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2024-07-15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共11篇)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1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观看形式:

党支部组织多媒体课室内观看。

参加人数:

中共党员:*****

中共预备党员:****

《信仰》是一部激人奋进的一部党史教育片,该片以共产主

义理论为基调,上至党的领袖们、下至普通的共产党员为群体,他们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信仰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精神,鼓舞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的鲜活事迹,无不昭示着信仰的光辉所折射出的无穷力量。所有这些,都震撼荡涤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大学生党员,使我们热血沸腾,鼓舞着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忘我的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投入到自己本职工作中去,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现代化新淮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级党员发表各自的观后感:

***:在这部纪录片的带领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的魅力。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仿佛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中国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

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

在观看《信仰》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守信仰,担负起传承信仰的使命,在平时应该把信仰作为精神力量,必须始终高举起信仰的旗帜。信仰是旗帜。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应在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做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有益于人民的事。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坏境。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要追求理想,不能追求名利,追求理想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因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来贪图钱财、贪图名利、最后坠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就是在信仰上除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物质和金钱的诱惑,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在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中,我们看到了先辈们为了他们各自的信仰而不断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彭湃的信仰是发动工农革命,他毅然放弃了万贯家财,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农民,掀起革命的浪潮;黄继光,他的信仰是保家卫国,于是他志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抬着头,扛着枪,跨过鸭绿江,为抗美援朝献出自己的生命;铁人王进喜,在他看到中国缺油的现状后,心中燃起了他的信仰——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贡献,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了他的信仰,他就想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干劲无限,带领他的团队在石油大会战中创造了石油奇迹···每个故事都

闪烁着在每个主角心中的一团火光——信仰。他们的信仰看似不同,其实大同。他们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实现社会主义,他们的信仰的引领着他们为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深感惭愧,我还是一个无明确信仰的人,我自觉无异于行尸走肉。在此我便立下决心:坚决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以之作为自觉的信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终身。

***:片中“信仰”化为无穷的力量,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谱写出党旗上无数传奇,直至今天它们仍指引着我们正确前进的方向!信仰,是共产党人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精神保障。片中通过具体事例,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英雄人物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涌现的英雄人物,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增添浓墨的一笔;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时期,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一座座丰碑,书写着这些共产党人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世界观,也诠释了他们的坚定信仰,让信仰为我们导航,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观看了《信仰》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让信仰在现实中扎根。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把信仰落实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学会真心体察民情,主动深入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与苦、得与失;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农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拉真事、诉真情;做群众欢迎的事、关心的事、满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只有这样,才能让信仰在现实中彰显活力。

组工干部如何实践信仰?“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就把谁举过头顶。”这是《信仰》纪录片里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实践信仰的高度称颂。我认为,观看《信仰》,并不是让我们比信仰,干出与信仰故事里同样的事情,而是要我们时刻牢记宗旨意识,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像沈浩那样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在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信仰。

***:看完视频后,《信仰》里面的画面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英勇的黄继光,为国捐躯的国家领导的儿子毛岸青,为石油贡献一生的王进喜,他们放弃了富裕的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他们是我们每个党员的榜样,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所在。

从他们伟大的事迹回到了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我们到底要学习他们什么的精神。我想它是对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的信仰。我们要想他们一样,一样跟着党走,不怨不悔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回到现实中,他们的精神真的离开我们很久,我们真的不能重拾他们的精神吗?答案是否定。首先,我们这些大学生一定要有为党贡献的意识。我们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其次,在大学期间要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基础去建设社会。为此,我们这样大学生应当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级计算机系党支部

学习体会报告记录人:***

2012年10月31日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2

一、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

中央电视台历时3年、精心制作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崛起》于2006年11月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该片以恢弘的气势、详实的史料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 通过深入的剖析和理性的梳理, 把观众带进了500年来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审视历史的同时, 更激发了国人和平崛起、振兴中华的信心。

《大国崛起》打破了人们在教科书上熟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家的传统解读, 以一种新的视角拓展了观众的目光和思维。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所说的那样:“《大国崛起》一片将500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这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 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借助电视媒体的独特传播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完成一部影像化的500年大国兴起史, 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大国崛起》的独特所在。”

