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体会(共11篇)
新课改新体会 篇1
新 课 改 新 体 会
邻玉小学校:代洪春
每次听说课改,我都很茫然,认为只是说说而已,且也不知该如何下手。自从我这学期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的学习了课标以后,我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让我明白课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师生观念
课改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积极地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以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释疑点拨的课堂。知道了课改的核心和课改的教学理念,又有幸亲临课改课堂,2012年3月26日到忠上小学听了3节“读练式”自主课。第一节课是徐敏老师上的《扇形统计图》、第二节课是黄泽平老师上的《认识三角形》、第三节课是喻利蓉老师上的《反比例》。他们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的课堂。他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各自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的课堂。我听着听着,心里感动起来,学生的大方让我感动;学生分析问题条理清晰、思维敏捷,让我感动;台下学生认真倾听,不断质疑,让我感动;老师们那恰到好处的引导、指点,让我感动。特别是喻老师更让我感动,她那样的年龄都积极投身于课改,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入课改行列呢?想着想着,心里充满了希望,赶紧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学生也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善于思考、善于表达、敢于质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请看我现在的课堂:先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要求学生各抒已见。再由代表上台讲解,下面的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把台上同学的问题用手指头记住,有一个问题就伸出1个指头,有两个问题就伸出2个指头,依次类推。等这位同学讲解完后,其他同学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进行必要的补充,更正和点评。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决不代劳,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我才给予启发、引导、讲解,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
二、转变师生的角色
自从我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观”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后,收获了很多感动。你看,五(3)班的讲台上执教的常常是学生,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46人,人人都当过“老师”,不管是新课,还是练习课、复习课,五(3)班的讲台都是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的平台:台上的“老师”时而边读边勾,时而边讲边写,时而边讲边画、时而边讲边问„„你再看台下的同学,他们专注地听分析,边听边比出了1个指头,2个指头„„等台上的同学刚讲完,有的同学说:“我对你的讲解有疑问,你可以给我补充说明一下吗?”有的同学说:“你的讲解思路不清晰,把我搅晕了,你愿意听听我的讲解吗?”有的同学说:“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一个问题,有时会有3-4个同学讲出三、四种不同的方法。他们的方法常常让我感动,因为有的方法我都未趁想到。
比如:在教学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解决问题的例3时,学生就从不同角度得出了多种解答方法。
例3:小丽买蘑菇。叔叔的菜摊上还剩6千克蘑菇,27元就全部卖;阿姨菜摊上还有12千克蘑菇,52元就全部卖。如果两个菜摊上的蘑菇质量是一样的,哪个的更优惠?
学生一:我用每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1)叔叔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是:27÷6=4.5(元)(2)阿姨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是:52÷12≈4.3(元)因为4.5元>4.3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
学生甲质疑:你为什么算阿姨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时,要保留一位小数呢? 学生一:叔叔的蘑菇的单价只有一位小数,我算阿姨的蘑菇的单价时,也只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可以比较了。
学生甲:你的解释我很满意,谢谢。学生二:我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1)叔叔6千克蘑菇的价格是:27元。(2)阿姨6千克蘑菇的价格是:52÷2=26(元)
因为27元>26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学生乙质疑:你为什么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学生二:叔叔菜摊上的6千克蘑菇刚好是阿姨菜摊上12千克蘑菇的一半。12÷2=6(千克)
学生三;我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进行比较。
(1)阿姨12千克蘑菇的价格是:52元。(2)叔叔12千克蘑菇的价格是:27×2=54(元)
因为54元>52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
学生丙质疑:你为什么要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进行比较。
学生三:阿姨菜摊上12千克蘑菇刚好是叔叔菜摊上的6千克蘑菇的2倍。6×2=12(千克)。
教师:你们能给这些方法取上好记的名称吗?
