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2024-07-04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共12篇)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1

这是历史的脚步,这是民主的声音——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0年肝胆相照。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

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参政议政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与时俱进、求索创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政策不断取得新成就

这是穿越60年岁月,凝聚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不断思索、不懈追求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多党合作的基本理论,明确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的一部分,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由此确立。

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理论和政策的拨乱反正,强调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并把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使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制定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民主党派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1997年10月中共十五大将多党合作制度纳入党的基本纲领,为坚持、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可靠保证。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为多党合作最终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先后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等三个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把多党合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同时,对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

我国多党合作理论政策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日臻完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不竭动力。

民主协商、建言国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成为凝聚智慧平台

理论创新孕育实践动力。政治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书面建议……从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重要文件到宪法和重要法律修改建议,从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到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到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与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和听取建议的形式丰富多样、通畅高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协商,内容不断充实,程序逐步规范。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到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或出席85次。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共142次,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出席的有37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防、外交、港澳台侨等诸多方面,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党委就地方重大问题同地方各级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进行协商,也已形成制度。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是政治协商的另一重要方式。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

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如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5人,占委员总数的60.1%;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4%;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2%。政协委员中民主党派成员669名,占29.9%。在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协中,共有37.8万名党外人

士担任政协委员。

三峡工程、耕地保护、两岸“三通”、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提出政策性建议。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考察调研,有效发挥政策咨询和智力咨询作用。

2006年3月民革中央的《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2005年8月民盟中央的《加强青海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2008年11月民建中央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建议,2004年民进中央的《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建议,2008年9月农工党中央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10月致公党中央的《关于开展粮食核心产区保护与建设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2008年5月九三学社中央的《关于做好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想法与建议》,2007年1月台盟中央的《关于进一步弘扬闽南优秀文化和推动闽台文化交流的建议》等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参与政权、服务社会——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从参加政协组织到在政府和司法机关任职,从担任特约人员到参加重要外事、内事活动……各民主党派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这是一组闪光的数字——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18.7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49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479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61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委员2232人。

截至2008年6月,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有3.2万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其中,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2人分别担任科技部、卫生部部长职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副职18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30人;全国401个市(州、盟、区)人民政府中有362人担任副市(州、盟、区)长;有36人担任省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有213人担任地市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

据不完全统计,地方高等本专科院校(不含民办学校和高校独立学院)、省市属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省市两级人民团体领导班子中共有党外干部2100余人(不含兼职),担任正职的有400多人,其中本科院校配备党外正校长29名、副校长277名,专科院校配备党外正校长20名、副校长105名。

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还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964人担任政府参事室参事,1665人担任中央和地方文史馆馆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审计署、税务总局共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97人担任特约检察员、教育督导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国土资源监察专员、特约审计员、特约税务监察员。地方省级政府部门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2200多人担任特约人员。

近年来,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重要外事活动200多次、率团出访80多次。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邀请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出席重要庆典、慰问、纪念活动,邀请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参加……

开展职业培训、兴教办学、捐资救灾、扶危济困……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开展扶贫开发、举办公益事业领域落下一处处精彩之笔。

——由民主党派倡导并发起的扶助贫困群体的“温暖工程”实施十多年来,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公益性培训,数百万人次的农民、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受益。

——号召民主党派成员回报社会的“思源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捐资9682万元。

——2006年,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家1270人次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144条,帮助落实扶贫经济项目101个,引进各类项目资金和捐款近5亿元,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2.5万人,建立希望小学210所。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不到一个月,各民主党派号召广大成员捐款捐物5亿多元,为灾区人民送上拳拳爱心。

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王选,“杂交水稻”之父、无党派代表人士袁隆平……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先后有7172人次获全国性、国际性荣誉称号和奖励。

回眸历史,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满载硕果、举世瞩目。极目未来,这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正豪情满怀、向着更大的辉煌进发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2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新中国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这60年,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公认辉煌成就的60年, 也是人才工作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60年。

60年来, 党和国家爱才、识才、用才、聚才, 造就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 谱写出“两弹一星”、杂交水稻、三峡工程、载人航天等一曲曲恢弘乐章。

党的人才观在实践中逐步成熟, 人才政策紧扣时代发展日趋丰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1949年9月19日, 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前, 毛泽东邀请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民主人士张元济等一同游览天坛, 谈笑风生的共产党领袖, 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世人———

