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协作精神

2024-08-01

团体协作精神(共6篇)

团体协作精神 篇1

1.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普遍不强的现实已引起普通高等教育的关注。从普通高等教育本身的特征出发,加深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教育概念和内涵、相互关系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的认识,从而使普通高等院校树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2]。因此,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如何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国内外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多种探索。“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激励,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固定小团体自己去学习、去创新。改变学生团队精神淡薄、自我管理欠缺、集体荣誉感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的现状,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本研究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组成小团体,宿舍长为管理员,一同学习,一同研究某个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自我管理意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石家庄学院8个教学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期刊论文,收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综合参考多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2.2.2 专家访谈法

访谈有关专家,为教学中运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打下基础。

2.2.3 实验法

2.2.3. 1 实验分组

把自然班随机分为多个实验班与多个对照班,每班样本含量为20—30人,保证两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两班的课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内容、环境相同,教学总学时均为34学时。

2.2.3. 2 教学实验模式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三段式教学形式。实验班采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考核评价分层处理。

3. 结果

3.1 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固定科研小团体的优势。

力量有限的生命个体一旦以团队形式有效组织起来,往往就会释放出巨大潜能。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宿舍的同学是相互最了解、在一起时间最长、最易组织的小团体,采用以宿舍为小团体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于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团队成员与其所在团队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对团队成员表现为积极的认同和尊重;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团队与团队成员表现为相互依存,休戚相关[3]。人总是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以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归属感,它必须以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由团队成员组成的团队就会被视为“家”,一个与团队成员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团体,依仗这个团体,团队成员可以获得工作、学习、生活、发展、繁衍、社会保障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以获得更高需要的满足,真正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团队也通过对成员的尊重,鼓励其个性发挥,重视成员对团队发展的创新意识,帮助成员在团队中发展与定位,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在激烈的竞争中常胜不衰。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还表现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遵循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以团队的目标和利益为重,牺牲私利和小利,服从公利和大利。另外,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团队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团队成功时,成员为其而骄傲;团队陷入困境时,成员为其而忧虑。这种集体荣誉感激发着成员的工作欲望,使他们在工作中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

3.2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位研究。

在团队研讨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等作用,为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构建和谐氛围,激发群体智慧,实现教学目的。同时,该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一方面,团队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成员参与管理、决策和全力行动。团队不同于其他一般群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团队成员的平等性,他们会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分担领导作用,同为管理者,因此,在对待团队事务上,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尽心尽力、全方位地投入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团队精神的境界是一种奉献精神。我们上面讲过,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试想在现在这个提倡个性、追求独立、突出个人能力的时代,要想使这些既有个性又有很强独立工作能力的人通过自我克制在一起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必要时还要甘当配角,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即团队成员在与他人共事时,不只是看到自己,而是从大局出发,在为他人、为团队、为社会的贡献中,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3.3 考核评价以小团体中最差的同学成绩作为小团体成绩。

考核评价以小团体中最差的同学成绩作为小团体成绩可以促使小团体的同学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较差的同学为了集体荣誉、不拖累小团体,也会尽自身最大努力学习进步。在活动中应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使每一个同学都认识到,参加活动是为了学习该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相互配合,怎样加强团结;在中专教育中,还有一些社会实践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教师只要明确实践目的,具体的实践计划、分工与合作都由各小组自己完成。他们会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去亲身体会和感受团队作战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和团队出击的意识。这种开放式团队化的学习方式极易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和潜力,对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 讨论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心智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既有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的提升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变革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及健康心智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北京大学在1998年先后设立了三项“基金”,大力支持优秀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创新活动。近年来我国其他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科研,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高校学生对科研创新活动认识的不足,我国的高校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的教学、学习、生活、管理模式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告别了原先熟悉的一切,将远离故乡和父母,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大学生将面临新的学习方法、新的集体、新的管理模式、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等一系列挑战。一部分大学新生因为无法尽快适应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角色转换,面对大学给予的相对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逃课、荒废学业,甚至降级、被劝退学。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公司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都在倡导团队工作方式,所谓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承担责任的个体形成的集合。21世纪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的创新、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团结协作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作用显得越来越大。