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分别取名为:一份数法、扩倍法、缩倍法。教师: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和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来比较简便。
教师: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五:我的最大收获是,解决问题时,不能看到信息和问题就开始解答,要分析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而简便些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对又快的解决问题。
学生六:我最大的收获是,这类问题中,如果信息与信息之间成倍数关系,选择“扩倍法”或“缩倍法”更简便些,今后在遇到问题时,要多分析、多思考。
教师:对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全面分析,就会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都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三、转变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学生由于提前预习了,题做得非常正确,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师知道你一定回家预习了,对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给大家树立了很好 3 的榜样,以后要继续坚持。”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肯定。再例如:“这个小组长真不错,已经把小组的工分好了。”这是对合作学习的方法的介绍。用这些贴切的激励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要做好这点,我们认为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只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及时觉察学生发言的准确性,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即时评价。学生讲得好地方教师应该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使其他学生懂得欣赏别人,从中得到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其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 所以新课改的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这样的课堂常常会给我们很多感动,很多新的体会。
新课改新体会 篇2
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接受新课标教材及教学培训,仔细阅读下发的相关资料,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贯彻落实新课标时,我们是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案,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课后还要反思。
因此,每周五的第七节教学研究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一次都没落下。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结合在桂林接受的培训,我们基本上转变了观念,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学方法,不再“填”,不再“海练”,而是让学生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并与生活、社会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
二、备教材,备学生
新教材与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校园外结合,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九十年代生的人,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对社会的了解很多,对手机的功能可能比老师懂得更多,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富于个性。不过,因近几年,提倡减负,搞所谓“素质教育”,在初中时很多知识不考,老师就不讲,学生也不记,导致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已少得可怜,词汇贫乏,几乎没人完整看过一篇名著(四大名著),但善用网络语言,活用各种符号(以代替语言)。
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问过学生,有没有会五笔输入汉字的?没一个说会。再问,五笔字型就那么几句口诀,乍记不住呢?他们还是叫“难记”。可见,这些90后,一般是不愿下苦功夫去做什么事,包括记东西。
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针对这样的学生去教,才可能有收获,不然,再好的理论,再新的教材,也是白搭。我感到专家说的没错:初中甚至小学的语文没打好基础,我们高中要补回来,“亡羊补牢”,要“补”才行,不然,语文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没打好,其他的怎能学好?
三、“亡羊补牢”之“补”
新课标不是去旧,而是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说注重能力就不注重语文积累。所以,平时就加重语文知识积累。我校高一(现高一)已经在行动,如谢老师搞的书法训练、张老师叫学生写周记,我的词语听写,宾老师的默写训练、陆老师的朗诵训练。现在我们正在搞“语文知识积累”训练,形式多样。
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我在自己的课堂里安插上自己预先设计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教给同学们,让他们想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好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把这些作为自己教学的资料,学生们的某些想法产生碰撞,为我们的教学融入了很多好的素材,让学生们在辩论式自由发挥,让学生独立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丰富。这样,学生们的知识也会更广些,不会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将课外的知识和课堂相结合,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思考、写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我总是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五个观念:教学能动观、教学自主观、教学民主观、教学个性观、教学创新观。
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放松文化课教学,学生没有课业负担;或是认为素质教育高不可攀,教师必须样样精通才行。
二是措施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加强活动类课程。
三是关系上的误区: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课业量等对立起来。
新课改的体会 篇3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认真接受培训,真正转变观念
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接受新课标教材及教学培训,仔细阅读下发的相关资料,领悟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贯彻落实新课标时,我们是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案,教师在课堂上落实,课后还要反思。
因此,每周五的第七节教学研究活动,我们都非常重视,一次都没落下。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结合在桂林接受的培训,我们基本上转变了观念,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学方法,不再“填”,不再“海练”,而是让学生解放出来,培养他们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并与生活、社会相结合,做到“以人为本”。
二、备教材,备学生
新教材与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校园外结合,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路。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九十年代生的人,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对社会的了解很多,对手机的功能可能比老师懂得更多,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富于个性。不过,因近几年,提倡减负,搞所谓“素质教育”,在初中时很多知识不考,老师就不讲,学生也不记,导致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已少得可怜,词汇贫乏,几乎没人完整看过一篇名著(四大名著),但善用网络语言,活用各种符号(以代替语言)。
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问过学生,有没有会五笔输入汉字的?没一个说会。再问,五笔字型就那么几句口诀,乍记不住呢?他们还是叫“难记”。可见,这些90后,一般是不愿下苦功夫去做什么事,包括记东西。
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针对这样的学生去教,才可能有收获,不然,再好的理论,再新的教材,也是白搭。我感到专家说的没错:初中甚至小学的语文没打好基础,我们高中要补回来,“亡羊补牢”,要“补”才行,不然,语文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没打好,其他的怎能学好?
