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院校

2024-10-16

合并院校(精选8篇)

合并院校 篇1

摘要:随着教育市场的迅猛发展, 职业院校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尤其是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处境艰难。本文针对合并组建类高职院竞争的实质, 提出了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训、专业建设等创建品牌的途径, 有助于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走出困境。随着教育市场的迅猛发展, 职业院校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尤其是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处境艰难。本文针对合并组建类高职院竞争的实质, 提出了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训、专业建设等创建品牌的途径, 有助于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走出困境。

关键词:品牌,高职院校,创建,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想在社会中拥有适合自己的位置, 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创特色, 打造自己的品牌。否则, 会处于被淘汰的危险之中。近几年来, 经国家批准, 新成立的高职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多, 其中, 合并组建类院校占相当数量。这类院校建立的时间一般要比独立升格类院校稍迟一些, 在合并之初会遇到科学定位、专业整合、人员安排、资源整合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关于“品牌”的创建, 这关乎到一个学院的盛衰, 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品牌在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品牌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受教育者的选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学校品牌的认知、理解、认同。“学生择校读书, 单位择校用人”。因此, 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 实施品牌战略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合并组建类院校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 品牌有利于招生就业。

一所高职院校的品牌既是一个吸引广大生源的金字广告, 也是学校毕业生择业的最有力的推荐信, 对新建类高职院校若不能迅速树立自己的品牌, 抢占教育市场份额, 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 那么它的诞生也意味着退出市场。

2.品牌能给学校带来双重效益。一个好的品牌能够给学校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够带来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的品牌好了, 自然吸引优秀的师资人才, 更能吸引众多的生源;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毕业生, 自然又将学校的声誉传播出去, 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同时, 名牌能吸引更多的办学资金, 使学校越办越好。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创建品牌的途径

1.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高职院校要加强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方式。学院把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行业和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结合起来, 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2. 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性质和能力。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关键, 也是解决技能短缺问题的重中之重。一要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锻炼提高的政策和措施。二要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社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 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三要鼓励和引导高职院校从社会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全面提升教师的多种实战能力和整体素质。四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主权, 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 开辟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的绿色通道, 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

3.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所在,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一地域几家学校竞争日益激烈, 现以陕西省9个地市2004年前后合并组建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为研究对象, 分析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弊端: (1) 专业设置的职业岗位群覆盖面较窄。各学院专业设置层次在专业目录的分布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大类在目录中的覆盖率为57.89%, 其次为咸阳、宝鸡和汉中, 其覆盖率分别为52.6%、42.1%和42.1%, 而其他院校的专业大类在目录中的覆盖率普遍偏低, 尤其是九所院校专业的二级类覆盖率更低。 (2) 专业设置的同质竞争不容乐观。以上九所院校共计有30个专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同类专业的重复, 占到已设专业总数的一半左右, 专业设置的重复率较高, 尤其是渭南职院与其他八所院校所设置专业均有重复, 重复率达到100%。在今后的发展中, 难免会出现这些学院之间专业的同质竞争。 (3) 专业规模普遍较小。从各院校所设置专业的绝对数量来看, 除宝鸡以外, 其他各校设置专业数都在14个以下, 专业数量普遍太少, 难以形成专业规模, 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持续发展。 (4) 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关联度较差。在九院校已设的64个专业中, 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电子信息类、材料与能源类等专业较少。这就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因此, 年轻的合并组建类院校, 一开始就要定位准确, 专业不仅要上规模, 而且还要上档次, 上名牌。

4. 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

职业教育不但要同企业结合, 同时也要为企业服务, 与企业共赢, 同企业一起发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不仅能够解决实训设备的落伍等难题,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与市场零距离、岗位零适应期的实用型人才。可以与知名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办市场急需的高新技术专业;与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课堂走进企业、研究所, 使学生在生产、科研的第一线感受鲜明的职业气氛。

综上所述,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要紧贴市场设置专业——创品牌专业;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创品牌教师;注重能力培养——造就品牌学生。但品牌创建不可急功近利, 不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一个积累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薛永恒.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研究[J].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3]陈怡.中国大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作者单位:刘星何,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合并院校 篇2

关键词:合并 采编工作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

采编工作,作为图书馆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它反映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淄博职业学院三校合并后,图书馆的采编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适时调整的问题。 探讨采编工作如何适应合并的新形式 建立采编工作新模式 实现工作高效运转,是图书馆合并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合并后的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及笔者摸索到的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

