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共12篇)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 篇1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 教师如何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呢?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学生的楷模, 师生之间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也是示范和模仿的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的师生观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独立地位, 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应多一些积极鼓励和宽容。尤其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 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代言人, 而应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教师应与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 教学应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让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研究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尽量少讲。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没有作用了, 学生的学习用不着教师了, 只不过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过程, 是一个求知、探究、合作的过程。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去, 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探究、发现新知。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盲目性, 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思维能集中于所要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寻求知识、吸取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是教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飞跃与突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首先,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多元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其次, 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丰富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 帮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目标, 并寻找和规划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不拘泥于课本, 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
四、多方位地、积极地参与评价
教师的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 考试成绩、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的主要标准, 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的目的, 统一测试自然而然就成为评估教师教学效果、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 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依赖考试成绩的情况,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促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现在的教学评估已由统一测试向综合评价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内容除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以外还应该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探索求知能力、交际能力等的测评。评价的方式自然是多层次和多渠道的, 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 评价技术从过分量化转向注重质的分析, 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评价的角度从总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 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总之, 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 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 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 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师生关系,主体作用,促进者,评价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 篇2
新课改的施行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给教师带来了许多难题也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师范生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有这些挑战的存在而畏惧新课改或对新课改单纯地持批评的态度,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正视挑战,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自身发展与才能展示的机遇。
1.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中面临的挑战
应试教育中,分数决定命运。为了这冰冷的数字,学生付出的是成长的艰辛来茫然,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递的知识知识框架,教师热情早已泯灭,但竞争残酷,尽管枯燥,单调反复,毫无创意,谁又能敢冒险做出改变呢?没有教师愿意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着,很多教师都想在学生心灵播下热爱生活与探索、追求科学的种子,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这样的努力也只是微乎其微。时代需要一场变革来打破应试教育中这样尴尬的境地。
任何教育理念若注重以学生为本,那无疑就更接近教育本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指向了人的发展。这三个目标交融互进,没有一个脱离学生发展这个总体目标。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因新课程教育理念变革所带来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所面临的挑战的认识: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应试教育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改中,学生仍需要听和练,但在听、练的过程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教师需重新在课堂内外给自己定位,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材料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来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2新课程重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我在这里将新旧教材中有关原电池的内容做比较。旧教材中只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介绍了原电池构成——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两个活动性有差异的金属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然而,铜-锌原电池只是原电池中的一个特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条件与当前我们所用的电池所需的条件还是有差异的。新教材中,就结合了我们生活实际,为学生指引了电池发现发展的时间顺序变来探究电池本质,通过研究一个个特殊的电池构成,将原电池的构成做了修正为:电极反应的物质、在不同区域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闭合回路,这样的结论适用性更广,更为一般化,还原了原电池的原貌。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和启发、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若不抛开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旧有观点,利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更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只是空谈。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探究精神贯穿与教学始终,令学生深入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带领学生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游览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欣赏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将学习活动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以受过教育的人的视角理性、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要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将学过的知识用来更好地服务生活,帮助他人,用创新精神太开拓生或新的维度„„这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为前提的。
