间关系的变化。

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现有的空间环境利用方式, 因此, 研究民居环境实质是对民居空间环境的研究。城乡体制的演变, 对乡村民居“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在改建民居环境的时候, 必须注意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组织形式的传承和革新。

3.2 民居环境与外环境关系的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民居环境与整体环境关系的变化。整体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是民居“生存”环境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了民居环境建设的政策、理念, 也包含了它与人、周边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 社会变革更加快速, 民居“生存”环境如何适应整体发展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但是, 有些主题是确定的, 给与“人”这个主体以准确的定位, 民居环境充分体现的人性, 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是环境改建所遵守的主轴, 是不容再次忽视的。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方向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民居“生存”环境建设的新主题。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 这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 为乡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树立了一个全新理念。如上所述, 城乡民居环境是特定环境的产物, 片面地追求乡村与城市的统一, 只能给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乡村民居“生存”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 要注重民居环境优秀传统的保存, 为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建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摘要:随着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进一步深入, 民居“生存”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的社会组织构成形式, 其自身民居“生存”环境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支撑, 当支撑组织形式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 其民居的“生存”环境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在城乡体制变化过程中, 应积极研究民居环境演变的方向与意义, 重视对民居环境的传承与保护, 做到趋利避害。

关键词:城乡二元,城乡一体化,民居“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李国瑾.中国图书年鉴_留住家园_中国古民居[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变化进程 篇2

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本文以武汉市为例,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年耕地面积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分析,得出耕地非农化流转的特征,并剖析了该市耕地非农化流转的动力因素,对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作 者:沈令 殷跃建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8)分类号:X503关键词:城市化 非农化

变化进程 篇3

经济转轨进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政府是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角色而存在。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一开始市场并不存在,所以就很难谈得上“市场失灵”。恰恰相反,改革初期,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尽快培育市场、形成市场、发展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孵化器”的作用。与此同时,不断调整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一、承认市场,培育市场、开放市场。30年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大体经历了从排斥到承认、从相互否定到互为补充、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框架;八十年代中后期,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思路;九十年代初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实践看,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在三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放开和搞活农产品市场。与此同时,对农业的主要产品,比如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这样,一方面破除计划配置农产品的旧体制,形成了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又确定了政府干预农产品市场的合理范围,以确保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性。

采取双轨制的办法,逐步放开工业品市场。建立和形成了统一的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极大地加快了工业化的实际进程,对于奠定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采取开放的市场政策。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提高经济的开放度。由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迅速转化为开放型的经济体,是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抓住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市场资本不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客观地估计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性作用。政府作为市场培育者,反映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個基本规律:政府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方式都取决于政府。但政府仅仅作为市场培育者,也不可避免地形成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形成政府对市场过多的替代。

(1)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前提。经济起飞的初始条件要求有最低限度的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比如道路、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起飞和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前提。以政府为主导,我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启动市场和民间力量促进经济繁荣创造了基础性条件。与印度、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优势并不在于市场更为发达,而是在于更为积极有效的政府。

(2)形成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通过人为地控制要素价格,构造了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低廉,为企业扩张创造了一个相对优越的制度环境。也为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成本优势。二是通过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经济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源。地方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积极地干预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我国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都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相关。

(3)为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预留了空间。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否定市场的作用,而是积极地培育市场。历史地看,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模式使市场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是渐进式转轨有效的过渡性安排。

三、客观地估计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模式的演进趋势。从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实践看,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替代,在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初期,具有明显的制度收益,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收益将逐步递减,并会使经济发展因缺乏活力和弹性,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难题而陷入困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下,难以应对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新的矛盾和问题。

(1)资源环境的挑战对资源价格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放开各类矿产资源价格,使其能够体现资源的稀缺程度,才能使企业自觉地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成本,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2)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由政府集中控制土地交易,低成本供应土地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一方面,新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土地资源供给巨大的缺口并存;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要求充分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就使得新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的要求尤为迫切。

(3)保护劳动者权益对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劳动者长期保持低工资的状况,不利于扩大消费,不利于转变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建立劳资双方合理的谈判协商机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框架,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