1、合并高职图书馆采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1 合并前各馆资源和特色不同

合并前,三个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任务各有不同,原淄博职业学院偏重工科,淄博科技职业学院偏重卫生医药学科,而淄博轻工美校则偏重美术学科,这种特色决定了各校图书馆藏书范围和特色存在差异。合并后,学校办学方向重新定位,新的重点学科建设,使读者群发生了较大变化。合并前各馆为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所建立的藏书体系已不适用。这就要求图书馆采编人员只能依据新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来选择自己的馆藏坐标, 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最大的效益。

1.2 书目数据等标准不一致

合并前,原来三馆使用的都是《中图法》第4 版,但由于各馆制定分类细则不同,分类详简级次、复分以及辅助区分号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再加上分类人员的知识结构、对分类法的理解程度及工作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图书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在书次号的确定方面,原来三馆使用的既有著者号,又有种次号,标准不一。在著录方面,原来三馆的著录标准、著录详简级次、MARC字段的选择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这些标准的差异带来了工作上协调统一的难度,为了保证合并后采编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重新讨论制定新的标准。

1.3 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的差别

合并前各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会影响新图书馆建设的思路和框架。因为合并之后人们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强调过去那种独立办馆自我完善的模式,从而造成采编工作方向的偏差。比如合并前各馆使用的分类法不同, 编目工作不统一;另外,各馆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不同,所采用管理系统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无法联接。只有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适应新学校发展的需要。

2、合并后高职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2.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合并后,原来的三个高职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以思想领先为原则,坚持把思想认识的统一放在首位。这样才能消除原有各馆间的界线,相互融合成一所在外延和内涵上有质的变化的新的高职图书馆。各分馆应服从全局,打破原来各自的采编工作模式,依据新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目标,实行优化调整,实现统一规划、统筹经费、统一采购、统一布局,确定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方向和定位,使合并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真正达到共建共享。

2.2 制定管理新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合并前,各学校对于采编人员的管理制度标准不一样,有的采用定额管理,有的采用质量管理,而各馆人员也已习惯了这样的管理方式。合并后,当务之急是重新制定新的采编工作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经过反复调研后,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决定采用采编工作的定额管理方法,即一个编目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标准工作量。同时实行每年一聘制度,在学年末对每个编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核查,依据其一年内的表现,决定是否进行续聘。这就增强了编目人员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进而增强了编目人员的责任感。

2.3 制定图书采访新程序

图书采购是采编工作的首要环节,三校合并后,图书馆把“选书专家”和“专家选书”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建立了新的图书采访程序: ( 1 )采访人员收集各种图书目录;( 2)送交到各有关学院、系部,由学科的专家圈定;( 3)图书目录集中、查重、平衡,形成预订目录, 数据归入预订库;( 4)业务馆长审核;( 5)分管院长审批;( 6)发送到书店或书商。各个过程可直接从互联网上操作,也可以通过政府,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增强了采访工作的透明度。

2.4对分类编目进行规范

为了解决合并前图书分类、编目不统一的混乱情况,合并后的图书馆采用集中统一的分编管理模式,统一分类体系,统一分类编目,重新划分条码资源,选择统一的书次号,以利于资源共享和用户查询,实行分类编目的规范化。

首先制定了统一的分类标准: 以《中图法》第4版为图书分类依据,以《中图法使用手册》作为图书分类参考。采用种次号的著录方式。因避免与原有索书号重号,新的种次号从1001开始取号。原种次号已经达到四位数的类目则按顺序往后给号。

2.5 树立新的馆藏特色

三个高职院校合并后,图书馆在实行集中采购,统一分类, 集中编目以后,保证了各分馆馆藏文献数据一致。同时在各分校馆满足本校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文献收藏,使整个图书馆藏书结构体系更加完善,资源合理配置, 优势互补,避免在数据库建设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复浪费。如南校区图书馆突出文科类典藏特色,北校区突出工科类典藏特色,西校区则突出医药类典藏特色。

2.6 统一自动化管理系统、共建书目数据库

合并前各馆使用计算机的程度不同,系统有别,并且普遍忽视数据库建设,多以自建为主,各馆所建的数据库有的采用自编软件以回溯性建库,这种做法很难实现各馆间的数据交汇、交换及馆际之间的合作。基于这种情况,合并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速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统一,选择优质的软件系统,在数据库建设上坚持高起点,严要求,统一分类和著录标准,规范书目数据,为将来的文献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合并后,采编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而且一时很难找到标准答案。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在工作中认真总结、探索,去逐一加以解决,以实现采编工作的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撰小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J].1996. 10.

[2]唐克文.中小型高校合并后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与序化[J].现代情报, 2004, (7):130-132.

[3]梁灵艳.高校合并后的图书馆建设[J].图书情报通讯,2003, (3): 47-48.

[4]黄秀金.高校图书馆合并后编目工作管理探索[J].现代情报, 2002(2):56-57.

