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行为

2024-08-01

观察行为(通用12篇)

观察行为 篇1

1 引言

根据安全管理金字塔理论[1],每30000件不安全行为就会导致3000件未遂事件和急救箱事件,300件可记录的事件,29件重大伤害,1起死亡。通常情况下我们只关注了金字塔的顶部,也就是可记录的事件,却没有将重心下移,认真关注、分析“30000件不安全行为”,只有关注了“30000件不安全行为”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企业从安全行为观察做起。

安全培训观察程序(STOP)是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专门针对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肯定安全行为的方法。已经被世界大部分石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所采用。鼓励并倡导现场全体作业人员使用STOP卡,运用STOP卡纠正不安全行为,肯定和加强安全行为,以达到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再发生和强化安全行为的目的。

2 进行安全行为观察的好处

安全行为观察可以使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工作行为,并了解每项工作程序是否真的被安全地执行;通过有效地实施安全行为观察,可以使作业现场不规范的作业行为的数量大大地下降,并因此使发生事故的机会随之降低;员工通过参与安全行为观察,可以提高自己的安全观察能力,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需要坚持的安全的行为,什么行为是不规范的,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持续提升;可以通过对观察结果的统计分析,比较准确地掌握公司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哪些方面存在欠缺,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 STOP中安全行为观察内容[2]

进行安全行为观察前,首先要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和被观察人员沟通、讨论,观察结束后要分析总结。

通常常见的安全行为观察内容包括:

3.1 员工的反应

人员的反应是指在HSE (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观察初始,被观察者出现的一种短暂的行为现象。当主管出现时,作业人员可能会立刻停止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开始按照安全的方式作业。包括:调整或穿戴上个人防护装备,突然改变工作位置,重新安排工作,停止或离开作业,装上接地线,进行上锁等。

人员的反应说明作业人员可能知道正确的工作方法,但却没有按标准去做。他们可能认为:

1)保证作业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是领导让做的事,对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2)不安全行为是一种需隐藏的行为,而不是造成自己或他人伤害的行为;

3)掩盖自己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逃避领导的指责或处罚;

关注人员的反应,追踪“消失的行为”,是HSE观察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些反应可能是不安全行为的线索。

有些作业人员因其主管的出现,可能立刻停止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开始按照安全的方式作业。这种本能的反应,仅发生十秒到三十秒,在如此短时间内,某些不安全行为会完全地“消失”,这种立即消失不见的不安全行为称为“消失的行为”。我们观察到的任何一个人员的反应,都可能是不安全行为的线索。如果观察不到这种“消失的行为”,就无法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3.2 员工的位置

事故伤害的发生与人员的位置密切相关。不安全的人员位置,极易接触到危险的能量,因而最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人员位置是指各项作业活动过程中,作业人员与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他所在的位置安全合适吗?他长时间用固定的姿势工作会感到疲劳和麻木吗?他容易受到伤害吗?有效地观察人员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找出人员因不安全位置可能造成的伤害原因,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人员不安全位置的一般包括:碰撞到物体、被物体砸到碰到、身体或身体某一部位处于物体之上之内或之间、跌倒坠落、接触电流、接触极高或极低的温度、接触有害物质导致吸入吸收或吞食有毒有害物质。

3.3 个人防护装备

个体防护装备的作用是避免人员曝露在危险状况下,能给人提供必要的防御性保护。例如,我们在高噪声作业区,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护耳器;在酸碱作业时必须穿戴酸碱防护装备等。在进行安全行为观察时应关注员工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合适,是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4 工具和设备

据统计,因工具设备造成的伤害事件占所有伤害事件总数的28%,因此,我们必须观察和确认人员是否安全地使用工具设备。

安全地使用工具设备,应避免如下三种情况:

3.4.1 使用不正确的工具设备

这包括两种情形:

1)使用的工具设备不符合法规标准或企业要求;

2)工具设备本身是良好的,但是不符合特定作业的安全要求。

3.4.2 工具设备使用方法不当

工具设备本身是良好的,符合安全要求,只是使用它的方法、方式不合适。

3.4.3 使用的工具设备状况不良

工具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如缺少附件、构件破损等。

3.5 程序与标准

程序和秩序与现场作业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业程序的建立和良好的现场秩序不仅服务于生产作业活动,同样也为安全作业提供必要的保障。

作业程序是为了完成特定工作而制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规则,包括:管理规定、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施工方案等。

作业程序对安全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遵循这些程序,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因作业程序而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可能起因于下列原因:作业程序缺失、作业程序不适合、程序不被了解、程序未被遵守。

3.6 人体工效学

人体工学:在本质上就是让工具设备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这样就可以让使用工具的人在工作时,身体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动适应,从而尽量减少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劳和由此引发的事故。

过度负重、重复性动作、不良的位置和固定的姿势都是人体工学事故风险的典型形态。同时疲劳也可倒是事故发生几率增大。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而精神疲劳则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做任何活动和懒惰的感觉。疲劳的产生使得人员肌肉酸痛、注意力下降,意识降低。如果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站在不良的位置或用长期固定的姿势工作,人员会产生疲劳,疲劳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7 现场环境与秩序

一个井然有序的作业现场,可以使员工安全、有效地工作。作业环境主要指照明、通风、温度、湿度、噪音等现场因素。如员工在蒸汽弥漫的厂房内工作、在有刺激性气味的厂房作业、在昏暗的厂房巡检等,都属于作业环境不良。这些不良的环境都有可能引发事故,导致对员工的伤害。作业现场缺乏有效的组织,同一区域内,工器具、材料等物品摆放杂乱无章,堵塞巡检、消防通道,影响作业安全。

因此在安全行为观察过程中应关注:作业场所是否整齐有序?工作场所材料的放置是否有序?大厅或过道是否堵塞?危险区域是否隔离并设置警识等?

结语

安全行为观察是事故预防有效的工具之一,员工通过参与STOP,可以提高自己的安全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好地把握需要坚持的安全行为和需要改善的不规范行为,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持续提升;通过有效地实施安全行为观察,可以使作业现场不规范的作业行为的数量大大地下降,并因此使发生事故的机会随之降低。

摘要:安全培训观察程序(STOP)是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专门针对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肯定安全行为的方法。安全行为观察是一种主动辩识并消除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工作方法。通过在作业现场观察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并与被观察者进行交流,以强化好的作业行为,纠正不安全的作业行为,提高双方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安全培训观察程序,安全行为观察

参考文献

[1]于谷顺曹国红.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7-16

[2]姚有利.基于安全培训观察程序(STOP)的行为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煤矿安全,2013(11)

观察行为 篇2

观察日期:20--年--月--日

观察时间段:(10:25——15:30)、(15:30——15:35)、(15:35—15:40)上午的三个时间段。

观察地点:户外游戏环境之“动感地带西”

客观描述1:

我搭好“桥”了!(10:25——15:30)

孩子们纷纷去取攀爬架和轮胎等器具,只一会儿功夫,他们就搭建了简单的游戏场地了。我看到他们将攀爬架搭建成了平行的两条道,轮胎则都随意的摆放在南面的一头,零散的排放着,并无秩序。沈睿轩从走廊边“嘿哟”“嘿哟”地搬来了一块大木条,我以为他会去架在攀爬架上当做滑滑梯,可是他尝试了一会以后,发现大木条并不可以架起来。

“老师,这个木板可以放哪里啊?”轩轩看到我注视着他,他主动地询问我。

“你看看哪里需要,再去架架看吧!”我并没有直接明示他。

“我去看看那里吧!”他想了一下,就抬着大木条走到了许多轮胎的地方。

不一会儿,我看到他把大木条架在了大轮胎上。“我搭好一座桥了!”他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然后梦悦小朋友便开始往“桥”上走,轩轩则在一头坐下来拦住了梦悦:“哎哎,这个桥不可以这样走的!”可是梦悦小朋友要从“桥”上过去,轩轩便让开了。

客观描述2:

“跷跷板”的诞生(15:30——15:35)

就这样,轩轩搭建的“桥”成了小朋友挑战的必经之路。轩轩并没有停下来去挑战,我看到他看着小朋友玩了一会以后,又走开了。这次他依旧走到走廊边,他又抬起一块大木条,“嘿哟”“嘿哟”搬过去。他把大木条又一次架在了两个轮胎上。刚刚等他放下大木条,博荣小朋友就坐在了大木条的一端,哲昱小朋友跨上了大木条的另一端。又被其他小朋友占领了。轩轩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又没有说,他抓抓脑袋,看看走廊那边,还有一个大木条,他又飞一般的跑过去,搬起来一个大木条,这次他一边走一边左右巡视,似乎要想怎样处理这个大木条,这次会有什么想法呢?

