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成立60周年

2024-05-17

空军成立60周年(共9篇)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1

1950年重庆研制试轧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

事件回放:解放初期, 重庆钢铁、机械行业处于停产状态。政府将修建成渝铁路所需的第一批500余吨钢材, 分配给私家中小型工厂, 使其恢复生产。1950年5月10日, 重庆钢铁公司潘继庆、金石声、邹承祖等科技人员, 在加工修补的旧轧辊上, 用自炼的小钢锭, 轧制出新中国第一根英制85磅/码重型钢轨, 并形成了一条半手工作业的重轨生产线。

历史意义:这直接为随后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华式38公斤重轨成功诞生奠定了基础。而“重庆造”钢轨也支援了包括成渝铁路在内的十几条铁路的建设。

1978年重庆市召开第一次科学大会

事件回放:1978年5月24日~28日,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革委会召开了全市第一次科学大会——“四川省重庆市科学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和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出席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科学大会精神, 明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 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并讨论通过了《1978~1985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八年规划纲要》。

历史意义:大会促使重庆市各级部门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造成的冤、假、错案, 大力加强科技管理, 改善科研条件, 推进科研机构的建设, 使广大科技人员迎着“科学的春天”, 将重庆科学技术事业, 推向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1990年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实验室成为重庆首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事件回放: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 1990年正式建成并向国内外开放, 1997年通过国家第一次评估。通过近20年的建设, 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机械传动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可完成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开发等工作。

历史意义:这是重庆市首个国家级的科技研发平台, 它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建立起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条件及研究环境, 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影响国际的高层次学术研究机构。

1991年重庆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

事件回放:1991年3月, 重庆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是全国57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高新区”模式, 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发展,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以及区域核心竞争力, 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意义:高新区的成立, 标志着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是重庆市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转折点。18年来, 高新区已拥有1.29万家企业, 取得了400亿元工业产值和47亿元区域财政收入的成绩, 形成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信息、新医药器械、现代制造和软件“五个主导产业”, 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1995年重庆首个科技类地方性法规——《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颁布施行

事件回放:1995年4月3日,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 并定于1995年5月8日起施行该《条例》。它鼓励和引导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要对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服务、科技普及等加强资金投入。

历史意义:这是全国科技投入方面的首个地方性法规, 也是重庆市首个科技类地方性法规, 标志着重庆市科技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阶段。直辖以后, 重庆市还相继颁布施行了5个地方性法规、3个政府规章, 初步构建起内容广泛、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科技法规体系。

1999年重庆创建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

事件回放:1999年, 重庆市围绕西部大开发的科技盛会和军民两用技术的交易平台, 打造出第一届重庆高交会, 通过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主题论坛等方式, 为五湖四海的高新技术及产品搭建了交易的平台, 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出了积极贡献。

历史意义:自举办高交会以来, 参展代表团累计达到748个, 累计参展的高新技术项目56400个, 累计合同成交额达到916.99亿元。重庆市连续8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居西部地区首位、全国前5位, 科技进步综合指数在全国的排位由1998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2位、西部第2位, 高交会对重庆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000年重庆启动科研机构体制改革

事件回放:2000年开始, 重庆市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原则稳步推进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并以此为契机, 组建了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大研究院”, 同时在全国建立了首个“科技检测超市”——重庆科技检测中心。

历史意义:“四院一中心”的打造, 体现了重庆市特色, 又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这一系列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开发基地的形成, 改变了重庆市科研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 在全国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003年重庆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

事件回放:2003年11月15日, 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在世界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 成为我国科学完成的世界第一张高质量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2004年12月, 研究论文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Science》上全文发表。

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在鳞翅目基因组研究方面, 已迈入世界领先地位, 并实现了我国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中家蚕研究论文零的突破。随后, 该团队乘胜追击, 取得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世界首张家蚕全基因组基因芯片、世界第一个蚕类多态性遗传图谱等多项国际领先重大科技成果, 不断提升重庆市基础研究水平。

2006年重庆出台首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事件回放:2006年4月27日, 重庆市政府颁布了《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 并首次作出实施24项重大科技专项和建设三大科技平台的重大部署。

历史意义:由此, 近4年来, 重庆市启动实施了23项千万级的重大科技专项, 取得了全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超声治疗设备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培育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一批新兴产业。而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 也巩固了重庆市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12位, 西部领先地位。

2009年重庆科技馆建成开馆

事件回放:重庆科技馆是重庆市政府确定的全市十大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的综合性大型科普场馆, 于2006年1月奠基, 2009年9月建成开馆。它集科普教育、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身, 为重庆市民提供了一个认识科学、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的平台。

历史意义:重庆科技馆对增强重庆科普能力建设, 提高市民科学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是重庆科普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目前, 全市已建立重庆科技馆、市气象科普馆等专业科普场馆5个, 占地面积60000余平方米。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9个, 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8个。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2

进入阅兵村参加阅兵训练之前,我没来过北京。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我心中是高大神圣的,它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从小我就那一世小说网 http://祟拜它们,梦想能够亲近它们。

我热爱运动,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中国申奥成功,我欣喜若狂,打电话给在**空军雷达学院读研究生的父亲,共享欢乐时刻。父亲鼓励我,高中毕业后到北京去上学,尽情享受北京奥运为我带来的快乐。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的时候,我已高中毕业,参军入伍,身在军营,虽然不能亲临奥运现场观看比赛,但同样为国家的进步和强大而感到兴奋和自豪。

2008年年底,空军在全空军部队选拔参加国庆阅兵人员,部队领导给我通报了情况,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选拔条件是很苛刻的,我光荣地入选了,随即参加一系列选拔训练。任务是神圣光荣的,但过程是极其艰苦的。雨中全身淋湿还要训练,早上、晚上、公休日加班训练,烈日下水泥地上全身汗流夹背地训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高强度训练,身体上的忍耐、情绪上的坚守,超乎常人的想象。我坚持了下来,我自豪。

大家说我进步了、成熟了。我曾是个城市生长的小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能取得进步,要感谢部队的教育和亲人的鼓励。解放军真是一所大学校啊。

记得刚入伍时,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开始感觉很苦很累。刚远离父母,训练又苦,想家啊,很希望父母能来部队看看我。有的城市兵的父母也确实来了,但我父母没来。我的父亲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万言信,对我激励很大,深受感动,也深受教育,我的思想从此开始很大的转变。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参军入伍,保卫祖国,是十分神圣的,是非常光荣的。”“父母与子女的感情是世界上最难以割舍的亲情,请理解我们不能去看你,我们希望你能自立。”“当你完成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你的思想将会得以升华、你的行为将会变得更加成熟,你将实现由一个青年学生到一个革命军人的顺利转变,这是成为一个合格军人的必经过程。到那时,我们全家都将为你感到光荣,为我们这个家是个光荣之家而感到无比自豪。”“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你的思想将得到正面的教育,你的身体会得到极好的磨练。这种教育和磨练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后来到湖北、到北京参加阅兵训练,我没有叫苦,没有要父母去看望。人确实需要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有荣誉的鞭策。我一直把父亲的信带在身边。

参加阅兵训练之前,部队召开动员大会,各级领导分别找我训话,给予我很大的激励和教育,我深知责任重大,任务光荣。国庆节快要到了,我要加强训练,以最好的军姿展现空军的风采,展现人民军队的威武。壮我国威,壮我军威。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这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体察民情,致力于改善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对基层民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做了许多善事。全民医保、全民劳保、全民养老保险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不断完善之中。注重改善环境,注意倾听基层民众的意见,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充分体现社会公平,致力于创建和谐社会。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个欣欣向荣、繁荣富强的中国正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北京奥运、国庆阅兵是扬国威、壮军威、励士气的重大举措。那些说北京奥运、说国庆阅兵是浪费国力的人,若不是思想上的幼稚,就是行为上的反动。

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广阔的国度里,有着雄伟的高山峻岭,有着秀丽的江河湖泊,有着勤劳勇敢的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强大的人民解放军的保护之下,人们过着安全而富足的生活。我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个国度以及这个国度庇护下的人民。我愿意为党、为国、为人民贡献满腔热血。在胡主席倡导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祟尚荣誉。”这一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不断地走向辉煌,最终实现革命军人应有的人生价值。

人民军队造就了我的父亲,**地质文化养育了我的母亲,我从小在**地质的庇护下生长。感谢祖国,感谢人民军队,感谢**地质文化。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3

刘利华在讲话中指出, 人民邮电出版社作为最早成立的中央级出版单位之一, 在几代邮电出版人的共同努力下, 出版社的出版能力不断提高, 出版领域不断开拓, 出版影响不断扩大, 为邮电通信事业发展和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2003年成为中央确定的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 人民邮电出版社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 积极调整和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了发展活力, 使出版社步入迅速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今天的人民邮电出版社, 拥有一支团结有力、奋发有为的出版人才队伍, 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利华强调,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 坚定走出版集团化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中国出版走出去, 实现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 是摆在当代出版工作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也是出版行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刘利华对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增强文化使命感,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二是要立足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这一全新的发展平台, 进一步整合工信系统优质资源, 发挥专业出版优势, 提升支撑部中心工作能力, 为两化融合发展及教学科研生产提供强大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努力建设好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现代出版传媒集团。三是要把握出版发展大势,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抓住机遇, 不断开阔思路, 积极运用科技发展新成果, 推动出版转型发展。四是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抓紧培养一批熟悉现代出版规律、了解数字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 要充分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契机, 务实有效地查找和整改“四风”问题, 为出版社改革发展凝心聚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座谈会上对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改革发展作了充分肯定, 并对出版社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

