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技术方法(精选12篇)
处理技术方法 篇1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地基在江苏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苏北沿海北部地区地质中也分布有较厚软土,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弱等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变形大而不均匀,压缩趋于稳定的时间长,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土体的挤出破坏[1],并且软土地基后期沉降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影响其正常使用或造成流土、管涌、构筑物坍塌等工程事故。因此,其对工程建设存在极大的危害性,处理不当,会引起建筑物(构筑物)过大变形或丧失稳定。
1 软基处理的发展状况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工程及软基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都是土力学[2]。库仑在1773年发表的论文《极大极小准则在若干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为土体破坏理论奠定了基础。太沙基提出土体一维固结理论和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并发表了第一本《土力学》专著,从而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力学。随后,土力学在试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力学体系,为岩土工程及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打下了广阔而坚实的平台。
1.2 软基处理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我国基础工程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虽然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但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提高。我国大量引进并普及国外技术。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地基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地基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人们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根据工程实际选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上减少了盲目性,能够注意综合应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使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更加合理。(3)地基处理理论得到了发展。在探讨加固机理、改进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发展检验手段、提高处理效果和改进设计方法等方面,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复合地基理论发展很快。复合地基概念从狭义复合地基发展到广义复合地基,形成了较系统的广义复合地基理论。
2 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2.1 冲击碾压技术
冲击碾压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开始投入生产使用,我国于1995年由南非引入。由曲线为边而构成的正多边形冲击轮在位能落差与行驶动能相结合下对工作面进行静压、搓揉、冲击。其高振幅、低频率冲击碾压使工作面下深层土石的密实度不断增加,受冲压土体逐渐接近于弹性状态,具有克服路基隐患的技术优势,是土石工程压实技术的新发展。与一般压路机相比,其压实土石的效率提高3~4倍(考虑上料、摊铺、平整的工序),破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效率更高[4]。
冲击碾压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施工工艺简单。不足之处在于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在和周围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的条件下才能采用此方法施工[4]。
2.2 强夯法
强夯法在国外称之为动力固结法,是利用重锤(一般为100k N~600k N)在高处(一般为6m~40m)自由落体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通过压实和振密地基土进行加固地基土的方法[5]。以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的目的。
强夯法以其施工设备简单、效果显著、工效高且加固费用低,很快得到推广,成为我国地基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
2.3 预压法
预压法是用于改善软土工程性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预压荷载,事先将有害沉降消除或促使其强度提高,满足建筑物、构筑物对地基的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预压法是地基处理中理论性最强的一种方法。土力学中的固结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最核心的是有效应力原理[6]。预压法也是地基处理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时,必须配合有比较完善的监测措施,现场试验有:孔隙水压力、沉降(包括分层沉降)、土体侧向位移、十字板或静力触探等[7]。同时还应配合室内土工试验。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充分判断预压的效果,做到信息化施工,预估完工后沉降及地基稳定性的安全度。所以,必要的监测方案也是预压法处理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 F G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简称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立题进行实验研究[8],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我国的基本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FG桩是由碎石、水泥和粉煤灰等加水拌和制成,其强度等级多在C5到C25之间,属于刚性桩[9]。CFG桩克服了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本身无粘结强度,只能依靠围限条件传递荷载以及土质越软,对桩的约束作用越差的等缺点,其本身具有粘结强度,有无围限条件均可成桩,并且其承载力主要来自全桩长的摩阻力及桩端承载力,桩越长则承载力越高[10]。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属地基范畴,具有置换作用、挤密作用、边载作用和对土的约束作用等复合地基效应。CFG桩和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其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褥垫层能够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在CFG桩复合地基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1]。CFG桩复合地基适用性很广,既可以用于条形基础也可以用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也可以用于筏式基础和箱型基础,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
3 结语
随着我国东部及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软基的处理已经成为软土地区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正确认识软土地基的性质与危害性基础上,借鉴已有成果和资料,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的处理方法,使处理后的路基满足建设工程各项要求。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国内外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最常用的几种软基处理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加固原理及处理效果。为软基处理设计方案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软基处理,研究进展,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少林,毛永林.软弱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1,3.
[2]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7.
[3]龚晓南.地基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徐至钧,张义农.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6]徐至钧.软土地基和预压法地基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7]孟庆山,王吉利,汪稔.采用不同加固方案处理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J].岩土力学,2002,6.
