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共10篇)
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 篇1
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公共财政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管辖范围内非税收入的执收、资金、票据管理及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政府债务收入、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外,由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执收单位),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或者提供特定公共服务,通过征收、收取、处罚、受赠等方式(以下统称执收)取得的财政资金。
第三条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
(二)专项收入;
(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四)罚没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七)其他应当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的资金。
第四条 非税收入项目的设立、变更、取消、停止执行和执收标准的调整,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项目目录,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并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省对价格调节基金的有关规定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 非税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规范、高效和便民的原则。
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缴分离、收支分离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研究和解决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非税收入监督管理体制,保障非税收入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其管辖范围内的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统一管理非税收入资金,组织非税收入的执收、核算、分配和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审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执收单位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执收非税收入。对违法执收非税收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缴纳,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或者投诉。
对在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财政部门可以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 篇2
实行公共财政改革以来, 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分税制、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金财工程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较完善的一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推广综合预算、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入分配等就成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政府非税收入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其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部分, 因此, 高校作为非税收入的一个执收单位, 研究、探索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高校收入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收入分配体系的组成部分, 与税收互为补充, 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形式, 是政府财源的重要来源, 在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了高校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换言之, 这部分收入成为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从高校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角度, 还是从理顺整个政府非税收入体系而言, 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都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二、广西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广西一直都很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2004年, 财政部颁布了财综[2004]53号文, 该文形成了政府非税收入纲领性文件。2007年广西又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2009年区财政厅等部门又就《条例》作了释义;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财政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这些文件都对广西的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根据目前广西高校对非税收入执行情况调查, 以及笔者的工作实践, 发现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欠缺, 高校非税收入在政策落实、非税收入界定、票据管理和核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非税收入概念依然模糊, 有关指导文件上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统一和细化, 使之更具指导性。
一是自提出非税收入的概念并执行以来, 因有关文件中非税收入的概念、范围欠具体, 各级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文件中也没有针对非税收入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具体的区分, 缺乏具体指导性。甚至, 同一概念在相关不同文件之间出现意思相左或难以区分的情况。例如, 作为高校非税收入主要构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解释, 我们很难在有关文件或释义中得到明确的区分, 这两种收费有的解释甚至是一样的, 在收费设定上都规定了其成本补偿性和有偿性, 其价格标准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审定或制定;只是在审批程序上有所不同。另外,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非税收入文件中都这样规定:非税收入属于应税项目的应依法纳税, 并将税后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但不明确哪些是应税项目非税收入。因此, 长期以来, 高校非税收入实务界很容易产生模糊, 一线工作人员深感界定不明, 如应税、非税不清, 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不明等等, 给高校非税收入工作带来一些混乱。
二是非税收入范围虽有规定, 但是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 (或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除基金、罚没收入外, 各类收入所包含或包括的具体内容仍不详, 其中, 最为明显的是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三项内涵不清。比如, 关于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取得的规定:利用国有资产 (资源) 通过出租、转让和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这里的“其他方式”具体所指不清, 是自营呢?还是对外服务, 有待明确。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 其他各类非税收入项目没有明确规定认定部门、认定政策依据也不明确。
此外, 由于非税收入项目多、涉及范围广、缴费情况复杂, 部分非税收入收取额的计算技术性、专业性强, 因而存在各地政策不尽一致, 管理方式多样化的现象。
2. 高校收费监督多头管理, 缺乏统一的规范, 欠缺效率。
高校接受财政、物价、税务和教育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 但各监督机构之间沟通不足, 缺乏统一的规范, 致使高校等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管理上可左可右、无所适从, 随意性较大, 最后导致效率欠缺。
现行高校收费实践中, 高校收费实行的是“双轨制”, 既有行政事业性收费, 也有服务性收费。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划归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由财政、物价部门联合审批 (并报经人大批准通过) , 在收费项目、标准和资金管理上国家严格控制;服务性收费则由物价局单独审批。但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政策区分界限, 收费依据设定和标准制定上都遵循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以培训费为例,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教财[2006]2号) , 培训费为高校服务性收费, 应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制定, 报所在地省级教育、价格、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但在《广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释义中, 培训费的归属却是事业性收费, 而在物价审批中又被列为服务性收费项目, 要求使用税务票据。这样只会导致应税收入、非税收入不清, 税收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不明的效率缺失的结果。收费多头管理和“双轨制”的存在, 很容易引起高校收费的混乱, 并会导致票据使用、收入核算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服务性收费项目, 如高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的网络信息使用服务费、通信费的票据出现无票可开的现象, 财政票据不能用, 税务发票不给领的两难境地。
3. 部分执收单位、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政策执行不到位、重算轻管。
部分高校政策落实滞后, 有些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认为只要开出正式票据、收上来入了学校财务账, 进行合符财务制度的账务处理就行了, 不认真分析具体收入项目的性质、归属, 以及票据的正确使用, 只注意具体的数据核算, 忽略管理;部分单位、人员收费积极性不高, 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拖延、或收不上来, 或少收上来, 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一些高校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致使高校收费管理乱象难以杜绝。
4. 票据使用方面的问题。
