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国际化

2024-06-29

院校国际化(通用12篇)

院校国际化 篇1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以及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 社会发展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简要论述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使得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应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

针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而言, 是一种双向以及互利发展的过程中, 因此高职院校如果仅仅将学校的国际化进行发展, 而不重视自身学校的内涵, 那么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则一定是片面化的, 只有将高职院校的的内涵和外部延生进行供存, 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 这样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的发展。

从高职院校国国际化的发展方式上, 主要是分为在教学方面的国际化以及在科研方面的国际化。从教学的角度而言, 主要包括将发达国家的较为成熟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直接引入到我国的高职院校中, 将国际化程度较高以及目前国内较为稀缺的专业进行引进, 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触到国外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国际化是的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从而在国际的环境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针对科研的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准则主要包括赫尔国外大型的跨国企业进行合作, 有效的开展境外的培养方式, 最大程度的吸引国内外的科研经费, 从而为学生创造出较好的条件。

针对高职院校而言, 在走国际化的道路的过程中, 需要从自身国家的利益出发, 在保证高职院校国家的过程中, 必须体现民族主义。由于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际化的过程中, 和民族主义一定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 但是两者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 国际化和民族化本身存在一定的联系, 国际化需要在民族的基础上产生, 只有从民族的角度出发, 国际化产生能够产生和推出, 而民族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化进行发展。但是在高职院校实行国际化的过程中, 很可能和本土的民族文化进行产生冲突,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判断, 在强化民族观念的前提下, 引进国际化的思想观念, 不能因为一味地的引进国际化的思想, 而将民族的东西进行否认, 需要看到两者的长处, 相互的进行融合和促进, 从而真正的将民族的思想和国际化的思想进行融合, 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三、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从诞生之日起, 就已具备了国际性的特点, 教师以及学生的留学使得高等教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被称为现代大学典范的德国大学引入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学习者, 借助人员的学习和流动, 将现代大学的精神与内涵传递到世界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应以以下三个方面为基础:

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国际化教育不光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经济上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 牵涉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利益对抗, 具有敏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制定科学、客观、有效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是各国政府以及教育单位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 需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完善本国相关的法规政策。例如, 高等教育的输出国家一般是美国和英国, 这些国家在对待跨国入境接受高等教育时, 一般采用的是营利性以及非营利性的办学模式。营利性的办学单位和商业的组织单位用一样的眼光看待, 而一些非营利性的组织单位则按照慈善单位的一般要求看待。

2. 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和质量保证体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形式表现多样, 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 无法较好地保证运行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需要建设起由政府单位、社会非营利性评估小组和合作办学单位等多家机构共同组成的一体化质量判定以及监督控制系统, 有条理地进行国家办学组成机构以及建设项目的评估和监测, 构建高标准的质量预警模式, 切实保证合作国家和各个成员之间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同样也需要构建有关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既可以划拨专项基金, 强化学校和外界之间的联系, 建立在知名大学的基础上, 积极开拓国际化的合作项目;也可以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 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厦门大学有教授提出, 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点已经从单一的看重学生以及教师的流动层面上, 转移到课程以及工作人员的开发领域上, 各种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相互依存, 保证跨国教育的有效性。

3.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学生利益

目前的跨国教育实际上是基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念, 学生是一种消费者的角色, 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也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 各种关于学生的利益被损害、学生被骗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高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在国际化的建设过程中, 更加需要防微杜渐, 对学生的利益做到实质性的保护。与此同时, 还需要完善各项审批核准制度, 提升入学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将一些不合法的教育组织拦在门外。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 如何更加有效和合理的进行国际化沟通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国际化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改革, 高职院校如何成熟地对外交流是目前高职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意义, 随后针对目前高职国际化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详细和针对性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缪秋菊, 邵琳艳, 李俊飞.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13, 9:59-61.

[2]王群, 石骏.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 2013:1-4.

[3]买琳燕.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构建[J].职教论坛, 2014:49-52.

院校国际化 篇2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考研需要一个详细周全的计划来帮助大家完成考研大业!很多考研新生都不明白如何去复习,或者尽管付出了努力,但是方法技巧不够科学,或者信息来源不够充足。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带来重要备考信息点拨。

很多同学开始纠结院校,下面凯程教育把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做了个分析和比较,16考汉硕的同学接过15年同学的接力棒开始加油啦。

1、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基地和培养涉外高级人才的摇篮。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中国从事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历史最长的学校,1952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成立,北大的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下设汉语精读教研室、汉语视听说教研室、选修课教研室、预科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5个汉语教学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跨学科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9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0人。另外,学院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已达50人。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是在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65-1996)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1996-2000)的基础上建立的。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近40年的经验。

汉语文化学院作为北师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着培养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各国留学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长期、短期语言生)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培训国内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学术研究的任务。汉语文化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主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实体,每年在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千余名。

4、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全国招收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28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汉语国际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材研发体系。学院贾益民教授主编的《中文》教材全套12册48本已在全球发行1000多万套,为柬埔寨编写的《华文》经柬埔寨王国教育部审查通过,在全柬50多所中文学校发行使用。由郭熙教授主编的《中文》初中版也已出版,此外还有周健、彭小川教授、张军博士等主持编写的多种、多系列对外汉语教材,曾毅平教授主编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教程》等。

5、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大是我国最早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高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全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四所高校之一。1992年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成立对外汉语系。2002年成立对外汉语学院。2004年设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20多年来,华东师大为国内外培养了千余名本科学历以上的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业人才。

6、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厦门大学专门从事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对外教育的机构之一。学院创建于1956年,曾使用华侨函授部、海外函授部、海外函授学院等名称,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海外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厦门大学面向海外学生的汉语、中医的教学。学院现设有华文系、海外学生部、远程教育部、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等机构,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之一。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目前有102名专(兼)职对外汉语教师,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27名;博导4名,硕士生导师29名。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国外教学经历,而且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现任院长为郑通涛教授。