独特的视角是《大国崛起》创新的基点, 在长达12集的篇幅中, 编导者通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 紧紧把握经济发展这根主线, 既不拘泥于政治的纷争, 也不纠缠于战争的阴霾, 而是采用跳跃式的方法将一个个经济变革中的历史故事串联起来, 在理性、生动地刻画历史人物的同时, 为观众寻找出一个个世界大国的发展脉象。

在传统的历史政论片中, 中国观众所耳熟能详的“十月革命”、“巴黎公社”、“一战”、“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本片中都凝练地几笔带过, 编导者创新的视角更多地集中在一大批为国家崛起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开拓者的身上, 从细微处入手, 用手术刀般的精准, 揭开了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真相。

(一) 理性剖析统治者的功过得失

在《大国崛起》中, 有不少篇幅再现了各国君主、元首对国家崛起所起的历史作用, 通过惊世骇俗的历史故事揭示了这些权贵的人生性格、得失好恶, 立体地描绘出一个个当权者的历史面貌, 赋予历史人物新的定位。

如在第8集《寻道图强》中, 以1698年10月1000多名俄军官兵在莫斯科被处死的历史画面作为引子, 揭示了沙皇彼得一世的残暴。紧接着话锋一转, 讲述青年的彼得一世如何隐姓埋名, 用一年多的时间跟随俄国的平民工匠走出国门, 到当时先进的荷兰、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学习工业技术和科技知识, 从最原始的木匠活做起, 学驾驶、造军舰、学建筑, 并被推荐为优秀工匠。彼得大帝的这一举动拉开了俄罗斯强国的序幕。打开视野, 像发达国家学习, 无疑是后发国家走向强盛的开端。但在民族优越感强烈的俄罗斯, 这无异于离经叛道, 并激起了军队的哗变, 于是便有了开场的那幕屠杀场面。

沙皇彼得一世无愧于一个伟大的君主, 他带领还处在奴隶社会的俄罗斯向封建社会迅速变革, 他强制命令俄罗斯男性剃掉了引以为傲的大胡须, 并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往紧邻欧洲发达国家的圣彼得堡。他扩充了强大的军队, 兴办教育, 并亲自创办了国家科学院, 他身体力行要求所有人 (包括贵族) 都与他一样从19岁起就必须参加劳动生产, 献身国家。他用战争带领俄国向西而行, 走上了强国之路。彼得一世又是一个暴君, 在他统治下的俄国充满了专制与血腥。除了片头提到的大屠杀外, 他还亲自参加了对违抗自己意志的儿子阿列克谢的酷刑审讯, 直至将之秘密处决。

如此立体地对一个君主作全方位的描述, 这在以往的中国政论纪录片中是罕见的。它打破了教科书上对历史人物概念化的解读, 让观众通过荧屏去见证一段尘封的史实, 最后以一段精辟的解说——彼得一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 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 又在相当程度上割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为展示历史发展的脉络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二) 再现历史巨人的思想光芒

五百年的大国崛起史, 造就了无数科技精英和思想旗手, 而这些巨匠的出现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国崛起》循序渐进的发展轨迹, 无处不闪耀着历史先贤的思想光芒。

如第5集《激情岁月》, 编导者将大量篇幅聚焦在一批思想家身上。当镜头推向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保存库时, 解说词写道:这个盒子里的珍贵收藏是两百多年前的一颗充满激情的心脏。它的主人伏尔泰说:“我的心脏在这里, 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因为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 伏尔泰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光亮, 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 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这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此时镜头画面转向了法国先贤祠地宫伏尔泰、卢梭的棺木。解说词写道:伏尔泰去世后, 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 他使人类懂得, 精神应该是自由的。”如果说伏尔泰是旧制度最有力的批判者, 与他同年去世的另一为思想家卢梭, 则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 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 这只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这些精辟的论述、无缝式的转接、流畅的画面语言再加上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 让观众在回望历史的瞬间感悟到先贤们深邃的理性光芒。在这些思想巨人面前, 一切统治者都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成为《大国崛起》中的一大亮点。

(三) 重视企业家在国家崛起中的历史作用

《大国崛起》浓缩了五百年来现代文明发展的历程, 并始终将经济和科技发展作为全片的主线, 其中不少视角聚焦在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