初生的新中国政权, 欢迎愿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各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培养和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才投身祖国建设, 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广泛的人才支持。

当年年底,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 中央政府对旧有的200多万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 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和职位。为了适应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 国家还制定从工人、农民骨干中培养急需人才和关于军队转业干部、留学生回国和派遣留学人员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

党的人才政策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工人、农民比学成才, 神州大地迅速涌现出王崇伦、孟泰等22.3万余名劳动模范, 成为新中国建设骨干人才。从1949年到1966年, 共有近87万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大批转业干部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上的管理者。

上世纪50年代, 国家派出1.6万名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苏联和东欧国家留学、进修、培训实习, 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 成为我国党政军领导干部、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科学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从1950年开始, 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筹分配, 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围绕“一五”计划和其他重大工程, 全国的专门技术人才不断被统一调配到建设一线, 第一汽车制造厂、大庆油田、人民大会堂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成功, 成为新中国的骄傲;“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更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60年的风雨砥砺, 新中国无法忘却那一个令人难忘的“科学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先声。

从1978年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11年, 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改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 积极引导广大知识分子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恢复和大力发展教育, 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人才。

中组部牵头成立“中央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 建立了专家库, 代中央直接联系数千名各领域高级专家, 建立了联系服务专家制度;

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基础上, 国家把教育方针、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写入《宪法》, 首次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学部恢复活动, 实施了著名的“863”计划;

…………

一系列举措, 让“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教育科技事业重现生机, 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 更使人才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全面发展。

1995年, 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围绕这一战略, 国家先后启动“211”工程、“985”工程;有关部门实施了“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国际合作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培养、集聚计划和项目, 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力度。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党和国家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进一步提出实施人才战略, 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强调要“实施人才战略, 壮大人才队伍”, 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党和国家全面部署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树立科学人才观, 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 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02年, 中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 把人才工作和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紧密结合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2003年年底,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会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2004年,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 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 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中央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2003年, 中央召开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大会, 推动了引进海外人才工作的开展。在中央关怀下, 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 先后出台了关于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和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组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探索了新的人才引进模式。全国各地出现了新一轮海外人才“回国潮”。

60年来,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人才工作始终紧跟时代步伐, 从基础起步, 在改革中创新, 在实践中发展, 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人才体系逐步完善, 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60年来, 人才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不断推进人才理论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初步建立, 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人才思想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 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的人才思想;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先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能成才”“党管人才”“四个不唯”“四个尊重”“德才兼备、国际一流”, 以及人才优先发展、使用为本等一系列人才思想和人才工作新理念, 初步确立了以科学人才观为核心的人才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打破, 人才活力得以释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从禁锢到多元价值观并存, 独立思考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各类人才在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寻求自身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 人才的内在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人才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把培养建设人才纳入“一五”计划。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确立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 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 制定了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提出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2007年, 党中央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和新党章中强调人才强国战略, 深刻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 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才工作目标、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人才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完善。

60年来, 中央先后出台了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区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不断完善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以及“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各地各部门围绕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人才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各类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60年来, 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以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能力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 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60年来, 人才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作运行模式。改革开放之初, 中央成立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 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形成了以各级组织部门“知工办”为主要架构的工作体系。随着知识分子工作职能的转变, 人才工作的主要职责和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了人才工作体系。目前, 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近85%的地 (市) 组织部门建立了专门人才工作机构, 近80%的县 (市、区) 组织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生动实践凝结六大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才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怎么发现人才, 如何凝聚人才, 用什么造就人才、用好人才……新中国人才工作60年的生动实践, 书写一张张灿烂画卷, 更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蓝图, 这其中也凝结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 人才工作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之初, 人才工作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 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广大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进入新世纪, 人才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把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各类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

必须坚持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 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工作。

综观新中国成立60年, 人才工作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行谋划部署, 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重大建设工程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人才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适应经济建设总体要求, 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配置人才资源, 努力使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把人才工作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必须坚持科学人才观, 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科学人才观是党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才这一概念的总体认识, 是人才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念。60年的历史证明, 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发展, 我们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我们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 还要更好地为人才发展服务。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推动人才工作由注重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 转向注重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由注重对人才的管理, 转向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由注重整体概念上的人, 转向注重每一个具体的人, 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不断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

