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2024-07-23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通用7篇)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篇1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过:“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教师在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实, 这句话也道出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这一角色所具备的共性。语文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最能体现教师的这一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必然要受到教师的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源自教师的课堂角色, 而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正式权威, 其社会角色的一个主要范畴便是课堂角色。那么, 教师到底在扮演着怎样的课堂角色?下面, 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定向者”角色。在课堂上, 提问乃是这类教师控制课堂、展开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手段。由于提问对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往往带有潜在的强制性, 且所提问题本身也基本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故提问实际上对学生的课堂参与起着一种定向作用。因此, 我们说这类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扮演着“定向者”的角色。

2.“定向定规者”角色。这类教师是以教学必须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来规范学生学习的。由于任何要求 (包括“模糊性要求”) 的功能都在于确立某种规范 (规则、规矩、规章等) , 故这类教师就不是在“集中性”地扮演“定向者”的角色, 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同时扮演着“定规者”的角色。因此, 我们可将这类教师简称为“定向定规者”。

3.“定向定论者”角色。这类教师常常通过加强评价来调整学生的课堂行为, 致使“评价”在其言语行为中的比重急剧上升, 几乎与“提问”平分秋色。由于教师的评价不同于其他评价, 它不但表明着教师的一种判断,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 常常是一种“给定的结论”。因此, 我们把这类教师称为“定向定论者”。

就总体类型来看, 可以说教师传统的课堂角色都少不了“定向”, 不是基本上的定向者, 就是部分定向者, 教师对于课堂的支配由此也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 教学中的弊端也就显而易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 因而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转变。

首先, 要转变观念, 教师应承认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 要甘心成为配角, 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其实也赋予了教师角色更多新的内容:教师将不再是“专家”、“讲师”与“教授”, 而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不再以定规或定向来支配和限制学生的思维, 而是将课堂的支配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主宰课堂, 同时, 教师还应成为课堂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

其次, 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和优良的人格, 是教师作为指导者的先决条件。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在执行文化传承基本职能的同时, 还应把本人的世界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修养程度和基本素质显露给学生,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教师自身就要博学多才。因此, 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尤其是学科知识、教学理论以及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类的书籍。同时, 密切关注社会生活, 紧跟时代步伐。“腹有诗书气才华”, 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

最后, 教师还应成为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分析其中的不足, 提出改进方案。另外, 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 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要能够推崇创新, 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打破常规, 突破传统观念,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还应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开阔的视野, 善于分析综合信息, 有创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的教学方法等。

总之,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 依据新课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 从传统的角色中转变过来, 真正实行民主教学,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 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理想境界的窗口。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篇2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25、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呼唤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3

近十年来,在地理教学中,随着课程的结构、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开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但在绝大多数的传统教学课堂。教师通常表现以下方面的特征:

1、唯知识论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或者唯一的定位在完成知识性的任务,教师在制定者学目标时较多关注的是知识性要求,未能注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高一地理中必修中对“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节学习时,教师学有先提出为何要探索宇宙的新资源,没让学生先思考而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2、唯教材论

虽然多数教师把钻研教材知识和设计教学过程作为备课的中心任务,但未能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研究,例如:在高二地理修中有关“1.1人口再生产”中人口再生产的主要类型的学习时,教师过多依赖教材讲述,而没有联系实际,去认真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直至2006年教材的进一步修正才将知识更新。

3、唯教案论

理想的教和学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学生能按教案设计作回答,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理想的答案,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往往扮演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教案剧”的“主角”,少数学习好的主要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多数情况下是“观众”。

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地理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1、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地理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具有生产力等经济功能和价值,而且各种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精神的培养相协调。而传统的有些教育方法,对学生个性心理的發展,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人才观。

2、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地理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在地理课程的新材中,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就要求在教师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如在2007年5月第一次印刷的高一必修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图中,删除了冥王星的相关知识而增加了各行星的公转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对新增的知识应灵活的教学。同时,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3、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地理教师具有多元知识结构

