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进程

2024-08-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国际化进程(通用12篇)

国际化进程 篇1

一、高校国际化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 高校国际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是指把大学的teaching (讲授) , learning (学习) , research (研究) , service (服务) 和management (管理) 置于世界教育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从外延上说,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大学在teaching, learning, research, service和management方面的开放性、交流性和通用性。我们可以从外延的角度来测度一个大学在不同时期国际化实现的程度和水平[1]。

(二) 江苏省高校国际化现状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江苏省高校目前的国际化进程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 高校国际化师资力量薄弱。国际化进程较为落后的地区的高校由于办学水平、资金投入、国际化认知水平等限制, 对外交流工作规模小、内容单调、影响力不大。多数老师自身国际化意识不够强, 缺乏对所教专业最新技术的研究和掌握, 视野不够开阔, 教学方法单一。第二, 学校里的国际化氛围不浓厚。第三, 学生对学校国际化的认知不足。学生一方面将自己排除在国际化之外, 为了成绩排名、奖学金, 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另一方面对自己专业学科前沿的研究了解不深, 缺少国际意识及国际学术竞争力。虽然各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但是各高校也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只要各高校正视在加快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 一定会向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取得质的突破。

二、高校国际化进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的国际化理念落后

历史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必然深受国际关系的影响。实际上, 在今天, 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多多少少受到国际教育发展的影响, 都受到不同国家间的互动作用[2]。当代中国的教育虽然受到一定的冲击, 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 高校缺乏投身国际化全球化大潮的觉悟, 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对投入国际化抱有畏惧态度, 认为远离自身实际, 缺少创造创新的勇气与胆识。

(二) 高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师资水平不平衡一直以来都是被各类传媒作为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广为诟病的, 国际化本不是各高校各自的工作, 正是通过交流协作, 相互借鉴, 相辅相成, 才使得各高校的国际化方面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各高校之间的水平差异则使这样的交流变得困难, 协作则更谈不上了。

(三) 学生对于国际化认识的偏差

无论学校, 国家, 社会提供怎样的环境与机会, 学生不能积极投入, 则必然无法取得成绩。这重障碍究竟来自哪里?来自学生的错误认识?归根结底, 来自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各方面的误导。过时的传统观念束缚学生的思想, 使他们无法清楚认识自身所处的全球化国际化的不可遏制的浪潮。无法突破各种束缚, 认清时代的需求与自身的现实需求。

三、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一) 高等学校应在推进国际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应针对学校本身的现状, 制定特色推动国际化方案。每所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不同, 所以不能一味的模仿已经成功推进国际化高校的做法。要积极了解国内其他高校是如何推动国际化进程, 借鉴别人可取之处。除了了解国内高校现状之外, 还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 来推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进外国师资可以给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 开拓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 加深自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有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3]。此外, 通过选派交换生可使学生能直接体验到国外的科研成果, 起到真正的技术交流的作用。

(二) 增强教师国际化理念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高校学生虽然就年龄而言已然成年, 但心智方面仍然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 给予正确恰当的指导与指引。纠正学生脑中根深蒂固的存在偏差甚至是错误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像说说那么简单。教导学生突破思想束缚, 认清时势与自身实际, 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教师付出不懈的努力, 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 教师的行为模式也对学生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师既应当以积极的姿态投身高校国际化进程, 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若是不当的言行挫伤了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 则会得不偿失。

(三) 在校大学生的国家化理念是推进高校国际化的起点和目标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 应明白自己的历史与现实地位, 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为早日实现高校的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所谓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只有搞好了学习, 我们才可以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才可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面临新的挑战, 在应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 我们应该放眼看世界, 通过不同的渠道多去了解接触别的国家别的文化, 学习新的知识, 与世界同步, 从而不封闭自己, 与时俱进。

摘要:推动国际化进程是我国所有高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虽然一些高校在国际化进程程度上有所发展, 但是与国际上高水平大学相比, 国内的高校的国际化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推动高校国际化水平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南方网.大学国际化的基本含义[EB/OL]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gdspcn/200306030592.htm, 2003-06-03/2013-04-09

[2]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2011 (03)

[3]钱明才.大学国际化和留学生教育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国际化进程 篇2

摘 要: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力求借助国际大型会展来打开海外市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目标。由此可见,会展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着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运用国际会展进行营销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国际会展营销;国际化;营销创新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分析

1.1 展示品牌,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展览得客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本企业的品牌。此外本企业的文化。通过参加会展还能使本来并不知晓本企业的受众了解、知晓本企业度。

1.2 提供交流信息的渠道

会展是供应商、性的国际会展通常可以被看作是其所代表的行业的缩影中与其所在行业的上、下游厂商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样一个高度集中的场所以及新老顾客的信息计划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1.3 检验参展产品是否适销

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费群体中会面临不同的需求在企业决定是否正式将一种产品打入一个国外市场之前规模地试探目标市场对该产品的反应展会上亮相,企业将接受不同的受众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其产品的评价贵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改进

1.4 节约营销成本

会展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方式用。根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的调查而通过会展方式,却能将成本降低至让企业获得比其它营销方式更好的效果。事实上业能够利用会展将信息发送给特定的受众优秀的员工对目标受众进行面对面的产品介绍察到客户的即时反应目前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会展营销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目标市场的调研,能够直接与国外的目标客户群接触,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进行沟通、,企业还能够通过调查或观察,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竞争态势,这种需求的差异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会展还可以作为一种公关手段、经济、宗教信仰等差异,以此来判断是否应该进入该市场。与此同时,并最终成功进入国外市场。,其费用远远低于人员推销、公关、广告等营销手段的费,通过一般的渠道找到一个客户35英镑。会展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展此时发挥了广告作用,此时会展变成了一种直销形式,这种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使,会展展示的不仅仅只是产品,从而提高了企业在国外客户中的知名交流和相互贸易的场所。,或者就是一个市场,树立企业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收集到有关国内外竞争者、利益相关者,为企业制定下一步的战略,同一产品在不同目标国的消,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会展这种方式,大概需要花费;在会展上,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宣传了,一个专业,企业可以在会展,在这,小,新产品在219英镑,而且还能:企,企业可以派,能够让企业观

提高企业知名度不但能够使已经知晓本企业的目标受众加深对本企业的印象

政治这也为企业提供了宝

会展可以被看作是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

展会的目标市场包括举办展会的机构、参与展会的相关企业、展会的观众等。中国企业在参加展会之前往往不愿花费时间去详细调查展会主办商的声誉和影响力,特别是当企业要到国外去参加会展时,由于地理距离的限制和其它一些主客观的原因,企业通常是在没有亲自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客户的介绍或者直接是在其它企业的带动下就去参加国际性的会展,这样就使得企业失去了主动权。同时,对即将参加会展的企业和展会的观众的调研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关竞争对手和目标顾客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2.2 对会展营销缺乏战略性的规划

很多中国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的知名企业,在开展会展营销时仍然抱有比较陈旧的观念。这些企业并没有根据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适合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相应的国际展会好的营销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把会展营销看作是一种事务性的工作的产品提供给会展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中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本企业与会展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自流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会展的失败。

2.3 不够重视展前宣传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显突出。一个策划良好的展前宣传能够像广告一样达到很好的传播效应会期间受关注的力度。然而但却没有把握好宣传的力度和手段。

2.4 多个企业联合使用大型展位

在参加国际会展时的做法。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展示比较相近的产品对众多产品,观众可能会眼花缭乱加了目标顾客的搜寻成本。

2.5 忽略了国外市场的文化与语言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目标顾客对会展的展出形式会有不同的要求。式不当,可能会遭到观众的强烈排斥和不满。这不仅使得整个会展活动归于失败企业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产品信息大多只是翻译成 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会展的建议

3.1 全面调查市场、充分掌握信息

通过行业协会和行业杂志等渠道研究行业动向础上初步拟定出可能参加的展会名单。地点和展位费用,结合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计划与费用预算在最后确定企业欲参加的展会时洽谈,了解前几届展会的观众数量、企业类型和参展力度会受众的资料分析报告

3.2 制定合理的国际会展营销规划、注重内外配合,而是采取跟风策略,展前宣传在整个展会营销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企业却很少积极进行展前宣传,很多中国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而采取多个企业联合使用一个大型展位,而国外的消费者可能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根本不具备分辨力, ,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参加会展没有注重采用当地语言英语,这给观众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尽量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前一步筛选出来的各展会经理,同时,应根据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制作详细的有关展会商、参展企业与展,为企业的下一步行动服务。,盲目地追求大型、,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错误做法。,认为会展营销主要是会展商的事这些企业并没有把会展看作是本企业内部营销战略,但是其致命的缺陷就是,这样就导致本企业的产品失去了特色 ,展出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决定会展能否获得良好 ,列出拟参加的展会名单之后地理分布和交易类型以及往届参展商的数量、豪华的展会,或者即使是做了展前宣传:很多个企业在同一展区内如果企业所采用的展出形 ,比较各展会举办的时间、,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本企业的展会。,这样不仅不能获得良再者,有些中国企业,本企业只要把待展出,这种放任,其效果也更,增大参展企业在展,而且也增,还损害了本,广告宣传和,在此基,面

无从选择

了解国内外相关企业参展的信息职业分布、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及市场营销战略,对企业的优势资源(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或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再斟选出适时对路的展会推广,最后再从策划的角度考虑资源如何出奇制胜。德国展览协会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将参展目标归纳为: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和销售目标等五类。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来细分市场并适应这些变化的需求,制定恰当的展会营销策略。同时,制定的展会计划实施组织工作要有弹性,包括对未来变化与竞争的思考,有必要的反馈与调整机制。再者,参展企业还应注意制定严格的参展流程与职责分工并派专人负责参展项目,在保证企业内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良好的配合外,还要协调好本企业与会展商的配合,做到上下沟通、内外沟通,及时反馈、及时应对。

3.3 充分发挥展前宣传的作用

一般的展前宣传计划有展会前通过电子即将参加的展会时间和具体摊位号等与形式;媒体宣传即通过报纸、行业刊物或者电视、广播等媒介传递企业的参展信息和参展动向;恰当的展位赠品会给企业的展位带来活力目标客户。具体采用哪种展前宣传方式定,同时,企业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展前宣传计划