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实践。我们党多次开展解放思想活动, 通过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 把各类生产要素解放出来, 特别是解放人这个最重要的要素, 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解放思想, 解放人才, 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没有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解放思想, 大胆改革, 深化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研究, 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广大人才在创新创业创优实践中不断释放活力, 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60年的伟大实践证明, 大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出现是我国综合国力快速持续提升的主要动力。必须坚持人才先导, 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 加大人才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建设水平, 努力培养造就大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 必须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突出重点, 创新制度, 完善措施, 大力培养造就大批中高级党政领导人才、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 以此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队伍整体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3

油画是来自西方的画种,它来到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必然要面对一个民族化问题。通过展览中油画部分的121件作品,观众能窥见到建国60年来艺术家们是如何将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新时代的艺术变革融合到油画之中,从而逐步将油画民族化。其中胡一川的《开镣》(1950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1953年)、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1954年)、吴作人的《齐白石像》(1954年)、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1959年)等作品,让我们直观地看到1949年以后,当时中国油画家面陌全新历史时期对艺术创作提出了新时代任务和新课题: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为工农兵服务,深入群众生活。新、老油画家在迎接时代的新挑战时,通过通俗的写实手法,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题材,形成当时油画创作的共同面貌:以表现革命历史、反映社会主义劳动和建设为主。此外还有,汤小铭的《永不休战》(1972年)、沈嘉蔚的《为伟大祖国站岗》(1973年)、吴冠中的《太湖鹅群》(1974年)、陈逸飞、魏景山的《攻占总统府》(1977年)等代表着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画家和观众对虚套、粉饰的反感,对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索,使油画创作的境界有了新开拓的经典作品。也有代表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解放的艺术探索如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系列:进城之二》(1980年)、罗中立的《父亲》(1980年)、孟禄丁、张群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1985年)等作品。从中可见,60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吸收与融合的基础上所开创的民族化道路;为中国油画奠立了生存的根基。

时代变迁带来国画改造

中国画方面,展出了187件作品。它们基本反映出中国画60年来在传统基础上推进和拓展的过程。在建国初期,许多以前画传统国画的画家也开始学习从延安而来的新年画的风格。50年代,如何突破国画旧传统的束缚,如何创造传统国画的新生,成为国画家们创作的时代主题。进人6a年代的国画。尽管在讲政治的现实境遇中,许多画家忙于应酬各种政治运动,“大办农业”画农村,“社教运动”画“三史”,“学习雷锋”画雷锋等主题性的创作一浪高过一浪,但在这一时期还是出现了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黄胄的《载歌行》、石鲁的《南泥湾途中》、蒋兆和的《杜甫像》、吴湖帆的《雨后春笋》等一批优秀的作品。展览此部分最具代表性作品有:齐白石的《红荷》(1951年)、徐悲鸿的《奔马》(1951年)、黄宾虹的《西湖皋亭》(1952年)、黄胄的《洪荒风雪》(1955年)、潘天寿的《灵岩洞角》(1955年)、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1956年)、石鲁的《转战陕北》(1959年)等。

从版画中窥视中国社会进程

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到了1949年,这种新兴版画已经发展到繁荣期,而从1976年到现在版画的发展则处于转型时期。建国以来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

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版画成为了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并成为了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多样化的新的格局,多版种、多形式的合力,使版画在艺术观念、语言手法、材料媒介。图式风格诸方面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多向发展的格局中呈现出前未之见的创新性、学术性新质。展览版画部分的作品共展出138件,包括了新兴版画运动以来的绝大多数代表性画家,古元、李桦、力群、彦涵、王琦、黄永玉、李少言、徐匡、吴凡等,他们的作品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前进的足迹,而且能够让人们看到版画艺术在20世纪前半叶新兴木刻传统与中国传统版画的双重文化经验共同作用之下的不断拓展。

雕塑印证了社会的发展

回顾建国60年来的中国雕塑,我们会发现中国雕塑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关系。倘若我们把中国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社会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的改革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从艺术语言的角度考察,60年来的中国雕塑承传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又受到法国雕塑、苏联雕塑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刘开渠领衔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堪称新中国雕塑的经典。而王朝闻所作《毛泽东浮雕像》、《民兵》和《刘胡兰》,张充仁的《解放》等雕塑作品,也都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改革开放以后,雕塑艺术在城市化建设的高潮中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随着城市雕塑的发展,原有的架上雕塑吸收了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手法,走向了更为多样、更加活跃的形态。进人21世纪,雕塑家们不仅注重表达个人体验和个性风格,关注社会和现实生活,而且关注雕塑的当代形态和语言方式,关注中国雕塑的文化身份和国际地位。

