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观察

2024-08-03

物候观察(精选10篇)

物候观察 篇1

山桐子 (Idesia polycarpa Maxim.) 为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 产于日本和我国西部及中部地区, 也是重庆的乡土树种, 在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万盛黑山和酉阳泔溪泡木等地均发现有天然零星的分布。

山桐子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 其果实和种子含油率高, 山桐子油经精炼处理后是优良的木本食用油, 含亚油酸成分极高, 具有预防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被誉为“树上油库”的山桐子还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能源树种兼园林绿化观赏的多用途树种。山桐子多为雌雄异株, 雌花比例和数量的多少, 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山桐子雌株和雄株的经济价值明显不同, 以收获果实 (种子) 为栽培目的山桐子需要大量的雌株, 生产上希望增加雌花数量来收获更多的果实或种子。为探索山桐子花芽分化规律, 便于有效促进雌花分化, 笔者试验连续3年观察了山桐子萌动、展叶、开花过程;同时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期望通过成花诱导, 促进山桐子雌花分化, 以增加雌花比例来提高山桐子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綦江区黑山镇鱼子村, 位于东经106°58′53″, 北纬28°56′29″;海拔621~640 m;土壤为酸性紫色土。气候特征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8.1℃, 最高月平均气温27.9℃ (7月) , 最低月平均气温7.9℃ (1月) , 全年无霜期339.2 d, 年平均降雨量1277 mm。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鱼子村试验基地2009年播种的一年生苗, 2010年春季造林的山桐子。

1.3 试验方法

1.3.1 物候期观测

2013—2015年, 随机选择300株山桐子植株进行定株观测。采用目测方法, 每隔5~7 d记录1次, 主要观测指标有: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展叶期、完全叶期、始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始果期。如遇特殊气候天气, 于气候停止后立即进行观测。

1.3.2 生长调节剂处理 (表1)

(1) 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

本试验施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有: (1) 吲哚乙酸, (2) 2-4, D, (3) 赤霉素, (4) 萘乙酸, (5) 乙烯利。除乙烯利是40%水剂外, 其他都是粉剂。

(2) 生长调节剂施用时间和方法

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选取在山桐子萌动展叶后到开花之前, 采用枝条叶面喷施, 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3株, 间隔期10~12 d。第一次在山桐子萌动展叶后 (即3月底) , 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在4月10和4月20日。

(3) 生长调节剂分穗处理

另选9株正值雄花花序分化期的山桐子, 用吲哚乙酸200 mg/L, 每株选3枝分穗喷施, 其他分穗未喷施作为对照。雌花诱导率计算公式:诱导率 (%) = (处理-对照) /对照×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测

通过对山桐子连续3年的物候观测 (表2) 可以看出, 山桐子在鱼子村的展叶期为3月12—28日, 始花期为4月14—28日, 末花期为5月6—20日, 始果期为4月26日—5月19日。山桐子为雌雄异株植株, 大部分植株为单性的雄花 (图1) 或雌花 (图2) , 雄花开花的时间比雌花提前5~7 d, 少量植株开的是杂性花 (图3) ;从山桐子的雌花和雄花, 能明显观察到有雌花退化的雄蕊 (图4) 和雄花退化的子房。

2.2 自然状态下山桐子开花情况

选取试验地中253株五年生山桐子编号, 进行固定观察。观察发现, 山桐子在栽植5年后开始开花。从表3看出, 2013年有94株开花, 约占37.2%, 其中雌花33株、雄花48株、杂性花13株, 雌花比例占35.1%;2014年有226株开花, 占89.3%, 其中雌花110株、雄花110株、杂性花6株, 雌花比例占48.7%。另据调查, 四川资阳10年生山桐子的雌花比例为45%。说明山桐子随着树龄的增加, 雌雄花比例趋于稳定, 自然状态下山桐子雌雄比约1∶1。

2.3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山桐子的影响

本试验表明, 外施生长调节剂由于打破了树体自身内源生长调节剂的平衡, 植株嫩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畸形, 有些短期内恢复, 有部分植株在后期仍表现出明显的畸形。施用生长调节剂对山桐子雌雄花比例没有影响, 只是各处理花期普遍延长7~10 d。

根据《植物生理学》阐述, 赤霉素在决定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 用赤霉素 (GA) 处理后, 也会开出雄花;生长素和乙烯在这方面的效应与GA相反。但本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 (赤霉素和乙烯) 、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山桐子后, 仅仅是植株的嫩梢产生了畸形变化, 其雌雄花未发生转化, 这可能不仅与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有关, 更与处理的时间有关。有资料表明, 许多果树的花芽在开花前数月便已分化完成, 一般落叶树种从开花前一年的夏季即开始花芽分化, 以后转入休眠, 到翌年春季花芽继续发育至开花。山桐子为春季开花的落叶植物,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道, 陕西地区山桐子花芽分化初期在8月下旬, 根据山桐子在重庆地区的物候表现, 其花芽分化初期大约在8月上旬, 因此生长调节剂初次处理的时间也可能在这个时间, 才能对雌雄花的转变起促进作用, 本试验选取的生长调节剂初次处理时间 (3—4月) 可能偏迟。

2.4 生长调节剂分穗处理

本试验通过分穗处理观察诱导反应, 用吲哚乙酸200 mg/L处理正值雄花花序分化期的山桐子。观察结果只有雄花, 没有出现雌花, 即未见诱导反应。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性别表现除了常见的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之外, 还有许多中间类型, 与高等动物相比, 植物性别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植物在花芽分化过程中性别分化易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如光周期、营养元素、温度、生长调节剂等都会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 改变植株雌雄花的分化。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 生长调节剂调节成花的观点颇受关注。山西蓖麻研究所经过10年的实践, 已报道蓖麻促雌成功, 用脱落酸+2, 4-D能随意改变蓖麻的雌雄花性别。植物花器官性别分化的理论意义对山桐子促雌肯定有实际指导价值, 若山桐子促雌技术成功, 预示着可将自然状态下另外近50%开雄花的植株转变为雌株, 即山桐子产量将提高50%以上, 这将给山桐子生产和产业发展带来重大价值。

