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法治(精选11篇)
全面法治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颁布的时间不久,仅隔几年便又一次进行修订,而且立法赶在《能源法》出台之前,可见节能乃当务之急,国家对制定这部法律是何等的迫切和重视。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了实现未来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指引,奋发努力、开拓前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是一部施行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法典,其执法主体和监督主体十分明确,调整范围从修订前只偏重于规范工业节能,扩大到涵盖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对各部门、各单位权责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其中对有关建筑节能部分,为我们建筑行为节能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既有倡导节能技术进步,鼓励节能成果的条款,也有对违反节能规定、浪费能源资源的处罚。对政府部门将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度和节能考核评分制度,地方节能实施和任务完成情况,将作为官员的考绩。该法罚则一章多达19条,对不执行节能或违反有关条款的,处罚十分严厉,这表明《节约能源法》是一部约束效力很强的刚性法律,体现了国家推行节能减排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新《节约能源法》的出台,使我国节能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我们要认真学好这部法律,广泛宣传好这部法律,要使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都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坚持节能减排工作常态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法治 篇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总的要求和主要任务,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
2015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对推进中央企业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核工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中核集团是重要的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法治央企建设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定实践者。推进法治央企,建设法治中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重要政治责任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加强法治工作是集团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法令行则国强,法令弛则国乱。国家如此,企业也如此。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现代企业首要的要求和标志,就是依法治企,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推进改革发展。
首先,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求我们加强法治。我国已经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阶段,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到法律监督各个层面更加严格更加规范,在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法律制度规范将更加完备、要求更严格,法律的执行力度将更大、监督力度将更严格。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依法治理、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厉行法治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曾介绍,百年经营最核心的经验就是两条:一是变革,二是守法,而且守法比变革更重要。核工业要做强做优做大,做到基业长青、世界一流,就一定要学习这种尊崇法治的精神,坚持不懈厉行法治,以法治保障改革创新、以法治护航发展。
第三,加强法治工作是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集团积极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大走出去、引进来步伐,面临的外部政策法律环境相当复杂严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直接损失,甚至陷入法律纠纷的泥潭中。当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频频碰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治意识不强和运用规则能力不足,很多教训非常深刻。面对这些风险,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固步自封。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应对,大力加强我们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充分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规避风险、解决争议,为集团走出去、走得稳、走得安全保驾护航。
全面推动法治中核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做到心中有法,形成自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法治工作,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当前,我们有的单位特别是领导人员,对待法治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就说明还没有从内心真诚地信仰法律,没有真正树立起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首要的一条是要学习法律,切实提高企业领导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全员普法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人人学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二是严格依法经营管理,做到坚守底线,依法合规。依法合规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规范,这既是企业的底线,也是红线,不能碰触,更不可逾越。当前,有的单位存在只重业绩、忽视规范管理的现象,包括在审计、巡视过程发现很多违法违规的问题,实际上是离开了法治精神这个企业管理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坚持“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从源头上把经营行为始终规范在法律框架内,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不踩线、不越界。依法参与市场竞争,坚决杜绝违法牟利、违规开展高风险业务的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崇尚契约精神,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表率。
三是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做到预判风险,防患未然。法律风险是客观存在,不能回避,但可以预判,也可以预研,更可以预防。防范法律风险,是企业法治工作的核心和要义,是法治工作的价值所在。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健全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法律事务机构具体实施,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总部和各板块、各成员单位分级负责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法律审核,强化对重要决策、重大经济合同和重大项目的法律审核,将法律审核嵌入管理全流程,有效实现法律风险防范的全覆盖。切实强化国际化经营法律风险防范,认真做好项目前期法律风险的论证识别,积极应对好投资所在国的法律审查,妥善处理好出现的争议纠纷,切实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