当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能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并不能主动培养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行动时缺乏信心,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可以说是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都比较欠缺,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深入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要素之一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和滞后性,具体表现为学生求知欲不强、对科学研究缺乏兴趣、创新意识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弱、学术理论功底不深、制度不够不健全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大学的战略任务的实现。在这种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立足我国的国情,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有助于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作为高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之路越走越宽。

5. 结语

固定小团体教学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摘要:作者把自然班随机分为多个实验班与多个对照班, 每班样本含量为20—30人, 保证两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两班的课由不同教师授课, 教学内容、环境相同,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三段式教学形式。实验班采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考核评价分层处理, 结果显示:固定小团体教学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固定不团体,协作精神,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8) :7-10.

[2]施宙, 高永军, 张殿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0) :104-105.

[3]张海林.建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104-105.

[4]秦宣.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1) :71-74.

[5]刘金源.文化实力与大国崛起——德国与中国的比较及启示[J].探索与争鸣, 2009, (8) :71-74.

团体协作提升自我 篇2

进入21世纪,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速。过去,人们常用“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要求。今天这种“一桶水”的观念已经受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要求。

英国作家肖伯纳曾经说过:“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咱俩交换,我们各还是一个苹果: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咱俩交换,我们就各有两个思想。”有效教研就是试图建立一个促进分享、促进交流,在分享交流中感受成长、感受变化并重新建构、重新规划的平台。

新课程的综合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我们认识到同伴合作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价值。而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进提供了舞台。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通过互动、交流、反思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促进校本教研和校本研究的深入。

二、案例的情景描述

课的内容: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

学练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心球投掷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腹力量,使学生更健壮、更健康、更自信。

2.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3.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的流程:

由笔者自己单独备课,设计了实心球教学的流程。

1.各种投、抛、推实心球练习(前抛、后抛、前掷、侧推)。

2.双手前掷实心球。

(1)徒手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练习。

(2)两人一组相距1 5米面对面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练习。

(3)看看自己有多棒。

方法:在地上画三条线,黄—及格;绿—良好;红—优秀。

(4)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通过第一堂课的教学,邀请全组老师听课,评课。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然后一起商量,从教材分析和制定目标开始,一起确定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在动作技术的讨论上大家有了一些分歧,讨论得很激烈。在课的主要部分和动作错误纠正手段上进行处理和改进。共同设计了第二堂课的教学过程:

1.各种投、抛实心球练习(跪地前抛、跪地后抛、前掷、后抛)。

2.双手前掷实心球

(1)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练习。

(2)全班分成4组站在篮球的罚球线后对着篮筐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练习。

(3)在操场的围墙上距离地面3米的高度挂6个呼啦圈,让学生站在离墙5~6米的地方对着墙往呼啦圈中投。

(4)看看自己有多棒。

方法:在地上画三条线,黄—及格,绿一良好,红—优秀。

(5)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本课通过前后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第一堂课,老师是自己一个人备课设计了一堂较为传统的实心球教学设计。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针对学生投掷出手高度过低这一难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同学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实心球成绩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经过全组老师的共同商讨设计出的第二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心中有了目标。特别是在对着篮板投实心球和站在距墙5~6米的位置用实心球的投掷方法做打靶练习。这两个环节上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而且同学之间的相互比拼更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利用对篮筐投实心球和对墙打靶子这两个环节也很好地纠正了学生投掷实心球出手角度太低这一问题。课后学生评价第二堂课,利用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心球投掷成绩。

过去,我们通常采用独立备课形式,这可以彰显教师个人的独到见解,课堂上百花齐放,但容易忽略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渗透和训练。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表达习惯。而集体备课是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集体交流,集体讨论,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拓宽教学思路,弥补教师个人的不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能力,明显地提高教学效果。

