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2024-06-26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精选7篇)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篇1

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要义浅析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保证其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规范性,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监控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控制即是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控制活动。将内部控制理论引入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形成具有耦合关系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是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了加深大家对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的认识,借鉴现代管理理论中的5W2H思维模式(2),结合广西国税系统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实践,试对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要义作一简析。

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控制(why)

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是我们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有关资料的阐述,将内部控制理论引入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作为今后五年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税务部门借鉴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建立和完善权力部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落实“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基本形成”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重要的抓手和载体。

——能有效解决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将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税务部门日常管理和税收工作全过程,真正落实“一岗两责”,较好地解决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可以促进和谐税务建设。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核心要义是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控机制,可以增强税务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促进和谐税务建设。

二、控制的主体,即谁来控制(who)明确控制的主体是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所谓部门内控机制,顾名思义,控制的主体就是部门,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将以往单纯由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拓展延伸到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主动防控,强化各部门自我教育、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功能。因此,税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班子及其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建设需要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中领导班子负有内控机制建设的组织和统筹的责任,职能部门负有内控机制建设的实施、执行、遵从和落实的责任。

三、控制的客体,即控制什么(what)

控制的客体,就是要控制什么?税务机关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关,它担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等重要职责,从大的方面讲,税务机关的权力主要包括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个方面。因此,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控制的客体就是“两权”,即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

四、控制的切入点,即从哪里开始控制(where)

控制的切入点就是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进行控制?机构改革后,税务机关的部门设置、岗责体系都已经相对规范,就各省、区和市、县国税机关而言,内部控制的切入点主要是排查和评估风险,只有找准风险点,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经过前期探索,为有效排查、评估风险,首先要确定风险级别评估的“六个维度”(3),即自由裁量度、透明度、可复核度、制约度、频度、危害度。自由裁量度是指某项权力中自由裁量幅度的大小,如果自由裁量的幅度很大,则风险就高,反之就低。透明度是指某项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如个体双定户的税款核定,自由裁量权很大,但其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公开,因此其风险级别可以适当降低。可复核度是指某项权力的运行是否留下很多痕迹,即其运行过程被记录下来的详细程度。权力运行过程被记录得越详细,则其风险级别可适当降低,反之则越高。如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某项权力,则其运行的详细过程都被记录在计算机上,则对其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就很容易发现,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其可复核的程度就高,因此其风险级别就会适当降低。制约度是指某项权力在横向被不同岗位制约以及在纵向被上下环节之间的制约程度。如财务处的大额经费开支,由于目前大额经费开支必须通过局长办公会讨论才能最终决定,它受到这个环节的制约,其自由裁量权就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因此,其风险可以适当降低。频度是指某项权力运行的频率。如果某项权力运行的频率高,则其风险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就降低。危害度是指某项权力的行使对社会利益损害程度的大小。危害程度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越小。通过六个维度的评估确定出一、二、三级风险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防控,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五、控制的时段,即要对哪些时间段进行控制(when)控制的时段就是要明确对权力运行的哪些时段进行控制。因为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都是一个连续运行的过程,每个环节都有风险,所以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全过程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事前要进行预警控制,事中要进行过程控制,事后要进行评价和考核。

六、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即如何控制(how)

如何控制就是要明确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借鉴COSO(4)内部控制理论,结合国税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部门内控机制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目标控制。目标的设定是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COSO-ERM)(5)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对于行政机关来说主要是通过反腐败目标的设定、目标的考核、责任的追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从宏观上控制廉政风险。如广西国税2007年以来,每年都将“确保干部队伍不出问题,违纪违法案件零发生”、“确保反腐败各项任务和专项任务全面完成”、“确保信访举报总量明显下降,初核率明显上升”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制定严格的考核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收到了很好效果,达到了目标控制的目的。

——横向控制。是指在税务机关的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岗位之间横向上进行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的分布情况、权力相互制约的原理以及监督的薄弱环节,采取分权、限权、控权等方式,合理进行权责配置,形成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约束有力的内部岗责体系和部门制约机制,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

——纵向控制。是指在一个税务系统,按照管理的层级和权力运行的过程在纵向上进行风险控制。在层级控制上,按照税务系统机构的设置,形成总局、省、市、县税务机关四级权力监督控制体系。在权力的控制上,针对权力运行中最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重点事项和重点环节进行控制。如广西国税已将税务稽查、一般纳税人认定、纳税评估、大宗物品采购等23个事项确定为重点风险事项,在此基础上,又查找出每个重点风险事项中的若干高风险节点,提出相应防控措施,并绘制了内控流程图,收到了初步的防控效果。

——程序控制。程序控制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权的控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事务处理程序,强化监督,严格追责。如大宗物品采购、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招录等工作都有严密的程序,并有相应的监督制约制度,确保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主要是针对税收执法权的控制,依托现有的信息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增加监控元素,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达到“机器管权”的目的。如广西南宁市国税局通过开发内控软件,将信息来源充足、流程清晰、可控程度较高的风险事项纳入计算监控,提高了监控效果。