浅析院校合并后的档案管理 篇3

院校合并后档案管理状况。1999年, 白城幼儿师范学校与白城教育学院、通榆师范学校合并, 合并后更名为白城初等师范学院;2001年更名为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校;2004年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分院;2007年白城师范学院分院与白城职工大学合并, 更名为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原各校隶属不同的管理单位, 办学宗旨、理念及服务对象各异, 在档案管理上也各具特色, 档案类目设置、类目排列及档号的编制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把这些以前的档案重新排序, 并采取新的管理方式。

要做好合校后的档案管理应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合并的各院校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管理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如白城职工大学档案实行集中管理, 档案实行微机化, 白城师范学院分院档案没有实行分散管理, 使用的是手工检索的方法。这些问题成为院校合并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大障碍。二是院校合并后档案管理怎样强化全员档案意识,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解决全宗划分问题, 合理配备档案管理人员, 确定档案工作目标。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了解档案的重要性, 强化档案意识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较强的档案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各部门的配合与全员的支持下把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做好, 而文件材料的收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合校后职业技术学院可让全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制度, 以此达到强化档案意识的目标。让大家知道档案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国家评估的重要指标, 每位教职工都有义务和责任支持学校的档案工作, 每位教职工都有义务把合校之前存在个人手中的档案及时上交, 这个《档案法》的明确要求, 也是一位教师, 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 针对合校前各校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不尽相同的问题, 要尽快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 使新旧档案集中保管、利用。

二、加强档案队伍人才培养, 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娴熟档案管理队伍, 是目前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门进行档案管理的队伍。这支队伍要在年龄上合理搭配, 老中青年龄的人员都要有。这样可以实现专业结构互补, 便于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在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基础上, 每个部门选出一名档案联络员, 尤其是精通网络管理的技术人员, 这样能更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实践证明, 档案工作涉及学校各个方面, 仅靠档案部门单枪匹马, 是非常不利于工作的。只有建立稳定的档案工作网络, 提高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 才能使档案工作落到实处, 为广大教职员工接受并重视。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使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使档案工作有可操纵的依据

例行工作按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运行, 是理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 要用制度去约束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以往的一些经验材料, 同时涉及到机密的文件, 要用制度去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二是, 要用制度去保障档案工作, 如通过建立健全的《兼职档案员职责》《综合档案室管理人员职责》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 使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明晰, 权责明确, 责、权、利对等, 将档案工作常规化, 确保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四、结合实际, 明确目标, 走自主发展之路

院校合并后, 办学规模扩大了, 办学层次提高了, 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更高的目标要求, 新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应围绕职业教育特点, 能更好的指导档案工作有效地开展。一方面在明确档案工作目标的前提下, 才会有档案工作的发展总方向, 可以根据总目标, 不断消除偏离目标的因素, 对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加以控制, 又能通过调整局部, 使日常工作的开展向着有利于促进总目标实现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 有了明确的档案工作目标, 便于加强日常管理, 有利于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档案人员的竞争意识。为此,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确定的新目标, 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完善各种管理措施, 培养了一批档案管理人才, 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完善了档案工作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促进我院档案工作的发展。并校后, 困难很多情况多变, 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 正视认识学院现状积极面对职业院校改革的新形势, 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我院档案工作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兆祦, 和宝荣, 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 (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高金宇, 唐明瑶.档案管理实务.科学出版社, 2010年.

合并院校 篇4

一、中越两国院校合并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首要任务,而教育为适应转型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再者,50年代院校大调整后,所建立起来的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部门办学体制导致我国高教出现条块分割,投资渠道单一,学校规模小,办学整体效益低下等现象,单科院校培养“专才”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改变当时高校隶属关系比较复杂且条块分割的状况,1994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八字方针和五种形式。八字方针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五种形式是“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协作办学、合作办学、划转地方政府管理”。我国大学合并浪潮由此真正展开,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大致以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6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扬州大学为开端,直至2002年中国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成功合并后逐步消退。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形式最复杂的一次院校大合并。

1992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对越南教育进行实证考察后,与越南政府共同发布了《越南教育评价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与诊断计划——综合报告》。报告指出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高等教育是虚弱的,其最突出的症结在于,在国家财力不足、供给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现行的体系结构与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导致了对已有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与不充分利用。为此,越南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借鉴现金经验,从高教体系结构、高教办学、投资与招生就业、科研四个基础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配置和创新。1993年1月,在越共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教育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的思维。11月,越南总理武文杰签署第90号政府令,要求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与利用已有教育资源为切入口,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进行大的调整,对不合时宜的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进行改革。由此,越南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合并浪潮,对当时的132所高校和两万多名高校教师进行重组。河内综合大学、河内第一师范大学、河内外语师范大学合并,成立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原有8所大学合并成立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顺化市原有5所大学合并成立顺化大学。太原市原有5所大学合并成立太原大学;岘港市原有的4所大学合并成立岘港大学。