如第9集《百年维新》就用了不少篇幅介绍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企业家涩谷荣一。1853年7月, 四艘来自美国的黑船用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国门, 也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日本展望西方列强的窗口。十四年后, 年轻的涩谷荣一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 到法国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让他大为震惊, 他决定留下来仔细考察欧洲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1868年11月, 涩谷荣一带着全新的思想回到日本。一年后, 他进入明治政府的财政部任职, 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设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

1873年, 33岁的涩谷荣一已经成为主管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 然而就在前途似锦的时候, 他却作出了一件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递交了辞呈, 弃官从商。

辞官后的涩谷荣一做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

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的涩谷荣一被称为“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 他的企业网络遍布海运、造船、铁路、纺织、啤酒、化肥、矿山等产业, 在19世纪80年代他成为日本工商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五百年来, 有无数的社会精英怀揣着实业富国的理想沉浮在商海之中, 他们的成功或失败都与当时的国家发展政策和时代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存在构成了所处时代坚实的经济基础, 但在传统的历史政论片中, 却难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大国崛起》正是通过对经济领域代表人物的理性聚焦, 使现代发达国家的崛起史更加丰满、更加精彩。

弥足珍贵的是, 在拍摄过程中, 摄制组采访了近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既有对历史细节的追述, 也有独家观点的阐释, 思想的精华如珍珠般闪耀其间。这在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创作中还从未有过, 也成就了《大国崛起》的价值所在。创新, 首先是思想上的创新。《大国崛起》之所以引起社会的热议, 就在于编导者站在理性的高度, 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

二、用新的手段再现历史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本片总制片人罗明在《电视人也在铸史》一文中写道:“岁月流逝, 但很多历史都还‘活着’:活在一幢古老的建筑上, 一段残破的遗址间, 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 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 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 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这都给电视人回望历史提供了独特的想象空间。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声像并茂的信息载体, 不但可以用话语解读历史, 也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画面语言再现历史。

在国外的纪录片中, 合理地应用电脑模拟、演员模拟来演绎历史片段的手法不胜枚举。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在这方面也有过许多成功的尝试, 但如此大量地采用数字模拟的高科技手段来再现历史场景的纪录片作品, 《大国崛起》可谓独树一帜。这也是该片的魅力所在。

真实的历史画面与虚拟的情景再现有机叠加, 通过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 既弥补了因真实情节的缺失所带来的遗憾, 更增添了全片表述层次的连贯性和艺术感染力, 使其纪实风格更具艺术性和灵活性。反映出编导者精湛的艺术水准和对作品主题表述手法的驾驭能力。

(一) 三维电脑制作再现历史画面

反映历史进程的纪录片由于画面素材缺失, 往往显得单薄, 电脑非线技术的应用为编导者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国崛起》在三维动画技术的大量采用中, 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与国际接轨作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最精彩的片段是第10集《新国新梦》中的一个场景:1620年, 100多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前往美国新大陆。解说词写道:茫茫大海上, “五月花号”乘客在孤独的漂泊中, 承受着波涛的凶险和疾病的痛苦。然而, 更让人心潮难平的是面对荒芜的新大陆, 一切都是未知的。清教徒们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并以什么样的方式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呢?在“五月花号”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 船上41名成年男子, 在甲板上签署了一份契约, 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

伴随着娓娓道来的解说, 三维模拟的“五月花号”在强劲的大西洋季风中摇晃着驶过波涛浪谷, 接着, “镜头”向船尾缓缓推进到“五月花号”的船名, 然后抬起, 沿着船尾向船首移动, 俯瞰“五月花号”的全貌。紧接着, 用一组移动的“主观镜头”沿着船舱狭窄的通道, 移向船头的一张木桌, “镜头”推向桌上摆放的《五月花号公约》特写, 此时镜头拉开, 《五月花号公约》静静躺在现实中的普利茅斯镇博物馆的陈列柜中。上述段落除了博物馆中的《五月花号公约》是实景实物外, 其余的画面都由三维电脑制作完成。整个段落就像在用一部移动的摄像机, 通过长镜头一气呵成, 天衣无缝, 充分诠释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二) 用拟人化的二元创作演绎历史场景

电视纪录片的基础在于真实, 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 通过二元创作再现某些历史瞬间, 使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更加丰满, 是当代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为了再现历史, 《大国崛起》采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老电影纪录片片段和影视剧片段, 有时也通过模拟表演与历史镜头的穿插叠加来再现历史场景。

