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国际化

2024-10-09

全面国际化(共12篇)

全面国际化 篇1

当前, 全球化企业都在面临着挑战。但是, 挑战应该成为机遇。而解决这个机遇关键在人才。

在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蓝海形势下, 重视人才成为全球的热门趋势, 而我们中国的人才正在开始富集。

全面国际化时代, 如何解决人才创新和人才培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 说, “我们正在迅速地重构并且‘剥离’大企业。有学问的人不再贫困”。当前, 全球化企业都在面临着挑战。但是, 挑战应该成为机遇。而解决这个机遇关键在人才。在此, 我主要讲的内容包括三大问题:经济形势与结构性改革与人才;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分析;人才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

现在, 我们身处“后危机时代”。我国在走出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要考虑在保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同时如何保证“绿色GDP”。通过“经理人采购指数”的增涨, 可以看到近期中国的企业家都要推动投资, 购买生产资料。这些反映了经济回升的趋势。用电量、铁路运输、海运, 以及煤炭价格回升都是经济回升的信号。

当然, 经济回升也有许多约束条件, 比如产销矛盾和消费。中国居民的储蓄量很大, 可是因为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使得庞大的人民币储蓄不能全面转化为消费。不过, 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 中国国民的消费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会给汽车行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全面国际化时代, 我们有许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从加入WTO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 我们许多方面存在发展不到位的问题, 开设自由贸易区是我们真正全面国际化的一个标志。在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蓝海形势下, 重视人才成为全球的热门趋势, 而我们中国的人才正在开始富集。

从人才战略讲度来讲, 一方面要解决制度建设, 还有法治的建设, 以及环境塑造。我们对各类人才进行分析、研究,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针对技术人才方面, 我们着重研究创新人才。当然, 销售和服务人才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人才开发利用方面, 在国家的层面要解决资源的配置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和制度的建设。行业是一种亚宏观, 要解决相应的问题最终还要落实到企业。对企业来说, 企业的经营要依靠人才, 解决产品成本控制、品牌塑造、市场空间拓展等等问题, 其间如何解决创新, 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是重点。

用什么来衡量人才创新?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根据全球情况进行的分类, 一是可能性的要素, 再有就是可行性的要素。可能性的要素指人才本身具备的硬性条件;可行性的要素指的是“软件”, 不仅有外部环境, 也有内部环境, 包括创新平台、创新机制。

当前, 我国人才创新领域存在着若干问题。不能否认, 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与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当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同时, 应用研究和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科技成果转化难;收分配问题;人才使用制度的约束;人才评价, 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者从不同方面制约着人才创新。

最后, 要谈的是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才创新力的若干建议:

树立创新求生存的根本性理念;深化体制创新和改革, 推进市场化;努力发现潜在的市场蓝海;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培养和吸引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 多形式吸收和使用创新人才;强化行业和重点领域内的研发平台;大力扶持各种创新活动;推动创新和创业的结合;实现对技术要素的合理分配;夯实勇于创新的教育基础;建设鼓励人才创新的社会文化;创新教育要和技能教育结合再创辉煌, 发挥关键部门的龙头作用。

当前, 汽车工业从过去的“大工业”正在过渡到现代装备产业, 要将大量的先进技术用于我们的产业发展, 用于人才开发创新的目标之上。

全面国际化 篇2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位于江苏省姑苏古城西南方的国际教育园区内,背靠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旁依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隐居之地――石湖,西经当年越王勾践进兵的水道越来溪,东临环绕苏州的绕城高速。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既有深厚的吴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的都市气息。学校占地212亩,总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各种建筑设施齐全,是国际教育园区一所中等规模的年轻学校。

学校原名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199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0年,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始发展优质初高中教育;2002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03年,学校首届高考、中考一炮打响,多名学生被清华、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录取,更把苏州市中考状元揽入怀中;2004年,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通过省三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2006年,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成功跻身全省普通高中高星级学校行列,跨上了新的发展平台;2007年,学校高考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绩,660分以上高分段占全区的2/3,外语单科均分居全区班级排名第一,外语单科加星占全区50%以上。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在短短的七年间,能够从无到有,从名不见经传到通过江苏省四星级学校的验收,这和学校一贯追求的“高起点的品牌意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领先一步的危机意识”是分不开的。“高起点的品牌意识”就是在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创名校的发展目标,要把学校创办成在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激荡的大背景下,能秉承吴文化崇文尚教传统的,省内一流、全国著名、与国际接轨的外国语学校。这些年来,学校正一步步向这一目标迈进。要达到这一目标,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学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以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来吸引人才,用专业发展激励人才,让教师参与管理用活人才。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学校在创办之初,就从全国各地吸引了100多名优秀的骨干教师。学校帮助他们解决了住房问题、家属的就业问题以及子女的上学问题,使得这些“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当初学校的创办就是依托了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的资源优势,在外语方面比别人领先了一步。然而随着外国语学校的不断涌现,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学校领导意识到了这一危机,于是把目光转向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领导班子的敏锐与远见使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为吴中大地上一所令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倾心的学校。

2006年,在通过省四星级学校的评估验收后,学校领导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了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把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把强化特色,为学生提供国际化舞台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升学率不再是学校的唯一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和国外院校的合作交流就是为了给学生寻找一个能适合其发展的平台。

2007年5月,江苏省外国语学校的母体,即东吴外国语高等师范学校,与新西兰ICL(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Linguistics)国际学院签订了合作开办早期幼儿教育国际班的协议书。2007年8月,合作办学的第一批学员顺利抵达新西兰,正式开始了他们的留学生活。2007年9月,学校收到了ICL寄来的表扬信,表示对学校选送的学生非常满意,认为他们素质好,英语水平高,适应能力强,勤奋刻苦,并且开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在此基础上,学校和ICL学院进一步协商谈判,除了继续加强幼教项目的合作外,还要拓展高中生通往国外大学本科的通道。2007年10月,ICL的EWEN校长来华,正式敲定了在高中阶段引进新西兰大学桥梁课程的合作项目。此项目引进新西兰大学的部分基础课程,由ICL学院正式授权,由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具体实施课程的教学。此项目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出国留学通道。学生在高中前两年半完成国内高中课程及三门国外大学桥梁课程,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后,可获得国内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并可直接赴新西兰就读ICL国际学院和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联合举办的商科基础课程班,学制一年,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可获得2个被广泛认可的学历:新西兰NZQA5级大专文凭和由澳洲拉筹伯大学颁发的商科管理大专文凭。然后可直接转入澳大利亚的拉筹伯大学(世界排名第98)、阿德雷德大学,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梅西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本科2年级学习,学制2年,成绩合格者可获得这些知名大学颁发的本科文凭,并被授予学士学位。这一项目的优势在于,一是为学生提供了直通国外大学本科的通道,起点高。二是节省时间。只需3年就可完成本科学业,为学生节约了一年时间。通常国内大学的本科需要4年,国外大学的本科要先读它的大学预科,加起来也要4年。现在通过这个项目的运作,学生只须在国外学习3年,就可获得本科的文凭和学位。三是节省费用。由于在国内学习语言和桥梁课程,等于免除了学生在国外学习语言和预科的费用,以及部分国外的生活费,这极大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它的特色就是外语。ICL的EWEN校长多次来华,在给学生作报告或交流中,唯有在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是不需要用翻译的,可以直接和学生对话交流,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开展这一合作项目时,ICL授权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雅思培训和内部考核,凡通过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认证的学生,在前往ICL学习时,可免雅思考试,直接入学。这一合作项目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在英语特色方面的层次。外语特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更要上升到教育的层面、文化的层面。因此,学校把雅思培训和学生学习西方文化、融入西方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科研课题立项,并把它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也正因为年轻,所以充满着活力,在全球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顺时而动,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内先行一步,把强化英语特色,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作为学校新的发展的突破口,为学校和国际接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也为学生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国际舞台,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办学理念。

作者系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校长

全面国际化 篇3

隆重移师B区 规模创新升级业内展商踊跃报名

结合30余载成功办展经验,主办方自2016年起对展会进行了创新升级,首次移师琶洲展馆B区9.2~11.2馆,为展商、专业买家提供更便利的商贸配对新机遇。

2015华南国际印刷展共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9家展商前来参展。2016年展会规模仍保持9大展馆,89%的老客户已预留展位,如方邦、科雷、理想、虎丘、劲豹、中科、天岑、晟图、国望等。自6月启动招展工作以来,2016华南国际印刷展销售形势火爆,获得新老客户大力支持。

零距离接触实力买家实现参展收益最大化

2015华南国际印刷展共吸引了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54396位专业买家,共接待了超过100个海内外专业买家团,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地的海外参观团,以及来自中国各省市印刷/包装行业协会所组织的专业参观团。此外,展会还获得了知名终端买家团的大力支持,如宝洁、拉芳、加多宝等。

更有实力印刷企业集中亮相展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广东省“十大最具竞争力印刷企业”“十大诚信印刷企业”颁奖典礼。荣获“十大最具竞争力印刷企业”的是东莞金杯、中山中荣、广东天元、广东绿之彩、广东天章、广东金冠、深圳力嘉、广东万昌、深圳报业集团、广州恒远,荣获“十大诚信印刷企业”的是鹤山雅图仕、汕头东风、中华商务联合印刷、东莞石华堂、惠州国朋、深圳永经堂、广东新华、东莞虎彩、深圳九星、深圳嘉年。

