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2024-09-15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精选10篇)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1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 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校本音乐课程能够顺利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 来谈谈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 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我校2005年通过了省三星级学校评估, 在创建中积极寻求办学发展的“突破口”, 确立了“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策略和办学改革方案。近年来, 实现以普通高中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特色, 高中部每个年级开设了两个音乐专业班, 有琴房10个, 音乐多媒体教室2个, 舞蹈房1个, 并配有丝竹类、管弦类乐器, 这些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 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音乐课程的开发。我校音乐特色教育成果丰硕, 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著名艺术高等院校录取。我校根据音乐高考纲要, 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高中部音乐教师编写了相关的音乐教程。

另外, 通过高中音乐专业班的学生, 来影响非专业音乐班对音乐的学习, 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 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图片、获奖证书、演出实况, 举行音乐会。在全校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比赛, 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总之可以以音乐专业班为基点, 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

二、结合学生实际, 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 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 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 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传媒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 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 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 增大教育的信息量, 丰富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与经历, 我认为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 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 为我们的教学所用, 使教学更深动有效的开展。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有些家长酷爱音乐艺术, 擅长演奏、演唱……有的学生家长还热心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便可在时机成熟时, 约请家长来校献技献艺, 此举, 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另外,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 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 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 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 民歌民谣

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传统歌谣, 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 源远流长, 数量众多, 是民间歌谣的主体。解放初期, 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 如:溧阳来了陈司令, 还有民歌《虞美人》等等。这些民歌歌谣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 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 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 民间娱乐活动

(1) 祈福消灾跳马灯, 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 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 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 在村民的喝彩中, 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 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 让人心动, 让人难以忘怀!

(2) 太平锣鼓

溧阳的太平锣鼓, 在宁沪线上颇有名气。我校编排的舞蹈《天国勇士》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先进县市群众文艺汇演获省二等奖。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 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 通过“结合方言, 结合媒体, 结合教材, 结合表演, 结合欣赏, 结合比赛, 结合提高”的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 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之推行, 在一片鼓励与强力诉求声中, 许多教师也想快速地尝试自己设计课程的喜悦。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新的课题, 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 真正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 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于雷;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年12期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教育艺术2006年06期

[3]吴跃跃;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J].中国音乐教育1996年01期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2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校本课程是在本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学校将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原则上不单独编写面向学生的教材。

我省校本课程开发将走3个基本步骤:学校将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目标为基础,根据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在校情分析基础上,学校将对校本课程作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总体方案。校本课程原则上为选修Ⅱ内容,其实施必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一般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专题,供学生选择。

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进行。校本课程在本校实施后,学校应每学年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实施情况,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施情况作出是否继续实施的决定;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校独立开发,也可以联合高等院校、教科所、教研室等共同开发。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1.引言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国大部分高中学校也都具有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当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第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学生还是只重视语数外等高考科目的学习,而对信息技术这类“副课”的学习不重视。第二,现有的教材过“老”过“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此项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当前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挖掘更适合学生或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2.课程改进具体内容

2.1.调整课程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然而我们所用的教材内容还是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这些内容固然要掌握,但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等内容却很少涉猎或是一笔带过。

本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作出以下调整:1.全面整合现有教材,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入一些新的技术和知识点(如计算机程序設计等);2.着重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将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2.2.开发新的校本课程,符合时代特点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学生们最感兴趣、最想学习或班主任极力要求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开设对应的校本课程。

此外,通过校本课程的授课实践,在每节课程结束后及时对此次课程进行总结反思,并及时对所编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最后将校本课程的自编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整理成册,有机的与我校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进行结合,并将其作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专用教材。

2.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采用“大锅饭”和“满堂灌”的形式,而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

2.3.1分层教学

首先,按照有无基础将学生分成A、B两个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A班(有基础)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进行重点讲解和个别指导。而B班(无基础)的学生则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再配合一些简单的练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要求而进行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也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拓展和提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

2.3.2分组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是按照学生学习水平高低先把学生分成A和B两层(类),而A类(水平高)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把A类学生分散到B类学生中,以每组5-6人进行分组,其中,1-2人为A类学生,剩下的为B类学生。这样每个组员的水平虽然有差异,但是优劣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1.“强弱搭配”,小组互助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特点和长处,小组学习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更加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2.在辅导的策略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让每个人在组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3.对于所有小组都不愿意要的学生,老师就要亲自管理他们。定期检查他们的作业,有时要求他们谈谈想法......鼓励进步就是优秀,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在班上多表现自己,到了适当时候,把这些学生推销到其他组里去。