四、政府成为市场监管者,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前提。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要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政府必须成为市场监管者,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基础秩序。我国30年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虽然政府还需要在某些领域培育市场,但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看,更需要政府不断调整职能,扮演合格的市场监管者的角色,以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取代相互替代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市场化改革到位,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政府要成为商品市场的合格监管者。商品市场的有效性依赖于政府的有效监管。以食品药品监管为例,多头监管与“监管失灵”并存,对政府的监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

(2)政府要成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例如,在土地问题上,如果政府不再直接安排土地交易,作为中立的监管者,就会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如果政府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者,就能够更妥善地处理劳资关系的问题。从新阶段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实践看,如果政府不作为要素市场的监管者出现,市场化从商品领域拓展到资源要素领域相当困难。

(3)政府要强化社会性监管。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政府应当从市场交易双方超脱出来,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成为超越具体市场利益、客观公正的监管者。例如,在对待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问题上,地方政府要从提高当地财政收入的利益中超脱出来,才能够作为合格的环境的监管者。

变化进程 篇4

1 城市化与人居环境

1.1 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5]。郑州市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262km2,城镇化率达到60%。

1.2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涉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空间和地域,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也是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6,7]。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监控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2 研究区域概况

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地处河南省的中北部,浅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位于34°36′—34°57′N和113°27′—113°51′E,境内东西宽33—36km,南北长35—38km,市区总面积为1010.3km2。该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年降雨量640mm,森林覆盖率为18.5%。到2005年末,郑州市区总人口为296万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0年的5m2增至7.6m2,人均占有城市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8.44m2增加到12m2,郑州市区街道亮灯率从2000年的62%增加到了100%。

3 郑州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是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科学的定量描述和评估,也是认识和研究人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在进行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组成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居环境评价的核心思想。基本准则包括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数据来源的可操作性以及简单易行的特点。全面性是指全面和客观地反映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可操作性是指选用的指标来源可靠,确保数字质量;最少原则是指指标体系在能基本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的前提下,取其可能的最小数目;正确运用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分为5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环境优美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和公共设施建设程度 (表1) 。

3.2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数据来源于《郑州市统计年鉴》(2000—2005年)、《郑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0—2005年)和国家基金项目“城市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的研究”。此外,还参考了大量的统计资料。收集的数据一般都具有自身的量纲和分布区间,无法直接比较和运算,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②参考国内外人居环境质量指标的现状值,把指标的极值作为评价系统的上、下限值。③把人居环境调查满意度作为评价因素。用连续的实数区[0,1]表示,处于最理想状态时,其值为1;最恶劣状态时,其值为0。根据实际值,利用内插法在相应的分级中求取具体的评价因子指数。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郑州市人居环境评价中,由于各评价指标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定量评价各指标对人居环境的作用是准确评价的基础。通过征询多位专家的意见,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该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值(表1)。

3.4 评价模式

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环境优美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和公共设施建设程度五大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为了全面评价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建设质量,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具体计算步骤为:根据制定出的评价因子强度指数值,求出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与其强度指数值之积的总和即为各系统的单项评价指数。各子系统的单项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R为某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Wi为i指标的权值,Pi为i指标的强度指数,n为系统的指标个数。指标层的强度指数Pi是对实际值经过标准化处理得到的,参考张智[1]等人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划分标准,制定出评价等级指标指数(表2)。

人居环境质量状态是衡量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指标,通过加权综合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undefined。式中,I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Wj为准则层评价指标相应权值,Rj为准则层评价指标相应指数。

4 评价结果分析及预测

4.1 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得出2000—2005年郑州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分值分别为:0.463、0.477、0.493、0.518、0.533、0.546。具体情况及各分项指数值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指数介于0.4与0.6之间,属于四级。从各项子系统的评价结果来看,郑州市只有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生活便利程度的指数高于0.6,达到了三级,属于良;其它各项子系统的指数都属于差或者劣的状态,最低的是资源承载度一直在0.1与0.2之间徘徊。5年来郑州市变化最快的是公共设施的建设程度,由2000年的0.231增加到2005年的0.500,生活便利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涨幅也较大,环境优美程度和资源承载度基本无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郑州市的人均GDP等社会经济指数增长很快,尤其是2003年以来增幅明显加快。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77元,比2000年增长81.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398元,比2000年增长35.9%。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也非常快,2005年郑州市环保总投入达到4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GDP的2.55%;每万人公共交通车辆由2000年的9.2 标台增加到2005年的14标台,市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2000年以来,郑州市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区域不断扩张和规模不断增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加上对环境改造投入的加强,整体人居环境质量并没有严重恶化,近年来整体上还有所改善。