客观描述3:

玩跷跷板啦!(15:35—15:40)

这次轩轩选了一个单独的轮胎,他小心翼翼的把木头架在了轮胎上,架完了以后,他走到中间,把木头又放稳当了,看到木头完好地纹丝不动以后,他才开心的笑了笑。

“钱--,你快来,我们玩跷跷板吧!”轩轩对着正在走轮胎的钱--大喊。--走了过来,看到轩轩架起的大木条,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该怎么玩,两个人一个坐在这头,一个坐在那头,开心地玩起了跷跷板。然而玩了一会,轩轩发现并不顺利,跷跷板似乎很难跷得高,他琢磨着不知道怎么继续玩好。两个人都不过瘾,将跷跷板重新调整了一番以后,又开始跷,这次跷跷板还是和先前一样,并不能很好地跷起来。

“我们去那边玩吧!”轩轩开始出主意,“好啊!”--一口答应,于是两个人将木条和轮胎一起抬到了南面轮胎的一头,重新开始搭建好了跷跷板。两个人又玩了起来,边上的几个孩子看到了,也一起加入了进来,于是变成了四个人一起玩跷跷板游戏了。

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跷跷板,也想加入,我问轩轩和小伙伴们:“大家都想玩,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想出不少的建议。他们最后决定把跷跷板游戏作为今天游戏挑战的一个关卡。

幼儿原因分析:

从三个游戏观察的片段可以看到:

1.轩轩在游戏中刚刚开始的行为是比较无意识的,他对大木条可以怎么搭建起先都是局限在原有的经验之上的,而当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的时候,便刺激了他产生新的游戏的想法。

2.轩轩在游戏中并不是容易放弃的孩子,语言智能的发展比较突出。虽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可见他还是有一点的挑战耐心的。只是在游戏中又出现了一个人单独行动,缺少一定的合作技能,对于大家合作搭建的关卡似乎漠不关心。

对策与建议:

1.肯定与鼓励。在对轩轩在游戏中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特别是他一次次的尝试将大木条进行构建,给我们创造了“桥”的玩法,以此激励其他小朋友也要多多在游戏中创新。

2.加强合作精神。在集体的合作游戏中,我们需要发挥大家一起合作,一起互相学习帮助的能力,所以在游戏后面,我也是鼓励轩轩和小朋友们一起将“跷跷板”的单独游戏加入到集体的关卡挑战中,这样也能增加本次游戏的挑战性和娱乐性,也能让孩子们获得不一样的游戏体验。

3.提升弱势智能。在游戏结束以后,可以让轩轩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想法,让他知道游戏中要如何去和小朋友友好游戏,也可以激发一些自我认识智能的提升。

善于观察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 篇3

教师只有了解幼儿,才能深入幼儿内心,观察幼儿行为、觉察幼儿需要、判断幼儿发展水平,设计适宜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这样游戏才有意义。

而在平时的游戏中,我们教师在观察时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怎么做,反思自己这样做是否适宜,并不能真正关注到幼儿,对于幼儿的某些情况能够阐述,却说不清楚幼儿的具体反应。

一、观察幼儿游戏

今天我观察的是别的班级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了一个“特殊分子”,他今天参与了多个区域的串区角色游戏:

1.“兵工厂”工人做“子弹”:当每个孩子选择了一个区进行游戏时,他也选择了“兵工厂”,刚开始他非常投入的在“兵工厂”里制作“子弹”,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兵工厂”走出来了,参加了两个“阵营”的对垒战斗,他把手中的纸团扔向了对方的阵营,并开心地喊:“总司令,你看我炸死敌人了。”接着他莫名地把手里的“枪”扔给我,然后“指挥”我跟着他战斗。

2.带“伤者”上“医院”:我并没有行动,这时一个纸团投中了我,然后他看见我被“手榴弹”投中了,带着我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我的手臂受伤了,问我疼不疼。等“医生”帮我“包扎”完成之后,他带我走出“医院”。

3.到“超市”买东西:来到了“超市”门口,他问我“饿不饿,要吃什么口味的面包”,然后他帮我选择了几个“面包”,接着他开始和店员讨价还价,“这三个面包多少钱”“八十五”“那么贵,算便宜一点吧,打个折吧老板”“好吧,算你八十好了”听到店员给八十的价格,这孩子特开心,转过头来,得意的看着我说:“我厉害吧,我很会砍价的。你有带钱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你跟我回去‘兵工厂’拿钱吧。”接着他带我回到了“兵工厂”拿了八个雪花片,然后又回到了超市,说:“老板,八十给你,三个面包我买走了。”

4.到“娃娃家”做客:接着他把三个“面包”塞给了我,然后又带着我到了“娃娃家”,拍了拍帐篷说:“这是林子琪家,这是他们的院子。喂,林子琪,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啊。”这时一个小女孩从帐篷里走了出来,看着我,而他又问我:“你要留下来做客,还是跟我去游乐园玩。”

5.到“游乐园”游玩:说完又带着我来到了“游乐园”,走到几个纸箱前,说:“这是游戏机,这样打一下就可以抓到很多玩具了”,说完他玩了一遍让我看,然后把锤子递给我让我尝试。最后他又走回了“兵工厂”,钻进去开始制作“子弹”。

6.游戏结束,收拾玩具:他把“子弹”收进篮筐里,把锤子送回游乐园的箱子里,把我手上的面包送回“超市”,把我手臂上的纱布送给“医院”,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问了他的名字,看见我在写他的名字,他接过我的笔说:“我来写吧”,然后他歪歪扭扭的在我的纸上画出了他名字“张祺智”,而我也记住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二、分析理解幼儿游戏行为

1.换角度观察幼儿。

如果在平时,我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孩子的游戏行为,会认为他是属于漫无目的性的,他一会儿到“兵工厂”“医院”“超市”,一会儿又到“娃娃家”“游乐园”,然后又回到“兵工厂”,整个游戏过程中,他在各个区域间串走、游行,而且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就在今天,虽然整个过程中我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我参与了他的行动,以观察者、参与者的身份观察他的游戏情况,关注到他最真切的反应。

2.改变评价态度。

通过参与游戏,我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很高的。

首先,他懂得角色扮演——以人带人,一人多重身份:在“兵工厂”时,他是工人,能参与够制作“子弹”的工人;到了“医院”他是家属,懂得关心“伤者”疼不疼;到了“超市”他是顾客,学会讨价还价;到了“娃娃家”,他是客人,懂得敲门;在“游乐园”他是“游客”,可以玩游戏机。

其次,他对物品的假想——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把雪花片做成“枪”打仗;把报纸揉成纸团当成“手榴弹”;把雪花片当成“钱”买面包;把箱子当成“游戏机”等。

最后,他对游戏情节和行动方式的假想——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不仅懂得自己本身角色兵工厂工人的职责;也知道受伤时该把伤者送到医院处理;买卖东西时可以讨价还价,要付钱;到了人家家里要敲门;到了游乐园可以玩游戏机。