倾力打造印后及包装加工专馆助力印企升级转型

顺应时代发展,如今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包装对于宣传的重要性,为此包装印后加工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各类终端产品大力带动着对包装需求的增长。2016华南国际印刷展将秉承其在印后领域的一贯优势,大力打造“印后及包装加工专馆”,为行业买家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平台。

此外,展会同期还将设立“瓦楞包装专区”“3D打印”等特色展区,衔接印刷包装行业各领域,打造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专业平台。

全面贯穿印刷、包装、标签及包装制品产业链

华南国际印刷展扎根华南市场,伴随印刷业成长23年,已发展为全面涵盖印刷、包装、标签及包装制品四大范畴的国际性展会。2016华南国际印刷展同期将举行2016中国国际标签印刷技术展览会(Sino-Label 2016)、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包装工业展览会(Sino-Pack 2016)以及中国国际包装制品展(PACK INNO 2016),集中展示印刷包装行业全产业链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发展趋势,为行业买家提供一站式采购平台,助力印包企业转型升级,拥抱印刷新时代。

更多展会信息,请浏览展会官网www.PrintingSouthChina.com或官方微博weibo.com/printingSouthchina,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华南国际印刷展”。

全面国际化 篇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 高职院校重在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它肩负着着把高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是“高等性”和“职业性”, 它的其他特征有学者概括为是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具有职业性、“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毕业生是“双证型”等。除教学外, 社会服务也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职责之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知识经济社会从事科研成果运用的比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多, 表明发展高职教育大有潜力。高职教育在当前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只有抓住机遇, 恰当应对, 迎接挑战, 才能使高职院校度危脱困, 步入顺畅发展的坦途。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渐成熟, “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正在转变, 国家正在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将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确立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很多原先由政府包办的事务转由市场、社会组织来承担。如此, 高职院校无疑也被置入市场竞争的大潮之中, 其前途命运完全取决于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使高职院校为了获得生存并发展壮大, 一方面, 要诚心竭力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 也要诚心竭力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 因为没有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生命力就会枯竭。在此形势下, 教育界有识之士提出了建设“全面服务型院校”的主张, 受到了比其他高校更加依赖市场的高职院校的积极响应, 并进一步升华为“建设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的主张。

当今,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世界科技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与国外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作为文化的一个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国际眼光, 不善于以国际形势定位自身发展, 势必发展难以顺畅。在如此形势下, 建设“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自然就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 着眼国际竞争的要求, 更快地推进教育国际化, 着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大批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竞争的人才,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

在国际化的世界大潮之下, 高等职业院校能否搭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大潮而抓住机遇, 科学定位, 通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办学, 全面服务,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可以说, 立足国际视野建设全面服务型院校, 是高职院校当前的必然选择。以国际化视野建设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 意味着高职院校从一国思维走向了全球思维, 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可产生扩大学生就业、弥补自身不足、凸显办学特色及提高学校辐射作用、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积极效应。

二、我国高职院校与国际高职院校推进“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建设上的差距

上世纪90年代, 是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为代表, 出现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 主要以解决产业和经济的现实问题为重心, 积极利用自身研究成果努力实现对现实生产的转化, 催生了新兴技术型产业, 同时反哺学院, 促进大学和产业的循环增长。创业型大学的组成要素适应于市场化的组织形态、以应用为重心的教学导向、支撑和引导地区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这在国外相当于全面服务型的雏形。

而在我国, 高职尚未形成有别于普通高校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个性, 社会认同度低, 高职体系设计中缺乏让学生参与创新实践, 又缺乏相配套的经费投入、设施建设和具备科研和创新实践的教师力量, 上层行政管理消弱了高职多元化发展和探索特色的激情, 这些都不利于“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 影响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高、活力的激发。

但我国高职院校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如随着全球化发展, 改革目标定位愈发清楚, 对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界定已十分明确, 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联系已较紧密, 部分院校在缺乏行政经费的足额扶持下, 在不等不靠的逆境中积累了一些市场化运作的经验, 国家人才建设的结构性调整也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这又为“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以国际化视野推进“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建设的路径

建设全面服务型高职院校, 是一件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 既要有国际化视野, 又要不断探索, 不断根据国际情形和发展需求改进院校服务体系。

1.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确立全球观念

我国高职院校地处国内, 主要为国内服务, 自然要有本土观念, 但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还必须树立全球观念, 树立人类共同价值观, 紧盯国际人才、技术、就业市场而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适合中国但又有国际眼光的实用技术性人才。

2.确立全面服务观念

就学校整体而言, 必须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瞄准社会需求, 通过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途径为社会培养合乎需要的人才, 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文化下乡、科普宣传等手段加强对企业、公众的技术、人才、信息等服务;作为教师而言, 必须树立竭诚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讲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处世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和后勤人员而言, 就是树立全力为师生服务的观念, 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免除其后顾之忧, 使教师能安心教学, 学生能安心学习。

3.构建合理机制

应尽力建设统一的、可靠的工作系统, 形成张弛有度、分工合理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沟通顺畅的内部文化, 重塑师生、教学、指令、执行的全新关系, 面对地方和行业构建涵盖师生两方面的人力资源全面解决方案, 破除专业限囿, 提升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

4.灵活设置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学科的定位, 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特色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类型, 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也依靠专业学科设置。

目前, 国际上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已经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经验, 如在美国, 社区学院负责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经常举办关于社会热点的研讨会、提供转岗培训, 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办学模式, 促使课程与工作相结合, 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它们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特长, 构建出独特的、开放的社会服务模式。综上也可以得到这样的规律认识, 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过程, 也就是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引导方向的人才培养过程。

在大众化趋势下, 高职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在对市场作了科学调研与预测的前提下, 紧密结合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 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积极开设适应的科学的专业。应不再局限于某一单一学科设置, 而应针对与特定岗位, 传授相近的专业知识, 强调相互适应性;注意将渗透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适当把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渗透其课程中, 借以以丰富高职学生的知识面, 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5.开展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培训和合作体系

高职院校要注重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网络建设, 建立与企业双向服务并实现共赢的机制。院校可接受企业的服务, 但要在合作中给企业带来成本、资源节约和效益的提高。

首先, 高职院校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优势, 主动构建与政府、企业、受众紧密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 充分利用院校办学资源而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主要是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区域培训,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紧缺人才。

其次, 要充分利用并不断挖掘、创新合作的方式, 发挥合作潜力。从当前全球已有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如从日本的“企业主导学校”的“企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协作”型的“新学徒制”模式, 以及德国的“企业与学校渗透”型的“双元制”模式, 国内高职院校可加以借鉴。

6.利用优势的“双师”资源,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双师”, 就是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 又具备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所必须的工程技术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 在管理类应用性科研上有优势。应努力构建力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 积极扩大“双师”资源的影响力, 强化其独立承担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技能培养的能力。

首先, 要对教师教学素质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提出要求, 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和研发能力, 引导、激励教师既拥有负责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功底, 又掌握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技术, 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能够通过深入教学反思和学科研究使不断向专业化、精深化方向迈进。还要通过开展社会服务, 使高职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 掌握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其次, 要拓宽兼职教师来源, 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作学校兼职教师, 利用他们在一线工作的经验教育学生, 大大提高学生到一线, 如企业、社区的生产、管理和市场, 进行实际调研和实验实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燕国瑞, 王萍.以就业为导向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职业时空, 2007, (3) .

[2]孟令国.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分析[J].成人教育, 2007, (2) .

[3]杨英法, 苗方朔.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6) .

[4]闫智勇.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道路的耦合设计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3) .