二、中越两国院校合并的模式对比

高等院校合并可以分为吸收、并入、统合和联合等4种形式,从合并大学的组成学科性质来看,合并又可以分为同质型合并和异质型合并,从参与合并的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合并又可以分为同地型合并和异地型合并。①

中国院校的合并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范围、时间、种类来讲都是极其复杂的,很多研究普遍按照合并学校的规模实力来进行比较笼统的划分,即强弱合并、强强合并和弱弱合并。由于合并模式纷繁复杂,对我国的院校合并如果仅用一种模式套路划分是很牵强的。参考我国十多年来的院校合并列表,可以看出我国的院校合并大多属于同地异质型或同地同质型院校的合并,只有极少数属于异地合并,如福建省的集美大学属于异地异质统和型的合并模式,由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师范专科学校合并而成。

越南的院校合并类型较为单一,多为异质同地型的合并模式,即把同一地方的不同院校合并之后创造出一个新的大学,原有大学不复存在。其初衷就是为了改变以往高校学科类型单一、学校规模小、分布分散的局面,通过合并调整后,越南高校主要划分为区域大学和国家大学两大类,这两类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来说都是综合性的。其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逐步建立起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使教育水平达到一个质的提升。如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最初就是由河内综合大学、河内第一师范大学、河内外语师范大学这三所不同质但同在河内市的高校合并而成。

三、中越高校院校合并对各自带来的影响对比

中国的院校合并是我国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并,改善了以往高等院校规模小、门类单一的情况,校与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得到共享和互补。规模扩大后带来了如师资队伍壮大、教师资源优化、科研水平提高、学科专业丰富化等的直接好处,使我国建成多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高校结构得到重新优化整合,更好地顺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许多大学合并后,在不失本校特色的前提之下,各专业学科得到优势互补,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规章制度、成长环境及发展空间;政府财政压力得到缓解,扩大了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节约教育成本;一些原本效益低下的学校获得重生的机会,这些学校转由与实力较强的高校合并来获得自身的增值,还有实力本来就不错的学校通过强强联合获得更大的提升;单科学校经过合并之后以新大学为依托,受面更广,如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多科性)院校合并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我国的高等院校合并带有明显的政府强制性,政府支持与政策导向是推动大学合并的主要因素。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后果是,部分大学合并之后与其他院校难以磨合,校与校之间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行政问题,甚至是人际交流上都没能实现完美交涉。比如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两校合并组成的西南大学在学科间有明显冲突,至今仍存在矛盾;“盲目的规模效应容易导致原本各类高校层次、功能、特色的逐渐‘稀释’,机构内的进取精神可能遭到破坏,学校长期形成的特色可能淡化等。”②

越南的院校合并是对越南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大调整,同样改变了以往学校规模小,学科单一的情况。越南的高等院校结构有了极大的改善,地理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基本上确保了越南每一个重要城市都有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给予的重视越来越多,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教育领域原本就是政府投入不足的一块,因此通过院校合并,越来越多的经费利用率更加合理化,避免资源的无端浪费,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经费来源渠道更为多样。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大直接提高了学校的威望,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民对于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合并后,越南大学系统主要划分为国家大学和区域性大学两大部分,国家大学实现了越南建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的。这些综合大学的成立,丰富了学校的学科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学分制的发展。但是,参与越南院校合并的数量并不多,学校类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民办高校在此次合并中参与的成分微乎其微;合并的高校多集中在越南的主要城市,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并不均匀,偏远地区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中越两国院校合并的后期发展与管理对比

中国的院校合并浪潮始于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6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扬州大学,而在2002年中国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成功合并后逐步消退。院校合并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得到完善,形成了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由于国家在其中参与的成分比较大,并有政策的推动与保障,在合并的过程中各校如执行命令一般,很少有“违背”现象,因此可以说合并是顺畅的。很多高校合并之后,学校规模、办学效益和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提升。但问题也不断出现,如强制执行之后,院校间各种关系的处理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部分学校摩擦不断,并且一些原本具有特色的学校在合并之后,其优势反而被新学校覆盖掉了,这些学校没有得到继续的重视和发挥,校与校间不融合使学科不能做到有效的交融,学科建设发展的阻碍日益彰显。因此合并后各院校间平衡点与侧重点的把握成为后期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越南教育的发展是基于一个较低的起点上发展起来的,教育一直属于国家统包统管的领域,教育思维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高等院校合并之后,越南以单科性院校为主的情况得到改善,综合性大学得到政府极大的重视与支持。合并后的学校一般都会下设多个分校,分管不同的学科领域。由于合并涉及到的数量和范围有限,单科院校数量仍有很多。越南院校合并都是政府的强制行为,单纯追求规模,使很多合并后的大学在教学科研水平上并没有明显的质的提高,合并院校间的关系难以磨合,学校的管理和制度没有得到持续的完善,甚至导致一些高校官僚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基于此次合并后的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1993—1995年的合并高峰期过后,越南的院校合并就一直显得畏手畏脚,政府在这方面的活动也一直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五、结语