——预警控制。通过设置预警指标、畅通预警渠道,及时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进行提示预警,让风险在萌芽阶段被消除或降低。如广西桂林市国税局通过开发廉政风险防范内控预警软件,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事前预警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国家预防腐败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七、控制的评价和考核,即控制的效果如何(How feel)

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必须要有评价和考核环节。要将内控机制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内控机制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对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要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注释:

(1)《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实践与调研》,冯惠敏,《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12月24日。

(2)5W2H思维模式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它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3)维度(Dimension),是连接两个同种空间的通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认为: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4)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下设的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是它的简称,它于1992年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

(5)2004年,COSO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ERM——整体框架”(COSO-ERM),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三大要素。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篇2

在企业实务中,虽然具有内控成功经验的企业所采用的模式有一定差异,但其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工作的落脚点都是一致的,即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即公司内控部),并在公司内部控制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相关工作。公司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的效率和效果。集团企业中设立的内控部门不仅担负着集团本部内控工作,而且对下属分、子公司内控工作负有统筹协调的责任,因而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的工作定位问题是一个更为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从实务出发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完善的首要现实课题。

一、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现实选择

(一)集团企业内控工作的特点对其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影响

特点一:覆盖层次上的多元化即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应涵盖公司本部、地区公司以及其他分、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这一特点决定了内控部门不但要考虑集团本部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更要考虑各地区公司内控建设的组织和协调问题,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集团整体内控工作机制,解决内控工作中的权责分配、人员培训以及沟通协调问题。

特点二:覆盖内容上的多样化即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应包含业务流程管理、内控测试和评价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工作内容之间呈现出密切的相关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内控部门应综合把握各项工工作内容的紧要程度及其相互关联,对不同工作内容的先后次序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谨慎考虑。

特点三:覆盖形式上的统一化。即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应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而有机的系统,集团下属分、子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等应与集体总部一致。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内控部门应实行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有必要在下属分、子公司内部建立相应的内控部门,或者将内控工作相关管理职责赋予已有的相关管理部门(如审计部),并相应建立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子公司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组织、沟通与协调机制。

(二)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具体定位探析

1.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的重点环节。一般而言,集团企业内控工作,应当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业务流程管理为主线、内部控制为重点,融入具体专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集团公司内控部门而言,其职责应重点放在风险评估与风险分析、流程风险的综合管理、控制措施对减少风险的贡献程度评价以及控制缺陷评估上,并就其自身工作成果对日常控制管理所涉及的部门及岗位进行宣传和培训,同时就其反馈意见做出进一步分析和解答。

2.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的服务对象。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应重点面向以下三个服务对象:(1)为集团总部各部门服务。即每年针对集团总部内控系统进行自我测试、管理层测试、外部审计,并出具内控评价报告。(2)为下属分、子公司经理层服务。(3)为下属分、子公司职能部门服务。

3.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的不同角色。从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的工作重点和服务对象来看,其合理角色应为:既是风险管理的组织者、内控执行的监控者,又是业务流程管理的协调者。内控部门作为风险管理的组织者,具体工作包括风险管理制度、程序的设计,以及风险识别、控制措施、监督反馈、考核评价等。作为内控执行的监控者,及时识别风险,实时监控、反馈、评价内控执行的有效性,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职责。同时,内控部门可以发挥职能优势,整合各专业部门的业务管理控制,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监察管理等资源。

4.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基本工作程序的选择。(1)持续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是随着市场而变化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管理,将是内控部门的重要工作程序。(2)实时监控经营管理状态。实时监控业务流程和控制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经营管理状态,为管理层服务,是内控部门的首要职责,也是主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应逐步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具体可设专职岗位,通过定期参加各种经营管理会议、收集业务报表、深入管理现场调研、专题检查测试等方式,收集汇总各种业务流程和控制、分析管理等经济信息,按照业务性质进行系统地分析、筛选、确认处理,将有用的管理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相关管理层,为改善管理提供支持。(3)定期评估控制有效性。按月或季度定期全面或专题评估业务流程和控制及风险管理程序的有效性,包括设计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为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提供支持。

5.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的关注要点。(1)落实内控职责到具体岗位。为把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落到实处,可考虑在每个部门建立《内控工作执行要点》、每个岗位建立《员工岗位内控执行卡》,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内控职责。(2)加强内控执行的日常监控、反馈。根据业务特点,确定“重点关注”部位和薄弱环节控制措施,加强内控执行的日常监控、反馈,可考虑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执行报告制度》,按月或季度定期通报内控执行情况。(3)推动管理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由管理层或业务人员直接参与的考察和评估内部控制效果的过程,由管理部门对自己负责的控制进行评估,并进行抽查测试,从而保证测试工作质量。包括研讨会、问卷调查、管理人员分析等主要方法。(4)创新适合分公司经营特色的内控工作。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应在统一的原则上,寻求适合下属分、子公司经营特色的内控工作思路,而这一创新工作必须由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牵头,通过调查、调研、座谈及讨论会议等方式开展。