植物生理学目前对果树花芽分化的机理尚不太清楚, 还没有充足的证据阐述清楚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成花诱导间的真正关系。生长调节剂在瓜果蔬菜生产上已有一些试验应用, 但对木本植物在生长调节剂诱导成花方面的试验极少, 能参考借鉴的板栗、麻疯树等文献资料, 试验用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和使用浓度差异很大, 一般在200 mg/L范围内, 有的高到3000 mg/L;有报道使用乙烯利100~250 mg/L促进黄瓜、南瓜雌花分化;贵州大学用激动素KT对麻疯树花器性比诱导采用浓度为1~5 mg/L, 而3 mg/L的激动素KT对麻疯树雌雄花比的影响最大;同样是麻疯树, 贵州林科院施用GA浓度从20~1000 mg/L, 且结论是1000 mg/L浓度的GA能获得较高的雌花比例。因此, 在山桐子促雌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的使用, 以及施用间隔期, 尤其是初次处理时间等方面, 究竟是在山桐子刚进行花芽分化的初期, 或是山桐子花芽分化的某个阶段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试验研究。

大地复苏在惊蛰(节气·物候) 篇2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冬天的时候,昆虫、小动物都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称之为“蛰”。第3个节气到来时,地面气温回升较快,空中已有春雷萌动,于是冬天蛰伏的昆虫、小动物们纷纷结束冬眠醒来。古人以为它们是被雷震醒的,于是称之为“启蛰”。到汉朝第六代皇帝刘启的时代,人们为了避讳,将“启蛰”改为“惊蛰”,这样也更响亮生动了,沿用至今。

宋人仇远的《惊蛰日雷》诗写道: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坤宫”指西南方,“蛰户”指虫子冬眠的洞穴。诗的后两句写出了惊蛰这天雨骤风急、电闪雷鸣的景象。

古代将惊蛰15天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花开放,“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古人认为动物之间会发生变化,看到鹰少了,鸠(这里可能指布谷鸟)多起来,就认为是“鹰化为鸠”,总之惊蛰是到了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了。

赤水桫椤物候初探 篇3

1 观测地区概况

观测点位于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沟和大水沟沟底,该地点海拔470 m,东经105°59′,北纬28°24′,沟深溪窄。年平均气温18.2 ℃,极限高温41.3 ℃,极限低温-1 ℃,年降水量1 200~1 300 mm,无霜期335天,年日照数不足650 h,具有冬暖夏热、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该地点土壤为发育成熟的紫色土,土体较为深厚,土层深50~100 ㎝,有机质丰富,pH值在4.5~5.5之间,为典型的酸性紫色土类型[1]。

2 观测方法

在甘沟和大水沟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10株桫椤编号挂牌作为定位观测木。每月10日、20日、30日定期分株观测记载,时间连续两年。每片新叶按长出的先后顺序编号挂牌以10天为一周期记录叶片的生长状况,同时记录主干的增高,老叶的枯死及孢子的出现时间和成熟时间。观测木的基本情况见表1。

3 观测结果分析

3.1 叶片生长情况

桫椤叶片属3回羽状复叶,展叶的顺序是:1~3回羽叶由基部到顶端先后依次展开。叶片着生于树干顶端,树冠成伞状。幼叶从树干顶端的老叶叶柄基部的中间间隙中抽出。叶片排列方式为轮形,长满一轮才抽发第二轮。叶芽未展开前有黄色绒毛,

3.2 发叶量

从表1中20株杪椤观测木的发叶量可看出,桫椤1年最多生长新叶24枚,最少11枚,平均发叶量18枚。经统计分析,发叶量与树干高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发叶量与树干直径的大小有密切关系(d树=0.95发叶量),即直径越大,发叶量越多,反之则越少。树干大小主要是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土壤肥水条件良好、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同龄树的树干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大,抽发的叶片也多;树干直径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与树龄大小有关,树高在1.5 m以下时,树干直径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当树高达到1.5 m以后树径将不会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树干高度是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高的,但高的树体不一定就抽发更多的叶片。

3.3 发叶生长规律

图1为杪椤观测木的物候图,从中可看出,桫椤每年有夏季和冬季两个休眠期。进入3月中旬气温达到15 ℃时桫椤叶片开始萌发。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出现第一个叶片抽发高峰期,月平均发叶3.2枚/株,叶片从发芽到完全展开只需18~25天。气温不断上升,降雨逐渐减少,温度达到28 ℃及以上期间,桫椤停止生长发叶,进入夏季休眠或半休眠期。持续35 ℃及以上高温天气会出现大量叶片被日光灼伤、严重时全部叶片干枯的现象,但不会引起整株死亡。到8月中旬气温逐渐下降到25 ℃时桫椤又开始发叶生长,出现第二轮生长高峰期,此高峰期较第一高峰期发叶量更多,月均发叶4.1枚/株。

两边有金黄色气孔,随着叶片的展开,黄色绒毛逐渐脱落,慢慢长出坚硬的小刺。随着嫩叶不断抽发和生长,叶柄基部被逐渐推向树干顶端边缘,老叶相继枯死,新叶不断抽发。如此循环树干得以增高。叶片从抽芽开始经9~12个月的生活周期即枯萎死亡,倒悬覆盖在树干四周。从表1可以算出,树干1 m以下的桫椤生长较为缓慢,年均增高仅9.8 cm;树干1 m以上的桫椤增长较快,年均增高17.5 cm。

经过两次生长高峰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老叶养分供给不足而逐渐枯死。9月中旬到次年4月底是桫椤老叶大量枯死期,月均枯死3.8枚/株。到11月上旬气温降到14 ℃以下时桫椤停止发芽,完全进入休眠期。翌年,气温回升时又开始抽芽生长,如此往复。

3.4 孢子生长

桫椤叶片分营养叶和孢子叶。当树高达到1.2 m 时就会有孢子叶产生,每年产生孢子叶4~8枚/株,每年4~5月上旬抽发的叶片都会产生孢子,孢子群随着叶片展开覆盖在3回羽叶背面,在叶脉两侧呈规则的行排列,初时呈鲜绿色,10天后变为浅褐色,并逐渐转为黑褐色进入成熟期。成熟后的孢子开裂受温湿度影响较大。进入7月上旬,气温高达30 ℃,湿度降到70%以下时,孢子囊相继裂开,孢子脱落。若温度不足30 ℃或湿度大于80%时孢子囊不开裂。到当年10月上旬孢子囊全部脱落。

