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部门(通用3篇)
涉密部门 篇1
2013年6月, 美国前中情局 (CIA) 职员爱德华·斯诺顿引发棱镜事件。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 对全球实时监控, 可以证实的对中国的监控可以追溯到4年之前。这为我国涉密部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做了一个很好的注释。
这里所说的涉密部门特指管理国家涉密信息的部门, 我国的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级, 涉密信息也按照秘密、机密、绝密三级进行分级管理。互联网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涉密部门必须对互联网传递的信息进行严格的辨识和筛选才能保证国家涉密信息的安全, 但又不能影响涉密部门对互联网的使用, 换而言之, 就是既要使用功能强大的互联网, 又要确保涉密信息不泄露, 这对涉密部门管理互联网提出了要求。
1 涉密部门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涉密部门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⑴专人专机, 随时处理。就是专门配置人员, 使用专门的计算机上网, 随时接受查阅任务, 将查阅结果下载存盘, 通过中间设备提供给要求方。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小型单位, 对配置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比如必须掌握本部门的专业, 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输入输出技能和较好的外语水平, 能够严格履行保密责任。
⑵设立专门的上网场所, 为有需要的工作人员提供上网计算机。但只提供浏览功能, 上传和下载都提交给专门人员, 经审核后操作。这种方式适用于大中型部门, 查阅任务多, 部门专业多, 不太可能依靠个人力量对信息进行审核。这就要求对所有上传下载信息进行密级辨识, 由相关专家审核。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方式。
2 防止涉密信息通过互联网泄露的解决方案
防止涉密信息通过互联网泄露的关键在于阻断信息交换途径。
⑴严格执行互联网计算机使用的保密规定。根据规定, 互联网计算机的开通需本人申请, 填写备案表, 责任书, 明确保密责任后由涉密部门最高负责人签字批准。互联网计算机有专人负责管理, 上网需本人登记, 只允许作为查阅、下载、发布信息、收发邮件、病毒库升级等功能使用, 不得用于办公设备操作处理日常办公文件。
⑵配备中间机, 使用光盘作为中间存储工具。在互联网管理中采用物理隔离的解决办法, 互联网计算机统一安装监控软件, 使用经过认证的指定U盘。信息的上传下载必须使用该指定U盘在中间机上输入输出, 将信息刻录于光盘。由于光盘信息的不可交换性, 信息储存相对安全。
⑶定时检查。根据监控软件, 定期检查互联网计算机的上传下载记录, 严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中存储、处理、发布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严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上使用U盘、蓝牙和无线路由器。对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不断更新监控措施, 及时避免泄密事故。
3 总结
涉密部门的互联网管理, 对设备和软件的要求可根据密级和规模的不同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互联网功能的强大有深刻的认识, 也充分体验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的顺畅和便利, 却忽视了互联网信息交换的两面性:即搜集信息方便, 被搜集信息也方便。棱镜事件切切实实地告诉我们, 互联网监控无孔不入, 要避免涉密信息被窃取, 必须加强涉密部门的互联网管理。
参考文献
[1]蒋慧丽.互联网管理模式、原则及方法[J].无线互联科技, 2012, 11:30-31.
[2]方兴东.“棱镜门”事件如同核冲击波[EB/OL]http://news.qq.com/a/20130620/015878.htm, 2012-06-20.
涉密部门 篇2
为进一步加强涉密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专人负责本计算机的管理,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转,不得擅自接入网络或安装其他网络设备。
第二条 秘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外网)的计算机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密的材料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外网)物理隔离。
第六条 各室发现计算机系统泄密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在24小时内向县国家保密单位报告。
第七条 涉密的计算机信息在打印输出时,打印出的文件应当按照相应密级文件管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废页应当及时销毁。
第八条 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涉密计算机造成泄密事件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本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制度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涉密部门 篇3
第一条
为加强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依据《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公安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安全规定》,结合公安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
严禁在涉密计算机硬盘内存储绝密级文件和信息;对涉密计算机存储的涉密文件,要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和清理,严格落实保管责任人。
第三条
涉密计算机必须设定不少于8位数的开机密码,有专人使用和管理,密码报本单位保密领导小组成员备案。
第四条
涉密计算机出现故障需要送修的,须经保密部门和信息通信部门的检查和技术处理。涉密计算机硬盘损坏后,需将硬盘拆下,交有关人员妥善存放,经分局保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交分局定点单位销毁。
第五条
要对涉密计算机硬件资源加贴标签及定密标识,设备的随机资料(含磁介质、光盘等)及保修(单)卡由各涉密单位保管。
第六条
严禁“一机两用”行为。涉密计算机要有完善的安防措施,严禁接入公安信息网、互联网或其他网络,在系统进入、资源共享、屏幕保护等方面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涉密计算机输出涉密信息,须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由专人进行操作并登记、备案,按相应密级进行管理。未经批准,不准私自下载涉密信息、拷贝涉密信息和将涉密信息制作成光盘。
第八条
公安机关涉密计算机系统的软件配置,不得进行公开交流和擅自对外公开发表。
第九条
外来人员和非本单位雇用人员不准单独接触非涉 密计算机,严禁接触涉密计算机。公安机关涉密计算机应严格控制参观,必要的参观须经主要领导批准。
第十条
公安机关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信息要严格备份,采取有效的防盗、防火措施,确保备份信息安全。
第十一条
非涉密计算机禁止存储、处理涉密文件及信息。
第十二条
非涉密计算机禁止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涉密计算机严禁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第十三条
【涉密部门】推荐阅读:
涉密体系文件-涉密岗位保密承诺书11-23
涉密信息载体08-07
涉密载体管理情况12-18
涉密档案管理工作10-21
涉密电子文件管理措施08-12
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05-12
涉密工厂外来人员管理06-12
涉密人员保密自查表10-25
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07-04
涉密会议保密管理规定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