新课改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尤其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后教师的主导地位更是不能丢。因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少、社会经验少、学习方法欠佳、自学能力弱,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骄傲是及时的点播与指导,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那些突发性问题。可以说,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即让新课程在施行上能让学生更全面、在某一方面更深入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等等。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有效实现角色定位,尽快走进新课程。2.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1教师在知识掌握与处理上面临的挑战 从新课改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是过去应试教育要求的那样只会做题而已。教师教学若单纯地拘泥于书本上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是很难让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更何况,现在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获得信息的速度也更加快捷,有些知识的获得,学生与教师获得信息只有快慢之分。教师若想将知识更加系统、生动、深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只能加强自己专业知识修养,达到融会贯通。
教师是学科发展的主人。并且中学教师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占据重要的环节。在知识的掌握上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都要有清晰地了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加迅速,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本学科知识,增强对学科的关注度,不要让自己与学科发展脱离。让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富时代特征,这不仅反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与国家、社会对人才要求紧密相连。
在知识的处理上,教师应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从众多信息中找到教育重点以及将社会和生活中现象链接到本学科知识教育的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生活中处理问题的一些能力。教师也应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衔接,将知识形成体系,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2.2课时的规划与利用 变革需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新课改后课时的规划与利用是新教师在实践上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下面是我对课时的规划与利用两个方面的分析。
2.1.1课时合理规划
相比课改前的教学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也更高,更多元。新课程的教学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传递了。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并希望给学生的一生带来深远影响。尽管内容的数量与过去差不多,但多元的目标必然需要多元的教学形势;与此同时,课时的数量却没有增多。课时的规划成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可避免地问题:如何在与过去相同的课时数进行更多元形势的教学,是教师在合理规划课程上普遍要面临的挑战。
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目标偏重有所差异,课时分配上孰轻孰重是教师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况且现在很多中小学有很好的教学条件有限,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在课时规划上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
2.1.2课时的有效利用
教学课时虽然已从总体上规划好了,教学目标即每个学生更好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每一环节的质量保证,即每节课的高效利用。这样的高效利用包括:
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得到他们应有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师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素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深入了解作保证。各个环节的环环紧扣,及教师教学应注重课程间的紧密联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课前应确认好学生的发展基础,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不能脱节。
以上只是我更具自己所见所列出的新课改下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我的认识。然而,我还未真正走进新课改的课堂,相信,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我没有发现。尽管如此,我不会畏惧,我将继续学习、探索并积极参加相关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走进新课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涂运芳。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改之前的思考。物理教学探讨。第28卷总第400期
2.敬文彬,黄青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构建漫谈。教育时空
3.张爱平,李婷婷。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读与写杂志。2009年3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新课改下 教师面临的挑战
班 级:09级化学4班
姓 名:简怡芸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 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解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世界性的教育发展预示着教育教学由受技术理性控制的“技术性实践”转向自主反思的“反思性实践”。这种范式的转换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育反思型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反思型教师:内涵解读
人们对反思型教师的关注起始于杜威(Dewey.J)。他在1933年发表的《我们怎样思想》(How We Think)把反思型思维界定为“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形式的知识,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的进一步结论,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和细致缜密的思考”,并将反思型思维与那种毫无系统,缺乏证据,建基于错误信念和假定之上,或盲目顺从于传统和权威的思维习惯做了比照。1983年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发表了《反思型实践家——专家是如何思考的》,首次提出了“反思型实践”这个概念。舍恩对反思型实践的论述始于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他认为技术理性的特征是把知识视为专门化的、有严格界限的、科学的和标准化的,并假设专业实践中不存在价值冲突,忽略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但是,专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多变的、独特的,并呈现出价值的冲突。由此,他把“反思”和“行为”结合了起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两个概念: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以及行動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舍恩对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的关注带来了对反思型教师进一步研究的热潮。此后诸如“反思型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反思型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反思力”(reflec-tivity)等名词被国际社会特别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
能否进行“反思型实践”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关于反思型教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反思型教师是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和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师。