通过观察,桫椤每年有两个生长高峰和休眠期。建议桫椤异地移植保护选择在休眠期进行,而且最好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人工孢子繁殖保护的孢子采摘最佳时期为7月中旬~8月下旬的阴天上午,因为此段时间孢子已经完全成熟,有利于提高出苗,阴天上午相对湿度较大,温度较低,孢子囊不易开裂,可减少在采摘过程中孢子的损失。

摘要:论述了桫椤这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下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保护和繁殖桫椤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赤水,桫椤,物候

参考文献

物候观察 篇4

关键词:枫香;不同种源;幼龄林;生长差异;物候节律

中图分类号:S722.3;S7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3-0019-05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又名枫木、黑板木、香枫等,金缕梅科枫香属,亚热带阔叶林地带性森林植被中的重要乔木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枫香具有生长快、用途广、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易天然更新等特点,在观赏、药用、用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已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园林绿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开发乡土树种的重要性。目前,针对枫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种源收集、种源地理变异、优树选择、高效繁育、生长节律、优良家系选择、造林技术等方面。然而,由于枫香分布范围广,分布区内的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源,各地局域气候差异往往限制了不同种源枫香的开发和推广,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发生,会改变枫香植物器官的生理机能及适应性。

本研究以栽植于湖北省武汉市九峰试验林场的10个种源的6a生枫香试验林为对象,通过观测各种源的生长指标及物候节律,探讨不同种源枫香在该地区的生长差异和种源变异规律,以期为适宜湖北地区的优良枫香种源选择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九峰试验林场,位于东经114°29′,北纬31°22′,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8.1℃,年均相对湿度77%,年降水量1284mm,无霜期240d,年蒸发量1392mm。枫香种源试验林地海拔高度70m,坡向为东坡,坡度12°,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粘土。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造林材料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采集的10个种源40个家系的种子播种得到的实生苗(表1)。

2.2 造林设计及调查

2009年,在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九峰试验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为4株单行小区,3次重复,苗木为1a生苗,平均苗高70cm,平均地径1cm,株行距为2m×3m,具体试验林分情况见表1。2013年11月,对枫香试验林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树高和胸径。

2.3 物候节律观察

从2014年2月初开始,每个种源随机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3个单株进行物候观测,并挂牌编号。物候观测采用野外定点目视观测法,以定人定时定株的原则,采用放大镜结合目测的方法。对物候变化较快的萌芽期、绽叶期、展叶期每隔1d观察1次,而落叶期等每3天观察1次。若遇特殊天气,如骤冷骤暖、霜雪、大雨等将适当增加观察次数,每天观察1次。观测植物物候现象的时间选择在下午13:00~14:00左右气温最高的时进行。观测时间1年。

2.4 数据处理

枫香单株材积按湖北省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计算:Vij=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076507式中,Vij为材积(m3),D为胸径(cm),H为树高(m)。利用Office13.0进行数据统计及作图,采用SPSS19.0对各种源枫香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各生长性状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源枫香幼龄林生长性状

从不同种源6a生枫香的树高、胸径、材积的方差分析(表2)可知,不同种源问树高、胸径和材积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各种源间生长差异较大,这为开展枫香优良种源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不同种源枫香的生长性状统计(表3)可以看出:各种源6a生枫香幼龄林平均树高变化幅度在5.13~6.83m之间,变异系数在11.59%~28.04%之间,以‘湖南城步’最大,‘江苏南京’次之,而‘浙江舟山’、‘河南南阳’、‘河南商城’和‘广西岑溪’等枫香种源树高表现较差;各种源平均胸径变化幅度在5.42~7.14cm之间,变异系数在16.77%~35.10%之间,以‘江苏南京’最大,‘云南富宁’次之,以‘河南南阳’和‘河南商城’等种源胸径最低;各地种源枫香的平均材积变化幅度在0.007~0.016m。之间,变异系数在40.58%~74.15%之间,材积变化趋势与胸径变化相一致。由上说明,‘江苏南京’和‘云南富宁’种源在该地有更好的生长适应性,而‘河南南阳’和‘河南商城’生长相对较差。

3.2 枫香种源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

分析枫香生长性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表4)可知,6a生不同种源枫香树高、胸径、材积两两生长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枫香树高分别与经度和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胸径和材积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所有生长性状指标与种源地纬度和年均温未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说明,不同种源幼龄林的生长性状与种源地纬度关系不密切,而与经度关系较密切,降雨量丰富的地区更有利于枫香的生长。

3.3 不同种源枫香物候节律

树木生长的快慢除同某树种的遗传特性有关,受本身遗传因子的影响,还受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导致不同的树种有其自身的地理变异规律。从表5和图1可以看出:不同种源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萌芽期主要发生在2月中旬~3月下旬,时长22~44d;绽叶期在3月下旬~月底,时长2~4d;展叶期在3月底~4月初,时长6~18d;落叶期在10月上旬~12月中上旬,时长44~89d。可见,不同种源在萌动期、绽叶期、展叶期和落叶期等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萌动期最早的是‘广西岑溪’、‘云南富宁’、‘浙江开化’、‘江西婺源’、‘湖南城步’(2月12日),萌动最晚的是‘江苏南京’(3月5日),大约晚21d;绽叶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和落叶始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广西岑溪’和‘云南富宁’绽叶期较其他种源提前14~18d,展叶始期提前7~17d,落叶始期较其他种源提前3~5d,落叶盛期较其他种源晚8~12d,落叶末期晚17~37d,说明处于低纬度种源的枫香萌动期、绽叶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落叶始期均较高纬度提前,而落叶盛期和落叶末期又较其滞后。

4 结论与讨论

枫香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特征存在差异,并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种源对枫香生长具有明显影响,遗传变异幅度较大,这与王俊青等研究结果相一致,也说明不同种源枫香是在特定环境条件形成不同遗传型的结果。比较各种源枫香生长性状初步得到,适合生长在湖北省平原地区的种源有‘江苏南京’和‘云南富宁’,而生长最差的‘河南南阳’和‘河南商城’。进一步将各种源枫香生长性状与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枫香树高分别与经度和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胸径和材积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种源地纬度和年均温未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叶晓霞等对10a生20个枫香种源的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与地理位置未呈显著相关,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不同种源树种生长节律除决定于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之外,还受引种地综合生态因子的影响,包括气候和土壤条件等。

