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记录片

2024-08-01

文献记录片(精选9篇)

文献记录片 篇1

近年来,各种题材的历史纪录片不断出现,就商业运作而言,这些具有文化底蕴且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扭转了过去纪录片收视率过低的局面。历史纪录片是纪录片领域一个较大的分支,能够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引领观众回想过去的岁月。近年来,随着历史纪录片的大量问世,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就印证着历史纪录片在表现历史时,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型纪录片《大后方》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每集50分钟,共12集。《大后方》通过电视镜头还原再现了中国大后方在抗战时有血有肉的历史,并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中国亿万同胞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和精神,真实、鲜活地表现在了镜头中。抗战大后方,指的是以重庆、四川为中心,辐射云南、甘肃、陕西、贵州、广西等地区。中国在八年抗战的历史时期,这片地区保护着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教育、工业的血脉,直到抗战胜利。兵员如何调动?粮食如何供应?教育如何进行?战争枪炮谁来造?大后方是什么?大后方是运送石油的司机;是将儿女送到战场上的农民;是战乱中可以上文化课的地方……是能够和前线战场呼应的另一个战场,让观众看到战场后的国家。

可以说,《大后方》在历史文献记录片中独树一帜,一经播出,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同时,《大后方》在艺术创作上,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抗战时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意志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历史文献纪录片所追求的效果,不是演员的表演有多逼真,也不是简单地还原历史场景,而是一种精神的表达与传递,需要运用真实的镜头资料在叙述、抒情中追思过往的历史。

1 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真实可靠的画面叙事为主

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当代的历史纪录片与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相比,在记录方式上凸显了“细节表现”“口述历史”和“情境再现”3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叙事策略,而这3种叙事策略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真实的留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历史纪录片作品中,都会采取真实再现这一手法,发展至今,其表现形态已经十分丰富。《大后方》中也将这一手法的运用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历史记录片的创作上,有必要使用原始的历史影像资料,进一步用新的观点来解读,那么,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大后方》是怎样还原当时的历史呢?《大后方》采用了以画面叙事为主的叙事方式。

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录片,属于战争题材的节目,在叙事过程中离不开战争。《大后方》在表现当时的抗战情节时,并没有满足于中国现有的资料,而是远赴美国、日本、等地去挖掘,找到了美国人在抗战时期拍摄的尤其珍贵的新闻片。《大后方》每一集都通过清晰而又丰富的历史影像素材来体现中国的政治、军事,令行业内外叹为观止。《大后方》在抗战时期原始视频上的运用与发现可谓是整部纪录片的最大亮点。若没有这些原始的影像资料,《大后方》就不可能带给观众震撼人心的效果。真实为《大后方》这部历史纪录片增色不少,极大地丰富了抗战现场的氛围,仅凭这点,《大后方》可以堪称历史记录篇的经典。

历史文献纪录片,就是历史进行生动而又形象叙述。活跃在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自然是最重要的内容,能否展示众多的历史细节则关系到一部作品的价值和吸引力。此外,人文精神是纪录片整个创作行为的最基本的操守。历史记录片需要传达给观众的就是:观点、主题、线索,而作为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人员就要牢牢把握住片子的宣传思想与精神。

2 以全新的角度来讲别人不讲或者少讲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英雄的牺牲与民族的精神,但仅仅依靠牺牲和精神,战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胜利,还需要有智慧,有耐力,当然也离不开妥协,以及在风云变幻的二战大格局中,中国角色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运气。历史纪录片创作者的学术精神与理性,直接决定着纪录片的最终效果,一部好的历史纪录片,是深沉、内敛、力量和节制并存的,而这些特性与“大后方”在抗战时期的状态是一致的。

《一滴汽油一滴血》中,将观众带到了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在战火纷飞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讲述了不产石油的中国,如何艰难地得到战争的重要能源—石油。英美及中东向中国输送的汽油运价高于油价的数倍,在输送的过程中还有不计其数的司机、劳工、飞行员因战乱而牺牲。这种情况下,中国利用国产木炭汽车的研发和玉门油田的开发试图寻求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但是从玉门油田运输不过半吨的汽油到重庆,需要消耗2吨汽油。这种情况下,采用了传统的水路运输的方法,先将汽油用汽车运送到广元,再把汽油装进羊皮筏子,装有汽油的羊皮筏子顺着嘉陵江,飘到重庆。

1938年,只有304家民营工厂撤入大后方,机件质量达5万余吨,但这些企业大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精华。随后,这些企业分别在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陕西、甘肃等地区形成了后方工业区,以持久的耐力为抗战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这一年我们没有做生意,我们上前线去了;我们在前线冲锋,我们在同敌人拼命。”卢作孚凭一己之力,全力打通“生命通道”,这一年对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卢作孚创造除了载入青史的“宜昌抢运”奇迹,这些充分印证了普通中国人在国难面前表现出的意志。

这就是大后方与大多历史抗战纪录片不同的地方,《大后方》更加关注的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包括战争物料的准备、人员动员、武器制造、医疗救护、战略撤退、文化教育以及能源保障等,这些都是其他历史纪录片很少涉及和讲述的。这些历史背景都是观众极少知道的,《大后方》正是通过这些镜头,将观众的视线从战场拉到大后方,无论是战士,还是普通民众,展示出了一个全民抗战的中国。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迅速提高,信息多样化的形势下,人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灌输方式,他们不会因为你是大制作而买单,在围观事实的同时,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对待这样的受众再用传统的宣传战争精神的方式,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如今,一些红色节目的创作者仍然以传统的观念和手段来自娱自乐,这就形成了节目“收视率”头疼的隐形杀手。

发展到今天,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早已失去了“革命”的价值,创作者应该回归影像,将影像作为媒介的本位,用影像去创作贴近生命的记录。新时期的观众在观看历史纪录片时,渴望真实,真实的情景能够抓住他们的心。可以说,真实是最强大的力量,真实就是还原历史。

摘要: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大多采用故事化叙述方式来讲述,但纪录片不同于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它从本质上更接近现实生活,虚构的场景与其格格不入,这是纪录片在叙事上的限度。历史纪录片是利用特有的表达方式来还原和展现特定的历史场景,通过影像和声音的解读相互作用来表现历史,具有一定的难度。历史纪录片如何真实地还原历史,如何处理影像资料等,都在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的考虑范围之内。本文对《大后方》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为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后方,历史记录片,叙事方式,尊重历史

参考文献

[1]郑晓华.当代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J].新闻世界,2009(9).

[2]周凤姣,王怀春.新历史主义视域下兵团纪录片的叙事研究[J].电影文学,2015(18).