7、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最早设立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之一。自1981年成立以来,我院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个,出版专著辞典等10余部,汉语教材20多种、40多册,发表论文300多篇,共培养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逾万名留学生。目前每年在校学习的长期留学生(进修生和本科生)约1000人、在读研究生约100人。

8、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1954年,南开大学就已经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新中国最早接受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1985年,南开大学建立起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正式成立。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对外汉语教学8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目前,新HSK考试已在学院启动,今后每年将举办十次新HSK考试。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50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8人。教师队伍中有2人为外籍专家,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8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此外,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年以上海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有41人,占全体教师总数的84%。

9、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后,来复旦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为适应留学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于1987年5月正式组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数十年来,学院共接收来自100多个国家1万多名外国留学生,被誉为“小小联合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率先打破了按学期划分的编班传统,创建了“零起点、八级次、两年制”的基础汉语教学体制,逐步形成了“细化级次,多层递进”、“小步走,连续教,两月上个新台阶”这两个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已形成一支学科结构与年龄层次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20人,有高级职称的28人。

10、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南京大学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单位,是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国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考点之一。海外教育学院负责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与文化教学、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博士专业教学、短期进修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培训教学,以及全校外国留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生活服务等工作。

学院现有31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以及20多位兼职教师,专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课的教学。专兼职教师多数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具体招生、培养由海外教育学院负责,聘请教育科学与管理系、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教授共同担任该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

11、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开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累计接收了来自约100个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具有面向来华留学生和国外汉语学习者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完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在新型汉语师资培养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方面成果显著,承担了多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重大项目。本专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丰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及国外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并具有丰富的汉语教学与推广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师资力量雄厚。此外,学校拥有100余所国外友好学校,并与国外大学合作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可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海外教学实习基地。

12、四川大学

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任院长曹顺庆教授,院党委书记熊兰副教授,副院长吴建教授、雷汉卿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罗梅副教授。

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24人。他们中有: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及“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人。

13、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设在文学院,首师大文学院现有教师100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55人,其中聘为博士生导师 22 人,硕士生导师43人,特聘教授 3人,讲座教授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跨世纪人才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文学院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00余人,博士毕业生94人,本科毕业生9000余人。现在读各类研究生70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近5年来,文学院教师承担了60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国家与省部级学术奖励3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文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经常性学术联系,开展了很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拥有四十多年对外教学历史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中央民族大学全校留学生的招收、管理、后勤服务和汉语教学。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新增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后,学院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单位。

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队伍,承担着全校留学生汉语培训、对外汉语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学生及外国学生)和汉语国际传播方向博士的教学任务。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

15、北京外国语大学

院校国际化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国际化职业教育

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高职教育国际化对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办学资源的优势,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加强多种形式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强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竞争的能力,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战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的局面逐渐形成。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引领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培养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已成为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检阅和评价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办学成果的一种手段,也是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

一、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专业国际化

1、技能大赛进一步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国际化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基础是树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1]。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研究基础不够深厚,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或直接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套用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上,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严重的偏离。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目标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其在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是否科学合理,传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已经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就要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主体方法和载体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承办或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广泛开展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行业和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2、技能大赛促进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2]

专业国际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通常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息息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对实用高技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比赛项目设置紧扣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专业领域,突出实用性,一些急需的专业往往会成为比赛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现有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大赛紧密结合,从职业技能大赛中汲取精华,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设相关新课程。通过对竞赛项目内容、规则和标准的解读,加强专业教师对本校课程体系教材的开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借助技能大赛这一强有力的手段,发展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学校应不断完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要方式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逐步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完美融合,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3、技能大赛促进师资力量水平整体提升[3]

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低。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促使教师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对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進教学方法,从而使职业教育能真正走进企业、走进社会。技能大赛还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学习到最前沿的技能和接受最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思维与视野,要善于思考研究,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敢于进行尝试研究,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研究和探索,关注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技术与动态,并将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还能培养教师团队的交流合作能力,人才培养要适应国际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团队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学习方法,以满足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职业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与国际企业合作,促进就业[4]

职业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大赛不仅仅是展示参赛学生风采,比拼专业技能的平台,更是促进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大好机遇。

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需要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实施以学生为本的多文化、全球化的教学,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的合作和交流,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促进国际化就业。学校应掌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发现差距、促进改革、促成合作,从而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施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改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教学质量。

二、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存在的问题[5]

职业技能大赛在推动职业教育的同时,现有的职业技能大赛制度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又遏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亟待寻找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主要有:(1)学校重视官方竞赛,轻视行业间的竞赛;(2)技能大赛项目学生的覆盖范围小,普及性有待提高;(3)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水平有待提高;(4)竞赛集训的设备更新缓慢;(5)技能竞赛形式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竞赛体系。若上述存在的问题能得到充分地解决,职业技能大赛将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专业国际化的建设。

总而言之,职业技能大赛在专业国际化进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了职业人才技能水平,指明了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方向。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有力的推进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国际化的进程。无论在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夯实了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了校企合作。未来,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将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2] 宋志平.技能大赛引领办学质量的提升[J].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10,106-108.

[3] 岳殿霞.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华章,2013,26.

[4] 徐琳.鉴于国外职教理念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4,42(3).