树木的年生长节律与物候,是气候周期性变化对树木生长发育年循环过程影响的综合反应,是树木对栽植地自然环境适应和受本身遗传因子控制的结果。从对不同种源枫香幼龄林物候观测结果发现,不同种源枫香物候期存在着明显差异,低纬度种源枫香的萌动期、绽叶期、展叶期均较高纬度提前,而落叶期又较高纬度滞后,说明幼龄枫香种源物候期仍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低纬度地区温度高且生长季较长等原因导致该现象的发生。同时,本研究物候观测数据仅有1年的数据,仅初步反映了物候变化节律,在全面评价各种源枫香适应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长期对该试验地枫香生长性状及物候节律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分析枫香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以及生物适应和进化的方式,进而验证速生种源和解释其对当地气候变化周期的适应性反应。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篇5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二九一分公司科技开发中心试验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 土壤质地黏重, 有机质含量3.52%, pH值7.5, 速效氮159.2mg/kg, 速效磷24.6mg/kg, 速效钾224.0mg/kg, 2006~2008年前茬均为玉米, 春起垄。供试大豆品种为绥农14号, 公顷保苗27万株。公顷施尿素40kg+磷酸二铵硫酸钾50kg。2006年5月8日播种, 5月30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12h。2007年5月8日播种, 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8h。2008年5月12日播种, 8月15日进行喷灌一次, 时间为6h。其它管理同大田管理。

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 不设重复, 每处理10行, 行长25m, 行距0.65m。

调查大豆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3叶1心期、5叶1心期、7叶1心期、12叶1心期、初花期、末花期、成熟期。收获前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3点, 每点1.3m2, 实查收获株数。在取点部位拔取20株有代表性的样品, 室内考种;同时每处理实取3点, 每点实收5.2m2测产, 折成公顷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分析

2006~2008年的气象资料见表1, 其中气温为日平均值, 其它为累计值。

2006年活动积温2891.5℃, 无霜期121d。前期降雨较多, 出苗整齐。由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5月30日进行喷灌一次。在6、7月中旬和8月下旬雨水充足, 后期温度较高, 大豆植株长势好, 产量较高。

2007年活动积温为2910.9℃, 无霜期136d。4~5月降水正常, 土壤墒情好, 大豆出苗整齐一致。6~8月降水量157.0mm, 比历年同期平均少112.0mm;气温持续偏高, 平均气温22.3℃, 比历年同期平均高1.8℃。夏季高温、少雨, 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旱情, 其中6月7日至8月8日降水只有24.1mm, 而且大部分为无效降雨, 旱情非常严重。7月17日进行喷灌一次, 6月上旬的高温、少雨, 物候期延后, 尤其对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影响较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导致花期也延后。7月份降水为零, 历年为108.3mm。8月9~14日降水117.2mm, 使旱情得到了解决, 但此时又出现连阴雨, 导致大豆有根腐病发生, 造成大豆减产。

2008年的活动积温2995.6℃, 无霜期135d。前期低温多雨。光照不足, 土壤湿度大, 出苗慢, 生长缓慢, 6月份气温高, 上、中旬有小幅度的降雨, 下旬光照充足。使大豆长势较好, 7月份高温多雨, 使大豆出现徒长, 植株过于繁茂, 通风透光不好, 有不同程度的霜霉病发生, 并且还有底花落花现象, 8月出现干旱, 大豆病害发生很少, 直到9月中旬才有降雨,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是大豆鼓粒期, 需水最多的时期, 干旱会造成部分顶花脱落, 因此在8月15日进行一次喷灌, 缓解了一部分旱情, 以降低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2 物候期调查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2006~2008年的出苗时间相差不大, 在15~17d, 说明这3年的4~5月份降雨较多, 土壤墒情好, 出苗较齐, 温度、光照、水分均适宜种子萌动和出苗。但在出苗至3叶1心的时间相差10d左右, 2006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严重干旱, 温度比2007年和2008年温度高, 使大豆生长受抑制, 因此2006年的出苗至3叶1心时间长为27d, 平均5.5d长一片复叶, 说明大豆在苗期对水分有一定的要求, 土壤的适宜水分在28%~32%, 土壤水分<25%不利, 比较而言, 从出苗至3叶1心这期间土壤水分含量起到主要作用, 而温度次之。从3叶1心至5叶1心这个阶段经历的时间相差不大, 说明温、光、雨、热对作物的生长比较适合, 2~3d生长一片复叶。进入5叶1心至7叶1心需要经历5~11d, 2007年6月7日至8月8日高温干旱, 但对5叶1心至7叶1心的生长影响不大, 此间光照充足, 温度较高, 适宜生长;2008年6月下旬至7月初, 光照不足, 使大豆光合产物少, 吸收的热量不足, 使叶片生长过缓, 平均3.5d长一片复叶, 正常2d长一片复叶。7叶1心至12叶1心需13~26d,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热能都要充足, 2007年和2008年7月下旬这个阶段高温干旱导致7叶1心至12叶1心长达24~26d, 温度过高, 水分过少, 使作物处于营养饥渴状态, 导致物候期延后。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供给的养分, 是靠自身的生长, 开始了依靠根吸收土壤养分和茎叶光合作用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

由表3分析, 出苗至初花历经36~40d, 积温704.1~777.9℃, 相差70℃左右, 这个阶段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 大豆开花前28d就开始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的早晚, 受光、温因素的影响,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 日照时数对花的发育影响大, 日照长短不适宜会明显提早或延后开花。 2007、2008两年前期日照时数较少, 开花延后。2008年株高比正常的高10cm, 说明这个阶段雨水多、温度高, 光照不足, 植株出现徒长, 造成底部花脱落, 底荚高。初花至终花经历29~38d, 积温679.9~878.5℃, 相差198.6℃, 2008年这个阶段温度比往年低, 大豆的光合产物较少, 花粉可育率低, 子粒成实的不饱满。终花期的株高、节间数、叶片数相差很大, 2007年的株高比往年矮20cm左右, 节间数比往年少1~2节, 叶片数比往年少1~2片叶, 说明干旱导致光和产物运输缓慢, 甚至停止运输。