人民邮电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季仲华在座谈会上系统回顾了出版社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 指出出版内容创新是发展的基础, 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以人为本、合作共赢是实现发展的保障。对于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未来发展, 季仲华社长表示, 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现代出版企业这一奋斗目标, 依托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平台, 把发展数字出版作为重要机遇, 积极推动转型升级, 依托行业优势, 提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服务能力, 强强联合, 发挥自身的优势, 不断取得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人民邮电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 60年来, 已发展成为集图书、期刊和数字出版物出版发行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出版大社, 特别是图书出版涉足通信、计算机、电子等信息技术及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家庭教育等十余个出版领域。人民邮电出版社近年来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出版社、全国百佳出版社、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并有数百种图书、期刊和音像电子出版物获得了“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奖”、“国家期刊奖”等国家和省部级荣誉, 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讲话

空军成立70周年心得体会总结 篇4

鹰击长空,高飞远航。

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人民空军的蓝色方阵引人瞩目,多型战车、导弹、雷达和无人机格外亮眼,碧空之上,预警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电子战飞机等组成的“鹰阵”威震长空,成为40万空军官兵护卫祖国领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回眸历史,70年前,1949年开国大典,人们翘首看到的17架飞机掠过天安门,这些飞机都是从战场缴获的,有4架战机带弹受阅,还有9架是两次通过天空门上空。两幅画面鲜明呈现出人民空军70年发展壮大沧桑巨变。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宣告成立。沐浴着党的阳光,跟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这支军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长为一支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等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成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5

或许这样的划分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但是60年的历史风云, 浓缩在几个阶段, 的确也是有其取舍的遗憾。但, 我们还是选择了这样几个阶段, 来展示共和国的历史变迁, 并且在这样的历史变迁之中, 通过这几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的岁月历程, 以此来展示出人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的岁月。

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时代背景: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 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发展。由此, 这一时期既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期, 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到了1956年, 我国基本完成了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自豪于与共和国同年诞生

湖南省人民医院退休护士张菊香

面对张菊香,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 你会不自觉的被她乐观的心态和淡定的气质所感染。

于1949年9月出生于祁东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张菊香, 出生后几天即是新中国诞生的日子。

建国初期, 多年的战争留给新中国是的满目疮痍。因家庭贫寒, 张菊香的童年时代基本上过的是缺衣少吃的苦日子。但张菊香非常感谢父母, 并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剥夺她受教育的权利。

7岁读小学的时候, 简陋的启蒙教育开启了张菊香稚嫩的心灵, 她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但每天回到家, 还要帮父母做很多的农活, 如挖猪草喂猪、下田插秧、上山砍柴等等。但张菊香想, 只要让自己读书, 这些苦都算不了什么。

一直到初中毕业, 张菊香都是品学皆优的好学生。而这时,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革命无罪, 造反有理”的运动使国家的文化与经济严重停滞和倒退, 张菊香的就学之路也因此被耽搁。

直到1969年, 张菊香因思想进步、劳动出色被大队选拔到祁东县卫校学习。1年后她回到所在的村庄, 担任为乡亲们送医送药的“赤脚医生”。

1970年7月, 为落实毛主席“6·26”“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光辉指示, 张菊香作为当地的医学人才被选拔到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了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后, 她成为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白衣天使。

医院专业培训一结束, 张菊香便被派往常德汉寿县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她每天和队友们在疫区穿行, 进行血吸虫病防治情况普查, 掌握第一手的详实资料。当时, 国家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基本上处于无序与无奈的状况。张菊香和队友一起不辞劳苦地工作, 向农民讲解血吸虫病的防治知识, 告诉他们怎样识别钉螺, 了解钉螺的分布及习性以及怎样防护。对患病的农民则上门送药, 教会他们服药的方法。不论是天晴雨雪, 他们从不停歇, 从不间断。他们没有一个人抱怨过条件的艰苦、工作的辛劳, 心里装的是被钉螺折磨的农民兄弟, 还有那些重症患者痛苦的呻吟。

在汉寿的那一年, 当地的血防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张菊香也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树上的桃李成熟了, 老百姓挑最甜的给你送来;家里的母鸡生蛋了, 老百姓积攒着给你留着……有一个大队主任甚至与张菊香结成了姐妹。在回长沙后很多年后, 这位主任每年都会烘焙好当地盛产一种小小的“银鱼”给她送来。

这样的经历让张菊香懂得一个道理:只要是真心对人, 负责任地工作, 总是会被人理解和铭记。

1973年回医院后, 是张菊香真正的护理生涯的开始。她去的第一个科室是当时“谈之色变”的传染科。因当时卫生条件很差, 收治的传染病患者以细菌性痢疾、肺结核、肝炎居多。印象最深的是, 当时治疗菌痢常用针灸治疗, 张菊香每天一上班就端着盘子给患者扎银针, 轻型和急性菌痢一般三天就可明显好转, 一周痊愈出院, 根本不用输液, 只有重症患者才输液治疗。

当时没有现在好的消毒灭菌设备和医护人员防护设施, 只有简陋的洗手设施和熏箱、浸泡消毒设施。对于年轻的张菊香来讲,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 最可怕的是值班时碰到患者死亡,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工人搬运尸体, 得靠医生护士将尸体抬往太平间。

一次值夜班, 一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凌晨三点死亡, 整个病区除了张菊香, 就是一位姓任的值班医生。医院有规定, 病人尸体不允许在病房过夜。虽然张菊香内心充满恐惧, 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张菊香和任医生料理完尸体, 把尸体抬到了担架上。任医生照顾张菊香个矮力气小, 让张菊香抬着担架的前端。张菊香握着手电筒, 抬着担架, 在寂静的夜里,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让她始料未及的是, 在下楼梯的时候, 尸体的两腿因重力下滑正好叉住了她的腰, 张菊香的恐惧骤然升级到顶点, 吓晕了过去。

此事发生后, 医院才增设了太平间工人, 不再需要医生护士搬运尸体。同事们笑言, 是张菊香这一晕为大家造了福。而张菊香, 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仍会感觉恐怖。

之后, 张菊香被医院任命为急诊科护士长。

让张菊香记得最清楚的是, 一个心脏病的患者留观治疗后病情好转, 自行收拾好东西, 谈笑着准备出院回家, 突然出现晕厥心搏停止。张菊香迅速为他进行心脏按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病人很快转危为安。病人非常感激张菊香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但张菊香说, 挽救病人分秒必争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此期间, 张菊香相继为人妻、为人母, 但当时一家三口只有一间9平米的房子, 每月29.5元的工资让她请不起保姆, 况且请了保姆也没地方住。在休完30天的产假后, 张菊香一狠心把孩子放在床上, 拉好床栏就去上班, 中午回家时孩子饿得嘴唇都哭紫了。因为要工作, 孩子只有56天就被放到幼儿园了。张菊香说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 一想到这些, 就觉得对孩子的愧疚真是太多了。

上世纪80年代, 医院取消陪护, 病人包括喂饭、洗脚、洗脸等基础护理全部由护士承担。而当时一个病区50多个床位只9个护士, 工作量非常大。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 科室同事人际关系特别好, 都互相帮助, 互相爱护, 都自觉提前30分钟接班, 几乎没有正常休过节假日。

大家都知道张菊香家没人照看孩子, 经常主动说:“张菊香你明天休息, ”, “张菊香, 我给您上班, 您回家带孩子去”, 而且从不要张菊香还班。同事的关心和友爱让张菊香无比感动!

不知不觉, 张菊香就到了医院政策规定退休的年龄。虽然有着对医院深入骨髓的眷恋, 对护理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张菊香自觉地回归家庭, 成为了一名退休人员。

看到医院一栋又一栋的医疗医技大楼拔地而起, 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医疗仪器设备接踵购进;看到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越来越高, 护理服务的内涵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专业化。张菊香为她一辈子所从事的护理事业无怨无悔, 并且相信目前的护理事业正在破茧成蝶, 虽有阵痛, 确更美丽。

现在的张菊香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 家电、电脑一应俱全, 退休后的生活也丰富多彩。医院为离退休职工配备有休闲娱乐场地设施, 还有定期的体检和保健活动。儿子在新西兰生活, 每次打开电脑和儿子视频的时候, 张菊香都会和儿子讲过去的苦难, 现在的甜蜜, 谆谆教导儿子饮水要思源, 数典不忘祖, 要常怀感恩的心。

祖国60周年华诞, 也是张菊香的花甲之年。不管是那个艰辛年代忍受饥饿的孩子, 还是那个辛劳疲倦的护士, 或是今天这个快乐的老人, 与共和国同年出生的经历, 让张菊香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1956—1966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

时代背景:

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一场建设热潮──发展经济, 发展文化, 巩固新制度, 建设新国家———在中华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但这个时期有成功, 也有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失误。尤其是1963-1965年, 既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 也是左倾错误在党内泛滥的三年, 加上苏联的背信弃义, 自然灾害严重, 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感谢祖国, 祖国让我们的生命精彩