反思型教师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反思型教师具有充盈的实践性智慧。实践性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基于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包括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师对教育原理解读、建构的能力。具有充盈的实践性智慧的教师能够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教学中施加于学生的影响进行评述与分析,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与反省。其次,反思型教师具有强烈的质疑、批判精神。反思型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思考者与建构者。他不仅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还对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问题进行质疑和探究。最后,反思型教师具有开放、合作的精神。反思型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易于接纳新的思想,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而且反思型教师能以开放的心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平等地对话交流,在合作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智慧。
反思型教师:新课改下教师形象的诉求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知识、能力、教学技巧、情感、个性、行为等方面的集中表现,是教师特定姿态和风貌的一种表征,它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特定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近代以来,受行为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知识成为可以包装并传授或出售给他人的商品;教学则成为一个传授系统(dehvery system),一种技术性事业,一门应用科学,它关注并根据手段——理性的标准进行评判;而教师则基本上承担着技术人员的角色(teacher as technician),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是手段——目的的中介人。他(她)所能够关心而且必须关心的是对于给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在各种可能的完成途径中,确认哪一些具有相对更大的效用,以便在实践中予以选择与运用。在这种观念下,社会期望教师成为技术员,拥有熟练的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方法,按科学规律塑造社会的公民。这样,“技术型教师”一度成为人们所期望的教师形象。由于技术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线性的知识传授模式,限于程序性的一套方法或技术,很难顾及教学的情境性,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缺少必要的关注”等固有缺陷,很多学者对其提出了批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专业化”(teaching as a profession)运动在美国风靡一时,并被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途径。在这种背景下,“专家型教师”成为教师新的理想形象。由于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专家型教师”也受到了挑战。后现代文化是在对现代文化的反思、批判、解构和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思潮,是目前西方国家最为流行的一种文化哲学。反思和批判是后现代文化最基本的品质,反基础主义或反本质主义、不确定性、开放性、民主性,多元性、文化性和价值性等是其主要特征。“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形象特征与后现代文化内在的品质“不谋而合”。反思型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同时,反思型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习的促进者、批判性的思考者以及诺丁斯所说的“关怀者”,是一种“多向度”的人;反思型教师一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及技能,另一方面还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对教育方法、课程原理基础等更宽广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这些特征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不谋而合。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的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参与程度。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触动是深层次的,它涉及教学目标的动态性、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新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成果,更不能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照搬到教学中;新课程赋予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与教学,提出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多的关注知识与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在这种充满多樣性、变动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冲破“技术性实践”的藩篱,寻求以“反思型实践”为模式的教学实践,即为成功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成为反思型的课程实践者。“反思型实践者”这一新型的教师形象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合理性辩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也为新时期教师形象的重新定位提供了参照。
反思型教师:在实践中的成长途径
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而“实践智慧主要是依存于特定语境的实践性知识,既非纯粹的教学理论,也不是单纯的教学经验,而是二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型教师的培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研究教学经历,丰富实践知识
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蕴含着他(她)的体验、经验,反映出他(她)所处的环境和所过的生活。“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最难的问题不是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学习。”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经历常常能帮助他们解释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拥有各种各样的经历,然而,仅仅拥有经历并不意味着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反思。只有对它们进行理解、分析和批判,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因为“每一个对艺术作品有经验的人无疑都把这种经验整个地纳入他自身中,也就是说,纳入到他的整个自我理解中,只有在这种自我理解中,这种经验才对他有某种意义”。因此,教师只有“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多重视野的审视和分析”,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更富理性特征”。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对自我经历的分析与回顾,来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与改善,进而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
2观察学生言行,省视教学实践
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保证。萧尔(shor)认为:“反思型教师首要的责任是研究学生们所知道的、所谈论的、所经历的和所感受的事情。”是的,了解学生对教学的体验是一个教师做好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首要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所有的教育技能都将失去意义。“了解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要求和他们自己所关心和希望的事情之间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教师们提防由教师的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程、课程安排及课堂组织形式等进行评价,使教师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闪光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教师提防由教师的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了解学生意味着教师可以使自己做出更正确的决策,指导教师怎样去教学,去教什么。因此,来自学生方面的反思无疑会增进教师更理性化的教育行为。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并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
3寻求同伴对话,碰撞智慧火花