3.理解幼儿行为。

从这个孩子的游戏中,我发现其实他内心深处是有当指挥者的欲望,但是在游戏中,他没能得到“总司令”这么一个角色,因此他把一直观察他的行为,并乐意配合他行为的我当成的“下属”,从带着我“战斗、上医院、买东西、串娃娃家、逛游乐园”等,他“指挥、引导”了我今天的一系列游戏行为。

4.发现幼儿亮点。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收拾玩具时,这个孩子不厌其烦,把雪花片、锤子、面包、纱布分别送回了不同的区分类归放,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习惯非常好。而平时在幼儿角色游戏观察时,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专注投入游戏中的孩子,对于漫无目的串区奔跑行走的幼儿更多的是忽略,对于孩子收拾玩具的环节关注更少,没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给予表扬和肯定。

5.自我反思。

今天的观察分析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的几个平时也这么串区奔走的孩子,我总是认为他们是“问题”幼儿,不愿意认真参与游戏,整个游戏中漫无目的奔走,其实是我对于他们的行为关注太少,没有发现他们的游戏这么丰富。所以老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偏见”,包容幼儿的一切行为,走进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原来这么的精彩。

以《指南》作为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框架,在全面深入观察幼儿游戏,解读幼儿内心的想法,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创设足够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

教师进行学生行为观察的专业要求 篇4

(一) 情感要素

1. 教师之爱

教师之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热爱学生, 教师才会发自内心地渴望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 才会自觉地去关注学生, 才会耐心地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行去观察学生。

2. 教育责任感

教育责任感是教师对履行教育义务的行为结果所应负的责任的认识。教育责任感是教师形成关心学生意识的前提。

(二) 知识要素

1. 关于学生的知识

教师要理解学生行为的意义, 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关于学生的知识, 它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关于学生发展的普通心理学知识;二是关于特定学生群体的知识;三是关于学习心理学的知识。

2. 关于实践的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能帮助教师解决复杂情境中的问题, 集中体现为一种教育机智。在学生行为观察中, 教师必须凭借自己的体验和领悟, 时刻对瞬息万变的学生行为和错综复杂的行为情境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机智对教师的学生行为观察产生重要影响。

(三) 技能要素

1. 教师的观察能力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教师对观察对象 (主要是学生) 的一种认识能力。教师良好的观察能力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迅速而准确; (2) 细致而深入; (3) 全面而客观。

2.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学生行为观察涉及确定观察目标——界定观察维度——选择观察方法——分析观察资料这样一个有序的环节。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 敏锐地发现问题, 并确定有意义的观察目标, 这是教师选题能力的体现。一方面要综合认识各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特点、优势以及局限, 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观察工具加以相应的调整和修订, 这是教师研究实施能力的外在表现。对观察资料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分析, 再现学生行为本质, 把握学生行为特征, 这是教师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的体现。教育科研能力的各个单项能力是综合贯穿于教师的学生行为观察中的, 直接决定着教师进行学生行为观察的专业性水平。

幼儿进餐行为观察方案 篇5

案例诊断:

1.挑食、偏食的习惯表此刻孩子身上,可是职责却在父母。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它与家庭的饮食结构、家长处理孩子进食的态度以及家长自身的挑食、偏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王馨语小朋友,就是由于家里的爷爷对她十分的宠爱,要什么给什么。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吃得很慢,一顿饭一般要一个小时。对于自我不喜欢吃的菜,她常常挑出来,并且在家喜欢吃面包、饼干等零食,这样营养会很不平衡的。孩子挑食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营养不平衡,人类是杂食动物,单一的饮食结构必然会带来营养不平衡,造成孩子营养不良或过剩的疾病。

2.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于她的挑食行为未做过多矫正,不爱吃的食物允许她不吃,一味的迁就,让她习惯成自然。父母工作忙,没有太多精力顾及孩子,导致了她挑食,吃饭慢的习惯。

教育措施:

1.家园配合,引导家长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本事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在经过与孩子的爷爷,妈妈交谈后,我把我的计划告诉了她们,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让家长在家中用消退法配合对孩子进行矫正,不能迁就孩子,到达家园同步,教育一致,从而取得好的效果。

2.经过故事,明白各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挑食会让身体会差、个子长不高,还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是不好的,鼓励幼儿不挑食,每餐按时吃完,并做到一静三光。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小语的进餐情景。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她的活动量,她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可适当减少孩子的饭、菜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再逐渐增加食物量。

4.创设简便愉快的进餐环境

在孩子进餐时,加入一些简便、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趣味的事情,并督促孩子谁先吃完谁当小教师,来管理别的孩子,这样也能激发孩子吃饭的欲望。在用餐前能够让孩子听听欢快的歌曲,营造简便愉快的气氛。

5.同伴的进取示范

孩子都喜欢模仿同伴的行为,能够借助故事、电视、图书等引导幼儿学习榜样,能到达好效果。有时孩子不愿尝试某种食物是因为对其不熟悉、不了解。比如家里平时就不吃胡萝卜,孩子在幼儿园吃时大多会排斥。所以,家里平时的饭菜应当相对多样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教师可请同伴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激发孩子进食的兴趣和愿望。

6.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挑食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掉的,这需要具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家长应坚持鼓励和引导,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国内紧凑型SUV消费行为观察 篇6

随着紧凑型SUV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厂家在配置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面对这个丰富而庞大的细分市场,我们结合HCR HiMobile大数据平台6月的监测结果,从多维度对该细分市场做出观察与解读。

自主品牌吸引力逆袭主流外资

从HCR HiMobile大数据平台6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来看,排名前5的车型中除北京现代ix35外,均为自主品牌车型,其中猎豹CS10车型表现突出,该车型在4月20日正式上市。作为老牌军工企业的猎豹,新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品牌表现力让人始料未及,这款官方指导价在9.68万―12.58万元的车型非常符合目前国内消费者在选择该类车型时的价格预算范围,后期市场表现或将更加突出。

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在该细分市场形成明显的两个梯度,其中,2014年曾一度盘踞紧凑型SUV“神车”地位的合资车型,从今年6月的用户关注情况来看略有下降。

自主品牌在该细分市场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表现,主要出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国产紧凑型SUV的外观和内饰都有非常大的改观,且性价比高出合资车型很多,这是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二是产品平台的逐步成熟和稳定;三是销售网络体系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各自主品牌厂商基本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在购车时缺乏专业的汽车选购知识。市场保有量的提升和口碑效应使自主品牌SUV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并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

从用户选择版本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手动档和两驱之间,动力则集中在2.0L和1.8T之间,诱导用户选择各系别中较低版本的主要原因还是价格因素。

价格仍是影响购车决策的主要因素

根据HCR HiMobile 6月的监测数据来看,价格敏感性仍然是紧凑型SUV用户购车决策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约66.1%的用户关注价格,33.9%的用户不关注价格,他们直接从品牌层面开始对比和选择产品。

从主流自主品牌SUV与合资品牌SUV的官方指导价对比来看,自主品牌各版本在同级别上整体与合资品牌有近10万元的价差区间,在追求“大而有面子”的国人购车心里,这样的价差绝对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并且近年自主品牌在车辆外观时尚度、车型配置丰富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综合以上原因,这是自主品牌能在市场表现中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从用户购车预算维度的表现来看,潜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主要集中在10万—15万元,约占总体比例的40.18%,价差的弹性范围在5万元区间内,这反映出用户在选择该类车型时越来越趋于理性,另外约32.62%的用户将关注价格定位在5万—10万元,实际上,在这个价格范围内选择SUV车型,就不得不考虑油耗的问题,与其盲目追求,不如选择家轿来得更为理性和实际。

华东为主力消费市场

从总体来看,关注紧凑型SUV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中及珠三角地区,由于限购城市的不断增加,一步到位成为众多用户选择紧凑型SUV的主要原因,该类车型兼具满足家庭及商务使用的双重优势。

