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院校(共11篇)
空军院校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不懈 用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 系武装全 军 , 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空军院校 应“紧贴军 队科学发 展新形势 、军事斗争 准备新任 务、官兵精神生活新需求”,找准历史定位,科学管理运用, 在空军蓝 天文化的 沃土上科 学构建出 特色鲜明 的空军院 校文化,持续激发先进军事文化和空军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润物无声作用,进一步有力推动空军院校的建设发展。
一、深刻剖析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重 要意义,在继承发扬上持续用力
发展使用先进军事文化、空军文化为加快空军院校建设发展、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任职教育模式提供了动力源泉。空军院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在先进军事文化、空军文化和优良作风的沃土中汲取营养,逐渐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并持续强化,熏陶和滋养院校一代代官兵在传承中不断理解,不断创造,自觉弘扬。一是文化作为传承血脉基因的“动力源泉”需要持续强化。 回首人民空军六十多年的成长积淀,一代代中国空军人共同努力形成了特有的空军文化底蕴,这些无疑是空军文化的思想根基。在继承和发扬过程中,院校应深刻认识和把握空军文化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把它作为传承血脉基因有力抓手和丰富载体 ,不断汲取空军历史传统营养,结合自身院校的定位、特点,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空军精神和时代潮流的空军院校文化。二是文化作为铸魂育人的“基础工 程”需要持续强化。在治校育人中,文化对“铸魂”始终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软环境作用,院校应始终围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持续发扬先进军事文化、积极创新空军院校文化,把捍卫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最高使命,把灌输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纯洁思想道德作为第一导向,转化为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灌注院校,内化为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官兵。三是文化作为提升战斗力的“精神装备”需要持续强 化。新时期,先进军事文化对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塑造有“血性”的官兵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 ,要把文化与院校教育、训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用文化力滋养学习力,用学习力催生战斗力,使院校文化建设与校训融为一体、相互渗透,使之真正成为强化使命担当、促进观念更新、凝聚发展力量、磨砺战斗精神、引导育人启智、服务履职打赢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四是文化作为转型建设的“ 动力引擎”需要持续强化。先进军事文化始终是引领国家和军队发展的方向标,深处军队体制编制改革、使命任务不断变化的大潮中,先进军事文化、空军文化无疑为建设始终与职能使命、时代特色相符合的正规化空军院校提供了思想导论、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为广大官兵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找到认同和归宿,为催生院校官兵胸怀空天、建功空天的精神力量插上思想之翼。空军院校文化建设要始终把院校官兵个人的价值理念统一到空军的使命责任上来,使官兵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院校的使命责任统一起来,使官兵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二、深刻领悟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突 出作用,在运用深化中持续用力
院校任务宗旨决定了院校文化建设的本质方向,赋予了院校文化鲜明的政治属性。把握这一核心要义,必须紧紧扭住文化工作正面引领的功能作用,在运用深化中持续用力, 使之成为延伸的课堂、育人的阵地、成才的途径。一是文化能承载理论传播,把坚定信念烙进官兵灵魂。院校文化是宣传普及创新理论的思想阵地和重要载体,对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有着深远的影响,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必须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引领文化自觉。借助空军院校自身特有文化的形式和功能,将理论武装与院校文化工作一并谋划,与文化建设一并规划,与文化活动一并策划,拓宽理论传播途径, 使理论学习由传统单一的“说教式”向声情并茂、图文并用的“情景式”转变,向抛砖引玉、撞击思想的“讨论式”转变, 使官兵在院校文化实践中受启发、受教育,不断增进官兵对理论的认知认同,引导他们深扎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子。二是文化能助力传统弘扬,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有着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挖掘用好的同时,把空军院校特色文化植根其中,注重引导官兵在追根溯源中感悟真谛、汲取营养。要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深化党史军史学习,将红色旋律课间放一放、红色故事课上讲一讲、红色电影课后放一放、红色知识课下比一比,营造良好的宣传渗透氛围;要在踏访战斗遗址、祭扫烈士陵园、拜谒英雄纪念碑等活动中讲清遗址、陵园、纪念碑背后的“故事”,持续激发官兵继承革命传统、献身强军事业、空天事业的责任担当和光荣使命。三是文化能升华价值塑造,把崇高追求凝成官兵意志。要着眼把核心价值观蕴涵的真善美注重向教育训练深入、向日常管理渗透、向任职本领延伸、向育人启 智拓展。着力突显空军院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鲜明主题,善用校园文化环境熏陶浸润,把校园环境的“宜人”与“育人”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寓教于境、寓教于观,运用经常性、选择性的思想灌输、典型引领、实践感悟、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中引导官兵端正品行、纯洁操守,在核心不变、方式求变中不断增强空军院校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引导官兵自觉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恒久不变的精神追求。四是文化能创建育人载体,把过硬素质熔铸官兵身心。文化辅导、兴趣培养、技能培训作为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积极拓宽文化活动领域、提升活动层次、升华活动效果,打造格调高雅、质量上乘的空军院校文化品牌;要广泛采取“请进来讲学、走出去观学、学习中互学、岗位上见学”的方式,为院校官兵成长成才搭建学习平台,帮助官兵实现能力素质升级;树立文化骨干人才思想,注重全员式统筹兼顾,抓好帮带培养,为空军部队建设发展输送、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空军部队官兵综合素质的整体跃升。
三、深刻把握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时 代脉搏,在创新发展上持续用力
伴随社会的多元发展和兵员成分构成的调整变化,青年官兵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需求多样化,思想品位日益提高,同时,空军各院校职能使命也在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发挥空军院校文化的功能效用,只有与时俱进,顺应形势,创新发展,牢固树立“大文化观”、“文化安全观”、“文化服务观”理 念,健全文化活动管理制度,不断增强流行指数、科技含量和亲和力,才能增进先进军事文化、空军特色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方面的作用。一是要聚焦官兵需求。官兵是院校建 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要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坚持把面向官兵、面向实际、面向潮流、面向创新作为空军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要牢固树立以兵为本的理念,针对官兵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主动问计问需,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发展空军特有的空勤文化、机务文化、后勤文化等,努力把空军蓝天文化的普遍性规律与富有职能特色的特殊性要求统一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空军院校校园文化品牌。二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要善于从时代发展中汲取先进 因子和有益元素,大胆吸收借鉴,不断增强空军院校校园文化的时代气息。如整合军营网络文化资源,发挥网络的教育、娱乐、互动等功能,用网络激活院校文化建设的“一池春水”, 不断引领官兵成长成才的思想高地和精神家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等传媒技术的建设步伐,加强院校专业性培养建设,提升院校官兵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把院校的动态、官兵的生活反映出来的能力,真正把院校文化搞活、搞繁荣。根据受众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的心理特点、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对宣传的内容进行“微”化处理,把空军的使命、任务、主张、理念等形象宣传信息和空军院校育人精髓融入其中, 精心策划制作既有思想性、艺术性,又有娱乐性的微资讯、小“段子”等 ,使院校官兵在潜移默化中熟悉了解空军、热爱学院、建功军营。三是要着眼形势任务。 空军部队的使命任务、作战模式决定了抓安全工作、建安全文化的必要性,空军院校无疑成为打牢官兵安全思想基础的第一站。因此,要坚持把安全行为文化作为安全建设文化的核心要素来抓,坚持科学管理,从严管理,注重院校官兵行为养成培育,把“红线”思想、“底线”思维、“ 雷区”意识“常驻”官兵脑中,真正使安全文化内化于官兵之心,外化于官兵之行。
空军院校 篇2
今年7月的美国《空军》月刊载文称,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正在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历史和文化同样在中国空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让美国空军和公众更快、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空军及其指战员,该刊从十个角度解读了这支部队的现状。
1.靠近日本飞行
每当中国战机出现在东海,日本都会做出反应。日本航空力量2009年紧急升空38次,2010年96次,2013年紧急升空415次。2013年9月8日,中国空军的两架轰-6轰炸机从本土起飞,在宫古岛和冲绳主岛间飞了一个对角线。虽然沿用了20世纪60年代的整体设计,轰-6已进行了全面升级,能够携带空射巡航导弹,适合攻击海上船只或陆上据点。
今年初夏,中国战斗机与日本拦截机再度爆出新闻。日方称,双方靠得很近,增加了东海上空的风险。事后,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卡莱尔强调了美国作为制衡力量的重要性:“日美有深厚的友谊和持久的盟约,携手合作,我们就能应对地区安全与稳定面临的威胁。” 2.热情好客
卡莱尔和美国空军参谋长韦尔什曾于2013年访问中国。韦尔什后来表示,他们“受到了热情款待,(中国空军的)马晓天司令员是很棒的主人。”
谈到两军关系,卡莱尔认为,“通过座谈,我们彼此加深了理解。(座谈)将以积极的方式产生潜在影响。”韦尔什称:“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可以沟通、合作,这样才有助于防止误报、误解、意外冲突„„我不认为两军关系永远是美中关系的支柱,但它可以有所贡献。”
3.款待外国同行
总体来说,比起出访,中国空军似乎更喜欢接待访客。据中国专家肯尼斯·艾伦介绍,2001年以来,中国空军与外国同行的交流逐渐增多。身为空军退役军官和前驻华使馆的空军武官助理,艾伦主要负责人员、组织和培训,对中方在这些领域的运作较为了解。
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中国空军指挥学院开办了一门关于战术、战法和培训的课程,参训者中,除了6名解放军空军飞行员,还有其他41个国家的69名军官和飞行员,访客们的国籍涵盖智利、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委内瑞拉。
4.地位暂次于陆军 中国官方表示,该国空军有39.8万人,占解放军总兵力的17%。解放军有“陆军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艾伦说。从传统上看,在中央军委掌管军队现代化的也往往是陆军军官。
两名飞行员在两年前进入中央军委。首先是空军司令员马晓天,更重要的是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许其亮。作为出任军委副主席的第一位飞行员,后者的就任具有开拓性。
鉴于两名空军将官在历史上首次同时进入最高军事机构,许多中国观察家认为,这预示着陆军主掌话语权的格局会有所松动。