3.4 选择恰当的展区

参展企业不能一味只追求展会营销成本的降低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大大节省费用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户,不仅能够凸显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达成。另一方面

3.5 切合受众特点

为了获得更好的展会宣传效果的展会形式。的欧洲,人们更喜欢高贵文雅的展出方式。资料翻译得难以理解和产品信息都至少应翻译成员协助工作,求,才能在给目标顾客留下好印象的同时

参考文献

[1]蔡兴仁

[2]冷柏军

[3]梁东

[4]林晓霖邀请、邮寄宣传材料等方式,设置独立的展示空间。一方面,设置独立的展示空间还能够防止本企业关键技术和设计泄露给竞争对手。,关注客户需求,在亚洲,不仅会给顾客带来不便

.会展的营销战略地位及参展策略.展会营销开启国外市场.会展营销的功能分析.切实发挥展会作用:直接邮寄、媒体宣传、派送展位赠品等形式。直接邮寄就是在,使得本企业的合作伙伴和潜在的客户知道企业,在运用直接邮寄方式时应注意把握好直接邮寄的时间,有助于品牌认知度的建立和招揽更多的潜在,应根据企业的参展目标、产品特点和成本预算来决,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而选择与其他企业共租一个大型展位。,但是其突出的缺点就是使企业的产品失去特色。企业应该,独立的展示空间只展示给一些有意向的客,还可以让目标受众有被重视的感觉 ,参展企业应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喜好等采用合适,绚丽夸张的展览方式比较受观众的欢迎,然而在文化差异较大此外,为顾客提供足够的信息材料也相当重要,也会使展会的效果大打折扣。所有的广告宣传英语,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译成主办国语言。即使有专业的翻译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以汉语推广助力教育国际化进程 篇3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汉语推广;跨文化交流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南端,与卢浦大桥、南外滩高级住宅区和2010年世博会浦西会址毗邻,迄今已有40多年的校史,是区域内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窗口学校,我们不断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培养师生的国际意识、全球意识,在对不同文化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同与弘扬。同时,作为全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学校,我们努力营造跨文化的学习交流环境,积极开展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的推广,提高学校国际化发展水平。

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一直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的基础,早在2003年,学校就引入了国际化管理的理念,和南澳大利亚南阿德雷德市教育部门合作,聘请当地资深校长和教育专家来我校担任外籍管理顾问。2008年,在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的指导下,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推广基地学校,外籍管理顾问也进入学校汉语推广工作的领导机构,帮助我们共同构建汉语推广模式,组织专业力量,开发、设计对外汉语课程,安排对外交流活动,为学校的汉语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在国家汉办的推动下,借“汉语桥”英国校长访华团的东风,英国纽卡斯尔市圣艾丹教会学校校长莱斯利来到上海,走进了中山学校。她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对于跨文化交流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也意识到,要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提升中华民族今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要加强汉语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山学校对外汉语推广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加强整体管理,储备充足师资

我们把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整合进学校发展规划中,在学校汉语推广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形成了由校长总负责,党支部书记监督保障,分管校长主要负责,校办主任、外语教研组长具体落实的三级运作模式,领导小组成员积极、认真参加国家汉办、国际交流处组织的各项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同时,我们还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安排外籍教师针对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全员外语口语培训,2009年至今共输送了14名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对外国际汉语教育研修班培训,且均获得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证书,为顺利完成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的任务储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

二、丰富跨文化课程内容

设计针对性培训教材

为了提高国外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和效果,学校开发、设计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语言文化类课程。其中,包括《中国礼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上海特色街》和《上海家庭生活习惯介绍》。让学生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媒介了解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中国民俗文化——在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

第二,动手学中文系列。中山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课程。根据国外儿童的年龄和中文水平,我们设计了以下6类课程:《中国陶艺》《磨漆画》《弄堂小游戏》《中国茶道》《折纸艺术》和《中国结》。此外,我们还编撰了《快乐学中文》汉语培训系列教材。同时,在国外学生来我校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让中山学校的学生与他们共同参与实践,从多角度感受到中华文化和上海文化的魅力,提高其中文表达能力和在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促进中外师生交流互动

中山学校对外汉语推广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重点。

第一,积极推进丰富的学生交流活动。中山学校和圣艾丹教会学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在两校建立友好关系之初,两校的学生就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分享和探讨共同话题。比如,天气的变化,风俗习惯的差异等。通过对共同话题的交流,中英两国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实现了文化的交融。2013年,中山学校和圣艾丹教会学校开展了文化探究活动。中山学校的学生赴英国交流期间,居住在当地家庭里,并与他们同吃同住,在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英国家庭中,而我们为远道而来的英国学生准备了国学课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定期开展校长熟地化对话。圣艾丹教会学校校长莱斯利女士以及当地社区其他学校的校长每年来上海两次,商讨具体工作;中山学校领导也两度赴圣艾丹教会学校,对该校资源设施、学生汉语推进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察,为汉语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常年派驻教师开设汉语课程。中山学校每年派遣两位教师赴英国纽卡斯尔市开设汉语课程,开展汉语教学,并协助学校所在社区开展中国文化周的活动。当地学校和居民对中山学校派遣的中文教师非常友好和热情,为教师们提供了工作生活资源和教学设施,节假日也常常带他们外出体验英国文化,帮助中国教师更好地了解英国的课堂和学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四,每年参与上海教育展。2010年起,中山学校连续5年参加由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牵头的上海教育展,足迹远至突尼斯、巴西、土耳其等10余个发展中国家,向他们介绍中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特色课程建设,扩大了学校和区域的国际影响,得到了教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这5年中,中山学校一共开发了两套汉语培训的系列教材;在纽卡斯尔市开设了2400余节汉语文化课程,开展了五届汉语文化周,包含剪纸、陶艺、书法、太极拳、茶艺等16个项目,3200余人次的学生和居民得到了汉语文化的熏陶,我们的中文课甚至已经开到伦敦中心城区的学校。中山学校与圣艾丹教会学校共有近100名学生到对方国家参加了文化体验夏令营,20余名英国教师来到中山学校体验中国的课程,与我们的教师共同开展语言教学的研讨。中山学校还有很多课程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教材仍在编写,与国外学校之间的交流还不断在延续。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我们彼此尊重、理解、学习和融合,以真诚和努力,进一步加强文化交融,开创新的时代。

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研究 篇4

一、对城市国际化的理性认识

(一) 城市国际化的内涵

国际化城市, 是指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 形成的一类具有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功能的中心城市。西方国家典型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的扩张阶段;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发展阶段。一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实质上就是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协作, 城市生活日益融入国际经济和政治生活, 实现国际化城市目标的过程。

1915年帕特里克·格迪斯提出“世界城市” (World City) 这一名词。但真正最早研究现代世界城市的西方学者是彼得·霍尔 (1966) , 他将世界城市解释为: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产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 并提出国际城市的“六中心学说”。科恩 (1981) 以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 首次提出全球城市 (Global City) 概念。米尔顿·弗里德曼 (1986) 基于“世界城市假说”理论, 认为世界城市是世界经济的指挥与控制中心, 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项指标”。萨森 (1991) 认为全球城市是全球经济协调与控制的节点且其生产性服务功能发达, 同时他还提出了关于世界城市以及世界城市体系研究的标准范式。皮特·泰勒 (1995) 通过分析世界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 取得了关于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成果, 其研究成果成为当前比较流行的国际城市分析方法。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国际化大都市指那些有较强经济实力, 地理位置优越, 服务功能良好, 具有一定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 对世界或地区经济起控制作用的城市;另一种观点是将国际化大都市加以分解, 认为国际化指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大都市指的是城市规模、容量、结构和形象。

综合以上研究观点, 城市国际化具有以下特征: (1) 城市的发展活力、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腹地, 能较大程度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 (2) 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水平能满足参与国际分工的要求, 企业行为符合国际惯例, 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3) 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等, 能为国际化提供服务保障。 (4) 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 政府能提供稳定、透明、公平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5) 城市的科技、文化、教育、研究机构和人才数量, 能为国际化提供充分支持。 (6) 城市的开放度、人居环境和居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形成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环境。简而言之, 城市国际化应充分体现出城市功能国际化、产业结构国际化、运行机制国际化、运行环境国际化等特征。

(二) 国际化城市的分类

因国际化城市在全球或地区的影响力不同, 所以各自处于世界城市体系的不同等级, 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国际化城市:按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划分, 可分为全球性国际城市 (即世界城市, 如纽约、伦敦、东京等) 、洲际性国际城市 (如香港、巴黎、悉尼等) 和区域性国际城市 (如首尔、曼谷、芝加哥等) ;按城市功能特性划分, 可分为综合性国际城市 (如世界城市) 、专业性国际城市 (如国际政治城市日内瓦、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曼谷等) 、正在崛起的国际城市 (如东亚、东南亚、中南美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 。依据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国际化进程的研究与观察, 国际城市崛起的过程, 实际上是城市在不断国际化进程中实现其从一国城市体系的中心位置不断上升为区域性国际城市, 最终建成全球城市的历史进程。

国际化城市的国际通行标准有全球化与世界城市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简称GaWC) 、全球城市指数 (The Global Cities Index) 、全球实力城市榜 (Global Power City Index) 、世界城市观察 (World City Survey) 等。2008年GaWC以城市为高端生产者提供服务的能力为标准, 将全球数百个城市分为阿尔法级 (Alpha) 、贝塔级 (Beta) 、伽玛级 (Gamma) 、高度充足级 (High Sufficiency) 和充足级 (Sufficiency) 等五级世界城市, 其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已跃升为与巴黎、东京并列的A+级城市, 广州为B-级城市, 深圳为G+级城市, 成都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西部城市, 与天津、南京、大连同被列为充足级城市。目前, 全球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有1000座, 其中三分之一在中国, 所以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50多座, 所以中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潜力比任何国家都更为强劲。

