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协作

2024-09-18

课堂协作(精选12篇)

课堂协作 篇1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式学习简析

所谓协作式学习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 在特定体制的激励下, 以小组参与的形式最大化学习成果而互相合作帮助的行为。信息技术下的协作学习是指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工具, 通过团队或小组的方式在协作、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内容, 通过老师、学生之间的协作, 以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工具性、时代性、应用性、实践性和网络性等特点, 为了达到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的目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适当运用协作式学习方法, 来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为他们以后能适应网络信息社会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进行以协作式学习为基础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将会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新课程提出的着重培养初中生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精神的目标, 满足经济发展时代对人才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 也是塑造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法。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式学习策略及应用

1. 协作式学习策略。

(1) 准备阶段的协作式学习策略。

首先,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式学习的准备阶段, 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协作式学习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 协作式学习并不能完完全全代替传统教学方法, 根据协作学习的目标及理念, 应该从开放性研究和综合性应用两个方面考虑协作式学习的教学内容。其次, 应该具备具体、明确和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上, 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当下状态, 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目标的描述中应该体现对学生掌握和理解水平的要求, 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有所收获。最后, 学习任务的设置要科学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巧妙地进行教学内容的任务化, 在创设特定的情境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

(2) 实施阶段的协作式学习策略。

首先, 应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设立特定的情境,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境设置能为学生提供平台, 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进入角色并融入课堂。情境的设立需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点并体现实际生活中的某些需要, 如此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协作活动中。其次, 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协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后, 按照学生特点责任分工, 让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顺利进行协作式学习。最后, 提供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交流和思考。交流协作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内容互补的平台, 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能让学生在经历思维碰撞和互补后形成更完善的认知结构, 提高个人能力。

(3) 评价阶段的协作式学习策略。

首先, 应该让学生端正其评价态度并明确评价的意义所在。明确评价的意义所在不仅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 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同时客观地评价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其次, 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实行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内容的掌握、与其他人互相交流的能力、学习态度、协作意识、小组成员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客观评价, 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 应该及时分析评价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让学生多方面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之处, 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2. 协作式学习应用实践。

在初中生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式学习应用实践中, 获取互联网信息的技巧和策略内容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此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对搜索引擎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掌握使用搜索工具来获取互联网信息的技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系列的互联网信息, 包括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新闻、动画和图片等。然后教师提问:如何在茫茫的互联网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作为学生, 会在欣赏这些动画和图片的同时, 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提问环节结束后, 教师接下来布置给学生一些自主性的任务, 比如通过互联网来查询体育赛事或了解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图片及会徽的意义。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很强, 通过登录互联网, 他们会积极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快速找到世博会或体育赛事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解。最后教师在学生们兴致很高的情况下通过动画和图片的演示, 引导学生思考:搜索引擎为什么能如此快速地帮助我们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呢?在学生思考以后, 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这样的协作式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学会运用, 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课堂协作 篇2

11月20日,我去华林小学参加“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华林小学等协作校英语课堂教学联研活动”。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这五节课学习,让我近距离领略到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虽然这五个老师的教学特色,风格都各不相同,但每一节课都能给予我借鉴和帮助。听课回来后,我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

一、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对这五节精彩的英语课,我深知她们背后肯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研讨时,当许燕珊老师在评课时表扬实小的林玉霞老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实小老师也是半开玩笑地说她也是“滚车轮”滚出来的,在教案上她们也是修修改改,最后才确定的。还有从事教学工作这一年多来,这是第二次听华林的王淑宝老师课,在印象中她的课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这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她每次做教学反思时,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她的团队,听到这句话我相信听到的人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一节成功的课,不仅老师个人素质要高,团队合作同样也是至关重要。

二、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1.单词

在研讨时,实小的洪娟娟老师教授单词教学这个环节也给了我门很深的启发,单词教授方法要多样性,可以从单词的音形义这三面着手,如Eg: this.这个单词在th上读音相对小孩子会稍微有困难,可以加上图片的发音嘴型,让孩子一目了然,起到模仿;形式:分组、男女分读、大小声读单词等等。

2.句型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探讨 篇3

1 基于网络协作的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特点 以几个成员组成一个团队或者是小单位,先把小问题分配给团队内部成员中的每一位,各个成员之间进行协作,共同完成一项目标的行为称之为协作学习。采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协作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运用网络,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关系,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也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创造性。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式教学模式 通常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论基础包括了奥苏贝尔的“学和教”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动机理论”;其二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其三是“先行组织者策略”。虽然此种教学模式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发展背景和体系,但是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很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等等。但是采用这种基于网络协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出多种优势,比如: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更加全面地进行知识学习,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主体,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力。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弱化。但是,基于课程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将能够使这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2 基于课堂的网络协作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践

以机电专业课程为例,机电专业课程重点分为三个教学体系,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最后一个是网络教学。目前高校针对机电专业课程改革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真正体现出了发挥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拥有许多明显的优势,以机电理论知识为指导,全面提升高校机电专业课教学质量。

