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论文 新课改的得与失

2024-05-30

l论文 新课改的得与失(共15篇)

l论文 新课改的得与失 篇1

语文教学课改中的得与失

狄 海 静

安阳县吕村镇铁炉小学

新课改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改实施几年来,广大教师投身课改,融入课改,传播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多了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个性得到张扬,能力有了发展。课改使小学语文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可谓好评如潮,褒扬众多。下面我先谈谈新课改带给我们的可喜变化。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成效最大的就是角色的转换了。教师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课改前的课堂,教师告诉得太多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老师好心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和想象。课改后,在课程标准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外资料的搜索,学生学得灵活,教师教得有趣。使用新教材前,有些教师十几年教同一本书,有些一辈子就教那一本书,对教材驾轻就熟,倒背如流,可以说有些老教师是不用备课就进入课堂的。虽说常教常新,但年年月月日日面对这样的老面孔,难免产生惰性。使用新教材后,由于教材编写思想、编写体例、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师面对的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课堂教学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例如课堂上学生之间出现了对统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教师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大有益处的。

三、课堂上教师激励评价性语言丰富了。

充分肯定、适时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新可改实施以来,课堂上教师批评、职责、讽刺的语言少了,表扬、鼓励的语言多了。如新科该以来出现的一些评价预言:你真是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你不仅会学而且会听;你的发言真有深度;再如: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幅美丽的画面;你可以当小播音员了。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鼓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刻苦学习的欲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任何一项改革有利就有弊,在新可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下面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谈几点。

一、双基掌握的不扎实不系统。

新可改实施以来由于教材的变化,教学的开放,使得学生对一些字词句的教学掌握不扎实、不系统。如改病句的联系,句子转换的练习等,教材中没有出现,考试时有。

二、重视了重点句段的教学忽视了篇章的教学,使读写教学严重脱节。

可改以来的阅读教学关注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与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意愿与兴趣。这是生本思想主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无疑是教学观念的重大转变,是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教师文章思路意识、整体观念淡薄,导致在指导学生细读深读文本时,往往任凭学生喜好,东一句西一句的选读,忽视甚至割裂了句段与篇章的内在联系。导致现在的教师上阅读课就是阅读课,习作课就是习作课,使阅读与习作教学严重脱节。

三、对于园地中的展示台,编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使得展示台成为一个摆设。

四、课堂教学与考试内容的问题。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小学语文课改的目的之一是让小学生“减负”,摆脱“题海战术”。可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考试排名压力是教师一块很大的心病,要命的是:考试往往不是考学生的能力,而是考学生的熟练程度。在此情况下,为避免学生考不好引起家长埋怨、学校领导不满和社会误解,不少教师在“课改”的背后,仍偷偷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机械、重复的训练,变成了学习机器。说实话,这的确对考试很有用。但对学生,不仅增加了学业负担,而且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也是一种折磨。

课改是一个创新的活动与过程,是教育领域中一场深刻的变革,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与改进这些问题,让我们教学更加趋于完美。

l论文 新课改的得与失 篇2

翻阅完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3版)以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教材确实体现了数学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例如,第一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简称“原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都是十分有益的.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原题抄录如下:

小明房间的窗户如图1所示,其中上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

(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多少?

(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窗框面积忽略不记)

首先,“原题”来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利用“窗户”这种每一个学生都十分熟悉的东西提出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的解决问题.

其次,“原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图1给出以后,按照常规思维,往往会使人想到,图中的6个小矩形都应该是正方形.那么这些小矩形到底是不是正方形呢?有没有必要是正方形?提出和解决这两个疑问,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做到的.通过简单的计算不难发现,在计算过程中根本没有涉及小矩形的具体形状.这也正是“原题”的探究价值所在.

第三,“原题”的后续问题连接紧密,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在给出“整式”等概念以后,紧随其后的“议一议”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

小红和小兰房间窗户的装饰物如图2和图3所示,它们分别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四个半圆组成(半径分别相同).

(1)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窗框面积忽略不记)

(2)略.

如图2,结合题意不难知道,上边挂装饰物的两个小矩形一定都是正方形,那么图2中下面的4个小矩形是不是正方形?图3中的所有小矩形都是不是正方形?这两个问题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遗憾的是,在教材最后的复习题中(第216页第1题)却出现了一个“画蛇添足”之题.请看该题:

如图4所示,一个窗户被装饰物档住了一部分,其中窗户的长a与宽b之比为3:2,装饰物由一个半圆和两个四分之一圆组成,圆的直径都是,计算这个窗户未被遮挡部分的面积.

笔者认为,题目中没有必要给出“”这个具体数据来,不如向“原题”那样,只给出“圆的直径相同”,而这个“”由学生自己去求;再者,题目中的“窗户的长a与宽b之比为3:2”的限制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本来第一章的开头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思维空间,而在学完全书之后,又出现了这样一个条件十分充足(或者说条件多余)的练习题,会使人有“前功尽弃”之感.实际上,如果把本题中的“圆的直径都是”和“长a与宽b之比为3:2”这两个多余的条件去掉,那么就是“原题”中的第(2)小题.因此,建议编者在修订教材时,删掉这道“画蛇添足”之题.