目前, 就我区高校而言, 在票据使用上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票据使用缺位的现象。随着高校市场化发展的变化, 高校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根据这种情况, 2006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所颁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文件中规定, 高校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税务发票。2010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再一次明确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形成本单位收入, 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但却未明确使用何种票据。而该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自愿原则提供的服务, 其收费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 如信息咨询等收费应当依法使用税收发票。与财政部要求相反的是, 税务部门对高校有些服务项目收入不予申领税务发票, 致使出现了无票可开的困境, 给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是票据使用欠规范、指导不足。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税务发票的使用上。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为例, 票据管理采用的模式是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向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申领、核销, 专人管理, 除银行代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校财务部门批量处理外, 一般日常零星收费, 由各学院等校内部门代收, 开具有关手工票据。但由于各二层机构使用票据的人员多为兼职, 专业知识不足, 或者指导不足, 因此, 票据错开、作废、超期上缴、入账, 字迹模糊等情况都有发生。
三是执收单位票据使用模糊。由于经营服务性收费与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项目界定不明致使票据使用不清。2010年财政部关于票据使用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营服务性收费使用税务发票, 而国有资产 (资源) 有偿使用收入则应当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就广西而言, 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即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呈两难状。
5. 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方面问题。
据了解, 目前, 一些高校内部尚无一套完整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票据使用、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尚无出台成文的管理办法, 缺少制度上的指导文件。因而, 高校内部存在收费项目拓展透明度不够, 指导欠缺, 执收、核算比较被动, 监管不足等现象。同时, 还存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足的情况。具体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不足;收费立项、申报、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非税收入执收和明细管理与核算信息化尚需不断完善以及校园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提高等等。
三、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鉴于当前财政改革的需要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妥善解决高校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加强和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1. 统一政府非税收入监管体系和规定, 是执收单位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少混乱的根本保证。
价格、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这些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 对非税收入的内涵、性质、具体范围、收费项目、票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监管统一对接, 力戒监管缺失、推诿, 避免上级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 使执收单位产生混乱。
2. 细化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制定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 提高非税收入实施的指导性。
制定一套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 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的概念、具体内容及范围, 概念上要明确, 性质上要确定, 明确规定各类收入的具体内涵、认定部门和认定政策依据。为此, 建议财政、税务、物价等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统筹兼顾, 制定一个互相衔接和对应的具体办法, 统一指导执收单位顺利开展有关事业活动。
3. 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优化高校非税收入工作的可操作性。
根据现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学校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因此, 学校收费工作相当繁杂、工作量大, 建议通过加强校银合作, 推广采用高校委托银行代收、学校统一开票核算、集中汇缴财政的收费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优化和简化了高校非税收入执收及核算工作, 又实现了高校收费全额上缴财政, 符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要求, 纳入部门预算, 统筹安排,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4. 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管理。
票据管理是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 是高校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 同时也是财政、物价、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加强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收费管理工作, 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从源头上规范高校收入行为。为此, 建议按照收入的性质, 严格划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使用范围, 非税收入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票据, 应税收入统一使用税务发票。严把票据领、用、审核、核销关, 督促各高校建立健全内部非税收入票据领用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 有效遏制混用票据、超范围使用票据等违规行为。同时, 大力推进票据网络化管理, 跟踪每一张票据的使用情况, 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素质, 明确票据有关政策和适用范围, 加强与财税部门联系, 准确反映业务内容及收费项目的性质, 是依法领用正确票据和顺利开展业务的保证。例如, 上文中提到的网络管理使用服务和有关后勤服务业务, 可以列为科教文化等相关服务业, 应该领用服务业税务发票。
5. 加强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完善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校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拓展, 为了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 高校内部很有必要建立一套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全过程, 适合高校实际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同时, 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也需不断扩大和深化。据调查, 目前一般高校在学宿费缴费明细记录以及账务核算方面, 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但在管理上的应用还比较薄弱, 尚需不断完善和深化。建议建立一套高校收费项目信息库。具体就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层次、专业、部门、范围等分项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票据管理信息库, 跟踪票据使用动态;不断完善非税收入明细化收费信息管理系统与核算系统。最终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收费项目立项、申报、批准和监督管理信息化;收费明细管理信息化;核算信息化。实现校银合作, 加强财政、银行、教务、学院等部门校园信息共享, 完善网络化建设, 不断提高高校非税收入执收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高校非税收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良性发展轨道。
6.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树立管理观, 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收支两条线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给高校管理特别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财务工作由于数字化、条条框框严格, 一部分人员甚至一些领导容易产生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 工作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因此, 要求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开拓进取、积极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树立全局管理观, 统筹管理, 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 紧跟时代步伐和国家改革发展的要求, 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满足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
摘要:近年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改革,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1年的收支两条线制度, 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 到2004年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的颁布和执行, 建立了一整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随着各地政府财政部门对这一体系的推行, 高等学校也融入了改革发展的浪潮中。高校应对非税收入进行规范化管理, 理顺财政分配管理。
关键词: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对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G].2004
[2].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G].2007年颁布
[3].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释义[G].2009年发布
[4].《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J/OL (]教财[2006]2号)