四是加强法治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做到提升能力,补齐短板。做好法治工作,组织机构是基础,队伍是关键。坚持问题导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法治工作短板,解决机构人员和履职能力问题。特别是业务量大且法律风险较大的成员单位,全面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配齐配强总法律顾问。大力加强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针对集团经营需求,加强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既懂经营管理,又精法律业务的高素质法律人才队伍。
五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制度为本,重在执行。好的制度既是法治的具体体现,又是推进法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法治企、推进法治中核,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上至国家法律法规和国有资产监管各项制度,下至集团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树立制度权威,强化制度刚性,做到党组依法决策决议、总部依法指导管理、板块依法生产经营、员工依法履职尽责。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而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制定再多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加强宣贯培训、纳入业务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考评等多种方式,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定期开展规章制度梳理工作,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及时发现制度存在的问题,堵塞存在的漏洞,不断提高制度的规范化、科学性。
切实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法治中核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法治工作纳入集团整体工作部署,将法治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考核、同步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发挥法治建设“关键少数”作用,对法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亲自研究、亲自协调、亲自督办。通过“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形成全员守法的局面,促进法治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二是加强考评问责。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法治建设考核体系,将法治工作要求纳入集团计划预算考核体系,重点考核成员单位法治工作效果和“十三五”法治工作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落实问责制度,重大经营活动因未经法律审核,或虽经法律审核但未采纳正确法律意见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依照集团公司问责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全面法治 篇3
关键词:法治思维;全面从严治党;环保工作
法治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环保局党组织在履行行政义务的同时,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加强环保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引领、规范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一、把法治思维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环保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改革中要努力做到改革与法治相衔接,确保环保行政执法不错位、不越位。
(一)要推动环保工作向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转变
1.遇到问题找法
查找法律依据,弄清楚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应当怎样处置、解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怎样办,做到依法理性地看待问题、研究问题。
2.解决问题靠法
充分研究有关法律法规。既要研究直接规范调整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也要研究与问题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3.创新发展“立法”
对于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及时咨询上级环保部门或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应指导意见,规范环保行为。
(二)要推动环保工作向既有秩序又有活力转变。更加注重维稳与维权相统一
把环境信访调处纳入社会治理大平台中,完善环境信访分流交办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公开接访、重点约访、包案下访“三结合”,切实解决好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
1.更加注重综合施策
一方面坚持源头控制不降门槛、打击违法排污毫不手软,另一方面坚持环保宣教全民化、主动服务常态化、舆论引导多源化,通过政策上明确、心理上疏导、舆论上引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更加注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方参与
依托三大平台建设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建设,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环境治理体制。一是以环保政务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社会互动平台。二是以媒体曝光、“四群双评”预防监督机制为载体的环境管理参与平台。三是以环保公益基金会、环保志愿团队为载体的环境救助平台。
(三)推动环保工作向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转变
目前面临的很多环境矛盾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要结合实际,通过建设“四维矩阵”模式助力环境矛盾化解。
1.环境监管维度
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村(社区)环保员制度,实施“责任到人、每企有人”环境监管责任制。
2.矛盾排查维度
建立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源头信访、重点督办化解突出信访、定期回访稳控重复信访”的环境信访处理机制,做到疑难问题挂牌督办,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不断巩固工作成果。
3.区域协作维度
建立区域环境共建共批制度,共同探索项目合作开发,排出时间表,逐步清理整治区域交界环境问题,共建生态绿色隔离走廊。信息公开维度。抓好信息公开督查,全面、全程及时发布行政处理情况,依法强制推动企事业单位履行公开义务,做到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环境问题投诉处理情况、重点案件查处情况、监管对象名录“五公开”,着力打造阳光透明执法。
二、把依法行政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一)法定职责必须为是勤政底线
认真履行法定环保职责,按照“三定”规定中的职能界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责任,坚持为民惠民便民导向,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把全部环保职能都履行好。建立环保系统绩效考评机制,以“重实绩、重贡献、重效能”为导向,对各部门、各岗位每项业务工作的效能、廉政、规范等各方面进行百分制考核,推动工作提质、服务提效、形象提升。
(二)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廉政红线
准确把握“两个责任”的基本内涵,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班子及成员履行责任、纪检组监督责任”四个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厘清责任界限。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
(三)加强和改进依法履职是行政生命线