网络协作模式下的机电专业课程建设

1)课堂教学资源建设。集中学校优秀教师资源,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机电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课外教材,构建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可运用的机电教程,并且加以多媒体配套运用,不断满足机电专业课堂教学的需要。并且还在课件中适当加上动画,借此来解析机电专业知识中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这将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和容易接受,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资源是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设施,因为只有真正建设出良好的机电专业教学资源,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机电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应该不断加强和课堂教学理论相配套的相关实践课程建设,主要包含实验大纲、实验过程指导以及实验目标计划等。实践环节是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因此,只有优化并完善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才能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技术型人才。

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全面提升机电专业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搭建起更加完善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应该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化,建立起专业的机电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包含教学视频、电子教案以及课件等优秀资源。另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的具体变化实现对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时更新。网络是教学资源的来源渠道之一,通过网络,学校之间可以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Eduprisc的网络协作教学支撑平台建设 建立高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仅仅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教学资源,更加应该建设起相应的支撑平台,还应该使资源的建设能够真正地辅助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做到充分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动态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的原则。建立Eduprisc数据库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工具以及技术工具,对于搭建网络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的地方;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设计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分组学习,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

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机电专业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强调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起基于网络协作模式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和教师亲密互动的平台。因此,机电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应该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做到紧密联系,在上课之前归纳和总结此节课程的学习目标。然后针对每一个章节的具体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与此相对应的参考材料,进行任务布置。组合几个小组进行学习,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

3 小结

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协作教学模式不仅仅充分继承了原来优秀的机电课程教学模式,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有效实现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化,强调对资源建立共享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但是鉴于目前机电专业的课程比较复杂,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平台的搭建能够有效实现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以及硬件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使用高精尖的网络技术,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本科教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2]桑新民,李林英,李翠白.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谢幼如,尹睿.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机电专业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课堂协作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知识本位的思想, 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高中政治学科对学生素养的培养要实现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实践素养三者有机统一。针对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差异, 我们创建了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 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知识的探究, 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教育,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个性, 塑造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构想

政治学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结合学科教学特点, 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所提出的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指的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教师布置的不同思维探究主题任务, 自由分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组织讨论。课堂上, 教师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问题为牵引, 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探索新知, 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必修课内的综合探究实践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同时, 将政治学科的人文知识内化, 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是多方的、开放的、动态的, 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设计, 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通过师生互动, 将启发、读书、讨论、质疑、批判、交流、选择、反思、重构、评价、创新等有机结合。

三、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的基本环节

(一) 课前准备环节

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前期的准备。在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利用“导学案”将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问题化、情景化。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自主预习, 明确课堂任务, 初步了解基础知识和概念, 理清知识线索, 并尝试用已有知识解答“导学案”中的问题。这样, 学生既可以提前掌握能够自主学习的内容, 而且可以明确课堂学习的关注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课堂探究环节

在政治课堂上, 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提升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 要善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寻根究底开拓创新, 主动形成学科素养。“协作·探究”政治思维课堂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1.创设课程探究的时政情境

时政情境导入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从高一开始, 对学生进行搜集时政信息的训练, 课堂上教师运用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时政热点新闻或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并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2.设置有梯度的探究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政治思维课堂上,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教师通过设置具体的、循序渐进的探究式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进行思考, 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 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做到“三要”:一是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 因此, 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 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二是问题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便于学生学习。在具体操作上, 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设问, 在核心处设问, 在热点处设问, 寻找问题良好的切入点。三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例如, 在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 利用“互联网+”的素材, 提出“为什么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的兴起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 主动生成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3.组织学生协作探究问题

组织学生协作探究问题主要是以“导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式,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为提高学生协作探究问题的效率, 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师生协同式, 主要是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 围绕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推进对问题的探究, 深化认识。这种方式教师引导的作用比较强, 突显学生思维的针对性, 适合新授课, 尤其是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容易马上理解的内容。二是生生互助式, 主要是指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通过主题发言、上台展示问题思路、主题辩论、补充发言等活动, 让学生自主收获新的疑问、新的知识, 以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4.启发学生归纳思维导图

通过课堂教学, 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能探究新知, 更能够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借助“导学案”和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在协作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以关键词的形式, 简要记录课程中探讨的结论, 梳理本课知识体系, 从而促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能力提升。

四、高中政治“协作·探究”思维课堂的评价反馈

关注思维课堂的实效需要关注课程的反馈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1.师生双向当堂评价反馈

师生双向当堂评价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探究问题的观点和表现, 通过评论观点、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 抓住有效的时机当堂给予学生反馈, 目的是帮助学生提炼观点, 明晰思路。二是学生对教师的当堂反馈。这需要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给予学生提问、反馈的机会, 让学生当疑即问。三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地位平等, 学生间有效思维的交锋越多, 说明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越强, 思维越活跃, 课堂越高效。