5.战斗经历不多
中国空军正试图将自身的能力边界向远程和联合作战方向扩展。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可能是缺乏实战经验。“中国空军参加持续的空对空战斗,主要是在朝鲜战争和1958年持续数月的台湾海峡危机(编注:炮击金门战役)期间。”艾伦说。
另一部分经验属于中国空军地对空导弹部队的操作手,其中一些人在越南战争期间操纵导弹与美军对抗。即便如此,这支防空部队依然缺乏新鲜的实战经验。“中国防空部队最后一次击落飞机发生在1987年10月,当时,一架越南飞机无意中越过了边境。” 6.重视以史为鉴
密切关注外军战例,有助于弥补战斗经验的缺乏。中国空军高层在这方面十分认真。
“坦白地说,他们关注西方国家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的表现,关注我们在前南斯拉夫的有限度空袭,当然也会关注‘伊拉克自由’和‘持久自由’行动。”卡莱尔说。西方的压倒性制空权是中国改进自身能力的动因。“上述军事行动让他们意识到在战略上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的劣势。”他补充道。
“由于缺乏经验,解放军通过密切研究和分析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战法加以弥补。”美国智库CNA Corp.的中国分析家成斌(音)说。在他看来,令中国观察家感受深刻的是,对先进技术系统、联合作战、指挥和控制的需求将耗费巨资,大批量消耗弹药同样成本不菲。
7.尝试全球到达
中国于2005年首次尝试远程空中作战。当年9月7日,一架波音747货机在小石城空军基地降落,装载着为“卡特里娜”飓风受害者准备的104吨救灾物资。“很不寻常。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想不起之前有中国空运救灾物资到美国的情况。”美国空军准将瑞海瑟说。
2010年,中国苏-27战机飞抵西亚,与土耳其空军举行联合演习。“事实上,解放军的远征部队已现雏形。”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项目主任芬克尔斯坦承认。2011年2月和3月,中国派出伊尔-76运输机到利比亚撤侨,撤离1655人至苏丹,然后带着287人回国。
中国空军现在经常参与国际救援任务。2011年9月,4架伊尔-76运送物资至巴基斯坦;10月,3架伊尔-76赴泰国救灾。马航MH370事件后,这些飞机再度奔赴南太平洋。
8.像一个大家庭
基于组织方式,中国空军天性内敛,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家庭。艾伦称,中国军人在职业生涯中较少调动岗位,保障人员往往只在一种飞机上工作,飞行员只飞一种或两种机型。历史上,由于军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够高,机务人员和飞行员必须了解每件装备的底细。
一个值得注意的传统是,每位飞行员通常只在一个基地服役。艾伦说,从滑行和起飞开始,飞行团首长对训练活动实施详细管控,作战单位围绕单一机型组建。然而,中国空军最近的改革已开启了不同机型实施合练的可能性。一些单位开始得到“飞行员自治权”,即自行制定训练计划并开展“自由空战”,其中包括“无剧本”的空中拦截。这无疑是种进步。9.配备远程导弹
归属于二炮的“航母杀手”弹道导弹吸引了西方的注意力。然而,中国空军也有装备远程导弹的飞机。“解放军实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要素之一,是在地、空和海上平台部署大量高精度反舰巡航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新书《低能见度力量倍增器》指出。
关键在于,中方把导弹用作空射武器的熟练程度如何。这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巡航导弹的高速、低信号特征及低空飞行会给防空系统、空中监视和跟踪雷达施压。”该书指出。
10.飞得更远,飞得更久
2013年,中国空军一线部队的年均飞行时数已超过美国同行。空军武器专家指出,“几年来,解放军空军一直在海上举行实弹射击演练,包括在夜间飞行和打击水面舰艇。”
解密朝鲜空军 篇3
朝鲜空军概况
朝鲜空军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军军种之一,实行空防合一体制,主要担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空袭、空降、空中侦察等任务。
1948年2月,朝鲜人民军航空队建立,隶属于平壤学院。1949年1日,航空队扩编为独立的飞行联队,12月改称航空师。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时,人民军航空部队兵力2000余人,飞机150架。10月,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组成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在苏联空军的协同和支援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空中力量作战。1955年5月,成立独立空军。到20世纪80年代,朝鲜空军调整作战体制,将全国划分为3个作战区域,下设3个地区司令部,并陆续从苏联引进苏25、米格23、米格-29型等作战飞机,萨姆-5等型地空导弹。
主要作战飞机
在朝鲜战争期间,朝鲜空军的装备、设施大量损失。到1953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部队控制了三八线以北地区后,朝鲜人民军空军开始重新重组。1961年,苏联和朝鲜签署了双边互助协议和很多秘密的军事合作附加议定书(有些至今都是机密文件)。按照上述条款,1961年至1962年,朝鲜空军获得了米格-19超声速战斗机和萨姆-1地空导弹。朝鲜人民军空军还得到了化学弹药,之后便开始在化学及辐射污染的条件下进行作战训练。1965年后,朝鲜开始接收米格-21F战斗机和萨姆-2地空导弹。
随着时代的发展,朝鲜空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数已经比较陈旧,不适合现代作战环境。在20世纪80年代初,朝鲜空军开始新一轮的现代化建设:除了拥有150架米格-21战机外,还从苏联获得了一批60架米格一23P战斗轰炸机和米格-23ML战斗机,并从中国获得了40架强-5单座双发超声速攻击机(也有少量资料认为朝鲜接收了150架强-5)。第56精英卫队和第57战斗机军团配备米格-29和米格-23,基地设在平壤附近,以保卫首都。
从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空军的直升机数量大幅增加,从40架增加到了277架。现役的直升机包括米-2、米-4、米-8,以及向美国采购的87架MD-500直升机。
朝鲜运输机队拥有270多架安-2轻型运输机和安-24运输机。安-24运输机能在粗糙地面起降,因此特别适合执行运输特种作战部队的任务。
到1992年,朝鲜空军拥有约1620架飞机和70000名士兵,由空军作战司令部直接管理三个航空战区。每个航空战区都拥有战斗机团、轰炸机团、安-2运输机团、直升机团和防空火箭团各一个,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
截至1996年,朝鲜空军由6个航空兵师组成,包括三个战斗机师、两个运输机师、一个战斗训练师。
空军基地和装备生产与进口途轻
朝鲜拥有约70个空军基地。大多数军用飞机集中在平壤周围的空军基地和南方的一些省份,以保卫首都和威慑韩国。朝鲜的机场建有大量坚固的地下机库,并拥有多条备用跑道。虽然朝鲜不允许拥有私家车,但是很多高速公路都是混凝土路面,而且有很多拱形钢筋混凝土隧道。这样在战时机场遭破坏后,这些公路可以作为临时军用机场使用。
1995年10月,朝鲜将420多架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直升机重新部署。其中100多架飞机转移至非军事管制区附近的三个空军基地:20多架伊尔-28型轰炸机移至广滩基地,该基地到首尔的飞行时间减少到了10分钟:80多架米格-17战机重新部署到南方的基地,这里至首尔只需要6分钟。国外分析家认为,一旦爆发战争,朝鲜将使用老式米格-17战机发动第一轮攻击,而米格-21和苏-25作为主力发动第二轮攻击。
朝鲜不具备生产飞机的能力,只能生产飞机的零部件。朝鲜最大的生产飞机零件的军TU总部位于一个叫图永(Tokhyon)的村庄。在咸镜北道省的瓮津郡郊区,还有一个飞机零件制造厂,但规模及发展方面远不如图永军工厂。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苏联向朝鲜提供了有限的几架稍微现代化一些的全天候对地攻击机。但大多数对地攻击团装备的轻型轰炸机和战斗机采用的还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技术,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都很简陋,攻击范围和载荷也非常有限。
1999年11月,美国政府对涉及朝鲜飞机交易的一家哈萨克公司和一家捷克私营公司实施了制裁。1998年10月14日,这两家公司签订了向一家捷克中介公司交付40架米格-21飞机的合同,而据称最终的用户为朝鲜空军。1999年3月,又发生了一起事件:在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的机场的运输机上,发现了6架拆解的米格-21战机和相关备件。哈萨克政府最终承认这些装备将向朝鲜出售,并且已经成功交付了5架米格-21战机(总量为30架)。
朝鲜在重组直升机部队方面进展相对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朝鲜通过增加直升机存量来增强军力,由原来的40架增加到约300架。1985年,朝鲜设法克服美国出口的管制,通过间接方式购买了87架原休斯公司的MD-500直升机。有报告显示,有至少60架直升机改造成为武装直升机。改造后的直升机显著增强了隐蔽性与攻击性方面效果确实明显。
飞行员素质
朝鲜空军保卫朝鲜空域及空中对抗韩国的能力相对有限。朝鲜空军主要优势就是拥有数量较多的飞机、非常分散和保护很好的航空设施、高效的指挥和管理体系且飞行员勇敢无畏。朝鲜空军的弱势包括飞行训练较少,装备严重依赖于外部的资源,老旧飞机维护保养困难等。由于朝鲜很难获得先进的飞行模拟器,因此飞行员地面训练的效率也不会很高。
由于缺乏资料,朝鲜空军飞行员的驾驶水平只能简单地根据飞行小时的比例和飞行质量来评估。按照韩国国防部1990年国防白皮书,朝鲜空军的飞行训练时间约为韩国空军的60%,也有资料认为这个比例只能达到20%~30%。飞行时间较少的原因包括缺乏燃料、训练理念相对保守、飞机寿命有限与维修保养困难等。朝鲜空军虽然使用相对最现代化的飞机进行飞行训练,但是所采用的飞行培训教程已经过时了,飞行员应该普遍缺乏经验。
防空能力
朝鲜空军的作战思想受苏联国土防空概念的影响很深,并加入了在朝鲜战争中饱受轰炸的经验。因此朝鲜对于防空设施建设非常重视,许多军工厂、机库、维修设施、弹药/燃油储存仓库,甚至是防空导弹阵地都建有坚固的地下掩体。朝鲜的国家防空体系极为广泛且环环相扣,现役装备包括拦截机、预警和地面控制拦截雷达、地空导弹、高炮和阻塞气球等。
朝鲜重要的军事和工业中心都有高炮保卫。点防御系统还配有阻塞气球。朝鲜组建了大量的高炮群,主要分布在沿海军事区和大城市、军事设施和工厂的周围。
朝鲜的大部分雷达由苏联和中国提供,多采用老式的电子管技术,这使得雷达的连续工作时间非常有限。预警和地面拦截控制体系在现代化电子对抗条件下容易受到干扰。尽管如此,朝鲜多层次、协调的、相互支持的防空结构体系对于空袭一方也有一定的威慑能力。
空军院校 篇4
基于空军后勤的特点, 不断更新建设理论:空军后勤以飞行保障为主体, 对升空的航空兵一般不能实施伴随保障, 具有有限性;空军后勤常年担负繁重的战备保障任务, 平战结合紧密, 具有经常性;空军部队布防分散, 后勤部署点多、面广、线长, 具有分散性;空军后勤补给点、线较为稳定, 后勤活动地域固定、目标明显, 战时防卫困难, 具有艰巨性;空军专用物资价格昂贵, 战备训练和作战消耗连续经常, 具有高耗性;空军后勤保障对象多样, 专业性和技术性强, 具有复杂性;另外出现了新的特点——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分流, 通用计划与通用保障分离, 通用供应与通用管理分开。空军后勤工作始终按照全空军工作部署, 以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 强化信息观念, 不断提高作战后勤准备质量和综合保障能力, 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作为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交运输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当今世界空军军交运输更应适应时代发展实现空军军交运输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 打赢信息化战争, 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空军军交运输作为军队行动的生命线和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 在未来战争中地位突出、责任重大, 必须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后发优势, 抢抓机遇, 率先实现军交运输跨越式发展, 为“打得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一、从我军信息人才培养、储备的角度, 要大力推进空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 锻造军交运输信息化的保障人才。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当今世界, 未来战场军事上得较量既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 只有占领了人才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江主席也指出:迎接世界军事革命发展挑战的关键在人才。新军事变革呼唤新型人才, 谁抢占了人才先机, 谁就抢占了战争胜利的主动权, 抢占了人才制高点。