2.3 产量结果分析

通过表4产量结果调查分析, 2007年的株粒数比往年减少10~80粒, 2007、2008年的荚数减少25个左右, 由于这阶段是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 营养物质向各粒、荚壳转移, 这时的水分、养分要充足, 温度不要太高, 光照要有充足的保证, 才能顺利完成子粒形成, 如环境条件不满足, 将会出现落荚、种子不饱满或秕荚、秕粒。2007、2008年这段时期干旱, 导致成熟期的大豆粒少、荚少, 产量降低, 2007年8月中旬、9月上旬降雨较多导致大豆出现返青现象, 因此出现百粒重增加, 但株粒数减少幅度较大, 因此减产30%~40%。

3 小结

从播种至出苗在温、光、雨、热等外因条件一致下, 出苗较早, 因大豆萌动最低在6~10℃, 温度较低时, 出苗较晚, 播种在4~5cm, 播种后及时镇压, 才能保证大豆出苗整齐一致。从出苗至12叶1心期之前为营养生长, 从出苗至3叶1心期, 所需的积温为242.2~497.5℃, 天数在14~27d, 大豆为短日照作物, 即在比较长的黑暗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 因此这个时期所需天数时间长, 积温偏高;3叶1心至5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前期, 天数为7~9d, 积温为149.3~276.2℃, 这个时期地下生长大于地上生长, 因此在水分、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所需的光照、热量就明显比3叶1心期前少, 更突出大豆的生长特性短日照作物;从5叶1心至7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中期, 大豆地上部茎秆、叶片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养分除来自光合作用外, 加上土壤中植物根系吸收两部分, 大豆需积温为106.8~237.9℃, 天数在5~11d;从7叶1心至12叶1心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的阶段, 开始花芽分化, 所需积温341.6~613.7℃, 天数在13~26d, 这个时期是需要养分的时期, 可以适当给大豆喷叶面肥, 需水量较多。

常州市木槿的物候特征 篇6

1研究资料

以江苏省常州市红梅公园中栽培的木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植株树龄和移植时间均在5年以上,且能正常开花、结果、无嫁接、长势良好、无明显病虫害。

2研究方法

物候期的观测于2015年1~12月进行,隔日观测,记录其叶、花、果的变化及变化日期。观测的物候期分别是芽开放期、展叶盛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果实脱落期、叶完全变色期、落叶末期。

3观测结果与分析

3.1物候期观测结果

经过2015年的连续观测,如表1,木槿叶芽开放在3月19日出现,之后许多木槿陆续长出新叶。第1批平展的叶片在4月12日,直至花期前,木槿萌蘖性能较强,新枝条不断长出,叶片长势繁茂。第1朵花在6月11日盛开,至6月23日,所观测木槿的一半的花蕾均已开放。进入秋季后,10月中旬观测到部分叶片开始变黄,11月9日,叶片完全变色并开始出现叶脱落现象,在12月初,木槿的叶片几乎全部脱落,木槿果实未完全脱落,大部份宿存在树枝上。

3.2物候期分析

2015年,木槿总物候期为259天,春季主要为叶物候期,夏季是木槿花物候的主要期间,秋季降温后,叶变桔黄色并在冬季完全脱落。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降水和光照(如表1)。经统计,2015年,木槿物候期总积温为5846.7℃、降水量为1746.0mm、日照为1681.5h。由于冬季气温偏低,木槿处于休眠状态,在春季3月气温上升后的19日芽开始开放。积温达到786.9℃、降水量180.0mm、日照399.1h后进入展叶期,用时24d。从展叶期到开花期用时60天,积温2106.7℃、降水量456.9mm、日照775.4h。说明木槿进入观赏期,累计积温需2000℃、降水400~500mm、日照700~800h。

3.3木槿观赏性分析

木槿的花期较长,持续时间100余天,由于分蘖枝条多,花朵数量也较多,观赏性强。在6月中旬前木槿的观赏价值较低,木槿在常州市的7、8月是开花的鼎盛时期,也最具观赏价值,9月下旬气温下降后木槿花进入开花末期,观赏价值也逐步消失。

4结论与探讨

(1)木槿3月19日叶芽开放期开始,到12月初叶完全脱落果实宿存结束,物候期259天,木槿开花盛期在当年7、8月达到顶峰,时间长达100天。(2)2015年木槿物候期总积温5846.7℃、降水量1746.0mm、日照1681.5h。当积温达到2106.7℃、降水量达到456.9mm、日照达到775.4h时进入开花期,也就是木槿观赏价值最高的时段。

摘要:依据常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2015年连续对木槿的物候观测记录,结合气象变化规律,总结出木槿的基本物候变化规律,初步总结出常州市木槿的观赏性特点。结果表明,木槿的物候期是从3月19日12月3日,木槿最具观赏性为6月11日9月27日。

关键词:木槿,物候,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宛敏渭,刘秀珍.中国物候观测方法[M].科学出版社,1979

[2]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气象出版社,1993

[3] 彭镇华,张旭东.乔木在城市森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2004(5)

物候观察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实验地点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该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坡地的大通河河谷西段,该地区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具明显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东南季风及西南季风微弱。土壤主体类型为高山草甸土,其形成时间比较年轻,有机质分解缓慢,淋溶较弱,大多盐基饱和;土壤营养物质贮量丰富,但速效养分很低,土壤速效磷含量也极为缺乏,但速效钾较为丰富。本次研究植被类型为矮嵩草草甸,除以矮嵩草为建群种外,主要优势种为异针茅(Stipa aliena),次优势种有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紫羊茅(Festuca rubra)、伴生种有瑞玲草(Saussurea nigrescens)、青海凤毛菊(Saussure kokonor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等。

1.2 试验设计

该草甸选择地势平坦,用围栏封育作为试验区,实验处理采用国际养分网络(Nutrient Network)的施肥处理设计,分成4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是6m×6m,每个重复之间留有2m的隔离带,每个小区之间留有1m的隔离带,以防止施肥过程中发生相互之间的干扰或者边际效应。施肥类型为CK(对照)、N、P、K、PK、NK、NP和NPK,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有6次重复。每个小区内设置了1个1m×1m的永久物候观测区和1个2.5m×1m的采样区,每个小区的四角都会用木桩作为标记。2009年7月19日和2010年5月1日开始施肥,由于每年的5月至7月属于多雨季节,选择阴雨天进行施肥,雨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养分溶入土壤中有效利用。施肥量则按照国际养分网络(Nutrient Network)上认可的标准进行配比。