2.课后的评价反馈

课堂协作 篇5

一、乡镇执法的现状分析

(一)乡镇执法的执法环境。

基层工商管理机关,特别是以乡镇为管辖区域的工商分局(所)所面临的执法环境复杂、多样。与城市不同,乡镇工商分局(所)有着独特的执法环境。(1)管辖区域大,市场经营户相对分散。乡镇工商分局(所)往往都负责一到两个乡镇的市场经营管理,有的分局(所)甚至负责三四个乡镇。管辖区域普遍较大,而且辖区内的乡、镇、村地势、路况、人员素质也各不相同。乡镇经营者,特别是农村的经营户比较分散,在辖区内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往往是辖区有多大,经营户就分布的有多广。(2)辖区内市场经营户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乡镇工商分局(所)辖区内的市场经营户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很多是不识字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乡土观念比较重,法律和诚信意识淡薄,对日常经营中的一些违法行为,违信

行为,没有足够的认识。(3)辖区内市场经营人员情况复杂,经营素质参杂不齐。乡镇工商分局(所)辖区内的市场经营者往往具有人员复杂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农村更为明显,老、弱、病、残,各种经营者都有。复杂的人员情况使得经营者的经营素质也参杂不齐。

(二)乡镇执法现有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

监管和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两个基本职能,而把两个职能高度概括的“四个只有”作为指导思想规范和指引着工商执法人员的日常管理行为。监管和服务,本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监管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淡化监管的行政色彩,强化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功能。而在乡镇,工商机关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基层工商执法人员的意识里任然强调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在监管和服务的选择和坚持上明显的偏向监管。可以说,乡镇工商执法依旧沿袭以往强行政色彩的执法方式,把市场主体作为监督管理的客体。工商执法体现出强烈的单向性,没有认识,跟没有凸显出市场经营者的主体价值。执法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强调一方,追去一方利益的过程,而是双向的合作和配合,强调利益的协调的过程,这不仅是和谐执法的要求,更是和谐执法的内涵。

(三)乡镇执法的执法难题和原因分析。

乡镇工商机关往往面对着比城市更加复杂的执法环境,这也使得乡镇工商分局(所)在日常执法中会遇到诸多的难题。(1)

乡镇工商机关大都实行片区分管制,一个片管员通常要负责大片的区域,路途遥远,市场经营户有比较分散,在执法人员和车辆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凸显出乡镇执法的执法力量相当不够。加上乡镇执法往往是采用上门检查的方式,由于片区较大,有的地方一个月可能也去不了几次,经营者出现了问题,执法人员也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2)乡镇工商机关面对的经营者大都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缺乏,诚信经营认识不够,容易和执法人员有观念上的冲突。在实际的执法办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当事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故意破坏、阻扰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由于工商机关缺乏足够有力的强制措施,面对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也难有有效地办法。

乡镇执法存在的诸多难题,一方面与乡镇特有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方式和执法理念有极大地关系。单向性的执法方式使本来就力量不够的工商机关更加的力不从心,而以监管为本位的执法理念,忽略了市场经营者的主体价值,既没有发挥出市场经营者对完成监管任务的作用,更容易造成执法人员与市场主体的对立,带来执法冲突。因此,积极探求工商机关和市场经营户利益相协调的执法方式,培养实现监管和经营的双赢局面的执法理念,是我们破除乡镇执法难题的必由之路。

二、乡镇执法新思路:强化协作意识,坚持协作执法

工商行政执法行为虽然是一个行政行为,具有单

一、主动、强制的特点,但在追求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工商行政执法更应该注重执法人员和市场经营者的良性互动,把二者的“利益”协调起来。以往工商机关追求监管和服务的执法理念在价值追求上是正确的,但监管过于强化工商机关的地位,而服务也不能很好体现执法人员与市场主体的互动性。因此,要实现执法的和谐,工商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必须要有协作的意识,实现执法人员与经营者的互动和配合,改变以往单向、单一的执法分格,坚持协作执法。

(一)协作执法的内涵

所谓协作执法是区别于以往强调工商执法人员执法的单向性,唯一性为特征的执法方式,它把工商机关完成监管和服务的任务视为一个执法人员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行为,而不是一个只追求执法利益,忽略甚至破环经营者的市场利益的行为。协作执法强调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更重视经营者的支持和配合对工商执法的价值和意义。它淡化了工商执法的行政强制色彩,视它为一个实现管理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地“市场行为”。协作执法就是要改变经营者在执法管理中的客体、被动地位,市场经营者不再只是被监管的对象,它是工商执法的支持者、合作者。协作执法追求工商执法与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最求二者的和谐统一,并最终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和服务的双重目的。

(二)协作执法对提升乡镇执法水平,化解执法难题的价值

和意义。

课堂协作 篇6

关键词:协作学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91-01

初中班级内的大多数学生,在综合素质以及物理学习能力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刀切教育,会另学生的物理学习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出现跟不上教师节奏的问题。不合理的物理教学活动,只会加强学生之间的差异增大,造成物理学习能力两极化。当代初中学生都有明确的物理学习目标,希望自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提升。而协作学习模式,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应当得到教师的重视。