[5] 任凯.技能大赛国际化发展的成就、不足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4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培养专业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途径。 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给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提供支持, 做好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国际化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正尝试以此种模式进行办学, 但因为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了解程度不够, 使我国高职院校对自己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目标, 但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上并没有予以创新, 以至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难以达到国际化人才标准, 既无法满足国际市场对劳务人才的需求, 又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2.国际化专业设置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的设置水平会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效果。 高职院校想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就必须对其专业设置进行整合, 以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求。 从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看, 绝大部分高校都有大力发展优势专业, 而忽视其他专业的情况, 不可否认此种专业设置能够让高校看上去更“专业”, 但从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看, 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 此种专业设置极易让高职院校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 不仅对非优势专业学生不公平, 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发展。

3.国际化课程实施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想要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就必须保证其所开设的课程符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但从当前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看, 其在国际化课程实施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目前,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仍以旅游、计算机、汽车制造与维修等国内热门职业为主, 虽然在公共课中开设了英语学科, 但并不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 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难得到保障。 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连最基本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都说不好, 那么他们连国际化人才的最基本标准都达不到。

4.国际化教育合作层次偏低。

目前, 国际化教育合作正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从高职院校国际化教育合作水平看, 其合作层次偏低, 使国际化教育合作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此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包括: (1) 合作办学领域多为商学、通信、信息技术等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学科, 合作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预估; (2) 合作办学学校多为国外普通大学或教育机构而非高职院校, 使职业对接上出现差异, 国内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充当向合作学校输送人才的“留学后备班”; (3) 合作办学后, 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 难以真正实现合作之目标。

二、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对策

1.创新教学理念, 营造良好合作氛围。

国内高职院校想要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就必须先创新自身教学理念, 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 为此, 高职院校要有一个国际化发展理念, 并根据国际化发展理念设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然后遵循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特征, 逐步改变办学行为, 通过与国内、外优秀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促进自身国际化发展的同时, 为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道路的探索提供支持。

2.加快特色办学, 推动人才培养发展。

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特色办学必须遵循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改变传统厚此薄彼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加大对国际化专业的设置和实施力度, 保证学生在校园内既可以学到专业技能, 又能培养国际化人才素质, 提升人才综合水平, 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实际办学过程中, 为了保证办学方针的科学性, 高职院校应加大与合作办学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并以此为媒介为两校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创造条件, 共同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奋斗。

3.积极整合资源, 探索国际办学进步。

积极整合学校各项资源, 将自身优势恰当地予以展现, 帮助高职院校推动合作办学进程, 探索国际办学进步。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积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 加大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 让学生各项学习行为都能拥有良好的物质支持, 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保证本校人才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掌握最前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咨询,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共享与应用, 提升本校与合作学校之间的国际化办学决策力, 保证国际化合作办学理念的科学性。

4.完善各项机制, 促进校园规范建设。

完善各项机制, 促进校园规范建设是促进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发布、实施一系列与国际化办学相符合的制度、标准、规范对校园秩序予以约束, 保证学生能在国际化办学环境下实现提升,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办学能力。 除此之外, 完善各项机制, 让高职院校在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都能有所提升, 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 为合作办学提供更多筹码, 进而赢得与国际高水平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机会。

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人才培养方法的进步, 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虽然, 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 但这都是发展初期必须经历的过渡, 只要高职教育能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目标, 那么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能实现突破, 为我国人才培养贡献出更大力量。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 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存在的不足, 其次探讨了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专业实力较强院校 篇5

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

以上是中国国内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院科研与学术实力较强的一些院校,考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素质的高低选择报考。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名校竞争力大,报考人数多,报考难度较大,考生一定综合考虑多种情况量力而行。

院校国际化 篇6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 提高 学生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07-01

一、英语听说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常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可见听说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际的工具。英语的听和说类似电脑的输入和输出,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出,听和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通常要参加全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听力占到35%,高达249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资格参加口语测试,只有四级成绩达到550分、六级成绩达到520分才有资格,而雅思没有通过的学生大部分也是由于听说部分分数低,由此可见英语听说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二、英语听说瓶颈产生的原因

(1)学生对听力和口语积极性的缺乏

高职生,尤其是外地的生源,听力基础相对薄弱,相关的文化背景缺乏,故对听力失去了兴趣,更不愿意开口说英语,这是他们听说能力低下的直接原因。而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自然也就对学习缺乏信心。学生为了考试而不得不为之的被动学习肯定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上课缺少了学生的互动,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的陈旧

单一落后的教与学的模式,也是目前学生听说能力低下的直接诱因。首先,从教师自身来讲,由于课时有限,而教学任务又繁重,高校英语教师一直都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讲单词,分析课文句子结构,完成课后练习等。其次,基于学生的听说基础,即使英语专业的教师也极少采用全英语教学。

(3)考核手段的单一性

目前高职院校衡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手段往往是书面的考试,卷面成绩就是学生水平的惟一检验标准。多数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虽然有机动的平时成绩,但并无规范的考核制度。教师大多数只以学生的出勤率,完成作业情况或课堂表现等情况灵活掌握,给出分数。老师在考试前夕会有考试重点范围的划分,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更加的懒惰。因而,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实践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恰如其分的测试并获取合乎实际能力的相关指标。这种考核手段往往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上仍是以模仿,重复和死记硬背为主。结果是:很多学生即使在学校里成绩不错,甚至拿奖学金,但四六级仍旧通不过,这不得不说是考核制度的悲哀。

(4)教学设备的陈旧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硬件设备并不完善,例如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功能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改革和学生使用的需求。同时,教师在教学大纲和课时的限制下,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特点的听说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一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很显然,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实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教学设备的完善和更新势在必行。