4.2 人居环境质量的预测

我们利用已经得到的2000—2005年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数据,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通过数据分析软件来预测计算,对输入计算出的历年人居环境综合指数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公式为:x (t+1)=13.612829e0.034547t-13.149829;精确度检验值为C=0.1083(很好);p=1.0000(很好)。根据以上公式得到2006年、2007年、2008年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6873、0.58872、0.60942,可见以后的3年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指数仍然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

5 讨论

在城市化进程当中,郑州市的人居环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通过对过去几年人居环境的质量评价,可清楚地看出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状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思路,使郑州市的发展更加和谐、平衡。从评价结果来看,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分值不高,与易居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资源的不足是郑州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城市生态的脆弱性、不稳定性,所以要加强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大工业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快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把森林生态城建设作为解决水、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使郑州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城市。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选取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5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环境优美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生活便利程度和公共设施建设程度。通过对评价指标量化分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后,对郑州市区最近5年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郑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郑州市的人居环境整体不高,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郑州市的人居环境一直呈正向发展。

关键词:人居环境,质量,城市化,郑州

参考文献

[1]张智,魏忠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2]李华生,徐瑞祥,高中贵,等.南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预警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58-611.

[3]朱鹏,姚亦锋,张培刚,等.基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初探[J].河南科学,2006,24(1)∶134-137.

[4]张春花,李雪铭,张馨.大连居住空间的扩散及郊区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66-69.

[5]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6,32(9)∶37-38.

[6]吴良镛,周干峙,林志勤.中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城市出版社,1994∶40-41.

变化进程 篇5

城郊区是一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特殊地域实体, 是受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影响最显著、最敏感, 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地带。城郊受制于分别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各种作用力, 也正是这种区域上的特定位置使得其土地利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土地利用结构复杂、极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城郊是城市的昨天, 乡村的明天, 对城郊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在当前, 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 尤其是对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方法的探讨已经成为土地科学研究的焦点, 广大学者相继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 信息量大, 获取信息快, 更新周期短等特点, 为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 节省了野外调查花费的大量时间, 提高了结果的时效性, 增大了研究结果的价值含量, 对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增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 背靠大广州, 南与东莞隔江相望, 东临惠州, 北界从化、龙门。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总人口103.67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 被称之为“黄金走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数量、空间上的变化。并且, 增城本是农业大县, 是典型的农村,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今天成为广东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 已正式撤市设区, 并入广州市。增城模式受到各方推广,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2,3]。2014年增城正式撤市设区, 成为广州市的一部分。

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数据使用的是覆盖增城全市的遥感影像, 分别为1990年与2005年两个时相。其中, 土地类型分类体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结合研究区土地覆被特点和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建立。此外, 有关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广州年鉴或增城年鉴, 相关政策资料来自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文献[2,3]。

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变化研究使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置分析, 得到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统计分析其属性数据, 生成1990-2005年增城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化转移矩阵。

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2.1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结构特征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建设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使土地利用发生数量、空间上的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相互转化。增城区1990-2005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面积百分比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从1990年开始, 经过15年的发展, 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化的比例很大, 只有林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比较稳定, 只有18.93%转化为非林地。耕地的主要转化类型为林地、园地, 转化率达到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交通用地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标志性的快速增长并且蚕食耕地的土地利用类型, 在这里并没有作为耕地的主要转出类型而存在。

