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协作

2024-08-13

院校协作(精选6篇)

院校协作 篇1

团队是成员和管理者组成的一个同体, 有效的工作团队如同一支成功的足球队, 全体队员要各就其位, 各司其职, 同时更要密切配合, 发挥整体效能。团队协作精神, 是一种集体意识, 是一种精神力量, 是各团队成员认可并愿意为之而努力的一种共同的价值愿景, 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就是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笔者所在学院调研结果显示, 超过90%的用人单位认为“态度”在甄选刚毕业学生最为重要, 他们更注重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团队协作能力, 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并把“是否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作为评判一名大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 能否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成功培养较强的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将成为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砝码。然而,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 个性较为突出, 自我意识比较强, 经常接触网络虚拟环境, 且多数为独生子女, 不太擅长与朋友以及亲人的沟通, 他们更多的时间是以独处为主,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明显, 团队合作意识非常薄弱。对他们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培养, 要有的放矢, 进阶式培养。主要从课堂灌输、课外体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递进式”实施。

一、课内灌输——认知和体验团队精神的基本知识重要作用

要加强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首先应该从新生着手, 开辟专用的时间, 设置专门的团队素质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职业素质课程, 根据学生在校不同时段的特点, 定期有针对性地举办有关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讲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除了讲解团队建设的基本知识外, 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活动法、任务驱动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选取一些团队建设成功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团队协作的意义;采用任务驱动法, 可以设置团队任务, 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团队任务实演, 了解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 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利用团队的力量分析、解决问题, 相互密切协作、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完成各项团队任务, 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职业素养, 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 为将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方式上, 以行动-知道-悟-得到 (道) 的进阶式, 采取户内、户外有机结合的丰富形式,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引导, 以任务引领型的团队实演项目活动为载体, 并结合相关的团队理论, 在众多的具体案例分析中与团队互动游戏中, 使课程翔实生动, 既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活跃气氛, 又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在课程考试考核方式上, 可以以一些竞赛类活动为载体, 例如召开座谈会谈心得体会, 团队建设成果展示, 班级文化创建大赛、团队建设知识竞赛等。

二、课外体验——以集体活动为载体, 深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首先, 要精心选择设计集体活动项目。活动的开展要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目标, 例如:体育团体项目如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 大合唱、团体操、辩论赛等团体文艺活动。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的体会到在完成一项团队任务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科学分工、有效协作的重要性, 1+1﹥2的真实内涵, 以及团队建设的科学方法等。其次, 团队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 团队领导者的“性格”决定团队“性格”, 因此充分发挥好团队领导人的作用, 老师要加强对团队领导的指导和培养, 在选择团队领导时要侧重于那些有较强组织和管理的学生;同时, 要增强团队领导的执行力, 鼓励团队领导充分发挥核心潜能, 应结合课堂所学的有关团队合作方面的理论, 应充分发挥各成员优势, 并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奋发学习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合作的默契, 造就一个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团队。

三、顶岗实习——将团队协作精神内化为企业文化精神

学生在第六学期会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这不仅是岗位零距离锻炼,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过度”的关键时期, 也是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的很好的机会。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进入企业实习后, 又融入了另一个新的团队, 由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已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团队建设训练, 进入企业实习后, 在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与企业的团队精神融合, 并迅速将其内化为企业的团队精神, 在这种内化的进程中, 大学生会自愿聚集到企业文化的旗帜下, 建立共同愿景, 为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总之, 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需要学生入校时就着手进行培养, 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 需要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来合力实施, 需要采取乐于被大学生接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各种能有效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院校协作 篇2

暨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曾尔恕)

尊敬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领导、尊敬的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的各位同仁,大家好!首先感谢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图书馆对会议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交流机会!在开幕式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党委书记、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结合武汉地区和湖北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综述,充分肯定肯定了图书馆在高校法学教育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图书馆的工作寄予厚望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与会同仁倍受鼓舞。