一、掌握正确时机,高效运用协作学习模式

要对初中协作学习模式进行利用,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自然情况下接受协作学习模式,并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物理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与反复的实验,这是许多物理规律被引出的重要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让每一位学生进行多个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课堂时间来讲,都是一种考验。而运用协作学习械,会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得到快速提高,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对于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会有许多的猜想,像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接触面的面积和粗糙程度等。如果每一位学生都针以这些猜想进行一次实验,那么双倍的物理教学时间也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协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结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针对一个猜想进行实验,之后小组间分享实验结果,得到具有综合性的学习结论,了解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这样恰当与合理的分组,会使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提升,享受初中物理学习为其带来的快乐。、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与物理活动进行结合,让学生从课堂物理学习内容出发,走向生活,去生活中找一些物理实例,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前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学习资料搜集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物理学习信息的搜集。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这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协作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有事做,避免虚假合作。让小组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中进行展现,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二、科学有效分组,高效运用协作学习模式

科学有效的分组,是调动全体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协作学习小组得到科学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具有高效性。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利用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的原由,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学习特点以及个性进行分析,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四到五人的小组。小组内成员要有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人负责组织小组活动,有人负责记录讨论内容,有人负责小组发言。小组内成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需求,对角色进行转化。每一位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者作用,促进学生找到合作學习目标,引导其正确学习。

比如在讲解《光的折射》的时候,教师要以将“光折射现象产生的规律”作为研究任务,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一个小组中要具有不同物理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制定研究对策,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其它学生负责观察、记录、提供建议与发言。在这样的协作学习中,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不足得到弥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物理学习内容与规律,有利于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平等合理评价,高效运用协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要成功,需要学生共同努力,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付出与努力,才能使小组学习结果更另人满足。小组内成员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是开展协作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环节。进行协作学习模式的评价,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结合,对小组内成员与小组整体进行综合评价。传统的物理学习评价模式,过于肯定物理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大部分教师会忽视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付出。这样的评价,会使一部分学生的付出得不到肯定与认可,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

比如学生在针对《测量物质密度》进行协作实验学习时,教师需要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肯定,哪怕学习结果不尽理想,但要肯定学生的学习精神,为学生建立物理学习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高,但没有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其端正物理学习态度,关注大家的努力与合作,共同探究物理知识。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能用过高的标准要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也不能用过低的标准要求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让学生在物理协作学习中有的学、学得好、有提高,才能促进物理教学的高效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协作学习模式,对于教师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一次有趣的学习体验。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让学生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来。当代物理教师需要从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协作学习模式进行有效利用。在不久的将来,协作学习模式必然会在提高物理教学成效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 媛,王双双,闫机超. 基于移动概念图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 软件导刊,2012,01:7-9.

[2] 董瑞卿. 构建课堂网络环境下物理协作学习模式[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46-48.

[3] 翁树深,翁雅婷. 协作学习模式探讨——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02:97-100.

课堂协作 篇7

●小组协作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意义

1.小组协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一部分探究任务, 随着探究的深入, 参与范围的提高, 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获取了新知识, 大大提升了创造、研究能力。上课讲话少了, 学习比以前认真了, 积极参与操作了, 自然就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主体地位能更明显地体现出来, 小组基本上由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织而成, 练习题目的选择、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并最终获得研究性结果, 也都由小组学生按自己意愿去取得完成。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始终取得了高度的主动性, 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和调整, 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程度也大大减少, 只需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点。

3.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往的能力, 让学生的集体观念更强。小组协作学习作为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协作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协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 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经常进行交流, 互相帮助和扶持, 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和、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团体协作的实施

1.“小小团队”的组建

在团队组建之前, 先对每个学生进行摸底、了解, 根据学生中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 把学生分类, 从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配对, 组成结构合理的“学习协作小组”。

2.创设竞争环境, 形成团队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竞争排名”、“共同达标评估”的形式增进小组内部的协作与小组间的竞争。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意识, 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形成团队观念。

3.协作学习模式教学的实行

教学流程实施当然有一定的程序模式, 一般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安排。一般的流程如下。

(1) 创设情境。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创设有利的情节目的是为了本堂课更顺利的开展, 也使得课堂教学连接有序。这一过程一般有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融入新知;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2) 布置任务。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 同时以评价量规的形式提出评价标准。重点是让各小组明确完成本任务的要求、目标, 并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

(3) 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在小组学习当中, 让每一小组的组长自主分配分工合作的任务和内容。

(4) 活动成果的汇报和自我点评。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 并且让各小组对所汇报的成果进行自我点评。

(5) 小组学习成果表扬。这也是协作学习教学法中, 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为下次的合作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

(6) 点评作品、总结。教师评价各小组的协作成果, 通过口头评定、广播作品等方式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小组协作学习的评价一般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

●协作学习在课堂实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小小团队”的组建需要培养得力的组长

组建2~4人为一组的协作小组, 这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 尽量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 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 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以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2.加强对课堂纪律的掌握, 使学生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你说, 我也说, 课堂乱糟糟的, 不仅影响讨论效果, 还无法使讨论深入进行。要求学生在讨论时要相互尊重, 学会倾听。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 让学生在互相尊重中把协作学习搞得更加融洽, 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学会协作,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学会交流与协作。

课堂协作 篇8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Khan认为翻转即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在课外完成而指导(或作业)在课上完成。Bill Tucker认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通过教师制作的视频和互动类课程,使以往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转换成成课前在家中学习,课堂时间变成了学生解决问题、提出概念,参与其中的合作学习。作为翻转课堂的推崇者,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对其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首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其次,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此外,老师不是讲台上的“智者”,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最后,直接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相融合。