团体协作精神 篇3

1 农村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1.1 专业基础理论扎实, 临床实践技能娴熟。

由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条件差、设备少, 很多情况下主要依靠医务人员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 这就要求农村医务人员应该更加注重全面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不断提升临床实践技能。

1.2 能中能西, 能医能药, 能防能护[1]。

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地理和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 农村医务工作者虽然不是专业意义上的全科医生, 但是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却不分年龄、性别, 不以人体某个系统来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和范围。因此, 现阶段我国农村医务工作者实际上是一支集医疗、保健、预防、护理于一身的人才队伍, 应当具备全科医生的基本素质。

1.3 善于沟通, 知法守法。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 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 医疗卫生行业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同时, 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医学模式的变更, 疾病谱呈现出新的特征, 精神、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非生物因素在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村医生长期扎根于农村, 担负着初级预防和保健, 以及疾病支持的重任, 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熟谙当地风土民情是担此重任的重要前提。

2 农村从业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2.1 学历偏低, 理论基础不扎实。

当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的主体主要为上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经过短期培训的乡村卫技人员, 集中在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 大专及以上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凤毛麟角, 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年龄老化, 培训不足[2]。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他们仍将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体, 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2 知识老化、结构不合理。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医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 农村医务人员由于学历和基础专业教育的欠缺, 加之各种主客观原因, 长期缺乏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 专业知识更新少、慢, 并且知识结构不合理。

2.3 服务泛而不专。

受农村经济状况差和农民卫生保健意识淡漠、医学知识缺乏等社会多因素的影响, 农村医务工作者虽然不是专业的全科医生, 却一直担负着全科医生的工作和责任, 长期忽视对某个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继续教育。但是,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既不是合格的专科医生, 更不是合格的全科医生[3]。结果是不但专科不专, 而且全科不全。

2.4 医疗行为不规范[4]。

由于泛而不专, 从而导致对某一问题或领域认识肤浅, 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加之长期缺乏有效的专业实践技能继续教育, 难免导致有悖专业的不规范医疗行为。随着<<执业医师法>>的颁布与实施, 社会对农村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和期望值日益提高, 农村从业人员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充分发挥继续医学教育的作用, 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3 农村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成就和不足

3.1 目前农村继续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主要有:

①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成人职业暨技术学院以提高学历, 更新、补充基础理论知识。②不定期开展各种时间长短不一的专业技术进 (研) 修班、培训班等以提高实践技能。③鼓励、支持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医疗卫生部门进行长期或短期进修或学习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 拓宽视野。④以函授和广播电视为主要形式的远程教育。

3.2 成就和不足

经过20多年的探索, 我国农村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已比较完善,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即学历文凭教育) 已基本完成[5], 大部分乡村卫生人员得到了培训, 整体素质和诊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仍然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医疗保健和农村医疗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 因而对农村继续医学教育应转入第二个阶段 (即实践技能提高) 的培训[5]。但是由于管理不规范, 考核不够科学以及被培训人员经济收入受影响, 所在单位支持力度不够, 主观认识程度不同等各种原因, 传统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有部分流于形式, 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 不利于农村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传统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农村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 如何发展与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目标、以提高为目的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5]。

4 基于专业学术团体的协作组网络体系的目标、内容和优势

4.1 目标和内容。

21世纪, 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继续医学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呈现出手段现代化、教学规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专业化、资源网络化等特征。针对传统的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中学工矛盾的问题, 结合新阶段农村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主的目标, 基于专业学术团体的协作组网络体系将信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紧密结合, 广泛收集某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强化规范服务的意识[4], 依靠国内、省内知名医学专家, 组成不同疾病防治专家指导团, 制定各专业相关规范,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周边区域进行实时、快速、高效的交流与互动, 以某区域为核心, 构建横向范围辐射至农村, 纵向达国内、省内的高、精、尖医学技术人才的同心圆式的疾病防治协作网络体系, 旨在依托专业协作组发展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和管理平台[5], 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逐步实现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