(三) 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依据全球城市理论, 成熟国际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城市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换, 崛起中的城市也依照国际通行标准建设城市框架和配置城市功能, 开始在物质形态上同国际城市“接轨”。然而, 本轮经济危机使产业结构倾向于服务业化、国际化的纽约、伦敦等标杆城市遭受重创, 打破了全球城市理论的“神话”, 使世界城市网络处于重新洗牌的变局之中。萨森 (2010) 、泰勒 (2010) 认为, 在金融资产过度膨胀的状况下, 部分高等级世界城市在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会受到影响。彼得·泰勒、本·德鲁德 (2010) 认为, 后危机时期世界城市网络层级体系会发生较大幅度改变, 传统Alpha层级城市保持相对稳定, Beta与Gamma层级城市将有很大变化, 即中等级欧美传统世界城市, 特别是金融、贸易等先进生产者服务业依赖型城市将受到冲击, 新兴国家的城市等级将有较大提升。

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 (1) 起支撑作用的中等级城市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发展。 (2) 一批产业结构较为均衡的复合型国际化城市 (比如慕尼黑) , 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地位有较大提升。 (3) 新兴节点城市对区域内其它次中心城市进行辐射, 带动次一级城市进入世界城市体系。 (4) 一些地方性中心城市有望迅速崛起。 (5) 亚太地区城市、新兴经济体国际化城市, 越来越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核心, 例如, 北京、上海、莫斯科、孟买等。 (6) 有别于传统基于“中心—外围”模式的依附性发展模式, 新兴国际化城市以本土优势要素资源吸引全球资本, 成为推动全球要素地方化配置的枢纽空间, 具有内生性国际化特征。 (7) 国际生产体系更趋“地方化”, 要素流动转向区域层面的横向拓展, 为中等级国际化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目前, 城市国际化发展正从依照国际通行标准提升城市水平和配置城市功能, 进化为以挖掘和发扬自身特色为基点, 谋求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差异化崛起, 而“包容、智慧、创新、文化”成为国际化城市升级的关键要素。“包容城市”强调产业结构“多样化”, 要同时具备传统服务业、制造业乃至都市型农业, 均衡发展高端服务业与先进研发制造业, 既承担经济活动节点功能, 又成为创新中心所在;同时, 更加关注城市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 呼唤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智慧城市”倡导灵活运用软硬实力, 谋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和以信息化应用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强调微观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转变, 改变城市运行模式, 达成低碳发展目标。“创新城市”不仅体现在高科技与创意领域, 在社会构造、产业结构、文化生态、空间规划与公共治理等方面都要充分展示围绕创新而展开的城市特征。“城市文化”以挖掘本土文化和发扬自身特色为基点, 积极整合全球生产网络、研发创新、文化创意等新要素, 并向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城市复兴乃至城市定位全方位渗透。

二、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成都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其作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地位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 成都GDP连续跃上四个千亿元台阶, 2011年达到6854.6亿元, 在副省级城市中从第六位跃升至第四位, 同比增幅15.2%, 位居副省级城市之首。美国《福布斯》杂志将成都列为世界未来十年发展最快城市第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智库与花旗集团共同发布的全球最具竞争力城市调查报告中, 成都排名中国中西部第一。目前, 成都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重要引领城市。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可以使城市快速崛起, 迅速走上国际舞台, 这一过程新加坡用了40多年, 迪拜只用了10年。城市国际化道路不单取决于它的优势, 还受制于它的劣势, 关键是要做长“短板”。成都目前的国际化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框架和城市功能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成都人均GDP仅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的54.3%、54.2%、47.2%、59.1%和7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的71.7%、65.4%、70.0%和69.4%。 (1) 2011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4.8∶45.9∶49.3, 工业增加值排名副省级城市第10位, 工业仍然是“短腿”, 服务业增加值也存在较大差距。主城区“单中心聚集”架构仍未改变, 人口高密承载、空间饱和开发特征突出,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低于北京市的人均15平方米, 主城区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仅为4.8公里, 低于国家规范标准。市域三大圈层经济规模呈现3∶2∶1倍差关系, 处于“先发圈层”带动“后发圈层”的起步期, 还未形成全域整体优势。成都经济外向度只有30%, 参与全球生产链条和国际经济合作很不充分;涉外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均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 既未成为国际性交通节点, 也未成为世界性商务活动目的地;外籍常住人员不到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七, 外国金融机构数、年国际会议举办数、500强企业分支机构数等, 与国际化城市初级标准值还有较大差距。此外, 建设用地短缺, 到2020年前 (不含天府新区) 只有45万亩建设用地可供使用, 城市严重缺水, 电、气供应基本依靠外调, 全市水环境监测断面70%以上存在污染, 城区空气质量还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斯蒂格利茨认为, 21世纪对全人类影响最深的事件有两件, 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引领经济增长的门槛节点, 未来10年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机遇期。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 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并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世界市场的核心部分, 开放重点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西部大开发将形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内资本大规模双向流动;成都产业基础雄厚, 区域腹地广阔;成都具有劳动力成本、土地和资源等比较优势, 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风貌, 千年传承的文化积淀, 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环境。

成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都占全省1/6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 其GDP占西部GDP的8%, 进出口总额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2011年全市新登记企业38599户,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 仅次于广州、深圳, 居第三位, 新增注册资本仅次于深圳, 居第二。成都与重庆和其它西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佳辐射半径 (500公里左右) , 占据区域内部空间优势;同时, 又位于亚洲内陆相对几何中心, 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的重要窗口, 具备战略性区位优势。成都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并先后取得中国 (大陆) 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 中国最佳商务城市, 亚洲首个“美食之都”,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 国家森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称号, 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成都是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第五大铁路枢纽和西部公路主枢纽, 会展业在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五;城市数字化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教育位居全国前列;各类人才总量近230万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万, 人力资源成本和质量具有较大国际竞争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快节奏、慢生活的体验蜚声国际。

更重要的是成都面临两大历史机遇:一是全球第四轮也是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抓住这一机遇, 成都就有可能跃升为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城市。二是天府新区建设, 不仅将改变成都千年建城格局, 还将奠定成都未来发展的百年之基, 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开辟发展空间。此外, 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成都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加快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实际上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 在一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中, 城市发展创造需求, 产业立市提供供给, 国际化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科技化创造未来, 民生化服务于社会, 最终形成能量高度聚集、辐射广泛的国际化城市。深圳、浦东以及新世纪滨海的经济核心增长极城市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三次大开发浪潮, 并引领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 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已进入提升产业能级阶段, 以成渝经济区为代表的西部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成都立足西部, 面向全国, 放眼世界, 把握规律、前瞻布局、领先发展, 迎头赶上迅猛发展的国际化浪潮, 努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完全有条件在国内区域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中占据更高层级, 并最终成为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

三、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基于对市情、区域背景、国家战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的综合研判, 成都已制定出城市国际化进程的路线图:总体目标是建成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其发展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做强西部地区“交通主枢纽、产业主支撑、城市主引擎、开放主阵地”的战略功能;发展思路是“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 实施五大兴市战略, 即“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今后五年成都的奋斗目标是要为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打下决定性基础。按照以上战略部署, 全面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予以重点突破:

(一) 培育国际化产业体系

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 以“高精尖优”为主攻方向, 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石化等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工业信息化、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势, 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发展园区工业, 着力提升高新区、经开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能力, 把成都建成支柱产业的高密集中区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孵化地。加快服务业提速升级,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促进金融、会展、美食、旅游向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构建西部金融中心、中国会展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智能服务等新兴业态, 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和西部电子商务龙头城市。培育都市现代农业, 突出发展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完善产业化链条。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景观、生态和休憩功能。

(二) 构建国际化开放门户

深化成都经济区“1+7”经济合作, 实现成都经济区抱团发展。通过产业链和产业转移带动成资、成眉、成阿、成雅等工业园区建设, 促进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广泛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全方位加强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和技术、人才合作。加大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力度, 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承接省外、国外的成套产业转移, 建设一批国际化、世界级的产业基地, 使成都成为国际产业链条中具有成本优势和产业错位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支持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 保持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势头。加快综合保税区和口岸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国际贸易投资的综合运转效率。引进和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教育、医疗、文化、咨询和酒店管理机构, 打造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加大城市形象标识推广力度, 引入国际高端会展、世界重大赛事、外国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 提升成都的国际影响力。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按照“双核共兴、轴线支撑、走廊展开、组团发展”理念, 加快奠定“一轴双核六走廊”城市架构。“一轴”是将现有城市中轴线南北延伸、贯穿全域, 形成一条集交通、经济、景观于一体的未来城市发展中轴线。“双核”是要形成“双引擎”共同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态势,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天府新区”, 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二是以推进“北改”工程 (中心城区北部旧城改造) 为重点, 优化提升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六走廊”, 即以成龙、成青金、成灌、成温邛、成新和南部六条走廊为纽带, 构建网络化新型城镇体系。天府新区建设着力抓好“三纵一横两轨”等交通干线工程, 构建起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现代产业体系。“北改”工程通过“两轴四片”改造工作, 优化城市形态和配套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不管是新城还是老城, 都要坚持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 注重城市有机更新和二次开发。同时, 加强卫星城建设, 支持远郊县城、重点镇和特色镇建设, 深化一般场镇改造,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四) 建设便捷化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地理贯通、信息联通、要素流通的综合性经济动能传输系统, 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地区融入全国、联接世界的中枢节点和战略通道。推进双流国际机场改扩建, 加快建设第二机场, 统筹抓好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 构建围绕机场的空陆联运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成渝经济区和成德绵经济带快速交通网络, 形成成都至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 成都至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地区8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网络化地铁运营、BRT (快速公交) 、普通地面公交综合客运网络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高效衔接、便捷畅通的市域交通体系。加强云计算平台建设, 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 建成汇聚西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五) 打造中西部文化之都

以成都2300多年悠久历史为依托, 吸收融合世界文明成果, 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文脉。进一步发展“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 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空间, 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营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 构建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景观, 展现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吸引文化要素、文化人才、文化企业, 构建“一极七区多园”的文化产业格局 (“一极”指以东村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七区”指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双流县、大邑县、都江堰市等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区;“多园”指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天府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 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增强成都领先发展的源动力。

摘要:成都市基于对市情、区域背景、国家战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与判断, 作出了走开放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战略部署。这不仅是成都发展理念的一次飞跃, 也是成都城市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提升。本文对成都市实施国际化战略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成都市国际化进程的战略:培育国际化产业体系;构建国际化开放门产;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设便捷化基础设施;打造中西部文化之都。

关键词:成都,城市国际化,战略思考,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国际化产业体系,城市理论

参考文献

[1]黄新初.高举旗帜领先发展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而奋斗[N].成都日报, 2012-05-07 (01) .