如第4集《工业先声》展现英军在英法战争中作战的场景, 就是采用模拟影像的手法完成的。编导者刻意将这段模拟表演淡化成黑白影像以增加画面的时代感和凝重感。在表现英国纺织业发展的画面中, 从约克城堡博物馆中原始织布机前, 穿着200年前传统服装的妇女娴熟地操作着手工织布机到黑白的水轮动力纺织工厂生产全景的历史真实画面, 拼剪出英国工业化初期的演绎过程, 使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

(三) 各种表现元素虚实结合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大国崛起》的后期制作中, 编导者力图通过多种表现元素的有机结合, 时而由表及里, 时而由内向外, 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实现作品主题的阐述和视觉冲击力。

如在第6集《帝国春秋》中, 在李斯特的不懈努力下, 18个邦国终于签定了关税同盟。1835年7月7日, 德国境内开通了第一条铁路。解说词写道:各个邦国已经陆续加入了关税同盟, 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逐渐成为连通这片土地的强劲有力的动脉。到19世纪中期, 关税同盟地区工业总产量已是欧洲第三, 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德意志经济统一的目标已经实现, 政治统一的道路上也曙光初现。

和着解说词的节奏, 画面上一列老式的火车在苍翠的山峦中吐着白烟行驶 (实景) , 画面放大:俯视火车在德国的广袤土地上驰骋 (电脑动画) , 画面再放大:德国地图上火车成了铁路网上移动的一个亮点 (电脑制作) 。这种虚实联动的画面语言丰富了解说词的表现力, 让观众在更高的层次理解到关税同盟给德国崛起带来的历史契机。

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而经济崛起所带动的文化反思是纪录大片方兴未艾的精神土壤。《大国崛起》在电视纪录片艺术领域的创新不但为中国的电视观众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历史、展望未来打开了一扇窗口, 也为中国的电视人在纪录片创作中回归主流意识、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时代精品开创了新的视野。

创新是一种挑战, 它让纪录片这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震撼人心。创新更是一种自信, 它凸显了电视工作者在新的制高点驾驭创作题材的气魄和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讲, 中国的电视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历史写作的新人文纪录片》, 中国新闻网2007.11.13

[2]、赵化勇:《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3]、罗明:《电视人也在铸史》,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4]、《大国崛起》节目组:《大国崛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观看纪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篇3

2013年6月7日晚法律与政史系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在二阶二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这部片子以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的奋斗历程为背景,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的力量,相信它对广大党员和人民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部片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事例很多、生动具体、有血有肉,不空洞、不说教,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的情感,看起来不觉得遥远和虚渺。比如,片子一开始不是过多地阐述信仰的概念,也没有去多讲人们所熟知的陈独秀、李大钊的情况,而是通过彭湃孙女的讲述和实地的拍摄,真切地表述了共产党人并非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所迫才去追求真理、才去参加革命、才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彭湃烈士的事迹非常感人,他家当时拥有的田产乌鸦都飞不过去,影片里他家的那一大片房屋至今犹存。衣食无忧且能留洋学习的彭湃完全是出于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对人类前途的思考,才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才走上革命的道路并且努力改造自己、用生命诠释自己所崇信的主义的。这样的例子在片子里很多,这是历史文献纪录片的一大创新。

通过观看《信仰》,让我深深地思考: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建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的确每个人心中都需要一份信仰,因为信仰指明了我们心中的方向,让我们内心更加坚定。信仰是崇高的,“信仰”是一种自觉,是一种力量,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件事干成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献了青春献子孙”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选择以共产主义为信仰,首先就要坚定信仰,坚定信仰就是胜利,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断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学习工作中。其次坚定信仰就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淡泊名利,带头抵制不良风气,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自己,更好地用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在脑海中随时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周围的同学提供无偿的服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延伸它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做一个对社会有爱心的人,对工作有责任心的人,对同学群众用心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把温暖送进人心,将是我今后生活中的永恒不变的“信仰”。

每一位党员,都曾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永不叛党。从那一刻起,信仰就融入了我们沸腾的热血中。而“责任、人民、国家”这些神圣的字眼,就是衡量我们是传承还是背叛最准确的标尺。

虽然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却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在《信仰》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