二、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一)从内部控制相关规制的变化看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变化趋势

首先,2007年6月SEC对管理层内控报告指引的最终稿再次强调了应基于风险原则,提倡自上而下、风险导向的方法,鼓励管理层根据企业的自身环境,集中于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最大风险上。引导管理层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价程序的设计和操作应以企业的环境现状为驱动。这就意味着,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重点可能发生相应变化,除了继续坚持风险管理为导向、业务流程管理为主线、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原则外,可能将更多的考虑对企业环境现状的评估,并将其作为分析不同控制程序执行证据的基础,例如,根据不同的环境现状评估结果,对不同的控制程序要求设计和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控制证据,这显然突破了当前企业内控工作中要求提供尽量统一的控制证据的现状,从而更能体现内控工作的风险导向。

其次,从新审计准则的关键变化看,一方面,新审计准则规定跨区域内控测试要求关注风险而不是覆盖程度,实质上是取消覆盖率而更多的依赖于定性分析,使得审计师如果依赖职业判断进行测试,有可能会出现审计师认为是很重要的风险,而管理层则认为是一般风险,反之管理层认为需要关注的重要控制,审计师在测试中不予以理会。另外由于过分依赖职业判断进行测试会导致测试计划、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程序的不同,对测试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多不一致的结果和看法,这无疑会增加沟通的成本。因而,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水准、管理层在对测试方法和程序一致性的认同以及对测试结果的沟通将逐渐成为集团公司内控部门工作的未来关注重点之一。另一方面,新审计准则允许审计师可以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包括公司内部审计、内控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这就要求内控部门工作中应注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使这些工作在程序、格式、标准方面符合审计师的要求,测试过程中,加强与审计师的沟通与协调,并采取管理层测试与外部审计同进同出的方式,这也意味着集团企业内控部门的工作定位将逐渐呈现向上和向外延伸的趋势。

(二)从管理系统的集成化要求看集团企业内控部门工作定位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大型公司管理系统的多样化,产生了对公司内部各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与集成的深层需求,尤其对集团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例如,QHSE管理体系是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生产受控是企业管理中“过程管理”的一种手段。它们都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关注的业务领域重点不同。因此,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框架,整合优化内控体系、QHSE体系、生产受控等管理资源,做到全面、一体、规范,将是集团企业内控部门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预算部门 财务管理 内控制度

集团公司的母公司是公司的出资者,当其将资本投入到子公司后,便形成了子公司的资产,每一个子公司都成为了独立生产经营的单位。而在子公司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资本的减少将会造成出资者获得效益的降低,同时也会对资产原来的使用用途产生一定的改变,使得出资者设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额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使得出资者预期的风险和效益产生变化,进而对投资者的权益产生影响。因此,对于集团公司的预算控制管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集团公司由于总部各职能部门之间,总公司与各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子公司、控股公司之间存在着诸多利益关系,如资金上缴下拨、投资集权与分权、消费基金的控制与放开等,这些财务关系如果处理不好,集团公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吃大锅饭,苦乐不均,鞭打快牛,该多用的钱没多用,不该花的钱没少花,资金使用效益低;二是管理失控,子公司乱投资、乱融资,乱列成本和费用,虚盈实亏,由一个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巨额债务,把整个集团公司拖垮的案例屡见不鲜。

(2)内控机制和机构不健全。企业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对业务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对一些问题处理凭经验、靠惯例,机制根本不健全。有的部门领导由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机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模糊,致使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不完善。

(3)人员分工不到位,人员素质跟不上。由于人员紧张、编制不到位等因素限制,企业的内控岗位往往安排不尽合理,许多企业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管理漏洞不少。再者,人员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实施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其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预算控制力度不够。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编制比较细化,为加强预算控制提供了依据,但缺乏力度。目前整体来讲,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实绩、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再则,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部门负责人认为财政拨入本部门的钱就由自己支配,淡化专款专用的意识,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二、预算部门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具体措施

(1)实行目标-目标成本预算管理模式

“目标利润一目标成本”预算管理模式集团公司的规模有大有小,对规模较小或成立初期的集团公司可以实行“目标利润一目标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在这一管理模式中,集团公司应本着“统一起跑线”的原则,按类别统一核定各类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和收入、费用等指标,确定各经营部门及二级单位的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集团公司效益的提高,但这还是一种比较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企业注重的主要是总体的利润指标,而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质量等方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审计

内控规范体系要求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经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明确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 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规范的内审制度,定期对债权债务清理核实,尤其对跨年度的应收款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回收陈欠款项和个人借款,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坏账损失须经严格程序审批核定,完善资产处置,避免资产流失。

(3)加强部门预算控制

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一方面应在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建议建立合理、规范的预算调节机制,赋予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一定的预算高速权力,使预算单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快捷、简便、高效地调整预算。三是在财务预算时限上,强调预算管理的时效性。

(4)提升内控人员的素质

内控制度的制订和贯彻落实都离不开人,尤其需要有较高素质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内控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熟知财政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还要有相关的财务知识。那么,预算部门就必须要不断强化对内控人员的业务培训,重视多种形式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及时更新内控人员的观念,尽可能让其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业务过硬、严以律已、思想业务素质好的内控人员队伍。

结束语:可以说,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覆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含各个业务层级和各项业务环节,业务全、流程多、制度杂,基于公司整体内控制度体系和流程的构建,应首先确定内控缺陷,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处理和完善,以推进企业预算部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性发展。总之,对于当下企业等有关组织机构来说,建立健全的预算部门的财务内控制度,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晶.浅谈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中国市场.2012(5).