2.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校本课程一方面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自主实践法,效果最好。

1、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任务”要有趣味性。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指导他们自己尝试编程。

②“任务”要有操作性。计算机相关校本课程的操作性很强,教师一定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并适当给予其指导和帮助。这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有显著的效果。

③“任务”要有针对性。设计的任务具有针对性,这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和清晰的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自主实践法是学习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因此,在课堂上必须不断地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动手发现自己的问题,检查自己的知识漏洞,从而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3.结语

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特有的教育哲学,办学理念,综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由学校组织的、教师主导、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为促进本校学生个性化发展所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评价一个学校新课改是否落实到位的重要标准。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努力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的土壤,让学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开出个性之花。

参考文献:

[1]李军;张辉;;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J];科技风;2008年08期.

[2]甘泉;刘玉梅;;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3]高树春;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1期.

作者简介: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4

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成为中小学教师当前与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 校本课程《青春与法律同行》孕育而生。本文就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启示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寻找合适的主题, 贯彻课程开发原则

电视上的《法制在线》《今日说法》《举案说法》等法制节目, 用简单的案例分析, 给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条文, 起到普法的作用, 效果很好。受此启发, 我开设了校本课程———《青春与法律同行》。

1.把握导向性与协调性、时代性与先进性的原则, 编好课程纲要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 (试行) 》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 防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课, 涉及的都是民法的知识。我就考虑, 在开设校本课程时, 能不能把学生关心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知识加以归类介绍。为防止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 我认真阅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法律知识, 明确了高中生已有的法律知识储备, 又把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找出与高中生密切相关的, 又是他们感兴趣的法律知识。据此, 确定了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课程纲要的基本理念、思路和目标。即立足于高中学生的生活, 选择他们感兴趣的, 以及会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产生导向作用的具体案件实例;注重分析, 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渗透基本法理精神, 使学生在素质养成中融入足够分量的法律知识和公民意识,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把握选择性和灵活性、简约性和通俗性的原则, 精编教材

《意见》还要求“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 应注意精选内容, 合理编排;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 通俗易学。”在基本理念和思路的指引下, 我设计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介绍、三大基本法的讲解。考虑到法律的实践环节, 又增加了实用法律文书的书写、律师制度的简介。在教材的编写中, 我参考了教科书的编写模式, 教材由理论介绍、相应的案例和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同类案件这三大部分组成。

编完民法部分后, 我就根据所编写的教材来上课。第一、二节课学生热情很高, 效果也不错, 学生熟悉了这个模式后, 课堂又回到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学生参与的常态中, 这违背了我开设校本选修课的初衷。

我开始新的尝试:先呈现案件, 让学生自由评说, 让他们先把对案件的理解说出来, 再举案说法, 来看看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法律的规定之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不同, 经过这样的讨论, 加深了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再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 就能把案件分析得比较到位了。

由于“举案说法”这种新模式的成功, 我投入到第二轮教材的编写中。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 我设计了问卷调查, 了解了学生对哪些法律知识感兴趣;研究少年法庭公开的一些案例, 给学生以警示和防范;从报纸、网络中搜寻相关的案例, 把搜来的案例进行改编, 与所讲的法律条文更相匹配;还专门学习视频剪辑技术, 更好地展示相应的资料……诸如此类的尝试,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 积极展开教学实践

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 必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实现教学目标。

1.突出学习者的生活经验, 注重实践性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 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比如, 介绍起诉书的书写后, 我呈现了一份自己2005年接到的北仑区人民法院的起诉书副本, 是物业公司状告我本人不交物业费。学生一看, 起诉书中的被告是我, 顿时来了兴趣。于是, 我就请学生帮助我根据起诉状的事实和理由, 逐条进行答辩, 书写答辩状。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必须出示相应的事实和理由, 说明不交物业费是因为物业公司没有尽到义务。比如, 阁楼渗漏、公共设施损坏, 物业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公共维修费的使用收支从未公示等。向学生解释后, 让学生进行证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起写好答辩状。

