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阅读(精选11篇)
全面阅读 篇1
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 它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阅读能力人人皆有, 但阅读水平高低不齐, 有的学生尽管读了一些文章, 做了许多理解题, 但阅读能力仍不见提高, 语言水平低当然是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除了词汇、语法、句型结构这些语言因素外, 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还有一些非语言知识因素, 如识记、推理、判断、归纳、评价能力, 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少等等。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尽早抓起,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 需要经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 方能逐渐提高。那种认为高一、高二先打好基础, 等到高三再突击抓阅读训练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此, 学生进入高一后, 教师就要制订计划, 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古人治学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道出了语言实践量大所起的积极作用。学汉语可以如此, 学英语当然也不例外。因此, 我们从高一起就经常选一些难易适中、幽默有趣的小故事或科普读物, 打印出来发给学生用于课后阅读, 要求他们在5分钟左右做好一小篇短文练习, 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上记下所用的时间。每周在课内进行定时测验, 同时还经常组织百字竞赛活动等。
二、立足课本, 强化课文整体理解教学
我认为, 课文是最好的阅读材料, 须充分利用。学习课文时, 我们应当把课文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 即进行整体理解教学, 整体理解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安排预习课文时, 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 注意作者的弦外之音, 对文章的评价分析要坚持“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文章中任何一个句子都不能孤立地去理解, 而应与文章的中心联系起来, 切忌捕风捉影, 不着边际;课内讲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课文, 培养语感。
三、精选材料、广泛阅读
近年来高考试题阅读部分除了逐步加大难度之外, 在能力的考查上更注重实际掌握英文的能力, 从趣味性故事到计算机信息产业、基因工程、网络教育、社科类和科普文章等无所不有。因此我们要精选材料, 广泛阅读。所谓精选, 首先要考虑材料的难度, 一般情况下, 阅读材料应略浅于所学的课文内容, 生词量不要太多, 如果生词太多、内容太深读起来就会困难重重、索然无味, 学生就会望文兴叹, 便很难坚持下去。其次要做的是四新, 即内容新, 不落俗套;题材新, 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人物传奇、新闻报道、旅游杂记、科普知识无数不包;体裁新, 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面面俱到;问题新, 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领域, 要构思新颖, 设疑巧妙, 以求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在能力。常言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能巩固已学的词汇、语法知识, 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信息, 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加强阅读指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快速阅读是阅读技巧的综合体现。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 要高度集中思维, 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 要养成视读的能力, 即用眼睛扫描文章内容, 按意群、词组理解句子的意思, 不要朗读或默写, 不要逐句读, 不要用指头或铅笔点着读, 不要随时倒回去重读, 不要边读边和别人说话。如果念得很慢, 一词一词地读, 注意力不集中, 往往念完全文感觉还是很茫然, 每个词都认识却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 所以现在的英语测试都有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
2. 要一口气将整篇文章读完, 要边读边记有关重要内容, 尽量减少回读次数。注意力应放在整篇文章上, 不要过多地考虑每个词或短语的意思。如果遇到与信息无关的生词, 最好跳过, 不要在这些词上过多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如遇到与信息有关的生词, 要尽量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知识去猜测其含义, 最好不要查阅字典或参考书,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解题能力
在文章结构上寻找快速阅读的突破口,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既快速又正确的解题技巧。说明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应用文——比如新闻评述, 它的结构是叙述事实、引用别人的评论来分析论述、得出结论。阅读时重点放在主要内容和线索句子上, 必须要看懂作者在说些什么, 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切忌用自己的观点篡改作者的意愿;全面分析、考虑所给出的信息, 仔细揣摩作者思路;同时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 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内容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也很重要, 因为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把握住这几点, 对提高判断推理题的正确率很有帮助。至于猜测词义题, 学生要仔细阅读画线部分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 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去猜测。
全面阅读 篇2
一、平衡连接词
1. 单一式:and, or, but
2. 短语式:as well as, rather than, other than, instead of
3. 相关式:both...and, not only ...but also
from..to, either...or
between...and, from...until
the same as, such as, as ...as
neither... nor, not...but, neither...or
二、平行的形式
X and Y
X, Y and Z(不常考)
X, Y, and Z (常考)
三、平行的性质
1. 单复数的平行(不是绝对要平行)
比如:cells, organs, adn tissues
a heart, veius, and arteries
2. 词性的平行
绝对,但是无adj的名词例外
local, state,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对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对
seasonally, or yearly 错
~~~~~~~~~~adv. ~~~~~~adj.
3. 时态的平行
可以不平行,但是必须有相应的不同时间
4. 结构形式的平行
doing, to do, adj+n, 动+宾 结构要平行
5. 语态的平行
Dallas, Texas, has become a national hub of bank,
~~~~banking
fashion, manufacturing and transportation.
6. 排列位置的平行
主 not only 谓 but also 谓 对
Not only 主谓(倒装),but also 谓 错
四、not only...but also的省略
1. ...not only...but (also)...
2. Not only 主谓(倒)but 主谓
3. Not only 主谓(倒),(;)主+also+谓
4. Not only... but...as well
托福阅读如何冲刺?