观看纪录片《信仰》后的观后感 篇4

2012年10月28日晚,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该纪录片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该片对共产党人的信仰做了很好的诠释,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感人事迹,给了我强烈的灵魂冲击。

纪录片刚开始就介绍了在1920年,一个叫陈道望的年轻人回到自己家乡花费无数个日日夜夜,借着昏暗的油灯翻译《共产党宣言》,就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切换,我恍惚来到了旧社会中的苦难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起,在与外国列强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和章程之后,中国,已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随时亡国的危险之中。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的“主义”中寻找着各自的信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联省自治„„令人目不暇接,到底哪一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这一年11月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这个在欧洲游荡的幽灵,进入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视野。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被这些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万人。在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甚至根本找不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和坚守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

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够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

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而建立新中国,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在革命时期所展示的宏大目标。

当一双双握紧了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未来,正是由这些不同阶段的目标连接起来的。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地向这些目标挺进。终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后感 篇5

通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看,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纪录片。该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以人带事,以事说理,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党旗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在电视剧的带领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前辈们沿着信仰的足迹,去讲述信仰的故事,追寻它永恒的魅力。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名电场运行维护人员,工作在生产的一线,不乏风沙、严寒、酷暑,应始终以大局为重,以场为家,牢记“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宗旨,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没有意义。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信仰的背后藏的是人性,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信仰的群体当中,我们才能更好的生存,才能快速的发展,才能成就个人的事业。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6

一、《信仰》一部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描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争取民主、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信念、立定信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讲述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为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伟大前行的历史画卷,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二、坚定政治信仰,保持党员队伍思想上的纯洁性。信仰是一种境界,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共产党员必须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中站稳正确立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活跃,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有所增多。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影响和冲击,党的思想统一与纯洁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国际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大对我西化分化的渗透力度,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面对改革开放遇到诸如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社

会管理等深层矛盾和困难,部分党员如何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走下去产生了迷惘,而一味地从西方的发展理论和道路中寻找答案;有的则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本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无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在探索改革道路上踌躇不前,提出要倒退到改革开放前所走的老道路上去。这些错误思想和倾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完全脱离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本本主义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对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影响和干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要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动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支持。在新中国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用小米哺育了苏区、边区、解放区,用肩膀支撑起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无数子弟的鲜血,染红了党旗、军旗和新中国的国旗。而建立新中国,正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在革命时期所展示的宏大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为人民服务,作为

一名基层党员,就是要有“一团火”、“一滴水”的精神,充分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做好事,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排忧解难、贴心服务,以实际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与优秀。

四、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为革命抛头颅的先烈英们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性。带领全国各族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史册永全。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因为信仰,我们共产党人正在浩瀚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书写着激情与豪迈,因为信仰,我们共产党人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孜孜不倦,因为信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因为信仰,我们必需把事业延续,为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导航,以英模为样,为了我们的信仰、为了我们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陈启雄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7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播出以来,山东省诸城市积极组织基层党员通过电视直播、网上点播等渠道收看学习,号召基层党员把信仰转化为动力,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佳绩。

一是上传下达,迅速部署。接到收看通知后,诸城市远教中心于6月20日印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通知》,要求各镇(街道)认真组织各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及时收看。要求市远程教育频道根据上级要求尽快整合课件资源,调整节目安排,合理安排播出时间,并提前将播出时间和内容以节目预告或滚动字幕的形式予以公布,同时通过《今日诸城》手机报将播出安排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布。

二是结合“七·一”,深化主题。诸城市将收看纪录片《信仰》作为庆祝建党91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基层站点采取集中观看、座谈交流、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学习效果。百尺河镇组织全镇2000多名党员在13处远程教育站点集中收看,并开展了“看《信仰》、学楷模、解民忧”活动,全镇党员到所包靠的农户进行入户走访、询问需求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州街道开展了“坚定信仰、不忘党恩,喜迎十八大”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农村老党员进行了健康查体,并送去了慰问品。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篇8

2014年3月28日,我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系列片。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撒热血,前仆后继,为了共产主义信念不惜献出宝贵生命以及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革命先辈,他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土地改革到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从天宫1号到神九飞天的故事。通过观看《信仰》这部纪录片片,让我对信仰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信仰,就是共产党员的那盏灯!点燃理想之灯,我们便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勇气。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迎着风雨前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会丢失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要始终紧紧地把信仰抱在怀里,贴在心炊。信仰是浩瀚海洋中一座灯塔,指明着人生方向!梦想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你生的希望,不放弃的勇气!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