[2]屠启宇.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3]金元浦.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之路研究[J].城市观察, 2011 (2) :113-121.

[4]武前波, 宁越敏.国际城市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国际城市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 2008 (7) :17-23.

[5]周晔.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新趋势[J].城市问题, 2011 (3) :10-15.

[6]钟文.万亿资本助推成都产业倍增[N].成都日报, 2012-03-01 (01) .

[7]潘春跃.我国中等城市的大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一以自贡市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 (3) .

[8]陈柳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9]王红, 孙祥和.内陆城市专业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以浙江义乌市为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0 (2) .

国际化进程 篇5

[摘要] 从长期来看,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从而支撑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并最终推动其深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监管和立法行为将更加透明、规范、国际化,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将为中国本土券商和中介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提供渠道,中资机构竞争实力将在同外资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明显增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化进程提速所带来的剧烈竞争将对尚不成熟、有待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中国证券业不仅会受到成熟、规范的外资机构的挤压,而且还要面临国内其他金融企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网上证券交易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第二,加入WTO将加剧中国证券业组织结构的凋整。未来5年内,合资证券公司与台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大量涌现,国内证券公司也将引发大规模兼并、重组,组建实力强大的大型证券集团(或金融控股公司)以应对挑战。第三,加入WTO将对中国证券业监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入WTO后,具有混业经营背景的外资机构通过QFll(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组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外资并购国有股权等管道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将明显增加,证券市场将更趋复杂,监管难度加大。

但从长期来看,加入WTO将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从而支撑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并最终推动其深化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监管和立法行为将更加透明、规范、国际化,为市场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将为中国本土券商和中介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和技术提供渠道,中资机构竞争实力将在同外资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得到明显增强。

应战国际化:对策与建议

发展证券交易市场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证券市场呈现出4个趋势:交易市场的多层次化、交易所的公司化、交易市场的一体化和交易市场的无形化。

具体而言,交易市场的多层次化包括纵向层次的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共同发展,横向层次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协调发展,交易场所层面的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并存,地域层面的全国性市场与区域性市场相辅相成等特点。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的交易所公司化及其发行上市改革,是交易所治理结构的重大转变,有助于解决会员制当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升应对外部竞争的能力、满足发展过程中对新资金的大量需求等。交易市场的一体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证券交易所在各自国内和国际层面上进行整台、集中,交易所数目在减少但规模在扩大。交易市场的无形化是指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国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化、网络化进程迅速加快,引发了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技术和交易手段再次革命,创造了网上交易服务、独立电子交易系统和网上虚拟交易所等形式。

中国证券市场在纵向上只有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主的主板市场,场外证券市场除银行间有限的场外交易外,其他场外市场均因《证券法》第32条规定而被禁止。横向角度看,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萎缩,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缺位。在地域上,除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外,曾出现过一些地方性的交易场所,如天津、武汉等23个证券交易中心,但是目前这些区域性的.证券交易中心已被禁止。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治理结构是有中国特色的会员制,是一种明显有别于国际典型会员制交易所的政府直接领导模式(均受中国证监会管理),导致在中国出资者创办交易所的主要目的在于盈利,政府直接插手交易所内部事务,会员由于不是出资者和受益主体,因此对交易所管理和运作漠不关心。

未来的中国证券市场应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化的交易市场。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金融体制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证券交易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将实现所有权社会化,实现交易所由会员制向公司制的变革。此外,沪深交易所的整台可能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整台的时机取决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以及国内证券交易所之间竞争所导致的边际效率提高的程度。中国证券市场应紧密跟踪国际上先进的交易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同时进一步发展网上交易,为将来建立独立电子交易系统或虚拟化的交易所奠定基础。

改革证券交易制度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单一的集中竞价方式,缺乏柜台交易与协议交易机制所具有分散股权的功能,与鼓励公司收购、鼓励大股东长期持股的立法精神相矛盾。在未来股份实现全流通之后,希望获取公司控制权的机构投资者成本增大,必然引起广泛采用对敲对倒等方式从事的不正当证券交易行为。此外,单一集中竞价制度也与鼓励要约收购的精神产生矛盾。中国证券交易在法制上是禁止期货交易和信用交易的。现货交易使得金融衍生品缺乏法制基础,期货期权被禁止,从而使中国证券市场成为单边市场,缺乏避险手段。

此外,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在实践中往往采取有诸多不规范色彩的协议转让。股权结构割裂为流通和不流通两部分,以及A、B股之间的差异,造成市场上对同一公司存在不同的价格信号和不同的评价机制。中国证券交易中的持续性信息披露也存在诸多缺陷,在出现问题时较多地运用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为有效的民事救济手段却很少运用,证券民事诉讼机制缺乏可操作性。

证券交易制度进行改革概括而言有以下5个方面。

首先,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多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和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大宗交易制度反映了大宗交易人正当的交易目的和需求,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增多,如能对此种交易辅之以有效的权益披露规则、持股期限规则,则可降低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冲击,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大宗交易还为兼并收购的实施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第二,必须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引入卖空交易机制,以降低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兴旺与现货市场的繁荣是相辅相成的。引入卖空机制对于影响投资行为、提高市场流动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抑制操纵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未来应在推出卖空交易机制的基础上适时推出股指期货

、恢复国债期货、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

第三,完善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制度,以健全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法律保障体系。要约收购既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典型收购方式,也是各国证券法调整的核心内容。要约收购制度有助于推动实质性资产重组,并已收购过程中的非市场化因素减弱,有助于提高资产重组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程度。但是要约收购环节繁多,操作程序复杂,收购成本较高。由于中国特殊的股权结构特点,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实践中往往采取存在诸多弊端的协议转让。当务之急是改革协议转让制度和完善要约收购制度,包括:针对现有协议转让制定可操作的法律实施细则;加强协议转让中的信息披露监管;弱化政府在协议收购中的行政参与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规范收购方的关联方联合持股规则;强化收购目标公司董事会的责任;明确强调要约收购义务的豁免情形;完善征集委托投票权制度等。

第四,逐步改革现行的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和A、B股分割制度,彻底解决中国证券市场历史遗留问题。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举措还应包括协调目前B股交易制度与外国证券经纪制度之间的差异,建立第二上市和跨市交易制度等。

第五,完善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证券交易中的持续性信息披露责任及国际合作,健全相关的民事诉讼制度。包括建立健全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生成、披露和审核的规则体系,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加强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等。此外,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

完善证券发行制度

现行证券发行制度带有强烈的行政性和计划性色彩,未来改革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完善证券发行与定价技术。中国证券发行方式走的是一条逐步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证券发行方式的改革要以多元化创新为核心,促进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具体包括:全面推行股票交易实名制,采用和完善国际市场普遍采用的公开发行与私募配售相结台的发行方式,引人国际通行的收款银行制度,引入并推广“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等。对于发行定价机制,也要进行多元化与市场化的改革,逐步减少政府对股价的行政干预。

完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要继续完善发行核准制度,减少政府控制,将进人市场的选择权更多地留给市场。此外,中国证券发行的所有制倾斜问题应予改正,并取消证券发行与上市审核的联动机制,加强发行中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推荐作用和法律责任。

完善证券发行中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包括证券发行披露制度、持续性披露制度和法律责任及救济制度。未来应借鉴英美成熟做法,明确发行人、发起人、以及其他主体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及免责事由。在上市公司信息的网络披露中,要强凋上市公司的更新义务、注意黑客入侵问题以及在未来的私募当中协调网络披露之广泛性与私募本质之冲突。

证券发行的国际化白品种创新。目的中国证券发行国际化的方式主要有:境内上市外资股模式,境外上市外资股模式,间接境外募股上市模式,存托证境外上市模式,国际债券模式,国际基金模式等。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利用国际市场筹资,外国的企业也会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调整证券监管体系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将使证券监管面临3个方面挑战:国际化的挑战、银行和证券业的台作或综合化的挑战、金融创新的挑战。中国未来证券监管体系具体的变革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分业监管对综台金融的适应和调整。综合金融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当前分业监管体制下,我们建议先设立一个松散型的台作监管机构,待时机成熟,再向统一监管的模式变革。同时要积极推动现在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第二,监管组织体系的调整。要加强证监会的独立性;充实有效监管所需的适当资源;建立监管政策制定的协商机制、评价机制,保证监管的透明度;强化证券交易所应有的自律性监管功能;加强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功能;加强传媒的外部监管力量以及对传媒的监管。

第三,一般监管行为的调整。包括对上市公司监管的完善和对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评级机构、证券清算结算系统监管的完善等内容。此外要强化中介机构的自我监管功能和法律上的约束,建立中介机构的保险制度或建立风险赔偿准备金制度。

第四,监管法律框架的调整和完善。首先要对《证券法》进行调整和完善,尤其要建立证券诉讼的辩方举证制度以解决证券民事诉讼的举证困难问题,完善证券投资者赔偿制度,建立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机制,完善证券法与公司法、台同法、破产清偿法、竞争法等法律的配台实施,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第五,国际台作监管。建议实行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通用性及便利统一监管;外国证券公司进入中国的审批应征求外国监管者的意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确定信息保密标准;建立在涉及跨国欺诈行为时的调查协助机制;国际监管组织之间签订谅解备忘录,对跨国监管达成共识,以减少监管摩擦;加强不同国家之问在监管设施、专业技术中各自的经验交流。

第六,对监管者的监管。这一问题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为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律化、市场化,减少行政性监管,从而减少监管者寻租的可能性;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强化社会新闻和舆论的监督力量,对政府部门形成有效外部监管。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新动向 篇6