第一阶段(3周):巧背单词,死磕阅读材料
单词量是托福阅读备考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背单词效率,考生须坚持背核心词汇,可以每天分时段背,并采取“循环复习”的策略,即每天在背单词的同时,需要复习前一天或几天背的单词,这样才能记得牢。同时,积累一定的学科词汇,学科词汇以“认识”为目标。
死磕练习题阅读材料,即前3周每天需要练习一篇文章。做这篇文章时必须在规定时间(20分钟)完成。做完后对完答案要好好分析,并对文章进行精读,要求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间的关系或文章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信息,对以后做推理题、内容小结题等很有帮助。此外,考生可以整理出自己理解错误的单词,构建属于自己的词库。
第二阶段(1周):妙用练习题进行练习
练习题 是以往托福考试备考资料的汇集,能准确地反映托福考试的难度、做题时间和单词量等实战方面的情况。
在这一周内最好保证每天进行一次阅读模拟,即一小时内完成3篇文章,以此检验自己的水平。阅读模拟可以选择性地去做,如练习题 16、17、25、26、27、33、34等。这种模拟能体会到考试时间紧迫的感觉,了解到时间把握方面的薄弱点,从而进行心态调整。当然,做完后必不可少地要进行主动分析。同时,在单词记忆上,要注意强化同义改写的情况,可以参考无老师编著的《7天搞定托福单词-镇魂单词包》,还要熟悉托福阅读熟词僻义表。
第三阶段(考前2天):温故知“心”,从容应考
考前2天属于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要把之前做过的题,尤其错题,认真地再看一遍,还要把自己之前整理的词库再复习一遍。也可以按题型逐一回顾做题经验、方法和出题陷阱等,做到胸有成竹,保持稳定的心态去迎接考试。
总之,托福阅读考查的是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考生备考时一方面注意夯实英语基础,另一方面把握常练习题型的做题技巧。只要双管齐下,阅读取得高分不是梦。更多托福干货敬请关注新东方在线托福考试。
托福阅读推理题的分析
一、推理题的两大分类:有共性的推理题和无共性的推理题。
这里所谓的有共性推理题就是说题干中有和原文内容相同的关键词(也叫线索)。根据关键词回原文定位,然后进行推理。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推理题都属于这类题目。对于无共性的推理题,也就是题干中无线索,一般使用排除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通过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返回原文找信息点,采用排除法是解决这两类题型解决的共同策略。
二、推理题的三个具体的解题思路:
1、一般对比推理:根据两个事情的对比特征,问其中一个事物的特征,只要将与之形成对比的另外一个事情的特征否定掉就可以。
2、时间对比推理:在这种推理中,一般有两个形成对比的时间段,它们所具有的特征一般相反。当题干问一个时间段的特征时,只要将与之相反的时间段的特征否定掉就可以了。
3、集合概念推理 :一个大的集合的两个方面形成对比,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关系,也就是一个的增加意味着另一个的减少。反之,相同。这个比较抽象,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如:Both the numb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d in nonagricultural pursuits expanded rapidly during the half century following the civil war, with some of the most dramatic increases occurring in the domains of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and distribution.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of the economy after the Civil War?
(A)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d little effect on farmers.
(B) Th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orking in agriculture declined.
(C) Many farms destroyed in the war were rebuilt after the war.
(D) Farmers achieved new prosperity because of better rural transportation.
文中指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增加了。由此可知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下降,所以(B)为正确答案。
三、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注意的信息点:
1.日期和数字。
2.关键词: 表示多少的副词: many , some, much of, several , a few ,most …;情态动词:may, can , could…;表示过去的:used to be , was, were , at one time, previously ;表示不是唯一的: not only ,not exclusively等。
如何提高托福阅读理解能力?
一、学会概括主旨大意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思想。能否抓住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考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主题思想是文章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才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从文章的构成来看,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通常是通过段落中某一个句子概括出来的,也可能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在找主题句时,需多注意文章或段落的首尾部分。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首句,第一段末句或者全文的末句。 二、掌握细节题答题策略
在阅读中,作者往往要通过许多具体的细节来解释或说明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解释或说明文章主题思想的句子通常被称作“支撑句”。在回答细节类问题时,考生应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在选择答案之前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迅速在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掌握推理解题技巧
在阅读中,推理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推理题与细节题的区别在于,作者没有将问题或者观点直接、正面地陈述出来,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考生需要透过表面文字推断出隐含的意思。这类题的干扰选项有:1)只是原文的简单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2)看似从原文中推断出来的结论,但实际上与原文不符;3)根据常识判断是正确的,但不能从原文推断出来;4)纯属主观臆断。解答这类题时,考生需要根据文章所给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超越字面的含义,弄清作者的隐含思想。
托福阅读如何进行精读训练?