按照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整合执法资源。开展环境执法规范年建设活动,研究出台环境监察履职尽责规定,完善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程序和考核标准。强化环保司法联动,建立与公检法司对接机制,健全案件信息共享、司法提前介入、案件联席会商等制度,实行强强联手,齐抓共管,合力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活动。
三、把法治宣教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
坚持把懂法和守法作为环保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提升履职能力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引导和支持党员干部在促进全民守法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环保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一)进一步提升干部学法用法能力
完善环保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新法新规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把法治作为环保部门新进人员和初任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考核,努力使环保干部掌握工作所必须的法治通识、法律知识、守法常识,形成依法办事的自觉。
(二)进一步强化环保法治宣传能力
围绕环保法治建设,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等重要节日,将环保法律送进学校、走进社区,广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社会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环保普法宣传中的作用,与电视、广播、报纸联合制作专题、专栏、专刊宣传,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形。
(三)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湖南:出台意见全面建设法治人社 篇4
《意见》提出, 到2020年, 湖南省基本实现法治人社的新格局:以权责统一为基础的责任人社, 以高效便捷为重点的效能人社, 以公开透明为要求的阳光人社, 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公正人社, 以诚实守信为准则的诚信人社, 以廉洁从政为保障的清廉人社。
《意见》突出问题导向, 一方面, 查找人社部门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 结合实际深入查找系统内存在的难点问题, 如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提升与行政执法权限下移的矛盾、社会保险行政执法内部权职交叉等。
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保障 篇5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作了宏大的目标阐述,又规划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十八大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中,法治占据着突出地位,法治既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法治对小康社会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的建设;二是法律的实施。
对法律建设而言,就是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依法保障、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向着实现小康社会总体目标顺利迈进。
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一方面要以立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管理法律化,及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弥补我国社会管理法律、体制和机制的不足。
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引导我国依法平稳度过当前的“生态环境敏感期”,全面建成美丽中国。
对法律实施而言,就是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基本要求,确保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通过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建设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领域立法速度不断加快,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完备,保障这些法律的正确实施,一方面有利于依法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法律的实施全面落实人民民主,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从宪法、基本法到各级立法对实现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都有相对完整的规定,保障这些法律的正确实施,对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法律的实施落实各项行政法律法规,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近年来,我国行政立法突飞猛进,一些重要领域都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这些法律法规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依据。正确实施行政法律法规,使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无疑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保证。
通过法律的实施保障社会稳定,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准则。保障法律全面正确实施,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畅通不同利益表达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诉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全面法治 篇6
省人大:
科学立法 护航社会经济发展
立法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制定地方性法规、批准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这三项权利共同构成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12月16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海埂会堂就“推进依法治省 ,守护七彩云南”做了系列发布会的首场发布,推行科学立法,护航社會经济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祖龙、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马春文发表讲话 ,并在现场答记者问。
为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巩固云南改革开放成果,保障云南各民族人民的合法权益,解决依法治省中遇到的重大问题,35年来,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的各项政策方针,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共制定和批准地方法规 480件,其中,制定地方性法规225件,批准昆明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68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87件。
