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2024-06-15

新课改(共12篇)

新课改 篇1

7月20日, 郴州市教育局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 启动了全市高中教师新课程第三轮全员培训, 新学期在高一、高二任教的4000余名教师将分批、分学科参与此次培训。这是郴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高中教师全员培训。

第一期英语、音乐学科培训班在郴州市委党校隆重举行。本次高一培训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共14个学科;高二培训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共9个学科。每期培训时间为4天, 与往年培训不同的是本次学科培训全部采取一级培训模式, 即由教材编写专家、先期课改省份的骨干教师、市教科院教研员和特级教师为一线教师上课, 避免了二级培训中因为传播对象的偏差, 导致一些教学理念在传播中有所削减等问题。一线教师通过与课程专家、同行进行面对面地交流, 提交作业和教案, 交流各种心得等方式, 获取大量的专业知识, 提高了专业化素质, 确保所有教学理念都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一线教师, 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新课改要求, 引导他们熟悉新课改、掌握新课改、驾驭新课改。

这次培训,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高中学校全面动员, 精心组织, 不少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一起学习, 共同提高;许多一线教师热情饱满, 主动参与, 使得本次培训活动在举办之初就面貌一新, 盛况空前。整个培训将于8月20日结束。 (张贵付)

新课改 篇2

------新课改培训感言

十分荣辛地参加全县教师班的培训学习,听取了好几位专家的报告,其中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武凤霞、陶继新、高万祥和李永升。通过这两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此次培训过程中,倾听了许多专家对新课程的解读,使我懂得了课改的相关知识,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次培训让我从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对新一轮课改有力全新的认识。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让我知道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拥有三种知识,本专业的科学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教师在实施有目的行为过程中,自己所积累起来的实践性知识。

(2)教师的专业结构

对于教师的专业结构,也有不同的看法。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我们认为,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理念:教师一般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它可

能是从自己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积累所形成或由外界直接接受而来的教育观念。也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富于理想色彩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包含: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它包含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和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

另外教师还应该具有相关的其他要求,如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这是教师立足于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基本内容,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这是不断适应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乃至学科带头所必须的。

2、教师的发展历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教师成长的阶段是这样划分的。从“要成为”教师开始,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非关注阶段”、2、“虚拟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成为教师前的阶段,真正属于教师阶段的实际上是后面的三个阶段。

二、新课改让我知道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新课改的定位更加着眼大众,为的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

团队精神.三、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一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

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总之,新课改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独立人格、完整个性、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的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担当起将来中国“脊梁”的责任。我相信自己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做得更好。愿作真理和正义的播种机,才能培养出维护正义和真理“树苗”,才能形成明天充满正义、真理、公平、和谐的“森林”。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濛江学校

新课改新模式 篇3

【关键词】 新课改 新模式 老师 学生 习惯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开学之初,学校开始实行新的课改模式。外出培训时听了课,听了汇报,也和讲课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实际操作中,从模式的熟悉到熟练再到创新,是一个需要实践、体验、反思、总结的过程。新的课改模式 ,如同所有的新事物一样,给人以期盼。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新课改的实效已经逐渐显露,新模式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新课改之新,新在模式,新在教师和学生,新在習惯和实效。

一、新课改首先新在模式

在新的课改模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是输入过程;提问展示和课堂练习是验证教学效果的输出部分;点评精讲和课堂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拔高提升的作用;补救达标实现了每个同学都能提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真正关注了学困生。

1. 自主学习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走到了学生中去,引导帮助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且观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讲解或者在小组交流时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2. 小组交流环节是学生解决疑难,共同进步,为展示做准备的环节。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组员的共同进步、发展和成长,这种进步和成长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获取,也表现在组员之间的合作、互补、欣赏,勉励和友情中。

齐心协力合作创新,为本组组员的成功高兴喝彩,为本组成员的失误而叹息着急;当堂训练时他们互相督促认真作答,唯恐落在其他组的后面。点评、补充、纠错、质疑、总结时他们也会提醒本组成员积极参与,为本组争光。尤其是在全组过关时,他们个个积极踊跃,把为小组尽力当成自己毋庸置疑的职责。小组合作,让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曾经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困生,如今在集体的氛围中,在同学真心的帮助下,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自信的笑容渐渐洋溢在他们脸上,和同学相处时,他们也不再那么自卑,他们心情开朗了许多,眼神中多了从容和自信。

3. 提问展示环节,学生能够大方大胆的表演展示。上板书写单词和句子,他们已能做到快静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转组互判,并能对错误的词句圈出,以利于写错的同学改错。对话和故事表演,学生能大方的走到台前,配合动作表情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价值的是自信自强和能力的展示。

4. 课堂评价和总结环节,学生已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收获,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以后的改进意见。

二、新的课改模式,新在教师

教师是新课改的引路人和课堂的导演。只有教师输入了新的课改理念和思维,领悟到新课改的内在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课堂高效,才能真实的接纳新模式,从而主动自愿去钻研新模式,带动学生一起走上新模式的探究之路。学生的新模式之路走得如何取决于老师的引领。新模式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既然称之为新的模式,教师也需要时间去熟悉和领悟,并在实践教学中适应、改进、创新。教师既要应用新模式,又要在新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的有所创新。

