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

2024-09-11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通用9篇)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十分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对博雅课改的一些真实的体会和粗浅的感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我发言的题目是《将课改进行到底》。

今天,我们可以激情澎湃的在此高谈课改、可以为课改的点点滴滴热血沸腾,可以静静的倾听关于课改的美丽的动人的故事。可以高傲的说我是博雅人,因为我们正在为课改的事业而奋斗着!

课改是一种使命,这种使命包涵着太多的梦想、理想、信念和追求,这种使命使我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种使命让我们停不下前进的步伐!

每当我站在教室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跳动的思想,每当听到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的喜悦,记忆的闸门将不再尘封……

依稀记得中学时代的我们为了所谓的梦想挑灯夜战,为了读一所平价的高中废寝忘食。可是,真正走进象牙塔里的又有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种场景、这种惨状呢!

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与班级里最调皮的几个伙伴共谋逃课、起哄,原因就是讨厌无聊的课堂。那时有一种无奈、有一种困惑,有一种被压抑的无法呼吸的感觉。但是为了升学,我们又不得不去为一道题目去请教同学,为背会英语单词逃避语文课,后来我成功了。那时我骄傲的回答别人,因为我努力过!现在我骄傲的回答我进行了课改。

高中的时候因为同学们利用课间打羽毛球来缓解压力,而被老师无情的扇了耳光,沉默中我们爆发了,被同学还击的老师很久没来上课,对于要高考的我们45分钟的时间是浪费不起的,怎么办呢?“惹事”的同学第一个上台当起我们的小老师,从此,有更多的专业小老师登上了讲台。老师们看了我们的课堂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后来,奇迹了!我以班级倒数的成绩考取了大学。

是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今我每次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都会在教师寄语栏里写上: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如果说鹰之重生、蝉之蜕变说的是为了生的使命,那么蜘蛛、螳螂之死说明了什么呢!责任!

为课改,我们牺牲了时间,为课改,我们奉献了青春,为课改,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咬咬牙坚持吧!是的每位老师无不用心关注着自己的课堂、用爱浇灌着每位学生的心灵。我们无怨无悔的摸索、前行为的就是身上肩负的责任!

推进课改,使命、责任固然重要,要将课改进行到底,观念也要改变,观念决定行动,邱校长经常说“下三尺讲台,上高效课堂”,怎一个“下”字了得!我们舍弃的是守旧的思想,而赢得的不仅仅只有掌声,还有尊严!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 篇2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学的创新,在国际竞争日益增强的今天,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尤为激烈,而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孕育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大胆探索,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新课程物理教育的目标?我结合新课程教学谈一点思考。

一、营造特定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得到充分的激发。热烈的学习氛围是师生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一种沸腾状态,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担当角色、扮演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

1. 培养良好的心境,是营造热烈气氛的必要准备。

人的情感表现中激情和心境是紧密相联系的,积极的心境可以调动人学习的积极性,它是人产生激情的“前奏”。心境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人的行动,使人的思想里带上某种感情色彩。在积极心境背景下,当人受到某种刺激时(即使这种刺激并不很强烈),都可能引发出特别强烈的激情。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心境作为前提和条件,而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境,首先要有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十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一定能赢得学生加倍的爱戴和尊敬,学生爱教师的同时,也会对教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育。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努力创设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气氛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甚至是一句新年的问候,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当然,教师在课堂上,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更是引起学生兴趣、产生积极心境的重要方面。

2. 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是营造热烈气氛的有力手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创设各种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课堂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旋律中接受概念,理解和掌握规律。例如: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我采用了“实验激活”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新课开始,我拿出一架天平,在左盘放上一只盛水的烧杯,然后将天平调节平衡。接着我让学生猜测,假如将手指伸进左盘水中且不让手指接触杯底,那么天平的平衡是否会被破坏呢?不少学生凭直觉马上得出天平平衡将不被破坏的错误结论。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我当场进行了演示,实验的结果是天平倾斜了。学生立刻对这一实验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开始议论,课堂气氛顿时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快进入高潮,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己揭开“谜底”。由于学生一开始就对这堂课的内容发生了兴趣,因此课堂上注意力特别集中,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又如,在热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深刻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我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我说:“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夫子在临终前呼出了最后一口气,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每吸进一口气中有多少空气分子是孔夫子临终前最后一口气所呼出的呢?”这样一问,课堂的气氛立刻被激活了,学生都急着想知道结果,我抓住这种求果心理,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假设、估算,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而且学会了估算的方法,将教学从课堂引向课外生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多媒体教学不等于新课改