围绕“一个制定,两个批准”,积极探索立法工作的客观规律,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总结立法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从尝试运用立法手段规范社会关系,到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从追求数量的 “有法可依”,到注重质量的“科学立法”;从根据云南实际配合国家立法制定好实施细则,到针对发展需要主动创新开展自主立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从无到有,日渐成熟,一个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立法工作。目前,全省37个民族自治地方都出台并适时修订了自治条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事项有了法规准则。民族自治的各个领域单行条例150件,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行政强制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需要,先后组织了四次对现行有效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共废止法规140件,集中打包修改86件,使立法主动适应了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一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实施意见,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云南实际,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力争使每一项地方立法都符合宪法法律精神,符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人民群众意愿,以立法引领改革,在改革中完善立法,走出法治云南建设特色之路,开启法治云南建设的崭新篇章。
省政府法制办:
依法行政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云南省自觉将依法行政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省政府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张宪伟介绍,按照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云南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自觉把依法行政列入各级政府重要工作,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省、州(市)、县三级政府普遍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和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2007年以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等16项制度,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开展13批次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共精简省级行政审批项目1972项;政府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纲要》实施以来,共完成地方性法规草案和省政府规章立法项目183件,同时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规章清理工作,累计清理规章1456件次;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建立了“四级政府、三级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审查体制和各项工作制度,全省清理规范性文件238656件次;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得到巩固,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听证、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制度,截至2014年4月,省政府及31个省级部门、14个州(市)政府和62个县(市、区)政府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已有13个州(市)和68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开展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组织了50余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政执法检查,办理了1000余件行政执法个案监督案件,依法审查公告了行政执法主体5663个;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云南省行政复议规定》《云南省行政复议证据规则》等8项制度,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受理渠道下移,建立与法院和信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行政行为监督成效显现,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进行政问责制,2010年率先探索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全省各行政部门确定重点环节35100个,关键岗位25200个,制定监督防范措施67500条。
张宪伟表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下一步,云南还将加快完成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等重要任务,向着“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目标加速迈进。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研究 篇7
一、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意义重大,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是规范办学机制,提升院校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法治建设在办学方面的目标体现为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用法治的理念在权限范围内公正的运用权力,并以程序化的方式妥善处理校内事务,从而规范办学机制。但从目前看来,高职院校的法治体系还很不完善,很多办学的模式中保留着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规章制度等欠缺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综上,高职院校唯有通过法治建设,方可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综合实力,在激烈的高等教育事业竞争中脱引而出。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是创建平安校园,维护校园和谐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投入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校园规模,还是师资力量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管理上的复杂化,也使得各方面的矛盾越加突出,教学、人事、科研、后勤等方面出现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这便影响着校园的稳定与发展。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法治建设力度不够,缺乏规范的法治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由此,当前形势下亟待大力推进高职院校的法治建设工作,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维护校园的安全与和谐,从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
推进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绝不仅仅是走马观花般的向学生简单介绍现有的某些部门法,而应是教育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利、如何作为我国公民主动参与国家的法律监督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基础法律教育被纳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之中,统一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有限的课时之下,法律教育内容的课时更是被一再的压缩,这便使得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因此,在高职院校推进法治教育,就要打破以往单一的法律知识灌输模式,转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增设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类选修课,例如财会专业开设《经济法》、医学类专业开设《卫生法》等,同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开设《婚姻法》、《合同法》、《劳动法》等实用性较强的法律类课程,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法治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推进法治教育的形式,除了传统的课堂之外,还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征文、设立法律咨询网站、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案件庭审的旁听,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理等多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丰富法治教育的课堂,使法治教育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便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化管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是依法治校的主要对象,要将依法治校真正落到实处,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法治校园,对教育者和管理者进行法制教育必不可少。”⓪学生的法治观念直接受到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程度的影响。因此,法治的落实必须在高职院校率先厉行,根本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法律素质,建立健全依法办学、依法治学的监督机制、提高学校管理的法治意识、增强学校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的执行能力,把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事关全局,必须坚定信心,以人为本