08政法院校图书馆协作会议研讨的主要议题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法律图书馆工作者对于社会转型时期法学教育迅速变化的形势,以及图书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化必须和应当作出的快速反映。为了使学校师生在研究、学习以及应用图书资料上更加系统全面、更加迅速便捷、更加准确具体,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并且进而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在短短的一天里,围绕议题,政法、华东、西南、西北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北大以及远道而来的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图书馆馆长和馆员代表,以及国家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部法律文献组、社科院法律图书馆的代表进行了准备充分的发言,在会上和会下各方代表们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会发言紧密联系高校法律图书馆的现状,针对以法律教育研究为特色的图书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服务模式与资源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就法学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发言使与会同仁深深受益。

馆际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是基于特色馆藏的优势互补,以互通有无。因此,整合和建设好各馆自己的馆藏,也就有了共享的基础。会议上,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的殷啸虎馆长向大家介绍了华政图书馆在馆藏文献体系、数字资源建设以及馆藏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情况和管理经验。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的邹育理馆长,从法学二次文献的价值和作用的角度,提出与回答了整合资源、做好知识管理的重要命题。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的罗伟先生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思路,即在法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图书馆实际上还应当与法学文献的出版者和数据库商保持充分的交流和协作。在图书馆对个性化和学科化服务的探索中,各馆存在的问题也都有一些共性,如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宣传还不尽如人意、统一检索和学科导航远非完善、人性化的管理并不到位等。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各馆都作出不少努力,也有许多创新的经验值得借鉴。如: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范静怡老师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分析和对策》的报告中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在电子资源服务中所推出的各项举措,提出今后的设想,着重强调以创新为手段,以信息服务定位图书馆在整个学校科研环境中的地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图书馆于丽英老师就专业图书馆的管理谈创新服务模式,特别是文献检索课的开展经验给与会者极大的启发;北京大学图书馆法学院叶元生馆长的“法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使我们看到了法律图书馆是如何与师生密切,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的;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赵副馆长所做的岗位练兵的报告,生动地显示了法律图书馆在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准和能力方面所做的有益的探索。

此外,在会议上,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部的卢海燕研究员对于立法决策服务内容的详细介绍,不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与国家图书馆之间的沟通。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馆的田建设老师针对法律图书馆和法律信息行业性社团的状况提出整合全国法律图书馆组织的建议。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图书馆的蒋隽老师呼吁关注法律图书分类目录的修订工作。厦门大学法学分馆的马鲁伟主任在网上展示了厦门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状况和工作目标。武汉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长严玲对总馆与分馆的关系提出问题,得到许多馆的回应。

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标志。5年以前,高校法律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还主要体现于围绕法学教学活动进行,然而,在最近几年的高校教学评估活动中,以前是单学科设置的政法院校一般都将自己的建设目标定位于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和各院校所具有的法学传统特色,其中包括将法律院校建成法律教学科研、文献信息、立法决策以及法律培训的中心,而那些国家及各省的重点大学也相继建设了法学院,并且逐步建设起自己的专业图书资料中心,因此,高等院 校法律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有了重要变化,服务模式也必然随之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目前,在来自教育发展目标和评估体系的压力下,各高校法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从单一的阅览、外借服务,发展出检索、定题、编译、信息咨询和文献情报等多功能的服务模式;图书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法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文献资源建设仍面临空前强大的挑战。其表现是:

第一,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全面应用,信息资源的形式的变化以及利用方式的多维性,使高校法律法律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的多维空间中必须寻求法律信息服务的扩展与创新。

第二,在图书文献资料方面,法律院校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迅速增加的学科与图书馆拓宽收集范围、整合资源、贮存功能的相对滞后之间关系紧张的状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信息服务建设。

第三,在特色贡献上,法律院校图书馆应当承担的法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法律信息教育的角色与目前图书馆对法律信息的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管理机制的缺位、图书馆馆员的文化素质与经验等方面的制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服务模式的变化受到科技发展、技术普及以及各学校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受到理念转变的影响。所以,今天的会议最令人鼓舞的地方是我们在服务理念上得到根本意义上的提升并且形成共识。与会同仁在会上的交流已经初步展示了服务理念转化为更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及专业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服务手段。各馆在馆藏图书体系建设、适应学科建设发展、数字化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建设、二 次文献开发、资源利用培训等方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图书馆的功能作出了回应。法律图书馆在塑造大学文化、承袭教育传统、增进社会进步上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会代表向会议提供的论文我们将作为专集全部收入协作会议的刊物《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中,并提供转载于中国资讯网。