教师对以往教育经历的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讨论、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同事们可以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我们行动的影像,……当我们聆听他们讲述相同的经历时,就可以检查、重构和扩展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如果教师生活在一种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会促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教学行为得以改善,促使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思考,促使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让同事倾听自己的故事,通过专业生活故事的叙述,让倾听者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存在,然后他们把所看到的、昕到的反馈回来,他们的观点常常让自己沉思和反省,甚至使自己惊异不已。”同事之间的合作与对话,不但能帮助教师客观地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更能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帮助教师在彼此的批判分析中经历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智慧火花。研究发现,优秀教师总是习惯于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善于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达到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目的。
4展开理论对话,关照教学实践
虽然分析个人经历有利于认识自己,但是个人的经历可能是狭隘的、局限的,甚至可能会导致自己对整个世界的阐释产生不可逆转的曲解。教师为了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必须借助于理论分析,因为教育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检验实践者的直觉、本能和默认的知识,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教育理论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因素,动摇已经设定的教学框架的假定,从而避免形成所谓的“集体共识”和理智上的停滞。理论知识不是教学活动本身,但它却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不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教师识别让他们感到不解或迷惑的事件,重新审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理论对话,要求教师把理论学习和自身实践的反思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与“理论文本”的对话,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理论”。
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4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 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 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 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 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高中语文教师应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 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 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 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进行, 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 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2.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 而是学的场景, 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 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舞台, 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凸现。
3. 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 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 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 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1. 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 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 真正走到学生中间, 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 参与谈论, 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2. 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 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 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3. 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
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 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 在内容上,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 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4. 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 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然后通过师生交流, 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 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 一旦学生取得成绩, 就要做出欣赏的表示, 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 还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5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得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3、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者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
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是提高课程适切性的主要举措,对于反映学生个性,更好的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发课程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课程实施者,应该让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并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作为一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门训练,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拓展了自己专业活动的范围,也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改革应该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的层面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5、教师作为研究者
“新课改”下教师的准确定位 篇6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丢,将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才可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同时具有多重身份,但只有对关键的几种身份进行准确定位,才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用辩证的眼光看,教师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是实践着、认识着的人,客体是被认识、被改造的对象。主体与客体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无主体,客体便不存在,无客体,主体也不存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实践和认识的对象是教学内容(教材),学生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也是教学内容。在教学这个实践、认识过程中,教学内容便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客体”,教师和学生毫无异议便是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
两个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践、认识教学内容这个共同的客体,所不同的是学生是以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文化知识为载体、以学习活动为方式实践教学内容这个客体,而教师则是以教学理念为依据、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教学组织形式为方式实践教学内容这个客体。同样的两个主体,就目标而言,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的育人过程;就教师而言,他实践、认识的过程是建立在另外一个主体——学生的实践、认识过程的基础上的。因此,两个主体,还是侧重于学生这个主体。但是,学生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主体。他们属于年龄、心理、情感、意志、世界观逐渐形成的群体,对事物和事物发展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层上,因此教师要利用其“主体”和“主导”的双重地位,认识研究另外一个主体(学生)和客体(教学内容),研究这个主体认识客体的规律和发展过程,以追求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从提高学生的能力看,教师是引导者
