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感想

2024-09-24

新课改的感想(精选8篇)

新课改的感想 篇1

课改前, 我们的课堂让人感觉沉闷、乏味、枯燥, 自课改后, 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使课堂活跃起来, 使学生主动起来, 形成了一种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启发的新风气。我认为教师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角色创新: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传统的教师只是局限于三寸讲台之上, 用“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的讲45分钟, 甚至更多。那时的教师只是单纯地教知识, 但老师的作用应该是教学生学知识, 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求异创新。唯有如此, 方能适应新课改中有关课改功能转变的要求。

二、由命令主导型教师转向指导帮助型教师

拍电影, 舞台上只有演员在演, 舞台属于演员, 而导演起引导、指导作用。同理,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 课堂是属于学生的, 老师要把课堂教给学生、把时间放给学生, 当然不能“大撒把”。老师要指导学生安排课堂、安排时间,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三、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

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教”, 而是“教什么”和“为什么教”。我们学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特点。那就是学案教学。学案就是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结晶。学科不同, 培养学生的目标就不同, 那么学案就有所差别。在学案中, 我们就先设计一些基础内容环节, 然后再给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独立思考、分析, 然后讲解。就这样, 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本学科的特点, 把教材整合、加工制作出来的学案, 比较适合自己的学生。

随着课改的推行, 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一、由“让我学”型转变为“我要学”型

以前, 我们的学生都是老师拽着学、赶着学, 甚至哄着学。现在, 他们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很多学生慢慢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这应该归功于新课改。

二、由“单枪匹马”转变为互助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们大部分都是独立思考, 或者干脆不思考, 独立完成或不完成。如果遇到问题, 优生会及时问老师, 而差生就会放弃。而现在我们实行小组合作, 组内互相检查、互相监督, 效果很好。

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个别学生仍旧散漫、学案不好编写等。但这些并不是新课改带来的, 而是本就存在的, 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只要我们齐心共努力, 将我们的课改进行到底, 相信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新课改的感想 篇2

------“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新课改模式感想

单位:建瓯市第一小学 姓名:黄 微 萍 邮编:353100 电话:***

【内容摘要】: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是建瓯市主打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新型授课模式。它主张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学具有反思性,老师的教具有针对性,教与学具有互动性。这样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许多改变,教学气氛更加活跃了,而课堂也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新课堂。

【关键词】: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 新课改 先学后教 【正文】: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教育事业的新老师,我很想将大学课堂那样一种自由思维而不失秩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模式引用到小学的课堂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对课文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那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自由的说,进而达到有效的引导教学呢?我在建瓯市第一小学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它主张“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课堂模式的转变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填鸭式”教育。

什么是“自助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课堂。“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沉闷的课堂,让课堂“动”了起来。学生主动表达、展示学习效果和见解,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快乐、高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学生。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学、交流互助、展示汇报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助、表达展示的学习能力和阳光、自信的人生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敢于展示自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上打瞌睡的人没有了。学生心态阳光,行为举止大方自然,一点也不像山区农村的孩子。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老师。“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管理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逼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钻研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总结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批既会教书又会教学研究的教师脱颖而出,教师教学水平有

了很大提升。

为什么要推广“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所谓最优化教学肯定是各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给予我们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具体任务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策略,也可以开发学生认知和元认知潜能。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主体位基本原则。而旧时的教学模式多是老师不断地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填”进学生的脑子里,课堂更多是由老师充当主体了。要想改变这样的模式,真正做到学生主体地位,必然要实施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了营造“自由、宽松、快乐”的课堂,“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学生的体验不可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师导的重要性,变“一言堂”为“多人谈”现状的需求。这正是课改的目的意义所在。