60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各类画种

属于大众美术的年画、宣传画、连环画、漫画部分,展出了共90件大众最为熟悉的作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众美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相应,得到了超越前代的发展,整体水平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许多人都有张贴年画、宣传画,喜读“小人书”和漫画的阅读记忆,那些大众化的图像同样印证了共和国的历程与人们的审美情趣,成为60年来美术成就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代表性作品有邓澍的《保卫世界和平签名》(1950年)、叶浅予的《中华民族大团结》(1953年)、彦涵的《我们衷心热爱和平》(1952年)、张绍诚的《广阔天地新苗壮》(1973年)、王叔晖的《西厢记》(1956年)、华三川的《白毛女》(1960年)、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1992年)、丰子恺的《邻人》(1958年)、廖冰兄的《自嘲》(1979年)等。特别是还展出了《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4

走访”,下联是“五月花更香”,横批是“兄弟团聚”。

那天,是个等待的日子,我早早带着妻、女在队部门口张望着。终于弟弟一家三口从一辆交通车上下来了,我们激动地迎上去,弟看着915队的大门惊奇地说:“这是你们915队吗?和我前十几年前来完全两样嘛!大门已改成电动的了,紧靠路边的围墙已变成两层的楼房店铺,连瓦都是琉璃的,变化真大呀!”我拉着弟的手说:“快进大院吧!还有更大的变化呢,这几天在这慢慢瞧吧!”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带着弟一家三口漫步在915大队的林荫大道上。弟看到队内的男女老少三五成群,或坐在花坛草地上聊天,或在健身器械上锻炼,或在大道上漫步,或围在池塘边观赏鱼和喷泉。有跳健身舞的,有打乒乓球、羽毛球的,有打篮球、柔力球的,还有打太极拳和舞剑的。弟弟深有感触地说:“你们915队真的大变样了,想起我10年前来,楼房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栋,池塘的水是黑的,没有什么绿化,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居民也就是在路边闲谈。哪有这花团锦簇,哪有这绿树成荫,哪有这挺拔的高楼,哪有这平坦清洁的马路······”听着弟弟的一番话,我感慨万千:“是呀!想当初咱们915队大门是歪的,道也是斜的,这几年队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旧平房是一拆再拆,做了一个又一个花池,也增加了许多的健身器械。如今,一天比一天繁荣。”

文联献礼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篇5

珠穆琅玛峰挺成一根旗杆

我不息地攀登着

用饱含深情的泪滴作垫

以求把我滚烫的心脏悬在旗杆的顶尖

长江黄河是我的动脉和静脉

周而复始地重复与心脏最近的路线

有时奔涌如潮

有时静止如水

惟独翕动的嘴唇

把爱的语言向

着母亲默念千遍万遍

我的脉络已经与长江黄河相连

我的血液已经向干涸的沙漠续延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我永远处在高丘平原和山间

从长城的伟岸里

我感触到了脊梁的坚硬

从泰山的巍峨里

我嘲笑自己曾经的渺小

狐独寂寞的日子

我常聆听脉搏的声响

然后

我把自己藏在版图心脏的位置

用泪眼静静地品味

母亲对于海峡彼岸的忧伤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6

——题记

小时侯,我喜欢听战争故事和看战争片。奶奶给我讲故事,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很听话,很耐心的听故事。妈妈和爸爸会陪我看战争片。我总会问:“哪个是好人啊?”爸爸妈妈会耐心的告诉我,我一样很耐心的听。那时,我幼小的心里装满了江姐、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等人的英雄事迹,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佩。

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合一串串英雄故事组成的了,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如今,历史的巨轮已经迈入了21世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个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拥有你,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我们拥有你,便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在新的世纪,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一个新的诠释——永远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宗旨,永远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永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一切无不显示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真理的历史见证。

党在我的心中是一位饱经沧桑而又百折不挠的母亲。她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日益成长,经历了艰苦卓越,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为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她巍然不动,力挽狂澜,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在列强逞凶,恃强凌弱的时候,她凛然不屈,坚决抵制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筑和平与发展的社会蓝图。她用勤劳勇敢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幸福家园;她用宽大丰满的羽翼,为我们遮挡着风风雨雨!