三、改革的方法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高职院校学生听力和会话的基础相对较差,直接造成了他们缺乏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的信心。可是,学习的兴趣是产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培养其学习兴趣,以此来树立他们提高听力水平的信心。课堂上,我们可选择一些简单的幽默故事、卡通片、甚至是经典的英文歌曲作为导入材料,然后再逐步加深教学内容。这样,既突出了听说的重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其次,第二课堂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学校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积极建设英语广播节目、举办英语角和英文歌曲大赛等。最后,鼓励学生报名参加暑期国外的带薪实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只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中国学生目前学习英语时锻炼听力和口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应合理组织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让一位学生在课前做2分钟左右的presentation,其他同学提问题,这项活动可以提高大家的听力和口语。课堂上讲解精读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领取不同的阅读任务,小组的所有同学必须参加。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的同学需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小组的内容,直至讲完所有内容。教师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而且要善于鼓励,保护学生交谈的积极性。这种教学的方式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3)考试形式多样化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考试仍然是以笔试的形式,卷面包括语法和词汇知识、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这种形式只能严重挫伤学生口语和听力的积极性。所以,学院应适量的增加听力和口语考试的比例,加强听说的考察,同时,对于考试的形式做出明文规定,以确保实施的政策性,而不至于流于形式。比如,我在视听说课程中,会要求学生在期中和期末提交两份音频/视频,作为他们总成绩的一部分,该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避免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

(4)利用多媒体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如在授课中,利用电脑,放些和所讲内容相关的谈话类节目,也可放些英语发音较清晰的电影供学生们观看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除此之外,实训室教室还可以安装一些教学软件,如英语教练等,供学生课余时间自学。

院校国际化 篇7

一、国际化下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时代。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由于历史等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直到20世纪末, 才步入高等教育大众阶段。虽然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在稳步推进, 但是招生规模的扩张却给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上, 教师人数总体不足、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熟手型教师紧缺、教师进修时间次数不能保证;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 部分专业已经不适应如今形势出现了新变化, 处于过于饱和状态;三是管理理念落后, 教学质量体系是学校的重心, 但随着形势变化, 在管理和评价反馈体系有理论构建, 但操作性不强, 需根据高职院校自身情况进一步调整;四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深入性不足, 学科体系构建有待加强;五是教学资源短缺, 教学软硬件条件不足, 需要根据形势适当增加等。高职院校人才数量明显递增, 但是人才质量需根据国际化的要求有所提高。

二、国际化下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体系构建

国际化下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体系构建应重视理念、文化构建、教师成长及激励措施等。在理念上,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采取“监督+控制”的质量评价体系, 重视上层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但是如果在操作过程重视“服务性”理念, 通过创造积极的、和谐的气氛激励教师主动地提高各方面工作的质量, 这样才更具有激励性、建设性、发展性。运行成本较低;在文化构建上, 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并不代表不需要高职院校的组织和监督控制, 只是在保证质量评价体系细则出台的同时, 更注重学校的文化氛围的营造, 使得校内教师和学生都树立“身为学校人, 以学校为荣, 明确学校发展依靠教学质量提高”的理念;在教师成长上, 高职院校提高自升质量也离不开教师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进步, 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 又是学校科研力量的中坚群体, 只有两方面同时加强才能促进其良性发展;而在激励措施上, 要有奖有惩, 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认为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或惩罚, 促使教师有效激发自身动机, 使某种行为能持续出现。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树立优秀标杆, 奖励教学优秀, 这在一定程度会刺激教师优化教学质量的动机。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体系:

(一) 教学质量体系的理念认识

教学质量体系中, 不同角色的成员都需要有共同的教学质量体系的理念认识, 遵循服务理念, 既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又服务于教师成长需求和学生的成才培养。作为管理层, “监督和控制”和“服务性”应齐头并进, 教学质量保障需要教师执行, 强制性的高压只能使得教学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教师疲于应付, 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效果不明显, 只有本着尊重人、服务人的意识, 从教师成长出发, 从学生的成才出发, 构建人性化的教学质量体系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意识, 其关注教学过程, 重视教学反馈, 对其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也会使其成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教师转变理念, 把从教学质量的外在要求转换成教师工作的内在追求, 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当中, 这是学校能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质量提升, 是关系学生自身成才的重要条件, 关注教师的教学, 重视培养方案, 对于学生意义重大。

(二) 教学质量体系的文化构建

服务性的人文氛围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领导层出台相应措施, 从校园环境布置、课程改革、服务性活动开展、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等方面确立有效措施。

1.对于校园环境布置, 包括教学质量督导监控方面的办公室的设立、校园文化广场上保有教学质量宣传栏、校园教学区和办公区内悬挂如“强教学质量, 争一流学院”方面的横幅等。

2.对于课程改革, 教师课程安排尽量适合教师成长需要, 推进教师课程的重过程和改进的评教活动, 多设置指导教学环节。学校成立专门课程改革小组, 根据国际化形势推进的课程评估制度和配套措施, 建立了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双语课、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 包括课程大纲、教材、教学效果、考试及试卷等内容要求;形成“老带新, 同行互助”的传统, 并在课程教学评估中把意见和好的典型案例汇总, 反馈给各院系和授课教师等。

3.对于服务性活动, 可以开展以师德建设、“我爱教学”、“敬畏学生成长”等方面的主题活动;管理层可以多到教师中间去, 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 从他们的难处出发, 做好人文关怀;教师多参与学生活动, 与学生积极互动, 走到课堂外, 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 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

4.对于教学督导, 从以往的监督检查逐步转向指导与改进, 尤其应建立预警机制, 通过一线的教学反馈, 及时提取有效信息予以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根据高职院校教师年轻化的特点, 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尤其是教学方法手段灵活、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 转变以往老教师兼任教学督导的局面, 使得教学指导更具针对性。