不知以上看法是否妥当,请专家们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工作的得与失 篇3

一、工作经验

1、认真抓了队伍建设。(1)、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学期来,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调整班主任,真正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 核心力量。修改班主任津贴发放方案,量化对班主任的考核,每月组织班主任例会,不定期利用升旗仪式和一日一训结束后的时间对班主任提工作要求,选派班主任代表参加教育专家讲座培训等。通过各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工作上的责任性和事业上的敬业心,并有重点地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及敬业奉献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班主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关心爱护后进生,真正做到了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拿火热的爱心关爱学生,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我校有一批非常认真负责的班主任,如邓平、周作炳、张德菊、高红艳、杨方松、谢家海、孔子凡、张传政、王小唐、陈建新、李第、严若寿、曹静、邢红芹等。(2)、注重政教队伍建设

在开学初即召开政教处全体工作会议,对各位同志的分工进行了安排并以书面文字下发到全体班主任手中,以强化各位政教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平时会不定期组织政教工作人员开会,布置工作任务,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在开学初学校成立了新的学生会、团季会、青年志愿者队伍,各班组建了班委会、团委会等干部队伍。在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过程中依靠学生自治来加强管理。校学生会每天对学校的常规管理积分进行量化打分并公布,班上的干部填好班务日志和晨检、午检、晚检记载本。

2、有一定的工作绩效

目前我校生源较差,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大问题。基于此,政教处开展了多项德育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为教学工作服好务。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讲话、周一至周五的一日一训、每周三的班会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黑板报、后进生的励志教育、违纪学生的处理等。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我们相信学生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教育,在行为习惯上有所规范。

二、教训

1、队伍建设不平衡。在班主任队伍中,有非常优秀的,但也有极少数根本不负责任的的班主任。在政教处队伍中,有个别政教员在值班时偶尔有不到岗现象。学生会干部在值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借值日为名躲着不去教室上课的现象。

2、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进一步规范。在校园内仍然会看到这样一些不好的现象:乱扔垃圾、疯赶打闹、说不明话、不按时进教室上课、带手机、带小摊食品入校园、躲在厕所抽烟等。

三、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

1、对不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个别谈话,提要求。对政教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强制要求其整改。对学生干部队伍强化管理,对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予以清理。

2、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下学期争取开展更多的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

强势领导的得与失 篇4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照美国大选,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外向、健谈、善辩、有掌控力、善于与人打交道。一谈起成功的领导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布斯、马云这样的,外向、强势、有掌控力。其实这是一个偏见,因为很多一样成功或更成功的人,可能会很内向、柔和且不具有攻击性,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就是因为从性格上说,他们不想让我们看到。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天生具有“领导像”,这种领导具有的领导气质可以使他在逆境中奋进,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的优点主要在于:

1、源于自己内心一种强烈的驱动,他善于制定并描绘愿景,并能够把愿景传达给团队,由此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2、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个人魅力,能够团结一批人向一个目标奋进。

3、具有领袖气质,善于用政治手腕掌控人心。这种领导即能让下属不感觉疏远,也不会让下属过于接近自己,以保持一种神秘的掌控力。当然,他们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一是固步自封,难以改变。一个强势领导人一旦形成定见,轻易不会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偏执”。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正确,那么组织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如苹果),如果这种偏执的方向错误,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灾难(很多,却不为人所知)。

二是剥夺下属的思考力,不会培养接班人。现在很多爆得大名的老板或职业经理人,人们都会很怀疑一件事,他们离开的话,这个组织还能不能继续辉煌?三是王权思想严重,最终结果是下属都围绕着他去转,而不是围绕着组织的绩效转。山东某知名新能源集团,其一下属公司原来在外地办公,活得风生水起。可是自从被老板叫到总部基地办公后,公司立刻乱象丛生,据子公司负责人讲,其主要精力都用来应付老板让老板高兴,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公司事务。不独有偶,该集团另一外省子公司负责人曾感叹:“为什么我们还活得比较滋润(比其他子公司)?就是我们离老板远一些,不经常被‘关照’。”

一个领导人,无论内向还是外向,无论强势还是中庸,因为身居高位,往往会被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下属蒙蔽。只有那些能够真正反躬自省、不断自我更新的领导人,才是成功的领导人。

小学六年来的得与失 篇5

小学生涯,伴随着我整个童年,童年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季节。六年来,我最大的失去就是童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的成长。人生就像一条河,离开了源头是为了奔向更辽阔的大海。小学六年来,我收获了纯真的友谊。我和伙伴们共同玩耍,互相帮助,我学会了理解,宽容,我也初步学会了如何和伙伴们相处,这对我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欢笑的场景,那快乐的时光,那心酸的日子都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无法忘记我的朋友,我想念并感激他们,是他们让我的童年更加快乐。

小学六年来,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妈妈,爸爸都是我曾经的“偶像”,他们知道那么多,他们的知识那么丰富。我渐渐明白,他们的所得是学习的结果。从书中我了解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教会了我观察,思考与发现。我有了知识,能够更好的和人们交流,也会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知识是最大的财富,它使我更加的自信与快乐。小学六年来,我收获了感动和感激。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教给了我知识,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养育了我。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了爱,得到了温暖,他们的辛苦与努力,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后我长大了,一定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小学六年来,我失去了许多玩耍的时间。小学的功课很多,作业也很多,为了完成作业,我失去了许多玩耍的时间。有时候为了完成作业,晚上休息很晚;有时候遇到难题,我苦思冥想,没有心情开心玩。