[3]张军锋.国际视野下的历史叙事——文献纪录片《大转折》创作谈[J].当代电视,2014(7).

文献记录片 篇2

观看形式:

党支部组织多媒体课室内观看。

参加人数:

中共党员:*****

中共预备党员:****

《信仰》是一部激人奋进的一部党史教育片,该片以共产主

义理论为基调,上至党的领袖们、下至普通的共产党员为群体,他们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精神,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鲜活事迹,无不昭示着信仰的光辉所折射出的无穷力量。所有这些,都震撼荡涤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大学生党员,使我们热血沸腾,鼓舞着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忘我的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投入到自己本职工作中去,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淮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级党员发表各自的观后感:

***:在这部纪录片的带领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的魅力。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仿佛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中国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

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

在观看《信仰》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守信仰,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在平时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必须始终高举起信仰的旗帜。信仰是旗帜。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应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做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有益于人民的事。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坏境。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要追求理想,不能追求名利,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因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来贪图钱财、贪图名利、最后坠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就是在信仰上除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物质和金钱的诱惑,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在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中,我们看到了先辈们为了他们各自的信仰而不断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彭湃的信仰是发动工农革命,他毅然放弃了万贯家财,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农民,掀起革命的浪潮;黄继光,他的信仰是保家卫国,于是他志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抬着头,扛着枪,跨过鸭绿江,为抗美援朝献出自己的生命;铁人王进喜,在他看到中国缺油的现状后,心中燃起了他的信仰——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贡献,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了他的信仰,他就想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干劲无限,带领他的团队在石油大会战中创造了石油奇迹···每个故事都

闪烁着在每个主角心中的一团火光——信仰。他们的信仰看似不同,其实大同。他们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他们的信仰的引领着他们为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深感惭愧,我还是一个无明确信仰的人,我自觉无异于行尸走肉。在此我便立下决心:坚决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以之作为自觉的信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终身。

***:片中“信仰”化为无穷的力量,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谱写出党旗上无数传奇,直至今天它们仍指引着我们正确前进的方向!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片中通过具体事例,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英雄人物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涌现的英雄人物,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增添浓墨的一笔;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时期,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一座座丰碑,书写着这些共产党人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世界观,也诠释了他们的坚定信仰,让信仰为我们导航,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观看了《信仰》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让信仰在现实中扎根。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把信仰落实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学会真心体察民情,主动深入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与苦、得与失;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农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拉真事、诉真情;做群众欢迎的事、关心的事、满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让信仰在现实中彰显活力。

组工干部如何实践信仰?“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把谁举过头顶。”这是《信仰》纪录片里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实践信仰的高度称颂。我认为,观看《信仰》,并不是让我们比信仰,干出与信仰故事里同样的事情,而是要我们时刻牢记宗旨意识,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像沈浩那样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信仰。

***:看完视频后,《信仰》里面的画面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英勇的黄继光,为国捐躯的国家领导的儿子毛岸青,为石油贡献一生的王进喜,他们放弃了富裕的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他们是我们每个党员的榜样,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所在。

从他们伟大的事迹回到了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我们到底要学习他们什么的精神。我想它是对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的信仰。我们要想他们一样,一样跟着党走,不怨不悔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回到现实中,他们的精神真的离开我们很久,我们真的不能重拾他们的精神吗?答案是否定。首先,我们这些大学生一定要有为党贡献的意识。我们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其次,在大学期间要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基础去建设社会。为此,我们这样大学生应当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级计算机系党支部

学习体会报告记录人:***

文献纪录片的类型化研究 篇3

引言

19世纪末,也正是自从卢米艾尔兄弟发明了摄影机起,人类的历史便有了另外一种记述方式——影像的记述。而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更多类型的影视作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更习惯以动态的影像作品的样式来了解前人的生活。特别是纪录作品,以它独有的艺术特征与技巧,不知不觉的介入了历史。而对历史事件,历史片段的表达再没有比文献纪录片更适合的影像类型了。

文献纪录片从创作目标上看是将“旧事”变为“新闻”,是一种视听形象的文献。在我国,文献纪录片担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传递先进文化,陶冶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发挥主旋律教化作用的前提下,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的文献性本质,决定其终极追求是在屏幕上表现一段最为接近真实的历史事件。由于时间的久远,空间的变化,历史对今天的观众而言,或是支离破碎,或是飘忽迷离。因而,他们期待的是对真实历史过程的感知。基于以上原因,每个严肃的有专业素养的文献纪录片编创者,都在力图通过某一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使观众了解一段历史,并给观众提供出一个鲜明正确的审视历史的角度:同时,也在为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努力寻找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段。

一、纪录片与“类型化”

“类型”这一词汇本是指称文学样式和种类的语法词汇。这一概念产生后,类型的观念便被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广泛的运用到自己的剧本创作中,他将他笔下的人物进行分类,附以精心设计的生活背景,进而完成了他的作品创作,并创作出一系列后来为我们熟知的作品。电影诞生后,类型的观念又一次被借鉴到电影领域,如早期的格里菲斯的剧情片,弗拉哈迪的纪录片等等,都属于电影早期所形成的类型。工业革命后,随着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崛起,美国的好莱坞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电影制作的中心,并慢慢建立起其颇具特色的电影创作机制,直至今日其在主流电影创作中的地位都没有动摇。在当时,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的电影类型得到扩展、完善、定型和推广,渐渐的形成了代表美国电影主流的“类型电影”。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新的艺术理念取代原有的创作理念,类型电影的发展也打破了早期的传统,从人物类型到故事线索,从社会背景到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但“类型化”始终代表着人类对特定仪式的重复的认可。

而大洋这一边的中国,其影像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年,逐渐形成了其多样的影像类型。纪录片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纪录片创作风格的影响,中国的纪录片快速的进步并日趋成熟,逐渐形成目前题材广泛,类型多样的发展现状。鉴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研究取得的成效,对我国纪录片的类型以及其类型化的分析研究也有着必要性。

鉴于早期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对历史文献纪录片,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类型进行类型化分析是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的。对文献纪录片进行类型化,要素化的分析,将有助于其进一步发展,深入以至最后的繁荣。

二、文献纪录片类型化的外延

(一)文献纪录片类型化发展背景条件

文献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的特殊产物,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发掘和表现。