确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着眼空军转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需要, 从战略高度加强军交运输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谋划。突破人才培养传统模式从重视第一任职需要出发的局限,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放眼未来, 瞄准“对手”和“强敌”, 实施军交人才的超前培养, 用新里论, 新知识强化和提高后军交运输人员保障素质;要树立开放培养的思想, 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优势, 建立培养军交运输保障人才的机制, 拓宽思路, 培养有超前思维的新型军交人才;要树立系统培养的思想, 以培养集指、管、供、修、运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基点, 加大“连续”和“综合”培养的力度, 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实现融军、政、后、技素质于一体, 达到真正培养高素质军教人才的目的。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长环境。一方面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 要创造良好的流才环境。坚持好的用才导向, 严格用人标准, 把军政素质好, 业务技术精, 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军交运输保障优秀人才用在重要岗位。在人才选拔上, 要引进竞争机制, 采取竞争上岗, 资格审查、理论考核、讲演答辩、素质评估、党委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公开选拔, 重点解决好不胜任者“下”的问题。在人才任用上, 要建立学历与实践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做到即看学历又看政绩, 彻底打破论资历排辈的用人观念和做法, 克服高素质人才只能用在“技术”岗位而不能用在“领导”岗位的偏见思想。应该拿出特殊政策, 采取措施, 不拘一格, 用人所长, 真正做到敢于把军政素质好, 业务技术精、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的军交运输年轻人才, 用在重要的岗位上。要锻造军交运输保障“三种人”。即:熟悉空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与宏观管才”理的“决策型”指挥人才, 信息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技术型”保障人才。只有不断加强这三种军交运输保障人才的培养, 才能为空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慧和人才支持。
二.客观物质层面的硬件设备、外部环境、技术平台等方面共同构成了信息化军事运输网络。
立足打赢, 构建军交运输信息化的指挥, 维护空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必须把装备发展更新提上重要日程。
当前, 空军军交运输装备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 信息化程度低, 通信手段落后, 机动能力和抗毁能力差, 制约了部队机动和作战保障能力的提高。为此, 努力改变军交运输保障装备落后现状, 着力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 建立安全稳定的信息化指挥网络
构建大军交保障指挥体系的网状结构, 变现有纵长横窄的“树”状指挥体制为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扁形“网”状指挥体制, 以减少指挥层次, 缩短信息流程, 实现上下、左右信息实时交换。
(三) 建立空军军交运输三级立体指挥体制
利用可靠的信息平台, 建立空军、军区空军、运输部队三级垂直的信息化指挥体制, 对汽车运输部队、司机训练基地、水运部队的车、船运输实施远程。实时监控管理和指挥控制, 实现远程实时智能铺助决策、立体化保障指挥。
面对机遇和挑战, 着眼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运输保障需求, 着力整肃我军信息意识、提高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努力寻求新军事革命与我军军交运输保障的结合点, 大力发展“信息化军事运输网络”, 实现我军军交运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革等推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东南军事学术, 2010
股市时兴傍“空军” 篇5
2013年1月31日,融资融券标的从278只扩容至500只,其中沪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范围从180只扩大至300只,深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则由98只扩大至200只。扩容后,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总量占到了A股总数量(2472只)的20.2%。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扩容之后,中小板和创业板两融标的股票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中小板两融标的股票由18只增加到66只,6只创业板股票首次纳入两融标的。
此次融资融券标的大扩容将对A股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又有何期待?
无“空”可做
A股市场几乎任何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都不乏喜欢“吃螃蟹”的拥趸,此次大量新增的融资融券标的也吸引了一些“资深玩家”的强烈兴趣。然而,令投资者大囧的是,面对市场的融券需求,许多券商竟然出现了券源不足的情形。
“你们号称可以提供融资融券业务,可是你们这里可以卖空的股票怎么一只创业板的都没有?”操盘一只小型私募基金的王先生质问其所开户的券商工作人员。
王先生是融券卖空的“资深玩家”。他向《英才》记者表示,自己是第一批开通融资融券业务的股民之一。为了能借到更多的券卖空,他特意选择了一家大型券商开户。此次融资融券标的股大扩容的政策刚刚实施,他就立刻准备“尝鲜”融券卖空一些高估值的创业板股票,然而这家券商提供的券源却一只股票也没有增加,根本没有可供其卖空的创业板股票。
“最近大盘涨的太猛了,一些原本就不便宜的创业板股票也趁机拉高,远远超出了合理的价格,所以才想着通过做空这些股票赚钱,没想到这家券商可供融券的创业板股票为零。”
事实上,券源不足绝非个案,几乎所有券商都存在融券券源不足的问题。
一位来自以经纪业务见长的知名券商的相关人士透露,此次融资融券标的扩大范围后,该券商至今没有增加融券标的券源,因为“还在做风险评估,以后可能会慢慢配置”。
即使是券商龙头也未能做到对500只融资融券标的100%提供券源。中信证券(600030.SH)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透露,公司对客户关注的融资融券标的创业板股票也有配置,但没有把6只融资融券标的创业板股票都配齐,总量也不是很多。
券商再利多
虽然券商们未能充分满足投资者的融券需求,但不少市场人士依然认为此次融资融券标的大扩容将利好券商的未来业绩,因为不管是融资还是融券,券商都将赚取其应得的佣金以及利息收入。
国泰君安分析师何苗认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扩容对券商而言是重大利好:一方面,可以更好满足信用交易客户需求,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增加相应佣金、利息收入,提升融资融券业务在公司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券商利用沪深300期指对冲库存标的证券的基差风险。
申银万国证券预计,2013年融资融券业务将对券商行业贡献165亿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130亿元及融资融券交易佣金收入35亿元),较2012年增加100亿元;东兴证券的预测则更乐观,预计今年券商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500亿元,融资融券业绩贡献度则提升到14%,将为券商行业带来佣金收入和利息收入共计208亿元,是创新业务中贡献最显著的业务。
数据显示,自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以来,融资融券规模迅速增长。2010年末融资融券规模仅为127.72亿元,2011年末、2012年末融资融券规模分别增至382.07亿元、895.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9.2%、134.3%,连续两年高速增长。
受融资融券标的扩容的消息刺激,2013年1月28、29日,券商股集体上涨,领涨的招商证券(600999.SH)连拉两个涨停,海通证券(600837.SH)连续飙涨8.15%、7.27%,中信证券连续上涨5.91%、4.32%。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提醒投资者,券商股因为融资融券标的扩编而大涨,是概念性的短期炒作,若没业绩支撑,在券商股上赚得盆满钵满的投资者早晚会把利润吐出来。
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也告诉《英才》记者:“今年一季度券商股会有不错的表现,不过如果券商股涨幅过大,二季度时投资者要对券商股保持谨慎。”
创业板新炒法
此次融资融券标的大扩容首次将创业板的部分股票纳入了融资融券的范围,引发诸多投资者的兴趣。
入围的6只创业板股票分别是吉峰农机(300022.SZ)、机器人(300024.SZ)、华谊兄弟(300027.SZ)、碧水源(300070.SZ)、燃控科技(300152.SZ)、蒙草抗旱(300355.SZ)。
“将6只创业板股票纳入融资融券范围只是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创业板股票进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某私募基金总裁告诉《英才》记者。
圆融方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冉兰认为,将创业板股票纳入标的范围,虽然短期来看,6只股票对整个创业板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融资融券存在的做空机制,将会使市场调整估值,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存在的高估值问题。
部分市场人士则认为,将创业板股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未必意味着创业板未来更适合做空。
“很多人会认为创业板的股票相对主板更不稳定,更容易成为做空的对象,还有人说前期涨幅较大的概念股未来被融券做空的机会更多。但股票涨跌是围绕公司内在价值来判断的,而判断价值的惟一方法是踏踏实实地研究每一家公司的经营环境、公司治理以及宏观环境等综合情况,并不能说哪一类的股票更容易被融券做空。”赵锡军说。
截至2013年2月8日龙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述6只创业板股票的走势各自独立,并未出现齐跌的现象。1月31日是这6只创业板股票融资融券扩容后的首秀之日,根据深交所发布的融资融券数据,这6只创业板股票全部被融资买入,无一融券卖出。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A股市场上“黑天鹅”股票的不断出现,投资者对融券做空获得利润的兴趣也在逐步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6只创业板股票未来不排除存在做空风险。
空军体能训练中散打的应用研究 篇6
一、空军散打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
所谓空军体能训练, 指的就是提升空军的身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是空军综合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空军的体能由空军的身体体型特征、身体的整体运动机能、身体的综合体能素质等方面。空军的身体体型特征, 指的就是空军的身体的内外部特征, 主要包括空军的身高臂展;空军的身体的整体运动机能, 指的就是空军身体内部各种器官的运动机能, 以及空军身体抗疲劳能力以及相应的恢复能力;身体的综合体能素质指的就是空军的速度能力、瞬时爆发力、灵敏程度、身体协调性等多个方面。有效的开展空军的体能训练是保证空军身体素质健康的基础, 也有利于空军在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做出合适的反应, 与此同时, 由于空军经常在高空之中飞行, 通过体能训练提升空军身体的整体运动机能也有利于空军可以更好地完成飞行任务。
二、空军散打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 空军力量训练
空军的力量训练是空军散打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只有充分的保证了空军的力量训练, 才能保证空军在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做出合适的选择。而空军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科学进行力量训练的结果,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 为了保证空军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力量, 要求空军在训练过程之中可以尽可能的实现各个运动肌肉群之间的协调合作, 这样才能够实现空军爆发力的保持。通过在空军体能训练之中采用散打训练的方式, 可以充分锻炼空军肌肉群之中的协调能力, 也可以锻炼空军的瞬时爆发能力 (在空军进行散打训练的时候, 要充分使用各种勾拳拳法, 这就要求空军尽可能做到提升爆发力和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 , 保证空军的力量。与此同时, 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 要注重合理的训练, 保证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平衡发展, 充分锻炼空军的每一块肌肉。
(二) 空军速度训练
为了保证空军优异的完成飞行任务, 要充分保证空军的敏捷性、瞬时爆发力, 上文之中已经提到了瞬时爆发力的锻炼方法 (力量训练) , 这里就将具体的描述空军的速度训练, 描述如何通过提升空军的敏捷性和瞬时爆发力, 实现力量和速度的有效结合, 圆满的完成任务, 所谓空军的速度, 主要指的是锻炼空军的专项速度, 以便于空军在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 可以迅速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升空军的反应速度。在散打体能训练过程之中, 具体的训练方法是:熟练空军散打运动的专项基础动作, 通过对散打基础动作的演练, 提升空军的感知能力, 大幅度缩短空军的各环节反应时间;帮助空军抓住基础的动作, 不断提升运动的频率, 帮助空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完成相应的任务数量, 通过这样的训练, 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空军的反应速度。其集中体现在空军散打运动之中不断地挥拳和跳跃, 提升空军的反应速度的过程之中。