以坚定的信心推进高职院校的法治建设,学校应当以学生为本,为将其打造成符合本院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来展开日常各项工作。因此,推进高职院校法治建设,其实质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对院校发展中的所有人和事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在此过程中,领导干部是关键,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到高职院校的法治建设进程中。⓪将高职院校的法治建设纳入学院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优势,建设符合学院发展需要的,符合依法治国要求的法治化高职院校新模式。教职员工要积极带头,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严格落实科研、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效保证高职院校法治建设的有序进行。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慢慢减退,社会用工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凸显,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育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将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高职院校势必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桂云.高职院校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培育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篇8
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和法制方式的关系就如道、术、器, 如果说法制意识是法、法治方式是术、器, 那么法治精神是其中的道, 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道家讲道法术器, 四者层次不同, 他们听起来很悬, 但道理很容易懂, 比如两个人开车去广州, 一个开奥迪, 一个开奥拓, 谁先到?这关键不在器上, 有比器更重要的, 就是术, 假设开奥迪的是个新手, 奥拓的司机有几十年驾龄, 不往沟里开, 那他可能就先到。但反过来, 是不是肯定奥迪先到呢?这就要看“法”, 方法对不对了, 老司机开奥迪不走高速, 而奥拓新手走高速, 也许他就先到了。最后如果器、术、法都占优势, 即老司机开奥迪走高速, 就一定先到广州吗?那也不一定, 最后就看关键的“道”了。正如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所讲, 如果老司机开着奥迪上高速, 结果高速上错了, 直接北上了, 很难先到广州。这就是“道”, 道是大方向是根本。
法治精神其实就是一套价值体系, 体现了其“道”的本质, 实现依法治国, 必须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例如, 习总书记十分重视树立宪法权威, 强调宪法的地位, 这便是一种价值取向, 这一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 是宪法发挥权威作用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正如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中谈到中国的乡土社会秩序建设时说道的, “法律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 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 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 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 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 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因此, 依法治国必须重视法治精神的培育。
当前培育法治精神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长期面临的、最为艰难的挑战。之所以说是挑战而非机遇, 关键在于我国当前的精神世界状况, 有人概括为道德滑坡, 世风日下, 其实质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就像前面讲开车的例子, 现在很少有人能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 多是关注物质、技术, 条件方面, 更不会去关心“道”, 即大方向。更多关注能开多少钱、什么牌子的车, 而对于是否遵守交通规则, 是否能够通过文明驾驶体现出高素质等等并不关心。以至于有的人开着奔驰往沟里走, 开着奔驰酒后驾驶飙车、肇事, 结果开的车越高级, 可能造的后果更严重。因此, 关注精神世界、精神生活, 才是关键, 才是把握了大方向, 充实和提升精神世界是培育法治精神的必经之路。
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叫做精神生活, 马克思将生活分为三大部分, 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本身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包括相对于肉体生活的“心理生活”、相对于经济生活的“文化生活”、相对于日常生活的“心灵生活”。重大自然灾害之后, 受灾人群的心理生活受到极大冲击, 要对其进行心理救助, 使灾民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心理生活更加健康;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心灵生活是超越日常琐碎生活, 对无法直接体验和终极问题的关心, 比如梦想、信念等。心理生活着眼于精神生活的主体及其具备的能力;文化生活着眼于精神生活的对象和媒介;而心灵生活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和典型形式, 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具有超越性、恒常性和稳定性。
因此, 法治精神作为人的心灵生活, 是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严格按照法制方式办事的出发点和根源。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 只有树立了法治精神, 才能实现法制意识的长久稳定性, 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法治方式中, 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说法治精神是依法治国之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在树立法治精神。
“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非常精辟的揭示了法治与道德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中, 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所要坚持的五项原则之一, 其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