[2]易凡炀.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3).

[3]张湘凌.关于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财经界.2012(4).

加强国税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 篇4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国税系统部门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使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流程制约、风险管理、信息化运行,从而在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一种管理机制。

国税系统担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于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增长、建设法治公平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税收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推进国税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监控制约,对于积极应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国税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风险防范理念,为内控机制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观念创新是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前提。通过加强教育,让国税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防范风

险、强化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理念,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融入业务线条管理工作,把监督贯穿于税收管理工作的过程,牢牢把握行政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这两个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实践,构筑各种违法违纪“不能为”的堤防,努力形成大监督的管理格局。同时,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和警示教育室,把廉政文化素养教育作为预防教育的拓展内容,积极探索预防教育和廉政文化的联姻,重视发掘和弘扬优秀廉政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内控机制建设的组织保障。抓住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防范执法风险点的关键环节,在各级国税机关建立起“坚持党组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把风险防范工作提上党组的重要议程。明确具体组织牵头部门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对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做好部署和安排;落实岗位责任,确保该项工作有专人落实;把好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范措施的审核关,保证风险点找得准,制订的措施能切实解决问题。把内控机制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强化落实措施,使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执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制度

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是内控机制建设要解决的重点。一是贯彻落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的规定。对各部门的权力事项,特别是税收业务管理权,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优化权力运行机制,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楚、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二是科学实施风险管理。从分析权力运行风险入手,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信息进行识别,并根据不同风险度和风险成因,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三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四是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严格执行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网上政务公开平台,把部门权力事项的执行主体、执行依据、执行程序等内容向内部和社会公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控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内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纪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篇5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作者:管振安、张建民、李兴茂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保证其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规范性,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监控而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具体化和科学化。总局肖捷局长指出:要把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作为税收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税制、征管、内部行政管理等改革,积极完善内部岗责体系,优化流程,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的科学严密的管理链条,从源头和机制上防范腐败风险。因此,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打造税廉一体化应是当前我市各级国税稽查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市国税稽查部门按照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我市国税稽查系统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之路,积极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促进白银国税稽查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税务稽查部门建立“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各稽查执法环节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超前性的控制、管理和防范的一种自律行为,是稽查部门行政管理层进行管理的基础,也是衡量稽查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标致。就

-1- 稽查局建立“内控机制”而言,实质上是对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和统计总结上报等五个环节的全面整合,完善内部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弥合制度链条上缺失或断裂的环节,既建立实体性制度,又建立程序性制度,既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明确规定违反后怎么处理,确立制度的刚性权威,促进内部管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各项稽查执法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加强稽查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保障税收执法行为稳健发展的平衡机制,它与行政管理、决策融于一体,用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来指导税收业务,将贯穿于整个稽查部门税收执法活动的全过程。本文拟就我市稽查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促进廉政建设科学化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白银市国税局稽查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实践 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2010年,我局率先在机关试点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按照“四个阶段,五项任务,三个到岗”稳步推进。即宣传动员、风险排查、规范完善、审核整改四个阶段;排查风险点、明确内部工作责任和岗位责任、合理分解权力、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制度五项任务;实现责任落实到岗、风险防控到岗、制度建设到岗。促使职能部门由习惯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防控转变,加强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能

-2- 力,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一)强化内控意识,深刻理解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管理出效益”。的确,对于税务稽查部门来说,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但什么样的管理才会真正出效益,关键问题是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部门内控机制来用于管理。说到内控机制,究竟对税务稽查部门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多年来,税务稽查部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强化“两权”监督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新形势下,总局做出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部署,是为全面深入推进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二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能够全面提高国税干部队伍的素质,有效解决“爱岗不敬业、敬业不专业”的问题。通过内控机制,可以实现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每一个事项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考核评价、监控制约环节的严格规范,促使干部职工自觉不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对国税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监督制约措施得力了,就能使干部不掉队、不犯错、不出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三是有利提升税收工作质量。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程序意识,使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按程序和时限规范办事,及时高效率地办理每一个涉税事

-3- 项,从而实现政策执行准确无误、税收执法客观公正,达到减少成本、提升效率、强化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优化服务的目的。总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税收管理质量,促进政风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首先动员全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切实增强自觉性,增强做好内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解决内控制度的日常操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真正把制度对人的约束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用健全的规章保证内控机制的有效实施

全面排查风险,界定制约监督重点。找准风险点是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基础。根据岗位职责,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梳理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廉政风险,通过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明确监督制约体系的控制对象。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税务稽查业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依法、合规进行稽查执法活动,有效防范风险。依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层面、各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建设。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要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不能以任何理由拒不执行或另搞一