全面国际化 篇5

以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全面打造体制新、机制活、实力强的新中储

洪水坤

日前,我们参加了诚通集团的工作会议,听取了国资委和诚通集团领导对2004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会议内容十分重要。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破难阶段,我们必须潜心深化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调整企业内外关系,切实的解决企业的深层问题,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中储。

为了有利于部署工作,简要总结今年工作,重点部署明年任务。

一、2003年回顾

2003年,物流市场强手云集,竞争加剧,同时又面临“非典”突发灾难,在出乎意料的困难环境下,我们在诚通集团领导和全体中储人的全力拼搏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业绩:中储基于资产的物流和智力、技术物流并举,铁路和公路运输互补,商贸和物流互动,全国物流和区域物流共进,呈现出综合物流的巨大优势。2003年,是近10年来业绩最佳,效益最优,后劲最强的一年,充分展现了中储作为中国最有实力的仓储物流企业的崭新形象。

2003年,中储超额完成诚通集团下达的预算指标,实现主管业务收入35亿元,比去年增长43%。

2003年的业绩,反映了中储从管理体制到经营业态,从资产质量到员工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利用中储股份对中储系统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储系统一半以上的优质资产已进入股份公司;总部实现新的突破,靠大客户、大项目、新资源率领系统专业化经营的条件逐渐成熟;上海、沈阳南北两大置换战役开局良好;经营业态明显升级,物流与商贸结合的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实现了良性、持续和规模发展;中储的质押监管业务规模名列全国物流企业前茅,这项创新的物流服务受到金融界和物流界的普遍赞誉:一批钢材现货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中储的金属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模式的形成,这些市场经过集成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钢材交易、加工、仓储、配送、质押监管中心;一批现代化物流中心投入使用,许多已成为我国城市配送中心的标志建筑,受到跨国制造和物流企业的青睐,为中储向高端物流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一批明星企业快速发展,股份南京、无锡、新港、南仓、江湾公司,汉口公司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股份经销分公司、无锡、新港公司利润超过700万元;汉口公司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329万元、平顶山仓库利润增力口119万元。

2003年中储的业绩鼓舞人心,显示了中储全体员工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务实精神,为明年实现更大的跨越积聚了后劲,增强了信心。

2003年有八件大事是值得总结的:

1、总部加速转型取得实效。中储总公司历史上作为一级总公司,主要是行政管理职能。去年集团发展战略确定中储为二级企业,定位于利润和运营中心。总部迅速响应,从年初起迈入了艰难的转型征程。3月,总部调整机构,管理部室由原来的11个减为6个。强化运营部门,新成立运输部,将资产经营部做为经营部门考核。10月,运营二部改组,成立质押监管部。改革后从组织上落实了总部的职能定位,重新确立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为总公司实现从管理中心向运营中心转变奠定了基础。

总部运营水平大幅提高。商贸部全年累计签订进口代理合同110份,进出口代理额4210万美元,汽车销售收入3970万元;取得了山西海鑫钢铁集团的华北地区的经销代理权,今年钢材合同订货量5万吨,实际到货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总公司控股的国际货代公司中标云天化50万吨合成氨设备运输代理项目。总部与中信实业银行合作,获得10亿元的质押监管授信额度;物流运营部开发了新飞、中牧、易初莲花等大型企业全程物流业务,取得了新飞在全国范围的57个仓库的管理权;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签订了协议,中储的14家仓库成为其指定交割库;承接华商2万吨储备糖任务等。

2、经销业务跨越发展.经销业务经过整顿、规范管理,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销售差价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占中储系统总收入的20%;销售量完成108万吨,比去年上升19%,是1996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中储股份销售额突破17亿元。全系统形成了多种经销模式:衡阳公司的统进分销、南京分公司的重点项目供货,经销分公司和上海事业部的钢厂代理,各有特色,业绩不凡。经销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批专业化经销企业在迅速成长,经销业务已经成为中储的重要支柱业务。

3,质押监管业务实现新的突破。今年,全系统有20家单位开展此项业务,比去年增加9家,授信额度突破20亿元,客户200多家,质押的产品涉及黑色、有色、建材、食品、家电、汽车、纸张、煤炭、化工等九大类。质押监管模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出现了保兑仓、融通仓等与金融机构更加密切结合的模式,以及由一点到多点的全国性监管仓的需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等十几家金融机构都与中储建立了合作关系。

4、现货市场呈现新的生机。中储的钢材现货市场已发展到11家,其中6家被采购联合会评为“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现货市场摊位总数达到3411个,出租3106个,出租率为91%,给仓库带来的吞吐量达70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力口190万吨,上升37%。中储股份三家现货市场ll丈入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31%。汉口公司的钢材市场收入在系统位居第一,年收入达620万元。今年大连钢材市场开始运营,已有80家客户进驻。南京生产资料市场单位面积收益率在全系统最高,今年交易额达90亿元。股份沪西分公司引进了钢材市场。现货市场给客户带来了众多的增值服务,在拉动仓储、经销

、质押监管、加工、配送、信息等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南北置换两大战役拉开大幕。早在四年前总公司就针对上海地区可能面临的城市规划,提出要将上海地区的土地置换做为战略机遇把握。今年中储股份上海地区事业部所属江湾、沪西、沪南分公司地决被列入市政规划,中储股份和上海地区事业部领导按照董事会的部署,在置换谈判、税收政策、新址规划、业务整合、人员分流等方面进行了艰难,认真、细致的运作,置换后企业净资产增值10倍,成效卓著,贡献巨大。总公司和董事会对主要有功人员,将给予与其贡献相对应的重大奖励。目前已启动吴淞物流基地、江桥物流基地等建设项目。通过置换,将大大增强中储在上海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业务升级和设施设备的现代化。

辽宁地区事业部抓住沈阳孤四、孤五两个仓库因政府规划整体拆迁的机会,盘活资产1.5亿元,盘活资金主要用于改造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计划兴建5.2万平米新库房,同时也解决了历史债务、分流安置员工问题。这一置挟将为中储打造东北地区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最强的现代物流中心奠定基础。

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唐家口分公司东库区的置换也在顺利进行。

通过置换,中储国有资产大幅增值,资产质量显著提高,并带动了企业硬件设施、经营机制、人员结构等的全面改造。

6、中储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良性互动.各单位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变化,以实施大客户战略为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目前,中储系统共有仓储类客户7822家,比去年增加1800家。中储股份新开发客户593家,占总客户数的22%,同比增力口28%;前30名客户吞吐量在800万吨左右,占总吞吐量47%,收入占.38.5%。汉口公司新增金属物资客户240家,引进了五矿钢铁、湖北联谊实业集团等大客户。陕西地区三个仓库新增客户111家,开发了百利威、箭牌口香糖、海信等大客户。各公司在开发大客户的同时,加强了对客户结构的调整。大场分公司成为上海期交所橡胶指定交割仓库,无锡公司成为上海期交所铝锭指定交割仓库。沪南分公司培育船板配送的专业化核心优势,成为上海地区最大船板配送基地。沈阳东站仓库逐步向汽车物流专业配送中心转变。成都天二库成为科龙、小天鹅的集成品、配件、维修于一体的西南地区家电配送中心。

7、整合、瘦身、强体。今年总公司对石家庄地区的仓库进行整合试点,撤销了河北事业部,组建河北中储物流中心,减少26个部门,减员166人,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增强了物流运营能力。今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30万元;实现利润130万元,同比增加38万元,河北物流中心已成为冀中南经济圈最大的区域物流中心。

上海物流有限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和人员结构调整,从负债累累到良性发展。公司领导直接开发市场,培育了一支精干的物流团队,成为集仓储、货代、配送、检验等功能的“精、特、全”的物沉企业。

重庆公司划归四川地区事业部管理后,生存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四川事业部通过债务重组,以180万元解除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603万元债务,使重庆公司办公楼及所属仓库的优质资产得以保全;积极促成重庆公司刘家坝仓库以行政划转方式,整体移交重庆钢铁公司,妥善安置了260多名在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遏制了资产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招商公司全面完成了解债和安置职工的工作。

湖北地区事业部经过艰苦努力,用200万现金解决了武汉公司欠华融资产公司的1800万元历史债务,并同时解除了汉口公司的连带担保责任。

总公司对武昌公司进行了整体改制,以全部职工量化经济补偿金和离退休人员预留安置管理费用后的净资产作为总股本,向外部投资者转让了77%的股权。目前,该企业全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共437人已得到了妥善分流及安置,所得股权转让收入,主要用于解决原武昌公司债务和湖北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

8、输出管理初见成效。2003年,全系统按照标准化要求,积极规范提升管理水平。总公司总部通过了IS09000认证。中储股份全面完成了IS09001:2000质量体系的转版工作。中储系统进一步统一各项业务流程,制定了《质押监管业务管理办法》、仓单格式和《仓单质押合作协议》标准格式;还制定了《配送业务流程》和《经销业务流程》等。

在规范内部管理的同时,利用中储的专业储运管理经验,输出管理和服务,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扩大了中储物流管理品牌在物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开始向供应链一体化物流业务推进。全系统共整合社会仓储资源15万平方米,整合社会车辆2300多辆。新飞在全国的57个仓库全部外包中储管理,总部目前已接收70%。四川地区事业部今年外租库房面积共1万多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倍多。河北中储物流中心整合社会库房2万多平方米,整合车辆103台,扩大了物流规模和网络。

2003年中储系统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在这里我代表总公司对全体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战鼓催征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从计划体制转型的企业,体制死、机制不活、人工费用高、创造的附加值低、缺乏持续竞争力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中储退出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改革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2004年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资委领导在听取诚通集团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物流行业是充分竞争行业,整合很重要,一定要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强的尽快做强,退的尽可能安排好。国家准备要打造30―5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两年内,中央企业必须是行业的前三名,否则将面临再次重组或退出。这一系列信号强烈地表明,中储又将面临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和新的重大挑战,关键要把握好、消化好,开创中储发展新局面。

新的一年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是:

┈┈国民经济的较高增长速度与资源“瓶颈’的矛盾加剧。为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CDP必须保持年递增7%以上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我国能源资源和黑色、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稀缺,使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目前支持我国