三、空军散打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运动量问题
散打运动是一个运动量相对比较集中的运动 (目前, 国际上主流的散打运动模式是回合制, 而回合制的每一个回合的时间有限, 这就意味着从事散打运动就要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力量击打, 这就对参加散打运动的瞬时爆发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 这就很符合空军在训练过程之中对瞬间爆发力的要求。与此同时, 要想使得空军能够达到预期的体能训练目的, 就要根据空军的实际体能情况, 合理的进行对运动量的设计。在正式的散打体能训练过程之中, 并不是一味的增加运动量就可以提升空军的体能素质, 要根据空军队员的具体的情况, 合理的进行运动量的规划, 促进空军的体能的有效增长。
在制定空军散打体能训练运动量的设计过程之中, 最要考虑的就是空军的身体体重, 如果一个空军拥有着较大体重, 就意味着该空军可以承受的运动量就越大, 就可以承受相对训练强度较大的体能训练。与此同时, 在进行单腿支撑的散打动作的训练过程之中, 要承受的运动量要大于双腿支撑的散打动作, 那些运动较快的动作所要求的运动量也要远远大于那些运动较慢的动作。除此之外, 还要充分的考虑到空军的具体的年龄, 根据空军的具体的年龄状况进行运动量的设计, 充分满足空军的实际需要。
(二) 技术问题
在散打体能训练的推广过程之中, 不难发现, 训练上一个月左右之后, 空军就可以初步的掌握住散打的基本技巧, 用过对基本的散打技巧的掌握, 空军也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散打体能训练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还可以在散打体能训练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加上技巧性介绍, 帮助空军在训练过程之中, 全力的发挥自己的特点, 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除此之外, 还可以定期组织空军进行实对实的散打对抗训练, 提升空军的散打技巧, 稳步提升空军的身体素质。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空军体能训练之中使用散打的训练方式, 可以帮助空军提升瞬时爆发力和敏捷程度, 使得空军在执行飞行任务的时候, 有着足够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力量去应对随时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并有效的解决这些突发情况, 圆满的完成飞行任务。本文通过介绍空军散打体能训练的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两种模式, 并具体的介绍了在进行散打体能训练的过程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如何有效的提升空军的体能, 帮助空军高效的完成飞行任务。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 因此, 本文如有不到之处, 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存忠, 张勇.散打体能训练及效果评价中血乳酸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3 (2) :84-85.
[2]王祥权, 宋涛等.散打运动员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相合的方法和手段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3 (6) :80-82.
[3]黄胜.散打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7 (7) :83-84.
飞在天上的“空军司令部” 篇7
战场从海上向陆地扩展
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是圆的,而雷达波是直线传播的,这样就带来了问题:普通的对空搜索雷达没办法以很低的角度探测远方的目标,这时雷达发出的雷达波会被地球的球面给阻挡住,没办法完成远程搜索。那么,能不能把雷达搬到天上去呢?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雷达能搬到天上,那么,就能“登高望远”,其发射的雷达波就能畅行无阻地探测空中的目标,探测距离将大大增加。
二战后期,美国海军在总结太平洋海空战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试验将警戒雷达装在舰载机上,利用飞机的高度优势,缩小雷达的盲区,扩大探测距离。当时采用的飞行平台是“复仇者”。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发现,早期雷达功能单一,在探测中空和高空目标时尚可,但在探测下方目标时,受到地面、海面杂波的干扰很大,难以准确分辨目标。这样的预警机难以完成既定任务。
经过继续研究,美国又将新型雷达安装在C-1运输机上,开发成功XTF-1W早期预警机,1956年首次试飞,后来又经过改进,加装了新型电子设备,1958年试飞成功,正式定名为E-1B“追踪者”舰载预警机,1960年起装备美国海军。“追踪者”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预警机,它初步具备了探测海上和空中目标、识别敌我、引导己方飞机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追踪者”的雷达能够探测200千米外的目标,可以同时引导20-30架己方战机投入作战。但遗憾的是,它的雷达分辨能力仍然不够,引导能力也非常有限。
后来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预警机装备了能够全方位探测目标的雷达。在解决了地面杂波干扰问题后,预警机的战场也从海上向陆地扩展,其功能也由单一的警戒发展到可同时引导多批次战机执行作战使命。这一时期,诞生了新一代预警机,其典型代表便是美国海军E-2C“鹰眼”和空军E-3A“望楼”。
把作战指挥部搬到天上
现代预警机实际上是空中雷达站兼指挥中心,所以它又被称为“空中警戒与控制系统”飞机。E-2C1可探测和判明480千米远的敌机威胁,它至少能同时自动和连续跟踪250个目标,还能同时指挥引导己方飞机对其中30个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截击。E-3A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370千米,可同时跟踪约600批目标,引导截击约100批目标。有了预警机,就等于把空中作战指挥部搬到了天上,能把己方战斗机的作战效能提高60%,所以又有人把预警机称为现代空军战斗力的倍增器。
1982年4月,英国与阿根廷之间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战争。英国远征舰队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但由于英国舰队没有装备预警机,不能及时发现低空来袭的阿根廷飞机,所以舰队遭受了很大损失。同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中,以色列空军战机在E-2C预警机引导下,奇袭了叙利亚军队驻贝卡谷底的防空导弹阵地,并与叙军战机进行了空战。由于预警机的及时预警和指挥,结果叙军19个导弹连被毁,约80架战机被击落,而以色列无一损失。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E-2C和E-3A预警机为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赢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警机已经成为美国空中力量作战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空军的现役主力E-3A“哨兵”预繁机,采用了民用客机波音707为载机,其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较远,对低空、超低空飞机的发现距离达400多千米,对中、高空目标的发现距离达600千米,可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能同时探测600个目标,同时识别200个目标,同时处理300~400个目标。日本的新一代预警机E-767其实就是以波音767为载机的E-3A。
俄罗斯也是生产装备预警机的大国,俄罗斯对研制预警机的认识并不比美国人晚,可当时苏联认为这一设想没有前途,搁置了研制计划,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研制出第一种预警机图-126。此后,以伊尔-76为载机的A-50“中坚”预警机取代了图-126,成为俄军的主力。据称,车臣恐怖分子首脑杜达耶夫就是在打卫星电话时被A-50截获信号,随即指挥俄军战机发射导弹击中而一命呜呼的。A-50在探测目标的距离上、自动引导波道数量上逊色于美国的E-3,但它识别低空目标的能力却要略胜一筹。另外,A-50机上的电子计算机可储存来自人造卫星的情报,而E-3目前尚无此种能力。除了美俄以外,只有少数国家有研制预警机的能力,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以色列的“费尔康”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其空中预警能力不亚于美国E-3A预警机,有些性能甚至超过E-3A。其他一些中小国家,如瑞典、荷兰也研制了“萨伯2000”等小型相控阵雷达预警机,虽然功能远不及美国预警机那么强大,却是中小国家的理想选择。
中国预警机现状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现在也是能够自行研制预警机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中国也曾考虑开发预警机。当时中国用苏联图-4轰炸机为平台,加装一部大型雷达改装成一架预警机,并命名为空警1号。空警1号的雷达罩直径11米,高1.9米,探测距离370千米,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每10秒钟旋转一周。但经过详细测试,发现机载雷达在探测下方目标时效果很不理想,使用效能非常有限,不具备服役条件。最终,空警1号没有设计定型,仅存的唯一一架如今成为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事实上,预警机的技术难度极大,尤其是高性能的大型预警机,几乎是一个国家电子科技实力的直接体现。预警机必须解决大型飞行平台问题、能源供应问题、电子系统集成问题、电子信号协调问题、电子信号处理问题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相当困难。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尚不具备研制高性能预警机的条件。
50年后,建国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开展示了两种预警机:大型预警机空警2000和中型战术预警机空警200。其中空警200以运8运输机为平台,2005年首次试飞,采用平衡木式主动相控阵预警雷达。空警2000的基础平台采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采用圆盘式固态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整体设计和电子系统均为中国自行研制。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中国曾计划从以色列进口预警机,而不是自行研制。但随着1999年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以色列取消了向中国出售预警机及其相关技术的计划。此后中国也曾考虑从俄罗斯进口A-50预警机,但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最后,中国决定自行研制生产预警机,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最终取得了成功。
空军院校 篇8
空军国防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分析
空军国防生将来主要在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通信、雷达等部队从事装备技术及后勤保障工作, 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围绕以“航空兵作战、地面防空”为中心的各类保障任务, 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 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指挥管理能力。
1. 空军武器装备及指挥系统的特点。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融合, 引发了新军事变革, 使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空军武器装备的复杂性更加突出。现代化的空军武器装备是机、电、光、仪表等一体化, 配备计算机信息采集处理控制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其指挥控制系统集成了卫星侦察探测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雷达探测技术、光电传输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融合技术等。空军的作战指挥是系统对系统的机电一体、网电一体、空天一体。
2. 空军军官岗位特点及能力要求。