除一线城市外,沈阳、石家庄及兰州在6月的区域关注度上表现强烈,该类车型受到二、三线省会城市用户关注的原因与自主品牌渠道西进和持续下沉及产品高性价比的优势关系密切。另外,市场表现优秀的区域还有合肥、宁波、温州等江浙地区,华东地区仍然是潜在需求旺盛的主力市场。

手动与两驱的主流地位不容撼动

用户选择紧凑型SUV时倾向于选择手动挡的比例最高,占比在47.88%左右,数据表明经验比较丰富的驾驶者是该类车型的主要消费群体;另外考虑到油耗的问题,追求越野性和驾驶带来的乐趣致使大多数用户倾向于选择手动挡。约38.04%的用户选择自动挡,也反映出用户追求驾驶的舒适性,该类用户更多集中在城市道路使用。选择手自一体的用户占约14.08%,表明新手驾驶者用户首购选择该类车型的比例相对略低。

从对驱动形式选择结果来看,用户选择两驱的比例明显超越四驱,占比约77.85%,两驱SUV具备发动机负载小,油耗大幅降低的优点,再次从侧面反映出选择该类车型的用户绝大多数穿梭于市区或城镇道路之间,对于喜爱SUV造型和满足驾驶操控感的用户,手动两驱车型是他们理想的选择。

想省油,更要动力

自2011年开始,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被取消后,排量影响消费者选择车辆的因素已然消失,从HCR HiMobile平台 6月对紧凑型SUV市场排量选择的监测数据来看,很得民心的两个排量参数仍然集中在2.0L和1.8T之间。

国内消费者选择紧凑型SUV时所关注理想车型的动力、外观、配置与油耗这些要素的平衡点之间,价格是永远的痛点,10万元左右想搞定一款SUV,最大排量也就是2.0L。由于SUV车身自重比较大,1.4T及1.5T动力被用户认为动力表现力不强。另外,驾驶经验丰富的消费者或存在“自然吸气情结”,他们大多认为涡轮增压发动机驾驶感不如自然吸气那样细腻,而且对小批量发动机驱动SUV这种车型或存在“小马拉大车”的心理认识,仍持怀疑态度,由于近年国内各大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考虑到城市堵车与油耗问题,2.0L自然成为兼顾油耗和动力的主流选择。

从目前的总体市场表现来看,紧凑型SUV细分市场的需求热度不会下降,在未来几年内或仍将以较高的增長率逐步上升,市场向中西部城市渗透,并且SUV的更小型化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豪华品牌捷豹的战略发展来看,2016年预计将推出一款车身更小定位更低的紧凑型豪华SUV,并主要针对宝马X1、奔驰GLA和奥迪Q3。

很多城市消费者购车大多为上下班代步,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人开车,而传统的SUV都是大排量的油老虎,未来,小型SUV的节能、环保优势,肯定会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因此,小型SUV市场已经激活,在逆境中唯有坚持精品化研发之路,才能给主机厂产品提供生存丰富的养料。

拉萨白鸡雏鸡行为学初步观察 篇7

1 出雏的行为观察

1.1 出壳前的行为

种蛋经过选择、消毒入孵后, 在孵化条件正常情况下, 到20~21d就开始大批出雏, 此时胚胎若发育正常, 拿起来破壳的鸡蛋, 放在耳边就能听到钝钝的“咯咯”声, 这是雏鸡啄壳的声音。当蛋壳被啄开一小口后, 通过破口可观察到, “咯咯咯”的声音是雏鸡上下喙的齿合所致。这种行为可能与锻炼头颈部的肌肉功能有关, 因为雏鸡的出壳, 头颈部的功能占有主导地位。

1.2 出壳后的行为

雏鸡出壳后的第一个行为是:雏鸡竭力摆脱脐部与蛋壳的联系 (蛋壳膜与蛋壳的联系) , 眼微闭、爪用力向前爬动。在此过程中雏鸡的平衡行为很突出, 表现是头向前仰、伸、左右摆动、双翅辅以扑打动作, 这些动作呈间歇性。

雏鸡在脱离了蛋壳后, 为适应新的环境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 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试探性站立在探究性饮水和啄食前, 这可能是鸡在野生条件下行为顺序的保留, 因为在野生条件下, 为了求得生存首先需逃避敌害, 这是自然界“自然选择, 生存竞争”的结果。拉萨白鸡雏鸡在出壳后平均45~73.7min左右就出现了理羽和饮水、啄食行为, 说明这三种行为也是先天获得的。

2 0~2周龄雏鸡的行为观察

2.1 环境温度、湿度对雏鸡的行为影响

温度是影响雏鸡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刚出壳的雏鸡从37~38℃的出雏器中出来, 绒羽稀薄、本身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健全, 因此对温度的适应性很低, 必须人工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成长, 故捡雏后, 应把雏鸡放到有灯光和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让其充分休息, 雏鸡接入育雏室后, 若温度适宜 (据观察温度为34~35℃) 雏鸡就均匀散布睡眠, 约经过24~29h的生理睡眠适应期后开始饮水和采食。所谓生理睡眠适应期, 是雏鸡由较高温度转入正常的条件下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在此过程中雏鸡一般不采食、不饮水、嗜睡。而生理代谢的能量维持主要由蛋黄供给, 生理机能处在调整状态。

湿度大小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汗水70%左右, 同时又处于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 如果育雏室内过分干燥, 雏鸡就会随呼吸散发大量的水分, 同时, 还影响雏鸡腹中蛋黄的吸收, 对羽毛的生长也不利。据观察, 育雏室内过于干燥雏鸡出现饮水过多、拉稀、脚爪发干、羽毛生长缓慢等现象, 如果过于潮湿, 育雏室温度较高, 雏鸡出现呼吸困难、羽毛凌乱污秽、易患呼吸道疾病增加死亡率等现象。

在发育过程中, 随着日龄的增长雏鸡对温度、湿度适应能力逐渐强。雏鸡因其体质和饲养密度及空气温度不同, 其对温度要求的极限是不同的。据观察, 一周龄雏鸡的适宜温度范围是:32~36℃。当温度低于30.5℃时, 雏鸡表现出缩颈站立、闭眼、相互挤压、钻群、无鸣叫现象。低于30℃时, 则发出“叽叽叽叽!”的连续低吟, 雏鸡羽毛耸起, 拥挤在热源周围、挤堆的行为。温度合适时雏鸡表现精神饱满、活泼好动、采食量逐日增加、饮水适度、绒毛光滑整齐、休息时安静无声, 均匀散布在笼内网面上。当温度高过36℃时, 随温度增加, 雏鸡依次动用物理、生理手段来散失体内温度, 其表现是:散开翅膀、伏于笼底上减少运动、张嘴喘息、增加饮水次数等。雏鸡若持续在较高温度下, 雏鸡就会随呼吸散发大量的水分, 就会因失水或中暑而死亡。有报道:雏鸡失水超过10%就会死亡。故在育雏的时候, 应合理掌握温度、湿度。二周龄的雏鸡调节体温的能力较一周龄较强, 其对温度的要求据观察在29℃左右为适宜。总之, 健雏、大雏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病雏、弱雏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另据观察, 雏鸡出壳后的最初几天内有减重状态, 其体重变化情况, 见表2。

经观察分析, 认为雏鸡最初几天减重的原因主要在于蛋黄的吸收, 而与体重变化相适应的行为学特征如下:

(1) 1日龄雏鸡基本处于睡眠状态, 采食、饮水及运动很少;

(2) 2日龄雏鸡开始采食, 但采食只是有探究性, 采食频率低, 平均在1.23/s左右;

(3) 3~4日龄雏鸡基本上开始适应于外界环境, 采食频率在1.65/s左右。故认为雏鸡体重变化是因为1~4日龄是雏鸡由胚胎期脱离“母体”转变为与外界环境生活及行为上的适应阶段, 使得雏鸡出壳后较其他家畜脱离其母体更易快速适应环境, 并呈现出其独有的行为学上的特点。