曲宗湖教授在《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一书中总结出,美国教育教学的理念是一个“健康体适能”目标。所谓“体适能”就是身体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是健康(Health)、每个学生(Every one)、终生(Life time)、个体(Personal)四个方面,而把四个关键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成另外一个词(Help),就是帮助,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实践、认识教学内容,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虽然不能说美国的月亮就是圆的,但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应该算是一种具有人性化的定论。因此,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一切准备、实施措施、评价手段,就是帮助学生实践他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并逐步认识教学内容这个客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是一个可塑性和惰性共存的群体,如果过分强调其主体地位,放任自由,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就是一句空话,教学活动便成了无效劳动,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一切手段,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过程,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
三、从教学过程与效果看,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个体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是教师预先设置好的一种教学策略,而不是随意进行的教学行为。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或实践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实践、认识教学内容,领会学习内容,感悟学习的魅力。
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或这个年龄所特有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或氛围。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仍得以凸显。也就是说,教师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教学,使学生实践、认识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依赖学生这个主体目标的实现而实践教学任务,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四、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学生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他们有认识事物、发现其规,帝的好奇心或强烈的欲望。同时,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心理不成熟、知识或认识事物方式的匮乏,他们会做一些“出乎意料”“不可思议”其至“出格”的事。其实出现这些情况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成长的一种需要。有的教师在出现这类情况后,认为是扰乱了所谓“正常”的教学秩序,一味地批评学生,这也不该做、那也不该做。长此以往,学生就变成了教师实践教学的工具,无形中泯灭了孩子的天性,也就无个性发展一说了。
教师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会使学生越来越反感,甚至会出现叛逆行为,做出出格的事来。如果教师能降低自己姿态,和学生以朋友相处,学生会认为你容易接近,会对你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会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也不能有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语气和气势,要以温和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语气给予适当的评价或建议,或用第二语言(手势、表情、赞许的眼光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的活动中。“你说对吗?…‘你看怎样?”“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合适,你说是吗?”这些话听起来会使纵是“出格”的学生都尊重你或你的意见,因为你尊重了他。
五、从学生的信任层次看,教师也是亲人
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父母的呵护,他们需要鞭策,也需要鼓励。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处事的出发点,纠正他们错误和不成熟的或者是畸形的观点,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需要教师慈母般的耐心和严父般的责任,这样才能来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常有教师评价学生说,“某某某一点也不听话”“对他讲道理那真是对牛弹琴”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一次过分的呵斥,一次不公正的评价,一次错误的理解都会造成“不听话”的结果,甚至是“对着干”。和学生交流州,教师如果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他们处事的出发点或方式,那只能是“对牛弹琴”了。
如果学校给学生以家的感觉,教师给学生以父母般的情感,给每个孩了以亲人们的信任,就可进入他们的思想世界,融入他们的生活。只有这样,老师的汗水才可浇灌他们的健康,老师的关爱他们才会感到甜蜜,师生也才能轻松地融入沟通的良性循环。
六、从知识和能力的高度看,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教育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要用身体力行来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工作,是在任何情况、任何地点、任何事件中都能体现的育人活动。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而身教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动作示范就是一种无声的动作技术的诠释,良好的行为胜于千万次的谆谆说教。基于此,教师会成为大多数学生崇拜的对象,学生也会模仿自己信赖的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或生活中以优美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以高尚的身体力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
总之,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在课堂上你给学生讲的也许是“子曰诗云”,也许是a、b、c,或者是跑、跳、投,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才是教师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教师的角色也应该是丰富的。
新课改下的教师下水作文 篇7
一.教师下水, 既可以彰显教师个性魅力, 又能提高学生成绩。
作为语文教师, 最吸引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才能就是能写文章。如果语文教师只是在讲台上“开口说空话”, 叫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好, 而自己却不能够写出好文章, 甚至是写不出文章, 这样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的, 即使他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 也难说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身为语文教师,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就得写一写“下水作文”, 让学生有“样”可学、有章可循。
我的一个朋友任教高三时, 每次模拟考试都和学生同场同题作文, 然后把这些文章整理后在《演讲与口才》或当地报纸上发表了。当学生拿着这些文章在教室里传阅的时候, 她发觉他们的目光与以往的“轻视”不同了, 崇敬和钦佩成分明显增多了, 甚至有几个学生在他们的周记里明确地表达崇拜之情:原来我们语文老师这么厉害, 这么有“才”, 真了不起!可以说, 这位以往“不起眼”的女老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 就是由于她敢“下水”, 她爱“下水”的缘故。这就是教师个性魅力的作用。不难想象, 因为学生崇拜她, 所以这位教师以后再和学生探讨如何作文的时候, 学生非常信服, 毫不怀疑。于是, 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二.教师下水, 不仅能严谨自己的思维, 还能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当语文老师高高在上的拿着所谓的作文“秘诀”, 一个劲地交代学生作文方法和技巧, 头头是道、口沫横飞;但学生的习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也没有收到教师的预期效果, 依然问题多多。试问, 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放下架子, 亲自“下水”?也许, 你就会发现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好一篇符合要求的考试作文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体会到作文的困难之后, 才能在作文评析中对症下药, 达到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效果。