-4- 套,并将制度编印成册,人手一份,使干部职工形成人人讲制度、时时守制度、事事遵制度的良好风气。另外在制定制度的同时,注意加大对违反制度的处罚力度,让制度的“作用”具有震慑力,真正形成使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自觉遵守制度的惯性。

强化领导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及“一案双查”。根据稽查局部门机构设计的特点,要从综合、选案、检查、执行、审理以及举报中心各科(室)入手,自上而下实行纵向监管,层层签订岗位履约责任书,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督检查作为部门负责人履行职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检查和监督。一是建立以局长为中心的审查、执行委员会,落实责任,把每个执法环节涉及到的具体要求、责任,分解到岗到人,并严格遵守内控机制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过程的跟踪调查,保证执法过程中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二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和来信来访的查处,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有效地防范稽查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责任风险和道德风险。

实施再监督工程,彻底排查廉政风险。按照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设置,进一步细化内设科室和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合理梳理税收执法权限。从确定的25个内控项目,56个稽查工作廉政风险点(其中:优先控制要点即一级风险点,15个;重点控制要点即二级风险点,26个;一般控制要点即三级风险点,15个)入手,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稽查系统工作绩效管理考核

-5- 内容的有关规定,明确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岗位,从稽查工作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和稽查内部管理、各个环节的共性问题等六个方面实施检查、监督工程,认真组织排查。一是检查形成制度。对各岗位、各科(室)各项业务定期或不定期全面实施监督检查,突出检查重点,挖掘检查深度,及时发现问题,揭露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二是检查方式多样化。采取自查、领导抽查,不同岗位人员之间交叉检查等方式,力争将差错消除在萌芽状态。

巩固和加大回访力度,把好管案与管人最后监督关。积极创新和完善案件查后回访制度,进一步将回访制度渗透到查前、查中和查后的整个过程当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稽查救济”。第一可以帮助被查企业分析存在哪些问题,以前被查企业不清楚的,现在可以向他们讲清楚,并提出改正建议;第二可以把检查中查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每隔一定时间对征管部门提出建议。第三通过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件回访,可以听取被查对象对稽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检查人员执法过程的不廉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把税务稽查工作置于社会舆论监督之中,让廉政监督的“眼睛”促进税务稽查执法的严明、公正、公开,确保稽查执法人员不廉政、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提高纳税遵从度,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内控制约,促进内控机制的源头建设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对稽查执法过程的内部监督。市、-6- 县(区)局稽查局的监督人员对本局的内控监督情况,及时向上级监察部门汇报,并拿出处理纠改意见,同时通报内部监督情况和处理建议,更好地体现内控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对内控机制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和监督作用。

实行岗位制约,科学设置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工作岗位。对不相容或不相同的职能、岗位相分离,对重要业务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岗位操作程序,将各岗位的要求具体到项目,量化到个人,力促每位执法人员在其自身的岗位上,按照内控机制管理的要求,善于落实,力争提高,实行长效管理,有效遏制岗位风险和防范案件的发生,从源头上把住了关、守住了口。

狠抓队伍建设,把好进人用人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根据税务稽查部门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实行税收理论好、查账技能强的用人机制。制定稽查局内部学习制度,让业务学习和提高政治素养成为惯例,让每位稽查干部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推进高素质的稽查干部队伍建设,为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从源头上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四)建立内控评价体系,准确评估内部控制建设状况 内控机制的有效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衡量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7- 以防范化解执法风险,提高整体执法管理水平。

确定内部控制评价对象。稽查局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包括各县(区局)稽查局。根据白银国税目前机构设置情况,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划分为两个层次:检查监督环节和稽查执法环节。

设置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三个部分。制度建设评价属于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范畴,是对被评价部门及时贯彻上级局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属于内部控制遵循性评价范畴,是按主要税收业务类别及主要内部控制点,对被评价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的有效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主要是根据部门风险防范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各部门履行自律监管职能情况进行评价。

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依据税收征管法、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操作规程,具体细化每个风险控制要点,作为评价的内容。既体现评价内容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又明了直观便于操作,能够保证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评价单位的内控状况。

制定合理的评价计分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应根据确定细化的评价内容,采用量化分层次计分的方法。一是根据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三个方面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计分权重;二是根据各风险控制点,对内部控制整体的影响程度确定计分分值。通过计分的方法,合理确定被评价

-8- 对象的等级。

充公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被评价部门有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与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挂钩。挂钩内容包括当年的年终考评结果、考核工资、个人的评先评优资格、干部的提拔和任免等。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引入外部监管,提高外力对内控建设的推动作用 积极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对税务稽查的外部监管,并以此促进国税稽查局的内控机制建设。第一,培育或选择一批客观诚信、公正履行职责的社会中介机构,这是确保社会中介机构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第二,督促各机构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管,允许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稽查执法过程活动的全过程,全面了解和掌握稽查执法活动;第三,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社会中介机构全面真实反映稽查局内部管理状况,促使和谐稽查、“阳光”执法理念步伐的加快,共同维护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体会