(三) 教学质量体系尊重教师成长

教师作为教学质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员, 其在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换句话说, 尊重教师成长, 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质量体系发挥作用, 才能将学校的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对于如何关注教学质量体系中教师的成长,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的引导, 即教师对教学活动结果满足教学需求程度的认识与评价, 也包括其追求某种教学结果的信念和意志。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对特定教学活动的质量标准及如何达到这种标准的认识, 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结果的情感、态度与评价, 三是教师为追求某种教育目的和理想所表现出来的信念和意志。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相对处于低层次, 重视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招生规模扩大, 高职院校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反馈不重视, 不仅在课堂上与学生沟通少, 甚至是课后都是卷起书本就回办公室, 忙于应付检查和自身的科研成果。教学相长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关键, 但缺乏一定的师生交流, 只能使教师局限于自我认知, 不利于教师关注学生需要, 改进教学进度, 同时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授课中接受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引导;教师的质量意识薄弱还表现在其并未意识到教师忽视主体影响力, 通过将自身教学质量责任推卸给学生入学前质量偏低等方面的逃避性认知来维护自尊, 并未深入思考过自己的学科及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与获得途径, 缺乏对教学工作的情感与精力投入, 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其次, 应重视高职院校外的社会力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 如家长企业评价制走进教师、走进课堂,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进行了监督, 促使其增强自身能动性, 更关注教学质量, 从而促进教师成长。再次, 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分配及绩效评价的不平衡, 造成教师重学轻教的必然倾向。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对于一个优秀教师的评价, 是教和学二者兼有的,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思考并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的, 只有通过反思, 教师才能发现知识缺陷、教法适应性问题等, 才能促进成长;除了教, 当然还有自身的学, 这主要就是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探究中提高, 在科研中获得新知, 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 教学质量体系的激励措施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能激发教学主体的积极性和热情, 而在评价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则会强化教学质量体系的确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和教师的绩效评价, 这两种评价的制定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关键。心理学上已经证实了, 给予教师和学生适宜的评价, 能增强其自我认识;而按照评价给予中等程度的激励, 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效果。在激励过程中, 要注意度, 过轻或过量效果都不佳, 过轻容易使师生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和行为流于形式, 过重则会改变师生对教学质量主旨的理解。此外, 激励可以在评价教师的同时, 给予教师教学帮助和指导, 让其感受人文关怀, 觉察自身的受重视度, 激发其为专家认可努力的倾向;激励可以在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 适应国际形势, 改进教学方法, 等等。

三、结语

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体系构建, 需创新组织、完善体系, 在以评估、督促、检查为轴心的质量管理流程中引入指导、支持、服务的流程。质量保障离不开其组织与体系的完善。重视“严格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并重的教学质量理念, 在按规严格执行的同时, 给予指导帮助, 从而使教师和学生达到目标要求;文化氛围构建促使整个校园环境关注教学质量的正能量增强, 重视环境影响, 从孕育的沃土出发对于教师和学生增强教学质量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对师生制定适宜的评价手段, 对其进行人文关怀, 渗透服务人的理念, 促使其快速成长;有奖有惩、赏罚分明, 落实到师生心理的激励制度, 更有助于发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教学质量保障, 不单单只包括这些方面, 笔者认为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工作是需要不断修订的, 毕竟国际化总的要求不变, 但是涉及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时就有区分度, 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服务人, 先在整体体系初步确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 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增强实施的效力。

参考文献

[1]鞠波.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长江大学学报, 2004 (2) .

[2]马捷.高职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火学学报, 2005 (2) .

[3]赵昕.欧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框架浅析[J].职教论坛, 2007 (13) .

[4]戴东秀.浅谈新加坡高职教育质量保陪体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

[5]杨芳绒.聚焦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J].教育与职业, 2010 (8) .

[6]张建华, 等.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4 (1) .

[7]洪贞银编.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评估研究[M].人W出版社, 2009.

院校国际化 篇8

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师的国际化意识还不够强,高职院校同本科学校相比,在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对国际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比较深入的理解;国际化建设的资源受限,一些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国际影响大,国际化建设工作也较为容易,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缺少知名度,在对外交流、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方面缺少资源,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不太容易开展;学生的基本能力由于受招考分数的影响,较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英语能力稍弱,不利于教师在开展国际化建设过程中与学生的有效促进;管理体制不完善,一般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多围绕工作量开展,工作量主要包括课时量、科研量等,缺乏对国际化方面的考核和扶持,同时也缺少激励机制来鼓励教师向国际化方向迈进。这些问题明显制约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国际化办学目标高度一致的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符合用人单位的整体发展理念。如果高职院校所设定的国际化办学目标科学合理,那么教师会很大程度上认同,并转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个人责任感和发展的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与学校的国际化发展目标高度一致,形成合力。

(二)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与学校专业建设目标高度一致的原则

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要有特色,有特色体现在适应地方特色、能够体现出行业特色、社会适应性强。师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要想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必须要上升到专业建设国际化的高度。专业建设国际化主要是要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坚持人才培养按照国际化标准,以此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三)坚持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

师资队伍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核心力量,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更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培养,就是要坚持培养一支稳定、专业能力过硬、外语能力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引进,就是更进一步激活师资队伍,在适当的条件下引进合适的外籍“双师型”教师,引入新鲜血液。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是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重要基本原则,通过培养加强能力建设,通过引进达到优胜劣汰目的,要坚持“以政策留人,以事业引人”的理念,使教师的价值观逐步趋于一致。

(四)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

“走出去”和“请进来”一方面是指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的联系,目的就是使教师零距离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国际标准、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等,然后结合本校实际,大胆进行教改并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是指加强与国外先进行业企业的联系,做好教师的知识更新,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动态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途径

(一)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办学目标,突出办学特色

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印记,是高职院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高职院校应该以优势专业为核心,其他专业为辅助,建立具体的国际化办学目标。以国际化办学目标增强专业特色,一方面达成与本校教师价值目标的高度一致,另一方面以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吸引国内外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二)加强激励性和纲领性制度建设,为教师走国际化建设铺平道路

确定了合理的办学目标,下一步就要为实现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高职院校要把国际化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制定一系列保障、鼓励教师走国际化道路的制度,有效引领教师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大执行和监督的力度,加强经费保障。