[8]董必昌,郑俊杰.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
[9]闫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10]张爱军,谢定义.复合地基三维数值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徐至均,王曙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处理技术方法 篇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在对不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专家评价法和环境技术评价(EnTA)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生命周期评价(LCA)法以定量为主,但由于数据采集困难,目前在应用上还面临很多困难;层次分析(AHP)法把定性与定量评价融合得比较好,对于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问题行之有效.
作 者:司继涛 李冬 刘晋文 李金惠 王洪涛 SI Ji-tao LI Dong LIU Jin-wen LI Jin-hui WANG Hong-tao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刊 名:环境科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00518(z1)分类号:X327关键词:专家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生命周期法 环境技术评价法
设备生产技术问题处理方法探讨 篇3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总结生产中出现技术问题处理过程,结合本单位成功解决电台报无天调故障问题的案例,以此探讨生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字】设备生产;技术问题;技术分析
一、引言
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技术问题,有些在多批生产后还出现难以定位原因的技术问题,使技术人员感到困惑。其实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技术人员和产品成熟的过程,而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近期本单位成功解决电台报无天调故障问题,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该案例分析以探讨生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二、问题的重现与定位
今年年初,生产部门反映两百多套电台在系统联试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电台会报“故障无天调”,但是每部电台报故障的概率又很低,调谐几百次甚至几千次才有可能出现一次,而且再按键控,就不再出现。
对于这种成熟产品出现批量性的问题,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生产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是某元器件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某个装接装配环节出了差错,在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前,一切皆有可能。首先要做的是对问题的确认,因为每个人对问题的描述受自身技术水平、操作习惯等影响,都有差异。最好的办法是技术主管亲临现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故障重现,确认问题现象,便于组织相关设计师和校试人员展开工作。
在现场,我们安排校试工人与相关设计师对两部认为出现故障概率相对较高的电台与天调,配谐双极天线,进行一整天的连续配谐,观察出现故障时的规律及其它异常现象,并做好试验记录,试验结果见表一。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肯定该问题出现的概率确实很小(0.1%左右),很难让这种现象重现,也就无法将问题定位,这给问题原因的查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在试验过程中,校试人员又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每次报故障都出现在换频之后几秒内。正常情况下,电台会将换频信息立即发送至天调,天调同时要进行继电器的复位动作(听声音),但在出故障前,换频后,天调没有同时进行继电器的复位动作,此时按键控(发送调谐命令)必报“故障 无天调”,但延时两三秒钟后继电器动作,这时再按键控就恢复正常了。
这个现象说明在换频时,电台与天调出现了短暂的通信中断,而换频时没有射频信号,可以排除射频干扰的可能。根据以上现象,基本可以将问题定位在电台与天调之间的通信问题上。
所以在碰到生产技术问题时,对于该问题的重现与确认很有必要,特别是这种小概率问题,让相关设计师与校试人员同时参与,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在第一步便可得到更多有用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后,便可以将问题定位,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方向。
三、问题的分析与逐步深入
既然已将问题定位,就要分析该部分模块的工作原理。电台与天调之间通过单根特征阻抗为50Ω同轴电缆连接,采用复合信号传输的方式,如图1所示,电台中的天调接口模块专门负责与天调之间的通信,它将收发信机上的直流、射频信号、控制信号合成一路信号通过一根同轴电缆传送至天调,然后天调上也有类似的接口电路来分离三路信号分别至各功能模块。
原理清楚了,便可以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可能原因,并通过出现问题时的现象顺藤摸瓜,一步一步的深入,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源。
首先我们可以从最初最表面的现象--电台显示界面报“故障无天调”开始入手,这时就需要软件设计师介入,在软件上观察电台与天调通信报故障时通信数据是否有出错,并用老的没有出过问题的天调接口板作对比,观察通信数据,试验结果见表二所示。
表二新旧天调接口板通信数据记录
根据观测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报故障的天调接口板,在正常通信过程中,电台收到天调的数据出错概率达到29.6%,而且基本上是错在同一位。
下一步,我们则查看天调接口板上的单音解调电路,用示波器观测各点波形,单音解调电路是对天调发送过来的调制信号(ASK调制方式)的解调,图2是调制信号在经过单音解调电路各部分电路时的波形示意图。D处测得的TTL电平则是上一步软件上读到的数据,所以我们先测D处波形,再往前分别测C处、B处、A处波形,根据A、B、C、D处的波形可以判断,在调制信号经过有源带通滤波器时,前半段波形的增益比后半段增益要小,導致前半段幅值相对较小,在到达C点时,因凹陷处没有过门限电压,经过比较器后会出来一个约80us宽的脉冲(正常是208us),最终导致数据的错误。
所以现在将问题的矛头直指从A点到B点的有源带通滤波器,用频谱分析仪HP3588A测量有源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一共测量了六块该批次的天调接口板,测量结果见表三。
表三天调接口板有源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
从上表测量数据可以发现,天调接口板有源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均高于28.3KHz,但是它们的带宽有2K,若天调发送过来的调谐信号确实是28.13k的话,这点偏差不应会有问题。
所以我们开始怀疑天调发送过来的载波信号频率是否有偏差,根据天调上28.13KHz载波信号的产生过程,用示波器一步一步往上游测量,最后测到给单片机提供基准频率的11MHz陶瓷晶振,发现它的实际频率在10.8MHz左右。根据下式计算载波频率:
为了进行批量验证,又从库房取出一包该晶振,随机取出24个放在天调电路中进行测量,测得频率均在10.8M左右。
现在问题基本上水落石出了,可以用图3来描述整个过程,换一个11M的晶振或者调整一下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都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根据表面现象顺藤摸瓜逐步深入查找问题的方式还是很有效的。
四、总结
通过对该技术问题的分析和查找,我们发现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上的漏洞,如果在采购的时候,不管因何原因要更换器件厂家,因先让器检部门进行检测,或上产品调试,那么就不会因为器件厂家的更改而出现批量性问题;如果对每一个元器件都有一套合理的检测方法,那么就可以控制元器件质量,不会到了校试才发现问题;如果在校试的时候,可以对每一模块或电路进行校试,那也就不会将这种单板上的问题出现在系统联试中;有太多的如果,要想解决此类问题,还得从我们管理上做起,如果我们在管理上做的更规范更严谨一些,那么将大大减少类似技术问题的发生,保证我们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实现质量出效益,质量赢市场。
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处理技术方法 篇4
1.1 采油废水的水质特点
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类和微量的采油助剂有机物。通常采油废水的水质特点表现为:链烷烃中在14—18之间的含量最高, 环烷烃中五环和六环化合物为最多;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分布相对较宽, 碳数变化更复杂, 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40之间, 占总含量的70%—90%;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一些有机化学药剂, 产生于钻井或油气处理、集输过程中附加量, 这些化学药剂多难以降解。除上述采油废水组成特点外, 它还具有高含盐量、高温等特点。
1.2 采油废水处理现状