自我局稽查局机构重新设置以来,按照现行新的税务稽查模式要求,税务稽查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分离,然而在基层税务局,由于税务稽查人员编制少、所管区域大、任务繁重,从工作环节和人员配置上都难以确保“四分离”

-9- 制度的落实,也就起不到监督执法作用,往往会出现“一查到底”的现象,这种无监督的稽查极易出现“人情税”和“关系税”,税务稽查“四分离”模式并没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2010年,按照甘肃省国税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精神要求,我局被列为试点单位,通过在全市稽查部门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我们认为在稽查局内部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找准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稽查工作的结合点,细化和延伸了稽查“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分离”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了权力制约监督,推动了制度建设,强化了风险防控,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融入了各项税收稽查工作之中,促进了税务系统大预防工作格局的形成。通过清理职权、公开亮权、科学分权、规范用权、制度控权等措施,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流程规范、制度完备、制约有力的内控机制,促使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实现了以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达到促进廉政建设科学化的目的。

(一)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这一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廉政建设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从预防着手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使制约的内生力与监督的外压力相结合,既注重克服干部队伍和权力运行中的消极因素,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又把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主动参与廉政建

-10- 设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要求。内控机制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税收工作主题,与依法治税、税制改革、税收管理、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保证、服务和促进税收中心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调节社会分配三项职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

(三)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 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方面资源、力量的有效整合。内控机制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内控机制的各项要素也需不断补充、调整、完善,要统筹推进,把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相结合,在党组统一领导下,广泛宣传教育,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检查督导,严格责任追究,发挥内部控制源头治腐的重要作用。

(四)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要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内控机制能不能落实,与纪检监察部门有着直接关系。纪检监察部门不能依赖,不能等待,不能被动。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认真地做好有关工作。二是探索意识。实行内控管理是一项新课题,任务重,要求高。

-11- 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政策需要认真把握,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措施和办法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不动脑筋,缺乏思考,没有创建,落实内控机制流于形式。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应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研究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创造新经验,推动内控机制的更好落实。三是紧迫意识。实行内控管理,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保证。要认清形势,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以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推进内控机制建设,首要的任务是落实岗位责任制,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突出抓好责任追究,这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关键。责任追究工作抓得实、有力度,内控机制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约束力,才能保证落到实处。抓责任追究,要运用好两种方式。一种是执行纪律。对那些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构成违纪的,必须给予纪律处分。另一种是组织处理。对违反责任制尚不构成纪律处分的,要视问题的性质、情节和本人认错态度,可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辞职、免职或调离岗位等处理。要把责任追究同民主生活会、廉政考察、任免考核、民主测评、领导干部述职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发现应当追究和处理的问题,以此增强责任追究的约束力和实效。对存在问题,纳税人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有明显违纪现象的人,不查不管,甚至袒护

-12- 包庇的领导干部,要追究责任。对那些主动将案件揭露出来,积极查处,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的领导干部,不仅不应追究责任,而且应予肯定和表扬。形成“一把手”监管,分管副职主抓,集体领导,干部遵从,科学决策的新工作机制,从而使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形成相互制衡,使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3-

县税务部门工作报告 篇6

一、以政治业务学习为保障,全面提高税干整体素质

一年来,一分局全体税干紧紧围绕上级安排,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目标,抓学习,促提高,取得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双丰收。

(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干部政治素养

年一分局重点抓好四项政治学习:

1、xx大报告全文、新党章及人民日报社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奋勇前进》;

2、市局郭局长在市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机关人员自身建设提出的五点要求;

3、县委刘书记和胡县长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4、县局邀请临猗县人民检察院进行的预防职务犯罪讲座。通过四项学习,广大干部明确了方向,端正了理想信念,分局干部每人政治笔记都超过了5万字,心得体会达到了8篇。

(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增强自身业务素质

在业务教育方面,分局年主要抓了以下三项工作:

1、注重业务知识更新培训,系统学习了新颁布的车船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法;

2、积极组织干部参加业务能手竞赛,在征收任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抽调5名年轻税干参加业务能手集训;

3、强化干部税收征管系统操作培训,重点学习《山西省综合征管软件应用查询操作实例》、公文处理系统的使用等,提高了新征管软件综合应用水平。

为确保学习效果,分局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全年学习计划,并实行考试成绩与“奖金、评模”相挂钩的办法,激励税干的学习热情。局长主讲政治课和税收实体法,另外两名省级业务能手、辅导税收程序法。并按季组织考试。通过考试,税干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使“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增强了服务纳税人的本领。

付出总有回报,坚持不懈的学习使分局全体税干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成为全局屈指可数的能征善战的硬队伍。分局现有三位省级业务能手,有被县委授予“学雷锋标兵”的同志,有被县老龄委授予“十佳好媳妇”的同志,税干被市局授予业务能手称号,在税收管理员统考中,分局、、三名同志进入全市前十名,代表县局参加了市局组织的综合征管软件应用技能大比武,税干、正式成为中共党员,、、三人被县局党总支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