张家界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尹金芳

1956年出生在芷江县城的尹金芳, 父母均为手工业者, 靠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 然而接下来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撤资等重大事件的接连发生, 无疑是雪上加霜, 让童年的尹金芳常常感受到的滋味以饥饿为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没有好好读过书的尹金芳在1970年, 即14岁的时候, 成为了上山下乡的知青, 接受了三年繁重的“劳动改造”的磨砺。之中虽有读书, 但因受文革“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 在校生仍以学工、学农劳动为主。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犹如一股蓄势已久的春风, 迅速地吹向祖国各地。对于知识的干渴与饥饿使尹金芳积极参与刚刚恢复的高考, 靠自己的勤奋与刻苦, 她考入了黔阳卫校, 由此走进了护理行业。

1980年7月, 尹金芳毕业分配到了芷江县中医院。医院当时处于筹建阶段, 工作场地小, 几乎没什么设备, 条件十分简陋。护士要承担很多非护理性的工作, 比如煎药、打扫卫生、送水送饭等等, 工作量相当大。几乎无分工, 40多张床位, 总共只有4名护士, 治疗、护理操作、消毒、人人都得做。

在那公费医疗全额报销的年代, 护士不必像现在一样需随时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工作中能切实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尹金芳与病人相处十分融洽, 受到了病人及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1986年, 表现出色的尹金芳作为优秀人才选调入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系统———张家界铁路医院 (即现在的张家界市第二人民医院) , 当时虽是诊所规模, 但门诊与住院部分设。考虑到一起上班的另一护士身体素质稍差, 她便主动要求进住院部倒班, 让该同事留在了相对轻松的门诊部。

上晚夜班的日子, 无论工作多苦多累, 尹金芳都没有怨言, 只是担心小孩没人管。同在铁路系统工作的丈夫常年在外奔波, 夫妻俩聚少离多, 每当值晚夜班, 尹金芳只好把小孩锁在值班室。无人看管的孩子免不了从床上掉下来, 摔个鼻青脸肿, 这令尹金芳心疼而歉疚。为此, 她常常说:“作为一名护士, 我问心无愧;可作为一位母亲, 我真的很不称职!”。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 国家经济迅猛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诊所一跃发展成为较具规模的综合性医院。张家界铁路医院也随之成了一所拥有内、外、妇、儿、传、五官、眼科、手术室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1990年, 肯干、能干、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尹金芳被推选为外科护士长。

外科病种多、病情杂, 尤其是铁路意外事件伤害多, 常有成批的伤病患者被送来医院急救, 护理工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之。身为护士长, 不仅要有熟练的外伤抢救技术, 而且还要有随机应变的统筹安排以及同其他各部门合作、协调的能力。担任护士长尹金芳感觉肩头沉甸甸的, 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唯恐有丝毫纰漏而延误伤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 八小时以外的大部分时间, 尹金芳都一头扎在书籍堆里如饥似渴地吸取“养分”, 并及时地将自己所学在科室姐妹们面前“现炒现卖”。

护士姐妹们对这个“工作狂”既爱又“恨”, 爱的是尹金芳像个家长一样爱护着她们、教导她们、帮助她们成长;恨的是尹金芳太爱唠叨, 一有空就在耳边唠叨:“小李, 5床病人病情观察不仔细……”、“小刘, 3床病人的术前准备工作还要做得再细致点……”真可谓“句句不离本行”。偶尔有人一时难以接受而顶撞她时, 她总是一笑了之, 从不计较, 更不会“秋后算帐”。

随着时间的沉淀与工作经验的积累, 尹金芳的工作日渐得心应手, 多次收到病人的感谢信, 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护士长、优秀共产党员。

1996, 年尹金芳被任命为护理部总护士长。此时的尹金芳不仅一如既往的关心年轻护士的成长, 同时也注重改善护士工作环境, 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尤其在1998年全面实施整理护理工作后, 尹金芳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但她不再一闲就“唠叨”, 而是将各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找个合适的时间统一讨论分析。

有人疑惑尹金芳话怎变少了, 尹金芳笑笑说:我们不仅对病人进行“整理护理”也要对我们自己“整理整理”, 做护士的要首先做到“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和完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我老唠叨让你们不开心, 你们又怎样保持健康呢?

一天, 科室同时收住了五个重伤病人, 其中三人是硬膜外出血, 一个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个是脾破裂。硬膜外出血的病人中有个8岁的女孩, 经多日治疗后病情虽渐趋稳定, 但比其他四位病员恢复都慢, 而且精神差, 面容消瘦。尹金芳考虑是营养缺乏, 便耐心地向家属讲解营养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 并指导如何配制营养餐。

家属当时满口答应, 但晚上尹金芳来夜查房时发现女孩的妈妈正在给其喂食米粉。“咦, 那不是早上那碗米粉吗?”尹金芳说。

女孩的妈妈显得很不好意思。“怎么, 她胃口不好, 吃得很少吗?”在尹金芳关切而焦急的目光中, 女孩的妈妈终于道出了“没钱”的实情。

见此情景尹金芳心酸不已, 当场便掏遍衣兜, 将随身仅有的10元钱给了她们母子俩。第二天大清早又提了一大袋衣服到科室, 还在交班会上讲述了女孩的情况并发动大家捐款捐物, 帮助这一家度过难关。

在女孩出院二个月后, 女孩的父母背了沉沉的几麻袋桔子, 走了几十里山路再赶汽车转火车专程来到医院, 为的仅仅只是表达他们全家的一片感激。

2002年, 铁路改革, 医院由原来的国营单位转为事业单位。为响应国家政策, 尹金芳提前离岗休息, 但同年又被返聘回医院工作。

有人不解说尹金芳怎不知享轻福, 还上啥班?尹金芳总是爽朗地说:“既然医院还需要, 我怎么能推脱呢?再说, 既然大家还信任我, 我更应好好珍惜才对呢!”。

迄今的尹金芳常常对后辈说:尽管现在农村也富起来了, 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医疗费用仍是沉重的负担, 在工作中我们更要精益求精, 实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看到现在一部分年轻人总喜欢提要求, 嫌待遇不好, 她说, 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掉进蜜罐了, 想想当年我们走过来的历程, 感激还来不及呢, 人呀要有感恩之心。

是啊!小溪感谢大海, 因为大海让它奔腾;鱼儿感谢江河, 因为江河让它畅游;小鸟感谢天空, 因为天空让它飞翔;我们感谢父母, 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更要感谢祖国, 因为祖国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

1966—1978十年文革与拨乱反正时期

时代背景:

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文革的指导思想来源于毛主席提出的“四个存在”理论, 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 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在此基础上, 毛主席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 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社会动荡, 现在被广泛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 常常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

享受着祖国强大所带来的幸福

郧西县人民医院护士韩君

1966年出生的韩君出生在郧西县槐树乡响水沟村。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村, 两边是高高的大山, 门前是清亮的河水。但在呼喊着“宁长社会主义的草, 不长社会主义的苗”的年代里, 青山绿水却无法让这里的农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小韩君的记忆里, 母亲当时任妇联主任还兼小学民办教师, 在现在的人眼里能有这样的职位应该是一种荣耀, 然而在那个年代里, 干部是属于党、属于人民的, 母亲经常要出去开会。每一次母亲出门就把兄妹三人锁在家里, 以防发生意外。

一个严寒的冬天, 天刚蒙蒙亮, 大队就通知开会, 母亲望着熟睡的女儿感觉放在哪里都不合适, 那时候韩君已经能爬起坐立了。锁在屋里, 怕女儿自己翻身爬出摇窝跌伤, 最后决定放在屋檐下, 来往路过的人群见了会有一个照应。但是, 屋子对面高高的山上时常有狼群出没, 因此母亲的心里是忐忑不安, 走出了好远还是放心不下, 折回来看了好几次才去开会。

韩君的父亲是公社书记, 也许, 担任这个职务肩上的任务太多, 父亲一年中回家的次数极其有限, 父亲这个“高官”并没有给家里带来温饱, 相反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忽视了自己的孩子。

在韩君7岁那年, 一个雨后寒冷的冬天, 路面一片泥泞, 放学回家的她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 呼呼的北风冻得满是泥水的双脚一落地就疼得钻心。她坐在一块大大的石板上, 抱着双脚不敢落地, 也不敢用手抚摸, 直到一位回家的老师发现了才把她背回了家。后来她发现别人御寒的方法是用剥掉的玉米壳子绑在脚上来挡住刀削般的寒风, 年幼的她也学着这么做, 才没有让自己的双脚冻坏。

多年后她回忆起那个情节, 她说她几乎无法用词汇来形容那种痛苦的感觉。那时候村里人虽然很穷, 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有解放鞋穿, 她家的草鞋都是哥哥编织的, 父母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父亲每月有工资怎么就没有给她们买双鞋呢?她说也许那时候的父亲太忙, 回来的太少, 偶然一次回来根本无法感受到孩子的痛苦生活。

让她承受的不仅仅是寒冷, 还有饥饿。不下暴雨的世界,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然而, 暴雨时常侵袭这个贫穷的小村子。有一年夏天, 刚刚收了土豆, 家里人就把土豆放在红薯窖里, 备在饥荒的时候食用。然而, 一场大暴雨让山体滑坡, 大量的泥石流涌进山脚下的红薯窖。雨停后, 韩君和哥哥姐姐找来木桶将窖里的水拼命地往外舀, 土豆已经发出腐烂的味道, 韩君和哥哥姐姐望着烂掉的土豆坐在窖旁边大哭一场。