中越两国的院校合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对两国的合并有更深入的了解。比较而言,中国的院校合并要比越南的院校合并无论数量、时间、模式等等方面都要复杂得多,甚至在影响力方面也比越南的要强得多。越南的合并就相对单一,并且合并从决定到执行这一过程都比较匆忙,结束得也比较快。以至于合并成效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续没有得到妥当的发展机会。但不管怎样,院校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都改变了一个国家的高校结构,进一步优化了高校系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中国与越南两国在教育发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上世纪90年代对高等院校的合并调整就是明显的例证。两国高校合并行为都带有明显的政府强制性,是两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必行之计与必然趋势。中越两国高校合并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即是针对这些异同点来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合并对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越南,高等院校,合并,对比

参考文献

[1]欧以克.21世纪初的越南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8):51-53.

[2]庞青山,曾山金.学科融合:合并高校的高层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3]陈立.革新时代越南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解读越南《教育法》[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26-30.

[4]徐国兴.21世纪初日本大学合并的模式与动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03):106-109.

[5]陈立.越南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趋势[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05):8-13.

[6]石鸥.大可能强但不一定强——关于大学合并扩张的几点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05):1-6.

[7](越)宋文长.越南教育社会化的现状及前瞻[J].东南亚纵横,2006(08):50-53.

[8]王发明,蔡宁.中国与美国大学合并的比较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03):83-86.

合并院校 篇5

一、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 进一步增强学籍档案意识

学生在学校期间形成的各种学籍档案材料, 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学籍档案材料是否真实齐全, 归档是否符合规定和要求, 不仅会影响整个档案的完整性, 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反映和客观评价。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国留学人员的大量增加、就业渠道多样化形势的发展, 通过学籍档案了解毕业生情况者越来越多, 学籍档案的利用率在近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管好用好学籍档案是保护学历文凭最重要的手段, 这给学籍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 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学籍档案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合并本科院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 要求全校上下, 从领导到广大师生, 特别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 应进一步学习《档案法》和有关政策法规, 加大档案法规的宣传力度, 充分树立档案意识, 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端正态度, 克服模糊认识, 增强档案意识, 才能在具体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对其资料数据做出敏感的反应, 各职能部门才会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 及时将学籍管理材料加以收集、整理和归档, 使学籍档案更加完整、准确, 提高其利用效率。

二、区别情况, 重点突破, 妥善解决学籍档案管理的遗留问题合并院校的学籍情况很复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籍管理对象的层次和类别多。除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外, 有的还是五年制大专生、预科生、国家定向培养生等, 有的同时存在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学生等等。二是学籍管理的理念、模式及制度的差异。有的严, 有的宽;有的细, 有的粗;有的重制度, 有的靠“人治”;有的规范, 有的随意, 可谓“五彩缤纷”。例如, 考试违纪的学籍处理, 对于同一种违纪行为, 重的开除学籍, 轻的可能是警告处分, 有的甚至只是批评教育。各种学籍表格的设置差异很大, 设置的栏目、形式, 有的甚至纸张规格都不同;文凭发放的审批程序、手续的差异;课程补考或重修制度的差异;转学、转专业制度的差异等等。这些制度和作法有的是高校多年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 各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合并后, 如何尽快将学籍管理工作统一起来, 成为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一大难点。解决这一难点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要抓住主要矛盾, 逐步实施。在制度层面上, 可以多考虑一些“统”的做法, 把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尽早统一起来;在操作层面上, 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合并前和合并后的学生可考虑部分区别对待, 分步到位。总之, 应该以学生为本, 以规范学籍档案管理为目标, 妥善解决学籍档案管理的各种问题, 以此促进合并院校教学管理的统一和规范。

三、统一标准, 健全制度, 体现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合并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除了情况更加复杂以外, 合并之前各校的学籍管理理念、模式及制度的差异为合并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了确保合并院校学籍档案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应该充分调研合并前各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发扬合并前各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优势,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管理体制, 学校的教务部门、学工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各院系是学籍形成部门, 学校的综合档案部门具有学籍档案管理的监督执行权力。其次是建立学籍档案管理渠道。学籍档案管理实行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负责, 教务处长具体领导的体制, 在教务处设置专职的学籍管理工作岗位, 学工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及各院系应该配备兼职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 形成学籍管理工作网络。三是统一标准, 重新建立学籍管理系列规章制度。合并院校应该及时废止合并之前的学籍管理制度, 根据新的情况重新制定适应合并后学籍管理需要的制度, 统一标准和要求。如规定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栏的最低字数要求, 规定各类表格的形式等, 还应建立健全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校对、修损补缺、鉴别、转递送交和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调控管理工作, 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合并之初就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四、稳定人员, 提升素质, 建设一支专业化学籍档案管理队伍