三、新的课改模式,新在学生

在新的课改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新模式推行的载体。新模式的推行,培养了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潜力,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主体意识在学生的思维里成为一种习惯。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在唤醒之后,还需要反复不断的引导和巩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心灵深处参与的欲望,成长进步的欲望,表现的欲望。

四、新的课改模式,新在习惯和实效

新的课改模式,从最初的模式培训,到如今的灵活应用,新模式的实效逐渐凸现出来,师生都已在课改中发生了变化。老师把课堂更大程度的还给了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学,交流,展示,反思和评价。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中的“我来答’、“我质疑”、“我发现”、“我纠错”、“我补充”、“我评价”、“我总结”等声音此起彼伏。由于新模式实行的是学困生优先的规则,所以学困生比中等生和优秀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展示。学困生变的大胆自信,成绩也在逐渐提高。学困生有了学习的动机,学习习惯也就随之改变了。随着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和成绩的提高,优秀生、中等生的积极参与,课堂的整体学习气氛进入了良性循环。习惯好了,学习效果也就更好。在新模式的推行中,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精神面貌也更加阳光自信。

新的课改,新的模式,学生展现出来的是改变和提高。改变的不仅仅是习惯,提高的也不仅仅是成绩。在学生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今日课改对他们思想、心灵的触动,将是价值无限。

[ 参 考 文 献 ]

[1] 《新课程标准》.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改 篇4

一、基于《纲要》的目标和要求, 我县区域课改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更加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引领者的地位。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评价的完善这一系列的过程, 教师必须妥当安排, 积极掌控。教师的一切努力必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刚好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我校历史课堂的五部八环教学模式中, 对导学案的科学编制、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有效转换、对课堂学习的评价无一不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主导性, 而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巩固反馈等诸环节中则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基于《纲要》的目标和要求, 我县区域课改在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改观

在教学方式上, 改变教师单纯注重对知识的传授的传统做法,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在片区的历史教学探索中, 教师更加注重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逐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且评价更多地体现了其科学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统一。我校所坚持的对学生进行操行等级的评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教育要发展, 教研必须走在前面, 尤其是我们今天践行课改, 没有对教育教学进行认真的研究, 我们的行动将会陷入迷茫的境地。那么如何做好我们新常态下的历史教研工作呢?我的思路是:一是加强对片区教研工作的认识。片区抱团发展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教育常态。单打独斗、一枝独秀不是我们教育发展的目的, 百花齐放才是我们的追求。只有从灵魂的深处加以确认、洗涤, 我们才能发自内心地接纳这一新鲜的事物, 才能积极地推动它、完善它。二是综合考量, 积极筹划。本学期的片区教研工作开展得有些迟疑, 工作的筹划也仅仅体现了少数组织者的认识与努力, 而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动员广大教师参与, 导致认同度较低。为此, 在新的学期, 片区教研应综合考量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将其纳入各校的工作计划之中, 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准备。三是大胆突破, 力求创新。既然我们必须抱团发展, 那么我们的教研就必须打破校与校之间的围墙。我们可以尝试将各校的历史教研工作, 由片区校的教研组长乃至所有的历史教师一同参与, 举群力加以制定。在开学之初就制定好我们统一的片区教研计划及各个年级的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并要求严格按计划加以落实。

片区教研,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 也是对教师的一次业务学习与能力提高。新时期教师的进修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三个核心要素。教师是教研工作的最基本的分子, 教研工作的开始必须落实在教师个人身上。我们历史教师要积极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 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深入地反省、思考、诊断、自我监控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片区教研强调历史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强调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强调的是共同分享。针对片区校间的学科差异, 我们可以结对子的方式互帮互助。片区教研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例如说课、观课、评课、案例分析、专题论坛、集体备课等, 使不同的理念、教学的模式在不断交流中得到升华。

当然, 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替, 决定了我们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时片区教研可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寻求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例如邀请有关学科专家来片区加以指导, 让专业人员与广大教师一同备课、听课、评课, 让教师的困惑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有效解决。

而囿于时空的局限, 片区教研不可能时刻为之, 但通讯的便捷将不可能转化为另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等媒介的便利性、及时性, 为我们教师的交流与分享搭建有效的平台, 而免于舟车的劳顿之苦。

新课改孕育新常态, 新常态要求新教研, 新教研必然推动新课改, 吾辈当力行之。

摘要: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正文简称《纲要》) 的目标和要求, 江西宁都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倡导教师、学生二者角色的转变, 教改成为新常态, 教研必须适应这一新常态。