小学六年来,我告别了我的童年。失去了童年,意味着告别了无忧无虑的时光,我背上了父母的重托与期望。

纪录片《京剧》的得与失 篇6

关键词:京剧,传承,史实,拍摄方式

一、传承经典中华文化

京剧,中国国粹。2011年申遗成功。但是在现代中国,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西方文化的侵入, 年轻人对京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没有热情,他们喜欢的是流行文化、快餐文化,没有几个人愿意坐下来花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听完一出戏,这种事情也只有专业工作者和研究者才会去做。这让很多京剧艺术家都感到很沮丧,害怕我们这种古老的,承载着中华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遭到遗忘。

造成大家对京剧不感冒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缺乏对其的认识。现在的70、80、90甚至00后,有哪个在受教育的年龄了解过京剧或者戏曲这种艺术形式?这些人在上学的时候一周只上一次音乐课,而涉及到戏曲的知识少之又少,到了高中,音乐课还经常被所谓的“主课”霸占,这一点通道都被堵死了,到哪去了解京剧? 从小对京剧就是陌生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长大,上了大学。应该说大学有很多社团,但基本没有关于京剧的社团,因为没人懂,更没人喜欢,当然不会存在。二、 京剧本身的特点对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流行音乐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它通俗易懂,谁都能听懂,谁都能唱几句,这种参与感会大大提高大家的认知度和喜爱度。反观京剧,首先,唱词并不是人人都能听懂的,就算知道故事内容也听不懂词的发音,更别说唱两句了,这种难度造成的鸿沟不好解决。再说曲调,戏曲是高难度的音乐,旋律中的每一个转弯都带着故事和意境,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恰恰好, 这种精致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和模仿的,它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不像流行音乐,可以根据演唱者自己的理解进行改动。三、大众传媒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京剧虽然难懂,但歌剧与舞蹈同样属于“难懂”系列。大众传媒忽视了对它的传播这是事实,因为收视率和市场原因, 电视工作者没有将注意力瞄准京剧,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电视台也有自己的难处。但这不能成为理由,如果用新颖的节目形式,精致而富有现代特色的包装来呈现京剧,相信老百姓还是愿意看的。

二、《京剧》到底怎么了?

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观众对《京剧》的软肋也是毫不客气地将其指出。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蒋樾导演“不能原谅自己”,《京剧》回炉后又和观众重新见面。

(一)与史实不符

谭鑫培到底有没有因精彩一曲获得四品官服一套?周信芳为“四大须生”?明明是朱自清的照片怎么成了周作人?这些错误或疑问是一部纪录片不该有的,但是在《京剧》中,被那些有专业知识的观众一眼便看了出来, 试问这片子怎么可能得到这部分观众的认可,而这种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

纪录片,首先是真实的。没有这个前提就根本不是纪录片。前两年,“情景再现”的手法被大加批评,一些学者认为这违反了纪录片真实的本性,但是,情景再现是根据真实发生过的时间还原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 是一种表现手法而已,这样可以使纪录片更加生动好看, 也为纪录片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收视率和发行量都很好,超过了以往。但《京剧》犯的错误是致命的, 这一点确实不能原谅。

(二)拍摄方式的质疑

在《京剧》当中有大量明显的摆拍。摆拍在纪录片中也是不被认可的,但近年来,不管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对摆拍网开一面,冷冶夫就曾公开说他的《油菜花开》 是摆拍的。可见,随着纪录片的发展,摆拍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运用的纪录片中来的。但在《京剧》中, 摆拍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斥责“这不是纪录片, 是艺术片”的原因。镜头唯美,表现身段,甚至大量的镜头是让一位京剧演员在空旷的环境中摆姿势,确实好看,但不应是纪录片大量运用的镜头。纪录片是记录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在长城摆个身段,在民居里半个身段,这是记录吗?当然不是,这些镜头拍得再美也就是视觉的审美,没有记录意义。

(三)解说词

我初中生活的得与失 篇7

步入初中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获得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但我似乎又失去了很多。

我一头钻进学习里,我认为学生时代应该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所以一心专注学习。因此,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殊不知,除了学习,内容还有很多。

在学习上,我总是保持着一种积极上进的心态,我努力,我勤奋,我专注,而有时我过分学习的行为让学习的本质僵化了。虽然同学们时常问我问题,但是除了问题,似乎就没什么沟通和交往了。我开始感到了寂寞,尝到了孤独无助的滋味,无助的我习惯了一个人匆匆走进教室,习惯了一个人大声朗读,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学习。这种平凡的自我生活使我感觉缺失了什么,看到身边的同学团结友爱,共同学习,无话不谈,充满朝气和阳光。我无语了,其实我也需要朋友,我也希望得到同学的关心,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于是我努力地去和别人交往,但就是这让我又露出了尘封已久的“弱性”。在与别人交往中,我总想着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私心,自私。有时又为了一件小事而过意不去,不弄出个结果来心里不是滋味。还有点钻牛角尖,这就是心眼小,放不开。曾上课时,自以为是地唰的站起来报告老师的错误,这就是不尊重老师„„渐渐地,我懂了。我不应该这样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就

去玩。我要学会“付出时间”和别人沟通,还要学会尊重别人,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心底无私天地宽,凡事为别人着想,你会获得更多。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也一样。但勇敢和自信是我的脊梁。我敢正视我的缺点,并决心消灭它,而且一定能消灭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身为一个男子汉,就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开阔胸怀。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对于我们的班级,每个人都得承认我们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集体。墙上的奖状是最好的见证。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记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为了关爱我们的人,更为了我们自己。谨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奋斗不已。

老师让我谈一下学习方法,我只说一句话:如果你希望学习,请抱着一种我要学的激情,而后以坐下来钻进去的心态去学习,哪怕只有10分钟,也比那些被迫、内心不愿学习的人一天甚至更多时间的效率都高。

人生的得与失作文 篇8

full of contradiction and pain; he always focussed on landscapes, still in the quest for truth and justice, the argument is the purport of “Yongzhou eight essays”.e a swift flying gesture stream scene. Next, the author describe the “wide and deep pool Luan”. About ten acres of water is very calm, very clear. So far, the gesture also by Junji become smooth out, not on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ream due to the gap too large and burst out of the huge impact force.