历史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长河,对于文献纪录片——这一依靠讲述历史,展现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类型来说,它的使命是永恒的,它的题材是不会枯竭的,它更该是一种永生的纪录片类型。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纵观中国纪录片史,每一次前进的步伐大都是由文献纪录片作为先驱。《话说长江》、《望长城》、《毛泽东》、等大型文献纪录片,耗资巨大,气贯长虹,历时一年甚至数年,融国内纪录片顶级编导之精华,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反响巨大。这三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纪录片作品,分别引领了各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变迁。

(二)文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

任何一种影视作品都有其独有的叙事手法,不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性质的影片。任何的虚构都是为了讲述服务,其目的都在于使观看者了解创作者所表达的内涵,创作者的思想总是通过或花哨或质朴的讲故事的形式来实现其表达的,作者的这些思想和内涵往往通过剧情表达出来。而为剧情服务的,必然涉及到作品的叙事手法。剧情片在讲故事,创作者的初衷就是在为观众讲故事,选用不同的叙事线,选择不同类型和形象的演员,场景,进行场面调度,甚至包括画面的运用,都是为了把故事讲好。把思想传达好。另一方面,在非虚构类影视作品当中,虽然追求的是真实,但都是为了在力求真实的基础上完整的表达主题。文献纪录片就是“以历史的观点来解释影像,以影像的叙事策略来诠释历史”。由此可见,不论是表现什么主题的纪录片,介绍伟人生平,科普常识,回顾历史事件,文物遗迹等等,都是通过叙述和介绍性的表达将主题内容传达到目标受众那里的。

任何一种艺术体裁,在它的沿袭和发展中,都将自然而然地形成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创作上形成艺术风格的法则,也是受众观赏该类体裁作品时的审美认同基础。

三、文献纪录片类型化的内涵

(一)文献纪录片题材与类型化

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从题材上看不如其他类型纪录片涉及的内容那么宽泛,但都颇具历史感,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文献纪录片的题材的选定大多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2005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就是为了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而耗时三年制作完成的,从规模上来说是空前的,总共拍摄了近四万分钟的素材:从制作班底上来看,该片的摄制出动了上百名专家,央视也抽调了精兵强将,并邀请了曾获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苏聪、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摄影师赵小丁,日本著名摄影师赤平勉等大腕加盟制作。除此以外还有表现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生平的纪录片《梅兰芳》为纪念邓颖超诞辰100周年而制作的八集文献纪录片《邓颖超》等。这些文献纪录片作品的创作大多具有纪念意义,其从策划到拍摄制作都是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的。

目前的纪录片创作正积极倡导“无意识”创作,而尽可能避免早期纪录片创作遗留下来的“主题先行”的创作理念。文献纪录片却与其他类的纪录作品不同,它的创作非常注重前期的资料搜集和整体创作理念的构架。分析一些经典的文献纪录片作品,我

们不难看出,不仅是在制作上,在题材的选择上文献纪录片都具有类型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历史人物题材。

第二,关注历史事件。

第三,有关文化遗产题材。

(二)文献纪录片视听风格的类型化分析

文献纪录片的类型特征不仅体现在主题、题材、内容、叙事手法等方面。同时更展现在文献纪录片的视听风格上。不同类型的纪录作品在视听元素以及制作技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就文献纪录片这种特殊的纪录片类型来说,其不同题材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视听风格。下面将对不同题材的文献纪录片从画面构成、场面调度、音响处理、剪辑技巧上来进行类型化分析。

我们以凤凰卫视创作的三集文献纪录片《世纪宋美龄》为例,探析人物类文献纪录片创作的视听风格。纪录片《世纪宋美龄》分为《东方与西方》、《奋起与挫败》、《老干与新枝》三集,分别从国际活动,国内抗战,抗战胜利三个方面来建构宋美龄这个人物传奇精彩的一生。在《东方与西方》——集中,作品开篇以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的珍贵素材掀开了宋美龄作为国民革命时代的第一夫人,一代政治家的传奇经历,并附以“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20分钟内热烈燃烧到极至,一个文化和另一个文化可以在20分钟内激荡出耀眼的火花”如此感性的解说词。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宋美龄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她以她惊人的智慧,优雅的举止,高超的外交能力征服了美国的政界,征服了美国的群众。她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卓越女性,她以她的所有魅力征服了世人。该片搜集的素材非常全面:宋美龄在美国国会、芝加哥体育馆、洛杉矶好莱坞剧场的演讲资料:与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罗斯福夫人一起参加社交场合的画面:甚至由中、美、英、俄四国元首共同参加的开罗会议的珍贵素材: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珍贵文字文献资料。在掌握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如何能把这些被时间断裂开的珍贵素材剪辑编排在一起便成为出给编导的一道难题。在《东方与西方》这一集当中,作者并没有简单的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先是在世人面前展示了宋美龄这一东方女性的巨大魅力,然后引出宋美龄的家庭,将宋家的旧址,宋耀如夫妇的成长经历——做摘要式介绍,从中透出宋氏姐妹可以得到西式教育的背景,片子拍摄了宋氏家族的旧址,并配合宋耀如与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宋蔼龄夫妇的照片,在一页页淡然翻去的旧图片里揭示了宋美龄不凡的家族背景。片中走访了宋美龄上学的几所学校,从乔治亚州小镇梅肯的韦斯里安学院到令所有美国女孩惊羡的著名的女子大学卫斯理学院,在那里直到现在仍然保留了宋氏姐妹的一些珍贵资料,还流传着关于宋美龄聪明调皮的小故事。宋美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东方面孔”的从小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女性。那些珍贵的宋美龄五岁时的照片,她在韦斯里安学院里参加活动时与同学们的合影,在卫斯理学院的学位照片。在看似流畅的叙事中,作品使用了讨巧的编辑手法,有些缺乏历史素材的段落使用了专家、学者、作家、知情人的分析谈话,虽然简短,但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知者的身份。

在音响处理上,由于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是无声的,因此附以解说性的说明文字,既交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细节,又有效的带给观众思考的余地。除了必要的同期声效果,还加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配乐,使得观众在今天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民族气氛。

这部作品在视听风格具有突出的特点,它将所掌握素材切开,不以大段冗长的历史画面昭示观众,有效的避免了观众视听上的疲劳感。观众在介绍性、提携性的解说词的带领下,能够怀揣着一份历史感去审视宋美龄这个人物。

