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部门协作

2024-06-09

医院部门协作(共9篇)

医院部门协作 篇1

数字化医院是当今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医院都在探索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模式。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作为核心,关系到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成败。而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与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一个部门或者一家公司就能独立承担的。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需要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合作、科学、高效地完成数字化医院的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

1 数字化医院概述

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数字化医院建设进行探索。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审议通过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1]。我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通道。

1.1 数字化医院的定义

对于数字化医院,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一个描述医院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的相对概念。数字化医院是集合了数字化医疗设备、智能化信息化平台、自动化医院空间与基建的物理构成,并利用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全医疗过程流程优化和数据信息利用最大化的高效医院管理模式。主要包含3个方面:临床诊疗设备数字化、医院业务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2]。这涉及到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的协作。

1.2 数字化医院的现状[3]

近年来,医院的数字化在国际范围内正迅速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欧洲地区,数字化医院建设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建成比较成熟的数字化医院平台和管理模式,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广泛普及。欧美发达国家对于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向更系统与完善、更高科技、更人性化方向发展。这也带动国内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步伐。

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的20年中,医院数字化的普及程度飞速提高,国内正进入医疗系统全面数字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虽然在整体硬件与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许多高端数字化设备与信息技术领域通过引进学习和自主研发,已经与发达国家相当接近。

1.3 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4]

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发展速度很快,学习发达国家经验起步较高,但是在建设与管理数字化医院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1)政策支持: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医院政策的支持与指导;(2)标准化:在政策的指导下,建立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标准,遵照标准科学建设数字化医院;(3)分工与协作: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需要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的分工与协作;(4)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根本。

在国内现阶段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中,应该更加注重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的协作,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建设的标准化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

2 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特点与职责

临床医学工程、信息中心与临床医护是数字化医院的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的3个重要部门,在医院数字化建设中各司其职,且相互联系协力,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与特长。

临床医学工程是应用工程理论、技术、医学工程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医院中有关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应用软件、医用耗材、工程技术支持和质量安全保证等问题。是集合工程学、医学、信息技术交叉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已经与医疗、护理、临床药学并列为现代医院的4大支柱,是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的必要技术保障[5]。

医院信息中心是对医院提供基础网络服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与统计分析、管理决策。医院信息中心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主要力量[6]。

临床医护部门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需求提供者和成果最终享用者,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优劣好坏有最终发言权。临床医学工程部门与信息中心全力为临床医护部门提供最合适最高效的数字化医院环境,从而提高临床医护水平与医疗质量安全。临床医学工程、信息中心与临床医护三部门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平程度如表1所示[7]。

3 部门协作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要建设成熟的数字化医院并用合理高效的模式管理数字化医院就必须三部门通力合作,在各自专业特长领域发挥优势且在弱势领域加强合作。

3.1 充分认识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数字化医院的工程技术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包含各种学科领域的交叉,不是医院某一个部门就独立能完成的。在数字化医院的工程技术建设中存在误区,认为数字化医院就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或认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主要是医院信息中心负责的工作。数字化医院是数字化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全面应用和有机结合。数字化医院的工程技术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建筑智能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辅助系统智能化和医院信息系统。涉及到医学、工程学、计算机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类学科。如数字化医院中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包含:(1)数字化手术设备,如腔镜系统、麻醉机、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等;(2)手术室环境系统,如层流系统、无影灯、温度湿度等面板系统;(3)手术室视频转播系统;(4)各种软件系统平台,如PACS、麻醉监护系统、手术室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等[8]。完成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需要充分认识到医学工程、信息中心与临床医护三部门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3.2 明确分工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中医学工程、信息中心与临床医护三部门分工合作的整体目标是建设成熟现代化的数字化医院和建立规范完善的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

3.2.1 分工

在医院决策层的带领下,按照三部门的专业特长对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

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主要任务是:(1)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引进、维护、研发,以及与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集成;(2)医院建筑智能化;(3)医疗辅助系统智能化。

信息中心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主要任务是:(1)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2)医院建筑智能化建设。

临床医护部门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应结合临床业务与管理流程充分提出需求,配合临床医学工程部门与信息中心提出合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3.2.2 协作

明确分工、共同协作;政策引导、领导重视。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的合作需要医院政策的引导和规范,由分管院长领导。成立数字化医院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部门领导负责人担任。在各部门的分工任务执行时,需要其他部门协助共同完成的,由委员会各部门领导派出专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团队,高效科学的完成数字化医院建设。

3.3 创建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数字化医院正常高效运行的保证,创建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是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部门的共同职责和任务。

数字化医院运行管理与维护主要涉及到对各种安全隐患的防范和质量控制。包括:(1)物理环境的安全;(2)数字化医疗设备的安全;(3)网络与信息安全;(4)管理流程安全。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部门对于4个方面的安全隐患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且互相协作(如表2所示):

其中,管理流程是涉及到各个部门的管理制度与人员配置。

3.4 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

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的关键。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基础,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融合,所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数字化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复合型人才的知识领域需要涉及到医学工程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学、医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以1~2门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

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医院引进或者内部培养。附属于大学的教学医院开设临床医学工程专业,引进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组成核心技术团队,并对参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养,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基础培训。

3.5 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合作研发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第3方的支持,还需要发挥医院自身团队的科研力量。每个医院对数字化医院的需求都不相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需要满足医院自身条件和实际,所以建设医院自身的科研团队来研发数字化医院相关产品与功能,更能够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医院,提高医院自主创新的水平。科研主要内容包含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设计、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研发、数字化医疗系统平台的构建、智能化医疗环境系统设计等。建立临床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方合作的科研团队,承担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相关课题,结合三方力量,加强合作研发的能力。

4 发展与展望

临床医学工程、信息中心和临床医护三部门协作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需要医院甚至国家卫生部门的政策法规支持。依据政策法规,建立数字化医院建设管理标准,加强协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充实工程师技术队伍。组织开展更多学术交流,让多部门工程师与医护人员参与学习与交流,了解最新的数字化医院建设进展,更深入理解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标准、方法技术和最新动态,推进我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进程。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现今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工程技术建设中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和临床医护三部门的特点,探讨了数字化医院工程技术建设与管理中的部门协作的方法与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医院部门协作,工程技术建设

参考文献

[1]“十二五”规划[DB/OL].(2011-03-16)[2011-03-23].http://baike.baidu.com/view/2192926.htm.

[2]钟世镇,傅征,梁铭会.数字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傅征.数字化医院建设与数字医学的发展[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10.

[4]李劲松,张小光.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5-7.

[5]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之我见[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1-2.

[6]曲保丽,汪火明.数字化环境下医院信息中心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21-23.

[7]黄昊,程晓斌,王禾.轮转制-浅谈医院信息人才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9):45-46.

[8]陈金雄.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1-4.