近些年由于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很难达到一个自然班单独授课,多为两个合班乃至三个合班七八十人的大课堂。英语学科的独特性,需要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才能保证知识的有效输入。然而一个老师面对如此庞大的合班课堂,很难做到在一堂课对每名同学的互动和监控。“讲座式”的课堂环境下不仅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基于小组协作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前借助视频等一些学习资料,进行英语基本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为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老师交流并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利用有效时间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学习资源并不能局限于教材、习题和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互联网中有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老师的引导作用下,学生加以利用并解决学习英语上的问题和困惑。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协作模式的辅助

小组协作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小组充当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在整个过程中也有个人的研究学习时间。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包括在课前完成教师的布置的任务中,也体现在课堂模式中。学生运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课本学习、课前任务等方式习得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之一。学生通过观摩他人展示也能学习并体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在老师适当引导和布置的课前任务中汲取英语知识,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常规课程模式,促进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

1. 课前资源。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课前资源。最初的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只局限于小段视频。这里所需要的是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音频、文本以及课件等形式。教师所提供的资源要有针对性,最好不是课本自带或网络统一的课件形式。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水平,制作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视频或音频,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在各种教学资源中标注难度和重点度,适应各个基础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 课下小组协作式学习。

课堂下,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知识的关键。一些学生不免会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握,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基础,给出分组规则,使全班学生按照规则自行分组。一方面达到各小组的实力的均衡,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教师会在课前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定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3. 课堂展示交流。

翻转课堂最为颠覆传统课堂的部分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掌控课堂的流程。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占据大部分时间。这其中包括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比如:生生互动、师生一对一互动、教师生一对多互动、小组指导、集体讨论等。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设置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吸收,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到学生对知识掌握了解的情况。

四、小结

翻转课堂做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顺应了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并能促进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瓶颈,作为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反思琢磨,整合出一套适应自己学生的一套全新教学模式。

摘要:现代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对教育领域也带来了一股新的模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独特的方式对于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学生小组协作模式,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设计,并初步应用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小组协作

参考文献

[1]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Before you flip,consider this[J].Phi Delta Kappan,2012(2):25.

[2]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Excerpt:How to implement the“flipped classroom”[J].e School News,2012(6):26.

[3]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人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课堂协作 篇9

1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立性、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 与我国传统的高中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新时代下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所了解, 掌握其基础技能, 并使学生对信息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正确认识相关的社会与伦理问题, 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根基。

2 协作学习概述

协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促进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协作学习主要是通过相互协作的组织形式使学生掌握知识, 增强学习能力。它主要包含四个要素:小组、小组成员、教师、学习环境。协作学习中的小组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的学习小组, 对学习效果起基础性作用;小组成员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使他们能取长补短, 相互帮助;教师在协作学习教学中主要发挥组织与指导作用,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是优质学习的必要条件, 还包括一些必须的资源, 因此要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 上课前的准备

协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 但是也并不可能全部代替其他的教学模式。进行协作学习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选择一些适合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现实, 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然后, 教师要设计一些恰当、具体的学习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与情感的塑造。在协作学习中, 教师制定的目标要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 不只是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而详细的教学目标, 体现出教学的层次, 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此外, 还要注意目标要切实可行, 利于操作, 避免假、大、空现象的发生。

上课之前, 教师还要准备一些具体的学习任务, 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细化教学目标, 并分别设置对应的任务。设计的任务要科学合理, 目标明确, 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 协作学习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划分学习小组, 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从而在整个协作学习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分组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特征, 合理划分。小组的规模要考虑学习的目标与任务, 还要考虑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一般来说, 小组的规模在四到六人之间最合适。分组时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结合, 这样小组成员之间比较熟悉,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2 课堂上的应用

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需要创造合适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要与教学目标、任务相结合, 符合现实生活的需要, 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 还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不能过长, 主要是引起学生兴趣, 为后面的协作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 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 明白其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在课堂之初就对小组的任务进行具体详细的划分, 并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特点等具体进行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任务, 建立具体的表格。随着学习的深入, 小组成员必须对各自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教师还要展示出评价的标准, 努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课堂上, 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协作学习的技能:一是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是小组的协作能力培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小组活动则有利于学生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此外, 课堂上还要注意使学生有充足思考与交流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自由讨论, 自由发言, 以加深对学习的认识与了解。协作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一个人要完成任务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也要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 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学生在课堂上由于水平有限, 难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必须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监督。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 积极了解小组的进度与面临的问题, 并给出相应的指导。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发散学生思维, 多鼓励。对于一些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的小组或学生, 教师要及时进行督促, 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3 课后评价

这一阶段也是协作学习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要让学生了解进行评价的目的, 端正其态度。很多学生在进行评价时走过场, 因此教师需要发挥作用, 进行有效指导。评价时, 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点评, 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小组内部关系、与人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参与度等进行评价。当然, 学生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时要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 促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发展。

评价时要注意过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评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 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小组成员的自评和小组的自评, 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 深化学习知识。这种评价可贯穿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 如每个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完成计划任务的程度及时对自己进行评价, 还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 另一种是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互相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 教师参与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 评价时要注意明确具体, 必须包含所有的学生与小组, 不能遗漏。

评价后要及时进行分析, 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 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以便改进与提升。同时, 教师也要根据相关评价, 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 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改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协作学习模式进行具体研究, 详细了解协作学习的过程, 为以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协作学习模式打下基础,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 促进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协作学习也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符合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要求。协作学习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学习,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1.