现代化教学采用视、听结合,声、光、电结合的手段,达到声、形、色并茂的效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将各种复杂的物理现象及过程形象地模拟和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从而使许多复杂、抽象、枯燥的物理问题变成简单、形象、有趣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解平抛物体的运动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我让学生观看飞机投弹演习的实况录像,对投弹镜头进行重放、慢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炸弹和飞机之间的位置关系,加深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又如,在讲解电磁振荡问题时,我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将抽象的电磁振荡过程形象地表现出来,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成一个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有效地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改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于是,一说要上新课改的课(特别是公开课),就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好像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就不是新课改的课堂。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而已,它是为目标服务的,应该说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但它却不是唯一的手段,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只要我们心存目标,就可以采用不同手段来达到这一目标,新课改提倡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利用,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际就是对这一理念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应该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更应该放在如何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挖掘和利用上。如:制作优秀的教具,校本课程的开发,等等。

三、新课程下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任何一堂好课都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的。抛开学生不研究学生的课,即使形式再好,也绝不能是一堂好课。所以教师不管是备课也好,上课也好,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如何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跟着教师转”变为“教师陪着学生走”。同样,这也就要求我们看课时,看学生,从学生身上来看这堂课的优劣,因为看学生在干什么,必定能知道教师在干什么,而看教师在干什么,却不一定知道学生在干什么。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 大胆探索, 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教师学生实现新课程物理教育的目标。

关于英语新课改的思考 篇3

对于教师而言,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注意紧紧抓住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指导、帮助学生。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预定任务,实现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情感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途径。客观存在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善于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让他们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指导散乱的知识点、语法,变得系统、直观、有序、简单。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注意课文、阅读、写作、听说、复习等不同类型课的特点。

4.缔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爱其人,习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障。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和学生才会积极地进行思想情感的投入,老师教起来有味,学生学起来有劲。

5.教师要创设比较真实而且有趣的语言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际练习获得语言能力。

6.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不应是一个不变的程式,而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应循着认识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有快乐中、在兴奋中学到知识。

另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布景任务型阅读,让学生感受至学习的实用性,享受成功的感觉,让他们知道Language isfor doing things。为了这一目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学唱英文歌曲、英美文化选修、英文短剧表演、英文写作等。

总之,面对课改,教师应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和专业文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完善自己。特别是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千方百计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篇4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参赛单位:亳州一中

姓名:李璐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正文】

新课改在全国推行的这几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可以说是支持与反对并存。在这样的大形式下,就有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也有人产生了很大的动摇,“到底新课改能够走多远?”“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会不会成为实验品的同时也变成了牺牲品?”种种的疑问成了新课改推行下去的艰难阻力。而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本身就受到过传统应试教育的毒害,所以对于新课改的到来我是持支持态度的。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切实感觉到新课改的优势所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改变了传统教材的模式,专题式结构更加注重系统学习和课堂效果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按照时间和章节的顺序,把从古到今的重要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就像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教师只顾自己教而不顾学生学一样,根本不去顾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们学习一遍之后脑子里就像是过眼烟云,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也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成绩。这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历史上课学不学都无所谓,临考试背背就行了。有的农村学校条件差一点,师资力量不足,就随便找一位老师教历史,认为只要是认识汉字的老师就能教历史。其实这是对历史的极大的侮辱和歧视。而产生这种歧视的根源是传统教材的弊端。

很多从农村来的孩子们,在进入像我们一样的省市重点高中之后感叹到:“老师,你讲的很多东西我在初中时听都没有听说过,我们老师原来上历史课都让我们自己看书,他教也只是把课本从头到尾念一遍,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就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素质与成绩之间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刚刚升入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扭转不过来的。