空军国防生在培养目标上分专业技术类和指挥类, 拟任第一岗位为基层航空机务机电、地空导弹、通信、电子对抗、雷达等专业技术干部或军、政、后、装部门的指挥管理干部。但空军军官在实际工作中, 专业技术干部和指挥管理干部并无严格的区分, 专业技术干部也参与装备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指挥, 绝大部分指挥管理干部都是专业技术干部出身;指挥管理干部在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队、部门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 用专业知识指导和指挥管理部队和装备。这就要求不管是组织使用武器装备的指挥军官, 还是进行装备技术保障的技术军官, 都必须对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的硬件本身性能和软件要处理的信息原素有深刻的了解, 使武器装备、指挥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并在作战训练中发现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的不足, 对武器装备和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或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要求现代化空军武器装备、系统的使用人员和指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组织、管理、指挥能力。
3.空军国防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根据空军武器装备及指挥系统的特点和空军军官岗位特点及能力要求, 概括地说, 空军国防生的素质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从思想素质层面上看, 应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 能够集中体现“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知识层面看, 国防生属于复合型人才, 不但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 还要初步掌握先进军事理论、高科技军事知识及现代战争特点和规律, 了解部队作战、训练的指挥控制过程;从能力层次上看, 国防生除了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要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外, 还要基本具备在信息化战争中和部队日常战备训练中能够实施作战、指挥、管理、技术保障以及做基层政治工作的能力。
空军国防生综合素质提升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国防生培养工作是事关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程。当前, 我军依托培养总体上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 需要研究解决、规范完善的方面很多。因此, 在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上, 必须遵循高校人才培养规律, 既要利用好高校现有平台, 又要结合空军部队人才需求特点, 突出“专业教育与军事教育相渗透, 普通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 从教育、训练、培养、管理等方面入手, 制定《空军国防生培养计划》, 搭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空军军事人才教育培养平台。
1.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在国防生培养中的首位意识
国防生作为部队干部的主要来源, 其思想基础如何, 不仅关系到他们是否在部队安心工作, 建功立业, 而且事关枪杆子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大问题。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途径上, 必须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高校党 (团) 组织、军政理论教学、校园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紧贴国防生的思想实际和未来要求、紧贴空军部队建设实际、紧贴国内国际形势发展, 有针对性地丰富教育内容, 改进教育方法。
我们党、我们的军队对国防生的政治要求和思想品德要求是要远远高于普通大学生的, 因而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且必须从未来职业特点出发,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对空军国防生党员的培养, 不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党务知识的培训, 而且要针对空军国防生进入部队后, 部分国防生必然加入空军政治工作干部队伍行列的实际, 必须加强党务工作能力的培养。
2. 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科技优势, 突出科技素质在空军国防生培养中的中心地位
空军是国家战略军种, 其武器装备、指挥系统科技含量高, 对人才科技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教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优良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基础资源;具有“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设计”等多学科的创新教学平台, 这些资源在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是普通高校培养空军国防生的最大优势, 也是军队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初衷。因此, 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资源, 把培养空军国防生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运用创新能力放在国防生培养的中心地位。
国防生在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学术氛围的感染下, 思想活跃、思维敏捷, 有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但由于自身思想因素和培养体制等影响着国防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 高校和选培办必须结合高校优势和空军国防生职业要求,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和鼓励。如:以文件的形式, 整合高校、部队资源, 把国防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国防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加强与部队的联系与合作, 营造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等。
2007-2008、2008-2009学年来, 兰州交通大学驻校选培办和学校相关部门, 加大了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力度, 有计划地鼓励和组织国防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发挥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优势, 共有122人次获得校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 其中25人次获得省级奖励, 5人获得国家级奖励。获奖比例远远高出普通生。2009年5月份, 在总结引导鼓励国防生参加科技竞赛的经验的基础上, 兰州交通大学下发了《关于加强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对加强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组织领导、课题下达、培养方法、竞赛活动等进行了明确, 进一步规范了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3. 搭建空军军事人才培养的特色平台, 拓展国防生综合素质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空军国防生素质要求的综合性, 使国防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文化科技素质, 还要求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和组织管理指挥能力, 以及部队基层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国防生军政训练大纲》的要求, 更是空军国防生军人素质养成和职业发展的要求。但是, 在这些能力素质培养上, 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或者不具备条件。因此, 我们必须依据需要, 建立和完善具有军事人才培养特色的空军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
(1) 在党务能力培养上, 以“国防生党支部”建设为依托。在具备条件的高校院系, 成立“国防生党支部”, 由院系选派党务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国防生党支部书记, 并将优秀国防生纳入党支部委员会, 将所属国防生编入党支部。充分利用党日进行党的知识培训和党务工作能力培训。利用国防生暑期集训、部队见习等时机, 组织国防生和高校国防生党务工作者, 观摩部队党支部会议, 适时组织国防生召开模拟“部队基层连队党支部会议”等, 努力提高国防生党务知识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
(2) 在军政素质培养上, 落实训练大纲要求, 完善培养方法。国防生军政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 是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必须将《国防生军政训练大纲》要求的相关课程和训练内容, 纳入高校教学体系, 分年级分层次进行理论教学。对高校无法保障的暑期集训和部队见习, 在就近部队建立“国防生暑期集训基地”、“国防生部队见习基地”, 实现国防生军政理论教学院校化, 基本训练的日常化, 暑期集训和部队见习的基地化。在军政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方法上, 既要利用好高校现有教育资源, 更要研究解决国防生军政训练与高校固有的教学规律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 对部分内容和技能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 解决军事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3) 在兴趣特长培养上, 发挥社团组织作用, 挖掘个人潜力。兴趣和特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国防生军官潜质挖掘和职业规划的重要依据。把国防生兴趣特长的培养看作能够给个体和团队带来快乐和自信,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的一种有效途径, 同时要把兴趣培养和特长教育与人生规划、军官任职及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普通高校社团组织一般有几十到上百个, 涵盖人文、美术、音乐、体育、军事等诸多门类和领域, 为国防生兴趣特长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平台, 要把国防生兴趣特长纳入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范围, 并有组织地鼓励国防生参加健康有益的高校社团组织。同时, 成立国防生社团组织, 紧贴部队实际生活开展活动, 让更多的人得到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通过平台的利用和搭建, 使国防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 在管理能力培养上, 设立一定军事组织, 提供锻炼平台。管理能力是国防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军官的基本能力。管理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这两种管理能力的培养, 必须根据军事人才特点要求, 参照军队编制体制结构形式, 组建高校国防生模拟大队、中队、区队、班组织, 让国防生轮流担任各级模拟骨干, 并通过模拟组织开展各项军政训练、作风养成、纪律意识的树立等, 培养国防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
(5) 在培训内容拓展上, 注重职业发展需要, 丰富培训内容。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要有创新性, 在完成高校和上级下达的培训内容的同时, 必须根据空军军官职业特点, 拓展丰富培训内容, 增加未来军官职业发展的潜力。根据空军军官职业发展要求, 可将《校纪军规》、《军人礼仪》、《学业规划》、《人文素养》、《科技创新》、《军人心理学》、《军事写作》、《军官任职及发展》等分年级纳入国防生素质拓展培训内容。特别是应加强“空军军官职业规划与生涯管理”的理论研究, 并将其纳入空军国防生综合素质培训内容。
实践证明这种具有军营特色的培养方式及培训内容, 既强化了军人素养, 锻炼了组织管理指挥能力, 激发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又培养了一定的职业特长, 为他们日后适应部队生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琪.陈甡.叶飞.空军国防生人才培养特点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7 (10) .
[2]冯怀义.空军国防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空军通信学术.2009 (2) .