建立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是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关键。在现代管理中, 任何管理都是通过人来实施的, 高校学籍档案要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也同样靠人去实现, 要以人为本, 只强调对档案的管理, 而不注意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 是管不好档案的。学校的学籍档案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及档案管理专业素质, 他们应在工作实践中加强自身的修养, 积极学习队伍有个合并、适应和提高的问题, 对合并前各校的学籍人员应该一视同仁, 合理安排, 做到人尽其才, 并且学校应对他们通过校内培训班、以老带新等形式, 进行业务技术培训, 系统学习学籍档案管理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及合并后学校的各项学籍管理制度等, 同时, 组织他们进行学籍档案的建立、管理、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提高;二是建立学籍档案管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深入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树立典型, 表彰先进, 激发他们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三是落实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应有的待遇, 重视他们的工作岗位, 设法提高他们的工作地位,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大投入, 完善设备,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信用交易越来越重要, 重视知识、看重文凭、利用学籍档案的人越来越多。查阅学籍档案, 提供学历证明、学习成绩证明, 成为了高校档案利用的热点和难点, 是目前高校接待来访人次最多的一项服务。由于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有限, 学籍档案查阅的政策性、准确度要求很高, 时间要求急, 人们不断增长的查阅档案要求与档案管理部门传统的手工服务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甚至个别平时学习不用功, 为找工作要求篡改学习成绩, 这与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政策性与原则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学籍档案管理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教学管理的要求, 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辅助管理, 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大量的学籍信息, 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部从2001年9月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及自学考试的毕业生文凭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学历档案库, 并要求全国各高校对1990年以后的高校毕业生文凭进行重新登记, 并将这段时间的毕 (结) 业生学籍档案中有关数据录入计算机, 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 再输入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档案数据库中, 把国家认可的文凭保护起来, 把假文凭排除出去, 供社会用人单位网上查询。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便是学籍管理数字化的良好开端, 它不仅提高了学籍管理水平, 保护了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严肃性, 保护了学校和学生的权益, 为学籍档案科学管理提供了保证。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体现出它的运用方便、快捷、准确, 又易于保存, 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各合并院校在合并之前一般时间都已经不同程度地使用计算机管理学籍档案, 但设备投入、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差异较大, 各合并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籍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 添置必要的设备, 进行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开发, 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 引进开发兼容性强、系统而标准的管理软件, 设法提高管理水平。目前, 虽然信息化管理已渗透到高校管理各个领域, 但用于学籍档案管理尚处于滞后状态, 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学籍管理, 提高高校学籍档案工作质量、检索速度, 降低甚至杜绝学籍作弊现象,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时不我待, 这需要有关科技人员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努力, 这是摆在合并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合并院校 篇6

一、合并组建类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并组建类职业院校在成立当初上到原中专学校的领导,下到一般的职工思想上都在考虑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出路,人心惶惶,没有太多的心思去考虑工作,在这些环境下,原中专学校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好多都不安心工作,对工作只是应付对待,导致一些应收的档案没有收上来;一些应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归档,档案移交不全。

2、某些院校领导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为了早日完成组建,在条件不成熟的环境下急于搬迁整合,搬迁工作组织不严密,责任不清,导致原中专学校大量的档案丢失,一些借出的档案没有收回,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大量的档案在搬迁过程中导致遗弃丢失。同时合并组建院校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因而导致新建院校的档案工作效率低,工作职责不清,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无所适从,工作难度大。

3、新组建职业院校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档案管理人员缺额大。好多原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新的组建院校不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清,导致在原中专学校档案移交过程中,各中专学校交多少档案资料新成立院校档案管理人员收多少,应该交的没有交,同时院校档案管理人员也不知道该交多少,也没有人去追究,因而使原中专学校的档案丢失比较严重。

4、合并组建的新院校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到位,银行借贷压力大的现象,导致档案场馆建设不到位,档案办公设备紧缺,原中专学校移交的档案不能按要求及时归档保管存放。同时由于院校资金短缺使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好多院校在档案管理上仍停留在过去手工和纸质的办公条件下的工作状态。

5、新组建院校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职称不高,档案管理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从事档案工作的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制度及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密、装订、保管存放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但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