医院部门协作 篇2

目前,随着企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业务部门越多,业务部门的烟囱问题也越加突出。一些负责企业效益的业务部门或者核心业务部门,往往容易产生对其他支撑或者服务部门的忽视和抱怨。而这些现象又从另一个方面制约企业效率的最大化,很多企业内部的金矿未被挖掘和开采,浪费了巨大的资源。企业部门之间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跨部门沟通?出现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烟囱发展的根源在哪里?今天我们采访的嘉宾是正略钧策的合伙人闫强先生,他对企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BNET:对于企业管理层,您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不同部门之间的角色?如何看待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

闫强:当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后,一定是希望分工越来越细化、职能也更加清晰、流程更加完善,这是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阶段;之后,关键就是着眼点于如何去分工,如何做好分工,非常关键的就是如何去定位,首先,要职能界定要非常清楚。公司每一个部门都有一个职能,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第二:在职能架构上定岗、定编、定人。一个职能最终要有一个组织来承载,如何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一是职能梳理清楚;二是协调部门之间如何去沟通,这包括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纵向沟通就是我们把每一个岗位职能去细化;横向沟通就是跨部门的沟通,从组织学来讲,最难沟通的就是跨部门沟通问题,要解决跨部门沟通问题,首先,我们要用一个标准的流程把它界定清楚,流程结点要界定清楚。举例来说,一个申请的一个文件,谁来分析、谁来撰写、谁来审核、谁来审批等等,每个流程结点都把它界定清楚,流程上管理的关键结点也都理得很很清楚,那么职责就算是梳理清楚了。我们说500强企业为什么相应的标准化做得比较好?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就是相关的制度、相关的流程、相关的职责制定的非常清晰,部门之间就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另外,企业软实力的提升也很重要,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导向的问题。如果企业老板有很强调执行力,并且以身作则,他会用行动影响他主管的日常行为,他的主管会影响他的员工的日常行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员工,也会逐渐形成公司的主流文化。

企业部门不一样,承担的业务也有所不同,个人分工也不同,这就决定不同的工种在企业内部扮演不同的角色,另外,部门之间都有习惯性的本位主义,思考问题都会优先考虑部门利益,这样,部门之间沟通就埋下了不顺畅基因;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就会存在相互扯皮与不合作的态度与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见的组织问题,面对难题如何解决?我认为,首先要界定清楚部门职责,责任明确。其次是岗位职责要清楚,责、权、利要清晰。只有责、权、利非常清楚时,部门之间合作才回按章办事,有据可依,部门之间的协助也会和谐发展。对于制度和流程覆盖不到地方;就需要增加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推动问题的解决。在过往的咨询案例中,我们通常会考虑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频度与相关性在部门之上组成一个大的单元,安排一个副总来统筹管理,

举个例子,比如说业务部门之间,设置一个业务副总,统筹业务协调与管理;和职能有关部门设置一个主管副总,和支撑部门有关的设置一个职能副总。这样,首先保障体制内的小团队的沟通是比较顺畅的,如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可以通过找主管副总出面帮他们协调,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

BNET:出现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烟囱发展的根源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方案是值得推荐?

闫强:根源是责、权、利清晰化是法器,企业文化导向是根源。无论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央企、国企,文化导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领导人的价值导向。如果要改善或解决这个问题根源,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管理文化,不能再犯老板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发展老毛病。首先,老板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企业文化中创造一个学习型组织,广开言路,听取促进公司发展的言论。另外就是健全相关的流程制度、关键节点的控制。

BNET:您有认为业务部门之间合作对企业最大的收益会是什么?最大的风险会在哪里?

闫强:现在胡主席提倡了一个时髦的词:和谐。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如果配合得很顺畅,对企业最大的收益就是说将部门职员都整合起来,工作效率就会很高。如果部门之间合作不畅,相互推诿,那势必会在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制约关系,就像封建王朝总拿宰相和宦官相互制约一样,这样的好处就是企业不会一股独大。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制约就会变成一种内耗,即浪费了资源,也失去了市场的商机。

BNET:从您自身的经历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案例?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您所管理的部门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您在哪些方面有特别的帮助和提升?

闫强:举一个国企的例子,国企虽然掌握了一些核心的资源,但是内耗非常的严重,内耗严重的一个核心就是相互牵制,董事长和总经理总是不和谐,董事长应该是负责企业发展战略、投资方向的,集团总经理应该是负责具体运营管理与执行的,但他们之间总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举一个案例:一家国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各领一路人马在暗战,二者谁都不妥协,谁都不好协调,因为他们代表是上层领导的面子与意图。那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我们就通过管理工具去推动。所谓的管理工具,第一,定位要很清楚,要让集团领导班子明白,集团未来要做成什么样的公司,集团管理基调是什么,未来怎么样的经营思路。比如,我们先对其管理架构梳理一遍,找到阻碍他们沟通不畅的核心原因。然后,促进三大核心问题解决:第一理清职责,每个部门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界定清楚;第二部门避免职责交叉问题,杜绝多头管理;第三提升组合能力,拧紧组织中每一个小螺丝钉按,形成系统能力。

医院部门协作 篇3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日益丰富和完善, 非现金支付已成为资金转移的主要方式, 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支付系统存储着大量的支付信息, 如银行卡信息、票据信息、贷记转账信息等, 通过监测可以非常容易地发现、跟踪可疑交易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与逃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关, 经侦部门获得此类信息, 对打击经济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支持作用, 同时一旦确定这些资金属于犯罪所得, 及时进行控制也能为国家、集体或个人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但现阶段大量的上述资金交易信息还只局限在金融部门, 侦查部门要实现上述资金查控必须得到金融部门的协作。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 公安机关持续加大了对金融诈骗、洗钱等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加大了对单位和个人经济活动的调查和监管力度, 因此双方在资金查控中的协作对打击犯罪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双方联系频率的大幅度增加, 其中的相互指责和误会也在增多。

一、经侦部门与金融部门资金查控协作现状

对于经侦部门, 希望能够建立手续简化的账户紧急查控、批量查控和冻结等工作制度, 以降低成本, 提高破案效率, 而其可能导致的侵犯公民隐私权等后果却由金融部门承担, 金融机构客户减少, 对其收益带来巨大影响。并且金融部门对查询、冻结的内容不加以甄别, 或将可能存在隐患的材料提供给侦查部门, 就有可能使金融部门陷入法律纠纷的风险中;反过来, 如果金融部门认为侦查部门出具的材料或执行程序不够规范, 而提出质疑或另其补充, 侦查部门会认为银行金融部门有意推诿、不积极配合。所以金融部门希望用严格的手续减少侵权可能性, 而侦查部门希望用简化的手续实现破案的高效。

二、经侦部门与金融部门资金查控协作不畅的原因分析

(一) 协作动因偏差

从协作的动因上看, 现阶段经侦协作机制是情感型、功利型和道德型协作, 而不是制度型、法律型协作。由于协作制度没有切实的法律保障和监督机构, 实践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你帮了我, 所以我才帮你;出于面子, 或者是由于以后我可能也会有求你的一天, 等等;没有把它看成是基于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来做, 所以这样的协作存在偶然性。