[2]杨元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0) :118.

课堂协作 篇10

三部”指预习展示、合作提升、小结评价三个部分, “五环”指在课堂中更为细致的划分。

三个部分:

(1) 预习展示

教师制定预习案, 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检测已学情况, 第二部分是列明预习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学习任务内容说明与建议, 第四部分是“资源交换表”。学生先个别预习, 再按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分工, 完成后填写预习案, 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2) 合作提升

教师在这一环节是组织者与引导者, 组织学习小组展示已知内容, 提出质疑, 引导其下一步进行互助学习, 最后指导学习小组拓展与总结。

(3) 小结评价

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 以评促学。

此外, 学生每一次课堂中的表现评分, 还将以累计的方式计入期末总评表, 并纳入“四海之星——经典之星”的评比。

二、课中协作:五个教学环节细解

教学环节一:预习汇报

通过随机抽取小组预习情况的方法, 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在认知发展阶段, 每一阶段的思维都需要前一阶段思维作基础并涵盖了前一阶段的思维。因此, 在教学的开始, 通过预习汇报这样的方法, 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实现以学定教。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将邀请整个小组上台投影并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老师将要求整个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发言, 即对自己所完成部分内容的陈述, 从而锻炼学生表达、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 也可以督促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 从而改变过往一味“听老师讲”的被动学习方式。

教学环节二:合作记诵

在教学组织上, 合作记诵环节, 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整体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一般来说, 教师会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 读通文本。在完成这一任务时,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轮读、接力读、抽读等方式先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验, 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关注和检验。至于采取何种合作方式的初读, 教师应根据文本长度和难度进行明确的提示。

接着是汇报环节, 老师将随机抽取一整个小组进行诵读展示, 其他同学还能举手邀请其中一名同学单独再展示, 展示完毕后由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之所以强调一整个小组亮相, 能使小组成员有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联系, 能够在无形之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为小组继续进行其他的合作作铺垫。

对于记诵复杂的文本, 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找出记诵方法和记诵规律。找出规律之后,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两两之间进行互背, 直至小组全体成员能够顺利背诵。这个环节最大的好处就是, 出于不连累整个小组的动机, 学习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也会努力地参与其中, 实现其自身的提升。

教学环节三:交流感悟

虽然经典诵读以积累为主要目标, 但是适当的“感悟”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感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从而加深记忆, 也为以后的学以致用做好准备。在这一环节中, 小组成员根据老师课前所发的任务单, 共同商量、讨论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并且小组内派成员把所得记录在“资源交流表”中, 最后推选“优秀小老师”作全班讲解汇报, 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经典诗文的深刻含义, 感悟文理。

一般而言, 我们在这个环节中采取的协作流程如下:组内成员初步交流感悟——决定感悟的汇报方式——小组集体作全班汇报。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要检验学生是否到位地掌握知识和习得相关能力, 先要看学生能否举一反三。在本环节中, 教师或者某个学习小组会向全班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情景分析和小测试等任务。

仍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抽取部分小组和单独成员进行全班展示, 由其他小组成员或者教师对其进行点评。

教学环节五:总结提升

课堂协作 篇11

[关键词]翻转课堂理念 英语语法教学 协作互动 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5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略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翻转课堂”是2011年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指的是学生通过自主观看微视频学习,教师充当引导者。在语法教学中,将语法中的难点录成微视频给学生在课下作为预习、复习资料来观看很有帮助。但学生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在观看微视频学习时,获得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才能利用翻转课堂这一理念使得英语语法教学这一难题得到有效的突破呢?笔者尝试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小组间有效的“协作互动”,使语法教学不再枯燥,课堂翻转更加有效。

一、翻转课堂理念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协作互动”模式的建立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 成立协作互动小组 → 观看“微视频” → 小组协作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 提出问题 → 互动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 反馈给教师课堂评价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语法学习内容

语法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教师会根据一个语法点中的某一重点进行针对性学习,如现在进行时的现在分词的变形规则,可以先安排学生根据“微视频”自学,有疑问后,通过“协作小组”间的互动解决问题。这样在协作互动小组中学习就不再是盲目的,流于形式的,而是带着疑惑,带着任务去协作去互动,从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明确合理地设计协作学习任务

通过“协作互动”模式进行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是通过协作互动小组的学习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设计“协作互动”模式学习时,一定要将小组学习的任务设计得明确合理,方便操作。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协作学习任务

“任务型教学”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旨在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学习任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给协作互动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考虑语法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在通过微视频学习时的易操作性。

例如,学习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样的词需要加s,如果干巴巴地讲解第三人称,我你他,哪些是第三人称,哪些是第三人称的单数,哪些是第三人称的复数,学生感到困惑的同时,容易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在设计这样的一个学习任务时,应该先有一个感知的过程。比如先给学生看一小段涉及第三人称的视频,再通过“协作互动”小组学习,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2.注意组员分工,设计操作性强的协作学习任务