我爱共产党,它帮我们驱走黑暗,带给了我们光明,我们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王朝的无动于衷,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从此就沦没了吗?不,19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给人们送来了黎明的曙光,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十年探索有波折,中国要走自己路,“八字方针”来指导,建设成就真不小。

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然而,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会有波折,我们的党和国家也经历了前进中的弯路。在这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传来了福音,以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力挽狂澜,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7

黎明,在百灵的啼转和破晓前的朦胧中含娇而至。

潇潇洒洒随风飘扬的缕缕银发,与水景公园的白鸽荡漾、沂河的哗哗流水一起铸成了一幅谐和的人文风景,谱写出了“打造生态高地、建设美好家园”的动人乐章,流露出了美丽沂源的领导人在改革春风吹拂下的浓浓真情。

就是这缕银发、这道风景,不知吸引我多少凝聚的目

光去专注那位老人的风采,不知勾起我多少无限的思绪去憧憬沂源美好的未来。

那个春天,那些个清晨,每当露水还没有退的时候,在美丽的历山脚下都能看见绚美的霞光从山的深处喷射而出,每当这时,那位老人和我都会在那儿默默地望着动人的霞光在山的边缘跳跃,而后我们便踏着生命的音符去品味山颠的清新。

山林抖动起来,用融融的温情蕴藉着每个人的心怀,撩拨的你如痴如醉。风起了,是那样的轻柔与温馨,她用醉人的七弦琴弹拨着美妙的乐章,那特有的旋律撩乱了老人鬓角散乱的银发,随而传出阵阵松林波涛声,如同浪的喧哗,山林的歌唱。

这里风光独好,可就在这独好的风光中,我记不清有多少次痴痴地凝望此情此景了,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呆呆地专注那缕银发了。记不清了,真的记不清了。

一次又一次长久的凝望,是我一次又一次长久的精神享受。我总被这位老人难以言表的吸引的不能自抑,被遥遥的牵动着向往、憧憬的思绪,陷入对人生的哲理思索之中,沉浸在与古往今来的人类思想大师和艺术大师的神交之中,畅游在“有大美而不言的”宁静、祥和、恢宏的天魂归一的崇尚境界之中。

绿色的山,绿色的树,连永不能消失的记忆此时都变为绿的召唤。正是这绿色的梦才使我更加惊愕于这银色的世界,惊愕于这银色的圣洁!

“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真的,仅从这“绿色”与“银色”的辉映中,我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当我们置身于山颠,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勃勃生机的银色梦幻,仿佛在那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里徜徉,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满眼是蓊蓊郁郁的颜色,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他那飘逸着的银发,真不知从何而起始,又将顽强地蔓延到那遥远的何方?

统战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礼征文 篇8

巍巍雪峰,绵延千里,横亘湘西,傲视苍穹!

雪峰山主峰帽子岭,海拔1487米,其上建有广播电视发射塔。雪峰山,亲睹了三湘大地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怀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电视塔,为五溪儿女传送吉祥欢乐,也承载着广电人的苦辣甜酸!

1958年,当新中国第一座呼号为“北京电视台”的“时尚媒体”诞生在共和国首都的时候,远在湘西大山深处的侗乡苗寨人几乎连“收音机”为何物都闻所未闻。然而,10多年后,这里的人们不仅用上了收音机,听到了广播,而且还美滋滋地看上了电视节目,一个万山阻隔的偌大世界竟成了近在咫尺的“地球村”。这一切,首先得益于雪峰山,得益于雪峰电视人的奉献!

怀化雪峰山调频电视转播台筹建工作启动于1969年。作为当时湖南省广播电视第二大建设项目,又是三线战备“意义重大”的骨干工程,转播台一开始就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单位代号:6902,邮政信箱:0093!

1972年,转播台基建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当时的地革委提出要求:7月1日前必须看到电视!技术人员土法上马,将一台1千瓦调频广播机改装成500瓦电视发射机,又从林区拉来一根18米高的优质杉木架起天线。结果,由于没有理想的信号源,转播没有成功。没有信号源,转播台还能转播什么?失去了转播功能,转播台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当时的省、地领导也觉得骑虎难下。信号源,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小小神秘物,一度让雪峰电视人蒙羞,几乎把转播台推向绝境!