[5].武汉工交职业学院财务部课题组 (张洪祥, 何汉平, 熊彬, 吴洁, 胡德义) “高校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J].财政监督, 2006 (11)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 非税收入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及影响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一定规则采取收费、基金等非税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分别筹集用于特定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存在着大量的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在政府全部的公共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对微观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都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财政部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非税收入分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对于我国当前非税收入管理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建国以来,随着地方财权、财力不断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改革和建设的需要,这就迫使政府增设收费项目,允许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创收”,造成我国非税收入数额不断增长,且增长较快。据统计,我国非税收入由1978年的960.0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0523亿元,26年增长了10.95倍。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在1985年为42%,1990年达到50%,2004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所占比例仍高达28.5%。
二是宏观税负较重,管理较为混乱。我国的非税收入规模一直很大,而且增长迅猛。因此,虽然我国宏观税负比重不高,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的税费却很重。非税收入的收费主体多元化,收费项目过多,管理上则职权分散、多头管理,秩序混乱,如有的地方和部门的收费罚款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弹性大、随意性强;有的收费项目已经明令取消,个别地方和部门仍然坚持征收等。
非税收入作用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制条件和范围的,一旦非税收入规模过度膨胀,缺乏监管,必然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当前主要表现为:
1.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现行的收费却远远超越了正常交易的范围,企业所要承担的税、费负担较重。据估计,在我国企业的负担中,税、利息、费各占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一些乱收费等不合理负担的存在,这些收费大都是硬性摊派,强行征缴。
2.收费挤占纳税,影响税收功能。对于政府而言,从整个经济中所获取的资源或收入是有一定限度的。政府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二者之间存在着税费挤兑效应,非税收入规模过高必然影响到税收收入的规模,容易对税基产生侵蚀,使“税源”转化为“费源”,客观上产生“费挤税”问题。费税规模倒挂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制止,将危及国家政权根基,影响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稳定、调节等功能作用的发挥。
3.分散国家财力,削弱政府调控。我国现行的非税收入中,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纳入了预算管理外,其他大部分都在预算外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巨额预算外资金长期分散于各地区和各部门,游离于预算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分散了国家财力。财力的分散,一方面導致大量的收费集中在财政部门以外的部门和单位手中,降低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则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造成分配秩序混乱,不利于政府统筹使用财力。
4.加剧分配不公,滋生消极腐败。非税收入收费管理的部门化和征收主体多元化导致了政府收费政出多门,资金管理混乱,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管理混乱还会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收费制度的框架设计使收费所得与部门的权力和利益相联系,造成人们致力于谋求权力和扩大利益,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二、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探索
为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中央和地方进行了多种探索。由于人们对非税收入认识的局限性和非税收入自身的特点和方式,导致我国目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多样化。目前这些探索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又存在一定问题。
1.现行模式。近年来,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统管代收”,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银行开票、银行代收、财政主管”;二是“职能分工”,其基本操作程序是遵循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各自分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三是“分散征收”,其特点是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征收,资金不经征收单位过渡户直达地方金库和财政专户,一般性收费由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收费项目则在中心设立征收点,由征收点代收银行代收;四是“集中汇缴账户”和“收入过渡户”模式。
2.成效和不足。上述几种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是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一种探索,正确认识了政府非税收入,理顺了财政职能,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征收透明度,实现非税收入的收与支的分离,加强了对非税收入使用的管理。但依然存在如下不足,如:缺乏一个统一的全国模式和全国统一性法规;没有彻底解决好激励与约束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还没有形成共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涉及到非税收入使用问题,对政府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标准及资金拨付问题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办法,非税收入使用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还不够。
3.改革非税收入的具体举措。
(1)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构建地方财政收入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未能理顺是导致非税收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和规范必须伴随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及规范化管理同步进行,并不断完善。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建立起合理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非税收体系,调整税、费结构,特别是地方财政中的非税收入结构,把非税收入通过“费改税”从体制上调整税费结构,壮大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同时,应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在科学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既要确保中央政府统揽全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也要确保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重新界定审批管理权限,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建立完善的政府收入体系,就是要在政府收入中划清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界限,建立以税为主、以非税为辅的分配格局,明确各自规模、比例和作用。为此,需要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非税收入项目重新进行审视,实施分类改革。
一是要取消非法和不合理的非税收入项目,如某些政府部门履行管理职能而对管理对象征收的行政性收费、制度外收费;二是实行费改税,加大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 ,完善现有的税收体系,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将税收收入水平提到政府收入的主体地位。三是保留、规范需要的非税收入项目,大力发展有前景的非税收入,如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彩票发行收入、特许使用费收入等。
(3)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征、管、用体系。①改革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一切履行政府职能的收支全部采用财政预算的方式,经法律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改变原来财政预算统收统支的方式,取消预算外范畴及其管理办法,将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于财政税务部门管理,将收费使用权和收费所有权相分离。
②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统一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要求政府预算必须包括全部财政收支,全面完整反映政府活动。一是在收入方面,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财政专户,纳入预算管理;二是支出管理方面,通过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状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其职能和业务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按标准供给经费。
③建立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银行代收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不断完善,实现非税收入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目标,控制执收单位的收入项目、标准、账户设置、票据使用等,规范执收行为,有效防止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通过信息系统,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来源、结构、规模等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管和分析,以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4)其他配套措施。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非税收入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事权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仍然需要通过收费等非税收入来支撑。因此,从政府的角度讲,应按照公共财政的框架要求,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不再从事经营性产业和竞争性行业的投资,重点保证社会公共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②加强制度规范和法制建设,将非税收入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前,关于非税收入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一些分散的决定、办法和通知,法律层次低,缺乏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可以遵循。具体表现为,政府非税收入界定不清晰,对于哪些收入应当列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收入管理上难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在支出管理上未能真正做到收支脱钩、统筹安排;对违反非税收入的事件缺乏相应的处罚或惩治的制度规范。因此,建议研究起草专门的法规、条例,就非税收入的性质、范围、分类、征收管理以及支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办法 篇4