(三)加强外籍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是一个新创举,所以必须要打破常规,加强外籍教师和外籍行业企业“高手”的引进工作,打破人员编制等限制,引进最先进理念,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和经验,通过工作理念和工作经历的撞击,快速推进师资队伍结构建设。

(四)加强教师国际交往能力,为教师构建良好的国际化培训平台

高职院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语言培训,尤其是非外语类专业教师的语言培训。因为对于国际化建设来讲,语言关是第一关,尤其要强化外语口语、交流、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迎接国际化的挑战。同时为教师搭建好国际化培训的平台,有效利用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等有效渠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教师流动,促进国际化建设。

(五)创设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积极营造国际化的教学、学术环境

校园文化是办学过程中人文环境的一种积淀。校园文化要突出国际化,从课程名称、专业名称到校内的标语、指示牌、重要说明等都使用中英文,并大力突出专业特色,反映校园文化特色。积极创办国际化的论坛、讲座、中英文双语教学,积极创设国际化的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院校国际化 篇9

关键词:高职,国际化,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工作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以及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 社会发展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在开展境外办学、吸引境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展开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较之本科院校起步较晚, 与本科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计划, 如“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 增强办学特色, 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 探索试点高等职业教育“3+1”、“5+2”合作办学模式, 使高职学生获得境外合作方学士学位”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明确指出,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基于此, 各省和各高职院校也制定出具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划并认真执行。

早在2006年, 国家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通过百所示范校建设及其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促进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这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发现, 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领域, 具体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比较少, 因此对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也尚未形成定论。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指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置于世界高职教育的背景之中, 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战略, 借鉴国际先进的高职教育领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以增强办学特色, 宣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以扩大国际话语权, 并培养出具有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观念和行动。

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内容, 会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 只有处理好以下一系列关系, 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1 高职院校国际化应处理好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关系

在推动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过程中, 既要注意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外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致力于开发合作办学项目, 也要重视学校内部的国际性开发, 如招收海外留学生, 聘请外籍教师, 吸引国外专家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去, 以及拓展本校教师的国际视野等。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是一种双向、互利和共建的过程, 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 而忽视学校的内涵发展, 其国际化进程也必然是片面的。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 只有双方齐心协力地参与其中, 并各自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才会有持久、高效的合作与发展。

2 高职院校国际化应处理好教学国际化与科研国际化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既包括教学的国际化, 也包括科研的国际化。教学的国际化包括“引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学位体系”, “选择就业准入国际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全球化紧缺的专业”, “专业的教学内容引入国际通用标准”, “使高职学生获得境外合作方学士学位”等等。教学的国际化将促使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更加开放, 使得人才培养能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科研的国际化则包括与国外高校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技术开发与应用;组织和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以我国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为契机, 开展境外培训”;以及最大程度地吸引国外的科研经费等。教学国际化和科研国际化犹如“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 二者不可偏废, 而且缺一不可。

3 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不应忽略民族化

高职院校国际化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国际化, 必须体现民族利益, 不能不顾民族利益, 搞民族虚无主义。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自始至终地贯穿于高职院校国际化的过程当中, 既相互影响, 又相互制约。在我国, 许多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关系。从总体上看, 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国际化要依赖民族化而存在, 因为“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另一方面, 民族化又要借助于国际化才能有所发展。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民族化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一种整合机制, 是国际化现象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国际化现象的形成与存在是民族化观念强化和确立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不能取消民族特色, 其民族化也不能否认国际化, 二者应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我们不提倡那种抛弃民族优秀传统而被动地屈从于外来文化的国际化, 也不提倡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民族化。

4 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防止人才外流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为了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派遣年轻学者赴国外深造, 提高水平, 获取学位;同时, 又要在较长时间内面对人才大量流失的痛苦挑战。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现象, 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确实具有发展中国家暂时还难以比拟的优良的仪器设备、优厚的生活待遇、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等;二是有些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格取向的影响, 忘记了归国服务的天职;三是留学生政策和归国服务人员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 学术环境还不尽如人意。高职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虽然这一问题并不像在本科以上教育领域中那么突出, 但我们同样要防微杜渐。针对人才外流问题, 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措施, 如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薪金水平, 培育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等, 以此来留住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峰, 郑瑾, 张春满.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状态观测点体系构建及设计[J].职教论坛, 2013 (18) .

[2]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Z].2011, 12.

院校国际化 篇10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涵盖很多, 但最重要的内容还是课程的国际化。邦德 (S.Bond) 在谈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时认为“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元素接近20个, 但其中没有一个元素的地位可以与课程国际化相提并论。”本文主要讨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形式及优缺点

1.1 聘请外教授课的形式

聘请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教, 使用国外原版教材, 采取国外高校常用的考核方式是目前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过程中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简单、粗暴”。“简单”是它的优点, 即实施起来相对简单, 只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外教即可, 无需积累, 无需底蕴。“粗暴”是它的缺点, 即虽然可以很快开展, 在表面上看起来实施了国际化, 但这并不具备传承性, 很难让这门课程延续下去, 因为一旦教授此门课程的外教离开, 也就带走了这门专业课程国际化成果的主要内容。

1.2 由中国教师用英文或者中英双语授课的形式

由国内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 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参照国外的课程实施和考核方式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具有传承性, 而且授课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 因为授课教师是中国人, 其流动性很低;缺点是很难找到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 现实中的情况是能够用英语授课的教师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 懂专业的老师则不会英语, 或者英语水平不高不能够用英语授课。而且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很难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即使能够勉强讲授这类课程, 也是“形而上学”, 很难体现国际化课程的精华。