在进行大量阅读时,选择阅读材料很重要。首先,在难度上,要选择略高于自己的现有阅读水平的材料,这样才不会有严重的挫败感,才能有所提高。另外,在题材方面,不能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而要根据新托福阅读题目的特点,选择各个学科的阅读材料,但是这些材料的专业性不要太强。
1、首先要从单词入手: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不仅要知道它的汉语解释,还要掌握它的英语定义及用法,尤其是单词在文章中的用法,它有无巧妙之处,是否有特定的意义。
2、其次要从“语法”入手:这里所说的“语法”不仅指句子的主、谓、宾成份及句子主干,更重要的是指对各种语法现象在思想表达方面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形式。当然,在开始阶段需对某些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进行分析。
3、再次,是从句型入手:精读时,一定要学习各种好的句型,并模仿造句。同时,对于一些长句要进行分析。
充分利用阅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篇3
纵观古今中外诗人、学者,谁不是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熟知先秦诸子散文、建安风骨、汉赋、诗词呢?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较高的语文素养功在于阅读,听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提高语文成绩不在课堂上,而是课外,那就是阅读”;古人也倡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那样才会达到习作练笔时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笔下生花的效果。
幼教的引导,尤为重要。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良师,也是益友。当孩子天真烂熳地向你问:“天上的星星有多少,月亮婆婆何时回来,天上有几个太阳公公,世间真的有鬼吗?……”时,迸发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爱好兴趣,作为最好的启蒙教师——家长,就应该不失时机地忙趁东风放纸鸢了,无论在大小的书店里若寻觅到童话、寓言漫画书购回赋予孩子时,你会发现他那惊讶表情和满足的样子,不需要说,你已经很成功地在孩子的心中埋下阅读、写作的种子,只是等待秋收万颗籽了。这时,你不妨试着假装好奇地问问,书中画了些什么?当孩子津津乐道时,他的浓厚的兴趣和需求就达到幼教学会——看的效果。万事开头难,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了。
当调研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时,你会惊讶的发现一个问题,他们的差距太大了。在农村三尺讲台,挥舞粉末二十余载,怨天载地,说什么基础不好,过渡不行,似乎与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然而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是自己治标而不治本的根源呀!倘若我们推行阅读,拓展阅读。你会意外的发现什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凑的效果也就迎刃而出了。
古文人墨客的诗词曲赋是任何一位译者也难以阐述出其当时的思想情感,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难免自己以为才高八斗,自恃其高的解说就相形见拙了。任何一位导演也难以塑造出小说中作者的意愿,以及人物惟妙惟肖的完美的形象和杂乱多变的精神世界。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感受,不同层次文化修养就有不同的体验和审美观。它是电视、电影等表现手段无法替代得了的,也是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刻下永久的难以忘怀的印象。它给读者以饱满的情感,热烈的体验,细腻的笔调,从而得到完美的感受。因而,培养阅读的趣味性也就不乏无门了。当他们在视野上有所拓宽时心胸就会博大,精神上有所振作时就会锐意进取,品味欣赏上有所感觉时文人修养,个人素养,人身价值就会提高。此时,无须说你已经步入了文学的边缘。利用阅读就会缩短城乡语文素养的距离。这样你就在培养语文素养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二步——读的效应。
历史文献,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天地;给人们留下优美的遗产;给大家留下学习的文苑。不妨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儿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它的生命力可以长达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以及几年的状况,纠其原因。它有着音乐美、韵律美、意境美、时代信息与节奏都非常强的因素,诗歌亦是如此;万绿丛中一点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多么清新、秀美、隽永。散文更是色味双全,在其间你会享受出食之未有的滋味,观赏到天下迤逦、壮美景致,作者用犀利的文字道出了别人想到而难以说出的话来,给人以美妙绝伦的感受,真正达到了高峰体验。小说它是各类文的浓缩,《红楼梦》一书,堪称红学和百科全书。可以从医学、建筑、服饰、茶艺、文学、政治、风俗、易经等几十种角度去品味、学习,它是文化的沉淀,阅历的推进,知识的拓展。诸如此类,我们在文海里会获得莫大的精神享受和食粮——这是欣赏的结晶。
在语言训练中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篇4
一、指导看图训练, 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动画、音像等, 并且大部分插图、动画、音像就是声情并茂的故事。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 让学生先看图, 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 我先引导学生认真地看书中的插图, 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白兔和谁的对话?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白兔相信了吗?经过学生的预习, 加上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 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 而且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 看课文是怎样写小白兔和燕子、小鱼、蚂蚁对话的?为什么燕子低飞,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东西会下雨呢?学生体会到了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 为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 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种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对读懂课文, 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加强思维训练, 培养阅读思考能力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 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是一年级实验教材选文的一个突出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两只鸟蛋》一课时, 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 以读促思, 在读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想想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爱护鸟蛋和保护小鸟的重要性。学生在发言过程中, 不仅认识到了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就是两个生命, 还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特别是在讨论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看见了什么时,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各抒己见。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学生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 思维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再如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可设问:要救出掉到水缸里的小孩, 通常用什么方法?而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 这是一种什么方法?使学生领会到通常的方法是“让人脱离水”, 就是从水里捞出小孩;而司马光“砸缸”是“使水脱离人”, 是逆向思维。这虽与通常思路和方法不同, 但同样达到了“人水相离”的救人目的, 显示了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明才智。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 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三、结合说话训练,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 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 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乌鸦喝水》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时, 我让学生自由练读后, 指名一生读, 读后, 我说:你读得很认真, 只是听了你的朗读, 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大家想象一下, 乌鸦怎样“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 你会看到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 并涌现出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象, 并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有的说, 我看见乌鸦找了好多地方;有的说, 我看见乌鸦一会儿飞到树林里找, 一会儿又飞到山上去找;有的说, 乌鸦一边找, 还一边说:“渴死我啦!哪儿有水呢?”有的说, 乌鸦一边找, 一边说:“水真难找哇!”这样, 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使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 体会了乌鸦因口渴难耐而着急的心情, 这时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 学生读得很投入, 读出了乌鸦非常焦急的心情。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 真可谓“一石三鸟”。
四、强化朗读训练, 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考研英语起飞 全面备战阅读理解 篇5
虽然的考研脚步才刚刚开始消失于大家的视线中,虽然现在距离2014考研差不多还有一年的时间,但是考研学子们已经开始把寒假复习计划提到日事议程当中来了。如果要在这一年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正常的学习生活计划,同时又要轻松面对考研,这的确需要大家来认真规划。
精读=理解+速度
要想把阅读搞好一是要理解、二是要速度。英语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其中阅读部分由4 篇阅读文章组成。时间是足 够的.,但很多人会觉得时间上紧张。这里建议考研学子们应该养成精细阅读的习惯。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沉浸在英语阅读的氛围里,计划好每一周时间阅读的量和速度,直到考试前夕。怎样来进行阅读的练习呢?研粒儿们需要做得是1周做一套题:周一用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4篇文章。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做,培养自己在有限时间里精细阅读的习惯。周二至周五精读每篇文章,每天一篇。周六把这套题的阅读部分再整几周做的题系统复习一遍。基础较差的同学须在6月底之前将阅读材料做一遍,然后再稚以每周做一套题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泛读量,一直坚持到考试之前。