(二) 具体资金查控制度不清或缺失

侦查部门认为金融部门有义务全力配合其对涉嫌犯罪资金的查询、冻结等相关法律行为的执行。而金融部门作为一个制度规范、分工严密的经济体, 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同时, 也要遵守本部门内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有了上述诸多条文的约束,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 双方有时会因为对相关规定的不了解, 以及相关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产生一些矛盾。比如, 按照相关规定, 银行后台只可以办理司法查询业务, 冻结、扣划业务仍由前台办理。侦查部门基于对查询范围和路程的考虑, 往往是到级别高的银行后台进行查询, 如账户有资金再到前台进行冻结、扣划。在银行营业网点相对分散的具体情况下, 侦查人员往返于前后台之间需要一定的路途时间, 也就是说查询和冻结、扣划之间客观的存在一个时间差, 而就是在这个时间差里, 存款可能由于非银行原因被转移。由于侦查人员对银行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 就会以为银行为客户通风报信或不配合司法执行;再比如, 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经常进行的初查,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能否对涉案资金进行冻结, 就会出现经侦部门认为迫于案件的紧迫性必须对涉案资金进行冻结, 但由于还没有立案, 相关法律手续还不全, 金融部门怕承担责任, 在找不到相关制度的情况下就不会配合侦查部门冻结资金。

(三) 双方利益上的冲突

由于经济犯罪客观方面隐蔽性、营作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导致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初查活动。初查并不限于书面审查, 还包括相关的司法调查,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涉案资金的调查, 它对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管辖、侦查策略、办案思路、追赃等具有重大意义。初查期间只能采用非强制性措施, 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资金可能在瞬间进行转移, 侦查人员经常是在与犯罪分子打时间战, 所以有时需要对涉案财产采取应急处置, 早一步就可能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而金融部门能否及时、有效的协助经侦部门进行资金查控, 在与犯罪分子的时间争夺战中起着决定作用。

因此在实践中, 经侦部门希望根据案情的需要, 希望简化手续与金融部门进行协作, 从而取得经侦打击工作的主动权, 但对金融部门来说, 却存在一定的信誉风险, 并不是经侦部门调查的每一笔资金、每一位人员都与犯罪相关, 有些线索可能并不能成案, 如果完全根据经侦部门的要求, 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可能会使客户信息大量泄露, 影响金融机构的声誉, 导致客户减少, 金融机构收益下降;如果对查询内容不加以甄别, 或将可能存在隐患的材料提供给侦查机关, 就有可能使金融机构陷入法律纠纷的风险中;同时, 一些案件可能与金融部门本身的监管漏洞和内部职员有关, 经侦部门的工作更会收到阻力。对于经侦部门来说, 过于灵活的协作方式会带来侦查人员查控的随意性, 存在以权谋私私自进行查询、侵犯隐私的可能;同时, 脱离金融部门审核环节的查询、冻结或扣划会增加串户错划等的风险。

三、博弈视角下的解决途径

金融部门和经侦部门作为理性经济人, 都会从自身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 选择的策略往往会出现利己而不利于整体的情况, 所以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改变其成本收益函数, 从而改变其策略选择。

(一) 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定

通过谈判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定, 规范合作流程以及对违背合作约定的惩罚措施。但要注意具有约束力协议的达成也将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 双方是否存在比较大的共同利益; (2) 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大小; (3) 是否存在外在强制力; (4) 是否存在相应的组织推动。而在上述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 达成协定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况且即使达成了协议, 但各方在实施中出于利己动机也有可能破坏原来的协议。于是其结果极有可能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协作不畅。

(二) 健全查控制度

建立起规范可行的资金查控的行业准则和操作制度, 使各方真正了解并执行。比如, 统一金融机构查询、冻结和扣划的部门, 明确专人负责协助工作的具体落实;金融机构协助执行中, 要检查并核实侦查人员的执法证件、协助执行通知书、协助执行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文书副本原件等资料, 如遇手续不全而又情况紧急的, 先请示办理, 登记备案并要求侦查人员在规定时限内补齐手续等。通过健全查控制度,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避免权利寻租, 构建双方协作的外在强制力。

(三) 成立专门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与公安部成立联合办公室, 推动部际间的协作, 形成跨部门的工作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信息交流机制, 对资金交易,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跟踪监测分析, 以应对重大、突发、疑难案件。

(四) 加大处罚力度

对已经查明的金融机构故意不协作的行为, 金融机构职员因个人关系协助查询, 侦查人员徇私私自查询等违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理性经济人是在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通过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违规行为的机会成本, 有利于减少资金查控工作中影响双方协作的诱因。

(五) 建立激励机制

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 还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 这样才能做到奖罚分明。为加强对双方协作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 联合办公室可以把协作工作定性定量化, 在年终或一定时期内进行考核、评比, 完成协作工作数量多、质量高的部门或人员, 给予表扬奖励, 使奖罚措施与案件侦破挂钩, 通过考评的杠杆作用, 给个人工作表现机会并带来工作的愉快和成就感, 同时有公平的机会因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奖励, 使之对未来发展充满期望, 同时不断增强其职务上的责任感。

(六) 完善声誉机制

在完全信息状态下, 有限次重复博弈不可能导致参与人的合作行为。Kreps、Milgrom、Robert和Wilson于1982年提出的声誉模型通过将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复博弈, 证明了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收益函数或策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 合作行为在有限次博弈中会出现, 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但没有必要是无限的。这个模型简称KMRW模型, 从该模型可以得出精炼贝叶斯均衡, 只要T (博弈次数) >3, 非合作阶段的总数等于2, 于T无关。①

声誉模型表明即使是有限次重复博弈也可以实现合作, 但声誉机制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 当事人不合作信息及时被观察到并且该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播出去。如果一方选择背叛的信息不能为其他人所知, 他就不会讲信誉, 也就不会有建立声誉的积极性或激励;二是长期的交往能够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这种稳定预期是基于声誉机制契约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通过对侦查部门和金融部门经典合作案例进行宣传, 对违规行为进行报道, 这样各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 并获得长足发展, 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来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孟丽红.浅议金融机构如何做好司法查询工作[J].河北金融, 2010, (10) .

控制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方案 篇4

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点,但是防控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统计资料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0-40%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进行传播;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因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药剂科、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室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为了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根据卫办医政发(2011)5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及二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我院的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方案。

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1、每半年一次,由院感办负责组织召开由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检验科及药剂科的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

2、会议议题主要是将已制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情况加以落实,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讨论解决相关部门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预防、控制中的问题,并达到持续改进。

3、通过联席会议,提高临床科室的执行能力,已达到多部门协作对耐药菌联合干预取得成效。

二、明确分工及职责

(一)、临床科室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也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6、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7、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8、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9、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每月对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二)药剂科

1、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组织与制度;有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

2、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3、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4、有临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微生物检测种类统计分析(细菌室协助完成)。

5、每季度公布各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有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考核机制。

6、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规定并落实;有I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7、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三)检验科

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临床科室(并有记录),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2、有细菌耐药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3、每季度对各科室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4、每季度有细菌耐药监测变化趋势图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

1、每天到细菌室获取准确的各科室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应用院感软件后将适时监控),并每天随机到科室督查耐药菌感染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2、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体现持续改进。

3、每季度对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包括围手术期)、微生物送检情况及细菌耐药检测中存在问题或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对落实情况体现持续改进。

医院部门协作 篇5

关键词:建设用地,审批,相关部门,协作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加快了我国的城镇化的进程。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我国城市和乡镇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口的增加给城市和乡镇的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土地是城市和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 人口对城镇住房的压力就是人口不断增长下对土地的剧烈的要求。因此, 政府部门应当深化土地改革措施, 协调各部门之间在建设用地的审批过程中的关系, 以确保审批过程的快捷。