结论

文献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篇4

文献纪录片是创作者的二次创作, 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这一特征在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近年来历史题材文献纪录片作品,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形成了一些规律和特点。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大量运用访谈形式。即请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是历史问题的权威研究人士讲述或评述历史事实。由于这些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他们的谈话通常能够使影片对历史的介绍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近些年来拍摄的文献纪录片多采用这种方式, 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那段历史的内容和内涵, 而且令观众受到叙述者情感和现场氛围的感染, 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更为直接、真实和丰富。第二, 特别注重使用和开掘使用历史遗迹。历史遗迹的运用, 在历史文献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精彩片段除带给观众历史知识信息外, 还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以至于使人们长久不能忘怀。第三, 运用双时空交替呈现的荧屏叙事方式, 原历史的原生状态。即将所呈现的画面叙事空间分为两个时空:第一时空和第二时空。第一时空一般表现摄制组寻访拍摄过程中的活动。第一时空多用纪实手法拍摄和表现。而纪录片主题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则构成了第二时空。第二时空主要靠访谈内容、历史遗迹画面、历史文献资料画面、模拟性重现画面加解说词来营造。营造第一时空的目的, 是为了铺垫和托起第二时空。

关于收看理论文献纪录片 篇5

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激发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创先争优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6月24日——25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接到《收看通知》后,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全馆党员认真收看。通过观看该片,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收看情况

接到通知后,我馆即将通知转发各支部,要求全体党员认真观看该片。据各支部报告,观看率覆盖到全体党员,少数因工作或其他原因未在第一时间收看的党员也利用休息时间通过网络进行了观看,整体上达到了党员受教育,保持先进性,为广大群众做表率,为全馆工作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效果。

二、对该片的评价

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91年光辉历程为背景,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讲述了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涌现出的如彭湃、陈树湘、方志敏和王进喜、钱学森、焦裕禄及李林森、沈浩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片,该片开拓了同题材纪录片的崭新的更高境界。

(1)宏阔场景中凝练的中国革命史。该片以中国共产党91年的发展奋斗历程为主线,以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为践行信仰而立足本职岗位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牺牲个人利益的感人事迹为主要内容,在较短的篇幅中高度凝练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动人篇章,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英烈和英模人物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宵旰沥胆、兢兢业业的真实事迹,使全体党员重温了我们党91年的光辉历史,以事实说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那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赴后继、甘于牺牲。该片对于加强全党的党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升华精神世界中的共产主义信念。该片以饱满的激情,感人的叙事,深刻的思想,恢弘的气势,重现了各个时期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的纯真信仰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坚定了党员的政治立场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无悔选择。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最光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形态。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凌和军阀混战破坏的中国大地,正是有了一群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共产党人而重获新生。91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举起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武器,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先后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东方古国重焕光彩,已经逐步走上了独立自主和现代化的光明大道。

当前,党情、国情、世情均已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依然漫长,全党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仰》中的先进榜样为自己工作学习的指引,将片中的动人事迹和精神力量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崇高品质,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新时期党员学习理论、提升境界的优秀教材。党员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既要靠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历史和文献,又要认认真真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做好每项工作。《信仰》既是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党员提高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优秀范本。在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党的坚强领导是核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基础。该片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融汇大量翔实生动的实例,在根本上阐扬了党的丰功伟绩,再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广大党员深受鼓舞,更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发展建设大局,艰苦奋斗,积极奉献的信心和决心,是新时代党员学习理论、提升境界的优秀教材,值得党员认真观看,细细体会。

三、今后的学习工作计划

(1)巩固学习成果,强化党员教育。通过观看纪录片《信仰》,全体党员重温了党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执着,感受到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视死如归、舍己为人的坚定信仰,虽然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但是我们党的崇高目标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依然激励着全国党员和各族人民为之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巩固学习成果,以党员修养的提高带动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以建设充满健康与活力的党组织带动整体工作取得更好成绩。

(2)以先进理论引领事业发展。记录片《信仰》中优秀党员代表的一言一行,激励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政治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好每项工作,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进思想作风,改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全馆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用先进理论引领事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记录那个年代方力钧新加坡文献展 篇6

新加坡独特的双语环境。展览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呈现展览用隔开的展墙展出了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学习和创作的

一系列关键资料记录了一名艺术家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创作历程。

英文部分由凯伦·史密斯主持。

文献展的意义

方力钧是一名在中国和国际舞台上都有着广泛影响的当代艺术家,对其个人学术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2007年方力钧就开始了对文献展和个人资料的梳理。个人文献展的第一站于2009年在台北举办,是对他过去几十年艺术实践的完整呈现。展览通过文本和视觉的方式,呈现了方力钧在过去40多年中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从而展出了艺术在其生活中各个阶段的意义。通过这次展览,观众可清晰地看到方力钧在艺术上的思考、发展和变化。这次展览还将推出方力钧的作品集和评论集,这也是对方力钧个案研究不同方式的呈现。

策展人凯伦·史密斯表示,这次文献展展出了方力钧40年来的创作,他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养分。在中国书写艺术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为中国的艺术史不能通过一个艺术家来表达,中国的艺术史是艺术家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他们的发展反应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过去3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时代,作为艺术家亦不容易,这次展览中珍贵的文献是对这个时代重要的书面线索。而方力钧对自己早年习作、创作资料、手稿和作品图像的整理堪称中国职业艺术家重视文献价值的典范。他从1990年初就开始对每一张卖出的作品进行登记和跟踪,这些重要的文档无疑是当时艺术发展的最好体现。史密斯表示这是一个带有实验性的方式,英文版本也会在未来逐步得以完善。

方力钧的个人文献展是一个长期的项目,今年会在3所国内的大学和不同的学术机构进行展出。在他成长起来的年代,中国并没有当代美术馆,也没有其他途径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艺术的发展,所以文献展得以在大学内展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会让年轻人更加了解艺术,亲身感受一段历史和滋养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的文化土壤。

文献展背后的故事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方力钧的心太细了!早早地开始积攒这么重要的资料,一定是知道以后办展览的时候需要。其实很多资料的征集过程更多靠的是运气。在接受采访时,方力钧说道:“有一天,我哥哥拿了一个破木头箱子来找我,我一看就很高兴,因为那是我10几岁学画画时候的工具箱,箱子里有我1000多张素描、速写、水粉,还有很多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作品。我哥哥当时并不知道我有要做文献展的打算。而我的同学们因为生活的变化,很多人手里一张自己的画都没有了,都开始有幻觉了,他们甚至怀疑这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过去。我把箱子里一些他们的画给了他们,将他们从这个幻觉里解放出来。”