为了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馆际之间的交流,协作会议的下一次会议定于2009年5月28日在北京与“中美法律信息及图书馆研讨会”同步举行。请各馆同仁准备论文及摘要英文译文,于3月30日之前发至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明年的会议是由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是第一次中美法律图书馆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会议。会后将形成决议,形成固定的交流模式。我们相信随着我国高校法律图书馆的更加开放,我们的资源共享的空间将更广阔,我们的学科服务能力将更加专业化,我们将为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院校协作 篇3

众所周知, 教学内容的设置对学生各方面的意志培养有着直接影响, 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 高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心理指导, 使大学生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心理素质得以健康发展。

(一) 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养成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

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堂活动中, 群体活动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课堂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怀集体。学生性格各不相同, 教师也应因材施教, 对性格内向、不太合群的学生来说, 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沟通方式引导他们参加到足球、篮球、接力、拔河等团体活动当中, 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其中后, 引导他们多发言, 表达自己的看法, 让其他学生更加了解他们。从而为他们孤僻性格的转变提供空间, 并习惯团队活动, 培养合群的心理模式。而对于缺少果断决策的学生, 就要引导他们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

(二) 勇往直前、自信坚定的品格是重点培养内容

在所有的体育选修项目中, 田径运动项目, 如短跑、长跑、接力等项目, 可以提升学生果断、坚毅、协作等多方面能力。兼具表演性和挑战性的项目, 如游泳、滑冰、跳马等活动, 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勇于承担风险的心理品质。而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等项目则特别适合胆小、保守、缺乏风险意识的学生参加学习, 他们可以在其过程中形成直面挑战、勇于突破的良好心理。

(三) 冷静沉着、谦逊平和的心理形成是其目的之一

相比于其他运动, 太极拳更具有轻灵、缓慢、沉稳等特点, 其“动如抽丝, 迈步如猫行”的体育风格, 练习者往往能够达到“以意领气, 以气运身”的意境, 将运动、一念、呼吸三者有机融合、合为一体是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所在。太极拳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可以达到提升“自我”意识的目的。游泳、骑行、太极拳、慢跑、远足、射击等考验耐力的项目可以不同程度上锻炼运动者的自控能力, 改变烦躁、冲动的性格弱点, 非常适合容易急躁、行事冲动的学生来参加。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每个学生个体和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况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 以此来改善传统的统一教学的弊端, 让教学对学生成长起到帮助作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 对于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小组互助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一个小组为一个互助学习单位, 内部互助, 外部竞争。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创新力,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凝聚力。同时, 还可以达到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目的。

(二) 增强大学生自信心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完成

也就是通过语言提示、心理默念等具体暗示方式, 让学生潜意识里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以此来走出以往失败的阴影, 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目标。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 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 情景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必不可少

情景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各大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它是通过设定真实化的情景, 触发学生情感, 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并形成主动学习、积极创新的学习习惯。

三、引入音乐, 调节学生紧张情绪

众所周知, 音乐作为一种语言表达, 对人的情感有着影响作用。在体育教学中, 如果能搭配合适的音乐,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能够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 舒缓的音乐用在准备活动阶段, 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让他们最快地适应运动;铿锵有力的音乐运用到基础阶段, 其极强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开展运动;柔和的音乐运用到结束的时刻, 则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 让他们彻底放松。所以, 音乐不仅对教学有着极大帮助, 对大学生健全的身心品格的形成也有极大益处。

总之, 高职院校体育选修课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为培养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军.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当代体育科技究[J].体育科技, 2014 (2) .

[2]吴金文, 逯艳.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 (3) .