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可以比喻为做人的境界和底线, 即一个人活在世间, 最差不能违法, 最好要做有道德的人。道德与法制是人之为人, 人区别于动物的上下边缘。道德和法治是不可分离的, 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同理, 在现实生活中, 依法治国和道德的滋养共同为社会和谐提供支撑。一方面, 很多时候, 人的自律意识并没有那么强, 尤其是在群体行为的庇护下, 人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 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产生。当人一旦自律失控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就要依靠法律的强制力、威慑力约束和制裁人的行为。另一方面, 只有法治的规范作用和他律是不够的, 也要重视强化自律、重视德治的教化作用。培育法治精神离不开道德的滋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
全面法治 篇9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有很多方面, 但是从现在大学生法治品质的现状上看,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
一是学习法律知识。从“一五”普法到“五六”普法决议中都明确提出, 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治教育课程。可以说, 绝大多数大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习法律知识。但事实上, 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并不高, 对具体的部门法律知识的掌握特别欠缺。我们都知道知法是用法、信法、守法的前提。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们的知法环节都没做好, 做的不够扎实, 何谈用法、信法、守法。所以, 大学生法治教育一定要把学习法律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 绝对不能含糊。
二是培育法治意识。经过多年的法治教育, 总体上讲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 但也不是完全遵守。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大学生最应具备的两种意识。法治的社会基础是对规则的遵守, 恪守规则是法治的第一重含义。近些年, 说的最多的最明显的不守规则的就是“中国式过马路”, 这也反应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欠缺。由于违法成本低, 他们对法律的遵守也会选择投机取巧。所以, 大学生规则意识要从细小的事件开始抓起, 以免形成违法犯纪的心理习惯。
权利意识要求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范围, 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 并尊重他人的权利。大学生拥有权利意识就会行使权利, 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物。大学生拥有权利意识就会对权利进行救济, 有利于形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法治的核心是对权利的保障。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是法律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只有当人们的权利得到保障, 法治建设才能赢得人们的支持。
三是培养法治情感。大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需要良好的法治情感, 他们对法治的支持, 法治的信奉, 法律的信仰都需要法治情感来维系, 否则只会使大学生对法律漠不关心, 挑战法律权威, 对司法不信任, 甚至以身试法。良好的法治情感最终体现在法治的信任上。在一份关于大学生法治情感的调查中, 只有20%多的学生对法院能做出公正判决有信心。这表明大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很不信任。所以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 对法律实施过程的信任, 对法律实施结果的信任。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情感, 不仅仅要靠教育的实施, 还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中, 对法治环境的治理也相当重要。
四是提高法治能力。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是使大学生拥有必要的法治能力。“大学生法治知识的多寡, 法治意识的强弱, 法治信任的有无, 最终都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而行动需要能力。”法治社会的大学生必须要拥有以下几种能力:第一, 对法律后果的预见能力。法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去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法律后果, 从而提醒自己, 避免发生违法行为。第二, 对行为合法与否的评价。法治评价能力就是要求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 对他人以及政府的行为做出合法与否的判断, 从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第三、对公权力的监督能力。对公权力的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大学生拥有监督公权力的能力就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敢于打破公权力不作为、滥作为的恶习, 为民主法治的建设增添力量。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法律知识, 而是要求把法律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外在的法治能力的系统化过程。掌握法律知识是前提, 拥有良好的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是重要保障, 拥有较强的法治能力是目标。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 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全面法治 篇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提出把每年的12 月4 日作为“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党组就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出通知, 明确要求“要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 切实加强和改善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其中的“高素质”就包括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 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 增强高职学生法律意识, 提高高职学生法律素养, 对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 高职院校在加强和改善法治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对部分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了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梳理后, 发现高职院校在法治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一) 学生对法律知识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学了用不上, 既然如此, 不如不学。学生没有认识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法治社会, 法律无所不在, 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知法、懂法, 就不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 二) 学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学校是领导对法治教育不够重视; 有的学校是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 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现象; 有的学校没有成立统一的法治教育机构, 等等。
( 三) 法治教育课时得不到保障。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得以进行, 即使如此, 有时课时也得不到保障。
( 四) 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是法律专业, 又未经过专门培训, 对某些法律术语自身也是一知半解, 给学生讲授法律课程时法理讲不清、案例讲不透, 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五) 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渠道单一, 自觉性和关注度不高。在高职院校, 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 除此以外, 就是学校的宣传橱窗偶尔会张挂一些法律宣传教育图片。
