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

2024-10-01

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共4篇)

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 篇1

元坝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关于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情况的报告

区保密局:

根据区委保密委员会关于转发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组织开展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的通知》([2010]1)号的精神,按照你局检查时提出的要求,结合人大机关工作实际,对机关涉密载体进行了清理检查,现将清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开展涉密载体清理以来,我们成立了涉密载体清理领导小组,由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范子熠同志为组长,副主任沈光宏同志为副组长,办公室其他同志为成员。同时,确定牛霞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并且落实了涉密载体清理负责制,做到了清理工作机构、人员、职责、制度“四落实”。

二、健全制度,落实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保密制度,在档

案室、文印室等重点部位将保密制度装裱上墙,同时还在机关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拿出资金专门用于档案室、微机室、财务室的保密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止泄密、失密事件发生。二是对机关涉密载体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计算机保密管理情况、存储介质保密管理情况、涉密载体借阅情况、涉密文件打印复印情况、涉密设备维修等情况进行了登记,确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三是对去年的档案及时收归档案室管理,保证秘密文件不外泄。四是加强对档案室和文印室的管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责任追究制,要求查询档案必须做到登记并签名,有关档案必须经领导同意后方可查询。文印室涉秘事项多,我们加强了对文印室电脑的管理,坚决禁止连接互联网,做到专机专用。五是机关废纸、废文件的回收由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回收处理,有关文件按规定及时进行销毁,保证废纸篓不留完整文件纸张。六是对上级下发的“秘密”文件进行登记发放,并及时予以回收。

三、明确重点,加强管理

机关财务室、档案室、计算机是保密重点部门和部位,针对这三个重点部位,我们加强了管理,确保不出现泄密问题。在档案室管理上,我们制定了档案工作人员保密职责,查、借、阅档案手续齐备;秘密文件、内部资料的传递、回收、注销都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办理。在财务室管理上,我们对于财务资料建立财务档案,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审查存放,除了财务人员、档案管

理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查阅,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查阅,必须经领导签字同意。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上,我们在每台电脑系统都安装正版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落实专人负责机关的电脑管理工作,对涉密计算机采用物理隔离方式,严禁上互联网。

四、涉密载体清理情况

5月15日开始,机关涉密载体清理领导小组对25名在岗人员,1名2009年退休人员涉密载体进行了统一清理。一是载体得到有效清理。个人持有的涉密文件资料、个人存储的非工作需要的涉密电子文档、未登记编号的移动存储介质已得到有效清理。二是载体严格销毁。清理中发现,涉密载体未流入本地区旧货市场。三是制度健全。机关按照区保密局的要求,年初签订了保密承诺书,并制定了机关保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移动介质管理制度等,实现了涉密载体清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附:保密工作台账

广元市元坝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0年5月21日

主题词:保密工作涉密载体清理

抄送:区保密委。

广元市元坝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09年5月21日印发

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 篇2

县委保密机要局:

接到县委办公室的通知后,我镇高度重视,由分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了保密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县委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镇结合自身实际,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于6月1日—10日就涉密载体进行了统一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我镇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密载体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此次自查活动的行动方案、教育措施及相关测评做了统一安排。并强调部门,尤其是保密要害部门、要害部位要认真组织本部门深入学习文件精神,组织安排好宣传、落实。要求由党政办牵头,各涉密部门分别按照通知精神认真开展清查活动。把存在于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的细小问题全面剔除,以严谨、规范地完成这次清理工作。

二、注重学习,增强意识

自查中针对涉密主要人员情况,组织他们集中学习《保密法》及有关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传达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保密法规及文件,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并就全镇保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讨,探索行之有效的保密 1

工作方法和措施,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当前保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工作要求,保密工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常识,提高了对保密工作的警觉性。

三、迅速行动,认真清理

一是对机关和单位在岗和近3年内离岗人员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清理重点为涉密电子文档和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移动硬盘、软盘、光盘、优盘、录像带等。二是对涉密载体进行清点、核对,并逐一登记备案。对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存在泄密隐患的,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了相应措施。三是对必须收回的涉密载体一律收回;对不应由个人留用的电子文档,统一组织了删除。

四、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内部防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涉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涉密载体的管理,重点抓好各类移动存储载体管理。三是按照上级要求,认真执行涉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要求有关涉密部门必须有一台既不连接互联网也不连接党政信息内网的计算机,用于处理涉密的文件和信息资料。

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 篇3

县国家保密局:

根据县国家保密局转发《关于组织开展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的通知》(泉委保办〔2010〕1号)精神,我处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切实加强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工作

管理处领导高度重视我处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工作,泉委保办〔2010〕1号收到后,管理处常务副主任专门作了批示,王副主任对我处加强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向保密小组全体成员进行传阅传达。保密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组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保密局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增强保密小组成员的保密意识,确保涉密文件资料的安全。会上,保密小组下发了《2010年管理处保密工作要点》并与各股室负责人签订了《保密工作领导责任书》,切实加强各单位的保密管理工作,预防和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重点部门和岗位的保密防范 会后,管理处保密小组对各股室进行了抽查,结合行政服务工作实际,重点检查是否满足泉委保办〔2010〕1号文件提出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和《涉密载体清理检查情况表》中所列内容。