论工农兵文学思潮的得与失 篇9

这股思潮及其理论主张的提出, 与文学史上许多思潮的出现不一样, 它不是单纯地由文学家提出, 而是通过政党领袖 (毛泽东) 的名义提出来的, 这一特点, 决定了这股思潮的发展与政治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正处在艰苦阶段。从国内形势看, 当时日寇把侵华主要兵力用来对根据地发动进攻, 而蒋介石站在党派立场上, 也调集军队包围和封锁解放区, 从而使根据地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严峻的形势, 要求文学对民族革命战争给以更好的协助。当时, 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文学其主流是好的, 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统区去的大部分作家不能适应解放区的新环境, 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思想感情还没有转变过来, 他们小资产阶级的精神王国和根据地工农群众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 一大批作家的文学取向、审美趣味连同工作方式都显得很不合时宜。比如, 有人就鼓吹艺术家和政治家的精神分离, 把嘲讽的矛头指向延安所谓“歌啭玉堂春, 舞回金莲步”的生平气象和“衣分三色, 食分五等”的“等级制度”;有的不愿写解放区的生活, 而要为“大后方”写作, 认为那里才有全面意义;甚至有的认为文艺从来就是“暴露”、“不歌功颂德”, 以致“专写生活中消极想象的作品, 一个时候几乎成了风气”。不能说他们的观点一无是处, 但是当民族危机当头的时候, 历史要求团结抗敌, 因而也要求文学不是疏离, 应该服从抗日救亡的总政治目标。他们这种种不合时宜的鼓动和做法势必会产生一种违反历史要求的离心力。能否有效地组织作家、艺术家为抗日服务成为延安文艺界的当务之急, 在此情形下, 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中国革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毛泽东在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作为政治家高屋建瓴地来谈论文艺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 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他进一步明确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 为工农兵而创作, 为工农兵所利用。”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 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历史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了革命根据地, 就到了中国几千年来空前未有的人民大众当权的时代”, 在新的历史时代, 工人和农民上升为社会主体, 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 成为新的历史时代的主人。同时也因此成为新的文艺的主人公。方向确定了紧接着就是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解决“为”的问题呢?毛泽东指出首先要解决的是作家的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要做到很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以他们所喜爱的美为美, 以他们所厌恶之丑为丑, 毛泽东叫作“把立足点转移过来”, 也就是作家、艺术家要把自己的立足点从“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王国”转到工农大众这方面来, 否则, 笔下的人物衣服是劳动人民, 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他反复强调:“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 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 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 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 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因此, 他号召作家、艺术家一定要深入到工农兵火热的斗争中去。他强调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 只有汲取了这个源泉, 才能创造出“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的作品来。这样“就能使人民群众, 惊醒起来, 感奋起来, 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为达到这个目的, 毛泽东认为, 不宜过多地暴露、批评和讽刺他们的缺点, 而要更多地鼓励和赞扬他们的优点及其斗争精神。要以写光明为主, 歌颂为主。为此, 他反对写抽象的“人性”, 而强调鲜明的阶级性。毛泽东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 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他认为有些人以“人性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础“是完全错误的”。其次是解决“为”的更为具体的途径, 亦即是着力于“提高”呢, 还是“普及”呢?毛泽东从当时的实际需要和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指出工农大众文化水平低, 这是事实, 但他们要求文化翻身, 因此, 文艺对他们来说“第一步最严重最中心的任务”是普及, 普及之后才能提高, 他形象地把这比作“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普及要“用工农兵自己所需要, 所便于接受的东西”去普及。提高“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 “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毛泽东对于普及与提高的论述, 决定了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形式, 使它走上一条民族化、大众化的路子。《讲话》还提出了新的批评标准和价值观, 这就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并且要求在创作和批评的互动作用下, 达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 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以上所述为《讲话》的主要内容, 由此不难看出《讲话》是纲领性的革命文艺理论, 它是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的文学理论, 而不是全部的文艺理论。其目标不是探究一般的文艺问题, 而是探究文学和革命的关系问题。它不是从一般的文学观念出发, 而是从当时异常尖锐、激烈的国际国内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系统地阐明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战争环境中,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艺理论体系和指导文艺运动的适时的文艺政策。毛泽东作为现代中国政治革命史上正在取得最卓越的成功的第一人, 他是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状况出发, 也即是从宏观政治的视角, 去考察文艺问题的, 认为“在现在世界上, 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 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因此他用以他为代表的政治路线去规范文艺运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利用文艺的教育作用, 教育、改造和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 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可见工农兵文艺思潮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紧密地绞在一起, 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毛泽东的《讲话》, 以强大的力量开辟了我国工农兵文艺的历史潮流。从此工农兵文学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在此理论的鼓舞下, 解放区艺术家们的眼光投向了广大的工农兵的基层生活, 创作了许多与政治结合紧密的, 极其适合当时农村读者趣味的, 对中国社会进程曾经产生过非常强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的文学, 极大地拓宽了文学创造与欣赏的视野和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很少有作家像解放区作家那样, 以无比的向往和满腔热忱去描写农民, 去展示农民的历史主动精神, 他们的高贵品质和掌握自己命运之后的生命活力。作家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农民 (以及农民出身的工人、士兵) 诚实厚道的精神气质、倔强执著的反抗勇气和他们接受集体主义理想后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告诉人们:这些土地的儿子受人们的怜悯太多了,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人们的景仰。这是一种理想高扬的文学, 连人的情感都带有深重的社会理想色彩。这是一种渴望英雄的文学, 它渴望着由英雄去改变苦难深重的民族命运, 如英雄传奇《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中就描写了牛大水、雷石柱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迅速成长, 表现了他们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一种高昂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 弥漫着战争题材的作品。在血与火面前, 歌唱个人, 或者表现自我, 张扬所谓“人性”会被看作是羞耻的事情;至于儿女情长, 甚至吟风弄月, 那简直是不识时务了。解放区文学无论是写战斗的“惨酷环境”, 还是写农民翻身的喜庆场面以及解放区政通人和、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都极力发掘着一种新的人际关系, 一种由阴沉转向光明的历史趋向, 一种牺牲自我, 照耀他人的心灵光晕。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被理想化、神圣化, 如把“白毛女”写成复仇的女神;王贵、李香香也带着理想主义的光环, 即便是早年以阴郁的笔墨解剖国民心理的作家如孔厥、柳青, 在他们描写《一个女人的翻身故事》中的折聚英;《种谷记》中的王加扶的时候, 也用上了一种新的色彩, 他们为时代张挂一批、一群、一系列英雄的画廊, 给一部充满忧患意识和悲凉感的现代文学史, 增添了不少明丽的光和色。