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世界里:贸易全球化;科学技术使国家之间的关系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金钱、产品、思想,甚至文化现已突破国界。当然,教育也由于学生和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而成为一项全球化的事业。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美国的高等院校为了提高自身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力,在各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强化学生外语的学习;把国际化的学习渗透到课程当中;通过政策和实践传播国际化思想与教育。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衡量指标

1.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是把国际的或者跨文化的特征纳入到高校实现教育、科研和服务等功能当中的过程(Kinght,1994)。[1]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以下简称“国际化”)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学术目标,主要是为了巩固自由教育,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质量;第二,经济目标,主要是希望通过国际化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为高校增加收入,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第三,社会目标,主要表现为可以加强高校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和与各国的联系,提高学生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促进国际和文化的理解。[2]

2. 衡量指标

美国教育委员会机构与国际项目中心(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在2008年的报告中指出,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主要有:第一,制度支持,包括明确的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外部资金资助等内容;第二,学术要求、项目和课外活动,包括对外语的要求和提供、对国际/全球课程的要求、国外教育、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国际化、联合颁发学位和校园活动等;第三,教师的资助政策和专业化发展机会,包括为他们参与国际化进程提供资金,把参与国际化活动作为他们晋升、授予终身职位和雇佣的标准;第四,国际学生,包括制定注册入学与选拔的目标和策略,为国际学生提供资助以及各种项目和支持服务。[3]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动向

为了更好地为国际交流提供基础性服务、推动高校的国际化进程,ACE自2001年以来对美国高校的国际化政策与实践进行了第二次统计,在其《打造美国国际化校园:2008版》(Mapp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U.S. Campuses:2008 Edition)中报告了详细的数据,并与2001年的报告进行了对比,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

1. 制度支持

制度对高校国际化的支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学校把国际化纳入学校体制的任务中去,对国际化和全球化问题进行公开的声明,并为其设计具体的策略。另外,是否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来促进学校国际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从2001年到2006年(如图1所示),更多的高校建设了国际化相关项目的网页链接(从32%到54%),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传播国际化的理念、介绍学校国际化办学项目、征集合作单位等。把国际化作为一种体制性的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当中去的学校从35%上升到39%,并且有更多的学校把国际化放在了学校政策规划的前五位(从28%到34%)。这些数据说明学校日益重视国际化。另外,更多的学校还增设了国际事务办公室(从53%到62%),以期对国际化发展进行专门性和专业性的管理。

与取得进步的几方面相比,美国高校的国际化也出现了一些倒退的迹象。2006年,在学校获得额外资金、进行正式的国际化进程评价、国际化校园专职小组及其委员组织和在招聘人员方面体现国际化等方面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1%、4%、5%和4%。从上述的进步与倒退现象看来,美国各高校在观念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与实际工作进行的情况有着相当的差距。

2. 学术要求、项目和课外活动

国际化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化和全球化问题,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播国际化或全球化的观念,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项目的平台,使他们的生活无处不充满着国际化气息。

尽管在此不能罗列学术要求、项目和课外活动这一指标的所有表现,但从图2的几项普遍的表现看来,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课外活动。例如从2001年到2006年,为学生提供国外实习机会的学校由22%上升到了31%,2006年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服务的机会的学校是2001年的1.8倍(从13%到24%)。同时,开发美国与国际学生友好合作项目的学校也有明显增长,尤其是为师生提供到国外学习机会由2001年的65%增加到2006年的91%。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一项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有223 534名学生到国外学习,比前一年增长了8.5%。[4]在校内,体现国际化课外活动的项目——举办国际文化节最为活跃,5年内由61%增加到了88%。

然而,相对于课外活动而言,学校对课堂国际化教育的学术要求显得不尽人意。越来越少的学校对本科生入学与毕业提出掌握外语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一门以上具有国际化性质课程的学校比例也有下降的趋势。

3. 教师的资助政策和专业化发展机会

教师在推动校园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学校对教师在旅行教学、科研、带领学生参加国外学习项目、开设国际课程等方面的投资将对学校的国际化进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从图3各项指标的比例都呈增加的趋势来看,美国学校十分重视为教师提供参与国际化活动的资金支持及其专业化发展机会。在资金方面的支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国外项目(从46%到58%)、参加国外会议(从40%到56%)、参与国外研究与学习(从27%到39%);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极力奖励积极参与国际化活动的优秀教师(从12%增长到21%),而有机会到国外学校进行教学的教师以及学校资助教师开设国际课程的比例都增长了5%。在学校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方面,2006年为教师开办国际课程专题讨论会和为教师提供加强外语运用技巧机会的学校分别是2001年的2.24倍和2.25倍,把教师有国际活动经历作为晋升和授予终身职位的考虑因素也由4%上升到8%,增长了1倍。

4. 国际学生

到美国留学的学生能够丰富美国学生的视野,增加课堂讨论的效果,因而愿意招收国际学生并为其提供财政支持也是学校国际化的体现之一。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正面临着剧烈的竞争。自2001年美国留学生大幅下降,而直到2006-2007年度才回升到2002-2003年度的水平(584 323人),全国注册留学生人数达584 984人,占全国学生人数的3.9%。[5]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8%的学校报告本校没有全日制本科留学生,而2001年只有5%。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学校开始在各方面为国际学生提供服务,如有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目标的学校分别有26%和11%,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分别有37%和18%。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美国各类高校对国际学生提供的各项服务十分周到和细心,如有为国际学生招待家长的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支持服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计划、协助学生寻找住房以及为国际学生的家属提供支持服务等。

三、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不足及改进建议

1. 成功与不足

综上所述,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做得最好的是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国际化活动,使他们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各种机会,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校园国际化的进程。其次,更多的学校开始从政策或制度管理上大力支持国际化,使国际化进程有了强大的支持后盾。再有,学校通过校内课程、课外活动和国外活动与项目把国际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尽管美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在过去的几年中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表现为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例如,他们的言论声明与实际行动存在差距,一方面明确指出国际化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却没有实际的资金支持和周全的计划,进而阻碍了学校国际化的实施。

2. ACE的建议

在国际化成为全球高校发展必然趋势的形势之下,ACE对美国高校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1)建立学生兴趣与人口统计资源库

美国的学生通常把国际学习看作自身发展的一次机会,而不是开阔他们就业前景的途径。另外,外来学生的加入给课堂带来了多元文化。而学校要想更广泛、更深入地推进国际化,必须考虑其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以及其所处环境的性质,了解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经历、愿望和态度才有利于调动现有的资源,从而裁定适合其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2)重点关注国际课程的实施

由于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校园里学习到国际的相关问题,因而教室成为国际学习的主要场所。ACE建议把国际性和全球性的课程引入普通教育中,强化外语学习及增加对毕业生的外语要求,支持和鼓励教师把课程进行国际化改革。

(3)投资教师的国际化活动

教师是国际化的主要推动者,所以学校必须积极鼓励教师把他们的兴趣和经验融入课堂。在面临退休浪潮的同时,学校也有机会招聘更多具有国外学习经验的教师,并把国外学习经验作为教师晋升和授予终身职位的重要考虑因素。另外,支持教师参与国际活动是确保他们融入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4)制定战略行动标准

国际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是广泛的和深入的,表现为体制文化、价值观、政策和做法,它要求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出与发展相协调的战略。因而,ACE建议学校审视自己的国际活动和项目,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计划和政策相符合。同时,学校应该明确学生国际学习的结果,然后决定提供哪些学习机会才能让他们达到所预期的目标。

(5)确保国际化具有优先发展的权利

推进国际化有必要联合教师和管理者,他们的领导有助于使国际化合法化,并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参与。同时,保持对国际化的关注非常有必要,使国际化成为学校组织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2] Madeleine F. Green and Christa Olson.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ampus—A Users Guide[M]. ACE Center for Institu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2008:3.

[3] Madeleine F. Green,Dao Luu — Beth Burris. Mapp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U.S. Campuses:2008 Edition[M]. 2008:ix.

[4][5]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pen Doors 2007. New York:Author,200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浅析 篇7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改革,资本账户开放,跨境结算,离岸金融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些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开始加快了脚步。虽然截止到目前来看,人民币使用范围仍然以我国境内为主,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地位的增强和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的认可和使用也会随之扩大。与此同时,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人民币的使用频次和范围也不断提升和扩大,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逐渐成熟。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条件

(一)政策支持

周小川行长自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金融改革,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主要包括: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开放资本项目、推进弹性汇率制度以及推动人民币离岸金融的发展。周小川曾表示“人民币有潜力,将来可能成为国际上比较被接受的货币之一”。

(二)国际环境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出现了动摇,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而此时,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所树立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使得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的信心有所增加。

周小川曾经表示,一个特殊的机遇和窗口使人民币跨境使用得以较快发展。从国际经济背景可以看出,次贷危机就是一个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很好的机遇,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主要经济体发展产生怀疑的同时,对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发展有所关心,并希望通过区域合作等方式加强经济交流,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

(三)经济实力提升

从经济发展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增速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对外贸易发展进程加快,开放程度也有所提升,地区间经济交流和合作更加紧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也在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这些因素都可以表明,我国已具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1.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速,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又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虽然近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增速有一定下滑,但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2. 我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及国际清偿能力。

自1994年我国实施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便不断扩大,由此也带动了我国超高规模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反应一国对外清偿能力的强有力指标,在高规模外汇储备下,人民币汇率也一路被拉升。但是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相对单一,存在潜在风险。从次贷危机中就可以看出,美元的贬值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严重缩水。因此,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从以上背景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具备了客观的经济条件,而且也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其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所实现成果

(一)推动人民币成为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举措

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边境贸易中被长期使用。因此,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是很重要的支持。中国已经在香港地区准备实行人民币的贸易计价结算和支付。在与东盟地区的贸易中,广东、珠三角地区也准备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贸易融资的首选货币之一。2015年,广东自贸区也表示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推动人民币作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大额贸易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二)推动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的举措

虽然我国政府积极鼓励“走出去”,但是我国所拥有的开放金融市场的范围仍然较小,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易中被使用的数量也较小,鉴于此,我国政府也致力于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例如,有所放宽“点心债券”发行人的范围。在2011年,我国政府也有所放宽对外国银行所施加的开展金融业务方面的限制并开始允许内地银行之间的人民币期权交易。