一般来讲, 油田废水处理技术流程主要是“隔油—浮选—过滤”这样的“老三套”模式, 除去废水中的油和悬浮物是这项工艺技术的主要目的。长期以来, 该技术流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油田的采油废水处理过程中, 且效果较为良好, 经过处理的废水, 其水质一般都能满足回注水的要求。但随着油田的发展和生产的加大, 采油废水处理过程中, 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 以下作详细说明。
1.3 采油废水处理面临的问题
三段采油模式伴随油田发展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采油废水处理, 尤以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采油的广泛应用显著。聚合物增大采出水的粘度, 乳化油能使其更稳定;表面活性剂使油珠严重乳化, 微小油珠难以聚集, 造成油水分离难度增大, 导致普通采油废水处理方法很难奏效。另外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提高, 采油废水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因此必须释放到环境中去的部分采油废水经处理后必须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相对而言, 一些特殊油田, 如稠油田或高含氯油田的废水要排出到环境, 达标处理较为困难, 这将是今后长时间内, 一项重点而艰巨的采油废水处理任务。
2 采油废水处理优化方法选择
方法表述如下:
(1) 物理法, 包括气浮法和吸附法两种方式。气浮法多结合其他技术使用, 和絮凝法结合作用, 能确保取得最佳除油效果。吸附法是直接用表面积较大的材料吸附废水中一些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质的一种方法。
(2) 化学法, 包括化学混凝法, 电解法和化学氧化法。化学混凝法主要是进行废水处理药剂的开发的一种方法。所用絮凝剂多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二元及三元共聚物为主, 辅以生物絮凝剂、破乳剂等。电解法是利用直流电的作用下的阴、阳极进行还原、氧化反应, 将难降解有机物或对生物有毒有抑制作用的污染物转化为可生化物质, 而去除乳化油及一些高分子有机物质的一种方法。化学氧化法主要有臭氧氧化法、分子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通常作为预处理技术或与其他方法联用。
(3) 物理化学法, 主要有电解气浮法, 它是在气浮法使用过程中, 与电解相结合, 形成的一种新方法。几种方法优化组合后还可形成絮凝电解气浮法。
(4) 生物方法, 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和生物强化技术。其中好氧生物法使用时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自然处理法等。厌氧生物法指利用厌氧菌将采油废水中部分难以生物降解的多环芳烃类高分子有机污染物, 进行水解和发酵, 从而使其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简单有机物的方法。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可对采油废水中对微生物起到毒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暂时性有毒物质, 通过培养和使用高效优势菌群, 得到迅速降解, 缓解高温高盐的水质对微生物危害作用。
通过对上述方法的介绍, 发现各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优缺点。有些处理大分子污染物效果较好, 有些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效果显著;但有些处理深度不足, 有些处理成本较大。基于这些情况和各油田废水水质、水量的差异, 有针对性的找出某一特定油田废水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此外, 根据某一废水的水质水量, 进行处理方法优化组合则显得十分重要。
3 采油废水处理技术达标标准和发展趋势
3.1 达标参考标准
任何事物有效作用都要有确定的达标标准, 采油废水也不例外, 达到一定瞄准后才能有效处理油田废水。参考标准:
(1) 高级氧化技术标准。由于高级氧化技术能够产生高活性的氢氧根组合, 所以它能够有效处理多种废水。
(2) 高效生物技术标准。解决采油废水高温、高含盐量特性对微生物活性的严重抑制问题。
(3) 膜分离技术标准。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污水进行分离和提纯的采油废水处理。这三项达标技术都对采油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也是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3.2 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采油废水达标处理技术的要求, 经过大量研究确定了采油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 小型高效水处理设备的应用。二十世纪末, 开发出新兴的工业水处理新型密闭式浮选箱、水力旋流器等液旋流分离技术, 得到推广应用。高效的水处理器在石油废水的处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的除油设备具有去油效果好, 且占地小、无易损件等优势。
(2) 高性能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开发。性能良好的水处理剂, 如破乳剂、絮凝剂和降粘剂等对乳化含油废水、稠油废水等特殊油田的废水有好的处理效果, 对其的研制开发是水处理药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 技术组合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将不同处理技术组合后, 能形成更有效果的工艺技术, 有效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如生化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和物化技术, 厌氧生化和好氧生化, 菌种的驯化和选育等组合技术,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4 结语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 只有对采油废水进行严格处理, 才能保证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 满足越来越重视的环保要求。采油废水水质的复杂性表明单一的技术和设备难以实现采油废水的达标处理, 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废水处理设备、高效水处理药剂和组合技术等各方面因素, 改进和提高现有治理技术。综合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技术, 一定程度上, 给进行油田废水处理的工作者以经验和启示, 开拓他们的思路, 对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很多参考价值。
摘要:本文根据油田废水的水质特性, 在认清采油废水处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 并加以优化组合。随后阐明采油废水处理的达标技术标准, 基于此, 对采油废水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采油废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达标技术
参考文献
[1]陈进富, 李忠涛, 等.采油废水的有机构成及其COD的处理技术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1, 30 (1) [1]陈进富, 李忠涛, 等.采油废水的有机构成及其COD的处理技术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1, 30 (1)
[2]闫健勇, 陈进富, 王嘉麟, 等.国外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油田气环境保护, 2000, 10 (2) [2]闫健勇, 陈进富, 王嘉麟, 等.国外采油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油田气环境保护, 2000, 10 (2)
[3]龚争辉, 吕兴东, 周雅芳, 等.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0, 24 (4) [3]龚争辉, 吕兴东, 周雅芳, 等.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0, 24 (4)
处理技术方法 篇5
同时, 信息数据量更大的三维数字图像必将得到广泛应用研究, 图像与图形相互融合后形成三维成像或多维成像的发展方向也正在众多应用中广泛推进。
5 总结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社会的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应用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到,得到充分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广,还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地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同时, 还与多个计算机分支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 有多个新的技术方向需要研究和创新, 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朱 睿。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J].中 国科技博览 ,(14):7-28.
[2] 李红俊,韩冀皖。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9):35-36.
[3] 李立芳。浅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 [J].中国科技信息,(3):45-46.
处理技术方法 篇6