三、“亡羊补牢”之“补”
新课标不是去旧,而是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说注重能力就不注重语文积累。所以,平时就加重语文知识积累。我校高一(现高一)已经在行动,如谢老师搞的书法训练、张老师叫学生写周记,我的词语听写,宾老师的默写训练、陆老师的朗诵训练。现在我们正在搞“语文知识积累”训练,形式多样。
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我在自己的课堂里安插上自己预先设计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教给同学们,让他们想想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好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把这些作为自己教学的资料,学生们的某些想法产生碰撞,为我们的教学融入了很多好的素材,让学生们在辩论式自由发挥,让学生独立进行创作,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更丰富。这样,学生们的知识也会更广些,不会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也可以将课外的知识和课堂相结合,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思考、写作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我总是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五个观念:教学能动观、教学自主观、教学民主观、教学个性观、教学创新观。
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放松文化课教学,学生没有课业负担;或是认为素质教育高不可攀,教师必须样样精通才行。
二是措施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加强活动类课程。
三是关系上的误区: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课业量等对立起来。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这七个方面去构建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变重“教”为重“教、学”,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民主、合作、探究学习。
(编辑:刘 影)
更 正 声 明
作者姚金涛发表在《课外语文》(下)2014年第11期(总第161期)第16页上的《把德育的“盐”放进生活的“汤”里——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一文。由于我刊编辑疏忽,导致姚金涛老师的单位和正文最后一自然段出现了差错,现进行更正,具体如下:
(一)原文姚金涛老师的单位由“江苏省宿豫区侍岭中心学校”更正为“甘肃省灵台县城关中学”;
(二)原文最后一段“什么是高效语文课堂呢?其实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属于累赘,对其删除。
新课改体会 篇4
郑颖华
实现教学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为201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做好适应性的准备,这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和实践。1. 树立新的课程观念首次出台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确立的生物课程应遵循的理念。较传统的高中生物的课程观念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强调应试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新课标,首先应深刻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1.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高中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所在。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适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基础,教会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运用,科学地解释发生在身边地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1.2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为各类学生选择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厌学为好学,除了教材内容的因素外,教师应提倡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学、观察中学、听中学、玩中学、思考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学习目标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这种注重激励和发展的学习评价,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使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1.3 倡导探索性学习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偏向于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新课程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脑和动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有利于情感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4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体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保护等等无一不与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教学一贯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脱节,表现出滞后性、教师不能及时的引导学生分析、解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成就。由于教师观念陈旧
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对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常见的、鲜活的生物学现象也很难联系和解释到位。学生所学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新课标提出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课程观念,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随时注意观察,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学新进展,并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并学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应用正确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学合作交流,达到实验目的,品尝成功的甜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高一英语新课改体会 篇5
———徐文珊
2010年暑期,我校组织全体英语老师学习了新课程改革,并对今年8月底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课改后的教学计划,这一切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自从开学伊始到现在已有快两个月了,我对新课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一、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课本从结构、内容、角度等都发生了全方位改变。新的课本内容新颖,时代性突出,也非常符合学生生活规律和心理特点,易于学生接受和欣赏。新的课本符合新课改倡导的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新课改要求课程教学打破传统,实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以老师“教”为主,以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为辅。这样的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哑吧英语”。新课改后的英语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在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去学会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更新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第三、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我通过课堂讨论与英语交流等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学生英语得表达能力和胆量,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第四、休息时和学生多交流、多联系,和学生一起寻找学习中的不足并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并加以纠正。在开学一个月后我就让学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给我的教学提意见,下课后我也经常深入学生中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6