紧接着,我的老同学杨茂源给我打电话说“老方,发现了你一卷画”。我一看发现是我大学时候和刚到圆明园时期的几十幅作品,油画就有20多张,还有大量的素描。我很感动,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夸说杨茂源你人太好了,杨茂源就说这不是我的功劳的啊,是萧昱找到的。我去问萧昱,萧昱也说不是他找到的。到现在都没人承认是谁找到这批画的。我的很多朋友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我太幸运了。因为2007年正是市场最好的时候,很多人为了买回之前送出去的一张小画,愿意出很多钱,常常因为钱多一点少一点儿而宁愿将作品送去拍卖会,最后要花很高的价钱才买的回来。而我拿回来了这么多的作品,他们甚至都没有说要留一张挂在家里做纪念。

还有一天,我找到了一个信封,里面是上学时候徐冰老师推荐我在一个杂志上发表作品的一封信,那时候贪玩,就没有拿着这封信去找杂志社的人。里面是一张木刻版画的复印件,当时花了那么大工夫刻出来的一件作品,现在却只有一张复印件能拿去做展览,太惨了!第二天,我一个同学打电话来说:“力钧啊,我家里还有一张你送我的版画挂家里没用,你要不要啊?你要我就拿回去给你。”我当时还客气说不用了,送给你的哪有要回来的道理。结果我同学过了几天还是给我拿回来了,我一看,就是那个复印件的原作。你们可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是发生了。

试析文献纪录片音乐的叙事功能 篇7

一、音乐与纪录片的关系

学界将纪录片中的音乐分为客观性音乐和主观性音乐两大类。客观性音乐通常被称为“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 指由纪录片画面中的声源所提供的音乐, 即同期声所录下的音乐, 如广播、电视等媒体所播放的背景音乐、画面中人物的演唱或器乐演奏等。客观性音乐与画面属于同一个层次的现实世界。由于客观性音乐是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同步记录下的、客观存在的音乐片段, 因而并没有表达主观情绪的倾向。虽然音乐仍可能具有情绪感染性, 但运用在这里, 并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真实性。然而, 在纪录片运用的音乐中, 占主体地位的并不是客观性音乐, 而是主观性音乐, 它通常又被称为“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 它们是创作者专门为作品谱写的或改编自其他音乐片段的, 并通过后期制作的技术手段, 加入到纪录片作品中。创作者借此鲜明地抒发情绪情感, 烘托作品主题, 渲染情境, 从而实现对画面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对主题和情感进行有力强化的艺术表达效果。因此学界普遍认为:主观性音乐集中体现了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2)

纪录片是由声画两种艺术语言综合构成的, 就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而言, 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纪录片应以画面内容表现为主, 更倾向画面的艺术表现效果, 认为声音 (包括音乐) 仅仅起到补充画面信息不足、为画面做必要陪衬的作用,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所承担的作用主要是传情达意而并非纪实, 属于虚构性的艺术表现元素, 所以应该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附庸”;而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解说词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认为画面内容只起到图说解释的有限作用, 而音乐则是一种间接性的信息形态, 主要用来表现概念运动和创作者的主观感情。从近几年国内外纪录片发展的趋势中可以看出, 音乐在很多纪录片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而存在。尤其是在当下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的潮流下,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功能更加凸显。 (3) 画面只有与解说词和音乐配合才能使纪录片的主题得以明确, 使其情感内涵得以彰显, 更多风格主题多样的纪录片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二、文献纪录片音乐风格

在展开对案例作品的分析之前, 我们须对文献纪录片进行一个初步的范畴界定。文献纪录片在西方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 (compilation film) , 学界普遍认为:凡是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或加上对当事人或与当时的人物和事件有联系的人的采访, 来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都称为文献纪录片。 (1) 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 文献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 其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 (2)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 被认为是拍摄于1927年, 由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3)

不过, 审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文献纪录片”的称谓, 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批领袖人物纪录片的问世才出现的。 (4) 有业内创作者认为:这一术语最早是从1993年的纪录片《毛泽东》开始使用的, 一直沿用至今。 (5)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 实际上当前“文献纪录片”所指涉的范围, 主要是表现伟人丰功伟绩、党史人物及英模事迹、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社会民生等重大题材的汇编纪录片, 即文献纪录片与历史题材纪录片在题材内容上有交集, 但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目前国内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大多集中在两大类主题:一是历史人物传记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 二是自然科教类题材。本文所分析的文献纪录片作品也涵盖了这两种类型。

每种题材类型的纪录片, 都会在语义内涵及主题思想的表达上有所侧重。文献纪录片侧重理念传递, 以理念为核心信息, 以理念诠释与情感影响为主要艺术表达任务。而音乐所起到的作用 (无论是客观性音乐还是主观性音乐) , 都恰好补充了画面及解说词之外的“画外之意”、“言外之意”, 使音乐成为构成这些作品艺术完整性的、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元素。关于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 有研究者总结归纳了诸如情感升华、主题深化、风格铸造、社会传播等几种功能。与其他题材纪录片作品的音乐相比, 文献纪录片的音乐体现出了以下这些更为独特的艺术表现特点。

首先, 从创作模式看, 文献纪录片音乐的原创程度高。由于文献纪录片绝大多数为“命题作文”, 具有严格的制作周期和较高的艺术质量要求, 因此, 其音乐大多请专业人士为作品量身定做, 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颇费心思地进行谱曲、配器, 也有一部分作品的音乐采取改编手法——改编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改编作品往往也采用了适应新题材、新风尚的创新手法, 尤其体现在配器和旋律上。如《毛泽东》的主题音乐改编自陕北民歌《东方红》, 在片头播放时, 采用了民族声乐无伴奏演唱与交响乐演奏的组合模式, 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又富有厚重的历史意蕴感。

其次, 从创作规模看, 文献纪录片音乐创作的规模较大, 音乐作品呈系统性——除了主题曲, 还有对应的片尾曲、与叙述情境配套的插曲或音乐片段。如几部较为经典的领袖人物题材文献纪录片, 均创作了片头曲和片尾曲, 这些曲目的旋律也成为许多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如《你是这样的人》、《浏阳河》等。国外的许多知名纪录片作品都有配套的原声音乐专辑, 在这方面, 我国纪录片的音乐制作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与某些纪录片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再次, 从音乐风格看, 文献纪录片的音乐风格在多元中又不失凝练厚重, 这与文献纪录片的主题宏大、内容广博、题材厚重有关。文献纪录片的音乐风格形成了以稳重凝练为主导, 多种器乐演奏模式、多种风格配乐组合相结合的多元风格——具体来看, 在曲调上, 乐曲风格倾向于庄重典雅、旋律平稳, 而在配器及乐曲演奏方式上, 则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丰富多元的艺术表现力。