【关键词】滑坡防治;关键技术;处理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涌现,机械化程度日益提升,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与之造成的滑坡灾害也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5年,陕西韩城电厂就发生了山体滑坡,其原因是因为煤矿采空坍塌而造成的,此次山体滑坡使建筑物出现了严重变形,光治理的费用就多达5000多万。与此相同的是,2004年北京戒台寺同样发生了山体滑坡,其原因也是因为煤矿采空坍塌,此次山体滑坡让这个古寺发生了开裂变形,所治理的费用也多达5000多万。通过以上的教训,我们要对滑坡的灾害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滑坡防治的关键技术,并及时找到处理滑坡的有效方法,从根本上减少滑坡所带来的损失。
1.存在问题
1.1对地质的前期勘察没有做到位
在现代工程建设当中,地质勘察部门对那些有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认识不足,要避开的地段没有避开,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着盲目性,这就使得滑坡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新生滑坡或者以往发生过滑坡的地方再次出现滑坡的情况不断发生。在某高速公路在建设的时候地段选在了砂岩和泥岩的山坡上,这些岩层中包含有许多软弱夹层,非常容易进行滑动,在开挖路基以后切断岩层时,几乎是每一个山坡都发生了滑坡情况,光治理费用就花费了2亿元人民币。
1.2勘察方法不合理,对滑坡的判断出现失误
当前,在对滑坡地质进行勘察中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一般来说一些大型复杂滑坡区域中含有多种滑动条块,滑动条块的滑动方向、滑动的次数、滑动的距离和滑动的稳定程度都是不同的,同一个滑块可能会出现多级和多层滑动,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勘察,要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别治理,否则就会让工程耗资过大,破坏工程的质量。其次,在勘察地质的时候方法运用不合理,在钻探时比较盲目,往往布置多个钻孔,在钻探的时候又进行开水钻进,使得对最深层的滑面进行了遗漏,导致工程质量不到位而失败。
1.3缺乏对高边坡的加固措施
当前,一些边坡的数量比较多,并且这些边坡的高度相对较大,在对这些边坡进行预测与评价时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缺乏一些有效的加固措施,导致在工程施工以后变形与滑坡的情况不断出现。
1.4治理方案不合理
当前,在滑坡防治中,一些现代技术能够应用进来,使用大面积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也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然而,由于每一个滑坡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在选择治理方案的时候不能从实际出发,导致工程不能顺利进行,这主要表现在:其一,选择的方案不合理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其二,对一些地下水的排水工程不够重视,滑坡发生时支档工程投资浩大,非常容易造成失败。其三,对滑坡推力的计算不准确,浪费了资源,抑或是在对工程进行设置的时候不合理,出现了滑坡“越顶”。除此之外,施工的季节不合理、施工程序不正确、施工方法不科学也可能会造成滑坡。
2.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
在防治滑坡当中,其关键技术可以分为对滑坡正确认识和对滑坡正确治理两部分。以下就对防治滑坡的处理方法做一些说明。
2.1分层治理大型复杂滑坡
首先是从地貌形态上去对滑坡的条块以及滑坡级数进行划分。因为每一个条块其滑动的速度和滑动的距离不尽相同,在两个块体发生对位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撕裂情况,从而形成沟谷,这些沟谷就把滑坡条块进行了分隔。通常情况下,滑坡可以分为几级滑坡平台,除了对平台正常的剥蚀情况以外,几次滑动所造成的滑坡也是显而易见,其滑动的级别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其次,要从坡体构造以及坡体结构上进行划分。地貌是山坡的外在表现,它的划分基础同样要以山坡的内部结构条件为主。通过调查与分析山坡岩性的分布以及山坡的构造布局,可以把山坡分成多个构造单元,这其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可以成为一级滑坡。然后依照在每一个条块上所布设的断面对岩性的具体情况进行查明,就可以把每一个条块的性质以及各个条块、等级、分布层之间的关系进行确定。最后,从每一个条块的变形痕迹以及条块的作用因素上去划分。要从对每一个条块的变形痕迹以及条块的作用因素的分析上对滑坡的稳定性以及滑坡的发展趋势进行判定,以此来制定一些比较稳定的措施。
2.2勘探与检测
在对滑坡的地质情况做详细的了解以后,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勘察与检测才能查明是否发生滑坡。在勘探滑坡的时候要运用一些综合勘探方式,如物探、钻探以及坑探等。对于一些大型复杂的滑坡,还要布置一些井探抑或洞探,对滑坡的滑带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在勘探的时候不能使用面状勘探,而要详细勘探各个条块的主轴断面,配合其他的纵横断面来进行。主轴断面的滑体比较厚,滑动的速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快,在勘探的时候用直线或者曲线的形式来进行;不能使用开水正循环钻探方法来进行勘探,因为这种方式很容易会把滑带中的软弱层给冲掉,导致岩芯的采取率不断降低,不容易找出滑坡的滑动面以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这就给工程的治理造成了影响。要采用无泵反循环的钻探方法进行勘探,要确保岩芯的采取率大于85%,这样就很容易把滑动面工作做好,也能够对含水层的具体位置以及涌水量的大小进行查明;对滑坡进行动态监测时,要用钻孔测斜仪来对滑坡的深部位移进行测定,当滑坡出现多个滑面的时候,可以把滑坡的滑面位置正确监测出来,这对滑坡的科学安全治理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2.3滑坡预防
第一,要绕开一些比较古老的滑坡或者非常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段。要对前期的地质工作进行加强,对地质的规模以及地质性质进行判明,尽可能避开这些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段。对那些很容易出现滑坡的地段也要尽可能的避开,避免在进行开挖的时候发生滑坡的情况。第二,要预防古老滑坡复活。要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价,采用积极的措施预防古老滑坡复活,要把地表以及地下的排水进行加强,要做到先进行支挡后进行开挖。第三,避免那些已经发生变形的滑坡地段造成伤害。在建设山区工程中,开挖边坡或者隧道通常会发生这些地方的边坡开裂,这是由于斜坡的岩土体发生应力而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发现山坡出现一些裂缝或者不稳定时,要马上停止施工,要对发生裂缝的地段进行仔细勘察和监测,对变形的性质进行判明,要依照不同的变形采用不同的防止措施。如果是坡率过于陡峭而形成的坍塌,要增加一些支挡以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保护。第四,要预防新滑坡的地段发生滑坡情况。在对高边坡进行开挖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发生滑坡情况进行预测。要预防在开挖以后发生滑坡。
3.结语
在山区建设当中,滑坡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它能够对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也同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对滑坡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关键技术和处理方法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得出了滑坡防治的关键在于对地质进行勘察,积极结合工程地质以及岩土力学来进行治理,以此希望能够把滑坡防治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齐文艳.滑坡防治原则与工程措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02).
[2]李志刚,王云鹏.层次分析法在边坡滑坡防治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08).
猪瘟的检疫技术要点以及处理方法 篇7
1 产地检疫要点
1.1 急性型
病猪体温急剧升高, 最高可以达到42℃, 由于体温急剧上升, 导致白细胞数减少。病猪会出现呆滞现象, 腰背拱起, 怕冷症状严重。食欲减少, 甚至出现绝食现象。眼睛分泌物增多, 严重时会出现封眼现象[1]。
1.2 亚急性型
多见于发病中期, 症状和急性相似, 较为缓和。病猪体温先升后降再升高, 白细胞数减少,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身体出现出血点, 逐渐消瘦, 直至最后死亡。
1.3 慢性型
多发生于后期, 在猪瘟常发区也经常出现。病猪体温忽高忽低, 食欲不定, 身体消瘦, 周身出现出血点, 便秘和痢疾交替出现, 这时期病猪多数死亡。
2 处理方法
检疫不合格的猪, 不予出证。当猪瘟疫情发生时,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上报。采取适当措施, 进行控制和扑灭:封锁发病区, 禁止从发病区流出任何与疫情相关的东西, 禁止任何东西进入发病区,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 屠宰检疫要点
3.1 查证验物
3.1.1 检查相关证明手续,
尤其是检疫合格证明, 运输要具备消毒证明, 核对种类和数量, 检查检疫合格证明是否过期, 如果过期不能予以屠宰, 还要检查出证机关的合法性, 询问有无官方兽医出具的证明。
3.1.2 核对免疫标识, 要仔细检查确保每一头猪都有该标识[2]。
3.1.3 对生猪的来源地进行了解, 询问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特殊情况发生, 如死亡、患病现象。