新课改 篇5

成果丰硕

——剑桥一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情况总结

我省2007年实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全面、最深刻,也将是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并迫使教育本身的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各个学校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这次新课改中,谁先按照新课改精神并根据实际校情理清办学思路,并进行大胆实践,谁就会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基于这种爱的情怀和“以人为本”的核心,我们完全可以提出,“学校以育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快乐、主动、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办学思想,可以按照“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办学理念去设计实践。就一般而言,学校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硬件建设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完成,而学校软件建设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软件这一层面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办学必须要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积极性,策划共同远景,师师、师生、生生、家庭、社会和学校通力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打下坚实基础,并在育人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发展。就学校而言,针对教师、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校就要营造适合的氛围,并且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发展,要突出主体的参与性、主动性。而学生、教师的发展,更离不开合作,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促进师生学习与发展。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以后,合作是发展的正确之路: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是协同发展的,学生的发展是为将来能继续学习、顺利工作、幸福生活打基础的,是生命的基础工程。

基于以上办学理念,我们应当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师生相伴而行的教育人生,是师生互动发展空间和共存的生命意义。在主体教育的思想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和智慧的启迪者,而是变教师的直接“说”为指导学生“发现”;变教师独立讲解为教师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储存器,而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弘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才华。同时,还可以“主体·合作·和谐·育人”的理念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与人交往,学会自主合作。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从而走自主发展之路。

“主体合作”既是办学的理念,又可以是办学的模式,同时还揭示了办学思路。因此,我们要着力研究“主体合作”的办学思想、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建设、校班管理,从而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最终实现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在此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以形成优秀教师队伍,优质育人工作,优良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

在教育日趋走向人性化、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为学生的成材打好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个校长都应当思考和解决的课题。而对于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学校组织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讲,管理都是重中之重的事。因此,校长必须从班子建设入手,强调“主体合作”管理的意识,并达成共识,不断提升自我。在管理上,学校强化“主体合作”管理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采取“共同认可的工作目标,具体的岗位职责,协议式的管理,主体合作式的工作,反思自我的评价”的管理模式,并层层签订工作协议,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楚、各负其责的管理网络。同时,以“学习、研究、总结、提高”为管理方法,建立并完善相对稳定而又是动态发展的制度和常规,以质求新,以新促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学校必须把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重头戏抓。首先,要确立新课改下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因为,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育智慧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专业精神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专业人格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具体说来,应在引导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大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确立具体的教师发展目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能力。

为此,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我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应要求全体教师敬业、爱校、爱生、善处、自学、自省、自律、自强、合作,并组织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形象建设活动,如为人师表、学校主人、职业道德、学科合作等。在师德建设中,要调动支部、行政、工会三位一体的领导,干部党员、师德标兵三种骨干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维反馈评价,组织教研组、学校、家长委员会三方合作宣传表彰。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标,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成功的课例、案例、失败的课例、案例、获奖论文、研讨等来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不断使教学思想符合课改新理念,并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实践,对有成效者组织个案研讨,请专家点评。把教师的个人课改成果(论文)编撰成册,互相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在教育科研上,学校应围绕实验课题,结合本校情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卓有实效的校本研究,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并不断提高。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并推荐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参加学校以上各种层次的提高学习,是培养教师的又一重要途径。对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结合自身科研情况进行再研究,以其再研究的成果,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以达到充分利用和整合科研资源的目的,同时又节约了教育经费。在学校科研过程中,应以平等学习研究追求卓越为原则,从教研组的个案研究入手,整合合作目标、合作任务、主体优先、主体性发挥、管理制度、工作业绩、人际关系,从而建构主体合作的基本模式,在学习、实践、研讨、反思中提高主体素质。同时,学校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主体合作课堂教学应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我校应要求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必须人人参与,合作攻关,造就浓厚的课改研究氛围,在研究的实践中师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受益。凡是师生得不到发展、不能受益的科研,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应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导向,激励性评价如何具体化,教师在自主提问、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好课的评价标准的研究,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等。经过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一些基本模式,如:基本知识自学,重点知识导学,难点知识助学,科学指导训练;课前学生预习,课堂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合作答疑,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对学生德育培养必须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生活习惯到意志品质,从文明礼貌到高尚情操,要对其进行全面、多角度、深层次的打造和建设。学校应以主体教育为契机,以少先队建设为基础,以班级管理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扎扎实实抓好德育工作。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养成教育为重点,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使每个学生健康、快乐、主动、和谐地发展,为未来人才全面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规范”,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小主人的活动,并将争创文明校、文明班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德育建设网络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系列特色活动。我们在主体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外活动建设,在课外活动中,以各种兴趣活动为主线,以兴趣促进活动,以活动培养兴趣,把课外活动拓展为生活实践,把学会做人和礼貌、礼仪、礼节教育生活化。

新课改呼唤新理念 篇6

笔者认为语文课改不是全盘否定,也不应该是新瓶装旧酒,而应该是语文教师扬弃,即发扬光大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精华,坚决地抛弃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糟粕,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语文教师便是语文教学发展与完善的关键。魏老师说得好:能力强是工作锻炼出来的,肩膀铁是担子重压出来的。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当然,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做的很多,但是结合魏老师所说的,转变观念才是关键。民主与科学是极其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探索,教改才有无限生机和广阔前途。