为了填饱肚子, 韩君和哥哥姐姐就在门前种上南瓜苗。一段时间后, 南瓜开始开花结果。看着粉嫩嫩的小南瓜, 兄妹三人把南瓜苗当宝贝一样呵护, 幻想着会长出大大的南瓜, 晚上, 还用筛子将南瓜苗盖住, 生怕那些叫喊“不长资本主义的苗”的人给拔掉了。然而, 这精心的呵护没有持续多久, 有一天早上起来, 兄妹三人同时发现南瓜苗还是被人拔掉了。望着皱掉的小南瓜, 望着将死的南瓜秧, 兄妹三人再一次大哭一场。不几日父亲回来, 兄妹几人将境况告诉了父亲, 父亲站在门前, 眉头拧的紧紧的久久不语, 这就是记忆中的父亲。

随着四人帮的粉碎, 国家的一切在走上正规, 尤其是1982年的土地到户。父亲也调往了另一个乡镇任书记, 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 同时, 也基本结束了吃不饱的日子。1984年, 她们一家又随父亲被调往县城。

搬进县城的那一年, 适逢医院的门口农行下设的储蓄所招工, 韩君就被安排在储蓄所上了班。看着同龄人很多都穿上了白大褂, 再加上哥哥姐姐都相继读了专业院校, 韩君决定去读医学专业。那个年代, 医学和护理学分的并不是很清, 医生和护士都差不多, 她选择就读了护理学校, 从此走向了护理生涯。

若干年后, 当护理专业相比其它行业有着说不出的心酸之时, 有人问她有没有为当年的选择后悔, 她说不后悔, 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

1988年, 韩君卫校毕业后正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还在医院实习的时候, 韩君恋爱了, 是经人介绍的一位已经工作的医学本科生, 他们的恋爱写下了不少情书。迄今, 韩君偶尔会对科里的小年轻说, 你们有没有人写情书啊, 我教给你们写。虽然年轻人有些不屑, 但韩君就说, 手机短信、QQ聊天那有什么意思, 还是写信好, 浪漫, 感情表达的也深。她说情书年代培养的爱情才长久, 此话于她来说的确很有道理。

结婚后一年, 韩君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虽然辛苦, 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时光跨越进90年代,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人们的眼光也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考研考博成了众多医学生给自己充电深造的选择, 韩君的老公也想给自己一次考研机会, 去感受一番外面的世界。

虽然老公已经不再年轻, 但韩君没有阻拦, 默默的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那一年, 儿子上中学, 韩君除了上班就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

老公读完硕士在外闯荡, 原想与韩君在外地安家落户, 但韩君不想离开她熟悉的故乡。她老公于2008年底又回到了家乡。由于是医院第一位硕士生, 作为人才引进, 医院给了一笔可观的安家费。韩君的辛苦、劳累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今年, 更是韩君收获的一年。5月12日护士节, 她被授予了“优秀护士”的称谓, 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国家一本大学。

跨越岁月的年轮, 韩君走过了文革十年所带来的苦难的童年, 享受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雨露阳光, 如今虽已是人到中年, 但这个平凡的小家庭已经步入小康, 享受着由于祖国强大所带来的属于她的幸福,

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

时代背景:

1976年10月, 中共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79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始排除“左”的思想影响,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党的十二大以后, 社会主义改革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 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1977年冬天, 恢复高考, 被诸多评论家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的确, 那场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考试, 它所恢复的不单单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500多万考生的信心与希望, 它更直接地成为了一个国家得以重新复兴和兴旺的基本。

平凡的徐慧, 不平凡的年代

湖南旺旺医院消化中心护士徐慧

1978, 这个数词, 因为邓小平倡导了改革开放而变得意义深远, 使徐慧这个平凡的人因出生在这个荣耀年代也沾上了光彩。

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的徐慧, 一家人挤住在两间灰墙破瓦的小砖房里。虽然忘不了爸妈每天披星戴月地操劳, 临开学前仍硬着脸奔波于左亲右邻之中, 只是为了凑齐姊妹三人的学费, 但也算不愁吃穿, 还能够与两个妹妹手捧着课本围挤在破旧的小木桌边读书。

当时奶奶一直念叨的的话是:“三个妹子都能上学, 好福气啊!”当时, 徐慧对奶奶的话颇不以为然, 渐渐长大才知道, 出生在解放前20年代的奶奶, 经历过怎样水深火热的苦难!因此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出生的自己, 是多好的福气、多么的幸运!

年幼时体弱多病的徐慧, 经常深夜被爸爸抱着走几里山路敲开村里赤脚医生家的门, 从那时起徐慧便立志要学医。1993年, 徐慧不顾爸妈的反对, 在报考志愿栏里没有填师范, 而选择了卫校。

中专毕业后, 徐慧被分配至县中医院。当时的徐慧, 18岁, 脸上还带着些稚气。因为实习单位也要留用一批护士, 刚刚走出农村、涉足城市的徐慧, 向往着都市的繁华, 也希望打开眼界, 多长见识, 所以又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分配的正式编制岗位, 选择留在了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一名合同制护士。

虽然缘于“合同制”的身份, 徐慧的心里是忐忑的, 但出于对护理工作的热爱, 加上天生的勤奋, 徐慧用微笑与娴熟的“手艺”博得了病友及同事的好评。可是由于当时的医院, 对合同制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让她们这些合同制护士承担着同样大的工作风险, 得到的报酬却相差悬殊, 这多少让徐慧有些灰心丧气。

一个偶然的机会, 徐慧成为了湘雅二医院的一名合同护士。在这里, 每天都有操着不同口音的求医者从五湖四海而来, 看着无数双求助的眼神投向这一身洁白的工装, 徐慧更加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 并且忘记了合同护士的尴尬身份, 以主人翁的姿态将爱心回馈给每一位需要的病人。

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并尽可能地抓住晋升机会, 徐慧还利用业余时间就读了护理本科。可徐慧渐渐发现, 在公立医院, 合同护士难以取得晋升的机会。

而此时, 祖国前进的步伐已悄然迈入二十一世纪。WTO的进入, 外资入注了医疗系统, 为医疗事业的成长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

当我国第一家大型综合外资医院———湖南旺旺医院以全新的管理方法、全新的护理模式和全新的服务理念展现在徐慧面前时, 徐慧突然发现, 这正是自己所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于是抱着自己的梦想加盟了旺旺医院, 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来到旺旺医院后, 徐慧深深感受到了旺旺“外秀而内慧”的浓厚的企业文化底蕴———这里有无限大的舞台让护士们自由翱翔与成长。在这里, 没有了公立医院因为是合同护士而得不到晋升机会的苦恼, 没有了同工而不同酬的苦恼, 同事之间友善, 管理上充满人性关怀。徐慧为自己处于这种催人进取的氛围中而振奋和自豪, 从而忘我的工作。

记得一个深秋, 徐慧上晚班接诊了一位患胆囊癌的老爷爷, 因5天未解大便来做低压灌肠, 可是经检查, 老爷爷肛门已充血不能进行灌肠。看到老爷爷那焦急而痛苦的面容, 徐慧毫不犹豫地戴上手套用手指一点一点地将粪便抠出, 完全忘记了脏与臭。十多分钟后, 老爷爷终于露出了一脸的轻松。

崇高源自于微小, 收获来自付出。老爷爷激动地抓着徐慧的手说:“你真好, 比我的亲闺女还好。”

突如其来的病魔让一位乳腺癌的年轻病人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徐慧作为她的全责护士, 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寻找各种机会开导她, 和她谈希望, 和她聊孩子。谈到可爱的孩子, 病人笑了也哭了。

徐慧告诉她, 为了孩子, 你要勇敢;为了孩子, 你要坚强的活着, 相信我们的技术、能力与服务;相信自己, 给自己希望与勇气。慢慢的, 这位病人不哭了, 信任的笑容挂在了脸上。不久, 成功地接受了手术, 术后恢复得很好。

每当徐慧和同事们目送着康复病人欢快的身影, 迎来病人和家属声声谢意时, 就觉得所有的辛苦、所受的委屈算不了什么。

从呱呱落地的无知岁月到懵懂的青春年少, 直至现在的成熟稳重, 徐慧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不平凡的年代, 才让徐慧有了自由择业的机会。而正是这些挑战和机遇磨练了她, 成就了她, 赋予了她更加美好的人生。

如果命运再给徐慧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徐慧说她还会做一名护士。虽然辛苦, 但能够把爱心送到每一位病人的心里, 与病人共同撑起一片蓝天;虽然平凡, 带来的却是“医者父母心”的充实与满足, 成就的是救死扶伤的不平凡的业绩。

这便是徐慧, 一名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平凡护士的平凡历程。

在共和国60年华诞之际, 回望祖国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历史, 不由得想起邓小平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国家发展了, 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 这是主席的梦想, 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这几位随着共和国的进程而生长的护理工作者, 虽然, 她们出身于共和国的不同时期, 但她们却无一例外地在经历共和国最辉煌的时代, 经历着护理事业发展最快节奏的时期。尽管每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但是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的年代。

人生有涯, 岁月无限!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 让我们对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祝福祖国生日快乐!让我们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唱起那首嘹亮的歌: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6

是年岁尾, 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天津教育工作者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稳步而坚决地改造旧教育, 发展新教育。

1950年初, 天津市已建立了正规工人业余学校160所, 小学已经吸收二万余名学生入学。教师们迫切要求学习, 以提高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这种情势下, 天津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创办一本天津教育刊物。

1950年5月,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号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这, 就是新中国缔造者们对教育报刊事业的满腔期待。