全面阅读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全面综合 积极性 预测
一、开展全面综合教学
英语如同汉语一样,有最基本的字母,字母组成单词,单词又组成句子,句子再组成文章,于是就有了我们的阅读材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综合教学放在第一位,可见“全面”和“综合”的重要性。英语阅读材料由许多词汇和句子组成,因此非常考验初中生的基础词汇量和语法运用。开展全面综合的英语教学,首先需要同学们打好单词基础。只有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阅读起来才不会觉得吃力,从而减少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焦虑感和枯燥感。积累词汇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背多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同学们觉得自己背会单词之后一定要多进行“写”这项工作。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对同学们进行单词的抽查,督促同学们多背单词,多写单词,增加词汇量。其次,全面综合教学重视的就是语法的运用了。初中英语虽然不算太难,但是对于一部分初中生来讲,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多对同学们进行语法上的指导,熟能生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全力配合下,相信同学们的英语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以七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一单元为例,由于刚开始接触初中英语阅读,老师需让同学们先熟悉本单元单词,然后在进行阅读。这一单元的单词有address 地址,penfriend笔友,magazine杂志,hobby业余爱好,own拥有,architect建筑师,form年级等等,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应该先让同学们将这些单词牢牢地记住,可以通过布置拼写、背诵等作业来进行辅助,同学们在对单词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进行阅读会变得更加简单。
二、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任何教学过程中,如果同学们兴趣缺失,积极性很低,那么这个教学都不会是成功的教学。因此,要想全面综合的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必须要将同学们的积极性提升上来。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及特征,在此,我们把活跃课堂气氛当作提高同学们积极性的方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取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在进行阅读课之前,先让同学们阅读一些短篇的趣味小故事,放下对阅读材料的畏惧感,轻松愉悦的投身到阅读中去。
在这里我们以一篇幽默短篇故事来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故事是这样的:A mother mouse was out for a stroll with her babies when she spotted a cat crouched behind a bush. She watched the cat, and the cat watched the mice. Mother mouse barked fiercely, "Woof, woof, woof!" The cat was so terrified that it ran for its life. Mother mouse turned to her babies and said, "N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a second language?这个短篇小故事讲述了老鼠用一种独特的叫声吓跑了一只猫的故事,简单有趣且富有哲理,非常適合初中生阅读,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同学们在阅读中明白一些深刻的道理。在日常的英语课上,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有趣的英语小故事来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初中生们年龄小,心智不像成年人那样全面,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才能够变得更好。
三、培养快速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由很多的单词,加以语法运用组成,如果我们过分看重每个单词的意义,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阅读教学,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思维敏捷性,增强同学们的思考能力,训练同学们的语法运用。阅读,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必过分追求逐词逐句的进行翻译,往往只需要进行全篇的通读,理解大意,能够找到核心句即可。在很多时候,同学们喜欢将阅读材料中的每一个单词都翻译出来,生怕自己不理解其中的单词意思,但是这样做反而不会对阅读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阅读的题型也没有要求我们将每个单词翻译出来,况且,这样做也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所以,在初中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同学们的快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这样的一篇阅读材料:Spring is the first season of a year. There are there months in spring: March, April and May, The weather is warm and windy. It rains a lot. The trees turn green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coming out. In spring, I can wear my shirts. I often plant trees and go hiking. So I like spring very much. Of course, 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too.这篇小短文简单介绍了春天的特点,以及小作者喜欢春天的原因。通篇下来可以看出,文章内容比较简单,生词比较少,因此,只需要快速进行阅读即可明白文章大意。
以上就是本人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后提出的建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出效果的,希望各位教师和同学们能够善始善终,坚持学习,共创良好的教学课堂。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之后,同学们的阅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石之风. 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 甘肃教育,2014(22).
[2] 张秋红. 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2).
[3] 虞华.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A].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 2011.
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方法
一、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的讲述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做到广泛拓展课外知识,一些教师没有做到很好地提醒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知识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方法还没有成形,而且大多数小学生玩心较重。以上种种因素均导致目前小学生阅读能力较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教师和学生作出改变。
二、关于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关建议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抓起。关于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充分使小学生从小树立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及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的意识,小学是一个人的性格及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现在开始树立这种观念有利于其未来的发展,阅读可以充分扩展一个人的知识面,并且通过阅读我们也将学会如何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如何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身的修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要从小让他们树立终身阅读的理念,这是尤其重要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其阅读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书籍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如何降妖伏魔的?《聊斋志异》中哪些故事比较离奇?等等。在查找书籍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书籍的海洋里有许多丰富的知识,就会有那种想要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其次,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的阅读场景,模拟一种读书交流会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课外通过阅读而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其知识面的拓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其掌握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要充分重视增强课堂模拟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再者,教师可以对那些阅读书籍较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而且可以激励别的学生投入到阅读之中。
2. 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合适的方法,阅读也是如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书中的经典优美句子摘
见。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了思想启迪,逐渐发展了求异发散思维。