危难之际,6902台党支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带领全台同志走上了自力更生寻找信号源的艰难之路。但是,4年过去了,在雪峰山区,理想的信号源始终没有找到!难道人民群众渴望看电视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吗?难道刚刚建成的.转播台就这样让它碌碌无为地愧对蓝天吗?雪峰山的电视人流泪了!

关键时刻,党支部召开支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扩大范围找信号,设法救活转播台”的工作思路,并成立收测小组,加强了技术力量。信号收测组的同志带着笨重的发电机和收转设备,啃红薯、吞咸菜,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无高山不上,终于在临近地区一座高山上捕捉到了可用的音、视频信号!通过定向发射和收转放大,湘西人民终于看到了清晰的电视节目。以后,雪峰山还将中央台、湖南台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转发到湘、渝、黔、桂边境20多个县市,覆盖面积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近1千万。

山区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篇9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我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时至今日,我都酷爱这首歌,这不仅是因为歌曲本身优美动听,更重要的是能抒发我对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感情,它带给我无比的快乐,又留给我永远的享受。在我心中,毛主席、共产党就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有人说,我们与共和国同龄是一种荣幸又是一种不幸,有幸的是我们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不幸的是从出生开始,我们的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俱兴,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度过了自己的学龄。58年大炼钢铁铜,我们响应党的号召,用稚嫩的肩膀背着矿石送进了当时的小高炉;三年自然灾害过去,生活刚有好转的时候,“文革”又来了。我们放下书本闹革命,因为保卫毛主席是我们的使命。后来大部分人都返回了城市。部分幸运儿进了国企,而大多数人没那么幸运,进了集体、街道企业,还有的则自谋职业。在那个时候,进了小企业或者自谋职业可就是二等公民啊!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我们为了表达自己对毛主席的爱,可以咬破手指写血书,有的女生为了显示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跳进温度在零下的粪坑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没有爱的环境里,没有了爱与被爱,没有了包容与宽恕,那日子要过得温馨有加,那难度可想而知。

1980年,这一年的国庆应该说是所有国庆中最灿烂的吧,因为,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后,山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一年,是农民尝到丰收喜悦的第一年,也是我第三十一次相逢国庆。这一年,家家户户抖抖颤颤的在承包合同上签字盖章,同别的农户一样我家第一次分到了两只羊、两头牛,以及几十亩田地,那凭工分吃饭的日子便一去不返。父亲对分到的茶地进行了改造,母亲没天没夜地在地里精耕细作,而我们姐妹,就死记着外婆说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农谚,每天放学不是上山去捡猪粪就是去割牛草,帮助大人们更好地饲养可亲可爱的庄稼。

棵棵的青草可以长成绿洲,汗水终究是会换来收成的。在1980年的那个国庆,家里的牛真是繁衍成群,改造后的茶园生机勃勃。母亲捧着沉甸甸的谷粒喜悦得泪流满面,也就在那年,我家有了第一笔2000元的存折,直到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父亲贴在大门上的那幅对联,上联是:翻身全靠毛泽东,下联是:致富依靠邓小平,横批是:两盏明灯。

1999年,我与第五十个国庆相会,这一年,我已经由一个毛头小子跨越了不惑之年,回到曾经哺育我成长的校园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前,这所小学年久失修,孤零零的在寒风中飘零,到处是歪斜的门窗户壁,四周杂草丛生,我们坐的全是缺胳膊断了腿的课桌椅,这一年,伴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东风,曾经的母校变成了一所宽敞明亮的希望小学,朗朗的书声从此成了乡村最亮丽的风景。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原来全凭茶马古道与外面沟通的小山村,已经成为公路环绕的山乡,村子里的人们不再用松明子火把照明,家家户户用上了与县城并网的大电,曾经漆黑的夜空被亮堂堂的灯光照得透亮,寂静的山村被机器的轰鸣惊醒。而稍微有一点经济头脑的人们,却握紧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脉搏,纷纷“下海”取经去了,以至于我们村的个私企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长势极其茂盛,并成为了勤劳致富的示范村。

艺术学校国庆60周年献礼征文 篇10

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是四川人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全国人民最痛心的时刻。那生与死的搏斗在汶川灾区的废墟中进行,每一次看到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们忘不了,在救援现场留下这样的画面: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

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难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我们忘不了,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了为慰问灾区群众,连夜从外地赶回四川,整整三天三夜都没合一下眼,那是我们的国家主席呀!我们忘不了,那一个个撕裂人心的声音:“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年轻的战士哭了,失去亲人的人哭了,全国的亿万群众哭了。

为什么我们的眼眼中饱含泪水,是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地震消息传来后,神州大地上每个城市都自发行动起来,我们每一个中国同胞自发搭起通向灾区的爱心之桥,毫不保留我们的爱心,携起手来与灾区人民共度难关!坚强的中国人不哭!