1 实施建设用地管理的相关部门的职责

城市的规划建设部门对城市规划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调查收集相关基本的资料, 来研究城市发展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方式以及发展到这种效果所需要的条件。第二, 相对于城市的分布情况与城市发展的空间进行详细的了解。第三, 确定城市建设指标, 对于所要建成的规模和建设所需要的方式进行提前的研究和讨论。第四, 确定城市中各类设施所具有的特点, 并加以注解。第五, 对于新旧开发区进行区分, 了解相关的原则, 方式、方法等等。第六, 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体制, 明确在规划中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第七, 针对建设的方案以及其需求, 提出其相应的形式措施和过程。在进行规划之前, 应当对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所需的美观布局需求。对城市进行整体上的综合规划和分析, 依据不同的城市预定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方案。此外, 环境保护部门要针对所涉及的建设用地的使用方式是否会对给当地区的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做出调研报告, 在对该地区的报告核实没有不良影响之后再进行相关审批。在该建设用地不与该地区后期的用地结构和发展的规模相违背的情况下在进行审批[1]。

2 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

2.1 建设用地的具体审批程序

建设用地在审批过程中, 需要市、县政府统一规划、征收以及开发, 具体审批程序如下:第一, 由县以及市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使用年度计划以及现有建设用地实际利用情况, 拟订规范化建设用地开发方案, 再向省级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提出专业化申请, 直辖市建设用地需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 涉及到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 应同时拟订规范化农用地转让以及占用耕地的补偿方案, 一起上报。第二, 省级以上政府的土地主管部门要对这些农用地转建设用地以及占用耕地的补偿方案和现有建设用地的实际利用情况等开展审查, 并报同级政府批准。第三农用地转建设用地以及占用耕地的补偿方案依法批准之后, 需由县、市政府土地主管部门进行组织实施。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征收土地以及供地方案公布, 按照批准的用途以及范围进行一次或者分期实施。并设定具体用途和必要的供地方式, 采用招标以及拍卖等方式提供建设土地的具体使用权的。需由市、县政府土地主管部门拟订招标以及拍卖方案, 上报市、县政府批准之后, 再由市、县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开展实施, 并且要与土地的使用者签订规范化的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合同。第四, 建设项目竣工之后, 需要由市、县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对实际的建设用地进行严格验收, 并且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核实审发国有土地的使用证。

2.2 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与各部门相关的审批环节

整个审批过程的实现必须要经过规划建设部门、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等的共同协作, 各个部门在对建设单位所提出的申请的审批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一, 在土地审批的各个环节中, 国土资源局作为政府部门, 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做到引导工作, 在审批的各个环节给予建设单位最大帮助, 对于建设单位的土地申请也要遵守正常的审批程序, 严格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第二, 规划建设部门是土地审批的关键部门, 规划建设部门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土地进行规划审批, 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土地审批的各个环节中, 规划建设部门应该依据既定的操作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审批, 同时还要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第三, 环保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对于建设用地项目做详细的调研工作, 确保建设用地项目符合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环保规章制度的要求。第四, 发改委应该对土地的使用用途做好检测和审核工作, 对政府的审批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保证土地审批的各个环节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持。第五, 林业部门。在审批土地申请过程中, 审查建设土地是否占用林地, 占用林业用地的需要到省林业部门进行办理林地审核同意书, 最终通过审核。第六, 水利部门, 在涉及到占用水资源的土地审批过程中, 需要向当地水利部门提出申请。接到申请后, 当地的水利部门应当对建设单位的土地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的出具水资源审批同意书。

总之, 随着我国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 人与土地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进行建设用地审批的过程中, 各部门之间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协作, 在进行审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在审批过程中的职能, 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审批科学合理。作为职能部门的规划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和发改委、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对政府在土地申请和使用时进行专业的监测和审核, 为政府对于申请的审批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 几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 齐心协力, 使得政府在土地审批过程中的智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3 结语

虽然我国在不断推进政治体系的改革, 但从上述的审批工作的流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审批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之多, 程序的繁杂。这严重影响了审批的效率。因此在当前形势下, 深化土地的审批制度的改革, 协调好审批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土地审批过程的快捷和效率, 是当前政府必须要进行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永玉.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与设计[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2) :89-91.

[2]吴康模.如何提高市县级土地审批水平[J].中国土地, 2012 (11) :33-34.

医院部门协作 篇6

关键词:公共卫生,联动机制

近年来, 邹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围绕“全民健康”主题, 坚持“领导、思想、目标、程序、行动、奖惩” 六个统一, 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多方位协调联动机制, 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内部协调”大卫生格局, 促进了全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1 加大政策投入, 营造政府统一领导的大卫生环境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的逐步推进, 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能逐步调整, 优化环境、收费减少、投入增加的生存压力逐年加大。如何理清部门、机构职责, 解决投入、运行、管理和机构间的协调关系, 成为影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 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健康, 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建言献策, 争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把公共卫生工作切实列入议事日程,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 适时召开会议, 成立领导组织, 下发专门文件, 进行贯彻部署, 确保相关部门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近十年来, 先后调整、成立了分管市长任组长, 多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手足口病防治等领导小组, 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专项工作会议40余次, 印发“邹发”、“邹政发”、“邹政办发”各类《意见》、《方案》、《通知》30余份, 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艾滋病防治、预防接种等专项工作纳入镇街、部门任期目标, 每年组织考核评比, 以市政府名义表彰了食品卫生、环境整治、安全生产、非典防治、预防接种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多次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视察、指导卫生工作, 促进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 强化沟通协调, 构建部门统一运作的大卫生体系

2.1 明确行为规范, 增强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内部活力

2.1.1 完善会议制度。

建立了班子联席会议、联席办公会议制度, 坚持每周召开1次, 研究、协调重大事项, 形成工作合力。召开了职工大会, 修订了管理制度, 增加了党务活动制度、办公政务管理制度, 明确了政务公开、政务稽查、质量管理等内容, 强化了评先树优、科研培训、各种奖惩。

2.1.2 明确工作程序。

进一步修订了卫生许可、行政处罚程序, 制订了《关于卫生监督监测技术服务工作的暂行规定》, 理顺了许可、监管、检测之间的业务关系, 两机构相关科室业务对口衔接, 明确环节接口;进一步优化程序, 规范记录, 即时查询, 确保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学习推广“海尔经验”, 借鉴“日清工作法”, 在科室试行“周清工作制”, 推行周计划、周小结通报制度, 并推进值班领导带班督查制度的落实, 实现了信息反馈与“闭环”管理。

2.1.3 开展联合行动。

重大活动下管一级, 监督所、疾控中心统一抽调卫生监督技术人员, 统一划定整治重点、包保责任区域, 分片包干, 市镇联合, 明确目标、期限, 签订责任状, 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将集中整治目标与奖惩挂钩, 对关键指标现场考核, 按相关包片人员工资总额一定比率兑现奖罚, 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实效。一年来, 圆满完成了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卫生整治任务, 有效控制了春夏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2.2 拓宽沟通渠道, 放大卫生系统技术张力

2.2.1 对上争取支持。

主动加强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业务部门沟通, 积极汇报工作, 参加培训, 争取项目, 接受新闻媒体、卫生部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卫生工作调研和专项检查。