两年前我任教高三时, 一次模拟考卷的作文题是一副漫画, 题为“伯乐爱马图”, 画中的一个微弓着身子的男人, 一排栅栏, 一匹矫健的马, 图片下文字显示为“伯乐爱马图”。左边提示语中, “伯乐‘爱’马图”的‘爱’字, 特别加了引号。稍不注意, 这个引号很容易被忽略。我当时看到图画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是讲人才重用的问题?常规思维, 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就是识才者与被识者的关系。可是, 图画中, 为什么这匹健壮的马的马蹄要用布包起来?这又象征什么?提示语中, “爱”字为何要加引号?用意何在?该是一种否定或者反语吧!那么主题可能是关于爱的方式“错爱有罪”、“爱我就请放开我”、“放飞手中的线”、“不要让爱变质”、“虽曰爱之, 其实是害之”。当前父母溺爱泛滥, 也许这就是作图者的用意, 批判这种社会现象。我就这样层层“剥笋”式的追问下去, 思路渐渐清晰, 主题慢慢地明朗了。后来, 作文评讲中, 我发现偏题离题的大有“人”在, 我们把自己的思路过程跟他们剖析, 他们恍然大悟, 发:一字一词认真推敲, 图文都不能放过, 主题确立后, 选用哪些素材, 才能既扣紧中心, 又能不落入俗套等等, 这次作文写得非常成功。我通过“下水”, 理解了学生审题可能会碰到的困难, 深深地体验到了学生作文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痛苦, 也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甘甜。指导学生作文时, 层层深入, 循序渐进, 有条不紊;学生写作时才会胸有成竹, 得心应手。
三.教师下水, 有利于吃透评分标准, 也能引导学生正确行文。
据悉, 为了准确把握评分尺度, 吃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王栋生老师曾经提议:每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当一回考生, 亲自写一篇“下水作文”, 方可正式阅卷。这种“吃透”作文评分标准的做法, 不仅对于阅卷老师有效, 其实对每个语文教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自己不做一个旁观者, 而是认真地参与, 一起和学生写作文, 那么就会更容易发现这些问题, 也就更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 逐一落实考场平分标准, 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从而引导学生实践作文评分标准, 提高学生作文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 篇8
1. 固有的知识与学科观念坚不可摧。
传统的教学知识已经在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了,而新课改提出的是新的知识观,往往农村教师都是采取的别人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只是一味的追求知识之间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上也不注重知识的体验,从而导致学生们只会死记硬背的去学习知识,而不懂的如何去体验生活,从而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化。
农村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一讲讲到底的单一式的授课方式,学生们也就养成了“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思考中去,只会想机器人一样除了听老师讲就是记笔记,无法从中去发现问题,并不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差甚远。
3. 教学资源缺乏。
对于农村来说,条件是非常简陋的,所以在教学中很多方面的资源都非常的缺乏,比如在教学设备上,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以及一些三角板、圆规等简单的辅助教学工具之外,就在无其他的工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们接触的知识的信息量是很少的,教学信息的来源也比较的狭隘,教学的过程枯燥乏味,由于这些设备的不齐全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质量非常差。
4. 教师本位思想占据绝对支配地位。
在农村教学中,学生们认为教师是他们获得知识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他们的心目中,永远都把“老师说”的话当成他们成长的依赖,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的绝对的支配地位,而老师们以前大多只为完成教学的任务来上课,或多或少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新课改推出后,他们不得不为了课改的需求不断的花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参加一些培训不断的来完善自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煎熬的,因此大多数农村教师依旧没有采取新课改的教学方案。
5. 社会待遇不高。
教师虽说是吃的“国家饭”,但是很多的人却是不看好教师的,因为教师这个行业真的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吃很多的粉笔灰,还要站着讲课,长期以往就会有很多的职业病,虽说付出是值得的,能为国家培养出很多的栋梁之才,但是在社会上的地位影响却是非常低的,每个月的收入只够简单的养家糊口,根本不能达到现在社会发展的经济消费水平的需求,因此教师们对待教学的工作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重视,从而把大多的时间都放在其他的副业上。
二、解决当前农村教师新课改的对策
1. 转变农村教师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教学的新课改主要针对的就是农村的教学,由于农村教师的思想太过传统,才导致农村的学生的思想跟不上城市的学生。因此农村教师应改变教学的方式,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不只是要充当学生们的主宰者与传递者,更应充当学生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并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让他们学会如何在这个大世界里面生存立足,要结合社会的一些学习工具,与时代接轨,打破学科之间的约束,让学生们多元化的接受知识,增强他们学习掌握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从而达到全面的发展。
2. 转变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
农村教师应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条件来让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样才能教会他们怎样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因此老师要不断的去改善研究新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从中去发现问题的关键。
3. 发挥农村家长的特殊功能。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挺大的,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还要取决于家长的支持,家长在学生与老师之前起着枢纽的作用,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需要老师与家长的积极配合的,相互之间通过沟通交流,才会对学生更加的了解,才能更加的去关心,这样更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4.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健全制度,加大资助力度。
要想建立一个农村激励机制,是离不开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的,对于农村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教师的缺乏等问题,应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开放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的骨干教师、优良教师,都全身心的留在农村教学,并且适时的建立一个教师定期交流会,让教师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一些教学的心德与方式,并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农村的一些教学条件以及生活条件做出一些改善,使得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这样才有更多的老师愿意留在农村教学。
5. 提倡发展性、多元化评价。
“改革课程评价”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评价的内容也是复杂多样的,评价的方式采取的是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家长之间相互评价的交互过程,要充分的发挥出评价的作用,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能使的教学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要起到改进教学的功能,要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过程,在过程中人人都是平等的,都能自评、他评以及互评,从而达到积极、民主、平等的一个交流平台,并通过这些评价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来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发挥出评价的作用,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农村教师应在新课改的改革下,去不断的超越自我,突破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只贪图享受,要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全面的升华,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新课改的优惠政策,从而推进农村教学的进程。
摘要:目前我国针对教育已经全面的提出了改革,当然其中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是最多的,教师是学生的主导,多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必定会因为很多的因素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方式太过单一,教学的资源也严重的缺乏诸如此类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当针对农村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采取一些相对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教师,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36-39.