三、文献纪录片的音乐叙事功能分析

笔者认为, 音乐也是具有叙事功能的, 除了同期声、解说词之外, 音乐 (也包括特殊音效) 还对文献纪录片画面语言构成了多维的叙述补充, 参与作品的叙述修辞和叙述结构的构建。文献纪录片音乐的叙事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音乐的象征隐喻功能、抒情功能和结构链接功能。前两个功能主要侧重叙述修辞角度, 结构链接功能则侧重叙述结构的构建。

(一) 象征隐喻功能

文献纪录片中的音乐经常体现其象征和隐喻的功能。文献纪录片由于主题厚重 (大多是“命题制作”) , 制作规模宏大严谨, 因此通常都有专门创作的主题曲。主题曲是作品主题的形象化音乐诠释, 而主题旋律又如同戏剧概念中的“形象种子”, 具有听觉效果上的隐喻、提示功能。《毛泽东》的主题旋律由片头、片尾两段乐曲组成。片头曲是由陕北民歌《东方红》改编的, 片尾曲是由湖南民歌《浏阳河》改编的。这两个曲目具有鲜明的民歌特色:片头曲由人声以最自然的民族唱法演唱, 体现了饱满、深远、质朴的情绪;片尾曲以交响乐的形式来演奏具有民歌特色的乐曲, 融汇了恢宏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艺术个性。《百年恩来》的主题歌《你是这样的人》, 曲调抒情庄严、深沉醇厚, 由刘欢富有激情的歌声来演绎, 成为了一个时代最深入人心的表现追思怀念的经典曲目之一;《百年恩来》还在每集的重要叙述段落之间推出了多首抒情歌曲, 以类似MV的形式来演绎, 增加了叙述的抒情性。《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的主题音乐, 具有湘南的地方特色, 婉约而不失悲壮, 抒情又不显柔媚, 好像一位老人在用带着浓浓湘音的普通话娓娓朗诵一首首铿锵悲婉的诗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带有浓厚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主题旋律, 成了音乐化再现领袖人物人格特质的最佳听觉符号。再如科教文献纪录片《水问》中用各种音乐段落隐喻了水在自然界的各类形态:江河的悠远、溪流的恬静、大海的深邃……作品还在特殊段落配合解说词与画面, 加入特殊的音效——带有回音效果的滴水声, 这种音效在不同情境下营造出了不同的象征意味:或表达了对水资源匮乏的深刻忧思, 或是对美丽家园生态的深情赞颂。再如《森林之歌》的片头曲也颇具特色, 在激昂的主题曲乐句中配以高亢悠扬的无歌词吟唱, 伴以富有韵律节奏的鼓点, 营造出生机盎然的艺术表达效果, 让人仿佛可以从中听到森林的心跳和呼吸。这部作品通过风格多样的乐段, 以声音的造型象征手法营造出多种森林形象:雪域高原云杉的茂密高深, 新疆胡杨林的峻拔高挑、海南热带雨林的丰繁神秘、武夷山竹林的秀丽挺拔……这些自然主题的文献纪录片表现的主体是自然界或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主创通过音乐, 以象征和拟人的艺术表达手法, 传递出大自然万千物种的鲜活灵动。人类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艺术审美方式认识世界, 进而追求与自然的平等对话, 以达到互惠相处的和谐境界的。

此外, 音乐与画面配合, 提升了叙事的意境。从一般意义上讲, 画面语言具有直观性, 解说词的文学语言体现出确定性, 而音乐音响语言则体现出抽象性。这种具体性和抽象性互相补充, 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使电视形象又具有了写意的魅力。 (1) 如在《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中, 除了音乐演奏, 还采用了人声合唱的形式来烘托解说词对画面和诗境的诠释。该片第九集《青山作证》, 在老艺术家朗诵《念奴娇·昆仑》时, 除了朗诵, 没有多余的声响, 配合着画面中雄浑静谧的莽莽雪山, 似乎昆仑正在无比威严地接受着诗人的礼赞。在朗诵结束后, 女声无词合唱伴随着解说词, 配合着一幅幅昆仑雪域画面, 很容易让观众走进一种神秘高远而又豁达明澈的意境。解说词进而引领道:“评说历史不如改造历史, 诗人将无声目睹世间沧桑的昆仑交付人类来改造, 以人类瑰丽的想象和巨大的能动性来实现民族平等, 世界大同。”如果没有这段配合巧妙的无词吟唱, 意境可能会由于过度“具象”而升腾不起来。诗人的想象需要空灵的意境, 观众的赏鉴和共鸣也需要音乐从听觉上给予引导。如果说画面、解说词是要让观众有意识地明白主题, 那音乐则是要让观众无意识地对主题进行深化、认同。 (2)

(二) 抒情功能

文献纪录片中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功能。《诗经·大序》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从艺术心理学角度看, 电视画面语言虽然直观性和准确性较强, 但容易产生情绪调动的“瓶颈效应”, 即过于具象的形象展示和语言描述往往会限制观众的情感抒发和情绪衍生——这时候就需要音乐的介入, 以间接的、非具象的艺术感染力来引导观众, 打开观众情感的“阀门”, 使理性得以暂时松懈, 让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在《旗帜》、《信仰》、《长安街》、《人民大会堂》、《国脉》、《复兴之路》等纪录片中, 主题曲起到了烘托情绪、抒发情感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重要抒情段落以不同乐器的音质, 鲜明地表达了各种情境下的不同情绪, 如以圆号的嘹亮表达希望祈盼, 以大提琴的低沉表达沉痛哀婉, 以钢琴的纯净表达恬淡舒畅等。有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历史感情的深度和强度用画面是不易表达的, 同时, 图像所提供的信息量是极为有限的, 而观众感觉到的时间会有快有慢, 这种情况下, 利用音乐来拉长节奏、控制氛围、寻求契合点的做法就十分必要。 (1) 如在《小平十章》第二集《老兵》中采访原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摄影科长裴植的段落中, 画面还停顿在邓小平与刘伯承两人的合影时, 画外音就切入了老人略带沙哑的嗓音缓缓做出的讲述:“刘、邓两位首长关系非常好, 非常融洽……”老人还谈到战争岁月中刘、邓两人的真挚情谊。这段采访同期声被配以抒情的音乐, 随着讲述的进展, 乐声渐收。钢琴轻柔舒缓的乐声像一种淡淡的思绪牵引着人们, 曲调非常简单, 似乎是只有几个音符在跳动, 又像是两个人相伴散步的舒缓节奏, 一步步地在岁月的沙滩上留下了两行逐渐远去的脚印。受访者都是历经岁月洗礼的老人, 由于年龄原因, 讲述的音色略带沙哑, 甚至带有微弱的喘息和短暂的停顿, 如果没有音乐的导入, 从资料画面直接切入访谈, 会感到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跳转得过于突兀, 但配上低吟般的抒情乐句后, 犹如黑白照片被打上了柔光, 既有历史的沧桑感, 又不失一抹抒情意味。