空军院校 篇9
一、苏联与中国空军武器装备建设
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就充分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 在不具备组建空军的物质条件下仍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和储备航空人才。抗战胜利后, 中共中央充分利用形势, 在东北建立了第一所航校。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 全国大陆即将得到全部解放, 剩下的任务是解放海南岛和台湾。要实施渡海登陆作战, 建立海军和空军是当务之急。中共中央决定加快建立空军的步伐。1949年1月8日, 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的任务》中正式提出:1949年及1950年, 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从而把建立空军摆上了重要日程。
1949年7月10日, 毛泽东提出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空军, 向苏联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 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 掩护渡海, 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2]。周恩来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商讨。7月2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在苏联访问的刘少奇, 让他向斯大林提出“能否在6个月至1年的期限内, 在莫斯科为我们培养1000名飞行员和300名机场勤务工作人员。此外, 苏联能否卖给我们100-200架歼击机、40-80架轰炸机”。如果苏方同意, 再派刘亚楼率小型代表团赴苏进行具体商谈[3]。在取得斯大林同意后, 刘亚楼和代表团成员带着中共中央制定的请苏联帮助组建空军的计划抵达莫斯科。8月13日, 刘少奇、刘亚楼同华西列夫斯基会谈, 苏方表示原则上同意中国代表团关于购买飞机, 聘请专家、顾问和帮助开办航校等事宜的设想方案。经过谈判, 刘亚楼和苏方达成协议, 苏联卖给中国434架飞机, 并派遣878名顾问和专家到中国帮助建立6所航校并训练飞行员。1949年10月15日, 首批从苏联购买的20架雅克-18运抵中国。当年底又接收了185架, 全部配属到苏联帮助开办的6所航校。
在开始大规模培养飞行员的同时, 中国加大了向苏联订购飞机的力度。1950年2月15日, 毛泽东致函斯大林, 提出使用苏联提供的第一笔贷款再订购628架飞机。中国出兵朝鲜后, 为了满足抗美援朝作战需要, 毛泽东在当年10月又致电斯大林, 提出增购2470架[4]。1950年7月下旬, 苏联军事部长华西列夫斯基指示军事总顾问克拉索夫斯基和巴季茨基, 将巴季茨基机群作价移交给中国[5]。1950年10月, 巴季茨基机群的飞机移交中方, 共有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38架, 拉-11活塞飞机39架, 图-2活塞轰炸机9架, 伊尔-10活塞强击机25架, 教练机8架, 共119架;在东北地区承担防空任务的别洛夫空军师的122架米格-15、教练机、通信飞机16架, 中国也作价接收。志愿军出国作战后, 苏方又派出13个航空师来华协助沿海防空, 并帮助中国组建和训练空军, 到1951年这些部队回国, 苏方将飞机和其他装备作价移交中国空军, 除1个米格-15喷气歼击机师移交朝鲜人民军空军外, 其余12个师的飞机均由中国接收, 计有米格-15歼击机师1个, 米格-9歼击机师7个, 拉-9歼击机师1个, 图-2轻轰炸机师1个, 伊尔-10强击机师2个[1]。此外, 为支援解放军进军西藏, 适应高空运输的需要, 1950年9月16日, 中国向苏联订购了42架伊尔-12运输机[6]。
1950年, 苏联空军普遍装备了米格-15, 而卖给中国的大部分是苏联空军已经列入淘汰的米格-9。中国空军上下对苏联这种利己主义的做法非常不满, 这些意见很快就由在中国空军部队帮助训练的苏联军事顾问反映到了莫斯科。1951年5月22日和26日, 斯大林两次致电毛泽东表示歉意, 并承诺无偿提供给中国372架米格-15, 苏联只收取运费, 并可从军事贷款中扣除。第一批72架飞机将于6月20日以前运抵, 其余各批也将在8月底以前陆续运抵。原来出售给中国的米格-9, 苏联也不再收回, 留给中国用于飞行训练[5]。
1950年, 苏联又试制出产米格-15БИC, 米格-15БИC同F-86性能相近。1952年美国把F-86大批投入朝鲜战场, 志愿军空军的损失急剧增加, 中国要求苏联提供米格-15БИC。1952年8月, 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БИC, 到12月总共提供了360余架, 中国空军共6个师改装了米格-15БИC。
除了歼击机, 苏联也向中国出售轰炸机。1952年9月, 周恩来、彭德怀与斯大林商谈朝鲜停战谈判及战局。为了支持中国继续和美国作战, 斯大林答应卖给中国60架当时最先进的伊尔-28喷气式轻型轰炸机, 另有3架教练机[7]。这些飞机于当年10月飞抵中国齐齐哈尔机场, 原装备图-2轻型轰炸机的空8师换装, 组成了伊尔-28轰炸机师。
从1950年10月中国出兵朝鲜至1954年初, 中国空军在苏联的援助下共建立了28个师70个团, 拥有各型3000余架, 总人数达25万人, 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支包括歼击、强击、轰炸、侦察、运输航空兵在内的空中力量, 单从数量和规模来说当时已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大空军强国[8]。
二、苏联与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建设
要建立强大的人民空军, 必须走武器装备国产化的道路。在空军建立后, 中国领导人就考虑筹建航空工业。因此, 在向苏联订购飞机的同时, 中国政府也努力争取苏联的援助, 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工业。
1950年10月30日, 周恩来和扎哈罗夫商谈中国飞机修理厂和飞机引擎制造厂的建设问题, 向他说明中国计划在东北现有工厂的基础上进行兴建, 拟分两步走。首先做到能够装备和修理飞机, 制造某些飞机零件, 待将来条件成熟后再发展为飞机制造厂, 请苏联先派设计组来我国实地考察, 然后提出建设计划。扎哈罗夫同意这一建议。不久后, 苏联派出以赤干诺夫为组长的苏联航空工业专家组来中国考察。12月下旬, 周恩来召集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等人研究创建中国航空工业的方针、原则、发展道路以及争取苏联援助问题。会议确定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应当是适应战争的需要先搞修理, 再由修理发展到制造。开始规模搞得小一些, 由小到大, 主要先解决飞机修理的需要, 要保证朝鲜打仗。在设计和建设修理厂的同时, 应有今后转为制造工厂的安排。”[6]
1951年1月1日, 何长工率代表团赴苏, 争取苏联援助中国建立航空工业。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 2月26日, 何长工与苏方代表达成了《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定》草案。10月30日, 张闻天和苏联外贸部副部长科瓦利正式签署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和组织飞机修理厂方面技术援助的协定》。这项协定包括援建6个修理厂及其所需技术资料、设备、工具、材料和配套件等, 以及派遣专家和顾问, 总金额为3000万卢布。1951年4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 宣布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第二天,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成立, 统一负责所有飞机的修理工作。从当年5月至10月, 哈尔滨发动机修理厂、南昌飞机修理厂、沈阳飞机修理厂、沈阳发动机修理厂和株洲发动机修理厂先后成立。6月29日,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的决定, 空军将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正式移交给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制歼击机的沈阳飞机制造厂。
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中, 有12项航空工业企业和2个航天工业企业。这批企业建成后, 中国利用苏联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和样机,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 开始仿制苏联飞机。1953年12月23日, 中苏两国政府交换文件, 苏联把米格-15比斯和教练机雅克-18的制造权转让给中国, 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和样机[9]。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成功仿制苏联的雅克-18活塞式教练机, 定名为初教-5, 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变。1954年10月, 赫鲁晓夫致信毛泽东, 表示苏联愿意向中国提供几项新改进的军事技术, 以替代1953年5月15日协定中的那些类型的军事技术, 其中包括以米格-17Φ代替米格-15БИC[10]。11月, 苏联向中国转让了米格-17Φ的图纸。1956年, 中国仿制成功歼-5型喷气式飞机。1957年9月, 以聂荣臻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 谈判转让军工产品制造权问题。经过谈判, 苏联同意向中国转让米格-19Π、图-16轰炸机和4种战术导弹的制造权[9]。1958年, 苏联向中国提供了米格-19Π的制造图纸, 1959年4月, 中国仿制成功, 但没有正式生产。根据空军需要, 中国转而仿制米格-19C, 于1963年12月仿制成功, 命名为歼-6。1959年, 中国用苏联部件组装出第一架图-16轰炸机, 1963年开始仿制, 定名为轰-6甲。1962年10月, 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用苏制散件装配, 仿制苏联米格-21Φ-13型歼击机, 1966年12月仿制成功, 命名为歼-7。在苏联的援建下, 中国的军事航空工业企业在50年代已经具备了年生产飞机1500架的能力[11], 为空军武器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苏联除了提供军用飞机的技术资料、图纸和样机供中国仿制外, 还在机载弹药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中国先后仿制成功了霹雳2号空空导弹, 23、30和37毫米3种口径10种航空炮弹、19种航空炸弹、8种型号的航空座椅弹射弹[12]。
越南空军简史(四) 篇10
与此同时,美军飞机对越军机场的轰炸强度大大增强,内排、嘉陵、建安等几个主要机场开始遭到美军不间断的空袭,地面人员抢修的速度往往赶不上美机破坏机场的程度。
有鉴于此,新任越南空军司令员万先勇决定保存实力。越军战斗机部队开始避免与美军直接交锋,当然,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8月份以后,今后空战的真正主角米格-21即将登场。要知道,毕竟米格-17是50年代初设计的飞机,要它在60年代末的空战独挑大梁难免有些不现实。和前面的三个月相比,7月、8月和9月中越南空军的出勤率下降了三分之一,越军战斗机总共执行了74次战斗任务,并且宣布击落9架美机,而美方也只有击落1架米格-17的战果。
不过,在介绍真正主角上场之前,还需要说说另一个功臣——米格-19“农夫”战斗机。在越南战争的空中作战中,越军鲜有对地(海)攻击战例。但在1972年,越军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
1971年开始,越军就开始考虑能够对一些美国陆海目标进行打击。随即,923团选出10名飞行员,在中国帮助下,开始了对海攻击训练。到了1972年3月,有6名飞行员学成归来。