课改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中进行着,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勇于走在课改队伍的最前列,起到引领带头作用。以下是我在课改教学中所得的一点体会:
一.认识新课改
1.在全市大力推进学习西峡“ 三疑三探”成功的教学模式下,我更深地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目标、理念。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如今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导向性作用.教学的本质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和讲解,而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和互动的过程。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学,促进创新思维,并培养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2.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融入一体。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指导。教师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尝试新课改
1、认真钻研教材,编写好导学案。
我们都知道,新课改课堂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教师不再满堂灌,我们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很好地使用“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就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首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组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疑难点。同时,充分关注学生,设置自学、探究、练习等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把散乱的知识点和语法变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2、提倡自主学习, 注重引导学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 注重学习策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以学促教,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改以来,我一直坚持使用课改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利用课堂这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尽可能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学生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被动式接受。刚开始接触新课改,好奇而又陌生,有点害羞,不主动参与。第一堂课改漏洞百出,十分不成功,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失去信心。首先我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其次用平和的心态和学生谈心,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的向前迈进。在展示环节中,我一改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轮流上台展示,当主讲或当小老师,让他们用各自喜爱的方式来尝试。在展示过程中,有表现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现得特别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学生,我也会耐心地等待他们说完,不中途打断他们。就怕他们的信心受打击,其他的后进生也会因此产生恐惧的心理,教学又会回到由优生主宰课堂的原路上。现在在我耐心的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总结,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初见成效。
第二,少批评多鼓励。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在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态度,经常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如:“说的真好!”“你真棒!”“不错!”“真有创意!”等等。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参与的热情很高。我们班女生多男生少,男生不积极,就怕回答不好大家笑。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男生女生比赛的方法,鼓励男生多回答。有一位叫李兵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太差,他的口语不流利,会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害羞的他一时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我立刻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并微笑着对他说:“不错,声音非常响亮,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越说越流畅,其他同学也被他感染了,都增强了自信心。为了更好的激励大家,我又设立了奖励机制,如积分量化制度,夺红旗制度等,在这浓厚的竞争氛围中,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逐步高涨。
3、及时检测,着重落实学习目标。
在新课改中,学生自学之后,反馈检测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要紧紧围绕本科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题。内容要难易结合,检测形式要多样,老师的检测和学生自测相结合,最好当堂出结果,给学生打分,最后老师做总结点评。它既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又是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有效环节
三.新课改实践与成效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课改摸索之后,我的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下积极准备,课堂上不再是死气沉沉,同学们也不拘泥一格,答错了大家一起纠正,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实现了在快乐中学习。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增强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协作,为小组增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超市”。
四、课改反思
新课改新体会 篇7
一、注重学生情感因素, 关注学生“成人”的培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增强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在英语课堂上,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 对他们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 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 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因此在我的英语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
每次上课前, 我首先酝酿情绪, 以最佳的状态走进教室。或者给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 或者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些很简单但很必要的举动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拉近与老师的距离。教学过程中, 我的眼神要看到每一个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 尤其要给予适当的关注。比如, 为他们设计一些相对容易的简单会话、问题及练习, 让他们体会到“跳一跳, 摘得到”的成功感, 并经常鼓励他们。这样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和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优秀的学生一样, 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 增加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中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 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那么, 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采用英语同母语对比的方法。”