1950年4月, 天津市教育局发出了《关于出刊<天津教育>的通知》。

筹办《天津教育》的内设机构是市教育局编审室, 对外称天津教育社, 办公地点在天津当时的十区湖北路14号。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的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张国藩和任副局长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梁寒冰, 怀着对党的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带领一批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 意气风发地迈出了创办《天津教育》的铿锵步伐。

《天津教育》创刊伊始, 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新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副部长钱俊瑞为《天津教育》创刊号题词。

1950年5月1日, 《天津教育》创刊, 前辈先贤的殷殷期望与谆谆嘱托, 永久地镌刻在《天津教育》的史册上。

《天津教育》在发刊词中明确地公布了办刊宗旨:遵照全国教育会议精神, 宣传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 交流教师们改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经验, 介绍苏联及东北的教学经验, 以指导实际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贯彻教育政策。

市教育局要求每一阶段的征稿要点, 都要根据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拟定, 并经教育局局务会议通过, 每月在编排目录前, 由局长牵头, 召集与本月稿件有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商稿件, 取舍内容。

这说明, 《天津教育》自创刊之日起, 就成为市教育局指导全市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发挥着机关刊的特殊职能。时任和后任天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的张国藩、梁寒冰、刘冀农、张子光、张庆义、巩廓如等, 经常为《天津教育》撰写文章、审阅稿件。

从创刊到1951年6月, 《天津教育》共出版了13期, 以后为适应当时客观情况的需要, 以小学教师和职工、干部业校教师为读者对象, 将《天津教育》改版为《天津教育·初等教育版》 (半月刊) 和《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 (月刊) 。时任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同志还为《天津教育·职工教育版》创刊题词。从1951年9月至1952年1月, 初等教育版出版了9期, 职工教育版出版了5期。1952年2月, 《天津教育》因故暂停出刊。

1957年, 天津市委文教部筹备成立文学、经济、历史、教育四个研究所。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又着手出版《天津教育》。1958年, 《天津教育》以普通教育版和工农教育版分别出版了数期。年底, 天津教育研究所筹备处撤销, 刊物再次停刊。

早期的《天津教育》主要是协助市政府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帮助教师领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以廓清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确立人民教师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确立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基本认识;着重阐述教学的基本原则;着重介绍职工业余教育和干部业余教育的组织领导及教学工作的基本经验, 大量提供教师们迫切需要的补充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市教育局更是利用这块阵地, 指导工作、传播经验, 甚至由《天津教育》承担政策公报职能。

作为市教育局的机关刊物, 《天津教育》吹响了扫除愚昧、迎接教育建设新任务的战斗号角, 担纲起指导全市教育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教学经验的历史重任, 肩负起“教育工作的指导武器”的庄严使命, 用文字记录着对教育宣传事业的无限忠诚。

十年浩劫, 国家之殇、教育之殇。教育变得基础薄弱、师资匮乏、秩序混乱。在此局面下, 1972年5月, 天津市教育局领导敏锐地意识到恢复《天津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熟谙舆论阵地的作用, 深知一线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于是, 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挚爱, 他们向上级请示, 在局党委领导下成立编辑部, 试办《天津教育》。1973年8月得到批复:同意试办。于是, 天津教育社成立, 为市教育局直属正处级单位。由天津市教育局主办、天津教育社出版、《天津教育》编辑部编辑的《天津教育》 (试刊) 1973年第1期于11月30日出版。天津市教育局党委当时规定, 刊物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政策, 交流教育经验, 报道教育动态。从《天津教育》的主办单位、办刊宗旨、服务对象来看, 前后的《天津教育》有着本质的历史渊源关系, “试刊”就是“复刊”。

接力棒就这样被传递下来, 从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 从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催人奋进的号角中。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改革开放的春雷在津沽大地激荡。天津市教育局党委重新讨论了《天津教育》的工作, 提出的编辑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的转变, 为提高天津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服务。刊物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介绍教育科学理论, 交流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经验, 提供各科教学参考资料。

1984年, 天津教育社更名为天津教育杂志社。

1984年以后, 遵照天津市教育局党委的指示, 刊物又在原有基础上把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作为办刊的指导思想, 着重报道教育改革的经验和信息, 热诚为普教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 宣传“三个面向”, 开展教育改革讨论。《天津教育》开设了“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专栏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专栏。1981年12月, 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在阅读《天津教育》后激动地写道:“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必须从端正教育思想和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希望《天津教育》月刊在这两方面做出贡献。”

1985年10月,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召开“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现场会, 天津教育杂志社记者随团采访, 并作专题报道, 报道产生强烈反响。

20世纪8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普及教育理论, 指导教育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刊物介绍了国外教育家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等人的现代教育理论, 持续多年宣传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他的“全人生指导”理论和实践, 在国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刊物注重思想教育,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专栏, 报道了“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的先进教师事迹, 报道了南开中学、岳阳道小学等学校的典型经验, 至今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在经过蹒跚起步、发育成长、积累经验、发展壮大几个阶段后,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 又迈出了新步伐, 实现了新发展。刊物提出了“突出重点, 办出特色”的口号, 围绕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宣传政策, 传播信息, 交流经验, 探讨问题, 发挥了市教育局机关刊的舆论导向作用。刊物先后开设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素质教育研究”专栏, 开辟了“区县教育专页”, 报道了天津市普教系统实施素质教育争创“三A”学校活动、市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六优工程”、天津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红桥区创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南开区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河北区办学体制改革等经验……这些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鲜活经验, 在天津市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世纪90年代的《天津教育》高

作为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记录者, 《天津教育》在履行教育宣传工作的光荣使命的进程中, 凝聚了编者、作者、读者多少汗水和智慧。其中, 有三个人我们不能不提及, 并对他们以及像他们一样支持《天津教育》工作的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第一位是南开中学第三任校长、亚太地区教育专家、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他集编者、作者、读者三种身份于一身, 在《天津教育》6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与《天津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至1986年, 时任天津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杨志行先生主管《天津教育》。作为《天津教育》的编者, 他殚精竭虑, 为刊物的发展把脉掌舵, 指明方向。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骨干作者, 从1979年到2005年, 他共发表了署名文章24篇。2009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89岁高龄的杨先生接受了《天津教育》记者的采访。他认真准备了发言稿, 并在2009年第10期上发表了自己的言论。杨先生还是《天津教育》的忠实读者, 从《天津教育》创刊到现在, 每期《天津教育》他都认真研读, 精心保管, 读《天津教育》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岁月如歌, 当年风华正茂的杨志行先生如今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 但他仍然离不开《天津教育》, 他说:“《天津教育》是我一生的伙伴。”

我们向杨志行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原副校长李荼晶先生。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 李先生潜心研究, 笔耕不辍。从1982年起, 李先生就为《天津教育》撰稿, 到2004年, 他在《天津教育》上共发表署名文章41篇, 为推动天津市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 李先生担任《天津教育》的义务评刊员, 为提高《天津教育》的质量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每期刊物, 他都认真研读。他的评刊文章笔锋犀利, 做到“只认文章不认人”。每期评刊反馈时, 编辑们都抢着读李先生的评刊意见。

有两件事尤其令人感动。一件是李先生中风后, 右手不能再写字, 他就用左手学写字, 坚持写评刊文章, 一坚持就是几年时间。另一件是他在2005年猝然辞世时, 双手还捧着正在阅读的《天津教育》。

因为有李先生这样的作者、读者和评刊员, 《天津教育》才保持几十年长盛不衰。

我们对李荼晶先生表示深深的怀念!

第三位是天津市教育专家、蓟县一中原校长张景。作为校长, 张景把蓟县一中的素质教育经验推向全国, “野鸭子理论”名噪一时, 《天津教育》也持续对蓟县一中进行了跟踪报道。张景校长还是《天津教育》的重要作者, 他在《天津教育》上发表了三十多篇文章。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天津教育》特约评论员, 他撰写的评论及时、客观、犀利。尤其令人敬佩的是, 他不计名利, 一些时评文章他只署特约评论员或笔名, 读者并不知道是他所写。

正是有了张景校长这样有水平且不计名利的作者和读者, 《天津教育》才能始终站在天津教育甚至全国教育宣传的前沿, 才能始终保持刊物的质量和品位。

我们向张景校长表示由衷的感谢!