3.2 群体检查
主要观察猪群状态, 看是否有猪瘟症状出现, 尤其是对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原地转圈的猪要格外注意, 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就要怀疑猪瘟疫情出现的可能性。
3.3 个体检查
除了对猪群进行检查外, 对猪个体也要进行排查, 观察猪的体温和饮食状况, 在打扫猪舍时注意是否出现可视黏膜, 近距离观察猪时, 对肤色和毛发也要仔细观察, 一旦发现有猪瘟症状出现, 可以及时控制处理。
4 结论
猪瘟是生猪养殖场经常出现的疾病, 传染性强, 死亡率高, 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要重视猪瘟检疫工作, 在平时养殖过程中仔细观察, 发现有猪瘟症状出现的苗头, 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将传播几率控制到最低。
摘要:生猪养殖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猪瘟疫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综述猪瘟检技术要点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猪瘟,检疫,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万遂如.关于猪瘟的净化问题.养猪, 2013 (04) :97-99.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篇8
1 分类测定废水水质
化工园区内的综合废水主要为各个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集合,而每个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特点因其生产产品类型而呈现不同的性状特征。在化工园区中各废水汇集之前,可以进行分类测定废水水质。根据各废水的污染情况,将相似污染源的废水集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有针对性的处理废水。因为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含有的难处理物质如有机物类和重金属类等,其因污染物的特性差别而对废水处理要求不一样。有机类污染物的存在还妨碍废水处理过程中对重金属的去除。一般会用氧化、吸附等方法将有机类污染物去除后,再以无机类废水处理方法对重金属进行去除。对化工园区综合废水进行分类测定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去污效率。
2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预处理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拥有组分繁杂、极难降解等问题,若直接采用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往往达不到最终的废水排放国家标准。目前,多数废水处理厂对园区内综合废水采取预处理,之后进入正常的废水处理工艺,通常能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废水分流处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预处理方法。胡大锵等[2]报道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厂应用常规的A/O2工艺处理废水,因进水中存在大量的污泥活性抑制物质和无机颗粒,造成出水氨氮指标远远高于当地排放标准。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出了分流去除抑制物的预处理措施,优化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Cr1 000 mg / L、TKN 124 mg / L时,出水CODCr< 80 mg / L、氨氮< 15 mg/L,处理效果明显。杨德敏等[3]则通过预处理/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汽车生产废水,该过程中将阳极电泳废水和面漆废水在车间内去除漆渣等大颗粒物质,再进行其他处理方法,最后出水水质可达一级标准。曾小勇等[4]在处理化工园区废水时应用微曝气催化铁内点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废水脱色率达到43% ,COD、PO43-- P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 5% ,87. 5% ,79. 4% ,预处理可对进水起到很好的缓冲和水质调节作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Jia等[5]对化工废水进行加压水解过程预处理,采用碱解、沉淀、絮凝等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这些物化手段对废水中总磷、硫化物、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0% ,COD的去除率达到70% ,废水中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从0. 05 到0. 33, 效果明显。Deshpande等[6]采用电化学技术队对原料生产企业废水进行预处理,发现在最低能耗情况下,铝电极对废水中色度的去除、悬浮固体总量的降低、重金属的去除都达到较好的效果。预处理后的废水BOD/COD比率升高,有利于进行后续的生化处理。
3 筛选并去除致毒因子
鉴于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的高盐难降解、生物毒性大等特点,筛选致毒因子,研究去毒技术也是环境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废水中的致毒因子主要有重金属类以及有机物类污染物。而关于致毒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法、HPLC - GC、HPLC - MS、GC - MS等。关明添[7]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电镀废水的重金属含量,电镀企业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过了国家标准,经过重金属去除工艺后,废水可以达标排放。颜高锋[8]等采用HPLC、GC - MS、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化工废水的有机物进行分析,筛选出废水特征污染物,研究其在废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通过对筛选到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追踪,检测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每道工艺中COD的贡献率,该研究可以为废水处理工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原辅材料和分析工艺过程中能产生有毒害物质,而对化工园区综合废水致毒物质的去除,可以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处理能力,增强下一步的废水处理效果。目前去毒技术主要有内电解技术、光催化氧化等各种耦合处理技术。王松等[9]在滨海化工园区废水预处理去毒技术耦合工艺研究中发现,内电解- 超声法对制药废水的生物毒性去除率高达92% ,且其生化性提高45% 。与传统方法相比,内电解- Fenton法中双氧水的添加可以增加污染物的降解途径,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傅敏等[10]采用超声波技术处理废水,该法在超声波条件下,电解电流在1. 0 ~ 2. 2 A范围内,降解率随电流先增大后减少,电流为1. 9 A时,降解率可达最大值,协同处理能够提高化工废水中吲哚的降解率。刘刚等[11]运用光催化氧化混凝耦合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含CODCr浓度为173 ~ 70 144 mg/L的苯系物类污染物废水进行处理,去除率可达38% ~ 96% ,而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高达96% 。Pan等[12]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对有毒物质三苯甲烷染料进行脱色处理,取得不错的效果,该法对三苯代甲烷污染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Ma等[13]采用矿物质对有毒含硫废水进行处理,发现钠铁矾处理后,废水中高达26 000 mg/L的COD急剧下降至1 001 mg/L,COD的去除率高达96% ,该法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直接进入后续的生化反应器,进一步的废水处理后即可达标排放。