从民主的角度讲:改管教学生为服务学生

魏老师教学的《人生的境界》是高三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听讲的却是七年级的学生。整堂课没有多媒体,有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学生参与;没有提前的演练,有的是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没有唱、没有跳,有的是活跃、轻松、自然、朴实。是什么让学生轻松地学会了知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服务,是服务思想下的平等民主。为学生服务就是让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强迫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心声的聆听者、学生迷途中的引路者、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架桥者。

教师服务于学生是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学的需要,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因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不断地加深着对学生心灵世界的认识,不断地加深着对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创造能力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魏老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后进生越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

从科学的角度讲: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至今记得魏老师教《人生的境界》一课时,在师生互动中一个小男孩的话令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叹。小男孩说:老师,你让我们自己分析问题,自己找答案,开启了我们的智慧之门,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打破了那种僵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喜欢你这样教我们。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考的是:课堂上,魏书生“懒”了,学生累了;魏书生讲的少了,学生自学的多了,但是学生不仅不埋怨他,反而喜欢他这样做,为什么呢?

很早以前,古人就批判“越俎代庖”的做法,教师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便囫囵吞枣地吞下去,时间长了,学生反而厌烦了。何不学学魏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替他做;学生不愿做的,教师想办法让他做。能者多劳,劳者多能,时间长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乐趣来了,老师也就越来越轻松了。

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中分享学习的乐趣。教师开始时不要用太高的起点要求学生,让学生从简单做起。在一个个的小小的收获中,学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要忽略学生思维的开阔程度和创造力,教师要善于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需要他们解决的问题,用学生的能力做教师不该替他们做的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开拓创新中培养能力,发展自我!

新课改 篇7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基础,动因,价值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是新课改学术争鸣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众多学者专家参与其中, 发表了各自不同乃至矛盾与对立的观点, 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 蔚为壮观的讨论背后, 对于“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本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却缺少本体层面的追问。基于“基础”的本体含义考察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新课改与理论的关系以及理论对于新课改的价值带来新的启示。

一、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及其主要观点

1. 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扫描

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发端于2005年5月靳玉乐、艾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文。该文指出:“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旗帜鲜明地明确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以此引发了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的大讨论。《中国教育报》 (教育科学版) 专门开辟专栏进行讨论, 持续了半年之久。针对靳文的观点, 同年8月高天明在该报撰文, 认为“课程理论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 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理论”, [2]对于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不能够泛泛搬用马克思的认识论”, “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3]王华生对两种观点进行了整合, 认为“新课改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为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理论相结合的原则”。[4]马福迎进一步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鲜活的、清晰的、也是先进的”。[5]崔国富则从另一个层面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 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问题, 它实质是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换言之, 并不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所依据的具体理论不清晰、不明确, 而是我们的教育基础理论模糊不清,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还没到位”。[6]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引起了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 纷纷撰文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至今仍余音不断。

2. 讨论所反映的主要观点

概览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所反映的观点, 大致有三:一是一元论, 即新课改只有一种主要的理论作为基础;二是多元论, 认为多种理论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三是模糊论, 认为新课改理论基础模糊不明, 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

一元论承认新课程有且仅有一种理论基础, 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如靳玉乐等认为“在课程改革中,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赖海燕等也主张,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7]王策三先生也基本持这一主张:“关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根据, 是有明确共识的。我们教育的基础理论是‘全面发展学说’”。[8]这种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其他理论虽然有其重要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属于同一层次, 不能构成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多元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坚持多元化, 在课程改革的国际大背景下, 应放眼世界, 采取“国际视野”, 兼收并蓄国际国内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如有学者指出:“鉴于新课程改革既具有现代民族特色, 又具有‘世界眼光’, 其理论基础必然具有多样性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 “积极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和课程理论……有现代课程理论 (如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目标分类学等) 和现代教育论 (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 ……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教育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等”。[9]还有论者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这次的课程改革, 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 坚持理论的多元性, 融会贯通, 理论基础厚实, 具有时代性、全球化的视野, 是正确的。”“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除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外, 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等”。[10]

另有论者指出本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含混不清”, 没有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作出明确的回答, 这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11]也有论者提出:“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到底是什么?……从某些带有倾向性的倡导和似曾相识的概念中, 我隐约觉察到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相当匮乏和凌乱”。[12]还有论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反映着两种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塑造人与引导生成人——的激烈碰撞。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指导下,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必然暴露出模糊的问题”。[13]也有人认为新课程理论基础之所以“模糊”, 是“由于正式的政策文件推进文本以及解读文本中缺乏有关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阐述和说明”, 从而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都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质疑”。[14]