因为采取的是“协作互动”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分工,因为任务是需要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努力才能完成的。如果任务少而简单,则不需要这样的“协作互动”,个人单独也能完成。如果任务连续性强,则不利于小组成员分工。所以,教师在设计时尽可能预设好小组成员中每一个角色的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增加小组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小组成员协作意识的增强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如学习“一般过去式”这个任务时,应尽量发挥小组间每一个成员的长处。在设计任务时可以这样分配:(1)找出时间短语;(2)找出动词过去式的不同形式;(3)一般过去式在不同句型中的变化规则。这样,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别关注到不同的任务。有了独自的任务,成员的责任感更强,学习起来更有劲,同时,也将知识点的难度分散。小组内有的成员负责找出时间短语,有的成员负责找出动词过去式的不同形式,有的成员负责找出一般过去式在不同句型中的变化规则,还有一个成员则准备交流发言。这样,任务就有了合作性。

3.引导组员互动,设计开放性强的协作学习任务

一个英语语法涵盖了很多的内容,实际运用时更是千变万化。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样化地使用英语语法,遇到问题时从多种角度去解决。在协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学习,能够激起更多的思维火花,产生更多的学习迁移。例如,在学习一般将来时时,我们可以用will,也可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也可以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哪一种用起来更方便、更准确,小组内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通過协作互动,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实践。

语法是英语的规则,语法的应用涉及语言运用中的每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设计开放性强的任务,不仅要融合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人文性,渗透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知识。例如,用一般现在时描写节日时,涉及语文知识;描写季节时,涉及地理知识等。小组间成员的互动,可以使语法学习更有趣味性,学习变得更有效率。

四、巧妙搭配的分配协作互动小组成员

在进行协作互动学习时,教师也要注意协作互动小组中的成员的不同分工。心理学中的角色效应告诉我们,如果协作互动小组中的成员分工不明,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学习任务不能在组内分配下去的话,还会出现少数学生成为观众,不参与协作互动,完全依赖组内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享受他们的思想,达不到协作互动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协作互动小组的学习开始时,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分组要合理,充分发挥组内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为之努力。

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我通过微视频,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每组各个成员分别写主语(人名如a girl、two dogs,Lucy等)、现在分词(如singing,standing,running等)、方位词(如in the playground behind the door等),然后组长负责收集成员中的词并拼成句子。这样的游戏很好玩,但是,很快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句子都是错误的,它们少了be动词。于是,小组成员自己就牢记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主语+be动词+现在分词。在这样的任务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组长负责协调,自然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合理多样的评价协作互动小组的学习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在语法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利用评价方式是激励与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协作互动小组学习的特点,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还可以完成任务后上传到班级平台中进行小组间群评,定期推荐出最佳协作互动小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能随时给予中肯的补充性评价,并给予进步及优秀的协作互动小组一定的奖励。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翻转课堂这一学习理念之下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学生通过组成协作互动的小组进行学习,在与他人协作互动中,能更好地在群体里享受互动的乐趣,同时也能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网络环境中,协作互动小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学习,这更能发挥它的优势。协作互动小组成员可以克服家住得远这些难题进行远程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真正从协作互动学习中得到信任和激励,得到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协作 篇12

关键词:个训,主教教师,助教教师,角色定位,课堂协作,新型协作关系

某市康复机构教学活动中, 主教教师与儿童进行画画游戏, 途中主教教师要求儿童将“花朵”画上红色, 儿童却用了黄色彩笔, 助教教师用严厉的语气质问儿童:“这是红色?”导致儿童不敢拿画笔涂色, 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上述案例中涉及两名教师: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

(一) 主教教师

主:主要的、有决定权的意思。这里的主教教师是个训的教学评估活动的组织者, 在整个个训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 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以及教学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主教教师都担负着主要的责任。

(二) 助教教师

助:帮助协作, 辅佐。在个训活动中的助教教师就是辅佐主教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并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在教学活动中配合主教教师的教学设计, 共同完成具体的教学活动。

个训的主要人员 (主教教师和助教教师) 紧密配合, 共同为个训的特殊儿童创造一个较适合的教学与评估环境, 使特殊儿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的任务分配

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的课堂协作不仅仅指教学中的协作, 还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教学评价与辅导, 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功能, 缺一不可。

(一) 课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并不是主教教师一个人完成的, 而是凭借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共同协作完成的。

1. 主教教师设计教学活动。

主教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或教学评价之前要进行精细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即将完成的教学目标为活动内容, 围绕活动目标设计同一维度的教学活动2~3个, 这2~3个活动目标是相同的, 但是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我们常常选用不同的教具, 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与无趣, 使教学活动丰富精彩, 让特殊儿童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活动, 达到教学目标。

2. 助教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助教教师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对助教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助教教师要参与到主教教师的教学设计中, 在主教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助教教师要根据自己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为主教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了解主教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理念, 熟知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具体安排, 协助主教教师进行辅助教学。