新课程中,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开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知识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和风格。

4、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字出现后,教师在课堂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但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通过信息网络所获取的知识可能比教师多、比教师快,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现实。例如,在今年的高一地理教材(必修)中设及将九大行星,更新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知识,有的学生就是通过信息媒体所获得相关知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学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的工作者,学者的学习者,以及学生朋友和知已。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应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格伙伴的关系。老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

三、新课程观下现代地理教师角色

1、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的素质的形式,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

2、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生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扮好自己的“后勤”角色。

3、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的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篇4

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是改革教学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理念不单单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决定着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在课堂上更多地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给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学习条件,让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历史教材,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因此,历史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教学内容是课改前教材“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综合。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该教学内容就要完全摒弃课改前按照事件发生顺序进行讲解的方式,避免课堂上教师讲不完, 学生学得累的情况。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应该根据该章节的内容重新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将两场战争进行对比,对比两者的背景、经过、结果等。采用这种对比教学方式能够避免枯燥和繁杂, 增强该章节内容的整体性,更加突出教学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记忆和认知更加清晰和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基于教材进行教学。

三、深厚的历史知识

历史的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拥有强烈的个性,其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述以及还原历史的能力较高。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述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深厚的历史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与课改前历史课程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往历史教师接触较少的历史知识点都会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出现。新课程 历史教材更加注重贴近生活和现实。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1中关于当前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这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都有所接触,但是深入了解又十分有限。历史教师要扩展知识面,绝不能让自我水平停留在与教材相等的阶段上。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在高在历史课堂的导入阶段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情境。例如,在进行近代史“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七子之歌》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动听的歌声中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主要目标,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学习,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部分抽象、逻辑性强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接形象地展示,让学生从图像和视频中直观地感受历史知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思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实施教学课程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转换传统常规性教学,摒弃对教学内容的机械灌输,积极主动地对课程教学进行反思,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所谓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审视和评价,从而得出合理结论指导修正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方式的过程。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不单单是简单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而是需要在回顾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发现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来调整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让教学方向更加合理。新课程改革后课程标准发生改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积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新课程历史教程采用了专题教学模式,设置专题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综合历史学习的发展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生对于历史时序和空间的混乱感。并且新课改历史教材的内容也出现了改变。例如,中国古代史中东汉作为统一国家的建立被忽视。在近代史中,清朝末年新政的内容也很少。这种内容的跳跃会导致学生失去历史的连贯性,也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篇5

一、片面走进“动感课堂”的误区

留意观摩各种研究性学习课、各级优质课竞赛,不难发现,不少课堂正在步入片面求“动”的误区:凡运用CAI,则求图文并举、声像并茂、动感无限;凡诵读,则求书声琅琅、整齐宏亮;凡讨论探究,则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凡合作对话,则求热烈活跃、高潮迭起。显然,这些语文课正在抛弃“潜心静读”,冷落“凝神静思”,拒绝“会意静写”,似乎唯“动’是好!看到这类“动感课堂”,想到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在评价2003年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竞赛课时说:“现在,我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俏俏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这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深沉呼唤。参阅相关书籍,透过语文教学本质,笔者为时下语文课堂缺少“冷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冷场也是一种美

这里所说的“冷场”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个或多个短小时空,给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课堂处于思维活跃的安静状态。学生的暂时凝静沉思不是沉寂、冷静,恰是为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适度的“休止”与“空白”也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绘画中有空白,电影中有“空镜头”,文学中有“不写之写”。语文课堂上适度设置静场也能产生“不教之教”的美学价值。这一无声的静场恰似“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学生静读、静思,静写不是停滞,而是一种有效休止,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教学艺术。