2.2 饮水、摄食行为

先饮水后开食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定要在雏鸡充分饮水1~2h后再开食。因为雏鸡出壳后体内仍有一部分卵黄物质没有充分吸收, 作为营养物质这些卵黄对雏鸡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饮水可促进胃肠蠕动, 利于蛋黄物质的吸收和胎便的排出。另外在育雏室高温的环境中, 雏鸡体内的水代谢和呼吸的散发都需要大量的水, 因此, 饮水有助于体力的恢复。

据观察大多数雏鸡进入育雏室后, 在30~50min左右就有试探性饮水行为, 高峰出现在24h之内, 不知道饮水的雏鸡人为地把雏鸡的喙浸入水中几次, 雏鸡知道水源后就会饮水, 其他雏鸡也会学着饮水。

雏鸡出现第一采食高峰期的时间大致为1.5d左右, 在未采食前的一段时间内, 雏鸡的生理代谢主要靠蛋黄来维持。从这一行为看, 调节摄食行为的关键似乎在于体液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当其浓度低于某一极限值时, 雏鸡体内的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 通过传入神经, 作用于脑垂体的饥饿中枢, 大脑便发出摄食指令, 经过传出神经, 摄食信号被输送到参与摄食的各器官进入摄食状态。

据观察, 拉萨白鸡雏鸡的摄食和饮水秩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其中也有一些规律。雏鸡的摄食和饮水均表现出群体行为, 很少有单个雏鸡采食和饮水的, 这是鸡的仿效行为的表现。雏鸡摄食的探究性, 使其对新加的料和新换的水, 保持有较强的新鲜感, 只要加料和更换水, 都会出现一个采食高峰。雏鸡的采食、饮水特点随着日龄的增长和饲养密度的不同, 有如下变化:

(1) 雏鸡的采食、饮水对于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连续的不间断的行为;

(2) 密度在每平方米50羽的环境里, 雏鸡的采食高峰维持在15~45min之间, 在同一密度情况下, 平均为30min, 饮水高峰维持在15~30min之间, 平均20min;

(3) 饲养密度高时, 采食高峰不明显, 采食百分比稳定在较高极限;

(4) 7~8日龄的雏鸡, 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增加, 采食高峰延长。且趋于不明显状态。而雏鸡的采食和饮水频率会随日龄的增长, 不断增加, 到第六天达到高峰, 第七天群体采食和饮水频率已趋于一致。从雏鸡的摄食及体重变化来看, 雏鸡经过一个周龄的生理调整后, 其消化系统、生理机能已于采食和身体发育的要求相适应。

2.3 群居行为

鸡是典型的群居家禽, 其合群性在雏鸡中表现更为明显。笔者认为, 鸡的群居行为是由铭记行为获得的。因为, 在雏鸡出壳后, 一直处在群体生活环境中, 彼此之间建立了可信的依靠和安全感。如果从一群小鸡中抓出来一只放在单独的环境中, 它会陷入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笔者也曾在农区观察到, 在母鸡自然抱窝条件下, 雏鸡的群体行为是更具有代表性。不同的母鸡带领的雏鸡很少有交往, 即便是母鸡带领一只雏鸡, 这只雏鸡也不会跑入另一母鸡带领的雏鸡群中。但雏鸡对母鸡则紧随不离, 一旦与母鸡或雏群脱离, 同样会慌张鸣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雏鸡喜欢群居生活, 是后天获得的, 最终的驱力是求得安全感。

2.4 体表护理行为

雏鸡的梳理羽毛行为可归为此类, 目的可能在于:

(1) 为使羽毛松散, 求得舒适感;

(2) 清洁羽毛, 并将皮肤上的油脂涂擦于羽毛, 以减少干燥感;

(3) 患鸡白痢雏鸡的一个明显行为是啄肛部的粪便, 力图将其啄散, 很显然这是为了求得肛部的清洁和舒适;

(4) 雏鸡的体表护理行为还包括高温下张口喘息, 疏散垂开翅膀。其目的均是为了雏鸡的自身保护。

3 讨论及小结

雏鸡所表现以上行为, 是雏鸡内在需求的一种表现,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为科学饲养管理雏鸡, 提高育雏率提供依据。下面就雏鸡的行为表现谈点自己的看法:

(1) 雏鸡出壳时及出壳后, 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用于挣脱雏体与蛋壳的联系和疏散羽毛, 结合西藏实际若在孵化后期即15~20d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21d时出雏器保持相对湿度为70%, 就可大大减少这部分能量消耗, 且能防止水分过多蒸发而造成蛋壳膜粘结雏鸡, 使其难以破壳而死亡, 以便多出雏, 出健雏。

(2) 雏鸡出壳后1d左右的时间, 是雏鸡对环境适应的过渡期, 当能量供给已非蛋黄所能完成时, 就要通过摄食来补充。所以从出雏到转入育雏的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d。原则上大约有1/3的雏鸡有觅食行为时即可开食, 最重要的是保证雏鸡出壳后尽量学会采食, 学会采食时间越早, 采食的饲料越多, 越有利于早期生长和体重达标。

(3) 鉴于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弱的特点, 在育雏时应正确掌握温度、湿度的准确, 更重要的是随时观察雏鸡的活动状态和活动规律, 可“看鸡施温”。当温度适宜时, 雏鸡活动自由、群体散开、或饮水、或采食;温度较低时, 雏鸡活动减少、挤堆、靠近热源;温度较高时, 雏鸡活动也减少, 羽毛耸起、双翅下垂散开、饮水停止;温度过高时, 饮水增加、张口喘息、常因失水过多, 体温升高而引起死亡。

(4) 雏鸡能否生长一致, 能否减少一些怪癖的发生, 雏鸡的合理饲养密度是一个关键。刚出壳的雏鸡个体小, 活动量不大, 单位面积上饲养鸡数可多些。雏鸡到一周龄之后, 因其采食量的增加和快速发育, 单位面积饲养数量要相对减少, 可根据采食情况随时对雏鸡饲养密度加以调整。饲养密度过大时, 雏鸡采食时常因争抢食位, 发生争斗, 这是雏鸡养成相互啄斗、啄羽、啄肛等恶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人认为, 雏鸡的最适饲养密度可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确定饲养密度, 见表3。

短蛸幼体同类相残行为的观察 篇8

在短蛸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幼体间存在残食现象并且程度严重,使得成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减少和预防相互残食是成功育苗和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残可能是在头足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常发生在相同年龄的仔稚鱼和幼体头足类。Hartwick[1]发现自然海区的水蛸(O.dofleini),Aronson[2]和Hanlon[3]发现在自然条件和实验条件下沟蛸(O.briareus)幼体均存在自残现象;Mangold[4]发现成体真蛸(O.vulgaris)实验条件下也存在自残现象,但是在自然海区很少见。本实验对幼体培育过程中相互残食的问题做了一系列对比实验,目的是找出幼体相互攻击的可能原因,从而提高短蛸育苗成活率,为短蛸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2008年6月3日-7月7日,在烟台泰华海珍品有限公司进行试验。受精卵由人工暂养日照海区野生短蛸所产,幼体经人工孵化所得,试验用个体体重0.03~0.66 g。养殖箱为白色塑料桶(规格:695mm×360 mm×200 mm),水深:160 mm,底面积:0.25m2,实验水体体积:0.04 m3。活体饵料为卤虫、枝角类、桡足类、小虾苗和小文蛤以及人工配合饵料(型号为:S4和S5,青岛龙兴饲料有限公司)。加热棒(220 V,50 Hz,北京金通名佳水族厂),电子天平(精确到0.01g,型号:YP402N),海水表。

1.2 实验方法

1.2.1 日常管理

每天上午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2,养殖箱内水温控制在22℃左右。根据幼体大小分别投喂卤虫、枝角类、桡足类、小虾苗和小文蛤,每天上午换水后投喂充足饵料。车间统一充气供氧,每天早、晚测量水温,9:00记录池中个体数。温棚和遮荫网等设施避光,所有操作动作要轻,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短蛸幼体,防止受惊吓喷墨。