4.2 优势。

基于专业学术团体的协作组网络体系从现阶段农村的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强化面向农村需要的全科医学教育, 为创新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思路。主要优势有:①打破学科界限。协作组网络以某一问题为核心, 不以学科、系统为界限, 不分基础或临床, 广泛汲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各领域知识, 是一个熔社会学、医学、行为学、心理学、食品与营养学等众多学科于一炉的知识、信息库。②“双师型”教师兼医师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素质是乡村医生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 因此, 培训教师应当不但理论水平较高, 而且临床经验丰富、实践技能过硬;不但有临床实践经验, 而且有授课实践经验[6]。协作组网络依靠国内、省内知名医学专家组成不同疾病防治专家指导团, 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③在岗、网络培训, 克服学工矛盾, 降低培训费用。工学矛盾、培训费用过高是影响学习人员积极性和继续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协作组网络通过免费专业论坛、资料共享、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实现在线、实时、快速、高效的指导, 采取在岗培训为主, 脱产培训为辅的方式, 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模式因脱产进修 (学习) 影响经济收入的弊端, 同时也节省了大部分培训费用, 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④以专业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乡村医生不但担负着全科医生的工作和职责, 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专科医生的素养, 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专业意义上的全科医生。协作组网络以专业为基础, 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 并围绕专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心理、行为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全面素质教育, 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农村医生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同时, 专家指导团定期深入基层进行床头教学和指导, 发扬传、帮、带精神, 快速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专业实践技能, 既避免了重学历轻实践, 又避免了纸上谈兵。⑤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经过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 目前进入到发展的第三阶段:现代远程教育或网络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与网络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网络的新技术促使传统远程教育向着现代远程教育的方向转化, 促使现代远程教育向着更深层次发展。随着网络的持续推广和普及, 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 以及网络铺设面的不断延伸, 电脑成本和售价的不断降低, 现代远程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7]。协作组网络以现代网络为依托, 借助新媒体技术, 主要包括博客、即时通讯工具、流媒体等 , 设立网站, 通过FTP服务, 利用网上信息检索和浏览, E~mail服务器和电子公告牌BBS的功能以及视频会议系统, 彻底解决传统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实时双向交互问题。⑥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专家团定期深入基层协助、指导工作, 广泛认真听取农民和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和意见、建议, 以广大农民和基层医务人员、农村卫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指南,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神, 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定期组织专业针对性好、内容实用性强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 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医务人员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 协作组网络及时跟踪收集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新进展, 保证学习培训内容不但针对性好、实用性强, 而且紧跟学术前沿, 与国际水平接轨,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需求。

5 实践与展望

依托抗癌协会, 陕西省已经初步建立以乳腺癌为代表的肿瘤防治专业协作网络, 成立了乳腺疾病防治专家指导团, 并在省内7个行政区内选择具有良好前期基础及代表性的县市级医院19个作为协作组成员单位, 与所在辖区乡、镇、村卫生院 (所) 密切联系并友好合作。

利用网络进行专业论坛、资料共享、远程会诊, 实现在线、实时、快速、高效的指导, 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技术观摩, 并在此基础之上, 拟订本地区疾病诊治规范, 建立专业培训基地, 规范医疗行为, 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疾病信息数据库, 不断发展与完善本地区医学科研、教育和疾病防治体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协作组网络基于专业的实践性教学[5]模式在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优势, 为广大农村医务人员所接受、欢迎。与传统模式比较, 协作组网络基于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更易于满足农村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 更有助于培养既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全科医生, 必将促进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推动农村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三农问题的合理解决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通过对农村医务人员从业素质要求和素质现状分析, 结合农村传统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剖析基于专业学术团体的协作组网络在农村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为创新农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专业学术团体,医学继续教育,农村医生,素质,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邵湘宁, 聂绍通.试论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和培养模式[J].中医药导报, 2005;11 (2) :64~67.

[2]管弦.浅谈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及其应具备的素质[J].中外健康文摘 (医药月刊) , 2006;3 (11) :44~46.