[2]宋远伟.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3]张杰.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曹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
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9
教改制度的变革, 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 课程环境的转换, 不仅为传统教师角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而且进一步拓展了教师角色的发展空间,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 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需要教师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教师角色的转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那么, 教师角色该如何转变呢?
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看法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把学生置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境地, 老师俨然成了知识的权威, 在多数情况下, 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期望。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而不仅仅是传授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从控制者到引导者
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 同时也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 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教师的控制, 失去了思考和想像的空间。而新课改中, 学生发展是最重要的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开放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 学生不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而且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 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 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取向。
三、从权威者到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 老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 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 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 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 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而新课程则把教学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观, 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 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育学的合作者, 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学习共同体”的一员, 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交往的本质就是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交互发生主体性, 各自发挥人的本质力量, 师生间人格平等。
四、从教学者到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课程呈现的是不确定的、动态的课堂,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及评价都处于不停变化中, 这需要教师不断进行研究、反思, 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与研究是相脱离的, 教师鲜有可能参与教学研究。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不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能解释和应付的, 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 教师自己就应该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是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 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五、从教材的执行者到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把握 篇10
一、教学内容上, 教师要使“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教材的使用, 强调教师要“用教材”, 而不能只是“教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体,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挖掘教材,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使数学课堂充满朝气, 从而提高课堂实效。例如, 在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时,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量少、浅显, 且本节内容由于概念多, 易产生混淆情况, 而大纲又要求2课时完成。为此, 笔者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 先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 让学生先感知基本几何体概念的存在, 然后通过“百宝箱”寻宝——找出基本几何体, 画面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道具、学生书房素描画、美国迪斯尼乐园) ———圈出基本几何体, 让学生感知几何体的图形的存在, 并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接着, 通过找朋友游戏 (设计基本几何体的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的卡片, 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图) , 让学生认知几何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 再进行图画分解 (对泰州标志性建筑———泰州电视塔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画进行分解) 及小小设计师活动, 让学生设计校园景观图, 把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培养学生的应用新知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踊跃参与, 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课堂气氛生机盎然, 学习成效显著。这种教法, 也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的道理。
二、教学方法上, 教师要使“教师主导的教”转变成为促进“学生自主的学”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法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书本中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几种?接着请同学们完成下面任务: (1) 小组交流收集的证明方法3—5分钟 (2) 小组汇总证明方法 (3) 就一种证明方法阐述证明过程 (要求同学到黑板上贴图, 并讲解证明过程) 。最后启发学生思维: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设计小组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 另外, 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可以使同学们的思想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进而使优等得到提高, 中等生得到发展, 学困生得到帮助, 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小组代表在黑板上边贴图边讲解, 让学生亲自动手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通过对数学题的讲解, 学生既锻炼了思维、语言能力, 也培养了自信心。发言后的掌声雷动让学生有收获和成就感, 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主体地位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要使“服务教学”转变成为主要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双向互动活动。一般来说, 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是调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教学内容, 要求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概率”教学时, 笔者引入抛硬币游戏活动。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抛硬币实验, 去发现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接近一个常数, 从而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发现新知: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时, 事情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地在一常数附近摆动……让学生的学习深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 并把实验的成功带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个课堂学生兴奋参与, 他们参与实验、参与结论探讨、参与结论应用, 充分实现了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 笔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对线段、射线、直线的不同表示方法时, 笔者改变以往教师说教、示范的教学模式, 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课前,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让他们准备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各种不同表示方法卡片。课堂上, 通过播放找朋友的音乐, 课堂上让学生把线段、射线、直线的朋友 (不同表示方法) 贴到相应的图形下面。学生在动手实践、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中, 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另外, 轻松的音乐, 愉悦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创造提供了展示能力的舞台, 也体现了学生的青春和活力。当然, 教学手段运用的实效如何, 主要取决于教师的选择与使用。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 安排教法?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多媒体教学的今天,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如何借助电脑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摘要:数学课堂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自主生成, 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更新理念, 落实措施, 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 使学生在独立学习、主动探究中成长, 从而真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下一个历史教师的感悟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度出现僵化、教条的倾向,教师只注重知识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成为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疆的推广,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主要是体现在教学实施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的观念来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循循善诱”出自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但教育有时需要等待,需要教育者以更多的耐心去促进学生的感悟。通过历史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新课改下的一些感悟: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心太急。备课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逐个进行详细的准备,定出“标准”;上课时,步步相接、环环相扣,力求“讲深讲透”。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他们不需要对所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需要产生疑问。其实,这是一种过度的教育,它使学生失去了探究发展的机会。这样的结果不仅可能遏制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而且可能浇灭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了自己的观察、自己的见解,在需要他们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会遗憾地发现他们缺失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人类积累的重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很自然地,我就想到了“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这两个词。的确,从“鱼”到“渔”的转变,是我们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方法传授的一个转变。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赋予“鱼”“渔”更深刻的内涵。我们要教给学生抓鱼的方法,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鱼”是他们应该抓的,抓“鱼”做什么,怎样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手段更有效地抓到这条“鱼”。