总之,我们应努力拓展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空间,提供个性发展的土壤,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受,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抄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就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阅读故事情节的层面上。此外,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好,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加以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地介绍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合适的书籍,在泛读的基础上对一些篇章进行精读,掌握其精华。再者,阅读书籍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类,要做到博览群书,多方面的阅读将会极大地扩大其知识层面,这极有利于未来各个学科的学习,避免出现知识面狭窄的现象。多方面地掌握知识也将使其思维更加缜密,可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傅雷家书》、《百科全书》等。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时可以做到专心致志,阅读要有良好的实践规划,确定阅读的频率,做到边阅读边思考,做好阅读笔记,等等。阅读时专心致志是必需的,只有当自己专注于某件事时,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学生在读书时,必须做到全神贯注,这样其将更好地漫步于知识的海洋,从而在理解他人所著的书籍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万不可心不在焉,这样就是在浪费时间。其次,要做好一周或者一个月阅读多少书籍的规划,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遗忘阅读情况的发生。小学生阅读规划的制订需要教师及家长的帮助,并对其加以适当监督,因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边读边思考是很重要的,对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加以思考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记忆文章的内容,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也将会思考这些知识可以用于以后哪一方面的学习之中,这就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的最终目的还是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边读边思考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阅读的潜能。做好阅读笔记是很重要的,当你第一次阅读某种书籍时,将自己的见解注在旁边,也许以后再次阅读时将会得到更深刻的看法。在小学生阅读时,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以后当自身的知识层面进一步拓展时,其思考的深入性将体现得更加明显。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的付出,教师及家长应该让其明白现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在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三、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急于求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慢慢积累,不可以强制其进行相关的阅读,过分的强制则会导致小学生失去阅读兴趣,这对于其以后阅读能力的培养都会有影响。其次,小学生自己也要做出相关努力,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全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以上对于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建议只是初步研究,相信经过同行的讨论后可以得出更深刻的见解。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
参考文献:
[1]朱兢.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语文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
[2]顾唯娟.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0.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朱启英
(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江苏淮安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语文教学要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注重学法指导,做到读写结合,强化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教最终达到用不着教”,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落实在每一次学习实践中。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获得审美享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温故知新
槐乡五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指名说)多媒体出示六个叠词(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香喷喷、白生生、喜盈盈),请用上这里面的一个或两个词说一说槐乡或者槐乡的孩子们。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对槐乡的印象,找到各自的初步感觉,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走进槐乡,感受美景
1. 放眼赏花: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一会儿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出示顺序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而定)(多媒体出示:“五月,杨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引读:当我们站在山坡上,四处眺望,只见槐乡的———;让我们走近些,把视线瞄准那一片槐花,只见,有的———;让我们再近些,站到槐树下,仰头张望,只见———(字体变红)。在作者眼里,槐花似茫茫瑞雪,像玉雕的圆球,如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那在你眼中,这槐花又像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和句式)看完了图片,谁能用“有的槐花();有的槐花(),像()。”这样的句式写一写你眼中的槐花?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搜索一些能切合课文,反映槐花特点的图片、录像,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画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与文本相通的桥梁。]
2. 侧耳倾听:
这么美的槐花真是让我们大饱了眼福,它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引来了谁?出示句子:“‘嗡嗡嗡……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指名读)。细心的同学,你们发现没有,这两句话前后对得很整齐,你们看,老师把它摇身一变,它就成了一首诗: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诗一样的韵味。女生读写小蜜蜂的句子,男生读写孩子们的句子。想一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还有谁会被吸引来?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吗?比比谁想得最独特,说得最美。咱们四人小组在下面讨论讨论。
3. 闻香沉醉:
我们的槐乡之旅,饱了眼福,饱了耳福,现在,忍不住想要———闻一闻。(教师用体态语演示“闻”)。出示句子:“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也美美地“闻一闻”(学生练读)。这一“闻”,你闻出了槐花的什么特点?(板书:香)。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清香、醇香、浓香)。把这三个词语的位置调地翱翔于知识的天空,激发其自主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其在阅读中更好地成长。
换一下好不好?为什么?(生讨论)。师小结:这三个香一个比一个香,一个比一个浓。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香味传递给每一个人,传递到每一个地方。(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难怪作者说,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结合板书发出赞叹:好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重点字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反复对话,与同伴亲密对话,与教师平等对话,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目的,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培养语言感受能力,并抓住文本中具有韵味的两句话,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出了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独特的“美”。】
三、融入槐乡,体验乐趣
槐乡的五月,花美人更美。不信,你们就去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镜头一:小姑娘、小小子的快乐。你们读得这么投入,看上去似乎已经与槐乡的孩子融为一体了。谁来读读槐乡小姑娘的话?你接下去读读小小子的话。出示句子:“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可真有口福呢!”。指名女生读,并采访:这句话中哪个字让你觉得很特别?为什么?(生:飘)。体会一下,小姑娘飘起来的心情怎么样?带着这份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你想飘到哪儿去?告诉人们什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快乐!小小子呢,你们这会儿心情如何?为什么觉得快乐?让我们起立,一起做一次大大咧咧的槐乡小小子,可以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听完了朗读,我感觉你们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板书:快乐)
镜头二:吃槐花饭,送槐花蜜。槐乡的小姑娘,小小子们,现在,老师来到了槐乡,你们准备怎么招待我呀?(多媒体出示第二小节内容)
四、赞美槐乡,倾吐所爱
1. 槐花不仅美了我们的眼睛,还填饱了我们的肚皮…
…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多媒体出示并导读: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2.(多媒体出示: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飘香的季节”和“孩子的季节”说得更具体吗?
五、寻花觅香,提升素养
这么美的槐花,只是让我们欣赏岂不是太可惜了?让我们行动起来,设计一个槐乡节,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好吗?别忘了,一定要给这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设计一个创意的欢迎标语哦。
【设计意图:在课文结束部分巧借文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帮学生搭起了说话练习的平台,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帮助学生又一次走进了文本,对全文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使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板书设计:
飘香的季节多美香
槐乡五月
孩子的季节快乐热情好客
参考文献
[1]顾春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2).
[2]陈婷.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2010(01).