等学生准备好了答辩状, 我就把当年自己写的答辩状跟学生一起研究, 看看各自的答辩状有何异同, 探讨不同之处怎么改才能更符合法律条文。

最后有学生关心, 当年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当告诉他们, 最后的结果是物业公司及时进行维修, 交1/3物业费时, 就有学生感慨, 今年自己家白白多交了物业费, 因为房屋也有渗漏。我告诉他, 《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才开始施行, 规定了如果物业达不到《物业标准》, 业主可主张物业违约承担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如果物业不违约, 业主应当支付物业费, 所以没白交物业费。我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使课程注重实践, 突出了它的实用性。

2.加强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学过程中, 通过“举案说法”“案情简介”“大家说案”等方式呈现具体的案例, 让学生针对某一案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 也让学生尝试多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你是此案的法官 (受害者或辩护律师) , 你将如何辩护?依据有哪些?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 引导学生投入研究案情, 分析案情, 寻找法律依据的过程中, 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另外, 教学中也较多采用多媒体等音像资料, 给学生直观的影像,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深入思考。

3.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把握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 在讲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时, 通过案例分析, 讲清了两者的概念和具体的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 请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 谈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例子, 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如何区别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就被提了出来, 也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把两者加以了区分。通过这样的预设, 关注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的能力。

4.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采用常规的班级授课外, 积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比如, 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法院参观庭审的过程, 了解庭审的程序;组织模拟法庭,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讲了法律文书的书写后, 指导学生就具体案例书写起诉状、答辩状;邀请律师到学校讲座, 具体讲解律师资格的取得、诉讼业务、非诉讼业务等。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的运用, 使学生的兴趣、知识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三、建立灵活的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1.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评价功能, 突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我制作了选修课学生反馈表, 请学生谈谈对《青春与法律同行》选修课的感受。有学生这样写道:选修课《青春与法律同行》最吸引我的一个方面就是“法”, 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为此增添不少乐趣, 而且可以提升相应的素养能力。在课堂上, 老师通过典型的案例在开阔我们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思考问题、怎样分析、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在反馈表中也有一栏是请谈谈你对任课老师的感受, 有学生这样写道:老师善于用浅显明白的话语去解释复杂事物, 但老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组合来模拟中小场景的案例, 从实践中获得更加深切的体会。通过这样的反馈, 让学生和教师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 让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自我, 让教师了解学情, 以便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课程和教学的反思。

2.重视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

课程不用笔试方法评价学生,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践环节的情况进行评价。比如, 学生书写的起诉状和答辩状;查阅《物权法》, 掌握有关担保物权的法律条文所形成的文本;观摩庭审时的庭审记录;上课时的课堂笔记等都是评价的具体内容。在实践环节中,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

3.重视实施的过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应有学年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的详细记录, 建立相应的教学档案。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安排, 教师对自己开设的课程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比如, 《青春与法律同行》根据18课时的安排, 具体分配给教材的六章。同时对教学过程也要有详细的记录, 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课堂发言情况、实践中团结协作的情况等, 用以丰富学生的教学档案, 做出过程性评价。

古诗新唱校本课程 篇5

认真全面执行学期教学计划,保证了校本课程的全面发展。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新唱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 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

(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诵唱热情。

开展古诗词诵唱竞赛活动。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课改下的校本教研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校本教研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多。怎样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问题, 使新课程理念有效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呢?毫无疑问, “校本教研”就是一个绝佳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反思这几年的课改实践, 我们认识到, 校本教研是课改的重中之重。

传统教研中, 以学科教研组为中心而开展的常规性的教研活动, 是被动式教研模式, 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参与、表达或接受存在很大程度的被动性, 如检查教案、学习笔记、教研活动记录、课堂教学等。此外, 还会进行各类评比, 如优质课、优秀教案、课件、论文等。如何才能把新课改下的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呢?