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同等起来, 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英语学习如在比较中进行, 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各项活动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师根据真实的英语教育因素, 在设计任务时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把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 把学生个人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 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 产生亲切感, 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 深深感受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联系, 既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又能培养他们自主和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 在课堂上我就给学生创设如打电话、过生日、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活动, 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例如, 在教授将来时这一语法点时, 给学生创设一个记者采访的任务, 调查周围同学的理想, 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过什么样的生活, 住在什么城市, 遇到什么样的朋友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展开采访, 让学生不仅理解, 还带着任务去完成, 注重了对知识的运用。
总之,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教师要转角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摘要: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关于实施英语新课改的体会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新课改;优势;不足;补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8
2010年,笔者所在的盘山县高级中学高一年部开始实施新课改,学校决心很大,大刀阔斧,即使我们高三年部的教师也感觉到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知道这将是我们以后教学的主要模式。尽管如此,但由于笔者当时在高三年部,接触的教改不是很多,对教改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对其只要精神还停留在很肤浅的程度,只知道它与传统的教学不同。
直到2011年,笔者融入该年部,认真学习课改精神,观摩新课改课堂,并自己按新课改要求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才对新课改由来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才知道了新课改的优势在哪里,才懂得了这一新事物代替传统教学是大势所趋,知道这将是教学的一次大发展,是对中国教育有深远影响的一次变革。
以下是笔者的一点看法,实属一家之言,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新课改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让笔者自己为自己的课堂模式定义一下,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的课堂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笔者却本末倒置,自己站在讲台上,一概讲授,将讲台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变成了听众!任笔者如何精心备课,就是不能把学生的所有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个问题曾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接触的新课改后,笔者才醍醐灌顶,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新课改要求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这种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并主宰课堂,教师通过精心挑选,拿出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 促使学生自己动身,提高学生独立攻关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只教学法,具体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刻苦专研获得。这对学生绝对是一个新的挑战,以往他们上课,都是接受,只要动笔记一记就行了,课现在不行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存在,再没有人给他们任何帮助了,要想解决,只有自己动手,自己冥思苦想,查资料,与同学讨论,请教教师,一种办法不行,马上换另一种方法……在这样的锻炼下,所有学生的潜力都被充分发掘出来,自学能力一点一点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
3. 有效缩短验收周期
以往的教学,想要知道学生学得如何,非得在学习某一阶段后,往往是一周或更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或大或小的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判断学生对这一章节学得如何。也就是说,验收的最小单位最少是一周,想要每节一验收,根本做不到,因为,教师进行验收,口头提问或笔试验收,是一定要花去一定时间的,这势必影响教师的讲授。而新课改则不同,教师一改满堂灌的作风后,课堂上有大量的机动时间,安排几分钟的验收,以检验学生自己学习的效果,是绰绰有余的,教师可以口头提问学生,也可以安排几个事先安排好的小题,看学生反映如何,如果不理想,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避免了学生听不懂,而教师还不知情的盲目情况,也避免了学生学习欠债情况的发生,随时发现学生何处学得不好,发现后,马上进行补救,不让问题拖延一刻,这都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步骤。
4. 解放教师,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
以前讲课,都是笔者站在讲台上,除了提问,四十五分钟,不停地讲,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本想找几个课堂状态不好的同学谈一谈,可体力已经是不允许,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施新课改后,情况完全变化了,在课堂上,笔者只有呈现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动手讨论,笔者就有大量闲暇时间观察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状态,看每个小组讨论的路子是否对头,避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也可以观察每个同学,他是否态度端正,积极参加讨论,如果出现消极怠工情况,笔者可以马上提醒他等等。解放出来的笔者,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还有重要的一点,一节课下来,笔者再也不感觉到精疲力竭,相反,感觉很轻松,上课再也不是负担,而是有了更多的激情,学生也更喜欢笔者了。
二、新课改的不足及补救方法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下面就课改本身不足或教师应注意的地方,浅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有时不得要领,花费时间较长
学生的知识储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候,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由于组员之间分歧较大,要彻底解决该问题,得花费大量时间,比如,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小组就be worth doing这样一个句型有无被动形式产生了分歧,谁也不能说服谁,因此开始查阅资料以证明自己是对的,双方先查阅教材,没有明确结果,又开始查字典,还是没有找到具体实例,又要打算去网上搜索,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讨论了近二十分钟不得结果,最后还是到我这才得以解决。遇到类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出面,适当指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2. 基础较差的同学学习起来可能更加吃力
新课改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能力要求更高。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开展攻势,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突然没有了教师的引导,顿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即使找到突破点,一路上也会遇到好多障碍,需要不断翻书回顾以前的知识,才能磕磕碰碰解决问题,或靠自己根本无法解决。即使解决,所花费的时间也是相当多的,性价比会低得吓人。还有一种情况,基础较差同学,由于爱面子,不敢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变成了局外人,而成绩好的同学,包办了所有的小组讨论,甚至是回答教师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一定要多留意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一定确保他们也能融进小组,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被动孤立。