4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生化处理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涉及到好氧处理工艺和厌氧处理工艺,而在具体的废水处理操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好氧- 厌氧组合处理化工综合废水。在化工园区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预处理和废水中致毒因子筛选等操作,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处理,增强了活性污泥等的抗冲击能力。王倩等[14]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废水,当进水COD为300 ~700 mg / L,厌氧水解池、好氧水解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停留时间为8 h、16 h、15 h时,工艺出水COD可低于100 mg / L,COD的去除率在72% ~ 92% 之间。何成达等[15]利用内电解- 厌氧- 好氧耦合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在COD为6 000 ~ 7 000 mg / L,色度> 10 000 倍染化的废水处理中,去除率高达92% 以上。韩洪军等[16]运用好氧、厌氧等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废水,4 个多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进水COD为2 141 mg/L、总酚为391 mg/L、氨氮为92 mg/L时,出水COD < 100 mg/L、总酚< 10 mg/L、氨氮< 15 mg/L,水质符合国家一级标准。Zhidong等[17]采用ISMBR - A / O反应器处理炼油废水中的氮磷元素,结果显示该法可使废水中的COD、BOD5、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91% 、90% 、91% 、99% 、80% 和66% 。Savant等[18]报道厌氧条件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的去除率较高,但是对AOX等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处理效果显著,而生物厌氧治疗法则对AOX了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于该特定微生物的筛选和研究,有利于AOX处理反应器的优化和发展。Mahdi等[19]研究气单胞菌属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菌团处理废水96 h后,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为93% ,油脂去除率达75% ,悬浮固体总量减少了47% 。而直接利用相关酶制剂处理废水,在12 h后,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6% ,96 h后,废水中的油脂去除率和悬浮固体总量去除率分别达到75% 、45% 。EI - Kamah等[20]采用完整的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废水,整个系统对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97. 5% ,BOD5的去除率为99. 2% ,悬浮固体总量去除率达94. 5% ,油脂去除率98. 9% ,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符合埃及当地的水质指标。
5 结论与展望
论伪彩色图像处理技术及方法 篇9
伪彩色处理是指将黑白图像转化为彩色图像, 或者是将单色图像变换成给定彩色分布图像。由于人眼对彩色的分辨能力远远高于对灰度的分辨能力, 所以将灰度图像转化成彩色表示, 就可以提高对图像细节的辨别力。因此, 伪色彩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眼对图像细节的分辨能力, 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伪彩色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黑白图像或者单色图像的各个灰度级匹配到彩色空间中的一点, 从而使单色图像映射成彩色图像。对黑白图像中不同的灰度赋予不同的彩色。
设f (x, y) 为一幅黑白图像, R (x, y) , G (x, y) , B (x, y) 为f
值得注意的是, 伪彩色虽然能将黑白灰度转化为彩色, 但这种彩色并不是真正表现图像的原始颜色, 而仅仅是一种便于识别的伪彩色。
伪彩色处理技术的实现方法有多种, 如密度分层法、灰度级-彩色变换法、频域滤波法等等。其中灰度级-彩色变换伪色彩处理技术可以将灰度图像变为具有多种颜色渐变的连续彩色图像。该方法先将灰度图像送入具有不同变换特性的红、绿、蓝三个变换器, 然后再将三个变换器输出不同, 从而不同大小灰度级可以合成不同颜色。这种方法变换后的图像视觉效果好。
二、强度分层技术
强度分层技术 (又称密度分层) , 其分层的几何解释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将图像描述成一个三维函数作为空间坐标的强度。 (2) 放置平行于 (x, y) 坐标面的平面。 (3) 每一个平面在相交的区域切割图像函数。
设原始黑白图像f (x, y) 的灰度范围为:[0, L], 用K+1个灰度等级把此灰度范围分为K段:l0, l1, l2, …, lk其中l0=0 (黑) , lk=L (白) 映射每一段灰度成一种颜色, 映射关系为g (x, y) =ci这里的g (x, y) 为输出的伪色彩;ci为灰度在[li1-, li]中时所映射成的彩色。
经过这种映射处理后, 原始黑白图像f (x, y) 就变成了伪彩色图像g (x, y) 。若原始图像f (x, y) 的灰度分布遍及上述K个灰度段, 则伪彩色图像g (x, y) 就具有K种颜色。
1. 用颜色突出人体热量在不同部位分布
采用热像仪成像的方法:将红外探测器 (传感器) 获取的信号经放大到一定电平后进入信号处理机, 处理机主要功能是恢复图像信号的直流电平, 使信号电平与热像仪所测温度呈对应关系, 再经计算机处理并显示, 为了便于识别, 再将通常的灰白度图经过彩色编码形成彩色图。
2. MATLAB中强度分层法彩色图像的实现
%Gray slice强度分层法彩色图像处理
三、伪彩色处理之灰度级-彩色变换法
以上是一组典型的灰度级-彩色变换的传递函数。其中图 (a) 、 (b) 、 (c) 分别表示红色、绿色、蓝色的传递函数, 图 (d) 是三种彩色传递函数组合在一起的情况。由图 (a) 可见, 凡灰度级小于L/2的像素将被转变为尽可能的暗红色, 而灰度级位于L/2到3L/4之间的像素则取红色从暗到亮的线性变换。凡灰度级大于3L/4的像素均被转变成最亮的红色。其他的颜色以此类推。
四、灰度级-彩色变换法的Matlab实现
程序如下:
参考文献
鸡常用的采血技术及血样处理方法 篇10
1采血要求
一是鸡只采血时需空腹。二是必须保证一定的检测数量, 每群鸡采血样本数量不低于23份, 才能保证检出结果具有95%的可信度[2]。三是怀疑有传染病时, 采血过程一定要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检验后残留的血液及用具必须彻底消毒处理。四是血液标本需用保温瓶或保温杯保存。五是工作人员避免被采血动物伤害、针头刺伤等, 做好自身防护。
2采血方法
鸡只采血时应根据个体大小和检测项目选择不同的采血方法[3]。
2.1鸡冠采血
2.1.1方法。多用于需血量较少的成年鸡采血, 如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鸡只保定好, 先用75%酒精棉消毒鸡冠, 待酒精挥发干燥后, 用灭菌针头刺破鸡冠吸取血液或用剪刀剪去一小片冠尖也可。第1滴用棉球吸去, 第2滴作为血样, 吸取血液时需用手挤压鸡冠。此法操作简单, 采血后注意止血和防止伤口感染。
2.1.2注意事项。采血环境要求光线充足;所用注射器、采血针等器具必须进行灭菌、干燥;为防止伤口的感染[4], 需用碘伏涂擦采血部位;采血过程做到无菌操作;采血者要做好自我防护。
2.2心脏采血
2.2.1成年鸡心脏采血。鸡右侧卧保定, 助手左手抓紧鸡的两腿, 右手紧抓两侧翅膀根部, 右手中指控制鸡的头部。采血部位在胸骨脊前端至背部凹陷处连线的1/2处, 用碘伏螺旋式消毒后, 采血者用9#采血针在穿刺部位与皮肤垂直进针2~3 cm深, 回抽有回血时, 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针管下部, 缓慢抽取心脏血液2~3 m L, 之后用干棉球按压采血部位。
2.2.2雏鸡心脏采血。左手抓鸡, 局部消毒, 右手持采血针, 平行于颈椎从胸腔前口插入, 回抽有回血时, 即可将注射器拉杆向外牵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管内[5]。
2.2.3注意事项。该方法用于多量血液采集, 但不宜多次、连续采集, 否则影响心脏恢复, 尤其对于雏鸡心脏损伤较重, 甚至引起鸡只死亡。当采血针头刺入心脏时, 操作者脱手可见针管随心跳而摆动, 此时可调节针头深浅即可采出血液。若针管不摆动或摆动不明显, 需重新调整针头[6]。心脏采血时动作要迅速, 缩短采血针在心脏内的停留时间, 防止凝血。
2.3翅静脉采血
2.3.1方法。助手将鸡只仰卧保定, 使鸡翅内侧暴露, 采血者先拔掉阻挡静脉血管的羽毛, 用碘伏棉球螺旋式消毒, 左手拇指压迫近心端, 血管怒张后, 右手持7#~9#采血针以15~30°的角刺入血管内, 回抽采血器拉杆, 见有少量回血时, 放松对近心端的按压, 采血人员将采血针另一端插入真空管收集血液。如果用注射器采血时, 要慢慢抽取血液以防止静脉塌陷和出现气泡。采血完毕后, 用干棉球按压局部30 s以上, 再放开鸡只。
2.3.2注意事项。抽取血液时, 速度不宜过快, 否则血管易塌陷遮挡针口吸不出血液;采血完毕退出针头时要用干棉球按压止血30 s, 以防出血。
2.4颈静脉采血
2.4.1方法。常用于15~45日龄雏鸡的采血, 因右侧静脉较左侧粗, 所以多在右侧静脉采血。采血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鸡头部, 并使头部偏向一侧, 拇指按压颈椎使颈静脉怒张, 手掌和其他手指保定住鸡只。右手持注射器, 将针头沿血管方向以45°的角刺入颈部皮肤及血管, 在与血管平行进针0.2~0.5 cm抽取血液, 采血完毕后用干棉球按压采血部位并退出针头, 防止出血。
2.4.2注意事项。成年鸡采血时需助手保定;皮肤颜色深的鸡只采血时较困难。
3血样处理
3.1全血处理
采血时先在采血管内加抗凝剂, 并旋转使内壁湿润, 采集的血液直接滴入加有抗凝剂的采血管内, 立即摇动充分混合, 根据需检测的项目置于4~6℃冷藏备用, 不能冻结[7]。
3.2血清制备
若制备血清, 采血时不需加抗凝剂。
3.2.1方法一。采集好的血液滴入试管, 将试管倾斜放置, 置于室温, 2~4 h后, 血液凝固, 血清析出, 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 即可收集到血清。
3.2.2方法二。若是用真空管收集的血液直接将真空管放入离心机进行分离, 如果两端不对称时, 将空的离心管装上与血液等量的水盖紧代替进行离心。当离心机离心5~8 min后关闭电源, 待离心机完全停止转动时取出离心管进行血清分离, 即可得到血清。
总之, 在鸡血液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 既要注意节约人力及财力成本, 又要减少对鸡只的伤害和应激反应, 采血人员需多次勤加练习, 提高采血速度和质量。
摘要:鸡的采血是动物防控人员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采血质量及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鸡常用的几种采血技术及血样处理方法, 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采血技术,血样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世榜.畜禽采样常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J].福建畜牧兽医, 2013 (6) :54-55.