经济增长的主导行业是建筑、制造、汽车、造船、铁道、石油天然气、家电等七大行业,而这七大行业全部是耗能耗材高的行业。目前,钢材价格已超过1993年水平,钢价升高,引发了钢铁业的投资增加,生产能力扩大,从而带动了世界性的铁矿石价格的增长,从十几美元一吨一直升到40多美元一吨。电解铝的产能从2000年的279万吨猛增至2003年的750万吨,从而带动了氧化铝的进口价格由上年的163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340美元一吨。同时,我国关税政策将做重大调整,特别是出口退税调整,将增加出口企业成本,由此也会影响出口贸易量。这些变动必然会影响到中储的经销、质押监管和物流业务,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客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变化,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纵观2003年物流业发展,可以看出以下明显趋势。一是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已经完成进军中国的战略布局,正在进一步实施本土化。UPS、联邦快递、马士基物流、和记黄埔、新科安达等知名企业的业务在迅速扩张,出现了几家外资物流商争相以中储仓库资源对外投标的情况。二是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迅速扩张,管理型物流公司业绩不凡。中铁快运、中邮物流、中海物流、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中铁联合物流以及宝供等新型企业,正在瓜分中国物流市场。中储与上述企业同时竞标一个项目的情况频繁出现。三是全程物流外包的需求迅速增加,客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矛盾的主要方面转移到物流供应商。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接受物流外包的理念,要求产品自出厂门一直到消费者手中都由物流商承担,但目前很少有物流商能满足客户需求。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管理力度在加强.国资委成立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要求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业绩的主要指标,并规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任期经营考核分A,D,C、D,E五级,对于考核为D、E级的企业负责人,除扣减绩效年薪夕T、,将不再任命、续聘或进行工作调整。

综上情况,我们确定2004年中储系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资委和集团的各项工作要求,追踪我国战略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以中储系统组织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全面调整理顺各种关系,开拓市场,扩张规模,全面提升中储影响力。努力完成诚通集团下达的2004年度经营指标。

为此,总公司特作如下部署:

1、认真学习,清醒把握改革的方向.国企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除少数需要国家绝对控股企业外,大部分国有独资企业要尽快改造为多元投资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要按照公司法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三项制度改革要继续深化,没有进行的要补课,尽快到位;组织体制改革要朝着缩短管理层级、基层企业非法人化的方向发展;尽快实现按市场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注重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加强企业管理,尤其是资产管理和业绩考核管理。这一系列的改革,要求我们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三中全会精神和国资委、诚通集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把注意力集中到认清改革大势、改革大局上来。前些年,我们虽然实施了多元投资改造,但企业覆盖面不到三分之一,剩余的都面临改制任务。前些年,虽然我们也减了一些人,但大部分是内退,没能转换身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也遇到不少阻力;人工成本不断增加:仓库组织体制多年一贯制。2004年,上述问题要下大力解决。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发展大局上来,统一到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要求上来。特别是各级领导必须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自觉把握好方向,投身改革。

2、有效推进以上市为目标的体制改革.根据国资委压缩管理层级的要求,诚通集团应三级架构,依次为出资人,取消四级企业。总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反复讨论,并召开了八次基层单位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确定了中储系统组织体制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一年内逐步对所有仓库进行非法人的分公司改造,实现总公司与仓库的法人财产一体化;逐步改造地区事业部,设立与之相配套的党的组织和总公司驻各地的业务总经理;对部分成熟业务实行专业化管理;规范分公司的管理机构、业务机构和人员编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鉴于体制改革事关重大,牵涉面广,需要时间精心准备。此前,要严格执行现有工作程序,按规矩办。体改问题将专门开会布置。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储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资委和集团的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体制向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必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精心操作,稳步推进。因为任何组织设计都是服从于现实业务、工作要求的。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变,但变是绝对的,客观要求中储向好的方向转变,向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变,应该、也必然是中储人的追求。另外,中储历次改革都是有情操作。在股份上市时,天津有限、上海有限成立,总公司都赋予一定资产,给留下的同志一个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我们事业的发展需要用更多的人,只要有作为是可以有位置的.。事业部要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要履行好职责,多数主要领导人将负责新的更加重要的工作,骨干和一般人员也会妥善安置。

中储组织体制调整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源,将中储企业融入中储股份,从而实现整体的股份制改造。中储股份自上市以来,通过二次配股、收购、兼并、改造,已经从一个地区性公司成长为全国性的公司,净资产比上市前扩张15倍以上。股份公司上市之初,总公司、董事会就确定了利用上市公司再造一个中储的目标。几年来,这个目标正在实现。总公司已经决定,一方面要求中储股份超常规运作,使其尽快恢复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其余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创造进入中储股份的条件。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将优质企业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完成对中储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3、适应新体制,统一和细化预算管理。总公司对仓库实行分公司制后,各项管理将逐步发生质的变化。在预算管理上,主要体现为统一和细化。一是统一责任中心的划分,细化责任中心的职能和责任中心考核。仓库按物流保障、物流运营、经销和仓单质押等业务大类划分责任中心,统一仓库和二级责任中心的者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对仓库利润指标进行考核时,将区分资产带来的收益和人力资本创造的收益。二是统一仓库主要岗位设置,根据仓库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承担其它职能,对仓库进行定岗定员。通过岗位分析,细化主要岗位的职责。三是统一预算编制的程序、表格格式和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四是统一预算报表和会计报表,将预算报表和会计报表合二而一,细化报表的报告内容,并按月上报总公司;五是统一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格式,细化报告内容和分析方法,实现内部会

计和预算信息的一体化。六是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要加强对分公司资金运用的监督。

4、大力减员,推进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和难点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错综复杂,必须通过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等综合手段来解决。明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经营者管理和科学组织、配置人力资源三个方面。

(1)按市场化用人要求,经营者管理方式要有新突破。总公司将规范经营者任职资格、经营责任、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制度,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明年,总公司将制定分公司经营者管理办法,总公司与各经营者签订劳动合同、经营业绩责任书,通过契约的方式确定委托经营关系。当期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是:经营指标基数原则按前三年平均数确定,部分单位指标基数高于平均数的,经营者的基薪水平相应提高。对超额完成指标的,总公司将按一定比例给经营者及班子成员提取奖励,重点是一把手。

任期经营业绩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为主要指标,总公司将按考核结果对经营者实行奖励与聘免,适时总公司还将制定中长期激励办法。激励措施必须考虑长远问题。在任期内,经营者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尽可能量化、透明、适时兑现。鼓励大家做好、做长远。对企业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到中储的复杂情况。

(2)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设置岗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各单位要按照总公司改革要求,调整和重新设置组织结构,合理确定岗位的工作内容、任务要求和任职资格(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年龄)。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比例及用工形式,按照劳动力资源需求,合理配置人员。规范竞聘程序,实行竞聘上岗。凡上岗的员工必须符合岗位要求、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凡不适应物流发展要求、不适应岗位需要的员工,经过培训仍不胜任工作的,必须下岗。建立和完善员工绩效

考核、薪酬制度,凡能量化劳动量的工种岗位,都要按照劳动定额计酬,多劳多得。根据岗位特点和需要,可采取提成工资、计件工资、小时工资、包工工资等分配形式。

(3)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全体员工身份转变.各单位可通过资产置换、玖制分流安置职工,今后不再办理内部退养手续。有能力的单位,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用当期利润或贷款分流安置职工。使用当期利润安置员工的,视作当年利润考核。

诚通集团要求中储明年实现总体减员30%的目标。目前工资性支出高达2.3亿,占储运业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42.6%。不扭转这种局面,中储没有竞争力。减人的重点是减重叠、交叉机构人员,虚设、无实际意义的机构人员,仓库的非生产性人员和不胜任仓库经营管理和作业的人员。以各仓库为单位,会后都要编制操作性减员方案,各单位负责人为组织实施者。

5、提高行为能力,总部要真正成为物流运营中心和利润中心。分公司化后,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总部,总部的行为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总部还要充分授权,实行国际通行的分级管理,不能因为体制变化而束缚分公司的积极性。

一是总部要管住管好分公司的各项工作,确保经营指标的完成;二是提高总部的业务运营能力和指挥能力,改变有点无网的据点式经营局面;三是控制风险,确保企业的各方面安全。明年总部的商贸、货代、物流运营、质押监管等业务要有重大突破。总部必须在各业务运作上做出表率,否则将失去统领全系统的资格。

另外,总部还要加强对下服务,管理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掌握情况,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基层的请示,五个工作日内必需给予明确答复,需要补充资料和进一步论证的,也要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大家监督总公司的工作,提出意见。

6、继续调整业态,建立适应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专业组织。中储要重点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一是进一步做强仓储平台。利用中储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舀勺仓储网络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深,做更多精加工,开展更多高附加值业务,提高精细化程度,与其它企业差异化竞争,显现竞争优势。二是仓单质押业务,该项业务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运行质量,是解决目前中国金融风险、诚信危机的大胆创新和有效途径.据物流专家考证,中储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此项业务,并与金融界一同规范和推动了该项业务的发展。下一步这项业务要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规模,通过这项业务整合更多的物流资源。三是货代和全程物流业务,这是向基于智力和技术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优化供应链的一项必然选择。我们在这方面有强项和成熟的业务,要重点培育。以总部接管新飞57家存货仓库为契机,与异地质押监管业务相结合,建立全国性仓储网络。在仓储平台上建立配送网络,在区域配送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运输网络和物流网络。四是高附加值的业务,如交割库、现货市场、力口工业务等,需求量都很大,这都是中储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五是商贸业务,这项业务对利润的贡献高达四分之一,还有很大潜力.明年的经销工作重点是以总部和中储股份经销公司为龙头,建立起规范,统一的运营体系。开发一手可靠资源,发展钢厂和其它生产厂的一级代理;条件成熟的,强制开展统进分销;充分利用现货市场,组织起社会分销网络。同时要注意防范风险,严格执行购销分开、钱货分开的管理原则,坚决杜绝赊销。