三、冷场美在何处

1.有利于“核心对话”的深入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说,学生阅读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科学预设“冷场”,让课堂留有学生亲近文本、展开对话的时空,让每个学生部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从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乃至一个标点中去涵咏体味语言,真正与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融通,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冷场”可以为其他对话的有效进行提供必要的铺垫,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科学的预约。例如在执教《三个太阳》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题目,“三个太阳”出自谁之手?她这幅画画在哪儿?南极是个怎样的地方?按照常理。一个女人能去这种地方吗?以上问题在学生与课本的“零距离”接触中会逐步的感受。2.有利于个性思维的深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换言之,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科学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不可能有统一的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其他人末必有效。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能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要求、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个性化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冷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科学预设“冷场”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各种疑问进行深入地思考,对思维障碍进行深度探究,为课堂教学活动进展提供个性化的思考,为各种对话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准备。这样的“冷场”不但利于调动每个个体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话动中自觉认同、反思和体验的习惯。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有这样一句话“倘使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这句运用假设性的词语是否表示傅雷对自己说的话不确信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充分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尊重,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其他同学豁然开朗,点头赞同。3.有利于语文本体的回归

学一篇课文当然要理解内容,但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着眼点、着力点都应在语言上。科学预设“冷场”,把“写”挤进课堂有利于语文本体的回归。在“冷场”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和整洁,激发学生把字写好,在“冷场”中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体验、思考,让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在“冷场”中注重能力迁移,强化读写结合,实现双赢。这样的“冷场”可以使语文课堂在热闹中保持本性,在新奇有趣中咬住“青山”(语文)!例如宋学孟《柳叶儿》描写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追忆过去的苦难岁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人们吃不吃树叶、野菜?如果吃的话,与课文所写情景是否相同?请你以谈吃树叶、野菜为话题,口头或书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读写的结合使学生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实现双赢。

新课改呼唤教师基本功论文 篇6

一、身心健康, 塑造完美的人格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体魄是教师最重要的财富基础, 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中, 无论是经验丰富、能指导青年教师的老教师, 还是年富力强、能挑重担、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 没有健康的体魄, 都无法完成繁重而持久的工作, 也不能带给学生效率、自信和精神力量。因此, “健康的体格和耐劳的精神”应作为教师应当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条件”之一。要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 就要遵循“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这个成才的规律。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 首先要“自己健康”, 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 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个性即特色, 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 与创新能力和事业成功关系密切。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 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 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 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 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任何一位教师, 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的个性。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般, 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 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 应满腔热忱, 关心爱护学生, 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 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 学生才会愿意学, 也才能学得好。其次, 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使本来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 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会慢慢发芽, 长成希望的小树。

三、 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

首先, 教师的创新应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 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新性的教师不应受教材的约束, 特别是青年教师, 思维活跃,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应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把握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开发和创造, 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从而形成可操作、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思路, 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要“借题发挥”, 而不是“就题讲题”。

其次, 教师的创新还应体现在改革教法与优化教学过程上。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 怎样才能形成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 而是要学会借鉴、辨析, 进而勇于探索、积累、反思、总结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渗透创新的思想, 具有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火花”的敏锐意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个性、主动发展的人, 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 把“做”的任务交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的创造能力还应体现在创造性地“教”,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材施教, 因人而教, 适时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灵活驾驭课堂,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改呼唤合作学习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 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一、准备阶段

在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产生想要合作的动机,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引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实施阶段

确立学习任务之后, 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 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组员角色任务, 分工合作, 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 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学会收集资料。

一般来说, 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 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 通过什么途径, 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 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 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 可能有不一致之处, 这就需要讨论, 攻克难点, 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 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 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才能以诚相待, 荣辱与共, 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5. 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

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 不要有依赖思想, 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评价阶段

“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合作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尤其是“基础分”和“提高分”的引入则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合作学习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 有利于我们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四、合作学习下的新型师生观

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发展程度的晴雨表。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 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 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学生由于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 会把学习当乐事, 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同样也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上一篇:无线测控系统下一篇:变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