新课改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初中课改教材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整编,以模块和专题为其最突出的特色。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必须是科班出身,而且全部要培训上岗。这首先就把关门把紧,使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不能含糊上阵,因为历史不能有半点含糊。

其次,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历史教材的模式,以专题为主线,把同一专题中的问题从古到今的演变集中挑选出来,各个朝代之间的对比,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变的一目了然,避免了临近高考时教师要花上

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了。其实,原来考试之前的专题训练也充分说明了这一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但是,就是有些教师因为教惯了编年体的老教材,对于新的教材不知该如何下手,惟恐学生的基础不足,不能进行专题训练。其实,这是因为教师观念没有改变的结果。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位学生向一位高师求学钢琴,老师先是给了他一个比较难的曲子,他练了一个星期都没有练熟。二个星期,老师又给了他一首更难的曲子,他又练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练熟。之后,每个星期的曲子都比前一个星期要难,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第十个星期过去后,老师来了,但是没有再带来新的曲子,只是要求他把第一首曲子再重新弹一遍。奇迹出现了,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能够如此熟练地弹奏出那么复杂的曲子来。其实,这个小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学生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引领也很重要,很多农村学生在升入高中一年后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成绩就超过了曾经的同伴。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无形地就已经把一些基础知识重提了很多遍,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是复习,有的学生是初学罢了。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德国虽然统一很晚,基础没有英法雄厚,但是因充分利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叉成果而迅速崛起,很快超过了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我们可以用这个看似很难的专题性教材把学生教得更好。

再者,新教材的专题性会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把同一专题古今中外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中学习,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此类问题的深入探究,这无疑会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说,传统教材太过于讲求完整,就显得偏、难、杂,而我们在初中乃至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和一些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历史专家,所以教材一定要改。而新教材就避免了这一不足,只是挑选重要的相关内容来讲,避免了不必要的赘述。比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中,教材也只是挑选了中国手工业比较繁荣的几个行业以及这一行业比较繁荣的几个时代略讲一下,在讲到丝织业时,就一下子从汉代的丝绸之路跳到了明清时期的花耧机和妆花缎,把不必要的赘述就省去了,也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重点。

二、新课标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一般都比较集中,思维也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记忆的效果也比较牢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初高中的学生都已经能够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对错与否,也能够很好的把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和历史上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把现实中一些事情引进历史课堂,将趣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再加上贴切的动作,就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些知识记得特别牢固。比如说,在上人教版历史必修2《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时,并不是很有趣的一节内容,怎么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呢?在备课的时候我准备了很多版本,自己都不是很满意。正在这时,电视上正在播放《鲁豫之门》,它是一档古董类的鉴赏节目,当我看到那些专家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很快的推断出一件古董的产生的大致时间、地点、以及生产的厂家是官营、民营还是家庭手工业,我的灵感就一下子涌了上来。于是第二天,我很高兴的走上了讲台,我的第一句导入词就是:“你想成为鉴赏家吗?你想增加自己的鉴赏能力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新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吧!”一下子,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就调动了上来。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鉴赏类的节目片段,学生们看的是津津有味,而且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学生们的钦叹和佩服。于是趁热打铁,我就问学生:“你们从这些节目中学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实在是太神奇了,一件看似普通的古董,这些鉴赏家们为什么就能一下子说出他们的时期,出处和类型呢?”“是啊,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具有一定的奖赏能力。”于是,整整一节课学生们都很兴奋,很积极的配合我的教学。尤其是讲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时,我举了1995年中国在送给联合国五十周年诞辰的礼物——世纪宝典,它是“司母戊鼎”的仿制品,同时我又展示了世纪宝典的有关图片,学生就理解了此时青铜器的特点就是:器形巨大,文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之后,我又展示了“西汉博山炉”的 有关图片,我让学生分析了它的特点,学生自己就很清楚的指出:秦汉时青铜器的器形从巨大向灵巧发展,文饰也日趋简单,装饰工艺更加精美。最后,我就总结到:欣赏青铜器时需要把握两点首先是外形和大小,其次是文饰和工艺。学生们很内行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效果不错。其实历史教学也可以很灵活有趣,关键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一定要立足于现有学生的基础,在此之上一点点的引导,用一些史料、图片、更好是影片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这种效果可能比老师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中的学生可能知识更加丰富,自己的观点更多些,所以对有一些历史问题也有很多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老师就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工夫。多让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一下自 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可能是非常幼稚,非常可笑,甚至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只要他们想象了,他们思考了,他们就会有收获。最后教师作总结,当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时候,他们也会很清晰的记住本来历史的面目,我想这种效果可能比念书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单元第一课《开辟新航路》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多次用了这一方法。对于这一课,可能很多教师都是很老套的问学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影响等几个方面。而我在教学中则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新航路开辟以前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东方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觉得到东方去需要哪些条件?”“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去东方,为什么?能不能在出发之前作一下演讲,号召海员们与你同行?”“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人(可能是航海家、可能是商人、可能是奴隶、可能是非洲人、亚洲人、美洲人)你的生活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其实,用这样几个生动的问题我就把全课的内容贯穿了起来,并且使学生深入历史之中感受历史,体味历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配合,我又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们更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比起原来的教学方式来说更加生动了。