(三)推动人民币成为储备资产货币的举措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人民币2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标志着人民币已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会更加顺利和通畅。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

推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包括逐步放开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推动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使用;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和促进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而这些也正是目前我国金融改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这些措施在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正视的挑战所在。

(一)放开资本管制的冲击

推动资本金融账户的逐步开发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然而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金融系统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较为脆弱且竞争优势不明显。若完全开放资本金融账户,我国金融市场就会面对大量资本流动的冲击,对资产价格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加大风险管理和应对的难度。对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二)跨境贸易结算出现的问题

1. 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程缓慢。

虽然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中,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频次有所增加。但从全球范围看,国际市场主要的结算货币仍局限于美元、日元和欧元等,人民币的计价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途径之一是推动人民币输出,但是由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尚未实现,而且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局面,也使得人民币的输出数量较少。

2.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对货币数量衡量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随着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范围增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货币当局对货币数量的调控难度有所增加。在推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人民币向境外溢出,导致境外人民币的数量增加。随着境外货币回流制度的不断完善,大量境外的人民币存量若大规模回流,在短期就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激增,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产生,对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

(三)离岸金融市场对在岸金融市场的冲击

首先,若资本可以不受管制地流动,离岸金融市场和岸金融市场的套利交易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同时,离岸金融市场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也为资本外逃和洗钱等提供温床。其次,离岸金融市场会对在岸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定价产生影响和冲击,并且衍生品的交易也会加剧市场波动和不稳定性。最后,离岸金融市场会对我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削弱,因为由于利差的存在,大量投机性资金就会在两个市场之间频繁流动,为抑制这种现象,监管当局就会被迫采取一些措施,而这些措施并非出于调控货币的本意,会在一定程度导致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并且离岸金融市场也会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产生。

(四)汇率市场化的风险

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和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有力于进一步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现状,抑制外汇的大量流入带来的巨额外汇占款,缓解超高规模外汇储备的现状。但是也应该看到,外汇储备的减少也会对外汇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外汇指定银行隔日亏空的风险。同时也应看到,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增加,这也可能诱发短期资本的外流,对金融稳定性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产生影响。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正在深化金融改革并且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长期的资本管制、利率管制、外汇管制使我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面临很多风险,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两个方向的作用力。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推动的人民币结算等政策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速度的加快起着正向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体内部本身所具有的诸如长期管制和封闭的问题,导致金融改革难以在很快的时间实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这就会降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有利的时机,通过积极的措施应对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线已基本被勾勒出来。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机制尤其是汇率机制的改革和完善,营造更加有序良好的金融环境。我们在对这一进程的推进抱有期待的同时,也应认清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理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谭志娟.人民币国际化成周小川新任期要务[N].中国经营报,2013-03-25A05.

[2]阳尚志.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进程与展望[J].时代金融,2013,03:109.

[3]甄峰.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前景与方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5:22-31.

[4]姚雪松,王志勇.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78-83.

[5]万正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4,01:56-61.

[6]陈创练.资本账户开放的金融风险研究新进展[J].金融管理研究,2014,01:55-68.

[7]任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02:88-89+95.

[8]廖敏.浅议人民币跨境结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18-19.

[9]陆雪,任春阳.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01:86.

[10]陈雨露,涂永红,王芳.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J].中国经济报告,2013,01:21-26.

完善城市功能推动郑州国际化进程 篇8

一、以国际化发展理念来规划设计城市

按照城市国际化发展理念和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 将宜居型、紧凑型等城市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各类专项规划修编中;聘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单位和设计团队参与郑州市各类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加强规划协调, 强化次区域规划与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建制镇和城市综合体等规划的衔接, 努力实现区域规划一体化。

二、完善城市功能

1. 推进旅游设施建设,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积极推介以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嵩山文化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商城遗址公园、商都博物院、历史街区等特色景区建设, 把它们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国际化区块;加快特色街建设, 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综合体;加快新郑机场改扩建和新郑州火车站建设, 提高郑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完善覆盖主城区景区的公交线网, 推进市区和次区域中心至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交通网络建设;完善集散中心交通换乘、旅游集散枢纽设施。

2. 完善交通体系建设, 打造国际物流中心。

按照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要求, 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出口加工区“大通关”平台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以中原国际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物流园区建设, 建设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 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 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围绕郑州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企业的物流需求, 抓紧建立具有郑州特点和优势的专业物流中心, 促进郑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3. 加快会展设施建设, 打造国际会展之城。

完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设施, 提升现有各类会展设施的功能和利用效率;启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和中原博览中心的改扩建项目;加强会展配套设施建设, 提升其服务功能;建立信息网络连接通道, 提高通信保障能力。

4. 加强古都保护, 打造国际历史文化名城。

加大对现有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 强化其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功能, 逐渐弱化和分离其现有其他功能。将对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的保护和其周边文化带的整体保护结合起来, 争取将其列为“中华文明故都保护”的国家工程, 提升郑州的文化形象。

三、打造城市国际化载体

1. 以创建为手段, 打造城市国际化景观。

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 抓好中心城区主要片区、干道、次中心城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和立面改造, 塑造以少林文化和商都文化为核心的城市特色景观;建设和完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系统、历史文化景观系统、连续性绿地及水系的开敞系统、城市标志及塑像系统、夜景照明系统, 增强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和文化氛围;加快CBD、二七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 促进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发展、市政配套、交通建设相协调, 努力建设形成一批有特殊服务功能、多种功能配套的高效率建筑群, 打造一批旅游综合体、博览综合体、商贸综合体。

2.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为经济国际化提供载体。

完善国家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 加快出口加工区、航空港区和各类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积极与国外企业孵化器、科学园区合作, 共建国际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做强做大电子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4大产业;加快留学生创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区。

3. 加强国际间交往, 形成国际化社区。

继续与更多国家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积极争取外国政府、城市和国际机构在郑州设立领事馆、商务处和联络办事机构, 形成较为集中的领事区或涉外机构集中区;加快集配套国际酒店、国际医院、国际餐饮、国际休闲、国际教堂等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活服务社区建设;在郑州新区商务商贸区核心地段, 规划建设国际教育社区, 引进欧、美、日、韩等国际著名教育机构, 以市场化方式运行管理, 形成立足郑州、服务和辐射中部的高品位国际教育社区。

四、创建宜居生态环境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进程与展望 篇9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国内外在对美元作为主要通货所起到的作用产生怀疑的同时, 也表现出了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心。2009年“两会”期间, 各方代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IMF总裁曾多次提及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我国温总理也多次指出了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政府行为, 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那么到底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对我国经济有哪些好处呢?首先, 我国拥有超过价值3兆美元的外汇储备额, 而其中大部分由美元构成,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由美元价值跌落所带来的估价损失。其次,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通过缓和外汇资产和负债间的币种搭配不当问题, 而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最后, 通过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借助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和使用人民币借贷等手段, 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二、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所作的努力

(一) 促使人民币成为贸易结算货币的措施

2003年9月我国外汇管理局曾发表声明, 允许对外贸易时以人民币设定价格及结算, 使得我国在与俄罗斯、朝鲜等国进行贸易时主要使用人民币结算;2009年7月, 政府选定上海等五座城市作为试验点, 在与香港、澳门和东盟国家进行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2010年4月, 选定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东北三省等地为示范地, 对该地区的小额边境贸易实行免税制度;同年6月, 新增北京等20个地区作为以人民币结算对外贸易试验点, 同时新增了人民币结算贸易对象国;最终在2011年3月, 全国所有地区对外贸易时采用人民币结算的目标得以实现。此外, 我国政府在2010年10月规定, 往后无论是否在国内注册过的外国企业, 都可以开通人民币币种的结算账户, 从而鼓励更多外国企业加入到以人民币交易的队伍中来。通过上述措施, 2011年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规模超过了两兆元, 并且在2012年第一季度以5804亿元人民币的贸易规模继续保持着大幅度增长的势头。

(二) 促使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的措施

除了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仅拥有小部分的开放金融市场, 人民币在全世界的外汇交易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在逐年增加, 但是截至2010年也不过1%左右。鉴于此, 我国政府采取了先致力于把香港特别行政区打造成为海外金融经济中心, 进而带动内地金融市场的方针。2004年, 政府与香港签订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促使各在港银行开始了以人民币存取款、兑换等金融服务项目。此外, 为了提高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活跃度, 我国政府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先后允许了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香港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7月,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人民币清算协定修正案》, 允许在香港地区销售以人民币标价的保险、基金等金融商品。此后, 随着香港金融市场逐渐成熟, 政府开始出台政策以促进内地金融市场同步发展。2011年4月, 政府开始允许内地银行之间进行人民币期权交易;同年5月, 政府放宽了对外国银行的金融业务限制, 允许外国银行在国内开展以人民币标价的公司债券的中介收购业务。

(三) 促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资产货币的措施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订了货币掉期协定, 通过这些协定强化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功能。尽管难以精确推算出他国以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具体数额, 但是目前可以确定越南、新加坡等十余个东盟国家, 以及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都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三、政策建议及波及效果分析

虽然目前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发挥的作用在逐渐增大并达到了一定水准, 但是作为投资货币和储备资产货币所起作用还不尽如人意。因此, 要使人民币真正地国际化, 当务之急必须增大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和储备资产货币所起的作用。为此, 笔者认为现阶段实行以下措施是很有必要的。第一, 通过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的自由化, 开发更多样化的金融商品以及扩大投资对象的数量。在像现在这样利息被管制、投资金融衍生商品受限的金融环境下, 由于以人民币标记资产的需求受到了限制, 很难让人民币国际化。第二, 积极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一国货币要想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不仅要求该国的贸易结算比重达到一定水准, 还要考察该国货币在全世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因此, 在努力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同时, 在我国实现资本自由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机遇和挑战 篇10