4月18日,923团2架米格-17从克夫机场悄悄转场到了广平。入夜时分,雷达连捕捉到了越南海岸外10多千米处的美军舰艇。4月19日,天空中阴霾密布,能见度很差,飞机无法起飞,不过雷达部队始终保持着对美军舰艇的跟踪。15:00时,雷达连确定美舰的准确位置,随即两架飞机在16:05时起飞。起飞后,他们先飞往距离海岸10千米的280高地,然后转向海面。
长机飞行员黎春平选择了北面的驱逐舰“西比”(Higbee),阮文七则选择了南面稍大的军舰。越机确定目标后迅速加速到800千米/小时,直扑美舰。长机的进攻比较顺利,他早早进入攻击航线,准确瞄准后在距离目标750米投下2枚250千克航弹,其中一枚落进了美舰尾后海里,另一枚则正中尾炮塔,将这个双联装127毫米主炮彻底炸毁。不过由于此时美舰后甲板基本没有人,炸弹只造成3名水兵受伤。阮文七的攻击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他过晚进入攻击航线,开始瞄准已经来不及投弹,只得从目标上空掠过再次掉头进攻,结果炸弹在舰体周围的海面上爆炸,只造成一名美军受伤。(笔者猜想,阮文七此刻肯定不知道他的攻击目标具体身份,如果他知道这就是美军第七舰队旗舰巡洋舰“俄克拉荷马”号Oklahoma,说不定会发生一次“神风式”攻击)。
在随后美国描写4月20日这场事件的报纸中,加州长滩的《独立日报》这样描写道:……北越的米格机、鱼雷艇、岸炮阵地在星期三攻击了北越附近的美军驱逐舰,同时美军指挥官报告说一架敌机被击落、两艘鱼雷艇被认为击沉。一架米格机朝长滩造船厂建造的“西比”号驱逐舰后舷扔下了一枚250千克炸弹,炸毁了后座的5英寸(127毫米)炮塔并炸伤3名水手。军队发言人公布第七舰队的旗舰、“俄克拉荷马”号巡洋舰在和岸炮对射时被击伤,但是损伤很轻微。美军驱逐舰正在向北越岸边目标炮击时遭到米格机和鱼雷艇的攻击,鱼雷艇在斯特雷特(SterettDLG-31)号护卫舰的炮火和导弹攻击下从岸边涌出来……
“农夫”登场
米格-19“农夫”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这种飞机特点是机翼前缘后略角达到55。,进一步减少了空气阻力。同时对尾翼布局进行了调整,将水平尾翼位置从垂尾中部下调到了垂尾翼根下方,改为全动平尾并加大面积,以消除飞机跨声速时的振颤。该机配备了2台单台推力加力达到32.5千牛的涡喷发动机,使得正常起飞重量7560千克的飞机推重比达到0.98,飞机最大使用速度达到了1.35马赫。不过这型飞机最大弱点是“腿太短”,携带2个760升副油箱的转场航程也不过21 60千米,而实际作战半径更是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该型飞机的机动性极其出色,除了继承先前米格-15/17优异的水平机动性外,爬升率达到空前的180米/秒,而且加速性能也是其他飞机难以相比,从0.9马赫巡航速度加速到1.35马赫只需要78秒。
米格-19在1955年投入大量生产,不过随着50年代末期超声速战斗机的更新换代,逐步开始被米格-21取代,但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它可是绝对主力。在我国,仿制的歼-6战斗机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屡创佳绩,而且一度成为空军的绝对主力:在越南战争中,中方也以此飞机支援了对方。
1968年11月,越南空军决定组建另一个战斗机团——第925团。中国在70年代初向其支援了44架飞机,该团驻扎在安沛基地,首任团长黎光忠(黎光忠Le Quang Trung,在20世纪50年代到苏联接受培训,1964年晋升少校。后又在中国受训2年,1968年任925团首任团长,1970年晋升中校。同年9月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发生一等事故,机毁人亡)。刚开始,该团条件简陋,而且飞行员对掌握米格-19的性能颇费周折。最初两个月,能够升空作战的米格-19飞行员只有9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1972年,该团终于成长为一支坚强的空中力量。
1972年4月开始,925团受命依托安沛基地进行持续的空中巡逻,负责保护沙巴的大型水电枢纽,另有921团负责牵制美军轰炸机兵力。接受任务后,该团出动两个4架飞机编队,分别负责南北方向。
4月8日上午,雷达部队发现西南35千米处有4架敌机,高度5000米,正向安沛基地飞来。8:40分,921团出动2架米格-21从内排基地起飞:7分钟后,925团北方编队也从跑道腾空而起。08:52分,米格-19机群升高到了4000米。飞行员范兴山看到了自己前方6千米处正在同一高度飞行的美机,他立刻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战友。与此同时,美军也发现了自己的对手。很快,一连串空空导弹向4架米格-19飞机迎面射来。但是,越南飞行员对于雷达制导的“麻雀”空空导弹并不惧怕,他们潇洒的操纵飞机轻松避开所有导弹,然后冲入敌群,一场混战由此开始。
nlc202309040222
战斗中,范兴山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他在抛弃副油箱时拉错了手柄,居然放出了减速伞,飞机的速度急剧减小,机头下俯,大地迎面扑来。不过,他最终还是设法摆脱了拖在后面的减速伞,投下了副油箱并恢复了飞机姿态。此时,他已经看见后面出现了“麻雀”空空导弹拉出的长长的尾烟,对于美机飞行员来说,这架在空中放出了减速伞的越南战斗机,无疑是一个很容易捡的便宜。没办法,范兴山只好猛推操纵杆,再次进入俯冲以躲避导弹的追杀。
追在其后的美机也跟着他一起冲了下来。但是美国飞行员显然没有掌握好自己的飞机,由于速度过快,那架F-4一下子从米格-19的座舱上面冲了过去。现在,越机从“猎物”变成了“狩猎者”。美机见势不妙,立刻钻入云中,但范兴山没有放弃追击。他猛推油门,加速追了上去,一直追到美机500米处才开炮。美机中弹,一头栽进了山林。而此时,范兴山突然发现面前出现一座墨绿色的大山,他立刻猛拉驾驶杆,几乎擦着山尖把飞机拉了起来。这场战斗持续了20分钟,美机被击落击伤各1架。09:16分,越南4架飞机安全返航。
5月10日,美军飞机再次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后卫I”作战行动开始。925团北方编队再次升空作战。尽管921团2架米格-21试图把美军战斗机引开,但美军飞机还是到了安沛上空。米格-19飞行员阮玉下和阮兴典起飞后不久就碰到了对方,他们立刻开火。然而距离太远,射出的炮弹非但没有命中目标,甚至都未引起美军的注意。15分钟后,队友范兴山却幸运地在2000米开外击中1架F-4。他随后冲向这架受伤的飞机,在300米距离上再次开火,将其击落。这架来自432联队58中队的F-4E67-0386被炸成两半。不过他的僚机阮洪山却被一枚导弹击中(很可能是越军自己的防空导弹),飞行员虽然从燃烧的飞机跳伞出来但却伤重不治。
战斗只进行了20分钟,米格-19的油箱已经见底了。但是,已经损失1架飞机的美军编队倒是战意正浓。在机场待命的南方编队只好起飞来掩护北方编队返航。南方编队的战斗持续了18分钟,他们也击落了一架F-4,却又耗光了自己的油料,只好退出战斗。很不幸的是,飞行员阮孟东的米格-19燃料用尽,在降落时发动机停车,飞机接地速度过大,冲出跑道,机毁人亡。
此时只有阮清龙还在天上,正当他准备降落时从无线电里得知身后有敌机。他开始转向规避,幸运的是此时美机也转向返航了。
至上午10:47,战斗结束,925团的8名飞行员一共打了1050发炮弹,击落2架美国空军F-4“鬼怪”II,只有一架米格-19被己方地空导弹击落,然而由于米格-19作战半径太小,还是损失了2名飞行员。
从以上两次战斗可以清晰的看出米格-19的优势和劣势。做为前苏联的第一种超声速战斗机,米格-19在最大速度上面并不占优势。由于采用了高亚声速的机头进气布局,在超声速飞行时阻力很大,只能飞到1.35马赫。不过这一缺点在亚声速以内并不突出。该型飞机轻装时推重比达到0.98,亚声速飞行加速性能非常好。4月8日的战斗,越军飞行员在美机迅速追上超越后还能加速反超,其加速性能之优秀可见一斑。
除了加速性能的绝对优势外,米格-19的水平与垂直机动性能也令美军大为头疼。一般来说,美军对付米格-17会采用垂直机动,遇到米格-21则采用水平机动,以争取有利位置,不过在米格一19面前,上述都属于无为之举。作为一款轻型战斗机,米格-19正过载达8G,爬升率高达180米/秒,令美军望尘莫及。直到战争结束,美军还是没有找到克制的办法。
除了机动性能外,此型战机配备的3门30毫米机炮射击初速高且弹道平直,因而远距离射击精度较好。5月10日,越军飞行员在2000米外可以命中目标,除了飞行员的技艺、运气外,优秀的弹道特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导弹时代的空战中,这一作用还是有限的。
同样地,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理论上来说,米格-19续航时间可以达到2个小时,但这是经济巡航速度的数据:而在打开加力、剧烈机动的空战中,两台发动机的耗油量就会大增,飞机作战时间就会大大缩短。根据美军飞行员的反映,这种飞机虽然机动性能很好,但空战持续时间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5月10日,越军两批飞机轮番上阵才勉强坚持与美机打完空战。这一缺陷极大限制了米格-19的作战空域,而且使得越军飞行员在与航程远的美机交战中十分被动。
之后,米格-19战斗机继续在北越上空书写自己的征程。
5月18日当天早上,4架米格-19在内排机场上空击落了366联队421中队的F-4D 66-7612。但是在下午,两架中国制造的歼6拦截了一支从“中途岛”号航母上起飞前往轰炸白马机场的F-4B 12机编队,两架VF-161中队护航的F-4B发现了越军飞机后发射了“响尾蛇”导弹,两名越南飞行员中弹身亡。
5月23日,4架歼6在安沛机场上空拦截了一支366联队35中队的16架F-4E编队。范鸿山和阮鸿山宣布各自击落一架F-4E(不过美国空军宣称当天没有损失记录)。阮因典被己方的地空导弹击落但是成功跳伞,美方的1架F-4E 66-0281宣布击落一架歼-6。
在7月至8月间,925团没有获得任何战果,但是也没有在战斗中损失一架飞机和一名飞行员。9月初,两支美国空军机组声称击落3架越机,其中9月2日美军F-4E用“麻雀”导弹击落一架米格-19。9月9日,432联队555中队的F-4D用“响尾蛇”导弹再次击落两架米格-19,对于这些损失越军都表示承认。
根据公开的资料表明,1968~1969年,中国支援了54架歼6给了越南空军。在1974年又得到了24架的支援。总体而言,1972年秋,越南空军米格-19机群的活动开始沉寂下来。所以,在越南战争中,米格-19的出彩之处不是很多,真正的主角——米格-21终于要隆重登场了。
(未完待续)
空军院校 篇11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软硬件平台性能越来越高效快速。C4ISR系统在此基础上也经历了从C2—C3—C3I—C4I—C4ISR的一个演变过程。从近期的几场战争可以看出,C4ISR系统有其突出的信息传输、情报获取、情报分析判断、辅助决策和指挥控制等能力,是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和夺取战场信息优势的关键装备,在高科技战争中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雷达情报处理技术是C4ISR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C4ISR系统信息处理的核心,它利用雷 达各种传 感器进行目标探测,通过各传感器多方位的目标估算关联和融合相关等处理以完成我方和敌方准确的目标位置和状态的估计、属性识别,形成及时、完整、连续的态势和威胁估计。雷达情报处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C4ISR系统的优劣。
雷达情报模拟技术 又是C4ISR雷达情报 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C4ISR系统的雷达情报处理的仿真运行环境,在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软件开发、功能测试、战勤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模拟反映真实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如何检验和验证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的性能和指标,如何满足部队的实际需求,就成为雷达情报模拟技术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而基于想定的模拟技术能方便部队人员直观快捷地制作想定,能在训练过程中实时机动地干预目标以及模拟各种战术背景下复杂的空情态势。
1想定概述
1.1想定的概念