(三) 结构链接功能

文献纪录片中的音乐具有结构链接功能。文献纪录片中除了解说词, 音乐也对结构链接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纪录片的各段落之间虽然不像一些影视剧那样强调直接的结构逻辑, 但也存在情绪逻辑、主题逻辑等较为间接的链接。音乐的结构链接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情绪链接 即不同段落之间用持续的乐段来衔接以体现情绪的延续。如《小平十章》第五集《拓路》在讲完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的经过, 以黑场结束后, 主题旋律持续, 衔接到35周年国庆的画面段落中, 让喜庆、激昂、自豪的情绪得以保持。一个延续的音乐段落, 就这样将两个时空不同而情绪相近的叙述段落有效地衔接起来。虽然某些段落的解说词已结束, 叙述已经告一段落, 但画面和音乐可以使情境得到延伸, 使观众的情感得以延续, 并产生回味。有学者指出:把相同的音乐或主题经过变奏在片中多次使用, 可以在纪录片结构中起到勾连作用, 使镜头的蒙太奇语言更集中, 结构显得更完整, 从而使观众在心理上更易获得前后贯穿、统一的感受。 (2)

转折链接 即不同段落之间的情绪转换可借助异质的乐段起到结构链接效果。如《小平十章》第四集《春天》中关于北京正电子对撞机研制的这一段落结束后, 画面以淡入黑场告一段落, 此时高昂的乐声渐收, 以钢琴演奏的抒情主题曲缓缓响起, 画面上出现了邓小平在一次宴会中带着微笑, 与李政道侃侃而谈的画面。这就让观众将前一叙述段落的紧张情绪慢慢放下, 进入到逐步开朗豁达的叙述情绪中。

通过特殊音效辅助叙述 通过特殊音效进行转折处理, 可以对纪录片的叙述节奏起到辅助作用。如《小平十章》第五集《拓路》中, 讲述特区改革在开始阶段刚取得了成绩却遭受到了种种非议这一段, 开篇采用了一个圆号的滑音来配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语标牌画面, 音质明亮, 有异峰突起的转折效果。这样的辅助叙述处理, 加快了叙事节奏, 如同乐句中的鼓点, 起到了听觉上的催促作用, 又有如中国水墨画中的“墨晕”, 有一定的“聚焦”效果, 视觉上的聚焦效果运用于听觉中也形成了聚焦的急促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艺术, 能够把创作者设定的情感氛围串联起来。利用音乐的关联性与承续性, 可以很好地搭建纪录片结构, 而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变, 更加增强了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 (3)

小结

历史文献中的地表环境记录 篇8

关键词:古代,日记,气候,重建

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中, 过去地表环境重建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焦点[1]。一个区域的地表环境主要表现为区域土地覆盖, 即是地球陆地表层的物质组成,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2], 它是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人类由于生存需要对地表环境进行着持续的改造, 特别是各种农业活动, 将自然植被改造为各种作物。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活动对土地覆盖的改变更加剧烈。地表环境变化会带来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影响, 包括对气候波动、碳、氮和水循环、大气质量、土地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水质等的影响[3]。人类地表环境改造活动, 主要通过各种土地利用活动, 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农业开垦和森林砍伐, 会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大量碳, 是工业革命以来甚至全新世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4]。此外, 土地覆盖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粗糙度、蒸散发、辐射强迫以及能量在感热和潜热间的分配而影响气候, 模拟研究表明, 森林砍伐导致地表反照率增加使得中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5]。因此, 恢复历史时期地表环境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之一, 在分析过去全球变化及其影响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6,7]。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需要, 在LUCC、BIOME300、i LEAPS、GLP等研究计划[2,4]的推动下, 过去地表环境重建得到了较大发展, 特别是建立了大量定量化数据集。这些数据集的资料来源包括模型模拟和自然证据, 而历史文献也逐渐受到重视, 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地表环境记录进行重建分析, 是研究过去地表环境的一个重要补充, 并对其他证据进行校正补充,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一、历史文献的利用

目前, 中国学者在历史地表环境重建方面已有了较大进展, 建立了时空分辨率较高的土地覆盖数据集, 以用于区域环境变化模拟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资料包括历史文献、统计数据、遥感数据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研究表明, 对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下建立历史土地覆盖数据库的25篇文献的资料来源进行分析, 其中16篇的数据是从历史文献中提取的[8]。可见, 目前历史文献仍然是重建历史土地覆盖的主要数据源, 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数数据源为历史文献, 或是历史文献结合统计数据。上述历史土地覆盖重建研究时间追溯大多为清代以来, 空间覆盖范围既有全国的, 也有区域或者一个省的。近30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经历了剧烈的土地覆盖变化, 它与西南地区是清朝以来人类活动改造地表环境最大的区域。本文以东北地区土地利用重建案例, 对其历史文献的来源、处理方法和定量化过程进行分析。基于历史文献, 叶瑜等[9,10]利用清代史料和其他档案资料对这一时期的耕地、森林和草地覆盖进行了恢复, 建立了定量化的耕地数据、森林数据、草地数据。该研究是目前历史文献使用较为典型的研究案例, 重建的地表环境类型从耕地到森林等自然植被, 较为全面, 并且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现历史文献定量化提取方法。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集中体现在耕地开发上, 耕地数据也是其他土地覆被重建的重要基础。叶瑜等[9]研究中的耕地数据是一套定量的耕地面积和耕地垦殖率数据, 时间分辨率为20—100年, 空间分辨率为分县。该重建工作主要参考资料包括清代、民国东北省志、政府上报官册、清赋报告、农业调查统计及民国时期的年鉴, 此外还有日俄调查资料等。为了使该数据建立明确的空间属性, 参考了清代舆图、民国时期大比例尺实测地图、现代各类地图等。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地亩原始数据 (清代记录)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统计单位差异巨大, 即使单位名称一致, 各地换算为标准清亩也不一样; (2) 各地亩制不同, 一亩的大小各地也不同; (3) 官私文献难免存在免科、隐匿漏报等现象; (4) 由于古代纳税方式原因, 实际土地面积与文献记录中的纳税亩数不一致, 一般册载的纳税亩数小于实际耕地面积数。因此, 直接提取历史文献记录, 其数据不能代表真实耕地面积。为了精确地反映真实耕地面积, 并且订正为与现代耕地面积可对比的数据, 需要进行一系列提取、订正和同化处理, 包括计量单位统一转换为清亩;将不同亩制转换为标准清亩, 再转换为现代亩;估计瞒田比率;折亩与实亩的换算。前两步主要是对提取的耕地记录进行换算, 通过统一计量单位, 分析大亩和小亩的差异进行准确转换, 得到册载记录的所代表的现代亩数。后两步参考相关研究对历史文献中土地登记制度和纳税单位的研究结果, 对其记录进行订正, 得到更接近真实的耕地面积数据。为了建立连续的耕地变化序列, 清代数据要与后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据进行衔接, 即同化处理。主要通过重叠时段的不同来源数据, 分析两套数据的关系, 发现其具有显著现象关系, 由此建立多源数据关系模型, 将清代历史文献数据进一步同化到现代耕地调查数据的水平。