1.2.2 实验设计

实验1:相同规格不同养殖密度下的相残试验。根据短蛸幼体按体重分为4组,平均体重0.03 g、0.08 g、0.23 g和0.35 g组。首先做0.03 g组试验,5 d后称重;然后重新分组,做0.08 g组,以此类推。0.03 g组设置3个养殖密度,其他组设置两个养殖密度。当做完上一组实验,开始下一组实验时,补以相同重量的幼体以达到相应的密度。投喂充足的活体饵料,试验温度为(22±0.2)℃,养殖箱中设置遮蔽物。试验分期进行,试验期20 d,试验周期为5 d。

实验2:相同规格不同饵料下的相残试验。幼体前期全部投喂活体饵料,体重达到0.23 g时,做饵料对比试验。设置两个饵料系列:活体饵料和配合饵料。投放幼体密度28只/m2,温度为(22±0.2)℃,养殖箱中设置遮蔽物。试验期10 d。

实验3:相同规格不同温度下的相残试验。考虑到温度可能影响幼体生长速度,试验同期进行,投放3种规格的幼体。用加热棒加热设置3个温度梯度:22℃、24℃、26℃。投喂充足的活体饵料,投放幼体密度40只/m2,养殖箱中设置遮蔽物。试验期10 d。

实验4:相同规格有无遮蔽物的相残试验。本组试验只设置一种相同规格的幼体(平均体重0.03g),分为有、无遮蔽物两个试验组,放入2个养殖箱中。有遮蔽物的养殖箱中投放牡蛎壳、网衣、石块和小文蛤等,观察幼体的生活习性。两试验组中均投喂充足的活体饵料,但无遮蔽物养殖箱中饵料不投喂小文蛤,投喂蛤肉,试验温度为(22±0.2)℃,投放幼体密度40只/m2。试验期为15 d。

实验5:不同规格下幼体的相残试验。幼体平均体重0.03~0.66 g,分为4个组,每组中小规格个体各取8只,大规格个体各取2只,养殖密度为40只/m2。投喂充足的活体饵料,试验温度为(22±0.2)℃,养殖箱中设置遮蔽物。试验分期进行,周期为5 d,试验期20 d。

1.2.3 相残率和日相残率的计算

相残只数:是指在整个试验期内,因相残死亡的幼体只数与被同类吞入体内的幼体只数之和。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F检验法)检验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2.1 相同规格不同养殖密度下的相残试验结果

见表1。同一规格不同养殖密度下,低密度养殖实验组的日相残率低于高密度养殖实验组(A1

2.2 相同规格不同饵料下的相残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投喂活体饵料和配合饵料,其日相残率差异明显。日常观察和实验数据显示,幼体基本上不吃配合饵料,体重基本上没有增加(另文发表)。相比投喂充足适口的活体饵料实验组,相残率明显下降(如表2所示)。

2.3 相同规格不同温度的相残试验结果

F检验表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组间温度对小规格幼体的日相残率影响明显,对大规格幼体(平均体重大于0.23 g)的日相残率影响不明显。温度低时(22℃,24℃),不论是小规格还是大规格幼体由相残致死幼体的数目相差不大,当温度达到26℃时,个体间更倾向于相互攻击,死亡幼体数目增加,日相残率升高。随着幼体平均体重的增加,日相残率下降,当达到0.66 g以上时,幼体基本不再相残(如表3所示试验组Ⅶ、Ⅷ和Ⅸ)。

2.4 相同规格有无遮蔽物状态下的相残试验结果

日常观察发现,幼体喜欢附着在深颜色的遮蔽物上。从实验数据看,有遮蔽物(1)组的日相残率明显低于没有遮蔽物的(2)组。

2.5 不同规格不同密度幼体相残试验

结果如表5所示,幼体在体重较小组合⑴中因相残致死的幼体数最多,日相残率最高,在组合⑴、⑶和⑷中死亡幼体都是小规格幼体存在,说明大规格幼体倾向于攻击小规格幼体;但是在组合⑵中,有一大规格幼体死亡,说明大规格幼体间也会发生相残致死现象。从整体数据分析发现,日相残率⑴>⑵>⑶>⑷,也表明小规格幼体组合相残致死现象较大规格幼体组合相残致死严重。

3 讨论

3.1 不同环境因子对自残率影响的比较

相残指动物的种内捕食,包括攻击、杀死和取食过程,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理化因子和体型大小差异等因素的反应。短蛸是肉食性动物,在自然界里靠捕食小鱼小虾为主,因此攻击性是其行为特性。在短蛸亲体的培育过程中发现,成体攻击性非常强,常常发现一个个体追着另一个个体打斗的现象,死亡个体都有打斗痕迹,有的断腕,有的胴体部有咬痕。幼体的打斗行为与成体类似,喜欢攻击与自身个体大小相似的物体[5],而且喜欢攻击颜色较深活动的物体。遇到黑色形体较大的物体时,表现出警戒状态,甚至喷墨。

有学者认为,饵料不足[6,7,8,9,10,11]、养殖密度过大[6,11]和个体差异过大[7,8,10,11,12]是导致同类相互残食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些因子不是导致短蛸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饵料不适口和无遮蔽物是导致短蛸幼体发生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而高密度养殖、养殖温度高和个体大小的差异会诱发和促进同类相残的发生。

在鱼类和两栖动物同类相残的研究中,一般随个体的增大而加剧,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短蛸幼体随着个体的增大而下降,与傅萃长[11]对安吉小鲵幼体和唐彰元[12]对革胡子鲶的研究结果相似,与赵强[10]对暗纹东方鲀的研究结果相反。

短蛸是一种领地性很强的钻穴独栖动物,在本试验过程中我们用过多种隐蔽物:牡蛎壳、网衣、石块和文蛤壳等。观察发现,短蛸喜欢附在牡蛎壳里面和下面,或石块的下面,有的也附着在小文蛤壳上,呈进食状,网衣上一般没有幼体附着,有遮蔽物幼体的日相残率下降,因此养殖过程中可以投放多种遮蔽物,建议投放个体小的文蛤,既可以作为饵料,又可以作为遮蔽物。

短蛸幼体喜欢攻击较大个体,有试验表明,在饵料充足的状况下,幼体对与自身个体大小相似的活动悬浮物进攻频度最高[5]。幼体早期,活体饵料一般投喂卤虫和桡足类,饵料个体大小与幼体相差较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规格幼体日相残率较高。饵料适口与否对鱼类相残行为影响严重[13],投喂肉食性鱼类的配合饵料发现,幼体基本上不进食,可见,选择合适的饵料,特别是活体适口饵料,可以降低幼体相残率。

没有文献报道有关温度对相残率的影响的研究。一般认为温度对个体生长速度有影响,但是本研究发现,温度在24℃以下时,相残行为较弱,达到26℃时,日相残率明显升高。

3.2 同类相残率的影响原因与对策

目前对于同类相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鱼类、虾类和两栖类。对于其发生机制尚无定论,目前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种群保护作用;二是密度调节作用;三是社会序位制反应[14]。笔者认为,短蛸自身相残的行为属于主要原因,是遗传行为,可能是由基因控制的;环境因素,如饵料、温度、遮蔽物、养殖密度和个体大小差异等属于次要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可以加剧或者降低相残行为。

尽管短蛸同类相残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以及生产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将有效缓解残食现象,大大提高成活率。

投喂足量的适口饵料,饵料应多种活体饵料混合投喂,既有小个体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又要有大一些的桡足类、小虾苗和小文蛤作为攻击捕食对象。