60年风雨历程, 《天津教育》始终坚持为教育工作者服务的宗旨, 着眼教师教育教学需要, 对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发挥了良师益友作用。

精心策划选题, 认真编校稿件, 为读者奉献精品期刊, 是编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时刻想着读者, 为读者排忧解难、传递温暖, 是他们60年不变的情怀。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学科编辑每月到学校听课几次, 针对教师们教学中的疑惑, 有针对性地编辑稿件;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记者到基层采访时, 给学生开讲座, 讲怎样学习、怎样读书、怎样树立理想, 学生们听得如坐春风;

缘于这份情怀, 《天津教育》的编辑走到幼儿中间, 讲故事、做游戏, 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缘于这份情怀, 每逢年节, 编辑们都要给骨干作者寄去一张贺卡, 发去一条短信, 用这种简朴的方式维系感情, 传递真诚。

编辑们心里清楚, 作者, 是刊物的支撑;作者, 是保证办刊质量的关键。

60年来, 在编辑们的精心指导下, 从《天津教育》走出了一百多位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名师。他们, 带来了《天津教育》的枝繁叶茂;通过《天津教育》, 他们也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天津教育杂志社这个大家庭中, 还有其他三本精品期刊———《同学少年》、《启蒙》和《家长》。

20世纪80年代, 天津教育杂志社敏锐地把握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和教育期刊的新动向, 在办好《天津教育》的前提下, 又于1985年1月创办了面向初中学生的《课内外辅导》。数学家华罗庚、诗人臧克家、科学家茅以升、语言学家张寿康、作家严文井、高士其等为《课内外辅导》创刊题词, 数学家陈景润撰文《树雄心, 立壮志,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表示祝贺。《课内外辅导》以“做学生的良师、教师的参谋、家长的助手”为宗旨, 以广大初中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遵照教学大纲, 紧扣课本, 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点拨思路、设法巧记, 诠释疑难、编写练习, 提供学法、指导复习, 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和亲睐。创办仅三年, 发行量就达到40万册, 为辅助中学生读者学习、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家魏巍、沙叶新, 文学评论家叶嘉莹,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等社会各界人士对《课内外辅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课内外辅导》逐渐成长为一本特色鲜明、广受好评的教辅读物。一大批中学生在《课内外辅导》的陪伴和激励下一步步走上成才之路。

1998年7月,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感召下, 《课内外辅导》更名为《同学少年》, 语出毛泽东词句“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刊物秉持指导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 以展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弘扬科学精神,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鲜明的时代感为目标, 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在伴随中学生成长的历程中, 刊物始终与时俱进, 读者队伍日渐壮大, 影响力持续增强。编辑部出版的增刊《中考成败作文》和《高考成败作文》更成为拳头产品, 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以《课内外辅导》“巧记妙喻”文章结集出版的图书为蓝本, 编辑部与中央电视台合拍的专题片《陈铎老师教我巧记》系列电视片 (15集) 在央视第一、二、七套节目中播出后, 深得中学生观众的欢迎。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同学少年》也得到了业内人士认可: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 入选首届“中国期刊方阵”, 荣获华北地区“十佳”期刊称号, 刊登的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少儿报刊奖、全国中学报刊作品编辑奖、中国“六一”编辑奖等。

1986年1月, 亲子共读的学前教育期刊《启蒙》创刊, 全国妇联原主席康克清同志为《启蒙》创刊题词。《启蒙》自创刊伊始就秉持“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向家长、保教人员介绍国内外最新幼儿教育理论, 交流科学育儿经验, 普及科学育养知识”的办刊宗旨, 融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集众家之精华, 扬一刊之特色, 使之成为“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刊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慕华、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家冰心和陈伯吹等都对《启蒙》投来关注的目光。《启蒙》的期发量达到近四十万册, 逐渐成为天津市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期刊。二十年来, 天津市的幼儿基本都是捧着《启蒙》健康成长的。

2005年1月, 《启蒙》改为每月两版, 分为《启蒙》 (0~3岁) 版和《启蒙》 (3~7岁) 版, 内容更细化, 辐射面更大, 社会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刊物连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4年9月, 被中国北方期刊奖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2005年1月, 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称号。2006年9月, 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新闻出版局授予“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9年9月, 再次被授予“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1992年11月, 《中小学生家长学校》创刊, 1993年更名为《家长》。《家长》的创刊, 填补了国内义务教育学龄段孩子家教期刊的空白。刊物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 为家长介绍科学的教子理论, 传授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总结家教失误和教训, 交流成功的教子经验, 解答家教中的难题, 并帮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这些内容深受为人父母者的欢迎, 《家长》也被誉为“中小学生父母的贴心教子顾问”。老将军孙毅为刊物题词, 冰心、方纪、慕凌飞、李鹤年、马三立、葛存壮、姜昆、冯巩、鞠萍等社会知名人士, 都在刊物上畅谈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以及家庭教育的感受和经验。

1995年, 《家长》编辑的《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配合教科书, 特邀名师逐课编写“课本辅导”。到目前为止, 《家长辅导必读》系列丛书已再版十多次, 涵盖小学全部学段, 累积销售数百万册。

2005年, 《家长》以“春晖在线”栏目为依托, 开通了“春晖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辅导咨询公益热线”, 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家每周双休日免费为广大读者解答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累计接听来电万余次, 为全国各地的家长和青少年排忧解难。

《家长》多次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荣誉称号。

为了幼儿、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为了教师和家长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配合天津市教委中心工作, 开展公益性的主题教育活动, 是天津教育杂志社义不容辞的职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天津教育》、《同学少年》、《启蒙》、《家长》等期刊为阵地, 天津教育杂志社与天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处室和重要社会团体, 联合举办了“与语文大师相约在金秋”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启蒙杯”天津市首届幼儿教师创新大赛、“相信科学, 战胜‘非典’”主题公益活动、春晖家长学校等多项主题教育公益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 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十年来, 天津教育杂志社积极拓展教育服务领域, 承担天津市教委大型图书的编写任务, 先后精心编纂《天津教育发展巡礼》、《天津教育资讯博览》等。以四本期刊为依托, 天津教育杂志社还陆续开发并出版了涵盖教育、教学、教辅多个领域的增刊十余种, 如《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天津市教委基础教育咨询委员会调研成果汇编》、《引领小学教育走向科学发展》、《中考 (高考) 成败作文》、《高考攻略———挑战高分》等, 还策划开发了《高中文言文古诗词一本通》、《幼儿园启蒙课程》等书籍, 并成功进军教材领域, 编写完成了天津市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心理健康》和《学习智慧》。各类增刊和专业书籍, 与四刊相辅相成, 发挥各自不同的服务职能, 形成了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辐射效应和发展态势。

立社靠精品, 发展靠人才。天津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任用, 打造了一支德高业精、敬业进取的专业工作者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政治理论, 强化办刊的政策意识和大局意识;定期举办编辑职业技能培训、论文大赛等, 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近年来, 在天津市举办的编辑职业技能大赛中, 我社屡获殊荣, 取得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有四人荣获天津市“十佳”中青年编辑称号, 有一人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授予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称号。我社还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发行工作者队伍, 他们同样为杂志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风起云涌, 60载春华秋实。杂志社的荣誉柜内, 陈列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和一本本鲜红的证书。“天津市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的背后, 是几代杂志社人的汗水与智慧, 是天津市各级领导的帮助、引领与支持。

感谢每一个为天津教育杂志社做出贡献的人!

60年, 有风起云涌, 有岁月流晖。抚今追昔, 我们更加思念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人们。风雨同舟, 我们破浪前行;一路欢歌, 我们携手走过。

如果说天津教育杂志社的60年是一幅缓缓展开的壮丽画卷, 那几代杂志社人的坚守与奉献, 就是一笔笔重彩, 尽情地挥洒在这幅无限延伸的画卷上, 从血气方刚到鹤发童颜, 从五色斑斓到黑白相间……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7

人物风采人物

编者按:2009年9月17日, 农业部发出文件, 授予四川省凉山州农机局局长、党组书记阿牛伍来同志“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全国获此荣誉称号的共100人, 全国农机系统获此荣誉称号的仅5人。阿牛伍来同志作为四川省农机战线的优秀代表, 数十年如一日, 恪尽职守、无私奉

献,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体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秀的思想品质。农业部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向“三农”模范人物学习, 学习他们牢记宗旨、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心系“三农”、献身农业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尊重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从而在各自岗位上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川凉山, 一片广阔而美丽的土地, 6.0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分布着14个民族448.4万人,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 有被誉为“川南胜境”的泸山、邛海, 有闻名中外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 有举世闻名的东方“休斯顿”──西昌航天城, 有三万年大自然写意造化的“土林奇观”……那泸山的松、安宁河的风、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一切如梦似幻、恬淡悠长……

神奇勇武的大凉山养育了无数优秀儿女。凉山州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阿牛伍来就是千万勤劳勇敢彝族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这片美丽而贫困的土地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阿牛伍来带领全州农机工作者和农机从业人员, 走出了一条符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农机化发展道路。为此, 他曾被四川省农机局评为“十五”期间农机管理先进工作者, 并于2009年9月被农业部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全国农机系统中获此荣誉称号的仅5人。

凉山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很滞后, 但农机化发展不能滞后。“一步跨千年”的凉山要实现“兴机富民”目标, 任重道远。我的使命就是为加快农机化进程而竭尽全力——摘自阿牛伍来日记。

阿牛伍来生于凉山、长于凉山。他目睹了乡亲们肩挑背磨的辛劳, 更喟叹家乡落后的生产劳作方式。依靠农业机械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 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是他毕生的夙愿。1976年他从凉山州农机校毕业分配到州农机局工作以来, 先后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纪检副组长、副局长、局长等职。33年来, 他奔波于农机作业现场, 忙碌于田间地头, 他的青春, 撒在了凉山的山山水水。

用心想事, 用心办事, 用心于民, 务实为民——阿牛伍来用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01年, 阿牛伍来担任州农机局局长后, 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 制定超常规发展思路, 凉山农机化发展突飞猛进, 各项业务考核指标连续5年在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以来, 他充分调动一班人的聪明才智,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局和烟草行业项目资金, 至今全州累计实施购置补贴资金13 789万元, 购机补贴资金总额近3年均位居全省第一, 共补贴农户27 430户, 带动农民自筹资金14 880万元, 仅购置补贴项目农机资产总值就新增28 669万元。2008年全州农机化服务富民增收人均99元。2009年6月底, 全州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60.61万千瓦, 比2000年增长1.4倍;农业机械原值达128 104.29万元, 比2000年增长1.5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 089台, 比2000年增长22倍;联合收割机983台, 比2000年增长5.3倍;耕整机21 027台, 比2000年增长65倍。2008农机化综合水平达27%,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 阿牛伍来工作中雷厉风行、率先垂范、团结协作, 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带动大家积极投身农机事业——出自广大干部职工的评价。