以上的“鱼”“渔”之说是针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对于一个历史教师而言,面对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我们也要明白我们自己的“鱼”和“漁”是什么,这样我们才好教学生怎样去抓鱼。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
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变,改变“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要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改变学生“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结论式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给结论性的描述,如“历史意义”“评价”等都是结论,有些结论学生不一定赞同,教师应该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讲解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要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权威,要允许学生怀疑教师的观点,虚心接受学生的怀疑,和学生平等的探讨,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除此之外,教师在面对新课改的教材时,可以借鉴各种版本的教材优势,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教材只是一种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工具而已。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特有功能
尽管史学观点在不断地完善、发展,教学方法、手段在不断地改进、提高,而史学的功能却在不断地淡化或者说是削弱。各门学科的分类,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定位,历史学科就是鉴古知今、使人明智的学问。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通晓世界文明的演变史,不仅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渊源,更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吸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 篇12
1.学生观。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由以往重教书轻育人的学科本位的观念改变为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还要认识到: (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成长中的人, 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 有自己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
2. 课程观。新课程观强调民主、开放, 强调要有教师参与开发。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因此, 课程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教育内容和意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因此, 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这样, 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过程, 而是课程创造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3. 教学观。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启发, 实现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交往与合作能力
1. 与学生的交往合作。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 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来讲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知识的理解。上课不是生命的耗费和牺牲, 而是自我实现。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学生更好地交往与合作。
2. 与其他教师的交往合作。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它需要教师之间更多更紧密的合作, 这样才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教师之间的综合。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同其他年级、同一年级其他班级数学教师加强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与合作。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尊重其他教师的劳动, 维护其他教师的威信。 (2) 小学数学教师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互相学习, 互相交流, 共同提高。 (3) 与不同年级的数学教师及其他学科的教师要密切配合, 注意教育教学的统一性、连贯性, 齐心协力培养好学生。 (4) 要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 取长补短。
三、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这种融合成为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探索数学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数学知识的工具。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 信息技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比如:目前数学教学中最流行的辅助软件《几何画板》, 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 既能创设情境, 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所以,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四、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教育研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成为数学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就必须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如何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呢? (1)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小学数学教师要有不怕问题和困难的精神, 敢于面对问题, 敢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挖掘问题的意义, 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 (3)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研究和开展研究。因此, 要提倡开展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提高教育质量。
五、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堂调度能力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 (1) 要具有数学教学设计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数学学习的不同需求, 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情感状态等。同时要分析教材, 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开发课程资源,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安排学生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 (2) 教师要有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的智慧和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从以往完全由教师讲解例题, 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方法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 教师的责任主要就在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气氛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因此, 要求教师要尊重、热爱、了解学生, 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积极与学生沟通、合作, 灵活机智地化解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多给学生鼓励,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师要有应变能力即教育机智。对课堂中突然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能迅速作出判断, 并及时加以解决。同时, 教师还要认真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的反应, 随时调整、组织自己的教学。
六、小学数学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数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答案的开放性, 教材的范例性, 课程的综合性, 课堂的开放性、不确定性等等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提升。数学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拓展知识面: (1)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2) 要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信息等收集有关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 (3) 要不断学习数学史、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学习数学在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4) 要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 (5) 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促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就是教师具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思想、业务及人格不断发展趋于完善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就能不断学习、实践, 很快适应新课程的变化, 并能抓住新课程改革的难得机遇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新课改下教师的作为】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教师的成长09-10
新课改下教师反思05-20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评课08-13
浅谈新课改下政治教师必备素质的教学评价10-10
新课改下的中学美术课,教师应该如何去教学07-14
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改下怎样“转型”08-22
探究新课改音乐教学的教师行为07-07
解读课改下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的论文08-21
初中语文新课改下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论文09-14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