管理处办公室严格执行《惠安县行政服务中心保密工作制度》,负责文函的接收和管理。目前,管理处办公室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保密文件资料的管理;存放保密文件资料的场所符合保密和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对收到和发出的保密文件资料有书面登记和签收、借阅手续;保密文件资料办理完毕后收集齐全并立卷归档;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没有处理过保密文件资料(包括登记文件目录);保密文件资料销毁有登记,并经主管领导审定,在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销毁单位进行,没有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密级文件资料的现象。

管理处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和《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将抓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和管理放在突出位置。规定不得将各类涉密计算机光盘等涉密载体外借,责任到人,严防丢失;管理处局域网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绝。目前,全局没有涉密计算机上网,中心门户网站管理使用了防火墙等技术,并严格执行上网信息审查制度。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通过此次检查,发现全局系统涉密载体保密管理工作基本是好的,没有发现涉密文件资料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处保密工作小组要求各股室进一步加强保密意识,建立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完善各类手续,彻底杜绝涉密文件资料流失,确保涉密文件的安全。

杨凌示范区招商二局涉密载体清理情况检查报告 篇4

查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3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11]358号)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各相关部门、各县(区、市)局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对2006年以来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自查。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成立了“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领导组”(市国土资发[2011]178号),由赵春雷局长任组长。领导组负责统一部署清理检查工作,组织开展督导和抽查,并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保障全市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项目清查具体情况

1、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完善规范项目管理

我市实施各级土地整治项目以来,便严格遵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以及省级有关政策文件。2008年我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08]98号),在明确落实“五项制度”的基础上要求执行“审计制”,完善项目管理。近期,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1]181号),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领域制度建设和源头治腐。2、2006-2010年全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情况。2006-2010年晋中市共立项土地整治项目378个,总规模25.3455万亩,可增耕地8.7195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3799亿元,其中验收项目319个,总规模11.3385万亩,新增耕地5.292万亩,投资达2.7194亿元。使用新增费4.1152亿元,使用耕地开垦费1.8665亿元,使用出让金0.3837亿元,其他资金0.0144亿元。3、2006-2010年新增费使用情况。五年来我市使用新增费4.1152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53个,项目总规模18.9075万亩,新增耕地3.393万亩。其中,中央投资建设7个项目,投入资金1.4185万元,项目总规模6.7095万亩,新增耕地1.134万亩;省级投资建设16个项目,投入资金1.578亿元,项目总规模7.245万亩,新增耕地1.4865万亩;返还市级新增费投资建设30个,投入资金1.1187亿元,项目总规模4.95万亩,新增耕地0.7545万亩。4、2006-2010年全市基本农田建设情况。五年来我市利用出让金、中央新增费、地方新增费实施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3个,投入资金1.126亿元,项目总规模6.4810万亩,新增耕地0.308万亩。2008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技审[2008]113号文件批准祁县设立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示范区建设总规模6.3834万亩,总投资0.9894亿元,预计新增耕地面积0.291万亩,涉及祁县贾令镇、城赵镇的24个行政村,共分五期实施。目前示范区已实施两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投入资金0.4072亿元,共整理基本农田2.63万亩,其中新增耕地0.108万亩。

三、晋中市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部门协作。近几年来,加强耕地保护,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在晋中各级党委、政府中形成共识。尤其是在最近两年经济发展中用地需求较大、耕地保护问责愈来愈严的情况下,土地开发整理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既是实现区域土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手段,更是实现占补平衡的唯一途径。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一把手高度重视,确实把保护和开发整理耕地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在手上。涉及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带动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村村通工程等项目,进行集中建设,提高各类支农资金的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晋中市政府2006、2007年开展了全市土地开发整理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奖惩兑现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和促进了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早在前几年晋中市就组织所属11个县(区、市)就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规划的逐步实施,原来的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立足实际,他们又确立了“山区县重点进行土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平川县(区、市)抓好基本农田建设,有煤炭资源的县要对矿区的采煤塌陷地逐步复垦”的新思路。从2005年开始,连续每年新增耕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万亩。2008年,祁县列入了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以科学有序的规划作指导,增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3、多元筹集,落实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5年间全市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7个,省级项目19个,争取资金3.19亿元。二是加大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首先是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耕地占用税等涉地费税的收缴力度,在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的同时,不断增加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投资。市级财政做到了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投资金足额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2006年到2010年,仅市级安排项目就投入资金1.3622亿万元。县级是实施各级各类造地项目的主体,也是实现耕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主体,近年来全市实施县级项目305个,新增耕地5.2658万亩,投入资金1.8665亿元,大部分县级政府都能克服财政困难,保证了造地项目所需资金;三是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资金多元化地投入土地开发整理中。