[3]何红媛.关于我国医疗人员医学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07;2:12~14.

[4]丁宏, 吴丽娟, 彭松, 等.关于规范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行为的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26 (5) :23~25.

[5]惠爱玲, 陈洁, 张菊香, 等.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3 (8) :2008~2009.

[6]张艳, 袁玲.对我国乡村医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25 (12) :24~25.

当代大学生团体精神培养探究 篇4

一、团体及团体精神的内涵

团体一般指由共同的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

团体精神 (team spirit, 又译为团队精神) 是指一个群体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体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其内涵不断深化。

(一) 团体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团体精神表明了组织成员的一种态度, 一种对个人和组织之间, 以及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根本态度, 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组织与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这是一种稳固的群体心理, 是综合了群体成员的信仰、情感后形成的一种积极的意志和信念。一方面, 每个组织都有各自的价值观, 它渗透在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 组织中的个人也有自身的价值观。因此, 一个群体如何协调个体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 做到团结统一, 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组织和成员的实践, 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是团体区别于一般群体的标志, 故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团体精神的核心所在。

(二) 团体精神的内核标志是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团体精神是团体的灵魂。团体精神表现为成员对团体强烈的归属感和组织的一体性, 其内在体现为组织与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这是从松散的群体走向团体最重要的标志。团体的凝聚力是针对团体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在团体中, 有着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成员为之而奋斗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来自于团体成员的内心自觉, 来自于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团体里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 团体在没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只有当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一致时, 才能实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发挥积极协同作用, 凝聚力、向心力才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团体精神也随之迸发以下特征:团体内部沟通通畅, 成员参与意识强, 人际和谐、互尊互爱;成员责任心强;团体为成员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 成员愿意为团体、自身及他人的发展付出;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等等。

二、团体精神培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 其与他人协调和交往的能力素质如何, 关系到他们进入社会后潜能和作用的发挥, 关系到社会的良性发展。对大学生团体精神及其培养途径方法进行探究, 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相互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其次,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民主与平等意识。共同参与、民主管理是团体的特征之一, 平等交流与共处是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再次,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从心理层面看, 大学生在团体中容易获得安全感, 满足归属需要, 并通过团体目标的实现获取尊重与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提升心理素质。最后,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化发展水平。大学生团体一般由同辈人员构成, 它比一般群体更突出学习性和成长性, 大学生在团体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更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认同社会基本价值与规范, 从而提升社会化水平。

(二)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团体精神讲究团体的和谐、协作, 它要求各个体要养成宽容待人、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大学生群体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缺点, 关键是要端正心态, 学会欣赏他人, 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亮点, 培养求同存异的思维, 这是一种人格的修养和气质的提升。团体精神的培养还会促进大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 引导大学生对人学会感恩, 对物学会珍惜, 对事学会尽心, 对己学会克制, 等等。团体精神对团体成员个性化的要求及认同自己社会角色的要求, 符合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要求。

(三)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团体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团体不断地释放成员潜在的才能和技巧, 促进个体竞争意识, 激发学习与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在团体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能创造出一种增加学习、生活满意度的氛围, 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 团体性活动能够提高个人和团体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绩效。

三、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素质工程, 其内容丰富, 途径和方法多样, 最基本的途径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解决认知问题, 一个是解决内化问题。其根本立足点是加强团体建设, 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 认识性教育途径——解决认知问题。

社会心理学认为,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它们共同构成态度, 形成行为的倾向。认知成分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它解决对态度对象的理性认知, 是对态度对象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 对于人们了解事物、作出判断起重要作用。外界各种信息直接影响认知成分, 进而影响态度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形成态度的核心因素, 是人们对事物意义大小的分级分类的鉴定方式, 以及进行这种鉴定的标准或准则。这些准则是人们判断自己合理的行为和调整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人们只有真正认识到某事物的性质, 才会正确评价这一事物, 形成对它正确的价值观念, 产生赞同、支持或反对态度。