二、以落实两制为突破口,扎实搞好各项税收工作

直属一分局负责县城范围内4700户纳税人的服务工作,担负着临猗县地税局形象展示重任。一年来,一分局坚持以落实省局首办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为核心,积极实施责任追究制,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引深服务内涵,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税费征收工作运行良好

一年来,直属一分局严格按照两制要求,认真审核纳税人提交的申报资料,严格按照规定征收,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申报资料,能当场补正的,辅导纳税人当场补正,不能当场补正的,提醒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前补报或重报。为确保征收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大厅结合税收征管系统特点设计了《税收征收员工作日志》,日志推行后,申报录入差错率明显下降,征收员自我纠错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扎实搞好各项工商税收和规费的征收工作。年征收人员累计开具完税证54515余份,缴款书3756余份,征收税款68153020.1元。完成各项规费征收任务5290855.08元,其中:工会经费1852895.28元,残疾人保障金1672354.7元,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993626.52元,民兵训练费751978.58元,林业建设基金XX0元,圆满完成了县局交给的各项征收任务。

(二)发票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发票发售、缴销管理是直属一分局的一项重要职责,为方便纳税人领购发票和有利税务部门监管,今年以来,一分局紧紧围绕两制,积极与县局配合,对原有发票供售办法进行了改变,优化了供票流程,完善发票审批和发票发售的衔接,强化了发票监管。在发票发售环节,定额发票坚持“先完税后领票”原则,手写版发票坚持先缴销后领票原则。本,一分局在圆满完成发票换版的情况下,累计发放各类发票1011214份。

在发票方面,针对临猗县自开票纳税人较少,票纳税人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将货物运输业发票和统一发票的分岗设置,有效的解决了货物运输业发票时间长,纳税人不满意现象较多的问题,本年共计货物运输业发票3206份,征收税款1705519.59元,同时在货物运输业发票环节加强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管理,共计为纳税人换票71408.88吨,征收基金8.008万元。在统一发票方面,在确保营业税税率适用正确的前提下统一了所得税附征率,全年为纳税人发票962份,征收税款575466.26万元。

(三)税收会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确保税收征收数据核算准确、会统报表报送及时,年一分局在计会工作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做好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票证管理的帐、表、凭证,严格把好税票的领发、填用、缴销、审核、保管四关,做到领发有据,填用有查,缴销有帐,保管有库,年共审核票证58271份,对差错票证进行责任追究438元。

2、加强税款结报及上解工作。坚持征收人员按日票款结报制度,每天入库由计会股长和票管员两人专车押送,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安全入库。

3、做好会统核算和报表报送工作。按照会计核算规定及时制作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准确核算欠税,按时向县局上报会计和统计报表。

(四)税务登记工作运行有条不紊

一分局承担着全县12个局所(股)的办证任务,为了切实把好税务登记管理关口,分局结合两制要求,摸索出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纳税人到大厅税务登记岗申请,经审核资料齐全的,当场制作《涉税事项受理回执单》交付纳税人手中,然后转管理单位实地核实,最迟三个工作日内出证并交付纳税人手中;二是纳税人向管理单位申请办证,管理单位实地核实无误后加盖管理员和单位印章,转大厅税务登记岗,对符合条件的,我们保证在5分钟内现场出证。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我们都严格按照“内转外不转”规定办理,并将税务登记的时限由两制规定的十天缩短为三天,最大限度的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坚决不让纳税人跑冤枉路。

一年来,我们累计办理税务登记1016户,其中:国有企业1户,有限责任公司53户,独资企业6户,私营合伙企业5户,社会团体4户,个体户947户,为各税源管理单位搞好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基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文明创建为平台,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分局以“一切方便纳税人”为原则,从七个方面着手,以文明创建为平台,带动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服务环境人性化。分局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着力为纳税人提供人性化服务。考虑到办税大厅为县城地税系统唯一的纳税窗口,纳税户数较多,纳税人排队等候不便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大厅设置了办税引导台,由大厅正、副主任轮流值班,疏通人流,维持大厅正常的工作秩序,为纳税人提供最贴心周到的服务。

二是服务行为规范化。一是树立“窗口”意识,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窗口”意识;统一语言,严格使用文明用语;统一着装,上班时间一律标准着装;统一态度,提前10分钟做好一切上班准备,笑脸迎接纳税人。二是健全服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在办税服务厅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110服务制等服务制度。三是规范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效。分局坚持股所副职以上的干部办税服务厅轮流值班制度,为纳税人指导办税,现场释疑解惑,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然后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使纳税人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四是加强考核监督,激发服务动力。通过采取“内外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细化了各项工作指标,按月考核,并把考核评价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每个月都开展有纳税人与全局干部参与的评选“星级税干”活动。

三是服务流程科学化。根据办税大厅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性格爱好等情况,结合省局“ab角零缺位制”要求,进行了重新分工组合和分类管理,设立了前台和后台,明确划分了岗位职责,构造了前后台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办税窗口与股所之间协调配合的良好机制,让优化服务经办税服务厅或办税窗口这一“中枢”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确保了服务流程科学化。