( 六) 学校法治教育方式落后, 学生学法氛围不浓厚。学校法治教育方式主要是说教灌输, 单调枯燥。
( 七) 学校法治教育没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不管学生学的什么专业, 千篇一律学一样的法律, 没有把法律知识与学生当前所学专业、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和现实生活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致使学生学法处于要我学, 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
二、主要任务
( 一) 创新法治教育形式。要运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法治教育的作用, 重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宪法法律权威意识和国家意识。
( 二) 融合法治教育内容。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法律知识, 而是要求把法律知识转化为内在的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再进一步转化为外在的法治能力的系统化过程。[3]”因此,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片面地灌输法律基本知识的层面, 重在培养、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 三) 法治教育从关心爱护学生着手。要让学生懂得, 守法不仅仅是在维护公共秩序, 也是在保护自己; 而违法不仅仅会侵犯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 也会损害自身的利益。从而增加学生守法、用法的意识,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基本要求
一是要确保法治教育课时到位。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法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进行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
二是要确保法治教育活动机制化。学院、分院及各职能部门要统筹制定法治教育制度。
三是要确保法治教育常态化。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是项系统工程, 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需要常抓不懈。
四是要提高法治教育教师的授课水平。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治教育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 同时要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 使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
五是要完善和规范高职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生活实际和成长需要, 按照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 积极组织法学专业教师结合高职学生特点, 编写法治教育校本教材, 进一步规范法治教育内容。
四、方法与途径
( 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法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法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真钻研教材, 结合时代发展要求,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形象生动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增强学习效果。
( 二) 积极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在“2. 11”国际互联网安全日, 在“3. 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在“6. 26”国际禁毒日, 在“11. 9”消防安全日, 在“12. 2”交通安全日, 在“12. 4”国家宪法日, 通过法制宣传橱窗、墙报、画廊、图片展览,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组织守法有奖征文竞赛, 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 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 寓教于乐。
( 三) 充分利用节点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在学生进校时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 在学生校外实训时开展职业操作规程学习, 在学生毕业时开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学习。
( 四)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法治教育。“针对非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 针对不同的专业, 制定法治意识培养目标。[4]”高职院校要结合经济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建筑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制造类专业、电子电气类专业、信息类专业等不同的专业, 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有条件的分院要开设相关法律专门课程。
( 五) 深入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人们常常说身教重于言教, 高职院校全面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之中, 其本身就是法治教育的一种静态模式, 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 六) 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基地建设。与学校所在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建立法治教育联系机制, 组织学生旁听案例、参与纠纷调解等, 让学生在法律实务中提高法治意识。
( 七) 把法治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良好的道德基础, 是推进法治社会构建的前提。人的道德品质越高, 遵守法律的意识越强。[5]”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一个没有道德意识的人不可能有法治意识。因此, 在加强法治教育的同时, 应当同样的要重视道德教育,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 八) 运用“互联网+ ”开展法治教育。“在网络信息时代, 新媒体作为教育载体和平台, 比传统教育具有显著的优势, 体现在高效性、便捷性、交互性和生动性。”在校园网上开设法治教育平台, 同时开通校园法治微博、校园法治微信等平台, 传播法治新闻、法治实务案例, 链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 开展法治知识竞赛, 等等, 充分发挥“互联网+ ”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N].人民日报, 2014-10-29 (01) .
[2]教育部党组就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出通知[N].中国教育报, 2014-11-16 (01) .
[3]孙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探讨[J].法制博览, 2015 (20) .
[4]耿兆辉.中国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6) .
全面法治 篇11
【关键词】法治 法治社会 社会治理 多层次多领域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封二-01
“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六项”任务之一。并且对此又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布置: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因此,每一名公民和每一名法律工作者有必要思考“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及其相关问题。