二、“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的不合理性

1. 概念运用中的问题

纵观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探讨, 论者众多, 观点各异, 各说各理, 难于统一。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口难调的歧义,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相关概念的运用中存在的误用、混用等问题, 缺少统一性。诸多争论看似针对某一问题的探讨, 实则站在各自立场, 自说自话。如在“理论基础”概念之外, 还有诸如“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等, 很多论者并未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辨析和比较, 就想当然地使用、甚至混用或通用, 使本来就模棱两可的问题, 更加难以把握。如有论者归纳了讨论中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第一, 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等同, 认为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探讨”;“第二,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哲学层面上探讨”;“第三,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操作层面上探讨”。作者在极力分析和比较二者的使用层次时, 却又归纳出“一种观点主张, 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的观点。[15]这种观点本身就把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当做同一概念使用。另有论者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 也作为理论基础, 又可作为理论依据, 但到底是指导思想还是理论基础, 还是理论依据, 抑或三者兼具, 根据何在?还有作者在探讨同一论题时, 论点是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但在论证时却用理论支撑、理论依据等概念;或者, 明明是在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在引用别人文献作论据时, 却引用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的说法, 让人产生偷换概念之感。这种对相关概念的误用、混用甚至乱用的现象, 反映了论者对概念的本体含义缺少清晰的界定, 把本来似是而非的概念当做确真的含义使用, 从而悬置了事实, 遮蔽了真相。

2. 命题本身的不合理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本次讨论的关键语。人们往往从论题所指的内容或对象上考察, 却鲜有对这一论题本身的内涵及其合理性进行追问, 亦即缺少“元认知”层面的概念分析。

(1) 何谓“基础”

《辞海》对“基础”的解释有三条: (1) 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基础应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 (2) 泛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如物质基础;基础知识。 (3) 特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即“经济基础”。[16]我国另一部权威性辞典《现代汉语辞典》也与上述解释基本类似, 只是稍微简略些。上述解释第一条为其基本义, 第二条是其规范义, 第三条则是专用义。规范义源于基本义, 把基础作为事物本身的一部分, 并指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和起始意义的因素。日常用语中说基础的时候, 并不像上述第二条的规范义那么严谨, 一般会对规范义加以延伸, 只要对事物形成和发展起到某种推动作用的因素都可以称作基础。本次讨论中之所以产生诸多概念混用现象, 如把基础等同于“根据”、“依据”、“支撑”甚或“指导思想”等, 似乎就在于没有在严谨的规范意义上使用“基础”的概念。

(2) 何谓“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这一概念,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一是指“理论的基础”, 一是指“……的理论基础”。按照“基础”的规范义, “理论的基础”是指在某一理论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仍然是理论本身的组成部分, 只是在理论的整体中居于特殊地位, 对于理论的发展起到某种奠基和推动作用。如我们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的理论基础”则是指某种现象、事物或活动在形成发展中所依据或借鉴的理论是什么。这是一种在延伸意义上使用“基础”概念, 与“依据”、“支撑”等概念接近。如我们可以在“……的理论基础”中的省略号处加上某种现象、某个事物、某项活动等作为其所指。所指称的对象与理论已不是同一事物而是处于不同的层次, 虽然二者可能有某种关系, 甚至是非常密切的关联。“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此种语境下使用的。

(3) 何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如果从延伸意义上来理解“基础”的内涵,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课程改革中所借鉴或运用的理论, 以之作为新课改的理性参照。那么所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就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而且只要古今中外对新课改有参考价值的理论都可以为之所用。“理论基础”、“理论根据”、“理论依据”、“理论支撑”也可以顺理成章作为统一用语互用和通用了。但如此一来“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探讨也就并无多大意义, 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我们只要对各种理论进行辨析和扬弃, 找到与新课改的适切性并以之为新课改寻求某种理论支持就可以了。

从“基础”的规范意义审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则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课程改革作为实践中的教育变革, 对新课改起根本和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它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理论吗?我们也可以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的“理论”替换为“实践”、“历史”、“资源”、“人力”等概念, 究竟何者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基础?虽然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有学者据此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把常识性的东西弄颠倒了。不是理论先行, 而是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动一场革命, 难免陷入盲目性甚至是危险的境地”。[17]但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 理论和行动的先后并不必然具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摸着石头过河”吗?因此, 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从“基础”的延伸含义上说是一个并无多大价值的命题;从“基础”的规范意义上讲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基于上述分析, 由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中, 对前提性的概念“基础”的理解缺乏精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 无论是一元论、多元论还是模糊论, 都缺乏正当性和合理性。显然, 作为从国家层面进行的社会变革, 新课改从准备到发动再到推行这一过程, 起根本或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基础”应从国家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育现状的矛盾问题中去找寻, 亦即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找寻, 而不是从理论中获得。

三、价值取代基础:理论之于新课改的真正使命

新课改作为一种实践变革, 本身就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新课改需要理论也离不开理论, 但新课改所需的理论不是抽象的。不同性质和层级的理论对于新课改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是宏观层次上抽象度较高的基本原理形态的理论,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哲学层面的相关理论, 由于它们从形而上层面反映了实践的规律性, 具有相对的“普遍真理”意味, 对新课改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这种引领是一种观念、价值引导, 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观念的改造、理念的创新, 是把新课改导往正确目标的方向和“路标”, 同时又对新课改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和检视。