18岁入党的阿牛伍来, 始终牢记党的宗旨。“6·4”政治风波时, 他任州农机校党总支书记。通过他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州农机校成为全州唯一没有学生上街游行的学校, 为此获得了州政府嘉奖。

1992年阿牛伍来任凉山州农机局副局长, 分管科技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后, 他主持引进的化肥深施器、小麦条播机、联合收割机全面推广。在田间地头, 他亲自开动机器, 试验示范, 讲解指导, 宣传动员。隆隆的机声打破了山村的沉寂, 他的喜悦与农民的笑声融为了一体。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在凉山州运用, 产生了较大经济效应, 机械化肥深施技术每亩节本增效78元, 1993年、1994年分别获得了省农机局和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农机推广过程中, 他领导组织“科技宣传下乡”、“让农民购买放心农机”、“夏日百日行动”、“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农村建设活动”, 提高了农民群众安全操作技能和维权意识, 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转变, 受到了农民朋友欢迎。在阿牛伍来和他的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 安宁河流域的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如何充分发挥农机在助农增收中的作用, 一直是阿牛伍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烤烟作为凉山州农业生产第一支柱产业, 仅2008年就为农民增收16亿元。阿牛伍来深知机械化和专业化在推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他积极组织规划, 狠抓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发展、烟区机耕道建设、试点区农机化建设;在15个烤烟生产县适合机耕、起垄的地方, 都组织开展机械化作业。他还替烟农作想, 细致入微到布局修建停机棚、维修站, 对烟叶集约化经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同时他认真履行州烟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县 (市) 牵头组长职责, 顶烈日, 冒风雨, 深入烟区指导。为此州局连续4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该项工作先进集体。

阿牛伍来决策果断, 处事公正, 在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关心职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抓班子, 带队伍, 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到了率先垂范、勤政务实、作风民主。在他的感染带动下, 全州农机系统各民族干部职工团结协作、风正心齐, 一支勤于思考、善于工作、勇

人物人物风采

于探索、乐于奉献的农机队伍已经形成。

阿牛伍来朴实、厚道。他是我们的兄弟、朋友, 更是我们农牧民的贴心人——来自广大群众的赞誉。

壮实的身板、黝黑的脸膛、亲切的微笑——这就是广大农牧民对阿牛伍来的印象。有困难, 老百姓会对阿牛伍来讲, 因为阿牛伍来信得过, 肯帮忙;有喜事, 老百姓也会对阿牛伍来说, 因为阿牛伍来是兄弟, 是朋友。的确,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老百姓需要, 就会及时出现阿牛伍来的身影。凉山州一些山区农电网无法覆盖, 有2 000多个村不通电。为此州局大力开展微水电建设, 为山区农牧民输送光明。阿牛伍来带领技术人员, 对全州涉及300余个乡镇、1 653个行政村现有微水电站进行了逐村逐户普查, 制定了“十五”微水电站建设规划。2003年至2005年, 凉山州争取资金680万元, 修复、新建微水电站282座, 1 341.8千瓦, 受益农户8 258户、37 968人。微水电站一般都建在交通不便、山高坡陡的地方。工程建设期间, 他经常长途跋涉在高山密林之间, 步行少则一两个小时, 多则七八个小时, 致使右脚膝关节受损。尽管行走不便, 他仍拄着拐杖坚持走到现场, 直至完全不能行走住进医院。

为充分发挥农机使用效益, 阿牛伍来于2005年领导组建了全州第一个农机作业协会。除在州内开展服务外, 他还亲自带领机收作业队到乐山、眉山、成都等地跨区作业。一次, 到外地开展跨区作业, 车行凌晨到半路, 又冷又困, 因收割机行进速度慢, 随行人员驱车到石棉县休息了, 他却坚持与机手一同前行, 使机手十分感动。时有这样的情形, 当听说外地来凉山跨区机收的机手因故滞留在山道无法行进时, 他会立即连夜出发, 协调当地, 为机手排忧解难, 树立了农机人良好形象。2008年, 全州农机服务产业助农收入38 609.9万元, 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增加18元。预计2009年助农新增收入将达5 985万元, 比2008年新增人均纯收入15元。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8

大家上午好!

金秋的九月,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今天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储运研究分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商业储运物流网络企业转型升级联盟会在美丽的上海隆重召开,我谨代表研究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和代表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1956年5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储运研究分会(1987年10月加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原名为全国商品储存养护技术研究会)在武汉正式成立,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我们研究分会已迈越了初创、开拓、发展、转型的历程。我们储运人的梦,划过60年的时间轨迹,走到今天,储运人梦想的架构越来越明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各位共同纪念和见证研究分会60年华诞。同时,衷心感谢所有曾为推进我会工作呕心沥血、鼎力协作、辛勤耕耘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广大储运物流同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为了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从1952年至1956年全国各地先后相继成立了商业储运(仓储)公司,担负着集中储存保管大量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起着商品“蓄水池”作用。而当时商品保管养护条件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商品常发生变质或火灾事故,各地在保管商品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要研究、掌握各种商品的储藏性能和保管养护方法,才能确保商品质量的完好和安全。准确的说商品需要养护,亦即是“商品养护”这一新词在仓储行业诞生,这一工作并被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而我们商品养护技术研究会也应“需”而生。最早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沈阳、广州、重庆、长沙等8个地区国营商业仓储公司为核心,预示着全国商业储运网络的形成,揭开了我国仓储史上新的一页。

回顾研究会6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不同发展时期:

1.初创期。我会成立至六十年代初,主要是承担商业部下达的任务,研究解决各地仓储公司在维护商品质量方面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如:烟霉、糖溶、金属腐蚀及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保管等,从总结仓库实践与民间传统经验着手,进行针对性的科学实验,掌握了大量的商品基本性能和保养方法,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将这些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方法推广到各地,确保国家财产安全和库存亿万商品的质量完好,体现出商品养护技术从启蒙到传播与普及,并培养和发掘了一批养护技术人才,为下一步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2.提高期。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商品养护技术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是实现科研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二是除完成商业部下达的任务外,并开始主动出击,立项研究,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吸引了生产、科研部门特别是相关院校纷纷参与这项事业,改变了单打一的局面,逐渐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从而引起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确立了商品养护这一专业的地位。

3.发展期。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会迎来了技术发展与内涵深化的新高潮:一是科技进步步伐加快,开始运用气调、微波、辐照、微机等来武装优化商品养护;二是将科研成果、实践经验编制成商品储藏养护技术规范、标准;三是创办《商品养护技术》会刊,不断完善丰富养护专业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四是通过向教育部建议并实现了高等院校创办“商品养护”专业;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和商业部“关于商品养护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考核晋升业务标准”也出台了。全国仓储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4.转型期。2000年世纪之交,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流通领域的商品结构和各会员单位的经营结构发生了变化。加快流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成共识。为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逐步把研究会重点工作放在由传统的研究“商品养护技术”逐渐转移到研究“仓储物流技术与管理”上,探索推动传统储运业迅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化。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储运研究分会与各会员单位一道从其创立之初就与我国的商业经济建设、仓储物流业的发展命运相系。60年,我们一起见证了我国仓储物流启蒙、认知和发展历程;60年,是我们坚持“全国商储是一家”的优良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我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激励、相互推动的历史过程;60年,是我国仓储物流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是广大仓储物流队伍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繁荣富强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历史见证。

60年来,我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业内组织各种学术、研讨交流会96次;获部、省、市级科研成果奖46项;举办商品养护、物流师培训班44期,编印出版本专业书籍、规范、标准及各类资料102种727,200册;创刊38年的《物流工程与管理》会刊出版266期,发行823,400册,为仓储物流行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60年研究会工作的实践,使我们领悟到,虽然我会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优势环境,为什么在60年历史的长河中,能有一代又一代的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储运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届又一届的各会员单位扶持和关爱,使其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主要源于:

一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服务方向,始终坚持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把研究会办成全国商储企业的大家庭,尽一切能力为会员单位服务,因而得到广大同行的厚爱与欢迎。

二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将取得的成果迅速转化到仓储物流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始终得到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参与并倾注了大量心血;“商品养护”这个名称在储运界已人人皆知;自参与这个网络组织的活动,大家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亲切。

四是全国商业储运物流网络组织的支持,发扬“天下商储一家亲”精神,做到网络健全、互通有无、从无断链,保持联系不断、沟通不断、交流不断,大家集思广益,发挥团队整体的优势和力量。

五是凝聚和团结了一大批无比热情、执着追求、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积极分子,他们为商品储藏养护和仓储物流业的生态文明作出了大量的贡献,推动了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储运研究分会60年的历程和业绩,她是未来发展很好的参考书和营养剂。温故而知新,激励我们未来更好的把握前进方向,不断创新。在这一个甲子的华诞之际,纪念和回顾研究会60年的发展历程,更加珍惜我会的光荣传统,铭记发展历史和经验教益,缅怀为研究会和商储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辈,敢于应对未来的挑战,对进一步团结组织商储物流界力量、进一步发挥好研究会的作用、继续为中国商储行业实现现代物流梦做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物流业的发展正从过去传统的阶段转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阶段,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国家不断出台新的创新战略,我们要顺应新常态发展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我们商储物流企业要在新常态下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和增长动力转换的步伐,并形成集群集约发展。“万物互联”为智慧物流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我们仓储物流也要在“互联网+”战略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并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使整个行业向着高效流通的方向迈进。打造智慧物流的核心价值观:开放、共享、协作、共赢。