1.3 研究方法

物候观测方法。物候观测在2010年的4月中旬至10月底进行,每次观测的时间间隔5~7d,采用定株观测法,每个施肥处理中同一种植物标记株数大于12株。在物候观测区选择5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物种,其中,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雪白委陵菜(Potentillanivea),8月底记录每个处理中同种植物的多度。观测的物候期包括返青始期和结实末期,以每种定株植物10%的物候变化比率划分该物候期的始期和末期,在记录每个小区内所有物种的物候期时,每次记录独立于上一次,并以儒略历(Julian day,1月1日为1年中第1天)计数法计时,用于统计分析中。

1.4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2003对各项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施肥处理对各物种物候期和比叶面积的影响,并用LSD多重比较最小显著差异法检验施肥处理之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

2 结果和分析

2.1 施肥对不同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由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养分的添加对不同植物物候都产生了影响,矮嵩草在各个施肥处理中和对照比较物候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提前,其中PK、NP、NK处理的返青始期提前3d,但各个处理都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垂穗披碱草在不同养分添加中的表现程度不同,N、K、NP和NPK使其返青始期推迟,其中NPK养分组合处理推迟天数最大为3d,但是,各个施肥处理间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麻花艽在NP养分添加中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返青始期推迟了8d;美丽凤毛菊只有在PK处理中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返青始期提前了7d;雪白委陵菜在各个的养分添加处理中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推迟,其中NP处理中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返青始期推迟了16d,其他处理平均推迟了4.8d。

2.2 施肥对不同植物的比叶面积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是分析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的重要参数,已在农业、林业及生态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由图1可以看出,矮嵩草在对照中其比叶面积达到最大,施肥处理中N、PK的比叶面积相对次之,P、K的比叶面积相对较小,说明了矮嵩草的施肥处理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的分配储存;垂穗披碱草在NPK养分添加的处理中比叶面积最大,说明复合养分的添加有利于对其干物质的积累储存,在N施肥处理中为最低;麻花艽也在NPK的养分添加中比叶面积表现最大,在K处理中最低;美丽风毛菊在NP、NK处理中其比叶面积相对较高,在K处理中达到最低,说明K处理不利于美李凤毛菊干物质的积累;雪白委陵菜在NP处理中数值达到最高,NPK处理其比叶面积紧次之,在N、P、K的处理中相对较低,说明单独的养分添加处理对雪白委陵菜的比叶面积影响较小。

3 结果与讨论

施肥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等环境资源的分配,植物物候是物种自身生理现象的表现,施肥的干扰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环境,对植物的物候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在各个施肥处理中和对照比较物候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提前;垂穗披碱草在N、K、NP和NPK使其返青始期推迟;麻花艽在NP养分添加中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K处理在返青始期延长时间最高;美丽风毛菊返青始期提前了7d;雪白委陵菜在各个的养分添加处理中返青始期都表现为推迟。

物候观察 篇8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如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气候变化可以通过物候年变化 (如叶片的展开、开花) 等来监测[4]。当研究对生物圈有影响的因子时, 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发育的影响非常重要[5]。植物物候易于观测和理解, 能作为气候变化对生态影响的感应器, 植物物候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些气候变化, 尤其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节律的变化引起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改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过程将随物候而改变, 不同种类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差异, 会使植物间和动植物间的竞争与依赖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6,7,8]。

近100年来, 学术界对植物物候的研究有2个主要方面:一是注重植物发育期与非生物环境因素如光周期、平均温度、积温、水分和积雪等之间的关系;二是注重植物物候的遗传基础和自然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由于各国物候观测网的扩大, 物候资料更加丰富了, 更由于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 使该领域的研究在规律的探索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了物候学与季节性生态系统的研究, 把最新的科学技术 (如电子计算机制图、电子计算机模拟以及遥感等) 应用到物候学的研究中。同样, 研究发现, 近50年来中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 夏季明显增长, 平均增长5.18 d;冬季变短, 平均缩短5.16 d, 春、夏季明显提早, 秋、冬明显推迟, 这一季节变化势必引起作物生长季和成熟期的变化[9]。

南京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沿海, 自然条件优越, 气候资源丰富, 植物种类繁多, 南京市区森林覆盖率高达40%以上。南京城区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选取南京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特有的植物物种, 通过大量累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得出相关结论, 这对南京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京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其物候资料较为丰富。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8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秤锤树 (Sinojackia xylocarpa Hu) 、日本樱花 (Prunus yedoensis)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L.) 、绣球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 、白花杜鹃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G..Don)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 、杏梅 (Prunus mume) 、雪柳 (Fontanesia fortunei Carr) , 对其物候现象展开研究。这些物候期代表了南京地区春、夏2季的自然物候。

研究采用的资料是由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叶镜中教授提供的1980—1995年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观测的花期资料, 气候数据为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的1951—2005年的逐日气温资料。

1.2 研究方法

文中的物候数据主要研究的是植物的初花、盛花、末花和花期。初花是指有5%的花已经开放, 盛花是指有50%的花已经开放, 而末花则是指还有5%的花未开放, 花期是末花减去初花后的日期。为了便于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 在作分析研究之前, 首先对所有的物候数据进行预处理, 初花、盛花和末花时间都从每年1月1日开始, 分别计算它们从1月1日至发生时的累积天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现象的顺序性

从图1可以看出, 1980—1995年, 各种植物的初花发生时间曲线基本平缓, 虽然每年的气候都会发生变化, 但其开花时间总是围绕某一值上下波动, 并且不同植物的开花顺序不同, 但其先后顺序每年保持不变。

2.2 物候时间变化与冬季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 气候变暖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对1951—2004年全年平均温度作统计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 1951—2004年全年平均温度在逐渐升高。一般情况下, 植物物候的早晚波动主要受气温影响:春季芽的萌动主要受临界低温的影响, 低温有利于打破芽的休眠[10]。因此, 又对数据来源集中年份1980—1994年冬季 (DJF) 平均温度作以统计分析, 即1980—1994年冬季温度变化总趋势是总体上升的。选取6种植物将其物候时间的变化与其统计年份冬季平均温度变化作以比较如下。从图3可以看出, 物候时间与冬季平均温度的变化成相反的变化趋势, 即随着冬季平均温度的逐年升高, 物候时间在提前。在统计的10年间, 冬季温度普遍上升, 所对应的物种的物候时间变小, 即物候提前, 其中雪柳提前的最为显著。