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 是解放区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代作家是抱着对他们的文学的接受者, 即工农大众的高度虔诚来进行这项艺术追求的。解放区文学在追求民族化、大众化的过程中, 程度不同地向古典小说、民间艺术形式靠拢。赵树理乡土色彩浓郁的文风倍受推崇。1946年, 郭沫若、茅盾和周扬等都著文介绍和推荐赵树理的创作。郭沫若说:“我是完全被陶醉了, 被那新颖、健康、朴素的内容与手法。这儿有新的天地, 新的人物, 新的感情, 新的作风, 新的文化。”周扬说赵树理是“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 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艺术风格的人民艺术家”。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文艺座谈会, 讨论赵树理的创作, 认为赵树理的创作具体实践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从而提出了“赵树理方向”的口号。在此形势推动下, 时下作品讲究故事的完整清晰, 人物主要靠言行, 而不是靠繁琐的景物烘托和心理剖析来完成性格塑造, 语言崇尚土腔土调。为此, 赵树理宁愿上“文摊”, 也不愿上离农民甚远的“文坛”;写过“五四”体的孔厥, 也写起章回小说来;曾在鲁艺课堂上讲授“名著选读”的周立波, 也热衷于记录老百姓在炕头“唠嗑”的话语;在重庆的老舍学写快板、鼓词……这些无不表明在民族的危难之际, 总想振兴民族固有的文化以激励民气。当时的文学风气是以质朴、明朗、通俗、甚至土气为荣的。这种大众化、民族化的趋向, 也是对二、三十年代文学出现的欧化现象的一种纠正。体现了文学进一步与人民结合的发展趋向而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小二黑结婚》曾经启发了多少乡村儿女的情感, 《地雷阵》曾经激发了多少民兵的斗志, 《吕梁英雄传》和《新儿女英雄传》何等风靡于山沟田垅上的读者,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何等广泛地影响了中国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 如此等等, 都使得任何想了解现代中国农村怎样从昨天变成今天的人们, 不可不读一读解放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因受时代的推动和受时代的局限, 包括受战时根据地艰难环境的制约和受需要“雪中送碳”甚于“锦上添花”的农民读者层的制约, 不能说已是一种高度成熟和精美的文学, 并且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政治价值大于审美价值, 通俗易懂的格调也影响了对心理深度和史诗境界的发掘, 然而它以其明朗新鲜, 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有着非常值得自豪的地方, 为我国文学掀开了别有天地的一页, 曾使中国文坛焕然一新。