因此, 高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放在重要位置, 树立团体精神培育观, 通过理论教育等明确向大学生宣讲团体精神、合作能力在人才目标结构中的重要性, 修正“重个人发展目标、轻社会目标, 重智力目标、轻道德目标”的偏向, 强化团体精神、合作能力在态度和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实践性培养途径——解决内化问题。

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科学知识的简单积累, 素质知识需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人的品格。文化素质教授在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需使它内化为人的品格, 提高人的格调、品位、修养, 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了这种转化, 才算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合作意识、协同能力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即在进行知识理论教育、认知信息传输的同时, 要花力气解决团体精神、合作意识、协调能力由认知到品格、修养的转化, 由认知积累到习性的养成过程, 解决大学生把外来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的问题。团体精神的内化过程是一种体验、熏染、陶冶、养成的实践过程, 因而大学生团体精神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环节。

(三) 培养的根本立足点——加强团体建设, 创建学习型组织。

团体及其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因而团体精神的培养要从团体的建设入手。团体在群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却又与群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就是因为团体成员与团体有着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根本的团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 组织建设的全部要旨就在于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根本的团体精神, 用价值观、团体精神把人员组织起来。只有当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力求协同行动并与组织目标和利益相一致的时候, 即具有浓郁的团体精神的时候, 群体才算是发展为团体。大学生团体主要具有多样性、自发性及学习型等特点, 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高校务必要加强团体建设, 特别是主阵地的团体建设, 努力建设学习型的大学生团体。

大学生团体建设的主阵地有班级和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习科研小组等。班级和党团组织是高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团体,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班级和党团组织建设, 增强团体凝聚力, 使成员之间关系融洽, 彼此关爱, 协同进步;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它是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力量, 学生社团的建设对形成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对培养学生自主性人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种学习科研小组是由有共同的学习爱好或科研课题攻关而组织起来的团体, 因而是以学、研为主的高校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和滋养精神的主要平台。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的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对团体的凝聚力、竞争力、团体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及整合作用。因此, 在大学生团体阵地地建设中, 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团体的类型及以学习为主等特点, 大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团体精神的培养。

1. 建立愿景, 确立团体共同目标。

共同愿景是使不同的个体集合一起工作的第一步, 它能产生一体感, 是构成共识的基础。愿景好比方向舵, 能够使团体中的个体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 继续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因而, 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首先必须确立团体的愿景、目标。它的确立会使每个成员在思想上加入团体, 作为团体的一员, 具有“我们的”这种共同情感。当团体的发展目标得到普遍认同后, 它将是全体成员积极向上的一种内驱力, 增强成员对团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 为团体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注重学习, 形成健康向上的团体风气。

“团体学习”是提高团体成员互相配合, 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整体搭配合理, 将会不断激发团体成员的个人能量, 从而提高团体力量。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要引导学生注重团体学习, 学习提取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慧, 密切配合动作上的默契, 这样既能使学生有自主空间, 又能使成员和团体保持协调一致。精熟团体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关键步骤, 注重团体学习, 班级、学生社团、党团组织、各种小组等学生团体将会不断养成相应的学风和团体作风。

3. 塑造团体VI形象, 凝聚团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VI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表达, 有自己的主色调、符号或LOGO等, 它融入了团体建设的理念或发展目标等, 从团体的整体VI形象设计中可体现不同团体的特点与风格。视觉上的系列设计表达会增强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而且形成一种无形的团体压力和牵引力, 潜意识中要求团体成员按照团体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促进团体行为的协调性与和谐性, 这对团体精神的培养会起到推动及熏陶作用。

4. 培养心理相容, 增强团体民主氛围。

心理相容是指团体中成员与成员、成员与团体相互吸引、和谐共处。若是不相容, 则表现为相互猜疑、相互排斥。心理相容是团体团结的心理基础, 也是实现团体目标的重要保证。心理相容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 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 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在心理相容的气氛下人际关系融洽, 成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保持心情舒畅, 从而能全力投入工作与学习, 较少受到心理上的干扰。否则, 成员之间将会相互设防, 关系紧张, 导致内耗。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 直接影响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影响团体精神的培养。