一、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任务所在, 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式和重点, 也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直接领导和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学校还经常开展一些以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活动。这些活动, 一是针对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进行集中分析、讨论, 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为领导和教师搭建听课、评课、交流、研讨、对话的平台, 使教师及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研讨, 达到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目的。学校的教研领导小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学校教学工作的“检查者”、教师教学业绩的“评判者”, 而是从教师的需求出发, 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近教师, 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的课程观、教学方式的变化

“校本教研”活动的成效高低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更在于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行为的真正落实。

在教研活动中, 我先后两次听过同一教师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巍巍作家的驳论文《个人与集体》的授课。第一次, 教师这样授课:先引导学生读课文, 找出“人人为自己”的错误观点, 然后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批驳这个错误观点的?是怎样批驳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最后让学生找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错误观点进行评论。在整节课教学中, 课堂气氛平淡, 学生处在茫然中。

接下来, 教师们进行评课, 在评课时, 一致认为教师基本上成了课堂教学的中心, 时时刻刻都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致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发现了问题——教学不是教材, 而是使用教材教。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 这个教师就改变了教学计划。

上课开始, 教师就板书“个人”“集体”两词, 指人解释, 然后, 插入一个小插曲:睡在板凳上的大科学家——钱学森。这位科学家, 如果待在美国, 其工作、生活条件不知道比回到国内要好上多少倍, 但他却毅然决然回来了, 为什么呢?

接下来就是学生对“个人与集体”的观点进行评论了。

对“个人”“集体”观点进行了评论,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 把学生们引入对课文的阅读, 学习大作家魏巍的观点和评论方法。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必然会把课文的评论与自己的看法和论证方法进行比较, 从而体会到作者论证的高明之处,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践证明, 第二次听“个人与集体”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明显好于第一次。

在课改过程中, 同时,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观点:教学是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这位教师第一次教这篇课文, 是以教材为中心, 教教材;第二次教这篇课文, 是使用教材, 表面上看, 教学是离开了教材, 但实际上却扣住了教材的灵魂。事后这位教师进行了反思, 写下了文章——《新课程下的教学》, 使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走进课堂, 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

学校发展依赖于教师, 教师发展依赖于校本教研的发展, 可校本教研的方向在哪里?“在课堂, 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 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2012年, 我县进修校教研室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解决课堂的小问题”, 要求教师们从教育教学的“小事”“小现象”中捕捉问题, 挖掘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 听了某个老师对中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的授课, 在课堂上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况, 这位老师提问某个学生, 这个学生拒不回答问题, 教师特别生气, 让这个学生站起来, 学生就是不站, 教师大怒, 批评学生, 结果教学也无法进行下去。也看得出来, 这个学生是故意和教师这样对着干。事后, 我们找到这个学生和他进行了座谈, 他告诉我们不喜欢这位教师, 对教师有意见, 原因是:教师几乎每次来上课都发火, 还总是拖课, 占用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交谈过程中, 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 我们找这位教师谈心, 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她显得很生气, 也很无奈。当说到教师使用的新教材在课堂上的时间安排合理与否, 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 我们向她建议:教师应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要合理安排课堂上的教学, 用良好的心情迎接每一节课。她照办了, 拖课次数少了, 结果学生纪律好了, 师生关系也融洽了。这位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成长的。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开展校本教研 篇7

一、健全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校本教研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 校长应牵头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小组和课题攻关小组, 并明确责任, 各司其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的决策、协调、组织和评估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方面的保障。实验小组负责实验的实施、教师培训等业务工作。课题攻关小组负责实验的解读、推进、深化、总结等工作。

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使其树立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需要学校在前期准备工作 (如通识培训、学科培训) 的基础上, 切实搞好后续培训, 尤其是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 引导教师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理念;树立“走进新课程,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发展理念;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理念, 从而为校本教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推进评价机制改革,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 对学生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随之成为这场改革的瓶颈。如何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 转变以往单一、集权式的评价方式,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关注学生成长, 也是校本教研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的原则, 根据各门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结合本校实际, 积极探索, 创造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 力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1.使评价成为教育的过程, 发展的过程, 共建的过程, 一个科学、民主的过程, 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2.评价要以全面反映学生各学科课程学习的情况为主体内容。3.力求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 从而引导学生和家长摒弃单纯追求学科成绩高分数的误区, 对学生这一发展主体进行全面关注。4.评价过程要逐步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交互过程, 被评价者应成为评价主体之一。

四、确立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 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教师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教学反思, 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 共同探讨解决办法。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开展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3.课题攻关小组要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 注重实效, 把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作为主要标准。4.加强相关课题研究的力度, 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5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 力争使其成为校本教研的亮点。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8

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 下面就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几点误区进行探讨。