转化为建筑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最要为绿地和水域, 占转入比例的57.6%, 而建筑用地则主要转化为林地和水域。从相关文献中得知, 主要是由于政策转变, 北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 并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大幅度植树造林, 蓄水造湖等工程导致, 在遥感影像上则表现为北部丘陵山地间的农村居民点减少。交通用地的转入类型主要是水域、园地、耕地, 三者占转入比例的66%以上。体现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园地、水资源等的侵占。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未来一定时段内, 为了特显增城“黄金走廊”作用并吸引资金发展经济, 作为基础设施的交通道路数量还会有大幅的上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 增城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一般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交通等城镇用地侵占耕地、林地、园地和绿地等的状况不同, 增城区已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根据文献记载, 上世纪90年代初工业起步初期的增城的发展是粗放型的, 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的严重恶化。从2000年开始, 增城转变了发展策略,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进行了生态环境大整治, 积极护绿造绿, 并且对土地利用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据记载, 从2000年起截止2004年, 增城区累计引进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 营造各种速生丰产林1万多公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增城后发优势。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单单在于破坏生态环境, 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 只要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科学规划, 就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甚至以生态促发展。

2.2 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状况分析

将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空间叠置与合并处理。其中, 将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合为城镇建设用地一类, 耕地为一类, 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为一类, 进行叠置分析后, 得到1990-2005年建设用地侵占耕地状况图 (图1) , 直观地体现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情况。

图1显示, 被侵占耕地最主要分布于南部和中西部平原地区, 并且多沿交通路线产生, 分布于道路两旁。该区域为珠江三角洲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耕地数量众多。并且由于被规划为工业区, 有多条交通线路经过;靠近广州市, 众多房地产楼盘星罗棋布, 故该区域成为耕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最多的区域。

中心城区周边的耕地主要是由于城镇中心区用地向外扩张, 由次级城郊转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原中心城区周边, 并有沿主要交通道路向次级城区蔓延的趋势。其中主要向西蔓延连接中新镇, 向南蔓延连接新塘、石滩。由此体现了城市化发展, 人口增多等因素无可避免地发生侵占耕地的状况。

相关文献资料表明, 从2004年起, 增城区根据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道路等发展原则与策略, 在区域范围内构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建设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集聚区, 中部建设优化开发的大都市副中心生活安居与文化产业区, 北部建设限制工业开发的都市型农业和生态旅游示范区。重点建设“两城三中心”:“两城”, 即荔城区和新塘城区, 市区努力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文化产业和国际化会议休闲城;新塘努力打造成广州东部生态工业卫星城。“三中心”, 即石滩、中新、派潭三个中心镇, 石滩创建生态工业镇, 中新创建增城中部工业明珠, 派潭创建生态旅游特色镇。图3.3所显示的被侵占耕地的分布总体来说与上述文献体现的土地利用规划不谋而合, 充分反映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一个区域城市化进程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两者相辅相成。

3 结论

数量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 增城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虽不可避免地占用了耕地、绿地等自然资源, 但侵占量很少, 并无以牺牲地表自然覆被为代价的发展经济的现象, 甚至林地的比重还有所增加。查阅相关文献与统计数据后得知, 增城区在城市化初期的发展模式也是粗放型的,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有所减轻, 而且努力恢复生态面貌, 积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化发展进入理性阶段。空间分布与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 土地利用的多样化趋势明显, 空间分布变得更复杂, 并向土地利用规划所划的三个功能圈方向发展, 体现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摘要:快速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覆盖的剧烈变化, 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并产生由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进一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有助于减缓或改善这种影响。文章以增城区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为基础, 从数量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 分析了增城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城乡结合部,增城区

参考文献

[1]程琳琳.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2006.

[2]罗必良.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变化进程 篇6

一、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现状

( 一) 案例村庄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H市DL社区, 该社区为拆迁安置小区, 位于大学城以南, 占地面积900 平方公里。DL社区分为东西两个小区, 共有住宅楼35 栋, 居民1200 多户, 人口近4700 人, 其中常住人口3700 多人, 流动人口近1000 人, 分为12 个居民小组。2005 年DL社区成立居民委员会, 2011 年社区成立物业公司, 管理人员10 人, 保洁人员25 人。DL社区有适龄劳动力约为2200 人, 已实现就业1600 人, 就业率达72% , 基本完成社区就业扶持目标。失地农民搬入该社区后, 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压力, 其原有的人际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 二) 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的新变化