如何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

参与教学两个月以来,我也尝试了许多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小组建设、评比;小老师助手的培养与授课等等。我将46人的四(1)班按照座位的顺序分成了8个小组,并平均了每个小组的学习成绩。小组怎么用呢?在语文课上,我经常使用小组朗读比赛的形式来指导朗诵。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研究学习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最后自己来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诵。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谁读准了作者心理感受。而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我发现有的时候用“小老师”比“大老师”更加好用。小老师的针对范围只是自己小组内的5-6名同学,她们在组织听写背诵是更加能够针对自己组员的缺漏来进行测试。作为管理整个班级的大老师,我往往不能做到她们那样的面面俱到。在第一次尝到甜头以后,我便决定以后先由小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自习课的时间给组员们听写,全班的总听写就来进行一个小组评比,看一看哪个小老师带领的队伍掌握最好。我所带领的四(1)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徐鹏杰。他很用功却找不到方法。开学初时,他的生字写的让我哭笑不得。在测试时往往是不及格的。可是到期中考的时候,他突然给了我一个大惊喜!85分。生字已经不再是他的弱点了。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大的进步呢?原来是他的同桌——“小老师”高文娟。这个女孩子是我班第一批培养的小老师,我发现她在课堂讨论时,能先给徐鹏杰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徐鹏杰胆子大了,敢举手了,上课也更认真了。而课后的时间,高文娟也会先给徐鹏杰听写当天的生字,保证他掌握以后再让他去完成作业。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徐鹏杰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班上也越来越自信了!“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还主张孩子们先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要设计出学生们的导学案。学生导学案的设计讲究导学目标具体,可操作;练习设要有层次,能突出重难点,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备课重视预习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自主解决的,或通过互助学习能掌握的,教师不必按程序教学;教师把教给学生质疑方法、鼓励学生质疑

放到重要位置,强化指导训练,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在教《长城》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先将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们,而课堂上给他们时间进行预习,并且在小组中讨论完成学习卡。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孩子们已经先弄懂了课文说了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在上课时就更加得心应手起来。一个问题抛出去,能有许多孩子有话说。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许多。

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的感想

1.小组建设:首先,小组建设要平均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很多时候,我会收到一些孩子的投诉:觉得某些课堂纪律差的孩子拖累了整个小组的荣誉。所以,我在建设小组时,会将班级中上课不够自觉的孩子平均分到各个小组中,这样平均了每个小组的水平,孩子们也就无法可说。而在设置小组内的纪律组长,作业组长,卫生组长,记录组长时,我也尽量让一些看起来普通的孩子来担任,这也就是变相的“人人找岗位”了。其次,小组内要制定有效可行的组归,由小老师来评判组员的表现,在小组内先对组员们进行有效的奖罚。再次,对于8个小组也要及时的进行评比,适当的用奖品来调节她们的积极性,培养她们小组内的集体荣誉感。

2.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在教授新课时,我常常让小老师们先说。首先,小老师就是孩子们身边的同学甚至是朋友,跟他们距离较近,不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排斥感,学生更容易接受,甚至在小老师的课堂上更加活跃。其次,小老师也更能找出同学们的困惑之处适当的进行讲解辅导。小老师本身就是学生自己,他们大都是一个年龄阶段,对于课文的疑惑大都是出现在一个地方。所以他们的讲解,更具有针对性。再次,小老师并不是固定的,我鼓励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走上这个讲台,来锻炼他们的能力。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讲给学生听有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极力地去找错误,能找出错误,意味着他们必须多掌握知识。上台,让优生更优秀,让后进生更自信。

3.困惑。(1)小学生自觉性较差,六人小组便于讨论交流,也使部分学生滋生了讲话,抄袭,传纸条等不良习惯。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把握新课堂模式下的纪律问题?(2)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们小组学习时,要如何把握时间呢?假设都让孩子们自由讨论,那一节课怎么够呢?常常老师喊停的时候,有些小组还在意犹未尽地辩论着。是阻止他们继续呢?还是让他们酣畅地讨论完呢?(4)小组怎样组建更合适,是不是都由老师定呢?是否固定不变呢?小老师是不是能够完全的管理好所有的小组成员呢?怎么样帮助小老师去树立威信呢?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课题研究。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差异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满足;学生的有效思维和合作探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现。同时,我们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不能冒进,应深入开展案例研究,面对现实、脚踏实地的做好课改工作。

【参考文献】

[1]谢冰滨.建瓯市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改革纪实[J]《福建教育》 2012年.6 [2]沈坤华.三个“转变”促进有效教学[EB/OL] [3]有效教学的十二个基本原理[EB/OL]