加强企业管理:

(1)建设中储系统业务信息平台.在全面推广仓储软件完成的同时,着力建设总公司业务信息平台。2004年一季度,要实现各库业务报表的每日汇总和发布,实现客户的远程查询要求。运输软件和经销软件推广工作也要完成。现货市场的信息工作要升级,尤其是钢材的价格信息,存量信息要实现系统共享。

(2)管好下属企业资产。在15户不良资产企业上交集团资产管理公司之后,总公司将全力管好现有31户企业资产。在认真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一是清理处理四级企业,该注销的注销,该上缴的上缴。二是对保留企业中的不良资产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三是对因城市规划而不适宜继续做仓储的企业进行主动调整和置换。

(3)加强安全工作。根据近期总公司安委会的安全检查结果,相当一部分企业放松了安全工作。明年要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法,健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对安全管理过程、结果的监控与记录,使各单位逐步建立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机制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此,总公司将组织对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制度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努力降低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bsp;2004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心全意依靠中储职工,完成改革攻坚和生产经营任务。杨书记将代表总公司党委全面部署党务工作。

多年的改革和经营实践充分说明,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对于中储而言,把握时局、运筹未来的能力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这样一个方面:随着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如何迅速、有效地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变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僵化、固守、拒变,只能被无情的市场所淘汰。

总之,2004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年,也是中储打造体制新、机制活、实力强的新中储的全面启动年、奠基年。历史给了我们新的机遇,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排除一切障碍,为实现中储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 怎样搞好班级工作

★ 工作机制怎么写

★ 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和谐社会

★ 如何找到新工作

★ 新工作自我介绍范文

★ 学会生活,还要学会工作

★ 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 英文新工作自我介绍范文

全面国际化 篇6

【关键词】国际工程;全面风险管理;类型;管理

今天,经济全球化作为历史的必然选择。面对这股大潮,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自然是无法置身事外。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参与到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当中,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从整体上看,国际工程项目除了具备一般项目的特征外,还具有工程合作范围广、合同金额大以及管理过程复杂等特点。大多数的国际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所在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进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无形中使得国际工程置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因而,必须对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研究。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就要求以统筹兼顾的方法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全阶段全过程全环节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减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确保工程各方面的顺利进行。所谓“统筹兼顾”的管理方法,要求全面风险管理必须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相关人员必须从意识上把风险监控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在行为上才能把风险控制融入工作,在结果上把风险控制和补救措施落到实处。以人经理人为核心纽带,进而使各个部分的风险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全面的、有效的、动态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实际上,不仅是国际工程项目,工商企业界以及金融界都十分注重全面风险管理,尽管不同领域的定义与内涵不同,但是都能够表明重视风险管理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这些企业将风险管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促进国际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相关的项目经理人应具备统筹兼顾的管理水平。然而,相信时代的不断进步,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的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和管理措施也将不断地发展。以我单位从事的古巴援建项目为例,虽然在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当充分,但是让然要面对状况频出的国外市场环境。工程执行的标准方面,国内外的不同就造成了双方的冲突,资料翻译过程同样会对工程按时交工构成威胁,工人的施工质量的差别也是在国内未被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如袭击事件等的突發事件。工程细节,由于设计国家和商业秘密不便多说,但是执行该项目的每一个工程负责人都对这类国际承包项目有着全新的理解。不得不说,国际承包项目随时间、空间的转移,发生的问题是多样,面对风险的解决对策更是不尽相同。所以要想找到普适的风险管理和规避的方法,必须随着全面风险管理的不断系统化和细节化的发展,不断总结和创新。

总而言之,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之前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与理念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的实际,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提高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国际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其收益水平。

二、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风险可能来自于各个方面。在工作中,我们一般遇到的风险有以下几类:环境风险、合约风险、技术风险。

(一)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分为自然环境风险与社会环境风险两种。

自然环境风险一般具有不可抗拒性。一般的,国际工程承包的合同双方会根据双方的意愿自愿谈定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不可抗力的潜在威胁,一般双方均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发生,双方各自负责自己的损失。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法律和社会环境的风险。国际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所在国的政治环境和外交关系。政治环境必须要分析该国的政治稳定性,宗教信仰,以及项目对该国的政治影响。外交关系,必须要分析项目所在国的外部环境的安全性,其中与邻国的关系,该国的对华关系,以及该国与恐怖主义等团体组织的关系,在国际上该项目的实施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应该给予考虑的外交关系因素。另外,法律等规章制度也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行。所以,项目的实施必须基于充分的了解项目实施国的有关法律,力求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二)合同方面的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合同方面的风险,包括合同纠纷、合同条款的遗漏以及合同变更等等。合同纠纷是合同风险中常见的问题,合同在执行过程中相应的承包商要学会妥善处理纠纷,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避免争端的升级,即使是遇到大的争端也应该通过仲裁进行解决。国际工程项目在承包时也会出现合同变更的现象,期间尽管相关的设计要求与合同范围变更有索款条款,但是也会给项目的进度以及项目的成本造成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合同条款的遗漏,国际工程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相关的项目负责人必须要高度重视相关的合同条款。如土木工程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纰漏,那么双方应根据FIDIC中的条款进行谈判,结果可能会以附件或补充协议的形式添加在合同当中,通常情况下此发生纰漏的一方必须做出让步,但是也存在合理利用条款说明规避损失的可能,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合同的了解程度和争端的谈判力度。

因此,为避免合同方面发生的风险,首先应完善合同内容,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一旦由合同问题产生的纠纷,不必要俱有到理,但必须有根据提出己方的解决意见,从而获得最大收益。最后,合同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工期的拖延,应做好合理的预案,选择必要的解决方式,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技术方面的风险

技术风险也是国际工程项目在进行中常见的风险之一,其中项目的设计对国际工程的成本和进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技术风险的特点决定了,技术风险存在高频性和广泛性。古巴项目中,标准规范产生的设计冲突与设计疏忽造成的冲突是主要的风险源。尽管存在的方面多,发生频率高,但是这样的技术风险相比其他风险更好避免与解决。首先,设计上的失误和各专业见配合产生的失误比较常见。若是发现的及时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在这里必须要求设计单位住现场代表协调各专业和现场工人配合解决。但是,这样一来,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以及相关的施工成本都会受到影响,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也会出现。二是技术标准不一致,通常情况看来,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存在在项目施工中,施工依据的相关标准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如若出现这种情况时,所造成的风险大多由业主进行承担,然而事情并不是一直如此的,有时候业主还会把这种风险转嫁给其他的承包商,从而使得风险复杂化。三是设计进度方面的风险,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的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工程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对新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还存在着设计技术人员对最新技术和工艺的掌握程度差,暂时达不到业主的要求,从而导致设计变更、重复设计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都是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造成的风险。

三、对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与规划

对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与规划,是国际工程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工程项目在承包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风险,要想将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降到最低,就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国际工程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分为风险缓解、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规避等等,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措施。正如前面提到过的应对策略,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在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能够承受的风险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恰当的策略进行解决。风险规避是指,主观的回避项目存在的风险。通常风险回避可以表现为,主动违约终止合同,争取合理的合同条款附加项,设计时采用保守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风险缓解是指通过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同时一旦风险确实发生,降低其导致的损失。承包商可以采取预案,演习,定期抽查,检查施工和项目进度,加强安全教育,制定有关的质量保障措施等。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管理的处理方法。常见的,在合同中表明责任双方关系的条款中,会出现风险转移。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因风险转移的引起的纠纷的案例很多,因此双方谈判及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

四、结语

国际工程项目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的高危险性,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应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的管理。在国际工程项目开展时,应将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贯彻到国际工程的承包领域中,对国际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全面的以及动态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风险,及时提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从而保证国际承包商的预期经济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郑怡宁.《国际工程项目风险预警管理机制研究》.山东大学,2013-11-27.

[2]王宏伟,孙建峰,吴海欣,余建星.《现代大型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6-02-20.