[2]王叶录.鸡血样的采集要求和方法[J].中国畜禽种业, 2013 (7) :135.
[3]齐德林.禽的采血技术及注意事项[J].畜禽业, 2015 (8) :89-90.
[4]许勇团.鸡的采血和病料的采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6) :50-51.
[5]商展榕.村级动物防疫员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192.
[6]简玉洪, 吕玉新, 张祖勇, 等.鸡翅静脉、心脏采血技术要点[J].贵州畜牧兽医, 2015 (2) :62-63.
处理技术方法 篇11
【关键词】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处理方法
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在整个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坚守将质量和进度放在首位,必须以安全的性能和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应该做好对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预防工作和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的进度在规划的范围内顺利完成。因此,要求提高电力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1.电力架空线路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杆塔基础问题
杆塔设计在电力工程中,一般设计遵循客观现象,若最大风速达到25m/s,则可以承受台风级别为10级上下波动的台风,但是将该理论应用在实际电力工程中,建筑团队为了减低施工的成本,建筑材料质量低劣且发生缩减的现象。譬如,最为严重的就是杆塔的根基,杆塔的根基在埋设时的深度不够,且基础不稳等问题,当面临巨大的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时,必须做好预防杆塔发生倒塌发生的措施。
1.2 电路短路问题
在电力施工发展的初期阶段,施工人员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不齐,且部分员工没有实践经验,在对架空线路技术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对复杂的电路构造容易混淆,对于架空线路的装置也没有进行谨慎的检查和校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较为欠缺,架空线路非常容易发生短路现象,甚者会发生线路全部燃烧的现象。
1.3 雷击问题
雷击是最常见自然问题,表现出的形式也较为多样,容易对线路造成影响,如线路发生断线、爆裂以及毁坏等问题的发生。譬如,在工程进行全面施工的过程中,线路连接器是由价格低廉的并沟线夹,有些施工团队甚至忽视对并沟线夹的应用,对线路的连接器的安全问题留下隐患,若突然发生雷击,增加损坏高压设备的可能性。
1.4 温度问题
电力施工过程中,最怕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而耽误进度,因此,自然灾害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若施工在冬季进行,则由于温度较低,给各项措施的顺利进行和落实带来阻力,线路履冰等问题成为阻碍施工顺利进行的因素,而对于高空作业以及低温作业等因素受天气影响最为严重,这些问题应该列为考虑的范畴。
2.电力工程中架空线路施工技术的处理措施
针对电力施工过程中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存存在的不足及时作出处理,具体处理技术如下:
2.1 检修技术合理化
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实践中,若是由于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中的问题影响电力项目的整体运行及进度,则必须采取高效的检修技术进行筛查,为检修的工作人员提供全面可靠、准确真实的相关信息,在检修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检修的技术要点和优势更好的实现电力工程的效率,具体的检修要点如下:
第一,重新连接导地线时,应该做好连接前的准备,将基本的原件事先连接妥当,对机电的整体设备进行性能的测试,确保在原件安装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对检修活动进行有效的运行和开展。若导线的横截面积较小,则可以使用耐张线夹(螺旋式)进行连接。依据线路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保证耐压理论符合施工强度标准情况下,计算拉断力的数值。
第二,停电的检修过程中,安全措施是最重要的防范措施之一,具体包括:检查电路、进行接地检验等;对于进行杆塔作业来说,停电后进行绝缘体的清除的工作,在验电的其中一段挂起接地线,由负责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对临时的接地线进行检验,确保施工的安全。当线路检修工作完成后,拆除临时的接地线,临时接地线应拆除,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全部检修结束后可以实现正常的施工作业。
第三,带电技术的实施必须进行专人的监护,在检修的过程中,保证整体运行的安全性。监护人员负责的范畴应该是多个作业点,杆塔检修相对其它检修较为复杂,因此,应调派相应的人员对杆塔进行监护;在地电位进行带电作业时,应保证检修人员同带电物体之间预留安全的距离。工作顺利完成后,应该做好对工作的汇报总结、以及问题的及时反馈,重合闸的重新恢复,改善和提高电力架空线路在电力工程中的安全性能、可靠性能以及稳定性能。
2.2 监控技术作用的发挥
在电力施工的全过程中,监控技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架空线路技术在日常作业中的运行状况进行具体的检测,针对具体的障碍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为施工的进一步开展做好准备。
第一,做好对远程技术的进一步监控。远程监控技术是一项对技术进行有效保障,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手段和便捷的通信网络共同作用,将电力高空架线实际运转的情况输送到监控系统中,若是出现线路的异常情况则会有报警信号产生。
第二,做好发生问题故障及时报警的监控系统,阻止电力架空线路技术中应用的重要设备发生丢失。应该在电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安装一个系统的报警装置进行监控,使其能够对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异常现象有辨识度,这些异常现象包括振动频率变化、热能影响以及温度变化等。
第三,对自然的气象因素做好系统监控,采取温度检测系统,帮助运输电路提供可靠、准确的气象及环境的数据参数,对于不断改变的气体压力、风速度及方向以及空气温度等具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获得的数据绘制数据曲线,减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第四,低温履冰的监控技术,由于冬季处在环境温度较低的状态下,因此,架空线路技术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为了阻止线路由于天气原因而产生履冰及受冻现象的出现而阻碍线路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将履冰的监控系统安装在铁塔中,对绝缘子产生的负荷随时进行监测。
2.3 做好防雷保护措施
架空线路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架空的线路也常常设置在偏远空旷的地方,更容易受到雷电天气的影响,采取防雷措施尤为重要。
第一,避雷线的设置。设置避雷线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也是最常用的防雷方法,可以有效的阻止电力架空线路受到雷电因素的危害。
第二,绝缘体的设置。将线路在整个运行中的绝缘性能进行有效的提升,有效地避免雷电对输电线路的袭击,塔顶的电位较高容易受到雷电的侵害,在塔尖增设绝缘体的子串,拉大导线以及地线之间的有效距离,将绝缘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第三,降阻剂的使用。降阻剂是帮助设备更好的控制电阻的数值,降阻剂结合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接地体进行钝化,从而更好的提升线路对抗腐蚀的能力,减低雷电对线路的冲击。
第四,消雷器的安装。防雷装置随着市场需要应运而生,消雷器是目前最先进的保护装置,减低线路由于雷击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同时也为架空线路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架空线路在电力工程中的技术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到自身施工的技术以及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在高空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单位的效益以及工程的总体质量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电力架空线路技术在电力施工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对技术设备的检测以及维修,做好对雷电袭击的有效防护,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电力工程的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电网建设中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03):36-39.
[2]宋保利,唐建军.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07):96-105.