2.2.2 对外扩大交流。

每年组织中层干部赴国内外先进县区参观学习, 积极参加学会、协会活动, 更新思想观念, 汲取先进经验, 引进先进技术;与各级卫生报刊社密切协作, 及时报道信息。接待了日本传染病防治专家、越南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来邹进行的碘缺乏病防治和实验室建设考察, 先后随团赴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了公共卫生管理、艾滋病防治、疾控体系建设工作。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 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获济宁市科技进步奖5项, 提升了技术能力和社会形象。

2.2.3 对下指导督促。

实行包镇工作制, 坚持每月1次防保站站长例会, 督导、部署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工作。每半年1次乡镇防保工作检查、考评, 年底综合排名, 予以表彰奖励, 有效地促进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2.3 扩大协作领域, 发挥部门机构职能效力

2.3.1 开展联合执法。

与相关镇街、部门密切协作, 形成卫生整治合力。与工商、城管部门调整作息时间联合对城区早点、夜市、露天烧烤摊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进行了集中整治;与教育、安监等部门开展了以学校食堂、饮水卫生为重点的安全检查;与安监部门配合强化了中小企业、个体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管;与盐务局联合宣传检查, 规范了碘盐市场;对不符合卫生要求或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单位进行了摘牌、取缔、整顿, 提高了整体卫生水平。

2.3.2 落实综合防治。

开展了多部门艾滋病防治宣传检查活动, 强化了城乡结合部重点人群干预、VCT转介和支持服务, 建立了疾控中心、妇幼卫生、皮肤病防治机构“三位一体”、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干预、外展服务、转介服务“四轮驱动”的协调联动机制;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有效遏制了手足口病疫情蔓延;加强了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

2.3.3 拓展技术协作。

在省疾控中心、省地方病研究所指导下, 与山东大学协作, 先后组织开展了疾病监测、地方病调查、乙肝监测、农村自杀人群调查、乳腺癌调查;与水利局联合建立了农村饮水卫生安全监测网, 开展了村村通、监测点饮水卫生监测及重点区域饮水卫生调查, 提出了改善计划。

3 深化改革, 搭建上下协调一致的大卫生平台

3.1 强化和谐共赢理念

在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强化全民健康、和谐共赢理念, 统一部门、机构、人员价值观念, 围绕全民健康目标, 自觉做好工作沟通、协调、协作, 实现共同发展。

3.2 优化内部职权配置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的原则, 明确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职能, 卫生局局长直接分管, 所长、主任兼任副局长, 共用一套后勤支持系统。监督所把传染病防治执法、医疗消毒监管纳入医疗机构监督科室统一管理, 把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食品与饮水监管纳入学校卫生监督科室统一管理, 加粗、拉长了优势链条;设立了许可审查科, 与法制督察、卫生监督科室分段把关, 形成了许可、监管、督察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运作机制。疾控中心设立了食品与饮水卫生科、环境与职业卫生科, 强化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卫生应急处置职责;调整了传染病防制科职能, 将消毒工作作为一个环节统筹纳入传染病防制过程, 促进了联动互补, 有助于传染病应急处置现场技术力量整合与调度;整合了慢病防治科 (学校卫生科) 职能, 将各类健康检查与疾病监测、慢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学生常见病防治集约化管理, 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形成了“四位一体两平台 (健康检查、社区服务) ”的慢性病防治新格局。监督所、疾控中心重大事项由班子联席会研究, 直接报局长办公会决策;日常业务工作由相关科室按程序自主协调,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管理层级, 简化了沟通环节, 降低了管理成本, 确保了思维、决策、执行的高效、一致。

3.3 拓宽部门沟通渠道

医院部门协作 篇7

通信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客户对通信行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是一种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思索客户所需要的是何种服务,怎样才能够加以改善,以致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一切服务的前提都应当以客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力求做到细致入微,让客户在心理上满意。

1 分析通信行业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到提升服务质量的切入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手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服务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服务热线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电话接通率不高、电话应答时间过长、解释内容过于技术化、不主动向客户介绍更优惠的资费方式、话务员业务不全面、一个问题需要转接才能处理而非一站式服务、客服代表解决3G业务问题的能力偏低。在业务使用中出现信号不稳定、接听不通畅;价格战仍然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智能终端内置信息服务业务也引发了客户投诉等等。服务支撑系统还很不完善、缺失多渠道的动态服务质量监测和服务质量评估手段。随着集团客户数量增加及业务种类增加,客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客户服务的问题日渐凸显。

1.1 客户接触信息丢失,营销与服务缺少依据

全区2000多名集团客户经理,平均每月与客户服务营销接触几十万次,客户需求、意向、意见信息几乎全部丢失;10086热线、全区几百家自营营业厅几乎不受理集团业务、客户接触信息丢失;全区销售代理商、业务合作商在产品推广与营销中,对客户信息没有统一记录与管理。由于没有客户接触统一管理,客户行为分析就无从下手,客户营销与服务更无从谈起。

1.2 集团业务营销非均衡

据以往经验,80%的营销资源集中在20%的指标产品,80%的C类集团(依据集团客户规模、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ABC类)很少被营销;仍有80%的小众产品构成长尾,存在巨大营销机会;一线营销人员根据指标去营销,而不是根据客户需求去营销;全区集团产品数量爆炸式增长,非指标业务推出不久就被营销人员淡忘;客户对运营商小众业务缺乏了解渠道,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

1.3 渠道问题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

电子渠道,如10086热线、短信营业厅、掌上营业厅及集团网站起步晚,还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过去客户经理是给集团客户服务的绿色通道,但由于业务发展速度快、业务复杂程度增加,客户经理兼顾营销与服务工作,以一当百,使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全区三百多家自营营业厅能够受理集团业务的不足5%,所有业务都集中在客户经理层面进行处理,因此实体渠道成为制约集团业务发展的瓶颈。

1.4 内部管理机制缺少跨部门、跨系统协作流程

集团市场业务较个人市场业务在业务内容、业务平台、技术支持等方面都相对复杂很多。在涉及给集团客户定制开发资费、业务等专属内容时,企业内部的流程问题就凸显出来。如集团客户的营销活动方案、资费申请涉及公司市场部、集团客户部、业务支撑部等多个部门,却没有统一的系统平台,都是通过办公自动系统请示,时间长、效率低,影响了对集团客户服务的时效性。公司缺少贯穿各部门的统一业务调度系统来协助跨部门工作,跨部门的工作流程与制度也未建立。

因此,为了提升集团客户服务质量,必须快速进行集团业务和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端到端的快速响应、电子化的集团客户业务办理和服务支撑流程!