1.3 使用国外网络课程的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美国高校和部分其他国家的高校开发了一个国际联合项目, 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免费提供网络课程。国内高校可以直接把这些资源用作课堂教学资源。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让国内高校的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这些“原汁原味”的课程, 可以领略世界名师的风采。但是这种形式也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 (1) 很多课程内容不是最新的, 录制时间相对久远。国内网易的网络公开课算是比较成果的, 但是在网易公开课的资源库里有很多七八年前的课程。 (2) 国内高校买不到与课程匹配的课本。通常情况下所有网络课程都有与之配套的课本, 但是网络课程里一般不会明确指出使用哪本教材, 而且即使知道是哪本教材, 这些教材也很难买到, 没有课本就导致借助网络课程开展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教学很难实施。 (3) 不能进行答疑和讨论。一般情况下课程会开展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疑问需要答疑, 这些都需要在线完成, 但是网络课程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1.4 学生到国外合作高校参加专业课程学习的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到国外求学, 而且国内的“1+3”、“2+2”、“1+2+1”等双校园模式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一年或者两到三年的时间到国外高校学习, 这实际也是一种专业课程的国际化。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享受国际化课程, 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与国外课程没有太大差别;缺点是对学生的英语要求比较高, 如果学生英语水平太低, 会跟不上国外高校的授课进度。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的资金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相对紧张, 其生均拨款远远低于部署高校。这类高校建校时间短, 学校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建设发展, 用“百废待兴”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 所以这些院校能够用于支持国际化办学的经费很少, 而且国际化办学涉及多方面的工作, 因此能够用于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这些院校基本上不可能投入很多经费支持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课程建设资金不足会导致这类课程不被重视, 没有教师愿意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

2.2 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知名度不高, 能够提供给教师的待遇也相对较低, 科研条件也教差, 所以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加入, 更难吸引有海外经历优秀教师的加入。这就导致这类学校能够开展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的教师极其匮乏, 大部分学校基本没有能够开展这类教学的教师。一些学校即使勉强开展了这类课程的教学, 授课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这些教师要么来自外语学院, 作为外语教师他们只懂英语不懂专业, 要么是各学院的专业教师, 他们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 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3 教材建设落后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 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过程中, 教材的建设非常落后。一般情况下课程需要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但是这类教材国内很难买到, 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一些评价高、质量好、知名学者编著的教材单价高达两千多元人民币, 这就使得使用这类教材具有很大的困难。通常情况下, 国内授课教师会到淘宝上购买一些国外原版教材的PDF文件, 然后根据需要打印装订成册发给学生使用,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材费用, 但是教材选择的范围就限定在能够购买到的数量不多的教材上。而且国内教师对国外同一课程教材的优劣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 也不可能把市面上所有的教材都买回来进行比较。

3 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措施

3.1 思想上重视, 加强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领导要重视课程国际化的建设, 要意识到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性, 意识到如果现在不进行国际化将来会被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淘汰。学校领导要站在学校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专业课程国际化的问题。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 但如果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 那么学校投入到这一方面的经费也会增加, 因为学校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了经费的投入比例。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 才会在经费上有更多的投入。

3.2 做好专业课程国际化的长远规划

专业课程国际化涉及到很多方面, 而且建设周期长, 这就要求在这类课程的建设上要提前做好规划, 不能无目的开展这项工作。一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会分布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 这就表明专业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周期最少是三年, 如果缺乏授课教师, 周期会更长。学校要针对所要开设的国际化课程,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而且学校的规划必须是长期规划, 最好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在教学工作中也不例外。教师是影响专业课程国际化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从多方面加强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可以设立诸如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人员具有优先被录取的权利等条件;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派送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培训学习;以课程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外高校的专业教师来学校授课, 还可以给该课程配一个教师助理, 让助理教师通过跟堂听课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3.4 加强教材的建设

对于教材的选用要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不要选用经过中国出版社增加了内容或者删除了内容的教材, 要选用最地道的原版教材。对于专业课程的英文原版教材的选用可以咨询相关外教, 或者专门组织教材选用研讨会, 把对这些专业课程和教材熟悉的国内外专家、外教请来研讨, 讨论各版教材的优缺点, 最终选定本专业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的外文教材。相关学院也要把历年授课教师的教案、讲义、PPT等资料收集存档, 供下一任授课教师参考使用。

4 结语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在我国高校中占很大比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量众多, 虽然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很多先天不足, 但是国际化是时代赋予的要求, 如果不进行国际化就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要抓重点, 而专业课程的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 对专业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清, 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 2013, (20) :56-63.

[2]许晴云.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河南日报, 2012-01-28 (08) .

[3]杨志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解析[J].唐山学院学报, 2014, (02) :87-90.

[4]钱小龙, 汪霞.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之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 (03) :102-108.

院校国际化 篇11

关键词: 职业院校;国际化趋势;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115-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和“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的战略思想,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在分析国内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得失的基础上,探讨国际化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催生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等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开展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也可称为“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或“企业家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旅游职业院校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指广义创新创业教育,又称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它是当代旅游职业教育与时俱进的选择,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期旅游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已达5562万人次,国内旅游36.1亿人次,同比增长10.7%;出境旅游11659万人次,同比增长18.7%,海外消费达16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列世界第一。中国旅游业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互联网+”新业态和产业转型升级,给旅游业带来巨大机会和挑战,旅游职业教育应主动顺应新时代的变化,积极开展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旅游职业院校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第一,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谈判和推销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第二,培植创新创业文化,培育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念。这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积极倡导“创新创业光荣”和“公平正义”等共同价值观,营造劳动致富光荣和崇尚公平正义的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使人人想创新创业、人人想做老板的理念付诸行动。英国著名战略家罗伯特·汤普森认为:“国家实力等于人力加可用资源乘以意志。”因此,旅游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遵纪守法教育、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能力锻炼、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六个方面。

(二)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协调机构

旅游职业院校应成立管理与协调机构。如: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来引导、督促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功能是进行理论的研究和本校实践的具体指导。负责根据本校各专业设置的特点、优势来统筹选择创新创业领域,进行相关领域课程体系的优化配置及方案的论证,总结相关案例经验,评估实施效果,努力建构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三)建设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