新课改的感想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程;学生

也许大家都会认为: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个问题还要问吗?我说非也,素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进入21世纪又遇到新课程改革,怎么还能老思想、老观念呢?课程改革了,我们的思想就要跟上,就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新课改培训和新课改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數据研究表明中国的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共同的问题,学生总认为老师讲的就一定是对的,老师就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在学习时就不假思索的接受了。为什么学生会这么“容易”被动“接受”知识呢?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小孩时喜欢把孩子的的事情全部包办下来,我们的老师也具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于是就把学生学习的某些过程自己就不知不觉代替完成了。所以说我们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过程基本上由教师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就是通过阅读课本、认真听讲将外在的知识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并在考试时将其再现出来。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策略等的选择性被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被压抑了。而恰恰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知识是变化的,是能动的,是人努力的结果。对学生来说,知识在被接收之前是不具任何权威性的,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而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总的来讲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堂物理课老师只讲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原理,然后就用大量的练习来轰炸学生,最终给学生能够留下的也仅是些专业名词、公式和概念。这些专门的词汇、孤立的概念和原理等零散的知识只不过是科学大厦的一些砖瓦,无法让学生看到科学大厦的整体和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觉得空洞乏味,我们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本身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概念的相互关系、世界观、对人类和知识本性的看法”。传统物理教学往往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教师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本学科知识与技术、社会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死记公式解题

学习物理绝不是死记定理、公式,不是空洞、单一的解题训练,仅注重其形式化的表面,是无法把握物理的实质的。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学习的重点也应该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简单的死记公式解题。

四、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许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难,又与日常生活没有大的联系,所以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物理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物理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使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从学生的生活中给学生以启迪。让生活给学生当一部优秀的课程,让社会给学生当一个更大的课堂,使学生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处于教育之中,使学生具有永远鲜活永不干涸的知识源泉;我们还应强调物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五、让学生重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老师们早就知道物理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物理学主要是揭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并使之形成规律。在研究物理中,有时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使自然现象变成物理规律。有时在物理问题中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因此数学知识与物理学存在相当大的联系,正如俗语所讲:“数理是一家”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在学好物理,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工具处理好物理问题,并能提高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六、增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动性

我们很多学生在信息处理上获取能力和努力程度都不够。举个例子,有的同学物理成绩总是不能有效提高,在做物理练习时不能很充分地、努力地挖掘一些隐藏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审题不过关这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眼看”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口读”是强化: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认知、接受题目信息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的强化过程。

“手画”是手段、是方法:就是对特殊字、词、句、条件可以用符号(如○●◇◆△▲■□~*___等)标注;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流程。草画图形,要搞清楚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之一。

新课改的感想 篇4

如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教学过程中, 充分运用科学 (金属材料) 、学科 (化学) 、生活之间的联系,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谐地统一起来。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 使学生从新课开始, 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 就会唤起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节内容的开始, 我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那段影片, 让学生分析其原因, 引出金属腐蚀的问题与危害, 同学们再交流讨论自己身边观察到的金属腐蚀现象以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金属的腐蚀。从而引出课题———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我觉得, 这种用故事情节来导入, 能够将学生带入一个美的情境, 感受当时的情形, 体会金属腐蚀让人命悬一线的危机感。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想去分析原因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当然生活中学生也可以看到以前这类事情的发生, 我们再将知识生活化, 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身边金属腐蚀的现象, 并且会联系到生活中人们的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产生问题, 结合已有知识经验, 将新旧知识相结合, 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 表现出渴求解决问题的情绪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 寻求新知。这样学生就可以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产生问题, 结合已有知识经验, 将新旧知识相结合, 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 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 表现出渴求解决问题的情绪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 寻求新知。

二、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着科学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开展学习, 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学生通过看完影片就提出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啊?”“我们怎么才能帮他们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让它发生沉船事件呢?”。这时, 就是我们对知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了, 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来了解“什么是金属的腐蚀”、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是什么?”最后再根据所学知识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想晓之以理, 先可以动之以情”。