但是工农兵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与政治绞得太紧, 功利性太强, 随着政治的左倾也越来越左, 尤其在建国以后, 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新中国初期是一个浸泡在政治空气里的年代。几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政治化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学活动, 更是无法跟政治保持“距离”, 毛泽东通过两次文代会、三次大批判牢牢拉紧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它逐渐淡化了文艺家对审美因素的关注和追求, 使艺术最终变成被抽空了艺术之魂的政治外壳。把文学批评简化成文学斗争, 把政治标准第一强调为“唯一”, 在从事文学的批评时, 只仅仅着眼于作家是否站在革命立场上, 是否能以革命思想为指导, 在批评中渗透了很多“左”的观念。翻开这一时期调门日高的文学评论, 大量充斥着政治术语和政治褒贬, 而真正属于艺术上的探讨却少到没有。“五四”时高扬的“人性”大旗彻底被打倒, “左派”认为, 人性就是阶级性, 世界上没有什么“抽象的”、共同的人性。这样的批评造成的思想认识是灾难性的。人们得出的结论是, 坚持人的阶级性, 大搞阶级斗争, 才是马克思主义, 而一谈到“人性”就是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 是不能见容于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性”失落的审美后果是, 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被扣上“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等罪名遭到批判。比如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 批评者责难它“依据小资产阶级观点、趣味来观察生活, 表现生活”, 是一篇“穿着工农兵的衣服, 而实际是歪曲了嘲笑了工农兵的小说”。表现了“离开政治斗争, 强调生活细节”的那种创作方法, 其写作动机是为了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对萧也牧的创作的严厉批评, 反映了对文艺的政治敏感和苛求。后来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电影《柳堡的故事》等一系列写人情、人性的作品也受到批判与否定。大批的作家被打倒。如京派著名作家沈从文因为主张创作的人性立场在建国后被迫中断写作。朱光潜、废名、萧乾等的写作, 也受到很大限制。钱钟书本来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小说创作上, 却也难以实现, 而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鉴于此, 作家们在文艺创作实践中, 尽量抽掉人性的因素, 把人性转化为阶级性, 把血统亲情转化为阶级情。作品中的人物都被异化为“神”。翻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的审美创造, 一股股无产阶级的英雄主义之风扑面而来。作品总是主题先行, 必要时让血肉生动的客观真实去服从观念上的东西, 先用政治教条钉一个框框, 然后用事实材料填充进去, 有的文学作品严重脱离客观真实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最典型的就是“文革”中奉为“样板”的几出戏, 剧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必须彻头彻尾是“无产阶级”的, 他不但有无产阶级的叱咤风云、排除万难的伟力, 有捕捉阶级斗争新动向的敏锐眼光和抓住阶级斗争不放的高强本领, 而且决不能沾染上资产阶级人情人性的半点尘埃, 所以他们都是没有个人情感生活的, 不是孤家寡人, 就是夫妻生死离别。《红灯记》中一家三代“本不是一家人”而是一个阶级的人, 血缘关系改变成彻底的阶级关系, 《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唱“到夜晚, 爹想祖母我想娘”, 决不能让人联想到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沙家浜》中阿庆嫂的丈夫“跑”单帮去了。《龙江颂》中江水英的丈夫在部队上……英雄们都成了不食人间烟火, 只知道闹革命、搞斗争的“特殊材料做成的人”。这些英雄比起许云峰、江姐似乎更强大、更豪迈, 实际上更虚假、更缺少人生的感召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政治对艺术的过分干预造成的不正常状态, 在这个时期,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艺术家, 都把文艺的功利性看得太重, 都试图让人物形象的教育价值超过他的审美价值。事实上这是对文艺功能的一种畸形夸张的看法, 是文学自身的灾难。工农兵文学片面强调写革命英雄, 写光明面而造成题材的单一, 构思情节的雷同, 作家的视野显得比较狭窄。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 忽视了向外国文学学习, 观念、技巧、方法带有很强的封闭性, 因为俯就工农兵读者的审美层次, 致使作品艺术性不高。因此, 这个时期创作的好多作品因为只有政治性而没有文学性被读者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应该看到工农兵文艺思潮是处在战时的内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文革”左倾思潮的泛滥使它走到“极至”, 也走进了死胡同。这也成了以后评论家所诟病的一个理由。

70年代末80年代初, 随着政治上的解冻, “对于思想戒律的怀疑、质询, 和冲决思想禁区的冲动, 形成一股巨大潜流”, 文学重新提出“人”的原则, 挣脱了“政治”的紧紧束缚而开始关怀“人性”自己, 英雄主义艺术风格逐渐退让给一种平民化的、全方位关怀“人”的艺术追求, 艺术的主角不再是清一色的“工农兵”英雄人物, 正反丑恶各色人等纷纷登台, 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向度、多层次、无主题、无禁区的自由状态, 由封闭的变为开放的, 由民族的而向世界接轨。工农兵文艺思潮好像渐渐为人们所忘却。但是, 90年代以来, “文学在新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沉浮”, 以消费性和娱乐性为主导的“大众文化”成为目前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文学龟缩于形式的外壳之中”, 设置“迷宫般”的“叙述圈套”;“龟缩在自我的象牙塔里, 对自己的身体, 对自己的人生经历, 对自己的内心体验留恋往返”;“美女作家、下半身写作甚嚣尘上……工人、农民题材被边缘化, 农村农民重新成为‘被遗忘的存在’。”文学该为谁写作、文学怎样体现人民性, 这个问题又重新引起众多论者的关注, 有的论者就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文艺的人民性理论, 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在列宁的有关论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的基础上, 继续加以继承、丰富和发展。”有鉴于此, 现在, 我们回过头来, 从更高的历史水平面出发去追寻、把握那个已经完成的历史过程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并全面考证它的得失, 也许对我们今后的文学发展有所裨益。

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篇10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其他方面却出现严重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文化,可以说是严重的毁坏,民生方面近年来问题不断。权衡中国30年改革的得与失,探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字:改革开饭,经济,发展。

正文如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百年屈辱史,得到翻身解放,但是限于各种原因,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被提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此后,改革开放的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际,国内生产力发展缓慢,国人思想僵化,科技教育事业严重落后,全国上下百废待举;加之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平和发展日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成为我过走向民主富强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我国的主要矛盾早已不是中华民族和列强的矛盾,也不是任何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我们当务之急就是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生产力。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正因为这样,我国必须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迫在眉睫。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长足的进步。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大进步,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第二,社会生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事业都取得一定成就。