其次是处于中观层次上的学科理论侧重对具体实践的解释和说明, 揭示实践中的因果联系, 有利于人们正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实践。如各种教育 (课程)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供了依据。它有利于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帮助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判断, 也有利于人们根据教育规律的认识去预测和推断未来的教育事实, 从而提高实践者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

再次是处于微观层面的应用性理论, 或称为策略性知识或理论。它们往往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起到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的作用。新课改在需要一些原理性的理论作为引领的同时, 更需要贴近实践并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性理论。这一方面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对宏观理论的深化和细化的研究,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显性化, 同时转变思辨式的研究范式,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田野”式研究, 尤其是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与一线教师进行合作研究, 为新课改实践提供应用性、策略性、操作性的知识。

音乐新课改、新困惑 篇8

一、重课件, 轻实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先进的教育手段解决了音乐教学中的许多问题, 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更加生动, 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但一些老师用多媒体代替一切。如欣赏教学中, 以画面来解读音乐, 用配音来解读音乐。教师生怕课堂会“冷”下来, 播放音乐时就配上美丽的画面, 配上解说词, 让所有学生都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教师的统一“思维”, 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欣赏画面和听解说,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音乐、听赏音乐。学生的想象力、奔放的音乐激情被束缚, 音乐成了画面的配音, 一些名曲被几个简单的画面诠释了, 音乐课失去了听觉艺术的价值。更有甚者, 将视唱练耳等也引入课件, 代替了教师的范唱, 音乐老师成了不愿唱歌, 不愿弹琴, 不愿示范的音乐老师。教师的表情淡漠, 自己也没有积极融进课堂中。其实, 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使音乐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显得非常重要, 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为直观和直接, 有的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 但学生并不会以非常专业的眼光来评判教师, 只要老师能直接地、很投入地参与, 他们会为之感动, 如果什么都用多媒体, 那不是凡能上机操作者就能当音乐教师?有位老师曾这样感叹:“这样的多媒体课让人想起假唱和放映员”, 这样的音乐课, 陷入了音乐教学的误区。

二、重活动, 轻体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新的音乐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注重音乐实践, 于是一些教师精心设计了各种活动, 可以说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也是非常喜欢的, 但有的教师设计的的活动却与音乐没什么联系。很多以唱歌为主的课更是, 特别合唱歌曲本来就很难学, 但很多老师在歌曲还没有学会, 歌词也记不住的情况下非要让学生创编, 表演, 分组讨论, 要求不具体, 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过程没有音乐, 或有音乐也只是一个搭配, 而不是考虑怎样去关注和倾听音乐, 应该怎样去表现音乐。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去设计怎么让学生学得有趣, 例如在执教《其多列》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中, 有位教师设计了小朋友和侗家儿童对歌的环节来学习二声部, 非常有趣, 学生不仅较快地学会了歌曲, 还在设置的情景中唱得很有感情。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方式很多, 但应该特别提出的是, 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既要注意参与的可能性、普遍性, 也要注意内容的音乐性, 更要注意音乐自身的艺术性。

我想提倡学科综合是针对原来分科教学引起的一些弊端的有效纠正, 一定要适时地综合, 有机地综合, 不管什么类型的综合, 都应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而不是生搬硬套、强拉硬扯, 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三、重人文, 轻音乐

音乐欣赏教学时, 很多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倾听音乐, 感受音乐, 分析音乐, 而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题上或者乐曲的标题上, 并做很长的文字介绍。这样的欣赏课离开对作品本身的解读, 只是借用课题或标题来理解乐曲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以标题作为话题, 特别一些古典作品、交响乐, 我们的学生可以说对此有遥远的时空之隔、文化差异, 还与创作者有着年龄阅历的天壤之差, 以及音乐素养的积淀等差异, 若听一遍就能感悟到作品的内涵和表达的情感是不可能的, 欣赏乐曲片段便去与学生讨论人生哲理、情绪情感等无边际的延伸,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空中建造人文楼阁, 丢失音乐本身, 是不能实践新的课程理念的。但是有的老师却能将新课程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很好地结合, 将课上得有声有色,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引导学生认真欣赏作品;认真倾听音乐主题和音乐的变化;分析音乐的进行、特点;辨别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模拟其演奏姿势, 学着和老师一起指挥乐曲等, 感受音乐的变化和对乐曲的理解。逐渐去实现作品与听者的真正对话, 引起听者的共鸣。

落实新课改 开创新思路 篇9

例如, 在讲授《长亭送别》这一课时, 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了解作者王实甫及《西厢记》文学知识;了解本折内容的情节结构;通过对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分析, 把握剧本所反映的主题;体会本折语言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等方面。其教学重点为:理解崔莺莺临别前的惆怅心理和她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爱情观, 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 渲染气氛, 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分析理解《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曲牌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以“深入人物, 角色演读——设疑置问, 分组讨论——分享成果, 师生互动——回归文本, 教师作结——课下反思, 人文升华”为教学过程。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以演读为主, 在演读中理解把握人物形象;在教师的问题设置下有序地进行课堂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 分三个学时进行教授。

