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

2024-08-08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通用2篇)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 篇1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以下简称“涉密数据”)的管理和使用,保障涉密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福建省国家保密局关于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福建省涉密项目确认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涉密数据,是指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过程中,以纸质、移动存储等介质形式存在的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数据。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负责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涉密数据及其载体的单位和部门(以下统称“涉密单位”)。数据分发管理单位为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福建省地名普查办”)和市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级地名普查办”);数据提供单位(即普查工作图及相关数据提供、加工处理单位)为福建省地名普查办;数据使用单位为省级区划地名数据库及相关系统建设承担单位、市级地名普查软件及相关系统建设承担单位和参与地名普查作业单位。

第四条 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应遵循主动防范、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措施,提高防范、发现和处置能力,做到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市级地名普查办要切实履行好对县(市、区)级地名普查办和本级涉密单位涉密数据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职责。

第五条 涉密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保密管理制度。制定的保密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六条 涉密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涉密数据。

第二章 涉密数据范围与保密责任

第七条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涉及的涉密数据主要包括:

(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1:50000比例尺纸质军用地形图和地形图矢量数据,密级为机密级;

(二)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正射遥感影像数据,密级为秘密级;

(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汇交的成果数据,密级为秘密级;

(四)《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界定的地名数据,密级为秘密级;

理涉密数据交接登记。

(四)涉密数据移交。

1.数据提供单位准备涉密数据及其清单。2.数据提供单位审验涉密数据领取人员身份。

3.数据提供单位向省级地名普查办移交涉密数据,双方现场填写涉密数据移交单。

第十条 纸质军用地形图按各省辖区范围加盖“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专用图”专用章。市级地名普查办需在纸质军用地形图上加盖流水号,并建立相关数据管理和移交档案。

第十一条 涉密数据及其介质的移送应遵守国家关于涉密数据移送的相关规定,由专人执行,并按交接清单进行查验复核。

第十二条 市级地名普查办应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级涉密数据申请、审批和移交程序。

第四章 涉密环境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涉密数据应在符合防盗、防泄密等有关安全保密防范要求的环境下使用。

第十四条 涉密计算机应采取以下安全保密技术手段:

(一)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能够实现身份鉴别,并可对不同角色授予不同的权限。同时,应设置开机密码,长度不少于10位数,并根据人员使用情况定期更换。

(二)违规外联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记录、警告并阻断违规外联行为。

理工作,并与涉密数据使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第十八条 要加强地名普查相关人员管理,进行岗前保密培训,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和监督检查,并按照有关规定签订保密承诺书。涉密数据的系统管理人员要严格审查,定期考核,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九条 涉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应当及时移交所保管和使用的全部涉密介质,同时取消其涉密计算机访问授权。

第六章 涉密数据管理

第二十条 涉密数据不得在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存储、处理和传输。

第二十一条 存储涉密数据的纸质、移动存储等介质应当按所存储涉密数据的最高密级标识密级、登记在册,并按相应密级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要加强存储涉密数据介质的登记、传递管理,防止介质被盗、被毁和被擅自复制。未经批准,严禁将介质带离工作场所。

第二十三条 纸质军用地形图不得擅自复制、损毁或转借。工作中破损、无法使用的,由市级地名普查办统一向省地名普查办申请换领。

第二十四条 要加强涉密数据的导出、打印管理,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审批,登记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存储涉密数据介质的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

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涉密数据保密管理办法 篇2

摘要:历经30年,自2015年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地名基本情况的调查;规范地理实体名称;设置地名标志;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建立地名普查档案。本文从明确基层地名普查面邻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做好这次普查进行了全面系统解析。

关键词:地名普查;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094-01

地名普查同其它统计工作一样,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此基层如何做好地名普查工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从一个基层普查员的角度,本人就如何做好这次普查工作有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要明确基层地名普查面邻的重点和难点,基层普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困难:

1.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在镇村两级没有专门从事地名管理的的人才队伍。县级一般只在民政部门设地名科,而长期从事各类普查工作的统计部门则一般没有专门的地名普查科室。并且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人员配备不齐,运行资金不到位。由于本次地名普查类别主要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1大类地名实体进行普查,工作量大,任务分散,因此单靠有限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完成这么一项浩大的一项工程的。

2.经验缺乏。由于本次地名普查是时隔30年后进行的一次全面普查,时间间隔长,很多新增要求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即使是上次普查过的内容,现在较上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难有现实的成果可复制。本次普查只有立足本地实际,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才能真正达到任务目标要求。

3.所需的文献资料缺乏。由于建国以来我国仅进行过一次专业地名普查,而且是在30年前,鉴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所编撰的地名志比较简单,参考价值不大,而一般情况,在基层,普遍不重视历史资料的归集整理,没有其他的相关图、录、典、志等文献资料可供借鉴和参考,尤其是缺乏记载名称由来、含义、历史沿革以及相关属性信息的文献和资料。因此对于一些政区实体,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政区实体应深入调查、考证、梳理其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

保障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对本次普查的认识不到位,甚至对此只是通过开几次会的形式安排下去。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一般不会专门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及由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地名工作者成立的专家委员会。人员得不到保障;设备得不保障;所需经费不纳入财政预算,经费得不到保障。

针对以上困难和实际,个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这次普查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本次普查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普查工作机构人员、设备、经费等保障工作;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科学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地名普查工作的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各地要按照地名普查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和工作需求,积极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合理调配办公室人员,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设施),规范编制经费预算,保障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提高各级普查工作队伍的业务技能。

二、建立工作机制。各级要建立普查工作机制,规范普查的内容和范围,分解工作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措施和相关工作制度。要做好工作部署,研究、协调处理普查中遇到的问题;要实行领导分级制和数据审核岗位责任制,落实数据审核“一枝笔”,发挥政府的牵头和纽带作用,统筹做好协调工作,实现信息共享;要强化指导督导,发挥好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特长优势,协助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调度和通报,有效促进工作落实;要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有关保密纪律,认真落实保密措施,防止发生失泄密问题;要严格遵守军事设施保护法律法规,普查军事管理区所辖地名时应当征得当地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或军事设施管理单位的同意,并按规定做好军事设施信息的保密。

三、注重普查实效。各级地名普查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的统一部署和相关技术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统一计划方案,县、镇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计划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分工,按统一的时间点和任务要求推进工作。统一任务内容,细化普查地名类别,科学、合理筛选普查对象,规范地名属性数据采集录入,严格质量控制和监理,确保普查成果数据质量。

(一)详细收集地名普查资料: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有关地名属性和图形信息的书刊、地图,主要包括已公开出版有关地名的图、录、典、志和成果档案资料,重点围绕地名名称的由来与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述等内容组织资料收集;二是地名主管部门和其它专业部门工作中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录入的区划地名界线信息;三是普查地区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有关部门开展相关普查获取的成果数据。

(二)是实地查证地名或地名标志的现状、标准名称书写,核实预填写内容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并纠正其中的错误;二是采集登记表中缺失的内容和多媒体信息,并视情测量地理实体的相关物理参数;三是采集登记新生地名实体测量并登记相应的地理坐标;四是标注工作草图,将地名名称、位置的变化情况规范地标注到工作草图上。

四、搞好宣传报道。各地要制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做好普查宣传工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栏、广告栏等多种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先进典型,积极创造地名普查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中班语言:小金鱼下一篇:汽车营销理念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