全面阅读 篇8
一、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 应试教育的需求。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之一是为了应试教育作准备, 众所周知, 高中英语的学习同小学及初中英语学习大不一样, 高中英语阅读的难度大、篇幅长、生词多, 文章中涉及到的语法也较多, 面临这样的挑战, 我们在英语考试中, 面对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 会觉得厌烦, 甚至很多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将文章看完, 并做到认真翻译、认真解答。这对很多英语学习薄弱的同学来说是很吃亏的, 因此, 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考试中都能从容面对长篇阅读理解试题。
(2) 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基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加强青少年国际交流基础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将英语这种国际通用语言作为打开国门的基础, 从青少年起开始学生的培养英语阅读的能力, 这样从阅读中他们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 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都知道, 要想真正达到国际交流的能力, 就要首先了解对方的文化, 而语言恰恰是文化的晶体与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展开想象, 体会英语中的奇妙和英国的文化特点, 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科技等知识, 缩短中英在认知上的距离, 继而达到国际交流能力培养的目的。
(3) 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阅读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会语言知识, 更是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获取到文章中提供的信息, 领悟文章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 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我们更加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培养将使高中生提高自我约束力, 提高自学能力, 拥有正确认知的基础, 而看似枯燥的英语阅读的学习则是磨炼学生们的意志、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督促学生们勤奋努力的好办法, 从而让大多数的高中生们改掉懒惰的坏习惯, 拥有健康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态度, 最终达到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的良好效果。
二、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技巧
对于高中生来说,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技巧之一是要掌握时尚热点新闻及新词汇。我们知道, 对于汉语阅读来说, 任何陌生的文章、陌生的新闻和词汇, 我们都可以快速理解, 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而英语对我们来说是稚嫩的, 我们无法快速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含义, 因此, 我们首先要多了解英国的时尚热点新闻。新闻是文章的含义, 当我们用无数单词串联在一起拼成整篇文章时, 看起来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另外, 我们要多了解新词汇, 例如人才与就业热点词汇 (下岗、分流、白领) 、经济与商业热点词汇 (双赢、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 、科技热点词汇 (神州飞船、人类基因组、蓝牙技术) 等, 这些词汇映射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新词汇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
目前, 很多高中生对于英语阅读理解仅仅停留在明白了文章大意、将文章下的题目尽可能做对的表面工作上, 而要想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就要学会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与汉语言文章的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是深入理解文章含义、分清文章主次、提炼文章精华的关键, 因此, 我们在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时, 不要仅考虑文章大意, 更不要以做题的错对作为阅读能力的评价, 而是要将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升华到中心思想的提炼上, 培养学生们用英语表达其内在含义。
四、增加英语情景交流模式
全面阅读 篇9
笔者在苏州三所大学(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加2007年日本语能力等级二级考试的学生中展开了一个问卷及口头调查,其中关于要占考试总分的30%以上的阅读理解部分,调查结果显示:
1. 时间来不及,文章来不及看,最后只能随便写写答案;
2. 单词不认识,长句太多,以致文章整体不太懂,答案凭感觉;
3. 对于深层理解题、指示代词指向题、概括题等常见题型,答案基本靠猜;
4. 对于一些文章的出题类型不清楚。
实际上,作为日语教育工作者,大家都一直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作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日语精读和泛读课,教师一般都将重心放在语法点和句意的讲解上,这就让我们的学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常常出现一篇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好像是都懂了,但合上书本,整篇文章讲出的基本内容和要点还是一片模糊,更谈不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了。笔者认为,在中国的日语教学中,可引进些中文的教学方式,汉语、日语都是一种语言,而且我们的汉语工作者在提升阅读能力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中文阅读时讲究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一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到全篇的思想内容。这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当然阅读是充满感情色彩的思维活动,每人对文章的理解角度、侧重点不完全相同,感受也有差异,但我们都应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达到阅读的理解要求,即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由认读理解,到完全消化,而且平时要多读多看,这是阅读的必由之路。
二、日语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分析及平时训练时的解决方法
1. 单词问题。
每年日语能力等级考试一级、二级一般有9篇左右长短不一、题材不一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有多个不认识的(不属于相应等级的)词或词组,学生对此十分害怕。当然作为中国学生来说,首先必须实现日文向中文的转换。这种转换不必是100%,但必须是充分、有效的,才不会影响阅读做题。我们在看一篇中文文章时,并非每个单词、每句话都能看得懂,但这并不影响对于全文意思的准确把握。日语也一样,“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真理。
2. 长句、复杂句问题。
日语作为一种外语,自然有其独特的方面。在文章的句子上,日语最大的特点是:日本人喜欢用长定语句、长状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这一点是我们日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对于这点,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一下中文中的“病句分析法”,即“抓主干,丢枝叶”。在日语的句法体系中,一般将句子成分分成六种:主语、对象语、述语、连用修饰语、连体修饰语、独立语。这些成分都可以在中文的语法体系中找到相应的结合点。我们在平时学习时就要对那些复杂的句子采用这种“抓主干,丢枝叶”的方法。无论再复杂的句子,通过分析,发现其主干部分,即“主谓宾”,就抓住了句子的大意,接下来就是加上其它的修饰成分,这样一来,一个复杂的句子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方法在翻译中十分有效。
3. 全篇文章问题。
作者写文章,就是要通过文章来传递某种思想。而作为读者,就是要通过文字来发现作者的这种思想。日语也同样如此。每年的阅读理解文章各种题材均出自作家、报道之中,自然有其深邃的思想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掘。一般来说,阅读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认读部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组、标点、修辞和句式等,这是阅读的基本层次;另一个是理解部分,包括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而绝不是孤立地认识几个字、词或认识几个人物。如果把阅读仅仅停留于认识的阶段,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更不能领略文章的精彩之处。
我们在阅读时,在理解句子的含义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全篇中心思想的把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文所采取的方法是分段,写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日语的阅读中来。从全文整体入手,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晰,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找出相应的中心句。最后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全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才能说对文章理解了。
三、借鉴中文教学法对我们日语教师的要求。
1. 任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备课。