1 课件开发与应用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多教师认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 增加知识传授密度, 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不是被动地纳入, 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学科课程的过程, 它将对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产生变革影响。多媒体课件确实能够把声音、图象、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体化的教材, 使内容单调、枯燥, 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各自独立形式存在的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 但是作为辅助教学的软件, 尤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 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 特别是莫名其妙地来一段音乐, 就会适得其反, 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 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 干扰了课堂教学, 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 不能过多追求课件的外在美, 忽视课件的内在美。一些课件开发者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 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却不知他的课件辅助教学用在何处。一些课件所用色彩比较亮丽、鲜艳, 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学生的观察, 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多媒体课件开发不仅仅是艺术, 更重要的是科学, 这是每一个课件开发者都需要注意的。我们提倡课件应该有友好的界面, 操作简单、方便, 应该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 追求软件的内在作用, 而不是外在的所谓美。

2 网络资源在整合中的误区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信息技术进行修化处理, 提供更多的与课程背景相同的和相似的内容来丰富教学内容。但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 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2.1 为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 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工作需要在网络上进行,

有的老师为了突出教学目标和效果, 不应该使用网络的使用网络或者应该少有网络的而多用, 这样就事得其反。

2.2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忽视其它传统教学资源。

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 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网络资源只是一个辅助资源, 可以把当今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大家, 我们可以借鉴、吸收, 但不能全盘照搬。

2.3 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 忽视资源的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 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 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 这样, 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

3 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上的误区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够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有助于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迅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而且能够将知识信息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 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3.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系统性问题被忽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不是新技术简单应用于教学过程, 而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途径和系统工程。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 是在系统方法和先进的教与学理论的指导下, 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诸元素之间的关系, 使整个教学系统在保持协调一致的基础上, 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 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这种系统性往往被忽视。

3.2 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达不到整合要求。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 还都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 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再加上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有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 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显然, 当前的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整合要求。

3.3 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误区。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 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 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的精心设计上。信息技术的出现,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建更为真实的情景, 可以改善认知环境, 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鉴赏、创新等意识, 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接受新信息等的工具, 是学生学习的帮手, 而不单单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但是, 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宣读, 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 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连笔记都来不及记, 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 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 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了。

3.4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形象思维教学, 忽视抽象思维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 抽象变为形象, 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 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 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 如:物理学科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 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不利于物理的再学习, 特别不利于普通物理的学习。固然传统教学在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既训练使用右脑, 又注重开发左脑, 一定要注意如何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 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3.5 只重视硬件建设, 忽视了软件建设和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建设。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容易使人在感觉上得到满足。软件是识知形态的技术, 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 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 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所以, 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中, 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 忽视了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良好整合, 就需要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软硬件结合建设三个方面同时努力。

以上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辅助教学的观点, 从课程的整体性来考虑信息技术的功效与作用。创造数字化、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 创建主动学习情景, 创新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 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工具的一部分, 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其主体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 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 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选用合适的技术, 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双功效。

参考文献

[1]刘丹丹.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课程整合[J].吉林教育, 2009.[1]刘丹丹.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课程整合[J].吉林教育, 2009.

[2]刘丽、刘晓亚.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思考[J].内江科技, 2009.[2]刘丽、刘晓亚.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思考[J].内江科技, 2009.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9

一、创设情境, 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造条件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学习环境, 才会出现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发, 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Colour学习彩虹的七种颜色时, 在上课前我让学生欣赏《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词内容富有韵味, 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唱了起来。随后, 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Have you seen the rainbow?How many colours are there in a rainbow?What are they?Which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们在歌声的渲染下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 他们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从中体验到成功感, 而这种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乐学好学, 为下一步教学作了铺垫。

二、落实任务型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 将课堂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 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时, 教学任务是学习方位词和正确表达问路句型。先由图片引出方向图标, 设计小组活动, 再根据教室里学生各自的座位操练句型。学生相互问答, 共同体验、学习方位词。在学生基本能运用方位词时, 再出示一张学校附近建筑物的地图, 让学生围绕它, 进一步强化句型操练, 并给予充足的活动时间, 达到正确、熟练地运用句型。最后让学生各自画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 并用英语口头向同学表达社区内建筑物的位置,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 整个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变为了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 学了就用, 让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过程。在学生完成每一步任务后, 要及时进行表扬、总结。通过反思和总结, 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朦胧状态, 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三、运用“读—议—引—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我校英语教研组实行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读—议—引—练。