全面国际化 篇7

与中国鞋革行业共成长的“中国 (温州) 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 坐拥“中国鞋都”、“中国箱包名城”庞大产业资源, 凭借一站式采购平台的影响力和展会强大的号召力, 以其完善的产业链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 使得该展已成为各路商家和全球买家逢展必至的盛会, 每年巨大的人流和信息正加速在这里集聚。

2011年, 依托温州经济圈制鞋制革产业的繁荣, 依靠十五年来成功培育的品牌信誉, 顺应全球经济运行趋势向好, 国内市场需求稳步上升的新形势, “第16届温州国际皮革展”在展会规模和展会内涵等方面都实现了全面升级。

一、展区规模升级

据第16届温州国际皮革展组委会负责人介绍,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35000平方米, 6大展馆同步展出, 多达1300个展位, 届时, 来自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国际参展商也将携其最新的产品及工艺技术同国内参展商一起精彩亮相展会。据透露, 自招展工作全面展开以来, 很多老客户都开始陆续返定, 企业的参展热情高, 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纷纷来电咨询和确定参展事宜。

二、展会内涵升级

本届展会将积极配合行业的整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全新引入“年会”概念, 以“温州国际皮革展”为枢纽, 集结上下游力量, 着重构建“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贸易平台”、“产业链上下游联接和互助共赢的纽带”、“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展示窗口”的三大功能。为国内外展商和观众提供优质商贸平台的同时, 加强行业间对话与合作, 共享商贸盛宴。

三、宣传推广升级

除了展区规模升级和展会内涵升级外, 本届展会还将着重提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综合媒体、展会宣传、特色区域等传统宣传方式, 加强高端宣传投放力度, 如在全国各大制革、制鞋产业聚集地以及所辖高速公路等地投放高炮广告和大型户外广告、投放动车杂志广告, 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等。

四、服务功能升级

温州国际皮革展的专业服务得到历届参展商的高度认可, 在此基础上, 本届展会将对展商的服务再次升级, 制定出从招展到现场服务到展后跟踪的标准化服务操作流程, 另外组委会通过展会官网和多期展讯以及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为展商推介展品和参展信息, 让展商信息直达每一位目标参观商、采购商。

同时, 组委会还重视人性化的买家服务, 在其展会官网上设立预先登记系统, 只要买家登陆展会官方网址, 并在其预登记系统成功提交预登记信息, 或者在展会相关印刷品上预先填好登记表并成功发送到组委会的电子邮箱, 或者传真至组委会办公室就能在展前免费获取由组委会寄发的参观证件。此外, 到展会现场参观的预登记买家还可凭组委会邮寄的参观证件到现场登记处领取会刊一套。

目前, 第16届中国 (温州) 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招展工作已全面展开。依托温州雄厚产业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引擎, 以集群为特点, 以年会为契机, 以品牌为先导, 本届展会将为每一位参展者创造行业新动力、新合作、新财富。

全面国际化 篇8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项目选址于曹妃甸唐山湾生态城, 项目占地总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约为13.7平方公里, 内湖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项目按照“港、产、教、城”一体化发展思路, 力争打造“三个第一”: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中国第一所混合制应用技术大学、中国第一个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改革试验区, 着力建设“五个特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混合制办学创新区、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引领区、生态智慧型职业教育先行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实验区, 完成筑城兴教、兴教聚产、聚产旺港的宏伟目标, 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 这个“蓝领基地”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供一个稳定的、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来源, 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技术改造需要。

全面国际化 篇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抓紧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第一,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中国改变“世界加工厂”的低端国际分工地位, 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 是争做“世界办公室”, 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举措。

第二, 以ITO、BPO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在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下,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三, 服务外包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中国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

第四, 服务外包工作主要靠人脑+电脑, 具有吸纳就业, 特别是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的特点。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形势下,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进一步拓展就业, 特别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如一个占地千亩的服务外包产业园可吸纳8万名大学生就业。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服务外包业面临新的契机

第一, 在世界市场形势相对走缓的情况下, 很多跨国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有可能将业务外包到中国等地区, 而且, 目前已经在维护的项目不会停止, 仍会继续下去, 这就保证了业务量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还可能出现一定的增长。

第二, 此次金融危机, 印度外包业所受的冲击要远大于中国。印度服务外包业务90%以上来自欧美, 近50%的收入来自华尔街, 美国30%的金融后台服务业在印度完成, 雷曼兄弟在印度就有2500名员工。国际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对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相对多元化。欧美等国基于政治、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为了平衡风险, 正在增加对中国的外包, 减少对印度的依赖。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巩固日、韩市场的同时, 尽力挖掘欧美、东南亚市场的业务量, 缩小与印度的差距。

第三, 随着雷曼兄弟等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破产, 一场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流在所难免。这给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吸纳高端人才的最好机会, 对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四, 中国今后的发展强调自主创新, 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这种政策导向将给中国的软件和服务产业带来很多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 企业会减少硬件投入, 同时为了优化公司现有的硬件资源, 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将加大软件和服务收入。另一方面, 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关键制造领域升级, 这也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机会。

三、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条件分析

(一) 发包方进行服务外包的原因

一是降低成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二是强化核心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从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库存、营销到运输等环节是一条完整的价值链,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一个公司不可能在价值链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竞争力, 企业应该致力于核心业务环节, 而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外包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业优势的企业, 以此来获得竞争优势。三是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服务外包未来的趋势是发包商与外包业务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对发包商的业务进行高效的支持。这需要利用全球的优质资源, 从而对承包方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可知, 发包方在进行外包决策时, 首先要对公司业务进行分析, 确定哪些是核心业务, 哪些是非核心业务, 哪些业务可以外包, 哪些业务不能外包。确定战略目标后, 其次就是选择合作伙伴,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服务成本;服务能力。作为承包方, 如果要承接服务外包, 就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二) 承包方需要具备的条件

1、基于成本因素分析。

发包方的成本可以基于其外包前后成本的比较进行分析, 外包前的成本=内部生产成本, 即企业在内部进行生产的成本。外包后的成本=外包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外包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假设在美国境内开发软件的生产成本为100% (内部生产成本) , 离岸外包的生产成本为25% (外包生产成本) , 可以节省75%的成本。但美国软件客户平均实际节省的成本只有大约25%, 相差50%。这50%就是离岸外包所增加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主要是发包方进行信息搜索、谈判、签订合同、监控合同执行情况等所发生的费用。发包方进行外包决策的原则是:外包后的成本<外包前的成本。即外包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内部生产成本。那么作为承包方必须具有低生产成本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低生产成本优势即在劳动力成本、办公房租及设备、税收等方面具有成本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的获得主要在于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建设。如法律环境, 发包方对外包地区的知识产权制度、信息安全立法等法律环境非常重视, 特别是一些研发型企业。如果法律制度比较完善, 将减少发包方在谈判、签订合同、监控合同执行情况等所发生的费用, 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2、基于服务能力因素分析。

服务能力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的角度。一是专业资源:包括服务外包专业人才、有效的营销渠道、沟通能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特别是关键性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中国外包企业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 中国大多数软件出口业务实际上是从中间人获取的小型转包项目,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岸外包合同, 中国大多数供应商甚至不知道最终用户是谁。由于文化差异、语言环境等问题, 中国服务商对欧美市场沟通能力较弱, 中国服务外包主要面向日本市场。二是规模、财务能力:中国软件行业的主要劣势之一是多数软件公司因规模太小而无法获得像样的外包合同。三是管理能力:开发程序标准化是减少软件开发不确定性, 进而减少交易成本的最佳选择。由Carnegie Mellon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SEI) 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 认证已越来越成为离岸外包市场的业界通用标准。发包方一般只将获得3级或以上CMM认证的承包方列入初选名单。中国在CMM认证方面远远落后于印度。与印度相比, 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 但在综合服务能力上落后。

3、综合分析。

综上可知, 发包商选择承包商主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硬环境如交通及通讯基础设施等。软环境如地区文化和价值观、法律环境、语言环境、人力资源储备等。二是承包商的成本、能力要素。即生产成本:如劳动力成本、办公房租及设备、税收及管理等。服务能力要素:如专业资源、规模、财务能力、管理能力等。发包方选择承包方时一般遵循“先选择国家, 再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则。即先选择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要素, 再选择承包商的成本、能力要素。所以,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可从以上因素进行着重考虑。

四、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改善外包地区的商业软、硬环境

一是提高认识, 解决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意识淡薄的问题。充分认识服务外包是一种有利于持续发展的出口方式, 有利于增加新的发展机会。二是进一步改善交通及通信基础设施水平, 提高高峰时段互联网的服务效率。三是加强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高级人才缺乏, 有实力的企业可借海外企业的裁员契机。廉价、快速获得海外高端人才, 尤其是懂技术、外语好、又熟悉海外市场的海归人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企业接单的数量和接单的层次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和成功率。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外商对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呼声颇高,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打造商业软环境的重要方面。

(二) 降低服务外包提供商成本, 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 制定鼓励政策。二是对外包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提供支持, 减轻企业的培训成本负担。三是建立行业协会及数据库。由政府支持建立行业自主管理的行业协会, 如外包服务企业协会;建立行业数据库, 向外包发包商提供客观权威的外包服务提供商数据, 降低搜寻成本。

(三) 抢抓机遇, 鼓励外包企业海外拓展, 促进企业国际化

从印度的发展路径来看, 其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就是其外包产业海外并购的历史。金融危机使欧美国家资产价格大幅度缩水, 可通过并购重组资产和业务, 将海外业务转移到国内, 加速外包的发展。中国外包企业目前规模普遍较小, 积累资金有限, 政府应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鼓励外包企业海外拓展, 并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带头作用的服务外包企业。