2 建立多渠道联动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有效提升集团客户服务质量

本着以客户为导向的全方位服务理念;体现“端到端”的全过程管理思想,为了实现全面服务质量领先水平,使服务成为竞争优势,我公司启动了集团客户端到端电子工单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目标:以满足客户迅速、方便、准确的业务服务质量要求为目标,以建立多入口的服务渠道和规范化、电子化、闭环管理的跨部门业务办理和服务支撑体系为主要任务,由点到面开展工作,最终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在各个渠道都能获得电信级端到端的服务。该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网络部、网管中心、计划部、工程建设中心、业务支撑系统部等多部门、又涉及BOSS系统、EOMS系统、SI平台、行业网关等多业务平台,公司成立了虚拟团队,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系统建设进度。通过出台五项业务规范、打通两个系统接口、形成九项标准化产品的业务办理流程和投诉处理流程,梳理出集团客户业务办理和服务支撑的八个环节:需求收集———资源确认———签订合同———设备安装———业务开通———业务验收———账务结算———投诉处理,实现了公司级流程的整合,实现了公司级业务流、组织流、管理流的高效运转。下面以集团短信(MAS)业务开通为例,说明跨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及系统实现情况。(图1)

3 端到端售后服务支撑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跨部门协作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开发并固化,改变了过去不知道业务流转到哪个环节的茫然,现在完全可以从系统中掌握工单进度,方便其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工作的沟通,保证了对集团客户的服务时限。推广使用后2014年3月-8月期间月均使用量到达6582笔;业务受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工单差错率下降12个百分点。同期,集团客户投诉占比降低0.73%,下降幅度达到38%。同时我们也对集团业务投诉进行了细分,依据客户投诉内容不同,将问题派单至不同牵头部门,以快速解决问题。如投诉涉及网络问题,则问题处理牵头部门为网管中心;如投诉涉及计费问题,则问题处理牵头部门为业务支撑中心;如投诉涉及业务促销、资费等问题,则问题处理牵头部门为客服中心等。总之,跨部门协作在系统上实现了落地,为提升集团客户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整体组织参与的服务质量提升促进企业利润持续增加

树立市场观念、经济观念和效益观念,把“以客户为中心,用服务促发展”的理念自觉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牢固树立起“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服务观念,在经营中主动服务,完善企业自律、政府监管、舆论监督的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首先必须要提升、优化内部员工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应将一切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无论是公司一线服务人员或各部门的内部人员,都需要树立良好、正确的服务理念,将客户的满意程度视为衡量自己工作绩效的标准,从而统一全体员工的正确服务思想观念,并在各方面的服务上做好本职工作。唯有优质、让客户满意的服务质量才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户再次光顾,为公司赢得循环性利润来源。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专业服务营销[M].中信出版社,2003.

[2]迈克·舒尔茨.专业服务营销[J].企业管理,2010.

[3](英)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克里斯廷·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李海滨.试论通信行业如何提升服务质量[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2.

医院部门协作 篇8

关键词:医院信息门户,协作,SharePoint,信息集成

1 医院网站设计及信息集成现状分析

医院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大中型医院已建成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及各类信息子系统(如HIS,PACS等)。随着信息化逐步向纵深发展,医院业务信息化也提出了更多深层次的需求:科室、各类子系统用户之间对信息协同和知识管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早期网站的创建虽然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了一定的信息共享,但相互独立、缺乏整体的规划,日益形成信息割据和信息孤岛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医院品牌资源的浪费。这些网站分别由不同部门和科室独立开发,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医院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医院使用的信息子系统众多、不同厂家的系统互不相通,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岛。在全院运行的业务系统信息(如HIS)很难动态地体现在业务部门的站点上,造成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再利用。医院缺乏协作平台,或者类似办公平台的协同能力显得太过薄弱,集成性差。总之,目前的集成方法比较落后单一,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要突破现状就必须改变传统网站的开发模式,需要利用强大的门户平台构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医院门户系统。

2 构建医院信息门户与协作平台的原则

针对医院信息集成的现状,本着提高管理水平,满足信息化需求的目的,结合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构建原则:

2.1 医院门户网站建设的总体要求

网站的技术设计和实现方式是医院管理模式的反映,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要保证内容的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简化操作步骤,使网站内容及时更新。这两方面是一对矛盾,网站的技术设计需要在他们之间寻找平衡点[1]。一些先行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完善了他们的思路。

(1)简便易用大量系统初始化配置、权限设置安全性考虑应在服务器端完成,维护网站的客户端不做或不作配置。普通用户不需要经过大量培训就能完成各种日常业务。

(2)分级授权系统管理员能将各种权限下放至各个科室,各科室负责人能完全控制自己部门的网站配置,从而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科室,避免出现全局性的安全事故。

(3)分布式维护网站内容由各个科室维护,技术上应保证它们通过的授权帐号,以直接或简化的方式修改与本科室相关的网站。

(4)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方面指硬件的可靠性,如机房环境、服务器数据冗余机制;另一方面指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网站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软件的安全性配置、对网站内容的修改权限作严格的限定等,特别提出的是应该提供机制保存各种配置信息。

(5)实用性技术设计一定要符合医院自身业务流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本医院的现行流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设计方案在医院的实际可操作性。

2.2 医院信息共享集成原则

信息门户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信息发布,而是要能够整合现有的系统、应用和数据,为医院员工和领导提供最准确的工作和决策依据。在医院的内网门户中须无缝集成医院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使这些信息可以集中展现在统一的门户平台中。

同时,内网门户须与医院现有的HIS系统、PACS系统紧密集成。相关人员只需通过门户站点就可以完成HIS查询,实现门诊挂号人次、急诊挂号人次、出入院人次等信息的实时统计,并能够轻易完成成本核算及医疗设备的使用报告。

集成系统必须支持单点登录。平台应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和权限管理技术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级、分类、分权限管理。借助活动目录技术和各种系统权限策略,有效地控制了用户访问页面内容的能力,加强了整个门户平台的安全性。

3 医院信息门户和应用系统的集成共享新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中,微软在协作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投资,在Office 2003中出现了一些非常实用并且至关重要的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引入使Office System成为一个值得选择的企业信息应用平台,它能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各种数据集成和数据共享需求。Info Path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收集途径;SharePoint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门户建设方案,它能方便地集成医院各个部门的网站。这些工具一起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集成方案,医院借助这些工具可以快速实现门户的敏捷定制。

3.1 信息收集工具InfoP a th

InfoPath 2003可以用来创建丰富的动态表单,这些表单可供工作组和组织用于收集、共享、重用和管理信息,从而改进整个组织的协作和决策制定[7]。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常需要设计各种仪器、药品、病房、病人情况的表格,通过InfoPath能方便的制作出各种表格,并能通过网络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它减少了重复和低效的数据输入,能更灵活、更准确地收集和利用信息。

3.2 门户解决方案S ha re P oint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WSS)是一个用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文档协作的Web站点的引擎。它是Microsoft Windows 2003中所提供的信息工作者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WSS提供了一个架构来创建协作式的Web站点,从而使得公司在团队、部门以及大的组织之间可以方便可靠地共享信息和文件。任何使用者都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或是通过微软Office 2003内置的协作新功能,比如Word和Excel等来访问一个WSS Web站点。SharePoint站点将文件存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存储文件到共享信息。这些站点可为团队协作提供社区,使得用户能够在文档、任务、联系人、事件以及其他信息上开展协作。它们允许团队和站点管理者更轻松地管理站点内容和活动。这样的环境旨在实现轻松灵活的部署、管理以及应用程序开发[7]。

借助SharePoint,医院的各个部门和专门科室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共享和发布最新的信息。不同的用户的根据不同的授权访问获取所需的信息,并能通过Office实现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和流程管理。典型的SharePoint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前端Web服务器与后端数据库分离,便于性能扩展;在后端服务器,数据和文档与配置信息分离,方便应用迁移。