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缺陷充分显露出来。美元陷入持续贬值期,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储备量也在下降,实行储备货币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贸易体,我国人民币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人民币汇率在货币体系中一直是保持稳定的小幅增长,人民币信用增强,越来越受到国际的认可,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更广贸易结算更频繁。在此背景下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难得的机遇,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含义是人民币在国际结算的过程中可以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并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被其他国家普遍接受,在流通过中成为计价、结算并且能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过程。要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性是最重要的。其次各国应当普遍接受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金融资产,并且以人民币计价货币的金融市场也应当在各国中央银行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最后各国逐渐接受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当然人民币国际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逐步扩大,对外贸易繁荣的基础上,人民币才会在国际贸易中逐渐被其他国家所承认,并有能力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的金融市场对于资本的流动,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各种需要。当然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管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证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具有健全的法律保护,适度严谨的监管机制,有利于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我国就目前来看所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有:一是经济稳中有升。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实现货币全球化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即使在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背景下也呈现约8%的增长水平,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二是外汇储备增加。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保持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的信心。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总额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额,虽然2004年到2016年外汇储备有所减少,但并不明显,总的来说外汇储备总量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政府抵抗人民币币值波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或者抛售外币的方式减少市场流通的人民币数量,进而避免人民币贬值。如果出现人民币升值,则人们会更乐于持有该种货币而不是疲软的通货,并使用该货币作为支付结算、贮藏等手段。这样更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三是金融制度日益完善。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建立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完善监督管理和风险识别与预警制度,有效运用金融风险防控工具,降低杠杆效率,减少系统性风险。“十三五”规划强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统筹协调,为满足现代化的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构建并逐步完善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强调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我国金融监督体制正逐步完善。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2009年以来,我国逐步放宽对人民币跨境交易的限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投资和金融领域支付结算也更为频繁。2009~2014年跨境结算金额一直保持着30%的增长率,2015年同比增长10.43%,直接投资同比增加43%。我国在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础上正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2014年我国实行了沪港通联通交易制度,方便境外机构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随着我国加入SDR,成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中即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货币,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今年年初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下行压力,人民币出现小幅度的贬值,但整体趋势良好。随着英国脱欧事件的出现,欧元和英镑的贬值,在我国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欧元和英镑所占比重较大,导致我国人民币短期内出现小幅贬值。但这并未影响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

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的稳定受国外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加,同时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挑战。

(一)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

我国一直实行严厉的资本管制制度,对外部投资监管较严格,使我国呈现出内部垄断、外部管制严格的局面,与国际资本自由流动趋势相悖,不利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一旦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放开对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涌现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资本交易量会大大超过实体贸易交易额,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种投机现象必然大量催生,将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

(二)有待优化的产业结构

我国目前仍然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较大,很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及时扩大内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当前我国正面临产能过剩、大量“僵尸企业”占用资源,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我国一直侧重于对需求的扩张,导致经济发展模式亚健康,经济低迷。供给侧改革以期从供给方面改善产业结构,完善经济增长方式。

(三)严峻的经济环境

英国脱欧导致英镑和欧元的贬值,进而对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美元则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增强。对于世界而言要接受一种新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实现,并且美元作为霸主地位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阻挠,防止中国实力威胁到自己。随着中国逐步放开资本账户,要想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外汇干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汇率波动将是一种常态。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货币的国际化进程主要取决于两个过程,一方面本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区域影响力逐步增大,对外进出口额逐步扩大的同时必然会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兑换的频次并逐步实现本国货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世界主要自由货币国家出现重大政治或者经济动荡导致其难以维持原有的经济地位,进而为其他国家货币提供国际化机遇,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镑是国际第一大货币,但二战后随着英国经济遭到重创,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元逐步替代英镑。而当前的经济形势为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另一方面国外的经济形势的严峻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表现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日元作为亚洲唯一能够与人民币匹敌的货币随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其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逐步下降,而人民币的影响力正逐步上升。近期随着英国脱欧问题的逐步发酵,欧元及英镑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必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六、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改革:

(一)加快金融改革,建立市场化的现代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流动性足够强、规模足够大的国债市场作为基础。美元之所以能够一直主导国际货币体系,除了因为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强大外,其高度发达的国债市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我国的国债市场不仅规模小、流动性匮乏,难以满足外国投资者对高流动性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要。不久前,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实现资本跨境流动的自由化。根据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以及则资本的自由流动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难以同时实现。为了避免货币政策独立性下降,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应该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弹性化改革,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汇率水平。

(三)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

当前人民币对外贸易结算份额所在比例仍然较小,其他部分产品还未实现以人民币作为计价方式,要想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打破这种局面。另外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发挥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积极融入全球货币体系,推动与各国央行的货币互换,提高境外贸易和投资结算中对人民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梅波,熊爱宗.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和机遇[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2:67-75.

[2]王鸿飞.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影响及未来货币政策取向[J].科学决策,2013,02:56-70.

国际化进程 篇11

SDR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可作国际储备。SDR货币篮子每五年由IMF根据各货币在国际贸易、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决定是否需要加入新货币,同时调整篮子中货币的权重。

回望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如果从2009年启动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已逾六年。其间,中国利率逐步市场化,汇率趋向自由浮动,资本账户大门渐次打开。外界注意到,2015年以来,中国央行在资本准入、利率、汇率和透明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准而快速的改革,最终使IMF得出了无附加条件的结论:人民币既符合贸易的标准,也符合自由使用的标准。

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数据表明,截至8月底,人民币已超过日元成为世界第四大支付货币,占比2.79%,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为44.82%、27.2%、8.45%和2.76%。同时,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占比9.1%,从结算到支付和融资,人民币国际化又迈上新台阶。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终于实现了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国际化三级跳。中国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加入SDR的货币就变成储备货币,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需要被动配置这种货币,可能形成5000多亿元人民币的配置需求。一些国家的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也一定程度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具有信用背书,有助于提升投资机构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中国内部改革的胜利,能实现这个目标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也非常值得自豪。这些因素叠加会促进金融的进一步改革。”美国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说,“改革的发生不仅仅因为改革是正确的道路,更因为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压力促使其发生,压力也意味着机遇。”罗奇也提醒,随着中国为满足加入SDR的条件而进一步放开金融体系,这也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更大的金融波动。

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说,人民币加入SDR,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只是满足了SDR货币的最低要求,而不是说中国的开放达到了终点。金中夏表示,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要因为我们加入SDR就觉得已经够了,其实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在美国,要成立人民币交易和清算工作组,这是彭博创始人、原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和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盖特纳等多位美国前政要牵头的工作组。也就是说人民币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联动才刚刚开始。

加入SDR的国际影响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将大幅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对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从2004年香港开放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起,短短十年多时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出现了质的飞跃,这定将强化香港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陈家强说,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有助人民币成为外汇货币,增加全球流通量。

“加入SDR意味着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希望香港可顺势将全球的人民币中心连接起来,进而成为人民币业务的国际枢纽。”陈家强说:“目前欧洲还有很多地方对人民币缺乏了解,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宣传工作要做。”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正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将对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做出贡献。中国央行已明确表示,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乃是双赢结果。各国普遍表示欢迎,连美国和日本的态度也“多云转晴”,开始转变。

数十年前,美国财长曾放出狠话:“美元是我们的美元,是你们的问题。”此话虽然十分霸道,却是事实。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持续数十年一统天下局面使国际金融体系风险倍增,各国深感迫切需要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使其更加平衡、公正,都对人民币寄予厚望。同时,发展中国家ODE总量已占全球经济40%左右,而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却少得可怜,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以东亚十国为例。其中七国货币与人民币紧密度已超过美元。人民币升值1%,七国货币升值0.55%,而美元升值1%,这些货币仅升0.34%。

人民币纳入SDR即自动成为各国外汇储备资产。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一部分,但总量不大。加入SDR必然会增加人民币在各国储备货币中的比重,全球对人民币的需求将随之大幅度提高。据渣打与安盛投资管理测算,人民币纳入SDR后,到2020年底全球将有1万亿美元储备转为中国资产。

何亚非表示,人民币纳入SDR离全球储备货币还有距离,且目前SDR配额仅2800亿美元,占全球储备资产约2.5%。衡量主权货币是否为全球储备资产,还得看该国宏观经济状况、金融体系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开放度等指标。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等未纳入SDR,却是全球储备货币。因此,SDR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终极目标,只是标志之一。

曹远征认为,讨论外国对人民币储备的规模并没有意义,因为这是一个流动性的资产’意义在于有多少个国家持有人民币。他分析,目前大概有30多个国家持有人民币储备,多为亚非拉国家,其欧洲的宗主国也会相应配置。而将人民币纳为储备的国家,共同反映的问题依然是人民币产品过少、操作困难的问题。

一些投行的分析报告称,中国为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过高水平。人民币成功入篮后,必然面临大幅贬值趋势。对此,外汇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表示,这种猜测性的结论没有根据,也不严谨。“完整判断汇率波动应该更多地看市场供求和国际收支。目前中国国际收支非常稳健,全年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1000多亿美元的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中国的经济和市场的基本面是稳健的,不存在人民币汇率长期贬值的基础。”

nlc202309081754

促使中国深化金融改革

何亚非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将助推中国的金融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练好内功,奠定基础。人民币加入SDR既是IMF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背书,更表明中国对继续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包括资本账户的开放。

IMF官员称,中国正从紧盯美元的有管理汇率体系,向更加开放、灵活、基于市场的汇率制度转型,人民币可望在2-3年内自由浮动。何亚非称,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步伐不会停,将在三方面继续推进:一是放宽人民币债券跨境发行限制,支持政府机构和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二是推动股票市场双向开放,允许海外机构在内地进行股权融资,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三是人民币全球支付系统投入使用后,加以完善和改进。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郑联盛表示,人民币纳入SDR将为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是国内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催化剂。由于SDR尚不能直接用于交易和支付,不能用于私人部门,SDR的需求和使用在短期内是有限的。但是,人民币加入SDR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会提升,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将会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如果国内金融改革能够与加入SDR的相关制度安排相匹配,那么人民币纳入SDR将演变成加入“金融WTO”。

郑联盛分析说,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深化,金融市场更加完善和开放,同时也要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2015年10月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利率市场化的“面子工程”基本完成,但是,国内仍然缺乏基准利率,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同业拆借利率,仍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利率和基准利率,国债收益率由于其收益率曲线不合理亦难以成为基准利率。人民币加入SDR后,由于SDR利率定值的需要,人民币市场化基准利率的形成就更加重要,这要求我们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要素价格改革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对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而言是第一支柱,对金融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将会直接导致SDR价值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透明度,面临更加直接而多元的压力,现有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需要加速。