古籍文献中对清代东北地区的森林和草地记录相当缺乏。关于森林面积和草地分布区域, 在早期的文献里均无记载, 何秋涛的《朔方备乘》中的《艮维窝集考》 (1858) , 记录了东北地区森林的分布。因此, 需要研究文献中的线索和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 恢复开垦前可能的自然植被, 扣除上述定量的耕地面积, 对清代森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进行估算[10]。

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分析, 可以看出历史文献的记录不能直接简单提取数据, 建立定量的地表环境数据需要对历史记录进行提取和处理。根据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资料的特点, 分析古籍文献的记录问题, 从而制定记录的转换、订正和同化处理。在地表环境表征的土地覆盖类型中, 耕地能够直接反映人类活动历史过程, 并且是古籍资料中主要的记录对象, 有助于恢复森林、草地等其他土地覆盖数据, 耕地数据对完整恢复地表环境状况, 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二、对历史文献应用的讨论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古籍文献十分丰富, 蕴含着大量的地表环境记录, 其中对耕地田亩不乏数据记录。在全球变化研究推动下, 对过去环境恢复中, 地表的主要土地覆盖是重要的数据基础, 特别是定量的、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集。历史文献是独立于模型模拟和自然证据之外的资料来源, 其记录详细程度在部分区域较高, 并且是历史断面的文字记录, 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李蓓蓓[11]利用历史文献建立的东北地区耕地数据集, 分别从整个东北区域、分省以及网格三个尺度评估了SAGE和HYDE两个模型模拟建立的全球数据集的耕地数据精度, 结果表明两个数据集不论是在该区域耕地的总量还是空间分布都存在显著误差。何凡能[12]对SAGE和HYDE两个全球数据集中有关该中国传统农区过去300年耕地数据进行空间多尺度对比分析后得出两个数据集对该区域的描述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 历史文献成为中国研究历史时期的土地覆盖的重要资料来源, 对过去环境演变过程具有较为真实的反映, 对区域土地利用数据来讲, 可以提高其空间分辨率, 例如东北地区的重建研究可以精细到县级统计单元。

文献记录片 篇9

1 电视文献纪录片中运用“情景再现”的合理策略

1.1 虚化处理

在拍摄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借助情境再现的形式。而在运用这一形式时,应该对拍摄过程进行虚化处理。所谓虚化处理,就是借助变焦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增强拍摄意境,这样可使拍摄出来的作品更加含蓄。另外,演员在演绎某一历史情节时,也要借助虚化的处理方式,这样能使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例如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采用虚化处理的方式,可以使毛泽东的扮演者在诠释这一角色时,能够完美演绎出角色的神态,而且现场所营造的意境也不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同时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特征[1]。另外,这种虚化处理,也需要把握好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区别。当前,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观众很难区分出作品的真实性,虚化处理作为新的数字动画技术手段,可以借助动画的形式,将真实性很好地体现出来,以此形成统一的整体。例如纪录片《故宫》,在片头中,借助旧胶片的形式对太和殿进行拍摄,然后在大幕的开启后,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在殿外游玩与欣赏,接下来便是建筑的整体格局,最后故宫的片名渐渐出现。这样的形式,能够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此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1.2 借助影子的作用

在很多影片的表现过程中,大多数都会借助影子的作用,主要是借助处理光线的方式,对人物反射在地上、墙上以及白布上的影子进行拍摄,以此将人物的真实动作合理反映出来。例如,在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中,再现了毛泽东在弥留之际依然还要读书的场景,在最后抢救毛泽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其在墙上的影子进行拍摄,并且还要拍摄出医护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的疲劳身影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他的眷恋与不舍,同时,还能使作品的情感得到一定的升华,给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思念的感受,这种借助影子反射的方式进行拍摄,能够使人物更加真切,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与作用。

1.3 戏剧化的方式

在纪录片讲述的过程中,情境再现方式的运用需要借助戏剧化的形式来予以呈现。尤其对于历史纪录片来说,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通过编导的合理想象,并且加入细节部分,可以借助戏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历史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中,在采访毛泽东的过程中,他讲述自己青年时代险些被反动派杀害,孤身在草垛中躲藏,经过一整天后才脱离危险。毛主席这一虎口脱险的故事,现在已经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但是摄制组通过寻找证据,对这一情景进行了再现[2]。让扮演毛泽东青年的演员对毛主席躲藏的动作、神情等进行合理演绎,这种戏剧化的形式尽管不属于历史,但是却有一定的真实性,将毛主席当时的神情、心态等完美演绎出来,可以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危险与困境,以及毛主席的隐忍等,这样能够使影片具有一定的反映现实的特点,借助戏剧化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并且将历史史实加以演绎,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

情景再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纪录片中,不可过多的使用这一手法,以免使纪录片缺乏一定的历史性,变成了影视创作;另外,对一些容易误导观众的画面,应该配备适当的字幕进行说明,这样才能使情景再现方式得到积极运用,从而得到观众的认同与喜爱。

2 结语

总之,文献纪录片要想得到积极发展,并且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情景再现方式的运用是比较重要的。在运用这一方式的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历史事实,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并且借助一定的表演形式,使观众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从而在观众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文献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摘要:当前,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对情景再现运用得比较普遍。而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方式,它能够使历史中残缺的画面通过再现的形式,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使观众对历史有完整的认识与体会,因而,它得到了大多数纪录片导演的关注与运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电视文献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方式的运用,希望能为我国文献纪录片的拍摄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使人们真实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情景再现,运用

参考文献

[1]朱旭辉.多元文化,全景展现——评纪录片《龙之江》[J].青年记者,2016(8).

上一篇:团体协作精神下一篇:观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