XX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
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
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X政办〔2017〕15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办法
2018年2月25日 附件: 非税收入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非税收入设立、征收、票据、资金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国家权力、政府信誉、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等取得的各项收入。具体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三)罚没收入;
(四)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五)国有资本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收入;
(七)特许经营收入;
(八)中央银行收入;
(九)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十)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十一)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
(十二)其他非税收入。
本办法所称非税收入不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指计入缴存人个人账户部分)。
第四条 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五条 非税收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六条 非税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规范、透明、高效的原则。
第七条 财政部门是非税收入的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审批设立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非税收入。
第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
第二章 设立和征收管理
第九条 设立和征收非税收入,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按下列管理权限予以批准: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
(二)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特许经营收入按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规定设立和征收。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由拥有国有资产(资本)产权的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按照国有资产(资本)收益管理规定征收。
(五)彩票公益金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规定筹集。
(六)中央银行收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征收。
(七)罚没收入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
(八)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政府收入的利息收入及其他非税收入按照同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管理规定征收或者收取。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设立非税收入项目或者设定非税收入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和期限。
第十条 取消、停征、减征、免征或者缓征非税收入,以及调整非税收入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和期限,应当按照设立和征收非税收入的管理权限予以批准,不许越权批准。
取消法律、法规规定的非税收入项目,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非税收入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也可以由财政部门委托的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执收单位)征收。
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改变非税收入执收单位。
法律、法规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公示非税收入征收依据和具体征收事项,包括项目、对象、范围、标准、期限和方式等;
(二)严格按照规定的非税收入项目、征收范围和征收标准进行征收,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并对欠缴、少缴收入实施催缴;
(三)记录、汇总、核对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非税收入征缴情况;
(四)编报非税收入收入预算;
(五)执行非税收入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执收单位不得违规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非税收入。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非税收入执收管理和监督,不得向执收单位下达非税收入指标。
第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缴纳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履行非税收入缴纳义务。
对违规设立非税收入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的,缴纳义务人有权拒绝缴纳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六条 缴纳义务人因特殊情况需要缓缴、减缴、免缴非税收入的,应当向执收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执收单位报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审批。
第十七条 非税收入应当全部上缴国库,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坐支或者拖欠。
第十八条 非税收入收缴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
第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快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管理,逐步降低征收成本,提高收缴水平和效率。
第三章
票据管理
第二十条 非税收入票据是征收非税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非税收入票据种类包括非税收入通用票据、非税收入专用票据和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具体适用下列范围:
(一)非税收入通用票据,是指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
(二)非税收入专用票据,是指特定执收单位征收特定的非税收入时开具的专用凭证,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政府性基金票据、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票据、罚没票据等。
(三)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是指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执收单位收缴非税收入时开具的通用凭证。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通过加强非税收入票据管理,规范执收单位的征收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并确保依法合规的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第二十三条 非税收入票据实行凭证领取、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制度。
执收单位使用非税收入票据,一般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向同级财政部门申领。
第二十四条 除财政部另有规定以外,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应当向缴纳义务人开具财政部或者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
对附加在价格上征收或者需要依法纳税的有关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缴纳义务人开具税务发票。
不开具前款规定票据的,缴纳义务人有权拒付款项。
第二十五条 非税收入票据使用单位不得转让、出借、代开、买卖、擅自销毁、涂改非税收入票据;不得串用非税收入票据,不得将非税收入票据与其他票据互相替代。
第二十六条 非税收入票据使用完毕,使用单位应当按顺序清理票据存根、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非税收入票据存根的保存期限一般为5年。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报经原核发票据的财政部门查验后销毁。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 非税收入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按照管理权限确定的收入归属和缴库要求,缴入相应级次国库。
第二十八条 非税收入实行分成的,应当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分成比例。
第二十九条 非税收入应当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存储、退付、清算和核算。
第三十条 上下级政府分成的非税收入,由财政部门按照分级划解、及时清算的原则办理。
第三十一条 根据非税收入不同性质,分别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第三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收益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使用,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非税收入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非税收入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四条 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接受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非税收入情况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和执收单位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非税收入项目名称、设立依据、征收方式和标准等,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提高非税收入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监督和举报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设立、征收、缴纳、管理非税收入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教育收费管理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非税收入管理规定 篇5
雁峰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二、责任人
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实行局长负责下的岗位分工责任制,局长主持局内全面工作,其他同志按照岗位分工承当各自的工作任务。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责任人为局长、承办人。
三、征收管理依据
《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四、征收管理范围
区财政局是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区有关部门单位是区非税收入的执收单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的部门单位,包括区级国家机关,履行或代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定额补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事业单位”),以及上述部门单位的派出机构。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五、征收管理制度