汽轮机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篇12
机组检修时, 为提高效率通常要重视调整间隙, 清理污垢提高叶片粗糙度等。但是有人注意调节级间焓降的工作, 由于运行中各种原因会造成各个级间的喷嘴面积出现改变, 导致焓降分配与设升值有偏差, 导致通流效率下降。
例如, 运行中发现调节级压力低, 在同负荷时比设计值偏低, 表明调节级的焓降偏可以检查高压缸喷嘴面积, 并进行适当调整, 由于调节级压力低对运行不利。其原因是调节级的运行效率低 (级间效率在67%-40%变化) 并且变化较大 (而变工况时, 机组调节级和低压末两极变化最大, 工况时损失在两头最大, 而中间级效率高且变化很小) , 调节级焓降大会造成高压缸效率整体下降过多, 造成机组热耗增加。其处理方法如下: (1) 通过热力试验.检查各级效率是否与设计值有偏差。 (2) 根据试验数据, 检查偏差可能造成的原因, 然后制订检修方法和检查重点, 有的放矢。是否调节级焓降分配不合理, 按设计值重新调整。 (3) 大修时, 不仅要把重点放在各个间隙上, 同时更要重视影响效率的其他因素。
2各个机组运行方式和参数与中调分配负荷不匹配造成热耗增加
因通盘调度负荷, 导致机组往往不能在最佳运行负荷厂运行, 导致热耗增加。而热耗增加与负荷并非完全线性的。
高压缸的效率变化一般呈线性波浪变化。波浪形态可通过调节门的重叠度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整, 使机组尽可能避开凋阀节流损失较大的负荷点运行, 按调节门的特性重新调节重叠度, 在满足机组变负荷时不仅能平稳, 同时使机组在经常负荷下节流损失最小。这样就可按调度负荷的规律或机组之间的特点综合考虑使运行机组的损失最小, 安排机组的负荷。
对低压缸和排汽损失来说, 效率变化大致呈抛物线形态, 最高效率点在比额定负荷低一些的位置。要使机组实现最佳的运行状态, 综合进行考虑, 或通过较为准确的热力试验 (修正后) , 掌握机组的能耗规律, 做出微增调度曲线供运行人员参考, 这样才能达到运行方式最为合理.热耗损失最小, 实现降低煤耗目的。
变负荷时, 若负荷变化太大, 会导致无法避开调阀节流损失的位置, 这时可考虑采用滑压运行方式。但是滑压运行方式和定压运行方式有一个切换点, 在定压运行降到某负荷等于或大于滑压同等负荷下的热耗时应及时改变运行方式, 进行滑压运行方式, 这样能使机组在不同负荷下的热耗总处在相对较小的水平上, 达到降低热耗的目的。定滑压的切换点可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如下:可以使汽机在不同参数下带不同负荷时求出此工况下的热耗, 再进行参数修正, 画出定压和滑压的两条曲线, 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切换点 (即过去的微增调度曲线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凋节) 。
降低发电成本, 选择机组在低负荷下的优化运行方式, 也可以重新调整调节阀的开度和顺序, 要适应中调的调度曲线同时尽量在最佳运行方式;同时要使运行工况落在调门开度节流损失最小的位置上, 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3凝汽器的内部结构不合理, 造成端差大
真空对经济性的影响较大:大约真空变化1k Pa, 热耗影响1%, 2-4g/ (k W·h) 。不同机组略有不同, 与末级叶片长度有关。
统计表明, 老式凝汽器由于空气抽汽口结构不同, 影响机组的经济性, 按不同情况进行改进。
在真空严密性及其他参数接近的情况下, 因其内部结构的不同, 导致端差差异较大。例如真空泵有的抽出的蒸汽量大, 导致真空泵抽吸能力下降, 端差大;真空泵有的抽出的蒸汽量较小, 端差较小。
按经验进行判断, 在循环水温相同的条件下, 凝汽器不同的端差差异对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按以上情况确定凝汽器是否存在问题, 若有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改进。
4射水器或真空泵夏天冷却水温高时不及时切换水源导致真空降低、热耗增加
真空泵或射水抽气器的工作水温度对真空影响较大, 夏天时影响较大, 应采用置换地下水方法, 也可以请专家对不间的机组进行分析, 彻底解决此问题。实践表明真空提高装置的使用是一项节能效果较好的措施。冷凝器疏水方式会影响真空。冷水应向上, 热水应向下, 不然会影响真空。在系统设计和系统改造时必须注意。
5胶球清洗装置等设备的性能
胶球清洗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凝汽器端差, 直接影响着机组的真空, 也是电厂节能降耗的重点之一。但有些厂胶球清洗装置一直不正常。按有的火电厂实验, 一星期不投胶球, 真空会降低约1k Pa, 真空降低1k Pa, 对不同机组影响的煤耗达2.2-4.8g/ (k W·h) 。因此, 胶球清洗装置设备尽管较小, 但对火电厂的经济性影响较大, 一定要重视起来。
6冷却塔换热效果差
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机组的真空, 出塔水温每变化1℃, 影响大约1g/ (k W·h) 。并且各个火电厂对冷却塔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对同一个电厂同类型机组的冷却塔同负荷时出塔水温相差2-3℃, 真空也相差1k Pa左右, 要找出原因, 使出塔水温达到最佳状态。其最佳状态可用经验判断:在设计状态下, 正常出塔水温要比当时的湿球温度高一般处理方法为: (1) 在冷却塔运行中调整各个渠道的分配水量均匀; (2) 整理或更换喷嘴或溅水碟, 避免形成水柱或堵塞; (3) 清查填料是否存在堵塞或通天孔; (4) 清理淤泥和树叶等杂物, 避免流道堵塞; (5) 检查淋水密度均匀与否。以上工作技术无难度, 只是重视不足, 若整理后出塔水温降低1%, 其经济效益可提高0.8-lg/ (k W·h) 。
7汽水系统损失大, 阀门不严, 补水率高, 工质短路, 降低系统效率
7.1暖泵水从出口引出, 电耗大。出口引出时7.5-9.5k W/t, 前置泵引出时0.2k W/t, 一般需要3-5t (通过差压和节流孔大小计算流量) , 能节电30-40k W。
7.2凝结水泵各个用水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如果给水泵轴封到泵内部和到低加疏水管道.对经济性影响不同。
7.3疏水泵的疏水方向, 一般到凝结水管道, 而有些机组为减少系统或系统不方便在冷凝器内部。直接疏水到凝汽器, 经济性差些, 影响0.8‰-1.2‰。的热耗 (影响0.3g) 。
7.4轴加温升过高说明漏汽量超标, 要注意查找。
7.5阀门泄漏高, 参数影响较大。平衡试验不明泄漏量要达到0.25%以内, 有难度。而通过工作可达到0.5%以内。
8设备运行方式不合理造成热耗增加
8.1除氧器应滑压运行, 定压运行可能导致循环效率下降, 导致热耗增加。
8.2除氧器排汽量要改为自动或加氧运行方式, 解决热损失问题。
8.3锅炉定排与联排和要随指标进行, 尽可能减少, 并注意回收。
8.4给水泵节流调节与转速调节并用, 导致给水单耗上升。
8.5凝结泵水量用再循环调节, 节流调节, 导致电耗上升, 要改为变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轮机常见的技术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