在论及“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及其相关问题的时候,有必要首先明确“全面构建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如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措施及其两者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叙述。
一、如何理解:全面构建法治社会
1.立法
全面构建法制社会的基础上健全社会治理所需要的法律。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于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不仅要完善现有的法律条款,而且也需要根据治理新问题的需要及时地制定相关的法律。因此,这些新的法律与原有的法律一起将完成对治理社会所需法律体系的构建。有且只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并为其提供一个法律前提。因此,在全面构建法律社会的实践中,健全法律体系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这最为关键的一步中,立法是基础。
2.普法
如果说立法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那么普法就是实现法制社会的基本保证。因为,在普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建立公民的法制意识,而且还能使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因此,所谓的普法不是对简单地法律条文的宣讲。在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只有通过典型的案例,才能使参与普法的公民对于法律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尤其在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代传媒。无论是电视法制频道的“普法栏目剧”,还是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的新闻宣传。在涉及到具体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法律解读。否则,法律的宣传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说,虽然新闻节目不是专业的法律宣传,在其报道的新闻过程中,它却可以起到法律宣传的作用。因此,对于特定的新闻事件,既要有对其发生原因及其具体的事实的说明,也要有对其处理结果的通报。特别是后续报道更能起到普法宣传的作用。
从普法的对象来分析,所有的公民都是其普法的对象。无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龄小的;无论是有一定法律知识基础,还是没有相关法律意识的人员,都应该纳入普法的对象。而且对于这些人的普法一定要造成一个普法常态。只有常态化的普法活动,才能起到常态化的普法效果。
3.执法
立法也好,普法也罢,它们都是为执法作准备。这里所谓的“准备”有两个层面的意思,既它们是有法可依的基础,也是执法必严的基础。只有公民明确了自己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他们才能配合相关人员的执法行为,才能在遇到执法出现偏颇的时候,大胆地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自觉地监督执法者。例如,常见各大媒体的城管与商贩之间的执法案例。如果商贩在其违法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或许就能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如果每一个地方的城管都能严格执法,严格地按照法律赋予自己的管理权做出相应的管理行为,或许就能降低两者之间的矛盾。例如,延安城管踩人事件就是一个这样的案例。这是一例城管没有严格按法律要求行使管理权和做出过激行为的案例。从城管的一方面分析,城管行使管理职责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作为一名执法者,他们却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是做出了过激行为对商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而对于商贩来说,如何他们对相关法律条款有深入地了解,他们或许也就不会与城管直接发生肢体接触。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宜。所以说,执法的前提是普法,普法的前提是立法。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具体措施
1.知法
知法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基本措施之一。所谓的多层次治理,在其行政管理的层面上可以理解为省、市、县、乡各个管理层面上的相互性、协调性的法理;在其以法理方式为标准的区分中,它又可以理解为系统性的治理、综合性的治理和源头性的治理;所谓多领域治理是指各行业的协调治理。无论是立法、普法、还是执法行业都需要相关的法律治理。但是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执法,哪个领域的执法,执法者和被执法者都需要明确法律的内涵,即知法。否则,他们无论哪一方都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因为,在法律的面前,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守法
守法有两个层面的理解,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守法”往往被理解成是遵守法律。在第二个层面上,“守法”还有依法维护权利与尽义务的内涵。作为一名执法者,他要根据赋予他的权利去处理违法行为;作为一名被执法者,当他知晓自己的违法行为后,他有义务配合执法者完成他们的执法行为;当被执法者发现执法者有违反相关的法律行为的时候,他又有义务向其管理单位进行投诉与举报。从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做出应该做的事情。因此说,守法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核心措施。因为,守法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去行使管理行为;根据法律的约束,去尽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
3.创新
“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不仅涉及到法律体系的完善与更新,而且也涉及到法治模式的新构与重组。特别是对新的执法模式的探索,更是实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关键。无论是对上边提到的“知法”,还是上边提到的“守法”都是这个新模式关注的焦点。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这种新型法治模式的构建还涉及到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更新,无论是以前所谓的“标本兼治”,还是现在法治的“新常态”也都是其研究的核心;无论是在具体的法治措施中,提倡和健全维权机制,还是结合化解公民纠纷的新措施,都应该体现在这种新模式解决具体法制问题的策略中。特别是多元化调解机制参与这种新法治模式的构建,更能使其体现出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特点。多元化调解机制的构建中,不仅要关注司法调解的作用,还要突出人民调解的特点。尤其是行政调解的参与更会使这种多元调解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总之,“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并且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把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运用到各层次的管理中,各个领域的管理中。通过专业的法律思维和规范的法治行为处理好各个领域存在的各个层次的法律问题。从而通过相关的创新行为,为全面构建法治社会,实现多层次多领域治理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树峰.依法治国与司法公正[J].理论研究,2001(S1).
[2]沈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应尊崇民意[N].光明日报, 2014-09-18 (013) .
[3]何毅亭.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4-11-03 (001) .
[4]梁逍.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04) .
【全面法治】推荐阅读:
加快法治广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08-28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06-30
坚守法治信仰,共筑法治中国梦07-05
“枫桥经验”中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07-16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08-29
权力法治07-19
法治节目07-19
法治要求10-17
法治制度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