1、实行以票管收。执收单位统一到区非税局申请领取非税执收票据。执收单位收取非税收入时,必须按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出具合法有效的财政票据,否则缴款义务人有权拒付。
2、非税收入专户管理。各项非税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区财政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未经区财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单位不得私设收入过渡性帐户,也不得将属于非税收入性质的资金缴入单位设在财政的其他资金帐户。
3、非税收入入库管理。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模式进行规范管理。
根据“两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非税收入管理局每月按规定分收入级次、科目类别或执收单位、收入项目定期划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对执收单位实行综合预算,根据单位工作和事业需要安排相关经费。非税收入管理局每年度向政府提出资金统筹的方案,经批准后将统筹资金转为财政预算收入。
六、征收方式
(一)非税收入采取直接征收和委托征收两种方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项目,由法定执收单位直接征收;法定执收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委托其他单位征收的,应签订委托协议,并报非税收入管理局备案。采取委托征收方式的,应当对受委托单位的征收行为实施严格监督,并承担受委托征收行为的法律责任;受委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单位的名义征收非税收入,不得转委托。非税收入管理局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征收窗口或执收点。
(二)非税收入采取直接缴款和集中汇缴两种缴款方式。
1、直接缴款。执收单位在办理收款业务时,应当向缴款义务人出具《湖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通过转账方式缴纳非税收入款项的,缴款义务人须到其开户银行办理缴款手续,其中,缴款义务人开户银行是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非税收入应直接划解财政部门在该代理银行设立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缴款义务人开户银行不是非税收入代理银行的,资金缴入执收单位或缴款义务人选择的非税收入代理银行主办行。通过现金方式缴纳非税收入款项的,由缴款义务人就近到非税收入收款代理银行缴款。
2、集中汇缴。集中汇缴只适用于按有关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开具《湖南省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的非税收入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执收单位按有关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开具《湖南省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并收取款项后,由执收单位按日分收费项目汇总并填表制《湖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将所收款项集中缴入示范区“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七、监督检查
1、建立完善局务会制度,局内明确分工,每个办事环节经办人都要签名以示负责,局内全程记录办理过程并归档保存。
2、局内对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情况监督检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3局内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4、通过公开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
5、接受区财政局有监督管理职能科室的监督检查。
6、接受人大、政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八、责任追究。参照以下条例处理:
一、执法股室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违反规定办理财政收支预算审核、批复或者调整的;
(二)违反规定办理资金拨付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各类账户的开设、变更或撤销的;
(四)违反规定征收基金、罚款或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办理预算收入退库的;
(六)违反规定办理减、免税费的;
(七)违反规定办理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的;
(八)违反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的;
(九)违反规定参与或干预政府采购中的商业活动的;
(十)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十一)违反规定发放罚没票据或者收费票据的;
(十二)违反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和行政裁决的;
(十三)违反规定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
(十四)没有法定依据委托有关组织实施行政执法的;
(十五)指派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实施行政执法的;
(十六)违反规定不履行或故意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
(十七)违法制定涉及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造成行政复议被纠正或行政诉讼败诉的;
(十八)违反规定实施或不予行政许可的;
(十九)违反规定实施财政监督检查的;
(二十)其他依法应当追究的行为。
二、追究行政过错责任,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以下处理:
(一)责令写出书面检查,进行批评教育;
(二)通报批评;
(三)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扣发全部或部分目标管理奖;
(五)调离执法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
(六)责令辞职或辞退;
(七)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八)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在追究上述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对错误的行政行为进行纠正。
非税收入管理岗位职责 篇6
1、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全系统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实施办法;
3、负责拟订年度工作目标、工作计划;
4、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全系统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发现工作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负责全系统非税收入缴款书管理工作;
6、负责协助做好全系统非税收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7、负责与财政、国库、银行等部门的协调工作;
8、负责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B岗
浅析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篇7
非税票据是财政部门为规范非税收费行为, 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和监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实施行政、事业、基金等收费时, 按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开具的收款凭证。非税票据是规范财经程序, 实施经济行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会计凭证;是收费单位和被收费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凭证;是强化财务监督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但由于非税票据的种类多, 使用单位和部门情况复杂, 使非税票据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 直接影响了非税票据监管的全局工作。
近年来, 为了加强非税票据管理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 非税票据在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 强化非税票据管理是做好非税收入征缴、从源头治理“三乱” (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保证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的有效措施。非税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执收单位财务收支活动, 有利于财政增收节支, 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一、非税票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 对非税票据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高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的表现主要为“收费”和“罚没”, 一部分非税收入没有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 使个别单位对非税收入的性质缺乏认识, 认为非税收入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本单位、本部门所有, 将所收的非税收入视为自有资金, 坐收坐支, 私设“小金库”, 对政府调控, 政府管理有抵触情绪。还有些单位, 所征收的非税收入不及时缴库, 缴库还要征求本单位领导的同意, 或要财政局、收费局给优惠政策等等。并且对非税票据认识模糊, 在管理和使用上出现这样那样的违规违纪问题。
(二) 非税票据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在票据管理过程中, 由于非税管理机构上下没有对应渠道, 各级只管本级收入, 多渠道发放票据, 多渠道管理非税收入, 再加上非税票据的项目多, 种类和格式的多样化,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税票据在管理上的混乱和不统一。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单位基础管理薄弱, 缺乏管理和控制;有的单位不按规定使用统一的非税票据, 使坐支、挪用、截留非税收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和部门虽然推行“单位开票, 银行收款”, 但现场执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难以真正实现收缴分离的要求。目前, 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 人为地增加收费环节, 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 造成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致使票据管理在主观上得不到重视。
(三) 对非税票据监管和稽查重视不够
有些单位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和稽查没有足够的认识, 甚至把非税收入资金视为自有, 认为非税收入是自己收的, 不是正规的财政收入, 把管理与监督、稽查的必然联系割裂开来。从财政角度来看, 重分配轻监督, 重收入轻支出, 忽视了在整个非税收入资金流程中的监督, 从而使财政监督、稽查体系的建设长期处于低谷,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要求。另外, 承担非税收入监管的部门太多, 如:物价、审计、纪检、财政等, 由于这些部门缺乏明确分工, 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缺乏制度化的界定与配合, 造成监管上“缺位”与“越位”现象的存在。
二、强化非税票据管理的举措
(一) 加强宣传, 增强执法守法意识