投放合适的遮蔽物。笔者认为最适合的遮蔽物是小文蛤,也可以投放一些牡蛎壳和小石块等。

降低养殖密度,刚刚孵化幼体的养殖密度不要超过40只/m2,随着规格的变大,应逐步减小养殖密度。

适时分池减小因个体差异造成的同类相残现象,建议个体间大小差异不要超过0.1 g,特别是小规格幼体期间不要超过0.05 g。

培育温度最好控制在24℃以下。

摘要:在不同条件下,对短蛸幼体(平均体重0.03~0.66 g)进行同类相残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规格的小规格幼体较大规格幼体日相残率高,相残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平均体重0.03~0.08 g阶段,当平均体重0.23 g以上时,相残行为较弱,当平均体重0.66 g时,幼体基本不再相残。②放养密度高低、饵料是否适口和有无遮蔽物对日相残率影响显著。③温度对短蛸幼体的相残行为有影响。④幼体间个体大小存在差异,尤其是小规格幼体间出现个体大小差异时,小个体更易受到攻击,相残行为严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饵料不适口和无遮蔽物是导致短蛸幼体发生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高密度养殖、养殖温度高和个体大小的差异会诱发和促进同类相残的发生。

观察行为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廊坊市区幼儿园及小学自2004~2006年来我院儿保科就诊的儿童,经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测评符合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测评均为重度失调的96例儿童,其中男孩74人,女孩22人,瑞文推理测定,智商正常均在25%之上,年龄在5~10岁。

1.2 方法

1.2.1 训练方法

选用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Ayres设计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训练时间为每次1.5~2小时,每周4~5次,20次为1疗程,训练时间为4个疗程。

1.2.2 评定依据

1.2.2. 1 量表评定:

在训练前后均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和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

1.2.2. 2 评定标准:

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因子分下降≥5分为显著改善;评定量表因子分下降2~5分为改善;评定量表因子分下降≤2分为无变化。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至少有一项得分达到正常或提高10分以上为显著改善;感觉统合评分提高5~10分为改善;感觉统合评分提高在5分以下为无变化。

1.2.2. 3 临床疗效评定:

根据儿童训练时的表现,家中和学校的表现情况及各量表得分作出综合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的疗效分析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不稳得分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神经症行为得分下降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违纪行为得分下降不明显。

2.2 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疗效分析

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在治疗前后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学习能力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2.3 疗效分析

训练老师、家长和学校老师反馈儿童在完成训练任务、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听讲、情绪稳定及多动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胆小退缩、人际交往和睡眠情况也有一定的改善。行为问题显著改善45人,改善37人,无变化14人,总有效率85.4%;感觉统合能力显著改善69人,改善22人,无变化5人,总有效率94.8%。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有报道行为问题儿童都伴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2]。感觉统合治疗针对儿童存在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不良的问题进行矫治,增加感觉讯息的输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往神经系统部分的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1,2]。训练中大量的前庭刺激的输入,使前庭功能得以改善,行为问题相应减少。在训练过程中,取得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关心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任桂英.儿童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86~188

观察行为 篇10

关键词:课堂互动行为,课堂互动行为类型,观察研究

班级课堂里存在各种各样的互动行为, 师生互动行为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有效教学的达成, 可以生成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资源, 深化知识理解与情感体验, 同时有利于形成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决策技能。因此, 本报告以师生课堂互动类型为观察研究视点, 对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类型进行观察分析, 并对提升初中科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分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可按不同标准划分。如果基于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 (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全体) , 可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 师个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具有预期目的与明确对象的师个互动行为常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要求与反应、评价与反馈及个别辅导、直接接触等。 (2) 师组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互动, 是教师针对学生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讲解、辅导、评价等。 (3) 师班互动, 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学生此时认为, 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 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如果基于师生互动行为的社会属性特点, 可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 控制—服从型。从某种意义上说, 师生行为的主要属性首先是控制与服从。“控制”是教师课堂行为的社会学本质。与之相应, 对学生回应教师控制行为的期待可归结为“服从”。服从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属性的一种制度规定。 (2) 控制—反控制型。在多数情况下, 学生以“服从”行为与教师互动, 但偶然会发生不服从的情况。这时师生互动行为的属性便转为“控制”与“反控制”。当学生的控制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 师生互动行为的主要属性就会发展成相互对抗。 (3) 相互磋商型, 在教师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免受不必要惩罚的双重压力下, 相互对抗可能转化为相互磋商, 或既相互对抗又相互磋商。

二、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观察工具设计

为了方便观察和记录, 我们根据以上两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标准, 设计了课堂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互动类型行为观察表。其中, 共有六种互动类型: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型、相互磋商型, 前三种活动类型可能会与后三种互动类型交叉重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为的规律, 以便为提高师生课堂行为的有效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有必要对丰富多彩的互动现象进行分类观察。

三、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观察结果与主要问题分析

1. 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观察结果。

我们选取了一节能反映当前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现状的科学课案例《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种子的结构》课堂互动活动 (这是一节华师大版初中二年级下学期科学课, 教师采取课堂分组实验方式上课, 每4人一组) , 首先对当前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描述, 然后对当前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如下所示。

2. 当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分析。

我们通过微格监测得到的数据发现: (1) 教学设计视野由“学科中心”视野, 转向“课程属性”视野。数据显示师组互动类型中时间比例占到44.54%, 数量比例占到13.43%。在本节课堂中师组互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生成丰富多样的知识经验资源, 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 而且使学生得以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 (2) 教师创造对话性课堂学习环境。从微格记录中, 相互磋商型师生互动的时间比例占到46.45%, 数量比例占到22.39%, 期间, 我们看到现在的教师学会了激励、协商、谦虚、倾听。教师一节课的表扬次数在增加, 这些由衷的赞叹、和蔼可亲的教态及娓娓动听的语言, 无疑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为他们表达欲望的催化剂, 也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 从监测结果中也发现在当前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和新课程不协调的现象, 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反思。首先, 互动行为类型偏重教师中心式。在本节课堂里, 师班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数量的61.20%的时间, 学生此时认为, 自己对教师行为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 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在目前我国小学课堂里, 学生小组在教学中并未成为有意义的群体, 师组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0.2%。但在本节课堂里, 师组互动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13.43%。中小学生正处在人格与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 教师作为学生人格与道德形成时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择的师生互动类型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次, 互动行为类型重视课堂控制。本节课堂中控制—服从型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77.61%。教师采取“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方式, 达到教师课堂控制, 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控制行为。教师是想通过教师控制, 完成较重的教学任务, 但不容忽视的是, 教学任务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使班级不少同学对知识点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

四、关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类型的建议

在课堂上, 应当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均衡地参与和展开多样化的课堂互动行为活动,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 这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课堂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在这种价值视野下, 并针对当前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如下优化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活动的策略建议。

1.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观。

教学实施由“灌输中心教学”转向“对话中心教学”。教师由教学控制者转向学习引领者、推进者和平等对话者。教师长期以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将发生变化,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主生客”的观念, 建立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 关注全体学生, 强化师组互动的评价观。

教学评价由“分数评判”、“名次排列”, 转向促进学生“深层理解”和“三维目标”的达成。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 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甚至分组行为本身会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及师生互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师组互动中, 教师要走到学生中, 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学生的讨论, 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地准备。另外, 教师应把每个学生个体看做学习小组的一员而不是单独的个体。教师的评价应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 使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不再明显, 从而可以增加低成就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课堂可以明显地发现, 师组活动的小组,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好于未参与师组互动的小组。值得注意的是, 建构对话性教学机制, 关键在于建立起有效引发和推动对话性学习实践的学校课堂场景,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 敢于打破课时限制, 建立“课程属性”教学设计观。

教师需要从教学技术熟练者转变为教学反思者与行动研究者。当学生的探究活动超出一节课的时间容量时, 如果为了完成课时计划, 匆匆对初窥门径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 再用这些知识方法按部就班地练习, 所谓探究学习只能成为形式上的自主学习, 与“满堂灌”的区别只在于“灌”的先后而已, 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实现有效的探究学习就要将探究进行到底, 只要总体教学目标能达成, 探究过程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实际情况适度调节。

参考文献

[1]吴康宁, 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 1997, (2) .