5. 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规范和保障成员行为及团体绩效。

团体是众多个体以一定方式维系而组成的, 团体一旦形成, 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其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 以保障团体目标的实现和团体活动的一致性。这种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准则, 就是团体规范, 包括团体章程、沟通协作机制、激励机制等。团体规范在团体成员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 便具有一种公认的团体力量, 它通过不断内化为团体成员的心理尺度。团体规范对团体成员所产生的压力, 在一定限度内能促使整个团体为实现团体目标而明确责任分工和统一行动步调。因此, 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要合理制定既维护团体成员的权益、不抹杀成员的个性发展, 又有利于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体绩效的制度和规范, 这对团体的稳定及发展会起到保障作用, 同时也是团体精神培养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 1998:238, 268-269.

团体协作精神 篇5

一、在齐唱中培养协作精神

良好地齐唱能力是合唱的基础, 合唱是由多个声部组成的, 而齐唱则是每个声部共同的要求, 所以, 有必要对学生的齐唱能力进行培养。由于齐唱要求所有学生声音整齐统一, 在齐唱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整体协作观念, 使每个学生在这种整体歌唱的环境中, 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声音。要使齐唱中声音整齐统一, 就要掌握一定的独立识谱能力, 这也是唱好的前提要件。在高职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的旋律音程入手, 然后再慢慢过渡到其它的音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演唱时多一些专业性的思考, 才更有可能和有能力去注意与其它同学的配合是否默契。其次还要进行严格的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生命, 音乐的节奏是区别它们的独特个性。掌握好节奏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训练的整齐与统一, 如果让学生随心所欲的任意张扬自己的个性, 将会影响到整个合唱团队的协作以及整首歌曲的完成。在齐唱训练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受, 去掉自己个性, 为唱好歌曲共同努力时, 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强大效果。进行齐唱训练的统一协调时, 还需要对声音进行训练。合唱集合各种不同的声音为一体, 拥有丰富的声音色彩, 能够产生出和谐厚实的音色效果, 这是合唱独特的优越性。而产生这种声音必须在音色和音量上进行统一的训练。想要使学生唱出准确动听的歌声, 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的声音, 怎样才能得到这种声音。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协作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明白方法和目的后再进行训练, 在这种声音美的情境中, 逐步找到自己在整个集体中的位置, 明白自己要做的是练习好自己的基本功, 将自己融入进整个集体。学生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也会结交到不同个性的同学和朋友, 取长补短, 与他人进行协作互动, 进而达到完美的合唱效果。

二、在和声的训练中培养协作精神

合唱是由多个声部共同组成的, 所以和声的均衡训练在合唱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从简单的二声部训练开始, 将学生分成两组使用长音进行训练, 训练时可以先用哼鸣来唱, 让学生去倾听这两个声部和谐饱满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一个人演唱达到不了的, 同时, 也是一个声部所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

[5]汪刘生.现代教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1.[6]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03.[7]马达.艺术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9.01.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1.

达不到的, 需要所有合唱队员共同努力共同协作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在教学中, 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 在这过程中发现合唱的美感。当学生感受到合唱带来的强烈震撼时, 便自然而然的在合唱中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部相融合。有些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因为害怕被人干扰自己, 致使自己无法唱出准确的音调, 而常常大声喊唱, 力图用自己的声音掩盖住别的声部。这样将会导致整个合唱团的声音听起来刺耳, 声部不和谐、不平衡, 这是在合唱中所不允许的。应当在中职合唱教学中使学生明白合唱中的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各个声部在比赛。在合唱的过程中同时教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 乃至以后的工作中, 也要象合唱队演唱一样, 每个人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区分, 要善于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要有协作精神, 以集体利益为重。