不仅要在字词、词组、语法上花力气,而且要在全篇的段落结构、篇章脉络上花大力气研读。通览全文,对全文的思路的把握务求“精炼”、“准确”。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做到通览全局、游刃有余。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学生们树立整体阅读的思路。
2. 改变学生们惧怕陌生单词的思维定势。
授课时,要将重心从单词转向句子、段落的含义,向学生传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思想,让学生们从心理上克服看到陌生单词、词组就心慌的现象。
3. 要认真分析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的阅读题型。
就像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一样,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是引导我们日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思路与方法的准确与否的标尺,总结题型、分析对策自然是十分必要的。而对题型的分析又可以借鉴中文的题型划分方法。
4. 注意引导学生的阅读速度。
毕竟参加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获取信息。我们可在平时经常进行模拟考试现场,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做题。
5. 培养学生的二次阅读习惯,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在日语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李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
摘要:在日语课堂上,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日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日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笔者就日语阅读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日语阅读教学理论日语阅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日语阅读特点和重要性理论方法论
一、日语阅读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日语阅读教程可以选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时代的文章,可以不受文体的限制。广泛阅读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广泛地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了解日本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日本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新动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材选择上要尽可能“新”。同时日语阅读课程教学着重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所以教师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要下工夫。
二、日语阅读教学理论
在日语教授法中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教学处理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本所写的句子、语句意思和语法关系逐一进行分析来把握整体就叫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字—词—句—文—段落”,这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对文章进行仔细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文章,通常用于精读。而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常识、阅读技巧对文章进行推测、预料而确定假说,然后对教材进行摸索并确认假说的处理,即“推测—文章—文字”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去阅读文章。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因内容多、范围广,所以笔者都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模式进行教学;而在词汇教学时,也会结合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法的一些优点。
三、日语阅读教学方法论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阅读作为一种知识的教学,就整体而言,以往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其重点都是落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过分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忽视能力的培养。就现状来说,学生不是缺乏理论,需要的是强化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1)精简语法、单词,淡化理论色彩。
对于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语法现象及单词、词汇,应根据
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练习,唯一可做的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分析题目与文章的结合点。
6. 平时要求学生们多读。
加强课外的阅读,特别是对日本小说的阅读。
四、总结
日语阅读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论是参加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还是将来的就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升阅读能力上,我们可以引入中文的阅读分析讲解方法,结合日
瀛
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选择必要的语法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法项目没有必要作毫无意义的讲授。并且在教学中要尽量淡化一些理论色彩,不要让学生望而生畏,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理论之外,应尽量少用专业术语。
(2)紧密联系实际,强化具体应用。
学习语言规律,如果只停留在概念的辨析和规则的认识上,不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就很难使学习主体真正掌握这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规律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言实际中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而且必须得反复进行这种实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验证才能加深印象。所以必须紧密联系语言实际,强化具体运用。
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静态的阅读教学,是指以脱离具体的语言背景和语法结构作为分析对象的教学。动态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及相关的社会实际,在课堂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两者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结合运用,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多是一种静态的教学,应该说这种教学是必然的,但静态教学本身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加强动态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1)教室的利用。
笔者认为阅读理解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课堂上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是问题的设定者,理解问题主要是靠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来完成。所以对于教室的利用应该是教师要尽量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四五个人围成一桌,便能轻松地观察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加入其中。这既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有的放矢地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2)教材的选编。
阅读教材的选定应该要遵循以下的原则:A.题材的广泛性;B.题材的切实性;C.题材的趣味性;D.题材的交叉性。交叉性是指从“纵”和“横”两点来开展的。所谓“纵”即从社会不同的层面来运用,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社会;所谓“横”即从报刊的各个栏目选出。
(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语语言特点,形成一套有中文特点的日文阅读练习法和讲课法,如中文中的“病句分析法”、通篇阅读方式等,这样可全面提升学生的日语阅读能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两种语言信息的有效转换。
摘要:阅读是主动地、积极地获取信息的创造行为,是培养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书面文字符号并获取信息能力的途径,更是提高语言的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学生日语素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年的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本文通过日语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日语阅读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日语阅读,中文,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爱.语篇结构分析在日语阅读中的作用,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
[2]岳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吉林教育,2008.
[3]钱红.浅谈大学日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日语知识,2000.