院校协作 篇4

一、乡镇执法的现状分析

(一)乡镇执法的执法环境。

基层工商管理机关,特别是以乡镇为管辖区域的工商分局(所)所面临的执法环境复杂、多样。与城市不同,乡镇工商分局(所)有着独特的执法环境。(1)管辖区域大,市场经营户相对分散。乡镇工商分局(所)往往都负责一到两个乡镇的市场经营管理,有的分局(所)甚至负责三四个乡镇。管辖区域普遍较大,而且辖区内的乡、镇、村地势、路况、人员素质也各不相同。乡镇经营者,特别是农村的经营户比较分散,在辖区内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往往是辖区有多大,经营户就分布的有多广。(2)辖区内市场经营户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乡镇工商分局(所)辖区内的市场经营户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很多是不识字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乡土观念比较重,法律和诚信意识淡薄,对日常经营中的一些违法行为,违信

行为,没有足够的认识。(3)辖区内市场经营人员情况复杂,经营素质参杂不齐。乡镇工商分局(所)辖区内的市场经营者往往具有人员复杂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农村更为明显,老、弱、病、残,各种经营者都有。复杂的人员情况使得经营者的经营素质也参杂不齐。

(二)乡镇执法现有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

监管和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两个基本职能,而把两个职能高度概括的“四个只有”作为指导思想规范和指引着工商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行为。监管和服务,本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监管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淡化监管的行政色彩,强化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功能。而在乡镇,工商机关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的意识里任然强调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在监管和服务的选择和坚持上明显的偏向监管。可以说,乡镇工商执法依旧沿袭以往强行政色彩的执法方式,把市场主体作为监督管理的客体。工商执法体现出强烈的单向性,没有认识,跟没有凸显出市场经营者的主体价值。执法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强调一方,追去一方利益的过程,而是双向的合作和配合,强调利益的协调的过程,这不仅是和谐执法的要求,更是和谐执法的内涵。

(三)乡镇执法的执法难题和原因分析。

乡镇工商机关往往面对着比城市更加复杂的执法环境,这也使得乡镇工商分局(所)在日常执法中会遇到诸多的难题。(1)

乡镇工商机关大都实行片区分管制,一个片管员通常要负责大片的区域,路途遥远,市场经营户有比较分散,在执法人员和车辆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凸显出乡镇执法的执法力量相当不够。加上乡镇执法往往是采用上门检查的方式,由于片区较大,有的地方一个月可能也去不了几次,经营者出现了问题,执法人员也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2)乡镇工商机关面对的经营者大都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缺乏,诚信经营认识不够,容易和执法人员有观念上的冲突。在实际的执法办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当事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故意破坏、阻扰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由于工商机关缺乏足够有力的强制措施,面对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也难有有效地办法。

乡镇执法存在的诸多难题,一方面与乡镇特有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方式和执法理念有极大地关系。单向性的执法方式使本来就力量不够的工商机关更加的力不从心,而以监管为本位的执法理念,忽略了市场经营者的主体价值,既没有发挥出市场经营者对完成监管任务的作用,更容易造成执法人员与市场主体的对立,带来执法冲突。因此,积极探求工商机关和市场经营户利益相协调的执法方式,培养实现监管和经营的双赢局面的执法理念,是我们破除乡镇执法难题的必由之路。

二、乡镇执法新思路:强化协作意识,坚持协作执法

工商行政执法行为虽然是一个行政行为,具有单

一、主动、强制的特点,但在追求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工商行政执法更应该注重执法人员和市场经营者的良性互动,把二者的“利益”协调起来。以往工商机关追求监管和服务的执法理念在价值追求上是正确的,但监管过于强化工商机关的地位,而服务也不能很好体现执法人员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性。因此,要实现执法的和谐,工商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必须要有协作的意识,实现执法人员与经营者的互动和配合,改变以往单向、单一的执法分格,坚持协作执法。

(一)协作执法的内涵

所谓协作执法是区别于以往强调工商执法人员执法的单向性,唯一性为特征的执法方式,它把工商机关完成监管和服务的任务视为一个执法人员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只追求执法利益,忽略甚至破环经营者的市场利益的行为。协作执法强调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更重视经营者的支持和配合对工商执法的价值和意义。它淡化了工商执法的行政强制色彩,视它为一个实现管理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地“市场行为”。协作执法就是要改变经营者在执法管理中的客体、被动地位,市场经营者不再只是被监管的对象,它是工商执法的支持者、合作者。协作执法追求工商执法与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最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并最终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和服务的双重目的。