3. 学生习题总量可能受影响
(上接第88页)
传统讲授,虽然学生有些被动,但毕竟要比学生自己探究要得要领,不走弯路,也就避免了浪费太多的时间。可真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张卷子,彻彻底底地将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要比教师讲解多得多。一张教师讲解需要两节课的卷子,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至少需要三节甚至更多,因此,总体来看,学生所做练习要相应地减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精选题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以此弥补题量的不足。
总体来说,新课改的实施是利大于弊的,这一新生事物是积极的、是向前的,是我们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结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主要精神,在实施中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9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物理知识由教师做实验得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由于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睡觉的同学明显少了,抢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多了。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课改之初,我们手中只有教材与课标,没有现成教案及其它教辅材料,因此,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去摸索、去尝试。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先进经验,建立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物理学案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实现了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在实行学案教学时,我们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学案
学生的预习,课内探究、课堂展示等环节都是依据导学案进行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物理学案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易错点、中考链接、教学设想(或教学资源)。其中教学设想这一环节最为重要,要求备课教师提出创造性地设想,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引入,也可以是一个有用的习题,或者是本节课的处理方式等。物理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书上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不仅仅是填空题或者是大量的练习题,而应有一定的思考题,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而且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符合学生思维的梯进性。
2、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在讲述《声音》时可以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在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时,教师请同学帮助打开一只沾上油的瓶盖,当连续几个同学都未能打开时,学生们开始积极地想出各种方法(裹上棉布、增大压力等等),最终在打开瓶盖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教学之中??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铁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
3、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好导与学的关系
教学中肯定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会遇到限于学生的知识、阅历还不知、不懂且有必要现在就知就懂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新课改并非不讲了,一切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但讲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要强化“导学”功能,用启发式地教包括启发式的讲,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课堂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与难点
新课改一大亮点就是课内探究,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什么都拿来探究,而应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重点,解释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顺利完成教学。
三、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课改成功的保证实施课改实验是否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仅是选择。评价应重视做到:
1、注重激励性。
评价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不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突出主体多样性。
评价文体不再是唯一的教师,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学生家长也参与评价。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与学生评价的机会:“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谁来说一下哪个地方好?”等等。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纳和吸取。
3、在评价中讲究批评的艺术。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做错事情,说错话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善于正面引导外,还要善于批评,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四、在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太依赖于物理学案,好像没有学案就不知道怎么去看书,怎么去预习。
2、学生太看重评价加分,而忽略了本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的知识面窄,往往制约了他们点评与讲解的深度,而老师的引导有时会耽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4、学生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些课没有预习的时间。
数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10
一、设置问题情境化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一年级学生从无知好动的幼儿转变为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新教材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第一册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想象、猜测的特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再现,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有趣地展现出来,特别易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方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0”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全班同学吹泡泡,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会儿泡泡没有啦,这时我抓住时机,谁能讲一讲你吹了几个泡泡?现在有几个泡泡?全破了、没有了;没有用什么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从而揭示课题,紧接着再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数一数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小猫各钓几条鱼?当学生讲第四只猫没有钓着时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充分让学生体会把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一年级教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用“分苹果”,学习得数为“0”的减法用“小猫吃鱼”,学习“5”以内的减法用“摘果子”,认识时间用“小明的一天”等一些有趣的课题表示,使学生学习既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教学“大家来锻炼”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校园让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再解决问题。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摆一摆、涂一涂,在摆和涂中去发现加法和减法算式。悟出方法,既发展思维,又开发智力。