二、合并组建类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学院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原各所中专学校档案移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学院的档案进行一次大清理,大核查,对那些应交没交的档案要严肃追究原责任人的责任,尽最大限度追回那些档案,这是对历史、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一是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二是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三是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四是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五是要严格责任追究,特别要严格追究工作中的失职和渎职行为。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是要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使档案工作人员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信息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二是要注意加强档案干部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档案管理的场馆建设和档案工作所必需的办公设备,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资购买档案管理的软件以适应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的需要。要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安全保密、服务便捷、节能环保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消除“无库馆”、“危房馆”现象。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要加大档案管理办公设备到位,如档案管理的电脑、网络建设、办公软件、各种数码采集设备等等,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办公需要。同时要加大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和档案电子信息资源建设。

5、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合并组建类职业院校成立大多已有10多年,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历史、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完善各项档案资料,同时在工作中要大胆创新,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大力运用信息化手段,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使我们的档案更好的服务学生、教职员工和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珉.新形式下档案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03).

[2]栾秀玲.培养档案人才提高档案管理水平[J].齐鲁档案论坛,2008.

[3]黄勇良.新形式下档案工作的思考[J].科学教研,2007(17).

合并院校 篇7

关键词:合并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宣传工作,融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一批地方专科学校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并为本科院校, 这些合并院校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 也面临着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创新的一个新契机, 在合并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有全局性和长远的考虑, 尤其要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德育宣传工作的融合, 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合并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宣传工作融合的因素

合并院校新的校园文化精神还没有形成, 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发展滞后, 这给德育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1. 多元的校园文化理念影响德育宣传工作的导向和规划

合并院校多数是由几个学校合并组成的, 合并前每个学校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形成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德育宣传模式, 合并后也就带来了多元化校园文化的冲突, 很难在短期内把多元的校园文化进行整合, 形成新的校园文化风格和文化精神, 这给德育宣传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规划带来困难。

2. 合并院校文化宣传设施落后, 德育宣传工作缺少必要的载体

合并院校在合并前多数是规模较小的本专科学院校, 在校园文化宣传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 致使许多学生被校外网络上所宣传的庸俗文化所吸引, 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高校因此失去了自己德育宣传的主阵地。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宣传工作融合的对策

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宣传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体系, 但是从育人的角度来说, 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包含的。校园文化建设虽然独立于德育宣传系统, 但它在激励功能、辐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等方面却有着极强的德育宣传作用, 是开展德育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 而德育宣传工作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导向作用。

1. 把环境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宣传工作的共同理念

环境育人是指通过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有计划地建设环境及开发环境育人功能并驾驭环境育人的活动。它泛指学生主观以外的客观条件, 如校风、校规、校容、办学条件、人际关系、学习风气、社会影响等等。环境育人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各种校园设施的建设, 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德育宣传工作也是运用各种宣传手段, 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在校园营造育人环境, 形成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 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可见, 环境育人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宣传工作的共同理念,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宣传工作相互融合的切入点。

2. 德育宣传工作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校园文化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方针, 这样就离不开德育宣传工作的引导和把握。校园文化对人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而德育宣传工作则有明确的目的指向, 它就是要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深刻变革过程中, 必须加强德育宣传工作, 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保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为德育宣传工作的提供有效载体。德育宣传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 要想提高德育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还必须探索德育宣传工作的新途径,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宣传工作就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因为, 教育与环境紧密关联, 环境本身即对人有教化的作用, 人的品性和心理特征的形成都会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加拿大教育家斯蒂芬利考克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 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 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等来进行德育宣传工作, 把对学生的德育宣传工作融于校园文化中, 这是提高德育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

实现德育宣传工作目标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宣传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不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还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德育宣传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鲍广蕾.融合式德育宣传工作的实践研究[J].上海文博论丛, 2008.4.

合并院校 篇8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同时淡化本科教育的的固有层次概念,普通本科逐渐实现合并统一招生已是大势所趋,而合并招生意味着相比以往三本的分数线将会适当拉高,而二本的分数线将会有所下降,三本院校的教学质量较于二本有一定差距,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势必对三本院校的生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作为私立学校的三本必须清楚未来各专业的发展趋势,我校作为偏重于文科专业的私立三本院校,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变化及学校相关专业定位的迁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并不理想。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老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也时时牵挂专业的未来情况,试想出各种发展培养模式旨在提高锻炼自己的同时将本专业更好的延续下去。

1 高等教育新常态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从第一次高校扩招时就已存在,而三本院校对本专业的定位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较之于专科院校,学生与外面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在校期间并未接触到很多市场项目相关的实际工程项目,从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占优,而较之于重点本科院校,由于基础差一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所欠缺,使学生的理论研究也并不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这样一来三本院校学生往往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地步,今年以来重庆地区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这也是未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的提出新常态发展理念并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关教育专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高等教育新常态理念[3]:

1)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成为新常态。

2)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成为新常态。

3)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成为新常态。

4)政府宏观管学与社会参与办学成为新常态。

5)大学深度开放与教育科技引领成为新常态。

而二三本学校合并招生打破以前的招生模式,在未来的几年中也会形成一种新的态势,其中的核心理念将依然是以上的高教新常态教育理念。

以我所在电信系系为例,近年的生源也在不断减少,而由于缺少必要的激励及创新教育机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普遍不高,兴趣不浓,动手能力欠缺,等等这些情况使学生在就业时处于一个劣势的境地,长此以往老师也会不由自主的陷入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这十分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水平。总结当前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等教育新常态理念形势下三本院校的问题如下:

1)三本院校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不明确,导致队伍涣散,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仅限于课堂,学生不够主动学习,老师更不会主动去与学生沟通学术等。

2)三本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固有的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诉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新常态形势下如何发挥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创造更多的产业成果。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源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对教育从业者的心理以及学校对该专业的教育投入都有一定的打击,这样导致学生会本专业有一种无用论的想法,而对老师的积极性及个人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2 培养计划及实践课程探讨

2.1 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科技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的寻求更好的人文品位,所以学校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注重了这一点,旨在让学生能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面向电子工程技术、信息和通信等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2]。

2.2 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的优化

相较于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迅猛发展,本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已是多年前的老状况,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参阅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及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模式做出以下调整[1]:

将企业管理及人际沟通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加入课程计划之中,对专业的就业导向做出适当调整,以电子信息控制及信息处理作为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如自动控制,过程检测等方向作为辅修由学生自主选择。

鼓励学生在学校阶段就与市场接触,定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具体做法为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与一个自己有发展意向的公司做出适当沟通,了解该公司的产品、服务等,必要时可申请去该公司实习等同于修完相应课程学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与学生更多的沟通,汇聚更多的创新想法,同时支持、帮助学生或者合作完成某些创新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与市场接轨。

建立责任制的培养模式,类似于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在下一节对此重点阐述。

3 责任制模式探讨

以高等教育新常态为指导思想,要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所谓责任制也即是老师更多的参与指导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同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老师的部分绩效考核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挂钩,有以下一些方法。

3.1 优化学生及教师的双向综合评价机制

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以下方案:

1)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熟悉国家层面甚至世界上本专业方向的发展态势,了解国家的相关行业宏观政策,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2)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中责任教师需指导、提醒学生从大一入校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3)大学生是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阶段,想象能力丰富,通过责任分组模式可以随时讨论交流想法,更好的将一些好的想法转化成实际成果。

4)建立教师及学生责任考核模式。综合素质的衡量绝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因此学生的综合考评将不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同样教师的考核也需要和同组学生的实际情况挂钩。

3.2 责任制的基本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核心是采用责任制的思想,这有些类似于导师制的方法,但较之研究生期间的导师制也有所区别,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从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进校开始,完成所在系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会,这一步工作需要让学生和老师做一个初步的双向了解,作为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地方,作为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并清楚老师的擅长方向选择合适的老师作为以后四年的责任老师,这样一来形成组别,每一组由一名指导老师及有共同点的学生组成,根据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次的招生计划,计划将学生分成6组,每个责任老师大约负责6-10个学生四年的发展。

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四年的学习任务,比如绩点的多少,职业发展的方向,论文、专利等的发表,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并一月核对一次,责任教师一月一次例会向电子信息专业系主任汇报各组情况。

每学年需要总结出本学期的进步及预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总结原因并初步制定出下学期的目标,具体细节还需和本系老师在实践中逐步制定出来并形成规章制度。

4 总结

本文讨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二三本合并招生的高教新常态形势下的培养模式,重点探讨了高等教育新常态形势下三本院校面临的问题及责任制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初步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解答了学生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诸多疑虑,同时也更多的让老师和学生做出沟通,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态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责任制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老师的责任心,需要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动性,只有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好的落实。

摘要: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已在很多省份展开,本文针对这一教育新常态形式,在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提出责任制的培养模式,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生意见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作出探讨和完善,旨在提升三本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合并,教育新常态,责任制

参考文献

[1]王海,张颖,王志红,隋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1):139-141,144.

[2]李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高方案探讨[J].亚太教育,2016,03-0243-01.

【合并院校】推荐阅读:

事务合并10-16

合并疾病05-24

合并抑郁06-12

业务合并06-14

合并心衰07-24

合并抵消07-25

合并气胸08-14

妊娠合并08-19

合并方法08-21

合并放疗08-23

上一篇:英语写作课下一篇:料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