有人很形象的比喻教师是电影中的编剧,而我认为,历史教师“编剧”已不是简单地写出常规的教案,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大家都称之为教学设计)。必修课而言,历史教师可以对承载课程基础内容的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无论你现在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科书,你都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最好还能把各种版本的内容重新组合,写出自己体系的 “戏”来。当然,“戏”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己去“演”,但是必须要做到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原来学生学习的裁判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同行者,可能这种角色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在“主角”这一角色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得到发挥,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鲜活。在新课改的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生动,直接一目了然。比如说,我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就播放了一段非常好的视频资料,它把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的生平、活动和具体的航海路线,都用影象的方式展播出来,效果比老师空口说白话要好的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进行教育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历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当然,因为我们省进行高中新课改是第一年,而且历史变动最大,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新课改推行的因素。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多都要用到多媒体教学,而学校的配套设施却严重不足,每次上多媒体课都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多媒体教室,晚了就不一定能够上成,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在省重点高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偏远的农村呢?还有,就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当然以考试成绩得分去评价学生是最为简洁、方便的方式了。但是,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弊端,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味追求分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课程体系下要求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以及平时的纪律、作业等情况都能用分数反映出来。我用心记录、整理了一个学期,并把平时成绩作成表格在班级里公示了几天,还信誓旦旦的告诉学生平时成绩可以占本学期成绩的30%左右。而期末考试一结束,班主任们就把考试分数直接填在了通知书上,发给了学生。所以这学期一开学就有学生问我是不是骗他们回答问题的,这学期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人数和频率明显减少;还有就是虽然新课改了,但是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体制还是老样子,在参加一些比赛的时候仍然以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主,开公开课评课时,仍然以没有参加新课改的老教师的标准为主,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推行新课改的积极性,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所以,新课改要想全面推行下去,配套设施、评价体制、还有相关教辅资料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新课改的阻力之所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篇5

赵湾中学 梁荆璞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人类、环境、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但是众所周知,课改前的地理教学已经深深的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将素质教育切入到影响了三十多年的传统地理教育中,最终取而代之呢?笔者以为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为人师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是落实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实现这场变革,教师教育观念的革新是基本的切入点,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不断地提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根据时代的而发展,加强知识的推陈出新,不断获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动。那就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切实走出名次、考分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框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灵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沉闷、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变成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的五彩世界。

二、知识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虽然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满堂灌输,死记硬背,但也不等于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而是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重在“导”,学生重在“演”。因此教师要改革那些“填鸭式”、“注入式”、“独唱式”的做法。要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实用、生动有趣有教学内容和启发、讨论、模拟、辩论、等灵活教学方法,将死板的知识变成活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将学生学习负担变成求知修德的乐趣,要通过教育的“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思考、会思考、爱创造、会创造。