1.“读”———教师设题导读, 学生自疑自问。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导读提示 (预习提纲) , 通过这种目标教学的方式诱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去阅读教材内容并产生疑问。要求学生先理解并记住本课的教学目标, 带着导读的题目去阅读教材, 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 理解大意, 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及短语, 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 并标上相应的符号, 为下一步“议”做准备。

2.“议”———学生协作学习, 教师适当点拨。

“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对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疑问,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探索解决。在探索解疑的过程中, 教师成为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边巡视边参与讨论, 适时指导。

3.“引”———教师剖析强化, 学生寻找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读”“议”两个环节, 不一定能把书上的内容、知识要点理解透彻。教师要创设语境, 巧妙启发, 剖析强化,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网络或借助教师的体态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推理, 寻找规律, 得出结论。形成结论的过程, 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 这样才能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练”———知识迁移, 能力提高。

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 精心设计练习。练习形式可多样化, 采用口头训练、笔头训练、模仿训练和创造性训练等。练习设计要兼顾基础性、启发性、外延性、拓展性, 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练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

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作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机械的作业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背诵和运用, 大搞“题海”战术, 使枯燥繁重的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 据调查有60%~70%的学生不情愿做背诵、抄写、练习题的作业, 他们大多数是被动地完成作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英语作业的实效性, 我们英语备课组商量决定改变以前的老方法, 采取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英语作业:

1. 上网查找有关教学资料, 可以是图片、文字、歌曲、网页等。

2. 在生活中收集有关教学实物, 带到课堂, 互通有无, 用于实物教学。

3. 经常布置些“口头”作业, 如与同学或老师打英语电话或背诵你最喜欢的文章或段落, 第二天课堂上表演。

4. 制作贺卡或写封信。

5. 对有绘画特长的同学, 根据所学内容, 画简笔画, 并用英语描述画的意思。

6. 学生对抄单词比较反感, 为了激发他

们背单词的兴趣, 我采用“免抄券”的方法, 如果谁默写新教的单词100分, 就能获得“免抄券”, 否则按规定抄写, 所以在家背单词成为学生的口头作业, 效果是很好的。

五、利用形成性评价方式, 让每个学生快乐学英语

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前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 “一考定终生”, 而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还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运用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学生认识了自己学习过程的长处和不足, 并及时反思、调整, 树立自信, 更加自主地学习, 不断进步。

新课改中的校本课程 篇10

一、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的必然途径:校本培训

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加强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培训更是当务之急.传统的教师培训主要依靠集中式培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偏差,不一定符合教师所在学校的实际,不能有效地使学习和培训持续地进行,也不可能使全体教师都参与进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者们对校本培训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校本实践与研究逐渐兴起.校本培训也称校本教师教育.“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一种集实践性、问题性、探究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培训方式,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二、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现状:历史回顾

1. 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述评

在理论研究上,斯滕豪斯、埃里奥特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行动研究理论.行动研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参与”、“合作”、“改进”、“系统”,强调行动引起的反思.以实践性反思指引反思性实践,而教师校本研究活动也正是教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得到一个提高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开始,还出现了一种校本教师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斯皮克指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这一理论提出要建立一种“以学校教师为主导,根据学校教师的现实需要而设计的多范畴发展管理模式”,特别制定出一套教师发展专项方案.

在实践研究上,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师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当时英美等国的教师培训工作采取将中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由大学或教师培训机构进行训练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往往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规律性的教育理论难以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且教师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培训效果很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发展,英国、美国、德国、荷兰等国都开始大规模实施校本培训,80、90年代,这一计划还被推广到东南亚及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1989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了新任教师研修制度,并提出:校内研修是学校主导型的,培训要站在学校的立场上.

总之,目前校本培训在实践近20年后逐渐成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是学校整个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国际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之一.

2. 国内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现状述评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校本培训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校本实践与研究逐渐兴起,但有关新课程实施的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不是很多.笔者从已收集的文献资料中提取信息,透析校本培训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对校本培训内涵的研究.

万福认为教师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另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主张从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出发,由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教师任职学校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还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在岗业余自学的一种进修模式”.这一界定着眼于教师的互教互学以及自我学习的培训形式.

(2)对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假设研究.