高中地理新课改方向的心德体会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问题;策略
G633.55
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是指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运用现有的地理教学措施,尽可能少时间少精力地去完成地理教学内容。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标准,希望能够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是希望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随着教学课程的改革,地理有效教学在课堂上开始体现出来。为此,新课改中有效教学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加上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尤其重要的是,采用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兴趣,死记硬背
尽管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总结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习方式仍然占据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由于地理学科特有的特点,多数学生选择考试前加班加点地背。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当然,只为考试而死记硬背更是违背新课改的要求的。这样的学习理念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匮乏,自主探究式学习更是可望不可及。
2.缺乏合作性学习
新课改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然而,现在高中的现状是有将近一半的高中生喜欢独自一个人学习,固步自封,不爱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还有很多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听讲,课前从不预习,课后更不复习。这样的学习,怎能进步?长此以往,学生更加不重视合作性学习,从而导致学习交流的能力欠缺,不利于人格的发展。
3.学生两级分化
很多教师已经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也会经常组织一些合作性学习或是自主探究式活动。笔者认为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对待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很照顾,相反对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自然也是爱理不理。因为教师对待的不平等,导致有些学生越学越爱学,从而成绩更加优异;另一部分学生则产生很强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成绩两级分化严重。
4.教师固步自封
现代教学强调师生平等,教师的教学态度也日渐平和,很少出现教师强势的情况出现。但是教师过于亲民会导致学生难以控制,可能会发生课堂上的混乱,教师与学生以朋友共处,失去其本身的指导作用。还有一些教师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固步自封,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不能以新知识武装自己,就意味着即将被淘汰。
三、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积极转换教学思路,注重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地理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合理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地理知识,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对待学生要宽容、尊重和理解。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能力的超水平发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平等互助的学习地理知识,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2.教学内容丰富化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明显减少,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学时间,把握教学重点,同时根据教学适当地进行改革,充实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交互性的学习,还可以开展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地理水平。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学到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全面思考问题,做到统筹兼顾。将学习的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衔接有序,从而避免知识的重复,更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将来的学习中才能更容易掌握重点难点,为将来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4.注重每个学生发展
为了避免学生的两极分化,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表现,采用多种课堂互动手段,对每个学生做到面面俱到。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优生注重广度与深度的教育,对差生注重教学重点的掌握,从而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5.探究性合作学习
为了完成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无疑是较好的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得学习过程富有生动活泼性,合作性学习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全班合作等方式来共同解答地理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之间互补合作,既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适应了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需求。
6.教师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
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结构与之前的地理教材有很大不同,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变高。新教材内容就像压缩饼干,尽管内容较少,但其实深入的问题反而增多了,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自身知识难免会过时、老旧,教师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不断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以充实自己。所以在地理教学时,教师在把握新教材的同时,要不断补充地理知识,构建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当代合格的地理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反思并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还要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学术指导,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伦,魏超贤.高中地理新课改引发的思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136
[2]李国平.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处理新课改中的“新”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34:65-66
【新课改新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8-08
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总结10-12
高中物理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07-25
新课改培训的学习体会和总结08-30
新课改学习体会:我们应该关注谁?08-20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09-28
美术教师学习新课改理论心得体会10-04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08-24
新课改新理念新作业08-16
新形势新课改新方法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