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后,对于人民币的需求将会提升,这要求人民币资产规模要扩大,期限要更加多元,市场要更加开放,而目前我们的市场上没有充分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人民币资产j特别是债券。这就要求我国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金融市场的内外互联互通。

人民币加入SDR后,内外资源互动将强化,内外市场风险共振问题将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强化短期资本流动管理机制、金融风险跨境传染应对以及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

因为投融资工具一定要有产品才能操作,而过去人民币国际化的投融资工具基本在境外市场、离岸市场,而一个国际化货币的主导市场还是在岸市场,因此,境内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的核心问题。

中国相继推进的金融改革举措还包括开通沪港通、取消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管理、“8·11”汇改完善汇率中间报价机制、加入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以及启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CIPS)等。

“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形成倒逼。人民币加入SDR后的挑战不在国际市场,而是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监管能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是决定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的核心因素。”曹远征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国内经济通缩的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效果都在减弱,金融稳定和金融基础设施的职能在显著提升,尤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带来重大挑战,央行自身功能将面临全面改造,甚至导致中国宏观调控框架和理念的调整,任务繁重而艰巨。

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功能分为结算、投融资和储备,人民币加入SDR后,国际投资者对于其三个功能的相互配合、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曹远征看来,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第二个功能的完善。

国际化进程 篇12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人民币国际化背景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及市场干预工具的过程,也就是人民币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支持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是这个国家背后的综合实力,包括经贸实力、货币的公信力和惯性、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政治地位等多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论是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逐渐加强。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开始发挥计价和结算货币的职能,人民币贸易层面区域化雏形初现。我国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从经济规模看,2012 年中国GDP规模达到51.9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见表1)。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预测,2020 年以前,中国经济仍有望以年均8%的速度持续增长,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仅为2%左右。

在中国经济下一轮开放中,人民币国际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如果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有一个稳定的国际汇率制度,或存在一个平等、互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无需刻意追求人民币这一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化。然而,当前主导世界的国际货币不能合理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变化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要避免现实金融世界给本国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追求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针对美元危机之后美联储的美元政策而提出的。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一直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央行大量购买中长期债券把中长期利率锁定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中国大部分外汇储备源于资本账户盈余,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经常账户下的贸易顺差,数据见图1。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6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5万亿美元。

(注: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

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严重。2005 年以前人民币的汇率是1 美元兑换8.28 元人民币;从2005 年开始人民币在有控制的区间内开始浮动,但趋势非常明显:人民币对大部分主要货币大幅升值;最近已经在向1 美元兑换6 元冲击(见图2,图中港币兑美元基本保持一条水平线,因为香港政府采取锁定美元固定汇率的政策;所以人民币也对港币升值)。中国将外汇储备的一大部分用于购置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美国欠中国的债务也会大幅度的降低:人民币升值30%,美国欠的债就蒸发掉30%。

2、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受到的干扰和负面影响很多,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如果本币不能自由兑换,就无法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也无法在稳定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作用,也无法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收益。在中国金融战略过渡期内,追求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注 : 数 据 来 源 :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统 计 网 站 ,http://www.safe.gov.cn/。 )

第一,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从实体经济领域来看,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固然有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原因,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给美国等主要储备货币国家提供了额外的几乎不受制约的融资能力,是造成美国过度消费、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纠正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世界经济失衡的基础。

第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要想继续维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必须寻找能支撑自身潜在增长率的方法。为此,除了尽快将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内需为主特别是扩大消费之外,也需要向外释放产能,开拓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还需要扩大人民币在这些国家投资、消费中的份额。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货币的国际竞争,本质上是对币值稳定的竞争,而这又高度依赖于货币所服务的经济体效率,以及维护货币稳定运行的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信誉。

第四,开放的大国经济需要有相应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货币条件支持。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特别是大国经济体,通过本币的国际化,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预防流动性风险;二是预防货币错配下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三是可以拥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的金融条件和定价权。

二、人民币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领先货币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人民币可以在境外使用、流通;第二,作为贸易计价货币;第三,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第四,作为投融资的货币;第五,作为国际的储备货币。

第一个层次,中国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了,不单单是周边地区,很多地方都直接可以人民币兑换,人民币信用卡在境外也可以用。第二和第三个层次也开始进入,人民币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八大交易货币。人民币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金融的领先货币,亚洲市场尤为突出。我国进出口商与其交易对象也采用人民币开立信用证。2013 年前8 个月人民币支付2.8 万亿元,占外贸总额的比例为13%,而2010 年、2011 年和2012 年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7%和10%。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量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加快迅速增长。中国政府自2009 年7 月起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巴曙松和吴博(2009)认为,货币互换和跨境结算这两项举措标志着我国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9 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元年。2013 年前三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3.16 万亿元,已超过2012 年全年规模;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3325 亿元,也接近2011 年全年水平。同时,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扩大,海外人民币存量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超过7000 亿元,在当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的比重超过8%。台湾、新加坡、伦敦等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业务也取得快速发展,陆续形成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

人民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互换状况是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指标。迄今,中国已与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蒙古、乌克兰、阿联酋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2013 年10 月,欧洲央行与我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国在欧洲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彰显,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根据SWIFT数据,人民币作为世界支付货币,在全球中的份额为0.84%,为世界第12 大支付货币。尽管占比仍然有限,但却充分证明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正在不断提升。

三、正确衡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高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标准包括实现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职能,具体体现为一国货币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及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现在流通人民币的国家越来越多,但这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人民币能否实现国际化关键在于其能否成为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乃至储备货币。目前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的国家仅有少数几个,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存量仅占全球离岸市场存量的不到1%,人民币结算额度只占我国进出口10%左右,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方面人民币没有话语权。

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需要打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础,稳中求进。在当前时点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尤其需要谨慎。首先,由于全球主要央行推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仍然极度宽松,而中国在经历此前的信贷快速扩张之后正试图放缓信贷增速。现阶段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可能会扩大国内外息差的影响、抬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国内政策制定变得更加复杂并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其次,由于近期美联储正计划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波动性已经增大,且在未来流动性条件变化的过程中,市场波动仍可能居高不下。在相对封闭的资本账户的保护下,中国基本上规避了这些外部冲击,因此目前应当慎重考虑是否要放弃这一“盾牌”。再次,由于杠杆水平快速提升、地方政府可持续的融资机制仍然缺失、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放缓,国内金融系统已经变得比此前更为脆弱。因此,当前中国应加快推进国内改革进程,以减少经济系统中已经积累的诸多风险,并降低对外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风险敞口。

四、以中国金融改革为基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具备经济规模、宏观经济政策稳定、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制度灵活、成熟的资本市场、外部网络这六个要素。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规模大和外部网络发展良好,但其他三个要素尚未满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应以中国自身金融改革为基础,完善金融市场的发育,实行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的开放等。

1、利率市场化

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金融改革是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两者应该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方向,要坚定不移地、稳妥地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央行将在今年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建立完善的科学定价制度。同时,要加强中央银行利率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利率调控体系。我国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有步骤地放开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根据具体情况,有步骤地放开其贷款利率上限,促使城乡信用社综合贷款风险、成本等因素进行差别定价,从而传导货币政策意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加快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2013 年11 月4 日,央行在其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提到,新批准10 家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至此共有110 家境外机构可参与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已明显加快,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将因此变得更加透明。同时,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将得到进一步拓宽,有利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开展。

利率市场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贷款利率层面加快发展企业债市场和企业票据市场,使之出现并推动中国信贷市场的最优惠利率形成,即商业银行向大中型优质企业客户发放普通中短期贷款的平均利率;二是从存款利率形成层面加快围绕准备金账户和央行清算系统的头寸借贷机制,并确立这个市场上的央行利率工具和调节机制。

2、汇率机制改革

自2005 年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推进,汇率弹性不断增强。2007 年5 月21 日,人民银行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由0.3%扩大至0.5%。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为防止货币竞相贬值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我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实际浮动幅度。2012 年4 月,人民银行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由0.5%进一步扩大至1%,同时大幅减少了外汇干预,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人民币汇率趋近均衡水平,弹性显著增强。

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依赖,降低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大幅波动,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也有利于稳定对外贸易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汇率改革就是要建立灵活的双重目标区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货币的汇率能够自由浮动,只有货币到边界的时候,中央银行才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来“干涉”,以买进或者卖出来运营。开始的汇率目标边界可以定得窄一点,然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这个边界可以逐步拓宽,最后取消边界。

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这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基本特征,今后会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走,同时比较平稳。当前汇率市场化的三个要点:一是发展市场,让市场更加便利,没有过多行政审批限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套期保值等产品;二是增加汇率弹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幅可以适当扩大,增大套利成本;三是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

3、资本项目开放

资本项目开放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的效率、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必经之路。2013 年12 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亮点。它涉及金融改革和创新多个领域,涵盖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以及风险监控等金融服务的关键层面。尤其在促进跨境投融资和丰富风险对冲手段等方面,新的政策指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资本账户开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账户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即国家对居民和非居民资本交易的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允许把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成国际通用的货币;二是资本市场的开放,主要是指人民币证券投资交易市场的开放。资本账户的货币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资本市场开放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从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和英镑等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和国际货币职能的内在要求来看,资本账户开放是货币国际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未来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已开放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并允许外资以人民币形式投资大陆资本市场,同时鼓励内外资企业以人民币形式相互投资,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以人民币形式上市和发债,人民币和日元、澳元可直接兑换。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一方面,要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另一方面要“有序”提高可兑换程度,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五、结论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化的目标应该是人民币最终要能和美元、欧元一样成为国际货币。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增强,在贸易结算、离岸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有限,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的国家较少。在人民币逐渐成为全球贸易领先货币之后,要正确衡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充分发挥人民币投资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使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来充当银行存款和各种证券资产等民间私人机构的金融资产,或者充当货币当局的国际储备资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现代职场教育下一篇:立体气候资源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