2.3 积温变化与花期物候

对1980—2004年到达某种植物发生物候现象是积温的天数进行统计, 以秤锤树为例, 根据所记录的年份得到该植物物候时间的积温平均值为73.9℃, 以此记录1951—2004年每年到达该温度的天数, 1951年到达该温度的为当年的第113天, 1952年到达该温度为当年的第112天, 以此类推记录53年的秤锤树可能出现的物候时间。结果发现, 该8种植物的线性方程都呈递减趋势, 物候发生天数的数字逐年呈递减趋势, 也就是说物候发生时间逐年提前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各种树种初花期均有不同程度提前趋势, 其中雪柳提前的时间最早, 达11 d。

注:a为秤锤树, b为日本樱花, c为刺槐, d为白花杜鹃, e为喜树, f为雪柳。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统计分析, 探讨了南京地区几种植物物候与积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结论如下:一是各种生物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 虽然每年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化, 但在同一气候区内, 如果不受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其先后顺序每年都保持不变。二是植物的物候时间与年冬季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成反比。即随着冬季平均温度的升高, 物候时间在逐年提前。近20年来, 随着温度的上升, 物候时间明显提前, 温室效应对植物物候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已有研究讨论冬季温度对物候的影响, 但这方面的影响, 结论还不尽相同。如张福春[11]、陈效逑等[12]认为, 冬季气温偏高不利于冬季芽的休眠, 反而使开花期推迟。而Sparks et al[13]的研究却显示出冬季气温升高, 有些物种的开花期表现出提前的趋势, 这与Jodrigo et al[14]的开花前最高及平均温度的升高能加速花芽发育, 从而使开花期提前的结论相一致。研究中萌芽及开花期与冬季气温之间成反比, 即冬季气温的升高使开花期提前, 笔者的结论与Sparks et al的结论较为一致。虽然趋势不是很显著, 但是其生理意义不可忽视, 冬季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还有待从机理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摘要:利用南京市多年花期资料以及1951—2005年的逐日气温资料, 对南京城区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生物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 虽然每年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化, 但在同一气候区内, 如果不受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其先后顺序每年保持不变。植物的物候时间对年冬季平均温度的变化响应明显, 一定程度上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即随着冬季平均温度的升高, 物候时间在逐年提前。

物候观察 篇9

关键词:凤凰木;物候观测;养护管理;广州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4-0067-03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凤凰木Delonix regia为高大落叶乔木,树冠扁圆形,分枝多而开展。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对生,15-20对;小叶25对,密集对生,长圆形。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大,鲜红至橙红色,荚果带形。凤凰木原产马达加斯加,目前在世界热带地区广为栽培。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有引种,在广州地区多作观赏树或行道树栽种,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凤凰木树冠广阔、树形舒展,季相变化丰富,能营造出较佳的景观效果。凤凰木在广州地区萌发于仲春,叶色青翠宜人,夏季一树红花灿烂夺目,秋末初冬叶片变黄落英缤纷,而落叶后苍劲的枝条也不失为另一种风景。凤凰木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颇具代表性的热带开花落叶树种,是造景应用和苗圃生产最常见的植物之一。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季节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我国学者在物候学相关研究与应用取得很多成果,如陆佩玲采用统计学和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树木始花期、物候与气温、日照、降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芽萌动期、开花期、生长季长度与平均气温、积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描述和预报几个木本树种开花期的模拟模型。叶清等总结性地提出选择物候变化明显的树种进行植物季相景观规划的原则。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了广州越秀公园、广州文化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5个城区公园作为调查地点,于2001-2010年对园区内凤凰木进行观测记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凤凰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州地区凤凰木的周年物候期

笔者根据文献及广州越秀公园、广州文化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5个公园在2001-2010年积累的数据,归纳出广州地区凤凰木的周年物候期规律(表1)。

2.2 广州地区凤凰木栽培养护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时机

根据表l资料,结合不同的栽培养护目的(苗圃生产或建成景点的绿化养护),总结得出广州地区凤凰木栽培养护的具体方法及实施时机。

1)灌溉:春季芽萌动后随着枝叶的生长逐渐加大灌溉量,夏季达到最大灌溉量。从秋季老叶转黄变色开始逐渐减少灌溉量,落叶后可尽量少浇或者不浇。

2)施肥:基肥在凤凰木树液开始流动与叶芽膨大期之间(3月底4月初)施用。追肥在苗圃生产期间和建成景点的绿化养护是有所区别的,苗圃生产应在5月上旬修剪后至12月上旬落叶前分次追施N及K肥以促进枝叶生长;建成景点的绿化养护应在5月中旬花期前追施P及K含量高的肥料以促进开花,在年底入冬前施肥提高御寒能力。

3)修剪:落叶期(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是凤凰木修枝整形的好时机,可进行强度较大的修剪。此外,用于苗圃生产的苗木应在5月上旬进行强度较小的花芽修剪以终止开花,减少植物的能量消耗以促进营养生长。

4)移植和种植:凤凰木的休眠期(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最适合进行移植和种植作业的时期。

5)收种:凤凰木的荚果在II月中旬成熟,应及时收集种子并储藏好。

6)大树保护:生长40年以上、胸径超过30cm的凤凰木,多出现树干木质部的中央髓心空鼓,容易受到白蚁侵蚀,应结合白蚁物候期在4月下旬交配分巢前进行防治。

7)冬季防寒:在苗圃生产中浇水灌溉除了植株落叶休眠后均要进行。防寒主要是防霜冻,广州的霜冻主要集中在l~2月份。如2008年1月中下旬到2月初的那场50年一遇的低温危害导致了广州文化公园4馆门前一棵约50年的凤凰木死亡。

8)病虫害防治:凤凰木的病虫害主要为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rz)。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下旬即凤凰木的展叶期要进行凤凰木夜蛾防治,同时要在秋冬季杀灭其虫卵,只有彻底消灭虫源才能有效防治该病虫害。