三、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化学对生活、社会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的重视, 学生的知识面相比较而言有所扩大。学生更加希望自己所学知识的实用性。那么学习金属的腐蚀, 目的就是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让学生分析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后, 结合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就提出许多的方法, 我再将其归纳。然后我让学生见习“牙医”———格林太太的牙痛病。在牙医治疗中巩固本堂所学知识 (电化学腐蚀———原电池原理) 为患者开出实用又经济的“药方”———即金属防护的方法。关于此内容, 我还展示了学生经常接触到的自行车的图片, 让学生们分析自行车上各零件、各部位采用的防护方法。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各种方法, 我将其归类。这样的生活实例具有真实性, 接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 我想这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内化。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曾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 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趁热打铁, 我把最近网络上谈的较多颐和园十二生肖的青铜兽首的图片 (某拍卖会场的) 播放出来, 提问“为什么至今这十二生肖兽首还是光彩照人?”借此来讲述金属防护的作用和好处。

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后, 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后, 我们就让他们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了, 将知识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洪波.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长春医学, 2006, 4 (1) :49-51.

新课改的感想 篇5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这次有幸参加了2012教师网络培训。在二个多月的培训中,我认真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解和看了几个省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之谈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学方法更多了。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和教学态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学习中,我还认识到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我认为山东省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它能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日益严重的应试倾向,学生过分追求形式、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它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从丰富学生的体验和认识入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开阔了学生的写作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其次,有效地转变了教师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将活动教学、发现式学习、合作教学等教育理论引入作文教学中,丰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导新模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推广。

特别是山东的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提到的作文修改的问题,确实是一大亮点。我认为作文和改文是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可是有的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写完作文之后就认为大功告成,一交了之。认为改文是老师的事。其实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今后要多鼓励学生改作文,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新课改的体会 篇6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认真接受培训,真正转变观念

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接受新课标教材及教学培训,仔细阅读下发的相关资料,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贯彻落实新课标时,我们是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案,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课后还要反思。

因此,每周五的第七节教学研究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一次都没落下。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结合在桂林接受的培训,我们基本上转变了观念,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学方法,不再“填”,不再“海练”,而是让学生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并与生活、社会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

二、备教材,备学生

新教材与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校园外结合,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九十年代生的人,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对社会的了解很多,对手机的功能可能比老师懂得更多,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富于个性。不过,因近几年,提倡减负,搞所谓“素质教育”,在初中时很多知识不考,老师就不讲,学生也不记,导致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已少得可怜,词汇贫乏,几乎没人完整看过一篇名著(四大名著),但善用网络语言,活用各种符号(以代替语言)。

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问过学生,有没有会五笔输入汉字的?没一个说会。再问,五笔字型就那么几句口诀,乍记不住呢?他们还是叫“难记”。可见,这些90后,一般是不愿下苦功夫去做什么事,包括记东西。

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针对这样的学生去教,才可能有收获,不然,再好的理论,再新的教材,也是白搭。我感到专家说的没错:初中甚至小学的语文没打好基础,我们高中要补回来,“亡羊补牢”,要“补”才行,不然,语文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没打好,其他的怎能学好?

三、“亡羊补牢”之“补”

新课标不是去旧,而是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说注重能力就不注重语文积累。所以,平时就加重语文知识积累。我校高一(现高一)已经在行动,如谢老师搞的书法训练、张老师叫学生写周记,我的词语听写,宾老师的默写训练、陆老师的朗诵训练。现在我们正在搞“语文知识积累”训练,形式多样。

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我在自己的课堂里安插上自己预先设计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教给同学们,让他们想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好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把这些作为自己教学的资料,学生们的某些想法产生碰撞,为我们的教学融入了很多好的素材,让学生们在辩论式自由发挥,让学生独立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丰富。这样,学生们的知识也会更广些,不会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将课外的知识和课堂相结合,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思考、写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我总是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五个观念:教学能动观、教学自主观、教学民主观、教学个性观、教学创新观。

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放松文化课教学,学生没有课业负担;或是认为素质教育高不可攀,教师必须样样精通才行。

二是措施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加强活动类课程。

三是关系上的误区: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课业量等对立起来。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这七个方面去构建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变重“教”为重“教、学”,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民主、合作、探究学习。

(编辑:刘 影)

更 正 声 明

作者姚金涛发表在《课外语文》(下)2014年第11期(总第161期)第16页上的《把德育的“盐”放进生活的“汤”里——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由于我刊编辑疏忽,导致姚金涛老师的单位和正文最后一自然段出现了差错,现进行更正,具体如下:

(一)原文姚金涛老师的单位由“江苏省宿豫区侍岭中心学校”更正为“甘肃省灵台县城关中学”;

(二)原文最后一段“什么是高效语文课堂呢?其实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属于累赘,对其删除。

新课改的感想 篇7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基础,动因,价值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是新课改学术争鸣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众多学者专家参与其中, 发表了各自不同乃至矛盾与对立的观点, 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 蔚为壮观的讨论背后, 对于“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本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却缺少本体层面的追问。基于“基础”的本体含义考察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或许对于我们理解新课改与理论的关系以及理论对于新课改的价值带来新的启示。

一、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及其主要观点

1. 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扫描

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发端于2005年5月靳玉乐、艾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文。该文指出:“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旗帜鲜明地明确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以此引发了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的大讨论。《中国教育报》 (教育科学版) 专门开辟专栏进行讨论, 持续了半年之久。针对靳文的观点, 同年8月高天明在该报撰文, 认为“课程理论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 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理论”, [2]对于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不能够泛泛搬用马克思的认识论”, “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多做些具体和深入的探讨”。[3]王华生对两种观点进行了整合, 认为“新课改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为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理论相结合的原则”。[4]马福迎进一步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鲜活的、清晰的、也是先进的”。[5]崔国富则从另一个层面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 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问题, 它实质是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换言之, 并不是课程改革设计方案所依据的具体理论不清晰、不明确, 而是我们的教育基础理论模糊不清, 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还没到位”。[6]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引起了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 纷纷撰文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至今仍余音不断。

2. 讨论所反映的主要观点

概览新课改理论基础的讨论所反映的观点, 大致有三:一是一元论, 即新课改只有一种主要的理论作为基础;二是多元论, 认为多种理论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三是模糊论, 认为新课改理论基础模糊不明, 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

一元论承认新课程有且仅有一种理论基础, 即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如靳玉乐等认为“在课程改革中, 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赖海燕等也主张,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7]王策三先生也基本持这一主张:“关于指导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根据, 是有明确共识的。我们教育的基础理论是‘全面发展学说’”。[8]这种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唯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其他理论虽然有其重要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属于同一层次, 不能构成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多元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坚持多元化, 在课程改革的国际大背景下, 应放眼世界, 采取“国际视野”, 兼收并蓄国际国内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如有学者指出:“鉴于新课程改革既具有现代民族特色, 又具有‘世界眼光’, 其理论基础必然具有多样性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 “积极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和课程理论……有现代课程理论 (如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目标分类学等) 和现代教育论 (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 ……后现代课程观、建构主义教育观和多元智能理论等”。[9]还有论者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这次的课程改革, 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 坚持理论的多元性, 融会贯通, 理论基础厚实, 具有时代性、全球化的视野, 是正确的。”“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除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外, 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等”。[10]

另有论者指出本轮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含混不清”, 没有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作出明确的回答, 这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11]也有论者提出:“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到底是什么?……从某些带有倾向性的倡导和似曾相识的概念中, 我隐约觉察到这次新课改的理论支撑相当匮乏和凌乱”。[12]还有论者认为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反映着两种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塑造人与引导生成人——的激烈碰撞。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指导下,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必然暴露出模糊的问题”。[13]也有人认为新课程理论基础之所以“模糊”, 是“由于正式的政策文件推进文本以及解读文本中缺乏有关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阐述和说明”, 从而导致了“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都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质疑”。[14]