1、人际交往对象的多元化。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由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搬入社区之前, 村民们的人际交往大多由血缘和地缘关系所主导。然而, 当失地农民搬入社区后, 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口的异质性和流动性增强, 传统的人际交往基础受到冲击, 一种以趣缘和业缘为纽带的新型人际关系正在确立。一位受访村民说: “以前在农村, 关系近的就亲戚和邻里。搬进社区后自己就去打工了, 原来的朋友也处, 还认识了不少工友。”另一位村民表示, 自己常在社区里和人打牌, 时间长了也就认识了不少人。

2、交往动机由情感性变成工具性。情感性关系是指在交往中建立的以满足情感需要为主的人际关系。在传统农村,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带着浓厚的情感因素, 较为简单淳朴, 少有功利色彩。工具性关系是指交往双方为借用对方资源达到自己利益而建立的人际关系, 情感成分少。在村民迁入社区后, 其交往动机逐步带有了明显的工具性成分。一位受访村民表示, 现在的人不像以前那么淳朴了, 开口闭口都带着钱的味道。还有村民说: “现在处朋友就看你能不能帮上别人忙, 啥本事也没有的不招人待见。”

3、人际交往程度的浅表化。失地农民进入社区后, 小区内居民交往的距离变短了, 见面机会也增多了, 但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时间却缩短了。由于城市里竞争强度大且流动性高, 进而造成交往量和交往时间的减少, 人际交往更加注重灵活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因此, 许多居民之间的交往从原来的“问长问短”变成了现在的“点头之交”, 人际交往趋于浅显化和表面化。一位受访村民表示, 现在大家都工作忙, 没那么多时间和你闲聊, 你说多了反而遭人烦。

二、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 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 失去土地后村民们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打工, 以业缘为纽带与其他人建立交往, 使其交往范围得到了扩展, 促进了新人际关系的建立。其次, 市场经济以效率和收益为导向, 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导向的影响, 进而使其人际交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 二) 社会文化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新的文化潮流不断涌现并对原有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了冲击。目前,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取向, 传统道德观念对人行为的约束力大大下降,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 如拜金主义, 自我为中心等对人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有碍于健康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

( 三) 人口的异质性增强

个人的社会背景会对其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总的来看, 失地农民群体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与经历, 差别较小, 但征地搬入小区后, 许多农民开始外出打工, 形成了村民间的职业分化, 一种也职业为标准的界限开始出现。此外,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 许多社区居民开始将自家空余房子对外出租或出售, 进一步加强小区人口的流动性和异质性, 不利于居民间稳定关系的建立。

三、对策和建议

( 一) 加快经济发展,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

农民失去土地后, 基本生存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虽然有相应的现金和房屋补偿, 但长期来看还是存在巨大的问题。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 许多失地农民在城市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或者说只能从事待遇不高的工作, 这造成其巨大的生活压力。为此要大力发展经济, 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改善其就业状况。

( 二) 加强文化建设, 为人际交往提供精神支持

回迁社区不仅是回迁居民居住空间, 同时也是回迁居民的精神交流空间和文化交流空间。为此, 我们应加大社区文化建设, 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首先, 重视回迁居民的风俗习惯, 保护其原有的文化传统。其次, 大力发展社区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的活动参与度, 加强社区居民间的人际交往, 增进邻里感情。

( 三) 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居委会联系着失地农民, 具有整合社会资本的作用。但在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 当前DL社区的居委会管理不够健全,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 要完善社区规范和制度建设, 对社区成员间的交往活动予以引导和规范, 为社区人际交往提供制度保障。其次, 提升居委会的服务和调节功能, 使其在邻里纠纷和矛盾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平等、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

摘要:失地农民变成城镇居民后, 其人际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社区建设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H市DL社区为例, 采用参与观察和结构访谈法, 对失地农民的人际关系变化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人际关系,变化

参考文献

[1]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民人际关系变迁——以中国一个北方村落为例[D].复旦大学, 2011.

[2]郭松江.论城市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及新发展——以武汉市调查为例[J].学术论坛, 2009, 8:132-135.

上一篇: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下一篇:数字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