(二)使用好地理教材,选好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教材是教学之本,课堂教学必须紧扣教材围绕大纲。如果片面的求新求异,教学过程中狂轰滥炸,随随便便,学生会腾云驾雾,盲然无从,将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现行教材一是注重实用性,章节知识不强调系统性,一些偏深偏难的内容做了删改或改为选学,降低了难度,联系实际的内容有所增加,重点突出人类、环境、发展相互关系的内容;二是增添选学内容(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增加了教材的弹性和知识面,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三是教材辅助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训练地理技能,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理教学再利用地图、仪器、模型、标本、幻灯片等传统教具的基础上,发展很快。现在,音像材料、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教具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形、声、色并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转变课堂气氛,便于课堂增强记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知识的扩展营——课外活动,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直观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教材安排的教具制作、地图绘制、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等等外,还可开展科技制作、手抄报展览、地理游艺晚会、地理科普知识讲座、撰写地理小论文等。这样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联系,不但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综合考评与认定。素质教育要求成绩评定不但要真实、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素质,而且更要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既要评定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对地理知识感知、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能力等,又要评定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到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2、静态与动态结合,既要考查学生某一时间内,某一部分知识,某一次考试成绩水平,又要考查整个学习过程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加强对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状况等平时表现的考评。

3、定性与定量结合。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 篇6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课改心得体会演讲稿: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

20xx年,新课改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入了我们的课堂,回首走过几年的课改之路,我感受颇深。

感谢新课改让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了展示。我们建立了学习小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获到成功的机会。原来的英语课堂,我讲,学生记,我教,学生听,感觉自己在唱独角戏。对于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学习,也是单一的我领读,学生跟读,甚至有些孩子怕发音不正确,羞于开口。而如今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们不再羞涩,看到的是他们充满自信的笑容,听到的是他们琅琅的英语读书声。小组长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分配任务,角色,布置作业。学生们各显其能,乐在其中。小组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歌谣,游戏,角色扮演,模仿秀,自编英语小话剧等等,看着他们自创的这些展示形式,心里不免有些感动。新课改让学生们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的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感谢新课改让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变了我的角色,我们学会了尊重、赏识、鼓励学生。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我们老师表演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自己的主人,他们或站或立的听,说,玩,演,构建了和谐、愉悦的鲜活课堂。我们真正成为了“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当每一个学生回答完自己的问题时,其他所有同学都必须为回答问题学生鼓掌,教师也要给予及时评价,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关于应对高中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篇7

1.树立服务型校长的意识。校长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 (1) 创设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2) 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3) 建立科学合理的校本培训体系;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5) 关心教师, 及时解决教师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困难; (6) 满足教师在学习、进修、培训、科研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2.树立学习型校长的意识。校长应坚持学习, 以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 带领全校师生走进新课程, 实现课程目标。为此, 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其次校长要有不断探究与反思的精神, 借鉴其他学校进行课改的好经验, 同时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 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 促进课改顺利实施。

3.树立研究型校长的意识。校长必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者”, 投身于教育教学第一线。一方面, 校长要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来诠释新课程的新理念, 为其他教师作示范和导向;另一方面, 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诊断”, 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提出修正意见, 及时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4.树立合作型校长的意识。在实施高中新课改的过程中, 校长应注重与教师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体现为四个方面: (1) 由发号施令者变为研究者; (2) 从决策者变为设计参与者; (3) 从行政领导变成专业指导员; (4) 从指挥者变为示范者。

二、转变观念, 提高素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标指出,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指导者、合作者, 教师专业发展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课改的成效。因此,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具体而言, 要做到三个“转变”: (1) 教材观的转变, 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取舍、增添内容, 真正把教材变为适合学生的教材; (2) 师生观的转变, 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 相信他们的能力, 切实帮助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服务者、合作者; (3) 教学观的转变, 由“教育观”转变为“学习观”。教师必须以学习者的身份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领会新课改提倡的新思想、新方法。