全面阅读 篇10
一、制订好阅读计划, 分层次分步骤地拓宽阅读面
《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对于7—9年级的阅读提出如下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因此, 初中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 结合语文教材的名著阅读要求, 由浅入深、由低到高, 分层次分步骤地制订阅读计划, 譬如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年计划, 量的要求、文本类型的要求, 都能纳入计划中, 做到有的放矢, 有计划、有时间保证, 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努力拓宽阅读面。除教材建议阅读的名著之外, 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订阅或者借阅一些报纸、杂志、书籍等, 如初中阶段可以阅读《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散文诗》等文学杂志和文学刊物, 然后在班级学生间互相传阅, 互相交流, 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满足, 开卷必定有益, 有了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阅读计划作为指针, 何愁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二、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慢慢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为此, 他在开展教育和语文教学方面, 特别制定了以下八个培养学生好习惯的训练要求: (1) 制订计划的习惯。 (2) 预习的习惯。 (3) 适应老师的习惯。 (4) 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5) 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 (6)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7) 筛选质料, 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 (8) 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可见, 好的习惯对学生是受益终身的。开展多方位的阅读教学, 同样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特别是独立阅读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 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阅读的习惯。预习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习惯的好方法。因此, 老师指导预习, 要有目的性, 如让学生预习完后, 上课前注意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对文中最为欣赏的语段语句等的提问, 这样持之以恒, 必然能养成学生预习阅读的好习惯。
2.每堂课阅读5遍课文的习惯。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 魏书生老师课堂上就要求老师做到“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 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 老师不要讲, 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扣紧文本, 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讨论, 都要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 留有充裕的时间, 一篇课文至少要阅读5遍左右, 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养成回答讨论问题先阅读的好习惯。
3.每堂课有一次交流“拓展延伸阅读”的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并课堂交流的好习惯, 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准备充分、交流积极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久而久之, 阅读习惯必然成风, 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量和质的飞跃。
4.每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初中的学习生活有别于小学, 不管是从学科还是作业, 初中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语文, 很多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被各种作业和练习册占据, 但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 语文水平的提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经过每天的阅读积累, 因此, 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必不可少。老师可以就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挤出时间阅读进行必要指导和监督, 确保阅读任务的完成和阅读量的提高。
5.每周至少要开两堂阅读课。两堂阅读课,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学生明白语文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一本语文书上的30几篇课文上, 而应该是从课外、从名著、从其他渠道中学习语文, 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指导阅读方法, 交流阅读体验, 亦能起到监督学生课外一小时阅读的落实情况的作用。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 较为丰富地汲取书籍的养分, 鉴赏文学作品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 中学生不能带有功利性地阅读、娱乐性地阅读和随意性地阅读, 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像八戒吃人参果, 不知其味一样, 如此阅读, 势必事倍功半。
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类型的读物, 指导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做摘抄的习惯。具体说来:
1.精读与摘抄。教材中的课文, 课外的好诗文, 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段、精彩的描写、优美的语句等, 必然要精读, 并诉诸文字, 记录在读书笔记中, 然后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朗诵, 揣摩作者的巧妙写法和语言特色, 分析其奇妙的思维和运用的恰到好处的手法及这样成文的好处, 进而融会贯通, 熏陶感染, 化为已用。如此做来, 必然有助于考试阅读题的思考与作答。
2.粗读与泛读。此种阅读方法主要运用于长篇名著和各种类型的百科知识的书籍、杂志和刊物上。当然, 粗读与泛读并非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而是选择性的阅读, 拓宽知识面的阅读手段。老师要在学期初就引导学生本学期要阅读的书籍和类型, 帮助学生建立图书角、小型图书馆, 之后引导学生分阶段地阅读、交流, 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到讲台桌前谈谈阅读的体验和心得, 复述故事的情节, 评价书籍的是与非、好与劣等, 如阅读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时, 就可以让学生每周都谈谈精彩的人物、片断和情节, 也可以让一个学生专门研究其中一个人物, 如有人专门研究孙悟空、有人专门研究林冲、有人专门研究鲁智深等, 让他们成为那个人物研究的专家, 画出人物画廊, 介绍人物的生平、经历、起落史, 这样, 名著阅读就会风生水起、蔚然成风了。
3.积累与朗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人的阅读方法实为最佳。因此, 有计划、分步骤地要求学生积累背诵优秀的诗文, 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老师平时要做到让学生自查、互查、老师检查结合, 背诵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单独背、默写、组与组背、三人一齐背、三人一人一句背, 等等, 开展各种背诵的检查和比赛, 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 多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阅读教学, 必然要循序渐进, 有条不紊, 推陈出新, 专门训练与独立阅读, 独立阅读与体验交流有机结合, 唯其如此, 语文阅读才能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2]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5.
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质量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1-02
一、激发兴趣,诱发阅读欲望。
“万事趣为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挖掘阅读的趣味,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呢?
我们可以立足学生探知的需要,来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挖掘文本所呈现的“好奇”“趣味”,让学生在“好奇”“趣味”的激发下,急切地盼望进入书本。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多姿多彩的动植物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神奇、神秘,当学生被课文、课件所吸引时,我抛出“海里只有这些动物吗”的话题,当学生的眼球被紧紧吸引之时,我再抛出“他们又是怎样的?”的话题,让学生产生“按捺不住”的心理,看到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充分诱发后,我将《海洋中的动物》《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了解。由于充分挖掘文本的趣味,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故而学生们都很投入地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二、教授方法,增加阅读深度。
或许有人会说,阅读就是一个用眼看、用嘴读的过程,其实不然,阅读是一个讲究方法与策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揭开迷茫与困惑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挖掘语言背后意蕴的过程。目前我们所看、所读的文本基本上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真情,寄托着作者满心的希冀,闪烁着作者生活的哲思,这些浓浓的真情、满心的希冀、生活的哲思常常不是显性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读者运用多种策略进行思辨、进行揣摩,从而参透其中的内涵。为此,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策略方法的保驾护航下抵达思想的深度。
为此我教给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那么在精读的过程当中我又采取了一些恰当的方法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如《游园不值》的阅读教学,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访友人而没遇到后的所见、所感描写,呈现出一幅清新典雅,而又不失哲理的思辨。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从字面上进行理解,那么这首诗内含的意蕴就无法被学生习得。为此,我在教学时,运用“顺推法”与“类比法”帮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首先引导学生循着诗人的脚步、心境去拜访友人,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由“小扣柴扉久不开”而联想到主人担心诗人的“屐齿”“印苍苔”;由诗人“埋怨”主人的吝啬,进入转忧为喜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接着,我再用“类比法”,旁征博引,帮助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深层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正是由于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故而学生都能透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思。
三、提供舞台,提升阅读质量。
阅读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吸取营养的过程,又是一个建构自己审美情智与审美哲学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之时,既能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又能给学生创造语用的空间,我想学生的阅读质量会大幅提升。
我的语文课上,每天都会坚持3到5分钟的听说训练,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新闻,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好词佳句等等。碰到适合的课文,如教学完“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课文后,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文本内涵,这样既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更能化作自己的行动指南。
阅读是一个讲究趣味、讲究方法、讲究成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也唯有此,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科学出版社
[2]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