(二) 课堂教学活动

这里的教学活动单指课堂的活动, 也是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协作的主要方面。

1. 主教教师主讲教学内容。

主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主讲整个教学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将主讲的内容精细地设计出来, 其中包括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拓展及延伸、全课总结和布置作业7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及内容要领, 主教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握, 用特殊儿童能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讲授。按特殊学校每节课40分钟, 具体的时间安排大致如下:复习5分钟, 导入新课与讲授新课15分钟, 巩固练习与总结15分钟, 拓展及延伸5分钟。对于个训活动而言, 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个训内容进行调整。上课之前可以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包括口舌操、手指操及一些粗大动作技能的训练, 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个训的课上活动以“评估→训练→再评估→再训练……”的形式进行, 在组织上课时, 主教教师要注意培养特殊儿童的教学常规, 形成能够遵守教学规定的意识。上课时态度要严谨认真, 耐心细致, 注重交流, 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语气不卑不亢但要有吸引力, 抓住特殊儿童的注意力, 出示教具时要快, 教具要有独特性, 可以通过包装隐藏的方法将特殊儿童的好奇心集中在教具上。针对特殊儿童的特殊性, 对特殊儿童的正确和错误行为与反应都要做出相应的回馈。特殊儿童的反应是正确的要给予奖励, 以强化特殊儿童正确的行为;若他的反应是错误的, 要给予指正, 削弱特殊儿童错误的行为, 或通过其他方式来刺激特殊儿童做出正确反应。课间休息和课后活动要与课上活动有较明显的差异, 从上下课活动内容的不同, 教师态度的不同, 使特殊儿童能感到上课与下课的不同, 使其能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明白一定的教学常规。

2. 助教教师辅助教学活动。

在主教教师准备教学用品时, 助教教师要到特殊儿童的班级将特殊儿童带到个训室做课前准备。在教学活动开始后, 助教教师既要关注主教教师的教学过程, 还要观察特殊儿童的上课状况, 帮助主教教师将特殊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主教教师的课堂活动中, 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 助教教师要控制住特殊儿童的行为, 不能让特殊儿童在课堂上四处乱跑, 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充当特殊儿童的角色做指令示范, 协助主教教师课堂教学。

助教教师在辅助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 不能妨碍主教教师的教学活动, 不能训斥学生, 注意察言观色, 抓点顾全, 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三) 课后教学评价与辅导

1. 主教教师评价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过程。特殊教育的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评价, 对教学环境的评价, 对教学活动时间掌控的评价, 对活动中突发事件处理的评价, 以及对特殊儿童和主、助教教师的课堂表现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来制定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内容。

2. 助教教师进行课后辅导。

主教教师讲完课后, 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没有时间和精力为特殊儿童进行课后辅导, 所以课后辅导的问题就交给助教教师了。助教教师通过课堂上对特殊儿童的观察, 对特殊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方面进行课后辅导, 帮助特殊儿童补上没有掌握的知识技能。

三、新型的课堂协作

案例中提及的助教教师存在喧宾夺主、训斥儿童的问题。

正确的课堂协作应该是, 主教教师下命令让学生“将花朵画上红色”, 2~3秒后学生仍对指令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主教教师重新下达“将花朵画上红色”的指令, 助教教师立即辅助儿童将花朵画上红色, 完成教学活动。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在整个个训活动中的配合是教学活动能够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一) 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相辅相成的协作关系

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有各自的任务, 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协作的合作集体。教学活动中他们要求担负起各自的职责, 课前、课上和课后都应该一起讨论, 提出各自的想法, 共同斟酌, 选择最适合特殊儿童的形式, 共同为教学活动贡献力量。

主教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责任重大。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张文京教授认为, 主教教师是“教学的主要负责人, 是教学的掌控人物, 教学活动设计, 教材、教具安排, 教学时段的调控由主教教师完成, 在教学进行中由主教教师主讲、作示范, 要求特殊儿童反馈, 并给学生奖惩, 主教教师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使教学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助教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 它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利·哈米尔和卡罗琳·埃弗林顿所著的《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中指出:小组教学不是一半的时间, 它是在学校的所有时间内互相给予支持的教学。在如何负责学生事务、行为问题、课程改变、咨询等方面, 小组教师必须做出决定, 达成一致的意见, 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经鉴定, “小组教学”这一内涵, 将助教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小组教学的辅助系统同样适用于个训活动, 同时要求助教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认真完成在教学活动中的职责, 根据经验总结并分析助教教师自身的教学功能及原则。

(二) 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课堂协作的意义

主教教师和助教教师的配合, 能够有效地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教学环境。主教教师与助教教师要“充分沟通, 平等相处, 可以进一步拓展获取信息渠道, 及时了解儿童发展的动态, 加深对儿童的理解”, 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京.特殊儿童班级管理[M].重应:重庆出版社, 2007.

[2][美]利·哈米尔, 卡罗琳·埃弗林顿著.昝飞译.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课堂协作】推荐阅读:

行政协作05-17

产业协作06-03

协作创新06-11

协作优化06-15

小组协作06-20

移动协作06-21

调查协作06-24

数据协作06-26

协作视角07-04

协作施工07-10

上一篇:剖检变化下一篇:水利部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