加强非税票据监管是一项长期的、严肃的、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它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制止“三乱”现象,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 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税轻费的思想, 认识不到费和税都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而非税收入又弥补了税收的不足。非税票据是非税收入的法定票据, 和税票一样具有法定地位。加强非税票据管理, 在预防腐败现象, 治理“三乱”, 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在票据管理、监督中, 光靠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还不够, 必须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管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非税收入的征管范围, 及时公布现行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 使缴费人和公众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的各项收费、罚没政策和规定。对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 收费项目、标准不明确或非法项目、超标准的收费, 缴费单位和个人可以拒绝, 也可以向财政、审计等部门举报, 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促进政府宏观调控, 利于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 管好非税票据也是反腐倡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 健全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非税票据是非税管理的源头, 各级非税机构应实行统一的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取消票据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逐步完善非税票据的领、销流程内控机制, 建立票据发放限量制度, 票据缴销审核制度, 特别是票据检查稽核制度, 要细化到票据的份、大小写和各联票据的填写一致上。在经济飞跃发展的今天, 非税票据管理体制的建立, 必须依赖制度体系予以保证, 使制度既起到规范票据管理的目的, 又起到促进非税票据管理的作用。当前, 非税票据管理之所以有些松懈, 与现行的非税票据管理只重使用执收, 缺乏制度约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建立健全非税票据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非税票据管理的严格、规范, 从而使非税票据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 规范非税票据日常领购、保管、核销环节的管理
非税票据的领购、保管、核销是非税票据管理的重要环节。发放是源头, 核销是关键, 保管是基础。建立“定向领购, 限量供给, 缴旧领新, 以销促收”的“以票控费”机制, 明确各个岗位职责, 将征管科、票证科、稽查科融为一体, 相互制约, 相互补充, 找准突破口, 力抓非税管理。一是非税票据记账, 取消原来使用的领销、保管、核销在账本上签字的台账管理模式, 借鉴资金收付记账模式, 采用电子记账。启用非税票据申领单、非税票据缴销单作为记账的原始凭证, 销票人、审核人相互签字, 留存根记账、对账、检查。使票据管理逐步过渡到网上整体运行的统管模式。二是发出非税票据, 启用本单位的票据序码, 序码由年、月、领用票据本数序号组成。以便随时掌握执收单位存票情况以及领取时间和领票渠道, 督促执收单位按时间顺序用票, 避免库存“死”票, 促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库。三是执行非税票据领销流程的内控机制, 票据领购、缴销等程序, 必须按照规范的申领、收缴、登记、复核、存档等手续进行, 确保票据流程的缜密明细。
(四) 加大非税票据的监管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为加强非税票据管理,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但还应进一步明确其具体性、细化性和操作性, 将多渠道发放票据、多渠道管理非税收入归拢起来, 明确其职能, 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将非税管理的征收体系、管理体制、权限职能界定明晰化, 充分调动财政监督的积极性, 使财政监督渗透到票据使用的全过程中, 对使用的票据进行跟踪检查, 对违反非税票据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程序按规定严格处罚。
(五) 加强非税票据的稽查管理, 深化非税收入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物价监督、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而非税票据的日常稽查中发现, 执收单位使用其他票据收费、开大头小尾票以及票据监管政策不清, 失去社会监督等类似问题, 检查组要申请其他职能部门核查、处理, 从本质上失去了票据监督的意义, 使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不了了之。因此, 应尽快建立非税票据稽查制度, 使非税管理的稽查实施、稽查程序、稽查职能与权限、稽查决定的执行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 从而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通过这些做法, 使非税票据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正确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合法, 实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从而有力推进非税收入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非税票据管理在正确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确保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和合法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而, 强化非税票据管理势在必行。
规范县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 篇8
摘 要 近几年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问题仍然较多,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重点分析当前非税管理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非税收入 创新 管理理念 监管思路 举措 手段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部门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创新非税管理理念、监管思路、管理举措及管理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才能促进非税收入良性发展。
一、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过去“预算外资金”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县级非税收入与部门收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脱钩”,非税收入仍然是“谁收谁用,多收多返”。在非税收入属性上仍延续过去的观念,总认为非税收入是执收部门和单位的事,“收多收少”全靠执收部门和单位自觉掌握,综合预算收支计划流于形式,缺乏刚性约束。
(二)监管不到位
非税收入执收部门和单位受利益驱使,一是部分部门和单位打时间差,开票和“收钱”不同时进行,使非税收入逃避财政监管,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甚至形成非税收入“空转”。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有关征收标准和基数征收非税收入,而是凭部门意愿或个人关系随意减免,拿非税收入做交易、送人情,造成非税收入流失;还有的超标准超范围征收,财政部门难以监督到位。
(三)措施不到位
虽然采取了“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和“收支脱钩”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只能约束执收部门和单位“开多少票就上缴多少”。这样,有些部门和单位在开票时便少开或干脆不开,私设“小金库”,隐瞒财政收入。
(四)激励不到位
通过调查多个县发现,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还不能彻底实现“收支脱钩”,部门上缴的非税收入按比例进行政府调剂,部门利益与非税收入联系比较紧密。部门和单位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上缴非税收入产生惰性心理,影响非税收入管理。收支脱钩后,部分执收单位产生了等、靠财政资金的依赖思想,缺乏收费积极性,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流失。
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非税收入管理理念
自觉增强非税收入科学管理意识,抛弃旧的“预算外资金”惯性思维,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理念,增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的认识,认清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观念,明确非税收入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收入,必须由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二)创新非税收入监管思路
把非税收入监管的着眼点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的思路上来。首先利用工商、税务等信息平台,采用调查摸底等手段,每年至少搞一次费源调查,摸清所有非税收入项目和底数及非税收入缴纳人变动等基本情况,对非税收入缴纳人进行政策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非税收入管理;其次利用调查的基本情况与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比对,时刻掌握非税收入收缴变化,及时发现异常,依此加强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日常稽核及执行有关政策的监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足额征收;再次强化票据核查,重点核查执收部门票据使用情况及所开票据完整性,保证所有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并足额上缴。
(三)创新非税收入管理举措
在继续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基础上,建立非税收入征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执收部门和单位的执收积极性。具体来说,要充分考虑执收单位的业务范围、业务量、业务成本和代征成本,科学编制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预算,严格非税收入预算执行,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已编制的非税收入预算必须保证足额完成。对实际执行中收入超额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部分,如果确实属于按政策规定努力组织增收的,可部分或全部作为专项资金予以奖励,用于执收部门和单位当年或下一年度的事业发展支出,纳入部门预算支出范围。对执收单位征收不力等非政策因素导致未能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按规定程序相应调减执收部门和单位当年或下一年度支出预算,同时对其非税收入征收情况进行重点稽查,真正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四)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手段
强化非税收入系统管理,加强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将非税收入管理与行政审批、执收部门和单位统一纳入网络管理,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工商及税务部门企业信息同时纳入网络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利用非税收入网络管理平台,实行“综合治费、动态监管、重点跟踪”,特别是涉及城建和土地等非税收入较多的部门,必须利用审批平台准确掌握缴费基数,杜绝执收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自由裁量,使每笔非税收入业务都时刻处在网络监管之下,减少人为因素,有效避免“人情费”现象。
总之,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就一定能促进非税收入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炳东.非税收入征管的思路.莆田市财政信息网.2012.12.