4、严格把关,落实奖惩。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保护耕地政策的相继出台,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效,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首先是通过预算监管保证将专项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其次是对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稽查、审计;同时,对项目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估,保证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不断加强监管的同时,他们启动了激励奖惩机制。市政府连续几年拿出专项资金,对项目实施好的县(区、市)或完成好的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对于项目实施差的县(区、市)或单位,则采取点名、通报批评或约谈等方法,促其高度警觉、迎头赶上。比如,针对三个县(市)有2006年前批准的项目仍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2009年4月份,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春雷与所在县(市)的分管县(市)长和国土局长进行了约谈,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促其承诺限期完成。约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严格项目立项程序,认真履行踏勘,充分了解项目区现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规划和计划管理,选择项目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项目优先选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做到依规划、按计划确定项目。对政府资金投资的项目,要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制度,提高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严格执行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公告制、合同制、审计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降低建设标准。完善项目移交程序,加强对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项目竣工后及时移交村集体,并得到村集体确认,使项目尽快形成生产力。四、五年来晋中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抓住了国家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投入力度的良机,积极争取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土地整治项目。同时,加大了市、县两级投资的力度,通过狠抓项目的规范管理,突出“多造地,造好地”的宗旨,使全市耕地得到较好保护,农民得到实惠,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开始显现。

1、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晋中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农民的增产增收;抓土地整治工作就是抓耕地占补平衡。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也是实现“保增长、保红线”的重要抓手。他们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以贯之紧抓不放。从2006至2010的5年间,全市共实施中央投资项目7个,省级项目19个,市级项目47个,县级项目305个,累计投入资金6.3799亿元。项目总规模25.3455万亩,新增耕地8.7195万亩,其中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5.2658万亩。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市同期增加的耕地面积大于建设占用的面积。为实现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544.6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和465.15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这几年的土地整理工作,保证了各项建设项目征、转用耕地占补平衡的需要,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的农田普遍成为田块成方、路渠相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0%。和顺县横岭镇上北舍土地整理项目是2005年批准实施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191亩,新增耕地407.7亩。项目实施后,使这个360人的小山村人均增加耕地1亩多,全村人均增收700元。通过归并分割零碎的地块,形成了规模经营的条件,由此出现了许多种植大户。村民郑生江原有耕地17亩,在项目实施后,不仅使原有耕地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而且使他耕地面积增加到23亩,2007年全部种植了土豆,每亩收获3000斤,全年增收8000多元。榆社县讲堂乡土地整理项目也是2005年批准实施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总规模1567.5亩,新增耕地248.31亩。项目实施前,该项目区全部为旱耕地,只能种植玉米、高梁等耐旱的大田作物。通过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配套,项目区已全部变成水浇地,为种植结构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有14户农民在项目区种植茴子白50亩。

3、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加快了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太谷县任村乡牛许村实施的省级土地整理项目是通过将占地190亩的旧村庄整理为水浇地,不仅增加了140亩的优质耕地,还使该村村容村貌得以改观。榆社县将土地整理与迁村腾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近几年来,全县共实施旧村复垦工程5个,涉及413户农户,投入资金317万元,新增加高标准农田2230亩,年增加农民收入217万元。和顺县横岭镇旺盛村是由壁则、蚕儿等8个村整体搬迁合并成的移民新村,共移民136户,718口人。移民后村民种地最远的10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为了解决移民住宅与耕种分离的突出问题,横岭镇政府在移民新村附近选择了一条荒沟,于2006年10月开始进行开发造地,2008年已完工。该项目总规模946亩,其中新增耕地650亩,覆垫耕地296亩,人均耕地面积达到1.3亩。原蚕儿村村民杜建武一家新增耕地5.2亩,耕种面积达到18亩,按每亩收入500元保守计算,年收入可增加2600元。土地开发整理,使这个移民新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加快推进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建议

1、紧紧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水平。坚持以建设促保护,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逐步提高。平川地区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也是开展土地整理的重点。针对目前存在的机井、渠系、道路和防护林等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等问题。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更新水利设施和配套节水灌溉为重点,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理,为现代农业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丘陵和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对河滩地、沟川地的整理力度。在今后3年,我市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3亿元,开展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的土地整治项目,力争实现全市基本农田整理20万亩的目标。祁县已实施的“山西省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已初见成效,现有耕地质量、灌溉率大幅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继续争取省级资金用于祁县基本农田整理,力争实现祁县境内10万亩基本农田完成整理。以祁县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带动和促进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水平的提高。

2、适度开发荒滩荒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持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耕地。“十二五”期间,全市的耕地保有量不得少于544.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少于456.15万亩。在今后3年,我市计划向各县(区、市)下达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6万亩任务,项目新增耕地用于建设用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今年我市已向各县(区、市)下达了新增耕地3.35万亩的土地开发任务,在今后两年中,每年将下达新增耕地不少于2万亩的土地开发任务,力争三年内完成新增耕地验收6万亩的目标。

3、结合移民并村和新农村建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地都采取了 “规模搬迁、小村集并、缩村填空”的措施。经调查,全市现有废弃居民点用地面积近1万亩。这就要求要对这些“空心村”、“独家村”进行土地整理,进而实现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之目的。

4、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生态环境。

上一篇: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表下一篇:初中作文:我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