面对如此不幸,我们除了悲痛之外,看到的这是一个个充满爱心的中国人,看看那贫穷的农民工将那5块、10块皱巴巴的票子都捐给灾区时,虽然金额不多,但此情此景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汶川灾区群众大只热的爱心!

感动!感动!还是感动!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感动让我们如此团结,感动让我们如此坚强!

中国虽遭此难,但这些磨难却体现了国人的爱国之精神和那伟大的中华之魄。

那每一滴晶莹的泪水,都是我们国人的一个炙热的心啊!

新农村国庆60周年献礼征文 篇11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村里的路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的。听村里的老一辈说,在解放前,还没有这条路,这里荆棘丛生,是村里人齐心协力砍掉了荆棘,才有了这条路。

小时候,记得很多村民都是把自己家里种的一些菜挑到集镇上去卖,以贴补家用。由于家里没人照看

我,我也就经常跟着妈妈还有村里的婶婶阿姨们一起上街。所以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对这条路非常熟悉。

有一次下大雨,妈妈挑着一篮子菜,另一只手搀着我,由于路滑,妈妈摔倒在地上,可她却没让我跌倒,看着她腿上流出的血,还有全部翻在地上的菜,我哭了。我问妈妈:疼吗?妈妈望着我浅浅地一笑,咬着牙说:不疼。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根本没能理解妈妈所说的“不疼”里包含的心酸。我说:“妈妈,咱不去卖菜了。”妈妈抚摸这我的头说:“不把这菜卖出去,妈妈哪里有钱供应你以后上学呢?”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条路上留下了我对妈妈永远的感激。

上学了,我也是每天都走在这条路上,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泥泞不堪。上初中骑自行车上学,遇到下雨天都是先把车扛到公路上。那时候就盼望着村里能把这条路铺上沙石就好了。

后来我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平时也难得回家。有一次放假回来,看到村里的路已经铺上了沙石。往事又一次浮现在眼前,我在想,村里的人在这里以后再也不会走泥泞的路了。这么多年来,这条路终于换上了新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了,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远在千里之外另一个城市的我,常常在想,我的家乡是不是也在改变着呢?浓烈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我打电话给家里,妈妈告诉我,村里已经建上宽敞的水泥路了。握着电话,听着妈妈那幸福的语气,我仿佛看到家乡的路也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家献礼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篇12

我看见:每个人行走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脸上布满微笑,心中激荡想往生活的美丽音符。

我看见:鲜花铺满大地,长满庄稼的原野与空气亲切的交谈;

我看见:春光明媚、艳阳高照,餐桌上的餐具犹如阳光般的亮洁;

我看见:夏日装有空调的饭庄里清风荫荫到处流动着清

新的空气

我看见:原野中的收获看见一颗颗的庄稼长成餐桌上的美食

我看见:风吹过冬日的森林,善良的人们围坐在火炉旁,热火朝天的交谈健康的主题,品味火锅的浓郁。

祖国60年!一个心灵的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一个从诞生就足以改变人们生活的品牌,一个响亮得足以成为丰碑的品牌,一个每天都在掀起精神革命、掀起饮食安全思索的品牌。

我知道:民以食为天,心以食为天,清新可口的美食让人饱胃、饱身、饱心,使人们得到美食艺术的享受。放心碗、放心筷、放心餐具,无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

于是,我又回到我的童年,我又回到我童年的幸福时光。我想起了给我生命、给我梦想的那个人。

那人,腰阔、肩宽、目光炯炯浑、身上下透着沉稳和雄健;

那人,从没有停下过匆忙却从容的脚步;

那人,把一副生活的担子稳稳的抗在自己肩上;

那人,把一粒粒生活的种籽精心打造成饱满的希望,然后,满怀着百倍的期冀,把种籽放在我的肩上,让它们在我的身上 萌芽、开花和结果;

那人,把一种永远笑视生活的永恒的精神,植入我幼小而生长着的心房。所以长大成人后的我,能够平静的接受风雨的捶打。

那人,是我的父亲!