刘要悟、程天君从哲学、教育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视角对教师校本培训进行理论辩护.首先,从哲学的视角,认为传统教师培训以学科为中心,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归宿,偏重教育理论的灌输;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的转型则为校本培训提供了理论上的辩护与支撑.其次从社会学视角,教师职业社会化理论表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空间在于任教学校;文化反哺则对传统的“师教生学”的师生观予以解构,学生成为教师校本培训中教师的重要学习资源.并指出,教师职业社会化的途径不仅包括教师工作时间,还包括进入教师进修学院的培训学习,但这些机构偏重于教师职业手段的改善,而在帮助教师进一步内化职业文化方面做的甚少,同时院校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校本培训呼之欲出.最后,从心理学视角,教师需要层次的提高,要求我们重估、发掘学校和教学之于教师发展的价值,并认为教师在职培训作为一种“成人学习”有其独特性.

(3)校本培训内容的研究.

吴解生认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创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采用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结合的培训内容.徐巧英将培训课程建成五大模块: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②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③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④现代教育技术;⑤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王冬梅提出校本培训内容课程化.校本培训内容课程化,就是从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现状出发,形成内容的块状化、条理化;校本培训内容课程化,就是在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形成层次化、系统化;校本培训内容课程化,就是从教师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实现内容特色化、风格化.

(4)校本培训的方式途径的研究.

徐巧英认为校本培训方式要多元化,可以综合使用或选择使用,以提高培训质量,包括个体自修、小组学习式、微格训练式、以评促训式、课程学习式、科研促训式、专题链结式.王冬梅认为校本培训形式实质化,就是注重培训模式的实质性效能,在教师内心有所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卢辉炬、谢清连认为校本培训可以和教研工作有机结合,并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观摩和反思教学训练.李大健认为校本培训的形式有十种类型:个别自学式、协作学习式、课题研究式、个别指导式、现场诊断式、情境体验式、网络信息交流式、专题讲座式、参与互动式、校际观摩交流式.

三、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趋势

1. 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的不足之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改革意味着一次新的解放,这种解放体现在“赋权于教师”的指导思想上,体现在“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是研究者”的观念转变中,体现在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中.“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是教师”、“新课程需要教师新的专业化发展”,无论是教师的生存状态,还是推进新课程的需要,都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的帮助,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了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这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受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的制约,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已有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整体建设的探讨较多,而以微观视角对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的关注较少;②已有研究对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的构想较为完美,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对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目的认识不清,实施方案不明确,效果不显著等问题;③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对教师校本培训理论层面的探讨,而对于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实证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研究更是甚少.

2. 研究高中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的目的及意义

在四川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目的在于:结合四川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高中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及模式,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高中教师更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将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的研究进一步细化、充实、丰富和完善,找到一整套能保障高中新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四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策略.同时,研究如何整合各种内外条件,实现科学合理的校本培训管理;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这一研究又具有以下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①2009年,省教育厅发布了《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四川省高中新课改大幕由此开启.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校本培训进行研究,则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将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②该研究也必将进一步深化教师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师资培训方面的理论指导;③有助于丰富教育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同时又是对教师校本培训研究大系统的细化和充实.

(2)实践意义.

①为高中新课程教师校本培训探讨新的途径及管理机制,以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②为高中新课程试点学校的校本培训提供科学有效的运作方案,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顺利完成高中新课程的实验任务,促进本校发展;③为提升教师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④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指导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参考意见.

3. 研究高中教师校本培训可突破与创新之处

在研究的重难点突破方面,表现为:高中新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应该增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可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①通过导入多学科先进理念,奠定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②通过优化培训的内容,增强高中教师校本培训的针对性;③通过改进培训的方式与途径,提高校本培训效益;④通过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保障高中教师校本培训高效运作.在研究创新方面,可实现:①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切入口,借鉴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建设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应四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体现校本特色和专业特色;②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综合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系统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③研究理论上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可导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及校本管理理论,为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教师培训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关键保障.该文通过对制约新课改成败关键因素——教师培训问题的探讨,剖析国内外学者们对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情况,并通过分析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创新的方面来论证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可行性.

关键词:研究现状,高中新课改,教师,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魏小八.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做法和体会[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2]高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8(3)

[3]隋桂凤.立足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效能[J].教育探索,2009(5)

[4]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综述[J].成人高等教育,2002(5)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教师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 2002(11)

[6]熊焰.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21)

[7]田爱丽.校本研修面对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8]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杜,2007

[9]李冰,叶际琴.有效性:校本培训的应然追求——基于校本培训管理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5)

上一篇:能源企业的品牌建设下一篇:复合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