二、“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的不合理性

1. 概念运用中的问题

纵观新课改理论基础的探讨, 论者众多, 观点各异, 各说各理, 难于统一。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口难调的歧义,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相关概念的运用中存在的误用、混用等问题, 缺少统一性。诸多争论看似针对某一问题的探讨, 实则站在各自立场, 自说自话。如在“理论基础”概念之外, 还有诸如“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等, 很多论者并未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辨析和比较, 就想当然地使用、甚至混用或通用, 使本来就模棱两可的问题, 更加难以把握。如有论者归纳了讨论中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第一, 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等同, 认为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探讨”;“第二,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哲学层面上探讨”;“第三, 认为理论基础应在操作层面上探讨”。作者在极力分析和比较二者的使用层次时, 却又归纳出“一种观点主张, 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要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的观点。[15]这种观点本身就把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当做同一概念使用。另有论者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 也作为理论基础, 又可作为理论依据, 但到底是指导思想还是理论基础, 还是理论依据, 抑或三者兼具, 根据何在?还有作者在探讨同一论题时, 论点是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但在论证时却用理论支撑、理论依据等概念;或者, 明明是在讨论理论基础问题, 在引用别人文献作论据时, 却引用理论依据、理论支撑的说法, 让人产生偷换概念之感。这种对相关概念的误用、混用甚至乱用的现象, 反映了论者对概念的本体含义缺少清晰的界定, 把本来似是而非的概念当做确真的含义使用, 从而悬置了事实, 遮蔽了真相。

2. 命题本身的不合理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这是本次讨论的关键语。人们往往从论题所指的内容或对象上考察, 却鲜有对这一论题本身的内涵及其合理性进行追问, 亦即缺少“元认知”层面的概念分析。

(1) 何谓“基础”

《辞海》对“基础”的解释有三条: (1) 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基础应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 (2) 泛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如物质基础;基础知识。 (3) 特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即“经济基础”。[16]我国另一部权威性辞典《现代汉语辞典》也与上述解释基本类似, 只是稍微简略些。上述解释第一条为其基本义, 第二条是其规范义, 第三条则是专用义。规范义源于基本义, 把基础作为事物本身的一部分, 并指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和起始意义的因素。日常用语中说基础的时候, 并不像上述第二条的规范义那么严谨, 一般会对规范义加以延伸, 只要对事物形成和发展起到某种推动作用的因素都可以称作基础。本次讨论中之所以产生诸多概念混用现象, 如把基础等同于“根据”、“依据”、“支撑”甚或“指导思想”等, 似乎就在于没有在严谨的规范意义上使用“基础”的概念。

(2) 何谓“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这一概念, 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一是指“理论的基础”, 一是指“……的理论基础”。按照“基础”的规范义, “理论的基础”是指在某一理论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仍然是理论本身的组成部分, 只是在理论的整体中居于特殊地位, 对于理论的发展起到某种奠基和推动作用。如我们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的理论基础”则是指某种现象、事物或活动在形成发展中所依据或借鉴的理论是什么。这是一种在延伸意义上使用“基础”概念, 与“依据”、“支撑”等概念接近。如我们可以在“……的理论基础”中的省略号处加上某种现象、某个事物、某项活动等作为其所指。所指称的对象与理论已不是同一事物而是处于不同的层次, 虽然二者可能有某种关系, 甚至是非常密切的关联。“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此种语境下使用的。

(3) 何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如果从延伸意义上来理解“基础”的内涵,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在课程改革中所借鉴或运用的理论, 以之作为新课改的理性参照。那么所谓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就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而且只要古今中外对新课改有参考价值的理论都可以为之所用。“理论基础”、“理论根据”、“理论依据”、“理论支撑”也可以顺理成章作为统一用语互用和通用了。但如此一来“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探讨也就并无多大意义, 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混乱。我们只要对各种理论进行辨析和扬弃, 找到与新课改的适切性并以之为新课改寻求某种理论支持就可以了。

从“基础”的规范意义审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则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课程改革作为实践中的教育变革, 对新课改起根本和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它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理论吗?我们也可以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中的“理论”替换为“实践”、“历史”、“资源”、“人力”等概念, 究竟何者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基础?虽然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有学者据此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把常识性的东西弄颠倒了。不是理论先行, 而是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动一场革命, 难免陷入盲目性甚至是危险的境地”。[17]但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 理论和行动的先后并不必然具有一成不变的定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摸着石头过河”吗?因此, 新课改理论基础这一命题, 从“基础”的延伸含义上说是一个并无多大价值的命题;从“基础”的规范意义上讲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基于上述分析, 由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讨论中, 对前提性的概念“基础”的理解缺乏精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 无论是一元论、多元论还是模糊论, 都缺乏正当性和合理性。显然, 作为从国家层面进行的社会变革, 新课改从准备到发动再到推行这一过程, 起根本或起点作用的因素即“基础”应从国家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育现状的矛盾问题中去找寻, 亦即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去找寻, 而不是从理论中获得。