(二)协作执法对提升乡镇执法水平,化解执法难题的价值

和意义。

院校协作 篇5

关键词:图书馆,共建共享,协作

推进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同仁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 各图书馆始终围绕联席会共建共享的整体思路, 立足本馆实际, 不断探索既符合总部要求, 又提高了本馆信息保障能力, 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指导思想、体制、经费等因素的影响, 效果并不突出, 其中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技术协作需要加强, 才能切实加快共建共享步伐。

1 技术协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时候, 必然要发生非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 即共建共享中的软件平台、计算机硬件、人力资源、技术协作等的共享, 而且这种非信息资源方面的共享对信息资源共享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保障, 发挥着基础作用。这些技术包括以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技术、数据库与光储存技术相结合的信息储存技术、以数据库网络和联机检索为代表的信息查询技术等。共建共享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及通讯设备的配置、维护、维修;系统软件、数据库的维护、开发;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等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因此, 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必须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体系内的共享功能, 如: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协调采购与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功能, 利用联合参考咨询软件实现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知识导航等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大多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硬件和系统软件若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易使整个图书馆工作陷入困境, 共建共享工作很难顺利展开起来。

2 依托多层次图书馆联盟, 主动探索共享的馆际技术协作模式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图书馆技术协作联盟形式多样, 且向着网网互联, 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主动探索多个不同层次的馆际技术协作模式并在其扮演不同的角色, 享受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3 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联合, 强化系统内馆际技术协作

系统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符合高校目前信息资源布局的现状。高校中的图书馆具有相同的隶属关系, 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具有更多的相通性和可借鉴性, 并在组织方面具有优势。高校中重点院校的图书馆往往资源占有量多、技术力量相对较强, 有对一般院校图书馆业务指导的能力和义务。这种系统技术协作具有总分馆的性质, 在新的、更紧密的联盟系统中可以整合各高校内的人才, 联合总馆与各分馆的人才信息资源, 通过网络为整个系统的用户服务, 构建各自特色的馆藏, 服务于自己的读者群, 争取满足读者的主要需求, 形成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这一技术协作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利于增强在院校教师科研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也利于形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4 拓展市场技术协作途径

数字资源提供商的崛起, 如中国知网, 维普、万方、超星等以数字资源生产作为主要业务的数据库提供商逐渐做大, 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服务外包的方式, 正在被高校图书馆广泛接受。这一趋势分流了原属于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工作, 对图书馆而言, 只有专注于自身业务, 发挥自己的特长, 并充分利用社会分工, 做好业务规划与拓展, 才能体现其特色, 抓住网络信息时代机遇。一是可以提供各类技术工作 (如系统技术指标体系、招标附件、操作规程) 涉及硬件软件管理发面的规范文本, 提供各类图书馆领导与技术人员参考;二是提供权威的咨询测评及测评报告。对共建共享软件系统、资源服务系统进行用户测试,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咨询测评意见;三是协作开展面向资源整合、面向一线服务、面向小型工具软件的中小规模研发工作, 解决共建共享中的实际问题。市场化途径只要在经费保证前提下, 通过合同明确甲方乙方权利与义务, 便于提供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 且效果明显。

5 通过软件技术平台, 建立网络协作系统

软件技术平台主要是指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计算机和通信体系结构,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 以及通信网络等, 为图书馆之间的技术协作提供统一平台。尽快开通“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 即整合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 又搭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平台、联合建设平台、业务工作平台。在此网站上建立技术论坛, 让各成员馆的技术人员就一些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在网上开展讨论, 同时发布最新技术动态, 发表关于技术发面的论文:通过聊天室、网络白板、网络会议、网络呼叫中心的网络软件, 技术人员可以就一些技术难题及时向其他成员咨询,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

6 重视交流和学习

开展多层面的交流和学习, 针对馆员所必备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及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活动。因为这些知识并非可直接、简单地从阅读、听课中获得, 而是在长期的时间过程中逐渐积累才能形成, 这也是图书馆员一个新的技能增长点, 创造与专家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在专家示范下, 通过观察和模仿, 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某项业务工作的方法、规范、要领, 以及思维模式等隐性知识。二是各高校图书馆定期召开技术和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也注视提高相互配合和协调的默契程度, 为实现全面、广泛的技术协作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环境。各馆把各自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处理技术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同时也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来, 共同探讨, 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沟通交流达到解决问题, 提高共建共享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燕今传.图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4) :24-29.