[2]周勇.基础教育均衡视野下的课堂对话活动检视.选自周老师《科学教育学》课堂讲义[Z].

[3]魏朝夕.冀钢互动教学中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1, (7) .

[4]郑清.课堂探究的提前与延后[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9, (9) :39-39.

观察行为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 种植行为 观察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播种、管理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包括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等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园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内心的心理活动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种植教育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得这种启发式的种植活动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学生在参与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的种植活动根据幼儿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多样化的步骤,例如孩子们可以在播种、翻土、浇水、施肥等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为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接近自然

幼儿园学生的种植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自然的活动,因而,科学的种植活动是他们接近自然的有效途径。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美好,同时也会激发起孩子们内心对自然的感激之情,继而不断培养起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孩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

科学的种植活动不仅体现在其针对幼儿园学生设计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种植活动本身的内在科学性。种植过程包括播种、浇水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先后顺序之分,也有各个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因此,种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科学性的过程。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种科学性,例如学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播种的季节等自然科学知识,因而种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会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接触,一项步骤的完成也往往需要好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种植活动是一个集体合作的过程,孩子们在共同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起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信,还能培养起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科学种植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等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科学种植活动的观察研究,总结学生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孩子们在种植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准备阶段是在种植开始之前需要完成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主要观察学生们的参与程度,种植过程的准备阶段往往不如种植的过程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并鼓励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观察在准备阶段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中看出孩子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准备需要全面,因此会考验孩子们的细心、认真等的能力。参与到准备过程中的学生也具有相当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这个阶段的观察教师应该总结出影响孩子们参与热情的因素,并用科学的手段去排除这些因素。

(二)注重种植过程中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

在种植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情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一些具体步骤的分工也需要互相之间的交流决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着重观察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性,以及沟通后取得的效果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交流沟通的发起者,孩子们也许会因为师生关系的原因而不敢主动进行交流,导致有问题也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主动询问孩子们种植的进展情况,询问孩子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

五、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种植过程完成后,观察孩子们对这次活动完成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孩子们在整个的种植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收获,在种植过程完成后也会对这次活动行程一个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口头表达等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并且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要记录好每个学生的回答和收获情况,从而发现这次活动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觀察能力也在观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在观察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也不会对科学的种植活动对学生的意义有清晰地认识。因此,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倾听

教师要注意倾听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根据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去把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并且适当、适时的为孩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注重引导

教师在种植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就是引导者的角色。孩子们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在对一些事物进行认识时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依靠观察孩子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的表现就去判断学生行为,而是在加以适当的引导之后再去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行为得出一个科学性的评价。

(三)注重总结

教师在每一个观察阶段都要做好相应的总结工作。通过对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行为的总结的对比,从而得出对孩子们的一个综合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察行为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情感障碍病房住院的患者66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无严重躯体疾病, 病程均在5年内, 能参加各种活动。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3例。观察组:男13例, 女20例;年龄16~60岁, 平均38岁;文化程度:大学4例 (12.1%) , 高中10例 (30.3%) , 初中15例 (45.5%) , 小学4例 (12.1%) 。对照组:男12例, 女21例;年龄18~62岁, 平均37岁;文化程度:大学3例 (9.1%) , 高中12例 (36.4%) , 初中15例 (45.5%) , 小学3例 (9.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大体一致。入组后不合并其他治疗和特别护理, 观察组自愿接受认知行为干预, 并能完成整个干预过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 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 具体是由责任护士实施临床护理, 并予以关心、照顾、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

在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 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由经过心理咨询师系统培训及具有精神科临床护理经验专职护士负责, 制订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计划, 按计划落实综合干预的措施, 具体干预方法: (1) 入院时及1周内, 重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介绍环境、制度、治疗目的等;全面了解患者病史、个性、个人成长史及支持系统等, 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留家属陪护, 共同做好监护工作, 并给予情感支持、生活照顾、饮食调理、睡眠护理等;尊重、关心患者, 倾听患者倾诉, 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抚, 让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 (2) 住院第2周开始, 逐渐给予认知干预。采取集体干预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集体干预的内容包括:团体心理游戏、放松训练、互动讨论、知识讲座等, 使心理干预与教育干预相结合, 干预中指导患者学会宣泄, 自我调控情绪, 正视现实, 降低期望值。个别实施干预时, 以诚恳、接纳、共情的态度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探讨其存在的负性认知, 并提出应对策略。健康宣教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药物知识及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等方面知识。 (3) 患者二级护理后, 实施以康复治疗为主的行为干预。每周安排干预课程, 每天2次, 上午由责任护士带领患者工娱疗活动1h, 如广播体操、健身舞、手语舞、音乐治疗、书画、手工制作等, 下午组织患者看电影、打乒乓、外出购物等, 让患者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反复体验成功的喜悦, 转移病态注意力, 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4) 准备回归社会及家属指导。进行人际交往、增强自信心、社会适应、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鼓励患者扩大社会交往, 培养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指导家属调整对患者的照护方式, 避免对患者过分的指责或迁就, 使其逐渐适应社会角色, 学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 正确应对生活事件, 预防疾病复发。 (5) 出院时宣教和回访, 指导家庭康复。利用面谈或电话等形式与家属和患者沟通, 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家庭指导, 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沟通, 以获得家人在精神上的支持, 同时对家庭成员进行预防复发方面的指导, 提高家属对患者疾病的照护能力, 多鼓励、关心患者, 创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社会环境, 帮助其消除无助感, 增强自信心, 促进全面康复。

1.3 评定标准

(1)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 AM D) 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定, 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及6周后进行测评。HAMD共24个项目, 按0~4分五级评定法:8~19分为轻度抑郁, 20~34分为中度抑郁, 35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SDS>50分视为抑郁, 分值越高, 抑郁程度越重。填表前与患者面谈, 对文化程度低而不能理解的患者给予解释, 征得同意并理解后代为填写。 (2) 评价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情绪稳定;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情绪基本稳定;有效:临床症状部分缓解, 情绪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 情绪无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恢复情况

经认知行为干预6周, 观察组痊愈16例 (48.5%) , 显效10例 (30.3%) , 有效4例 (12.1%) , 无效3例 (9.1%) ;对照组痊愈7例 (21.2%) , 显效10例 (30.3%) , 有效9例 (2 7.3%) , 无效7例 (2 1.2%) 。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0, P<0.0 5) 。

2.2 两组干预前后H AMD、SDS评分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干预后两组HAMD、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 尤以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干预前两组HAMD、SDS评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HAMD、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由生物、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精神疾病, 病程较迁延, 易复发。有文献[2]报道, 目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5位, 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困扰和沉重的负担。

田素英等[3]报道, 住院期间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 提高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 因为精神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家庭有关,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关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4]。在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过程中结合患者病情、人格特征、兴趣爱好和住院阶段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以参与式、互动式、融合式等多种形式, 把教育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家庭干预贯穿其中, 使患者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重建生活信心, 在干预过程中体验欣赏和被欣赏带来的快乐, 重新设定生活目标, 降低期望值, 在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中陶冶情操, 转移病态注意力, 改变负性认知, 调整生活方式, 激发患者对生活、对工作的兴趣, 为回归社会打好基础。本文结果显示, 入院时两组患者HAMD和SDS评分接近, 经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干预6周后观察组两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表明认知行为干预能促进患者缓解抑郁情绪。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 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建立友好合作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从住院、出院、回访期间患者和家属的反馈信息中了解,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可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缩短治疗过程, 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的实践, 有利于护士增强责任感, 提高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技能。因此,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66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结合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每例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宗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病情恢复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促进康复。

关键词:住院患者,抑郁症,认知行为干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79-280.

[2]陈永琴, 冉程, 崔太秀.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刊, 2010, 24 (1) :16-19.

[3]田素英, 刘朝军, 李绍敏, 等.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刊, 2005, 19 (28) :254-256.

上一篇:文献记录片下一篇:课程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