(四) 明确市场定位, 海外、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一是以东亚市场和欧美市场为重点市场。充分发挥中国的区位优势, 有效规避中国在英语语言和文化上的相对弱势, 加强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市场的开拓力度;并抓住业务流程外包迅速发展的机遇, 开拓欧美的业务流程外包市场。在服务外包发展的初级阶段, 可以将已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作为外包服务的首选对象, 提供近距离的、及时快捷的服务。为进一步向跨国公司总部和其他地区总部提供外包服务创造条件。二是在紧抓海外市场的同时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印度软件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印证了业务单一的危险, 拥有广阔的内需市场是中国企业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内地“信息服务外包”市场发展很快, 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率仅为10%, 与发达国家60%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空间。虽然中国4万亿投资中有些项目未直接投给软件业, 但水利、铁路、民航等众多基础项目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市场。中国企业可实现海外、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朱晓明.服务外包——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机遇[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全面国际化 篇10

中国人民币汇率正呈现出“违反市场规律”的怪现象。10月外汇占款日前被公布, 仅新增216.25亿元, 环比少增近1100亿元, 这一数据让不少分析人士大跌眼镜——因出现了两种截然悖反的逻辑。

逻辑之一: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10月份, 中国贸易顺差高达319.9亿美元, 创出4年来的新高;而10月份外商直接投资额为83.1亿美元, 两项合计为403亿美元, 仅此两项增加的外汇占款就应该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 而现在少了约2300亿元人民币, 只能理解为资本项目下的国际热钱大量外流, 人民币如顺应热钱外流, 应表现为贬值。

逻辑之二:自9月1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推出QE3以来, 人民币不断加速升值, 从9月11日的美元兑人民币6.3391升值到10月29日的6.2992, 升值了0.634%;如果这是市场因素推动的升值, 应该意味着国际热钱大量流入。

面对这两个相悖的逻辑,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自9月中旬以来的人民币急速升值, 并非由于美联储QE3推动, 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所导致;而是在国际热钱流出的同时, 央行人为地逆市场而动, 强行推动人民币升值。

即一边国际热钱外流, 一边人民币继续升值, 客观上创造了机会让国际热钱最大化收益离场。比如1亿元美元国际热钱是以1:8进入中国, 它在中国股市、楼市、PE等泡沫中赚得盆满钵满后, 已经很难赚更多, 它要流回美国, 最希望怎样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呢?人民币继续升值!这样它就可以以6.3:1兑换回美元, 将从中国外储中拿走1.27亿美元, 即仅从投机中国汇率政策中就净赚2700亿美元, 这还不包括其在国内赚的丰厚利润。

这个令国际热钱非常满意的汇率政策, 却非常不公平, 因为它违背了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国际热钱流入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出, 人民币贬值, 这才是天经地义,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正常而合理的情况应当是, 它来的人民币兑美元1:8, 走的时候是人民币对美元8:1, 那么, 中国即不亏也不赚, 而今, 是中国外汇储备净亏损了2700万美元。

千万不要小觑了这种损失, 如果在国际热钱加速外流的情况下, 人民币仍然保持升值, 甚至可能令过去10多年来中国积累的贸易顺差和FDI都给吃掉了, 即过去10多来国际上对中国的长期投资积累, 中国亿万劳工和企业家的辛勤血汗劳动的成果, 都可能被国际热钱作为汇率暴利而吞噬掉。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 今年2-9月, 中国贸易顺差和FDI累计增加1954亿美元, 但同期中国外汇储备仅增长了314亿美元, 换言之, 中国贸易顺差和FDI仅仅勉强够填补国际热钱流走的缺口。

本人曾经测算过, 截止2008年4月份, 潜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本金约9600亿美元左右 (方法为, 计算出基本没有国际热钱流入的1995-2002年外汇储备平均增长率, 以之推算到2008年4月, 其数量为1.15万亿美元, 而2008年4月中国的实际外储余额为2.114万亿) , 加上之后的热钱流入和热钱在中国国内的投资盈利, 合计应该不低于2万亿美元, 如果流出时再获得20%的汇率溢价, 则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部分都会被侵蚀。鉴于现在外储中美元资产约2万亿美元, 甚至可能出现美元汇兑危机。

这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的中国外汇储备和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变化中已有所反映。这一年中,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314亿美元, 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反而减少了1005亿美元, 按照中国央行曾经三次暗度陈仓式购买美国国债累计达5414亿美元 (即购买当时未向国人公报, 后被美国财政部公布修正调高, 分别为2010年2月调高1398亿美元, 2011年3月调高2684亿美元, 2011年9月调高1332亿美元) 的风格, 如非刚性的兑付离境国际热钱的美元需求, 很难想象央行会因其他原因大幅减持美国国债数量。

与此同时, 无法回避的是, 随着美国再工业化取得进展, 其推动PTT (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协议) 国家替代中国出口, 针对中国贸易保护的增加, 在国际产业结构由过去的全球一体化向未来区域化转向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贸易顺差和FDI在未来不断减少趋势在所难免。即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蛋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如果有关部门继续这种“割肉饲鹰”的汇率策略, 中国外汇储备不排除像烈日下的冰块一样迅速融化。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 国际热钱的外流何时由量变到质变, 由少量先知先觉的外流到大规模全面外流。在笔者看来, 这个时间点很可能是国际热钱全面做空中国的机制到位之时。

这个机制包括三个关键点:1, 大力做空股市的工具——转融券正式出台, 其一旦正式推出, 可以调动数千上万亿元的股票弹药, 配合股指期货做空中国股市, 由此进一步抽紧中国经济流动性;2, 国债期货, 这是做空中国国债, 引爆地方债务危机, 大幅推高国内利率, 紧缩国内流动性;3, 外汇的看跌看涨期权, 从而在资金进入中国时锁定离场时的风险。

以上三个机制, 外汇的看跌看涨期权在2011年12月初已经正式推出, 而最近有关部门透露, 转融券和国债期货都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

毫无疑问, 转融券和国债期货的推出, 对于市场上的强者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或许也是完善市场机制的探索。但是有没有考虑对国家金融经济安全是否造成的重大冲击呢?

即假如在国际热钱持续流出背景下, 人民币强行上涨一旦无以为继, 被迫下跌时;假如这时候恰好美国以色列发动对伊朗战争, 波斯湾被封锁;假如再恰好东亚地缘政治危机升级;假如又恰好中国转融券和国债期货推出, 中国是否遭遇被全面做空的危机, 我们还能够捍卫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后成果吗?

这是一个必须有人提出来的问题, 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

中国人民币汇率正呈现出“违反市场规律”的怪现象。”

全面国际化 篇11

外贸立足保增长、保份额、调结构。一是提高出口基地发展水平。在推动出口基地建设过程中注意与我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相衔接,注重与世界知名专业展会对接,加强南北合作和政策引导,完善开发区功能,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强化各类开发园区产业特色,进一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培育出口品牌,形成产品、企业、区域三个层次的品牌,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二是增强本土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以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为目标,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积极并购境外品牌,推进品牌国际化。把外贸出口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赴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带动机电、成套设备等商品出口。三是把外贸与内贸结合起来。通过网上展销、电视购物、设立专业展销会、进驻卖场等多种方式推动出口商品开展国内市场开发与销售。加快省内大型专业市场与国际知名专业展会的对接,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有效开拓国际市场。

外资立足稳规模、保领先、提质量。一是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抢抓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新机遇,密切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着力引进更加符合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层次更高的创新型外资项目,特别是物联网、新能源、环保等重大外资项目。二是发挥重点产业和大企业的整合作用。根据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13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我省产业的外向度情况,确定一批重点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产业链;同时,针对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促进增资、延长产业链,引进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发展高端环节,提高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抓住国家对设立私募基金、创投基金、投资性公司审批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引导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向我省新兴产业,促进股权基金投资于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利用国外创业板市场开展融资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和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四是优化外资区域布局。以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逐步优化沿海地区利用外资布局,引导沿海地区重点引进石化、船舶、新能源、现代物流等项目。在加快苏南地区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南北共建开发区建设和跨江联动,积极落实各种鼓励和引导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共建机制,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苏中、苏北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和苏南地区外资企业转移的能力。

外经立足上规模、拓空间、争先进。一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推动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广告宣传和质量认证,建立境外销售公司、产品展示中心、品牌专卖店和售后服务网络等,形成稳定、畅通的产品出口渠道。推动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兼并和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利用境外企业的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集聚区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东道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规划内项目快速集聚,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拓展境外投资合作的领域和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尤其在铁矿石、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方式,在海外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四是提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层次。推动我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明显扩大,跨国企业集团的经营实力明显提升,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推进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外派劳务竞争力明显提高。