2.3 广州地区凤凰木物候观测与栽培养护应用的对应关系

通过近年的物候观测记录,制定凤凰木的栽培养护计划(表2~3)来表明广州地区凤凰木物候观测与栽培养护应用的对应关系等。

就凤凰木景观物候观测如何在时间上指导栽培养护的关系,笔者归纳出表4以得出凤凰木物候观测内容中对景观效果影响大的指标,利用这些指标作为信号来实施各项栽培养护的具体操作。

1)灌溉:除植株落叶休眠期,其他阶段均需灌溉,浇灌强度与树叶绿量成正比。

2)施肥:基肥在根系萌动生长恢复吸收功能前施用为佳,虽然物候记录没有根系记录,但根系萌动的时间在树液开始流动与叶芽膨大期之间,故在这个时间内施用基肥即可。追肥宜少量且多次,在春梢老熟后到秋叶变色前的树冠生长期均可施用。

3)修剪:在开花前后及落叶后实施为宜。

4)移植和种植:时机应放在落叶后至枝叶萌发前,这时树体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代谢缓慢且断根后容易保持水分平衡。

5)收种:应在当年种子成熟后马上进行。

6)嫁接:需要在植物形成层活跃的时候进行,其对应的物候期就是叶芽萌动到展叶的这段时间。3讨论与结论

由表2~3可以看出,计划与实际实施的时间会存在误差,或2天之内,或长达半月以上(如开花盛期),可见物候期并非固定不变,这是由气候、水文、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非周期变化引起的。由此可见,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死板地根据往年的物候期去安排工作,而是在参考以往数据下密切关注当年的物候期信号来决定工作的内容和时间。如本例在苗木实际生产中,花前的修剪就比计划时间提前了半个月,且凤凰木有二次开花的现象,在实际养护当中花后的修剪可以适当推迟,以免影响了第二次开花。只有对当地的苗木生产和植物景观养护坚持长时间的物候期记录并制定计划,才可以对专业工作的安排了然于心。

栽培养护的对象包括苗圃生产的苗木及用于景点建设的植物两部分。景观植物物候观测与这两部分内容的实施应用既相似又有所区别。苗圃生产追求的是营养生长增长量,用于建成景点的植物的绿化养护目的是保持植物的健康度和观赏性,所以具体操作也有不同:如修剪时,用于建成景点的植物的绿化养护的修剪是为促进花芽分化,使植物多开花,这与苗圃生产中在植株开花前剪掉花芽促进营养生长的做法刚好相反。另外在施肥的时机、分量和种类上两者也有很大差别。

物候观察 篇10

关键词:自然物候,观测方法,观测对象

自然物候不仅包含在自然的环境下动物或者植物生长发育及活动的季节现象,而且包含了在每年某个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自然物候包括: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果熟、变色、落叶等;鸟类、两栖动物等始见、始鸣、绝见、终鸣等;雷暴、闪电、霜冻、降雪、积冰等气象现象。为了和农作物与人类饲养动物做区别,对没有受人工影响,在自然环境下的动物与植物的物候以及气象现象定义为自然物候。观测员对自然物候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观测和记录,这被称为自然物候观测。

自然物候可以反映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可以体现自然环境的变化。从气候、气象角度,可以反向评估出当时的气候、气象要素情况,并且可以反向推导出过往时期的气候条件累积影响情况。常年的自然物候观测还可以对当年的农业生产做指示性的指导,对引种、园林建设、农气预报、编制作物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自然物候观测点的选取

对自然物候观测点的选取,需要考虑如下2个方面:首先,自然物候观测地点的地势、植物、土壤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较大的区域范围,不可以选择在房屋附近、城市中心,以免受到微气象学方面的影响。其次,自然物候观测点的位置要维持稳定不变,能够开展常年的连续性观测,选取之后尽量不要迁移观测点。为了方便观测,体现该区域的代表性,最好是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附近(国家气象站的选取已经考虑了代表性,并且常年有观测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国家气象站附近,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物候观测场。在自然物候观测点,植物最好由南向北,从低到高进行排列。在自然物候观测场周围最好架设1.5m高的栅栏,以免受到外人和小动物的破坏。

自然物候观测点选取好后,在观测记录簿中必须将自然物候观测点的经纬度、具体地址、海拔高度、地势(是否有土坡、洼地)、土壤情况、所需观测植株物种的植种时间等具体情况作详尽记录,并报送至上级部门。

2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的选取

对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的选取,需要考虑如下5个方面:(1)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在本地十分常见,分布较广泛,对季节、气象有指示意义,对季节、气候的反馈较强,与农事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尽量选取露天种植的,不选取温室生长或者盆栽。选取好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后,需挂标志牌。(2)自然物候观测对象可分为一般观测植物与区域观测植物。在选取一般观测植物时,需考虑每个季节能开花的物种,选取物候期明显或时间最早的观测植物。(3)尽量选取发育良好的木本植物作为自然物候观测对象,最好是正常开花结果3周期以上的植株。在同一自然物候观测区域,每个物种最好选取3~5株,如果受条件限制选择1株亦可。(4)自然物候观测对象要请有关园林科研或者大学专家,对观测物种进行物种鉴定。未经鉴定的植株,不可作为自然物候观测对象。经过鉴定后,物种的名称以规范的学名记录在观测簿中,不可使用其它名称。(5)自然物候观测可分为一般观测与侧重观测,侧重观测需加大密度、人力进行观测。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更细致地安排一般观测。

3自然物候观测时间的确立

自然物候观测必须长期进行,保证不漏测物候期,观测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季节和观测物种的生长规律确定。在春季或秋季,自然物候现象变化迅速,应逢双日观测,候鸟和两栖动物的观测要多名观测员轮流注意观察。植物自然物候观测的时间,一般选在午后,这是因为早晨没有出现的现象,由于温度、光照的原因,往往在午后出现。但是,有些物种在清晨和上午开花,这些物种需定在早晨进行观测。

候鸟或两栖动物一般在傍晚鸣叫,最好选取在傍晚密切观察是否有叫声。气象现象可以结合一般地面气象观测,与地面气象观测的观测簿一致。自然物候观测最好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观测员进行观测,除了一些特殊观测项目,最好不要采用轮流换班制,如果有特殊情况,观测员因故观测不了,应启用后备观测人员接着进行自然物候观测,不能中断观测簿的记载。

参考文献

[1]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上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 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智能通讯总线下一篇:模板合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