旅游职业院校应成立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来推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既可以是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也可以是模拟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里,学生可以学习到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本领,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创新创业方案的设计和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和落实,创新创业形式的选择和组合,都将在该基地得到矫正、孵化和培育。在这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增强,创新创业素质得到升华。

(四)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

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以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在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才能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创业资金问题。学校应当争取获得各级政府的资助,或者寻求企业的经济支持,也可自筹资金,借鉴风险基金的管理模式,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对本校有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原始资本的初步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应有专人管理,对资助的创新创业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资助数额。另外,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也可以加强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项目,如: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科研、学生的发明创造和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经济资助和投入。

 (五)实行弹性学分制

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行弹性学制,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实施创造条件。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需要通过相关课程这一核心环节来实现。由此,科学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对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应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精选课程,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在本专业基础上突出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旅游创业管理、旅游互联网商务、旅游国际互联网营销等课程,形成具体学科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课程结构,创建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可以考虑实行弹性学制,以鼓励创新创业素质高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六)修订教学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计划,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组织活动,按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同时讲解必要的有关知识,为提高素质和培养能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挑选学生重点发言,其他学生点评,最后由教师讲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在研讨中学习。最后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的情况,各项实践活动的参加程度和效果,编制和讲读商业计划书的水平,最终评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绩。

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修课可给予相应的学分。在课程开设上可借鉴国内外有所成就的学校的经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实际案例为主的知识教学,以自身体验为主的活动组织,以模拟仿真为主的实战训练,以具体咨询为主的个别指导。在研究过程中将相关成功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参考美国哈佛大学 MBA 课程的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训。创新创业案例教育可以促进交流研讨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创业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以实际案例为主的课程开设。南非罗德大学管理系的做法可谓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它包括三个模块,模块 1-商务基础(2个月),包括四个子模块(导论、动因和商务环境;个体特征和自我评级;思想激发和项目过滤;商务计划准备)。模块 2 被称为 Alpha Project(6 个月),包括去实际的经营和管理一个小公司。模块 3 包括商业的职能领域并与模块 2 并行。在每周的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都会指导学生反思从小企业里得到的经验。每周邀请一个企业家来给他们分享经验,实际经验和角色模式是学习创新创业的主要工具。在 Alpha Project 项目中,学校为逐步形成过程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七)结合“产学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示范和实验基地。我们所说的“产”是建立在旅游职业院校知识创新的基础上, 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学”和“研”则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通过导师制、科研训练计划和科技孵化, 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试验田。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转化为实践能力,能通过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其次,教师设计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环境,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应该考虑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市场学、酒店销售学、会计学以及法律、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也可以请一些有旅游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并已经取得成功的创新创业者现身说法。

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应从实际出发,争取企业的支持,努力开创具有旅游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奇,张舒哲等.《学习的科学》 优等生跨世纪丛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6 .

[2]郭广生.我和创新创业有个约会-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孙庆珠.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2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院校国际化 篇12

一、什么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国际化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全称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我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精神, 在2006年11月, 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 除了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 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 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力争做发展的模范, 改革的模范, 管理的模范, 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 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引领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专家喜多村和之教授在1986年“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讨论会”上提出了国家化的含义, 认为“国际化就是本国文化被别国和别的民族承认、接受并给予相当的评价, 在国际社会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第二, 确立能够活跃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学者、文化间的交际、交流交换的章程与制度;第三, 像对待本国人一样对待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国的个人与组织”。喜多村和之教授进一步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三个标准:开放性, 交流性和通用性。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以目前的现实来评判, 也是非常恰当的。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开放性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交流性是衡量高职教育国家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通用性是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较高阶段。

二、国际化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

当前,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 不可逆转。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和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 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 就是要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人员交流和学术交流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通过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不同国家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等诸多领域互相借鉴、吸收和融合, 以实现较高水平的资源共享。基于这些方面,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就是要用国际视域来把握和发展高职教育, 也就是要使我们的高职教育的参与者, 举办方、管理方、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高职教育国际化必有的地球村意识、高职教育的开放意识、教育资源共享与教育信息交互意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就是要提倡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沟通, 互相融合, 提倡不同国籍的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国界的对话, 求同存异, 同谋发展。并以此为起点, 促进国家与国家, 地区与地区之间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那么, 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的现状又怎么样呢?笔者查阅了许多省份和高职院校2011年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有些省份和高职院校在国际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上海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指出, 在2011年, 上海市重点推动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工艺美术职院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 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 增加招收以专业学习为目标的长学制外籍学生数量, 增加外教比例, 提高出国交流学生比例, 实行中外学生同班教学,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强势专业。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然而, 有相当多的省份和高职院校 (含国家示范高职院校) 对于国际化描述甚少。以“国际化”作为主题词在《河北省2011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和《天津市2011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里进行搜索, 显示“无法找到字符串‘国际化’”。这也说明,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总体上来说还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提出国际化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国际化方面必须走在改革的前列的缘由。

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要“提高我国教育 (当然包括高职教育) 国际化水平”,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家对高职教育, 特别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国际化, 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举办方要具备相应的国际化理念, 重心在于制定适合本地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可执行的政策与办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管理层要基于各学院的历史与现实实际, 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国际化措施, 做到制度规范。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更要尽力地实现与国际接轨, 以符合国际惯例的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来培养实用型人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学生更要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力争使自己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高技能人才。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 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应对, 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为构建面向世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奋斗。

摘要:国际化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它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份,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国际化问题日益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前沿性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教育国际化水平不够、人才培养国际化意识不强、国际化视域下的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国际化不足, 成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际化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国家示范高职院的国际化理念着手, 基于现实国情和院校的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拓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 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国家示范,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处理技术方法下一篇:战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