浅谈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篇9
柏海霞
摘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构建,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的。提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不断增加,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收入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成为各级财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支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面广量大,管理上存在缺位和越位现象。部分收入挤入往来款中脱离财政监管,支出缺乏严格管理,挤占、挪用、坐支现象没有彻底纠正。加之“重预算内轻预算外”影响,非税收入难以全额进入预算“笼子”。财政部门在部门预算安排上采取的是先非税后预算,部分单位往往不愿把非税收入基数编制过高,造成科学的部门预算夹带相当成分的人为因素,从而使综合预算、部门预算缺乏完全意义上的真正落实,部门仍存在多收多用,多罚多返的现象。
2.执收存在随意性。一方面,有些部门人为地增加收费环节,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有的甚至搭车收费。另一方面,少数单位受利益驱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规避财政专户管理,把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化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取,还有部分单位缺乏收费积极性,导致应收的非税收入收不上来,或少收上来,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
3.票据管理不规范。第一,部分部门使用的票据“票出多门”,来源渠道复杂,大多数财政票据都是由各省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但也有一些部门或垂直管理单位如国土、税务、银行等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票据,地方财政难以监管。第二,单位重领轻管、违规违纪操作。无专人、专柜、专账管票,票据使用不规范,票据混开、串用、超范围使用,有涂改、挖补、损毁和转借、转让、代开票据等现象,领用票据后不参加财政票据年检,致使票据管理混乱,给“坐支”收入留下空挡,使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志。要加大非税收入概念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逐步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尽快树立非税收入新理念,明确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统一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共志上来,把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各级各部门按章办事、服从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完善征管机制,规范执收行为。第一,对现行所有非税收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不合法和不合理项目,严格执行上级明文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费。第二,要明确界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收费票据管理,将票据的印(监)制、发放、使用、缴销、核查等管理工作统一扎口财政部门,建立财政票据的稽查制度,规范票据使用及管理。第三,设立独立的非税收入征管机构,代表本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内非税收入的征收工作,以利于非税收入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促进征缴合理、公平和规范。
3.健全征管法制,确保规范运作。建立完整系统的非税收入征管法律规范,使非税收入监督管理活动有法可依,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建议尽快出台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将非税收入的性质、标准、征收减免程序、征收管理、票据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解决目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规范非税收入的征管行为。
4.推进网络管理,改善征管手段。按照“金财”工程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尽快开发一套统一的管理软件,软件要以非税收入管理为核心,同时包括票据管理、会计核算、银行代收、财政监督等内容,为实现非税收入管理的高效透明、规范有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能省、市、县三级联网,真正做到执收单位、银行、财政和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征收程序,严密管理手段。
5.建立监督机制,严格处罚力度。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稽查、举报、违规处罚和责任追究等监督管理制度,对乱收乱罚乱用或应征不征、应罚不罚、随意减免的违纪现象,通过各种媒体公开曝光,并依法给予处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进行处罚处分。
参考文献:
[1]李军,葛静娟。创新非税收管理办法[J].中国财政,2006,(7)。
[2]李玉梅。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9)。
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 篇10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5]876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省直各单位:
为贯彻《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4号),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工作,制止各种乱收乱罚行为,维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厅制定了《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自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启用《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和《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逐步取代收费票据和罚没票据。旧版票据使用时间最迟不得超过2006年12月31日。
二、《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的具体种类、适用范围、式样、规格、联次、内容等,由省财政厅另行发布。
三、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要认真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启用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工作进度确定启用时间和范围,并组织相关执收单位认真清理旧版票据。
四、执收单位使用《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徽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5]858号)的有关规定。
五、正常情况下,《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应由计算机填开。在遇停电、机器故障等特殊情况下,可以手工填开,但必须填写规范、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完整。属于集中汇缴或减征的,必须在其右上角“集中汇缴”或“减征”字样后的方框内打“√”标记。
附件: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制、发放、购领、使用、保管、核销及其监督管理,制止各种乱收乱罚行为,维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4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8]10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执收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时,向缴款义务人(以下简称缴款人)开具的收(缴)款凭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其中《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还是银行办理政府非税收入结算的依据),是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主管机关。省财政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具体管理办法,统一印制和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省以下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监管工作。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使用、核销、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未经省财政厅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发放、出售、销毁和承印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第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必须由财务独立核算、财务会计制度健全、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执收单位财务部门统一购领和管理。
第五条 执收单位收取政府非税收入,必须向缴款人出具填开规范的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未出具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填开不规范的,缴款人有权拒绝缴款,财务部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第二章 票据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第六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包括《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和《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两类。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式样、规格、联次、内容等,由省财政厅制定。
第七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式样见附件)是指为适应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分离管理需要而设臵的通用性票据。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一式六联。第一联:银行盖章后退缴款人作缴款凭证;第二联:缴款人开户银行作借方凭证(现金缴款的,由银行留存);第三联:收款人开户银行作贷方凭证;第四联:银行收款盖章后,由缴款人或代理银行退执收单位;第五联:执收单位给缴款人的收据;第六联:执收单位的存根。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各联次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按前款规定用途使用,但下列情形第五联不作收据使用,由执收单位报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核销后,与存根联一同留存备查。
(一)执收单位开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集中汇缴政府非税收入的;
(二)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同时又填制《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作为缴款人办理缴款结算凭证使用的;
(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填制《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划解政府非税收入款项的。《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适用于:缴款人向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非税收入收款银行或者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代理银行)直接缴款;执收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开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当场收取现款后,集中汇缴至财政部门指定的代理银行;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划解上下级分成政府非税收入款项;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将未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非税收入从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划解至财政专户。