[2]崔秀芬.地方高校信息资源与地方联合共享初探[J].图书馆论坛, 2005 (5) :126-128.

[3]吴文仙.党校系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析[J].贵图学刊, 2005 (4) :52-53.

院校协作 篇6

关键词:通信技术,放大转发,协作波束赋形,中继选择,能量有效性

由于协作传输技术能在更大的覆盖范围内提供更高速、可靠的数据服务[1 -2]。在多中继协作网络中,通过利用中继节点之间形成的虚拟天线特性,在各个节点间进行协作波束赋形可有效提高系统性能[3]。在协作波束赋形方法中,中继网络中的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波束赋形。然而,每条协作链路( 源节点- 中继节点- 目的节点) 具有不同的衰落特性,这会造成有些中继节点会降低端到端的中断概率。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波束赋形,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这些中继节点对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继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方法,通过中继选择,选取有用的节点进行波束赋形。该方法的选择过程需要的搜索次数和中继节点个数相等,从而减小了选择过程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中断概率性能。

1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半双工,两跳无线中继网络。其中,源节点S和目的节点D之间存在直传链路,系统中有KR个中继节点R,每个节点只配置单天线。假设,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各条链路均服从频率非选择性的瑞利块衰落,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可获得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且总功率满足

这里,Ps是源节点的传输功率; Pr是中继节点集合SR= { 1,2,…,KR} 的功率和; Psum是端到端传输总功率。源节点、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分别满足

其中,Pi,i =1,2,…,KR表示第i个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 若第i个中继节点未被选择到,则其功率为零,而被选择到的中继节点之间功率等分。ζ∈( 0,1) 和( 1 - ζ) ∈( 1,0) 分别表示分配给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

中继节点工作在放大转发( Amplify - And - Forward AF) 方式下。从S ~ D的传输过程分为两个时隙。第一时隙,S以功率Ps向R和D广播数据s。此时,源节点与中继节点、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关系可写为

这里,hs,i~ CN( 0,Ωs,i) 和hs,d~ CN( 0,Ωs,d) 分别表示从源节点到第i个中继节点、目的节点的信道冲激响应。ni和nd,1是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处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

第二时隙,中继节点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功率归一化。接着每个中继节点将转发的信号xi乘以相应的权值系数wi后同时传输到目的节点。这样,目的节点处的接收信号可写为

此处,hi,d~ CN( 0,Ωi,d) 是第i个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冲激响应,nd,2是第二时隙目的节点处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在目的节点已知信道响应和噪声分布的条件下, 可得到等效接收信噪比 γdAP。

而hisig和hni分别定义为

2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

2. 1最优协作波束赋形向量

多中继协作传输网络中,协作波束赋形可有效提高系统中断概率性能和能量效率。中继节点发送信号前首先乘以一个复系数wi,这样目的节点处的接收信号可进行相关合并。

式( 6) 中等式右边的第一部分只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直传链路有关。因此,可认为波束赋形向量的设计仅依赖于协作链路的信噪比 γr,d。将 γr,d写成矩阵形式

这里,w和h*sig是列向量,其元素分别为wi和hisig。 hn= diag{ hn1,…,hni,…,hnKR} 是一个对角阵。( ·)*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

波束赋形向量的设计等效于在满足w2= 1的条件下,计算w使得 γr,d最大。最优的波束赋形向量可表示成[4]

其中,‖·‖2表示2范数。

2. 2中继选择策略

多中继网络中,每条协作链路都具有独立的衰落特性。这使得某些协作链路可提高端到端中断概率性能,而另一些协作链路则会使端到端中断概率性能恶化。考虑总功率受限的条件,应将能量分配给可以提高中断概率性能的中继节点,中继选择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最优的选择方案,最佳中继子集满足

这里,Ψm是所有中继节点的任意一个子集。式( 10) 表示,一个包括m个中继节点的最优中继子集,其端到端中断概率最小。得到这样的集合需要sKR- 1次搜索,可看到搜索次数随中继个数按指数增加。