四是服务形式多元化。在“一窗式”、“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大厅针对不同的纳税群体,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人性化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提高服务质效,实现征纳双方良性互动。

五是依法治税平等化。分局一方面加强地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并认真推行《纳税告知制度》,提高执法透明度。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税收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依法对发票违章、延期申报等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欠税单位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公示,加强对劳务发票和交通公路运输等发票的监管。努力做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让优化服务体现在依法治税之中。

六是税收管理信息化。为了保证大厅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正常运转,分局特别重视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每一位一线税干都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并经常开展相关技能的电脑操作培训,充分发挥电脑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

七是学习制度培训化。一是注重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全体工作人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二是经常性学习。重点放在使用文明用语、计算机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使大厅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不断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三是丰富学习形式。采取以老带新,岗位练兵,以考促学等多种形式,使大家在干中学、学中干,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四是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张小民的故乡参观学习,观看《张思德》、《牛玉儒》等优秀影片,听取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等等,使大家坚定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现在,我们已初步实现了“税收超市”的构想,纳税人进入大厅,从办理税务登记到申报纳税、或领购发票等涉税事宜皆可完成。只要纳税人手续齐全、办理税务登记从录入到办证5分钟内完成;领购发票、企业正常申报录入在3分钟内完成;开具税收票证在1分钟内完成。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得办税服务厅形象更加完善,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好评。

内控部门工作总结税务部门内控工作总结 篇7

一、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现状分析

(一)企业各部门间矛盾影响

预算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内部的大小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企业资金,防止企业资金的浪费,保障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而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则要利用企业的资金去创造效益,他们都是预算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对象。业务部门需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商机,争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要保证企业的和平稳定发展,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预算部门要通过有效沟通去管理每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但在企业制度不断改革的今天,预算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矛盾也更加激化。预算部门想要通过监督来节约企业的资金,而其他部门要落实工作想法,就要使用资金。办公资金的减少,影响了其他部门的工作方便性,也影响了许多部门的利益。长此以往,财务管理工作越严格,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大,这不仅无法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

(二)市场判断准确性影响

预算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做好市场的判断是预算部门处理好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财务管理者要通过企业的发展类型与现实水平,对企业本身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推测。而这个推测则是预算部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总是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市场判断的准确性不足,在无形中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风险性,也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市场动荡,市场判断难度加大,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准确性,更会影响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三)预算部门内控力度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向往的管理模式。预算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更加细化,企业的很多生产与运营项目都要事先做好预算规划,明确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及时更新制定预算规划的数据。总是利用过期的数据做预算规划,无疑无法将预算工作与实际运行的生产运营项目结合在一起。预算工作没有规划性与针对性,不利于预算部门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企业内部资金的合理利用。很多企业的预算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工作人员将企业资金视为个人资金,随意分配与使用。内部控制工作力度不足,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二、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优化方法

做好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优化工作,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方法的重要性。从根本入手,结合每一个环节去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健全起来。

(一)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能够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地位,让更多的企业职工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会给预算部门的财务工作提供动力,更会让预算部门内部的违规、违纪行为得到抵制。企业要打造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构,就要打造一个有震慑力的机构。

首先,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要重视财务管理中的核算工作,将财务核算视为一项基本工作,保证财务核算的质量,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者都要具有专业的会计资格资历,通过完善机构工作人员的资历来提高机构的内部控制专业性。其次,机构内要建立明确的记账制度。记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部门,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相互监督,日日记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去完善会计信息,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提升工作效率。最后,要建立机构的工作考核制度。在利用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考核时,预算部门也要重视内部考核工作。用有效的考核制度抵制财务管理工作错误的产生,给企业减少运营与发展的风险,用考核制度去激发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一举两得。

(二)建立与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保障企业发展具有持久的动力,就要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结合企业发展的动态,制定一套全新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第一,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要具有合法性,只有依法运营,企业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合法,才能合理。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内的规定,再结合企业的具体项目制定一套动态化的、符合市场需求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有利于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第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要具有针对性。财务管理工作做不好,企业就无法稳定发展。利用财务管理工作去了解与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合理分配资金去解决企业的现有问题,能够促进企业内控制度权威性的提高。第三,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要具有系统性。内控企业不仅要服务于预算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更要将各个部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财务管理工作不是预算部门自己的工作,需要得到各个部门的理解与配合。只有各个部门都意识到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才能推动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突显。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内控队伍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工作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要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就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内控工作队伍。合格的工作者要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用正确的观念去指导自己财务管理工作。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高端人才,招聘专业的会计人员,并给职工充足的时间去了解企业,接近企业,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财务管理内控工作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企业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预算部门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能够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得到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重视。针对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真实有效的内部控制计划,结合各部门财务情况制定财务管理细则,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才能让有效的资金创造无限的利益,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范鸿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

[2]张湘凌.关于完善预算部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上一篇:初中老师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