WSS还提供了生成UIs的基础设施,包含Web部件页和Web部件。Web部件页和Web部件是SharePoint强大的一面,因为每个WSS站点都提供一个基于浏览器完全自定义的UI。Web部件还能够用于跟踪每个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通过定制和开发各个Web部件,开发人员能方便地实现医院各个部门网站的定制,满足特定各个部门的特殊需求。用户可以简单的定制自己的门户页面,过滤或集成自己需要的信息。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SPS)用于构建企业级的门户网站,这些网站是微软Office 2003 System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SPS是建于WSS之上的。SPS添加了易处理的特性来对WSS进行补充,这些特性有利于用户对大量信息和文档的导航作用。SPS同时还提供了额外功能来加强门户网站对于索引、搜索、订阅者针对性(audience targeting)和单点登陆(single sign-on)的使用。

WSS和SPS的作用存在本质的区别,WSS是基于协作主题的,并出于存储和共享基于列表的数据和文档而设计的。与之对比,SPS门户网站是基于整合主题的。一个SPS门户网站会对来自不同地方的信息和文档进行整合。SPS更具价值,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一种快捷、简便的方法,来搜集分散在专用网和互联网中的信息和文档。

借助SharePoint Portal Server(SPS)2003,医院可以建立起面向公网和内网的门户。门户可以通过各种主题集成,比如医院动态,科研信息,员工园地,各种信息能在各个部门网站自动采集生成。SPS是一个可伸缩的门户服务器,连接到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所有个人、团队和知识,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企业商务解决方案:

(1)通过单点登录和企业应用程序集成功能,将来自不同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一个解决方案中;

(2)提供灵活的部署和管理工具;

(3)实现了个人、团队和信息的整合、组织和搜索,简化了端到端的协作;

(4)通过门户站点的内容和布局的定制和个性化,以及目标受众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4 用S ha re P oint技术构建医院信息门户与协作平台实践

4.1 架构设计

医院信息门户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模型,如图2。信息门户的总体架构由如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基础网络平台、信息门户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系统平台环境)、业务应用系统、信息门户、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运行管理。

医院信息门户采用基于业务组件化的低耦合、高聚合体系构架,各组件之间相互独立,只能通过特定接口通信,为信息门户提供了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适应大型企业门户系统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

4.2 功能设计

医院信息门户的主要功能如下:

(1)协同办公通过办公管理的自动化改变传统办公方式,利用网络化的电子办公环境实现医院办公事务的协同处理。

(2)行政管理通过行政管理自动化,优化、加速员工请假审批,出差审批,车辆管理,工作总结计划等日常工作的管理流程,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个人事务提供个人邮件、会议、任务等日常事务的管理,同时借助短信等各种提醒功能,实现个人事务的有效管理。

(4)信息发布医院的信息发布与管理,使医院内部的文件、规章制度、新闻、技术交流、公告事项及时传播,使员工能及时感知医院最新发展动态。

(5)社区服务通过论坛、信箱等网络社区建设方式,并采用多媒体技术,提供部门内部沟通、交流与协作平台,提高员工认同感和凝聚力。

(6)信息集成构建信息门户将那些相对独立的、静态的、容易形成“孤岛”的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医院信息门户能有效利用HIS,PACS等系统的信息。

(7)系统管理建立用户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权限管理,以保证系统安全性及信息保密性,同时提供系统监控管理。分级授权给医院各个部门网站的负责人,由负责人详细设计部门内的用户权限。

4.3 实施步骤

部署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需要考虑处理能力和可用资源。对于中小型医院(<1万人),一般使用单服务器或小型服务器场就可,吞吐量通常不是问题。对于大型企业(1-10万人),一般需要小型或中型服务器场。

服务器端必须使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任何版本),并安装最新的Service Pack。同时须安装下列操作系统组件ASP.NET,启用网络COM+访问,Internet信息服务(IIS)。如果使用活动目录,则还须安装DNS和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数据库目前必须为SQL Server 2000以上。SharePoint主要依赖于5个服务组件: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搜索服务器、索引服务器、作业服务器。所有这些服务可以分布于不同的服务器上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SharePoint搭建企业内部门户平台的流程如下[5]:

(1)配置服务器;

(2)添加网络组件;

(3)安装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

(4)服务器、数据库、虚拟服务器配置、邮件服务器;

(5)添加用户;

(6)权限配置;

(7)各科室、栏目建设。

通过上述流程,能快速搭建出信息门户的框架,这也正是微软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强大功能所在。对各个子系统的集成,须基于.net平台进行开发整合;子网站的UI风格和特定功能通过订制WebParts实现。

4.4 集成技巧与要点

基于SharePoint构建信息门户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能在很短时间内构建出能运行的平台。它提供丰富了WebParts和UI界面,使得界面风格统一易用。但也正因为其内置的许多特性,定制和开发的灵活性有一定的约束。所以,一般需充分利用SharePoint已有功能。以下总结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技巧:

(1)不要安装FrontPage服务器端扩展。因为SharePoint采用了严格的安全机制,FrontPage服务器端扩展将与之冲突。

(2)站点被WSS扩展之后,就不能运行普通的ASP.NET应用程序,如果需要运行ASP.NET应用程序,则必须在管理中心中将此ASP.NET的路径在管理路径中排除。

(3)WSS的搜索依靠Sql Server的全文索引技术,也即MSSearch服务。所以搜索的质量取决于Sql Server的中文分词技术。

(4)SharePoint提供了多种备份和还原技术,它们使用范围和功能不同,应根据具体的需求灵活配置。

(5)各种服务一般建议以不同权限用户运行,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医院信息门户和协作平台的一种新思路,它能有效化解目前医院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局面,大幅提高医院的管理运行效率。SharePoint技术具有灵活的框架,丰富的内置协同功能,简化的开发流程,同时又能应付各种需求变化。它在国内推广应用范围还不广,随着SharePoint的不断更新,相信在国内会有更多的医院和企业会应用到这种技术。

参考文献

[1]蔡宏伟,高东怀,曹小曼.大型医院网站技术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08):508-510.

[2]赵刚,胡宏涛.企业信息门户和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12):25-26,28.

[3]施彬.使用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s实现企业知识管理[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5):55-57,54.

[4]肖丽君,张继军.微软SharePoint企业门户研究概述[J].现代情报,2006(08):192-194.

[5]陈敏珊.使用SharePoint搭建校园信息管理平台[J].中国科技信息,2006(13):123-123,159.

[6]秦红兵,符学斌.在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平台上构建协作式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12):5-8.

医院部门协作 篇9

在城市规划领域,“三规”如何统一是困扰专业人员很长时间的问题。一旦突破土地规划中的这项瓶颈,如何解决建设用地的供给来源、优化城市建设布局等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住建部下发的《通知》,能否打破困扰我们多年的“三规”不统一的局面,使规划步入一个较好的弥合时期?