第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开放程度逐渐加大,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加快。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发展带来了生机,逐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使人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是我国取得进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路线是先开放东部沿海的经济特区,再开放一系列港口城市,再逐渐向内地开放。这样的开放路线有利于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并逐渐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然而,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以至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经济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二元制结构又导致了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并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除了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过分注重发展制造业导致我国的第一产业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对外开放在让我国同世界加强联系的同时,也“引进”了很多不利于我国发展的物品和意识形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某些西方腐朽的思潮开始侵入中国,“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又开始抬头,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文化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利益的驱使,使得许多的人不择手段,破坏我国的文化和环境。典型的就是这两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利益,强行拆迁,有些文物古迹遭到损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古运河畔的宋元粮仓遗址被破坏,安徽省泗县释迦寺,当地开发商为建商品房强行拆除,这仅仅是拆迁致文物破坏的冰山一角。民众自焚事件不断出现江西宜黄自焚事件等等。这是我们民族之殇。

四、对内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很多人有了“金钱至上”的观念。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不尽如人意,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公权力大肆介入市场经济,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特权制度及由特权引发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行政性垄断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官员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知法犯法。“三农”问题,虽然国家提出了,但是现在仍然为得到解决,还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国务院制定的某些政策在地方俨然是一纸空文。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逐渐松动或瓦解,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全局性的实质性的改革。由此,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而且隔离型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割裂开来,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给我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然而,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社会环境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所带来的成就十分重要,不可忽略,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重视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改革开放带来的和遗留的问题。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在对外开放方面,学习引进世界各国的有益成果,对他们不好的方面加以判断,排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对内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吸取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发展。还有关注民生,切实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报》

如何看待人生的得与失(论文) 篇11

既然如此,对于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容与辱,苦与乐,我们都能淡然处之。俗话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深谙其理。当然,我不是指消极地对待人生,臣服于命运,而是,抱有一个淡然的态度。我们总有无穷的欲望,想要得到很多,可是,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你有得到,就必定有失去。这得与失,就要靠我们自己权衡了,如果,为了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那真是得不偿失,但是,反过来,如果是为了整片森林,而失去一棵树,这样的失去是值得的,这样的失反而是得。

人们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见,成与败,不一定总是相的,只要我们在失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们也可以成为因果关系。世上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每当成功之时,我们都应该觉得,这只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的努力得到了上帝的一定认可,不要骄傲,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被认可,继续幸运。失败了亦不要气馁,那是因为我们的努力还不够,亦或许是我们成功之前上帝给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刁难。只要肯努力,成功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因此,我们不必过多于纠结人生的失败,还是需要淡然处之。

我在回忆,在我所知晓的人当中,有哪个是顶着荣誉的光环幸福了一辈子,又有哪个是被扣着耻辱的帽子痛苦了永生?结果是,没有。荣誉只是暂时的,只代表某一时期的辉煌,不能代表永远。人若是想一辈子都活在荣誉当中,那是很难很难的,圣人都会有犯错的时,何况是普通的人类?当然,荣耀,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更奋发向上,获得更多成功。但是,当我们得到荣誉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骄傲,它只是一片浮云。它不能让我们乘坐它,一眨眼到达十万八千里远之地。耻辱也不可怕,耻辱是可以洗刷的,不管它有多大,只要我们坚持真理,坚持自己,总有一天,能平反,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时间可以让我们证明一切。

人生太苦了,总是有那么多的失去,耻辱和失败,真是太不如意了。没办法,无论怎么抱怨,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它们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我们只能寻找各种办法去解决这一切,由苦觅甜,苦中作乐。这才是人生啊。全球生物都在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人生哪能尽让你如意的?因此,我们要学会苦中一点甜,才不至于被淘汰。乐时亦要思苦,这样才不会忘本,保存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良好的民族品德。

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得与失 篇12

一、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1. 一味追求形式和手段的丰富多彩。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有的政治教师几乎挖掘了教材中能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切知识点,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多媒体手段, “陆海空” (录音、录像、投影) 并用, “民兵、预备役” (歌曲、漫画) 呐喊助威, 再加“第二炮兵部队” (声音、动画) 披挂上阵, 课堂上热热闹闹, 学生大开眼界, 但教学实效一般。尤其是知识的迁移、运用等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 就是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形式上, 只注重外表, 忽视了实质, 违背了教学规律, 弱化了教学的主题, 多媒体课被误认为是消遣的“游戏机”, 造成兴奋点的转移, 影响了教学效果。

2. 现代式灌输化现象严重。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遵循“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采用“导行致用, 启学明理和激情促信”等方法, 因此, 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却会表现出现代式灌输化现象,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 对重要的、关键的技术处理不当, 则可能会出现“穿新鞋, 走老路”, 照本宣科, 单调乏味的现象。