他质朴宽厚,慈祥善良,与人为善,不卑不亢。他深爱着他耕耘了几十年的土地,他深爱着寄托了他所有梦想的儿子,他把一只碗递给了我,他教会我用干净的碗盛饭,教会我吃完饭要把碗洗刷干净。

那碗,是粗瓷蓝底,是洁白剔透,是精制的陶器。

我知道:那碗,是汲取生活养料的必备工具。有了碗,就可以去盛满大米饭和紫菜汤;有了碗,就可以汲取生活的汁水和营养;有了碗,就可以拥有成长的元素和力量。

父亲告诉我:碗中只能盛能吃的东西。父亲说:要记住,千万别让碗沾染有害的物质。我牢牢的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懂事起,就保持了及时洗碗的良好习惯。

那碗,我用秋后去了籽的丝瓜瓤刷过;那碗,我用母亲给我的小手绢擦过;那碗,我用故乡老井里的清水洗过;那碗,我用烧开的城市自来水煮过。

父亲说 :所有这些,都是让碗洁净的好方法,只有用洁净的碗盛饭,吃起来才会舒心,才会可心,才会放心。

长大后,成家立业,忙于工作和应酬。在外就餐的次数一多,觉得刷碗成了别人的作业,而我却只管享用现代刷碗技术带来的实惠。即便在家吃饭,我也放弃了及时洗碗的***惯。时间一长,更是把父亲的叮嘱丢到了一边。

祖国!您的60岁生日来到了!

是你,唤起了我对儿童时代刷碗生活的回忆,是你更新了我对饮食安全的深层思索,是你提醒我把洁净和健康放在饮食的首位。

这是一段永远铭记我心头的不了的情!就像我们阔步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通衢。

那情,热烈。热烈得犹如夏日里高挂的暖阳,热烈得犹如冬日里窜着火炉的铁炉。

那情,浓郁。浓郁得犹如春天里精酿而成的纯粮酒,浓郁得犹如秋日里高潮迭起的童话故事。

那情,其实很普通,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到的馒头和米饭。那情,用一只纯净的碗作为载体。那人,用坚强的目光,为我奠起人生的路。那碗,为我延绵了一段纯真的情,流淌出我与祖国60年之间零距离的心的拥抱和情的共颤。

怎能忘记:我童年时代与粗瓷大碗那相濡以沫的岁月!

怎能忘记:父亲与我那目光与目光之间的交接和互动!

怎能忘记:那涌动在人世间极纯极纯的情愫!那段情,犹如故乡的云山上流出的澄澈澄澈的山泉水。

现在想来。对于岁月的所有回忆,都源于一只只冲洗得干净宜人的碗。岁月飞逝,时光荏苒,历史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驰入二十一世纪,大大小小的酒店和饭庄鳞次栉比的呈现在城乡的大街和小巷,它们以春天里花开的方式缤纷起所有人的目光,饮食安全便成为都市人、乡村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不是吗?谁不想尽情享受就餐环境的幽雅?谁不想尽情享受平安和乐的美好宴会?谁不想尽情享受一碗碗美食的愉悦?餐具卫生更是成为饮食安全不可触摸的高压线。触摸了它,将无法再看到春光的明艳;触摸了它,将无法再置身夏日里的绿荫;触摸了它,将无法再欣赏到秋的歌唱;触摸了它,将无法再品味到火锅的魅力。

时间舞动出新世纪的旋律。此时此刻,我又一次清晰地看见:那人,仍然那样和蔼安详地望着我,让我在冬日里倍加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和温馨。那碗,被集中消毒,被餐洗剂一遍遍的冲刷过,一尘不染,纯洁得犹如冬天里飘过的第一场雪;晶莹宜人,犹如遨游在亲情和爱情的海洋。我用那碗,放心地盛上早餐的豆汁、中餐的米饭和晚宴的干红,然后,端坐在同样干净怡人的餐桌旁,精心享用生活静心享用社会发展、人文和谐带来的成果。那一份浓得如同枣花蜜般的不了的情

上一篇:高中班级高考霸气标语下一篇:PG代表性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