想定是C4ISR系统雷达 情报模拟 技术的基 本脚本,是为了军事演练和作战模拟而创作的有关战役或者战斗情况的书面描述。在美军军语中,想定定义为“对一个或者数个实际的或假想的事情进行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往往是对该事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分析又是建立在战斗模拟的基础 之上”。在我军 军语中,想定定义 为“敌我双方基本态势、作战企图和作战发展情况下的设想,是根据训练课题、目的、敌我编制与作战特点结合实际地形而拟制的,组织和诱导战役、战术演习和作战的基本文书”[1]。综上所述,想定就是根据作战敌我双方的背景条件和作战的意图,预先规划好的随时间推进所发生的一系列作战行动和事件。随着C4ISR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功能 的验证、指标的测试、作战情报的对抗模拟等都对想定的规模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想定的内容
传统的想定是以文字图像等手工图上作业的方式表达,其机动性差、制作周期长、模拟情报质量不高并且生成后不易修改,而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想定,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战场环境、作战企图、敌我双方基本态势、兵力部署、交战过程等表达成结构化形式化的数据。通俗而言,想定不仅要提供自然环境的及时、权威的描述,还要建立包括我方、敌方、中立方以及其它有关的主要平台、武器、传感器等相关参数,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战场信息、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地位双方目标信息以及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等信息[2]。
1.3想定生成过程
从C4ISR系统雷达情报模拟实验的背景出发,雷达情报模拟想定生成包括以下内容,想定生成过程模块如图1所示。
(1)数据资源库
任何作战任务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作战任务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把制定作战任务所需的环境量化成环境数据,这些环境数据存放于不同的数据库中,包括军事实体数据库、战场环境数据库、活动过程数据库、态势数据库、航线库,存入数据 资源库进 行统一管理[3]。其中军事实体数据库存储的是武器装备、兵力部署、各武器系统的参数性能指标数据等。战场环境数据库存储的是作战环境的地形地貌、电磁环境、工事障碍等数据。活动过程数据库存储的是制定完成的想定在运行过程 中所产生 的各种临 时数据,如临时的想定运行状态、运行日志等数据。态势数据库存储的是敌我双方兵力部署的初始态势数据和运行各阶段的态势数据。航线库存储的是一些经常性使用的飞 行路线,方便用户 使用,减少重复劳动。
数据资源库提供给想定编辑的支撑环境,使想定编辑对数据资源库能进行有效的数据访问和获取。
(2)想定编辑
可视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航线辅助功能,能帮助军事人员快捷直观准确地进行想定编辑,在界面上通过鼠标键盘制定作战方案,包括绘制各军事实体的目标运行路线、设置基本属性状态。想定制作完成后,能在已有的航线基础上进行想定飞行路线、高度、到达某拐点的速度、时间等属性的修改。
(3)想定生成结果
制作完成的想定以XML文件形式存放。XML文件作为一种数据表达方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信息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和跨平台性,使用人员能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多次打开、编辑、裁剪,能在已有想定的基础上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利用。将经常使用的飞行航线存放入航线库中,该航线库中的航 线可以重 复使用,方便用户,减少劳动量。
(4)想定推演
一次完成的想定制作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人力,它要求想定准确按所做意图进行推进,这就需要对制作好的想定进行想定推演,以验证想定编辑的有效性。根据想定编辑中生成的作战想定,提取目标信息,实时生成目标的位置、属性、状态、高度速度等运动轨迹,形成统一的目标运行态势,对敌我双方的初始态势进行综合分析,能帮助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制定行动计划。
1.4基于想定的特点
(1)通用性:基于XML的想定文件,文件格式规范,信息标准,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要求,适用于空军C4ISR系统。
(2)可视化:采用可视化的图形显示界面,想定的制作、修改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方便使用人员修改和维护。
(3)灵活性:影响作战效果的因素千变万化,数据资源库作为想定编辑的输入资源库,具备配置灵活、输入参数动态变化的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需求。
(4)实时性:制作完成的想定,进行实时推演,验证想定编辑的有效性,判断想定是否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推进,可以实时验证想定编辑是否合理[4],以帮助指挥人员进行辅助决策。
2雷达情报模拟设计思想
2.1设计原则
基于想定的雷达情报模拟技术,设计思想是根据事先规划好的想定文件,周期性地推演产生模拟军事实体状态信息、作战行动,模拟各传感器对军事实体的探测报出 给C4ISR系统的雷 达情报处 理。为了提高交互性,在想定运行过程中提供人工干预功能,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作战需求,对想定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干预。其输入源是XML想定文件,经过数据提取,从XML文件中提取目标运动路线数据、目标属性、各拐点飞行参数,根据目标态势数据对目标进行推算,再模拟各传感器对目标数据的探测,输出符合C4ISR系统的雷达模拟情报数据。在想定运行过程中可随时通过人工干预方式或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反馈信息对目标进行实时机动干预,改变目标的各种飞行状态(如航向、速度、高度等)和雷达的各 种工作状 态 (如开关机,报出密度等)[5],图2为基于想定的雷达情报模拟设计图。
2.2模块构成
基于想定的雷达情报模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XML想定文件
想定文件是模拟雷达情报的原始数据源,主要存放对抗双方的初始态势,所有飞行目标的参数描述,如起飞时间、降落时间、属性、机型、架数等。
(2)数据提取
数据提取输入XML想定文件,并将想定 文件格式的态势初始数据解释成雷达情报模拟内部目标态势数据。
(3)目标态势数据
想定文件给出对抗双方初始的目标位置、数量、运动路线及同一属性方相互关系的描述,通过数据提取,把本次想定的起始时间、模拟运动的速度、时间比例、相对地理位置区域、雷达情报数据格式等属性、人工干预指令和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反馈指令等数据存入内部目标态数据区形成目标态势数据。
(4)目标推算
在实时钟的激励下,根据目标的运动方程,递推目标下一时刻运动状态,生成目标新的态势数据。
(5)传感器探测
判断目标是否在传感器的探测范围内,对在其探测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探测处理,将目标推算产生的实时态势变换为各传感器的探测情报,将传感器探测情报组装成各类报文,由接口模块把报文发送到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
(6)人工干预
模拟雷达情报输出 给C4ISR系统雷达 情报处理,C4ISR系统输出相应的反馈指令,如作战决策、对空的引导指令等,作用于目标态势数据。或者通过人工干预方式对模拟目标的修改指令,如改变当前飞行目标的高度、速度等,模拟情报将根据这些指令对模拟目标进行修改,形成闭环处理[6]。
3情报模拟主要技术
3.1目标航迹运动模型
目标在大气层中飞行,目标飞行的动力学特性十分复杂,再加上大气湍流、有人驾驶的机动性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给出精确的目标运动方程十分困难,然而任何一批目标的运动都能分解成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目标高度变化则由高度机动来描述。因此,给出目标直线和圆周运动的基本方程[7]。如图1为目标运动航线,可看成多个直线段和多个弧线段组成。
(1)匀速/匀加速直线运动
按照直线运动的目标,根据当前时间和当前段起始点的坐标、时间、速度、高度、航向、加速度、爬升率等参数计算目标当前点的坐标、速度、高度等值,目标满足如式(1)方程:
式中,x0,y0,z0,h0,v0为初始状态,a为加速度,ha为爬升率,通过方程得出经过t时间,下个时刻的运动状态。
(2)匀速圆周运动
按照弧线运动的目标,根据当前点时间和当前段起始点的坐标、时间、速度、高度、角速度、爬升率等参数计算目标当前点的坐标、速度、高度、航向等值,见式(2):
式中,x0,y0,z0,h0,v0为初始状态。
3.2航迹的实时产生
在系统模拟时,目标数可能有多个,旧的目标消失,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根据这一特点,在模拟过程中需要实时产生航迹,根据仿真时钟控制,定时推演目标运动的状态,对新的目标建立新区,对已有目标进行目标状态的更新,对消失目标进行清区。
3.3雷达探测
雷达模拟中配置的各部雷达(站号、位置、扫描周期、报文输出格式、报文坐标类型等条件)都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模式运行,指定雷达站的天线扫描周期为时间间隔录取航迹点,只有当天线扫过目标点,并且符合雷达探测到该目标的条件时才会生成相应的探测数据,并按照配置的雷达情报格式组装成各类报文,最后把各类报文发送到情报C4ISR系统情报处理。
4结束语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想定的模拟情报技术,通过可视化界面,以人机交互的方式,灵活、方便地生成具有特定战术背景的想定,根据规划好的想定文件,模拟目标实体状态信息,模拟雷达传感器的探测报出,并随时接收指挥工作台对情报模拟的软件控制信息,模拟雷达传感器、模拟情报类别等参数可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动态配置。从实际的使用情况看,基于想定的情报模拟技术为培训战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给指挥人员和辅助决策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加贴近实战的模拟战场环境,也为各应用软件在复杂环境下的调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摘要:基于想定的空军C4ISR雷达情报模拟技术提供C4ISR系统的雷达情报处理的模拟运行环境,在C4ISR系统雷达情报处理软件开发、功能测试、战勤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如何满足部队的以上实际需求进行研究,从想定生成和情报模拟两个模块进行阐述。想定生成采用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和航线辅助手段生成想定,形成XML想定文件。雷达情报模拟在基于生成的XML想定文件基础上进行周期性的目标推算和模拟雷达传感器进行雷达探测,并接收人工干预信息和C4ISR系统的反馈信息。
【空军院校】推荐阅读:
空军成立60周年05-17
空军飞行保障范文09-08
空军强军日记范文11-24
中国空军七大王牌09-30
美国空军特种部队10-27
对空军飞行职业的认识09-08
空军禁酒令工作日19日07-05
以强军目标统领空军现代化建设07-03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09-07
软件院校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