第一个课时, 首先以《红楼梦》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关于宝黛读《西厢》一段文字导入课文。学生根据预习, 谈自己对《西厢记》的理解, 此环节教学设计意图为以熟知文学导入,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 教师介绍作者及《西厢记》的补充知识, 设疑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主动发言;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关作者及《西厢记》的补充内容, 谈自己对《西厢记》的理解认识。学生根据教师设疑, 踊跃解答。通过师生互动,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作者王实甫及《西厢记》的知识。根据课前布置, 指定学生扮演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及科白等角色, 教师做好读前的辅助工作。读完后对其表演组织讨论, 并总结表扬。学生按照角色划分有感情有简单动作地进行演读, 其他同学做观众。表演完毕, 学生对表演情况作评论。通过演读, 理解人物形象, 深入人物心理;通过学生间的评论, 提高对本文的喜爱程度。下面理清本折戏的剧情结构, 教师通过课前预习以及角色演读, 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出剧情结构, 教师作结, 以“求同存异”的思想鼓励学生的不同结论, 最后以课件形式展出, 供学生参考。学生小组讨论, 由一两组同学发言,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对本折戏的情节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布置作业, 课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探究完成, 写出心得体会, 进行组内交流。

在第二个课时和第三个课时中, 把文章设计为四个场景, 从这四个场景中进行鉴读。

场景一:关于本折的宫调, 设疑:本折宫调与《窦娥冤》第三折均为正宫, 所代表情趣均为惆怅, 试分析二者的不同。学生思考, 举手回答。进一步了解有关宫调知识, 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调。在齐读文章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端正好》《滚绣球》种情景交融的句子:所选意象、表达效果以及两曲在抒发内心离别之怨的不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结果, 体会本折语言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组织学生思考《滚绣球》中最能体现主人公心情的词语, 即“恨”, 并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后对其所答进行评价, 并总结。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理解崔莺莺赴长亭路上的内心世界, 把握人物形象。请学生找出《叨叨令》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叠词的使用, 并思考其使用的效果如何。学生按要求勾画出《叨叨令》所用的叠词, 思考并按要求回答问题。之后, 学生体验式地去试读, 感受其表达效果。以此为例, 理解王实甫运用多种多样修辞方法生动形象表现人物心理的富于文采的戏剧语言。

场景二:请学生找出老夫人的说白并从中分析其性格本质;通过崔莺莺的唱白以及与老夫人的比较当中讨论得出她的人物性格, 并以此拓展整部《西厢记》更加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学生分组讨论, 各抒己见, 最后有序发言。通过对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分析, 把握剧本所反映的主题。

场景三:重点分析《耍孩儿》《二煞》中的几个典故。学生找出这几个典故, 并指定某个同学介绍其中的故事, 总结这些典故在文中分别有哪些作用, 理解文章当中引用典故与深化文章主题的关系。

场景四:《一煞》一曲中写到莺莺目送张生, 给人以凄婉苍凉的感觉, 仿佛远处的的“青山”“疏林”“烟霭”“夕阳”“古道”等也都有了感情。试分析这些意象在抒发主人公内心情感的作用。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评价。再次体会本折语言上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使学生对其由感性理解升华为理性理解。重点理解《收尾》一曲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 并在所积累的古典诗歌中找出与其用法相同的例子。借此总结出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物象的用法。学生思考《收尾》一曲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的特点, 并回答出古典诗歌中与其用法相同的例子, 归纳出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物象的用法。

在最后进行课文总结中, 重点从王实甫语言特点以及思想内容上的价值进行, 首先有学生进行评说, 之后教师总结, 使学生对两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这堂课的作业布置为将文章进行整体梳理, 通过对本折曲子的鉴赏, 学生对《西厢记》有一个怎样的理解。通过对《长亭送别》的学习以及对《西厢记》的了解, 对《西厢记》进行全文阅读。学生课下整理本课学习笔记, 整体理解《长亭送别》。课下通过电脑或图书馆阅读整剧《西厢记》。由对课文中《长亭送别》的学习, 拓展到对《西厢记》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 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学生, 新课改, 新老师 篇10

首先, 学生变了。今年我教的是分校的学生, 分校的学生基础差。在第一次摸底考试时, 每个班只有几个人考到全校的800名以内, 其余的学生几乎全部垫底。成绩差是有很多原因的, 比如学习习惯不好, 比如智力的因素等等。课堂上, 睡觉、说话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明显增多, 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因此, 如何提高课堂乐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 教学要求变了。学生使用的是新教材。课程改革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乐于动手。新课程的全新理念, 必将对具有操作意义的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必须改变自己是老教师的观点, 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只能部分借鉴。那么, 作为一名新教师, 我该怎样实施教学, 既保证每个学生的成绩, 又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首先, 在知识定位上, 我确定了80%的原则。学生基础较差, 因此在引导和解释知识点时必然会花更多的时间, 这就不能求全了, 而要求准, 能掌握多少就讲多少。总分750分, 80%就是600分。学生如果能拿到这600分, 就可以顺利升入一所较好的一本学校了 (2009年河南省理综的一本分数线是567分) , 而这几乎是这里的每个学生都不敢奢望的。那么这80%, 其实就是各种基础题的分值。所以在教学中, 我的原则是“不扩展, 不加深”——以课本为基准, 难度上不扩展, 深度上不加深;“重引导, 重基础”——更多的时间用来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用各种方法帮助其掌握基础知识点。