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它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需要有信仰。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这就道出了信仰对教师的重要。当一个人把教育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人的自我完善联系起来,那么自己就会心甘情愿地选择教育,矢志不渝地潜心教育,始终如一地忠诚于教育事业,并从中享受到无尽的幸福感。这里面就涉及到理想与信仰的问题,它与教师的幸福指数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做一名好教师,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它需要从业者带着理想和信仰。理想和信仰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引导着教师去重新审视教育,追求人生幸福。教师的理想和信仰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9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作为一名大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并且在将来进入社会培养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听取每堂课40分钟宝贵时间内的知识要点,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章节的学习要求。踏踏实实,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课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服从党组织的调遣,团结同学,互帮互助,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组织团体,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习、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观看历史文献记录片《信仰》的学习体会报告 篇10

教育电视片《信仰》情况汇报

中共XXX委组织部:

按照•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有关事项的通知‣(XXX„2012‟XX号)要求。我市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四群”教育活动,要求全市各党(工)委以支部为单位,通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套)或XX卫视及时组织集中收看学习,并开展讨论交流和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使收看学习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部署,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在收到XX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有关事项的通知‣后,为确保收看学习取得良好实效,我市结合实际,及时下发文件通知,并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就如何做好收看学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扎实抓好收看学习工作 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收看率,我市要求各党支部严格按照播出时间,以个人收看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党员通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或XX卫视收看学习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等节目,并组织开

1展讨论交流和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截止XX月XX日,全市共有各基层党组织XXXXX余名党员参加了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XXXXX篇。

三、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充分转化收看学习效果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为使收看学习活动取得实效。各党支部结合实际创新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转化收看学习效果。有的党支部通过集中讨论、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党员畅谈收看学习的感想和心得,分享学习收获;有的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进行学习讨论。广大党员在收看•信仰‣后纷纷撰写心得体会、评论等。通过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节目的收看学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体会颇深,积极表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要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坚持党性原则,舍小家、顾大家,为民解忧,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加需要信仰的支撑与引导,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坚定步伐,明确前进的方向。党的历史是为了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没有这样的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拥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内心坦荡地对待利弊得失,才能义无反顾的向着目标前进,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身融入伟大事业的价值。

四、存在的问题

截止目前,由于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宣传到位、措施有力,我市组织学习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工作取得了良好实效。但是,工作开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少部分党员思想认识不高,收看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未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二是因特殊原因个别党员未能及时收看节目,只能通过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学习。

历史纪录片《筑梦中国》观看心得 篇11

《筑梦中国》是CCTV-发现之旅频道推出的一档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采全新励志专题节目。栏目将以实用、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用发现的眼光和视角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用镜头去记录不一样群体用实际行动所铸就的梦想并发扬光大,一个个梦想的汇集筑建了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断传递着主动的正能量!

中国梦最早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后,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群众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图片展览时,由国家主席习总书记提出的。

中国梦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分为三个层次,与党在十八大提出的两个奋斗目标紧密相连。

第一阶段是在建党一百年,实现全年小康。所谓全面,就是中等收入人群由此刻的23%增加至将来的40%,人数到达6亿以上,社会结构由此刻的三角形变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

目前中国人口13亿多,减去2亿以退休金为主的人群,再减除三分之一的孩子,剩余近8亿人,也就是说到年中国人8亿人有6亿是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占比近80%。

想想,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机遇,7年后,我们周围的朋友都已经小康了、富裕了,如果我们自我还在贫困线挣扎,还在为生存奔波,难道不羞愧、不后悔?

保尔。柯察金以前在他的书中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就应这样度过,在他临死的时候,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应虚度年华而后悔。

我们处在的国家、的时代,全球的眼光都在聚焦中国,全球的财富都在向中国这块价值洼地涌入,我们唯有紧跟政策,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抱着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思想,把个人梦与国家梦统一,国家梦实现了,我们的梦也必须能实现。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私募股权投资,我们唯有听党的话,跟着政策走,才不致做出后悔的事。

上一篇:十副对联下一篇:爱情语录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