三、以各声部音响的均衡训练来培养协作精神

声部均衡是合唱最基本的技术原则, 要做到声部均衡首先要让和唱者知道自己的声音与声部整体音量的关系。只有知道自己声部在合唱中的地位, 知道自己和声部的均衡欢喜, 才能得到各个声部融合、均衡的效果。在实践中要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比如选择主调不固定在某一声部的歌曲作为练习曲, 先要求不唱主旋律的各声部之间的音色音量取得均衡, 然后再与主旋律的声部合唱, 并突出主旋律, 取得各声部的均衡协调。还可以使用以领唱为主, 合唱伴唱, 或以合唱为主, 领唱衬腔的方式。总之这些训练方法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要想达到和谐美好的旋律, 只有合唱这种方式。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合唱的整体环境中, 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责任, 才能唱出好听的声音来。

四、指挥与合唱队同样需要协作

在合唱中的灵魂便是指挥, 合唱训练中, 指挥除了要有娴熟的指挥技巧, 敏锐的洞察力和掌握准确的发声方法外, 还需要妥善的处理好自己与合唱队整体之间的关系, 要驾驭好整个合唱团, 并使团员之间有这强烈的凝聚力。指挥在排练过程中, 要善于挖掘队员的潜力, 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配, 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 使合唱歌曲达到最好的效果。指挥和合唱队员要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整体的协作过程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才能演奏出和谐好听的旋律。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的歌唱方式, 需要每个人做出共同的努力, 同时合唱的效果也是单个人所无法达成的。在高职合唱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 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优良的与人合作的品质, 和谐的与人交流沟通, 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耀.合唱教学的探求与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2007 (01)

团体协作精神 篇6

一、课内灌输——认知和体验团队精神的基本知识重要作用

要加强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首先应该从新生着手, 开辟专用的时间, 设置专门的团队素质拓展课程。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职业素质课程, 根据学生在校不同时段的特点, 定期有针对性地举办有关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讲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 除了讲解团队建设的基本知识外, 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活动法、任务驱动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选取一些团队建设成功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讨论思考团队协作的意义;采用任务驱动法, 可以设置团队任务, 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团队任务实演, 了解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 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利用团队的力量分析、解决问题, 相互密切协作、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完成各项团队任务, 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职业素养, 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 为将来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方式上, 以行动-知道-悟-得到 (道) 的进阶式, 采取户内、户外有机结合的丰富形式,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引导, 以任务引领型的团队实演项目活动为载体, 并结合相关的团队理论, 在众多的具体案例分析中与团队互动游戏中, 使课程翔实生动, 既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活跃气氛, 又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在课程考试考核方式上, 可以以一些竞赛类活动为载体, 例如召开座谈会谈心得体会, 团队建设成果展示, 班级文化创建大赛、团队建设知识竞赛等。

二、课外体验——以集体活动为载体, 深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首先, 要精心选择设计集体活动项目。活动的开展要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目标, 例如:体育团体项目如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 大合唱、团体操、辩论赛等团体文艺活动。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的体会到在完成一项团队任务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科学分工、有效协作的重要性, 1+1﹥2的真实内涵, 以及团队建设的科学方法等。其次, 团队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 团队领导者的“性格”决定团队“性格”, 因此充分发挥好团队领导人的作用, 老师要加强对团队领导的指导和培养, 在选择团队领导时要侧重于那些有较强组织和管理的学生;同时, 要增强团队领导的执行力, 鼓励团队领导充分发挥核心潜能, 应结合课堂所学的有关团队合作方面的理论, 应充分发挥各成员优势, 并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奋发学习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一种合作的默契, 造就一个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团队。

三、顶岗实习——将团队协作精神内化为企业文化精神

学生在第六学期会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这不仅是岗位零距离锻炼,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过度”的关键时期, 也是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的很好的机会。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进入企业实习后, 又融入了另一个新的团队, 由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已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团队建设训练, 进入企业实习后, 在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与企业的团队精神融合, 并迅速将其内化为企业的团队精神, 在这种内化的进程中, 大学生会自愿聚集到企业文化的旗帜下, 建立共同愿景, 为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目标而奋斗。

上一篇:遥控直升机模型下一篇:文献记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