研究分会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我们以这60年为一个里程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承前启后,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聚集一切正能量,增强总体创新实力;继往开来,愿同商储物流同行携手共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空军成立60周年 篇9

1 地勘———开路先锋

建材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勘探工作者。他们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为发展建材开路。

新中国成立后, 矿产地质勘探得到重视, 逐步由资源调查转为正规化的普查与勘探。1953~1955年, 国家重工业部建材工业管理局704地质队首先对嵩明县药灵山及昆明观音山石灰岩矿、昆明西山粘土矿进行了地质详查和勘探, 提交了云南省第一份水泥原料工业储量报告。1957年云南省地质局成立, 系统开展矿产区地质调查及重点矿种矿山普查勘探。1960年建筑工程部非金属矿地质公司西南地质分公司云南勘探队 (现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云南总队) 成立。从此, 云南建材非金属矿的找矿勘探主要由专业队伍承担。截至1990年末, 全省累计发现建材非金属矿产47种, 已知矿点1 200多个, 其中经过普查地质工作以上的矿点420个, 有247种矿产已探明一定数量的工业储量。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云南总队不仅为云南建材长足发展做好资源勘探工作, 而且还走出国门, 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水泥———主导产业

2008年, 云南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现价) 106.53亿元, 同比增长20.16%, 占全省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的82.92%。水泥, 作为云南建材行业的主导产业, 60年走过不寻常的发展历程, 由20世纪五、50~60年代的统配物资变为了敞开供应的建材产品。60年,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从事水泥事业的人们为云南城乡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举目可见的高楼大厦、隧道桥梁都凝聚着水泥制造者的辛勤劳动。

抗日战争时期, 云南诞生了第一个水泥厂, 1940年投产至1949年, 10年共生产水泥36 412t。其中1949年生产水泥4 762t。应当肯定, 这个厂为新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9年, 该厂建厂50周年时, 我受厂领导委托到北京拜访了当年的董事长缪云台先生。缪老为这个厂题了九个字—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

时过境迁, 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水泥工业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 云南水泥也有过波折。上世纪60年代初期, 国家经济困难, 昆明水泥厂限产, 开远水泥厂缓建, 云南水泥厂停产, 1958年刚上马不久的几个小厂下马。表1所列1962年的产量仅有11.11万t, 当时水泥销不出去, 有人做成水泥棺材卖, 我亲眼看到昆明文庙街有一家寿材铺就放着水泥棺材, 多少钱一棺想不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 云南水泥制造业以热工设备为重要标志的技术进步, 经历了普通立窑、机械化立窑、干法中空窑、湿法回转窑、预分解窑等并存的时代。总趋势向着产品质量稳定, 劳动强度低,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 环境污染小, 能源消耗少, 作业条件有利于务工者身心健康, 整体装备有利于开展综合利用和提高实物劳效的方向发展。

2008年, 全省有水泥企业254户, 分布于16个州市。水泥产能7 014.7万t, 企业平均生产规模27.6万t, 水泥产量4 011.98万t, 同比增长13.3%;水泥熟料产能5 261万t, 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3 381万t, 占全省水泥熟料产能的64.3%。

云南水泥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广散装水泥, 30多年从未间断。近10年来, 诞生了一批商品混凝土制造企业, 为推广散装水泥提供了较稳定的客户。2008年, 发放散装水泥902.7万t, 占水泥总产量的22.5%, 散装率比2007年增加2.16%。

近几年, 云南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力度, “十一五”淘汰目标截至2008年度, 头2年列入计划涉及88户企业的落后熟料产能864万t, 已淘汰 (拆除或废毁) 821万t, 占计划的95%。2009、2010年, 云南将淘汰128条生产线, 1 066万t熟料产能, 涉及13个州市49个县 (市区) 的97户企业。据不完全统计, 至2008年底止, 云南已建成投产的日产1 000t以上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线有60多条, 在建的有20多条。淘汰落后, 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是近几年云南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国外、省外有几家公司投资云南水泥行业, 促进了云南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最近, 我陪同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一行, 走访了云南30家水泥企业和6个相关单位, 途经13个州市, 行程5 000多km。通过调研, 我们认为, 当前结构调整重点要考虑合理布局, 合理确定规模, 抑制部份区域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否则就会影响全行业健康发展。

3 玻璃———从无到有

云南石英矿矿产资源丰富, 但是长期没有平板玻璃生产企业, 直到1970年昆明平板玻璃厂建成投产以后, 才填补了云南不能生产平板玻璃的空白。

昆明平板玻璃厂的建设经历了国家困难时期和“文革”时期, 可谓一波三折。1958年8月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 1960年4月被列为缓建单位, 随即转入维护已建成的建筑设施及设备阶段。厂内原有基建及生产准备人员精简下放, 留守人员仅14人。1963年10月开始做复建前期准备工作, 1965年5月批准复建, 并同意将原建4机熔窑有槽垂直引上工艺年产60万标准箱, 改为6机熔窑有槽引上工艺年产80万标准箱。1965年4月, 昆明平板玻璃厂分批派出200多名职工到秦皇岛耀华玻璃厂、洛阳玻璃厂、株州玻璃厂等单位培训, 1967年全部返厂工作。

昆明平板玻璃厂复建期间, 正置“文革”高潮, 建设进度缓慢, 1970年8月才正式建成投产。云南平板玻璃从无到有前后历时12年, 共投资1 800万元。

该厂投产初期, 采用褐煤燃烧产生煤气进行熔融玻璃液, 生产很不正常。1973年经上级批准改烧重油, 年产量虽有提高, 但离设计能力差距还大。1970~1978年, 累计亏损2 157万元。1979年, 云南省人民政府将该厂列全省第一批国营大中型企业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单位之一, 这一年第一次实现盈利1.96万元, 从此改变了长期亏损的局面。1990年该厂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一厂多窑、四条生产线同时运转的玻璃企业。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 该厂通过技术改造, 淘汰了垂直引上工艺, 相继建成了电浮法彩色平玻璃线一条, 浮法玻璃线一条, 玻璃质量上档次, 品种规格增多, 产品不仅满足本省需要, 还进入省外、国外市场。通过改制后成立的昆明平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租赁昆明平板玻璃厂场地生产。该公司为国有控股公司。

4 墙材———加快革新

云南的房建材料, 品种繁多, 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墙体材料, 屋面材料, 石灰、砂、石料和化学建材4类。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中的黏土制品, 以及石灰、砂、石料等材料, 在云南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 一直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材料。1949年云南省粘土砖产量约1 000万块, 粘土瓦约5 000万块。砖瓦生产均属私人个体经营, 大多数由农民在农闲旱季进行生产, 主要靠手工制作, 土窑焙烧, 在一些城镇附近有小量零星的砖瓦手工作坊, 生产规模很小。新中国成立后, 建起了国营和集体性质的机制砖瓦厂, 用轮窑或隧道窑烧砖。至70年代未, 机制砖瓦厂已发布于昆明等15个地、州市。从50年代至70年代全省机制砖坯, 用轮窑、隧道窑或立窑焙烧砖瓦的厂, 总设计能力与同期年平均产量相比, 50年代为32%, 60年代为26%, 70年代为55%。到80年代末的1989年, 机制轮窑砖瓦厂遍及全省, 共建有隧道窑77条, 轮窑571座, 立窑91座, 年生产砖的能力已达到60多亿标块, 机制砖厂的产量已占5%。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 从而揭开了我国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禁实”) 和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序幕。省、地、州、市成立专门机构, 按照国家及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分批分期分地域地开展“禁实”和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到2005年底, 全省已有新型墙材生产企业156家。云南省对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实行产品合格证管理, 到目前为止, 取得合格证的企业有140家。到2007年底, 昆明等13个州市先后关闭了黏土实心砖厂38家, 新建、改扩建新型墙材厂84家。据不完全统计, 这13个州市全年新型墙材产量达40.41亿标块, 同比增长32.2%, 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比例达到48.8%。

据统计, 通过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禁实”、“限粘”等工作, 10多年来云南省累计节约土地2 000多亩, 节约能源50万t标准煤, 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渣400多万t。

5 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 其他建材相关产业就不逐一展开说了。

下面, 我用“第十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2005年的一组数字来评价云南建材工业。2005年, 云南建材企业2 700户, 产品品种约400种, 销售收入125.30亿元, 工业增加值40.85亿元, 利税13亿元。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249户, 销售收入81亿元, 工业增加值32亿元, 利税9.66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5.11万元。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地勘、教育、科研、设计、装备制造、质监、规划、计划、管理等相关单位围绕云南建材工业的科学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关产业如电力、煤矿、机械、交通运输等, 也同样为云南建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60年, 云南建材行业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他们的精神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 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在我们回眸云南建材工业发展轨迹时, 每个阶段都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归结到一点, 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将是我们今后践行的准则。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60年, 云南建材行业成就可喜,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我们坚信,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 云南建材行业通过全行业同仁的努力, 定能为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直播品种比较下一篇:高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