外包立足优载体、促集群、创优势。一是做大做强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在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初现雏形的基础上,扩大外包规模,提升外包产业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继续推进南京、无锡、苏州三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二是努力形成服务业的产业特色。抓住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引进物流、金融、设计咨询、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各类服务业开放载体,加快建设服务贸易发展集聚区和示范区,做大做强花桥国际商务区,形成全省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外智立足建平台、强机制、优环境。一是拓宽人力资源引进渠道。依托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驻外机构、境外高校、研发机构等的合作,定期在境外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依托各类创新基地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类孵化器等载体,吸引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落户江苏;依托重大项目引进人力资源,通过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等项目平台,让人才随着产业的引进而落户。二是创新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开展境外培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开拓外经贸从业人员的国际视野;开展联合培训。推进各类大专院校与境外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培养能力和水平;开展基地培训,建设国际服务外包等多个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着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水平。三是营造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环境。在新一轮发展中,我省服务业开放水平将大大提高,白领人才急剧增多,人才对环境的要求从过去的物质为主更多转向精神需求,因此,应更加注重打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以及适应人才精神需求的文化环境。

内贸立足扩消费、稳市场、保增长。一是扩大农村消费。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率。提升“双百市场工程”的商品集散和价格发现功能,加快农产品加工、物流、冷链系统的建设。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建立稳定产销关系。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及家电下乡继续扩大品种,简化手续。支持生产资料企业延伸农村服务网点,满足农村木材、钢材、水泥等产品消费需求。二是扩大城市消费。推进家庭、家政服务一体化,鼓励社区发展理发、洗染、菜场、废旧物资回收等服务网络和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持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拓展服务项目。加快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推动“大众化餐饮”工程。加快推进零售业节能行动,促进循环消费。i是扩大换代消费。完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研究完善补贴标准和操作方式,着重提高便利性、协调性和规范性,加强政策效果评估。促进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维修服务市场、拆解报废车市场和汽车租赁市场的配套发展,形成完整服务体系,增强汽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四是扩大信用消费。创新信用、融资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继续发挥内贸信用险在拓展市场、防范风险方面的积极做用。创新信用消费模式,扩大信用保险补助范围,推进信用消费。支持和规范商贸信用服务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鼓励网上购物,规范网上交易环境。五是扩大节庆消费。结合传统和现代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种“购物节”等促销活动。整合各地活动资源,组织开展全国性促销活动,不断提升活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促进机制。目前苏新合作机制已逐步建立,已召开了三次理事会,每年都推进一批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不断被移植和创新。今后,我们还将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合作机制的建立:一是苏台合作机制。2010年大陆与台湾将签订ECFA,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海峡两岸商务合作区建设为平台,建立完善苏台合作机制。二是苏港合作机制。依托江苏与香港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使苏港合作制度化。三是江苏与友好省州的合作机制。江苏的友好省州最多,从这些友好省州中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推动建立经贸合作机制,加强经贸往来,拓展合作空间。

(作者系江苏省商务厅厅长)

全面国际化 篇12

爱立信即将于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2012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 以“网络社会”为主题, 展示人类即将步入全面互联的网络社会以及爱立信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爱立信将与中国的ICT行业和所有莅临爱立信展台的参观者分享智能网络与智能运营, 以及在媒体、交通、电力、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业务创新。

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 (Mats H Olsson) 表示:“智能终端的普及正不断地推动全球的移动宽带进入快车道, 引领人们走向网络社会。在这一阶段, 我们要从更深的层次来重新审视移动宽带内在的商业价值, 重新思考如何实现创新, 优化经营, 充分发挥移动宽带的潜力, 参与变革并获得盈利。我们相信, 取得这些突破的核心, 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而这一切都将仰赖运营商优质的移动宽带网络以及高度的智能化运营。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与服务提供商, 爱立信正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乃至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在移动宽带的新形势中不断突破, 取得成功。我们期待着与中国及全世界的ICT行业一起迎接网络社会的到来。”

在本届国际通信展上, 爱立信将展示一系列基于智能运营的网络技术和解决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网络社会

能够想象握手即能传名片、接触大门就能身份安全识别, 不用再担心忘带钥匙吗?爱立信将展示实现以上场景的“我即网络”, 它通过一种概念型技术“电容耦合”实现, 充分彰显了爱立信所倡导的网络社会的终极目标“人即网络”。

如果家庭设备和任何联网终端, 就像社交网络的好友与你沟通, 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爱立信将现场展示社交物联网, 通过这一网络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各种家用设施的远程控制的场景, 这些设施包括灯、收音机、安保设备等。社交物联网使得通信的范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是网络社会实现的重要一步。

业务创新

在通信领域, 爱立信将演示个人通信解决方案RCS-e, 它将增加基本通信业务的价值, 并提供差异性通信能力, 使运营商能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端对端解决方案和多样化的用户体验。

在媒体领域, 爱立信以推动新时代视频演进为宗旨, 展示“从看电视到玩电视”的全方位视频解决方案, 此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家运营商, 不仅兼具高扩展性、高灵活性与高性能, 更可支持跨平台部署于任何网络上, 为内容提供商、电视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了全方位的融合与共赢。

在交通行业, 爱立信基于位置的智能交通应急信息系统, 利用ICT技术, 实时收集并分发车辆、道路等交通信息, 有效引导车辆行驶, 提高出行效率, 并在突发灾害状况时引导疏散。

在电力领域, 爱立信展示为澳大利亚Ausgrid智能电网项目建设的LTE无线通信专网, Ausgrid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电网公司, 主导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的示范项目。这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全应用、大覆盖的商用智能电网项目。

电动车充电时巨大的用电量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对电网的冲击, 爱立信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针对电网侧的信号迅速作出反应并调整充电的模式, 满足电网的管理需求。该方案利用了爱立信专业的电信收入管理系统, 使车辆可以在任何提供充电服务的运营商处充电并得到一张统一的账单, 并利用外置SD卡增强安全性, 更能支持包括射频识别与二维码的多种启动充电模式。

为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爱立信的公共安全/专网LTE解决方案实现动态优先级和预清空, 进行实时多媒体业务智能调控, 利用LTE高性能的视频能力与LTE一键通和IP电话功能, 增强专网与公网的互操作性。

智能网络

智能管道是移动宽带进行业务创新的基础。爱立信的智能管道2.0解决方案引入多业务智能网关与智能策略中心 (IPMC) 等重要节点, 允许运营商对融合的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进行综合策略控制。

爱立信将展示成熟的智能立体网系列产品, 包括可支持3G/4G/Wi-Fi的微蜂窝基站产品系列以及电信级Wi-Fi设备。新型微微蜂窝在高网络流量的环境下, 作为无线基站在宏蜂窝层的补充, 可以有力提高网络容量和性能。

爱立信完整的多模无线基站产品组合, 从微微基站到宏基站, 可以一同布署在智能立体网络中。由于爱立信智能立体网络解决方案采用了整合的灵活回传方式, 安装简易且可以统一维护, 相比于采用多供应商产品, 最多可以帮助运营商减少50%的成本。

爱立信最新4G/LTE IP移动回传网络帮助用户提高对IP回传网络的感知。新一代IP回传网络将专注于提高网络传输容量, 技术向全IP演进以及降低碳排放。

爱立信将展示其成熟稳定可商用的TD-LTE/LTE FDD融合平台, 多标准的RBS6000基站系列系统和解决方案。该系统为包括GSM、WCDMA、CDMA在内的多技术标准演进至LTE提供了公用的基础设施。基于此平台, 爱立信将演示VGo机器人、基于IMS的高清视频语音通信、TD-LTE与LTE FDD互操作等业务。

随着联网智能手机不断增多, 上行容量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爱立信将在本届国际设备展上展示增强的HSPA网络上行能力解决方案, 能让运营商提供3倍的上行数据传输速率。这项成果是通过结合使用爱立信干扰抑制软件和四天线无线基站实现的, 无需升级手机或其它消费电子设备。

此外, 爱立信还将演示可商用的HSPA+168Mbit/s的下行解决方案, 这为广大运营商的HSPA系统演进提供了完整的路线图。

智能运营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原有的通信网络运维模式, 原有的以网络为核心的运维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新型价值模式, 爱立信计费和支撑系统 (OSS BSS) 通过对网络的端到端实时监控、对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对网络-业务-终端-用户的综合关联形成智能化监控、智能化营销以及智能化保障。

爱立信的掌上运维 (ENOM) 电信管理服务解决方案专为电信运营商实时运维网络而打造。运营商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方便接入网络管理运维系统, 获取实时性数据, 验证网元状态, 识别网络故障并可实时推送告警, 提高运维效率, 且还能通过短信、彩信或邮件将实时的网络状况共享给同事或相关人员。

云计算

爱立信云计算管理系统 (E-CLMS) 基于电信级网络管理的成熟技术, 支持包括OpenStack在内的多种商业或开源Iaa S管理模块, 提供灵活的包含云网络资源在内的模块化资源定义云计算服务。精确的云计算网络能力管理和灵活的SLA相关服务部署将帮助云运营商提供强大的个性化、差异化云业务。

智能终端

Nova Thor U8500是一个高集成度的单芯片智能手机解决方案, 采用1GHz双核ARM Cortex A9应用处理器, 支持14.4Mbit/s HSPA+网络传输速度, 具有先进的多媒体和3D图形处理性能。凭借U8500的强大动力, 采用该解决方案的智能移动设备能够满足游戏、网络浏览、高清摄录等对CPU性能要求苛刻的应用, 在3G时代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

上一篇:环境化学课程下一篇:国家补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