第八条 《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是指为适应某项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特殊需要而设臵的具有特定式样的专用性票据。各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市、县需要为某项政府非税收入设立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的,由票据使用单位向同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报经省财政厅批准,可设臵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分为“政府非税收入定额收据”和“政府非税收入非定额收据”两种。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的具体种类及其适用范围,由省财政厅制定。各种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必须专票专用,严禁串用混开。
第三章 票据的印制 第九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并套印财政部监制的“财政票据监制章”。财政票据监制章的形状、规格和印色等,由省财政厅按照财政部有关要求确定。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实行不定期换版制度。
第十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由省财政厅按规定审查确定。除确定的印刷企业外,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印制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私自印制、伪造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第十一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必须按照省财政厅的票据印刷通知印制政府非税收入票据,不得将承印的票据转移到其他企业印制。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应当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建立健全票据印制、入库、出库、盘存、运输等规章制度,确保票据的质量、安全和及时供应。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应当定期向省财政厅报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制、入库、出库、结存情况。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应当对财政票据监制章、防伪专用纸、防伪油墨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度。
第十二条 省财政厅应当定期对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履行协议的承印企业,应与之及时中止合同,并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四章 票据的发放、购领、使用和核销 第十三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由财政部门逐级发放,分级管理。即省财政厅将票据发放到各市财政局,再由各市财政局发放到所辖县财政局;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向同级财政部门购领票据;执收单位按照收入级次或者财务隶属关系,由执收单位财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购领票据。
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和其他主管部门均不得越权核发政府非税收入票据。
第十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实行用票计划申报制度。执收单位应在每年10月底前向同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申报下用票计划;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汇总本级各执收单位下用票计划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各市财政局和省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应在每年11月底前向省财政厅申报用票计划。
第十五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实行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制度。执收单位首次购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必须向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收取政府非税收入的有关依据。经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审查符合规定的,发给《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购领证》(以下简称《购领证》)。执收单位财务部门凭《购领证》购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执收单位所属非独立核算的收款机构使用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一律到本单位财务部门领取。
执收单位再次购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应出示《购领证》,并提交上次票据使用情况和本次购领票据申请。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应对执收单位的票据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经核查无误,且确定其所收取的政府非税收入款项已按规定纳入财政管理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将已审核票据存根退执收单位保存,按核旧领新原则发放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对审核不合格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应查明原因、责任,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执收单位在启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前,应检查票据有无缺号、重号、少联等情况,一经发现,应及时报告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并由其处理。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必须按顺序填写,不得拆本使用。票据填写必须字迹清楚、内容完整、印章齐全,各联次内容和金额一致。如填写错误,应另行填写。执收单位因填写错误或因缴款人不按时缴款而作废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应当加盖作废戳记或注明“作废”字样,并完整保存其各联,不得私自销毁。禁止转让、出借、代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照规定开具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灭失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购领证》,应当查明原因,及时书面报告同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并登报申明作废。第十七条 执收单位已开具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存根,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妥善保管,保管期一般应为5年。个别用量大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存放5年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批准,可适当缩短保存期限。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存根,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核准后销毁。
第十八条 撤销、改组、合并的执收单位和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已被取消的执收单位,应办理《购领证》的变更或注销手续。执收单位购领尚未使用的已取消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或明文规定已废止的票据,由执收单位负责登记造册报同级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批准后销毁。执收单位不得继续使用已经废止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禁止转让、擅自销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和《购领证》。
第五章 票据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发放、购领、核销、保管等制度,设立并登记台账。
第二十条 执收单位应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票据购领、使用、缴销、保管等制度,设立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登记薄,定期向同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报告票据的购领、使用、结存情况。《购领证》、票据登记薄,由执收单位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执收单位和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刷企业,必须建立票据专用仓库或专柜,由专人负责保管,做到分类存放,防盗、防火、防潮、防蛀,确保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安全。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要建立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年审和稽查制度,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监督检查,对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刷、购领、使用、保管等情况和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所收资金的解缴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被查单位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印制工本费专项用于票据印制、仓储、运输及废止票据的损失弥补等,不得挪作他用。按规定实行无偿供应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下列行为属于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
(一)违反规定印制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
(二)转让、出借、代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者使用非法票据,或者不按照规定开具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
(三)违反规定发放、销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者保管不善造成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毁损、灭失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
(五)伪造、使用伪造“财政票据监制章”的;
(六)其他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处罚、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结算收据》、《社会团体会费收据》、《农村公益事业筹资收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收据》、《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收费收据》,以及暂不列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的其他财政票据,参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福建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全文】推荐阅读:
福建省行政应诉办法全文06-08
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全文08-01
《福建省道路运输条例》全文10-14
福建省煤矿矿长资格证管理暂行办法11-05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省级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08-29
福建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10-26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暂行办法》的通知(2005年1月1日起施行)08-29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导则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