三、以人为本, 制定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

(一)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实施人性化管理制度

只有做到以人为本, 了解和尊重教师, 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1) 了解和尊重教师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一定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 一定要尊重教师, 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学校管理制度才能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2) 促进教师发展是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学校管理者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的观念, 放宽准入条件, 吸纳优秀人才;确立名师意识, 打造骨干队伍;要以新的理念建立教师进修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 要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

制定教师的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与时俱进, 体现新课改提倡的新理念;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改顺利推进, 才能切实促进教师的发展。制定教师的评价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制定考评内容和标准, 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要考虑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要符合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不能像传统的评价体系那样, 只看学生考试的分数, 而是要看教师的教学研究、课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2) 组织实施考评, 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 从而使其进一步提高认识; (3) 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实践证明, 只有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发挥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于新课改的一点感触 篇8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怎样迎接课改,怎样把握住这次机会,怎样推动课改?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

我们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增强世界意识。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在我们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按照学校的“双向六环”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作用。而且每一个步骤都充分遵循了学生是主体的这个原则。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进行丰富的信息交换和交流,才能向高级发展,否则,只能是封闭、落后。我们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浓,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效果就好。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到这一教学环节,我都要牢牢抓住,并事先认真准备:不同的知识该选哪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记住经常轮换,一旦弄错了,有些学生就会有“意见”甚至跟我“急”。尽管在最开始时,一些学生表演得不很理想,甚至惹得其他学生满堂大笑,但是哄笑声和“大红脸”刺激了这些表演学生,使他们不会忘记这一窘人时刻,从而在今后会加倍努力,在英语学习这个广阔天地里,进一步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如教学打电话(make a telephone call)、购物(go shopping)、问路(ask the way)、就餐(have a meal)、看病(see the doctor)等,学生们身临其境的表演,把对话式的课文模拟得更接近于实际生活,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课堂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如我在教look及其组成的词组(look at、look for、look like、look after、look the same、look young、look old…)时就充分利用了表情、动作、图画、实物和真实的语境,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的记忆、理解和适用。在教look like与look the same时,启发学生从班上学生当中,找出和我长的相像的学生来跟我对比;在教词组look young和look old时,我手指着自己脸上的皱纹与学生比较谁look young,谁look old,学生在笑声中深刻记住了这些知识。

2.许多学生上英语课不说、不读、不问,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怕读不好、说不顺,同学看不起,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我在教学中,频频送给学生们激励的话语,尤其是对后进生,我采取这样的方法激励他们:六号回答对了这一组就加六分,五号回答就加五分,通过这样的加分方式促进他们的参与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胜心是很强的,这就要为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发言的难度,并及时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帮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发言,使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是英语课改成功的关键。

3.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交际又是要有双向性或多向性的活动。“动”那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和身体活动诸方面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动起来?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要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在学生学案中设置了预习导学,让学生带着目的预习。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是否成功地导入新课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很多老师都是通过值日报告来导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一方面训练其他学生的听力。这种方法虽然好,但每天如此的话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情绪。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

(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合作探究和达标检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三、善于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就是好方法。”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 篇9

乐山青平中学李占军2006.11

小学生升入七年级前,已经学习了3—6年英语,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七年级既是小学基础学习的延续,又是初中新的学习的起点。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七年级时能否学好,而要搞好七年级英语教学,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注意六七年级的衔接问题。如果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极大地破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改下如何解决六七年级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七年级,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六、七年级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1、强化语音训练,过语音和拼读关

首先要加强对音标和读音规则的基本训练。只有掌握好发音和读音规则,才有可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学习音标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字母人手,由字母的读音引入音标,特别是元音字母的读音,然后在过渡到单词的拼读。例如,A a/ ei /cake /keik/lake /leik/name /neim/plane /plein/gate /geit/ E e/ i: /be /bi:/he /hi:/me/mi:/meet /mi:t/see /si:/ I i/ai /hi /hai/bike /baik/like /laik/nice /nais/five /faiv/Oo/u/go /g/no /n/close /klz/rose /rz/coat /kt/ Uu/ju:/use /ju:s/excuse iks`kju:z/

在学习音标的同时,对学生的拼读能力进行反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调,重读,弱读失去爆破等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能过语音和拼读关。

2、强化口语训练,提高听说能力

通过不断操练和强化口语,使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强化操练课堂用语,逐步增加课堂上使用英语授课的比重,到全英语授课,创设英语学习良好环境。每节课开设几分钟的“Daily talk” 和“Work in pair”,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或操练Everyday English。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 Can you speak English?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Is your 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a …..?