3. 多媒体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运用并非越多越好, 以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教师讲授并不可取。政治课的思想性、情感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讲授, 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还是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 培养良好情绪的智力开发过程。若把教学目标、板书、练习等所讲内容全部录制下来制成课件, 上课时教师成了“电影放映员”, 学生随屏幕演示而学习, 一节课听不到教师说几句话, 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那么, 落实提高觉悟的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 要注重多媒体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媒体的选择、编辑和制作时, 都要根据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和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以及教材的重难点认真研究电教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的最佳时机。有针对性、小而精的课件才是应当提倡的。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设计可以利用, 但要把握尺度。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 注意时空的容量, 在选材上应适当、典型, 紧扣教材, 突出重点、难点, 掌握好分寸, 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在观看多媒体资料时, 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 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 也可以边指导边讲解,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参与相结合。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必须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从课件内容设计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内容设计上要注意发挥目标驱动、问题驱动、情境驱动的主导作用。其二,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宏观调控,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引导者、启发者, 而不是计算机的操作者;在问题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是设疑者和启迪者, 而不是灌输者;在评价结果过程中, 教师应该是鼓励者和指导者, 而不是单纯的评判者。如:在教学《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时, 本人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再现和还原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活动过程中的重要过程, 列举了人民代表大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数据, 层层设问, 步步推导, 学生则在多媒体的展示和启发下, 最终理解和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初四生活的得与失作文 篇13

------海子

“荏苒几盈虚”,我们不断穿梭于得失的轨迹中。我们用稚气换取成熟,换取无忧无虑的单纯,面对层出不穷的成熟,谁能衡量那是否值得?

过去,简单,任性是生活的调味料,现在,逐渐迈向成熟,成长不容许我们放肆,我们要学会坚强,即使在雨季中茕茕孑立,也决不能恸哭涕喘,正如凤凰涅磐重生有着惊世的精彩。我们学习蝶破茧的毅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风雨过后,彩虹属于我们。所以,选择成长,不悔。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花开花落般的人生,只有自信,才会精彩。

“吹萧人去玉楼空”,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成就了大量文学作品,真是“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丧夫之痛,那血的浓泪的痴,可有钟子期在听?漫漫的求学路上,难免失败,但我们能够被压服吗?考试可以重来,谁说花落之后不是“化做春泥更护花?的又一乐事?

人是矛盾的,明明知道困难是一定的,却异想天开可以视若无睹。用嗟叹,责问使困难的负荷越来越重,忘记有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在困难中崛起,也许是置诸地而后生的妙法。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阴霾的时候,旭日已悄然升起。

成长中的得与失作文 篇14

从前在一个学校中,有位同学叫小明。期末考试前,老师正在复习功课。正有一类应用题小明不会做,可他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不在焉的样子。他心想:应用题的类型很多,“何止上千”,犹如夜晚的星星一般,它肯定不会选到我不会的类型的!期末考试开始了。过了一会儿,小明做到了应用题的部分。他一下子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的那类应用题恰好在试卷上小明抓耳挠头,急得汗流浃背,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认真听课了!

成绩公布后,因小明数学成绩不理想,所以连奖状也“磨灭”了!我想奉劝他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小明对瞬间得过且过,而鲁班却在瞬间发明了在生活中的`常用工具——锔子。

有一次,鲁班上山砍伐木材,路上手不小心被两边都有小齿的草给划破了。他突发奇想:在铁条上带些小齿,不就可以锔木头了吗?于是,锔子就这样发明了。

教五年级学生写读后感的得与失 篇15

对于本班学生来说, 写读后感并不是“零起点”, 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 而且也有过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的要求。于是, 我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就写读后感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联系原文的基础上以感为主, 能够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谈深入、谈透彻, 谈感受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实际;二是就阅读方面, 通过写读后感的方法来进一步地提高阅读理解、阅读感悟、阅读积累的能力。总之写读后感要把读与感有效地结合起来, 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算成功。

在我这次指导的基础上, 再加上学生原有的基础, 因此, 学生习作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原文出发来谈感受, 且切入点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如李一诺等几个学生从16课的题目《一诺千金》入手;有的学生从文中的重点词切入, 如刘伯祥等几个学生抓住1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纹丝不动”一词切入;有的学生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入, 如范玉、张欣然等几个学生, 就是从17课《唯一的听众》主要内容进入谈感受的;有的学生从原文的写作目的为切入点的, 如刘欢等几个人就是从18课《九色鹿》的写作目的切入感受的;有的学生从原文章中的重点句切入, 如李正阳等几个人就是这样为切入点的。

2.学生写读后感的构篇完整。都能开篇点明自己读书的时间、读的书或文章的题目, 以及当时读书的总体感受, 接着从自己选的切入点入手引发自己的感想, 最后又回归到自己所感文章的切入点上。

3.绝大部分学生能在原文章中的切入点与自己的感想部分连接处, 利用上过渡句或过渡段进行了有机地连接, 使上下文部分自然衔接, 读起来文章各部分连贯性极强。

4.学生的感想部分, 能结合自己的实例来谈感受, 且读与感有效地结合了起来, 并且谈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有的学生举出的实例从切入点的正反两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 说服性极强, 感得深, 感得透。

5.学生所选的原文章各有千秋。有的学生是从本册书上选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有的学生是从课外阅读书上选的, 有的学生是从平时的练习卷子中选的。

虽然本次习作有许多优点, 但是也不缺乏失误之处。例如:

1.个别学生从原文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时, 做不到概括原文内容要“简洁”二字, 故原文内容远比自己感的内容多, 那就不能突出读后感的重点在“感”上了。

2.个别学生的读与感不能有效地联系起来。读归读, 感归感, 这样文章的读与感两张皮, 文章给人的感觉上下不连贯, 而且没有感的基础, 没有因由。

3.个别学生的感受部分, 没有从所选原文入手, 而是凭空而感, 感得没基础, 没依据。

4.个别学生举出的实例部分写成了仿写原文了, 不是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 把感与仿写混淆了。

上一篇:让朋友心情好的句子下一篇:王杨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主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