因此,文中给出一种次优的中继选择方案,用以确定参与协作波束赋形的中继节点。初始状态中,协作集合包括所有中继节点。随后,不满足门限的中继节点将被逐一去除。若用x表示集合 Ψm + 1中的任一中继节点,且不满足选择门限。当x从 Ψm + 1中排除后, Ψm和 Ψm + 1的中断概率应满足

式中,POm表示集合具有m个中继节点时的中断概率。 当给定一个中继集合 Ψm,协作波束赋形中断概率函数可表示为[5]

则式( 11) 可改写为

此时有则有下式成立

这样,对式( 14) 做简单变换,便可得到满足中断概率选择要求的门限

可以看到,选择到的中继节点依赖于网络传输的总功率,及中继集合的大小。该方法在源节点传输前就可决定哪些中继节点会被选择,这将减少在不必要的中继节点之间进行信道状态信息交换所带来的额外传输量。下面将给出详细的选择步骤。尽管此处讨论针对最优的波束赋形,然而相应的讨论可轻易的扩展到有限反馈场景中,从而进一步减少信息交互[6 -7]。

步骤1初始状态,所有的中继节点包括在中继集合 Ψm中,同时设置计数器m = KR。

步骤2对每一个中继节点计算选择尺度,(表示两跳链路的能量强度)并定义两个变量:

若 Γ KR- m + 1 ≤ThKR- m + 1,执行步骤5; 若不满足门限,即 Γ KR- m + 1 > ThKR - m + 1,第i各中继从集合 Ψ m中剔除。

步骤3计数器值变为m = m - 1。更新 ΓKR- m + 1和门限ThKR- m + 1。

步骤4当m =1时,执行步骤5,否则若m >1,则执行步骤2。

步骤5最后,将一个被选择的中继节点利用式( 9) 计算波束赋形向量。且将第一时隙收到的信号乘以波束赋形向量后转发到目的节点。

显然,本文提出的算法只需KR次搜索,这大幅降低了选择过程需要的复杂度。式( 15) 中的门限是传输功率和中继个数的单调函数。当固定传输功率时, 中继集合较大则其对应的门限更小,这意味着选到更多的中继节点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固定中继节点个数时,门限值随总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点表明, 当信道状态较差时,选择到的中继节点更少,相反更大的中继子集适合相对较好的信道状态。

3仿真结果

该节给出了S - BF - AF( 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基于选择的波束赋形) 策略的中断概率性能仿真。仿真中只部署一个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中继节点随机分布在网络中,且每个节点均只有一根天线。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相距1 km。仿真中假设源节点和中继节点之间服从等功率分配,即 ζ =0. 5。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处的噪声方差是0 dB。

假设仿真中所有的信道服从复高斯分布,即

这里,a表示发射节点; b表示接收节点; d表示节点a和b之间的距离; α 表示路损因子( 文中 α =3) 。下面的仿真结果表明,尽管式( 15) 是基于高信噪比的推导,但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算法依旧可提高端到端平均中断概率性能。

图3和图4分别比较了部署6个中继节点和8个中继节点时,各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图中AP - BF - AF( 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所有中继节点均参加的波束赋形算法) 是指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协作的放大转发协作波束赋形算法。可看到,AP - BF - AF的性能优于各个中继节点之间等功率分配的性能。而采用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时,性能优于AP - BF - AF的性能。这说明,基于选择的协作波束赋形可将有限的功率分配给能够降低中断概率的中继节点。从这两个仿真图还可看出,网络中部署8个中继节点时,文中算法将获得更高的性能增益。在总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该算法更适合规模大的协作传输网络。

图5比较了S - BF - AF和AP - BF - AF算法相对于等功率分配的信噪比增益。而信噪比增益将被作为中继节点个数和总功率的函数。仿真过程中发现, 两种算法得到的信噪比增益在整个变化区间内未呈现出明显不同,其变化趋势是中继节点个数和Psum/ N0的单调增函数。S - BF - AF算法的信噪比增益性能要优于AP - BF - AF算法,提高了网络能量效率。

4结束语

【院校协作】推荐阅读:

行政协作05-17

产业协作06-03

协作创新06-11

协作优化06-15

小组协作06-20

移动协作06-21

调查协作06-24

数据协作06-26

协作视角07-04

协作施工07-10

上一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下一篇:安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