人人都有机会练习口语,既练习了口语,又进行了听说训练。课堂上同时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如,看图说话,对话表演,情景对话等,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强化单词训练,培养科学记忆能力

英语单词的记忆是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学生总是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单词,遗忘率很高,从而造成学生越学越困难,甚至彻底放弃。在学习初中课文中的单词时,要联系小学所学的单词,教会学生归纳所学单词,以巩固和增加词汇量。在教学新单词时,及时要求学生归纳学过的单词,找出共同的字母组合,通过以旧带新的方法,使学生建立字母组合与发音的联系,再利用已掌握的读音规则去认读新单词。

如,day—todaytalk—walkbread—headchair—pairbook—cook

在教单词过程中,还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来记忆单词,降低单词的遗忘率。如,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英语构词法等,还有归纳同义词,同音异义词等。使学生完成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的转变。

如:are---car---art---card---park---dark---star---start

ear---dear---hear---near---year---tear---fear---bear---wear---pear

now---cow---how---town---down---brown---know---snow---slow

tea---team---eat---meat---beat---meet

ill---kill---hill---will---well---bell---tell---sell---wall---ball---call---tall

game/namefive/fineship/shophouse/horsebad/bed

park/porksee/searice/nicethank/thinkcook/book

boat/coatwatch/catchfood/good/stoodtake/make/wake/cake

二、充实教学技巧,点拨学习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技巧

小学英语教学以口语教学为主,一般是采取“听说为主,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难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训练的机会就少。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实际运用英语交流活动的能力就不强。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初中教学任务和要求有所不同,初中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常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针对初中的教学特点,充实自己的教学技巧,因势利导,设计和创造各种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喜欢学英语,并能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求知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新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当某一课基本上要结束时,教师小结学习要点,从整体上强调所学知识的概念,布置家庭作业作为课内向课外过渡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自然衔接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既熟悉了小学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了解学生对小学英语的掌握程度,预测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然后调整教学计划,更好把握英语教学中的详略难易。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比如说,在小学时学生总是记住了“I am a student..”“ He is a worker.”“You are a doctor.”等句型,而上初中后要用到谓语动词,如不是为了构成某一时态的需要“am ,is ,are ”就不能与谓语动词共用了。所以就只能说“I study in a school.”“ He works in the factory”“You work in a hospital”而避免出现“I am work in a school.”“He is works in the factory.”“You are work in a hospital.”这样的错误。

2、培养学习习惯,点拨学习方法

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此外,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如何往往不够全面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小学生步入七年级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学生初进中学时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

小学生升人七年级后,一切都感到新鲜,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这有利于对他们重新塑造。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

小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老师。培养学习技能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设法诱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如在听和阅读的训练中,尽量要求学生做到根据前后文猜词取义,抓住整体,保障思路畅通连贯。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仿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规范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所以,学生进入七年级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英语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只用Yes、No的简单言语交流活动向用特殊疑问句的回答方式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

行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三、重视心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加强心里素质教育,树立学习信心

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是进入了新的阶段,新的环境,由于各方面要求提高,学科增多了,学习压力增大了,学生感觉负担宙然加重,一时难于适应,往往会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让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互相渗透。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里得到满足,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多层疏导,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决心,在自信中提高英语水平。如,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用“Very good!”“Well done!”“Excellent”等来肯定学生。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

2、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进入七年级后,在英语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成功地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因。随着学习的深入,单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等问题的出现。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旧会逐渐减弱,学习积极性旧会下降,直至失去信心。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体而言,授课时要讲究趣味性,力气生动活泼。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图、图表、简笔画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七年级后,他们依然天真浪漫,有正义感。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例如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上一篇:九年级思品第三单元 整理复习下一篇:校纪检部活动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