其次, 在课堂操作中, 要深入领会新课改的要求,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 不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 而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尽量使自己具有学生的心灵, 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过程, 与学生一起交流, 与学生一起活动, 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在实践中, 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比如课堂讨论的时间问题。时间少了, 课堂讨论往往是浅尝辄止, 流于形式, 没有什么效果;时间多了, 规定的教学任务又无法完成。我也是边教边学, 及时反思, 逐渐摸索出比较适合的方法, 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段时间以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再就是对于分校学生, 我感到及时掌握对他们很重要, 所以每一节课, 我都在练习巩固之后, 尽量挤出5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背诵, 效果很好。

正视新课程,冲浪新课改 篇11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新课改 篇12

迷惑且努力着

改革应是传统中孕育的一次生命的提升,而不是革命。面对新课改,听到最多的不是关于新课改如何来进行,而是对传统教学一次又一次的批判。新课改是否真的要与传统教学决裂,一直追求“中庸之道”的国人,何时不再容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中赞赏赶走批评?”———难道教育只能肯定学生而不能否定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课堂中笑声赶走严肃?”———难道教育本身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课堂中学生主体赶走教师主体?”———教师从主宰走向主体,走向主导,走向引导,我们并不想搞清课堂上教师究竟是什么,可是我们决不能放任学生自流;“课堂中研究性学习赶走接受式学习?”———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研究性学习,陈述性知识更适合接受式学习;“生活经验赶走逻辑思维?”———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来学习,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可这种厚积薄发,能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吗?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经过亲历、实践才能学习……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再也容不得半点传统教学的沙子,难道传统教学真的一无是处?“存在就是价值”,既然传统教学存在过,甚至还存在着,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正如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存在必然有其生态价值,不会因人的爱憎而失色。我们并不一定要非此即彼,也可以亦此亦彼,让课堂中赞赏与批评共存、笑声与严肃共处、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和谐、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并使。

我们迷惑着,但并不是对新课改的实施迷惑着。迷惑着的是我们的过去,是否真的没有价值,是不是真的要抛弃过去的“自我”,用一个“超我”来投入新课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来放弃对新课改的努力,可我们有理由来怀疑新课改的一些提法是否过于偏激,或许我们看到的,仅是一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可我们确确实实被这些现象迷惑了,我们想努力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可通过完全否定实践者过去的行为,实践者能同意吗?教师并不仅是制度实践的终点,而且是挑起这次新课改的支点,是具有自己想法和愿望的主体,可新课改关心教师少了,要求教师多了。我们并不怕付出,我们怕得不到承认,和谐的本质就是承认,人的追求同样是承认,一线教师觉得我们得到的“承认”并不多。

不能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的典故谁都知道,不知道的是,我们有时也身临其境,却浑然不知。第一轮新课改的学生将要毕业,毕业不了的是教师的准备状态,这一轮中许多教师已完成了知识体系的接受状态,但还是缺少教学理念的接受状态,接受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受很难通过行政命令来达成,它需要教师真诚的合作和投入。新课改最需要达成的和谐就是教师与课改的真诚合作,这种合作绝不是一次培训或一个文件所能达到的,这种和谐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给教师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能不顾教师的真实感受而随意施压,没有一线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合作,新课改只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春雷。

给教师一个成长的时间,不仅是对老师的等待,更是对教师有信心。教师中有一种心情在弥漫,那就是许多教师都觉得自己面对新课改无能为力,听到教育专家夸夸其谈,心中就更没底,没有教师的自信就没有教育的自信,结果受害者还是学生。雷海宗先生就说:“中国知识分子一言不发的本领在全世界的历史上,可以考第一名。”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教育界中,如果教师承认自己对新课改无知,努力去改进,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惜的是,宁愿不做声,不努力,也没有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生怕同行见笑,这样的一种心态去面对新课改,其结果可想而知。苏格拉底说过:“承认我们无知,乃是开启人类智慧之母。”教师不愿承认自己无知,行政部门又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是新课改最大的阻力。

我们正赶在路上

“说实话是累人的,不说实话是折磨人的”,并不是新的都是好的,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胃口,新课改作为一次改革,其出发点就是为了搞好教育,改变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其良好的愿望无可厚非。当今的教育达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问题是一线教师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是怎么回事,就大刀阔斧地操作起来。卢梭说过:“如果在订立社会契约时,有人反对它,则他们的反对并不能使社会契约无效,只能阻止他们自身加入其中。”但是教师对新课改有想法,并不是反对,并不是想阻止自身进入,相反,正是因为有想法,所以要努力,有想法代表有思想,或者感觉到不足,感到不足就有动力,就有求知欲。

上一篇:清洁化下一篇: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