三、价值取代基础:理论之于新课改的真正使命

新课改作为一种实践变革, 本身就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新课改需要理论也离不开理论, 但新课改所需的理论不是抽象的。不同性质和层级的理论对于新课改具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是宏观层次上抽象度较高的基本原理形态的理论,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哲学层面的相关理论, 由于它们从形而上层面反映了实践的规律性, 具有相对的“普遍真理”意味, 对新课改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这种引领是一种观念、价值引导, 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思想的启迪, 观念的改造、理念的创新, 是把新课改导往正确目标的方向和“路标”, 同时又对新课改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和检视。

其次是处于中观层次上的学科理论侧重对具体实践的解释和说明, 揭示实践中的因果联系, 有利于人们正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实践。如各种教育 (课程) 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供了依据。它有利于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帮助人们对教育实践作出科学的判断, 也有利于人们根据教育规律的认识去预测和推断未来的教育事实, 从而提高实践者的理论素养和认识能力。

再次是处于微观层面的应用性理论, 或称为策略性知识或理论。它们往往对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起到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的作用。新课改在需要一些原理性的理论作为引领的同时, 更需要贴近实践并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策略和方法的应用性理论。这一方面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对宏观理论的深化和细化的研究, 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和显性化, 同时转变思辨式的研究范式,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田野”式研究, 尤其是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与一线教师进行合作研究, 为新课改实践提供应用性、策略性、操作性的知识。

新课改的感想 篇8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 形成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 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健康。新课程标准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 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突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体育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呢?

1. 与学生形成零距离交往

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 主动与学生交往, 了解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首先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对学生的一些做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遇到问题要对症下药。如学生在课上有捣乱行为时, 教师应保持冷静, 保持常态心理, 切忌与学生产生对抗和采用挖苦、讽刺的语言, 甚至大骂、体罚学生。而此时教师应做的是耐心说服、疏导学生, 稳定学生, 以自己的诚心来感动学生, 以尽快恢复其理智, 帮助其辨识是非, 正确地控制和调节学生自己的行为。另外, 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真挚精神和诚实笃信品质。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 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教师不能虚言欺人, 要不饰己短, 要敞开心扉, 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信任你、爱你。

2.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锻炼

掌握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之一, 在于把握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有效手段。因此, 体育课堂教学中抓住“趣”字, 就抓住了关键。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 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体,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那么,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味呢?首先, 要注意,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所选的内容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种组织教学形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注意应用情境法、点拨法、电教法等。如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学, 要改变往常的固定形式, 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由发挥, 从而起到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的效果。基本部分教学要避免常规体育课, 严肃多于活泼,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老师“喂”一口, 学生“吃”一口的单调教学模式, 而是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 就有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快乐中学习、锻炼。

3. 让学生在诱导鼓励下体验成功

小学生年龄小, 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因此, 教师适当地肯定成功, 能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始终情绪饱满、示范正确、讲解精炼、动作优美、口令准确洪亮, 哨声清脆悦耳, 辅导热情耐心。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 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薄的闪光点, 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使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 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 教师还应多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你很勇敢”、“你真棒”、“你试一试, 一定能成功!”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 完善人格等全面教育观的转化。同时,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问题, 成为了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 那么,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1. 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任务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 它最迫切的使命是让学生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他们最需要运动, 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 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 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 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的体质, 而更应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 重在课堂教学

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是最重要的办法。可以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如在课的开始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在练习时,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练习时, 一定要想着集体, 按口令去做, 千万不能注意力不集中, 做错了, 这样就会因为你的不注意而影响整个班级, 拖大家的后腿, 我想你也不好意思吧?”通过这一要求,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教学中, 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如跑、跳、投掷、游戏等。其中, 游戏最受学生的喜欢, 因此, 体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游戏中“冲过火力网”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上所述, 是本人通过学习新课程以后不成熟的点滴感想。本人愿抛砖引玉, 候教于大家, 更愿意与广大体育教师一道, 在新课改以后的体育教学中携手共进。

上一篇:频率安全下一篇:明清的缠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