(一)

“规划打架”由来已久

所谓的“三规”,是指发展改革部门制订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住建部门制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部门制订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个规划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发展规划基本源于五年计划,是一个上行下效的规划。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规定每年的增长速度、每年的财政收入、每年的就业数量、资源的配置。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规划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和约束。

城乡总体规划则主要是以地方城市为主的空间规划。而它又受到了很多利益导向的挑战,如城市盲目做大,一味谋求更多指标获得更多土地出让金来用于城市建设等。因此,每次规划做完以后,除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得以实施,绝大部分还是留在了纸上——特别是换领导后一下就成了一纸空文。

而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限制性规划,要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等。但据专家分析,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是中央自上而下的、通过指标下达的方式来限制确定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方明确的土地发展空间。但如今市场的因素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地方发展的冲动又极其强烈,所以城市都希望利用土地来获取土地出让金。在这种利益冲突下,现有的土地指标也就难以解决问题了。

可以看出,三个规划本身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由于三个部门在级别上互不隶属,加上各个规划内容的繁杂,更是造成了一直以来在制订规划及执行时常出现内容重叠、管理分割、规划相互打架等一系列弊端。

“三规合一”,则要求一个城市空间,在规划安排上互相统一,同时加强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使规划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龙头。

“实际‘三规合一’早在几年前就有部委提出过试点,但由于缺乏体制保障,以及部门及规划之间的藩篱,最后试点不了了之。”国土部某专家表示,去年广州试点“三规合一”,公布了部分数据,发现因“三规”中的城规和土规不协调而导致无法使用或使用成本过高的地块面积约935.8平方公里。如果在“三规合一”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效率和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减少浪费和内耗问题。

记者了解到,其实早在10年前,国家发改委就曾在江苏、福建等省的六个地市县试点该想法,最终因为缺乏体制保障,使得改革难以推进,计划搁浅。

“‘三规合一’是好事,但实施起来难度相当大。”前述专家说,希望这次试点在体制的保护下顺利进行,找到合适的可实施的路径,然后将其推广至全国。

(二)

一张图县(市)域全覆盖

所以,这次《通知》的下发,可谓顺平时势合乎人情。

《通知》指出,目前,县(市)规划过多,相互矛盾,覆盖广度、深度不够,带来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用地粗放等问题,不利于规划实施的监管。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人地关系紧张,急需加强规划统筹和管理。开展县(市)城乡总体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县(市)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市)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知》明确,要统筹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城乡规划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用地为边界,实现全县(市)一张图,县(市)域全覆盖。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耕地保护要求等纳入县(市)城乡总体规划。同步研究提出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基础数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实施时序等方面的衔接方案。

因地制宜确定路径

针对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通知》要求,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调整城乡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城乡居民点布局总体框架,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注重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这之中,尤其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上统筹布局城乡、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布局城乡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确定不同类型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引导城镇各类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发展的支撑体系。

跟踪指导总结经验

对于试点方法,《通知》要求,试点工作采取县(市)政府申请,省(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局)推荐、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核的方式。各省(区、市)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能够反映本地城镇化发展特点、具有较强代表性和推广意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居本省(区、市)前列的原则,推荐2个至3个县(市)作为试点候选县(市)。列入试点的县(市)要在1年内完成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住建部将对各省(区、市)试点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关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在全国推广。

(三)

基于统一技术平台

前述国土部专家曾说,“三规合一”要实施,具体到各规划的技术问题上就很难相合。

那么,要让《通知》成功落地,应该如何克服技术层面的问题呢?

全国政协常委杨维刚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用,实行信息化条件下的规划合一已具备技术基础。当前,关键是要在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协调。

据杨维刚说,目前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一天地图已上线运行两年多,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服务科学决策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成绩卓然。全国30个省、39个市完成了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并接入主节点,实现服务聚合。还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和推广,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可以说,基于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三规合一”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

由此,杨维刚建议,应监督指导各级政府出台地方法规或政府文件,确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地位,建立健全公共平台应用服务、运行管理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在制定规划时,强调要以公共平台为唯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促使三个规划在地理空间上相互协调和信息共享,真正实现发展规划“定目标”,土地规划“定规模”,城市规划“定布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三个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三个规划的实施管理职能,构建一个协作、均衡、稳定、和谐的“三规”协调管理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三个规划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南和纲领作用。

部门不能简单合并

“三规合一”的关键在于实施,但在多部门管理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实现真正的合一,又是一道门槛。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实的可行途径只有在适应各主管部门不同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共同努力,尽量进行多部门沟通和协调。

当前,部分城市在上述规划编制过程中已启动“三规合一”。广东省云浮市有一个成功的尝试,即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其他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市规划编制委员会)负责,实现一张图纸治理城市。

记者了解到,该市将原市发展和改革局组织制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职责、原市城乡规划局编制城乡总体规划的职责、原市国土资源局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职责以及其他部门行业发展规划的职责整合划入市规划编制委员会。同时赋予组织编制和审查全市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并监督其实施的职责,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上的统一。

另一种打通部门职能的做法是将规划局与国土房管局合并成立新机构,而“三旧”改造和住房保障这两块职能或会划至建委。上海已经进行了这一调整,而广州也可能步上海后尘。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这种调整属于大部制改革的路径。而大部制式合并是否成功,关键看是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摩擦、理顺关系。对于企业来讲,如果因此而方便办事,节约时间,当然是好事。但显然,这两大部门的合并未必如此简单。由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十分依赖“土地财政”,而创造土地财政的主要就是规划和国土两大部门,因此,一方面,机构调整后要真正地减少审批程序,方便企业办事;另一方面,必须使两大部门的整合转化为“两大规划”系统的融合,产生“化学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

不过,还有人指出,虽然将规划和房管合并是利大于弊的事情(两个部门本身就有共通性,房管局注重的是土地的利用,而规划局最终也是将城市规划落实到土地上,所以两个部门合并是顺理成章的),但房管和规划局对上的部委有两个,分别是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合并后如何和两个部委衔接好业务,这也是要考虑的。

编制过程彰显价值

如果不进行部门调整,各部门在共同编制统一规划时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

专家指出,事实上,相对于“三规合一”理念的提出,更应该看重“三规”统一编制的过程:整合各类规划资源,打破部门分割、地域限制,同一平台,同步编制,沟通协调前置。

深圳龙华新区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这个新区在筹建之初,就不仅把“三规统一”的思路引入规划编制中,还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之外,融入了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将城市发展目标、产业体系与空间保障高度融合。

在“三规合一”编制实践中,新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小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由发改部门编制,城市空间规划由龙华管理局负责,产业规划则由新区经济服务部门领衔。以龙华管理局为中心,以编制小组办公室为统一平台,三套编制人马共同调研,资料共享,既彼此独立、各有侧重,也定期交流碰撞、分析讨论,三项规划同期推进。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过程,开了30多次会议,基本两周一次,每个小组都在管理局附近住了不少于两个月。”龙华管理局参与编制工作的规划组负责人罗汉青表示,“最终各个规划既符合各部门的规定,又能在内容上彼此衔接,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三规制定的过程,对于各个部门来说,就是一次统一思想的过程。”

“正是编制的过程彰显了价值,”深圳规划界一名资深人士表示,“‘三规合一’制定的过程,就是摸清家底、用好政策、提高效率的过程。在实现‘三规合一’后,还可以进一步融入环保、园林、水务、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的专业规划,逐步实现‘多规融合’。”

但该人士同时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做好“三规合一”,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是最终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更是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推动立法应及早提上日程。

上一篇: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下一篇: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